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碰瓷”现象研究述评

“碰瓷”现象研究述评

“碰瓷”现象研究述评
“碰瓷”现象研究述评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7, 6(12), 1532-1537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7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ee17436475.html,/journal/ass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ee17436475.html,/10.12677/ass.2017.612215

Review of the Study on Crash for Cash

Wanxian Li, Dan Li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Hebei

Received: Nov. 24th, 2017; accepted: Dec. 7th, 2017; published: Dec. 14th, 2017

Abstract

“Crash-for-cash”, a crime of the strangers’ society, is intensified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and promoted with the urbanization of China. It is becoming the most sensitive social problem in the field of morality and law. Previous studies on Crash-for-Cash problems showed a geometric pro-gression growth. However, the past studies confine itself within legality analysis and merely to facts as they are, and overlook the background of society transition, especially lack for directed research toward the special group and its cross-regional crim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research perspective and methodology requiring breakthrough as well, including establishing the related law, promoting the legal consciousness of the society, re-establishing the social morality belief by recover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onstructing universal social trust and strengthening individual’s inner control in order to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problem.

Keywords

Crash for Cash, Strangers’ Society, Review

“碰瓷”现象研究述评

李万县,李丹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石家庄

收稿日期:2017年11月24日;录用日期:2017年12月7日;发布日期:2017年12月14日

摘要

“碰瓷”,作为陌生人社会的产物,在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下获得强化,并伴随我国城镇化带来的生人社会的扩大而不断升级,成为当代最为敏感的社会道德与法律问题之一,相关报道和研究文章也呈几何级数增长。然而,以往的碰瓷研究多局限于“就事论事”式法理性分析,而忽略其赖以生成的社会转型背

李万县,李丹

景,尤其缺少对碰瓷犯罪这一特殊群体及其跨区域作案特征的定向研究,并且在研究视角与方法上也有待突破,包括建立健全针对碰瓷犯罪的法律法规,同时推进民众法治理念的提升,通过振兴优秀传统文化重树道德信仰、建构适应生人社会现实的普遍信任,提升个体内控力,进而使碰瓷问题标本兼治。

关键词

碰瓷,陌生人社会,述评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ee17436475.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碰瓷儿”原指古董摊贩故意将易碎品摆放路中央,专等路人不小心碰倒而借机敲诈[1]。也有传说是清末没落八旗子弟抱着易碎古董(赝品)专门找过往车辆磕碰并借机敲诈。当代碰瓷形式多样,手段翻新,碰瓷的内涵和外延都有发展,如今泛指所有讹诈、勒索行为。如物品碰瓷已经由瓷器延伸到手表、手机、首饰、笔记本、平板电脑等“贵重”物品;宠物碰瓷则以宠物猫、狗等为道具,对过往车辆实施敲诈;身体碰瓷包括故意摔倒、甚至带病摔倒或自残撞车等残忍手段;最为典型的犯罪行为是驾车碰瓷以骗取保险或向被害人敲诈勒索;此外,还延伸到网络碰瓷、职场碰瓷、体育碰瓷和公权力碰瓷等等。尽管碰瓷主要发生在陌生人社会,并非社会普遍现象,但诸如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等经网络及媒体信息迅捷广泛的传播成为当代引发大众心理震荡的重要社会问题[2],而且在我国社会转型,尤其伴随城市化进程,我国传统的熟人社会逐步向陌生人社会的过渡,基于生人社会的碰瓷现象还会拥有更现实的滋生土壤与环境,碰瓷问题将会是我国今后相当一段时间所面临的社会法律与道德问题。

2. 碰瓷研究现状

2.1. 碰瓷行为的危害性

尽管碰瓷问题在我国由来已久,但作为一种广为人知的社会现象还是进入21世纪互联网普及后的产物,尤其2004年南京彭宇案发生以后,碰瓷这一术语就迅速传播开来,至今百度(2016年)有关“碰瓷”的信息达31,900,000条,有关“碰瓷案件”达1,880,000条。同时碰瓷问题也引发学术领域的广泛关注,特别自2011年广东佛山发生小悦悦事件之后,关于碰瓷的报道文章达到巅峰,相应的学术研究论文也呈几何级数增长。然而,以往关于碰瓷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政治和法律层面。许雪亚撰文指出,公众被“扶人遭讹”的新闻吓怕了,形成了一种碰瓷敏感症:一提到“扶人”就想到碰瓷、讹诈,进而形成“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社会负面现象[3]。刁艳华认为,“扶人遭讹”使“救人者”变成“肇事者”折射出社会道德冷漠,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谐与长治久安[4]。关于老人碰瓷的根源问题,钱兆成认为它拷问着我国社会养老体系,再现了越来越多的老人所面临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5]。在碰瓷问题上最受学者关注的是汽车碰瓷。许多学者认为,汽车碰瓷不仅仅是骗保偏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公共安全。这种安全更多的是影响到公共场合民众心理的安全感。因此,驾车碰瓷的主观目的是骗取钱财,具备诈骗罪,甚至还会有敲诈勒索罪,但在城市主干路及高速路驾驶机动车“碰瓷”,还可能危及其他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可依法对行为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6]。

李万县,李丹

2.2. 关于碰瓷行为特征

皮文静认为碰瓷行为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制造或伪造他人不合理或不合法行为为自己谋取利益[7]。因而,与其它非法谋利行为相比,碰瓷具有更大的欺骗性、隐秘性和专业性特点。碰瓷的欺骗性表现在行为人通过精心策划碰瓷事件,隐瞒真相或捏造事实诱使或迫使受害人上当受骗。人碰车的欺骗性在于,行为人选择车辆拥堵或拐弯盲区地段实施碰瓷,因司机处于紧张状态,注意分配力相对降低,不能确信自己撞人还是被撞,故而往往被碰瓷者“摔倒”事实所欺骗,尤其那些自残碰瓷假象更容易使驾驶员受骗上当;碰瓷的专业性主要表现为车碰车事件,行为人熟悉交通法规、专门选择交叉路口、车辆变线或容易违章的地点进行碰瓷,让受害人有口难辩,自认倒霉;碰瓷的专业性或智能性特征导致碰瓷犯罪行为的隐秘性,使案件侦破十分困难,一方面表现为碰瓷制造者善于选择受害人违章驾驶时机进行作案,如酒后驾车、违规超车或违章停车等时机或地点。另一方面,利用驾驶员违章而不敢报警的恐惧心理进行敲诈勒索。

2.3. 碰瓷行为发生的原因

关于碰瓷行为频繁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首先是法律条文本身的制约,当前的法律突出“以人为本”原则,尤其传统的“保护弱者”思想也容易让碰瓷制造者钻法律空子,如一般情况下即使行人故意碰车,机动车也难逃其责;即使车车相撞,其损失多数情况下也都由保险公司承担,自然就给碰瓷党开了绿灯。其次,事故信息不能共享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交警、刑警、公安情报、金融保险以及各区、县、市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和事故信息处于“封闭状态”,造成事故信息不能共享,给碰瓷监管带来困难[8]。第三,高昂的交通事故处置成本以及传统的事故“私了”心理也助推了碰瓷犯罪行为。

比如无论是车碰车还是人碰车,机动车驾驶人首先选择“私了”,因为一旦报警后车被拖走就会进入遥遥无期的事故处理程序,驾驶人就要付出时间和经济上的巨大代价[9]。故而,破财消灾的“私了”行为不仅使警方无法获得事故信息,给执法带来难度,也助推了碰瓷犯罪行为。

2.4. 碰瓷行为的应对策略

关于碰瓷犯罪行为的应对策略,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对症下药,即针对碰瓷违法犯罪行为,实施相应惩罚或教育。对于一般犯罪行为人,应加大法律惩罚力度,一方面要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利,同时完善相关法律并严格执法,严惩不贷。针对老年或残疾人群的碰瓷问题,鉴于行为人自身特殊型以及当前行政处罚与刑事惩罚尚不足以覆盖的特点,应设置行政刑法,即以人身自由罚为主,包括新型劳动教养和社会矫正,同时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使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10]。二是整合碰瓷犯罪信息,建立预警系统。以汽车碰瓷为例,不仅涉及到交警、公安,也涉及到保险公司以及汽车维修部门等,如果有关碰瓷犯罪信息为这些部门所共享,并严格执法与守法,碰瓷行为的犯罪空间就会减小,也为执法者提供便利[11]。同时,建立碰瓷犯罪行为人或车辆信用记录,建立碰瓷预警机制。如上海公安交管部门建立了“上海交通事故办案信息管理系统”,规范了事故处理、提高了办案效率,同时对一定时期内超过规定事故数量者,系统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将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起到良好的预警效果[12]。三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防范和自觉守法意识,同时也提高公民对碰瓷事件的识别能力。

3. 碰瓷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碰瓷研究存在的问题

以往的研究无论关于碰瓷原因还是对策分析都集中于法律和制度层面,而尚未深入到道德层面。事

李万县,李丹

实上,如同其他违法现象一样,碰瓷既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道德问题。邓子滨(2014) [1]将碰瓷现象归类为“老人摔倒问题”和“汽车碰瓷党问题”。就前者而言,面对“老人摔倒–扶而被讹诈–不扶而被指责–扶还是不扶”争议,他指出首先应该区分法律与道德问题,讹人是法律问题,扶与不扶则是道德问题,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前者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而后者则受到舆论的谴责和当事人良心的不安。因此,近年来针对“碰瓷”事件的讨论,往往将“扶与不扶”看成是单纯的道德问题,忽略人的社会心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碰瓷”影响,放大了诸如“道德冷漠”、“天良丧失”等社会认知。

以往碰瓷研究之所以局限于法律层面,是因为多数研究者尚处于对碰瓷问题“就事论事”的认知,而忽略对碰瓷现象的社会背景分析。笔者对《中国判决文书网》1147个碰瓷案件的人口学特征初步分析表明,农民和城市无业游民构成了碰瓷犯罪的特殊群体,而且都是远离家乡、跨地域作案。因此,碰瓷研究应该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定向研究,并且从其政治、经济、社会、心理与道德等不同层面予以解析,才能找到碰瓷犯罪行为的内在规律,为相应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的完善提供借鉴。其中,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与其它犯罪行为发生的背景相比,碰瓷则是陌生人社会的产物。从时间维度看,现代意义上的碰瓷事件基本发生于21世纪之后,也正是我国社会转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过渡期。从空间维度看,无论是“扶老人”问题,还是其它类型的碰瓷基本都发生在大城市的公共空间,如道路、市场等生人社会区域,而在乡村和社区等熟人社会区域内十分少见。

碰瓷是一种犯罪行为。作为一种行为研究就不能局限于法理分析的方法,而必须同一般行为一样,进行多维度、多方法分析,尤其需要进行行为人心理的解析。就碰瓷所引发的社会道德冷漠而言,仅靠法学研究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扶与不扶”并非单纯的道德问题,更多情况下属于一种社会心理学上的“旁观者效应”,即当两个以上的人同时遇到求助者而未施援手,也并非他们道德沦丧,而是因为每一个人都以为别人会伸出援手,结果造成无人援手相助的局面。进一步研究表明,旁观者之所以袖手旁观,主要是“责任扩散效应”在起作用:如果危机情境下只有一人在场,道德责任和良心告诉他会出手援助,如果不这样做,他会觉得良心不安。而多数人在场情况下,这种“不安”会减轻,因为其他人分散了自己的责任,再加上对援手本身可能付出的成本的顾虑,即引发危机情境下犹豫不决,甚至袖手旁观的行为(Darley. J. M., & Latane, B., 1968) [13]。

3.2. 未来碰瓷研究赴建议

碰瓷,作为陌生人社会的产物并非我国所独有,在老牌市场经济国家也很普遍,诸如“Crash for Cash (碰瓷骗保)”等词语也很流行。但也有两点区别:一是文化背景不同。多数西方国家如美国和西欧等国一开始就步入陌生人社会,构筑起法制环境。不同于我国漫长的熟人社会所遗留的法制观念淡漠且个体信仰缺失而内控不足的社会文化背景。二是碰瓷范围的差异。西方国家的碰瓷多发生于汽车保险和医疗保险等领域钻法律空子的欺诈犯罪,远没有我国碰瓷花样众多,范围更广,而且“扶人遭讹”现象也很少见。因此,针对我国碰瓷问题的研究,应立足于我国国情,在法律、道德和社会等多层面合作攻关,才能遏制我国由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过渡过程中的碰瓷现象。

第一,关注法制观念的提升和法律法规的完善。从立法与司法角度而言,改变以往“德治传统”遗留的“弱者导向”,真正实现以法律为准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目标,无论在立法还是司法中树立“Yes”与“No”法制观念,避免模棱两可的法律条文,消除执法中“事故双方各打相同大板”或者即使行人全责,机动车也要担负“道德”责任等现象。从公民角度而言,必须强化法制意识,树立“法律至上”观念,改变以往“人治”传统遗留的“理优于法或情大于法”的习惯心理。比如,目前多数司机面临交通事故,首先想到的不是报警,通过正规渠道处理事故,而是打电话找人帮忙“摆平”,或者出于“破财免灾”的惯性心理,选择“私了”。无论哪种情况不仅不能从根源上消除碰瓷现象,而且一

李万县,李丹

定程度上也助推了碰瓷行为。事实上,我国碰瓷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不仅有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完善的原因,也有公民法制意识淡漠,更有用法能力的薄弱。如果全体公民都有坚定的法制观念,且能有效地捍卫和应用自己的法律权利,那么,碰瓷者就失去了目标对象,碰瓷犯罪就会受到遏制。我国碰瓷现象频繁发生的客观原因是当前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被碰瓷犯罪钻了孔子。因此,一方面要完善道路交通法规,进一步明确路权及路权法。比如在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和人行道都有明确区分标志,而且在交叉路口通过大小箭头标识双方各自的优先权,并在道路两侧为行人横穿马路装配警示按钮。同时完善法律条文中关于碰瓷问题的界定,包括勒索型碰瓷、诈骗型碰瓷或介于勒索与诈骗之间的碰瓷以及多重罪行的碰瓷。另一方面,修改事故举证制度。以“车碰人”事故为例,目前我国交通事故举证责任倒置,即由机动车一方负举证责任,如果机动车一方不能够证明非机动车或行人一方有故意或过失,则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可喜的是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如以“扶人遭讹”现象为例,《深圳经济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就改变了这种“本末倒置”的举证制度。其中,第三条规定:“被救助人主张其人身损害是由救助人造成的,应当提供证据予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的,依法由被救助人承担不利后果。”这一规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碰瓷犯罪行为,同时也保护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好心人。

第二,强化道德层面的研究。道德层面主要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个体内控能力。法制毕竟是一种外在控制,再完备的法律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况且,当代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与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事物相比,法律永远是滞后的。所以,解决碰瓷犯罪问题,不仅要靠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强化对碰瓷犯罪的外在制约,还必须着眼于公民素质的提升和人们内控力的增强。而后者则要寄希望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复兴。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之道、中庸之道和礼仪之道等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道德理想、信仰,也提供了道德行为规则和道德实践的方式方法。其中,君子之道关于天下为公、坦荡进取和成人之美等价值取向,可以有效地矫正市场经济制度所滋生的个人主义、利益取向和自私自利等价值观念;中庸之道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模式,教人权衡事物、把握分寸,不走极端,即所谓“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礼仪之道给人们提供了可操作的行为模式,如爱己爱人、有礼有节、慎独慎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果为世人所掌握并自觉践行就会大大提高公民的内控力,再结合外在的法律监督与制约,才能对碰瓷犯罪行为标本兼治。

第三,深入社会层面的研究。社会层面主要是强化普遍信任。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的主要区别是信任类型不同:熟人社会奉行“个人感情至上”原则,只相信自己的圈儿内人,而对圈儿外人(陌生人)则持防范、拒斥等不信任态度,称为特殊信任;陌生人社会奉行“社会契约或规则至上”原则,人际关系靠社会共同的法律、制度和规则的调节和维系,践行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人生理念,即所谓普遍信任。特殊信任重关系而轻规则,陌生人社会重规则而轻关系。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相对于生人社会而言,熟人社会更容易滋生碰瓷现象。因为在熟人社会中,对陌生人实施碰瓷行为失去了熟人网络应有的约束,基于人的利益驱动,就容易冒犯规则或设法绕过规则实施碰瓷。而在陌生人社会中,规则是调节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唯一标准,即便在个体利益驱动下,规则的作用也远远大于熟人社会。此外,熟人社会的网络或圈子是封闭的、单向的,而生人社会的网络或圈子则是开放的、多元的。前者因为单向和封闭而使信息不能共享,后者因开放和多元而使信息为众人所熟知。信息共享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人社会碰瓷犯罪的可能性。因此,在我国由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过渡阶段,最重要的是打破熟人社会传统网络,建立个人信用记录与共享机制,加大失信成本,从而强化人的规则意识,逐步强化社会普遍信任。

此外,在研究方法上,一是加强碰瓷问题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尤其是定量研究。因为碰瓷事件本身难定性、难取证、以及隐秘性等特点,造成以往研究局限于对文字报道的定性分析,而较少深

李万县,李丹

入到当事人进行调查,难于获得一手资料,难于进行实证分析。这也是为什么至今为止学术界尚未找到其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然而,如同其他犯罪行为一样,必须通过大样本调查及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才能揭示碰瓷现象的本质。二是拓宽研究视角,多领域合作攻关。碰瓷首先是一个法律问题,需要立法和司法的改革与完善。但它更是一个道德与社会问题。不仅需要从个体与群体价值观角度分析案件,更要通过一些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找出其内在动因和行为规律。

可见,碰瓷,作为陌生人社会的产物,以非法谋利为动机,以避开熟人群体和逃避法律追究为主要犯罪特征。故而,与其它犯罪行为相比,其社会负面影响更大:一是碰瓷行为难于识破,且往往让人防不胜防,易引发大众“谈瓷色变”的社会心理;二是碰瓷案件的隐秘性特征使侦破难度大大提高,难以进行法律制裁。所以,碰瓷研究,首先要从内容上突破当前局限于司法定性分析,通过完善法律,如制定“受害人举证”制等提高法律规范力通过道德与社会心理层面的研究,提高人的内控力,提升尊法守法的自觉性;通过定量研究与案例分析等方法揭示碰瓷行为的内在规律。借助这些研究,本文相信,碰瓷行为会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成熟而减少,会伴随我国生人社会管理制度的完善而消除。基金项目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碰瓷现象的公民道德研究”(14BZX08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邓子滨. 碰瓷问题治理纲要[J]. 中国法律评论, 2013(3): 241-245.

[2]马文倩. 错误媒体导向下的网络环境治理困境及反思——以“扶老人”类新闻报道为例[J]. 传播与版权, 2014(5):

100-101.

[3]许雪亚. 碰瓷敏感症[J]. 农村工作通讯, 2013(24): 55.

[4]刁艳华. 从“救人者”变成“肇事者”浅谈社会道德冷漠[J]. 法制与社会, 2014(31): 175-176.

[5]钱兆成. 老人的碰瓷是谁的悲哀[J]. 杭州(党政刊), 2013(10): 46.

[6]于同志. 驾驶机动车“碰瓷”的司法认定[J]. 人民司法, 2008(2): 26-30.

[7]皮文静.“碰瓷”行为的司法认定[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 2014.

[8]张熠. “碰瓷”诈骗犯罪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 交通与运输, 2012, 28(4): 23-24.

[9]邹婧. 汽车“碰瓷”行为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政法大学, 2011.

[10]朱钊, 徐信贵. “碰瓷行为”的法律惩罚机制重构[J]. 创新, 2015(1): 107-110.

[11]张芳. 浅析汽车保险欺诈及对策构建: 由碰瓷案件频发引发的法律思考[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政法大

学, 2012.

[12]陈大鹏. 驾车碰瓷若干问题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 2011.

[13]Darley, J.M. and Latane, B. (1968) Bystander Intervention in Emergencies: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 377-383.https://https://www.doczj.com/doc/ee17436475.html,/10.1037/h0025589

知网检索的两种方式: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doczj.com/doc/ee17436475.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169-2556,即可查询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doczj.com/doc/ee17436475.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doczj.com/doc/ee17436475.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ass@https://www.doczj.com/doc/ee17436475.html,

高二作文:透过现象看本质作文700字

透过现象看本质 世间万物各不相同,所能看到的景象也不同,有时被表面的现象蒙蔽了双眼,忘了看事物背后的真相,也许这是一种遗憾,所以应透过表象,寻找到背后的真谛。 著名画家达·芬奇在年少时曾日复一日重复着画一个鸡蛋,他画遍了每个角度的鸡蛋,为了寻找到完美,有人说他是无用功,却不知他的这份执着在日后的文艺复兴中也掀起了一场巨浪。他是一名画家,但在画家的背后,他也一名革命者,为国家也尽了一份属于他的方式的力。他手无寸铁,却用他的画笔在艺术界证明了他的伟大。若不从表面现象看到本质,怎知普通人也能如此伟大。 苏轼在《起然台记》中写到:“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表面渺小,内心强大。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一个小小的鸡蛋都有如此大的学问,若是没有强大的意志力怎能打破外壳,成为小鸡呢?最多只是成为人们口中的食物,不足挂齿。当它成为小鸡的那一刻,它即战胜了自己。看事物不应只看表面,即使是渺小的东西,也有存在的价值,若能多看两眼,多思考一些,就会在不同的地方发现它的伟大。 矗立在道路两旁的参差大树,我们每日经过时也不会特意去看它一眼,它只是存在于那,偶尔看到它苍翠的树叶,才会抬头望一眼它的树顶,感叹一句这树真高。当有一天它不同往常,被砍了,露出它一圈又一圈的年轮,才会发现原来它也饱经风霜,那沟壑纵横的树干却也是坚挺的立着,支撑着它野蛮生长。万物生存并不容易,只有看

到它的内心,它的本质,才能感受、了解到它的不平凡,它的伟大。如同这树一般,它真实的默默无闻的伟大超过了它生长的高度。 人生在世经历的喜怒哀乐,不过是白驹过隙,在岁月中匆匆流过,不留下一丝痕迹,只有用眼睛看,用心真正感受过内心不简单,不易被发现的本质现象,那不被发现的伟大,才是在生命中留下的绚烂的色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才是真正的理解。

如何对付“碰瓷”,交警教你厉害招、绝招====[转摘的]要射鸡

如何对付“碰瓷”,交警教你厉害招、绝招====[转摘的]要射 鸡 案例一:同一办公室,4人遭遇“碰瓷”谈起遭遇“碰瓷” 那一幕,长沙市某中学胡老师心有余悸。11月7日是星期日。上午9时许,胡老师开着红色轿车,从西往东出年嘉湖隧道,在车站北路与晚报大道交叉十字路口等候。数十秒钟后,绿灯亮了,胡老师起步正常行车。突然“砰”的一声,一辆电动 车从左侧撞上来,紧接着,一位30多岁的男子躺在了马路 中央。胡老师赶紧停车察看,只见男子双手抖得厉害,看样子伤得很重。事情突如其来,胡老师吓懵了,双手不听使唤哆嗦起来,连手机都握不稳,掉到了地上。顷刻间,数名男女围了上来起哄:“撞人啦!撞人啦!”有的一副主持公道的样子,说这车怎么开的;有的非常“热心”,叫胡老师“私了”,赔钱走人。胡老师还算沉稳,先拨打120,把伤者接走医治;随后拨打122,叫来交警处理事故。经医院检查,男子只是皮肉擦伤,并无大碍,但男子还是坚持住了几天院。自称男子“老婆”的一名女子纠缠不休,要胡老师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6000元。让胡老师十分惊讶的是,当时在现场极力劝她“私了”的 一位“热心人”,也来到医院,帮伤者张罗。最后,在交警协 调下,胡老师为了息事宁人,支付了1000多元医疗费,还 补偿了1600元,才摆脱了纠缠。胡老师修车花了4000多元。

胡老师介绍,仅今年以来,她所在办公室3位老师也遭遇了“碰瓷”。最多的一位赔了3万元;另一位赔了3000多元;还有一位本来要赔3000元,“碰瓷”团伙看到其钱包里确实只有1000元,就拿走1000元了事。案例二:“碰瓷”团伙,6次制造假交通事故5月3日下午,桃江县高桥乡农民胡则安驾驶摩托车,搭乘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张营超,在桃江县荷叶塘地段与外地司机郭某驾驶的湘L75797货车故意相撞。随后,其同伙陈乐新、莫飙按照计划对郭某实施敲诈勒索。郭某势单力薄,只得赔偿3000元。此外,郭某修理货车时花去1100元。4人敲诈得手后,将钱款挥霍一空。6月2日,该团伙又在高桥乡境内连续两次制造假交通事故,事故原因、出事路况均相似,且事故另一方都为外地货车司机。这一现象引起了桃江县交警大队事故中队民警警觉。6月3日,这个“碰瓷”团伙4名成员被桃江县公安局高桥派出所民警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交代,他们一般选取坑洼路段作案,因载重货车行驶速度缓慢,其“碰瓷”时既能瞅准时机,又很难伤到自己。从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6月,4名犯罪嫌疑人在桃江县境内先后制造6次假交通事故,目标均为外地货车,共敲诈勒索财物近3万元。目前,桃江县公安局以涉嫌敲诈勒索罪,将此案移交桃江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团伙作案,手法多样“碰瓷”手段花样百出,让越来越多车主人心惶惶、防不胜防。长沙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芙蓉区大队副大

人教版小学语文《触摸春天》教学案例

人教版小学语文《触摸春天》教学案例

《触摸春天》教学案例 一、课前交流、激情导入 多媒体播放《春天在那里》 师:同学们,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一起唱起来动起来吧!(师生一起律动) 师: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同学们的眼睛里。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你来。 生:春天是美丽的,多姿多彩的。 师:春天在你眼里像一幅绚丽的图画,真美!你来。 生:春天草儿钻出来了,花儿开了,小河又唱起了歌。 师:春天在你眼里万物复苏,充满了希望,真美!你来。 生:鸟儿飞来了…… 师:春天来了,小动物也来凑热闹了。 师:在我们眼中春天是如此的美好,春天像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那对于眼睛看不见的盲童来说,他们感受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一位八岁的盲童一起去触摸春天。(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好!上课。 师:让我们齐读课题,生读。 师:轻轻地触摸,轻轻地读,生读。 师:好,有感觉再来一遍,生读。 二、检查预习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邻居的小女孩安静是个盲童,春天来了,她整天在花丛中穿梭,她慢慢地把手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拢住了一只蝴蝶,又放飞了蝴蝶。 师:说的很详细,把事情的大概都说出来了。谁还能再说说。 生:盲童安静整天在花丛中穿梭,她拢住了一只蝴蝶并放飞了蝴蝶,我感到安静是个热爱春天的女孩。 师:说的真好!同学们很会读书,用简单的语言就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感悟 师:大家都知道,安静是一个盲童,她没有明亮的眼睛,但她却着着实实触摸到了春天,她凭自己神奇的灵性,拢住了一只蝴蝶,她所做到的这一切,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你想用哪个词? 生:震撼、奇迹、惊讶…… 师:同学说的非常好。是啊!就在这个春天的早晨,盲童安静用她的一举一动震撼着我们的心灵,给我们诉说着什么是——奇迹!(板书)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用心的读读课文,看一看安静在触摸春天的过程中都创造了那些奇迹?在让你的心灵怦然心动之处做上标记。好,请同学们自由读书。(学生读书,师巡视)师:同学们很会读书,老师刚刚看到很多同学都在书上做了标记,非常好!读书就要读出自己的感受,再能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就更好了。说说看,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早晨,安静都创造了那些奇迹!谁先来。 生: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碰瓷事件

对碰瓷事件的思考 【热点概述】 网上爆料北京东城警方破获一起在城八区各大路口频频制造假交通事故、疯狂碰瓷的恶性案件。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碰瓷者孙某,居然是一位65岁的老人。这位老者把碰瓷作为职业,乐此不疲,一干就是八年。获得几十万元的非法收入,目前他已经收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发生在北京城的碰瓷案件绝非个案。近两年,网上对碰瓷案件多有报道。如广为人知的“南京彭宇案”(即“老太碰瓷案”);“河南大学生扶起倒地老太遭遇碰瓷,”;“南京公交车司机遭遇碰瓷党”等等。此前不久,又暴出某地政协副主席因开车参加市里的一个会议,路上被碰瓷党生生讹去1740元的新闻。 如今的“碰瓷”者更为狠毒,用身体或骑自行车碰撞汽车,纠缠没完。随着“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发生碰撞机动车负全责”硬性规定的出台,让众多车主会越来越多的遇到“碰瓷”事件。大多数车主为了减少麻烦,即使明知被“坑”也会因为存在举证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麻烦和耽误时间等,不愿意报警,就由着“碰瓷”者狮子大开口,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公安机关收集其犯罪证据,即使抓住了嫌疑人也会因为找不到受害人而不使案件不了了之,这让犯罪分子作起案来屡屡得手。 【相关评论】 争议:是否该以此罪名进行起诉专家说法不一案情:旧皇冠总撞逆行车数字: 1人4个月造成6起交通事故进展:检察院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其提起公诉

4个多月时间,郑州市民孙伟峰开着旧皇冠和奔驰车,先后在郑州市发生6次交通事故,4次交警部门都认定对方负全责,他因此共计获赔7万余元。 事实上,孙伟峰频繁撞车是他故意所为。 人民网河南视窗讯大河网-河南商报报道:昨日,郑州市金水区法院正式受理此案。这是我省首例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碰瓷”者刑事责任的案件。 观点PK 在以往案例中,类似“碰瓷”行为多被定性为敲诈勒索或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但这起案件被金水区检察院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起诉,法律界人士对此观点不一。 根据刑法规定,三项罪名处罚差异巨大,敲诈勒索罪最高处以10年有期徒刑,一般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最高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一般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与上述两项罪名不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刑是死刑,而且起刑点就是3年。 正方:根据情况区别认定 金博大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全根认为,“碰瓷”带来的不仅是财产上的损失,还有对生命健康的威胁,甚至危及公共交通运输的安全,因此,可以对一些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的“碰瓷” 行为,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量刑。 同时,他认为,对驾车“碰瓷”一概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量刑欠妥。 比如,在车流量小、行人稀少的情况下,仅仅是非关键部位的碰撞,不见得就危害公共安全;但在车流量大、车速快的高速路上或者城市主干道上的碰撞,则足以危害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若这两种“碰瓷”行为都一律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后者显然罚当其罪,而前者则有轻罪重判之嫌。而且,并不是经常发生车祸的人都是“碰瓷”,也可能因“手潮”等原因所致。 而作为“碰瓷”案件的受害者,他们可以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索赔自己的损失。 反方:以这个罪名起诉不恰当 河南得益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利军认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过失实施危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它与其他类罪的本质区别在于这种行为侵犯的是社会公共安全。 驾车“碰瓷”案件中,行为人通过车辆与他人车辆发生轻微碰撞而向车辆驾乘人员索要钱财,其危害的是特定人员的财产安全,侵害的是特定人员的财产所有权。 况且,在“碰瓷”案件中,不可能发生严重的碰撞,因为如果发生严重的碰撞,行为人有可能得不偿失,其通过“碰瓷”索要钱财的目的就不能得到实现。

《触摸春天》教学案例及课件

《触摸春天》教学案例及课件 案例背景 《触摸春天》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来感受春天美好景色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人都在自己的内心创造着缤纷美丽的世界。作者用细腻的笔法、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表现了盲童安静丰富的、热爱生活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生命也热爱世界上其他生命的盲童女孩感人形象。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这个盲女孩在花香的引导下抓住了一只蝴蝶,最后把它放走,仰起头来张望的情景。本文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安静的举动,她从捉蝴蝶,到放蝴蝶,再到仰起头张望。一条是作者的感受,从惊叹,到感动,再到对人生发出感慨: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盲童安静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教学难点是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而我们的孩子对盲童的生活缺乏体验,对生活的思考也缺乏经历。所以最好也需要用一定的课件来辅助教学,增加直观性,能帮

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切实地落实本课的重难点。 案例过程 教学过程课件操作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起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穿梭、流畅、悄然、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了解盲人是怎样来了解世界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深意。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整体感知、部分体验与主题实践、整体回顾”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运用资料阅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整体回顾来进行知识和思想的系统整理。 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讨论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2、体会生命的权利、价值意义,感受生命的美好;培养珍爱自己生命、努力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意识。 学习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盲童安静对生活的热爱,

不畏浮云遮望眼 透过现象看本质 深刻.

不畏浮云遮望眼透过现象看本质 ——高考作文如何写得深刻(之一) 【技法指导】 什么样的作文最能给人以启发,什么样的作文最能打动阅卷老师的心,无疑是那些能抓住事物本质、见解深刻的作文。关于“深刻”,《考试大纲》有三个评分点: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性,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其中的“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要求考生透过现象的迷雾作深入思考,对现象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的加工,发掘出寓于事物中的本质来。写记叙文,就应着眼于人物思想品质和精神世界的发掘;写议论文,就要在纷纭复杂的事物表象中,剥去现象的外壳,抓住问题的核心,高屋建瓴地确立自己的观点。 我们知道,事物的现象与本质是有联系,也是有区别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事物的本质往往通过表象反映出来。每一个客观事物,都是多种规定的复杂的统一体,这些复杂的规定通过丰富多彩的现象表现出来。人们接触一个事物,总是先认识到它丰富多彩的现象,由感觉、知觉而到表象,取得关于这个事物的整体的感性的认识。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认识的开始,但是,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表象上。要想把认识导向深入,还需要进一步探求事物的内在特征、本质属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此,动笔写作前须仔细审度,深入探究,不可贸然作出判断。 写作中我们要做到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就要求我们要善于用理性的睿智之光,对观察到的表象下一番“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的功夫。事物的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往往真假交织,鱼龙混杂,不易分辨,同时事物的本质往往有一个逐步显露、逐渐展开的过程,因而,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加强积累,政治课本里的一些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要注意吸收消化,其他一些理论书籍和文章里的精彩论析,也得时时留意。这样,带一点“理论武器”进考场,根据需要适当地、妥帖地加以运用,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作文时,应注意用好比较的方法,对事物的现象进行概括,进而“上升”“飞跃”,形成对事物理性化的认识。比如有一年高考作文提供的寓言诗《鸟的评说》,描述了一群鸟儿互相揭短、互相攻击的怪现象,在审题时,首先须提取共性,揭示这群鸟的本质特征:不能正确地、全面地、辩证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否则,议论深刻也就无从谈起。同时,注意对事物发展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探求事物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的特殊性。比如写“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就可以使用过程分析的方法,剖析逐步走向坚韧的各个发展阶段的特质,以及由脆弱转化为坚韧的各个方面的因素,等等。在探究事物的本质特征时,还要注意:相同、相似的现象可能反映不同的本质,不同的现象则可能反映相同的本质。 写作中我们要做到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深入分析各种现象,找到其背后人的思想根源。任何不良的社会现象,穷根究底,最后—定能追到“私心”上;任何好的社会现象,追根溯源,一定能追到“公心”上。比如环境问题,似乎与“私心”没什么联系,是人类的共性的问题,但如果刨根问底地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草原为什么会衰退?不是因为过度放牧吗?人们为什么要过度放牧?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牛奶、牛皮、羊毛等越来越大的需求,是为了多赚钱。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越来越大的贪欲。由此推想,所有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贪婪的欲望。所以,每个人对环境的破坏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人类把本属于这个地球所有生命的环境,当成了只供自己消费的资源。如能分析到这一点,就是找到了问题的本质,文章也就深刻了。由此可见,对阅历尚浅的高中生来说,观察时不能放过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凡人小事。如果能放出眼光,开动脑筋,透过“芝麻绿豆”的小问题发现其中蕴涵的深刻含意,同样可以得到“寻常中显本质,微尘中见大千”的卓尔不群的立意。

被碰瓷后的处理模板

被碰瓷后的处理 第一篇事故过程和处理 第一章事故发生 14日早8点左右,我从厚德路由东向西正常行驶,越过厚德路小学路口约10米后,前方一电动车突然左转横过机动车道然后逆行欲进入厚德路小学,由于她车速太快,电动车后座上反向乘坐的小女孩将左腿伸出车外,致小女孩左小腿撞在我车的右前大灯上。 事故发生后,小女孩拼命哭叫,我无法判断伤情(虽然我知道肯定没大事),对方也不提如何处理,对于这种手段老辣的人,为避免被敲诈,我决定报警、出险走正当程序。 警察、保险先后到场,警察也不主动提调解,我也就不提,因为我认为是对方全责,保险的希望我私了,还说不私了对我很不利,拖车、停车费是不赔的,当时有点心动想私了,但很不甘心,对方也不说私了的事,还强说我撞他,小孩又被120拉走,内心深处其实很想完整的走次事故程序(还没出过双方事故),也很不服拖车、停车费问题,想和交警较量下,再考虑到马上放假不太用车,最后还是决定走正常程序。 交警看双方不能现场调解,于是叫车来拖对方的电动车,扣下我的驾照,叫人开我的车去停车场,我也去直属大队事故科领回扣车单据。 回家马上查法规,等看到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停车、鉴定、检验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心里踏实多了,也明白保险公司的险恶,他当然希望当事人私了,他就可以不费时、不费力、不出钱,还拿一般人很害怕的停车、拖车费来吓人,还好没吃他那套。继续查到事故责任认定书应当在10个工作日做出,事故责任认定书作出后就可以拿回车子,感觉更没什么了,也就半个月吧(当然各人情况不同,好车或没车不行的人另当别论),咱能等。 策略:事故发生后迅速判断各种因素,做出最有利选择 第二章对扣车的行政强制行为提出行政复议 怎么讲车都是被扣了,心里总还是不舒服也不服气的,其实车主都明白,交警扣车无非就是希望机动车主能赔钱结案,警察省事又不容易发生信访事件。很反感交警动不动就扣车,于是继续查法规,发现法律只规定“因为收集证据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二条)才能扣押事故车辆而且扣押车辆需要履行很多手续(《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四条),当时想不通这么简单也没有车辆损失的事故还要收集什么证据,而且扣押财物是要履行必要的法定程序的,于是马上写好行政复议申请书,下午就去交警支队。 到了支队进门要登记,一开始说去法制科,门卫说没这个科,于是说去行政复议办公室,门卫居然不知道有行政复议办公室,瞎指挥让我去7楼,整个7楼没有挂牌的办公室还都锁着,还好碰上2个穿制服的警察,问了以后说在4楼,于是去4楼,其实4楼是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提出复核的地方,那里一个领导模样的人开始也以为是复核,问清是对行政强制行为复议后,打了电话问别人才说要去6楼秩序科,于是明白,很少有人提起行政复议啊,大家业务都不熟啊,中国真是刁民太少,天天在网上费唾沫没用啊,不如实际做点什么,赣州每天多少事故多少车被扣啊,别说多,每天有一个人复议,交警支队门斗挤破了,如果每个人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公都提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国早就官不聊生,早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终于到了6楼,马上发现有个办公室挂着行政复议办公室的牌子,心里骂门卫:文盲加法盲,怎么TMD都这素质啊。可门锁着,正好以前坐电梯上来的几个警察也走过来,一问是行政复议的,马上进了秩序科办公室。和每次行政复议一样,对方总是推脱说些理由,一番唇枪舌剑后,最后表示什么也别说了,按行政复议法规定的程序办理吧,对方终于没办

中考作文预测范文800字:透过现象看本质

2017中考作文预测范文800字:透过现象看 本质 2017年中考即将来临,在此之际,一定要多加注意关注中考作文预测范文,可以为你的作文写作提供帮助。 2017中考作文预测范文800字:透过现象看本质 霍金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理论物理学家莱昂纳德•蒙罗蒂诺合写的一篇文章。文章开头描述了这样的一种场景:一群金鱼被养在圆形玻璃鱼缸里,他们看到的世界和我们所处的世界,哪个更真实?鱼有的眼光,鱼有鱼的看法,我们有我们的视角和价值观,哪个更真实?这就需要我们学会透过现象,看清实质的本领,做一条不被表象迷惑的鱼。 色彩艳丽的野菇,很有可能会致命;白色的的雪花融化后地下可能是一滩污水;漂亮的的玫瑰长在满是尖刺的枝条上。这些看似光鲜亮丽的表面,往往是光彩照人,然而它们的本质与却大相径庭。所以我们不能仅从表面看事物,而要透过这些现象去看事物的本质。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就能抓住事物的要害和本质,不被表面光鲜亮丽迷惑。 中国著名搏击高手武生一龙,常常能在短时间内击倒对手,赢得了鲜花和掌声。在举国喝彩中,他发现了自己抗击打能力差的弱点,从而加强自身抗击打能力的训练。最终,在与德国拳手的比赛中,他把身体全部裸露在外面,不

加任何防御,让对手连打十一拳,导致对方无名指骨折,最后,三拳战胜了德国拳手,赢得比赛。可见,透过现象看本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认识别人,要从认识自己开始。 苹果熟了,从树上掉下来,这是日常生活当中,习以为常的现象,没有人在意。然而,大物理学家牛顿却由此引发了苹果为何不飞上天而落到地上的联想,并且深入地研究,最终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透过了苹果落地这一现象,才看到它的本质是由万有引力造成的。在古代,人们看见自己生活的土地四四方方,而太阳却是东升西落。所以产生了天圆地方的说法,没有人去怀疑。但哥伦布环海旅行后,人们才真正意识到,地球是圆的,是一个球体。原来天圆地方的表象是错误的,而地球是一个球体才是本质。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拨开现象的迷雾,看清本质,寻找真谛。 以前,清政府就是因为没有看清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科学技术巨大进步,超越了我们的本质,认为自己才是最世界的主宰,而妄尊自大,闭关锁国,结果被洋枪洋炮打碎了通关铁索,屈膝投降。而改革开放,吸收外国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三十多年来,中国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位居世界前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这样,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追求真理,揭示表象,看清本质。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何愁做事情不成功?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7《触摸春天》教学案例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7《触摸春天》教学案例《触摸春天》真切地描写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所蕴涵的道理非常深刻,而四年级学生对盲童的生活缺乏体验,很难体会盲童言行的困苦、内心的孤寂以及精神的无助;对生活的思考也缺乏经历,也就难以产生深刻的感悟。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学生、文本、生活等学习资源,尝试着通过不同的方法,引导孩子走进盲童的内心,感悟盲童对生活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让学生轻轻松松地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从而感悟文本的真正内涵。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的一些含义很深的词句,并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适当方法体会,品读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分步揭示课题,质疑《触摸春天》 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随学生回答,板书:春天)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请多名学生说说) 2.从你们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你们对春天非常喜爱。有这样一位女孩,她也喜爱春天,只不过她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触摸,来感受春天。(板书:触摸)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触摸春天》。请大家读课题,一定能读出不少疑问。(指名交流) 二、走进《触摸春天》,整体把握全文 1.是的,春天可以看,可以听,可以闻,可以说,难道还可以触摸?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2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文中寻找答案。 你们的神态告诉我,大家读得很投入,文中的一些词语你们都认识了吗?读一读下列词语。 (出示词语)指名说 小径穿梭悄然流畅瞬间弧线 飞翔缤纷权利磕磕绊绊花繁叶茂 2.同学们这么快就掌握了这些词语,你们的学习效率真高。通过刚才的朗读,是谁在触摸?为什么触摸?触摸到春天的什么? 指名说

话题作文能力分步提高——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作文

话题作文能力分步提高——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能力解说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事物的本质往往通过表象反映出来。 每一个客观事物,都是多种规定的复杂的统一体,这些复杂的规定通过丰富多彩的现象表现出来。 人们接触一个事物,总是先认识到它丰富多彩的现象,由感觉、知觉而到表象,取得关于这个事物的整体的感性的认识。 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 策略解读事物的本质是蕴含在事物的现象之中的,往往很难一眼看出;同时,其本质也有层次深浅或主次的区别,不易一下抓准。 因此,动笔写作前须仔细审度,深入探究,不可贸然做出判断。 、要独具慧眼,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 对阅历尚浅的高中生来说,观察时不放过生活中那些不起眼儿的凡人小事,如果能开动脑筋,透过那些芝麻绿豆的小问题去发现蕴含的深刻含意,同样可以得到寻常中显本质,微尘中见大千的卓尔不群的立意。 、掌握把握本质的一些方法。 要用理性的睿智之光,对观察到的表象下一番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的功夫。 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事物的现象进行概括,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上升飞跃,形成对事物理性化的认

识。 同时,注意对事物发展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探求事物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的特殊性。 、把握一些理论武器。 事物的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往往真假交织,鱼龙混杂,不易分辨,同时事物的本质往往也有个逐步暴露、逐渐展开的过程,因而,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并非易事。 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积累,政治课本里的一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要注意吸收消化,其他一些理论书籍和文章里的精彩论析,也得时时留意。 这样,带一点理论武器走进考场,根据需要,适当地、妥帖地加以运用,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文体不同,把握本质的方法不同。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现方法的,在文章中一般是通过议论与抒情来体现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虽然篇幅一般都比较短,但在体现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上有其独特的作用。 比如通过它可以深化叙事的内容,可以在篇末出现,也可以在文章中或是开头出现。 通过它还可以让情感得以升华,无论是饱含哲理的抒情还是与抒情相结合的议论,还是赋予议论以形象化、情感化的色彩,这些都能

新闻伦理学10个案例

十个违背新闻伦理的案例 案例一: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 【刊播媒体】新浪微博 【发表时间】2013年12月3日 【新闻】2013年12月2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香河园路与左家庄东街路口,具有东北口音的李女士在经过骑摩托车的一名外籍青年及其中国女友时突然摔倒,引起围观,最后该外籍青年向李女士赔偿了1800元。在不清楚事实的情况下,此事在微博上被演绎为中国大妈碰瓷外国小伙讹诈1800元。 【真相】2013年12月4日北京公安微博发布消息称,12月2日,左家庄一路口一中年女子经过人行横道时,被一外籍男子驾驶摩托车撞倒,经医院检查,该中年女子伤情轻微,双方在医院自行协商解决了赔偿事宜。警方初步查明,该外籍男子无驾驶证,所驾驶摩托车无牌照,在人行横道内将中年女子撞到。警方依法暂扣了肇事摩托车,其交通违法行为将受到处罚。 案例二:新快报头版声援陈永洲事件 【刊播媒体】《新快报》 【发表时间】2013年10月23日 【新闻】2013年10月19日,《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因涉嫌损害商业信誉最,被长沙警方刑事拘留。10月23日至24日,《新快报》连续两天在头版打出大幅标题,敦促长沙警方放人。 【真相】陈永洲事件发生后,新快报利用其报纸头版,并配以社论,敦促长沙警方放人。但随后几天,剧情直转直下,央视新闻直播间播出了陈永洲在看守所认罪的视频,将新快报至于尴尬境地。最终,新快报以在头版道歉收场。 【点评】陈永洲明显违背新闻伦理道德,做有偿新闻,违背真相,明显犯罪了。另外既然要在法律框架内解决,就无法反对“先抓后审”的法定程序。 案例三:京华时报曝光农夫山泉案件 【刊播媒体】京华时报 【发表时间】2013年4月20日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案

17.《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积累好 词好句。 2、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道理。 3、体会盲童安静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 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在反复读的基础上背诵、积累优美的语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位朋友——安静。安静,虽然她的眼睛看不到光明,但是她却能以独特的方式去感受春天的气息,去触摸春天的脉搏,捕捉春天的影踪。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盲童安静的内心世界,和她一起去——触摸春天。 1、复习字词: 2、过渡:安静看不见春天,没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安静却真实地触摸到了春天,她内心中的春天和我们一样的多姿多彩。她做到了一个明眼人所做到的一切。 二、自主探究、整体感悟 1、找一找,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一找,用“-----”画出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并在句子旁写上你自己的感受。 2、组内交流。 三、品析语言,感悟“奇迹” 1、全班交流汇报: 教师:谁来说说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 2、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并结合重点句子进行深入体会: 出示:“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 , 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1)提问:那你能说说你认为是奇迹的原因吗? (2)教师:其他同学呢?同学们可以联系上文中的句子“安静整天在花香中流连。”你又有了什么感受? 出示“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1)提问:那你能说说你认为是奇迹的原因吗? (2)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3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预测2016年高考作文题: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预测2016年高考作文题: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霍金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理论物理学家莱昂纳德?蒙罗蒂诺合写的一篇文章。文章开头描述了这样的一种场景:一群金鱼被养在圆形玻璃鱼缸里,他们看到的世界和我们所处的世界,哪个更真实?在金鱼的世界里,由于光在进入水时发生了折射,在我们看来做直线运动的一个不受外力影响的物体,在金鱼的眼中就是沿着曲线运动的。而如果金鱼足够聪明,那么金鱼也可以在他们的世界里总结出一套物理学规律。虽然,这样的规律对于金鱼缸外的我们来说,根本就是胡说。但是,我们怎么知道,我们不在一个更大的我们没有观察到的圆形金鱼缸里呢?”对于上述的惊人发现,你有哪些启发和感悟?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 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霍金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理论物理学家莱昂纳德?蒙罗蒂诺合写的一篇文章。文章开头描述了这样的一种场景:一群金鱼被养在圆形玻璃鱼缸里,他们看到的世界和我们所处的世界,哪个更真实?鱼有的眼光,鱼有鱼的看法,我们有我们的视角和价值观,哪个更真实?这就需要我们学会透过现象,看清实质的本领,做一条不被表象迷惑的“鱼”。 色彩艳丽的野菇,很有可能会致命;白色的的雪花融化后地下可能是一滩污水;漂亮的的玫瑰长在满是尖刺的枝条上。这些看似光鲜亮丽的表面,往往是光彩照人,然而它们的本质与却大相径庭。所以我们不能仅从表面看事物,而要透过这些现象去看事物的本质。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就能抓住事物的要害和本质,不被表面光鲜亮丽迷惑。 中国著名搏击高手武生一龙,常常能在短时间内击倒对手,赢得了鲜花和掌声。在举国喝彩中,他发现了自己抗击打能力差的弱点,从而加强自身抗击打能力的训练。最终,在与德国拳手的比赛中,他把身体全部裸露在外面,不加任何防御,让对手连打十一拳,导致对方无名指骨折,最后,三拳战胜了德国拳手,赢得比赛。可见,透过现象看本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认识别人,要从认识自己开始。 苹果熟了,从树上掉下来,这是日常生活当中,习以为常的现象,没有人在意。然而,大物理学家牛顿却由此引发了“苹果为何不飞上天而落到地上”的联想,并且深入地研究,最终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透过了苹果落地这一现象,才看到它的本质是由万有引力造成的。在古代,人们看见自己生活的土地四四方方,而太阳却是东升西落。所以产生了“天圆地方”的说法,没有人去怀疑。但哥伦布环海旅行后,人们才真正意识到,地球是圆的,是一个球体。原来“天圆地方”的表象是错误的,而地球是一个球体才是本质。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拨开现象的迷雾,看清本质,寻找真谛。 以前,清政府就是因为没有看清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科学技术巨大进步,超越了我们的本质,认为自己才是最世界的主宰,而妄尊自大,闭关锁国,结果被洋枪洋炮打碎了通关铁索,屈膝投降。而改革开放,吸收外国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三十多年来,中国无论是

2020新手开车遇到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

2020新手开车遇到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 一、刹车失灵怎么办? 首先要降低档位,如果在行驶途中,刹车突然失灵,要迅速踩起离合器,降低两个档位,然后拿发动机的转速力来紧急制动。如果 实在不行,那也只能遵循上一种情况中的说法,把握好方向盘,然 后慢慢拉手刹。为了客户和自身的安全考虑,一定要小心谨慎地操作。如果是自动挡车型,小伙伴们一定要记得先熄火。要不然效果 跟我们平时的降档超车差不多,还会适得其反。 二、突然爆胎怎么办? 千万不要急刹车。尤其是在高速上,如果突然爆胎了,一定要记住不能急刹车,更不能急打方向盘。应该明白,采取点刹的方法, 尽可能保持直线行驶。另外要采取收油降档的方式,尽可能让车辆 停下来。 三、熄火刹车踏板锁死怎么办? 在遇到车辆由于故障或者别的原因熄火的时候,如果是手动挡车型,一定要切记慢慢地拉动手刹。不可以采取一拉到底的方法,要 不然后轮会抱死特别容易发生侧滑,这样二次事故就很有可能发生了,危险系数肯定也更大。如果是自动挡车型,也同样尽可能慢慢 拉动手刹,打开双闪,提醒后方的车,这样事故率肯定会降低的。 一、拖车绳 二、是搭电线 这个也没啥可说的,谁车的电池都保不齐车没电,这时候搭电线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当然,别舍不得,买条好点的,毕竟是连电的,别到真用的时候出问题,反而会更麻烦。 三、胎压表

胎压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安全细节,建议车主朋友们定期测量一下胎压,保证其符合厂家给出的胎压值,确保行驶安全。 四、工具箱 五、灭火器 记得如果车里没配,即便4S借给你办了牌子,也得再配一个, 这个很重要,一旦车辆发生自燃,能够第一时间处理,尽量把损失 降到最低。 六、手电筒 这个在你晚上车出问题的时候很关键,你各类工具配的再全,大晚上的看不清楚,什么也干不了,当然车载的手电筒最好还要具备 安全锤、割绳刀以及爆闪灯等功能,备着没坏处。 七、行车记录仪 这个也不用多说,不是怕别的,主要是怕专业“碰瓷儿”和某些素质差点的司机冤枉咱,反正现在这玩意也没几个钱。 1、上坡,坚持走自己的道,不要理会别人。若在中间一条道, 则保持车辆居中;若在里车道,则居中偏外,这样的话,别的车辆就 很难插入。还要注意车距,防止前车溜车。总之,让速不让道,在 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行驶在自己的位置上。 2、采用倒车停车方法,可插入较窄停车位,通过反光镜,当后 车轮过了停车位的中线,开始打足方向盘倒车,待车辆进入2/3前 后距离以后,再回方盘即可安全入位。 4、换挡的诀窍在于学会听发动机声音。车速快、挡位低、拖挡 的时候,会发出嗡嗡的声音;反之,低速高挡的时候,声音也会异常,会很响,同时还会发生车身抖动的现象。一般来说,起步后,车子 开动之后放二挡,四十码左右就可以换三挡了。 5、很多路段超过80码会被电子警察揪住,但开得太慢又会影响交通顺畅,因此60-80码是最安全的行车速度。首先,一定要养成

碰瓷论文

关于社会“碰瓷”现象 六年前,彭宇案的出现让社会开始关注碰瓷现象;三年前的许云鹤案被认为是彭宇案的翻版,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0年12月,“最牛碰瓷老汉”孙万祥的宣判,更是让人们惊讶一番,一手导演了156起“碰瓷”诈骗案,老人成了危险品,好事不敢轻易做,人们害怕了!但去年“小悦悦事件”的发生,再次引发社会思考:到底该不该做好人? 碰瓷是什么意思呢?原来“碰瓷”属北京方言,泛指一些投机取巧,敲诈勒索的行为。据说,“碰瓷”是清朝末年一些没落的八旗子弟发明的。这些人平日里手捧一件“名贵”的瓷器(当然是赝品),行走于闹市街巷。然后瞅准机会,故意让行使的马车不小心“碰”他一下,他手中的瓷器随即落地摔碎,于是瓷器的主人就“义正词严”的缠住车主按名贵瓷器的价格给予赔偿。对这个基本上是赶时间的人进行讹诈(据说成功的机会很高)。久而久之,人们就称这种行为为“碰瓷”。 碰瓷的招术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现在由碰瓷衍生而来的骗术五花八门,不可尽数 人们对碰瓷的关注是由彭宇案引发的。2006年11月20日,26岁的小伙子彭宇扶起了摔倒在地的徐寿兰老奶奶,并与随后赶到的家人共同送其前往医院治疗,且垫付了200元医疗费。但在事后,也就是2007年1月12日,徐寿兰将彭宇诉至南京市鼓楼区法院,指认他将自己撞伤,并索赔包括医疗护理费、残疾赔偿金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13.6万元。7月4日,彭宇主动打电话给一位网站论坛版主,表示自己因做好事被诬告,将一个老太扶起后反被起诉,希望媒体关注此事。9月3日,鼓楼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原、被告相撞事实,依据民法通则按公平责任分担损失的原则,判决被告彭宇承担40%的民事责任,给付原告徐寿兰4.5万元。这件事引发广泛的社会讨论。 无独有偶。2009年10月21日上午,许云鹤驾车沿天津市红桥区红旗路由南向北行驶,在行驶到红星美凯龙家具装饰广场附近时,恰巧看见王老太由西向东跨越路中心的护栏,后王老太倒地受伤。2011年6月16日,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就此事作出判决,许云鹤被判决承担40%的民事责任,赔偿王老太108606.34元,其中包括残疾赔偿金87454.8元。法院判决的理由是,“不能确定小客车与王老太身体有接触,也不能排除小客车与王老太没有接触。被告发现原告时只有4、5米,在此短距离内作为行人的原告突然发现车辆向其驶来,必然会发生惊慌错乱,其倒地定然会受到驶来车辆的影响”。(引用)又是一件由好人好事引发的官司,又是一个好人被判决须承担民事责任,是不是碰瓷?敢不敢做好人?公众疑惑了。“老人咱们扶不起”这是我们屡屡受伤后,发出的由衷感叹,但这却是何等的悲哀与无奈! 其实“碰瓷”不是中国的“特产”,在国外也有发生。其实好心助人最后被告上法庭的事在美国也是时有发生,但他们为了能使好心人帮助他人的这种美德和行为得到保护,做了好事不至于反而落下惹麻烦上身或被告上法庭的结果,通过了《好撒玛利亚人法》 以上讲的都是做了好事却反而惹来麻烦,那让我们来看看去年的小悦悦案。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

部编版小学语文《触摸春天》教学案例精品优质课教案

《触摸春天》教学案例及课件 桥墩小学胡静 案例背景 《触摸春天》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来感受春天美好景色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人都在自己的内心创造着缤纷美丽的世界。作者用细腻的笔法、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表现了盲童安静丰富的、热爱生活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生命也热爱世界上其他生命的盲童女孩感人形象。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这个盲女孩在花香的引导下抓住了一只蝴蝶,最后把它放走,仰起头来张望的情景。本文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安静的举动,她从捉蝴蝶,到放蝴蝶,再到仰起头张望。一条是作者的感受,从惊叹,到感动,再到对人生发出感慨: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盲童安静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教学难点是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而我们的孩子对盲童的生活缺乏体验,对生活的思考也缺乏

经历。所以最好也需要用一定的课件来辅助教学,增加直观性,能帮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切实地落实本课的重难点。 案例过程

案例思考: “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为生命的涌动。”在这节课中,我着力让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安静的内心世界,平面的文字变成了立体的画面。在课堂上,能随着孩子一起品味美文、体味哲理,是一件快乐的事。一节课下来,我的感触也很深: 1、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我力争成为学生阅读的引领者,合作者,在指导学生进行体验和感悟时,通过启发、暗示、点评让学生进入到语言中,与作者、与文本对话。在找出使自己惊叹的句子以后,我引

立意篇: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洗净铅华,归于明镜——立意篇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供稿/陈强[华东师大二附中] 专题解说《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庄子见鲁哀公。哀公曰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者。庄子日鲁少儒。哀公日举鲁国而儒服,何谓少乎?庄子曰周闻之……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为不然,何不号于国中日‘无此道而为此服者,其罪死!’于是哀公号之五日,而鲁国无敢儒服者。哀公之浅陋,在于其只重其形而忽其心;庄子之高妙,在于其抛开现象的迷惑,看到了内在的本质。类似的例子是很多的。一如虞公信宗亲鬼神而亡国,一如桓公受孟子之教而豁然。这就是本质的力量。治国如是,文章亦然。若能免哀、虞之粗鄙,发庄、孟之辨识,透过现象切近本质,不独能增益论说的力量,更能彰显思想之深刻。既如此,我们又怎样做到在行文的过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呢?首先在于清楚的认识其实,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现象与本质两个方面。所谓现象,指的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的外部表现,是人能够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到的各个片面或表面特征。包括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所谓本质,强调的则是事物的全体及其内部联指尖,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它隐藏在现象的背后,往往难以通过具体的感官感知。由此可见,现象与本质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特征,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或共同的东西;现象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征,是局部的、个别的东西。因此,本质比现象深刻、单纯,

现象则比本质丰富、生动。不同的现象可以具有共同的本质,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为千差万别的现象。如世上千差万别的生命机体,其本质都为核酸和蛋白质;而同样是水,却分为雨、雪、冰、露等表象存在。世界上既没有离开现象单独存在的本质,也没有脱离本质的纯粹的现象,它们是为表里,互相依存。其次在于自觉的意识无锡东林书院有一副著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反映了当时以顾宪成等为代表的封建士大夫们的一种博学笃己、心怀天下的自觉情怀,流传颇为久远。然而在我们今天的学堂,尚能耳闻风声、雨声与朗朗读书声,而于家事、国事、天下事,却往往乏于目见、置之案桌之下。个中原因自是不一。但一学子没有深广的济世之心,自然不会对世间万象投入更多的关注,而缺乏对社会现象的关注,自然难以有深远的思索与‘高瞻的识见。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发于文章之中,也就不免于只见叶落而难以感受秋之将至了。故而要于作文中透过现象切近本质,首先心中要有现象,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观察与积累,掌握大量生动具体的现象,形成第一手材料。因为材料是认识本质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些感性材料,就无法进入认识本质的大门。而在积累第一手材料之后,更要有时刻剖析现象的意识。《论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意即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得从何来,来源于求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