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在南海争议区域内海上维权执法探析

我国在南海争议区域内海上维权执法探析

我国在南海争议区域内海上维权执法探析
我国在南海争议区域内海上维权执法探析

南海问题对我国周边海域领土纷争的启示

南海问题对我国周边海域领土纷争的启示 姓名:石俊鹏 学号:15210825 目录 摘要 (2) 一、南海问题的历史及现状 (2) (一)、南海问题的形成 (2) (二)各国主张 (3) (三)、中国对南海问题的态度与对策 (4) 二、中国周边领海领土争议 (5) 三、南海问题对我国周边海域领土纷争解决的启示 (9)

摘要南海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外交上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乃至全球国际法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我国从官方到民间都给出了大量的证明来论证我国对南海岛礁的主权主张。但除了领土归属问题,争议国之间更看重的是争议岛屿所在地区的自然资源,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如何妥善处理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维护南海地区局势的和平,创造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和平局面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南海问题历史成因对策启示 一、南海问题的历史及现状 (一)、南海问题的形成 自古以来,南海从来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南海问题上升到了国际争议的高度。

(二)各国主张 为争夺南海地区争议岛屿的主权,各国提出了大量的“证据”。 中国大陆与台湾提出对南海的几乎所有岛屿提出领土要求,包括所有南沙群岛。中国大陆提出这一领土要求是基于始于汉代(公元110年)和明朝(公元1403年到公元1433年)的历史记录。台湾基于历史记录对南海及南沙群岛提出同样领土要求。 而现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实际控制南沙群岛9个岛礁:其中大陆控制永暑礁、赤瓜礁、东门礁、南薰礁、渚碧礁、华阳礁、美济礁等7个岛礁,台湾控制太平、中洲两个岛。 越南对整个南沙群岛提出了完整的主权要求,占领了29个岛礁。其声称主权的依据主要有三个:一是1933年和1975年,对法国殖民当局和南越西贡政权南沙主权的“国家继承”;二是《旧金山和约》对南沙的处置条款;三是一些越南“古籍资料”。 菲律宾对南沙群岛的领土要求基于专属经济区,沿海大陆架公约及1956年探险队的远征考察。菲律宾占领10个岛礁,其声称主权的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这部分岛屿原为“无主岛屿”。二是这些岛屿离菲律宾最近,对菲律宾的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马来西亚领土要求限于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占领8个珊瑚礁:弹丸礁、光星礁、光星仔礁、南通礁、南海礁、榆亚暗沙、簸箕礁、皇路礁,另在北康暗沙、南康暗沙、曾母暗沙附近海域有大量海上油气开发平台。其侵占和分割南沙岛礁和海域,主要借口是这些小岛位于马来西亚的大陆架上。但这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大陆架延伸不应损

南海问题现状及中国的立场

论南海问题现状及中国的立场 摘要:南海问题近年来呈现出不断升温的趋势,引发各方关注。南海问题并非自古就有,该问题的出现和升温背景复杂。南海争端涵盖了岛礁主权、资源开发、海上航行等多个层面,又因美国、东盟及区域内外其他大国的积极介入而具有复杂性和体系性。中国政府在解决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政策主张是一贯的,也为推动南海问题和平解决做出了不懈努力。 【关键词】:南海;危机;背景;述评 今年以来南海局势风云变幻,5月底到6月初,越南、菲律宾等国再次高调挑战我南海主权,美国在背后推波助澜,使得南海事态更为复杂,南海局势成为全球瞩目焦点,未来发展牵动各方神经。 所谓南海问题主要是指涉及到南海的岛屿主权、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3方面的争议,争端方为中国、中国台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一般称之为"六国七方"。历史上,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其最早发现可以上溯到汉朝;中国最早开发经营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行使管辖还表现为一系列持续和有效的政府行为,这为中国拥有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提供了确凿的法理依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包括南沙群岛。 一南海问题的升温 在20 世纪70 年代以前,并不存在南沙争端问题,70 年代以后,越南、菲律宾等国纷纷出兵占领其声称"拥有"主权的岛礁,南海争端开始凸显。南海争端的直接原因是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四国对中国南沙海域权益的侵犯,在这一原因的背后还有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因素在起作用: 一是东南亚相关国家在利益驱动下,片面利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漏洞,对中国领海岛礁进行蚕食、侵占,并不断谋求既得利益的长期化、合法化和扩大化 二是中国由于历史原因和改革开放初期发展自身需要,没有形成足够能力对南海实施有效管辖,客观上给外围国家染指南海造成了可乘之机。。对大陆而言,新中国建立后,中央政府一再表明南海属于中国,南沙群岛的主权归中国所有。但是,由于国家内忧外患不断,国家实力比较弱小,海洋军事力量十分薄弱,根本无力对南沙群岛实施有效管理,更谈不上在南海巡航。 三是美国把南海争端作为介入东南亚地区事务的主要抓手,企图将南海区域纳入美国全球战略轨道,这为解决南海争端增添了制约因素。长期以来,美国在战略上重视南海,但在策略上相对超脱。随着中国崛起速度加快,美国的顾虑也

我国政府解决南海争端的主张是什么

我国政府解决南海争端的主张是什么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的基本立场以及解决南沙争端的政策主张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中国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南海争议。这已明确写入1997年中国-东盟非正式首脑会晤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中国政府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愿意在争议解决前,同有关国家暂时搁置争议,开展合作。中国政府不仅是这样主张的,也是这样做的。近些年来,中国与有关国家就南海问题多次进行磋商,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中菲、中越、中马等国的双边磋商机制正在有效运行,对话取得不同程度的积极进展。在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中国-东盟对话会中,双方也就南海问题坦诚交换意见,一致赞同以和平方式和友好协商寻求问题的妥善解决。 中国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近些年来,越南、菲律宾等出兵强占南海一些无人岛礁,摧毁中国在南沙无人岛礁所设主权标志,抓扣或以武力驱赶我在南海作业的渔民,对此,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与有关国家商讨解决有关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护地区稳定和双边友好关系大局的诚意。 中国高度重视南海国际航道的安全畅通。中国维护南沙群岛的主权和海洋权益并不影响外国船舶和飞机根据国际法所享有的通行自由。事实上,中国过去从未干预过外国船舶和飞机在此地区的通行自由,今后也不会这样做。中国愿同南海沿岸国家一道,共同维护南海地区国际航道安全。 南海问题是中国与有关国家间的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双边友好协商解决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分歧。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是不可取的,只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中国与有关国家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妥善处理彼此的争议。南海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可以长期保持。目前,南海地区根本不存在什么危机。渲染南海局势紧张,是与事实相违的。甚至是别有用心的。

形势与政策南海维权

为维护我国南海权益支几招 南海问题的核心是海上领土主权和主权权利主张的矛盾。南海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南沙群岛主权归属问题;二是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划分问题。南海争端的爆发主要是由于南海地区丰富的资源以及其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以菲律宾为首的区域内外国家对中国政策趋于强硬,又加之美国高调介入南海地区事务(在政治上防范和制约中国;在军事上打造针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在经济上攫取南海丰富的石油资源),从而导致南海争议不断加剧。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的非法抢占,加之中国台湾省、中国对南海岛屿的合法拥有,使得我国南海海域出现了6国7方纷争的局面。在这种多方占领、扩充军备、联合对华的不稳定局势下,一方面使我国的海洋权益和领土主权受到威胁,大量资源被别国窃取;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经济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解决南海问题并不仅仅是要和平处理各国利益争端,更重要的是维护我国经济以及领海主权安全,巩固我国的国际地位。 (一)经济上 1.切实加强国家经济建设,重视南海经济开发,充分利用南海的丰富资源 南海地区虽然相对稳定,但是另一种“冲突”在进行,即南海地区的争端国对南海资源的大肆掠夺,特别是在有争议的地区引进西方跨国石油公司投资。 首先,中国要和东盟有关国家联合开发南海。现在中国和东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较好,联合开发具有较好的基础。既然南海问题不能一下子解决,可以先搁置主权,共同开发,从“高级政治”转移到“低级政治”上。 其次,中国应加大自身对南海开发力度。综合国力的增强,海洋经济和海洋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海空力量的不断壮大等因素,足以保卫我们的海上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2.与周边国家和东盟持续合作 (1)通过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密切相互间经济关系。 (2)坚持共同开发。在多边合作上中国也能有所作为,如中国应支持东盟国家在南海地区安全合作机制中的主导地位,提供资金、设备援助。 (二)军事上 1.增强中国军事实力,增加我国在东南亚各国的影响力,提高我国对南海海岛的控制力度 目前,我国国防战略格局已由传统的“以陆为主,海、空辅从”调整为“海陆并举”,海防重心也由“近岸防御”转向“近海防御、远洋存在”。在此情况下,我们要立足于能够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性战争的思路,加快军事斗争准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的基本立场以及解决南沙争端的政策主张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的基本立场以及解决南沙争端的政策主张20040111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中国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南海争议。这已明确写入1997年中国-东盟非正式首脑会晤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中国政府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愿意在争议解决前,同有关国家暂时搁置争议,开展合作。中国政府不仅是这样主张的,也是这样做的。近些年来,中国与有关国家就南海问题多次进行磋商,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中菲、中越、中马等国的双边磋商机制正在有效运行,对话取得不同程度的积极进展。在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中国-东盟对话会中,双方也就南海问题坦诚交换意见,一致赞同以和平方式和友好协商寻求问题的妥善解决。 中国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近些年来,越南、菲律宾等出兵强占南海一些无人岛礁,摧毁中国在南沙无人岛礁所设主权标志,抓扣或以武力驱赶我在南海作业的渔民,对此,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与有关国家商讨解决有关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护地区稳定和双边友好关系大局的诚意。

中国高度重视南海国际航道的安全畅通。中国维护南沙群岛的主权和海洋权益并不影响外国船舶和飞机根据国际法所享有的通行自由。事实上,中国过去从未干预过外国船舶和飞机在此地区的通行自由,今后也不会这样做。中国愿同南海沿岸国家一道,共同维护南海地区国际航道安全。 南海问题是中国与有关国家间的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双边友好协商解决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分歧。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是不可取的,只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中国与有关国家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妥善处理彼此的争议。南海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可以长期保持。目前,南海地区根本不存在什么危机。渲染南海局势紧张,是与事实相违的。甚至是别有用心的。

中国南海争端1

中国南海 南海简介 南海地理位置 南沙群岛东西宽900多公里,南北长1800多公里,总面积83万平方公里。共有露出水的岛礁230多个。其中最高的岛是黄麻岛,海拔6米,主要大岛有南威岛,建业岛,马欢岛等。 南沙群岛丰饶的物产 南沙群岛非常美丽富饶,是个聚宝盆。南沙群岛面积极其辽阔,自然资源极其丰富。 1、南沙群岛海水水产资源极其丰富,是东南亚最大的渔场,共有1500多种鱼类,全世界独有的鱼类300多种。如果合理利用,每年能捕2000万--3000万吨鱼。 2、南沙群岛石油、天然气资源极其丰富,是世界巨型油气田,已探明石油储量350亿吨。 3、南沙群岛各种矿产资源相当富有。铁矿、锰结核、水精石等等矿储量巨大。 4、南沙群岛风光秀丽、地貌惊险。南沙群岛地貌复杂多样,象个蚂蜂窝,海底象座迷宫,几千年来,一直是海盗的根据地。其中中国海盗一直是南沙群岛的霸王。 南海的近几十年的状况 五六十年代以前,南中国海沿岸国家从来就没有对我国南海提出领土要求,7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海洋意识的增强,随着对南海的认识加深,随着陆地资源逐渐枯竭,南中国海沿岸国家纷纷对我国南海提出领土要求,70年代以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开始占岛。80年代,印度尼西亚、文莱也趁火打劫,混水摸鱼,向我国南海提出领土要求,并且,利用东盟组织联合起来向我国政府施加压力,促使南沙群岛国际化,使我国南海及南沙群岛问题的解决越来越困难,越来越被动。 如今严峻的形式 我国在南海占了8个。主要有:华阳礁、永署礁、南熏礁。台湾当局占太平岛。太平岛是南沙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退潮时,露出水面0.43平方公里。越南占29个,菲律宾占8个,马来西亚占2个。

浅谈中国南海问题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 程 设 计 组别:第一大组第一小组 日期:2015年11月28日

目录 摘要 (3)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 (3) 关于中国南海问题的探讨 (3) 关于中国南海问题的探讨 (3) 关于中国南海问题的探讨 (3) 关于中国南海问题的探讨 (3)

关于中国南海问题的探讨 【摘要】当今世界各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对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各国十分重视并不断扩大对海洋的需求和关注,试图凭借海洋资源、空间和权益的占有和利用,来寻求最大发展空间和利益。南海是我国五大海区中最大的海区,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在近200多年间,不断遭到周边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觊觎,企图划分我国南海海域的资源,侵占我们的领海权益。可谓是争端不断。以何种态度,用何种方法处理南海争端,也成为我国近年来的焦点话题。 【关键词】海洋资源;南海动态;领海权益;中方态度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 中国南海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对外关系的热点之一,其最初是因自然资源和领土的争夺而产生的。南海诸岛,特别是南沙群岛由于它们在经济和战略方面的重要性,令周围各国虎视眈眈。 中国南海海域的岛礁共有数十处之多,然而我国目前在南沙仅占有9个岛屿。而其它各国不仅强行占领其余各岛,并在占有的岛礁上建成永久标志性建筑且派兵驻守,吸引外资,肆虐的掠夺南海资源。

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南海地区不断发现了包含原油、天然气、“可燃冰”等在内的众多丰富资源,引起周边各国的觊觎。此后,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南海问题日趋紧张。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利用各种非正当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1982年通过并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给了那些非法占据我国南海诸岛的国家又一个取得国际承认的机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这些国家侵略强占中国南海群岛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诸群岛的主权,使得南海争端进入白热化。 二、南海问题近况 目前我国南海海域被无理侵占的岛礁有40余处,临近的海域也被其他各国瓜分。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等国纷纷宣示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中国海疆频频告急,围绕南海岛屿、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明争暗斗,让这一海域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和诡异。 “2003年11月11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菲律宾在北京签订价值700万美员的共同勘探南海石油协议,双方将组成联合工作委员会,共同勘探开发南海油气资源。”1这预示着“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之路有了一个良好开端,这也是2002年底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了《南海各方行动宣言》后,南海问题的解决朝良好的方向迈出的一大步。 2011年六月菲美举行为期11天的“海上联合战备训练演习”。9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主持例行记者会回应此事时称: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对此我们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为中国政府一直以

关于南海问题论文

关于中国南海问题 [摘要]南海问题中牵涉到了诸多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南海的维权问题显得相当复杂。南海问题涉及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如何妥善处理好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是首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派兵驻守。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关键词]南海问题现状成因对策 一、南海问题的历史 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重要的中国海上航路。从此,中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海诸岛,最早发现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 华南沿海一带从中国秦朝时开始已经是中国领土,从中国西汉到唐朝末期现越南中部和北部是中国领土,南海已经是中国领海。中国元朝政府还多次派军到到越南北部平叛和越南南部(占城),中国元朝南方海军经常在南中国海巡逻到婆罗洲(加里曼丹岛)。中国明朝海军多次通过南海下西洋,是南海的唯一正统力量,南海的东南亚国家的君主从元朝开始到清朝接受中国中央政府的册封才是合法正统的,南海周边国家从元朝开始到清朝是中国中央政府的藩属国。海南岛在中国西汉开始已经是中国领土,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会议的决议也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例如,1955年在马尼拉召开的国际民航组织太平洋地区航空会议通过的第24号决议,要求中国台湾当局在南沙群岛加强气象观测,会上没有任何一个代表对此提出异议或保留。许多国家出版的地图也都标注南沙群岛属于中国。例如,日本1952年由外务大臣冈崎胜男亲笔推荐的《标准世界地图集》,以及1962年由外务大臣大平正芳推荐出版的《世界新地图集》,1954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出版的《世界大地图集》,1956年英国出版的《企鹅世界地图集》,1956年法国出版的《拉鲁斯世界与政治经济地图集》等都明确标注南沙群岛属于中国。越南1960年、1972年出版的世界地图及1974年出版的教科书都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二十世纪以来,许多国家权威性百科全书,如1963年美国出版的《威尔德麦克各国百科全书》,1973年的《苏联大百科全书》和1979年日本共同社出版的《世界年鉴》都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 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

南海问题与国家安全

南海问题与国家安全 二战结束以后,我们政府迅速的收回了西沙,南沙,恢复行使南海主权,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行动,比如说,1946年11月,国民政府出动了4艘军舰巡游南海,宣誓主权,把南海所有的岛礁重新加以命名。再次的明确标注了九段线,九段线以内的是中华名族的疆域版图,现在大家都知道,你看南沙群岛的太平岛,太平岛就是纪念太平舰的。比如说现在西沙群岛的的永庆,永庆岛就是纪念永庆舰的。列到中国的主权碑,宣示了主权,这个当时是影响很大的,而且我讲是得到国际社会和南海这边国家的认可和接受,新中国成立以后,是从国民政府那继承过来的,所有的地图都标注了九段线,以前是十一段县还包括了北部湾的两端,50年代的时候,总理提议把北部湾的两端拿掉,保留到南海的九段线一直到现在,这国民政府的遗产,包括现在东沙群岛在台湾手上,南沙群岛最大的岛,建设基础最好的岛,最适合发挥作用的岛太平岛,也是南海唯一所有的岛,包括西沙群岛在内的所有淡水的岛太平岛在台湾手上。如果说两岸关系发展的不错,如果说两岸能实现军事安全互信,如果说从民族国家的大义上说两岸能够联手维权的话,太平岛,东沙岛都是我们重要的第一线的海上战略支撑。这可是国民政府跟我们留下来的,一直到今天,国家太平岛还在台湾手上,不容易啊。那么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在南海维权,其实行动也是坚决的。 比如说,1974年的西沙之战。1974年1月19号,在西沙群岛的永乐群岛水面,中国海军与南越海军发生了冲突,其实还是有备而去,但是真打起来也是有点突然,我们当时的联络手段比较落后,跟当时比我们大得多的南越护卫舰撞上了,那我们打得也有点惨,我们的卫舰上岸后基本报废,损失,而且这一战我们牺牲了17名战士,但这一仗打得很值,1974年这个西沙之战,让我们怎么样呢,下定决心把当时对南越海军非法战区的西沙的6个岛要全部收回,从此以后完全控制了西沙群岛,也就是说经过了西沙海战,中国政府不仅是声称拥有西沙主权,而且是实际控制了西沙群岛,这就不一样了,意义非常重大。 再比如说,88年的314海战,在南沙,对手是越南,过去我们一再强调南沙的主权,但由于我们手上能力有限,力量不够。因此,并没有实实在在的控制南沙,甚至连一个岛礁都不在我们的手上,这样的局面在314之后有所改观。那么314海战的经过情况给大家简要的说几句,314海战发生在88的3月14号,他的背景是87年的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观测委员会,他开了个会,做了个决议,要求中国政府在沿海建5个水文监测站,与其他国家200多个同步检测海域,,其中要求我们在西沙群岛建一个,南沙群岛建一个,这个是个机会,最起码新中国专门机构承认了南沙西沙,第二个,居住委员会表决的时候,他们举手同意的南海中的国家也是中国的,到西沙好说找个屋子,装上仪器就行了,南沙一个地都没有,去还是不去,我们88年都过去了,南海边防局浩浩荡荡的去了,永暑礁其实就是一个暗礁,跟你讲,暗礁其实就是,海水涨潮的时候就把它盖住了,有的时候有的暗礁就冒出海平面,在这样的地方建交就打击敌人,就地取材,挖山石挖胡椒,越南也知道,那我们知道这一仗非打不可,做了充分的准备,随时露相,我们不打第一枪的,结果3月18日上午三点多钟,越南不让我们靠,陆舰护卫舰200多人,硬往上挤,越南人没撑住气,他们先放枪了,杀了我们一个,这一杀了以后,我们就有凭证了,还是你先放枪的,那我们就不客气了,把越南给打惨了,这一仗我们几乎是完胜,除了一开始杀了一个,我们几乎没有伤亡,越南方面3艘军舰,连死带始终的70多个,越南很郁闷。仗打的非常漂亮。我们从此和越南控制的岛礁各个7、8海里,我国终于在南沙群岛有了立足之地,仗打的是非常漂亮,非常有意义。但有个遗憾,什么遗憾呢?仗打的非常漂亮,但一旦上面有人来查,谁让你们打得,对外怎么解释,怎么说呢?写情况写经过,我们每个人都要写材料,不宣传、不报导,这个事,海军憋也憋不住,海军314阴谋报告团,在军队内部巡回演讲,不对外,我们学院,我当年印象特别深,我们现场聆听过阴谋报告团的演讲很震撼,但是不能对外,你说这个是算什么事。还有一件比较郁闷的,海军这一回打得比较漂亮,海军打战把越南打慌了,结果我们班师回

南海冲突分析

南海冲突分析 班级:姓名:学号: 内容提要:当前中国南海争端持续升级,而在与东南亚国家的争端中,中国越南争端和中国菲律宾菲争端近期尤其引人注目。其中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尼等国家在我国南海有实际占领控制的岛礁,并对南海部分或全部海域和海礁提出主权。本文旨在阐明当前南海争端的现状、分析其中原因并展望争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南海中国主权冲突 1.背景 ⑴南海位置及资源 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通过巴士海峡、苏禄海和马六甲海峡等,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相连,是联系中国与世界各地非常重要的海上通道,同时也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走廊。南海北边是中国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四省,东南边至菲律宾群岛,西南边至越南和马来半岛,最南边的曾母暗沙靠近加里曼丹岛。南海它的面积最广,约有35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6个广东省那么大,其中包括4大群岛:东沙、西沙、南沙和中沙群岛,共有约230多个岛礁。南海从军事战略上而言,控制了南海岛礁,就意味着直接或间接的控制了从马六甲海峡到日本、从新加坡到香港、从我国广东到菲律宾马尼拉,甚至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和欧洲的多数海上通道。此外,南海岛礁附近海域拥有丰富的资源,渔业资源、航道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资源。 ⑵南海问题的由来 中国在公元前二世纪,即汉武帝时代,就发现了南沙,从宋朝起,就已宣布对其行使管辖权。直到本世纪中叶,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拥有南沙主权提出任何质疑。自从70年代在南海大量勘探海底石油天然气资源以来,围绕南海海域及岛屿的主权争议,一直被视为亚洲最具潜在危险性的冲突点之一,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和文莱诸国对整个南沙或其部分岛礁提出主权要求,并出兵占领了部分岛礁。而最近中菲,中越在南海上的一系列摩擦冲突又将南海争端推向一个高潮。南海争端的实质是岛礁主权的归属问题。 ⑶与中国在南海有主权冲突的国家 在南海也中国有主权冲突的国家有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和文莱,各国家或地区对南海岛礁实际控制情况如下表1: 占领国家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文莱中国大陆中国台湾 占领岛礁28 7 3 2 1 8 1 表1 各国家或地区对南海岛礁实际控制情况 ⑷各冲突国考虑对冲突可能的考虑情况:

南海自然资源

南海自然资源 1 油气资源 南海海域的石油、天然气等碳氢化合物资源的储量有很多种估计。美国1998年公布的资料认为已证实储量值为75亿桶,以每吨原油约为7.33桶计算,大概为10.23亿吨的已证实储量。南海海域内含有大量油气储量的地区包括:(1)南沙海槽(原称巴拉望海槽)西北部;(2)文莱—沙巴盆地;(3)在文莱—沙巴盆地西南的Baram Delta;(4)中康暗沙和沙捞越海岸;(5)东纳土纳盆地;(6)万安滩;(7)黄龙。 南海北部大陆架石油地质储量为,珠江口盆地4.5亿吨,西部琼东南、莺歌海和北部湾等几个沉积盆地共1.5亿吨,西部还探明天然气储量3000多万亿立方米。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有8个主要油气沉积盆地:即曾母暗沙盆地、文莱沙巴盆地、西巴拉望盆地、礼乐滩盆地、万安西盆地、安渡滩盆地、郑和盆地和中越盆地,总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 2 其他矿产资源 华南海岸带的沙坝、海滩和岸裙等的沙体中蕴藏有丰富的砂矿资源,已达工业品位或已开采的有钛铁矿、钨、锡、金、锆石、独居石、磷钇矿、金红石、铌钽铁矿和玻璃石英砂。已划出几个砂矿成矿带:粤东钻石砂带、粤中锡砂带、粤西独居石—磷钇矿砂带、雷州半岛—琼东钛铁矿—锆石砂带,桂南玻璃石英砂带。

南海大陆架第四纪古河谷、古沙坝、古海滩和底砾层,均是砂矿远景区。建筑填料用的内大陆架砂砾估算资源量约为4500亿吨。香港自1985年以来已在内大陆架全新世海相淤泥层下浚挖了约2.5亿立方米的砂砾,用于各种吹填工程。南海诸岛上蕴藏有一些鸟粪磷矿。此外,南海深海沉积采样已获得锰结核和富钴锰结壳的样品,水深超过4000米的下大陆坡和深海盆地是锰结核与富钴锰结壳的远景区。 3 生物资源 3.1 动物资源 南海北部的鱼类约有750种,以暖水性为主,暖温带种较少,未发现寒温带性种。鱼类区系为亚热带性质,属于印度—西太平洋热带区的中—日亚区。南部的鱼类有1000余种,皆为暖水性,主要分布在南海中部诸岛之间的热带区,向北到西沙群岛,为热带区系,属于印度—西太平洋热带区的印—马亚区。主要经济鱼类有蛇鲻、鲱鲤、红笛鲷、短尾大眼鲷、金线鱼、蓝圆鲹和钝头双鳍鲳等。 南海海蛇种类约有10种,数量不少。每年4至5月间在万山群岛水域,9至10月间在北部湾猬集,具有开发捕捞价值。南海是海龟活动的海区,每年4至12月来南海诸岛产卵,尤以4至7月为繁殖盛季。习见种有海龟、玳瑁、蠵龟和棱皮龟等。海兽有豚类、鲸类。北部河口区常见有白海豚、海豚和儒艮等。中部海区常见到成群的海豚。 浮游生物种类繁多。上层水中生活的浮游生物具有热带大洋特性。北部沿岸浅水区,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有暖温带种入侵。但出现时

南海争端的原因分析

【摘要】中国对南沙群岛有着无可辩驳的主权。二战结束后长时间内是不存在南海问题的。从70年代开始,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并且提出主权要求。2009年2月17日菲律宾通过《领海基线法案》,越南召开南海问题国际会议,使得南海问题再次升温。南沙群岛的主权为何会成为各个国家所争夺的目标。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字】南海问题;原因 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南沙群岛。在《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以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Et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也就包含了南沙群岛。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事实上,在此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上。美国也一直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从70年代开始,越南、菲律宾、马来西哑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尤其是在最近几年越发的严重。菲律宾国会在2009年2月17日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将中国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为菲律宾领土。越南召开以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为核心的南海问题国际会议,用柔性手段抢夺南海问题的主动权。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家也纷纷对南海的领土主权提出要求。 我国周边邻国都想把南海划分为自己国家的领土范围是因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各国的海洋意识不断加强,海洋已成为各国争夺利益的新“战场”。第一,海洋拥有大量的资源、能源。工业革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陆地上的资源和能源也出现了紧缺的现象,尤其是天然气、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出现了严重的短缺。而海洋还是没有被挖掘的净土。海洋占了整个地球面积的70%。其隐藏的能源和经济潜能是巨大的。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将成为人类一个新的生存空间。由于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陆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使得人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而占70%的海洋世界却没有人类居住,这就 PoliticsStudies论坛?政治学研究 给人类提供了“移民”的最佳去处。“海洋是国土和公土。海洋是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海洋是资源宝库,海洋是全球通道,海洋是国家安全防卫前沿。” 此外,南沙群岛不仅具有丰富的资源而且也是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要道。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中分布最广,位置最南的群岛。南沙群岛地处热带,渔业资源特别丰富,富含海藻、海带等热带资源,以及非常可观的海洋能源和盐业资源。更重要的是南沙群岛还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科学家发现南沙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其中曾母盆地、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的石油储量丰富,估计总储量将近二百亿吨,这相当于中东各国或委内瑞拉加上墨西哥海湾附近与美国东南部沿海油藏之总和,而且含硫量少。品质优良,其中有一半以上储量分布在中国海域。美国亨特号探测船,曾于1969年6月至8月间,五度在中国南海地区进行探测。根据其探测报告显示,此一海域均以基盘为火成岩的海底山为主。山与山之间均有因沉积物形成的盆地.且盘地边缘均向上尖灭。形成地层封闭。海坪周围的地层封闭,有储积大量油气的可能性。此项消息传出后,立即成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南海是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和美、日的能源之路j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各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而石油能源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国防的命脉,各个国家都会对其运输问题都非常关注和重视。也正因为。世界大国美国和地区大国日本、印度等围担心中国会扼住美日的石油命脉也介入到南海问题。这也是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的原因之一。 南沙群岛作为我国领土的最南端,拥有丰富资源,还是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必经之路.处于非常重要的经济和国防战略地位。面对菲律宾等国的挑衅。我国要积极、及时应对,而不要因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友好解决方式而错失了发展的先机。 【参考文献l [1]背景资料:南海问题的由来[EB/OL].http://news.QQ.com.[2]菲律宾南海挑衅中国除交涉外需走三步棋[EB/OL].http://www.chinanews.com.cn. [3]马志荣.海洋强国——新世纪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6. [4]浅谈南海f"]J逸[EB/OL].http://zhidao.baidu.com. <大江周刊?论坛>2009年12月57万方数据

对南海问题我们应该产生什么态度与策略

对南海问题我们应该产生的态度与策略姓名:孙笑笑学号:3201100621 班级:电控自动化六班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 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南沙群岛。《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并立碑纪念,派兵驻守。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对于这一段历史经纬,各国都是十分清楚的。事实上,在此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和国际实践中,美国一直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越南在1975年以前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在7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美国与西班牙1898年签订的巴黎条约和1900年签订的华盛顿条约曾明确规定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但并未包括南沙群岛。1953年菲律宾宪法、1951年菲美军事同盟条约等也对此作了进一步确认,而马西亚只是到了1978年12月,才在其公布的大陆架地图上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和海域标在马来西亚境内。 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会议的决议也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例如,1955年在马尼拉召开的国际民航组织太平洋地区航空会议通过的第24号决议,要求中国台湾当局在南沙群岛加强气象观测,会上没有任何一个代表对此提出异议或保留。许多国家出版的地图也都标注南沙群岛属于中国。例如,日本1952年由外务大臣冈崎胜男亲笔推荐的《标准世界地图集》,以及1962年由外务大臣大平正芳推荐出版的《世界新地图集》,1954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出版的《世界大地图集》,1956年英国出版的《企鹅世界地图集》,1956年法国出版的《拉鲁斯世界与政治经济地图集》等都明确标注南沙群岛属于中国。越南1960年、1972年出版的世界地图及1974年出版的教科书都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二十世纪以来,许多国家权威性百科全书,如1963年美国出版的《威尔德麦克各国百科全书》,1973年的《苏联大百科全书》和1979年日本共同社出版的《世界年鉴》都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

2016年9月思想汇报南海争端范文3篇

2 016年9月思想汇报xx争端xx3篇 9月思想汇报xx争端xx (一) xx的党组织: 近日,我国南海再起争端,菲律宾与我国对峙使得局势再次升温。自上月挑起黄岩岛对峙以来,菲律宾接连打出“军事”、“外交”、“国际化”“组合拳”,意图进一步搅浑南海问题,将其公然侵犯中国领海领土的行为打扮成两国有争议的海疆划界之争,中方也对此进行了相关反应。近年来,南海各国都频频在南海引起争端,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抢夺南海的资源: 越南称三艘中国巡逻艇在南海“骚扰”一艘越南探油船,破坏探油船上的设备;数百名越南民众在中国驻越大使馆门前集会,抗议所谓的中国船只在南海争议水域“侵犯越南领土”行为;中国渔船在南沙海域正常作业时,遭到越南武装舰船的非法驱赶,越方船只拖曳中国渔船倒行长达一个多小时;越南在南海开始实弹演习,并警告各种船只远离演习海域;以及四月以来中国渔船与菲律宾的种种,以上的一切均可看到越南、菲律宾对南海的狼子野心。 在我看来,越南、菲律宾都是在侵占我国南海岛礁的既得利益者,它们在南海动作频频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先声夺人制造声势,以此来对抗中国。希望把欧美、日本拖进来,然后借助这些国家的力量,保住它们的既得利益,压迫中国,使南海问题朝着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发展。 但是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是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南海争端问题由来已久,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菲律宾就曾多次觊觎南海诸岛,

1948年9月,当时的菲律宾总统季里诺,下令国防部长派遣海军准将安德拉达赴太平岛及其附近区域视察。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菲律宾还没有建交,我国外交部于 1956年5月29日发表xx: “南海上的太平岛和南威岛,以及它们附近的一些小岛,统称南沙群岛。这些岛屿向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这些岛屿具有无可争辩的合法主权”。然而,菲律宾对南海诸岛的侵犯步伐并没有就此中断,不时发生的菲海军骚扰、扣押在南海正常作业的中国渔民。 在很多人看来,南海争端升级,为什么不诉诸武力?但是我认为是我国并不适应在当前国情的前提下开展战争。中国一直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各项争议。自从加入《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以来,中国一向以负责任的态度遵守各项原则。在保证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并不会采取武力,而是采取直接对话、直接谈判来解决问题。而且中国目前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好更快地发展。 但是南海诸岛是中国神圣而不可侵犯的领土,如果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这是中国政府所不能接受的。南海问题上,我认为我国应加强和完善海岛保护和维护的相关制度,通过法律程序,向国际社会充分表明自己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 以上是我对南海问题的一些见解,请党组织对我进行批评指正。 此致 xx! 汇报人: xxx 日期: xx年x月x日xx的党组织:

浅谈中国南海争端问题

浅谈中国南海问题 一、南海的历史与现状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是一个半封闭的海域,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濒临中国大陆和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和柬埔寨。南海诸岛分在我国海南岛以南和以东的南中国海上,按其分布形势,分为四大群岛,即东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目前西沙群岛归中国大陆管辖,东沙群岛归中国台湾管辖,中沙群岛基本处于海平面以下,最大岛屿黄岩岛由菲律宾控制。 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中分布最广、位置最南的群岛。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总面积24.47万平方海里,现属海南省辖区。南沙西邻越南东濒菲律宾南临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向北是西沙、中沙群岛与海南岛相望,是中国传统海疆的最南端。 从历史上看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最早可上溯至秦汉时期就已经发现并命名南海诸岛,汉朝中期中国人已经发现了经南沙群岛到印度洋的航线。此后,历代政府不间断地对南沙群岛行使实际管辖。唐朝时南沙群岛划归琼州府管辖。到清朝时中国人民在南沙海域捕鱼并居住,清政府将南沙群岛划入中国版图。从最早发现到拥有主权,再到开发和利用,中国都远远早于其它国家,对此我们都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其中就包括南沙群岛。1943年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它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日本窃取的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在此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和国际实践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也一直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20世纪70年代以前,英、法、美、苏等国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以及各种文献和权威的百科全书均清楚地将南沙群岛标属于中国。 目前南海诸岛的现状是,被越南强占的岛屿有29个,占据最多;菲律宾有 8个,占据最早;马来西亚占据了5个。还有印度尼西亚和文莱分别抢占了2个和1个。实际上,被中国控制的岛礁只有9个(大陆8个,台湾1个)。现在的南海,一杯掠夺的支离破碎,海域被分割,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的情况非常普遍,中国版图上传统疆界九段线已收到巨大威胁。 二、南海问题的由来 所谓南海问题,即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家围绕南中国海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所产生的争议。其实质是东南亚某些国家否认我国在南海U形断续线(9段线)内的主权,从而非法占据并大肆掠夺资源。争议的主要内容有两个:领土主权争议和海洋资源开发权归属。

对南海问题的看法

我对中越南海争端看法 (1) 有关南海问题总括 “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包括领土和海洋划界所有权两个内容。 南海问题中牵涉到了诸多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南海的维权问题显得相当复杂。南海问题涉及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如何妥善处理好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是首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派兵驻守。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而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此项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二)南海争端问题起因相关看法 首先,造成南海争端的最主要原因是南海地区资源丰富。南海地区的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南沙群岛上灌木繁茂,海鸟群集。底栖生物极为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南沙群岛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其中尤以油气资源极其丰富。 其次,南海争端有着相关的历史因素。二十世纪,日本和法国人曾来这里进行经济开发和殖民活动。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交涉。1951年,美国主持草拟、制定《旧金山对日和约》,明确规定日本放弃其对西沙和南沙两群岛的“权利、权利根据与要求”,却没有明确两者的主权归属,也没有明确中国收回主权。使中国在南海问题中陷入被动。法国、日本对南沙群岛的侵略也是导致后来南海争端的一个“历史因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