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学专业法理学考研题库笔记资料

法学专业法理学考研题库笔记资料

法学专业法理学考研题库笔记资料

法学专业法理学考研题库笔记资料

法理学是法学专业考研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法学专业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在考研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法理学知识对于学生的提分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法理学的基本概念、法理学的主要理论以及法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法理学的基本概念

法理学是法学的一门基础学科,研究法律的本质、规律和原理。它是法学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法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法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法律的本质、法律的形式、法律的效力以及法律的解释等方面。

二、法理学的主要理论

1. 法律的本质论

法律的本质是法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法律的本质论中,有两种主要观点:实证主义观点和价值主义观点。实证主义认为法律是国家权力的表现,是一种社会事实;而价值主义则认为法律是一种价值体系,是一种道德规范。这两种观点在法理学的研究中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2. 法律的规范性论

法律的规范性是法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在法律的规范性论中,有两种主要观点:规范主义观点和实证主义观点。规范主义认为法律是一种规范,是一种行为的指导准则;而实证主义则认为法律是一种社会事实,是一种行为的实际表现。这两种观点在法理学的研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3. 法律的解释论

法律的解释是法理学研究的又一重要问题。在法律的解释论中,有两种主要观点:文字主义观点和目的主义观点。文字主义认为法律的解释应该以法律文字

的字面意义为准;而目的主义则认为法律的解释应该以法律的目的和精神为准。这两种观点在法律的解释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三、法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法理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还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价值。在实践中,法理

学可以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一种思维方法和分析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

应用法律知识。同时,法理学也可以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一种法律解释的理论

基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适用法律规范。

在司法实践中,法理学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法官在审判过程中需要运用法理

学的知识,对案件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裁决。律师在辩护过程中也需要运用法理

学的知识,为当事人提供合理的法律建议。此外,法理学还可以为法学专业学

生提供一种法律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法学研究。

总之,法理学是法学专业考研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法学专业学生必备的基础

知识。通过学习法理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提高解决

法律问题的能力。同时,法理学在实践中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为法学

专业学生提供一种思维方法和分析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法学研究。因此,掌握一定的法理学知识对于考研过程中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大一法理学知识点笔记整理

大一法理学知识点笔记整理导言: 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法律的理论基础和规范依据的学科。在大一学习法理学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法理学知识点。本文将对大一法理学的知识点进行笔记整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概念。 一、法的定义和特征 法是一定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的一定领域内的一定适用对象的一定形式的意志的表现。法的特征包括客观性、强制性、规范性、相对独立性、变动性等。 二、法的分类 1. 种类分法: - 公法和私法:公法是指调整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私法是指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 - 国际法和国内法:国际法是指调整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相互关系的法律,国内法是指调整国家内部各种法律关系的法律。

- 杂项:剩下的那些非公法、非私法、非国际法、非国内法的法律。 2. 分类方法: - 形式法和实质法:形式法侧重法律的成文形式和适用程序,实质法侧重法律的内容和目的。 - 客观法和主观法:客观法是指研究法的存在和效力的法律,主观法是指研究法的创制和适用的法律。 - 刑法和民法:以不同法律关系的性质划分的两大法律系统。 三、法律的效力和适用 1. 法律的效力: - 强制性:法律是强制性规范,具有普遍的强制约束力。 - 前后关系:法律的效力从法律发布时开始,不溯及既往。 -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民事法律行为需要符合法定条件和法律规定,才能产生效力。 2. 法律的适用:

- 法律的具体适用是通过判断事实和相应法律关系确定的。 - 在适用法律时,需要考虑不同的法律关系、法律事实和法律规则,进行逻辑推理。 四、法律的解释和认识 1. 法律的解释: - 文本解释:以法律的字面和文本为基础进行解释,是最常用的解释方法。 - 意旨解释:强调法律的目的和价值取向进行解释。 - 制裁解释:侧重于法律的实际运用过程,解释与制裁结果的一致性。 2. 法律的认识: - 实证认识:对法律规则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法律的实际效果和社会影响。 - 规范认识:通过法律的规范性质和规范逻辑分析,探讨法律的目的和效力。 - 高度抽象和一般性:法律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一般性,适用于多种情况和场景。

研究生入学考试-法学法理学课本笔记整理——法律技术方法

法学法理学课本笔记整理——法律技术方法 第八章法律技术方法 第一节法律技术方法的概念 一、法律技术方法的概述 1.法律技术方法,亦即常说的法律方法,是指法律职业者认识、判断、处理和解决法律问题的专门方法 2.法律方法的特征 ⑴专业性 法律职业者有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存在与其他职业者相区别的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核心是法律思维⑴法律性 法律方法是根据法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法律是法律职业者判断是非的标准⑴实践性 ①法律方法的目的指向是一种实践指向,即如何有效地解决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面临的法律问题 ②法律方法的主体是法律实践的主体 ③法律方法的评价标准是实践标准 二、法律技术方法的分类 (一)法律解释 1.法律解释是通过对法律、法规等法律文件条文、概念、术语的说明,揭示其中所表达的立法者的意志和法的精神,进一步明确法定权利和义务或补充现行法律规定不足的一种国家活动 2.只有被授权的国家机关才能进行法律解释,法律解释属于官方解释或有权(有效)解释 3.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⑴法律解释是抽象的行为标准,具有概括性、相对稳定性的特征,而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却是具体的和千差万别的 ⑴法律词语、术语、概念经常具有多种含义,所以对法律规范的理解就会发生分歧。为了消除分歧,就需要有权威性的法律解释 ⑴社会生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在改革时期尤其如此。有些新情况、新问题无需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或修改法律、法规来应对,可以通过法律解释来解决 (二)法律推理 1.法律推理是人们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前提(法律事实、法律规范、法律原则、

法律概念,判例等法律资料)得出某种法律结论的思维过程 2.法律推理分为形式推理和实质推理 (三)法律论证 1.法律论证是指在同时存在多种不同的法律主张的情况下,通过论述一系列理由来说服其他人接受其中最佳主张的活动 2.法律论证的特点 ⑴社会性 社会性是针对论证的性质和目的而言的,即并非自我的内心思维活动,而是在多元化社会背景下说服他人或社会公众的社会活动 ⑴说理性 说理性是指论证的内容在于通过陈述一系列的理由影响他人的思维并使他人接受 ⑴言辞性 言辞性是指论述的手段,即论证必须通过言词(包括口头和书面)的表达来陈述理由 ⑴论争性 论争性是指论证的过程,即为了说服对方、决策者(如法官)或公众,论证必须经过一定的公开程序,反驳和否定 对方主张,证明已方主张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第二节法律解释 一、法律解释的分类 (一)立法解释 1.立法解释通常是指依法有权制定法律、法规的国家机关对其制定的法律、法规所进行的解释 2.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所进行的解释 ⑴国务院对其制定的行政法规所作的解释,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常委会对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所作的解释 (二)司法解释 1.司法解释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规范的有关问题所进行的解释 2.司法解释分为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 ⑴审判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对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 ⑴检察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在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

张文显《法理学》第5版重点笔记整理

张文显《法理学》第5版重点笔记整理 张文显《法理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录 第一编法理学导论 第一章法学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章法理学的性质与对象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编法理学基本概念 第四章法、法律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五章法的渊源、分类和效力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六章法律体系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七章法的要素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7.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八章权利和义务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九章法律行为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9.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章法律关系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1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一章法律责任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1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编法的起源与发展 第十二章法的历史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1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三章法律演进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1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四章全球化与世界法律发展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1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完整版)张文显法理学笔记全重点

第一节法学 一、法学的含义 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研究活动和认识成果的总称。 二、法学与相邻学科 1.法学吸收其他学科的认识成果,推动其他学科发展 2.法学于其他学科双边问题或多边问题 3.法律人才是知识复合人才 三、法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法理学理论研究要坚持一条路线、三个观点。 1.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必须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3.必须坚持社会现象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观点 4.必须坚持社会历史的发展观点 (二)法学和法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P8 1.阶级分析方法。 2.价值分析方法。 3.实证分析方法。 (三)现代公民基本素质 1.主体意识 2. 权力意识 3.参与意识 4.平等意识 5.宽容态度 6.法治观念 7.义务观念 8.理性精神 9.人本观念 10。全球意识(四)法律人才的素质 1.基础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2.法律素质: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

第二节法理学 一、法理学的含义 (一)1.法理学性质:法理学即法学基础理论的简称,法理学是关于法律现象的一般的理论,是法学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意识形态。 2.法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法的一般理论,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二)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1.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 2.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理论 3.法理学是法学的方法论 4.法理学是法学的意识形态 其具体内容包括:第一,法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有关法律运作机制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三,法与其他社会现象关系的基本问题。 (二)法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一,善于从具体事例出发进行法理学思考,提炼或检验法理学理论。 第二,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和掌握法理学的理论。 第三,要了解法理学的发展史,从法理学的发展史来理解和掌握理论。 第四,要了解现代西方法理学,从中西方法理学的联系和比较来学习法理学。 第五,要了解当代中国法理学的研究现状,积极参与法理学的讨论。 第六:注意将理论法学与部门法学的学习结合。 (三)研究法理学的意义 .学习法理学是树立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需要 .学习法理学是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需要。

法理学笔记(精典版)

法理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法学 一、法学的含义 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研究活动和认识成果的总称。 第二节法理学 一、法理学的含义 (一)法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法理学是关于法律现象的最一般的理论,是法学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所有法律现象中的一般特点、法律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性。 第二章法的本质与特征 第二节法的本质 一、非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 法的本质是法的根本性质,是指法这一事物自身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是由法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构成的。 (1)神意论。(2)理性论。(3)规范论。(4)意志论。(5)自由论。(6)事物性质论。(7)民族精神论。(8)利益论。(9)社会控制论。 第三节法律的特征 可以把法律的外在特征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 一、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法律的规范性,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规定人们行为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它表现在:法律规定了人们的一般行为模式,从而为人们的交互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型、标准或方向。法律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包括三种 1)人们可以怎样行为(可为模式);(2)人们不得怎样行为(勿为模式);(3)人们应当或必须怎样行为(应为模式)。从效力上看,具有规范性的法律,不是为某个特定的人而制定的,它所适用的对象是不特定的人;它不仅仅适用一次,而是在其生效期间内反复适用的。 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和普遍性 法律的普遍性,也称“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法律的概括性”,就是指法律作为一般的行为规范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和特性。具体而言,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法律的效力对象的广泛性。(2)法律的效力的重复性。法律的普遍性与法律的规范性密切相关:正因为法律具有规范性,它也就同时具有普遍性;法律的规范性是其普遍性的前提和基础,而法律的普遍性则是其规范性的发展与延伸。 三、法律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四、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和程序性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即具有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和程序性的社会规范或行为规范。从结构上看,法律这种社会规范又是一个由各个具体的法律规范(规则)所构成的相互联系的整体(体系),其内容规定的主要是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模式,即人们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法律通过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来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 第三章法律的起源与演进 二、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 (一)法律的起源是从自发到自觉、由个别调整逐步发展为规范性调整的过程

司法考试《法理学》复习笔记完整版

司法考试《法理学》复习笔记完整版 2011年司法考试《法理学》复习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法的本体 第一节法的定义 一、法律职业与法的定义 1. 法律方法和法律思维具有三个特点: (1)用说理的方法而非简单的暴力解决问题。 (2)必须根据法律来说理及判断和解决法律问题。 (3)必须在程序的范围内,通过相应的法律程序确定和解决法律问题。 这其中,根据法律说理是核心。对于法律职业者来说,是否能够忠于法律,就是他最大的职业道德和操守问题。 2. 法律人忠于法律的前提是法律必须具有一种明确清晰的概念及其对象。 (1)法律必须发展为独立的规范体系和制度形式,才可能成为法律职业者行为的准则。 (2)法律职业者又必须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法律思想水平,从而准确地把握法律。 二、法的现象与法的本质 1.以往的法律理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三类: (1)从法本身理解法律,认为法律产生、发展、变化的根源在于法的自身。 (2)虽然是从法的外部结实法律的根源,又都直接或间接地把这种根源归结为某种精神力量,将法视为人类精神一般发展的产物。 (3)从社会现象的交互作用的角度把握法的定义。 2. 从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角度概括法的有: (1)神意论。(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观点) (2)意志论。(如黑格尔关于法是自由意志的体现) (3)正义论。(古罗马法学家塞尔苏士认为:法乃善良公正之艺术。)

3. 从法本身理解法的有: (1)规则论。(一般认为法是一个逻辑上自我满足的规则体系。) (2)命令论。(这种观点与规则论相同之处在于都将法视为一种规则体系,所不同的是,规则论认为法律规则的效力来源于该体系内部,而命令论则认为法律规则的效力来源于权力。) (3)判决论或预测论。(这种观点认为法就是对法官的判决的预测。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法不是写在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东西,而是法官的倾向和意见,法官关于案件的处理意见才是真正的法。) 4.从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角度理解法律现象: (1)19世纪末,尤其是20世纪初以来,西方法学界许多学者开始将法置于一定的社会现象领域交易研究。 (2)这种观点总体上看,不再将法律视为鼓励的、与社会脱节的想象,而是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与其他社会现象交互作用的产物。 5.法的本质的展现过程,反映了法的本质的层次性: (1)法的本质最初表现为法的正式性: A.法的正式性体现在法总是公共权力机关按照一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 B.法的正式性还体现在法总是依*正式的权力机制保证实现。 C.法的正式性也体现在法总是借助于正式的表现形式予以公布。 (2)法的本质其次反映为法的阶级性: A.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从表面看,具有一定的公共性、中立性。 B.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由于国家形成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历史时期,因此,它必然反映阶级对立时期的阶级关系。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实际上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国家意志就是法律化的统治阶级意志。 (3)法的本质最终体现为法的社会性: I 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分析社会的特点在于: A.认为法律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关系的反映; B.社会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关系,经济关系的中心是生产关系;

法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法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法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法理学是研究法律的本质、原则和逻辑的学科,它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通过练习题的方式来巩固和加深对法理学的理解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将提供一些常见的法理学练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法学专业的学生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不属于法律的特征? A. 强制性 B. 公正性 C. 可变性 D. 统一性 答案:C. 可变性 2. 法律的目的是: A. 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B. 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C. 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D. 所有选项都正确 答案:D. 所有选项都正确 3. 法律的效力分为以下几种,除了下列哪个? A. 强制性效力 B. 行政效力

C. 道德效力 D. 合同效力 答案:B. 行政效力 4. 下列哪个不属于法律的来源? A. 宪法 B. 法典 C. 判例 D. 行政法规 答案:C. 判例 5. 法律的适用范围包括以下哪些层面? A. 国家层面 B. 地方层面 C. 个人层面 D. 所有选项都正确 答案:D. 所有选项都正确 二、判断题 1. 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是由国家机关独立进行的。答案:正确 2. 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 答案:正确 3. 法律的效力可以被道德规范所取代。 答案:错误

4. 法律适用范围只限于国家层面。 答案:错误 5. 法律的特征之一是具有强制性。 答案:正确 三、简答题 1. 请解释什么是法律的公正性? 答:法律的公正性是指法律应该对所有人平等适用,不分贵贱、富贫、种族、 性别等,保障人民的平等权利和机会。法律的公正性是法治社会的基石,也是 法律的基本原则之一。 2. 请解释法律的可变性和统一性。 答:法律的可变性指法律可以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进行修改和调整,以适应 不同时期的需要。法律的统一性指法律在某一国家范围内是统一的,不同地区 和个人在法律适用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3. 请解释法律的效力和适用范围。 答:法律的效力是指法律对于个人和组织具有约束力和规范性。法律的适用范 围是指法律适用的层面,包括国家层面、地方层面以及个人层面。法律的适用 范围是根据法律的性质和目的来确定的。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法学专业的学生加深对法理学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练习题的方式来提高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和思维 逻辑。法律是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石,只有深入理解和应用法律原理,才能更 好地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马工程法理学第二版笔记

马工程法理学第二版笔记 摘要: 一、马工程法理学第二版笔记概述 1.马工程法理学第二版的编写背景 2.马工程法理学第二版的主要内容 二、马工程法理学第二版笔记的具体内容 1.法律本体论 1.1 法律本质的理解 1.2 法律要素的解析 2.法律规范的性质和特征 2.1 法律规范的定义和特点 2.2 法律规范的分类和效力 3.法律解释与法律适用 3.1 法律解释的概念和分类 3.2 法律适用的原则和程序 4.法律认定与法律责任 4.1 法律认定的依据和程序 4.2 法律责任的种类和承担方式 正文: 马工程法理学第二版笔记是依据我国法律体系,对法律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著作。作者通过系统地介绍法理学的学科内涵,为读者提供法律理论的思辨

和认识工具。 在马工程法理学第二版笔记中,作者首先阐述了法律本体论,对法律本质的理解进行了详细的解析。作者认为,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法律具有规范性、国家意志性、普遍性和强制性等本质特征。 其次,作者介绍了法律规范的性质和特征。作者指出,法律规范是具有规范性的法律要素,是规定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法律规范具有抽象性、普遍性、明确性和可执行性等性质和特征。 此外,作者还详细阐述了法律解释与法律适用、法律认定与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作者指出,法律解释是法官或法律工作者对法律规范的含义和适用条件进行的解释,是法律适用的重要环节。法律适用是指将法律规范应用于具体案件的过程,是实现法律正义的重要手段。法律认定是指依据法律规范对某一事实或行为进行认定,是法律责任追究的前提。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法律规范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是维护法律秩序的重要手段。

2020司法考试法理学重点复习笔记

2020司法考试法理学重点复习笔记 法律规则 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指法律规则诸要素的逻辑联结方式,即从逻辑的角度看法律规则是由哪些部分或要素来组成的,以及这些部分或要素之间是如何联结在一起的。 对法律规则的结构,目前学界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三要素说”和“两要素说”两种观点。“三要素说”认为,每一法律规则通常由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要素构成。“两要素说”认为,法律规则是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部分构成的。 本书持新的“三要素说”,认为任何法律规则均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构成。 所谓假定条件,指法律规则中有关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即法律规则在什么时间、空间、对什么人适用以及在什么情境下对人的行为有约束力的问题。它包含两个方面:1法律规则的适用条件。其内容有关法律规则在什么时间生效,在什么地域生效以及对什么人生效等。2行为主体的行为条件。 所谓行为模式,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之方式或范型的部分。它是从人们大量的实际行为中概括出来的法律行为要求。根据行为要求的内容和性质不同,法律规则中的行为模式分为三种:1可为模式。指在什么假定条件下,人们“可以如何行为”的模式。2应为模式。指在什

么假定条件下,人们“应当或必须如何行为”的模式。3勿为模式。指在什么假定条件下,人们“禁止或不得如何行为”的模式。从另一个角度看,可为模式亦可称为权利行为模式,而应为模式和勿为模式又可称为义务行为模式。它们的内容是任何法律规则的核心部分。 所谓法律后果,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在作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要求时应承担相应的结果的部分,是法律规则对人们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的态度。根据人们对行为模式所作出的实际行为的不同,法律后果又分为两种:1合法后果,又称肯定式的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按照行为模式的要求行为而在法律上予以肯定的后果,它表现为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保护、许可或奖励。2违法后果,又称否定式的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不按照行为模式的要求行为而在法律上予以否定的后果,它表现为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制裁、不予保护、撤销、停止,或要求恢复、补偿等。 法律规则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 现代国家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如法典大都是以条文为基本构成单位的。从其表述的内容来看,法律条文可以分为规范性条文和非规范性条文。规范性条文是直接表述法律规范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条文,非规范性条文是指不直接规定法律规范,而规定某些法律技术内容如专门法律术语的界定、公布机关和时间、法律生效日期等的条文。这些非规范性条文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它们总是附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规范性法律条文的。由此看出,应当把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区别开来。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

张文显法理学第四版考研笔记

法理学 第四章:法的概念 第二节:法的本质 本质与现象是一对范畴,任何事物都与本质和现象两个方面,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现。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法的本质的论述 1、揭示了法与统治阶级的内在关系 2、揭示了法与国家的必然联系 3、揭示了法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因果联系 二、法的本质的两个层次 (一)法的阶级本质 1)法是“意志”的体现 2)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3)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4)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二)法的本质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1.这个物质条件主要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尤其是后者。例如公有制就体现一种生产关系。 2.这个物质条件是统治阶级的物质条件。 3.物质生活条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包括政治、道德、文化、传统等因素。 第三节:法的基本特征 它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而达到调整社会关系的目的 1.国家创立法的方式有两种: (1)制定: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制定新法。 认可: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的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赋予先前的判决所确认的规范以法律 2. 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因此具有高度统一性和极大权威性 (2)效力。

(1)高度统一性:首先指各法律之间的根本原则一致;其次指除特殊情况外,一国只能有一个总的法律体系,且体系内部各规范不能相互矛盾。 (2)极大权威性:法的不可违抗性,任何国家都不会容忍违法行为。 三、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法是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以权利义务为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指引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的。 四、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即具有规范性、国家意志性、普遍性和程序性的社会规范或行为规范 1.规范性 2.国家意志性 3.普遍性 4.程序性 必须指出,发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是从终极意义上讲的,即从国家强制力是最后一道防线的意义上来讲的,而非意味着法的每一个实施过程,每一个法律规范的实施都要借助于国家的系统化暴力,也不等于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实施的唯一力量 第四节:法的作用

华政考研法综笔记(法理学)

【第一章法律的概念】 一、法律的概念:(学说)法律命令说、法律规则说、社会控制说(我国的通说)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在主权范围内普遍适用的、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二、法律的特征 (一)国家创制性: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制定产生的法律是成文法,认可产生的法律是不成文法(认可的情形:1、赋予习俗道德宗教等以法律效力2、判例法国家从判例中概括出一定的规则或原则赋予其事实上的法律效力3、赋予权威法学家的学说以法律效力)(二)行为规范性:通过设定权利与义务调整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是法律规范的直接调整对象,社会关系是法律规范的间接调整对象。 (三)普遍适用性:法作为一个整体在主权范围,具有使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一体遵行的法律效力。 (四)国家强制性: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三、法律的本质 (一)法律具有阶级性: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 (二)法律具有物质制约性:1、法律的物质制约性不意味着法总是符合客观经济条件和经济规律的要求2、法律的物质制约性不意味着物质生活条件以外的因素对法没有影响3、法律的物质制约性不意味着法就没有相对独立性:法律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为法的历史继承性和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性。 【第二章法律的要素】 一、法律的要素:法律概念、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 二、法律概念:(概念)法律要素中最基本的细胞,是对具有法律意义的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的概括性表达(不确定的法律概念)在某些情形,为了使法律规定更适应复杂的社会现实,某些法律概念的含义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包括经验性概念和规范性概念,前者指可依据知觉或经验感知的事实,后者指需要施加价值判断方可了解其意义的概念,前者的不确定性在于经验外延的模糊,后者的不确定性在于价值内涵难以把握。 三、法律规则:(概念)为法律主体设定具体权利义务的行为准则(特征)1、确定性:具体的适用主体、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2、规范性3、体系性:规则间具有效力等级关系(结构)1、适用条件2、行为模式3、法律后果(种类)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前者是规定人们可以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则,后者是规定人们必须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则,分为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前者指规定的权利义务具有绝对的法定性不允许任意改变的法律规则,后者指规定的权利义务可以因个人意志改变的法律规则>、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确定性规则指规则本身规定了全部的规则要素,无须援引其他规则来确定规则内容的法律规则,委任性规则指没有明确规定规则的内容,而授权某一主体进一步提供规则内容的法律规则,准用性规则指没有明确规定规则的内容,而指出可以援引其他规则来确定规则内容的法律规则>、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前者是被规则所调整的行为不依存于规则而独立存在的法律规则,后者指被规则调整的行为给予该规则产生的法律规则> 四、法律原则:(概念)指导法律规则的规范原理和价值准则(分类)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前者体现法律的基本价值,适用范围更广>、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前者指反映社会关系本质属性的法律原理,后者指反映特定时空的社会关系和利益诉求的原则>(在司法中的运用)1、顺位限制原理:穷尽规则方可援引原则2、目的限制原理:非为个案正义,不得抛弃规则3、优势理由原理:面对原则冲突,当择优而取。 【第三章法律的渊源、体系和效力】

2022年南京大学612法理学考研复习资料(内含考研历年考试试题)

2022年南京大学612法理学考研复习资料(内含考研历年 考试试题) 《南京大学考研612法理学复习全析(含真题与答案,共4册)》由金陵南大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与辅导经验,组织官方教学研发团队与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优秀研究生共同合作编写而成。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南京大学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南京大学考研612法理学复习全析(含真题与答案,共四册)》编写根据教材: 《法理学》(张文显) 《法理学:全球视野》(周永坤) ---2020南京大学官方参考书目--- 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周永坤:《法理学:全球视野》(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南京大学考研612法理学复习全析(含真题与答案)内容提要: 1、南京大学法学院考研内部信息必读: 2、南京大学考研612法理学科目考试解读: 3、指定教材重难点内容解析: 4、1995-2020年南京大学612法理学考研真题; 5、2000-2020年南京大学612法理学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南京大学考研612法理学复习全析(含真题与答案)》通过提供院系专业相关考研内部信息,总结近年考试内容与考录情况,系统梳理核心考点与重难点知识点,本文摘自金陵南大考研网,并对历年真题进行透彻解析,令考生不再为信息匮乏而烦恼,同时极大提高了复习效率,让复习更有针对性。 适用院系: 法学院:【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 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国际关系】

同等学力申请硕士研究生复习笔记-法理学

同等学力申请硕士研究生复习笔记-法理学 第一章法的概念与本质 第一节法的基本特征 一、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规范 二、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三、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四、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第二节法的本质 一、资产阶级法学家关于法的本质的论述 规则说、命令说、判决说、意志论、民族精神说、社会控制论、事业论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法的本质的论述 1、法是被奉为法律的国家意志 2、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3、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法的定义:法是反映出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得到国家强制力保证的、通过赋予社会关系参加者权利与义务的方式实现的规范体系。 第二章法的要素 法的要素包括法律概念、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三类。 第一节法律概念 一、法律概念释义 法律概念是指在法律上对各种事实进行抽象,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 二、法律概念的分类 1、普遍性程度:一般性概念、具体概念 2、所涉及的社会关系种类:宪法概念、刑法概念、民法概念、诉讼法概念 3、所涉及的法律事实要素的类别:涉人概念、涉事概念、涉物概

念 涉人概念用于界定和区分法律关系的主体,如公民、法人、代理人、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等。涉事概念用于界定和区分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性质及类别,包括法律关系主体的各种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如所有权、人身自由、违约、 故意、侵权、刑事责任等。涉物概念泛指具有法律意义的无人格现象,包括标的、证券、不动产、著作等法律关系客体和其他具有法律意义的无人格现象,如程序、管辖、时效、居住地等。 三、法律概念的特点和功能 认知功能、构成功能 第二节法律规则 一、法律规则释义 法律规则是一种特殊的、在逻辑上周全的规范。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在结构上由三个要素组成,即假定、处理和制裁。 假定是指法律规则中规定适用该规则的条件的部分,它把规则的作用与一定事实状态联系起来,指出在发生何种情况或具备何种条件时,法律规则中规定的行为模式生效。 处理是指法律规则中为主体规定的具体行为模式,即权利和义务,它指明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此指导和衡量主体的行为。 制裁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主体违反法律规定时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或国家强制措施的部分。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不同。法律条文只是法律规则的表述形式,二者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通常情况下,一个法律规则的全部要素是通过数个条文加以表述的。 二、法律规则的分类 1、调整性规则和保护性规则(指令性法律规则在法律调整中的不同作用) 调整型规则就是直接体现法对社会关系调整职能的规则,包括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它为社会关系参加者规定了权

法律考研法理学笔记

法理学 名词 1,法的概念:法是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反应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意志,以权力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的效力:指法对其所指向的人们的强制力或约束力,是发不可缺少的要素。 3、法的作用:指法对人的行为及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发生的影响。 4、法的渊源:是由资源、进路和动因三项基本要素所构成的综合事务。 ==-5、法的形式:指法的具体的外部表现形式。 6、法律概念:是有法律意义的概念、是认识法律与表达法律的认识之网上的扭结,即对各种有关法律的事物、状态、行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法律术语。 7、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本性真理、原理,或是为其他法律要素提供基本或本源的综合性原理或出发点。 8、法律规则: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或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指示、规定。 9、法律体系:法学中有时也称“法的体系”或简称“法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10、法律部门:是指根据一定的标砖和原则,按照法律规范自身的不同性质、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法等所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 ---11、权利: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12、义务:设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主体以相对受动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 13、法律行为:是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上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 14、法律关系: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15、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16、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补偿、强制履行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亦即由于违法第一性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 17、法的历史类型:是指将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以及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法,根据其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做出的基本分类。 18、法的继承:就是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延续近、相继、继受,一般表现为旧法律制度(原有法)对新法律制度(现行法)的影响和新法律制度对旧法律制度的承接和继受。 19、法律移植:指的是“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某种法律规则或制度移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20、立法:是由特定的主体,依据一定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这种特定社会规范的活动。 21、立法体制:是关于立法权限、立法权运行和立法权载体诸方面的体系和制度

最新苏州大学考研法理学周永坤笔记

苏州大学考研法理学周永坤笔记

苏州大学考研法理学笔记 (周永坤《法理学——全球视野》) 第一章法学学 (一)法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 1、法学的研究对象 法学的研究对象即法学研究些什么或研究的客体问题。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这一点存在高度共识,但在具体的研究对象方面又存在分歧,特别是在对“法律”这一概念外延的把握上存在差异。 对中国古代学者来说,“法律”就是指国家制定的强制性的规则或命令,或仅指国家法、制定法,最多包括国家认可的习惯法。 在西方,“法律”这个词从古希腊、古罗马开始就不单单指国家制定的法,它也包括习惯、正义在内;不单单指一国的法律,而且包括不同国家共同适用的法律;不单单指国家内的法律,而且指国家间的法律。 与此相关联,不同学派在研究的侧重点方面也存在分歧。 具有价值法学倾向的法学家侧重于寻找法律的最高价值或最高目标,探究法与道德、法与正义的联系,探究法律的一般原则,探究良法的标准,探究作为法律之源的自然理性、人性、神的理性等。 具有规范法学倾向的人则认为法学应着重研究实在法,特别是研究国家法的规范及其结构要素,尤其应当注重对各种法律概念的分析。至于正义问题,那是法律“应当怎样”的问题,不是法律“是什么”的问题,这当由伦理学去研究。

具有社会法学倾向的人则主张对社会中“活法”的研究,应当研究法与社会的关系、发的功能、法的实际效果,研究如何实现司法公正等等。 我认为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这里的法律是广泛意义上的法律,包括国家制定法,习惯、正义,同时也包括国际法。 2、法学的性质 法学的性质问题研究法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把法学称为“法律科学”是“科学泛化”的产物。法学不属于科学。德国法学家基尔希曼1847年针对概念法学和历史法学,否定法学的科学性与有用性。 基于这样的表述,从知识分类学的角度出发,法学是规范学科。规范学科追求善,即公平,正义。 3、法学体系与结构 法学包括理论法学与应用法学。 理论法学包括法理学(法哲学)、法史学、比较法学(含宏观的比较和微观的比较);其中法史学包括法思想史与法制度史;法思想史同样包括中国法律思想史与国外法律思想史;法制度史包括中国法律制度史与国外法律制度史。应用法学包括国内法学(含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经济法学、三大诉讼法学和其他边缘学科)、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学)、外国法学(含外国的部门法学,也可将其归入比较法学范围)、超国家法学(主要指欧盟法学)。 (二)法学的目的和功能 1、法学的目的

法理考研笔记

法理学的地位 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 一、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 法理学不同于其他法学学科之处在于,法理学研究从宏观的、整体的角度来研究法律现象,而不是从微观的、局域的角度研究法律现象。或者说,法理学思考和研究法律现象的一般性、普遍性问题,而不是法律现象某一领域或方面的具体问题。所谓一般性问题,就是整个法律体系、法律运行、法律制度及其各个发展阶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理论 法理学不同于其他法学学科之处在于,法理学提供的不是法的具体的、实用的知识,而是法的抽象的、基础的理论。法理学虽然并不能为人们解决实际的法律案件提供直接的帮助,但它使人们知道如何正确地思考权利问题。在所有的法学学科中,法理学是一门理论性、思想性最为突出的学科,因而也是一门相当抽象、难懂的学科。 法理学的理论之所以具有基础性,不仅因为它们是关于法的根本性、普遍性问题的理论,而且因为它们是一定时代的法的精神、理念的表达。 三、法理学是法学的方法论 法理学是法律世界观和法学方法论的统一。它既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和基础理论,提供一系列关于法的基本思想、理论,又是法学的方法论,提供一系列研究法律现象的基本方法。 第一,法理学的理论对法学研究具有方法论价值。第二,法学方法论是法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四、法理学是法学的意识形态

它从根本上说是对法律经验的凝练和升华,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法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和社会选择意向等根基性本源性内涵的洞悉。 首先,从本质属性上看,因为它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这也决定了它的意义在于它是法学的意识形态。是法学领域的基本主线,思想法则和观念体系,是法学的根基和灵魂 其次,从价值方面看,不仅是对法律现实及相关社会关系的简单被动的关照和反映,而且对其有渗透性甚至主导性的影响和作用, 法的本质 法律就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 一、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一命题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 第一,法是“意志”的体现或反映。 法是人们有意识活动的产物,因此,法是意志的体现或反映。意志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和过程、一种精神力量,本身并不是法,只有表现为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才是法。所以说,法是意志的反映、意志的结果、意志的产物。正因为法是意志的产物,所以才可以说法属于社会结构中的上层建筑。 第二,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法理学复习资料

法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篇:法理学复习资料 《法理学》课程习题集 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法理学》(编号为05001)共有单选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论述题,简答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论述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在古希腊,()主张“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德莫克里特 D.柏里克利 2.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 A.制定法律的部门 C.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 B.法律的渊源 D.法律的具体内容 3.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证书。产生魏明与桂敏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作什么? A.法律事件 B.法律事实 C.事实行为 D.事实关系 4.在中国古代,强调“以法治国”的学派是()。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5.在法学中,所有权属于()。 A.对世权 B.对人权 C.相对权 D.救济权

6.国家赔偿责任的范围包括()。 A.民事赔偿和行政赔偿 C.刑事赔偿和经济赔偿 A.危险责任 A.制定法 B.民事赔偿和刑事赔偿 D.刑事赔偿和行政赔偿 C.刑事责任 D.无过错责任 7.下列必须考虑过错因素的是()。 B.公平责任 C.习惯法 8.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是()。 B.普通法 D.判例法 9.法律运转的机制和系统叫做()。 A.法律体系 B.法学体系 C.法律制度 D.法制体系 10.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这种义务属于()。 A.绝对义务 B.基本义务 C.相对义务 D.集体义务 11.罚金是()中规定的一种制裁措施。 A.行政法 B.经济法 C.民法 D.刑法 12.以责任的内容为标准,法律责任可分为()。 A.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 B.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 C.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 D.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13.王某夫妇因有事外出,便雇佣一保姆临时照看孩子,事后付给保姆酬劳500元。王某夫妇与保姆之间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A.孩子 B.报酬 C.孩子的安全 D.照看孩子的劳务和给付报酬 14.在引起法的产生和发展的各种因素中,()最终起决定作用。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文化因素 D.道德因素 15.使法律关系得以形成、变更或消灭的是()。 A.法律事件 B.法律行为 C.法律事实 D.法律后果 16.按照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律可分为()。 A.根本法与普通法 B.一般法与特别法 C.实体法与程序法 D.制定法与判例法

高其才教授的法硕法理学笔记-含不少桉例

法理学 主讲教师:高其才 第一章法的本体 (2) 第一节法的定义 (2) 第四节法的渊源与分类 (8) 第五节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13) 第六节法的效力 (14) 第七节法律关系 (17) 第八节法律责任 (23) 第二章法的运行 (26) 第一节立法 (26) 第二节执法与司法 (29) 第三节守法与违法 (34) 第四节法律监督 (34) 第五节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36) 第三章法的演进 (40) 第一节法的起源 (41) 第二节法的历史发展 (43) 第三节法的传统 (46) 第四节法的现代化 (49) 第五节法治理论 (50) 第四章法与社会 (53) 第一节法与经济 (53) 第二节法与政治 (55) 第三节法与道德 (56) 第四节法与宗教 (57) 第五节法与人权 (58)

第一章法的本体 [考试大纲要求] 法的定义:法律职业与法的定义、法的现象、法的特征、法的本质、法的作用;法的价值:法的价值的含义、法律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法的价值的种类、法的价值冲突;法的要素: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权利与义务、法律概念;法的渊源与分类:法的渊源的概念、法的渊源的一般分类、当代中国法的渊源、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和系统化、成文法与不成文法、国内法与国际法、实体法与程序法、根本法与普通法、一般法与特别法;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法律部门、法律体系、当代中国法律体系;法的效力:法的效力的含义、法的效力范围、法对人的效力、法的空间效力、法的时间效力;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种类,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种类、归责与免责、法律制裁。 第一节法的定义 法律职业是指受过专门的法律教育、具备法律规定的任职条件、取得国家规定的任职资格而专门从事法律工作的一种社会角色。 一般认为,法律职业具有专门性、独立性、技术性的特点。 法律职业与法律方法、法律思维有紧密联系。法律思维具有规范性、求实性、利益性等特点。 法律职业是以通晓法律及法律应用为基础的职业。因此,我们首先必须明白什么是法律。 第一章第一节主要讨论的是法的概念,我们要掌握的第一个方面是,一定要明确法它是一种名称、一种标签,一定要明白我们叫他法也好、法律也好,叫它不法也好、违法也好这都是一种标签。我们称之为法的这个标签它包含了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它包含两个含义,第一,是指一个实在的社会现象,是指一种客观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影响的这样一种东西,这我们首先称之为法;第二,是指一种主观的认识,也就是一种概念、一种名称,是人们对这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认识的一种结果,称之为法。所以从这里面就会发现蕴含的含义,首先法是指一种实在的社会现象,很自然的法是一种客观存在。第二个方面法是描述社会现象的一种名称,这也就是说它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它是主观认识的结果,所以你会感觉到它有主观性。第二点要注意,法还有国法意义上的法与哲理意义上的法的区分。国法意义上的法,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个表述,在西方也有一个表述;哲理意义上的法,在古代有一个表述,在西方也有一个表述。什么叫天命,什么叫天志,什么叫礼、法、度、道、义、理,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社会里面用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