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类与海洋生物

人类与海洋生物

人类与海洋生物
人类与海洋生物

人类与海洋生物

摘要:本文主要写了《海豚湾》的观后感,人与海洋生物的关系,以及我最喜爱的海洋生物-中华白海豚和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海洋生物及其环境。

关键词:海豚湾中华白海豚海洋保护

1.观《海豚湾》有感

看完《海豚湾》我就想骂那帮日本小人都这样残忍,抓住法律的空档,不能捕鲸就捕海豚,还拉拢小国家投票允许他们这样的行为。导演和演员拍摄这部纪录片也很艰难,他们都是采取偷拍的方式,因为当地的日本人是不允许他们拍的,他们还常被当地警察跟踪,阻挠他们的拍摄。他们的很多镜头都是把高清摄影机伪装成路边石头的模型才拍摄到。特别记得的一个镜头是死海豚的尸体被拖走后海面上一大片血红色,看着真是心疼加愤怒。

可以用震惊来形容我的心情:当地渔民用削尖的杆将海豚刺伤,并用长钩刀砍杀海豚。受到惊吓的海豚在凹口内四处游窜,周围的海水即刻被血水染成红色。

母海豚为了告知幼海豚有危险,并试图保护它们时,通常会发出极度痛苦的鸣叫。绝望的叫声加上触目惊心的血水,让这一幕显得凄惨、血腥。

受伤的海豚大量失血,疼痛难忍,这时,渔民会用镰刀把它们拉上渔船,再割断它们的喉咙,或砍开脊椎,它们就再也无法乱动了。

随后,渔民会把海豚赶到一些由阿岩石构建成的凹口内,再用渔网将入口封锁。

不过,渔民一般不会马上动手屠杀海豚,会把它们留在狭小的凹口内先住上一晚。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海豚肉更柔软、新鲜且美味。”凡此种种·····“虽然海豚和鲸鱼一样同属一个物种,但是国际法律只规定禁止捕鲸,却没有禁止捕杀海豚,因此这也成为日本钻法律漏洞的机会,每年都有2万头海豚被日本屠杀,然后海豚肉被提供给日本国内各个市场。

日本人自己造成的污染通过自己的残忍捕杀海豚的方式最后再吃进自己的

肚子里,吃傻了吃死了都是活该,自作自受。

看完这部影片,突然有点明白当年的南京大屠杀为什么会有30万中国人死亡,因为当年杀中国人的就是小日本!他们的渔民对待海洋里海豚都会采取这样的捕杀行为,对待人,更加不会手软。日本人不是东西!由此我想到了人与海洋生物的关系。

2.人类与海洋生物

2.1海洋生物对人类的贡献

海洋生物富含易于消化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食物蛋白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氨基酸的组成,海洋中鱼、贝、虾、蟹等生物蛋白质含量丰富,富含人体所必需的9种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含量更比植物性食物高出许多,且易于被人体吸收。所以说海洋生物首先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与营养来源,海洋资源还为工业、制药等重要行业提供原料。目前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比较有限,具有很大开发潜力。其次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是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一部分,对科研和物种进化都有重要意义。同时,丰富的海洋资源的观赏价值给人们带来愉快,给电影、动画、故事等提供题材,广阔的海洋带给人无限的享受和感叹。

这都体现了海洋生物对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重要性,为人类做出很大贡献,关系密切。

2.2 人类如何与海洋生物相处

海洋生物环境是一个包括海水、海水中容解物和悬浮物、海底沉积物及

海洋生物在内的复杂系统。海洋中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等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宝库,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极为密切。【1】人类如何与海洋生物相处,很显然要在开发利用的同时更注重保护这些可贵的海洋生物资源,一些重要的海洋身生物,如鲸类、海豹等,数量逐渐减少,人为的原因居多,捕杀或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所以人类应该以善心珍惜保护海洋生物,不能只为了眼前的利益滥捕滥杀或者破坏它们来意生存的平衡生态环境。目前海洋保护的主要目标是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使之不致衰竭,以供人类永续利用。特别要优先保护那些有价值和濒临灭绝危险的海洋生物。中华白海豚就在中国政府及群众的保护下“茁壮成长”。

3中华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学名:Sousa chinensis chinensis,由Osbeck于1765年命名),又称印度太平洋驼背豚。清朝初期,广东珠江口一带称它为卢亭,也有渔民称之为白忌和海猪。是世界上七十八种鲸类品种之一,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常见于我国东海,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美人鱼”和“水上大熊猫”之称。【2】

3.1外形特征

中华白海豚身体修长,呈纺锤型,喙突出狭长,刚出生的白海豚约1米长,性成熟个体体长2.0~2.5m,最长达2.7m,体重200~250kg;背鳍突出,位于近中央处,呈后倾三角形;胸鳍较圆浑,基部较宽,运动极为灵活;尾鳍呈水平状,健壮有力,以中央缺刻分成左右对称的两叶,有利于其快速游泳。眼睛乌黑发亮,上、下颌的每侧都有32~36枚圆锥形的牙齿,齿列稀疏。吻部狭、尖而长,长度不到体长的十分之一。喙与额部之间被一道“V”形沟明显地隔开。脊椎骨相对较少,椎体较长。鳍肢上具有5指。全身都呈象牙色或乳白色,背部散布有许多细小的灰黑色斑点,有的腹部略带粉红色,短小的背鳍、细而圆的胸鳍和匀称的三角形尾鳍都是近似淡红色的棕灰色。

它们身上的粉红色并不是色素造成的,而是表皮下的血管所引致。这与调节体温有关。一般会从初生的深灰色慢慢褪淡为成年的粉红色。

3.2呼吸系统

中华白海豚与陆生哺乳动物一样肺部发达,用肺呼吸。外呼吸孔呈半月形开放于头额顶端,呼吸时头部与背部露出水面,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并发出“Chi-Chi-”的喷气声。

······

3.3中华白海豚的保护

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把中华白海豚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同时也列入濒危野生动物国际贸易公约;······

2004年2月,在台湾召开了第一届台湾海域中华白海豚保育研究研讨会暨工作会议。[3]

2012年8月,广西科技厅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合作,共同成立了“广西北部湾中华白海豚研究所”,以研究保护中华白海豚等海洋珍稀动植

3.4保护现状

如今国际上对鲸豚的研究,尤其是对白海豚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据报道,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海豚做个体识别研究,也不过

是从2011年才开始,距今只有一年半。

“相比起陆地生态系统,海洋受到的威胁可能更严重。”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教授王丁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华白海豚处于整个海洋食物链的顶端,它的生存情况代表着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状态。保护白海豚,不是要保护单个海洋物种,而是保护整个生态系统。

今年年初,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与中山大学携手合作,成立我国最大的中华白海豚基因数据库,以了解不同白海豚种群间的关系,协助区内政府制定长远保育方案。基因数据库位于中山大学内,占地1200平方米,是目前我国存有最多基因样本、且覆盖率最全面的中华白海豚基因数据库,共存有120多个搁浅白海豚的内脏、皮肤、牙齿等样本,涵盖了大部分的白海豚热点水域。基因数据库的建立,为评估基建工程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以制定中华白海豚保护策略。【3】

有报道称,由于保护和修复白海豚生态环境方面的努力,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白海豚数量出现了恢复性增长态势。

4.保护海洋生物和整个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保护的任务首先要制止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其次要保护好海洋生物栖息地或生境,特别是它们洄游、产卵、觅食、躲避敌害的海岸、滩涂、河口、珊瑚礁,要防止重金属、农药、石油、有机物和易产生富营养化的营养物质等污染海洋。保持海洋生物资源的再生能力和海水的自然净化能力,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证人类对海洋的持续开发和利用。其优先关注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是近岸海域环境污染加速扩展、大规模富营养化和赤潮灾害、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破坏、污染物来源及海洋生态环境效应问题。优先关注的科学技术问题包括污染损害的环境变异和生态系统演替过程、海域自净与容纳能力、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能力、容量总量控制技术、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技术、赤潮等环境灾害的应急处置技术、入海污染物的处置工程技术、海洋生态环境管理技术等问题。

在海洋生态环境应用基础性研究领域有突破性进展;在海洋环境污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海洋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入海污染物处置工程技术等方面的高技术及关键技术实现新突破;在海洋环境容量及其利用技术和生态系统行为与环境影响等方面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尽快转化"九五"期间在高技术和攻关技术开发中的相关研究成果;建立2个~3个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修复示范区,建立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基础信息系统、物种资源信息系统、环境质量和生态健康标准体系。

【1】https://www.doczj.com/doc/ee6116307.html,/question/224937197.html

【1】https://www.doczj.com/doc/ee6116307.html,/view/116767.htm

【2】《中华白海豚仅存活802头海洋污染成死亡主因》2012-10-03 06:36来源:科技日报

2012年12月6日

海洋的健康

海洋的健康 作为生命的最初的摇篮,海洋不仅赋予了我们生命,还为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可以说,海洋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然而,近些年来,人们似乎渐渐淡忘了这一根本,甚至为了追逐经济利益不惜舍本逐末,以牺牲海洋的健康为代价,大肆攫取越来越多的海洋资源。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涸泽而渔,饮鸩止渴。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早年日本为了发展经济,大规模地填海造陆,并将炼油、石油化工等高污染的企业安置在海岸沿线以节省成本。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在最初的确是日本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但同时也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后遗症。于是,赤潮频发,滩涂不断减少,天然湿地逐渐消失,水质日益恶化,生物濒临灭绝……现在,日本政府不得不回过头来,重新投入巨资进行海洋环境的治理,用几十年的污染的环境需要花上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恢复。在这个例子中,日本因“环境错位”付出的沉重代价告诉我们,关注海洋健康就是关注人类的未来,关键是需要我们重新摆正经济发展和海洋开发与保护的位置,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那么怎么样才算摆正位置呢?怎样才能真正保护好海洋的健康呢?是把污染海水的产业迁出失去迁到外海吗?是千里迢迢从外地的沙滩运来沙子铺在自己的海边吗?不!利用“污染转移”来实现的海洋健康绝对不是我们所追求的,与其说这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鸵鸟式的做法,不如说这其实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错位。保护海洋的生态平衡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但我们决不能以保护环境之名,行转移污染、使污染向纵深渗透之实。 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不仅要表癌症宏观上的位置,更要处理好伦理性的细节问题。因为海洋的健康绝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海洋的健康,整片海洋的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洋的健康。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的是,实现海洋的健康绝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长远的规划与坚持,更需要使环保理念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有些地方保护海洋生态缺乏长远的打算,治理污染仅靠关闭一些“十五小”企业,却并没有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人们的环保意识依然没有树立。看到眼前似乎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便得意洋洋起来,之前紧抓的监管之手也随之松懈了,于是一些重污染企业过一些时日又死灰复燃了,污染的旧戏码再一次上演。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很重要,更重要的还是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唯有如此才能使海洋保持更长久的健康。 保护海洋的健康是一个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和现代人文主义关怀的命题,这关系着人类的长远发展。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海洋,人类才能拥有一个更加美好

申论满分作文—海洋的健康

海洋的健康 海洋的健康就是指海洋的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态的开发有序、合理地进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海洋污染愈益严重,治理难度陡增。海洋是人类家园的组成部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源。与此同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重视海洋的健康、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海洋健康受损,其原因值得深思: 首先,部分地方政府执法不严,难以进行海陆的综合治理。各部门权责不明晰,难以形成合力,在监管也出现了不严的现象。 其次,不科学的发展观,是造成海洋健康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地方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发展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人们对海洋生态保护的意识薄弱,长期形成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难以扭转。 再次,海洋环保的法律立法滞后,目前在海洋环保领域尚无专门法规,缺乏法律的强制效应。 分析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发展经济需要依赖海洋,但经济的发展却对海洋造成严重污染。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要

认识到整治海洋生态环境的长期性、复杂性、紧迫性及艰巨性,维护海洋健康。 维护海洋健康,首先要加大执行力度,建立科学的监管机制。成立专项小组,组织开展调查,制定年度治理计划,加强环境监管,巩固治理成效。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征收超标排污费。监督企业完善治污设施并保证正常运行,确保达标排放。落实环保责任制,督促各地区污染源治理。 维护海洋健康,其实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生态保护。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科学用地。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同时,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有关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让海洋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维护海洋健康,还要制定和完善有关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使污染海洋环境的行为得到法律的制裁,从而使海洋环境从法律层面上得到有效保护。 综上所述,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重视海洋健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十八种最令人惊叹的美丽海洋生物

十八种最令人惊叹的美丽海洋生物 这里列举的只是一部分与我们共享这颗蓝色星球的海洋生物。由于气候变暖威胁着我们的海洋以及海洋中的生物,其中一些已经灭绝。 1.奇怪的蠕虫 这种优美而有趣的生物是Pterosyllis finmarchica。它是一种神秘的生物,没有人了解为什么它拥有那些酷似触手的卷须,但是我们都认为这种小家伙有着惊人的美丽外表。 2.没有壳的蜗牛 这种生物是一种海洋蜗牛,它的生活空间是一根管子而不是一个外壳。它的捕食策略同样与蜗牛不同。当浮游生物和其它生物经过时,这种软体动物会从管子中喷出一种粘性物质来捕获猎物。

3.滑行的海星 这种极其混乱的卷须属于一种筐蛇尾,它因为酷似美杜莎的鳞状长发而被称作蛇发女怪之头。Gorgonocelphaus arcticus是白海海域中最大而且最与众不同的蛇尾类动物,当它在海底移动时看起来就像一个滚动的蛇坑。 4.霞水母超新星

在这里列举的所有生物中,狮鬃水母(Cyanea capillata)看起来最像太空生物。它在银河系中的分身,第谷超新星位于银河系大约9000光年外的地方。 5.海天使 海天使(Clione limacina)是一种自由游动的软体动物,它在进化过程中抛弃了外壳,并且使用翅膀取代了它的脚。这些海洋天使的主要猎物是海蝴蝶(Limacina),它们会使用储存在头部的6个尖锐触手进行捕食。

6.海蝴蝶 海蝴蝶(Limacina helicina)是一种微型软体动物,它们生存在一个黑暗的外壳内,而且把它的“耳朵”用作翅膀。海蝴蝶也进化出了翅膀来取代软体动物的脚,但是与海天使 不同的是,它们使用分泌的一种粘液球来进行捕食。

最新蓝色海洋教案

1.沿海风景线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沿海地区风景的特点,感受沿海地区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呈现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海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我国沿海地区风景的特点,感受沿海地区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海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青岛是一个依山傍海,碧海蓝天的沿海城市,你们都知道青岛哪些美丽的景点? 【同学们知道的景点真不少啊!】 2.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青岛美丽的风景吧!(播放视频) 【随机补充:青岛通常会用绿树红瓦来形容,每年五一期间美丽的樱花便会绽放,吸引了不少的市民和游客。】 3.我们的青岛如此之美,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呢?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布置学生提前准备自己在青岛景点照的照片) 4.补充资料(设计意图:学生说不到这几方面再做补充,让内容深一点,有点高度) (1)栈桥:栈桥是青岛的象征。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1年),

建成之时,只是供海军运送军用物资的简易铁木结构的码头,到了1931年青岛港,由当时的青岛政府出资,假德国信利洋行之手,对栈桥进行了重建尽头建有三角形防波堤,呈“个”形,以减弱风浪的冲击。并且在桥的南端建了一座名为“回澜阁”亭子。 (2)五四广场:五四广场因青岛为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五四运动导火索而得名,意在弘扬五四爱国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图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3)崂山: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史书各有解释,说法不一。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 5.青岛是一个美丽的沿海城市,是我国众多沿海城市之一.而我国东南两面临海,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有14座城市处在沿海一线上,你们知道有哪些城市吗?(出示地图)【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城市? 6.它们像一串美丽的珍珠,组成沿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沿海风景线,去欣赏沿海城市那美丽的风景。(出示课题)二、聚焦景点 1.这些美丽的沿海城市,有哪些是你去过的或者了解的,请同学们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的资料进行交流,给大家一个小建议,就是大家可以借鉴老师大屏幕上的提示。 (1)通过照片介绍2图文资料介绍3考一考,连一连4讲故事介绍) 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 目录 为什么要探索海洋 人类目前对海洋的认识 人类探索海洋所面临的难题 从古到今我们不难发现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也许这正是证明了人类强大的求知欲,探索未知可以说是人类的本能,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能借助的工具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强大,现在对太空的探索显然成为一大热点,相比于浩瀚无垠的外太空,存在于地球本身的海洋就显得小了,而对海洋人类又了解多少,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为什么要探索海洋 对人类而言,海洋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那一览无际的蓝色大地,其所蕴含的生物、矿物、可再生能源及空间资源等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价值更是无法估量的,由此可见海洋对我们人类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下为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的相关数据及其表述。覆盖地球表面71%的海洋,是太阳系其它星球所见不到的最为独特地理景观。尽管月球表面上的某些区域,也被人类冠以“风暴海”等地名,但事实上那里连一滴海水也没有。海洋是云雨的故乡、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二空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海洋环境的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以及海洋教育已受到各国普遍重视。海洋中含有丰富的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以及海上航运交通皆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世界文明的振兴进步产生重大的影响。自古以来,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就极其投入,随着世界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和陆地资源的日趋匮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日益成为今后世界新的潮流。近些年来,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和开发利用的成就是以往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海洋的多种资源和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越来越引起人类的关注,实践证明,海洋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领域,海洋对人类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成倍的增长,海洋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正像众多专家预言的一样,未来世纪是人类的海洋世纪。除了蕴藏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外,辽阔的海域还是交通的通道、防御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事业与人类的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21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达到60亿的高峰期,由于陆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环境压力大,海洋客观上已成为世界后备资源基地及某些主要战略资源的接替区。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是解决世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最现实、有效的途径之一。 具体来讲海洋对人类的贡献则有这几个方面。 1、海底矿产 海水中最普通的是盐,即氯化钠,是人类最早从海水中提出的矿物质之一。另外还有一种镁盐,它们是造成海水又咸又苦的主要原因。除了这两种外,还有钾盐、碘、溴等几十种稀有元素及硼、铷、钡等,它们一般在陆地上比较少,而且分布较分散,但又极具价值,对人类用处很大。 据估计海水中含有的黄金可达550万吨,银5500万吨,钡27亿吨,铀40亿吨,锌70亿吨,钼137亿吨,锂2470亿吨,钙560万亿吨,镁1767万亿吨等等。这些东西,大都是国防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的必需品。例如镁是制造飞机快艇的材料,又可以做火箭的燃料及照明弹等,是金属中的“后起之秀”,而世界上目前有一半以上的镁来自海水。 海水是宝,海洋矿砂也是宝。海洋矿砂主要有滨海矿砂和浅海矿砂。它们都是在水深不超过几十米的海滩和浅海中的由矿物富集而具有工业价值的矿砂,是开采最方便的矿藏。从这些砂子中,可以淘出黄金,而且还能淘出比金子更有价值的金刚石、石英、钻石、独居石、钛铁矿、磷钇矿、金红石、磁铁矿等,所以海洋矿砂成为增加矿产储量的最大的潜在资源之一,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利用。

海洋与人类文明...

宁波大学期末考试卷 (2014_—2015__学年第_1__学期) 课号:--------------- 课程名称:海洋与人类文明改卷教师:__________ 学号:126030067 姓名:江泽文得分:____________ 人类社会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摘要:海洋是人类生命的起源,是人类发展的最根本所在。海洋中有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绝大多数资源,所以,海洋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价值毋庸赘言。但是,当下由于人类文明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足迹早就开始探索海洋。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人类生活对海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当然随着人类探索海洋的进程,海洋也对人类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海洋人类文明资源影响 海洋、陆地、大气共同构成了我们的地球。我们都知道,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公里,其中,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公里,占地球总表面积的71%,可以说,不只是人类,海洋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的基本环境。 我们都知道,人类文明起源于海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洋中最早形成的生物是原核生物,再慢慢发展为真核生物。5.7亿年前,海洋中才渐渐的开始出现各种动植物。就这样又过了几亿年的衍化,动植物开始向陆地上迁移并且开始了进化。在以前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将人体中的某些元素和海洋中这些元素的含量做了对比,发现在人血液中和海水中,氯、钠、氧、钾、钙等元素的比例都什么的接近,说明海洋与人类的进化甚至是与一切生物的进化都息息相关的。 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与海洋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人类文明发展与海洋之间的关系 提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海洋的关系,不得不提人类历史中对于大海的几次伟大的探索,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看,远古时期的文明大多发祥于几大河流域,而在此以后,人类文明的发展则呈现了鲜明的海洋特征。 公元前1600-1450年乃至更早的年代,位于爱琴海的克里特岛上的皮拉斯基人创造了程度较高的古代海洋文明,并使当时的克里特成为海上霸主。它很早就能建造高头低舷的快速远航船,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曾控制过爱琴海的海上贸易,强迫周围的民族向它称臣纳贡。 在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繁荣时期,地中海地区曾在人类文明史上大放异彩。以地中海为中心,古代希腊、罗马的文明曾影响到广大的周边地区,南至撒哈拉、东南至红海地区、东北至黑海地区、西出直布罗陀海峡、北至高卢与英国,时间长达几个世纪,因此,被人们称为“地中海时代”。古代希腊的雅典由于拥有曲折的海岸线和比利犹斯等良港,为其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中叶,雅典的比利犹斯港是古代希腊最大的贸易集散地。 以大西洋为中心的近代资本主义文明是人类近代文明的突出代表,被称为“大西洋时代”。航海技术的进步、新航线的开辟是“大西洋时代”的发端。13世纪,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人欧洲,到14世纪,欧洲人已普遍使用。l5世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第一课大洲和大洋第2课时海洋对人类的影响(201607) 班级:小组:姓名()学评价: 【学习目标】 1.利用地图认识大洋、海、海峡; 2.能借助地图说出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分布 3.能说明海洋对人类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借助地图,说出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分布 2.学习难点:各大洋、海峡、运河在地图上落实 【助学资料】 《历史与社会课本》:P28-P29,课本最后《世界地形图》; 《历史与社会图册》:P14-P18; 【基础部分】 1.认识海与洋 ①阅读课本最后的世界地形图,请找出以下海域:东海、南海、红海、地中海、加勒比海 ②观察课本后面《世界地形图》中的海和洋,结合书本P28的第一段,说说海与洋有什么区别? 2.认识四大洋 ①地球表面的海洋被划分为四大洋,请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到这四个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 ②连接大洋的交通要道: _________________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 _________________海峡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交通要道, 运河是沟通地中海和红海的交通要道, 运河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交通要道。 【要点部分】 1、仿照书本P28的图2-8的示例,描述下列大洋的位置 太平洋:被所包围, 与相通; 北冰洋:被所包围, 与相通; 大西洋:被所包围, 与相通。 2、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1.海洋在哪些方面对人类产生了重要影响? ①②、 ③④ 2.事例: 一艘货船从英国出发前往中国上海,航行路线经过哪些海和洋? 3.从世界地形图中再找找,还有哪些运河及海峡?请写在下面横线上,并概述运河和海峡的重要作用。

人类对海洋的探究

人类对海洋的探究 初中老师告诉我们我们所在的地球上百分之七十都是被水所覆盖,而九成以上是海水。连孩提都知晓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有四个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但是,除此之外,在地球四大洋中归属的海和海湾共有60个。属于太平洋的有26个,属于大西洋的有15个,印度洋有10个,北冰洋有9个。 人类自古就萌生了探索海洋的欲望,并在不断地实践着。从中国古代《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到郑和下西洋的宏伟壮举,在到麦哲伦终于完成环球航行的历史性壮举,人类在一步一步地加深对海洋世界的探究。华夏民族对于海洋与陆地的密切关系,在古代就有比较客观的认识,记载中国上古代典章文献的传世古籍《尚书》就有"四海会同"、"环九州为四海"、"江汉朝宗于海"等记载。《尚书·立政》就有华夏先民"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的记载流传至今。明朝郑若曾著的《海防图论》和《筹海图编》两书中,提出了经略海洋的思想。 对人类来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五洲的通道,资源的宝库。海洋学家由于发现海洋蕴藏着巨量资源和能源而把海洋称为世界“第六大洲”。 纵观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对海洋及其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全面 15世纪以前,海洋有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15世纪至20世纪初期,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至20世纪80年代,海洋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空间;1992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认为,海洋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目前来说,人类对海洋的开发较之前已有较大发展进步。海洋价值分为海洋经济价值(海洋资源价值)、海洋军事价值、海洋科研价值和海洋生态价值。 海洋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海洋资源的利用上。浩渺的海洋里有各种各样的人类需要的可以利用的资源。 (1).海洋化学资源,目前已发现有80多种,已开发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 (2).海洋生物资源,海洋里有20万种生物,由鱼、虾、贝、藻等组成。海洋是生命是的摇篮,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出现在海洋(30亿年前生命诞生),目前地球上80%的生物资源在海洋中。在不破坏生物平衡的条件下,海洋每年可提供30亿吨水产品,能够养活300亿人口。在海洋水产品中,人们吃得最多的是鱼类。全世界有鱼类2万多种,中国海域约有2000种。世界范围来说,最著名的渔场有四个:北海道渔场,由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而成;北海渔场,由北大西洋暖流和格陵兰寒流交汇而成;秘鲁渔场,由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所致;纽芬兰渔场,由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而成。 (3).海底矿产资源,在大陆架浅海,有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资源;近岸带滨海砂矿中,有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海盆中,有深海锰结核——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大洋海底的宝藏——深海锰结构。它含有30多种金属元素: 锰25%, 铁14%, 镍 1.9%,铜0.5% ,钴0.4%。它生存在海洋2000-6000米水深海底的表层,4000-6000米水深海底的品质最佳。其总储量估计在30000亿吨以上。其中以北太平洋分布面积

环境与人类健康复习题(完整版)

一.请解释下列各个名词: 1. 环境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环境污染,另一类是生态破坏;实质是由于人类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 能力,对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破坏作用,导致人与其生存环境的不协调。 2. 温室效应:大气中对长波辐射具有屏蔽作用的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使较多的辐射能被截留在地球表面 而导致温度上升的现象。 3. 光化学烟雾:排入大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合物(HCs)等一次污染物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 下,发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光化学氧化物等二次污染物,这些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在大气中蓄积可呈浅蓝色烟雾状,具有很强的刺激性。 4. 生物入侵:由于自然或人类因素的影响,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 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5. 大气逆辐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又以辐射的方式向外放射能量。 6. 电磁污染:指电磁辐射强度超过了人类所能承受的程度或仪器的容许限度从而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的 现象。起作用的是电磁波。 7. 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量的强氧化剂氧化水样中的有机物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以氧的mg/L表示,它是指示水体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 二、简要回答下列各个问题: 1. 简述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1,人口迅猛增加2,生存环境的破碎化3,环境污染4,外来物种入侵 2. 什么是室内污染,有什么特点? 室内污染指的是家庭居住场所和公共场所的环境污染,特点:1,影响范围广2,接触时间长3,污染物浓度高4,污染物种类多5,污染物排放周期长6,受污染的程度和时间不同 3. 简述臭氧层破坏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臭氧层破坏,吸收紫外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明显增加,阳光紫外线UV—B的增加对人类健康有严重的危害作用,潜在的危险包括引发和加剧眼部疾病,皮肤癌和传染性疾病;长期暴露于强紫外线的辐射下,会导致细胞内的DNA改变,人体免疫系统的机能减退,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 4. 什么是环境激素,有哪些危害? 由人类活动而释放到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包括许多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具有与人和生物内分泌激素作用类似的物质,能引起生物内分泌紊乱的物质;危害:1,影响机体的正常内分泌功能2,导致人类生殖功能异常3,“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

海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海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摘要:大海是生命的起源。海洋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体现在能源、生物、危机、经济等各个方面,人类的举动都会影响着海洋,当然海洋也会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要想实现共同发展,就必须了解海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关键词:能源,生物,危机,经济 正文: 一、海洋能源与人类生活关系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这个地球上的陆上资源越来越缺乏,尤其是能源短缺将成为下一世纪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向广阔的海洋索取能源已迫在眉睫。【1】众所周知,海洋里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这与当今能源短缺的人类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海洋能包括温度差能、波浪能、潮汐与潮流能、海流能、盐度差能、岸外风能、海洋生物能和海洋地热能等8种。【1】人们可以把这些海洋能以各种手段。转换成电能、机械能或其它形式的能供人类使用以便让海洋对今天能源日益短缺人类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电在当今人类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能源,而现如今发电主要依托火力发电。随着火力发电所带来的污染和煤炭资源的短缺,发电不得不寻求新的途径,而由于风力发电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风力发电在人类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海洋中永远吹着的风则是我们最好的风能能源,海洋正以它的风吹进我们的人类生活。 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其他能源的发电技术也正悄然兴起,潮汐发电、波浪发电等等,海洋的能源正以电能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海洋的这些能源大部分来源于太阳辐射能,较小部分来源于天体与地球相对运动中的万有引力。因此蕴藏于海水中的海洋能是十分巨大的,是可再生的。因此海洋在未来中一定会担负起能源供应的责任,造福于人类生活。 二、海洋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洋,在这个孕育了生命的地方,生活着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据粗略统计,世界海洋生物物种的数量有20多万种。【2】这些生物分布在海洋的各个角落,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陆地资源的日益匮乏,人类逐渐将目光转向海洋。海洋鱼类、无脊椎动物和藻类成为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据统计,海洋已成为世界上动物蛋白的最大源泉。【2】海上养殖也正高速的发展,丰富的海洋生物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海洋生物还可以用于养殖过程中的饲料。如秘鲁大量使用鳀鱼制造鱼粉,这种鱼粉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用作饲料添加剂和肥料;人类利用海洋生物作为药物的历史悠久,在海洋生物中发现可作为药物和制药原料的已达千余种,从个体微小的微生物到体重上吨重的鲸类都含有珍贵的海洋活性物质;海洋生物还可用作工业材料,很多岛屿国家都利用活珊瑚、珊瑚石、珊瑚沙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 由上可知,海洋生物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人类的生活,从吃到用都有海洋生物的身影,而正是海洋生物对人类生活影响巨大,海洋渔业经久不衰。 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是海洋渔业中最常见的两种形式。海水养殖是人工通过养殖生物来获得生物,海洋捕捞则是通过拖网、围网、延绳钓、杆钓等方式在海洋中获取自然野生生物。 正是有海洋渔业,海岸边的人们才会由此得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因此海洋正以它丰富的生物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同样的正是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海洋的生物也正逐渐的减少,

海洋与人类健康

从蓝色海洋到绿色健康 21世纪就是人类崇尚健康得时代,也就是健康产业大发展得时代。但就是,传统得以陆生生物为原料得健康产业受到了越来越大得限制。多年来,人类对陆生生物得研究已十分深入,以其为原料得药品与保健品为人类健康作出过重大贡献。然而,随着生态得恶化,不少陆生动物与植物得品种遭受环境污染,濒临消亡,越来越不能满足人类得需要。于就是,占地球表面积71%得海洋,便成为了人们必须开拓得新得健康产业资源。海洋里生活着50余万种生物, 占全球物种得4/5,海洋得植物物种数为陆地植物得5倍~10倍,动物种数为陆地动物得60% 。很明显,未来得药品与保健品得主要原料基地在海洋。 目前人们对海洋生物得了解还很少,利用也不多。然而初步得研究结果已经证实,海洋生物得保健作用非常突出。从鱼类与贝类中提取得牛磺酸,具有抗氧化、稳定细胞膜得作用 ,能消除疲劳、提高视力;从海鱼与海藻中分离得高度不饱与脂肪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有提高儿童智商、延缓老人大脑功能衰退得功能;海藻、海虾与海参等腔肠动物中含有得多糖与皂甙,具有防止动脉硬化、抗癌与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得生物活性;从鲍中提取得一种被称作鲍灵素得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与抑制肿瘤生长得活性;从扇贝中提取得多肽, 具有抗辐射与促进因放射损伤得细胞修复得作用。研究发现,海水近80种元素中有17种就是陆地土壤里缺少得,许多海洋生物含有人类生命活动必需得元素异常丰富,如牡蛎得含锌量、海带得含碘量,都大大高于任何陆生生物,因此,海洋生物就是制作与提取营养补充剂得良

好原料。 鉴于海洋生物开发有广阔得前景,进入21世纪,美国、日本、英国政府对海洋开发得投资一直保持在国内生产总值得1、5%~2、0%,日本、澳大利亚与欧美各国均投入巨资建立了相应得海洋药物研究机构。美国科学家成功地从海洋生物体内分离与鉴定出3000余种具有生物活性得化合物,表现有抗菌、抗病毒、镇痛、抗肿瘤、抗动脉硬化、提高免疫力等多种保健作用。 日本就是海洋水产制品得消费大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日本人开始建立新得健康消费观念,从传统得单一食用鲜活海产品,转向食用多功能得海产制品。受人们膳食结构变化得推动,近十余年来,日本得海产品加工业发生了重大改变,海洋健康产业发展尤其迅速。日本现在就是世界上最大得鱼油与海藻产品生产国,用鱼油制成得保健品含有大量得DHA,很受中老年人欢迎;用海带、裙带菜加工得产品种类繁多,颇受妇女们得青睐。以各种鱼、虾、蟹、贝类加工与制取得优质蛋白质、营养素补充剂、牛磺酸制品在日本市场十分畅销。日本就是世界上海洋健康品消费大国,也就是长寿大国,去年年底国民得平均年龄达到81、9岁,连续 4年居世界第一,海洋健康产业功不可没。 从《山海经》到《神农本草》,先人们很早就在探讨应用海洋生物防治疾病得有效途径。而今,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得发展,人们把寻找新药得目光投向海洋得更深处、更远处,一个新兴得海洋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诞生与发展起来。尽管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做

三年级上册蓝色海洋7到12课

6.海洋生物的启示 教材简介 1.从海洋生物的仿生利用的状况到仿生前景,了解仿生对于人类的 帮助作用。 2.搜索有关海洋生物仿生的资料,畅谈你对海洋仿生的设想。 教学目标 1.通过海洋仿生学的利用与前景,表达人们的对海洋生物仿生的理 想及对利用海洋仿生帮助人们解决目前人类做不到的事情。 2.感受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仿生的现状,设想未来海洋仿生的美好 前景。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海洋仿生学的利用与前景,表达人们的对海洋生物仿生的理 想及对利用海洋仿生帮助人们解决目前人类做不到的事情。 2.感受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仿生的现状,设想未来海洋仿生的美好 前景。 课前准备 有关海洋生物仿生的图片与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T:有谁知道世界游泳冠军菲尔普斯为什么游的那么快吗? S:他穿的 是“鲨鱼皮”游泳衣。 T:对!这个灵感就是从鲨鱼身上获得的。许多动物(包括海洋动物)的身体某个部位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作用,人们从中获得许多启示,仿照动物的特点运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本世纪60年代以来,海陆 生物对于人类的启迪,越来越引起科学家的重视和兴趣,以至于形 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仿生学。海洋动物千千万万,大至海中巨兽 鲸鱼,小至微小难辨的浮游动物,都成了人们探索和研究的对象。 仿生学的出现,已经为人类带来了福音。

本节课我们从海洋生物的形体、功能两方面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现 状吧! 二、了解现状 1.海洋生物的形体的启示 剑鱼—军舰贝壳—悉尼歌剧院 驼背鲸的鳍状肢—电风扇、螺旋桨鱼的外形—与性的汽车…… 2.功能的启示 P20 (1)鱼鳔—潜水艇:我们知道许多鱼类有鳔,鱼鳔是它们用以沉浮的 重要器官。当鱼体上浮时,鱼鳔就被迅速充气,变得胀鼓鼓的,这 时鱼就能升至水面,反之,当鱼鳔放气时,鱼体就快速地下沉。根 据这一原理,人们发明了潜水艇。而各种船只的桨、橹、舵,都是 从鱼鳍的作用原理得到启示,逐渐发展起来的。 (2)鲨鱼皮—“鲨鱼皮”泳衣(可减少阻力—看书上图) (3)鱼眼—鱼眼镜头 (4)鱿鱼—海洋火箭:鱿鱼被称为海洋火箭,不仅因为形状像火箭,其速度也大得令人瞠目。当鱿鱼快速游泳时,时速可达55公里,比 一般的船舶快多了。鱿鱼能产生如此高的速度,与其身体的构造是 密切相关的。解剖鱿鱼的身体,可见到颈部附近有一条窄缝叫套膜孔,往外有一个类似于炮筒的管子叫漏斗,套膜孔和漏斗通往腹腔。这三者组成奇妙的推进装置,使流入体内的海水变为强大的水流, 一次又一次的向外喷射,产生极大的反作用力。科学家们根据此原理,研制出喷水快艇以及气垫船,使它们的行进速度像奔驰的火车 一样。 喷水拖船—(图片)设计原理: 水泵作为传播推进器。 人们受海洋动物的启示,还远远不止这些。 海豚是从事仿生工作者特别感兴趣的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它所以是 游泳健将,秘密在于其皮肤结构的特别。海豚的皮肤不仅柔软,而 且能波动,当水流从身边擦过去时,几乎不产生湍流,阻力极小。

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海洋

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海洋 人类文明由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共同构成,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千百万年来人类都在对海洋进行探索。海洋的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目前为止,人类已探索的海洋只有5%,还有95%的海洋是未知的。原始的海洋,海水不是咸的,而是带酸性、又是缺氧的。水分不断蒸发,反复地形云致雨,重又落回地面,把陆地和海底岩石中的盐分溶解,不断地汇集于海水中。经过亿万年的积累融合,才变成了大体匀的咸水。同时,由于大气中当时没有氧气,也没有臭氧层,紫外线可以直达地面,靠海水的保护,生物首先在海洋里诞生。大约在38亿年前,即在海洋里产生了有机物,先有低等的单细胞生物。在6亿年前的古生代,有了海藻类,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慢慢积累的结果,形成了臭氧层。此时,生物才开始登上陆地。总之,经过水量和盐分的逐渐增加,及地质历史上的沧桑巨变,原始海洋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海洋。 洋流,即海里的水总是依照有规律的明确形式流动,循环不息。它包括风海流、补偿流和密度流。盛行风是使海流运动不息的主要力量。海水密度不同,是海流成因之一。岛屿与大陆的海岸,对海流也有影响,不是使海流转向,就是把海流分成支流。此外洋流还受到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其中暖流、寒流对流经沿岸地区的气候分别起增温、增湿和降温、减湿的作用。其中典型的厄尔尼诺现象,就是由于洋流异常造成的。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分布也有影响,四大渔场就由此形成。最重要的是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陆地上的污染物质进入海洋之后,洋流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携带到其他海域,使污染范围扩大。但是,随着洋流的运动,污染物质会传到其他海域,加快净化速度。 凡是到过海边的人们,都会看到海洋有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助澜,迅猛上涨,达到高潮;过后一些时间,上涨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滩,出现低潮。如此循环重复,永不停息。海水的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它包括半日潮、全日潮和混合潮型。潮汐是所有海洋现象中较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海水运动现象,它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海港工程,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大洲和大洋 第2课时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一、课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四大洋,通过看地图,能掌握四大洋的位置、面积大小。 (2)了解海峡,主要掌握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3)通过学习,掌握海洋对人类的影响,能自己从不同方面归纳。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地图的学习,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构建各大洲轮廓及相应位置。通过这种方法,掌握四大洋的位置、大小及与大洋附近有哪些大洲。 (2)通过讨论,学生学会运用归纳法来了解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地图的解读,学生能够形成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 (2)通过学习和相互之间的讨论,学生能够树立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大洋、海峡的含义 (2)四大洋名称、位置、面积大小,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位置 (3)运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各大洲轮廓、位置,从而找到大洋位置 2、难点 (1)运用归纳法,归纳出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2)通过资料阅读,了解现在海洋面临的污染问题很严峻。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读图分析法、直观教学法 四、学情分析 (1)对刚步入初中的学生,肯定对一些自主学习,讨论环节比较感兴趣,所以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画图,自己阅读地图,分小组讨论效果应该比较好。 (2)在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阅读地图,在地图上寻找内容的技能,所以是有一定基础的。 五、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学生:上节课已经学习过了七大洲,那么七大洲的名称是什么?然后让学生拿出纸,在纸上用简单的几何符号画出七大洲的轮廓和位置。教师ppt展示,让学生拿自己的画和地图做比对,看是否正确。

海洋不明生物大全

海洋不明生物大全 地球上大部分的物种生活在浩瀚无边的大海里,由于海洋面积很大且洋底很深,因此许多海洋生物并不为人所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科学家们找到了一些不明身份的海洋动物。 南极水下发现不明海洋生物

这张澳大利亚科学家2月19日发布的照片显示的是南极洲大陆架220米深处的海底生物,它们看上去酷似玻璃做的郁金香。 腐烂的“怪兽” 非洲几内亚海滩上惊现一只不明海洋生物尸体,这只巨大的海怪有四只爪子、一个尾巴,身体上覆盖着长长的软毛,由于人们发现它时已部分腐烂,其具体的器官特征已模糊不清。到目前为止仍缺乏相关证据证实它究竟属于何种海洋生物。

被称为"深海魔鬼"的怪异生物 非洲几内亚海滩上惊现一只不明海洋生物尸体。这只巨大的海怪有四只爪子、一个尾巴,身体上覆盖着长长的软毛。 可爱的深海神秘生物

这也是一种生活在300至5000米海洋里的软体动物。这种生物的身体颜色比较丰富,大部分体色呈现出荧光绿色、体长大约1.5米。这种生物在眼睛附近还长了红色的类似耳朵的组织。科学家们正在密切留意这种生物的活动。 海底“鹦鹉”

这只水生动物头上长着两个触角,正面看很像一只鹦鹉的脸,它们生活在在300至5000米的海洋里,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它们的生活习性。 生物“鞭炮” 这只外形奇特的生物生活在400至3000米的海洋里,远处看它像一串正在点燃的鞭炮。这种动物的体长大约为40厘米,目前科学家们还不能为它分类。

神秘“紫红色” 这是一只透明的软体动物,它身体中心部分略微显现出紫红色,这种动物生活在1200至1800米深的海洋里,体长在3至25厘米左右。

浅谈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浅谈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对人类而言,海洋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那一览无际的蓝色大地,其所蕴含的生物、矿物、可再生能源及空间资源等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价值更是无法估量的,由此可见海洋对我们人类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下为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的相关数据及其表述。 覆盖地球表面71%的海洋,是太阳系其它星球所见不到的最为独特地理景观。尽管月球表面上的某些区域,也被人类冠以“风暴海”等地名,但事实上那里连一滴海水也没有。海洋是云雨的故乡、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二空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海洋环境的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以及海洋教育已受到各国普遍重视。海洋中含有丰富的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以及海上航运交通皆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世界文明的振兴进步产生重大的影响。自古以来,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就极其投入,随着世界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和陆地资源的日趋匮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日益成为今后世界新的潮流。近些年来,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和开发利用的成就是以往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海洋的多种资源和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越来越引起人类的关注,实践证明,海洋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领域,海洋对人类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成倍的增长,海洋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正像众多专家预言的一样,未来世纪是人类的海洋世纪。 除了蕴藏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外,辽阔的海域还是交通的通道、防御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事业与人类的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21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达到60亿的高峰期,由于陆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环境压力大,海洋客观上已成为世界后备资源基地及某些主要战略资源的接替区。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是解决世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最现实、有效的途径之 一。"因此人类开发海洋资源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1.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

学案016海洋与人类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四章 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 【学习目标】 运用视频、图像,认识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及其空间分布;通过图文资料,掌握人类现阶段对海洋空间的利用;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认识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协调好人类社会与海洋发展的关系。 【考点梳理】 一、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1. 海洋生物资源 a. 定义: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是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___________群体,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再生的海洋资源。 b. 影响: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_________和工业原料。 ①可以作为原料或从中提取有效成分,生产化学药品、保健品和基因工程药物等。 2. 海洋矿产资源 a. 数 量: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石油资源储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储量的34%。 b. 分 布:主要分布在_______,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 c. 类 型: d. 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是由__________在_________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属于__________(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 3. 海洋空间资源 随着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陆地空间日益拥挤,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引起广泛关注。将下列对应的海洋空间利用方式连线。 4. 海洋化学资源和海洋能源资源 a. 海洋化学资源: b. 海洋能源资源: 类型分布开发利用意义 滨海砂矿①形成近海石油工业部门 ②多金属结核是未来可以 利用的最大资源 石油、天然气多金属结核大洋海盆 类型分布内涵开发利用意义 食盐海洋水体中海水中包含的化学元素及化合物①提供丰富的无机盐类 ②海水淡化可提供淡水 其他

神奇的海洋生物——海豚

神奇的海洋生物——海豚 海豚属于哺乳纲、鲸目、齿鲸亚目,海豚科,通称海豚,共有近62种,分布于世界各大洋。体长1.2~4.2米,体重23~225千克。海豚一般嘴尖,上下颌各有约100颗尖细的牙齿,主要以小鱼、乌贼、虾、蟹为食。海豚喜欢过“集体”生活,少则几头,多则几百头。而且,海豚是一种本领超群、聪明伶俐的海中哺乳动物。 经过训练,能打乒乓球、跳火圈等。除人以外,海豚的大脑是动物种最发达的。人的大脑占本人体重的100/2、1,海豚的大脑占它体重的100/1、7。海豚的大脑由完全隔开的两部分组成,当其中一部分工作时,另一部分充分休息,因此,可终生不眠。海豚是靠回声定位来判断目标的远近、方向、位置、形状、甚至物体的性质。有人做试验,把海豚的眼睛蒙上,把水搅浑,它们也能迅速、准确的追到扔给它的食物。海豚不但有惊人的听觉,还有高超的游泳和异乎寻常的潜水本领。 据有人测验,海豚的潜水记录是300米深,而人不穿潜水衣,只能下潜20米。至于它的游泳速度,更是人类比不上的。海豚的速度可达每小时40公里,相当于鱼雷快艇的中等速度。希腊历史学家罗图斯图在《亚里翁传奇》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亚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里翁是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列斯堡岛的著名抒情诗人和音乐家,有一次在意大利巡回演出后,便携大量钱财乘船准备返回科林敦,途中,水手见钱眼红,企图谋财害命。当时,亚里翁请求让他再唱一支歌,水手们答应了。谁知,他那动听的歌声竟引来了无数的海洋巨兽!在他被扔进大海之后,其中的一只便将他一直驮到岸边。这种神秘的动物就是大名鼎鼎的海豚。 即使到了近代,海豚救人的事件还屡有发生,像1949年出版的《自然史》杂志,便刊登了美国佛罗里达一位律师夫人被海水淹得昏迷过去,正当生死攸关之际,附近的一头海豚将她推上了沙滩。我喜欢海豚,因为他乐于助人,他可爱,他机灵……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