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色彩的调和与面积

色彩的调和与面积

色彩的调和与面积
在观察、应用色彩的实践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面对着一大片红色时的感觉,与观看一小块红色的感觉是绝对不一样的。看一大片红色会感到很刺激,受不了,不舒服。而看一小块红色的时候,会觉得很舒服,很鲜艳,很美。如在大片红色上点缀些蓝、黄,或灰绿色的色块,就会舒服多了。
同样当面对一大片白色、灰色或低纯度色时,就不会产生看一大片高纯度红色那样的感觉,但也会感觉单调。如果在大面积的白色、灰色或低纯度色上放几块小面积高纯度的色彩那就更好了。
通过上面的倒子证明,小面积,用高纯度的色彩,大面积,用低纯度的色彩容易获得色感觉的平衡。由此看出色彩的调和与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在画面中所占面积和比例大小有关。
德国色彩学家歌德认为色彩和谐的面积与色彩的明度有关。
他为纯色定下的明度数字比率如下:
黄:橙;红:紫:蓝:绿
9:8:6:3:4:6
每对互补色的明度平衡比例为:
黄:紫=9:3=3:1=
橙:蓝=8:4=2:1=
红:绿=6:6=1:1=
将每对互补色的明度平衡比例转变成和谐的面积比例时,必须将明度的比例数字倒转,即,由于黄色比它的补色紫在明度上强3倍 ,因此要黄与紫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时,黄应占总面积的而紫则应占总面积的 。因此每对互补色的和谐的面积比例如下:
黄:紫=
橙:蓝=
红:绿=
同样可以得出原色和间色的和谐面积如下:
黄:橙:红:紫:蓝:绿
3:4:6:9:8:6
黄:橙=3:4
黄:红=3:6
黄:紫=3:9
黄:蓝=3:8
黄:绿=3:6
黄:红:蓝=3:6:8
橙:紫:绿=4:9:6
四、色彩与形象的统一
色彩与形象的统一包含着色彩与具象写实形态的统一,和色彩与抽象形态的统一。
再如把同样的色彩分别涂在不同的形态上来观察,黄色的三角形与黄色的圆形,虽然都是黄色但给人的感觉变化很大。这里包含着色与形的共存问题和色彩本身的形的象征性问题。
下面介绍的是伊顿(瑞士)研究的色彩与形态的关系。他说:原色红黄蓝(赤黄青)的基本形态,应该是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三种,因为这三种形态最适合于清楚地表达他们的特征。
正方形的特征是四个内角都是直角,四等边都是直角交叉,象征着物体的安定与重量,红色正符合正方形所具有的安定感,量感,清楚明确的感觉。正三角形的三等边所围绕的三个内角都是60度,均为锐角,有尖锐、快速、醒目的效果,黄色的性质明亮、锐利、神经质,两者正相吻合。圆是不分离的象征,使人有温和、圆滑、轻快、富于流动性的感觉,而蓝色也使人联想到天空、大海、空气、水,有

流动感与圆形相一致。橙、绿、紫间色,分别与相应的折衷形相吻合。
红色的特性是强烈、干燥、不透明,看起来很够分量而很有充实感。有极强烈的刺激性,很诱人注目,与正方形的性格一致。橙色使人联想到矩形,没有红色那样有刺激性,气质较为高尚,给人有白热的温度感。黄色给人联想到等边三角形,或象金字塔的角锥形,黄色在光谱中明度最高是感觉最尖锐的色彩。绿色具有正六边形,角度迟钝的感觉。蓝色暗示着圆或球体,使人觉得冷、潮湿、透明或联想到气体。紫色象征椭圆,紫色比蓝色显得高贵。紫色带有女性的柔和,空间不如蓝色有无限的宽阔。形象与色彩,在绘画中,形与色,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和合作,才能绘制出完美的物色,在设计中,物象是形与色的综合体。因此色采与形象只有达到完美的统一,才能取得良好的配色效果。
五、色彩与审美需求的统一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生活在社会之中,由于国家及种族的不同,宗教及信仰的不同,生活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的不同,文化修养的不同,年龄性别及性格气质的不同,时代的不同,所生活的阶层不同,经济条件的不同等ˇˇ。使人们产生不同的审美能力和不同的审美需求,就是同一个人,由于年龄的不同,心情的不同,所在环境的不同,对审美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想使你的色彩作品能够获得成功,使接受者与之产生共鸣,就必须有针对性,即你的设计是针对哪一部分人的,如你设计的作品是给儿童的,那么你必须了解他的喜欢与爱好,如儿童们喜欢对比强烈,个性鲜明的纯颜色,红、黄、蓝等ˇˇ,给儿童设计用的服装色、玩具色,室内布置的色彩,针对儿童销售的书籍、画等ˇˇˇ就应是纯度高,对比鲜明的色彩,否则儿童是不会接受的。由于与接受者不能产生共鸣,同样被视为不调和的。再比如生活在一望无垠绿色大草原的人们,喜欢红色,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绿色,生活在闹市区的人喜欢淡雅的颜色等ˇˇ这都是由于环境的不同,人们对色彩的喜好不同之故。尤其政治、宗教、风俗,对色彩的影响力更大。因此色彩的调和必须与接受者的审美需求相一致,否则同样达不到调和的效果。
六、色彩的运用与其功能的统一
色彩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心理的特性,我们叫它为色彩的功能。
色彩心理功能,间接地用在改善人的色彩环境,称为色彩调节,直接地使用到主体的精神治疗方面,就叫做色彩治疗或色彩诊断。色彩环境的改善包括衣、食、住、行、娱乐等方面,促使心理与周围的色彩环境彼此和谐。
如: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园林建筑

(苏州园林等)其用色为:白墙、黑瓦、灰色的假山、红色的柱、绿色的树碧水、翠竹、蓝天,构成了一幅高雅、鲜明、幽静的画面,使人在其环境中感到心情愉悦、高尚,色彩的运用与其功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又如:医院高血压患者病房的色彩设计,在用色方面必须考虑什么样的色彩环境,有利于病人早曰恢复健康,因此要多用蓝色、绿色、灰色,因为蓝色的功能有消炎,避暑降血压的作用,绿色有解除疲劳的作用。这样的用色对高血压患者及早地恢复健康是有利的。
又如交通信号灯的用色,红色停,绿色行,黄色注意。红色的功能给人以紧张、危险的心理,所以做停止信号最为合适。绿色的功能给人以和平、可靠、安全的心理,所以做通行信号最为合适。黄色的功能是明亮而引人注目所以做注意信号最为合适。
色彩的视认性
色彩的视认性是指在一定的背景中的色彩在多长距离范围内能够看清楚的程度,和在多长时间内能够被辨别的程度。对色彩视认性影响最大的是色彩和背景之间的明度差。
例如在主页的设计中,经常要处理文字颜色和背景颜色的关系。使用黑色背景时,很多人都会采用白色的文字,文字看起来很清晰,但是如果采用蓝色或其他颜色,读者就要凑近一点仔细辨认才能看清楚。这就是明度差造成的差别。
白色文字很容易看清楚
明度低的文字看起来吃力
色彩的醒目性
在色彩设计中经常要某些部分的色彩特别突出,例如路边的一些交通警示牌,包装上的标志等等,这就是色彩的醒目性。醒目性和视认性有一定的联系,但又不大相同。有些色彩容易引起人们的心理反应,能从多种色彩种显出醒目的效果。一般来说,明亮的、纯度高的、暖色调的色彩醒目性高,与背景色明度差大、接近补色关系的配色醒目性大。
(远一点距离观察上图,效果比较明显) 易视性
在白灰黑的背景上醒目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
白背景:紫、蓝、绿、红、橙、黄
灰背景:黄、橙、红、蓝、绿、紫
黑背景:黄、橙、红、绿、蓝、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