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多星问题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多星问题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多星问题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多星问题

双星模型、三星模型、四星模型

天体物理中的双星, 三星,四星,多星系统是自然的天文现象,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遵循万

有引力的规律,他们的运动规律也同样遵循开普勒行星运动的三条基本规律。双星、 三星系统的等效质量的计算, 运行周期的计算等都是以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为出发点的。 双

星系统的引力作用遵循牛顿第三定律: F F ,作用力的方向在双星间的连线上,角速度

相等,

【例题1】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 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征可推算出它们的总质量。 已知某 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 T ,两颗

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 ,试推算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引力常量为 G ) 【解析】:设两颗恒星的质量分别为

m 、m ,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分别为

r i 、「2,角速度分别

为3 1、3 2。根据题意有

r i r 2 r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有

6^2

mXr i

r

m i m 2 G 2

r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根据解速度与周期的关系知

1

联立③⑤⑥式解得

【例题2】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相距较近的行星称为双星,它们在万有引力作用下间距

始终保持不变,并沿半径不同的同心轨道作匀速园周运动, 设双星间距为L ,质量分别为M 、

M ,试计算(1)双星的轨道半径(2)双星运动的周期。

解析:双星绕两者连线上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即:

m 1

w |r 1

r i

m 2

r

mi m 2

m 1

m 2

2

3

2

r T 2G

【例题3】我们的银河系的恒星约四分之一是双星 ?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 S 和S 2构成,

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 C 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

此可求出S 2的质量为 (D )

答案: D

解析: 双星的运动周期是一样的,选S 1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 律得

运动,星球 A 和B 两者中心之间距离为 L 。已知A 、B 的中心和0三点始终共线,A 和B

分别在0的两侧。引力常数为 G o

⑴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⑵ 在地月系统中,若忽略其它星球的影响,可以将月球和地球看成上述星球 A 和B ,

月球绕其轨道中心运行为的周期记为 T 1 °但在近似处理问题时,常常认为月球是绕地心做 圆周运动的,这样算得的运行周期

T 2。已知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

5.98 1024kg 和7.35

X 1022kg 。求T 2与T 1两者平方之比。(结果保留

3位小数)

【解析】 ⑴A 和B 绕O 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

M 1

M 2

M 1

2L 1

M 2

2L 2 -----------

?I L 2 L

M 2

M 1

M 2

L , L 2

M 2

M 1

M 2

又由

M 1

M 2

L 2

M 1

T 2

L i ? --------------

得: T

M 2)

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

T, S i 到C 点的距离为 r i ,S i 和S 2的距离为r,已知引力常量为

A.

4 冗2r 2(r

r i )

GT 2

4 n 2 r 1

3

GT 2

4 n 2r 3 GT 2

D.

4 n 2r 2r GT

Gm 1

m 2

4 n m 1r 1

=,则

2 r r 1

【例题4】如右图,质量分别为 2

4 n m

=

2

GT 2

.故正确选项D 正确. m 和M 的两个星球A 和B 在引力作用下都绕 0点做匀速周

【答案】⑴T

L 3 G(M m)

⑵ 1.01

由以上两式可

向心力相等。且 A 和B 和0始终共线,说明 A 和B 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因此有

化简得

J [ 3

T 2

{G (M m)

将月球看作绕地心做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

24

22

5.98 10 7.35 10 5.98 1024

【例题5】【2012?联考】如右图,三个质点 a 、b 、c 质量分别为m 、m 、M( M >m ,M>rn )。

在c 的万有引力作用下,a 、b 在同一平面绕c 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

动,它们的周期之比T a : T 中,则(

)

A. a 、b 距离最近的次数为

B. a 、b 距离最近的次数为

C. a 、b 、c 共线的次数为

D. a 、b 、c 共线的次数为 【答案】D

【解析】在b 转动一周过程中,

=1 : k ;从图示位置开始,在 k 次 k+1次 2k 2k-2 a 、b 距离最远的次数为 k

-1

次,故a 、b 、c 共线的次数为2k-2,选项D 正确。

【例题6】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 ,通

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 .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

一种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

,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

R 的圆轨道上运行;另

m 2r M 2R , r R L ,连立解得

对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

GMm L 2

m(T )

2

M

⑵将地月看成双星,由⑴得 T 1

G(M m)

GMm L 2

m(”L

化简得

G L M

1.01

一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

行.设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 m

(1) 试求第一种形式下,星体运动的线速度和周期?

(2)

假设两种形式下星体的运动周期相同,第二种形式下星体之间的距离应为多少

n

5Gm

解析(1)对于第一种运动情况,以某个运动星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 引力定律有: 2

F i +F 2=mv/ R

1

12 3 所以 r=(¥)3R

5

【例题7】(2012?百校联考)宇宙中存在由质量相等的四颗星组成的四星系统,四星系统 离其他恒星较远,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四星系统的引力作用 ?已观测到稳定的四星系统存 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一种是四颗星稳定地分布在边长为 a 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均围 绕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其运动周期为;另一种形式是有三颗星位于边长为 a 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项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其运动周期为,而

F i =

Gm 2

F 2

2

Gm

2"

(2R)2

运动星体的线速度

.5GmR 2R

周期为T,则有T=2

n R

v

T=4 n

i 5Gm

⑵设第二种形式星体之间的距离为

r,则三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r/2 cos 30

由于星体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靠其它两个星体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 成和牛顿运动定律有: F 合=2

Gm 2 r

cos30

F 合訓,

4 n 2 T 2

,由力的合

第四颗星刚好位于三角形的中心不动

?试求两种形式下,星体运动的周期之比

4

【解析】对三绕一模式,三颗绕行星轨道半径均为

(3- .3) a 3

解得£ =

Gm

2 2

m m 4

2 G p cos45 +G —:——2 =m a (. 2a)2

解得卓44皆④ 故 T i = (4"(3行)

【答案】

(4-J 2)(3“ 3)

所受合力等于向心力,因此有 2 2 G —T —2 cos30 +G (/3a)2

2

m

2=m a

4 2

T?ra

对正方形模式,四星的轨道半径均为

同理有

2

"a ③ T 22

2

双星与多星问题

双星与多星问题 双星模型 1?模型构建 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相距较近,且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做周期相同 的匀速圆周运动的行星称为双星。 2?模型条件 ① 两颗星彼此相距较近。 ② 两颗星靠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做匀速圆周运动。 ③ 两颗星绕同一圆心做圆周运动。 3?模型特点 如图所示为质量分别是 m i 和m 2的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 它们间的 距离为L.此双星问题的特点是: (1) 两星的运行轨道为同心圆,圆心是它们之间连线上的某一点。 ⑵两星的向心力大小相等,由它们间的万有引力提供。 (3)两星的运动周期、角速度相同。 ⑷两星的运动半径之和等于它们间的距离,即 r i + r 2= L. 4. 双星问题的处理方法 双星间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 5. 双星问题的两个结论 (1)运动半径:m i r i = m 2",即某恒星的运动半径与其质量成反比。 .一.十匕、★一 ,一 2 冗 ____,一..一—、十一 4 #L 3 ⑵质量之和:由于 3=〒,「i + r 2= L,所以两恒星的质量之和 m i + m 2 =石尹° 【示例i 】20I6年2月ii 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 I00年前的 预测,弥补了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最后一块缺失的 拼图”双星的运动是产生引力波的来源之一,假设宇宙中有一双星 系统由 a 、b 两颗星体组成, 这两颗星绕它们连线的某一点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 a 星的 周期为 T, a 、b 两颗星的距离为1, a 、b 两颗星的轨道半径之差为 Ar(a 星的轨道半径大于 b 星的轨道半径), 则( ) I — Ar B.a 星的线速度大小为 n I + Ar A"星的周期为| + Ar 1 T 规律总结 Gm i m 2 2 2 ―L2~ = m i 32门=m 2 32 r 2。 C.a 、b 两颗星的半径之比为 D.a 、b 两颗星的质量之比为 I + I —

万有引力与航天 典型例题

万有引力与航天--例题 考点一 天体质量与密度的计算 1.解决天体(卫星)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 (1)天体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于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即 G Mm r 2=ma n =m v 2r =m ω2r =m 4π2r T 2 (2)在中心天体表面或附近运动时,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即G Mm R 2=mg (g 表示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天体质量与密度的计算 (1)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与天体半径R 、 由于G Mm R 2=mg ,故天体质量M =gR 2G , 天体密度ρ=M V =M 43 πR 3=3g 4πGR 、 (2)通过观察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与轨道半径r 、 ①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G Mm r 2=m 4π2T 2r ,得出中心天体质量M =4π2r 3 GT 2; ②若已知天体半径R ,则天体的平均密度 ρ=M V =M 43 πR 3=3πr 3GT 2R 3; ③若天体的卫星在天体表面附近环绕天体运动,可认为其轨道半径r 等于天体半径R ,则天体密 度ρ=3πGT 2、可见,只要测出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动的周期T ,就可估算出中心天体的密度.

例 1 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 ,因此卡文迪许被人们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若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 ,地球半径R ,地球上一个昼夜的时间T 1(地球自转周期),一年的时间T 2(地球公转周期),地球中心到月球中心的距离L 1,地球中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L 2、您能计算出( ) A.地球的质量m 地=gR 2G B.太阳的质量m 太=4π2L 32GT 22 C.月球的质量m 月=4π2L 31GT 21 D.可求月球、地球及太阳的密度 1.[天体质量的估算]“嫦娥一号”就是我国首次发射的探月卫星,它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

专题提升(五) 天体运动中的三类典型问题

专题提升(五) 天体运动中的三类典型问题 基础必备 1.两个靠近的天体称为双星,它们以两者连线上某点O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分别为m1,m2,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线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B.线速度与质量成正比 C.向心力与质量的乘积成反比 D.轨道半径与质量成正比 解析:设两星之间的距离为L,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 1ω2r1,G=m2ω2r2,则m1r1=m2r2,即轨道半径和质量成反比,故D错误;根据v=ωr可知,线速度与轨道半径成正比,则线速度与质量成反比,故A正确,B错误;由万有引力公式F 向=G,向心力与质量的乘积成正比,故C错误. 2.(多选)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对接.假设对接前“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都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加速上升时,里面的货物处于超重状态

B.“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整个发射过程中,里面的货物始终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为了实现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对接,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向后喷气加速,加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 D.为了实现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对接,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向前喷气减速,减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 解析:“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加速上升时,加速度向上,则里面的货物处于超重状态,选项A正确,B错误;为了实现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对接,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向后喷气加速,加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选项C正确,D错误. 3.某同学学习了天体运动的知识后,假想宇宙中存在着由四颗星组成的孤立星系.如图所示,一颗母星处在正三角形的中心,三角形的顶点各有一颗质量相等的小星围绕母星做圆周运动.如果两颗小星间的万有引力为F,母星与任意一颗小星间的万有引力为9F.则( A ) A.每颗小星受到的万有引力为(+9)F B.每颗小星受到的万有引力为(+9)F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多星问题

双星模型、三星模型、四星模型 天体物理中的双星, 三星,四星,多星系统是自然的天文现象,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遵循万 有引力的规律,他们的运动规律也同样遵循开普勒行星运动的三条基本规律。双星、 三星系统的等效质量的计算, 运行周期的计算等都是以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为出发点的。 双 星系统的引力作用遵循牛顿第三定律: F F ,作用力的方向在双星间的连线上,角速度 相等,1 2 。 【例题1】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 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征可推算出它们的总质量。 已知某 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 T ,两颗 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 ,试推算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引力常量为 G ) 【解析】:设两颗恒星的质量分别为 m 、m ,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分别为 r i 、「2,角速度分别 为3 1、3 2。根据题意有 r i r 2 r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有 6曹2 m 1w 2r 1 r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根据解速度与周期的关系知 1 联立③⑤⑥式解得 m 1m 2 G 12 2 r 2 m|W 1 * r 1 m 2r mi m 2

【例题2】神奇的黑洞是近代引力理论所预言的一种特殊天体, 探寻黑洞的 方案之一是观测双星系统的运动规律 .天文学家观测河外星系大麦哲伦云 时,发现了 LMCX3双星系统,它由可见星 A 和不可见的暗星 B 构成,两星视 为质点,不考虑其他天体的影响 .A 、B 围绕两者连线上的 0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 距离保持不变,如图 4-2所示.引力常量为G,由观测能够得到可见星 A 的速率v 和运行周 期T. ⑴ 可见星A 所受暗星B 的引力F a 可等效为位于 0点处质量为m 的星体(视为质点)对它的 引力,设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 m 、m ,试求m (用m 、m 表示). (2) 求暗星B 的质量皿与可见星A 的速率V 、运行周期T 和质量m 之间的关系式; (3) 恒星演化到末期,如果其质量大于太阳质量 m 的2倍,它将有可能成为黑洞?若可见星A 的速率v=x 105 m/s ,运行周期T=nX 104 s ,质量m=6m ,试通过估算来判断暗星 B 有可能 是黑洞吗 (G=x 10-11 N ?m 2/kg 2, m=x 1030 kg ) m i m 2 T 2G 解析:设 A B 的圆轨道半径分别为 ,由题意知, 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相同, 设其为点。由牛顿运动定律,有 F A F B m 2 r 2 , F A F B 设A B 间距离为 广,则r r 1 由以上各式解得r m m 2 m 2 由万有引力定律,有 m 1m 2 F A G_V r 3 尸 一 m 1 m 2 ,代入『得F A G 1 2 2 2 (m m ) r 入 一gm 令F A G 冷,通过比较得m 「1 3 m 2 (m 1 m 2)2 (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r 2 V m, 一 A

天体运动经典题型分类

万有引力和航天知识的归类分析 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实例、飞船沿半径为r 的圆周绕地球运动,其周期为T ,如图所示。若飞船要返回地面,可在轨道上某点处将速率降到适当的数值,从而使飞船沿着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椭圆与地球表面在某点相切,已知地球半径为R ,求飞船由远地点运动到近地点所需要的时间。 二.万有引力定律 实例2、设想把质量为m 的物体放到地球的中心,地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则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是 ( ) A 、零 B 、无穷大 C 、 2 R GMm D 、无法确定 小结:F= 2 2 1r m Gm 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三.万有引力与航天 (一)核心知识 万有引力定律和航天知识的应用离不开两个核心 1、 一条主线 ,本质上是牛顿第二定律,即万有引力提供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 2、 黄金代换式 GM =g R 2 此式往往在未知中心天体的质量的情况下和一条主线结合使用 (二)具体应用 应用一、卫星的四个轨道参量v 、ω、T 、a 向与轨道半径r 的关系及应用 1、理论依据:一条主线 2、实例分析 如图所示,a 、b 是两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它们距地面 的高度 分别是R 和2R(R 为地球半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 、b 的线速度大小之比是 2∶1 B.a 、b 的周期之比是1∶2 C.a 、b 的角速度大小之比是3 ∶4 D.a 、b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是9∶4 小结: 轨道模型: 在中心天体相同的情况下卫星的r 越大v 、ω、a 越小,T 越大,r 相同,则卫星的v 、ω、a 、T 也相同,r 、 v 、ω、a 、T 中任一发生变化其它各量也会变化。 应用二、测量中心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1、方法介绍 方法一、“T 、r ”计算法 在知道“T 、r ”或“v 、r ”或“ω、r ”的情况下,根据一条主线均可计算出中心天体的质量,这种方法统称为“T 、r ”计算法。在知道中心天体半径的情况下利用密度公式还可以计算出中心天体的密度。 方法二、“g 、R ”计算法 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和天体半径R. 2、实例分析 例4: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地球半径R,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r,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月球:绕地球的运转周期T 1,地球的自转周期T 2 , 天体密度故天体质量由于,,2 2G gR M mg R Mm G ==.π43π3 43 GR g R M V M = ==

高中天体运动必备基础知识及例题讲解

授课主题 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教学目的 理解万有引力与重力之间的关系及会运用知识解此类问题 授课日期及时段 2013.04.06 ;3课时 教学内容 一, 本周错题讲解 二, 知识归纳 .考点梳理 (1).基本方法:把天体运动近似看作圆周运动,它所需要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即: Gr v m r Mm 22==mω2 r=mr T 224π (2).估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由G 2r Mm =mr T 224π得:M=2 3 24Gt r π.即只要测出环绕星体M 运转的一颗卫星运转的半径和周期,就可以计算出中心天体的质量. 由ρ=V M ,V=34πR3 得: ρ=3 233R GT r π.R 为中心天体的星体半径 特殊:当r=R时,即卫星绕天体M 表面运行时,ρ=2 3GT π (2003年高考),由此可以测量天体的密度. (3)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轨道重力加速度问题

表面重力加速度g 0,由02GMm mg R = 得:02GM g R = 轨道重力加速度g ,由 2()GMm mg R h =+ 得:2 2 0()()GM R g g R h R h ==++ (4)卫星的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 (1)由Gr v m r Mm 22=得:v=r GM . 即轨道半径越大,绕行速度越小 (2)由G 2 r Mm =mω2 r得:ω=3r GM 即轨道半径越大,绕行角速度越小 (3)由2 224Mm G m r r T π=得:3 2r T GM π = 即轨道半径越大,绕行周期越大. (5)地球同步卫星 所谓地球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静止的人造卫星,它的周期T =24h .要使卫星同步,同步卫星只能位于赤道正上方某一确定高度h . 由: G 2 224()Mm m R h T π=+(R+h) 得: 2 3 2 4h R GMT π=-=3.6×104km=5.6R R表示地球半径 三.热身训练 1.把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视为圆周。由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可求得 A .火星和地球的质量之比 B .火星和太阳的质量之比 C .火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之比 D .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速度之比 2.宇航员在探测某星球时,发现该星球均匀带电,且电性为负,电荷量为Q .在一次实验时,宇航员将一带负电q (q <

物理必修二天体运动各类问题

天体运动中的几个“另类”问题 江苏省靖江市季市中学范晓波 天体运动部分的绝大多数问题,解决的原理及方法比较单一,处理的基本思路是:将天体的运动近似看成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方程,向心加速度按涉及的运动学量选择相应的展开形式。 如有必要,可结合黄金代换式简化运算过程。不过,还有几类问题仅依靠 基本思路和方法,会让人感觉力不从心,甚至就算找出了结果但仍心存疑惑,不得要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根本上理解它们的本质,把握解决的关键,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一、变轨问题 例:某人造卫星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每次测 量中卫星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某次测量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后来变为,以、 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线速度大小,、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则() A.,, B.,, C.,, D.,, 分析:空气阻力作用下,卫星的运行速度首先减小,速度减小后的卫星不能继续沿原轨 道运动,由于而要作近(向)心运动,直到向心力再次供需平衡,即,卫星又做稳定的圆周运动。

如图,近(向)心运动过程中万有引力方向与卫星运动方向不垂直,会让卫星加速,速度增大(从能量角度看,万有引力对卫星做正功,卫星动能增加,速度增大),且增加的数 值超过原先减少的数值。所以、,又由可知。 解:应选C选项。 说明:本题如果只注意到空气阻力使卫星速度减小的过程,很容易错选B选项,因此,分析问题一定要全面,切忌盲目下结论。 卫星从椭圆轨道变到圆轨道或从圆轨道变到椭圆轨道是卫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卫星定轨和返回都要用到这个技术。 以卫星从椭圆远点变到圆轨道为例加以分析:如图,在轨道远点,万有引力, 要使卫星改做圆周运动,必须满足和,而在远点明显成立,所以 只需增大速度,让速度增大到成立即可,这个任务由卫星自带的推进器完成。“神舟”飞船就是通过这种技术变轨的,地球同步卫星也是通过这种技术定点于同步轨道上的。 二、双星问题 例: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相距较近的行星称为双星。它们在相互的万有引力作用下间距保持不变,并沿半径不同的同心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双星间距为,质量分别为和,试计算:(1)双星的轨道半径;(2)双星的运行周期;(3)双星的线 速度。 分析:双星系统中,两颗星球绕同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且两者始终与圆心共线,相同时间内转过相同的角度,即角速度相等,则周期也相等。但两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不相等。

万有引力与航天重点知识归纳及经典例题练习

第五讲 万有引力定律重点归纳讲练 知识梳理 考点一、万有引力定律 1.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 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 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 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表达式: k T a =23 。其中k 值与太阳有关,与行星无关。 (4) 推广: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运转,也适用于卫星绕地球运转。当卫星绕行星旋转时,k T a =2 3 ,但k 值不同,k 与行星有关,与卫星无关。 (5) 中学阶段对天体运动的处理办法: ①把椭圆近似为园,太阳在圆心;②认为v 与ω不变,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③k T R =2 3 ,R ——轨道半径。 2. 万有引力定律 (1) 内容:万有引力F 与m 1m 2成正比,与r 2 成反比。 (2) 公式:2 21r m m G F =,G 叫万有引力常量,2211 /10 67.6kg m N G ??=-。 (3) 适用条件:①严格条件为两个质点;②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r 指两球心间的距离;③一个均匀球体和球外一个质点,r 指质点到球心间的距离。 (4) 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也遵循牛顿第三定律。 3. 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1) 万有引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mg ,另一个是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f ,如图所示。 ①在赤道上,F=F 向+mg ,即R m R Mm G mg 22 ω-=; ②在两极F=mg ,即mg R Mm G =2 ;故纬度越大,重力加速度越大。 由以上分析可知,重力和重力加速度都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2) 物体受到的重力随地面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地面上,2 2 R GM g mg R Mm G =?=;在地球表面高度为h 处: 22)()(h R GM g mg h R Mm G h h +=?=+,所以g h R R g h 2 2 ) (+=,随高度的增加,重力加速度减小。 考点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求天体质量及密度 1.T 、r 法:2 3 2224)2(GT r M T mr r Mm G ππ=?=,再根据3 23 33,34R GT r V M R V πρρπ=?== ,当r=R 时,2 3GT πρ= 2.g 、R 法:G g R M mg R Mm G 22 = ?=,再根据GR g V M R V πρρπ43,3 43=?== 3.v 、r 法:G rv M r v m r Mm G 2 22 =?=

(完整版)天体运动中的追及相遇问题

天体运动中的追及相遇问题 信阳高中 陈庆威 2013.09.17 在天体运动的问题中,我们常遇到一些这样的问题。比如, A 、B 两物体都 绕同一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某时刻 A 、B 相距最近,问 A 、B 下一次相距最近或 最远需要多少时间,或“至少”需要多少时间等问题。 而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和我们在直线运动中同一轨道上的追及相遇问题在 思维有上一些相似的地方, 即必须找出各相关物理量间的关系, 但它也有其自身 特点。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即当天体速度增加或减少时, 对应的圆周轨道就 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天体不可能在同一轨道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追及或相 遇。天体运动的追及相遇问题中往往还因伴随着多解问题而变得更加复杂, 成为 同学们学习中的难点。 而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就要找好角度、 角速度和时间等 物理量的关系。 、追及问题 【例 1】如图 1所示,有 A 、B 两颗行星绕同一颗恒星 M 做圆周运动,旋转方向相 同, A 行星的周期为 T 1,B 行星的周期为 T 2,在某一时刻两行星相距最近,则 ①经过多长时间,两行星再次相距最近? ②经过多长时间,两行星第一次相距最远? 有达到一周,但是要它们的相距最近,只有 A 、B 行星和恒星 M 的连线再次在一 条直线上,且 A 、B 在同侧,从角度上看,在相同时间内, A 比 B 多转了2π; 如 解析:A 、B 两颗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由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B 还没

果 A 、B 在异侧,则它们相距最远,从角度上看,在相同时间内, A 比 B 多转了 距最远的时间 t 2,由 。如果在问题中把“再次” 或“第一次”这样的词去掉,那么就变成了多解性问题。 【例 2】 如图 2,地球和某行星在同一轨道平面内同向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地球的轨道半径为 R ,运转周期为 T 。地球和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和行星的连 线的夹角叫地球对行星的观察视角(简称视角)。已知该行星的最大视角为θ, 当行星处于最大视角处时, 是地球上天文爱好者观察该行星的最佳时期。 若某时 刻该行星正好处于最佳观察期, 问该行星下一次处于最佳观察期至少需经历多长 时间? 解析: 由题意可得行星的轨道半径 r Rsin 设行星绕太阳的运行周期为 T / ,由开普勒大三定律有: 二、相遇问题 【例 3】设地球质量为 M ,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有一质量为 m 的飞船由静止 开始从 P 点沿PD 方向做加速度为 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年后在 D 点飞船掠过地 球上空,再过 3个月又在 Q 处掠过地球上空,如图 4所示(图中“ S ”表示太阳) 根据以上条件, 求地球与太阳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 π。所以再次相距最近的时间 太阳 R 3 T 2 3 T r 2 ,得:T T sin 3 绕向相同, 行星的角速度比地球大,行星相对地球 2 2 (1 sin 3 ) 行星 视角 地球 图2 T T sin 3 某时刻该行星正好处于 最佳观察期, 刚看到;二是马上看不到 , 如图 3 所示。 观察期至少需经历时间分别为 有两种情况: 到下一次处于最佳 两者都顺时针运转: t 1 2 ) sin 3 ?T 3 2 (1 sin 3 ) 两者都逆时针运转: t 2 ( 2 ) sin 3 ?T 2 (1 sin 3 ) 太阳 行星 θθ 地球 图3 t 1, ;第一次相

天体运动经典例题含答案

1.人造地球卫星做半径为r ,线速度大小为v 的匀速圆周运动。当其角速度变为原来的 24倍后,运动半径为_________,线速度大小为_________。 【解析】由22Mm G m r r ω=可知,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4倍后,半径变为2r ,由v r ω=可知,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4倍后,线速度大小为22v 。【答案】2r ,22 v 2.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0v 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 计测量一质量为m 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这颗行星的质量为 A .2GN mv B.4GN mv C . 2Gm Nv D.4Gm Nv 【解析】卫星在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R v m M G 2/2/R m =,宇航员在行星表面用弹簧测力计测得质量为m 的物体的重为N ,则 N M G =2R m ,解得M=GN 4 mv ,B 项正确。【答案】B 3.如图所示,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有一小行星带。假设该带中的小行星只受到太阳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对小行星的引力相同 B.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小于一年 C.小行星带内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大于小行星带外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 D.小行星带内各小行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值大于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值 【答案】C 【解析】根据行星运行模型,离地越远,线速度越小,周期越大,角速度越小,向心加速度等于万有引力加速度,越远越小,各小行星所受万有引力大小与其质量相关,所以只有C 项对。 4.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t 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 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5t 小球落回原处.(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 m/s 2,空气阻力不计) (1)求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 (2)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R 星∶R 地=1∶4,求该星球的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M 星∶M 地. 答案 (1)2 m/s2 (2)1∶80

物理鲁科版()必修第二册课时素养评价 天体运动的两类典型问题

十七 天体运动的两类典型问题 (25分钟·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 1.2019年10月11日,我国首颗火星探测器——“火星一号”第一次公开亮相,将在未来实现火星的环绕、着陆和巡视。已知火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1.5倍,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十分之一,关于火星、地球绕太阳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火星的周期小于地球的周期 B.火星的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 C.火星的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加速度 D.太阳对火星的万有引力小于对地球的万有引力 【解析】选D。设太阳质量为M,行星质量为m,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m,得T=,由于火星的公转半径比地球的公转半径大,所以火星的公转周期比地球的公转周期大,故A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解得:v=,由于火星的公转半径比地球的公转半径大,火星的公转速度比地球的公转速度小,故B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

向心力有=ma,解得:a=,由于火星的公转半径比地球的公转半径大,火星的加速度比地球的加速度小,故C错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得: ==×=,故太阳对火星的万有引力小于对地球的 万有引力,故D正确。 2.如图所示,2019年10月8日三位科学家共享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增进我们对宇宙演化,以及地球在宇宙中地位的理解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根据他们的研究,太阳系外有一行星围绕着银河系中的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行,假设万有引力常量G正在逐渐减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恒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会变大 B.该恒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会变大 C.该行星绕恒星的角速度会变大 D.该行星的运行速度会减小 【解析】选D。设恒星的半径为R,行星的轨道半径为r,该恒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在恒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运行速度,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得:v=,万有引力常量G正在逐渐减小,则第

宇宙中的双星及多星问题

【宇宙中的双星及多星问题】 宇宙中,因天体间的相互作用而呈现出诸如双星、三星、四星及多星系统组成的自然天文现象,天体之间相互作用遵循万有引力的规律,他们的运动规律也同样遵循开普勒行星运 动的三条基本规律。 现代实验观测表明,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距离较近而绕同一点做圆周运动的行星称为双星模型。而三星、四星等多星模型则是指彼此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且围绕某一点作圆周运动的行星。多星系统问题的求解方法仍然是建立万有引力方程和牛顿第二定律方程。由于多星间的引力和运动情况特殊性,从而产生了很多有趣的天文现象。 一、双星问题 近年来,天文学家们发现,大部分已知恒星都存在于双星甚至多星系统中。双星对于天体物理尤其重要,因为两颗星的质量可从通过观测旋转轨道确定。这样,很多独立星体的质量也可以推算出来。 在银河系中,双星的数量非常多,估计不少于单星。研究双星,不但对于了解恒星形成和演化过程的多样性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了解银河系的形成和演化,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双星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它们以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来提供向心力。 (2)它们共同绕它们连线上某点做圆周运动。 (3)它们的周期、角速度相同。 例题1:(2013?山东)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 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 倍,DC运动的周期为() 解:设m 1的轨道半径为R 1 ,m 2 的轨道半径为R 2 .由于它们之间的距离恒定,因此双星 在空间的绕向一定相同,同时角速度和周期也都相同.由向心力公式可得:

专题十六:天体运动典型问题

专题十六:天体运动 基本方法:把天体运动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F 万=F 向 往往还需要补充一个等式:在天体表面有——GMm/R2=mg 该式被称为黄金代换。 对卫星(行星)模型 卫星(行星)模型的特征是卫星(行星)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1)卫星(行星)的动力学特征:中心天体对卫星(行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卫星(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有: 。 (2)卫星(行星)轨道特征:由于卫星(行星)正常运行时只受中心天体的万有引力作用,所以卫星(行星)平面必定经过中心天体中心。 1)讨论卫星(行星)的向心加速度、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 关系问题。 由得,故越大,越小。 由得,故越大,越小。 由得,故越大,越小。 得,故越大,越长。 2)求中心天体的质量或密度(设中心天体的半径) ①若已知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与半径 根据得,则 ②若已知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与半径 由得,则

③若已知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与周期 由和得,则 ④若已知中心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及中心天体的球半径 由得,则 一、基本规律 1.关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运转的最小速度 B它是近地圆行轨道上人造卫星运行的最大速度 C 它是能使卫星进入近地轨道最小发射速度 D它是能使卫星进入轨道的最大发射速度 2.地球公转的轨道半径为R 1,周期为T 1 ,月球绕地球运转的轨道半径为R 2 ,周期 为T 2 ,则太阳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 3.宇宙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在近地圆轨道上成功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空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 C.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 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二、赤道上的物体、近地卫星和同步卫星的比较 (1)忽略地球(星球)自转影响,赤道上的物体,万有引力远大于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 (2)在地球(星球)表面或地球(星球)上方高空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星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特别的,在星球表面附近对任意质量为m的物体有:

天体运动常见问题总结解析

问题9:会讨论重力加速度g 随离地面高度h 的变化情况。 例15、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在距地心4R (R 是地球半径)处,由于地球 的引力作用而产生的重力加速度g ,,则g/g , 为 A 、1; B 、1/9; C 、1/4; D 、1/16。 分析与解:因为g= G 2 R M ,g , = G 2)3(R R M +,所以g/g , =1/16,即D 选项正确。 问题10:会用万有引力定律求天体的质量。 通过观天体卫星运动的周期T 和轨道半径r 或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和天体的半径R ,就可以求出天体的质量M 。 例16、已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r=1.49?1011 m, 公转的周期T= 3.16?107 s,求太阳的质量M 。 分析与解:根据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于万有引力得: G 2r Mm =mr(2π/T)2 M=4π2r 3/GT 2=1.96 ?1030 kg. 例17 、宇航员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 ,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 。若抛出时初速度增大到2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3L 。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数为G 。求该星球的质量M 。 分析与解:设抛出点的高度为h,第一次平抛的水平射程为x,则有 x 2+h 2=L 2 由平抛运动规律得知,当初速度增大到2倍时,其水平射程也增大到2x,可得 (2x )2+h 2=(3L)2 设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 ,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得: h= 2 1gt 2 由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G 2R Mm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M=2 2 332Gt LR 。 问题11:会用万有引力定律求卫星的高度。 通过观测卫星的周期T 和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及行星的半径R 可以求出卫星的高度。 例18、已知地球半径约为R=6.4?106 m,又知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则可估算出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 m.(结果只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分析与解:因为mg= G 2R Mm ,而G 2 r Mm =mr(2π/T)2

万有引力与航天 -典型例题(修改稿)

万有引力与航天--例题 考点一 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 1.解决天体(卫星)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 (1)天体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于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即 G Mm r 2=ma n =m v 2r =m ω2 r =m 4π2 r T 2 (2)在中心天体表面或附近运动时,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即G Mm R 2 =mg (g 表示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 (1)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和天体半径R . 由于G Mm R 2=mg ,故天体质量M =gR 2 G , 天体密度ρ=M V =M 43 πR 3=3g 4πGR . (2)通过观察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和轨道半径r . ①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G Mm r 2=m 4π2T 2r ,得出中心天体质量M =4π2r 3 GT 2; ②若已知天体半径R ,则天体的平均密度 ρ=M V =M 43 πR 3=3πr 3 GT 2R 3 ; ③若天体的卫星在天体表面附近环绕天体运动,可认为其轨道半径r 等于天体半径R ,则天体 密度ρ=3π GT 2.可见,只要测出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动的周期T ,就可估算出中心天体的密度. 例1 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 ,因此卡文迪许被人们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若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 ,地球半径R ,地球上一个昼夜的时间T 1(地球自转周期),一年的时间T 2(地球公转周期),地球中心到月球中心的距离L 1,地球中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L 2.你能计算出( ) A .地球的质量m 地=gR 2 G B .太阳的质量m 太=4π2L 32 GT 22

物理竞赛用题 运动专题

2014竞赛讲座 专题1.参考系 相对运动与连接体的速度关联 〖典型例题〗 (1)灵活利用参考系解决物理问题,尤其是涉及两个物体的运动问题 【例1】t =0时刻从水平地面上的O 点在同一铅垂面上同时朝图示的两个方向发射初速率分别为v A =10m/s 和v B =20m/s 的两个质点A 、B ,试问t=1s 时A 、B 相距多远? (2)速度变换关系:A C A B B C v v v →→→=+ 【例2】如图所示, 一列相同汽车以等速度V 沿宽度为C 的直公路行驶,每车宽为b ,头尾间距为a 则人能以最小速度沿一直线穿过马路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例3】超声波流量计是利用液体流速对超声波传播速度的影响来测量液体流速,再通过流速来确定流量的仪器。一种超声波流量计的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充满流动液体(管道横截面上各点流速相同)管道两侧外表面上P 1和P 2处(与管道轴线在同一平面内),各置一超声波脉冲发射器T 1、T 2和接收器R 1、R 2。位于P 1处的超声波脉冲发射器T 1向被测液体发射超声脉冲,当位于P 2处的接收器R 2接收到超声脉冲时,发射器T 2立即向被测液体发射超声脉冲。如果知道了超声脉冲从P 1传播到P 2所经历的时间t 1和超声脉冲从P 2传播到P 1所经历的时间t 2,又知道了P 1、P 2两点间的距离l 以及l 沿管道轴线的投影b ,管道中液体的流速便可求得u 。试求u 。 (3)连接体的速度关联 【例4】两只小环O 和O '分别套在静止不动的竖直杆AB 和B A ''上。一根不可伸长的绳子,一端系在A '点上,绳子穿过环O ',另一端系在环O 上。如图所示,若环O '以恒定速度V 1沿杆向下运动,∠ AO O '=α。求环O 的运动速度为多大? 【例5】如图所示,AB 杆的A 端以匀速V 运动,在运动时杆恒与一水平半圆相切,半圆的半径为R ,当杆与水平线的交角为θ时,求杆的角速度及杆上与半圆相切点C 的速度和杆与圆柱接触点C 1的速度的大小。 (4)用微元法求物体的速度加速度 【例6】A 、B 、C 三质点同时从边长为L 的等边三角形三顶点A 、B 、C 出发,以相同的不变速率v 运动,运动中始终保持A 朝着B ,B 朝着C ,C 朝着A ,则经过时间t =_______后三质点相遇,当他们开始运动时加速度大小a =________________。 (5)利用导数示物体的速度加速度 【例7】如图所示,水平高台上有一小车,水平地面上有一拖车,两车之间用一根不可伸长的绳跨过定滑轮相连。拖车从滑轮正下方以恒定速度沿直线运动,则在拖车行进的过程中,小车的加速度? A.?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例8】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 的半圆柱体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加速度为a 的匀 加速度直线运动,在半圆柱体上放置一个竖直杆,此杆只能沿竖直方向运动。当半圆柱体的速度为v 时,杆与半圆柱体 接触点P 与圆柱柱心的连线OP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求此时竖直杆运动的速度和 加速度。 v A v B 40° 80° o O P

物理必修二天体运动各类问题

天体运动中的几个“另类”问题 天体运动部分的绝大多数问题,解决的原理及方法比较单一,处理的基本思路是:将天体的运动近似看成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方程,向心加速度按涉及的运动学量选择相应的展开形式。 如有必要,可结合黄金代换式简化运算过程。不过,还有几类问题仅依靠基本思路和方法,会让人感觉力不从心,甚至就算找出了结果但仍心存疑惑,不得要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根本上理解它们的本质,把握解决的关键,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一、变轨问题 例:某人造卫星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每次测量中卫星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某次测量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后来变为,以、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线速度大小,、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则() A.,, B.,, C.,, D.,, 分析:空气阻力作用下,卫星的运行速度首先减小,速度减小后的卫星不能继续沿原轨道运动,由于而要作近(向)心运动,直到向心力再次供需平衡,即,卫星又做稳定的圆周运动。

如图,近(向)心运动过程中万有引力方向与卫星运动方向不垂直,会让卫星加速,速度增大(从能量角度看,万有引力对卫星做正功,卫星动能增加,速度增大),且增加 的数值超过原先减少的数值。所以、,又由可知。 解:应选C选项。 说明:本题如果只注意到空气阻力使卫星速度减小的过程,很容易错选B选项,因此,分析问题一定要全面,切忌盲目下结论。 卫星从椭圆轨道变到圆轨道或从圆轨道变到椭圆轨道是卫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卫星定轨和返回都要用到这个技术。 以卫星从椭圆远点变到圆轨道为例加以分析:如图,在轨道远点,万有引力 ,要使卫星改做圆周运动,必须满足和,而在远点明 显成立,所以只需增大速度,让速度增大到成立即可,这个任务由卫星自带的推进器完成。“神舟”飞船就是通过这种技术变轨的,地球同步卫星也是通过这种技术定点于同步轨道上的。 二、双星问题 例: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相距较近的行星称为双星。它们在相互的万有引力作用下间距保持不变,并沿半径不同的同心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双星间距为,质量分别为和,试计算:(1)双星的轨道半径;(2)双星的运行周期;(3)双星 的线速度。 分析:双星系统中,两颗星球绕同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且两者始终与圆心共线,相同时间内转过相同的角度,即角速度相等,则周期也相等。但两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不相等。

双星与多星问题

双星与多星问题 双星模型 1、模型构建 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相距较近,且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得某点做周期相同得匀速圆周运动得行星称为双星。 2、模型条件 ①两颗星彼此相距较近。 ②两颗星靠相互之间得万有引力做匀速圆周运动。 ③两颗星绕同一圆心做圆周运动。 3、模型特点 如图所示为质量分别就是m 1与m2得两颗相距较近得恒星。它们间得距离为L 、此双星问题得特点就是: (1)两星得运行轨道为同心圆,圆心就是它们之间连线上得某一点。 (2)两星得向心力大小相等,由它们间得万有引力提供。 (3)两星得运动周期、角速度相同。 (4)两星得运动半径之与等于它们间得距离,即r 1+r2=L、 4、 双星问题得处理方法 双星间得万有引力提供了它们做圆周运动得向心力,即 错误!=m 1ω2r 1=m 2ω2r 2。 5、 双星问题得两个结论 (1)运动半径:m1r 1=m 2r 2,即某恒星得运动半径与其质量成反比。 (2)质量之与:由于ω=错误!,r1+r 2=L ,所以两恒星得质量之与m 1+m 2=错误!。 【示例1】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得预测,弥补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最后一块缺失得“拼图”、双星得运动就是产生引力波得来源之一,假设宇宙中有一双星系统由a 、b 两颗星体组成,这两颗星绕它们连线得某一点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a 星得周期为T ,a 、b 两颗星得距离为l ,a 、b 两颗星得轨道半径之差为Δr (a 星得轨道半径大于b 星得轨道半径),则( ) A 、b 星得周期为\f(l -Δr,l +Δr )T B 、a星得线速度大小为π(l +Δr )T C 、a 、b 两颗星得半径之比为错误! D 、a 、b 两颗星得质量之比为错误! 规律总结 解答双星问题应注意“两等”“两不等” (1)双星问题得“两等”: ①它们得角速度相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