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的判例研究_一个学术史的考察_汪世荣

中国古代的判例研究_一个学术史的考察_汪世荣

中国古代的判例研究_一个学术史的考察_汪世荣
中国古代的判例研究_一个学术史的考察_汪世荣

中国古代的判例研究: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汪世荣

内容提要 春秋战国以前的判例研究,由于史料的局限,无从考证。春秋战国以后,中国古代的判例研究

经历了秦汉、唐宋和明清三个时期。秦汉时期进行了对判例的系统整理,并确立了“集类为篇,结事为章”的判

例编撰体例。唐宋时期已出现判例研究集,郑克《折狱龟鉴》最有代表性。判例研究立足制定法的原则、精神,

总结审判经验,介绍办案技巧,提高办案质量,克服制定法疏漏。明清时期杨昱所著《牧鉴》,创立了经(经义)、

史(判例)和论(评论)三位一体的判例研究模式。出现了以薛允升《读例存疑》为代表的比较系统的判例研究

的专门著述。中国古代的判例研究,侧重于总结司法经验,启迪法官智慧,服务立法改革。判例研究与传统律

学保持了相同的风格,带有强烈的经验色彩。中国古代未能在判例形成与适用的程序、判例适用的技术方法、

判例效果的系统评价等领域,进行抽象、归纳、概括,上升到理论高度,并发展为系统的判例学说。

关键词 判例研究 学术史 中国古代

一、秦汉时期的判例研究

春秋战国以前判例的存在状况,从青铜器铭文和出土简帛文书中,不难窥见一斑。但这一时期的判例研究,由于史料缺乏,无从考证。春秋战国公布成文法后,中国逐渐确立了以制定法为主导,多种法律形式并存的法律体系,进入了法典化时代。秦汉时期,已经牢固地确立了制定法的主导地位,并保留了包括判例在内的多种法律形式。

秦汉时期的判例研究,主要成就体现在对特定判例的整理和汇编方面。秦代的出土文书《云梦秦简》,收集了相当数量的具有判例地位与作用的“廷行事”,在汉代则出现了可以引为审判依据的“决事

比”。①从《云梦秦简》中所记载的“廷行事”看,既有对制定法的变通,又有对制定法的补充,还有对制定

法的发展和完善。②《云梦秦简》中的《经死》、《出子》等判例资料,对司法经验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明确

的阐释,超出了个案,在事实裁判领域具有普遍的约束和指导作用。

③虽然目前尚未发现秦代判例汇编和研究方面的作品,“但从《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中对廷行事的熟练运用的情况可以得知,当时对廷行事已有了某种汇编,司法官吏对其也都知晓。”④在比较秦朝和汉朝所实行的判例法时,何勤华认为:廷行事和决事比称谓虽不同,但其内容是一样的,都是在法律 ①

③《经死》和《出子》分别见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64—265页,第274—275页。其

中,《经死》爰书在详细记录了案发缘由、检验所见、已经采取的处理措施等外,对判断和处理缢死案件应注意的事项和尸体特征也作了说明,并特别强调应当对自缢的原因进行调查。《出子》爰书不但详细记录了当事人的陈述,而且详细叙述了对母、子分别进行了活体和尸体检验的方式、过程和结果。尤其是爰书所记录的将死胎置于盆水摇晃观察,询问有早产病史的妇女,将其陈述与受害人参见汪世荣:《中国古代判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10页。《周礼·秋官·大司寇》贾公颜疏:“其无条,取比类以决之,故云决事比。”西北政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

DOI :10.14111/j .cn ki .zgfx .2006.01.008

没有规定的情况下,比照以往的判例作出判决。但董仲舒的春秋决狱活动赋予了汉代的判例法以全新的时代特征,即:通过引经决狱,将司法活动的各项原则纳入到儒家的法学世界观之中,显示了强烈的价值取向。而且,汉代出现了“根据司法实践的经验对决事比进行编撰删定的判例集《辞讼比》。”⑤

更为重要的是,汉代确立了“集类为篇,结事为章”的判例编撰体例,即以法律调整对象的不同领域为依据,分门别类编撰判例。《汉书·陈宠传》:陈宠“少为州郡吏,辟司徒鲍昱府,数为昱陈当世便宜,昱高其能。转为辞曹,掌天下狱讼。宠为昱撰辞讼比七卷,决事科条,皆以事类相从。昱奏上之,其后公府奉以为法。”《晋书·刑法志》:“汉时决事,集为《令甲》以下三百余篇,及司徒鲍公撰嫁娶辞讼决为《法比都目》,凡九百六卷。世有增损,率皆集类为篇,结事为章。一章之中或事过数十,事类虽同,轻重乖异。”

“集类为篇,结事为章”的判例编撰体例的形成,在中国古代判例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中国最早的较为系统的成文法典《法经》的编撰体例看,盗、贼、网(囚)、捕、杂、具6篇的篇章结构,最大的特点是建立了以不同对象为调整范围的法典结构。从此,中国成文立法的模式不断得到强化,法典的篇章结构也不断得到扩充、调整。《唐律》所确立的12篇结构体例,全面概括并合理地划分了中国封建

时代法律所调整的各个领域。⑥清朝传世判例汇编《刑案汇览》、《新增刑案汇览》、《续增刑案汇览》,为

考察“集类为篇,结事为章”的判例编撰体例提供了条件。⑦经过编撰,不仅使判例具有了成文的形式,

而且有助于在成文法典占主导的法律体系中,对判例的查找与适用,有效发挥判例的作用。

但“轻重乖异”是判例适用消极后果的写照。在缺乏对判例的系统的学理研究的情况下,⑧判例相互之间的逻辑性和一致性无从谈起,必然导致“奸吏因缘为市,所欲活则傅生议,所欲陷则予死比。议者咸冤伤之”⑨的恶果。

详细记载有东周至汉代判例的出土简帛文书《奏谳书》,则为专门的判例汇编。“谳”为议罪之意,《奏谳书》记载了22个议罪判例。其中,第21号判例,记载了对发生在长安杜庐的某女涉嫌犯奸案的司法审判。对案件审理中司法官所进行的法律推理,作了惟妙惟肖的记载。从中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法律

适用中“例推法”的存在与运用状况。 10《奏谳书》的出土和研究,对了解秦汉判例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和意义。作为判例汇编,它弥补了秦汉时期判例研究史料方面的缺憾:虽然从现有史料中,不难窥见汉代关于判例实施的情况, 1但无论《春秋决狱》、《春秋决事比》,还是《辞讼比》,都已佚失,难见其原貌。《奏谳书》所收集和汇编的都属于疑难和影响重大的判例,这样的判例自然对司法实践能够起到指导作用。中国古代的判例研究: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⑧⑨

10

1我国台湾学者黄源盛认为:“除董仲舒外,两汉儒吏亦多倾向于以经断事或决狱者。”黄源盛:《董仲舒春秋决狱案例研究》,载[台]《法学论丛》第21卷第2期。另外,陈树德在其所撰《九朝律考》中,专门考证了“春秋决狱”,列举了诸多典型案例。“从现存的案例看,汪世荣:《奏谳书所见秦汉时期的法律推理》,载《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例推法”体现的是

《荀子·君道》“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的判例适用原则。

《汉书·刑法志》张伟仁认为:中国自秦以后,中央集权日益加强,皇帝一人高高在上,逐级而下严密地统治着百官群吏,直达底层民众。在这种制度

里,上下的关系不仅是职务、权威的大小,甚至还在道德、智能上,也推定其有高下之分———所以皇帝称“圣”,其决定称“睿”;上司称“宪”,其决定称“卓”。在重大案件的报告里,臣下虽有“管见”可作建议,但无不以在“圣聪”、“宪虑”的洞察之中,自然无庸哓哓上渎,只要将案情叙述明白,以供上宪、圣主的决定便行了。至于皇帝最后的判决,因为无虑他人批评,除非有意要使它成为一个新例垂诸后世,必须阐明其意图之外,大多极为简略,不屑对案情、法理等多加解释。见张伟仁:《清代法制研究》,载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76,1983年版,第62页。

中国古代判例汇编的详尽论述,参见汪世荣:《判例与法律发展》第二章相关论述,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唐律》12篇的篇章具体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等。前引④,何勤华文。

二、唐宋时期的判例研究

唐宋时期的判例研究,着力于从制定法的原则、精神出发,通过判例的适用,提高司法官适用法律的技巧,提高案件审判的效率和质量,弥补制定法的不足和局限。唐宋时期的判例汇编已经非常流行,从唐朝的出土文书《文明判集残卷》看,判例涉及成文法之外的许多法律问题以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疑难

案例,大大拓展了法律的调整领域。 12宋朝保存下来的判例汇编,诸如《疑狱集》、《折狱龟鉴》、《棠阴比

事》、《名公书判清明集》等,收录了大量可以触类旁通,启迪心智的判例。《折狱龟鉴》中,郑克通过对所辑录的判例的点评,引导司法的价值追求,揭示法律规则蕴涵的原理,阐释具体规则的准确含义。

例一,引导司法价值追求的判例

吴太子孙登尝乘马出,有弹圆过。左右求之,适见一人操弹佩圆,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

之,登不听。使求过圆比之,非类。乃见释。

13郑克在此案的“按语”中认为:“人之负冤,多因疑似。听者不能审谨,忿然作威,遂致枉滥。此事虽小,可以喻大。”郑克通过判例方式,将关于事实和证据的判断置于折狱用刑的首要位置。在成文法占主

导地位的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发现冤狱予以平反,是司法所追求的重要价值之一。

14郑克将平反已经被错判的冤案,与释放蒙冤而尚未判决的疑犯比较,更加突显了“释冤”的意义和价

值:“鉴彼负冤之可戒,乃显此释冤之可尚。” 15“疑罪从有”、“疑罪从轻”和“疑罪从无”,是不同历史时期

所确立的规则,体现了刑法在不同社会和环境中的价值取向。郑克将疑罪之“疑”,从证据角度予以阐发,立意高远,发人深省。

例二,揭示法律规则原理的判例

1.胡向少卿初为袁州司理参军,有人窃食,而主者击杀之。郡论以死,向争之曰:“法当杖。”郡将不

听,至请于朝,乃如向议。

16郑克在此案的“按语”中认为:“以名分言之,则被击者窃食之盗也,击之者,典食之主也。以情理言之,则与凡人相殴击异矣。登时击杀,罪不致死也。然须击者本无杀意。邂逅致死者,乃坐杖罪。或用刃,或绝时,或残毁,则是意在于杀,法所不许也。又当原其情理,岂可一概科断。尽心君子,亦宜察焉。”

“杀人偿命”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观念之一。但是,《唐律》中所规定的“六杀”,法定刑相差很大。在确定有关杀人罪的刑事责任时,由于行为人与受害人之间名分和案件具体情节的差异,决定了罪名和刑罚的不同。郑克通过评论,揭示了定罪量刑应当考虑的诸种因素。

2.唐韦丹镇江西,有吏掌仓十年,数盈五十万。因复量,欠负三千余石。悯之曰:“此岂皆自取费用,必为权势所须。”乃令搜索家私文字验之,其分用名历具在。因谓诸吏曰:“汝等恃权势以索于仓吏,今其欠负,岂独赔填,又将代汝之罪?可各据所得,限一月纳足。”皆顿首曰:“君侯以至明察下,准法合当

刑责,即释重罪,填纳不辞。”仓吏由是得免。

17郑克在此案的“按语”中认为:“侵盗官物,其入己,其入人,罪等尔。然入己之情,贪于货利,是君子所疾也。与人之情,迫于权势,是君子所衿也。夫州吏之胁迫,仓吏之盗与,岂不知法,但幸其不败尔。以其可衿而宥仓吏,则不可独加州吏罪。故并宥焉。且欠负赔填,既已足矣,亦有可恕之道,则置而不问者,乃许其悔过,非纵恶也。”

12

13 14 15前引 1

3。《汉书·隽不疑传》:“隽不疑为京兆尹,京师吏民敬其威信。每行县录囚徒还,其母辄问不疑:'有所平反,活几何人?'即不疑多有所平

反,母喜笑,为饮食言语异于他时;或亡所出,母怒,为之不食。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

《折狱龟鉴·卷一》。前引②,汪世荣书,第44—54页。中国法学2006年第1期

惩治侵盗官物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护封建国家的财产所有权。在官物被侵盗的案件中,采取有力措施,追回被侵盗的国有资产,是法律维护国家所有权,实现国家所有权的最佳方式。法律的功能,不外保护和教育。保护正当的权益不被侵犯,保证被侵害的权利得到恢复或补偿;教育行为人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引导社会的价值选择。在侵盗者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并积极采取措施挽回国家财产损失后,给其宽恕,有助于从根本上实现法律的功能。虽然,从客观上看,无论“入己”还是“入人”,都造成了国家的损失。但是,从主观上看,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差别巨大,法律对“入己”者的从重打击,有助于抑制私欲的蔓延,郑克正是从这个角度揭示了贪赃犯罪的立法原理。

例三,阐释特定规则准确含义的判例

陈奉古客通判贝州,时有卒执盗者,其母欲前取盗,卒拒不予,仆之地,明日死。以卒属吏,论为弃市。奉古议曰:“主盗有亡失法。今人取之,法当得捍。捍而死,乃以斗论,是守者不得主盗也。残一不

辜而剽夺生事,法非是。”因以闻,报至,杖卒。人称服之。

18郑克在“按语”中认为:法律的适用,应当正名分,原情理。依古制,议罪者,先正名分,次原情理。陈奉古就充分考虑到了案件的名分和情理:“彼欲前来者,被执之盗也。母虽亲,不得辄取也。此拒不与者,执盗之主也。卒虽弱,不得辄与也。前取之情在于夺,不与之情在于捍。夺而捍焉,其状似斗而实非斗。若以斗论,是不正名分,不原情理也。”

唐宋时期的判例研究,具有鲜明的创新价值与时代特征:判例注重司法经验的总结和司法智慧的提

炼;强调法律适用中道德与法律、人情与法意的协调。“已经显示出抽象化、理论化的倾向。” 19审慎区

分罪与罪之间的细微差别,正确适用法律,在案件判决时实现情、理、法的有机统一,既是严格执法的要求,也是将审判升华为一门艺术的体现。

郑克在判例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表现在:

第一,通过对反面判例的评析,阐释成文法的含义。

1.赵师民知耀州,民有犯盐铁禁者。乃曰:“障其利而罪之,是罔民也。”一切不问。

20郑克在“按语”中认为:“此诚仁人之言也。然少宽之,斯亦可矣。若一切不问,则奸猾之民,争出于此,顾将奈何?”君子宥过,不当如此。

2.南齐孔之为吴县令,有小儿年十岁,偷割邻家稻一束。之付狱案罪。或谏之。答曰:“十岁

已能为盗,长大何所不为?”县中皆震。

21郑克在“按语”中列举了另一判例:“南齐王敬则为吴兴太守,郡旧多剽掠,有十岁小儿,于路拾取遗物,敬则杀之以徇。自此路不拾遗,郡无劫盗。”郑克在比较和评论上述两个判例时认为,孔之重在惩恶,并无不可。王敬则欲骇众立威,已经入于酷滥,是前代长吏专杀之流弊。郑克的质疑“小儿无识,路有衍物而拾取之,非剽掠也,何足深罪”,触及到了问题的实质。

3.晋安重荣镇常山,有夫妇共讼子不孝者,重荣面加诘责,抽剑令自杀之。其父哭啼言不忍,其母

诟詈逐之。乃继母也。重荣逐出,一剑毙之。

2郑克在“按语”中认为:古之后母疾前夫子,亦已多矣。苟得其情,则切责而严戒之可也。何必取快一时,加之非法乎?对于安重荣的作法,涉嫌“不教而诛谓之虐”的俗语,自当鉴戒。

第二,郑克通过对不同判例之间的比较,强调判例的适用条件,揭示法律适用中的细节对案件结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判例研究: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18

19

20前引 16。何勤华:《论宋代中国古代法学的成熟及其贡献》,载《法律科学》2000年第1期。前引 16。

1.唐李杰为河南尹,有寡妇告其子不孝。杰物色非是,谓寡妇曰:“汝寡居,唯一子,今告之罪,致死也。得无悔乎?”妇言子无状,宁勿惜。杰曰:“审如此,可买棺来取儿尸。”因使觇其后。寡妇出,与一道士语曰:“事了矣!”俄将棺至。杰即令捕道士,劾问,具服与寡妇通,为子所制,故欲除之。于是杖杀道

士,纳于棺。

23郑克在“按语”中同时列举了后母告子的另一案例:曾孝序资政知秀州,有妇人讼子。指邻人为证。孝序视其子颇柔懦,而邻人举止不律。问其母,又非亲。乃责邻人曰:“母讼子,安用尔为?”事非涉己,因并与其子杖之。闻者称快。

对上述两个判例,郑克进行了比较,认为:“继母私邻人而忌其子,间之,故使讼。邻人与道士类矣。然彼教寡妇讼其子以死罪,故杀之。此教继母讼其子,罪不致死也,故杖之而已。”通过对比,郑克对教唆词讼罪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讨论。在《唐律疏议》中,有“教令人告”的规定:“诸教令人告,事虚应反坐,得实应赏,皆以告者为首,教令为从。”同样是教令其母告子,根据所告案件的性质确定教令者的责任,填补了制定法所未能涵盖的情形,拓展了制定法的调整领域。

2.苏给事为大理寺详断官时,民有父卒母嫁者。闻母死已葬,乃盗其柩而之。法当死。独

自曰:“子盗母柩,纳于父墓,岂与发冢取财者比?”请之,得减死。

24郑克在“按语”中,同时列举了下述2个判例。其一,侯瑾少卿提点陕西刑狱时,河中有民父死母嫁,十余年亦死。辄盗发冢,取其棺与父合葬,法当大辟。有司例从轻,瑾请著于令。其二,张唐卿状元通判陕州,时有民母再适人而死者,及父之葬,

子狠母不得

,乃盗丧同葬之。有司请论如法。唐卿权府事,乃曰:“是知有孝而不知有法尔。”遂释之以闻。

在对上述3个判例进行比较时,郑克认为:侯瑾、苏所判案件,在情节上相似:母与后夫同穴而葬,于是发其冢取其柩,故论以劫墓见尸之法,而请之仅得减死也。张唐卿所判案件,在情节上则完全不同:后夫尚存而母死未葬,独盗其丧归,非发冢取棺,则法亦轻,虽释之可也。

第三,郑克提出了判例适用中的类举原则,并通过具体判例对其予以阐述。

杜镐侍郎兄仕江南为法官,尝有子毁父画像,为近亲所讼者,疑其法未能决,形于颜色。镐尚幼,问

知其故,辄曰:“僧道毁天尊佛像,可以比也。”兄甚奇之。

25郑克在“按语”中认为,荀子有言:“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杜镐对案件所发表的见解,即属

于“类举者也”。此外,黄霸戮三男、王尊杀假子等案件的判决,也属于类举。 26在这两个案件中,行为人

被认为是“禽兽聚鹿”,人杀禽兽无罪,“则戮之可也。”

另外,在我国韵文法律书宋《刑统赋》中,对成文法典与司法实践差距如何克服和处理,进行了高度的理论概括:“律义虽远,人情可推”;“吏之于法,知非艰,而用为艰,宜尽心于用刑之际。”我国台湾学者陈士诚认为:前者“是实为刑统赋卷头之赋,其意义盖谓刑法理论之深远,一如人情,人情为本,故于刑法之条文,毋拘泥于文字之末,一本人情解释可耳”;后者“实为《刑统赋》压卷之大文字,法文之应置重于具

体的妥当性,实较抽象的妥当性为重。”

27三、明清时期的判例研究

明清时期,不但编撰有专门的判例汇编,而且出现了判例研究的专门著述。明朝的判例汇编既包括私

23

24 25 26 27陈士诚:《论吾国韵文法律书宋“刑统赋”》,载《法律评论》第433期。另外,我国台湾学者张伟仁认为:“我国传统法制是经过历代的

黄霸判处“共妻一妇”的兄弟三人死刑;王尊判处“妻母”的养子死刑,案例均见《折狱龟鉴·卷四》。前引 16。前引 16。前引 21。中国法学2006年第1期

中国古代的判例研究: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人所制作的判例,如李新著《折狱新语》,也包括官府编撰的判例要旨汇集,如《问刑条例》。清朝继承了唐宋时期判例的编撰风格,周尔吉编纂有《历朝折狱纂要》,胡文炳编纂有《折狱龟鉴补》,为司法裁判提供经验和借鉴。28此外,清朝还编撰有《刑案汇览》、《新增刑案汇览》、《续增刑案汇览》,判例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而且,清朝出现了研究判例的学术著作,如吴坛的《大清律例通考》、薛允升的《读例存疑》、杨昱的《牧鉴》、吕芝田《律法须知》等。其中,《大清律例通考》详细考察了《大清律例》中的条例,通过例案入手,考察例文的沿革和发展,确定例文的准确内容和含义。《读例存疑》通过对不同条例的比较,对律例关系、例文相互间的关系进行考察。此外,薛允升还对例的形成与适用、例的规范与完善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关注的范围扩展到了判例适用的社会效果。薛允升创作《读例存疑》的目的,据其自序为“备朝廷重开修例之用”。修例是清朝的立法活动,刑部进呈御览奏疏称:“其书大旨,以条例不外随时酌中因事制宜之义,凡例之彼此抵牾,前后歧异,或应增应减,或畸轻畸重,或分析之未明,或罪名之杂出者,俱一一疏证而会通。博引前人之说,参以持平之论,考厥源流,期归划一,诚巨制也。”杨昱所著《牧鉴》,创立了经(经义)、史(判例)、论(评论)结合的判例研究模式,可以认为是这一时期判例研究的代表之作。吕芝田《律法须知》则从制定法适用的原则与技巧角度,讨论了判例的价值和作用,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判例理论。在清朝牧吏的著作中,也不乏关于判例研究的内容。其中,汪祖辉所著《学治臆说》、《佐治药言》,最具有代表性。

明清时期创立了判例研究的独特模式,杨昱著《牧鉴》,以“治本”、“治体”、“应事”、“接人”分类,并以专门、具体的主题分卷,各卷中又以经(经义)、史(判例)和论(评论)等三部分相互支撑。

例如,《牧鉴》卷六“讯谳”

首列经义之内容:

王制曰:“凡五听之讼,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悉其聪明,致其忠爱以尽之。疑狱,与众共之。众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

吕刑曰:“非佞折狱,惟良折狱。罔非在中,察辞于差。非从惟从,哀敬折狱。明启刑书胥占,咸庶中正。其刑其罚,其审克之。”

次为典型之判例:

宋文帝以弟义恭为并州刺史,戒之曰:“讯狱虚怀博尽,无以喜怒加人。能择善而从之,美自归己。不可专意自决,以矜独断之明也。”

欧阳修为绵、泗二州推官,留心于狱。偿夜治官书,屡废而叹。妻问之,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而不得耳。”妻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耶,以其求而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

最后是代表性观点:

周子曰:“刑者民之司命,情伪微暧,其变千状。苟非中正明达而果断者,不能决也。”

庐陵欧阳氏曰:“吾尝官夷陵,暇取架阁陈年文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以无为有,以枉为直,违法徇情,灭亲害义,无所不有。当时仰天誓心,自尔不敢忽。”

鲁齐许氏曰:“刑狱之事,暧昧未明。情态千变,苟不以至公无私之心,详察其间,差之毫厘,人命生死系焉。公以议狱,尚有不周,如或畏权势,而变乱是非,徇亲故而交通贿赂,好恶喜怒,私意一萌,断无平允。”

又如,《牧鉴》卷七“刑罚”

首列经义之内容:

28胡文炳在《折狱龟鉴补》自序中,说明了其选择判例之范围与目的:“于朝廷之用刑录之,欲以识其大也;贤哲之论刑录之,欲以究其微也;

子弟之报仇录之,欲以效其本也;定骄兵悍将之乱者录之,欲文武之和衷也;止破邑陷城之杀者录之,欲彼我无间也;化山贼峒蛮之梗者录之,欲宽猛之相济也;薄饥民判觉之罪者录之,欲以和众而安民也;任偏执而贻后世之讥、失出入而致当身之患者录之,欲以鉴戒而审

中国法学2006年第1期

大禹谟:“刑期于无刑。”

吕刑:“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轻重诸罚有权。”

王制:“刑者,也,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次为典型之判例:

贾彪为新息长,小民贫困,多不养子。彪严为其制,与杀人同罪。城南有盗劫杀人者,北有妇人杀子者。彪出案发,掾吏欲引南。彪曰:“贼寇害人,此则常理。母子相残,逆天违道。”遂驱北行,案验其罪。城南贼闻之,亦面缚自首。数年间养子者千数。

柳公绰为山南东道节度使,行部至邓县,吏有纳贿、舞文,二人同系。县令以公绰素持法,必杀贪者。公绰判曰:“赃吏犯法,法在;奸吏坏法,法亡。诛舞文者。”

张咏知杭州,岁饥,民冒禁贩盐,捕获者数百人。咏悉宽其法。官属执言不可,咏曰:“钱唐十万家,饿殍如此,若盐禁益严,则聚而为盗,患益甚矣。俟秋成敢尔,当痛绝之。”

最后是代表性观点:

西山真氏曰:“针芒刺手,茨棘伤足,举体凛然,谓之痛苦。刑威之惨,百倍于此。其可以喜怒施之者乎?虎豹在前,坑井在后,号呼求救,惟恐不免。狱犴之苦,何异与此?其可使无罪者坐之乎?”

上述经、史、论结合的研究模式,重在揭示判例弥补制定法局限的功能目标,强调法律价值观念的作用和地位,重视法官的主体地位在法律适用中的意义,以及对制定法正确理解的重要性。

明清时期的判例研究,关注到了法律适用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对制定法适用中的环节和因素,进行观察和思考,对法律与社会相互之间的关系给予高度重视:首先,制定法适用的基本原理,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吕芝田在《律法须知》中提出了“情重则罪重,情轻则罪轻”的法律适用原则,29白松长则提出了“不亏法以依俗,不执律以戾情”的法律与社会相互关系原理。30这些论述实际上认识到了法律的稳定性与可变性之间,需要保持协调,法律应当对社会的基本价值观给予回应。

吕芝田在《律法须知·卷上》,列举了具体案例:“律内娶已之姑舅、两姨姊妹,杖八十,离异。以有缌麻之服也。有犯奸者,例应发附近充军。但近例姑舅两姨姊妹为婚,已听从民便。而犯奸拟军流,似觉情轻法重。乾隆4年,松江娄县民张八与杨银姐通奸一案,松江苏臬司以姑舅两姨姊妹为婚,有听从民便之上谕,将张八免遣,照律拟徒。详奉苏抚院张批结,亦原情定案之一法也。”

其次,制定法适用中案件的情、节、形、理等,关系到法律准确适用的主、客观因素,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事之情节要明。盖情者两造起衅之所由也,节者,事之前后层次也。当日意欲何为,人之情也。彼此交会情景,事之形也”;“情节要合理。盖情者,起事之初也。情真既理当。形者,做事之状也,形切既无疑。如盗贼起意谋劫、谋窃,谓之情;其必因何而为,或迫于饥寒,或涎其富饶,此则谓理。如常盗行窃搜赃出入谓之形。众供如绘,赃经主认,则切而无疑。情形与理符合,方成信谳。”31判例为其后同类案件的裁判,提供了情、节、形、理等方面的参考,是司法经验和法律智慧的结晶。

吕芝田在《律法须知·卷下》,列举了下述判例:

1.会稽县吴圣清,控媳吴大仁妻马氏孀居4年而生子一案。查十月而产,怀胎常理。若气血不调,或先期欲产或过期不产。如有哀乐不节,及愁怒伤肝,胎失所养,不能骤长,有迟至三、四年而后生者。且孕妇过期不产,备载诸书:《济阴纲目》卷9第54页;《医书纲目》卷35第20页;《本草纲目》卷52第45页;《景岳全书》卷38第43页。今吴马氏怀孕几月,夫即去世,悲哀过度,便成血涸胎干,以致逾期而产。正与书言吻合。乾隆十四年定案。

29《律法须知·卷上》。

中国古代的判例研究: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2.有等贪眠妇人,因夫近处未回,掩门先睡,被奸徒窥伺,冒认入室而偷奸者。或经当时觉察,或被捉获,或于过后觉悟者。此等案件,最易捏混,须细心体察。再此项情罪,例无明文,临时比照酌议。

3.诬良为贱,例无明文。查例载:以贱为良者,杖九十,以良为贱者,杖一百。冒认良人为奴婢者,杖一百徒三年。若诬良为贱已告官有案者,将诬扳诬告之人,照冒认良人为奴婢律治罪;并未控官,不过因事争角,随口斥辱,本无污蔑字据者,止科不应重律。

清代学者对判例实施的效果,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律既多成虚文,而例遂愈滋繁琐。其间前后抵触,或律外加重,或因例破律,或一事设一例,或一省一地方专一例,甚至因此例而生彼例,不惟与他部则例参差,即一例分载各门者,亦不无歧异。辗转纠纷,易滋高下”。32判例的适用,带来了对法制秩序的冲击。判例数倍增加,对其又缺乏从适用上的理论研究与引导,只注重通过几年一次的修律规范。忽略对判例自身的研究和讨论,导致的必然是“第其始,病律之疏也,而增一例。继则病例之仍疏也,而又增一例。因例生例,孳乱无穷。例固密矣,究之世情万变,非例所可赅。往往因一事而定一例,不能概之事事;因一人而定一例,不能概之人人。且此例改而彼例亦因之以改,轻重既未必得其平;此例改而彼例不改,轻重尤虞。其偏倚既有例,即不用律。而例所未及,则同一事而仍不能不用律。盖例太密则转疏,而疑义亦比比皆是矣。”3

学者也关注到判例的出现和存在,有其客观的必然性,“或律重例轻,或律轻例重,大旨在于祛恶俗挽颓风,即一事一人以昭惩创,故改重者为多。其改从轻者,又所以明区别而示衿恤,意至善也。”34中国传统法中,强调案件处理的情、法两尽,要求国法与民情在具体案件的审理和判决中,彼此沟通,相互协调。法律的制定是情理被实定化的过程,法律也是情理发挥作用的一种媒介,“不仅法律本身的解释需要依据情理,而且法律也可因情理而变通。”35稳定的国家制定法法典与丰富多变的民情之间,正是通过判例形式,实现了有机的协调和相互的关照。由中国传统法律形式的特点决定,与中国传统律学研究一样,判例研究是一种经验研究。从研究的目标看,判例研究中侧重于历史借鉴,服务于制定法立法改革;从研究内容看,判例研究中侧重于收集司法活动中发现事实的技巧,注重对司法经验的总结和法律智慧的提炼;从研究方法看,判例研究中关注如何对已有判例的整理与运用,忽略了从判例中发掘法律原则和规则。中国古代未能在判例形成与适用的程序、判例适用的技术方法、判例效果的系统评价等领域,进行抽象、归纳、概括,上升到理论高度,并发展为系统的判例学说。

A bstract:A ncient China's ca se-law research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that is Qin-Han,Tang-Song and Ming-Qing.In Qin-Han phase case-law was arranged systemically and editing principles of ca se-law established.Tang-Song phase developed case-law research collections such aswritten by Zhen Ke.In Ming-Qing pha se,written by Yang Mu established a ca se-law research mode w hich includes classics(Jing),case s(Shi)and case review(Lun),and a special ca se-law research bookwritten by Xue Yunshen appeared.Ancient China's case-law researc h emphasized the summing up of judicial experience s,inspiring judges'wisdom and serving the judicial reform.However,A ncient China's case-law research did not developed into a systematic case-law doctrine.

(责任编辑:李小明) 32

《清史稿·刑法一》。

3《读例存疑》沈家本“序”。

2017年最新尔雅《中国古代史》考试答案

2017年最新尔雅《中国古代史》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下列不属于黄河中上游的文化是()。(1.0分)1.0 分 A、 马家窑文化 B、 裴李岗文化 C、 哨棚嘴文化 D、 齐家文化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2距今7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是()社会时期。(1.0分)1.0 分 A、 父系氏族 B、 母系氏族 C、 奴隶 D、 封建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答案解析: 3汉武帝从平民布衣中选取()为相,开启了中国君与相关系的先例。(1.0分)1.0 分A、 公孙策 B、 霍去病 C、 晁错 D、 公孙弘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4南方古猿最早的生存年代大致距今()。(1.0分)1.0 分 A、 三百万年 B、 四百万年 C、 五百万年 D、 六百万年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5对于帮其即位的地主豪强势力,()提出“生活上优厚待遇,政治上尽量少参与。”(1.0分)1.0 分 A、 刘彻 B、 刘秀 C、 刘备 D、 刘邦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答案解析: 6关于学者傅斯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1.0分)1.0 分 A、 中国现代史学界领军人物 B、 于1948年去了台湾 C、 著有《国史大纲》 D、 将西方治学方式传播到了中国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7《资治通鉴》的“资”是指()。(1.0分)1.0 分 A、 资质 B、 资助 C、 资源 D、 资格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答案解析: 8西周的土地制度为()。(1.0分)1.0 分 A、 井田制 B、 私有制 C、 均田制 D、

第五章 中国古代史学术动态

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初步形成 第一节华夏文明的起源 一、传说中的三皇五帝 在夏王朝之前,中华大地存在一个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尽管很多史家认为,这些古帝并非实有其人,而是由神话传说构成的,是不可信的伪古史。然而,这些传说仍然具有可信的成分,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个古史系统反映了我们祖先创造历史的轨迹,是我国从蒙昧时期进人文明时代的缩影。 三皇五帝时代处于我国的新石器时代。在这一时期,人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进行生产劳动。原始农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进人锄耕阶段,农作物的品种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产量有很大提高,经济作物品种增多。农业的发展为家畜饲养业奠定了基础,饲养牲畜的品种和数量都较以前明显增加。手工业技术也有了提高,制陶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 从现有考古资料看,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已达七千多处,遍布全国各区域,其文化内涵、时间先后等方面各有差异,如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大溪文化、良诸文化;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鄂、豫地区的屈家岭文化;东北、内蒙古地区的红山文化;甘、宁地区的齐家文化等。这些文化各有其重要价值,反映出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形成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异彩纷呈的特色。 从大约五千年前开始,我国黄河、长江流域的一些氏族、部落先后从母系氏族进入到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表明原始社会已经处于解体阶段。 二、古代国家的形成 原始社会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一般由联盟议事会选举产生,这也就是后人津津乐道的“禅让制”。在不断进行的掠夺性战争中,部落联盟首领获得了更多的财富,他们的家族变得更加富有和强大。随着部落联盟的发展和联盟首领后代地位的加强,他们开始觊觎联盟首领这一有利可图的位置。 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后,有意识地扶植其子启的势力,在他长期刻意的安排下,启在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建立了夏王朝,禅让制为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公共权力”日益蜕变为个人及家族权力的结果。夏王朝建立后,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管理机关被彻底改造为维护夏后氏王权的国家机器,因而有学者认为“启的夺权是质变,是野蛮与文明、部落制度与国家的分野”。 夏王朝建立后,夏朝君王建立了一套贯彻和维护王权的强制性机关,从而成为取代联盟管理机关的专政机构。同时,在地方上分封夏后氏同姓和异姓方国诸侯,使他们与夏王建立君臣名分的政治纽带,成为夏后氏家族的统治机器在全国各地的延伸。从这个意义上说,夏朝应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王朝。在夏王朝国家机器的运行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其中有不少是承袭原始社会末期早期国家的制度而来,在夏朝得以继续完善和发展。 商朝的国家形态上承夏朝、下开西周国家制度的先河。我国早期国家的一些基本制度,在商朝时期确立、完善而为后来的周朝所承袭并全面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内外服制”。所谓“内”、“外”,分别指商王直接统治地区和诸侯国地区。商王直接统治的中心地区又称为“王畿”,由内服百官治理;中心地区以外的土地是由商王分封或由他承认的诸侯国管理,他们与商王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上下级的臣属关系。这种国家结构在西周时演绎成分封体制,从而更加完善。“内外服”的国家结构,是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独具特色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此外,商朝职官系统的设置、刑法的制定等都较前代完善,对后来的西周产生了很大影响。 西周王朝建立后,历经周公、成王、康王三世的经略,国体一改商王朝时异姓国族林立而臣服于商的运作模式,逐渐建立起一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

中国古代判例制度研究

中国古代判例制度研究

中国古代判例制度研究 一、中国古代“判例”的概念界定 在中国古代,《抱朴子》记载:判例是一个经学概念而非法学概念,因此其显然不同于司法上可以适用的判例。据考证:中国古代文献中并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判例一词,法律意义上的判例来自西方。在西方判例法国家, 判例的定义:基于法院的判决而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定,这种判定对以后的判决具有法律规范效力,能够作为法院判案的法律依据。由此可知,中国古代不存在法律意义的判例。但目前为止学者并不赞成这一结论,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存在着法律意义上的判例。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载:判例指法院可以援引,并作为审理同类案件的法律依据的判决和裁定。由于这一定义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所以基本上已成通说。 二、中国古代判例制度的发展历程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判例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阶段 (先秦时期 )、发展阶段(汉唐时期)、完善阶段(宋元时期)、成熟阶段(明清时期)。 (一)先秦时期,乃判例制度产生的萌芽时期 据考证夏商时代并没有明确的判例法的记载,但是商代在审判中出现了“有咎比于罚”,即对于犯罪,要按照以前对同类犯罪进行处罚的先例来进行处理。西周时则继续沿用商朝的一些判例或习惯。战国时期,随着中国古代第一部成文法典《法经》的问世,成文法的主导地位也逐渐确立。但是判例法并未消失, 它对当时的成文法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秦代,司法实践中判案成例被广泛援用,廷行事或行事制度即是典型例证。至此,中国古代的判例制度正式形成。 (二)汉唐时期,乃判例制度的不断丰富发展时期 西汉时,出现了一种可以用来比照断案的典型判例,被称为决事比。西汉中期以后, 引经断狱之风盛行,司法官在遇到疑难案件而成文法律没有规定时,便求教于儒家经典中的古老判例、故事和原则进行裁判。东汉和两晋时期,故事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包括制书、诏诰,还包括先例和司法审判的案例。此时,故事成为了一种与律令并行的成例。隋唐时期, 成文法比较完备, 对例的限制较多。比如唐高宗时, 曾一度废止了例。但审判中援引先例的事仍时有发生。据史料记载一般的法律适用原则在法律无明文规定情况下,可以有条件地

大学中国古代史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中国古代史试题 考生注意: 一、本试卷共五道题:单选、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二、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必须遵守考试纪律,否则按相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三、试卷答完后,须将问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不得带出考场; 四、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姓名:﹎﹎﹎﹎﹎﹎﹎ 学号:﹎﹎﹎﹎﹎﹎﹎ 班级:﹎﹎﹎﹎﹎﹎﹎ 考号:﹎﹎﹎﹎﹎﹎﹎ 祝你考试愉快!

中国古代史试题 (命题范围:隋~清)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一卷客观题部分 一、单选。(1′×15=15′) 1、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A、581 B、587 C、589 D、618 2、南宋初年,被任命为东京留守的是() A、李纲 B、岳飞 C、韩世忠 D、宗泽 3、唐肃宗时期的权宦是() A、李辅国 B、高力士 C、程元振 D、鱼朝恩 4、元朝管理西藏地区的事务机构是() A、中书省 B、宣政院 C、枢密院 D、御史台 5、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土木之变 B、夺门之变 C、庚戌之变 D、大礼仪之争 6、清雍正帝推行全国的经济政策是() A、两税法 B、诸色户计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 7、金扶持谁建立了伪齐政权() A、刘豫 B、张邦昌 C、石敬瑭 D、蔡京 8、明朝四大权宦依次是() A、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 B、王振、冯保、刘瑾、魏忠贤 C、魏忠贤、汪直、冯保、刘瑾 D、刘瑾、王振、汪直、魏忠贤 9、南宋和谁通过什么确立了君臣关系() A、西夏庆历和议 B、辽澶渊之盟 C、金绍兴和议 D、金隆兴和议 10、“西厂”的设置时在哪个皇帝时期() A、永乐 B、宣德 C、正统 D成化 11、唐朝管理天山以南的机构是() A、安西都护府 B、北庭都护府 C、西域都护府 D、宣政院 12、“柜房”与“飞钱”出现在()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3、1583年,来到中国的西方传教士是() A、沙勿略 B、马可波罗 C、利玛窦 D马戛尔尼 14、“八旗制度”是以什么作为基层社会组织单位的() A、牛录 B、固山 C、甲喇 D、谋克 15、《古今图书集成》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组织编写的 ( ) A、永乐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中国古代史》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 一、中国古代史概况 中国古代史讲述我国远古至明清时期的历史。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 史学界一般把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分界线划在公元前21世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界线,虽有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魏晋等多种不同的说法,但战国封建说较为流行,以公元前476年为界。按照这种划法,原始社会大约从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1世纪,奴隶社会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476年,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到1840年。这种划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把春秋战国划在两个不同的社会形态,把清朝后期排除在古代史之外。但它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古代的历史仍然是有一定帮助的。我们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按照这种流行的分期方法来处理问题的,但对其中的某些环节进行了调整,将春秋战国视为一个整体,并将涉及清代后期的若干问题。 我国的原始社会包括猿人、智人和氏族公社三个时期,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遗存。从已发现的材料看,“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是我们的远古祖先。智人开始人工取火,并发明了弓箭,推动了原始社会的发展。氏族公社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仰韶文化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典型,龙山文化是父系氏族公社的典型。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剩余产品,所以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随着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和分工的发展,原始集体生产逐渐被个体生产所取代。个体生产发展的结果是财产私有。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出现了贫富的分化,导致了原始社会的瓦解。 我国的奴隶社会包括夏、商、周三代。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阶段,商朝是发展阶段,西周是鼎盛阶段,春秋战国则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的阶段。在夏商周三代,全部土地和奴隶在名义上属于国家所有,各级奴隶主只享有占有权和使用权,在形式上表现为奴隶主阶级的多项占有。与奴隶主阶级这种所有制相适应,在政治上表现为严格的宗法制、分封制和等级制。奴隶主阶级为了保持他们的统治地位,建立了强大的国家机制。神权也是奴隶主阶级进行统治的特别重要的补充手段。 我国的封建社会包括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和明清五个时期。有时处于统一的局面,有时则出现分裂的格局,情况复杂。秦汉时期包括秦、西汉、东汉三个王朝,是第一个统一时期,也是封建时代的重要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时代的第一个分裂时期,包括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等阶段,头绪相当纷繁。三国是指魏、

论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演变与特点

论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演变与特点 篇一: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演变 第一章夏商时期的司法 夏商的司法制度 关于夏商的司法体制,没有具体划分,其政治体制在以帝国程度上就是其司法体制的原型。夏商的政治体制有内服和外服之分,内服即中央和王室机构体系,外服即地方诸侯机构体系。夏商比较专门的司法机构体系史书上无记载。 夏司法制度 1.司法机关 大理:中央最高司法管 士:地方司法官 蒙士:基层司法官 2.审判制度 “神判”、“天罚” 3.监狱的设置 “圜土”、“夏台” 商司法制度 1.司法机构 司寇:中央最高审判机构

士:地方司法官 蒙士:基层司法官 2.审判制度 (1)重案: 三审,即史与正的审理、大司寇的复审、三公参听的再审。 (2)疑案: “疑案,泛与众共之,众疑,赫之,必察大小之比以成之。”——《礼记·表记》 (3)量刑: 可轻可重者,主张从轻; 可宽可严时,主张从宽。 3.监狱的设置 “圜土” “囹圄”:“所以拘罪人” 夏商的司法总结 其司法主要有以下之特点:1.,尚未从行政、军事体制及其职能中分商两代的司法体制及其职能离出来,它们基本上是合而为一体。2.商两代属于中国权法时代,司法制度具有鲜明的天讨、天罚、神判的特色。司法审判大权握足于各级奴隶主宗主手中。 3.着司法审判制度的产生,作为刑罚执行机构的监狱也开始出现。第二章西周的司法制度 1)司法机关的设置:自上而下依次为:①周王②大司寇③小司寇,地

方效仿中央,地方司法机构主要是指天子京师和诸侯国都之下或基层地方执行司法事务的官职或机构。 2)诉讼审判制度:1肺石达穷民,路鼓制度2证据制度:仅控告而无证据则不受理,至于证据来源,首先允许刑讯逼供,就是要求必须要有口供。并且以当众宰牲发誓为诉讼辅佐证据。3五听制度:辞,色,气,耳,目五听,察言观色等技巧。4审理时限:收禁人犯五六天后才进行审理。尽心断狱,甚之又甚。5季节与司法:春夏不受,秋冬行刑。6三敕与民主司法7八议制度:规定亲故贤能,功贵勤宾不能采取一般程序审理,必须采取朝廷特别会议由周王最后定夺。这是后世八议制度的起源。8宣读行书制度:是后世读鞠乞鞠的来源。9审判程序:一般死刑案件的审理程序一般要经过二审终审,三宥程序仅仅适用于贵族。10法律宣教制度,周礼的悬法象魏很可能是最早的法律宣传普及教育制度。 3)司法较前代之发展:1体系更加完备,制度更加成熟2统治放于司法权下,权责进一步分明3司法审判程序进一步严格人性化,重视对人的法律教育。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司法制度 (一)司法改革 1.就司法机关而言,剥夺了旧贵族的司法审判权,改由封建职 业官僚掌握。 2.就司法形式和审判程序而言,改罪行擅断为依法断案,变秘密审判为公开审判。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简史 科学技术的定义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科学技术史既要研究科学技术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规律,又要探讨科学技术与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因此,科学技术史既不是一般的自然科学,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历史学。它是横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科学技术萌芽时期 中国科学技术的萌芽时期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中国是世界早期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发明弓箭和陶器、出现陶器 农牧业、观察天文、开创医药的地区之一。开始利用蚕丝制作丝绸。 先秦时期 夏商周时期奠定了中国科学技术的雏形。这时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青 铜器的铸造冶炼技术非常高超,同时也出现了原始的瓷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基本奠定。广泛使用铁器,同时还出现了炼钢技术和铸 铁柔化技术。《夏小正》成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事历书。有大规模的水 利工程,包括都江堰、郑国渠等。创造十进位制。发明筹算,能进行四则运算 以及乘方,开方等较复杂运算,并可以对零、负数和分数作出表示与计算。有学 者认为,筹算促成了印度-阿拉伯数字体系。创造九因歌,为世界上最简便的 乘法表,直到今日还在使用。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测定了比较精确 的回归年长度。中医学理论初步建立。 秦汉时期 中国古代的各个科学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农业上的轮作制已经确立。中

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面世。《九章算术》确定了中国古代的数学体系。造纸术已被发明并且得到了重大改进。造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长城的建造体现了中国当时建筑技术的发达。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已有牵星导航技术(过洋牵星术)。发明抽水马桶,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抽水马桶的国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 刘徽、祖冲之、张子信等对数学和天文学做出了很大贡献。裴秀提出的制图六体,创造了中国古代地图学的基础理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标志着农学的成熟。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丰富了中医学体系。葛洪在炼丹上的研究,对中国原始的化学做出了贡献。马钧在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代表了中国古代机械制造的水平。解飞、魏猛变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车磨。 隋唐、两宋时期 宋朝科技隋唐时经济文化发达,使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到两宋时,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达到了高峰。 元朝时期 阿拉伯与波斯科学技术传入中国。翻译诸如托勒密的《天文大集》、伊本·优努斯(又译作尤尼)的《哈基姆星表》(又译作《哈基姆历数书》)等天文学著作。中国人在此时开始使用阿拉伯数字。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王恂与郭守敬等完成编制《授时历》。《授时历》以365.2425天为一年,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只有26秒的差距。1303年,朱世杰著成《四元玉鉴》,将“天元术”推广为“四元术”(四元高次联立方程),并提出“消元”的解法。朱世杰

中国古代史试题两套【附答案】@北师大

装订线 北京师范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史(上)任课教师姓名: 卷面总分: 宁欣100 分考试时长: 100 院(系):专业:年级: 分钟考试类别:闭卷□开卷□其他□姓名:学号: 阅卷教师(签字): 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30分) 1.丁村人 2.二里头文化 3.名家 4.云梦秦简 5.算赋 6.《水经注》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管仲改革的内容。 2、侯景之乱的影响。 三、论述题(可任选两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王莽改制述评。 2、门阀士族的形成及演变。 3、秦到南北朝赋役制度的演变。

北京师范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 答案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史(上) 任课教师姓名:宁欣 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30分) 1.丁村人: ①属于早期智人;②生活于旧石器时代中期;③距今约7万年左右;④在山西襄汾丁村发现;⑤能够使用石制工具,并对工具进行加工。 2.二里头文化: ①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395年到公元前1625年之间;②分为四期,四期的归属有较大分歧;③第三期的内涵最丰富,有两座宫殿遗址,墓葬中发现不少青铜器和玉器;④青铜器和玉器中不少属于礼器和祭器;⑤第三期一号宫殿的被废弃正是夏灭商兴情况的反映。 3.名家: ①战国时以辩论名实问题为特征的学派;②代表人物有惠施与公孙龙等;③惠施提出了“小异同”“和“大异同”的命题,还定义了数学上无穷大、无穷小的概念;④公孙龙讨论的主要是“名”与“实”的关系和“指”与“物”的关系,主要观点包括“离坚白”说和“白马非马”说 4.云梦秦简: ①1975年底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发掘出的一批秦墓;②11号墓出土了一批竹简; ③简有1115枚,还有80片残简;④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秦简;⑤是研究秦史非常珍贵的资料。 5.算赋: ①是秦汉时政府向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②据汉律规定,民年15至56,不管男女都要出算赋;③每人每年1算(120钱)以充军费;④算赋、口赋是封建国家最大的一项财源,在赋税中占重要比重;⑤人头税过重是导致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 6.《水经注》: ①北魏时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水经》作注而撰写的一部地埋学著作;②全书40卷,30万字;③书中记述了河流水道1252条,并详细记载了这些河流水道的方位、流向、经过区域,以及这些地区的地形地貌、植物动物、农业工业、风土人情等;④它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是研究这个时期历史、地埋、考古、农业、水利的重要文献。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管仲改革的内容。 一是内政上实行“叁国伍鄙”制。“叁国”即把“国人”分为三部分设三官管理。“伍鄙”,即把郊外分为5个属,设立五大夫管理,一属含10县。这一改革表明,春秋初年,齐国的国野关系开始破坏,出现“四民”杂处的情况。如此整顿内政,为的是集权于贵族,加强统治。 二是军事上实行兵民合一组织。按此系统组织的国人,平时生产,战时出征。

中国古代史历史学教学大纲下

课程编号:16014202 《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The Syllabus of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适用专业:历史学本科 总课时:72(其中理论72 ) 学分:4 制定单位:历史文化系执笔者:王芳审核人:赵元编写日期:2010年9月20日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本科的主干基础课。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科学地、系统地阐明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及其规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专业相关理论和历史基本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扎实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发展动态,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增强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自信心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 第十章隋朝:统一帝国的再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隋朝前期的政治 掌握隋初的各项政治制度及隋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熟练掌握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大索貌阅、输籍定样等重要概念; 第二节隋朝政治经济的发展 了解隋朝政治经济的发展的概况,熟练掌握隋代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及其影响。 第三节隋朝的文化和对外文化交流 了解隋朝的文化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概况。 第四节农民起义与隋朝的灭亡 掌握隋末农民起义的具体经过及结果,熟练掌握隋末农民起义的背景及其意义。了解隋朝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地位。 第十一章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 第一节唐前期的政治和经济 掌握唐初的各项政治制度及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熟练掌握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武则天的统治等重要史实。分析唐代前期繁盛局面产生的重要原因。 第二节唐后期的政治和经济

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高中) 含答案

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高中)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卷共有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思想,然而历代商品经济仍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据此回答1-4题。 1.我国古代商品经济最初产生于( ) A.原始社会后期B.商朝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思想,所以孔子是主张重农抑商的 B.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始作俑者,所以战国时法家都是主张重农抑商政策的 C.重农抑商政策的经济基础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以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结果,因而它长期的实行,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 D.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从事工商业者作传记(《货殖列传》),说明秦汉以前工商业者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而后世的正史中再也看不到专门为工商业者作的传记,说明由于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工商业者不再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了 3.以下哪些是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 ) ①封建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的性质 ②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利益的反映 ③封建社会初期不具备发展工商业的条件 ④诸侯国出于政治、军事因素的考虑 A.①②③B.①②④ C ②③④D.①③④ 4.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B.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C.保证政府稳定的财政收入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对北方边疆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据此回答5-6题。5.下列情况不符合两汉时期匈奴历史的是( ) A.经济生活由畜牧业发展到农牧业 B.铁器已广泛用于生产、生活等领域 C.从分裂走向统一,形成了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D.西汉对其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6.两汉与秦朝对匈奴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 A.修建防御工事B.和亲与互市 C.进行战争D.迁民屯边 张骞出使西域,促成当时世界几大文明在西域的碰撞与交融,使当地文化丰富多彩。据此回答7-8题。 7.司马迁称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主要是由于( ) A.张骞没有完成使命B.西域不愿同西汉夹攻匈奴 C.了解到西域的历史地理与风俗人情D.开辟了西汉同西域的交通 8.当时,西汉传人西域的物品与技术是 ①丝织品与金属工具②铸铁技术③井渠法④葡萄与石榴

判例制度在我国确立的可行性研究

目录 目录 (1) 判例制度在我国确立的可行性研究 (2) 摘要 (2) Abstract (3) 引言 (4) 一、判例制度概述 (4) (一)判例及判例制度的含义 (4) (二)判例制度的历史发展 (5) 二、我国建立判例制度的必要性 (5) (一)成文法的缺陷是建立判例制度的根本原因 (5) (二)司法解释并不足以弥补成文法的缺陷 (6) (三)判例制度的建立能够极大提高法官的素质 (6) (四)判例制度可以节约司法成本并提高效率 (7) (五)判例制度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 (7) (六)判例制度的引入有助于法律的普及 (7) 三、在我国建立判例制度的可行性 (8) (一)从世界范围看两大法系正在走向融合 (8) (二)从我国历史上看存在判例制度的传统 (8) (三)判例制度与我国立法体制并不矛盾 (9) 四、我国判例制度的构建 (9) (一)构建我国判例制度的基本原则 (9) 1、判例只是制定法的一个补充制度 (9) 2、只有经过确认程序确认后的裁判才能成为判例 (9) 3、我国判例法的两级体系 (9) 4、效力原则 (9) (二)判例的效力 (10) (三)判例的发布 (10) (四)判例的制作 (10) (五)判例的运用 (11) (六)判例的废止 (11) 注释 (12) 参考文献 (13)

判例制度在我国确立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 瞬息万变的大千社会使当今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事实纷繁复杂,而这无疑与法律的稳定性和系统性形成了矛盾。法律总是要滞后于社会现实的发展,当法律无明文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的情况下,如何去解决社会现实中存在的林林总总的矛盾,如何去调节法律关系,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从而保护弱者的利益这一命题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判例制度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好方法,所以对于我国建立判例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探索是必要的。本文从判例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如何建立等几个方面来研究。首先判例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一是成文法的缺陷是建立判例制度的根本原因;二是司法解释并不足以弥补成文法的缺陷;三是判例制度的建立能够极大提高法官的素质;四是判例制度可以节约司法成本并提高效率;五是判例制度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六是判例制度的引入有助于法律的普及。其次判例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可行性:第一,从世界范围来看,两大法系正在走向融合;第二,我国历史上存在判例制度的传统;第三,判例制度与我国的立法体例并不矛盾。最后,如何建立我国的判例制度:其基本原则是判例只是制定法的一个补充制度,只有经过确认程序确认后的裁判才能成为判例,我国判例法应采取两级体系并且遵循效力原则;判例的效力等级低于制定法,不得与宪法和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相违背,法官在审理具体案件时,应尽量依据已有的制定法律规范作出裁判,只有在缺少制定法依据的情况下,才可以遵循先例或创制判例进行裁判;判例的发布应由法律授权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立法应当规定判例的运用方法,必须将待处理案件的要点与判例中的要点进行对比,找出其中具有本质联系的法律规则,最后依据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观念作出裁判;应当有相关的立法规定对判例进行更新,将失效的判例对社会公开。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应尽早建立自己的判例制度,服务于实践,更好地帮助我国的法制建设。 【关键词】判例判例制度建立必要性可行性

学术史回顾

“从中国与不丹边界问题看中不外交前景”的学术史回顾 10国际政治10368028 周梦莹 在中国与俄罗斯在黑瞎子岛的边界划定之后,中国在陆上仍没有划定的边界就只剩下中印边界和中不边界了。不仅如此,不丹还是唯一一个到目前还没有与中国建交的邻国。中不建交进程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相应地,中不边界双边谈判也进行地极其缓慢,虽然中不边境十分安宁,但边界问题仍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不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为什么边界问题悬而未决?不丹与中国的外交前景会走向何方?这些问题都需要联系起来考虑,并且尚待回答。再者,令勘界学家头疼的边界问题被作为政治问题提出,使得这个课题更具前瞻性,并且如果能提出政策性建议,那就更加有意义了。对此课题,前人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相当的研究成果,可以把它们简单分为以下四类来介绍。 一、中国与不丹关系综合研究 1976年印度学者拉姆?拉合尔撰写的《现代不丹》①是不丹研究领域中的一本重要著作,但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为印度扩张主义政策效劳的。它提供了一定的历史资料,可以通过这来了解印度扩张主义者的立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中国和不丹的关系。 该书第五章——《不丹的佛教》,肯定不丹的佛教主要是受到西藏而非印度佛教的深刻影响,同时,强调印度对不丹佛教的最先移植的源头关系。指出了不丹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的构建来自于西藏佛教。 该书第六章——《和邻邦的关系》,分别对不丹和中国、印度的关系做了详细介绍,不丹和尼泊尔、孟加拉国等国家的关系则被穿插在其中一笔带过。从其文字间不难看出,对于不丹来说,中国表现出一种极恐怖的扩张性强国形象,而印度则是一个坚实可靠、慷慨大方的老大哥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丹与中国的关系分析中,“西藏”被作为与印度、锡金等主权国家同等地位的概念来使用,并且认为西藏人亲切友善来与中国人加以区分,甚至在本书所附的不丹地图中,西藏也是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呈现。该书在历史上既不承认中国对不丹的宗主权,也把1950到1951年间中国对西藏的解放理解为“收复”不丹的先兆,所以,中国对中不关系恶化背负着重大责任。通过对中不两国外交行为的分析,作者做出这样的初步判断:中国对不丹的政策是渗透和颠覆,而非直接挑起冲突,所运用的是同时摆出善意和好战姿态的两面手法。 该书在对不丹和印度关系这一部分,反而分析得比较客观,虽然着重强调1949年两国“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对两国关系的重要影响,但也承认印度政府宣称自己有责任保护不丹,却又在1962年以1949年条约未规定为由不履行保护责任,前后存在矛盾。印不关系总体来说十分亲密,尤其在经济方面有密切的合作。但中印边界冲突使得印不关系紧张的历史教训,让夹在两个大国中间的不丹感到无所适从,所以作者得出给印度的政策建议是:在与不丹的交往中要小心翼翼,不可以惹怒不丹和露出发号施令的大国傲气。 该著作的第七章对不丹的前景做出了大胆估计,相信不丹在未来一定能在各方面摆脱中国、印度或其他强国的控制,独立地处理国际事务,但军事力量方面

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_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卷共有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思想,然而历代商品经济仍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据此回答1-4题。 1.我国古代商品经济最初产生于 ( ) A.原始社会后期 B.商朝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思想,所以孔子是主张重农抑商的 B.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始作俑者,所以战国时法家都是主张重农抑商政策的 C.重农抑商政策的经济基础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以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结果,因而它长期的实行,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 D.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从事工商业者作传记(《货殖列传》),说明秦汉以前工商业者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而后世的正史中再也看不到专门为工商业者作的传记,说明由于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工商业者不再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了3.以下哪些是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 ( ) ①封建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的性质 ②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利益的反映 ③封建社会初期不具备发展工商业的条件 ④诸侯国出于政治、军事因素的考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4.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 A.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B.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C.保证政府稳定的财政收入 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对北方边疆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情况不符合两汉时期匈奴历史的是 ( ) A.经济生活由畜牧业发展到农牧业 B.铁器已广泛用于生产、生活等领域 C.从分裂走向统一,形成了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D.西汉对其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6.两汉与秦朝对匈奴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 ) A.修建防御工事 B.和亲与互市 C.进行战争 D.迁民屯边 张骞出使西域,促成当时世界几大文明在西域的碰撞与交融,使当地文化丰富多彩。据此回答7-8题。 7.司马迁称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主要是由于 ( ) A.张骞没有完成使命 B.西域不愿同西汉夹攻匈奴 C.了解到西域的历史地理与风俗人情 D.开辟了西汉同西域的交通 8.当时,西汉传人西域的物品与技术是 ①丝织品与金属工具②铸铁技术③井渠法④葡萄与石榴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 考试必备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 选择、填空: 1、开皇九年正月,隋攻入建康,灭掉了陈朝。 2、隋的统一,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再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有利于各民族的融 合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3、隋王朝的统治基础是以关陇士族集团为核心的南北士族地主阶级。 4、三省六部制度,自隋定型。三省之名在魏晋时早已存在,而三省并立,各有分工,三省长官共同向皇帝负责则 始于隋。 5、隋朝在府兵制度上的改革,使府兵制进一步与均田制结合起来,从而巩固了府兵制。 6、开皇三年,隋文帝命苏威、牛弘等进行修订,制成《开皇律》。制定《开皇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的需要和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贵族官僚在法律上享有特权。《开皇律》继承了中国封建法制的基本精神,所以也为历代封建法典所沿袭。《唐律》就是直接沿袭《开皇律》而来的。 7、魏晋南北朝选官体制是以九品中正制为考核。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进士科的创置,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开 始。 8、杨坚集团在夺取政权后,首先是确保统治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隋代的均田令,扩大了品官授田数量,实质上 就是利用法令强行扩大贵族官僚的地产。 9、开皇元年(581年),杨坚称帝后立即颁布均田令。隋初曾实行均田,但主要是解决官僚的永业田,此即所谓“方 蒙爵土”;而民田问题尚未全面推开,故出现“民田不赡”的现象。 10、“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既有利于国家的赋税收入,又打击了豪强士族的势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促 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11、大业元年,营建东都,于宫城东建含嘉仓,据考古发掘,含嘉仓已探出粮窖259个,大窖可储粮一万数千石, 小窖也可储粮数千石。唐朝建国20年,隋朝的库藏尚未用尽,隋代仓储之丰实是前所未有的,它为后代封建史家所艳称。 12、隋代工匠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掌握了提炼或控制胎料和釉料中铁的成分的方法,因此烧造出色调比较稳定的 白瓷。 13、造桥技术:河北省宁晋县著名的安济桥(又名赵州桥),隋代杰出工匠李春设计的。 14、隋炀帝时,日本开始采用汉人的衣冠制度。 15、隋炀帝的暴政主要表现为役赋繁重和刑法苛暴两方面。他即位后,隋朝的国力、武功达到极盛,他修建东都, 开凿运河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有深远的意义。 16、隋炀帝穷兵黩武,频繁发动对外战争。隋炀帝即位后,凭借着国家的富强,威胁高丽王高元来朝,高元不理, 炀帝即以此为借口,连续发动了三次对高丽的大规模战争。 17、隋炀帝为了张扬国威而连年出巡,他曾三下江都,六巡北塞。 18、大业七年十月,山东(首先爆发)邹平王薄起义于长白山,王薄起义具有明显的反徭役、反兵役的性质。 19、隋末农民起义的各地义军逐渐汇合,在617年前后形成三支主要力量:一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二为窦 建德领导的河北义军,三为杜伏威,辅公袥领导的江淮义军。 20、正当农民起义勃兴之时,一些地主官僚也乘时起兵。首先是礼部尚书杨玄感于大业九年起兵黎阳,进围东都。 21、隋朝自开皇元年(581年)建立,到大业十四年(618年)灭亡,前后历时37年。 22、唐朝中央政权的主要机构仍然是三省六部制,在地方上,唐朝仍实行州、县两级制。 23、唐高祖时,命裴寂等人以隋《开皇律》为基础,与武德七年(624年)损益而成《武德律》。太宗时对《武德 律》加以修订,修成《贞观律》,至此,《唐律》基本形成。高宗时,以《武德律》《贞观律》为蓝本,修成《永徽律》,后又对《永徽律》作出具体解释,撰成《疏议》30卷,后《疏议》附于律文之后正式颁行,形成流传至今的《唐律疏议》。《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课程类别校级优秀□省级优质□省级精品√国家精品□项目主持人丁毅华 课程建设主要成员赵国华、吴琦、熊铁基 中国古代史是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以内容丰富、资料浩繁、研究方法多样、研究历史悠久为基本特色的学科为依托的课程。 华中师范大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历史文化学院是国学大师钱基博、张舜徽等曾经执教的学院,他们是我院中国古代史课程建设的开创者。现仍在工作岗位上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的熊铁基教授也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史学家。我院的《中国古代史》课程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雄厚的实力。近20年来,老中青几代人又不断努力,使学科建设水平、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成为一门有实力、有特色的课程。 本课程受到国家、地方和学校的支持和扶植。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是国家级文科人才培养基地。本课程1991年被列为学校第二批重点建设的校级主干课程,1993年经过评估验收,被评为优秀。1994年12月,被评为湖北省普通高校优质课程。1997年、2002年又两度被评为湖北省普通高校优质课程。2004年,经过严格的评审,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湖北省教育厅文件,鄂高教[2005]4号)。学校对于本课程有显著的投入,课程的建设、改革一直在进行。与此同时,本课程在历史文学院的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担任课程负责人的是丁毅华教授。 丁毅华,硕士研究生学历,1982年起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工作。曾多次获得校级教学优秀奖,并主持过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并获省级奖励。参加了八卷本《湖北通史》的撰写,承担其中的“秦汉”一卷,1999年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分别获得湖北省、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部分收入《丁毅华史学论文自选集》,2002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治学严谨,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对教学研究关注和投入多,所撰写的教学研究论文已有多篇公开发表。 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是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目前在岗教师共9人,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在这支队伍中,有老一辈的历史学家熊铁基教授(博导),也有中青年博导、博士。多年来,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已形成良好的教学梯队。 熊铁基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秦汉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出版了多种专著,如《秦汉新道家略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秦汉官制史稿》(与安作璋合著,齐鲁书社1984年)、《秦汉军事制度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汉唐文化史》(湖南出版社1992年)、《中国老学史》(与马良怀、刘韶军合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秦汉文化志》(《中华文化通志》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二十世纪中国老学史》(与刘韶军等合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等,长期担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已经成为知名的史学家。

简论中国古代判例法研究

简论中国古代判例法研究 论文摘要判例法是中国古代法律的重要渊源,它与成文法并行适用,以弥补成文法固有的缺陷,在其适用的前期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法律工具;但后期会出现判例臃肿杂乱、繁复难用等弊端。民国以后,判例法则完全被排斥在有效的法律体系之外,形成了成文法一统天下的局面。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诸多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而成文法囿于自身滞后性、抽象性等缺陷的限制,不可能对诸多新的社会问题加以及时的应对;同时成文法的抽象性致使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进而导致法律的不确定性。通过对中国古代判例法的产生、发展及其运行机制的具体分析,为当今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中判例法制度的重构提出具体建议。 论文关键词判例法成文法制度重构 判例法不仅仅是英美法系的专有名词,在已经消失的中华法系中也能找到判例法的身影,只是没有判例法这一称谓而已。在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系中,判例法一直是作为法律依据被适用的,然而,伴随着清末修律,特别是国民政府“六法全书”的颁布施行,中国古代判例法终于走到了尽头。在当今社会成文法大行于世之时,成文法所固有的僵硬性、滞后性、模糊性等缺陷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弥补以上缺陷判例法就是不二的选择。 一、中国古代判例法概述 中国古代判例法是中国古代法律重要的表现形式,也是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称谓,而当代学者对其类型和作用也有不同的划分。 (一)古代判例法的称谓 中国古代与判例最为接近的用语在不同时期略有不同,具体是秦朝时有廷行事、汉朝时有决事比、晋朝有故事、唐朝有法例、元朝有断例、清朝有成案都与判例有相同之处。然而不论是秦朝的廷行事、汉朝的决事比、晋朝的故事,还是唐朝的法例、宋元的断例、清朝的成案乃至清朝的通行,都不能一概地认为是判例法。廷行事、决事比、故事、法例、断例、成案与通行在内容上都有两部分:一是把判决或行政事例内容上升为相关的成文法仍称为“例”的一类规范体系,二是可称为判例的部分。虽然在对其进行严格区分是可能的,但从司法适用上看却没有实质性的区别,所以为了适应当代学术交流,以判例法概而论之是可以的。 (二)古代判例法的类型 中国古代不管是什么模式下的判例,若从判例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作用看,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创制型判例,本质上是全新立法;补充型判例,作为对已有法律条文的补充;解释型判例,作为对法律条文和概念等地解释和具体化。当然这三种类型的判例在不同判例模式中分布是不同的:成文法典下的判例以解释型判例最多,补充型次之,创制型最少;无成文法典下的判例以创制型判例最多,解释型次之,补充型最少。前者以清朝为代表,后者以元朝为典型。清朝的大部分判例是对相关法律中的概念、条文含义进行解释与确定,如道光七年山西

中国古代史试题汇总及答案

中国古代史试题汇总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史书载:“初,纥风俗朴厚,君臣之等不甚异,故众志专一,劲健无敌。及有功于唐,唐赐遗(赠也)甚厚。可汗始自尊大,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中国为之虚耗,而虏俗亦坏。”材料正确反映了 [ ] A.回纥强大的原因 B.唐文化对回纥的影响深刻 C.回纥衰落的原因 D.唐文化对回纥的破坏严重 【答案】B 2.唐朝后期,吐蕃最西与之为邻的是[ ] A.波斯 B.大秦 C.大食 D.天竺 【答案】C 4.骨力裴罗统一回纥各部后,所控制的地区包括[ ] A.东起兴安岭,西到里海 B.东起黑龙江,西到阿尔泰山 C.东起大海,西到咸海 D.东起大海,西到阿尔泰山 【答案】B 5.下列少数民族中自己学会制造铁器的是[ ] A.突厥族 B.族 C.回纥族 D.吐蕃族 【答案】D 6.唐朝从内地传入吐蕃的手工业生产技术主要有[ ] ①养蚕②铸铁③酿酒④制碾磨⑤制瓷⑥造纸墨 A.①②④⑤ B.①③⑤⑥ C.①③④⑥ D.③④⑤⑥ 【答案】C 7.唐朝输往朝鲜的货物有[ ]

①丝绸②茶叶③铁器④瓷器 ⑤人参⑥药材⑦书籍 A.①②④⑥⑦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⑦ D.②③④⑥ 【答案】A 8.唐朝时,越州有个商人打算到外地去购进一些纸张和绫锦,下列何地距越州最近,可作为他的第一站?[ ] A.宣州 B.扬州 C.洛阳 D.益州 【答案】A 9.在以下的古代工具中,用于水利灌溉的有[ ] ①耧车②水排③翻车④筒车 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答案】A 10.唐开元年间被认为是古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世”,开元时期与贞观时期相比 [ ] A.经济繁荣程度更高 B.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C.阶级矛盾更加缓和 D.国家政权更加巩固 【答案】A 11.下列各项中,哪项是清朝前期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 ] A.苏州、杭州 B.杭州、扬州 C.苏州、广州 D.南京、广州 【答案】A 12.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采取的措施中哪一项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 A.推广植棉 B.奖励垦荒 C.实行“更名田” D.实行“摊丁入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