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资源元数据目录服务的设计.

教育资源元数据目录服务的设计.

教育资源元数据目录服务的设计.
教育资源元数据目录服务的设计.

教育资源元数据目录服务的设计

摘要随着网络教育资源的急剧增长,如何有效地提供教育资源查找服务,成为一项重要而迫切的研究课题。教育资源同网格资源一样具有海量、异构、广域分布等特性。本文基于教育信息共享需求,在一个统一的信息网格资源空间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元数据层次化结构模型。介绍了教育资源元数据目录服务的设计,实现教育资源透明访问的目标。

关键词教育资源;信息网格;元数据;资源透明访问;层次化体系结构

中图法分类号TP393

The Design of Metadata Catalog Service about Educational Resources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mount s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issue to provide users with effective service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search. Unfortunately,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retrieval cannot answer the challenge of the issue , on account of the complex characters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 such as vast character , distributed character and heterogeneous character. A layered architecture of metadata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grid resource space model is int- roduced to realize the goals of transparently accessing resources. Finally, a metadata catalog service that is designed with this metadata architecture, as well as its application i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grid middleware are introduced.

Key words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grid;metadata; transparently accessing resources; layered architecture

1 引言

教育资源是教育信息化和网络教育的基础。一方面,教育资源分布广、数量大、层次不一;另一方面,教育资源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由于各种异质教育资源之间缺乏互操作性,众多资源成为离散、孤立的“信息孤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地提供教育资源查找服务,也就成为一项重要而迫切的研究课题。传统的检索技术无论从资源覆盖度、检索精度等诸多方面来看,都无法应对海量、异构、广域分布的教育资源查找问题[1]。于是,需要一种新的资源查找方法帮助用户从大量教育资源的集合中获取想要的资源。

网格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个研究热点。利用网格技术实现信息的共享、管理和信息

服务的系统称为信息网格。信息网格是要把整个因特网上的各种资源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计算机,从而实现海量、异质、广域分布资源共享与协同工作[2]。因此,可以利用网格技术来解决教育资源查找问题。目前存在两种网格资源查找方法,一种是采用资源路由表的机制发现和定位网格资源,如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织女星网格[3]。另一种是基于元数据的资源查找方法。考虑到目前教育资源元数据规范已经逐渐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所以本文将采用第2种方法实现教育资源的查找。

2 元数据目录

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数据网格中的所有元数据构成了元数据目录,它采用统一的结构来描述元数据。

元数据目录为用户身份认证、数据定位、访问控制、数据复制等提供支持。元数据可以分为系统元数据(system metadata)、副本元数据( replica metadata)和应用元数据(application metadata)。系统元数据主要是关于网格自身结构的信息, 比如, 网络互联情况、存储系统的容量和使用策略等。副本元数据主要是关于数据副本的信息, 比如, 文件与具体存储系统之间的映射信息。应用元数据主要是关于与具体应用相关的文件的逻辑结构或语义的信息, 比如, 数据的内容和结构、获取数据的必要条件等。

元数据的管理包括元数据的命名、发布和访问,并为用户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网格中的所有元数据构成元数据目录。在元数据目录中,应该尽量采用统一的结构来描述元数据,这对于应用元数据而言比较困难,主要是因为不同应用的元数据之间的差别比较大。目前,关于应用元数据的描述主要有两条途径: 一方面,有关应用领域的科学家对各自领域的元数据的描述进行了详细规定[4];另一方面, 采用XML 语言对应用元数据进行描述。

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成立了专门从事教育信息标准化工作的组织,致力于教育资

源元数据描述规范的研究。其中, 学习技术标准委员会IEEE LTSC (Learning Technology Standards Committee) 的学习对象元数据模型( learning object metadata ,LOM) 影响较大,是当前最重要的关于教育资源的数据模型。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就是以LOM为核心,进行了一系列的本地化工作,形成了我国的教育资源元数据规范——《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5](以下简称《规范》)。《规范》规定了教育资源属性标注标准,即呈献教育资源时,所应提供的属性(包括必须属性、可选属性和扩展属性) ,称为教育资源元数据,如资源名称、资源关键词、资源制作者等等。如下给出XML格式的操作系统课件元数据片断:

〈metadata〉

〈descri ption〉基于MINIX 的操作系统课件

〈/descri ption〉

〈keywords〉操作系统〈/ keywords〉

〈author〉网络学院〈/ author〉

〈publisher〉中南大学〈/ publisher〉

〈learning context〉大学本科〈/ learning context〉

〈coverage〉计算机〈/ coverage〉

〈dif f icul ty〉4〈/ dif f icul ty〉

〈typical learning time〉108 学时〈/ typical learning time〉

〈/ metadata〉

随着应用的不断发展, 网格也在不断发展, 元数据在不断增多, 其结构也日趋复杂。为了保证在网格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 仍然提供高效的元数据服务, 元数据目录应该采用具有良好可扩展性的层次式分布式结构, 这需要构建一个统一的信息网格资源空间模型。

3 元数据的层次化结构模型

为了对信息网格资源的描述、组织、定位、变更以及资源的透明访问等问题进行研究,需要根据信息网格的资源构成特征构建出信息网格资源空间模型。资源空间模型是用统一的资源视图定义、共享和管理各种Web 资源的模型。

资源空间模型主要体现了以下思想: ①统一的资源抽象;②统一的资源划分和规范;③统一的资源操作;④统一的资源视图。

图2 信息网格元数据的层次化结构模型

资源空间模型包括3 级模式:用户级、逻辑级和语义级。用户级模式是一个反映在资源浏览器中的二维空间;逻辑级模式是一个反映资源空间统一视图的n 维空间;语义级模式定义基于语义的资源表示和组织机制。

由于信息网格资源空间模型对资源的多层抽象,使得描述信息资源不同抽象形式的元数据也形成一种层次化的结构体系,如图2 所示。

通过信息网格元数据的层次化结构设计,可以比较有效地支持网格系统实现资源透明访问的目标,因为分层描述的思想可以通过不同层元数据之间的转换把资源实现的具体细节封装起

来,使得应用程序可以按照自己熟悉的分类和组合方式对资源进行访问。

4 教育资源元数据目录服务的设计

分布式目录服务能够用来描述网格的结构化特征, 如将散乱的网络拓扑结构隐含统一在目录的层次中, 支持远程目录信息的访问, 以及类似目录结构的、层次递增的信息存储方式。

教育信息网格中间件中元数据目录按照元数据层次化结构体系进行设计,元数据目录服务

在元数据目录基础上为信息集成服务提供资源信息。资源提供者通过系统提供的接口,主动将资源元数据信息发布到目录服务器上。系统自动匹配目录服务器上的元数据,发现和定位实际的资源实体,返回给资源需求者。元数据目录服务逻辑结构,以及与系统其他部分的关系如图3 所示。

图3 教育信息网格元数据目录服务

元数据目录从逻辑上看包括物理层元数据目录、逻辑层元数据资源和视图层元数据目录三个层次,通过这三层目录可以对物理层、逻辑层和视图层元数据进行检索和访问。

元数据目录为应用程序或最终用户呈现出统一的网格资源虚拟视图,而实际的信息访问则

是通过信息集成服务和协议转换器共同完成的,因此元数据目录服务最为重要的作用是实现虚

拟视图到逻辑资源的分解,从逻辑资源到物理资源的转换,而正是由于目录服务所提供的这种转换工作使得教育信息网格能够为最终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基于虚拟视图对物理资源进行透明的访问。

下面我们简要介绍基于元数据的教育信息网格资源访问的过程:

(1) 程序开发人员或最终用户在虚拟视图中选择或定制满足应用需要的虚拟视图。通过信息网

格交互界面提出访问请求。

(2) 信息网格交互界面将带有虚拟视图和查询条件的访问请求传递给信息集成服务。信息集成

服务将请求解析后发送给元数据目录服务进行处理。

(3) 元数据目录服务根据请求中所引用的虚拟视图名查询虚拟视图目录,获取虚拟视图元数据

值。然后根据元数据对请求进行合法性检查。检查正确后,系统根据虚拟视图中的引用情况和其他访问需求分解出相关的业务对象、条件约束、组合规则、安全属性等相关访问信息。

(4) 元数据目录服务查找到所有相关业务对象信息, 根据业务对象和条件约束在业务对象可调

用实体集中选取合适的数据实体集合。

(5) 元数据目录服务获取所有数据实体集以及相关存储系统的所有信息,并将该信息传送到信

息集成服务。

(6) 信息集成服务负责构建本次访问请求的查询任务序列,并通过相应存储系统的封装器将每

一个查询任务传递到存储系统中执行。

(7) 信息集成服务负责调度查询任务,收集所有查询结果,根据组合规则对信息进行集成加工

后返回给应用程序或最终用户。

6 总结

实现信息网格资源的透明访问,描述资源结构、内容、访问方式的元数据非常重要。但目前大多数研究工作对网格系统中不同元数据类型之间的约束和关联,以及元数据体系的结构设计

并没有提出比较系统化的方法。我们在信息网格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结合已有网格系统元数据设计思想,在信息网格资源空间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元数据层次化结构模型,并将其运用

到教育信息网格中间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中。通过分析和实验发现这种设计方法可以比较有效地帮助信息网格系统实现位置透明、命名透明、异构透明、并行透明和模式变更透明等资源透明访问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继成, 邹涛, 杨小江, 等. 基于Internet 的信息资源发现技术与实现. 计算机研究与发

展, 1999 , 36 (11) : 1369~1374

(Wang Jicheng , Zou Tao , Yang Xiaojiang , etal. The technologyand implementation of resource discovery on Internet. Journal of Compu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Chinese) , 1999 , 36(11) : 1369~1374)

2 Ian Foster , Carl Kesselman , Steven Tuecke1 The anatomy of the grid : Enabling

scalable virtual organizations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percomputer

Applications , 2001 , 15 (3) : 200~222

3 董方鹏, 龚奕利, 李伟, 等1 网格环境中资源发现机制的研究.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3 ,

40 (12) : 1749~1755

(Dong Fangpeng , Gong Yili , Li Wei , et al1 Research on resource discovery mechanisms in grids1 Journal of Compu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Chinese) , 2003 , 40

(12) : 1749~1755)

4 M Baldonado, C Chang, L Gravano et al. The stanford digital library metadata arch-

itec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D igital Libraries, 1997, 1 (2) : 108~ 121

5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 教育资源建设. http ://

20211201941248 , 2002203215

(Chines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 in Chinese ). http ://20211201941248 , 2002203215)

6 W Yeong, T Howes, S Kille. 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 RFC 1777, 1995.

https://www.doczj.com/doc/ee3638714.html,/rfc/rfc1777.txt

7 [美]A Silberschatz , H F Korth , S Sudarshan , 杨冬青, 唐世渭等译. 数据库系统概

念(第4 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A Silberschatz , H F Korth , S Sudarshan1 Database System Concepts , Fourth Edition1

Now York : McGraw2Hill , 2002)

8 李伟,徐志伟.一种网格资源空间模型及其应用.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3 ,40(12):1756~1762

(Li Wei , Xu Zhiwei1 A model of grid address space with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Compu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Chinese), 2003 , 40 (12) : 1756~1762)

9 A Rajasekar , R Moore1 Data and metadata collections for scientific applications.

European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Conf , Amsterdam , Holland , 2001

10 孙霞,郑庆华.教育资源元数据语义扩展查找方法的研究.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4,41(12):

2170~2174

(SUN Xia and ZHENG Qing-Hua. Educational Resources Search Based on Metadata

Expanded Semantically. JOURNAL OF COMPU 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4,41(12):2170~2174)

11 廖华明,程伯羽,刘新周,虎嵩林,刘欣. 信息网格中元数据层次化结构模型的研究和应用.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3,40(12):1694~1699

(LIAO Hua-Ming , CHENG Bo-Yu , LIU Xin-Zhou , HU Song-Lin , and LIU Xin. Research on a Layered Architecture for the Metadata with Applications in Information Grid.

JOURNAL OF COMPU 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3,40(12):1694~1699)

12王意洁,肖侬,任浩,卢锡城. 数据网格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2,39(8): 943~947

(WANG Yi-Jie, XIAO Nong, REN Hao, and LU Xi-Cheng. RESEARCH ON KEY TECHNOLOGY IN DATA GRID. JOURNAL OF COMPU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2,39(8): 943~947) 13 查礼,徐志伟,林国璋,刘玉树,刘东华,李伟. 基于LDAP 的网格监控系统. 计算机研究与发

展,2002,39(8):930~936

(ZHA Li, XU Zhi-Wei, LIN Guo-Zhang, LIU Yu-Shu, LIU Dong-Hua, and LI Wei. A LDAP BASED MONITORING SYSTEM FOR GRID. JOURNAL OF COMPU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2,39(8):930~936)

元数据设计文档2.0

元数据管理系统

目录 1.前言 (5) 2.整体设计 (5) 2.1设计思路 (5) 2.2架构图 (6) 2.3功能图 (7) 3.功能模块 (8) 3.1元模型 (8) 3.1.1元模型维护 (9) 3.1.1.1元模型基本信息维护 (10) 3.1.1.2元模型属性维护 (10) 3.1.1.3元模型关系维护 (11) 3.1.1.4元模型索引维护 (11) 3.1.2包维护 (11) 3.1.3关系类型维护 (12) 3.1.4业务领域维护 (12) 3.1.5枚举类型维护 (12) 3.2元数据 (14) 3.2.1元数据基本信息维护 (14) 3.2.2元数据关系维护 (15) 3.2.3元数据生命周期 (15) 3.2.4元数据采集 (17) 3.2.4.1元数据导入导出 (17) 3.2.4.2CWM导入导出 (17) 3.2.4.3元数据模版导出 (17) 3.2.5版本管理 (18) 3.2.6变更订阅 (18) 3.2.7元数据检索 (19) 3.3应用 (19) 3.3.1元数据权限管理 (19) 3.3.1.1用户管理 (20) 3.3.1.2角色管理 (20) 3.3.1.3系统功能资源 (21) 3.3.1.4元数据操作权限 (21) 3.3.1.5数据库用户维护 (21) 3.3.2数据库管理 (22) 3.3.2.1表维护 (23) 3.3.2.1.1表基本信息维护 (24)

3.3.2.1.3索引维护。 (24) 3.3.2.2视图维护 (25) 3.3.2.2.1视图基本信息维护 (25) 3.3.2.2.2视图字段维护 (26) 3.3.2.3SQL语句查询 (26) 3.3.2.4存储过程维护 (27) 3.3.2.5表空间维护 (28) 3.3.2.6数据库用户维护 (29) 3.3.3血统、影响分析 (30) 3.3.3.1血统分析 (30) 3.3.3.1.1图形展示 (30) 3.3.3.1.2表格展示 (30) 3.3.3.2影响分析 (31) 3.3.3.2.1图形展示 (31) 3.3.3.2.2表格展示 (32) 3.3.4元数据使用情况统计 (33) 3.3.4.1元数据浏览用户统计(按用户) (33) 3.3.4.2元数据浏览用户统计(按元数据类型) (33) 3.3.5元数据质量管理 (33) 3.3.5.1属性填充率 (33) 3.3.5.2属性合法性 (33) 3.3.5.3名称重复性 (34) 3.3.6指标库管理 (34) 3.3.7元数据差异分析 (34) 3.3.7.1流程差异比较 (35) 3.3.7.2属性差异比较 (35) 4.内部接口调用标准 (35) 4.1元数据服务接口(M ETADATA S ERVICE) (35) 4.2元数据版本服务接口(MDR EVISION S ERVICE) (36) 4.3元数据关系服务接口(MDR ELATION S ERVICE) (37) 5.外部工具接口标准 (37) 5.1获取元数据信息 (39) 5.2新增元数据信息 (40) 5.3修改元数据信息 (42) 5.4删除元数据信息 (43) 6.实现工具使用技术 (44)

元数据的概念

元数据的概念 元数据(Metadata),即关于数据的数据,是对数据和信息资源进行描述的信息。通常认为,元数据是为了更为有效地管理和使用数据而对它进行说明的信息。所以元数据与其描述的数据内容有着密切联系,不同领域的数据的元数据在内容 上差异很大。地理空间数据的元数据是地理空间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以外的描述地理信息空间数据集的内容、质量、状态和其它特性的一类数据,它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标准之一。其中,对空间数据某一特征的描述,称为一个空间元数据元素。空间元数据是一个由若干复杂或简单的元数据项组成的集合。它与非空间元数据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内容中包含大量与空间位置有关的描述性信息。 研究元数据的作用和意义 元数据可用来帮助数据提供者和数据使用者解决数据转换、沟通和理解的问题。归纳起来,元数据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的作用: 1)、用来组织、管理和维护空间数据,建立数据文档,并保证即使其主要工作人员退休或调离时,也不会失去对数据情况的了解 2)、提供数据存储、数据分类、数据内容、数据质量及数据分发等方面的信息,帮助数据使用者查询检索所需地理空间数据 3)、用来建立空间信息的数据目录和数据交换中心,提供通过网络对数据进行查询检索的方法或途径,以及与数据交换和传输有关的辅助信息 4)、通过空间元数据,人们可以接受并理解空间信息,帮助数据使用者了解数据, 以便就数据是否能满足其需求作出正确的判断并与自己的空间信息集成在一起,进行不同方面的科学分析和决策。 元数据是使数据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之一。它可以用于许多方面,包括数据文档建立、数据发布、数据浏览、数据转换等。元数据对于促进数据的管理、使用和共享均有重要的作用。元数据对于建立空间数据交换网络是十分重要的,往往网络中心通过设在中心的元数据库可以实时地连接各个分发数据的分节点元数据库,帮助潜在的用户找到其特定应用所需要的数据,实现数据共享。 一个完整的元数据系统通常包括三部分,即元数据标准、元数据管理工具和元数据库。不同的元数据库可能采用不同的管理工具,唯一能够在不同数据管理软件间交换元数据的途径是统一元数据标准,只有在统一的标准前提下,才能跨越操作系统平台和数据库软件平台进行数据的互操作,实现数据共享。 DIF 元数据标准

元数据管理平台

元数据管理平台 技术白皮书 北京亿信华辰软件责任有限公司 2018年4月

目录 1.前言 (1) 1.1.关于本白皮书 (1) 1.2.背景介绍 (1) 1.3.产品定位 (1) 2.产品架构 (2) 2.1.概述 (2) 2.2.数据源层 (2) 2.3.采集层 (2) 2.4.数据层 (3) 2.5.功能层 (3) 2.6.访问层 (3) 3.产品功能特色 (4) 3.1.规范的元模型管理 (4) 3.2.端到端的自动化采集 (5) 3.3.全面的采集适配器 (5) 3.4.可灵活定制的采集模板 (6) 3.5.便捷的元数据检索 (7) 3.6.完善的元数据管理 (7) 3.7.强大的元数据版本管理 (8) 3.8.实时的元数据变更监控 (8) 3.9.数据地图鸟瞰全局 (9) 3.10.丰富的元数据分析应用 (9) 3.10.1.血缘分析 (9) 3.10.2.影响分析 (10) 3.10.3.全链分析 (10) 3.10.4.关联度分析 (11) 3.10.5.属性差异分析 (11) 3.11.出色的元数据检核机制 (12) 3.11.1.一致性检核 (12) 3.11.2.属性填充率检核 (12) 3.11.3.组合关系检核 (12) 3.12.自助式门户 (13) 3.13.丰富的服务接口 (13) 4.产品技术优势 (13)

4.1.系统设计原则 (13) 4.1.1.先进性 (14) 4.1.2.可维护性 (14) 4.1.3.可靠性 (14) 4.1.4.易用性 (15) 4.1.5.安全性 (15) 4.1.6.扩展性 (15) 4.2.可扩展采集适配器设计 (16) 4.3.采用MOF规范 (16) 4.4.支持基于XMI的数据交换 (17) 4.5.运用REST FUL架构 (18) 5.软硬软件环境 (19) 5.1.服务器配置推荐 (19) 5.2.客户端配置 (20) 5.2.1.客户端(建议配置) (20) 5.2.2.客户端浏览器 (20)

概要设计及详细设计

概要设计 打招呼并判断用户是否使用该程序 1)获取数据确认用户使用该程序时提醒用户输入数据 判断用户输入数据的合法性并将合法数据存入数组 循环体1:控制第一个运算符 2)运算部分循环体2:控制第二个运算符 循环体3:控制第三个运算符 比较运算部分的结果与24:采用3个循环结构 3)输出结果打印出第一个可能的结果,终止程序 输出 没有结果时输出提示信息,终止程序 详细设计 先来分析输入部分的设计原理,作为程序的设计者,和用户的沟通是很重要的。所以开头设计了一个打招呼函数,在该函数中向用户说明程序的功能并征求用户是否开始该程序。这样的设计思路更加人性化。不仅如此,在输入数据时,设计一个循环结构,用来检测用户输入的数据是否合法,如果超出取值范围会提醒用户重新输入。这样就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数据的获取任务。 基于穷举和简化算法结构两个出发点,该程序主体采用的是循环结构。 首先,考虑到四个数之间只能有三个运算符,每种运算符都有四种可能(加、减、乘、

除)。所以总共有4*4*4种可能的组合方式(暂不考虑家括号下的运算顺序),所以我设计了三重循环。分别以i,j,k作为计数变量,先固定i、j保持不变,k从0变到3,分别表示按照加、减、乘、除的方式依次循环,然后再让i保持不变,让k由0变到1,再将k循环从0到3循环一次,以此往复就可以把运算符所有可能的组合穷尽。 当然这是算法实现的基本过程,而在将运算方式(加、减、乘、除)与计数变量联系起来的桥梁就是函数。函数可以对两个整数进行处理,要使其根据计数变量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类型的运算,就叫引入一个新的变量,在执行函数功能时让它作为开关(在该程序中,0代表加,1代表减,2代表乘,3代表除)就可以了。 最后一部分即输出部分给出了运算结果,先采用循环结构比较结果值与24是否相等(由于计算机本身精度的原因,其实只要当结果和24的差值足够小时就可以确定这种可能是可以得出24的),如果判断成立,马上输出结果并停止进一步的循环检测(减少运算量,提高效率);如果没有可能,就输出“NO SOLUTION!”提醒用户所输入的四个数无法组合形成24。在这一步就会发掘出运算部分的四维数组的优势,中括号中的数字组合刚好对应一定的运算方式,在打印过程中就有章可循了。 总的设计思路还是按照解决问题的一般逻辑问题进行的,其中不乏很多以前没有实践过的思路和方法,而且也会涉及到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比如电脑本身的数据结构、精度等等。所以一个完整的程序需要合乎逻辑的算法,以及多方面的考虑和技术的支持。

大大数据管理系统之大大数据可视化设计

数据管理系统企业级数据可视化项目Html5 应用实践 项目经理:李雪莉 组员:申欣邹丽丹陈广宇陈思 班级:大数据&数字新媒体 一、项目背景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用户对数据可视化的需求日益迫切。用户希望能够随时随地简单直观的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绩效考核、关键业务、分支机构的运行情况,即时掌握突发性事件的详细信息,快速反应并作出决策。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企业不断的积累基础信息、生产运行、经营管理、绩效考核、经营分析等以不同形式分布在多个系统或个人电脑文档内的业务数据。如何将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以简单、直观、高效的形式提供给管理者作为经营决策的依据是当前企业数据应用的迫切需求。传统的企业数据可视化方案多基于Java Applet、Flash、Silverlight 等浏览器插件技术进行开发,在当前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Web技术标准也随之高速发展,用户对互联网技术安全性和使用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Java Applet、Flash、Silverlight 等浏览器插件技术因为落后和封闭的技术架构,以及高功耗、高系统

资源占用,已经被微软、谷歌、苹果、火狐等主流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厂商逐步放弃,转而不断支持和完善基于HTML5的新一代Web技术标准 对数据进行直观的拖拉操作以及数据筛选等,无需技术背景,人人都能实现数据可视化无论是电子表格,数据库还是 Hadoop 和云服务,都可轻松分析其中的数据。 数据可视化是科学、艺术和设计的结合,当枯燥隐晦的数据被数据科学家们以优雅、简明、直观的视觉方式呈现时,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的方法,而且往往具备艺术作品般的强大冲击力和说服力。如今数据可视化已经不局限于商业领域,在社会和人文领域的影响力也正在显现。 数据可视化的应用价值,其多样性和表现力吸引了许多从业者,而其创作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有强大的专业背景支持。无论是动态还是静态的可视化图形,都为我们搭建了新的桥梁,让我们能洞察世界的究竟、发现形形色色的关系,感受每时每刻围绕在我们身边的信息变化,还能让我们理解其他形式下不易发掘的事物。 二、项目简介 目前,金融机构(银行,保险,基金,证劵等)面临着诸如利率汇率自由化,消费者行为改变,互联网金融崛起等多个挑战。为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要求管理者运用大数据管理以更为科学的手段对企

元数据的构成方式

元数据的构成方式 (徐枫宦茂盛)通过元数据的描述,能够使信息资源的使用者了解数据的内容、特征、作用、获取方式等信息。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在建立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过程中,元数据主要是对信息资源从外部特征进行而非从内部结构进行描述。通俗地讲,元数据就是信息资源的标签或卡片,通过元数据的描述,可以使信息资源的使用者能够了解数据的内容、特征、作用、获取方式等信息,能够对信息资源是否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做出适当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的结果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获取该信息资源。 元数据是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立的基础,构建一个信息资源目录体系首要和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建立描述各个信息资源的元数据库,元数据库中存储的是描述各种来源、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的描述信息。无论用户以何种方式查询信息资源目录,包括以分类目录的形式进行查询、或者以多关键词的形式进行查询,其本质都是对后台元数据库的检索,只是从表现层提供了不同形式的人机查询接口。根据所描述的信息资源对象的不同,可以建立不同的元数据库,分别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描述。

元数据的组成 为能够对信息资源进行准确和高效的描述,元数据本身具有自身的逻辑结构。一般来说,元数据本身是层次化、树状结构的。处于树状结构最底端的叶子节点称之为元数据元素,包含了元数据元素的节点称之为元数据实体,当然元数据实体也可以只包含元数据实体。根据实际需求,元数据实体或者元数据元素可以多次出现。例如,信息资源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可以按照信息资源的来源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信息资源的不同应用主题进行分类,因此,“信息资源分类”元数据实体就可以出现多次。 元数据一般分三个方面对信息资源进行描述。 一是对信息资源基本内容的描述。包括信息资源的标题、摘要、关键词等基本信息。标题是信息资源的名称,通过标题使用者能够初步掌握信息资源的基本范围。其次,使用者可以通过摘要,了解信息资源的主要内容、用途等各种信息。一般情况下,用户主要通过摘要作为信息资源适用性评价的主要依据。所以,在信息资源元数据的著录过程中,摘要的填写一般都由专业人员完成,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够对信息资源的内容有准确的把握和深入的理解,能够提供有关信息资源内容的更加权威的解释。根据信息资源对象的不同,描述信息资源基本内容的元数据实体和元数据元素还可

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等写法(仅供参考使用)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 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 1.3 本论文的目的、内容及作者的主要贡献 (1) 1.3.1 本论文的目的 (1) 1.3.2 本论文的内容 (1) 1.3.3 作者主要贡献 (2) 1.4 国内外相近研究课题的特点及优缺点分析 (2) 1.5 现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 1.5.1 需求分析问题 (2) 1.5.2 数据库设计问题 (2) 1.5.3 三层结构设计问题 (3) 1.5.4 代码实现问题 (3) 1.5.5 页面设计问题 (3) 1.6 本课题要达到的设计目标 (3) 1.6.1 实现后台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3) 1.6.2 实现用户信息的管理 (3) 1.6.3 实现学生成果信息的发布与管理 (4) 1.6.4 实现对学生信息及成果信息的查询 (4) 1.6.5实现用户间学习交流的留言、评论功能 (4) 第二章系统分析 (5) 2.1 系统需求分析 (5) 2.2 采用的关键技术介绍 (6) 2.2.1 https://www.doczj.com/doc/ee3638714.html,简介 (6) 2.2.2 SQL Server 2000简介 (6) 2.3 可行性分析 (7) 2.2.1 技术可行性 (7) 2.2.2 操作可行性 (7) 第三章系统概要设计 (8)

智能卡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3.1 系统总体设计 (8) 3.1.1 运行环境 (8) 3.1.2 系统流程 (8) 3.1.3 系统结构 (10) 3.2 系统接口的概要设计 (10) 3.2.1 用户接口 (10) 3.2.2 外部接口 (12) 3.3 数据库概要设计 (12) 3.3.1 逻辑结构设计 (12) 3.3.2 物理结构设计 (13) 3.4 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14) 3.4.1 出错信息 (14) 3.4.2 补救措施 (14) 3.4.3 系统维护设计 (14) 第四章系统详细设计 (15) 4.1 表示层即系统界面的详细设计 (15) 4.1.1 母版页的详细设计 (15) 4.1.2 客户首页的详细设计 (16) 4.1.3 成果发布界面的详细设计 (17) 4.1.4 学生留言信息管理界面的详细设计 (18) 4.1.5 页面权限设置的详细设计 (19) 4.2 业务层的详细设计 (19) 4.3 数据库详细设计 (20) 4.3.1 表的详细设计 (21) 4.3.2 表间关系图 (23) 第五章系统实现 (24) 5.1 系统开发环境 (24) 5.2 系统实现 (24) 5.2.1 客户端系统实现 (24) 5.2.2 后台管理系统实现 (26) 5.3 系统运行环境要求 (27) 5.3.1 服务器端要求 (27) 5.3.2 客户端要求 (27)

数据仓库主题设计及元数据设计

明确仓库的对象:主题和元数据 大多数商务数据都是多维的,所以采集和表示三维以上的数据不能完全借用业务数据库设计中的方法,必须有一种新的方法来表达多维数据。现阶段流行的有2种方法,一是面向对象方法,即把商务数据抽象为对象,再使用Rational Rose等对象建模工具来表达这些对象;另一种方法就是使用信息包图,这是一种简便且高效的方法,在项目中使用的普及率很高。 信息包图实际上是自上而下数据建模方法的一个很好的工具。自上而下的建模技术从用户的观点开始设计。用户的观点是通过与用户交流得到的,可以进一步明确用户的信息需求。自上而下的方法几乎考虑了所有的信息源,以及这些信息源影响商务活动的方式,它使得设计者可以围绕着一个通常的主题或商务领域进行信息包的开发。 下面就详述如何通过信息打包技术建立信息包图,从而确定数据仓库中的主题和元数据。 3.4.1 信息打包技术 1.信息打包技术的基本使用 信息打包法是一种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它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把焦点集中在企业的一个或几个主题上,着重分析主题所涉及数据的多维特性。此法具体分4个阶段:(1)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对商务数据的多维特性进行分析,用信息打包图表示维度和类别之间的传递和映射关系,建立概念模型。其中类别是按一定的标准对一个维度的分类划分,如产品可按颜色、质地、产地和销地等不同标准分类。 (2)对企业的大量的指标实体数据进行筛选,提取出可利用的中心指标。其中指标也称为关键性能指标和关键商务测量的值,是在维度空间衡量商务信息的一种方法。比如产品收入金额、原材料消耗、补充新雇员或设备运行时间等都可以叫做指标。 (3)在信息打包图的基础上构造星形图,对其中的详细类别实体进行分析,进一步扩展为雪花图,建立逻辑模型。 (4)在星形图和雪花图的基础上,根据所定义数据标准,通过对实体、键标、非键标、数据容量、更新频率和实体特征进行定义,完成物理数据模型的设计。 信息包图可以帮助用户完成以下工作: 定义某一商务中涉及的共同主题范围,例如:时间、顾客、地理位置和产品。 设计可以跟踪的、确定一个商务事件怎样被运行和完成的关键商务指标。

国内外元数据

元数据格式汇总iii 1. DC(都柏林核心元数据) 2. CDWA(艺术作品描述目录) 3. V AR Core(可视资源委员会核心元数据) 4. CDF(频道定义格式) 5. ROADS元数据(主题信息服务的资源组织和发现) 6. IEEE LOM(IEEE学习对象元数据) 7. BibTex(科技文献书目资源格式) 8. GEM(教育资源网关) 9. CIMI(博物馆信息计算机交换标准框架) 10. REACH元数据格式 11. EAD(编码文档描述) 12. ONIX(在线信息交换) 13. EELS(工程电子化图书馆) 14. EEVL(爱丁堡工程虚拟图书馆) 15. FGDC(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 16. GILS(政府信息定位服务) 17. MARC(机读目录格式) 18. MOA2(美国的创建II) 19. MCF(元内容框架) 20. PICA+(荷兰图书馆自动化中心) 21. PICS(网络内容选择平台) 22. TEI Header(文本编码先导计划) 23. SOIF(概略对象交换格式) 24. IAFA/WHIOS++Templates(因特网匿名FTP文件库版式) 25. ICPSR SGML Codebook(政治和社会研究方面的校际联盟) 26. LDAP DIF(轻便型目录获取协议) 27. RFC 1807(书目记录格式) 28. URCs(统一资源特征) 29. SGML(通用标准标记语言) 30. Warwick Framework(Warwick框架) 31. Web Collections(网站集合) 32.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 33. RDF(资源描述框架) 1.DC(都柏林核心元数据) 名称:Dublin Core Metadata,DC

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的标准格式.doc

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的标准格式 一、开发计划 (一)引言 1、目的 说明编制开发计划的目的。 2、参考资料 列出必要的参考资料。 3、定义 列出用到的术语的定义和外文缩写的原文。 (二)概述 1、工作内容 2、主要参加人员 3、成果 列出要提交给用户的程序文件、文档或服务的名称,及非移交 成果的名称。 4、完成的最迟期限 (三)实施计划 1、任务的分解及人员分工 列出各项任务及其负责人和主要参加人员。 2、进度 列出各任务的开始日期和完成日期。 3、关键问题 列出影响整个开发项目的关键问题,技术难度、风险及处理方 案。 (四)支持条件 1、计算机系统支持 2、需要由用户承担 二、需求分析说明书 (一)引言 1、目的 说明编制需求分析说明书的目的。 2、参考资料 列出必要的参考资料。 3、定义 列出用到的术语的定义和外文缩写的原文。 (二)概述 1、目标 说明本项软件开发意图、应用目标、作用范围等,以及所开发的软件与其它软件的关系。

2、用户特点 列出使用本软件的用户类型、特点、其教育程度和技术特长。 3、约束和假定 列出本软件开发工作的假定和约束。 (三)需求规定 1、对功能的规定 根据功能模型逐项说明本软件各项功能的详细需求。 列出完成各项功能所需输入,处理,输出及所需控制等。 2、对性能的规定 包括精度、时间特性要求、灵活性。 3、数据要求 数据分为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两类。 静态数据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一般不改变的数据; 动态数据是指在运行中发生变化、需要输入输出的数据。 (1)数据描述 (2)数据采集 (3)输入输出要求 (4)其它要求 (四)运行环境规定 (1)硬件 包括处理机、网络、输入输出设备及其它设备。 (2)软件 列出支持软件。 (3)接口 包括必要的硬件接口、软件接口、通讯接口等。 (五)关于不可能实现的用户要求的说明 三、概要设计说明书 (一)引言 1、目的 说明编制概要设计说明书目的。 2、参考资料 列出必要的参考资料。 3、定义 列出用到的术语的定义和外文缩写的原文。 (二)总体设计 1、需求规定 简述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性能等要求。 详见需求分析说明书。 2、运行环境 简述本系统的运行环境规定。 详见需求分析说明书。

企业元数据管理方案设计

企业元数据管理方案设计

一、背景 大数据挑战 大数据时代,饿了么面临数据管理、数据使用、数据问题等多重挑战。具体可以参考下图: ?数据问题:多种执行、存储引擎,分钟、小时、天级的任务调度,怎样梳理数据的时间线变化? ?数据使用:任务、表、列、指标等数据,如何进行检索、复用、清理、热度Top计算? ?数据管理:怎样对表、列、指标等进行权限控制、任务治理以及上下游依赖影响分析? 元数据定义与价值

元数据打通数据源、数据仓库、数据应用,记录了数据从产生到消费的完整链路。它包含静态的表、列、分区信息(也就是MetaStore);动态的任务、表依赖映射关系;数据仓库的模型定义、数据生命周期;以及ETL任务调度信息、输入输出等。 元数据是数据管理、数据内容、数据应用的基础。例如可以利用元数据构建任务、表、列、用户之间的数据图谱;构建任务DAG依赖关系,编排任务执行序列;构建任务画像,进行任务质量治理;数据分析时,使用数据图谱进行字典检索;根据表名查看表详情,以及每张表的来源、去向,每个字段的加工逻辑;提供个人或BU的资产管理、计算资源消耗概览等。 开源解决方案

WhereHows是LinkedIn开源的元数据治理方案。Azkaban调度器抓取job执行日志,也就是Hadoop的JobHistory,Log Parser后保存DB,并提供REST查询。WhereHows太重,需要部署Azkaban等调度器,以及只支持表血缘,功能局限。

Atlas是Apache开源的元数据治理方案。Hook执行中采集数据(比如HiveHook),发送Kafka,消费Kafka数据,生成Relation关系保存图数据库Titan,并提供REST接口查询功能,支持表血缘,列级支持不完善。 二、饿了么元数据系统架构

《元数据的作用 [元数据的构成方式]》

《元数据的作用[元数据的构成方式]》 (徐枫宦茂盛)通过元数据的描述,能够使信息资源的使用者了解数据的内容、特征、作用、获取方式等信息。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在建立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过程中,元数据主要是对信息资源从外部特征进行而非从内部结构进行描述。通俗地讲,元数据就是信息资源的标签或卡片,通过元数据的描述,可以使信息资源的使用者能够了解数据的内容、特征、作用、获取方式等信息,能够对信息资源是否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做出适当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的结果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获取该信息资源。 元数据是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立的基础,构建一个信息资源目录体系首要和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建立描述各个信息资源的元数据库,元数据库中存储的是描述各种来源、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的描述信息。无论用户以何种方式查询信息资源目录,包括以分类目录的形式进行查询、或者以多关键词的形式进行查询,其本质都是对后台元数据库的检索,只是从表现层提供了不同形式的人机查询接口。根据所描述的信息资源对象的不同,可以建立不同的元数据库,分别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描述。 元数据的组成 为能够对信息资源进行准确和高效的描述,元数据本身具有自身的逻辑结构。一般来说,元数据本身是层次化、树状结构的。处于树状结构最底端的叶子节点称之为元数据元素,包含了元数据元素的节点称之为元数据实体,当然元数据实体也可以只包含元数据实体。根

据实际需求,元数据实体或者元数据元素可以多次出现。例如,信息资源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可以按照信息资源的来源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信息资源的不同应用主题进行分类,因此,“信息资源分类”元数据实体就可以出现多次。 元数据一般分三个方面对信息资源进行描述。 一是对信息资源基本内容的描述。包括信息资源的标题、摘要、关键词等基本信息。标题是信息资源的名称,通过标题使用者能够初步掌握信息资源的基本范围。其次,使用者可以通过摘要,了解信息资源的主要内容、用途等各种信息。一般情况下,用户主要通过摘要作为信息资源适用性评价的主要依据。所以,在信息资源元数据的著录过程中,摘要的填写一般都由专业人员完成,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够对信息资源的内容有准确的把握和深入的理解,能够提供有关信息资源内容的更加权威的解释。根据信息资源对象的不同,描述信息资源基本内容的元数据实体和元数据元素还可以进行有选择的增加。例如,描述空间信息资源时,可以增加空间参照系、图示表达等元数据实体,描述科学数据资源时需要增加数据质量等元数据实体。 二是对信息资源的获取方式进行描述。包括信息资源的分发者信息、信息资源的在线获取地址信息等。通过提供分发者联系信息,使用者可以直接联系信息资源的分发部门,这对于不能直接在网络上进行数据交换的信息资源获取非常有效。其次,使用者还可以通过信息资源的在线地址来下载、查询、浏览信息资源。使用者甚至可以提供专门的电子订单处理系统,并将入口信息加入到元数据内容中,方便

元数据管理方案

元数据管理方案 1.1元数据抽取 为了简化元数据生成工作,系统提供自动生成元数据的功能,即元数据抽取。通过元数据自动抽取,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大量的元数据信息。 1.1.1抽取的对象 元数据抽取主要针对的对象有以下几种: 已有目录:已建业务应用系统中现有的目录资源。 数据库:各种数据库资源,包括关系型数据库、XML数据库等。 格式化电子文件:电子文件,例如Word、PDF、XLS等文件。 1.1.2元数据抽取的流程 元数据抽取的流程有4个主要步骤,分别为: 数据源信息获取:解决要从哪个数据源获得元数据的问题。 内容/结构分析:解决要从数据源中获得哪些元数据的问题。 元数据提取:解决如何从数据源中获取元数据的问题。 存储入库:解决元数据存储的问题。 1.1.3电子文档的元数据抽取 对于电子文档,首先各部门的文档格式不尽相同,另外它们的安全级别也各不相同,同时由于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一致,有的部门文档分散在各处,有的部门文档是集中存放的,甚至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电子系统进行管理。 针对以上状况,对于电子文档的元数据抽取需要进行以下的抽取流程: 整理归档 对于分散在各处的电子文档(纸质文档需要先进行电子化处理),必须由专人进行统

一整理,根据公开共享的前提进行集中,这种集中可以是物理上集中的,也可以是逻辑上集中的。但要满足以下原则,第一根据安全级别,便于外界访问;第二便于文档的增量发布;第三便于采集工具的自动化采集编目。各部门只有在文档完全整理归档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化采集才是切实可行的。在整理归档的时候,各部门根据各自情况进行归档,没有必要千篇一律,也没有必要制定繁琐和呆板的规则,只要能够满足以上的原则即可。 ●根据安全级别,建立相应的访问机制 由于受到安全级别的限制,所以对于需要共享的数据要进行安全方面的限制,限制的手段可以有:用户名/密码、数字证书、物理隔断等等,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安全访问机制,做到重要信息不泄露,不丢失。 ●编目处理 现阶段,主流格式的电子文档,主要包含:word、excel、ppt、pdf等。对主流格式的电子文档,要提供自动采集工具进行编目处理。采集的范围主要是文档的标题和内容,对于其它的元数据内容,要提供手工配置的方式进行辅助。另外,在工具的采集效率上,要提高增量文档发布后的采集效率。 对于格式特殊、内容有加密算法的文档,是很难通过抓取工具进行采集的,这些文档主要通过手工编目的方式来处理。 对于存在管理库的文档,就需要对数据库来进行编目采集,详见数据库元数据抽取部分。 ●保存元数据 采集后的数据要放到数据库或者保存到硬盘上,另外要根据目录体系标准,把数据分解为元数据,然后进行存储 1.1.4数据库元数据抽取 数据中心需要抽取的数据库类型主要为Sql server,首先利用ETL工具从源数据库中将所需数据抽取至中心数据库基础业务库中,在利用元数据著录工具对抽取出来的数据进行元数据著录。

需求分析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样例

以下是需求分析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样例 需要详细资料的去 https://www.doczj.com/doc/ee3638714.html,/BBS/view.asp?ID={CA9329C0-93C5-4417-9170-452FF61E8C DB}&page=1下载 XX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目录 1. 文档介绍1 1.1 文档目的1 1.2 文档范围1 1.3 读者对象1 1.4 参考文献1 1.5 术语与缩写解释1 2. 系统概述2 3. 设计约束2 3.1需求约束2 3.2隐含约束2 4. 设计策略3 4.1扩展策略3

4.2复用策略3 4.3折衷策略3 5.系统总体结构3 5.1、系统总体结构3 5.2、子系统功能及接口4 6. 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5 6.1、TERMSERV 5 7. 功能需求追溯5 8. 环境的配置5 9.其它6 附录 6 A、与主机接口6 B、与终端接口6 1. 文档介绍 1.1 文档目的 编写该文档的目的在于从总体设计的角度明确xxxx系统的功能和处理模式,明确与银联的接口,使系

统开发人员和产品管理人员明确产品功能,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系统开发、测试、验收等各方面的工作。 1.2 文档范围 1.3 读者对象 该文档的读者为用户代表、软件分析人员、开发管理人员和测试人员。 1.4 参考文献 《xxxx系统需求说明书》 1.5 术语与缩写解释 无 2. 系统概述 XX系统是以触摸屏为主要交互工具,帮助用户以自助方式做业务查询。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话费 查询、新业务介绍、网点分布查询、自助终端分布查询、电信新闻、交易监控、设备维护和监控等。本系 统的设计目标是保证系统可以7*24小时安全、高效无故障运行;业务人员可以轻松完成设备和交易的监控 、管理工作;报表种类齐全,可以满足业务人员各种帐务需求。 3. 设计约束

.数据分析篇——空间元数据

空间元数据库知识点一、知识点结构

二、知识点内容 知识点(优先级)描述定位 1元数据编辑相关插件(A) 与元数据编辑相关的视图为元数据视图。 与元数据编辑相关的插件有元数据编辑插件,加载之后的工具条为: ?元数据库列表框用于选择元数据库,如图所示:元数据库列表框; ?元数据集列表框用于选择元数据集,如图所示:元数据集列表框; ?样式表列表框用于选择样式表,如图所示:元数据显示样式表列表框; ?单击编辑按钮,可以实现对元数据的编辑,如图所示:编辑元数据按钮; ?单击创建按钮,可以实现对元数据的创建,如图所示:创建元数据按钮; ?单击导入按钮,可以导入元数据,如图所示:导入元数据按钮; ?单击导出按钮,可以导出元数据,如图所示:导出元数据按钮; ?单击元数据和空间数据的一致性检查按钮,可以浏览检查元数据和空间数据的一致性,如图所示:元数据和空间数据的一致性检查按钮; ?单击浏览附件按钮,可以浏览元数据附件,如图所示:浏览元数据附件按钮。 MapGIS7.x 数据管理 篇.chm 25.2.2

2元数据创建(A)1、创建元数据库和元数据集 在“元数据库”文件夹右键选择“创建”功能,输入元数据库的名称,如test。 展开元数据库,找到test点击右键选择创建元数据集,输入元数据集名称。 图1创建元数据库和元数据集 2、元数据的创建方法有多种,以下逐一介绍。 (1)在元数据集上右键点击元数据导入,其具体的操作参见元数据的批量导入。 (2)工具条上点击创建元数据按钮,如果当前选中的是“元数据库”,就会在元数据库文件夹下的第一个元数 据库中的第一个元数据集中建立元数据;如果选中的是某个元数据库(如test),就会在该元数据库中的最先建的 元数据集中建立元数据;如果选中的是某个元数据集(如meta),就会在该元数据集中建立元数据。 (3)为地理实体建立元关系,在建立了元关系的元数据集上右键点击,选择同步元数据,则会在元数据列表中新 建元数据,其具体的操作请参考创建同步和更新同步。 MapGIS7.x 数据管理 篇.chm 25.2.1 3元数据浏览(A)在MapGisCatalog目录树中选中某个元数据集,将视图切换到元数据视图,在元数据视图中的元数据列表中会列出 该元数据集下的所有元数据,选择某条元数据,在元数据视图中即会显示该条元数据的信息。 可以从下拉列表中,选择已有的显示方式对该条元数据的显示方式进行更改。 MapGIS7.x 数据管理 篇.chm 25.2.1

ARCGIS试题

2、Arcgis在建设数字化城市中的作用? (1)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建库和管理的有力手段 (2)辅助决策支持的重要技术 (3)虚拟现实的有效工具 3、网络化GIS(简称网络GIS)是以网络为平台的GIS。 具体讲,网络GIS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为各种地理信息科学的应用提供GIS的基本功能(如分析工具、制图功能)分布式计算和空间数据管理的空间信息管理系统。 4、ArcGIS提供了三种服务器产品::ArcIMS、ArcGIS server、ArcGISImage server。 (1)ArcIMS是一个可伸缩的高性能的地图网络发布软件。ArcIMS基于开放的Internet协议,动态地发布地图,数据和元数据目录,为GIS网络发布提供了高度可扩展的框架,从而满足用户通过网络共享GIS 信息的需求。 (2)ArcGIS server 是功能强大的基于服务器的GIS产品,用于构建集中管理的、支持多用户的、具备高级GIS 功能的企业级GIS应用与服务,如空间数据管理、二维三维地图可视化、数据编辑、空间分析等即拿即用的应用和类型丰富的服务。 (3)ArcGIS Image server 是基于网络的、提供动态地影响处理服务的服务器端软件,可以按照访问者需要完成海量影像数据的快递访问和可视化。 5、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分布距离: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广域网(Wide Area Nerwork ,WAN)、互联网(Internet) 按拓扑结构:总线型结构、环形结构、星型结构、树形结构、网状型结构、混合型结构 按服务性质:工作组网络(WorkGroup Network)、部门级网络(Department Network)、企业级网络(Enterprise Network) 根据网络覆盖距离可将无线网络分为无线广域网、无线局域网、无线个人区域网 6、GIS体系结构大致经历了单机结构GIS 和网络环境下的GIS 两个发展阶段,目前正向与网络计算组结合的模式推进。 7、伴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计算模式从早期的单一计算模式(集中式体系结构)发展到后来的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式(分布式的两层体系结构)乃至今天的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分布式的三层、多层体系结构)。 8、两层体系结构按照逻辑关系,一个复杂应用程序可划分为表示逻辑、业务逻辑、事务逻辑和数据逻辑。表示逻辑主要负责前端用户界面。 业务逻辑主要负责系统中业务规则和流程处理。 事务逻辑主要负责应用程序访问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等。 数据逻辑主要负责数据库的存取、管理等。 9、三层体系结构 三层体系结构突破了客户/服务器两层模式的限制,将各种逻辑分别分布在三层结构中来实现,这样便可以将业务逻辑、表示逻辑、数据逻辑分开,从而减轻客户机和数据服务器的压力,较好的平衡负载,并且形成了一种新的计算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 10、空间数据库内容 1)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 2)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 3)对象-关系型数据库 11、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一般包括: 地形要素矢量数据DLG) 数字高程模型(DEM)

元数据管理方案

元数据管理方案

元数据管理方案 1.1元数据抽取 为了简化元数据生成工作,系统提供自动生成元数据的功能,即元数据抽取。经过元数据自动抽取,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大量的元数据信息。 1.1.1抽取的对象 元数据抽取主要针正确对象有以下几种: 已有目录:已建业务应用系统中现有的目录资源。 数据库:各种数据库资源,包括关系型数据库、XML数据库等。 格式化电子文件:电子文件,例如Word、PDF、XLS等文件。 1.1.2元数据抽取的流程 元数据抽取的流程有4个主要步骤,分别为: 数据源信息获取:解决要从哪个数据源获得元数据的问题。 内容/结构分析:解决要从数据源中获得哪些元数据的问题。 元数据提取:解决如何从数据源中获取元数据的问题。 存储入库:解决元数据存储的问题。

1.1.3电子文档的元数据抽取 对于电子文档,首先各部门的文档格式不尽相同,另外它们的安全级别也各不相同,同时由于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一致,有的部门文档分散在各处,有的部门文档是集中存放的,甚至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电子系统进行管理。 针对以上状况,对于电子文档的元数据抽取需要进行以下的抽取流程: ●整理归档 对于分散在各处的电子文档(纸质文档需要先进行电子化处理),必须由专人进行统一整理,根据公开共享的前提进行集中,这种集中能够是物理上集中的,也能够是逻辑上集中的。但要满足以下原则,第一根据安全级别,便于外界访问;第二便于文档的增量发布;第三便于采集工具的自动化采集编目。各部门只有在文档完全整理归档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化采集才是切实可行的。在整理归档的时候,各部门根据各自情况进行归档,没有必要千篇一律,也没有必要制定繁琐和呆板的规则,只要能够满足以上的原则即可。 ●根据安全级别,建立相应的访问机制 由于受到安全级别的限制,因此对于需要共享的数据要进行安全方面的限制,限制的手段能够有:用户名/密码、数字证书、物理隔断等等,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安全访问机制,做到重要信息不泄露,不丢失。 ●编目处理

最全面的概要设计说明书

xxxx信息系统V2.0 【模块名称】 概要设计说明书 版本号 xxx信息化建设项目组2018年05月01日

修正历史表 文档信息

目录 1.引言 (7) 1.1编写目的 (7) 1.2阅读对象 (7) 1.3术语定义 (7) 1.4参考资料 (7) 1.5图例 (7) 1.6其他 (7) 2.总体设计 (7) 2.1系统目标 (7) 2.2需求规定 (7) 2.2.1系统功能 (7) 2.2.2系统性能 (7) 2.2.3输入输出要求 (7) 2.2.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7) 2.2.5故障处理要求 (8) 2.2.6其他专门要求 (8) 2.3设计原则 (8)

2.5用户类及特征要求 (8) 2.6功能模块清单 (8) 2.7人工处理过程 (8) 2.8尚未解决的问题 (8) 2.9限制与约束 (8) 3.接口设计 (8) 3.1用户接口 (8) 3.2外部接口 (8) 3.3内部接口 (8) 4.全局数据结构设计 (8) 4.1数据库表名清单 (9) 4.2数据库表之间关系 (9) 4.3数据库表的详细清单 (9) 4.4视图的设计 (9) 4.5数据结构和程序的关系 (9) 4.6主要算法设计 (9) 4.7其他数据结构设计 (9) 5.系统功能说明 (9) 5.1系统功能概述 (9) 5.2系统数据流图 (9) 5.3系统外部接口 (9)

6.用户界面设计 (9) 6.1用户界面设计基本原则 (9) 6.1.1用户界面设计原则 (10) 6.1.2一般交互原则 (10) 6.1.3信息显示原则 (10) 6.1.4数据输入原则 (10) 6.2设计规范 (10) 6.2.1界面规范的总体规定 (10) 6.2.2界面一致性规范 (10) 6.2.3系统响应时间规范 (10) 6.2.4用户帮助设施规范 (10) 6.2.5出错信息和警告规范 (10) 7.运行设计 (10) 7.1运行模块设计 (10) 7.2运行控制 (10) 7.3运行时间 (10) 8.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11) 8.1出错信息 (11) 8.2补救措施 (11) 9.安全性设计 (11) 9.1身份证认证 (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