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的研究

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的研究

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的研究
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的研究

《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的研究》

著者美乔治·里茨尔

译者顾建光

本书共十章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言(第一、二章)、第二部分合理性的四条标准(第三到六章)、第三部分合理中的不合理(第七到九章)、第四部分生活实用指南(第十章)。

本书吸引我的原因

第一、本人喜欢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人们追逐的潮流,这与作者对麦当劳的态度相同;第二、作者用韦伯合理性理论解释社会的麦当劳化;第三、作者用合理性的进程四条标准解释麦当劳化的原因;第四、作者试图帮助人们逃脱已经形成的“铁笼”。

写本书述评的原因

第一、笔者曾在麦当劳有过一年的打工经历,亲身体验了这种进程;第二、生于“80后”一代的我们,享乐主义已深入我们的心中;第三、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可以用社会的麦当劳化解释。

作者提出的问题

社会的合理化进程是怎样的?按照韦伯的观点,合理化的资本主义制度其实就是“现代官僚制度”,是不合人性和非人性化的;

麦当劳为何成功?体现在合理性的四条标准上

3、作者提出的问题

(1)社会的合理化进程是怎样的?按照韦伯的观点,合理化的资本主义制度其实就是“现代官僚制度”,是不合人性和非人性化的;

(2)麦当劳为何成功?体现在合理性的四条标准上;

(3)麦当劳化为何是不合理的?

(4)麦当劳化的后果:符合工具理性却不符合生存理性;

(5)人们如何脱离已经形成的“铁笼”?

4、对我的启示

解读麦当劳的合理性,可找出企业成功的秘诀,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看问题应该坚持社会科学批判的眼光,找事物背后的原因。

5、我的思考我们“80后”一代是否适应了这种麦当劳化的社会,在铁笼中还是在天鹅绒中。如果麦当劳化是发展趋势的话,那么社会的终极目标就是灭亡?

第一部分导言

第一部分导言作者从自己的学术活动中引出了研究问题的原因:一是受韦伯合理化过程的影响;二是作者生于那个年代,感受到麦当劳化进程之快;三是将韦伯的合理化理论与作者对快餐服务关注结合起来形成麦当劳化。90年代初,麦当劳快餐店已遍及包括教育、政治、军事等几乎所有的社会机构。作者站在客观的立场,承认了麦当劳化的优点,但他把侧重点放在它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和引发危险上头。作者以韦伯关于合理化理论为基础,是“实践经验”的研究,最终目的是告戒人们不应让麦当劳化的诱惑,把我们蒙蔽起来,使得人们看不到它的危险。麦当劳化的影响主要体现:1、不仅被具有预算头脑的汉堡包经销商所采纳,也为一大批其他的低价便宜的快餐饮食店所采纳;2、其模式也扩展到了“随意晚餐”,规模提升到了有着更完备菜单的价格较高的餐馆;3、正进军世界;4、别的一些国家也发展出了一些他们自己的这种美国机构的变种;5、另外一些有其自己的麦当劳化机构的国家也开始把这些机构向美国出口;6、如护体商店的例子,其他的商务形式正日益采纳快餐业的

原理以适合他们的需要;7、美国商店中几乎有10%是代销店,它们目前占到全国零售销售的40%。()韦伯将官僚体制看作是形式理性的范式,因为它相对于别的机制来说有许多优点,能帮助人们去发现和使用达到目的的手段,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合理化的四个面。(P33)乔治吸纳了此观点,并将运用到麦当劳的解释中,在此基础了找到了合理性中的不合理性,他认为韦伯预测的“铁笼”的表现形式被纳粹的行动所证实。按照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合理性的进程也在加快,而作者认为这样只会培训出机器人般的工人,再反过来控制人。他认为“麦当劳快餐店以及麦当劳化并不代表某种新的东西,它只是贯穿20世纪的一系列合理化过程的顶峰而已。”(P54)

第二部分合理性的四条标准

第二部分合理性的四条标准麦当劳化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效率(咀嚼手抓食品,穿越神奇王国),这是达到既定目标的最佳手段。(P97)效率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让顾客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进餐完毕,然后走人;对于工人来说就是经理训练并监督他们的工作,因为组织的规则和规定有助于确保高效地工作。快餐店成为这种探求最高效率的急先锋,作者认为在麦当劳化的系统中它首先采取了精简各种过程、简化货物和服务,以及让顾客去做以前由支付工资的雇员们所做的工作。麦当劳化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可计算性(大麦克和小薯片),事实上麦当劳快餐店中存在的倾向的是强调数量而不是质量、造成量的幻觉、把生产和服务过程还原为数目。“体现在创造出数量的幻觉的广泛努力以及把生产过程和服务过程还原为数字的倾向。”(P128)一位观察者评论到,人们去快餐店并非要吃美餐而是加油,麦当劳只意味着可以用热量和碳水化合物填饱肚子,这方法要比吃东西享受某种烹调要高效的多。以高等教育为例,学生可以称为“产品”,他们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证书,因为他们的课程、上课时间安排都是固定的;教授可以称为“工人”,他们要拥有高学历,还体现在研究和发表上头。(P109)医疗作为美元标记的病人,保险公司也在帮助他们进行可计算性;工作场所不是要工人的工作经验,而是要他们工作的精确尺度。麦当劳化的第三个方面就是可预测性(雨从不下在那些山坡小屋上),是以各种不同方式达成的,包括复制组织机构、为文字规定来控制雇员说话、让雇员的行为程式化以及提供统一的产品。麦当劳快餐店和许多特许销售店设计了一种庞大而耀眼的金色拱门。对于消费者来说,可预测性就是可以保证他们在随时随地都可以享受到相同质量的产品,在中国的麦当劳餐厅和在美国的餐厅接受的服务是相同的;对于工人来说,他们可以不用付出太多努力和不太用功的情况下完成任务,比如炸薯条机在一分十八秒自动升起、见到顾客来了,必须喊“欢迎光临”;对于经理来说,他们可以更容易管理顾客和雇员。作者认为这样的缺点是要付出将每一件事情——消费、工作、管理——转变成为一系列让头脑麻木的常规程序。麦当劳化的第四个方面就是可控制性,作者认为一种人的技术为人所控制,一种非人的技术却在控制人,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对雇员和顾客所造成的不确定性的日益增加的控制。对顾客而言,他们的就餐流程很简单的排队、有限的菜谱、座位——快吃快走,目的是让他们成为麦化过程中更为适应的参与者;对于雇员,他们被如机器人这样的非人技术所替代的时候也就达到了控制的终极目的。食品在到达之前就已经由非人的技术预先成型了,比如薯条都一根根的成品;饮料机在杯子装满时自动关掉;薯条炸好后会自动发出警报,避免被炸糊。扩展到大学,教育必须学会服从,学生和教授必须遵循一些规定,由于学校要学生对教师要评价,这样迫使教授以获得高分来教学。(P170

第三部分合理中的不合理

麦当劳已经横扫许多社会领域,因为它通过非人技术来替代人的技术,从而提供了高效率、可预测性、可计算性和可控制性。我们在享受它的优点的时候,作者则阐述了人们为此

付出的重大代价,合理的系统中不可避免地孕育出不合理性,这只是麦当劳许多消极方面的一个标志,这些不合理性限制、最终减少、也许甚至会破坏其合理性。一、无效率(在付帐处排长队)。人们为了排队要耽误时间,这与倡导的高效形成矛盾,麦当劳正在考虑安装电视网,以使人们在排队的同时看电视消遣;二、高代价(还不如在家里)。在麦当劳消费的成本要远远的高于家中。以取款机为例,人们必须为了与一个合理社会的非人性和低效率的东西打交道而额外付钱;三、现实的幻觉(甚至歌手也不是真的)。丹尼尔说一个麦当劳化的社会的许多方面都包含了欺骗的内容和事件,人们以为他们在吃饭时得到了折扣,这些不真实的东西加上各种虚假的事件就成了麦当劳社会的组成部分;四、非人化(在“食槽和啤酒”连锁店进餐)。作者把麦当劳化看作不合理并且最终也是没有道理的看法的主要缘由就在于它会变成一种非人化的系统,这种系统可能变得反人类甚至毁灭人类。(P207)麦当劳化的不合理性体现在:快餐的成分在危险健康和环境;快餐店为雇员提供的是非人的工作环境,甚至弱智者也能学会;快餐店的另外一个非人性化的后果在于在美国以及日益在全世界不断造成的均质化。作者认为出生和死亡已经麦当劳化了,他说除了生命本身以外,对于人们来说,没有什么比他们进入和退出生命更加重要了(P259)。出生和死亡的过程造成了许多给人带来巨大忧虑的不可预测性,但是现代、合理的社会会试图缩小这种不可预测性;伴随着死亡同样有一些不确定性;从成本与获益的观点看(可计算性),将那些有缺陷的胎儿打掉要比让他们出生并存活数年代价要低(P265)。

第四部分生活实用指南

作者写此书的动机是引起读者对于麦当劳化危险的警觉,并促使人们行动起来遏制这一潮流,从而创造出更合乎人性和更加人性的世界。按照韦伯的观点,社会被一张无形的网围的严严实实的,但是在作者看来,铁笼可以是鹅绒,他们渴望这个麦当劳的社会;可以是橡胶,栏杆是可以延伸的;或是铁做的,他们(包括作者和韦伯)被激怒,他们把逃脱的途径看做是暂时的喘息机会,很快又落入控制之中。作者试图修正麦当劳化的制度(试图避免充满疯狂的命运),一些社区正在反对快餐店侵入他们的生活(P289);创造“理性的”选择(有时你必须打破这些规则),否则就失败,当反对麦当劳化而取得成功时,反对者的经营活动也就将被卷入将产品和操作麦当劳化的过程,因而摧毁了使其成功的基础(P305)。最后作者给人们提供了生活指南:让人们营造一个场所——自主工作的生活,这种生活在现代社会看来也许是非合理化的;人们如何逃离麦当劳的社会呢?最极端的做法就是终止和离开这个高度麦当劳化的美国社会;对于人们的生活习惯,人们应该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乐趣,而不应该受的麦当劳化的干扰。

社会麦当劳化

2009-03-10 18:35:12| 分类:他山之石|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来源:维基百科

麦当劳化(McDonaldization)是指一个社会经历着快餐餐厅之特色的过程。这个词由社会学家乔治·利兹(George Ritzer)所发明,他着有《社会的麦当劳化》一书。麦当劳化是理性化的再概念化说法,是指从传统思维转向理性思维和科学管理的过程。马克斯·韦伯用官僚体制来表示这个社会变迁的方向,而利兹则认为快餐餐厅作为一个典范(paradigm)更具当代代表性(Ritzer, 2004:553)。

利兹提出了四个麦当劳化最主要的元素:

效率(Efficiency):用最理想的方式来完成某项作业

可计算性(Calculability):客观的项目(如销售量)必须能够被量化,而非主观的项目(如味道)

可断定性(Predictability):标准化和均一化的服务

控制(Control):标准化和均一化的员工

麦当劳化的过程可以被简述为:快餐餐厅的准则正逐渐支配着美国社会和世界其它地方越来越多的

层面(Ritzer, 1993:1)。

链接论文:社会麦当劳化

作者:小野转载:【台湾石油工会网站/356期/专题报导】

现代资本主义的典范——每个地方都有“麦当劳”。你的身旁不只有一间“麦当劳”,还有一间正在建筑的“麦当劳”。很快的,“麦当劳”如果按照现在的速率扩张,说不定你家也会开起“麦当劳”。你可以在你的床下发现麦当劳叔叔(Ronald McDonald)的靴子以及他的红色假发。--普里墨(Martin Plimmer;英

国评论家)

第一家“麦当劳”于1955年开始营业,到了1998年底为止,在全球共有24800家分店,由一个小区性快餐馆变成一个跨国全球性庞然企业,这样的演变可能连雷.伊克罗奇(Ray Kroc)都未能预料,“麦当劳”是当代社会最有影响力的发展成果之一,即许多产业采用「麦当劳模式」为其营运发展基调,甚至都获得相当的成功,例如:三康快餐(Tricon)、赛百味(Subway)、星巴克(Starbuck)、玩具反斗城、威力炸弹(Blockbuster)、华尔超市(W al-Mart)等,连「偶遇性餐饮」(较高级提供消费者全餐饮服务)餐厅,如墨顿(Morton;高级价昂的连锁牛排馆)都改采“麦当劳”经营模式。究竟“麦当劳”模式隐藏了甚么样的魔力?可以让快餐业成为令人瞩目的快速获利的现代企业。

“麦当劳”模式的主要面向:

1.效率(efficiency):

即选择最理想的方式达成所欲的目标。快餐餐馆的厨房在麦当劳以前是最没效率的,个别厨师的经验掌握了顾客的口味,克罗奇将「福特主义」生产线的构想引进了厨房,将烹调解析成细部,剔除厨师技艺特殊化的影响,汉堡薯条口味被固定的STO流程所制度化,同时也消减了厨余量(没有被浪费掉的原

料),最重要的是顾客的预期被满足,走到任何一家麦当劳,点的汉堡、薯条或其它套餐绝无二致,这是

以前快餐餐馆所无法达到的效率。

「可抓取的餐点」则是另一个效率的创造,在“麦当劳”绝无一般西餐的刀刀叉叉、瓶瓶罐罐,一张餐纸几乎就可以应付所有的消费者,更重要的是它方便带走,这在以后发展成“麦当劳”的车道式窗口,顾客的高流动率保证了获利。“麦当劳”的设计并不希望顾客滞留,因此没有电视、没有宽敞舒适的座位,没有柔和的灯光音乐,它的期望就是-购买、缴钱、走人。

2.可计算性(calculability):

强调的是商品贩卖(产品体积以及售价)以及服务提供(取得商品的时间)。在现代的消费主义中,中心信仰即「大就是好」,在这一层面下,「很多的东西」或「快速的运送」都代表着正面的意义,而“麦当劳”的商品正切合这样的逻辑--大杯可续杯的饮料、大包的薯条、麦香堡。“麦当劳”化系统内的员工所负责的工作也是强调量化面向胜过质量,因为,厨房工作细部分解,有的工作被机器替代,剩下人力工作因无技艺的要求,便只有在速度上求进,“麦当劳”中央管理部门是用「数字」来评断员工的表现--每个员工的销售量、利润、失误、质量、服务、清洁,量化的结果使员工的工作焦点放在如何快速完成工作,柜里(员工)柜外(顾客)几乎在相同的心理情境下完成交易--员工被期待完成更多的工作、更快的完成工作、领更低的薪水(雇客期待物超所值的商品、更少的排对等候、更便宜的商品)。

3.可预测性(Predictability):

即在确保每个区域或每个时间所提供的商品服务都是相同的。“麦当劳”模式的成功在于提供人们一个较规律、较少惊喜的世界;只要在上过“麦当劳”一次的消费者,再次进入“麦当劳”就能迅速点餐,而在本国上过“麦当劳”的顾客到全世界的“麦当劳”一样可以应付自如,台湾麦香堡的味道绝对与美国麦香堡味道一样,消费者绝不会在“麦当劳”点餐受到挫折,因此,一位英国的观察家对此现象就评论道:「把麦当劳看作鼓吹个人主义的文化产物是奇怪的」,没错!麦当劳正是给处在时刻变动世界里的人们一个恒定的环境、一个不会有挫折沮丧的世界,而这正是现实世界所缺乏的。

而“麦当劳”的员工也依循着可预测的方式工作,“麦当劳”有一套行事规范,员工被要求记得与遵守哪些场合该做哪些事。这种剧本化的行为在员工与顾客间创造出高度可预期的互动行为。就像雷德纳(Robin Leidner)所言:「麦当劳率先探索服务互动过程的规律化,并且仍旧是极端标准化的实例,创新并不会带来挫折..至少对于管理阶层或品牌是如此。但是讽刺的是,麦当劳希望寻找更新的方式,创造极为相同的经验,无论你走进哪一家麦当劳,无论你在世界哪一个地方。」

4.非人科技的控制(control through nonhuman technology):

分隔线、有限的餐点组合、少量的选项以及不舒适的座位,使得顾客做出与管理阶层期望一致的行为,而这控制运用在所有进入“麦当劳”世界的人们(包括员工)。“麦当劳”对员工的控制比顾客更明显、直接,“麦当劳”威胁员工将会运用(最后还是运用)科技来取代人工,员工被训练在有限的事务内依照公司的规则精确的执行,技术的援用以及公司的设定加强这样的控制,经理与视察员甚至要确定员工的脚趾都

要置于柜台下的在线。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的调查报告范本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的调查报告范本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的调查 报告范本 指导老师:张建南 小组组长:王秀娟 小组组员:洪鑫张丽萍吴惠婷陈月燕吴茜娟 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的决策,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决策。从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以来,为了进一步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我国又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具有跨时代进程的政策,使我们的国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理解改革开放也是一场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如何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策?这三十年来,珠海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我们小组讨论时: 提出设想: 通过本次小组同学之间的对红旗的调查研究以及研究性学习报告成果交流,使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质疑能力及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最终方案: 分工查阅网络及书籍资料、以及红旗镇的实地调查,从而整理出相关材料,写一篇有关阐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

变化的报告。 红旗镇的新楼(实地调查): 研究步骤: 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实地调查——总结展示成果——反复修改——得出结论。 组员分工任务负责: 1: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及经验(陈月燕)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吴茜娟) 3:珠海改革开放30周年政治、经济大事件 ( 联系珠海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 )(吴惠婷) 4:负责照片的处理(张丽萍) 5:资料整理和组合,与各组员交流和反馈。 (王秀娟) 6:后期修改,负责上交作业和反馈老师的建议。 (洪鑫) 成果展示: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持续高速发展了30年。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以11%的年增长率高速度持续维持30年,中国是一个奇迹。以西方工业化发展道路在看,会出现经济循环,中国好像打破了此经济循环的命运,一直持续发展且没有减慢的迹象。

社会学与日常生活

社会学与日常生活 1.联系具体例子谈谈高科技对我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高科技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高科技产品使用的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道风景线,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高科技密切相关,高科技产品已逐渐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飞机、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大大提高了运行的速度,使人们不仅旅途舒适,而且节约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电视、音响、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高科技家用电器的使用,满足了生活的需要,提高了现代人家庭生活的质量;移动电话的推广应用,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加强了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方便人与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办事效率;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更具直观性、形象化,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电脑、因特网的使用,使远程教育成为现实,既方便了人们对知识的学习,使之“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便于更迅速的了解社会信息。借助于高科技电影、电视制作技术日臻完善,人类能够拍摄出可视性更强的影视片。可以说,高科技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高科技极大地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和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水平。正如伟大导师恩格斯指出:日益发展的工业使一切传统的关系革命化,而这种革命化,又促使头脑革命化。高科技是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成果,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最高成就。人类借助高科技仪器设备,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上更精确认识自然界,进一步扩大人类的认识视野,把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造福于人类。例如,大型射电天文望远镜的研制成功,可以使人们看到几十亿光年乃至更遥远的太空,从而为探索人类所不知的太空的奥秘提供了方便。高科技的广泛使用,必然会对人们的观念和生活习惯产生不可估量的深刻影响,从而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 然而,正如一切事物一样,高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人们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欣喜之余,又经历着科技发展带给人类生活的各种危害甚至是灾难。例如我们日常所使用的电池。以前没有电池的时候,电不能随身携带,或多或少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不便。有了电池之后,电则可以随身携带,对我们的生活起了很大的帮助。但是,废电池如果不经过处理,随意丢弃到大自然的话,则会对大自然起到非常大的危害。以前没有塑料袋的时候,人们买菜、买东西时只能用篮子装菜,很麻烦,也不方便。自从有了塑料袋后,人们买菜、买东西的时候就方便多了。但是,人们在使用塑料袋的同时,有没有想过它的危害呢?是的,可降解的塑料袋经过专门的处理,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那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呢?

2019年精选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华书局版习题精选第七十一篇

2019年精选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华书局版习题精选第七 十一篇 第1题【单选题】 如图生动再现了“剪辫子”的历史情境,它应该发生在( ) A、辛亥革命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北伐战争时期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某男征婚广告称:“(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须识字者;(三)男死后,女可再婚;(四)夫妇如不相合,可离婚”。据所学知识判断此广告在中国最早出现应在( ) A、19世纪中期 B、20世纪初期 C、20世纪中期 D、21世纪初期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要准备一期“近代中国摄影作品展”,你认为不可能收集到的历史照片是( ) A、慈禧太后的生活照 B、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时的留言 C、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留影 D、重庆谈判时国共双方的合影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此“令”的颁行时间应是( ) A、1898年 B、1912年 C、1919年 D、1927年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改变文化生活的成就中,对我们今天在学校的学习可以提供直接帮助的是( ) A、照相机 B、电影与照片 C、《申报》 D、课本与字典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剪辫、易服和停止缠足使我国社会习俗开始有较大改观,这主要应归功于(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民国19年,在一位生活在南京的16岁男孩的生活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麦当劳化 社会学论文

《麦当劳的梦魇——社会的麦当劳化》读书笔记 ——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渗透着麦当劳化原则 10播主任艺 作为美国快餐的一个著名品牌,麦当劳流行于世界各地,家喻户晓。麦当劳源起于美国,最初由麦当劳兄弟创立。如今,麦当劳业已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其触角不断在更宽层面、更深程度上向社会各个领域延伸,不但在美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甚至被移植入世界其他很多文化之中。以当今社会的“麦当劳现象”为话题重点并引向深入的社会学著作引发了我强烈的好奇与思索,书名《麦当劳的梦魇》,你也许很难将其同社会学联系到一起,本书作者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理论家乔治.里泽在第一章开篇就这样写道:“这并不是一本关于麦当劳或是快餐业的书,虽然本书会频频提及这两个方面。本书将麦当劳(以及它扮演的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快餐业)作为范例来研究一个范围广泛的进程,笔者将其称之为‘麦当劳化’,即快餐店的规则逐渐住在美国社会的诸多方面乃至世界其他地域的进程。” 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曾经指出,不断扩张蔓延的合理化社会制度最终会形成一张无所不包的大网,成为桎梏人的巨大“铁笼”,无法逃离门也没有出口。将韦伯的说法表述地更现代一些,就是麦当劳化。可以说不仅仅是快餐业,在其他很多行业,克隆麦当劳的行为也越来越多,世界很多国家都遭受了“麦当劳化”的美国企业入侵,甚至出现了那些美国企业的本土克隆版。本书作者里泽通过对一系列社会现象加以讨论,旨在帮助人们理解自己出生、成长并可能继续经历的真实世界。通过分析麦当劳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危害,深入剖析快餐文化如何渗透并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对“理性与非理性化”的潮流予以批判,并提出了积极的应对方案。 乔治.里泽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理论家,马里兰大学杰出教授。他曾经担任美国社会学协会理论、组织和职业社会学分会的主席等重要学术职位,还曾经获得过马里兰大学和美国社会学学会的教学杰出贡献奖。在《麦当劳的梦魇——社会的麦当劳化》一书中,里泽用数字和实例说明了麦当劳迅速扩张的趋势。1993年麦当劳的总销售额达到236亿美元,利润几乎达到11亿美元。在美国麦当劳快餐店平均每家店的年销售额大约在160万美元。麦当劳快餐店在1955年首次开张营业,到1993年末,麦当劳在全世界大约有了14000家快餐店。而且,对很多人来说,麦当劳已经成为一种神圣的制度。当麦当劳在莫斯科开业时,一名记者把这种专卖店描写成美国标志的“终极偶像”。在这部书里,里泽所意欲揭示的是,快餐店的原则正在主导美国社会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越来越多的部门,并“提出一个警告,告诉人们不应该让麦当劳化的诱惑把我们蒙蔽起来,使得我们看不到它的许多经验。”麦当劳化不仅影响到餐饮业,也影响到教育、工作、医疗、旅游、休闲、饮食、政治、家庭,事实上影响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在里泽看来,“麦当劳快餐店以及麦当劳化不代表某种新的东西,它只是贯穿20世纪的一系列合理化过程的顶峰而已。” 麦当劳模式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在于它为消费者、工人以及经理人员提供了高效性、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进而被社会其他方面纷纷模仿。 首先,麦当劳化提供了巨大的高效性。高效性意味着选用最佳方案来实现既定目标。但是,实现某个目标的真正最佳方案几乎是找不到的。由于受到特定历史背景、经济环境、组织形式和人自身局限性等方面的限制,人和组织机构的效率很少能达到最大化。然而,组织机构还是怀着他们至少可以逐渐提高效率的希望,在不断的追求效率最大化。麦当劳快餐店的流水作业集中体现了它的高效性,很多社会领域其实都有着同样的特征。对于顾客和银行家来说,免下车窗口服务使银行业务流水线化了。免下车冲印亭可以收取胶卷底片,然后把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材料

《社会学概论》(本科)复习范围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的方式。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题类型: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3.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4.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5.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三)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 A.孟德斯鸠B.孔德C.托克维尔D.马克思 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 A.角色失败 B.角色冲突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3.从()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关系的密切程度 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

C.关系建立的基础 D.关系的协调程度 4.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是根据()的标准。 A.结构特征 B.互动关系 C.归属感 D.从属关系 5.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A.显功能B.潜功能C.正功能D.反功能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A.城乡融合B.城市贫民化C.逆城市化D.城乡二元结构 7.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这种变动称为()。 A.开放性社会结构 B.结构性流动 C.非结构性流动 D.社会变迁 8.()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 A.社会解组论 B.偏差行为理论 C.社会建构论 D.冲突论 9.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 A.偶合人群B.常规人群C.表意人群D.行动人群 10.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错位 B.脱节 C.畸变 D.失衡 11.科塞是()的代表人物。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社会生活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名师教案新人教版.doc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谈谈对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 首先是教材分析。说本课在此册书中的地位:本课作为本册书的最后-?课,因为不涉及本册书如外交事业、国防、科技等专题性内容,容易被忽略,但从本课所要表达的主题: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带来了中国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极大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方式的极大改变这一角度而言,本课对于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来讲又尤为至要。因此,将本课作为一个至点课。说本课的作用:总结归纳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的重大变化,让学生从现实生活角度列举实例去切身体会这种变化既是本课的特色也是本课的作用。 二说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在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以及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变化。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中理解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胜利。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实行能者上岗,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铁饭碗”并不是社会就业制度的倒退,而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人才竞争的需要。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为使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和实现再就业,巳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国家尽最大努力保障国有企业和职工双重利益、是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是改革开放使人们在社会生活方式上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用数字、数据、图片、图像等资料分析对比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历史发展观、进步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客观地评价我国的就业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从而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主要是介绍在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及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显著不同,从中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重点:在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难点:对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把握。 四说教学流程。导入:针对授课对象是我市学生,以自己所制作的新中国成立后乌鲁木齐地区具体变化的真实照片为主,山点到而,也选取了北京及祖国其它地区的发展变化的纪实影像来展示这种生活的变化。提出问题:你看完短片有何感想。设计意图:给课堂增亮点, 瞬间拉近学生与历史课堂的距离,有亲切感,减轻大赛课给学生的压力感,引发学生兴趣,避开乏味的导课并创设历史情境、直接进入课堂。 展示一组照片,学生活动:你来猜猜看这些照片分别反映什么时期人们服饰的照片。学生争先恐后地PI答。设计意图:选取本校学生真实照片,如穿校服在校门口的、在本校艺术节

社会的麦当劳化

《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的研 究》读书笔记 本书作者乔治·里茨尔是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并被命名为“杰出学者一教师”。他是美国粹学学会理论社会学和组织与职业分会的主席。《社会的麦当劳化》(〈The McDonaldization of Society〉)英文版于1996年发表。 本书共十五章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言包括第一、二章,第二部分合理性的四条标准包括第三到第六章,第三部分理性中的不合理包括第七到九章,第四部分生活指南主要是第十章。 第一部分导言 90年代初麦当劳快餐店已经遍及教育、政治、军事等几乎所有的社会机构。乔治·里茨尔首次提出了“麦当劳化”的概念。由此可见,他并不是把麦当劳快餐店作为一个单独的现象来加以分析的。相反,他是把这一现象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经济运动的典型表现来加以分析和论述的。乔治·里茨尔认为,他自己的分析与德国古典的社会学家和著名思想家马克斯·韦伯一脉相承。按照马克斯·韦伯理论,主导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线索是体现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所谓“合理化”的过程。在此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不过是“合理化”(所谓“科学的精神”)的一种体现罢了。这种合理化的根本目标就是“效率”。为了提高效率而使事物整齐划一(所谓“规则化”)。这种合理化在社会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现代官僚制度”。韦伯认为,所谓合理化的社会制度其实是不合人性和非人化的。韦伯担心,不断衍生着的合理化的社会制度最终将形成一张无所不包的大网,使人无法逃离。这也就是所谓的桎梏人的“巨大的铁笼”。作者站在客观的立场,承认了麦当劳化的优点,但他把侧重点放在了麦当劳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引发的危险上。作者以韦伯的合理化为基础,最终目的是告诫人们不应该被麦当劳化的优点所蒙蔽,看不到它的危险。麦当劳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不仅被具有预算头脑的汉堡包经销商所采纳,也为一大批其他的低价的、便宜的快餐饮食店所采纳。2、其模式也扩展到了“随意晚餐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

第21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1.概述火车、轮船、电报以及照相、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的出现,中国社会习俗演变的史实,认识到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 2.认识到由于西方社会工业文明的传入,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这些深刻的变化也是以我们中华民族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 3.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封建习俗观念的改造作用,它是历史的进步,同时要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4.重点:轮船、火车、电报的出现;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 1.轮船、火车、电报的出现 (1)交通工具的变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清朝晚期, 轮船 、 火车 、 汽车 等近代交通工具传到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人们的出行。1872年, 轮船招商局 成立,标志着近代轮船航运业的开始。1881年,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 唐胥 铁路建成通车。 (2)近代通讯业的发展是从 电报 开始的。 19 世纪 70 年代,中国出现了最早的 有线电报 ,到19世纪末,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架设了电线。电报的运用,便利了信息的传递,也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2.《申报》和商务印书馆 (1)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等城市创办了外文报纸,后来,中文报纸也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 《申报》 ,它是中国近代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报纸。 (2)戊戌变法期间,近代民营出版业相继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是 商务印书馆 。1912年创办的 中华书局 是中国近代另一著名的出版机构,出版了大量的图书、杂志等。 3.照相和电影事业 (1)近代西方摄影技术传入中国最早的记录是在 1844 年。20世纪初,中国的照相业有了较大发展, 上海 等大城市有很多两三层楼的照相馆。 (2) 1896年 ,电影正式传入中国,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 《定军山》 ,第一部故事片是 《难夫难妻》 ,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歌女红牡丹》 ,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 《渔光曲》 。 4.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 (1)原因: 辛亥革命 后,南京临时政府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习俗变化的法令,包括 剪辫 、 禁缠足 、 变称谓 、禁烟、禁赌等。 (2)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变革有哪些促进作用? 使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还有废跪拜礼、禁止妇女缠足等,从而促进了社会向民主平等的方向发展。 1844 1872 19世纪70年代 1881 1896 1897 1912 辛亥革命后 摄影技 术传入 创办《申报》 轮船招商 局成立 出现有 线电报 建成唐 胥铁路 电影正 式传入 中国 创立商 务印书 馆 创办中 华书局 剪发辫、 改称呼、 易服饰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课题研究阶 段性成果展示 指 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的决策,从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以来,为了进一步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我国又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具有跨时代进程的政策,使我们的国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离我们最近的身边事就能过看出这三十年来祖国的腾飞与富强。或许出生在这个幸福时代的我们对这一切的变化感受的并不深刻,可我们的父母却是在这三十年中成长起来的,对这三十年的变化感受颇深,那么,三十年来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提出设想: 通过本次小组同学之间的调查研究以及研究性学习报告成果交流,使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质疑能力及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最终方案: 分组查阅网络及书籍资料、采访调查,整理出相关材料,写一篇有关阐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的小论文。并以课件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研究步骤: 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调查采访——总结展示成果——反复修改——得出结论。 准备工作一: 把小组分为3个小队采访调查、搜集整理资料: ⑴张云云、潘娅:改革开放以来日常生活的变化 ⑵周玥玥、夏子雯、成鹏、王艺: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方面的变化 ⑶祁东格、王荣昇、周楠、朱雯:改革开放以来通信方面的变化 准备工作二: 每位同学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小论文,并以课件形式准备展示研究成果。 成果展示: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现在已有整整三十年的光景,在这三十年中祖国经历了风风雨雨取得了不少的成就。经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在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建湖周边的乡村及城市的社会调查中就可以得到不少的答案。

酒店行业的发展:当设计学遇见历史(上) - 译言翻译

酒店行业的发展:当设计学遇见历史(上) - 译言翻译欢迎来译言登录注册帮助首页译言精评译言文库协作项目小组个人空间 提交发现开始翻译译者: 酒店行业的发展:当设计学遇见历史(上) 1809个读者 Clivia @ https://www.doczj.com/doc/ee422728.html, 2008年11月21日双语对照原文字体大小小中大 简介 自从1980年,旅客对艺术,文化和历史兴趣的升温直接导致了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这个变化从人口统计,社会学和文化变迁中也可以看出。与此同时,这些变迁迫使生活时尚酒店(lifestyle hotel)的出现。考虑到国际酒店行业中对规范酒店(box hotels)的标准,生活时尚酒店的出现急速增加了酒店管理模型的多样性。他们作为文化旅游的产物,确定了三个主要的“产品-市场营销”混合产物:历史上的建设(historic establishments),设计学和设计历史上具有意义的酒店。这些混合产物证明了它们可以和旅游者密切配合起来,从而大幅度的辅助旅游者的旅游文化体验成为一个整体(如果大家对as a whole在这里不太理解的话,Clivia来解释就是:从你踏进一个国家开始到离开这个国家,从头到底的体验被视作一个整体,任何其中的一个环节破坏了你的兴致,都可能导致你对这个国家整体印象变差)。这篇文章对生活时尚酒店产品进行分析,从而对将来利基市场(niche market,不要问我niche在这里的意思……不知道的自己翻书去)的营销做一个前视。 译言联合3G门户推出无线官网,手机看译言,登录https://www.doczj.com/doc/ee422728.html, 自从1980年,旅客对艺术,文化和历史兴趣的升温直接导致了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这个变化从人口统计,社会学和文化变迁中可以得出。与此同时,这些变迁迫使生活时尚酒店(lifestyle hotel)的出现。考虑到国际酒店行业中对标准型酒店(box hotels,其实Clivia觉得箱子型酒店很形象的说,比如有一幅漫画说应试教育前孩子的脑袋是各种形状的,应试教育后孩子的脑袋一律都是三角形的)的标准,生活时尚酒店的出现急速增加了酒店管理模型的多样性。他们作为文化旅游的产物,确定了三个主要的“产品-市场营销”混合产物:历史建筑(historic establishments),设计学和设计历史上具有意义的酒店。这些混合产物证明了它们可以和旅游者密切配合起来,从而大幅度的辅助旅游者的旅游文化体验成为一个整体(如果大家对as a whole在这里不太理解的话,Clivia来解释就是:从你踏进一个国家开始到离开这个国家,从头到底的体验被视作一个整体,任何其中的一个环节破坏了你的兴致,都可能导致你对这个国家整体印象变差)。这篇文章对生活时尚酒店产品进行分析,从而对将来利基市场(niche market,不要问我niche在这里的意思……不知道的自己翻书去)的营销做一个前视。 1. 客户需求和文化旅游者的行为 1.1 需求变化 自从1980年,旅客对艺术,文化和历史兴趣的升温直接导致了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这个变化从人口统计,社会学和文化变迁中可以得出。人口统计,社会学和文化的变迁如何影响作为在客户的文化体验中的一部分的酒店管理产物会在以下讨论。 作为人口统计学的一部分,在西方世界中快速增长的老龄群体拓宽了历史性酒店的需求。这是因为文化水平和对文化的兴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此外,“grey

历史: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doc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来源:学优中考网xYzKwlf 来源:学优中考网][来源:学优中考 网xYzKw]了解 [来 源:xYzK https://www.doczj.com/doc/ee422728.html,][ 来 源:xYzk https://www.doczj.com/doc/ee422728.html,] 两次工业革命和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来源:学优中考网北来源:学优中考网xYzkw] 掌握 火车、轮船、电报、电话以及照相、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 业的出现,中国社会习俗的演变概况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理解资料 处理信息 认识近代工业文明的传入,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顺应人类历史潮流 的变化,是历史的进步;同时也使中华民族付出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沉重代价 认识作用 分析利弊 火车轮船的传入,一方面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商品经济的发 展;另一方面更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掠夺 讨论探索 我国的科技发明在古代领先于世界,到了近代却落后于西方,主要原 因在于封建制度的制约和农业文明模式的局限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进步 发展观点 工业文明的传入,在改造中国社会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改造着中国人 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这个历史趋势说明了人类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着、进步着的,我们必须自觉地与时俱进 思想意识 辛亥革命对中国封建习俗观念的改造,代表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变化 的主流趋势和人类优秀文化的发展方向,功不可没 教学重点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物质与意

识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而出现了怎样的趋势?(A、经济上: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在曲折中发展,出现工业化趋势;B、政治上:封建帝制解体,出现民主化趋势;C、思想文化上:出现了提倡民主科学的趋势。) 设问导入:我们今天看看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布置学生阅读104 ——109页全课内容,对外国传入的重要交通通讯工具、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事实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1、19世纪初,火车、轮船的传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A、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交通便捷];B、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C、也便利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2、你知道中国第一?条铁路和第一艘轮船的名称吗?(淞沪铁路、“黄鹄”号轮船) 教师小结、过渡: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科技发明对中国的影响,使得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物质生产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与世界“接轨”。19世纪70年代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发明陆续传入中国,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的物质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并在这个基础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使得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也发生了剧烈的变迁。 文化生活的变迁 1、19世纪70年代以后,传入的通讯工具是什么?(有线电报)对社会生活哪些方面产生影响?(商业、新闻、家庭联系等) 2、当时还从西方传入哪两样发明,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照相和电影) 3、中国电影历史上的三个“第一部”分别是什么?(组织学生“对号入座”:A、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B、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C、中国第一部获得国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程标准】 (1)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2)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3)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4)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张謇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概括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能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的原因。 2.知道轮船、火车、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张謇办实业的了解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原因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社会习俗的变化。【教学难点】 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及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图片展示:火柴、铁钉等基本生活生产用品。 经济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民族工业的过去值得我们去探究、回味!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张謇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2.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3.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4.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处于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强地挣扎着,出现了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麦当劳化的力量——《社会的麦当劳化》读书笔记与感悟

麦当劳化的力量——《社会的麦当劳化》读书笔记 与感悟 麦当劳化的力量——《社会的麦当劳化》读书笔记与感悟 麦当劳的名字与它黄色的双拱门标志经过数十年的不断扩张,早已深入世界各处。麦当劳业已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不但在美国文化中根深蒂固,也被移植到世界其他文化中。 在乔治·里泽的《社会的麦当劳化》一书中,作者指出麦当劳化意指快餐店的规则逐渐主宰美国社会的诸多方面乃至世界其他地域的过程。而麦当劳化的成功要素则在于高效性、可计量性、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 在当今社会,很难想象完全没有受到麦当劳化影响的社会事物,可以说麦当劳化的力量无处不在。 但说到目前处于危机中的麦当劳企业,正是它的成功削弱了它的力量。很多竞争者已经采用了它的规则,接受麦当劳化,并且进入了麦当劳创造的快餐市场。 拿周黑鸭来举例,在周黑鸭2016年成功上市后,有不少人 将周黑鸭与精武鸭脖进行比较,针对二者一上市一衰落的现实状况进行分析。可以说,无论是在产品的生产制作还是经营方式上,周黑鸭都完美的实现了麦当劳化。 周黑鸭对供应链、生产线及所有销售渠道都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原材料从源头直采,全程可监察并追溯,连分割规格都严

格把控,规定鸭脖长短误差不得超过2厘米,锁骨必须附有一定厚度的鸭肉,目测时不得“露骨”等。2014年5月周黑鸭所有门店全面停售散装食品,只卖锁鲜装和真空装,此举强化了产品的辨识度,也让许多假冒店铺原形毕露。而采用直营模式,拒绝加盟,更是很好的保持了产品的统一性。 仔细研究周黑鸭的经营模式,可以从这里看到很明确的麦当劳化。无论是高效性、可计量性、可预测性还是可控制性,周黑鸭都十分精于其道。可以说,周黑鸭的成功,有很大部分是来于麦当劳化。 可反观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虽然说也有多种多样的因素影响,但正是麦当劳化的发展为麦当劳企业培养了无数对手。而随着麦当劳化的触角不断向社会各个领域延伸,越来越多的麦当劳化式企业不断出现,即使麦当劳最后退出了历史舞台,麦当劳化也会继续存在下去。

社会生活的变化知识点总结

社会生活的变化知识点总结 《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初二历史上册的内容,这一课讲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期中国近现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以下是为你整理的社会生活的变化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社会生活的变化必考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1.科技改变生活 (1)轮船、火车的传入: 19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后相继传入中国,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也极大地促进了商品流通。 (2)电报、照相、电影的传入: 19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近代以来,照相和电影也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2.礼仪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等法令,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取消了“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教学重点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怎样的趋势?(A、经济上: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在曲折中发展,出现工业化趋势;B、政治上:封建帝制解体,出现民主化趋势;C、思想文化上:出现了提倡民主科学的趋势。) 设问导入:我们今天看看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布置学生阅读104;;109页全课内容,对外国传入的重要交通通讯工具、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事实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1、19世纪初,火车、轮船的传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A、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交通便捷];B、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C、也便利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2、你知道中国第一条铁路和第一艘轮船的名称吗?(淞沪铁路、“黄鹄”号轮船) 教师小结、过渡: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科技发明对中国的影响,使得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物质生产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与世界“接轨”。19世纪70年代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发明陆续传入中国,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的物质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并在这个基础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使得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也发生了剧烈的

2014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题

2014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题 单选题: 1.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是经典社会学理论中实证主义传统的集大成者。 A.孔德B.涂尔干C.韦伯D.马克思 2.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探讨了理性资本主义如何在西方基督教世界兴起的问题。A.涂尔干B.孔德C.韦伯D.马克思 3.帕森斯是()的代表人物。 A.社会互动理论B.社会冲突理论C.社会交换理论D.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4.在中国现代早期著名思想家中,对社会学贡献最大的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章太炎 5.晚辈向长辈传授知识被称为()。 A.继续社会化B.逆向社会化C.再社会化D.预期社会化 6.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 A.角色失败B.角色冲突C.角色不清D.角色中断 7.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已不再适用,需要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过程被称为()。 A.继续社会化B.逆向社会化C.再社会化D.预期社会化 8.()的思想是由库利提出的。 A.情境定义B.符号互动理C.镜中我D.印象管理理论 9.社会学界最早对社会资本作出分析的是()。 A.费孝通B.科尔曼C.林南D.格兰诺维特 10.从()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关系的密切程度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C.关系建立的基础D.关系的协调程度

11.()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处于这种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者可以从中得到包括规范、信任和网络等各种形式的便利。 A.关系资本B.社会资本C.经济资本D.人力资本 12.()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 A.情境定义B.符号互动理论C.“镜中我”理论D.拟剧理论 13.()不属于正式组织。 A.学校B.公司C.邻里D.教会 14.根据()的标准,可以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 A.结构特征B.互动关系C.归属感D.从属关系 15.()是指群体内部成员间相互熟悉、相互了解,具有密切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感情色彩的群体。 A.正式群体B.非正式群体C.次级群体D.初级群体 16.家庭中的传统功能()在城市家庭中已基本丧失。 A.抚育功能B.生产功能C.赡养功能D.消费功能 17.社会学家()提出了中层理论。 A.帕森斯B.默顿C.韦伯D.福柯 18.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A.显功能B.潜功能C.正功能D.反功能 19.目标与后果之间的中介变项在社会学上被称为()。 A.社会结构B.社会制度C.社会机制D.因果关系 20.“社区”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社会学家()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 A.吉登斯B.滕尼C.恩格斯D.哈贝马斯 21.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A.城乡融合B.城市贫民化C.逆城市化D.城乡二元结构 22.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借鉴了经济学家()的“二元经济”理论。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导学案系列之历史八年级上册 06-20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 编写人:审核:历史组课型:展示课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工业革命后中国在交通、通信、文化生活、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2、认识到工业文明的传人在改造着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重点难点】 重点:近代中国在交通、通信、文化、习俗方面的变化 难点:培养学生形成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 【学法指导】 情景剧表演、比较法、归纳法等 【知识链接】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的北京丰泰照相馆,这年适逢谭鑫培60寿辰。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泰获得了拍摄中国人自己的电影的灵感,于是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这是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定军山》取材于《三国演义》第70和71回,是讲三国时期蜀魏用兵的故事。这一年,离威廉·肯尼迪·迪克森发明电影放映机过了16年,离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火车进站》过了10年。 【学习过程】: 导入: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世界性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学、石油、汽车、飞机等工业纷纷出现,冶金、造船、机器制造、交通运输、电讯等部门的技术革新加速进行。近代中国在西风东渐的过程中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自主学习 一、近代交通通信在中国的出现 1、19世纪初,由西方传入我国的交通工具有、。 2、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1、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和传入中国,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历史镜头。 2、中文报纸的出现:最著名的是年在创办的。 3、文化出版机构:年在创办的,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 (二)活动探究 请大家归纳一下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社会生活是怎样的? 情景剧一:茶馆 探究一:1、请根据剧本中的内容,找出这个时期出现了那些新的变化? 2、参考右图,这是在两个不同的年份中上海外白渡桥3天和2天中的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从这个表格中你得出什么结论? 3、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社会生活的变化 太和三中王素敏 教学目标: 认识近代中国在社会生活反方面发生的变化。 教学重点: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让子弹飞》中马拉火车的片段,由此导入。 设问:我们今天看看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对外国传入的重要交通通讯工具、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事实等三个方面来学习本课。 讲述新课: 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1、近代交通工具的出现 提问:近代以前,人们出行有哪些交通工具?学生思考回答。 近代以来有哪些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除了书上提到的还有哪些? 19世纪初,火车、轮船的传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A、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交通便捷];B、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C、也便利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夺。2、19世纪70年代以后,传入的通讯工具是什么?(有线电报、电话)对社会生活哪些方面产生影响?(商业、新闻、家庭联系等)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1、当时还从西方传入哪两样发明,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照相和电影) 展示一些老照片,提问:拍照片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哪些乐趣和作用?

2、中国电影历史上的三个“第一部”分别是什么?(组织学生“对号入座”:A、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B、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C、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电影节奖的影片:《渔光曲》。) 播放视频《渔光曲》片段,提问无声电影里的人说话没有声音,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观众明白他在说什么? 4、近代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哪一家?(《申报》) 5、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什么?(商务印书馆) 6、你能说出以下各时期兴办的刊物名称吗?(组织学生“对号入座”:A、维新变法时期:《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B、辛亥革命时期:《民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C、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每周评论》) 教师过渡:随着文化生活的变迁,人们的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化。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1、辛亥革命后,有哪些落后愚昧的习俗得到改变?(留辫、缠足、翎顶补服、跪拜礼、称呼等) 2、这说明精神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平等博爱、互尊自重) 巩固小结: 1、梳捋本课知识线索和知识要素。 2、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堂练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