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英国经济发展与欧盟的关系 陈芊

论英国经济发展与欧盟的关系 陈芊

论英国经济发展与欧盟的关系  陈芊
论英国经济发展与欧盟的关系  陈芊

论英国发展与欧盟的关系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陈芊2012010117 概括:本文将会着重讨论英国的经济发展与欧洲一体化的相互影响,从政治、经济状况、国内外环境、历史文化影响等方面,分析英国与欧盟若即若离却又密切合作的原因,以及对英国与欧盟未来走向的展望。

关键词:英国、欧盟、经济

二战后, 英国虽失去了帝国的地位, 但仍抱着大英帝国的幻觉不放。英国政府不准备通过授予主权或是接受多数表决制等形式, 将其决策权让渡给一个欧洲机构。在经济上, 战争虽然给英国的工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但是, 战后初期英国的煤产量几乎是所有将成为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国家的总和。1947 年联合王国原钢产量是1270 万吨, 而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同年的原钢产量仅为1760 万吨, 而在1938 年前者的原钢产量是1060 万吨, 后者的产量是3490 万吨。战后初期英国的贸易地位仍然稳固。自1932 年渥太华会议制定了帝国特惠制以来, 英联邦国家之间对内施行低关税, 对外施行高关税。这一安排对英国极为有利。它一方面给英国提供了廉价的原料, 另一方面为英国的传统出口提供了安全的市场。在50 年代初, 英国对英联邦成员国的出口约占其全部出口的50%左右, 而对6 个欧共体成员国的出口仅占其全部出口的14% 。所以,在战后的10 年中, 英国相对较强的经济实力使它与欧洲大陆的关系显得分量不重。

战后初期的英国对大英帝国过去的显赫与荣耀始终难以忘怀, 它既不准备将自己的作用局限在欧洲, 也不曾想到历来支离破碎、矛盾重重的欧洲会达成永久的合作。但是, 1957 年有关成立欧共体的谈判却成功了。成员国签定了永久有效的罗马条约, 成立了没有期限的欧共体。罗马条约规定, 欧共体的近期总目标

是通过建立共同市场, 促使成员国的经济政策逐渐趋于一致, 在整个共同体内, 促进经济活动和谐发展, 增长稳定, 加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更加密切成员国之间的关系!。欧洲共同体成立以后, 立即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它为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使欧共体内的贸易迅速发展, 其增长速度是与非成员国贸易发展的两倍, 欧洲经济共同体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于是,经济和政治的现实使英国逐渐认识到, 英国的经济振兴和发展离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难以实现; 欧共体已成为世界政治中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失去欧洲舞台会进一步削弱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而在英国在加入欧盟摇摆不定的时候,来自各方面的因素却推动了其成为欧盟成员国的进程。首先,文化历史上,英国作为一个岛国,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但是当代表欧洲文明权势顶峰的罗马人踏上这片岛国的土地时,英吉利就注定不会同大陆隔离了。”从那时起英国国内在文化和思想意识上都有一种或强或弱的欧洲联合的观念在涌动。基督教成为欧洲的主流意识后,英国同欧洲大陆有较强的认同感。虽然民族国家形成以后,基督教的民族化改革及连续不断的对外战争使英国民族意识勃然兴起,不过“英国和法国等大陆国家在政治上敌对,经济上相互冲突,但在文化上没有这样,文化的同源性并不因民族利益的冲突而破灭”。此时,欧洲联合观念也没有销声匿迹,它不过深藏于民族意识之中,当遇到恰当时机它便会表现出来。其次,经济状况上,在50年代初,英国对英联邦成员国的出口约占其全部出口的50%左右,然而随着广大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各殖民地民族工业的发展及其他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竞争,使英国在英联邦内的贸易空间不断被压缩,并且英国最新发展起来的一些新兴高科技部门如机电、航空等很难在英联邦内找到市场,这就使英联邦在英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下

降。到1961年对英联邦的出口占英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已下降到35.4%,而到1970年对英联邦的出口仅占英国出口总额的27.3%。与此同时,在战后世界贸易体系中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却加强了经济交往,形成了越来越紧密的经济体系。英国和欧共体国家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且有地缘优势和相似文化传统,这导致“英国和欧共体的贸易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占英国对外贸易的比重迅速增加。”五十年代初,英国对六个欧共体成员国的出口占其全部出口的14%,到了五十年代末,英国出口的28.2%是输往西欧国家的,而到1966年这一比例则达到37.8%。显然外贸重心的转移使英国对外关系的重点转向欧洲是必然的。形势的发展使英国愿意“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成为欧洲共同体的一个完全的,忠诚的和积极的成员。”

然而,我们在看到英国加入欧盟加速欧洲一体化时,也难以忽略存在的阴影——英国为何不加入欧元区?!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能够分析出以下几个原因:

一、“英磅政治”阴霾未散

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要求入盟各成员国放弃本国货币单位,统一使用欧元作为相互间支付手段,这就触及了英国历史上长期以来形成的“英磅政治”。货币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主权,坚挺的货币支付能力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和国际威望的象征。英磅,作为英国的货币单位,从近代资本主义文明兴起以来就一直充当着国际贸易的主要结算手段,充分显示了大英帝国雄厚的国家实力和崇高的国际威望,与大英帝国的兴衰命运休戚相关。现在,英国如果加入欧元货币体系,英磅将不仅不得不等同于德国马克、法国法郎而失去其令人骄傲的优越历史地位,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们都将被欧元这一前景不明的跨国货币彻底取代,从而成为昨日黄花的历史陈迹。这对英国人的传统信念和民族感情未免不是一个沉重打击。

二、英国人的民族自信与尊严

英国人历来高度重视自己的主权和独立,长期以来的大国地位的优越感更让英国人充满民族自信和尊严。很长时间以来,英国人对“一体化”的理解是,一体化绝对不是国家主权的一种让渡,而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心甘情愿的、积极的合作的加强。因此,无论是保守党政府还是工党政府历来都坚持主权原则,反对超国家化。一个国家最根本的主权就是经济大权,如果现在加入经货联盟,就意味着英国要失去管理国家经济的大权,这和英国人的主权观念是格格不入的。

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协音

欧陆国家对市场经济的管理权相当大,政府的影响深刻。而在崇尚市场、崇尚自由竞争的英国,人们更注重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货币政策是国家的基本经济政策之一,经货联盟货币政策一统,必然要求各个成员国的经济政策趋同。而英国与欧陆国家的经济周期不一致,经济政策也相差很大,因此,英国贸然加入,势必会影响发展良好的经济。

四、英国与美国的特殊关系

英国经济与美国经济联系性强,且相互具有重大的经济利益。美国对欧洲投资的约44%是在英国。英国对美国投资为124亿英镑,对欧盟投资为94亿英镑,对欧洲其它地区的投资只有51亿英镑。战后英国沦为二流国家,使得英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上有很多借重美国的地方,因此保持和美国的特殊关系成为英国外交上重大战略。英国希望利用这种关系作为联系欧洲和美国的桥梁,保持大国的地位。然而加入欧元区,加深欧洲一体化,可能会破坏它和美国的特殊关系。

五、经货联盟前途未卜

欧元的产生和发展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它没有前世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欧元自身问题前途未卜,一旦几年内失败,就会引起严重的全球性金

融和贸易危机,人们将纷纷抛售欧元兑换美元,欧洲将倒退到破坏性的民族敌对的历史中去。欧元面临的前景如此不确定,一向保守谨慎的英国人决没有敢为天下先的冒险精神。

六、英国对自身国际金融地位的考虑

英国的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一直是全世界资本瞩目的焦点。国际资本频繁进出于英国,许多跨国公司在英国都有大量的市场和资金运作。金融中心的地位给英国带来了不可尽数的好处。放弃英镑加入欧元,对英国来说的确需要考虑。再者,作为英镑的发行国,英国享受到了国际收支结算中的许多好处。如果一旦加入欧元区,英格兰银行将失去确定利率等一系列权力,英镑现有的大好形势将从此消失。英格兰银行也将失去大部分权力,沦为欧洲中央银行的地区分支机构。同时,欧洲联盟法中做出了各种规定,唯独没有对退出欧元区做出规定。这也意味着,一旦加入了欧元区,各国很难全身而退。虽然战后英国元气大伤,沦为二流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它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恢复往日“日不落帝国”的梦想却从未改变过。在加入欧元区后,英国将与各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成为与其他欧盟成员完全平等的一个国家,这一切对于英国现有的地位而言,将是一大冲击。

从英国与欧盟的发展上看,英国对欧共体的政策从不介入到参与, 又从参与发展到积极影响, 既体现了其战后对外政策的调整和变化, 也充分反映了英国按自己的构想影响和安排欧洲事务的既定方针。在欧盟的发展方向问题上, 英国将会继续强调泛欧洲的合作, 而不是超国家性质的合作。欧盟联系的是各方面千差万别的主权国家, 这使得它难以建成高度的超国家性质的机构。这无疑会强化英国观点的影响, 使欧盟在实际发展中很可能偏离其合众国的理想, 而朝着各政府

间合作的方向发展下去。

参考书目:

1.陈乐民. 战后英国外交史.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4

2.赵怀普. 英国与欧洲一体化.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4

3.洪迪生. 英国对西欧一体化政策的起源和演变. 南京出版社. 1960

4.列.库达科夫. 现代国际关系史. 北京:世界出版社. 1958

英国脱欧对欧盟发展的影响资料

英国脱欧对欧盟发展 的影响

题目:英国脱欧对欧盟发展的影响 学生姓名王紫怡,卢阳艳,吴昊 夏天,宋秋雨,沈怡 指导教师徐敏 所在学院浙江财经大学 2018年06月

目录 1 引言 (3) 2 英国退欧始末 (3) 2.1 英国与欧盟的历史关系 (3) 2.2 退欧原因 (4) 2.3 退欧过程及重要时间节点 (6) 3 英国脱欧的政治影响 (7) 3.1 不利于欧盟政治环境的稳定 (7) 3.2 改变欧盟的权力格局 (7) 3.3 削弱欧盟的国际影响力 (8) 3.4 引发欧盟对自身发展方向的反思 (8) 4 英国脱欧的经济影响 (9) 4.1 英国脱欧引发欧元区市场强烈反应 (9) 4.2 英国脱欧影响欧盟成员国的私人消费、投资和外贸 (9) 4.3 英国脱欧将使欧盟的自由贸易进程放缓 (11) 4.4 英国脱欧使欧盟的经济复苏受挫........................................... 1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英国脱欧使欧盟的金融监管体系、机构业务受到冲击....... 1错误!未定义书签。

4.6 英国脱欧使欧洲银行业雪上加霜........................................... 1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未来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3 参考文献. (15) 英国脱欧对欧盟的影响 摘要:英国公投脱欧,是欧盟多重危机与“例外主义”欧洲观导致的结 果,体现了一体化市场以及社会政策国家化矛盾。英国脱欧对欧洲一体化进程 产生了负面影响,改变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也进一步削弱了其社会基 础,对欧盟的未来发展与欧洲一体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打击,欧盟也将被 迫进行方向性选择与改革。 关键词:英国脱欧欧洲联盟影响 1.引言 近年来,欧盟内部出现的乌克兰危机、欧元区债务危机、关于救助希腊的 讨论以及难民危机等等多重危机,严重削弱了欧盟的凝聚力。2016年6月,英 国公投脱欧是一系列历史与现实复杂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于欧盟而言是前所 未有的沉重打击。英国是欧盟第三大经济体、第三人口大国以及欧盟预算第三 大贡献国。英国历来主张贸易自由化、深化欧洲单一市场、减轻行政负担和提 高欧盟竞争力。英国脱欧不仅大大削弱了欧盟的实力、向心力以及影响力,改 变了欧盟内部的力量平衡,还会在政治、经济、国际关系上影响到与英国关系 密切的中东欧新成员,影响到国际格局。 公投过后,英国内政、英欧关系以及欧盟的未来发展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但是,无论最后会发展成怎样的事态,英国脱欧都将成为欧洲一体化乃至国际

英国古典经济学与英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古典经济学17世纪中叶以后,首先在英国,然后在法国,工场手工业逐渐发展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重商主义已经不适应日益壮大的产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资产阶级面临的任务是对封建势力作斗争,这种斗争要求从理论上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怎样使财富迅速增长,探讨财富生产和分配的规律,论证资本主义生产的优越性。由此,产生了由流通过程进入生产过程研究的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的先驱是英国的配第和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配第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初步考察了工资、地租、利息等范畴。布阿吉尔贝尔认为流通过程不创造财富,只有农业和畜牧业才是财富的源泉。 出现于18世纪50~70年代初的以魁奈和杜尔戈为主要代表的法国重农学派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理解。他们提出自然秩序的概念,用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农业来概括资本主义,用的生产经营活动来分析资本的流通和再生产。 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他所著《国富论》一书把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他批判了重商主义只把对外贸易作为财富源泉的错误观点,并把经济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 他克服了重农学派认为只有农业才创造财富的片面观点,指出一切物质生产部门都创造财富。他分析了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以及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把它看作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 李嘉图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他在1817年提出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严谨的理论体系。他强调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财富在社会各阶级间分配的规律,认为全部价值都是由劳动生产的,工资由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利润是工资以上的余额,地租是工资和利润以上的余额。由此,他阐明了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对立。此外,李嘉图还论述了货币流通量的规律、对外贸易的比较成本学说等等。古典经济学到李嘉图时达到了顶峰,对后来的经济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典经济学产生于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处于上升发展的时期,在这种条件下,古典经济学还能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和矛盾进行较为客观的探索,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成份。古典经济学员主要的贡献是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从而成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的一个重要来源,但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他们的理论不可避免地包含一些庸俗因素。 历史学派19世纪上半叶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于英法。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出现了以国家主义为先驱的德国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分为旧历史学派和新历史学派两个阶段。以罗雪尔为创始人的旧历史学派活动于19世纪40~70年代。他们反对19世纪中叶以前的英法传统经济学,以历史归纳法反对抽象演绎法;以历史反对理论,否认经济规律的客观存在;以国家主义反对世界主义;以生产力的培植反对交换价值的追求;以国家干预经济反对自由放任。 随着19世纪70年代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出现了以施穆勒、瓦格纳、布伦塔诺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历史学派,他们在上述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改良主义的“社会经济政策”,因而被称为“讲坛社会主义者”。

浅谈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影响讲述讲解

浅谈英国脱欧原因及影响 提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是一必然趋势,美国、俄罗斯、欧盟是不可小觑的三大经济体,欧盟推进欧洲一体化的计划也一直为世界所关注,而近一时间英国却公投宣布脱离欧盟,这一事件引起全世界的关注,针对这一事件,各界人士众说纷纭,是什么导致了英国脱离欧盟,而英国脱离欧盟对英国,对欧盟,对世界的经济政治都有什么影响,英国脱欧对中国又有怎样的影响,关于英国脱离欧盟的结果众说纷纭,本文主要针对英国脱欧的原因和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英国脱欧原因中国影响 2016年6月23日,我们见证了一个历史性的事件,英国公投决定在欧盟的去留问题,据悉,此次脱欧公投共有382个选区,根据对其中的352个选区的计票结果显示,脱离欧盟的支持者领先,共获得51.9%的投票,即1570万人支持退欧,而留在欧盟的支持者共有1458万人,获得48.1%的选票。①最终以微弱优势决定退出欧盟,而英国首相卡梅伦也因此决定辞职,这一事件轰动世界,震惊各界人士。 一、英国脱欧背景 1.脱欧公投,指就英国是否脱离欧盟进行的公投。 2013年1月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正式提出公投,正式就英国与欧盟关系前景发表讲话。卡梅伦承诺,如果他赢得预定于2015年举行的大选,会在一年内批准所需法律,制定与欧盟关系的新原则,然后就脱欧问题举行全民公投,让人民有机会选择继续留在或退出欧盟。卡梅伦称,如果欧盟不采取措施解决核心问题,英国将有可能退出该组织。 2015年1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如果有可能,将原计划于2017年进行公投提前举行。公投必须在2017年年底前举行。如果能早点进行更好。越快履行重新谈判的承诺举行公投越好。② 2015年3月17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如果他赢得5月的选 ①王晓易.《英首相卡梅伦发声明要辞职称尊重民众脱欧选择》. https://www.doczj.com/doc/e35641685.html,/16/0624/15/BQBA1J1100254TI5.html. 2016年6月26日访问 ②人民网《英国首相卡梅伦称如有可能将提前举行英国退欧公投》 https://www.doczj.com/doc/e35641685.html,/n/2015/0105/c1002-26323278.html 2016年6月26日访问

美国经济发展史

美国经济发展史 一:独立战争、禁运和1812的美英战争 独立战争期间,由于对英贸易的滞阻,北美的制造业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从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看则仍远落后于英国。战争结束后,英国利用自身强大的制造业和商业优势,一方面对美国的出口实施严厉的商业限制,包括禁止美国货进入西印度群岛;另一方面则向美国大量倾销英国货。独立前夕,北美平均每年运往英国的生铁为3929吨,1791年下降为797吨。烟草、稻米、蓝靛等大宗农产品的出口也大幅度下降,由此带累商业和航海业停滞,造船业衰落。据统计,从1784年到1786年,美国从英国进口的货物总值约为760万英镑,而同期美国向英国出口则仅为249万英镑,逆差高达521万英镑。出口萎缩、市场缩小,使价格大幅下跌,商人、农场主纷纷破产,债务链条破裂,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许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最著名是的谢司起义。在美国史上,1781年至1789年被称为“危机时期”。从竞争的观点来看,其实质是英国挟裹着其市场竞争的强者优势对新独立的弱小的美国进行打击,以经济殖民来代替政治、军事殖民。 危机给美国上层社会带来了广泛的冲击,“美国向何处去”一时成为报纸和小册子所讨论的焦点。在一片喧嚣声中,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两大声音至今仍清晰可辨。推崇自由贸易多为南部大种植园主、北部大商人。在危机时期,南部大种植园主兼并了大量小农的土地,巩固了竞争地位,他们虽然对英国限制出口不满,却得益于优质廉价的工业品。

因此他们主张自由贸易,一方面要求英国取消出口限制,另一方面试图摆脱英国的商业垄断,开拓南欧、北欧市场及其他全球市场,同时则加快向西部扩张,将西部广袤的土地变为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以增强美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北部大商人也主张自由贸易,因为他们的利益得益于对外贸易的扩大,无论进出口是否出现逆差,只要贸易总额上升,就少不了他们的利润。主张贸易保护者成份比较复杂,既有保卫独立战争成果的爱国主义成份,又有在谢司起义前巩固统治秩序的成份,既有受英国打击最沉重的广大小农,又有为数不多的制造业主。由于当时主要矛盾是抵制英国的经济侵略,因此,主张增强邦联政府力量、加强贸易保护的代表,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事实上控制了政府决策。汉密尔顿认为英国的力量来源在于制造业,因此美国必须重视制造业的发展。而要发展制造业,则必须有政府保护。他指出需要政府保护的三个理由,一,外国政府对制造业有保护和奖励;二,农业国居民出于习惯往往不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熟悉的职业;三,制造业国在技术、资金、市场方面已经具有优势,这就使“最新建立制造业的国家与制造业已成熟的国家在平等条件下进行竞争,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行的。” 遗憾的是,尽管汉密尔顿提出加强联邦政府权力、重视制造业、提倡贸易保护的一揽子方案,但由于当时美国社会经济结构由依附于英国的种植园主和大商人主导,故唯一落实的是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建立了财政税收制度,恢复了公共信用,顺利发行了新国债,使联邦政府不再有名无实。然而汉密尔顿所珍视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却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1、中世纪经济学:以基督教的观点解释封建经济和少量商品交换问题。 2、重商主义:(亚当斯密《国富论》)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时期,国家支持商业资本,认为对外贸易是财富之源,主张少买多卖积累原始资本。 3、古典主义经济学: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认为生产是社会财富之源,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主张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通过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支配经济生活。 4、凯恩斯主义: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提出了有效需求决定就业量的理论,主张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对自由放任、盲目生产,解决生产过剩问题。 一、古代经济学的萌芽 古希腊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中,有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古罗马的经济思想部分见于几位著名思想家如加图、瓦罗、珂鲁麦拉等人的著作中。古罗马对经济思想的贡献,主要是罗马法中关于财产、契约和自然法则的思想。一些学者出于奴隶主阶级利益的需要,对当时的一些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最早的经济学概念和思想,比如说,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看法、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看法、关于货币的看法等等。 二、中世纪的经济学 中世纪经济学的主要代表是被奉为“神学泰斗”的托马斯·阿奎纳。在对基督教教义进行世俗解释时,阿奎纳在过去的经济思想和观念基础上,以基督教的观点解释了封建经济和少量商品交换中的问题。尽管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在某些方面比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思想有所进步,但是,在某些方面,则进展不大,在个别的方面甚至还有退步。 三、重商主义 15 世纪末,西欧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瓦解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成长;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给商业、航海业、工业以极大刺激;商业资本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促进各国国内市场的统一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商业资本加强的同时,西欧一些国家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随着商业资本的发展和国家支持商业资本的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从理论上阐述这些经济政策的要求,逐渐形成了重商主义的理论。 重商主义是西欧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少买多卖),是在15—18世纪初受到普遍推崇的一种经济哲学。重商主义又分为早期的重商主义和晚期的重商主义两种。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 ~16 世纪中叶,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强调少买。该时期代表人物为英国的威廉斯·塔福。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反对商品输入,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一些国家还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交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货物或在本国花费掉。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是重商主义的第二阶段,即晚期重商主义,其中心思想是贸易差额论,强调多卖,代表人物为托马斯·孟。他认为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即卖给外国人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大于购买他们商品的总值),以增加货币流入量。16世纪下半叶,西欧各国力图通过实施奖励出口,限制进口,即奖出限入的政策措施,保证对外贸易出超,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差别反映了商业资本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要求。重商主义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与确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重商主义的政策、理论在历史上曾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产生方式的建立与发展。 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站得住脚,并非在一般意义上能站得住脚;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一种零和游戏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也是错误的。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重商主义才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并

英国的经济发展的概况和特点

英国的经济发展的概况和特点 经济的概况:(6个阶段) ①16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积极开展海外贸易。手工工场在许多领域建立起来。农村,圈地运动,使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牧场和农场。奴隶贸易使许多城市兴盛起来。 ②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复习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重大发明、特点、影响、尤其是对英国的影响) ③19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号称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中居垄断地位、英国的煤、铁、纺织品的产量都超过法、德、美三国的总和。 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经济发展缓慢,丧失了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但还占有一定地位,特别是它的造船业和金融业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注意英国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和丧失并分析原因、影响) ⑤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霸权地位开始衰落。一战使英国的债务比战前增加了10倍。英国从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伦敦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英镑的地位发生了动摇。1924年,英国的工业超过战前的水平。1929-1933年,英国发生了经济危机,经济出现了严重倒退(分析经济的这种变化对政治、外交、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 ⑥二战后,英国经济严重削弱。英国同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经历了恢复、快速发展和滞胀时期.(注意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没讲英国,而只是讲了美国,要注意)这种情况对英国外交的影响. (二)特点: ①英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和完成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国 ②英国是占领殖民地最多的国家,殖民地对英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③从17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一直是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下降。 英国的政治: (一)英国政治的演变概况(8个阶段): ①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出现了杰出的人文主义者莎士比亚和卓越的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 ②宗教改革运动中,英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成立了不属罗马教皇管辖的英国国教。后来出现了清教徒运动。 ③1640-1688年,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 复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特点、结果和影响等, ④着重分析《权利法案》对英国历史的影响 ⑤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更多的议席和政治权利。 ⑥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⑦1949年,英国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⑧1986年,英国加入了欧洲共同体 ●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 确立的原因:英国最早发生了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强大;19世纪中期,英国煤、铁、纺织品的产量都超过法、德、美三国的总和;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确立: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丧失的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 丧失:19世纪末,英国丧失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注意英国对科技的态度:由积极应用到抵制新技术推广和应用。 从中得到的认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振兴繁荣根本在于科技,科技立国是必经之路;科技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科

英国退出欧盟的利弊

英国退出欧盟的利弊 英国为什么要退出欧盟呢?①.现实利益层面上。相比德法两国利用欧元区内的有利地位,通过欧元区内的差异化利率政策,在制造业,服务业上都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反之,英国因为依然处于欧元区外,并未得到与付出相称的好处。如今,德法主导的欧盟却一下子要英国拿出20亿欧元补缴欧盟的预算。20亿欧元对英国政府来说不是一个小数字,如果卡梅伦拿出这笔钱,那将会大大影响选情。所以,卡梅伦这么震怒,要搞退出欧盟公投,是有切身利益的。②.欧盟主导权之争上,德法主导的欧盟之所以让英国补缴20亿欧元费用,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根本目的并非这20亿欧元。那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让英国承担更多责任,通过承担更多责任,迫使英国放弃英镑,统一使用欧元,进入欧元区,从而断掉在欧美间骑墙的好处,一心捞取欧元区的好处。在英国人看来,一旦英国进入欧元区,相当于他们将命运主导权交给了别人。英国人和德、法等国在这方面有着极深的 统一的欧洲是一两千年来欧洲人追求天下一统的理性产物,英法两国为了争得主导权打了数百年。著名的百年战争就是在英法之间展开的,从1337年打到1453年,打了116年。后来,七年战争还是英国和欧洲大陆国家为争夺势力范围进行的战争,美利坚合众国就是七年战争的产物。 与德法等大陆国家相比,英国长期游离于欧洲大陆之外,是海洋殖民帝国,英国对欧洲大陆的统一或一家独大一直保持高度警惕。警

惕的原因是,一旦欧洲大陆整合成一个国家,那么英国在欧洲将很难再有话语权,英国不过是一个小岛,被吞并就只是时间问题了。作为孤悬于大陆之外的岛国,英国是通过欧洲大陆的分裂来获得对欧洲的影响的,也是通过分化欧洲大陆来获得自我保全的。

英国脱离欧盟的影响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 践 教 学 主题:热点分析 小组:第九组 班级:20150741 小组成员:张应莉马仲婷王艳 张加美张艺馨冯光于 赵永洲刘阳阳黄朝荣

国际热点问题:英国退出欧盟 一、相关的概念及过程: 脱欧公投,指就英国是否脱离欧盟进行的公投。 2013年1月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首次提及脱欧公投。 2015年1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如果有可能,将原计划于2017年进行公投提前举行。 2015年5月28日报道,英国政府向下议院提交并公布了有关“脱欧公投”的议案,包括公投问题的语句,并承诺将在2017年底之前举行投票。 公投时间:2016年6月23日。 公投数据: 同意脱欧51.9%,共1570万人 同意留欧48.1%,共1458万人 二、英国退出欧盟的原因: 1、英国长期对欧陆保持着优越感,一直对欧洲一体化若即若离。英国把自己视为欧洲之外的全球性大国,认为异于欧洲的独特性是其崛起和强大的原因。虽然逐渐衰弱,优越感依旧强烈,二战后,每遇挫折或危机,英国便疑欧声四起,将问题归于欧共体或欧盟。这一次,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爆发撕裂了英国与欧陆的嫌隙。 2、英国在欧盟缴纳高昂会费,但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英国每周付给欧盟的金额在1.63亿英镑左右,大概平均到英国人身上,每人每年承担的欧盟会员费大约为130英镑。更令英国人不悦的是,金融危机后,一些欧元区国家降低了贡献额,导致英国贡献比例大幅升高。欧盟应对欧债危机的举措让英国人觉得拿着英国纳税人的钱去救那些“问题国家”。 3、欧盟法律限制太多,欧盟管理毛巾、面包和牛奶的法律分别有45 4、1246、12653条。欧盟法院上至英国驱逐恐怖分子、下至啤酒售价都要管辖。英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有53% 源自欧盟,而英国人对阻止欧盟糟糕的立法几乎无能为力。庞大的欧盟管制体系限制了英国和其他国家如中国、印度、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议以及英国行业发展。 4、欧盟东扩以来,英国净移民数量持续增长。2015年英国净移民人数增至33.3万,其中来自欧盟国家的移民人数为18.4万,创最高纪录。经济萧条下,移民被认为是挤占福利、住房、医疗和教育资源的“罪魁祸首”。主张脱欧的伦敦前市长约翰逊就表示,英国要想控制移民人数,唯一的方法就是脱离欧盟。 5、欧洲正在面临难民危机,英国不想卷入。去年欧洲闯入数百万难民,130万移民申请在英国避难,其中363000来自叙利亚。接纳这些难民不仅会拖累经济发展,还会给社会带来安全隐患。 三、脱欧的目的: 1、想保持政治上的独立性,不想被大陆国家吞噬 尽管西欧国家大多过去都和英国有战争冲突,甚至英法两国之间打了上百年,

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人利用有利的位置拓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为英国积累了巨额资本,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英国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和从事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新贵族。17世纪时,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642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议员们对国王的独断专权进行猛烈的抨击,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利。1642年,国王讨伐议会,内战爆发,议会打败国王军队。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成立了共和国。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担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克伦威尔去世后,查理二世复辟。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反国王人士发动宫廷政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18世纪中期,英国商品越来越多地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技术,促使人们将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于是18世纪60年代爆发了第一次工业革

命,使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重要阶段。期中,瓦特发明了改良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被广泛应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争夺的道路。它相继打败竞争对手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在世界各大洲建立了殖民地。英国通过在殖民地的殖民侵略,掠夺了无数的财富,发展国内经济,积累了巨额资本;同时,这些殖民地也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展,促进英国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强国。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已有长足发展,成为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作为他们扩大海外市场的目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我国广东海面,进行挑衅,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英国工业革命——经济发展的社会视角

英国工业革命原因新解——经济发展的社会学视角 摘要:长期以来,学者们对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的解释可谓是人言言殊、分歧竞鸣。原因在于他们要么没有将工业革命作为一个社会整体进行考虑,以至于当用一种理论进行解释发挥解释力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也彰显了其有限性;要么对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不够,人类追求绝非仅仅为财富那么狭隘。本文从社会流动的视角重新解释了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开始的原因,以为大国崛起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一、引言 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英国而不是其他国家?这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而又历久弥新的话题。1750年前后,随着英国人口规模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它成为第一个从“马尔萨斯陷阱”中“逃离”的国家(Crafts,1985;Wrigley,1983)。随后,在世界的许多其他地方,人均收入的增长开始加速。越来越多的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首先是欧洲,继而是北美,最后扩展到整个世界。表面看来,英国工业革命是一场生产革命、技术革命,但就笔者看来,它却是一场社会革命。历史不容跨越,它是循序渐进的,是一系列发展的顶点和总和,而且这些发展没有一项是英国所独有的,甚至有些发展在时间上还落后于别处(哈孟德夫妇,1959;Komlos,2003)。为什么一些国家率先实现了工业化?传统的增长理论(GalorandWeil,2000;GalorandMoav,2002;Jones,2001;HansenandPrescott,2002)对众多国家从“马尔萨斯陷阱”里的跃迁给出了符合逻辑的解释。但是,作为一个划时代的制度、技术、经济、文化和社会变革,英国工业革命的催生需要一系列条件的整合。至于这些条件如何机缘巧合地组织在一起,为何发生在英国,学者们是人言言殊、分歧竞鸣。 哈孟德夫妇(1959)将其归结为英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欧陆发生的历次战争以及宗教和政治上的原因。Landes(2001)认为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并不复杂:庭院制造业培育了经济增长的苗床;纺织、钢铁能源和动力的技术创新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支撑;商业化的农业提高了农业收益并促进了物业管理的一体化,商业化的交通运输提高了投资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非物质的价值观和体制有利于追求物质财富和总体致富。另外一些专家认为,英国工业革命得益于英国鼓励投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的制度(NorthandThomas,1973;NorthandWeingast,1989;AcemogluandJohnsonetal.,2002)。Jacob(1997)和Mokyr(2002)认为,科技革命和启蒙运动传播了有用的知识,并带来了政治上的改革。Clark(2003)和VoigtlanderandVoth(2006)认为,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偶然性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巧合,随后迅速地扩展到整个西欧。Galor(2005)论证说地理因素和历史事件共同决定了从马尔萨斯陷阱中的“逃离”,制度、人口、文化、贸易模式、垄断地位和公共政策的变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尽管各个专家对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给出了符合逻辑的解释,但他们却像“盲人摸象”一样,各执己见,并彼此争论不休。 究其原因,在于英国工业革命之前,很多国家——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也曾经鼎盛过,且这些国家的制度创新、技术发明和武器装备并不逊于英国。只是这些国家后来要么走向了衰落,要么在较高的发展水平上停滞不前。就笔者看来,分歧的原因无非有二:

英国经济发展历程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英国经济发展历程 信息中心投资规划科 2010年11月

目录 英国经济发展历程 (3) 1 发展历程 (3) 1.1 概述 (3) 1.2 转型期(16-18世纪) (3) 1.3 英国上升为霸权国(1700-1820) (3) 1.4 加速增长阶段(1820-1913) (4) 1.5 “英国病”初期(1918-1929) (4) 1.6 危机和战争双重打击(1930-1945) (5) 1.7 惨淡经营(1946-1967) (6) 1.8 “英国病”的激化(1967-20世纪90年代) (6) 1.9 增长缓慢的十年(2000-2009) (7)

英国经济发展历程 1 发展历程 1.1 概述 (1)16世纪到18世纪经济转型阶段; (2)英国上升为霸权国,1700-1820; (3)技术进步和实际收入增长的加速阶段,1820-1913; (4)“英国病”的初期,1918-1929; (5)危机和战争的双重打击,1930-1945; (6)帝国解体后的惨淡经营,1946-1967; (7)“英国病”的激化,1967-20世纪末期; (8)增长缓慢的十年(2000-2009) 1.2 转型期(16-18世纪) 16-17世纪的英国正处于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度时期,这个时期的英国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积累更多的原始积累财富才采取“重金主义”政策这样便极大的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革命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到了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已经完成了资本主义进程中的原始积累,为了向工业革命过度并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重金主义”政策也转变为“重工主义”政策,向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转变。 1.3 英国上升为霸权国(1700-1820) 在此时期,英国人均收入增长要快于17世纪。是欧洲平均水平的两倍多。1700年时,英国的GDP是荷兰的两倍,到了1820年则是七倍。 英国资本从1750年的5亿英镑增长到1865的60亿英镑。对总人口的人均收入进行的计算,1700年人均收入大约是每年8-9英镑,经过50年增加到12-13英镑,到1800年增加到22英镑,而1860年则又翻了一番。

英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数据

英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数据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英国政府逐渐认识到会展业不仅本身极具经济价值,并且对旅游、贸易和投资、外汇增长及就业等产业有很好的拉动作用,于是英国政府将会展业作为主要产业重点发展。八九十年代,英国各主要城市均建立了会议局,专门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咨询和服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在财政上给予补贴,自此英国会展业步入一个高速发展期。 目前,英国已拥有8000-10000个大小会展场所,其中12%为大型会展场所,60%-70%为酒店的会议室。伦敦、伯明翰、格拉斯哥、爱丁堡等已成为著名会展城市。 英国会展产业主要包括会议、展览、赛事及奖励旅游四个方面,涉及20多个种类,250多个行业。因会展业几乎涉及所有行业,英国政府和会展业协会从一开始便有意建立与金融服务、旅游业、创意产业、节日经济、建筑业等产业的多层次平台,将会展业打造成促进英国各主要产业发展的纽带。目前英国所有行业协会下都建立了会展业的联系单位,英国金融城、旅游局、创业园及各种节日经济都把会展作为其重要的推介手段,经过许多年的实践,这些行业借助会展业平台,相互融

合,形成了从金融服务、创意设计、会展刺激到带动旅游、贸易、娱乐等各行业的综合配套发展模式。 去年,英国会展业产值246亿英镑,其中,贸易交易展示类会展产值93亿英镑,会议产值72亿英镑,会展带来的酒店收入11亿英镑,体育性活动产值23亿英镑。会展业为英国创造了13.7万个就业岗位,带来的旅客数达1700万人次。 当今,英国会展业不再享有特殊的政府财力贴补,只有如曼彻斯特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政府为了争取重要会展的“落地”权,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在英国的会展管理模式中,政府无为而治,对会展业基本不做行政干预,主要依靠行业协会来实现自律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各类会展协会众多,实行行业自律管理。英国政府对会展业未设专门的法律法规及管理规定,会展业的行为准则多是通过行业自律的方式确定。会展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会展业务链上的主体,如会展组织者、场馆提供者、会展服务提供商都有自己的协会。各类协会制定规范,对会员起指导和约束作用。 英国会展业的国际化程度很高,英国会展商每次邀请的外国客商参展产品和人士都力争达到50%,使国际国内市场相接轨。(作者:海南省外专局“会展信息化管理”赴英国培训班全体学员)来源海南日报) )

英国与欧盟关系

当前英国与欧盟之间的关系 英国退出欧盟的动议由来已久,近几年一直不断。早在2011年10月24日,英国议会下院曾经投票否决过公投决定是否退出欧盟的动议。当时,现任首相卡梅伦曾表示,成为欧盟成员国是符合英国国家利益的。欧洲大陆是英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也为英国带来不少商机。然而这次提出退欧口号的正是卡梅伦本人,而英国女王也于今日表示将通过立法确定退欧方案,2017年举行全民公投。 那么英国为何一直叫嚣要退出欧盟呢?欧盟与英国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矛盾纠葛?要想理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三个层面去看: 1.现实利益层面 在欧盟的预算里,英国缴纳的比例大约占1/8,仅次于德法列第三位。但是,相比德法两国利用欧元区内的有利地位,通过欧元区内的差异化利率政策,在制造业、服务业上都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反之,英国因为依然处于欧元区外,并未得到与付出相对称的好处。因此,英国希望退欧是基于利益考虑的。 2.欧盟主导权之争 2014年,德法主导的欧盟层要求英国拿出20亿欧元补缴欧盟的预算,此举令英国倍感愤怒。而德法的根本目的并非在这20亿欧元本身,而是希望通过此举为了让英国承担更多责任,从而迫使英国放弃英镑,统一使用欧元、进入欧元区,彻底斩断英国在欧美间骑墙的现状。但是在英国人看来,一旦英国进入欧元区,相当于他们将命运主导权交给了别人。英国人和德、法等国在这方面有着极深的隔阂,这种隔阂来源于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 与德法等大陆国家相比,英国长期游离于欧洲大陆之外,是海洋殖民帝国,英国对欧洲大陆的统一或一家独大一直保持高度警惕,同时通过欧洲大陆的分裂来获得对欧洲的影响,换句话说英国是通过分化欧洲大陆来获得自我保全的。从英国本身出发,不希望欧洲大陆继续进一步整合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英国加入了欧盟,却一直保留英镑而未加入欧元区的根本原因之一。 而站在德法的角度,英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欧盟三大国之一,如果迟迟不能加入欧元区,迟迟不能和整个欧洲站在一起,欧盟进一步推进整合就会面临巨大阻力,因此一直以来妄图通过让英国承担更大责任的方式,一步步地收缩英国的权力,最终迫使英国加入欧元区。但是这在政治战略上是动了英国的根,英国必然会反弹并试图阻止。这种博弈格局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英国和法德等国,必然有一个沟通和妥协的过程。 3.西方主导权之争 近代西方,一战以前一直是欧洲主导世界,一直到20世纪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激化,最终闹出了一战和二战。两次世界大战,欧洲元气大伤,发展起来的美国乘机上位。 美国上位虽然让欧洲人有些不爽,但毕竟大家都是西方,价值观相似,在全球的利益基本一致,何况二战之后欧洲亟需美国帮助复苏经济。但是,欧洲人也充分认识到,主导权易主的根本原因是内耗,通过战争统一欧洲是不现实的,更何况两次世界大战的重创已让整个欧洲雄姿不再。所以,二战后,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很快成立了欧共体(英国加入较晚,1973年才加入)。欧共体发展到1991年,成立了欧盟,欧元正式启动。1999年1月1日,欧元

英国经济发展史

英国经济发展史(英国工业革命)以及对我国现代化启示 ●摘要: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为始,以 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枢纽,以19世纪30、40年代机器制造业 机械化的实现为基本完成的标志。工业革命的进程鲜明地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这些思想对我国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是工厂制度 的确立,它产生了两个新的阶级。因此它含有技术革命与社会革命两方面的内 容。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 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英国工业革命中国现代化经济社会生产力工业化 ●正文 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 前提条件: ①政治前提: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②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积累了雄厚的资本。 ③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生产技术知识。 ④劳动力:圈地运动增加了雇佣劳动力。 ⑤市场:圈地运动拓展了国内市场;殖民掠夺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 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18世纪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经济迅速发展。殖民地不仅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还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地主们热衷圈地养羊,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影响工业革命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工业革命促进了新兴城市的产生,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工业革命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成为资产阶级的主导部分。无产阶级也正式形成。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为全球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沟通和未来全球一体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l、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的人口一一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力呢?”高度概括了这次革命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工业革命后,在英国工业中,建立了以棉纺织业占优势的纺织业、冶金业和采炼业的工业结构。随着棉纺织业的发展,在棉纺织业中首先实现了机械化。纺织业于这时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的水平比较低,英国的机器制造业比其他国家发展得早,并且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所以,英国的机器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垄断地位。由于机器制造业的大规模修建,冶金业也成了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这时,造船业也得到了发展。种种“合

英国和欧盟的关系发展回顾 英国不加入欧盟的原因

英国和欧盟的关系发展回顾英国不加入欧 盟的原因 英国与欧盟关系发展回顾 欧盟于18至19日在布鲁塞尔召开春季峰会,有关英国是否能够继续留在欧盟的协商是此次峰会的主要议题之一。 英国与欧盟的关系发展曲折复杂。纵观历史不难发现:疑欧主义使英国远离欧洲,而实用主义又让英国留在欧洲,两种力量的合力导致它与欧盟若即若离。 【主张联合】 二战结束后,为应对战后衰落并维持大国地位,英国于1948年提出了“三环外交”的构想,支持欧洲联合,但不愿直接参与,只想借助欧洲的力量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在欧洲联合模式上,英国与欧陆国家有着重大分歧。英国反对把建设具有某些超国家性质的联邦欧洲作为欧洲联合的目标, 主张建设一个基于独立主权国家联合基础之上的欧洲。 【对抗一体化】 1951年4月,西欧6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欧洲经济一体化从此迈开步伐。1957年3月,6国正式签署《罗马条约》,欧洲联盟的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简称“欧共体”)诞生。 为对抗欧共体,1960年1月,英国与奥地利、丹麦、挪威、

葡萄牙、瑞士、瑞典六国正式签署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条约》。由于成员国经济水平参差不齐,又实行松散的政府间合作,该联盟很难与欧共体抗衡。1972年底,英国退出联盟。 【加入欧共体】随着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和殖民体系的瓦解,英国希望通过参与欧洲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并发挥更大的国际影响力。1961年和1967年,英国两次申请加入欧共体,但未获批准。这无形中扩大了英国疑欧主义的影响力。 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但英国与欧陆国家之间的分歧和差异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英国对于欧共体的态度依旧充满着不确定感,为之后双方的矛盾爆发埋下了隐患。 【合作与分歧】 英国加入欧共体后, 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当欧洲一体化符合国家利益时,英国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反之就会成为一个旁观者甚至阻挠者。英国迄今没有加入《申根协定》,也不是欧元区成员。 2009年爆发的欧债危机改写了英欧关系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格局,不仅使英国疑欧之心快速发酵,也加快了英国脱欧的脚步。2013年1月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就英国与欧盟关系前景发表讲话,表达了英国对非欧元区国家遭受欧债危机拖累的不满以及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可能损害英国利益的担忧。他表示如果获得连任,英国将于2017年就是否退出欧盟举行全民公投。 卡梅伦连任后重申此前承诺,并就英国留在欧盟的条件提出欧盟改革的四个目标。欧盟及成员国领导人同意密切合作,争取在峰会期间就改革要求达成令英国和欧盟都满意的结果。

英国经济形势及中英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最新范文

英国经济形势及中英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当前英国经济运行情况和主要特点 (一)经济复苏势头向好 受国内消费回暖、工业投资增长和国际贸易改善等因素影响,2015年二季度英国经济维持稳健复苏态势。从增长率来看,二季度GDP环比增长0.7%,较一季度上升0.3个百分点。从消费来看,二季度家庭最终支出环比增长0.9%,创过去7个季度以来新高;8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由7月的4提高至7,为2000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从投资来看,二季度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环比增长1%,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正增长。从出口来看,得益于主要贸易伙伴需求回暖等利好因素,二季度出口增长3.9%,创有该项统计以来的最大单季涨幅。 (二)通缩压力有所增大 受燃料和服装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9月英国通胀率为-0.1%,较8月下降0.1个百分点,与4月持平且创下1960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从长期来看,9月零售价格指数(RPI)涨幅为0.1%,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 (三)失业率持续下降 受市场活力增强、就业环境改善和增长预期升温等因素影响,2015年以来英国失业率不断下降。6-8月失业率已下降至5.4%,创2008年以来新低。市场普遍预计,四季度就业市场将进一步改善。 (四)外贸逆差增速明显 受大宗商品价格疲软、英镑持续走强等因素影响,8月英国外贸逆差

额达到33亿英镑,虽较7月有小幅下降,但仍处于历史高位。目前,7月和8月逆差总额已达到二季度逆差额的2倍,并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态势。 (五)财政赤字率大幅下滑 一季度英国财政赤字率为1.3%,较2014年第四季度下降5.5个百分点,低于欧元区平均赤字率2.4个百分点,为欧债危机以来最低水平,市场预计未来赤字率将进一步缩小。 二、英国经济走势展望 (一)有利条件 一方面,货币政策继续维持宽松,有利于企业扩大投资。10月英央行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至少在2016年中期前,将维持基准利率在0.5%的记录低位不变。若经济增长未取得预期目标,英央行有可能进一步出台刺激计划,以用来稳定市场预期并提振投资者信心。另一方面,经济刺激计划效果的逐步显现,有利于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欧债危机以来,英国政府陆续出台了包括融资换贷款计划、住房市场刺激计划、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等在内的多项经济刺激政策,在短期内将有效撬动英国国内市场需求,并释放企业和居民消费潜力。 (二)不利因素 从国际方面看,全球经济仍存在下行风险。联合国发布的《2015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美国货币政策的正常化、欧元区持续不稳定、地缘政治冲突潜在溢出效应及新兴经济体顽固性漏洞等风险因素,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长弱于预期,预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 2.8%,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