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盟、英国和法国的运作模式、启示与借鉴

欧盟、英国和法国的运作模式、启示与借鉴

欧盟、英国和法国的运作模式、启示与借鉴
欧盟、英国和法国的运作模式、启示与借鉴

欧盟、英国和法国的运作模式、启示与借鉴

————————————————————————————————作者: ————————————————————————————————日期:

欧盟、英国和法国的运作模式、启示与借鉴

” 内容提要:对欧盟、英国和法国公共财政支持节能的预算体制、组织实施管理体制、效果评价机制、支持原则和通行作法做了全面介绍,并就完善我国公共财政支持节能的运行机制提出建议:一是按照WTO规则,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财政运行体制;二是完善公共财政支持节能的管理体制;三是明确公共财政支持的领域;四是设立节能投资基金;五是将节能型技术和设备纳入政府采购目录。

?关键词:公共财政节能运行机制政府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能源消费持续增长所引发的能源稳定、安全的供应以及由能源消费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阻碍世界各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对策以解决这一全球性的命题,特别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排温室气体这一背景下,各国都在调整各自的经济增长模式、能源发展战略以及相关的政策,以减少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在各种政策选择中,最为有效和无任何负面影响的政策是,通过各种手段来刺激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但是,节能工作的管理不同于一般领域的经济活动管理,它是横跨在各个领域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活动既包括对原有生产和生活能力的改造,又包括对新增物质生产和生活能力的“额外”追加投资活动。正是因为节约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性和开展这一工作的复杂性,西方各国近几年均加大了在节能方面的投入力度,把节能切切实实地纳入到国家经济发展的管理之中,包括建立相应的政府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下政府支持节能的运行框架,把节能、提高能源效率所需的资金纳入国家的财政预算、制定颁布激励节能的税收政策等等。??一、欧盟、英国和法国公共财政支持节能的运作模式

?(一)欧盟公共财政支持节能的运作模式?1.资金来源 2.运行机制??欧盟对节能工作实行部门分工负责的体制,欧盟的节能工作主要由两个部门负责,分别是研究总司以及能源和交通总司。研究总司主要负责研究与开发项目以及示范性项目,其资金的支持也主要限于这两个领域;能源和交通总司主要负责示范和推广以及能效标准的制定,但是其示范性项目基本接近市场。为了保证科学性和透明度,欧盟吸收社会有关方面人士成立专家小组,负责对项目进行评估和验收。此外,欧盟还成立了欧盟成员国委员会,负责对项目进行决策,以

使欧盟的决策符合欧盟各成员国的利益。

?3.效果评价机制?欧盟及有关国家对公共财政支持节能项目的效果评价机制,主要体现在项目招投标制和项目合同管理制。欧盟各部门通过招投标制对项目进行直接管理,首先向社会公开发布项目指南,进行招标,各申请者将投标报告交给招标方,招标方再将投标报告交由专家小组,由专家小组打分,专家小组不进行决策,招标方将附有专家打分的报告交由欧盟成员国委员会讨论,并由其最终决定。对中标者,招标方与其签订一份详细的合同,这是整个项目管理的核心。为了加强对项目的监管,项目承担方每半年都要提交一份项目进度报告,招标方根据进度进行拨款。不仅如此,招标方中途还派出财务和技术官员对项目进行财务和技术上的检查和审计。?欧盟成员国英国、法国对公共财政支持节能项目的效果评价机制基本相同。? (二)英国公共财政支持节能的运作模式

? 1.通过设置专门税种为节能项目筹集资金2.节能管理机构英国负责节能的政府部门是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DEFRA)。该部的职责是制定相关节能政策和法规,管理政府对能效投资的资金,但不对节能项目进行直接的组织管理。政府对节能投入的资金是通过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下属的基金会来执行。目前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下面设立了两个基金,一是碳基金(Carbon Trust,CT),主要用于工业和交通方面的节能,二是节能基金(Energy Sa ving Trust,EST),主要用于建筑方面的节能。管理这两个基金的机构都是非盈利性组织,其在开展活动时,虽然可以对外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是其盈余不能用于对外投资,只能用于今后相应工作的开展和对相关项目的资助,其工作人员的待遇按照国家公务员的标准,其业务运作费用均根据预算从基金中支付。?另外,英国负责可再生资源的政府部门是英国的贸工部(DTI),贸工部对项目进行直接管理,直接面向公众和私人团体,采取招投标的形式进行,通过项目的招投标、监管和评估等事宜直接对项目进行管理。

? 3.基金的用途?英国政府对节能的投入,按照预算直接拨给基金会,由基金会具体执行有关项目,但支持领域、支持方向是由有关政府部门来决定。目前基金主要用于节能技术的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的研发和示范,以及对终端用户采用高效节能技术、设备给予适当补贴三方面。上述三方分别通过一个国家级的、持续的项目来实施。高效节能技术的研发、示范通过“低碳创新项目”来实施。主要是鼓励、支持高效节能技术的研发,帮助某些新技术进行融资,以使其最大可能地实现商业化。该项目不仅支持高效节能设备技术的开发,而且也支持任何可提高能源效率的方法措施,如培训、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等。20XX年该项目的预算是3600万欧元。支持的形式包括研发补贴、贷款贴息。其中项目研

发费用的支持额度,一般最多不超过项目研发费用的50%.在上述三类项目的执行中,基金会独立运作,政府的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对基金的运作进行监管,但如果项目的资金投入较大,则需要政府部门(主要是DEFRA)、碳基” 金和等方面组成的专家组讨论决定。

?(三)法国节能体制与公共财政支持??法国是欧盟国家中最重视节能的国家之一,其节能管理体制最突出的特点将提高能源效率与对环境污染的控制结合在一起,并成立了独立于各部门的综合机构“法国环境与能源控制署”,全面负责管理全国节能和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工作。?法国环境与能源控制署是法国中央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其署长由总统直接任命。在各级地方都有相应的机构。环能署是节能和环境污染控制的管理、组织机构,所有项目都通过合同委托其他单位来实施。虽然对项目的管理通过合同来约定,但环能署还定期组织审计官员对项目进行定期审计,项目完成之后,环能署组织验收小组对项目进行验收。??环能署下设不同部门,负责相应的事务,管理各自的项目。对标的低于10万欧元的项目,各部门可以自行决定,10万欧元以上的项目由环能署的“资助决策委员会”决定。环能署各部门执行的项目,当资金规模超过万欧元就采用招投标制度,但为了简化程序和提高效率,绝大部分项目招投标实行“议标制”,即对每一个项目召集5~6家单位进行投标,通过评标委员会讨论决定中标单位。

在资金的使用方向上,由于法国能源消费中居民消费占50%左右,因此,法国非常重视节能的宣传和教育。为此,环能署下设500多个宣传点负责节能的宣传和教育。20XX年,法国环能署在节能宣传和教育方面的预算为4000万欧元,占能效和可再生能源预算总支出的10%。??二、英国、法国和欧盟公共财政支持节能的特点与启示? (一)欧盟及其成员国政府无一例外地都在公共财政体制下支持节能,对节能的重视程度是决定公共财政支持节能力度的重要因素公共财政支持节能已经成为欧盟及其成员国推动节能工作的有效措施和途径。回顾近30年欧盟及其成员国的节能历史,各国对节能重要性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世界石油价格的下跌以及欧洲能源情况的变化,能源危机的影响不断消除,能源效率问题逐渐被忽略,各国公共财政对能源的支持力度逐渐降低。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这一阶段各国对节能的财政支持下降50%。

?西方国家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掀起的这新一轮“节能风暴”,不仅使他们完成“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义务,更重要的是,使西方经济维系到一个更加高效、清洁的能源系统上,经济的竞争力将会更加增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对此高度重视和关注。? (二)各国公共财政支持节能都具有明确的领域、受益对象和原则

? 1.公共财政支持节能具有明确的领域

公共财政体制下,政府支持节能的主要领域为,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示范性项目,能源审计(诊断)项目,节能宣传、推广和教育活动,政策法规的制定与能效标准的制定以及对和个人购买节能设备进行财务支持等等,而对进入商业化运作的项目就不再提供资金支持。?2.公共财政支持节能具有明确的受益对象 3.公共财政支持节能具有明确的原则 (三)公共财政支持节能的通行做法?从英国、法国和欧盟公共财政支持节能的方式来看,主要有政府补贴、贷款优惠、税收优惠、加速折旧等方式。

1.政府补贴。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贴息补助,即政府用财政收入或发行债券的收入支付因节能投资或用于节能研究与开发而发生的银行贷款利息(全部或部分);二是直接补贴,即政府以公共财政部门预算的形式直接向节能项目提供财政援助,如对研究与开发项目、示范项目和能源审计(诊断)项目等的补贴。 3.贷款优惠或对贷款提供担保。对节能设备投资和技术开发项目给予贴息贷款,或免(低)息贷款以及为贷款提供担保是各国通行的做法。如英国节能基金20XX年2亿英镑的预算中,25%用于贴息贷款,其中1000万英镑是无息贷款。法国环境与能源控制署和中小开发银行于20XX年11月成立了节能担保基金(FOGIME),专门对中小在节能方面的投资提供贷款担保,保证了中小用于能源效率方面投资的贷款。? 4.特别折旧制度。政府为鼓励购买节能型设备,允许每年一次折旧规定额度的新购置资产,以及允许加速折旧其固定资产,将其新购置设备支出从每年度应税收入中扣除,以此鼓励更新设备。在英国,节能基金制定了一个节能型设备目录,购买了纳入该目录的设备,则可以对该设备采取1年内加速折旧的办法,改变了以前5~10年才能折旧完毕的做法。这样,购买列入目录产品的相当于抵免了7%的所得税。?(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碳排放交易是政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促进节能的重要措施。在实行碳排放交易的国家,政府给颁发碳排放许可证,每个许可证都有一个许可排放标准,如果的实际碳排放量大于标准,必须从那些实际排放量低于排放标准的购买“排放量”,这样就有两个选择,即加大技术改造减少排放量和购买“排放量”,核心问题是哪种更为经济。在实际的交易中,交易价格越来越高,大都选择技术改造之路,这样整个排放量逐渐减少,全社会能效逐步提高。在英国,与政府签署了碳排放协议的可以参与碳排放交易,如果的自身排放标准达不到协议规定的标准,可以购买“排放量”,如果通过购买“排放量”达到了排放标准,政府同样可以给予其减免能源消费税。??三、对我国公共财政支持节能的政策建议

?多年来,在国家“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方针的指引下,

通过有关部门、单位和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节能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总体上说,我国能源利用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节能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从目前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来看,不论是在机构设置还是在相关的政策力度上都适应不了形势的需求。虽然这几年不断出台一些节能政策,但由于政策执行的机构和相应的财税政策不落实,大大降低了政策效果。在财政支持方面,我国同西方国家的做法正好相反。我们对节能的支持走过的路是由财政拨款到取消财政拨款,设立节能专项贴息贷款(全贴、半贴),直到最终取消专项节能贷款。现在我国的节能是既无刺激的财税政策,又缺乏强有力的财政预算支持。

我国是一个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能源需求增长和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将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一项大型研究表明,未来20年,政策选择对未来能源需求总量的影响差额高达8亿吨标准煤,其中节能政策的影响超过了60%.由此可见,今后20年节能对于能否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应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大对节能的投入,建立起一套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相适应的节能体制和机制,包括政府节能机构的设置、节能的财政支持以及相应的财税政策,这是一项非常紧迫而又非常复杂的任务。

? (一)按照WTO规则,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财政运行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的财政体制是建立在“国家分配论”基础上的,财政体制的弊端主要体现在政府职能的定位上,由于将政府职能扩大到生产建设投资和国有资本运营领域,因而传统体制下的国家财政也被称为“生产建设型财政”和“经营型财政”,“政企不分”和“政资不分”也就因之而生,国有的经营亏损也就有了依赖财政补贴的“理论依据”。随着市场化改革的加快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尤其是适应加入WTO后政府职能调整的需要,我们必须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公共财政体制。为此,一方面,我们必须在政府职能及其实现方式的转换过程中,完成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政府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对传统的“生产建设型财政”和“经营型财政”进行改革,使之适应新时期我国国情和发展目标的需要。此外,我们还应该改革预算制度和方法,完善预算管理,根据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将原有的中央预算按功能编制预算的方法改革为部门预算,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全面性、规范性和透明度。?(二)理顺节能管理体制,完善公共财政支持节能的运行机制

?为形成公共财政支持节能良好的运行机制,促进我国节能工作更好的发展,我们必须理顺现有的节能管理体制,完善公共财政支持节能的运行机制。这方面,我们有两种模式可以选择,一是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明确国家发改委作为全国的节能工作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国节能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具体的

执行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员,执行具体的节能管理工作,包括负责节能项目的招投标管理,节能宣传、教育与培训等。二是借鉴法国的模式,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节能管理工作统一起来,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府节能主管部门,如国家节能管理署,全面负责全国的节能管理工作,直接负责项目的管理,节能宣传、教育与培训等各项工作。??(三)加大公共财政支持节能的力度,明确公共财政支持的领域。建议在公共财政预算中大幅度增加“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经费,并专列预算科目?虽然,我国政府每年都对节能工作进行投入,但远远满足不了我国节能工作的客观需求。我们必须从实施资源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公共财政对节能的支持力度。就公共财政加大力度支持节能而言,一是要加大各级政府对节能的预算拨款,保证节能预算资金的稳定增长。特别应在公共财政预算中大幅度增加“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经费,并专列预算科目。二是要积极运用财政贴息的方式,加大节能利用信贷资金的力度,三是政府要利用税收优惠或补偿政策,鼓励加大节能投资。

?公共财政预算中大幅度增加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经费,重点支持的领域包括:节能方面的重大课题研究,保证节能政策法规建设的必要经费,支持重点行动计划和重大示范工程,加大对标准、规范制定的支持力度,支持对重大节能技术的开发、示范,加大对节能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的力度,引导节能技术、工艺和设备的推广,加大对能源审计项目的支持力度。此外,应该根据各项目的性质,确定支持的比例,以保证资金的运行效率。

?(四)设立节能投资基金,吸纳社会资金促进能效提高

?政府的财政资金毕竟有限,吸收社会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也是市场经济国家公共财政支持节能的做法。这方面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成立节能投资基金,对节能项目进行支持。节能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的直接财政投资和民间资金,政府投入部分追求保值,不要求回报。节能投资基金可以对外直接投资,作为项目的资本金,也可以向提供担保,为的节能投资融资进行担保。

(五)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创新政策机制

?创新的政策机制可使市场转向生产和消费能效更高的产品,这称为“市场聚合作用”,或利用买方需求来刺激增加这些产品或服务的供给。如果买方对效率更高产品的需求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就能把市场“拉”向效率更高的产品结构。在降低生产者风险和鼓励高能效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方面,政府采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随着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换,以及财政支出体制改革,我国政府采购制度逐步走上规范的轨道。20XX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央国家机关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方案》,标志着政府采购在试点的基础上进

入了全面推进的阶段。为了促进节能工作的开展,提高全社会的节能意识,建议将节能型技术和设备纳入政府采购目录范围,可采取两项措施:一是政府采购更多地集中于那些能效高的产品,以鼓励对节能型设备或技术的开发;二是政府公布采购标准,引导向高标准迈进,从而促进全社会能效的提高。

英国脱欧对欧盟发展的影响资料

英国脱欧对欧盟发展 的影响

题目:英国脱欧对欧盟发展的影响 学生姓名王紫怡,卢阳艳,吴昊 夏天,宋秋雨,沈怡 指导教师徐敏 所在学院浙江财经大学 2018年06月

目录 1 引言 (3) 2 英国退欧始末 (3) 2.1 英国与欧盟的历史关系 (3) 2.2 退欧原因 (4) 2.3 退欧过程及重要时间节点 (6) 3 英国脱欧的政治影响 (7) 3.1 不利于欧盟政治环境的稳定 (7) 3.2 改变欧盟的权力格局 (7) 3.3 削弱欧盟的国际影响力 (8) 3.4 引发欧盟对自身发展方向的反思 (8) 4 英国脱欧的经济影响 (9) 4.1 英国脱欧引发欧元区市场强烈反应 (9) 4.2 英国脱欧影响欧盟成员国的私人消费、投资和外贸 (9) 4.3 英国脱欧将使欧盟的自由贸易进程放缓 (11) 4.4 英国脱欧使欧盟的经济复苏受挫........................................... 1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英国脱欧使欧盟的金融监管体系、机构业务受到冲击....... 1错误!未定义书签。

4.6 英国脱欧使欧洲银行业雪上加霜........................................... 1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未来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3 参考文献. (15) 英国脱欧对欧盟的影响 摘要:英国公投脱欧,是欧盟多重危机与“例外主义”欧洲观导致的结 果,体现了一体化市场以及社会政策国家化矛盾。英国脱欧对欧洲一体化进程 产生了负面影响,改变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也进一步削弱了其社会基 础,对欧盟的未来发展与欧洲一体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打击,欧盟也将被 迫进行方向性选择与改革。 关键词:英国脱欧欧洲联盟影响 1.引言 近年来,欧盟内部出现的乌克兰危机、欧元区债务危机、关于救助希腊的 讨论以及难民危机等等多重危机,严重削弱了欧盟的凝聚力。2016年6月,英 国公投脱欧是一系列历史与现实复杂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于欧盟而言是前所 未有的沉重打击。英国是欧盟第三大经济体、第三人口大国以及欧盟预算第三 大贡献国。英国历来主张贸易自由化、深化欧洲单一市场、减轻行政负担和提 高欧盟竞争力。英国脱欧不仅大大削弱了欧盟的实力、向心力以及影响力,改 变了欧盟内部的力量平衡,还会在政治、经济、国际关系上影响到与英国关系 密切的中东欧新成员,影响到国际格局。 公投过后,英国内政、英欧关系以及欧盟的未来发展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但是,无论最后会发展成怎样的事态,英国脱欧都将成为欧洲一体化乃至国际

细说欧洲各国文化差异

细说欧洲国家的文化差异 我们华人移民到欧洲,对于人家的风俗习惯与禁忌最好是应该了解一些的,这样在交往的过程中就会占据主动。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民俗文文化也各有各的禁忌。” 今天就让我给大家详细说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欧洲国家有关于数字、颜色、花卉及动物的许多忌讳。西方人普遍忌讳13及星期五,其原因都源于基督教传说;西方许多国家都把黑色作为葬礼的表示;在国际场合,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黄色的花献给客人,已成为惯例;另外,在我国分被认为代表吉祥、喜庆、长寿的大象、孔雀、仙鹤(范冰冰)等动物图案在一些西方国家也被列于忌用之列,被分别视为蠢笨(英国)、淫妇(英、法国)和蠢汉(法国)的代称。 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欧洲各国都拥有许多各自的特点。以下是欧洲国家的一些风俗习惯: 法国在博物馆和教堂不要用带有闪光灯的相机拍照。女士优先的礼仪起源于法国,旅行中要注意为女性让道、开门、让座,上下车让女性先行。巴黎女子很少穿牛仔裤,大多数巴黎女郎的上班裤装都是宽松有致的,她们排斥紧绷在腿上的裤子,认为破坏秀腿那纯洁细腻的美。 德国在德国用餐,不要用吃鱼的刀叉来吃肉。如果同时要饮用啤酒和葡萄酒,宜先饮啤酒,后饮葡萄酒。在自助餐的发明国里吃自助,尤其注意不要在食盘中堆积过多的食物。(迪士尼趣闻)德国人守纪律,讲整洁;守时间,喜清静;待人诚恳,注重礼仪。 瑞士与瑞士人共餐,通常在开始时互相敬酒一次,之后则不需频频敬酒,各自随意饮用即可。用餐过程中,不宜直接用嘴去吹凉过热、过烫的菜肴或汤,更不能在咀嚼食物、使用餐具时发出声。

英国英国人最忌讳别人谈论男人的工资和女人的年龄,就连他家的家具值多少钱也不该问的,这些都是他个人生活的秘密,决不允许别人过问。在英国,请千万记住不能像国内一样,问人家“你去哪儿”,“吃饭了吗?”等问题,他们讨厌别人过问他们的个人生活。并且英国人,凡事都须循规蹈矩,他们的汽车行使方向和欧洲其他国家正好相反。在英国旅游,切记不要当众打喷嚏,翘二郎腿;不要从梯子下面走过,或在屋子里撑伞。在谈话时,不要以皇室的家事作为笑料。 西班牙女同胞上街需要戴耳环,若没有戴耳环,则就像一个正常人没有穿衣服一样,被人笑话(欧洲人用香水)。西班牙人强调个人信誉,宁愿受点损失也不愿公开承认失误。如果无意中帮助了他们而使他们免受损失,那么你便永久地赢得了友谊和信任。 匈牙利不论住店还是用餐,千万别弄碎玻璃器皿,否则,就会被人认为是交逆运的先兆,将成不受欢迎的人。匈牙利人,较迷信,新年的餐桌上不许摆放禽类制成的菜肴,认为那样的话,好运会随禽类飞走。 荷兰荷兰人,曾是欧洲最正统的民族,爱清洁、讲秩序、做生意时希望你在到达荷兰前就事先约定。性格坦率,开诚布公。爬楼梯或搭升降电扶梯的时候,女性通常跟在男性的后面。 俄罗斯在俄罗斯,被视为光明象征的向日葵最受人们喜爱,她被称为太阳花,并被定为国花,拜访俄罗斯人时,送给女士的鲜花宜为单数。在数目方面,俄罗斯人最偏爱7 ,认为它是成功、美满的预兆。对于13 与星期五,他们则十分忌讳。俄罗斯人非常崇拜盐和马,主张“左主凶,右主吉”。 葡萄牙葡萄牙人重视礼节,通常在礼貌性寒暄之后都会互相交换名片,但不太守时. 与葡萄牙人洽谈生意,勿让葡萄牙友人有被推销产品的压力。通常葡萄牙人喜欢在旧式、气氛庄严、亲切的咖啡屋洽谈生意,花费不多但效果好。葡萄牙人,很像希腊

英国,法国,德国 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英国(p117) 一、位置及领土组成 1、海陆位置:英国位于欧洲西部的西部,是西欧的一个岛国 东北临北海,南隔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与法国相望。 2、经纬度位置:50°N~60°N 5°W~0° 3、领土组成:全名: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大不列颠岛(包括苏格兰、英格兰和威尔士三部分)、 北爱尔兰岛及设得兰群岛等组成。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及特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原为主、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中部有奔宁山脉。 2、主要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3、主要河流:泰晤士河 4、资源及分布:煤、铁:奔宁山脉 石油:北海 三、经济特征 1、农业 奔宁山区及以西地区:乳畜业发达 --迎风坡降水多,日照少,气候凉爽,有利于牧草生长。 东南部:小麦、甜菜产区 --背风坡降水少,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工业:世界上资本主义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老工业区依托:煤铁、殖民掠夺 分布:英格兰中部 新工业区影响因素:新原料产地、环境、技术 分布:伦敦周围、英格兰中部 苏格兰中部(电子) 北海沿岸(阿伯丁) 四、主要城市 A、伦敦:是英国最大城市、港口和综合性工业中心,也是国际的金融中心 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两岸。泰晤士河河口宽阔,涨潮时,海轮可抵达伦敦市内。 B、阿伯丁、伯明翰、曼彻斯特等 法国 一、位置和范围 1、经纬度位置43°N-52°N 5°W-8°E 2、海陆位置:法国位于欧洲西部。西北隔海与英国相望, 西临大西洋,东南临地中海,三面临海,三面靠陆 3、组成及轮廓:六边形本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 二、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形地势 1、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2、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二)主要地形区:布列塔尼半岛、诺曼底半岛、巴黎盆地、洛林高原、中央高原、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比斯开湾、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勃朗峰 (三)气候特征:法国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丰沛,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东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

浅谈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影响讲述讲解

浅谈英国脱欧原因及影响 提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是一必然趋势,美国、俄罗斯、欧盟是不可小觑的三大经济体,欧盟推进欧洲一体化的计划也一直为世界所关注,而近一时间英国却公投宣布脱离欧盟,这一事件引起全世界的关注,针对这一事件,各界人士众说纷纭,是什么导致了英国脱离欧盟,而英国脱离欧盟对英国,对欧盟,对世界的经济政治都有什么影响,英国脱欧对中国又有怎样的影响,关于英国脱离欧盟的结果众说纷纭,本文主要针对英国脱欧的原因和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英国脱欧原因中国影响 2016年6月23日,我们见证了一个历史性的事件,英国公投决定在欧盟的去留问题,据悉,此次脱欧公投共有382个选区,根据对其中的352个选区的计票结果显示,脱离欧盟的支持者领先,共获得51.9%的投票,即1570万人支持退欧,而留在欧盟的支持者共有1458万人,获得48.1%的选票。①最终以微弱优势决定退出欧盟,而英国首相卡梅伦也因此决定辞职,这一事件轰动世界,震惊各界人士。 一、英国脱欧背景 1.脱欧公投,指就英国是否脱离欧盟进行的公投。 2013年1月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正式提出公投,正式就英国与欧盟关系前景发表讲话。卡梅伦承诺,如果他赢得预定于2015年举行的大选,会在一年内批准所需法律,制定与欧盟关系的新原则,然后就脱欧问题举行全民公投,让人民有机会选择继续留在或退出欧盟。卡梅伦称,如果欧盟不采取措施解决核心问题,英国将有可能退出该组织。 2015年1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如果有可能,将原计划于2017年进行公投提前举行。公投必须在2017年年底前举行。如果能早点进行更好。越快履行重新谈判的承诺举行公投越好。② 2015年3月17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如果他赢得5月的选 ①王晓易.《英首相卡梅伦发声明要辞职称尊重民众脱欧选择》. https://www.doczj.com/doc/ee1575799.html,/16/0624/15/BQBA1J1100254TI5.html. 2016年6月26日访问 ②人民网《英国首相卡梅伦称如有可能将提前举行英国退欧公投》 https://www.doczj.com/doc/ee1575799.html,/n/2015/0105/c1002-26323278.html 2016年6月26日访问

英国,法国,德国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英国 (p117) 一、位置及领土组成 1、海陆位置:英国位于欧洲西部的西部,是西欧的一个岛国 东北临北海,南隔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与法国相望。 2、经纬度位置:50°N~60°N 5°W~0° 3、领土组成:全名: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大不列颠岛(包括苏格兰、英格兰和威尔士三部分)、 北爱尔兰岛及设得兰群岛等组成。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及特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原为主、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中部有奔宁山脉。 2、主要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3、主要河流:泰晤士河 4、资源及分布:煤、铁:奔宁山脉 石油:北海 三、经济特征 1、农业 奔宁山区及以西地区:乳畜业发达 --迎风坡降水多,日照少,气候凉爽,有利于牧草生长。 东南部:小麦、甜菜产区 --背风坡降水少,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工业:世界上资本主义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老工业区依托:煤铁、殖民掠夺 分布:英格兰中部 新工业区影响因素:新原料产地、环境、技术 分布:伦敦周围、英格兰中部 苏格兰中部(电子) 北海沿岸(阿伯丁) 四、主要城市 A、伦敦:是英国最大城市、港口和综合性工业中心,也是国际的金融中心 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两岸。泰晤士河河口宽阔,涨潮时,海轮可抵达伦敦市内。 B、阿伯丁、伯明翰、曼彻斯特等 英国法国 首都伦敦(泰晤士河)巴黎(塞纳河) 最大海港伦敦马赛(地中海岸) 主要工业区和工业中心苏格兰地区(电子)、 英格兰中部区、 伦敦、伯明翰( 钢铁)、 曼彻斯特(纺织)、 阿伯丁(石油) 巴黎盆地(最大的 综合性工业区)、 敦刻尔克、福斯 (钢铁) 在欧洲的经济地位是欧洲最大的石油出口 国;海运发达。 工业占绝对优势 农业产值和谷物产 量仅次于俄罗斯, 是欧洲最大的粮食 出口国。 主要特产葡萄酒 (香槟、白兰地)

德国、法国的工业革命与英国的比较

德国、法国的工业革命与英国的比较 1、工业革命背景简介 工业革命最早始于英国,在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厂手工业生产,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是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19世纪,工业革命逐渐地从英国扩散到欧洲大陆和世界其他地区,继英国之后,美、法、德等不少国家也都开始了工业革命,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规律。 工业革命使得欧美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工业制成品成倍增长。 2、德国、法国工业革命与英国的比较 在不同的国家、地区,社会发展程度不一样、社会环境也不一样,因此各国进行工业革命发展过程、特点也各不相同。 2.1 英国工业革命 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2.2 法国工业革命 法国直至19世纪中叶仍然是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它的工业革命开始很早,还在大革命爆发之前,就已从英国引进了蒸汽机、珍妮纺纱机。在全欧洲都占有首屈一指地位的勒克勒佐冶金公司,作为全欧最大采煤企业之一的昂赞矿业公司,都配备有蒸汽机、汽锤、马拉铁路等先进设备。个别的纺织厂使用了珍妮纺纱机。但是,随着1789年大革命的爆发,1792年起又进行了反对外来武装干涉的战争,随后又有连年不断的拿破仑战争,再加上内部局势的长期动荡不宁,这种战连祸结的情景,使得刚刚起步的工业革命不得不停下步来。虽然也曾在某些空隙之时有所动作,但毕竟是极为滞缓,难成气候。拿破仑帝国垮台之后,工业革命有些起色。尤其是英国政府于1825年解除了机器出口的禁令,使法国工业界有机会较多地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迈出了工业革命复兴的步伐。然而,当时是复辟王朝统治时期,投资环境颇为不利。1824年即位的国王查理十

英国退出欧盟的利弊

英国退出欧盟的利弊 英国为什么要退出欧盟呢?①.现实利益层面上。相比德法两国利用欧元区内的有利地位,通过欧元区内的差异化利率政策,在制造业,服务业上都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反之,英国因为依然处于欧元区外,并未得到与付出相称的好处。如今,德法主导的欧盟却一下子要英国拿出20亿欧元补缴欧盟的预算。20亿欧元对英国政府来说不是一个小数字,如果卡梅伦拿出这笔钱,那将会大大影响选情。所以,卡梅伦这么震怒,要搞退出欧盟公投,是有切身利益的。②.欧盟主导权之争上,德法主导的欧盟之所以让英国补缴20亿欧元费用,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根本目的并非这20亿欧元。那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让英国承担更多责任,通过承担更多责任,迫使英国放弃英镑,统一使用欧元,进入欧元区,从而断掉在欧美间骑墙的好处,一心捞取欧元区的好处。在英国人看来,一旦英国进入欧元区,相当于他们将命运主导权交给了别人。英国人和德、法等国在这方面有着极深的 统一的欧洲是一两千年来欧洲人追求天下一统的理性产物,英法两国为了争得主导权打了数百年。著名的百年战争就是在英法之间展开的,从1337年打到1453年,打了116年。后来,七年战争还是英国和欧洲大陆国家为争夺势力范围进行的战争,美利坚合众国就是七年战争的产物。 与德法等大陆国家相比,英国长期游离于欧洲大陆之外,是海洋殖民帝国,英国对欧洲大陆的统一或一家独大一直保持高度警惕。警

惕的原因是,一旦欧洲大陆整合成一个国家,那么英国在欧洲将很难再有话语权,英国不过是一个小岛,被吞并就只是时间问题了。作为孤悬于大陆之外的岛国,英国是通过欧洲大陆的分裂来获得对欧洲的影响的,也是通过分化欧洲大陆来获得自我保全的。

英国脱离欧盟的影响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 践 教 学 主题:热点分析 小组:第九组 班级:20150741 小组成员:张应莉马仲婷王艳 张加美张艺馨冯光于 赵永洲刘阳阳黄朝荣

国际热点问题:英国退出欧盟 一、相关的概念及过程: 脱欧公投,指就英国是否脱离欧盟进行的公投。 2013年1月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首次提及脱欧公投。 2015年1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如果有可能,将原计划于2017年进行公投提前举行。 2015年5月28日报道,英国政府向下议院提交并公布了有关“脱欧公投”的议案,包括公投问题的语句,并承诺将在2017年底之前举行投票。 公投时间:2016年6月23日。 公投数据: 同意脱欧51.9%,共1570万人 同意留欧48.1%,共1458万人 二、英国退出欧盟的原因: 1、英国长期对欧陆保持着优越感,一直对欧洲一体化若即若离。英国把自己视为欧洲之外的全球性大国,认为异于欧洲的独特性是其崛起和强大的原因。虽然逐渐衰弱,优越感依旧强烈,二战后,每遇挫折或危机,英国便疑欧声四起,将问题归于欧共体或欧盟。这一次,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爆发撕裂了英国与欧陆的嫌隙。 2、英国在欧盟缴纳高昂会费,但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英国每周付给欧盟的金额在1.63亿英镑左右,大概平均到英国人身上,每人每年承担的欧盟会员费大约为130英镑。更令英国人不悦的是,金融危机后,一些欧元区国家降低了贡献额,导致英国贡献比例大幅升高。欧盟应对欧债危机的举措让英国人觉得拿着英国纳税人的钱去救那些“问题国家”。 3、欧盟法律限制太多,欧盟管理毛巾、面包和牛奶的法律分别有45 4、1246、12653条。欧盟法院上至英国驱逐恐怖分子、下至啤酒售价都要管辖。英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有53% 源自欧盟,而英国人对阻止欧盟糟糕的立法几乎无能为力。庞大的欧盟管制体系限制了英国和其他国家如中国、印度、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议以及英国行业发展。 4、欧盟东扩以来,英国净移民数量持续增长。2015年英国净移民人数增至33.3万,其中来自欧盟国家的移民人数为18.4万,创最高纪录。经济萧条下,移民被认为是挤占福利、住房、医疗和教育资源的“罪魁祸首”。主张脱欧的伦敦前市长约翰逊就表示,英国要想控制移民人数,唯一的方法就是脱离欧盟。 5、欧洲正在面临难民危机,英国不想卷入。去年欧洲闯入数百万难民,130万移民申请在英国避难,其中363000来自叙利亚。接纳这些难民不仅会拖累经济发展,还会给社会带来安全隐患。 三、脱欧的目的: 1、想保持政治上的独立性,不想被大陆国家吞噬 尽管西欧国家大多过去都和英国有战争冲突,甚至英法两国之间打了上百年,

英国、德国和意大利消费者信用报告行业的特点与启示

英国、德国和意大利消费者信用报告行业的特点与启示为推进我国社会征信体系的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考察组于20 03年2月9日至20日,对英国、德国和意大利提供消费者信用报告服务的社会征信机构(以下简称征信机构)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考察。 一、征信机构的基本性质 征信机构一般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消费者(指自然人)的信用信息资料,为客户提供消费者的信用报告和相关信息增值服务,帮助客户判断和控制信用风险的企业,其所从事的领域属商业性服务行业。英国、德国和意大利三国均未对消费者信用报告行业设定特殊的准入限制,任何公司均可自由进入该行业。从征信机构的所有者性质看,英国的征信机构都是私人部门所有,德国和意大利则既有国有的征信机构(一般也被称为公共信用调查系统或公共征信机构),也有私人部门所有的征信机构(以下称民营征信机构)。意大利的公共征信机构与民营征信机构的业务重点有很大不同,其公共征信机构主要采集公司和贷款数额较大的个人客户的信息,并且这种信息一般都是贷款信息,其目的也主要是为中央银行更好地监督金融市场防范金融风险服务。民营征信机构主要是为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贸易和邮购公司等主要的信息使用者服务,其采集的信息具有覆盖人群广、总量大、信息来源渠道多、信用记录更全面等特点,因此民营征信机构的服务范围更广泛。目前在德国和意大利居于其国内市场主导地位的也都是进行商业化运作的民营征信机构。 消费者信用报告市场的自由准入并不意味着该行业没有进入壁垒,事实上,该行业的进入壁垒要远高于其它行业,这种壁垒主要表现在获取信息方面。目前各国一般都对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的信息公开做出规定,但由于私人机构并没有公开自身所掌握信用信息的义务,所以征信机构信息采集的难点在于如何获得私人部门的信息。由于银行等私人机构的信息对征信机构至关重要,因此得不到信息提供者支持的征信机构将注定难以进入该市场或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行业的自由准入和客观存在的进入壁垒是该行业在许多国家呈现出垄断竞争格局的根本原因。目前,英国和意大利的消费者征信市场基本被两家机构所垄断,德国的SCH UFA公司也占据了该国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各国经验表明,在一个国家内有两家或以上的信用局,其优势主要在于竞争会降低信用报告的成本,提高信用报告的质量,同时会提供更多的符合使用者需要的信息增值产品。

英国与欧盟关系

当前英国与欧盟之间的关系 英国退出欧盟的动议由来已久,近几年一直不断。早在2011年10月24日,英国议会下院曾经投票否决过公投决定是否退出欧盟的动议。当时,现任首相卡梅伦曾表示,成为欧盟成员国是符合英国国家利益的。欧洲大陆是英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也为英国带来不少商机。然而这次提出退欧口号的正是卡梅伦本人,而英国女王也于今日表示将通过立法确定退欧方案,2017年举行全民公投。 那么英国为何一直叫嚣要退出欧盟呢?欧盟与英国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矛盾纠葛?要想理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三个层面去看: 1.现实利益层面 在欧盟的预算里,英国缴纳的比例大约占1/8,仅次于德法列第三位。但是,相比德法两国利用欧元区内的有利地位,通过欧元区内的差异化利率政策,在制造业、服务业上都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反之,英国因为依然处于欧元区外,并未得到与付出相对称的好处。因此,英国希望退欧是基于利益考虑的。 2.欧盟主导权之争 2014年,德法主导的欧盟层要求英国拿出20亿欧元补缴欧盟的预算,此举令英国倍感愤怒。而德法的根本目的并非在这20亿欧元本身,而是希望通过此举为了让英国承担更多责任,从而迫使英国放弃英镑,统一使用欧元、进入欧元区,彻底斩断英国在欧美间骑墙的现状。但是在英国人看来,一旦英国进入欧元区,相当于他们将命运主导权交给了别人。英国人和德、法等国在这方面有着极深的隔阂,这种隔阂来源于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 与德法等大陆国家相比,英国长期游离于欧洲大陆之外,是海洋殖民帝国,英国对欧洲大陆的统一或一家独大一直保持高度警惕,同时通过欧洲大陆的分裂来获得对欧洲的影响,换句话说英国是通过分化欧洲大陆来获得自我保全的。从英国本身出发,不希望欧洲大陆继续进一步整合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英国加入了欧盟,却一直保留英镑而未加入欧元区的根本原因之一。 而站在德法的角度,英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欧盟三大国之一,如果迟迟不能加入欧元区,迟迟不能和整个欧洲站在一起,欧盟进一步推进整合就会面临巨大阻力,因此一直以来妄图通过让英国承担更大责任的方式,一步步地收缩英国的权力,最终迫使英国加入欧元区。但是这在政治战略上是动了英国的根,英国必然会反弹并试图阻止。这种博弈格局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英国和法德等国,必然有一个沟通和妥协的过程。 3.西方主导权之争 近代西方,一战以前一直是欧洲主导世界,一直到20世纪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激化,最终闹出了一战和二战。两次世界大战,欧洲元气大伤,发展起来的美国乘机上位。 美国上位虽然让欧洲人有些不爽,但毕竟大家都是西方,价值观相似,在全球的利益基本一致,何况二战之后欧洲亟需美国帮助复苏经济。但是,欧洲人也充分认识到,主导权易主的根本原因是内耗,通过战争统一欧洲是不现实的,更何况两次世界大战的重创已让整个欧洲雄姿不再。所以,二战后,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很快成立了欧共体(英国加入较晚,1973年才加入)。欧共体发展到1991年,成立了欧盟,欧元正式启动。1999年1月1日,欧元

英国和欧盟的关系发展回顾 英国不加入欧盟的原因

英国和欧盟的关系发展回顾英国不加入欧 盟的原因 英国与欧盟关系发展回顾 欧盟于18至19日在布鲁塞尔召开春季峰会,有关英国是否能够继续留在欧盟的协商是此次峰会的主要议题之一。 英国与欧盟的关系发展曲折复杂。纵观历史不难发现:疑欧主义使英国远离欧洲,而实用主义又让英国留在欧洲,两种力量的合力导致它与欧盟若即若离。 【主张联合】 二战结束后,为应对战后衰落并维持大国地位,英国于1948年提出了“三环外交”的构想,支持欧洲联合,但不愿直接参与,只想借助欧洲的力量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在欧洲联合模式上,英国与欧陆国家有着重大分歧。英国反对把建设具有某些超国家性质的联邦欧洲作为欧洲联合的目标, 主张建设一个基于独立主权国家联合基础之上的欧洲。 【对抗一体化】 1951年4月,西欧6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欧洲经济一体化从此迈开步伐。1957年3月,6国正式签署《罗马条约》,欧洲联盟的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简称“欧共体”)诞生。 为对抗欧共体,1960年1月,英国与奥地利、丹麦、挪威、

葡萄牙、瑞士、瑞典六国正式签署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条约》。由于成员国经济水平参差不齐,又实行松散的政府间合作,该联盟很难与欧共体抗衡。1972年底,英国退出联盟。 【加入欧共体】随着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和殖民体系的瓦解,英国希望通过参与欧洲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并发挥更大的国际影响力。1961年和1967年,英国两次申请加入欧共体,但未获批准。这无形中扩大了英国疑欧主义的影响力。 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但英国与欧陆国家之间的分歧和差异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英国对于欧共体的态度依旧充满着不确定感,为之后双方的矛盾爆发埋下了隐患。 【合作与分歧】 英国加入欧共体后, 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当欧洲一体化符合国家利益时,英国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反之就会成为一个旁观者甚至阻挠者。英国迄今没有加入《申根协定》,也不是欧元区成员。 2009年爆发的欧债危机改写了英欧关系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格局,不仅使英国疑欧之心快速发酵,也加快了英国脱欧的脚步。2013年1月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就英国与欧盟关系前景发表讲话,表达了英国对非欧元区国家遭受欧债危机拖累的不满以及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可能损害英国利益的担忧。他表示如果获得连任,英国将于2017年就是否退出欧盟举行全民公投。 卡梅伦连任后重申此前承诺,并就英国留在欧盟的条件提出欧盟改革的四个目标。欧盟及成员国领导人同意密切合作,争取在峰会期间就改革要求达成令英国和欧盟都满意的结果。

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俄罗斯

英国 一选择题 1英国最大的海滨避暑胜地是() A承德避暑山庄B布莱科普尔C大英博物馆D靖国神社 B 2哪个国家的饰带上写有天有上帝,我有权利() A法国B英国C意大利D马来西亚 B 3下列哪个国家旳国徽上既有狮子,又有独角兽() 4英国国旗呈()字 A大B天C米D木 C 5下列哪个景观不属于英国() A白金汉宫B格林尼治天文台C伦敦塔D自由女神像 D 6现代旅游的发祥地是() A英国B法国C中国D美国 A 7英国的工艺品大多充满()气息 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后现代主义D古典主义 B 8目前,英国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名胜古迹和天然景观有()处 A14 B18 C9 D12 A 9世界上最早流行海滨度假的国家是() A意大利B 澳大利亚C英国D法国 C 10下列哪些社会风情与习俗是英国的() A饮食上一日三餐加茶点B爱喝啤酒C在英国酒馆喝酒没有时

间限制D茶不离口,报不离ABD 11英国较著名的海峡有() A英吉利海峡B白令海峡C多佛尔海峡D麦泽伦海峡AC 12英国居民除了信奉基督教还信奉() A罗马天主教B伊斯兰教C佛教D犹太教ABCD 13英国得一会由()组成 A国王B下议院C参议院D上议院ABD 14英国的政党有() A保守党B工党C英国共产党D社会国民党ABC 152001年英国来华旅游主要分布在() A北京B 上海C三亚D合肥AB 16英国的人文景观有哪些() A白金汉宫B大英博物馆C海德公园D迪斯尼乐园ABC 17()一直是英国的历史与政治中心 A伦敦B利物浦C爱丁堡D北爱尔兰 A 18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是() A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B英国的威斯敏思特宫C俄罗斯的圣彼得大教堂D英国的坎特伯雷大教堂 B 19世界闻名的大本钟位于() A伦敦塔B白金汉宫C威斯敏斯特宫D威斯敏斯教堂 C 20下列哪种服饰是英国传统服饰() A纱笼B苏格兰方格裙C披风D穆穆装 B

英国脱欧对欧盟发展的影响

题目:英国脱欧对欧盟发展的影响 学生姓名王紫怡,卢阳艳,吴昊 夏天,宋秋雨,沈怡 指导教师徐敏 所在学院浙江财经大学

2018年06月 目录 1 引言 (3) 2 英国退欧始末 (3) 2.1 英国与欧盟的历史关系 (3) 2.2 退欧原因 (4) 2.3 退欧过程及重要时间节点 (6) 3 英国脱欧的政治影响 (7) 3.1 不利于欧盟政治环境的稳定 (7) 3.2 改变欧盟的权力格局 (7) 3.3 削弱欧盟的国际影响力 (8) 3.4 引发欧盟对自身发展方向的反思 (8) 4 英国脱欧的经济影响 (9) 4.1 英国脱欧引发欧元区市场强烈反应 (9) 4.2 英国脱欧影响欧盟成员国的私人消费、投资和外贸 (9) 4.3 英国脱欧将使欧盟的自由贸易进程放缓 (11) 4.4 英国脱欧使欧盟的经济复苏受挫............. 1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英国脱欧使欧盟的金融监管体系、机构业务受到冲击1错误!未定义书 签。 4.6 英国脱欧使欧洲银行业雪上加霜............. 1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未来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3 参考文献.. (15)

英国脱欧对欧盟的影响 摘要:英国公投脱欧,是欧盟多重危机与“例外主义”欧洲观导致的结果,体现了一体化市场以及社会政策国家化矛盾。英国脱欧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负面影响,改变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也进一步削弱了其社会基础,对欧盟的未来发展与欧洲一体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打击,欧盟也将被迫进行方向性选择与改革。 关键词:英国脱欧欧洲联盟影响 1.引言 近年来,欧盟内部出现的乌克兰危机、欧元区债务危机、关于救助希腊的讨论以及难民危机等等多重危机,严重削弱了欧盟的凝聚力。2016年6月,英国公投脱欧是一系列历史与现实复杂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于欧盟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英国是欧盟第三大经济体、第三人口大国以及欧盟预算第三大贡献国。英国历来主张贸易自由化、深化欧洲单一市场、减轻行政负担和提高欧盟竞争力。英国脱欧不仅大大削弱了欧盟的实力、向心力以及影响力,改变了欧盟内部的力量平衡,还会在政治、经济、国际关系上影响到与英国关系密切的中东欧新成员,影响到国际格局。 公投过后,英国内政、英欧关系以及欧盟的未来发展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无论最后会发展成怎样的事态,英国脱欧都将成为欧洲一体化乃至国际政治历史上的转折性事件。本文就英国脱欧过程的事实问题,对英国脱欧进行原因分析,以此来详细深入地解读英国脱欧对欧盟的影响。

british and eu英国与欧盟

I will be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o show PAST: Britain joined the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 in 1973,which has been called European Union since 1993, Britain's participation in the EU remains controversial.at the center of the controversy is the fact that it is not clear about what the EU is and what it will become. The UK has always been interested in encouraging free trade between countries and is therefor very supportive of the EU as a free tread area. Britain likes to regard the EU as place where economic cooperation is possible and where a flow of trained personal and goods are possible. But Britain has always been less enthusiastic about giving up its national sovereignty to a European government. NOW: 'Active and activist' from the beginning The British coalition Government will be a positive participant in the European Union. Foreign Secretary William Hague summed this up by saying that the British government would be active and activist, positive and energetic from the beginning So what does this mean in practice? It means that we will play a strong and positive role with our EU partners, with the goal of ensuring that all the nations of Europe

英国脱离欧盟事件过程及分析

英国脱离欧盟事件过程及分析 事件起因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2013年1月23日正式就英国与欧盟关系前景发表讲话。卡梅伦承诺,如果他赢得预定于2015年举行的大选,会在一年内批准所需法律,制定与欧盟关系的新原则,然后就脱欧问题举行全民公投,让人民有机会选择继续留在或退出欧盟。卡梅伦称,如果欧盟不采取措施解决核心问题,英国将有可能退出该组织。公投预计在2017至2018年间举行。 卡梅伦的脱欧言论在英国国内引起不满。同属联合政府的英国自民党向来亲欧,副首相克莱格(Nick Clegg)已表态不认同英国脱欧,认为此举将损害英国经济;在野工党亦批评他将投资者对英国的信心以及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置于危险位置。 欧盟国家也对此纷纷发表意见。德国外长希望英国能以积极的态度留在欧盟,而不是选择对其有益的方面,对欧盟通过的协议挑三捡四。欧洲需要继续加强一体化程度,而不是分裂。法国政府发言人也表示,法国总统希望英国留在欧盟,但他指出,作为欧盟的一分子,需要履行其成员国义务,对于所有成员国而言,团结是必须的原则,否则欧盟发展将存在问题。 英国脱欧历史背景及原因: 由于历史与地理原因,自19世纪晚期以来,英国一直奉行着对于欧洲大陆事务不干预的政策,被称为“光荣的孤立”。 英国并非欧元区国家,虽然可以发行自己独立的货币,对其保持出口竞争力有利,也可以拥有自主的财政政策。但是,这也使得英国却很难真正的加入欧洲大陆的事务处理。尤其是今年欧债危机的关键时期,由于各种利益分歧明显,这一传统强国正在逐步丧失其在欧盟中的地位与参与权。 英国对欧盟的猜忌和不信任一直存在,英国保守党内部也有欧洲怀疑派。不仅如此,他们还认为欧盟内部的政策对于欧盟有负面作用,未来一些政策趋势也可能损害到英国的利益。而欧债危机的蔓延,不仅使英国的疑欧之心快速发酵,也加快了脱欧脚步。 与英国民众日益浓厚的疑欧、退欧情绪相对应,欧盟其他国家民众对英国的“不可靠”也日渐不满,认为英国作为欧盟的一员,在融入欧盟的过程中却表现消极,一直扮演着拖后腿的角色:它不仅否决欧元,不参加欧盟的危机救助方案,不为缓解危机出力,还反对一切金融监管政策,因此英国“出局”对欧盟的发展来说反而是好事,其他成员国在整合过程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四国的发展历程以及整体比较!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四国的发展历程以及整体比较! 首先说一下美国的发展历程: (1)美国独立战争 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发展 爆发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颁布文献:《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 领导人:华盛顿 性质: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意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和拉美的革命运动。 (2)美国南北战争 根本原因: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 导火线: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战争时间:1861年~1865年 颁布文献:北方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 历史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罗斯福新政 原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措施:1、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 2、整顿农业 3、调整工业(中心措施) 4、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意义:美国经济恢复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与管理得到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利加强。 (4)战后美国经济的特点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持续发展,呈现繁荣景象。 20世纪七八十年代: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限。 20世纪九十年代: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5)冷战政策 概念: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 表现: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 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 美国发展历程 独立战争——→诞生 南北战争——→统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经济强国 罗斯福新政——→摆脱危机 二战后经济发展——→繁荣→危机→持续稳定 冷战——→超级大国

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政体的比较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2)特征: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国王和首相实行集体领导;内阁对议会负责,不对国王负责,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国王是名义上的国 家元首,“统而不治”;政治制度的核心是责任内阁制。 2.责任内阁制: 组阁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内阁制 特点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脑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首相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首相权力拥有各部大臣和主教的提名权、高级文官的任免权,内阁会议主持权、各项重大决策的决策权等 3.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以君主立宪制为特征,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现代代议制政府;国王无权废除任何法律。 (2)作用: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把政治斗争限定在相对有序的状态,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美国的联邦制1.1787宪法 制定美国独立战争后,松散的邦联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有识之士希望建立一个统一、强大的共和制国家;1787年,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联邦宪法。 特点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中央集权的原则和民主原则 评价①进步性: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西欧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相结合,保障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787年宪法进一步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使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既加强了中央权力,又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力的发挥。 ②局限性:没有反应人民权益的《权利法案》,后作为修正案补充进宪法;承认了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压迫和烙印;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2.1787年宪法的内容 (1)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 ①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竞技、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 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合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 ②各州可在不违宪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③影响: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 ①国会由参议员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②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行政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 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有权提名人民政府高级官员,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 ③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充 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怎样区分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

怎样区分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 怎样区分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 I’m French, lived 10 years in the UK and currentlyliving in Germany. I can sometimes tell the threeapart from some subtle physical features. 我是法国人,在英国住了10年,现居德国。有时根据微妙的身体特征我就能把这三个国家的人区分开。 Outward appearance: 外貌: Freckles and red hair > very common in the UK, relatively common in France, very rare in Germany. 雀斑和红头发--在英国很常见,法国一般多,德国很少见。 Blue eyes > very common in the UK and inGermany, relatively rare in France. 蓝眼睛—在英国和德国很常见,法国相对少一点。 British people are generally taller than French people, and German people are generally tallerthan British people. 英国人普遍比法国人高,德国人普遍比英国人高。 French people tend to be generally less overweight than in the UK and Germany (or perhapsoverweight people in France stay indoors). 法国人中超重的人一般比英国人和德国人少(或者可能法国超重的人都不出屋?)。 There are also ways people dress, but it’s very complex and would take a lot of time toexplain. Some items of clothing are just more popular in some countries than in others. Forexample, German people often wear sandals with their socks on, which is something a Frenchperson would normally never do. In Berlin, where I live, people don’t really dress a smart asthey would in Paris or London. Germans have a reputation for not caring so much about theiroutward appearance – as long as the clothes a re efficient and comfortable, they’re happy! They also seem to love sportswear more than anywhere else. 人们穿着也有区别,但这个问题很复杂,解释起来很费时间。有些着装在某些国家比其他国家更流行,比如德国人穿凉鞋时常穿袜子,法国人正常不会这样做。我住在柏林,那里的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