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友病性骨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血友病性骨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血友病性骨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血友病性骨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出凝血23.1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含量测定(精)

出凝血23.1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含量测定(ELISA 法)(第四版) 出凝血23.2原理: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定量测定凝血因子VIII相关抗原(VWF:Ag)水平。包被抗人VWF:Ag抗体与待测血浆中VWF:Ag 结合,加入酶标抗体后形成复合物,后者与底物作用呈现颜色反应。490nm处测得的A值与待测血浆VWF:Ag含量成正相关。 出凝血23.3标本处理: 患者处于休息状态下,采空腹静脉血(急诊病人除外)。采血者应技术熟练,“一针见血”,以防止组织损伤,使外源性凝血因子进入标本。最好不与其它实验一起采集而使血液停留在针管的时间延长。采完血后,将血液沿管壁缓缓注入试管,避免产生气泡;然后迅速将血液和抗凝剂轻轻颠倒混匀,避免用力震荡。 全血要在1小时内分离血浆。分离乏血小板血浆时,要在室温下3000rpm离心10分钟,室温下可存放4小时。全部试验不能在4小时内完成,应将乏血小板血浆分装在0.5~1.0ml的小试管中快速冷冻,储存于-20℃冰箱中。-20℃可保存3个月。冷冻过的标本可再次冷冻,不影响本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冷冻血浆融化时,应将盛冷冻血浆的容器置于37℃水浴中,并轻轻摇动,使其迅速融化。 出凝血23.4试剂:购于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内含可拆式包被反应条:8孔×12;酶标抗体1瓶;标准血浆6支;底物OPD片剂6

片; 10×稀释液1瓶;20×洗涤液1瓶;底物缓冲液1瓶;终止液:1瓶 出凝血23.5 仪器: BIOTEK EL312e型全自动酶标分析仪 LRH-150型生化培养箱 出凝血23.6 方法: 1)试剂重建:浓稀释液用前置于37℃水浴15分钟,然后用蒸馏水作10倍稀释;浓洗涤液用前置于37℃水浴15分钟,然后用蒸馏水作20倍稀释;每支标准血浆用2ml稀释液准确复溶(稀释了20倍,设定此时VWF:Ag含量为200%),取200ul 用稀释液做5次倍比稀释,得到200%、100%、50%、25%、 12.5%、6.25%六个标准点;将待测血浆用稀释液作40倍稀释 (25ul待测血浆+975ul稀释液)。 2)加样:每孔加不同浓度标准血浆或待测稀释血浆100ul,空白对照孔加稀释液100ul,37℃孵育75分钟。 3)洗涤:弃取反应孔内液体,用洗涤液注满各孔,静置3秒钟,甩干,反复3次后拍干。 4)加酶标抗体:每孔加酶标抗体100ul,37℃孵育45分钟。 5)洗涤:弃取反应孔内液体,用洗涤液注满各孔,静置3秒钟,甩干,反复3次后拍干。 6)显色:临用前每片OPD用5ml底物缓冲液溶解。每孔加底物液100ul,37℃孵育10分钟。

血友病关节病的多种影像对照研究

空堡越越堂苤查!!!!堡!!旦筮堑鲞筮!!塑£!也』堕!ii!!:Q!!!!竺!Q!!:!!!:堑:盟!:!! 关节出血为血友病的特有症状,同一个关节反复出血,导致炎性滑膜的肥厚,进而引起软骨的进行性退化,最终导致血友病性关节病。全身各关节均可累及,但以膝关节、肘关节、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最为常见¨一。为了更好地比较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对血友病性关节病的早期诊断价值,以及能够针对不同时期的血友病性关节病患者选择合适的影像检查方法,现比较DR、CT和MR3种影像检查方法对血友病性关节病不同病变征象检出的差异,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重复检查。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共有63例血友病患者来影像科就诊,前瞻性地对其中11例血友病性关节病患者共21个关节,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同时进行DR、CT和MR检查,并进行3种影像对比分析。患者均为男性,年龄7~46岁,平均为(20±12)岁,均经临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血友病A。21个关节中,膝关节10个(左、右膝各5个),肘关节2个(左、右肘各1个),踝关节3个(左踝2个,右踝1个),髋关节6个(左、右髋各3个)。11例患者中6例有家族遗传史。几乎所有的患者均有自幼皮肤青紫、自发牙龈出血、鼻衄等症状,部分患者有幼年碰撞后肌肉出血病史。11例患者关节出血病程为1年至20年不等。关节出血周期不等,最短者为每周1次,最长者为每年3~4次,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休息并用血浆、冷沉淀或FⅧ浓缩制剂治疗后好转。 二、检查方法 患者均在2d内对受累的1个或数个关节行DR、CT、MR3种影像方法进行检查。采用美国GEdifinium6000DRX线机行常规关节正侧位片,64层螺旋cT(LightspeedVCT,GE)行关节高分辨扫描,薄层重建2组,分别为骨重建和标准重建,重建层厚和层间隔均为0.625mm,并常规进行横轴面、矢状面和冠状面观察。采用德国SiemensTrioTim3.0T超导型MR,膝关节扫描应用膝关节线圈,踝关节应用头线圈,肘关节和髋关节应用体线圈。分别用SE序列的T,WI、FSE序列的T:WI、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扫描,膝关节、肘关节、踝关节分别行矢状面、冠状面或横轴面扫描,髋关节行冠状面和横轴面扫描。(1)膝关节T,WI的TR和TE为765ms和17ms,T,WI的TR和TE为4000ms和72ms,PDWI的TR和TE为3000ms和32ms,,FOV均为16cm×16cm,T.WI和T2WI矩阵为384×288,PDWI的矩阵为320×272;(2)肘关节T,WI的TR和TE为650ms和20ms,T2WI的TR和TE为4000ms和79ms,PDWI的TR和TE为2000ms和44ms,FOV均为15cm×15cm,T1WI矩阵为205×256,T2WI、PDWI的矩阵为269X384;(3)踝关节T.wI的TR和TE分别为650ms和15ms,T2WI的TR和TE为4000ms'和76IIls,PDWI的TR和TE为3000mS和32ms,FOV均为15cm×15cm,TlWI矩阵为384X307,T2WI、FDWI的矩阵为512×410;(4)髋关节T,WI的TR和TE为600ms和20ms,T’WI的TR和TE为2000ms和87ms,PDWI的TR和TE为3200ms和37ms,FOV为38cm×38cm,TjWI、T2WI矩阵为314×388,PDWI矩阵为272×320。层厚均为4mm,层间隔均为0.4mill。 7例患者的14个关节做了CT或MR增强扫描。其中2例的7个关节进行CT增强扫描,对比剂为碘海醇(350mgI/m1)1.5ml/kg,静脉注射后30s进行扫描,其中1例患者的双膝关节50rain后行延迟扫描,扫描条件均同平扫。5侧共7个关节进行MR增强扫描,对比剂用Gd-DTPA0.1mmol/kg,手推注射后立即扫描。扫描序列为压脂TlwI的矢状面、冠状面或横轴面扫描,扫描参数同平扫。 三、观测指标及分组 参考Pettersson评分系统中的x线征象及Denver评分系统的MRI征象作为影像观察的主要指标旧引,观察征象包括:骨质疏松、骨骺或骨端增大、软骨侵蚀、软骨下骨表面侵蚀、关节间隙狭窄、关节畸形、软骨下囊变、关节积血(液)、滑膜增生伴含铁血黄素沉积和关节内韧带损伤。对以上观测指标进行DR、CT和MR对比分析。根据PetterssonX线评分,把21个关节按照关节病变的严重程度分为3组,0分为第1组(轻度),<4分为第2组(中度),i>4分为第3组(重度)。 四、观察方法 由3名有骨放射诊断经验的医师分别对3种不同影像检查的检出情况进行分析。对于显示软骨下囊变的关节,对囊变总数进行CT和MR的对比分析。对于关节积血(液),根据T。阢及T:WI信号的不同,测量关节积血(液)所对应的CT值,CT值测量的ROI面积为2~5mm2,比较不同期关节出血对应CT值的变化。 对DR征象阴性的第1组4个轻度血友病关节,

血友病专题分析报告

血友病专题分析报告

前言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治疗方案在过去50年几乎没有改变。然而,近十年来,在治疗血友病的选择上出现了爆炸式的创新,2017年11月罗氏研发的双抗Emicizumab获得FDA批准上市,成为全球首个治疗甲型血友病的非因子类药品,不仅满足了体内有抑制物产生患者的治疗需求,而且给药频次降至每周一次,大大提升了患者的依从性。此外,在研的新途径疗法正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呈现未有之变局,如Anti-TFPI、Anti-ATIII siRNA、Anti-APC、基因疗法等多个新治疗途径的药品处于临床后期,未来上市后有望解决现有临床治疗的痛点,让血友病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大幅提升临床上对血友病患者的护理标准。 目前,全球血友病用药市场近百亿美元,近年来伴随着新型医疗法的不断涌出,有望解决临床上大量的未满足需求,未来市场潜力较大,因此受到了资本的追捧,并购事件不断,例如2018年1月赛诺菲以116亿美元对价收购专注于血友病和其他罕见血液疾病疗法的生物制药公司Bioverativ,这笔交易使其获得了两种血友病药物,分别是用于A型血友病的Eloctate和用于B型血友病的Alprolix,以及有望大幅延长FⅧ半衰期的在研品种BIVV001 (rFVIIIFc-VWF-XTEN);2018年5月武田制药以460亿英镑(约6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全球血友病用药龙头Shire;2019年2月罗氏公告拟以43亿美元现金收购Spark Therapeutics基因疗法公司,目前仍处于监管审查中,交易尚未完成。反观国内,由于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等原因,我国凝血因子人均用量较全球水平差距较大,且用药习惯较为落后,根据WFH估算我国采取预防性治疗的患者比例较低,18岁以下患者采用预防用药的比例仅为3%,成年人采用预防性用药的比例仅为1%,临床上存在着较大的未满足需求。伴随着国内采浆量

人(huma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ELISA试剂盒说明书

本试剂盒只能用于科学研究,不得用于医学诊断 人(Huma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ELISA检测试剂盒 使用说明书 检测原理 试剂盒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往预先包被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体的包被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标准品、HRP标记的检测抗体,经过温育并彻底洗涤。用底物TMB 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计算样品浓度。 样品收集、处理及保存方法 1.血清:使用不含热原和内毒素的试管,操作过程中避免任何细胞刺激,收集血液后,3000转离心10分钟将血清和红细胞迅速小心地分离。 2.血浆:EDTA、柠檬酸盐或肝素抗凝。3000转离心30分钟取上清。 3.细胞上清液:3000转离心10分钟去除颗粒和聚合物。 4.组织匀浆:将组织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捣碎。3000转离心10分钟取上清。 5.保存:如果样本收集后不及时检测,请按一次用量分装,冻存于-20℃,避免反复冻融,在室温下解冻并确保样品均匀地充分解冻。自备物品 1.酶标仪(450nm) 2.高精度加样器及枪头:0.5-10uL、2-20uL、20-200uL、200-1000uL 3.37℃恒温箱 操作注意事项 1.试剂盒保存在2-8℃,使用前室温平衡20分钟。从冰箱取出的浓缩洗涤液会有结晶,这属于正常现象,水浴加热使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 2.实验中不用的板条应立即放回自封袋中,密封(低温干燥)保存。 3.浓度为0的S0号标准品即可视为阴性对照或者空白;按照说明书操作时样本已经稀释5倍,最终结果乘以5才是样本实际浓度。 4.严格按照说明书中标明的时间、加液量及顺序进行温育操作。 5.所有液体组分使用前充分摇匀。 上海笃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获得性血友病

获得性血友病 获得性血友病 ●自发发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循环血中出现抗凝血因子Ⅷ(F Ⅷ)的自身抗体为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病 ●发病率: 1.5 / 1,00万人/每年 ●FVIII 抗体最常见 ●表现为皮肤或粘膜出血,出血症状具有异质性 ●死亡率高达22%(8-33%) 发病年龄分布 评估患者432例 老年人常见 平均年龄:~ 61岁 年龄范围:5-93岁 5 – 20岁: 4 % 21 – 40岁:15 % 41 – 60岁:21 % 61 – 80岁:50 % >81岁:10 % 相关疾病 ●发病机理多样,与多种疾病相关: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妊娠 ●恶性疾病(肿瘤) ●其它:糖尿病、肝炎、皮肤病、反复输血等 ●与某些药物治疗相关:青霉素、干扰素、磺胺类药物等 ●抗体出现可能是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首发症状 ●~ 50% 的患者原因不明 ●该患者有肿瘤、手术病史,直接诱发因素 诊断困难 出血的特点 ●通常以突发严重的(弥漫性)出血为主要表现(>85 % 患者) ●患者往往既往没有出血性疾病病史 ●出血往往是自发的,或仅仅有很小的损伤 ●多个部位出血,出血往往比出现抑制物的遗传性血友病严重 ●肌肉出血(间隔综合症) ●血尿,便血 ●胃肠道出血,脑出血及咽后出血 ●外科手术后出血 ●少见关节出血 实验室诊断 ●APTT延长,纠正试验阳性

●凝血因子活性监测FVIII活性下降(通常<15%) ●抑制物滴度即FVIII抗体定量检测 ●抗体浓度与残余FVIII活性无明显线性关系 ●抗体滴度与临床表现也无明显相关性,与治疗用FVIII量也无关 ● 诊断困难,治疗无法预测 治疗策略 急性期治疗 长期策略 永久性清除抗体 ●治疗基础疾病 ●联合治疗 ●免疫抑制 ●糖皮质激素或者联合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环孢素等 ●免疫调节-静脉用免疫球蛋白 ●清除或减少抗体:免疫吸附或血浆置换 推荐在明确诊断获得性血友病后尽早开始免疫抑制治疗(Grade 1) 疗效评价 治疗有效性的评价应该基于出血是否控制,如血肿的大小、血红蛋白等 疗效判断标准:①抑制物彻底清除:不能检测到抑制物和FⅧ水平正常;②持续缓解:免疫抑制治疗之后不能检测到抑制物(<0.6BU)和FⅧ水平>50% 本病可能复发,建议在完全缓解后随访 最初6个月内每个月检查一次APTT和FⅧ∶C;6-12个月为每2-3个月一次持续一年;第二年每6个月检查一次,条件允许可适度延长 简要病史 ●一般情况患者男性,58岁 ●入院日期2014-10-21 ●主诉上腹部胀痛不适半月余 ●既往史1年前体检发现腹腔内囊性占位性病变 未行特殊处理,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 史,自述磺胺药物过敏 病例特点 ●一般特点中年男性,慢性起病,进行性加重 ●诱因饱餐 ●主要表现上腹部持续胀痛,阵发性加剧,无放射痛 伴恶心,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就医过程 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不明显 ●入院查体T36.7℃P 86次/分R 18 次/分 BP 121/78mmHg 身高172cm 体重60kg BMI 20.28kg/㎡ ●上腹膨隆,见胃肠型,蠕动波不明显,腹肌软,上腹压 痛,无反跳痛 初步诊断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高位不全性肠梗阻

血友病

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由单个凝血因子缺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较少见。在儿童期即有过度出血的表现:即使严重鼻衄、肌肉或关节出血或大瘀血斑。疾病的严重而且程度与所缺乏的凝血因子血浆水平成正比。绝大部分患者为男性。 正常的血液凝结是血液中血小板,与部分血浆蛋白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与凝血功能相关的血浆蛋白,即是凝血因子。由于凝血因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具有加速以及加强反应的效果,缺乏凝血因子的协助,就可能发生凝血功能异常,导致出血时间延长。血友病患者的凝血因子比正常人要少,因此血管破裂后,血液不容易凝固,导致出血难止。 按照患者所缺乏的凝血因子类型,可将最常见的血友病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或是A型、B型、C型(甲型=A型、乙型=B型、丙型=C型)。缺乏其他凝血因子的血友病,则无特殊分类,以缺乏的凝血因子来确认。 [1] [2]

甲型和乙型血友病均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女性一般不发病,但可以携带致病基因。携带致病基因的女性与正常男性的后代中,男性有50%的概率发病,女性有50%的概率携带致病基因。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的后代中,男性全部正常,女性全部携带致病基因。因此,这两种血友病表现为隔代遗传。但患病男性与携带致病基因女性的后代,有可能为患病女性,不过由于女性有月经,所以一般来说患病女性青春期后的存活率很低。 丙型血友病为体染色体(即常染色体)不全隐性遗传。 1万人中大约会有1名甲型血友病患者,3.5万人中大约会有1名乙型血友病患者,而丙型血友病患者则很罕见。 出血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患者终身有自发的/轻微损伤/手术后长时间的出血倾向,重型可在出生后既发病,轻者发病稍晚。< br />由于皮下组织、齿龈、舌口腔粘膜等部位易于受伤,故为出血多发部位。幼儿多见于额部碰撞后出血/血肿但皮肤、粘膜出血并非是本病的特点。

血管性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vonWillebranddisease,vWD)分为两种: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cvWD)和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avWD)。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多为显性遗传。以自幼发生的出血倾向、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黏附性降低、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缺陷,及血浆vWFAg缺乏或结构异常为特点。在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中,其发病率可能仅次于血友病,约为4~10/10万,但在我国本病的发生率较低。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可在多种疾病的基础上发生,少数患者可无基础疾病。 【病因与发病机制】 vWF主要存在于内皮细胞、巨核细胞及血小板,生理功能:①与FⅧ:C以非共价键结合成vWF-FⅧ:C复合物,即FⅧ。vWF增加FⅧ:C稳定性、防止其降解,并促进其生成及释放;②vWF在血小板与血管壁的结合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血小板活化时,vWF的一端与血小板糖蛋白Ⅰb结合,另一端则与受损伤血管壁的纤维结合蛋白及胶原结合,使血小板能牢固地黏附于血管内皮;③vWF 可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结合,诱导血小板聚集。 vWF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短臂末端,当其缺陷时,vWF生成减少或功能异常,伴随FⅧ:C中度减低,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障碍。 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涉及多种发病机制。最常见的是产生具有抗vWF活性的抑制物,主要为IgG;其次为肿瘤细胞吸附vWF,使血浆vWF减少;另外,抑制物可与vWF的非活性部位结合形成复合物,加速其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破坏。 【临床表现】 出血倾向是本病的突出表现。与血友病比较,其出血在临床上有以下特征:①出血以皮肤黏膜为主,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瘀斑等,外伤或小手术(如拔牙)后的出血也较常见;②男女均可发病,女性青春期患者可有月经过多及分娩后大出血;③出血可随年龄增长而减轻,此可能与随着年龄增长而vWF活性增高有关; ④自发性关节、肌肉出血相对少见,由此致残者亦少。 【实验室检查】 (一)出血时间 BT延长是vWD最常见的实验室异常,阿司匹林耐量试验多呈阳性。口服阿司匹林0.6g后2小时及4小时测BT,比服药前延长2分钟以上为阳性。 (二)血小板黏附试验 多数患者血小板黏附功能减低。 (三)瑞斯托霉素血小板聚集试验(RIPA) 患者血小板对瑞斯托霉素的诱导不产生聚集,为vWD的特异性诊断试验之一。 (四)vWF抗原(vWFAg)测定 在多数vWD患者降低。 (五)FⅧ:C活性测定 多数患者FⅧ:C活性中度降低。 【诊断与分型】 (一)诊断要点

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瑞斯托霉素辅因子 (VWF)

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瑞斯托霉素辅因子(VWF)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产品编号:E0833h

自备物品 1、酶标仪(建议仪器使用前提前预热) 2、微量加液器及吸头,EP管 3、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滤纸 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1、血清:全血标本请于室温放置2小时或4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 检测,或将上清置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血浆:可用EDTA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标本采集后30分钟内于 1000 或-80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上清置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4、样本处理:血清或血浆标本推荐稀释10倍,如:稀释10倍,取100uL血清或血浆加入 900uL样品稀释液。标本使用0.1 M 的PBS稀释(PH=7.0-7.2)。 注:以上标本均应密封保存,4不应超过1个月,-80 溶解;试剂或样品配制时,均需充分混匀,混匀时尽量避免起泡。实验前应预测样品含量,如样品浓度过高时,应对样品进行稀释,以使稀释后的样品符合试剂盒的检测范围,计算时再乘以相应的稀释倍数。1、加样:分别设空白孔、标准孔、待测样品孔。空白孔加样品稀释液 100 ,注意不要有气泡,加样时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37 (临用前配制),酶标板加上覆膜,37 /每孔,甩干(也可轻拍将孔内液体拍干)。 4、每孔加检测溶液B工作液(临用前配制)100温育1小时。 5、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5次,方法同步骤3。 6、每孔加底物溶液90避光显色(反应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当 标准孔的前3-4孔有明显的梯度蓝色,后3-4孔梯度不明显时,即可终止)。 7、每孔加终止溶液50 '(。 注: 1、试剂准备:所有试剂在使用前应平衡至室温,使用后请立即按照说明书要求保存试剂。 实验操作中请使用一次性的吸头,避免交叉污染。 2、加样:加样或加试剂时,第一个孔与最后一个孔加样之间的时间间隔如果太大,将会导致不 同的“预温育”时间,从而明显地影响到测量值的准确性及重复性。一次加样时间(包括标准品及所有样品)最好控制在10分钟内。推荐设置复孔进行实验。

血友病治疗

综合治疗的内容 血友病的综合治疗是血友病的最佳治疗,不仅包括血友病 的替代治疗(专业医生的治疗和家庭治疗)、药物治疗,还包括出血的预防、止血后的功能恢复锻炼、如何解决所遇到的诸如学习和就业等的一些特殊的社会问题。 4.1替代治疗仍然是目前血友病最有效的止血措施。4.1.1血友病A的替代治疗 (1)血浆冷沉淀:冷沉淀是从献血者全血分离的FFP制 备的,未经病毒灭活及FV!含量不稳定已被发达国家弃用,但仍为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部分患者使用,适用于无浓缩物条件的轻、中型血友病A患者。 (2)新鲜冰冻血浆:适合无浓缩条件时轻、中型血友病A 的治疗。重型血友病A患者、大出血患者或手术患者不能单纯应用新鲜冰冻治疗出血。 (3)中纯度凝血因子FW浓缩制剂:适用于中型或重型血 友病A患者。该制品的优点是经过病毒灭活,纯度高,便于存放。 (4)高纯度凝血因子FVl浓缩制剂:适用于重型血友病A。 该制剂的优点是改进溶解性,降低纤维蛋白原的同种凝集素,对患者很少有免疫作用,输血后病毒感染率大大降低。 (5)重组凝血因子Ⅷ浓缩制剂:该制品不受病毒污染,避 免了血液制品相关疾病(如HIV感染、输血后肝炎等)的发生,

安全性高,无明显毒副作用。国外研究显示,采用rFⅧ进行预防性治疗,可以预防严重血友病A患儿关节损伤,降低其关节和其他部位出血发生一o。 4.1.2血友病B的替代治疗 (1)血浆:一般不适用于血友病B,仅用于无浓缩物时。 (2)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剂(PCC):是目前国内血友病B 万方数据·90· 替代治疗的主要制品,但PCC治疗血友病并不十分理想,因其含有多种其他凝血闪子,有增加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 (3)高纯度FⅨ制剂:国外目前广泛使用。许多研究证实, 高纯度FⅨ制刺疗效高,无病毒、血栓危险,无抑制物的血友病B患者,应首选纯化的FIX制品。 4.2药物辅助治疗 4.2.1 l-去氨基-8·D-精氨酸加压素(DDA VP) 是治疗轻型 血友病A出血的首选药物,町避免替代治疗所致相关疾病的 发生(如肝炎、HIV或抑制物产生),但对血友病B无效。常见的副作用可引起水潴留、低钠血症‘10,11]。 4.2.2抗纤溶药物临床上常用的抗纤溶药物有氨基乙酸和 氨甲环酸等。此类药物对口腔、舌、扁桃体、咽喉部的出血及拔牙引起的出血有效,但对关节腔、深部肌肉和内脏出血疗效较差,血尿,肾功能不全出现时禁用。 4.2.3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减少出血,加速血肿吸收,减轻关

健康讲座-骨关节疼痛与血液疾病

健康讲座-骨关节疼痛与血液疾病 骨骼是人体最坚硬的组织。由于骨膜有丰富的感觉神经,对机械刺激极为敏感,任何局部的骨折、炎症、肿瘤或白血病浸润都可刺激骨膜而引起疼痛。引起骨关节疼痛的病因很多,明确骨骼疼痛的原因是正确治疗的前提和关键。 骨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 一、骨痛 内分泌功能异常: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绝经期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 营养代谢性疾病:如维生素C缺乏症和骨软化症等。 中毒:如维生素A与D中毒和氟、镉、放射性核素等中毒。 骨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嗜酸性肉芽肿和转移性骨肿瘤等。 其他:如石骨症,骨髓纤维化等。 二、关节痛 变态反应与免疫反应:如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急性多关节炎、结节性变应性关节炎、血清性关节炎、药物过敏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代谢障碍:如痛风与假性痛风等。 其他:如大骨节病、松毛虫病性骨关节炎、多发性化脓性骨关节炎、血友病关节炎等。 骨关节疼痛与血液疾病的关系(病案举例) 病例1:

女性,58岁。09年7月轻微碰伤后出现右胁部疼痛,逐渐出现腰痛,咳嗽时加重,活动障碍。曾在外院住院,查X光片:腰2.3椎体压缩性骨折,腰椎退行性变。骨密度示:1.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降低,符合骨质疏松症;2.腰椎及股骨近端脆性骨折危险性高,注意保护;3.前臂脆性骨折危险性高,注意保护。诊断为“右胸挫伤、腰2、3椎体压缩性骨折”,经过止痛、补钙、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及康复治疗3个月后症状无好转。 11-3来我院,头颅X光片示:颅盖骨多发骨质破坏,首先考虑骨髓瘤可能。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浆细胞占33%,有的可见核仁,可见双核浆细胞,火焰浆。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 给予骨保护剂、补钙、化疗,病情迅速好转,现治疗3个疗程,疼痛消失,情况良好。 病例2 女性,16岁。2008年11月跳远后出现腰痛,伴双下肢发麻,乏力,站立及行走困难,在家休息3天后症状逐渐好转,但09年2月开始腰痛逐渐加重,站立及行走困难,伴乏力,无下肢发麻,到当地医院就诊,行CT检查示骨质疏松。间断服用中药治疗2月余,腰痛无明显改善。09年5月受凉后出现咳嗽、发热,头晕,查血常规发现贫血。来我院治疗,做骨穿发现: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占7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查X片:胸腰椎、骶髂、肋骨、双肩诸骨改变,考虑血液系统疾病所致骨质疏松。 给予化疗后疼痛消失,现治疗近一年,情况良好,无不适。 病例3 男性,12岁,近2年来右膝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外院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无效。近2周右膝关节肿痛加重转来我院。见右膝关节肿胀,运动受限。平时皮肤粘膜无出血倾向。检查:凝血时间延长,进一步查血浆因子VIII下

血友病及关节病:病理生理学,评估及治疗2

血友病及关节病:病理生理学,评估及治疗 引言 血友病是一种与X染色体相关的遗传凝血障碍疾病,发病率约为一万分之一[1]。血友病最普遍的形式为缺乏凝血八因子(甲型血友病),约占病例的80% 。缺乏凝血因子九因子(乙型血友病)的病例约占20% [2]。其他遗传凝血障碍包括血管性血友病及其它凝血因子缺乏,不过这类疾病通常不属于血友病[3]。传统上,根据凝血因子缺乏程度与普通人群情况的比较结果,将血友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三个程度(见表1)[4]。血友病患者有较明显的关节积血(尤其膝盖,脚踝以及手肘关节),软组织血肿,淤血,腹膜底出血,脑出血及术后出血等风险[5]。通常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更为常见,此外,虽不普遍,该群体出血及肌肉骨骼的问题也相对较高[4]。血友病的治疗以经常性预防为主(尤其中度及重度病症),旨在减少出血频率,降低严重程度。如病人出血或疑似出血,则需进行治疗。可采取替补疗法,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所缺的凝血因子,降低出血风险。凝血因子输液可作为预防疗法常规进行,也可用作急性出血的急救措施[6]。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费用问题,或因缺乏特别护理,替补疗法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仅局限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儿童成长期间,肌肉骨骼状况相对较好,然而,在发展中国家及资源匮乏地区,广大患者的情况却不大理想。治疗出血可用其他药物,包括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用于甲型及乙型血友病)和去氨加压素等药物(仅用于轻度甲型血友病)[7]。患者应避免使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虽则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使用这类药物),患者还应避免从事可能导致外伤的运动(但是,建议进行适宜的锻炼,如骑自行车,以保护关节)[8]。 血友病患者的情况牵涉到许多合并症,因此其治疗护理较为复杂。通常周期性血友病引发的关节问题,如慢性滑膜炎及退变性关节炎,较易导致合并症[9, 10]。关节的经常性出血可以导致骨骼生长异常,影响四肢长度[5]。由于关节病促使关节活动减少,其他活动也受阻碍,患者骨质疏松的风险也较高[11]。肾出血及尿血也颇受关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引发的血栓可能导致肾梗阻。血液传染病毒性感染等合并症的用药也会对肝肾造成经常性损伤[5, 12]。过去未能保证无菌输血,许多血友病患者在输血过程中感染乙肝,丙肝及HIV病毒。输血中的感染大大增加终末期肝病及肝硬化的风险,从而增加了获得肝癌的风险[13]。虽然血友病与癌症有直接关联这一说法尚存争议,对患有恶性肿瘤的血友病患者进行诊治仍是一大问题[14]。 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可以有效治疗血友病,然而20–30%的甲型血友病患者及5%的乙型血友病患者分别会对凝血八因子及凝血九因子产生阻抑抗体,大大影响替补疗法的效果[15]。预后较差,生活质量下降以及 治疗费用上升则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16]。 长期如此,周期性关节积血及软组织血肿引发的并发症又会导致严重的关节病,关节挛缩及假肿瘤,从而导致慢性疼痛及残疾等健康问题,

血友病患者的病理分析

血友病患者的病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4-04-03T15:07:50.7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期供稿作者:侯丽欣 [导读] 一种由于凝血因子的先天性缺乏所引起的遗传性、血液凝固障碍性疾病,根据凝血因子Ⅷ、Ⅸ;Ⅺ缺乏分为血友病甲、乙、丙型血友病。 侯丽欣 (黑龙江省双鸭山煤炭总医院 155100) 【关键词】血友病病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1-0237-02 一种由于凝血因子的先天性缺乏所引起的遗传性、血液凝固障碍性疾病,根据凝血因子Ⅷ、Ⅸ;Ⅺ缺乏分为血友病甲、乙、丙型血友病。 1.血友病甲:又名抗血友病球蛋白(AHG)缺乏症或第Ⅷ因子缺乏症,是血友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约占各种先天性出血性疾病的85%,也是迄今研究得最深入的遗传病之一。近年来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亲和层析及基因工程等技术,有关因子Ⅷ的研究取得很快进展,现已明确因子Ⅷ是由因子Ⅷ促凝活性(Ⅷ:C)及vonWillebrand因子(vWF)所组成的大分子量复合物[1]。Ⅷ:C合成受X染色体控制,正常血浆浓度50~150mg/ml。vWF即ⅧR,其合成由常染色体控制,血浆浓度为5~10μg。Ⅷ:C与vWF是通过静电引力结合的。vWF是Ⅷ:C 的载体,对Ⅷ:C起保护作用。血友病甲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缺乏Ⅷ:C而致凝血功能障碍。 2.血友病乙:又名因子Ⅸ缺乏症或血浆凝血活酶成分(FIE)缺乏症,在血友病发病中仅次于甲型。因子Ⅸ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血浆含量3~4μg/ml。用免疫方法测定因子Ⅸ抗原的结果表明,许多血友病乙患者存在无凝血活性的因子Ⅸ分子,说明部分患者有结构异常的因子Ⅸ变异型[1]。 3.血友病丙:又名因子Ⅺ缺乏症或血浆凝血活酶前质(PTA)缺乏症,是最少见的一种血友病类型。因子Ⅺ在凝血机制中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一个因子,这个因子通过因子Ⅻa使其激活,成为因子Ⅺa,在钙离子的存在下,形成因子Ⅻ和Ⅺ复合物,然后激活因子Ⅸ。当因子Ⅺ缺乏时,因子Ⅸ不能被激活,因而表现凝血障碍[2]。临床上习惯将以上三种类型统称为血友病。血友病甲、乙具有典型的遗传规律,即由女性为携带者,传递因子Ⅷ基因缺陷而男性发病[2]。但约有20%~40%的患者无肯定的血友病家族史,可能是由于X染色体发生变异所致之故。 3.1临床表现:血友病甲以血肿和关节积血为特征。自幼即有轻微外伤引起的持续严重的出血。出血可于创伤发生数小时或几天后才出现,而后可持续数小时之久,轻型者于青少年或成年时才发病。单纯的皮肤出血点极少见,淤斑、乌青块、皮下血肿较为常见。尤其多见是深部血肿,如肌肉内血肿、关节内出血。反复发作可造成关节变形及肌肉萎缩。根据血浆中因子Ⅷ活性减低的程度不一,临床的出血表现轻重不同,可分为四型。重型:病人自幼即有严重的出血,关节及深部组织反复出血,常常形成关节变形。因子Ⅷ的活性很低,为0~2%。中间型:出血程度较轻,关节出血少见。偶见深部血肿。轻度创伤后可发生严重的出血。因子Ⅷ活性约为2~5%。轻型:出血的症状不典型,常常发生在损伤后数小时或十数小时。有时呈间歇性出血。有时见消化道、泌尿道出血,或手术后大量出血。因子Ⅷ活性为5~25%。亚临床型:此型平时无出血表现,但于大手术后或严重创伤时出血明显。因子Ⅷ活性减低至25~45%。此型常被漏诊。血友病乙和血友病甲临床表现相似,但重型少见。血友病丙临床上大多表现为轻度出血症状,自发出血者甚少见。 3.2实验室检查:血友病主要为内源性凝血途径凝血障碍,故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及形态、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时间(T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相关抗原(VWF:As)均正常。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KFIT)、凝血活酶生成不良。测定因子Ⅷ凝血活性(Ⅷ:C)及因子Ⅸ活性(Ⅸ:C),以估计其在血浆中的浓度。血友病丙凝血时间延长,部分凝血时间和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异常,借此与甲、乙型血友病鉴别。 3.3治疗:局部皮肤、粘膜止血治疗。如轻微损伤、鼻出血,可用明胶海绵、凝血酶、肾上腺素等局部压迫止血。皮下、肌肉、静脉穿刺后至少压迫5分钟,肯定不出血后才可停止压迫。替代疗法:目前治疗血友病仍以替代疗法为主,并需强调尽可能早期治疗,即在发生损伤或有关节、肌肉出血感觉、血尿等尽早给予替代治疗,这样可以减少和避免并发症。 3.4预防:预防损伤是防止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应避免从事易引起损伤的活动及工作。需要说明的是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几乎可发生于任何凝血因子。其中以缺乏因子Ⅷ和 vWF为多见,前者已介绍即血友病甲,后者称为血管性假血友病(vWD)。vWD因遗传性 vWF的缺乏和/或结构异常,常同时存在因子Ⅷ促凝活性降低和血小板粘附功能障碍。另外纤原缺乏可分为无或低纤原血症两种,部分低纤原血症可伴有异常纤原血症。各种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还与其他疾病及疾病严重程度成正比。获得性因子V缺乏见于急性白血病或输入大量库血。获得性因子Ⅻ缺乏除见于肝病,还可见白血病、系统红斑狼疮 (SLE)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参考文献 [1] 丁秋兰;王学锋;王鸿利;孙竞;华宝来;吴竞生;陈丽霞;杨仁池;张心声;钟小红;赵永强;;血友病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0年01期. [2] 钟小红;周春兰;周宏珍;赵洁;;血友病患者诊疗及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年11期.

血友病诊疗指南

血友病诊疗指南 概述 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可分为血友病A (hemophilia A,HA)和血友病B(hemophilia B,HB)两种。前者为凝血因子Ⅷ(FⅧ)缺乏,后者为凝血因子Ⅸ(FⅨ)缺乏,均由相应的凝血因子基因突变引起。 病因和流行病学 编码FⅧ和FⅨ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女性常是携带者(46;XX),而男性是患者(46;XY),女性患者极为罕见(通常是由2个FⅧ或者FⅨ基因同时发生缺陷,或者是X染色体非随机失活所致)。在FⅧ和FⅨ基因中点突变、缺失、插入和重排/倒位均可见,点突变是最常见的基因缺陷,约在90%的患者中存在。HA中45%的重型患者为重现性的基因倒位突变;而HB患者中无重现性突变。 血友病的发病率没有种族或地区差异。在男性人群中,血友病A的发病率约为1/5000,血友病B的发病率约为1/25 000。所有血友病患者中,血友病A占80%~85%,血友病B 占15%~20%。女性血友病患者极其罕见。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血友病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1986—1989年期间在全国24个省的37个地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血友病的患病率为2.73/100 000人口。 临床表现 HA和HB的临床表现相似。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和深部组织出血,也可表现为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等内部脏器出血等。若反复出血,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关节畸形和(或)假肿瘤形成,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外伤或手术后延迟性出血是本病的特点。根据患者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可将血友病分成轻型、中间型和重型(表36-1)。 表36-1 血友病A和血友病B的临床分型 临床分型因子活性水平 出血症状 (IU/d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