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国地铁

法国地铁

法国地铁
法国地铁

地铁的可行性

1845年市政府与铁路公司讨论兴建巴黎地铁的可行性时,对于整体路网的形式有争执:铁路公司认为,利用现有郊区的路线作延伸兴建巴黎地铁的基础。市政府希望兴建一条全新、独立于其他系统的地铁。双方争执将近数十年,到最后由于巴黎人口增多、交通问题层出不穷,当局采用巴黎市政府的构想兴建地铁。

拟定的路网计划

1896年4月20日,巴黎当局核准由费尔杰斯?比耶维涅拟定的路网计划。1900年7月19日巴黎地铁首条路线—Maillot-Vincennes线随巴黎世界博览会开幕启用,车站新艺术(Art Nouveau)样式出入口系由建筑师吉马赫(Hector Guimard)设计制造。直到今日,86个吉马赫制造的出入口仍旧站在街道上。

费尔杰斯?比耶维涅所计划的路网有10条线(今日1号线~9号线),开工后进度极快,原路网也做了小小的更动;1号线与4号线分别为东西向与南北向,呈十字交叉;原本计划的2号线分为南北段呈L状,但1906年决定分拆,将南段并入5号线;3号线与5号线分别为新增的东西线、南北线;6号线原本只从Nation车站至Place d'Italie车站;7号线、8号线、9号线会在商业办公区的加尼叶歌剧院(Palais Garnier)附近交会,并分别延伸到东北与西南的住宅区。

原先规划的内环状线,因民意导致市府下令停建,只兴建Invalides车站与Boulevard Saint-Germain区间后便停工。

1904年1月31日,南北公司(Société du chemin de fer électrique souterrain Nord-Sud de Paris , Nord-Sud company),巴黎地铁的出口也被涂鸦爱好者们涂上了各种各样的涂鸦作品。开通两条线路

1920年代-1930年代,巴黎地铁开通了两条线路。分别为连接市区西南部与市中心,并行走巴黎十六区大部分地段的左岸中北部。

1930年1月1日,北南公司被CMP收购。

1930至1950年代,巴黎地铁路网开始新一轮扩张,向巴黎近郊拓展。

调整线路

1939年二战爆发,巴黎成为战区,部分线路因此缩并或调整。二战后地铁开始重建,但由于破坏严重,其恢复过程漫长。

1948年3月21日,巴黎大众运输公司(RATP)成立,负责巴黎市的公共交通运营,期中也包含整个地铁网。

1998年10月,14号线开通。这是巴黎地铁网最新建成的一条线路。采用V AL无人驾驶系统,全自动运行。

介绍

巴黎地铁(Le Métropolitain de Paris,简称为Métro)是法国巴黎的地下捷运系统,由巴黎大都会铁路公司(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 de Paris)负责营运。目前巴黎地铁总长度221.6公里(133.7哩),有14条主线、2条支线,合计380个车站、87个交会站。

地铁路网

拓展大致分为三阶段:1900年代到1920年代间,兴筑路线以巴黎核心路网为主;1930年代年代至1950年代,路线扩展至近郊;1960年代至1980年代以建设大区快铁(RER)的路网为主,整体路网于1990年代末期完工。

巴黎人对他们的地铁系统是十分自豪的。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巴黎地铁无论从其覆盖的范围,管理的完善还是运行的效率来看都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水平。

客流量

巴黎地铁每天的客流量超过600万人次,仅从这个数字您也可以想象这个庞大的地下交通系统的发达程度。有一个说法:无论您站在巴黎市区的哪一个点,离您500米内肯定有个地铁站。这个说法可能并不严格成立,但从中也可以看到巴黎地铁网点的密集程度。

编辑本段主要特点

巴黎的地铁车站占地面积不大,不讲求气派,但每个车站又各有特色,如巴士底车站的墙壁上贴满了关于攻占巴士底监狱的图片并摆放着一些历史文物,俨然让你接受一回"革命传统"教育;在罗丹博物馆附近的车站则竖立着巴尔扎克和罗丹的雕塑,仿佛一座艺术课堂;卢浮宫车站直接与卢浮宫入口的金字塔相连,布置得也最是特别。

有的车站装饰得如潜艇,有的又陈列着衣帽鞋等商品,主题不一,构思迥异。但每个车站都少不了大幅的广告画,以时装、化妆品广告为多。当然,虽然广告的设计都匠心独运,但广告上的模特还是以年轻漂亮的小姐为主,穿得更少一些或干脆就是一丝不挂。

流动的风景

在地铁里也经常能遇到行乞一族,不过这里的乞讨者不会对你低声下气,也从不“死缠烂打”,他们大都凭手艺吃饭,一般是演奏小提琴或手风琴或吉它,一曲完毕后在车厢内巡回一周,之后再去下一节车厢。也有在地铁入口处守株待兔的,空旷的地下空间,悠扬的乐曲声回旋,煞是好听,也别有一番氛围。法国人是热爱艺术且富有同情心的,一节车厢走下来,多少都能有所收获。据观察,解囊者以妇女为多。由于欧洲经济持续不景气,越来越多的人步入失业者的行列,因而有许多乞讨者以前也有着很好的职业。无甚手艺的干脆一上车就来一通演说,曰老婆、孩子一大堆,家里等米下锅云云,不仅不感到不好意思,倒颇为理直气壮。演讲结束后也是在车厢内巡回一周,愿者上钩,绝不强求。

停车场

印象深刻的还有巴黎的地铁车站门口一般都规划了较大的停车场。对于多数法国人而言,一辆新的私家车的价格只意味着三个月的薪水而已(当然购买二手车更加便宜),所以小车已成为家家必备工具,甚至不止一辆。但是人家似乎将小车都用在了刀刃上。由于法国公交事业已十分发达,许多人上、下班宁愿使用公共交通,为减少空气污染和减少交通堵塞,政府也鼓励公民尽量使用公共交通,所以很多上班族会一般将汽车开到地铁站,然后乘坐地铁上下班。

艺术气息

一名乘客在巴黎的巴士底地铁站一幅反映法国大革命的壁画前候车

巴黎市区现有地铁16条,全长187.5公里,市内几乎所有地区的乘客徒步5分钟均可到达最近的地铁站,列车最小运行间隔50秒。因而,巴黎地铁被称为全世界最密集、最方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一。每个地铁站设计独特,内部装饰各异,成为展示该国文化艺术的窗口。

巴黎地铁隧道与地面的距离在4-40米之间,要在这么一片儿不算厚的蛋糕上开挖14条线路肯定是个麻烦事,用句废话解释,就是既要考虑到不同线路换乘的方便,各趟车开起来还不能撞上,有时站台内的同一条铁轨出站后还会分开对应两个不同的隧道口,所以日常运营的调度无疑也是个很复杂的事。

在抵达巴黎时的文字中曾提到过,巴黎市的区划图看起来像个蜗牛壳,1-20区按顺时针方向向外扩展,另外从市中心向外扩展,巴黎大区还分为8圈,对于这个概念,想想靶纸的样子就明白了。巴黎这个大靶子的10.9环就是地铁“夏洛特站”(Chatelet les Halles),这个站成为中心可并非浪得虚名,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铁枢纽站之一,有8条线路从此经过。

地铁不但是巴黎人生活的保障,乘飞机抵达巴黎的旅客大多也会选择转乘地铁进城,因为从戴高乐机场打车到市里的费用比买一张地铁周票还多。买地铁票本身也是个学问,说是地铁票,其实这是一张公共交通的通用票,也可以用来坐地面上的公交车。一次有效的地铁票1.4欧元一张,45分钟内换乘有效且仅限在二圈内使用,这样的票一次买10张的优惠价是18.8欧元,要是在巴黎只呆两三天且一直在市中心活动,买一次有效的票还是划算的,如果逗留时间较长又想去二圈以外的景点游览就可以考虑买周票了。根据有效圈数不同,周票也分为几种不同价格,戴高乐机场和迪斯尼公园在五圈,凡尔赛在四圈,只有枫丹白露在六圈,所以对于此行没打算出五圈的我们来说,46.75欧元/人的五圈周票足够用了。

地铁分布

1号线:16.5 Km,25站其中12个换乘站,直线

2号线:12km,25站其中10个换乘站,与6号线构成环线,部分高架

3号线:12km,25站其中9个换乘站,东西向,东部接支线

3号支线:1.3km,4站其中2个换乘站,连接3号、11号线。

4号线:10.5km,26站其中11个换乘站,南北向。

5号线:14.5km,22站其中9个换乘站,南北向。

6号线:13.5km,28站其中11个换乘站,与2号线构成环线,大部分高架

7号线:22.5km,38站其中11个换乘站,南北向,南部分叉,北部接支线

7号支线:3km,8站其中4个换乘站,连接7号、11号线

8号线:22km,37站其中11个换乘站,东西弧线。

9号线:20km,37站其中13个换乘站,东西向。

10号线:12km,23站其中8个换乘站,东西向。

11号线:6.5km,13站其中7个换乘站,中央向东北。

12号线:14km,28站其中8个换乘站,南北向。

13号线:21km,30站其中8个换乘站,南北向。

14号线:8km,8站其中7个换乘站,又名东西快速地铁Meteor,站距大。

整个网络中:2线换乘站45个

3线换乘站11个

4线换乘站2个

5线换乘站3个

巴黎地铁系统

初到巴黎的人看到地铁的标志有些是M, 有些是Metro, 有些又是RER,总感到有些疑惑。其实,巴黎的地铁分成两个系统:运行的范围在二环之内的,叫作Metro,地铁站入口有的用一个M作标志,有的用Metro作标志,这个系统一共有16条线,用数字表示,也就是M1到M14,M3bis和M7bis;运行的范围超出二环的,叫作RER,一共有5条线,用字母表示,就是RER A, B, C, D和E。

生活方式

地铁票对两个系统是通用的,只是根据远近不同,票价不同。把地铁作为主要交通工具,是巴黎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当人们向您讲一个地理位置的时候,总是说:地铁某站。如果有个公司邀请您去他们的办公室,或者邀请您去参加一个宴会,却不安排汽车来接您,只是告诉您乘地铁怎么去,对此您丝毫没有理由据此来判断对方的热情程度。乘地铁没有交通阻塞之虑,没有找不到停车位之苦,快捷方便效率高,何乐而不为呢?

乘地铁是很容易的,即使您初到巴黎,凭着随处可得的地铁图,您不用别人陪同就可以游遍巴黎所有的名胜。在地面上您可能辨别不清方向,一上地铁,您就不会迷路,这是千真万确的!

百岁华诞

2000年是巴黎地铁百岁华诞。1900年为迎接万国博览会在巴黎举办而兴建的地铁,与20世纪同行,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历程。

100年前的7月19日,巴黎地铁的首列列车从万赛纳门站驶向马约门站,巴黎地铁从此宣告诞生。100年来,时代发展,生活巨变,但地铁这传统的公共交通工具不仅没有过时,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得到改造和完善。如今,巴黎地铁在人们的生活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并且成为巴黎这座国际大都市的象征之一。

巴黎地铁百年之际,负责巴黎大区公共交通管理的巴黎独立运输公司组织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其中有展示巴黎地铁与城市生活息息相关的“地铁世纪”展。此外,还将9个地铁站布置成主题站,分别反映地铁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法国的音乐、电影、艺术、卫生等方面的情况,为地铁营造文化氛围。巴黎人没有忘记“巴黎地铁之父”福尔让斯·比安弗尼。7月19日晚,2000名于这一日出生的法国人聚集在蒙巴那斯-比安弗尼地铁站,共同纪念这位为法国地铁建设作出卓越贡献的先躯。

百年活动的高潮是在2000年7月19日,这是巴黎一号地铁线正式通车的纪念日。巴黎人吹熄了100支蜡烛,切开了一只硕大的车厢型蛋糕。跨越塞纳河的奥斯特里茨的地铁大桥修葺一新,通体灯光闪烁,成为庆典活动的中心场所。11月中旬,香港凤凰卫视台摄制组来到巴黎时,大型庆典活动早已举行过了。不过,由于庆祝活动贯穿全年,摄制组仍然拍下了许多有意义的镜头:图文、声光并茂的“地铁百年展”,800个玻璃彩珠和铝珠装点的王宫地铁站出入口……

巴黎地铁并非世界最早建成的地铁,伦敦于1863年率先建成地铁,为地下市政建设垂范。而后,纽约、芝加哥、布达佩斯等城市也相继建成地铁,在“兄弟”排行中,巴黎地铁是老五。巴黎地铁不以规模宏大称雄,也不以站台华丽取悦于人,它朴朴素素、大大方方,像

一个亲切随和的朋友,融进巴黎人的生活。巴黎地铁日载乘客量为600万,占大巴黎地区人口的40%。毫不夸张地说,这个世界大都会的工作和生活井然有序,全拜地铁之赐。100年来,巴黎市区地铁已发展到14条路线,总长度211公里,设有380个地铁站,成为一个密集的地下交通网络。你在城里任何一条街道上,朝任何一个方向走去,不出500米,准能找到一个地铁站。它毫不张扬地站在街道的某个角落,静静地等候着你呢。巴黎的地铁不深,平均地下深度为10米;巴黎地铁不长,平均每条线路15公里;在巴黎地铁候车时间不长,每五分钟就有一趟车。这些都突显着它实用、方便、高效的特点。巴黎独立运输公司新闻部主任杜布瓦先生说,单项评分,巴黎地铁不占优势;综合评分,巴黎地铁应是世界第一。

沐浴着科学文明之光,巴黎地铁与20世纪同行。从本世纪初到50年代,巴黎地铁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今天的格局。50年代至70年代,是巴黎地铁最辉煌、最值得夸耀的时期,法国领先于世界的磁卡技术在地铁得到运用,1973年自动检票机投入使用,1975年地铁磁卡月票问世。1969年,快线地铁正式通车,这种位于地下深处、介于普通地铁和火车之间的交通工具,开往巴黎远郊,又和市区地铁紧密衔接,有了它,巴黎人乐意在郊区购房定居,由此带来居民分布的革命性变化。这一时期,也是法国的地铁理念向外输出的时期,蒙特利尔、墨西哥城、加拉加斯、圣地亚哥、里约内热卢均采用了法国地铁技术和模式。八九十年代,巴黎地铁追赶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步伐。1998年开通的14号线,向人们展示了新世纪地铁的形象:通体无阻隔车厢,无人驾驶、更安全的站台玻璃隔墙,更宽阔、更敞亮的转乘通道,更富有人情味的地下绿化环境……

走过20世纪的巴黎地铁,把眼光转向21世纪。杜布瓦先生认为,巴黎地铁线路已经很密集了,所以下个世纪优先考虑的不是发展线路,而是发展服务。地铁运营是一种集体服务,地铁是一个集体空间,公司有责任让每一位乘客感受到对个体的亲切温暖的服务,这包括改善地下通风条件,提高地下空气质量;在地铁上提供更好的电信服务、网络服务。他们正致力于解决手机在地铁中的使用问题。成立于1948年巴黎独立运输公司是老牌的国有企业,经营地铁半个多世纪。而今,一些著名的私人运输企业想挤进巴黎公交服务市场,国营企业要想保住“江山”,除了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别无他途。这是百年庆典之后的沉思,这也是对新世纪的前瞻。

地铁上盖物业设计探讨

地铁上盖物业设计探讨 高峰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310000摘要:目前国内外对地铁上盖物业的研究很多,日本、香港等地地铁建设的同时,上盖物业也纳入整体规划之中,地铁+物业的模式取得了成功。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也正在进行有益的探讨。国内受土地政策、城市规划实施力度、地铁公司开发所需的人力、物力等影响较大,好的上盖物业方案,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地铁公司及设计单位结合城市的发展规划统一研究,才能真正做到带动城市发展、发挥城市公共客运交通骨干作用、减少政府补贴实现规模化收益。 关键词:地铁上盖物业,规划设计,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一、地铁上盖物业开发模式分析 (一)开发理念与原则 由于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车站已由单一运营地铁交通功能向多功能发展,车站、区间、车辆段及其周边都成为开发的重点,通常物业开发包括车站周边发展物业模式、线路下部发展物业模式、隧道上部发展物业模式、上盖大平台发展物业模式。经过梳理,根据沿线情况,一般对地铁资源开发有以下三种方案。 (一)已经建成区域,但仍有开发潜力的主城区范围内的区域,可以结合站点进行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模式 即通过车站自然形成空间对周边地下空间进行整合合理利用,所谓自然形成空间通常是指本由于线路标高、埋深、管线拆迁、换乘等原因使车站及区间主体工程产生的可利用地下、地上空间作为工程综合开发的场所,可以根据周边情况进行其他商业、服务业活动以增加收入。此类型空间的物业开发要充分考虑周边城市环境与空间自身特点,选择合理的业态,通常作为城市地面空间的有效补充与辅助。 (二)需要加大开发力度的区域,宜采用地铁上盖开发的模式

地铁上盖物业开发在香港城市发展中的实践

港铁在香港城市发展中的实践 香港铁路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香港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城市,在过去30多年里同样走过了新市镇发展的历程。有一些经验,值得内地参考。 TOD与香港的城市化 香港在世界上属于地少人多的城市,人口超过700万人,地域面积1108平方公里,但香港的郊野、林地面积占76%,建成区面积只占24%。在这一土地利用结构上,支撑了香港庞大的居住人口、繁荣的金融商业活动、可为市民共享的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建设。这得益于香港城市发展的TOD模式与港铁“轨道交通+土地综合利用”模式相结合的作用。 TOD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主要是以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的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型开发的有机协调模式。目前TOD 被广泛利用在城市开发中,尤其是在城市尚未成片开发的地区,通过先期对规划发展区的用地以较低的价格征用,导入公共交通,形成开发地价的时间差,然后,出售基础设施完善的“熟地”,政府从土地升值的回报中回收公共交通的先期投入。 在TOD的实践层面,港铁公司运用“轨道交通+土地综合利用”

商业模式,成功在香港开拓多条轨道交通线路,积极综合利用开发沿线土地,为香港市民提供超过1200万平方米楼面的多种功能生活空间。同时通过东涌线、将军澳线等多条轨道线路,带动了香港多个新市镇的开发、建成、发展及兴起。在这一过程中,港铁公司积累了大量运用“轨道交通+土地综合利用”模式的成功经验,如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住宅、商业、公共设施统筹协调发展、商品住房与政府公屋、廉租房有机融合、城市中心区与城市拓展区、郊区、新市镇协调发展、轨道交通投融资多样化等经验。这一模式通过轨道交通与土地综合利用的协同效应、集约用地,带动新市镇的形成,以轨道站点为中心形成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推动新区建设、旧区改造,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减轻公共财政负担,从而使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快城镇化的步伐。 “轨道交通+土地综合利用”对香港城市的发展的贡献 1、推动城市发展 根据香港分区人口统计分析,全港约有45%的人口住在距离轨道交通站仅500米的范围内,如果仅以居住在九龙、新九龙及香港岛的居民计,这一比例更高达65%,而香港岛市区居住或工作在地铁500米范围内的比例则已高达75%。香港的就业用地布局也采用类似的模式。 这些均得益于香港一直坚持的“轨道交通+土地综合利用”模式:其一,轨道发展计划促使轨道布局和选线串联城市密集建成区以及新

地铁内六大应急设备 地铁逃生5大秘笈(最新版)

地铁内六大应急设备地铁逃生5大秘笈(最新版) 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07

地铁内六大应急设备地铁逃生5大秘笈 (最新版) 成都公交车群死群伤事故后,公共交通安全话题备受市民关注。作为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地铁的安全保障如何?面临紧急情况乘客该怎样做?2009年6月21日,广州地铁总公司就有关地铁安全逃生问题在公园前站、客村站、体育西路等站点与市民互动,并给予了相关提醒。 车厢着火:从疏散门进入隧道撤离 在列车上: 1按动地铁车厢的紧急报警装置及时报告。 2利用车厢内的灭火器进行扑火自救。 3如果火势蔓延,乘客应先行疏散到安全车厢。 4如果列车无法运行,需要在隧道内疏散乘客,此时乘客要在司

机的指引下,有序通过车头或车尾疏散门进入隧道(一、二号线),或通过打开的疏散平台(一、二号线以外的其他线路)往临近车站撤离。 5乘客切勿有拉门、砸窗跳车等危险行为。不要因为顾及贵重物品,而浪费宝贵的逃生时间。 在车站内: 1利用车站站台墙上的“火警手动报警器”或直接报告地铁车站工作人员。 2在有浓烟的情况下,捂住口鼻贴近地面逃离。 3要注意朝明亮处,迎着新鲜空气跑。遇火灾不可乘坐车站的电梯或扶梯。 地铁故障: 切勿跳轨防触电 1依照指示从列车紧急出口疏散或从打开的车门、疏散平台疏散。 2疏散时大件物品行李请留在车上,以免阻碍疏散。

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问题与完善对策

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问题与完善对策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过程必然要面临着城市化的问题,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关键,它可以促进人口流动,提高资源的流通性,因此在各个大中城市都可以看到地铁建设正在高速蔓延。作为城市的动脉,地铁将城市之间的时空大大缩小,使得城市格局发生重大改变,许多居住区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在地铁沿线,特别是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居住区,已成为一个市场价值较高和发展形势较好的标杆。由于地铁车辆段的占用空间较大,城市土地使用紧张的情况使得合理利用车辆段上盖空间成为一个科学的命题,将居住区与工业建筑相结合可以使得用地得到节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等。 1、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意义 城市轨道具有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而通过轨道交通线路相关节点的物业开发,可以进一步引起规模效应,因此在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物业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首先,城市交通压力由于地铁的开发而得到进一步的缓解,城市土地不断增值,人口不断聚集、商业和居住等区域性功能迅速形成的当前,在地铁车辆段上盖进行居住区集中开发可以有效的整合地铁沿线地块,使得城市区域功能进一步形成,对于城市的功能结构进行调节,使得城市活动的强度进一步增加,对于区域经济有着良好的带动效果; 其次,地铁的投资大、建设周期较长,而且其运营回收成本较慢,因此地铁盈利成为一个亟待考虑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其他地区的经验,在地铁车辆段上盖居住区

可以有效的盈利,对于物业进行开发可以创造丰厚的利润。通过地铁上盖居住区的开发,地铁经营者可以将利润进一步投入到地铁建设中,地铁建设也就可以实现良性循环。因此地铁上盖居住区的开发是一种有效的筹资方式,对于地铁经营者财务问题可以有效地解决; 最后,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对于城市土地稀缺性问题也是一个解决方案,而且居住区开发的商业价值与实用价值较高。 综上分析,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居住区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轨道车辆的频繁往来对于居民会产生影响,一些噪声和振动是在所难免的,而且会对业主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这是上盖开发物业不可回避的缺点。 2、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物业的特殊性 在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居住区,对于普通土地开发中所遇到的问题都要进行解决,并且在开发过程中房屋不落地的建筑专业问题也需要加以解决。一般来说,车辆段上盖物业就是在车辆段厂房的屋盖顶之上进行物业的修建,车辆段室外标高即为城市用地的自然标高,因此上盖物业交通的组织没有普通的地面开发自由。重点需要考虑地铁上盖居住区的入口问题,包括人行与车行入口两个部分,需要与路桥专业结合考虑之后再设计车行路口,适宜的起坡长度以及路线的选择是入口设计成功的关键。在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物业,管线的处理与普通落地物业开发存在巨大的差别,也更为复杂。在室外水、暖、电等设备管线的处理中不能采用普通的埋地处理的方式,而应当在特殊的设备层内部安装这些管线。一般是将设备层设计在厂房屋盖之上,

关于地铁的安全疏散设计

关于地铁的安全疏散设计 摘要简要分析国内外地铁消防标准、规范,认为在安全疏散设计方面,国内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通过对地铁各部位火灾危险性的分析,说明加强安全疏散设计的必要性。分别对列车车厢内的疏散,区间隧道内、车站站台层及车站站厅层的事故及安全措施进行论述。 关键词地铁火灾危险性安全疏散NFPA130 1关于地铁消防标准和规范 世界各国对于地下铁道的安全运营设计都非常重视。如美国的枟NFPA130枠,自1983年首次发布后,被公认为是解决地铁消防问题的最适宜及最完善的标准。经过实践,于1986、1988、1990、1997及2000年进行了多次修改并增添条文。最新一版的枟NFPA130枠也于2003年出版问世,对安全方面做了更加完善的补充。我国GB50157—2003枟地铁设计规范枠的实施,为近几年地铁设计起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但作为设计规范,只能是对一般性、普遍性的问题给予规定说明,不可能对每一个具体的细节都考虑得面面俱到。特别是在消防紧急疏散设计措施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2地铁安全疏散设计的意义和目的 在具体的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合理、恰当地做好安全疏散设计。由于处理方法的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建筑布置方案,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投资。因此,设计人员应该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把国家有限的资金用得更加合理。 地铁安全疏散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保护火患起源处(事故地点)的乘客,增加其生存机会;其次是保护非火患起源处的乘客安全。 3地铁火灾危险性分析 地下铁道是构筑于地下的大容量轨道交通系统,由于其运营环境和乘客构成的特殊性,疏散路线单一、环境陌生,因此一旦地铁内部突发火灾事故,乘客紧急逃生极其困难,群死群伤的可能性极大。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发生在世界各地较严重的地铁灾害及死亡人数为:1977年前苏联莫斯科7人,1983年日本名古屋3人,1994年阿塞拜疆巴库12人,1995年阿塞拜疆巴库558人,1995年日本东京12人,1995年法国巴黎8人,1996年俄国莫斯科4人,1996年法国巴黎4人,2003年韩国大邱130人。2005年6月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地铁车站发生扶梯事故,约40人受伤,其中3人伤势严重。两个最为严重的事故是1995年阿塞拜疆巴库地铁死亡558人和2003年韩国大邱地铁死亡130人,前者发生于地铁区间隧道,后者发生于地铁车站站台且为两列车事故。 根据地铁运营环境特点,地铁火灾(事故)发生部位危险性和可能性从大到小的排列应该是:列车车厢内—区间隧道内—车站站台层—车站站厅层。因此,对应影响紧急疏散的部位就应该是:车厢之间—区间疏散口—站台疏散楼梯—进出站闸机口和出入口通道。根据地铁客流量大、疏散路径少、允许疏散时间短、乘客对环境陌生和缺乏逃生知识、火灾事故情况下烟雾扩散快等特点,对区间隧道内、车站站台层、车站站厅层三个重要部位进行重点分析。 4地铁安全疏散设计

地铁上盖物业合作开发模式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e12900151.html, 地铁上盖物业合作开发模式研究 作者:陈颖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第09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地铁也日益受到人民群众的青睐,成为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最快的交通工具。中小城市都已经开始规划或建造起了地铁,大城市也在不断地增加地铁的线路与数量。但地铁的建造所需要的投资是非常巨大的,单单只靠政府短时间内是难以完成建设的。要想地铁快速有质量的建成,就必定要在市场中融资,建立市场经济的地铁的多方面综合性的开发建设模式。基于我国现在的国情以及各个城市的发展,完全可以借鉴国外的地铁上盖物业合作开发的经验,少走一些弯路,推动地铁产业及周边产业的高速发展。本文主要介绍地铁盖物业合作开发的模式,以及各方面对其新的规划研究。 关键词:地铁上盖物业合作开发模式 地铁在我们生活中已经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以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点走进我们的生活,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出行,所以地铁的建设是需要融资的,自然而然的衍生出了地铁物业这种模式。可以说地铁盖物业是当前的最为主流的模式,下文我们主要对地铁盖物业这种模式进行分析探索研究。 一、地铁建设应当考虑的问题 (一)规划问题 每个地区的周围环境都不一样,也就决定了地铁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区规划的方案和路线不一样。地铁的规划影响着周围地段的经济发展,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经济作用。在繁华地段建造地铁的成本也将有所增加,这也增加了合作建造单位的压力。因此,建造地铁前合理的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二)建设位置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地铁的行程很长,因此,地铁站台以及进出口需要建立在一个方便容易寻找的地方,才能真正的方便人们的出行。 (三)周边环境的问题 众所周知,地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噪音,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为了降低给居民带来的不便,还是应当将主线路还是应当远离居住区。 二、内地地铁上盖物业合作开发模式

地铁线疏散平台施工方案

地铁工程 承包单位:合同号:GD02AZSB11111 监理单位:编号: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A3.1

苏州顺通地铁疏散平台道路工程有限公司苏州1号线疏散平台翻修施工方案 无锡地铁三号线梅园站~靖海公园站区间疏散平台及附属设施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苏州顺通地铁疏散平台道路工程有限公司 2014年8月29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编制依据 (1) 3、施工计划 (1) 4、施工安排 (2) 4.1施工准备 (2) 4.2施工组织 (2) 5、施工人员及机具配置 (11) 5.1施工人员配置 (11) 5.2施工机具配合 (12) 6、安全注意事项 (12)

1、工程概况 无锡地铁二号线梅园站~靖海公园站区间疏散平台全程约17公里,共分为十个区间,分别是梅园站-荣巷站、荣巷站-张巷站、张巷站-河埒口站、河埒口站-大王基站、大王基站-梁溪大桥站、梁溪大桥站-五爱广场、站五爱广场站-三阳广场站、三阳广场站-东林广场站、东林广场站-上马墩站、上马墩站-靖海公园站。疏散平台开始和结束点大多设在距区间分界点10~12.4m的管片中间位置,张巷站-河埒口站、河埒口站-大王基站两个区间设在距区间分界点11.641~14.041m的管片中间位置。 疏散平台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和平台钢梁组合结构形式,每个平台钢梁用4个M20用化学锚栓固定于盾构管片之上,三阳广场站-东林广场站的钢梁固定于剪力墙之上。每个区间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采用A型钢梁,便于连接钢扶梯。在疏散平台范围内的盾构管片之上安装不锈钢扶手,不锈钢扶手的安装高度为疏散平台之上950mm。 2、编制依据 1、业主提供的设计施工图纸;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4、相关设计文件(图纸会审等); 5、施工合同。 3、施工计划 为配合无锡地铁二号线早日通车,梅园站~靖海公园站区间疏散平台及附属设施的施工伴随轨道的铺设一起展开。将疏散平台作业以

巴黎著名景点与介绍

巴黎著名景点与介绍 埃菲尔铁塔 艾菲尔铁塔建于1889年,由建筑师艾菲尔所设计。建造艾菲尔铁塔的初衷,是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和迎接在巴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建成后颇受争议,联名抗议的各界人士达到300人之多,其中有著名作家左拉和小仲马。岂料,铁塔建成后,竟产生了世界性的轰动效应,一举成为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的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建筑,甚至成为巴黎乃至法国的象征。在1931年纽约帝国大厦落成前,艾菲尔铁塔保持了45年世界最高建筑物的地位。全塔高320米,塔楼分三层,一、二楼有餐厅、咖啡座等,三楼是眺望台,在天晴的日子,可从此远眺70公里以外的巴黎近郊地区。 埃菲尔铁塔 卢浮宫 卢浮宫(Musée du Louvre)位于巴黎市中心的赛纳河北岸(右岸),是巴黎的心脏,始建于1204年,历经7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占地约198公顷,长680米,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占地面积为24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全长680米。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举世瞩目,艺术殿堂和万宝之宫。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 王宫最初始建于12世纪初,从15-18世纪历经4次改建和扩建。中院的东立面是古典主义风格,最为人们推崇。法国总统密特朗请美国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金字塔形透明屋顶。藏品中有被誉为世界三宝的《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像更有大量希腊、罗马、埃及及东方的古董,还有法国、意大利的远古遗物。陈列面积5.5万平方米,藏品2.5万件。

地铁车站安全疏散计算分析

地铁车站安全疏散计算分析 摘要通过分析地铁车站在事故中安全疏散计算的要素组成、演变及存在问题,说明完善安全疏散设计计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指出现行规范在此方面需进行完善的地方,希望能对今后的地铁安全疏散计算规范的完善、严谨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地铁,事故,安全疏散,计算 By it analyzes the subway station accident of safe evacuation calculation components, evolution and problems that perfect safe evacuation design calcula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necessity, points out the current specification in the perfect place to the hope of future subway safety evacuation of the perfect, rigorous standard calculation used for reference. Keywords the subway, accident, safe evacuation, calculation 1 地铁安全疏散设计计算的意义及目的 随着我国地铁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地铁在以其方便、快捷解决乘客出行,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压力的同时,其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尤以事故中乘客的安全疏散最为引人关注。 地铁安全疏散设计计算作为地铁设计的重要指标及理论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严谨、准确的计算公式,不仅是地铁设计中功能布置、规模控制的设计依据及理论支持,更是将来车站事故是各乘客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2 影响安全疏散的因素 2.1 客流 客流是安全疏散计算中最重要的要素。设计规范中对事故中需疏散的人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9.1.19条规定:“出口楼梯和疏散通道的宽度,应保证在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时发生火灾的情况下,6min内将一列车乘客和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及工作人民全部撤离站台。”《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第7.3.2条规定:“车站的站厅、站台、出入口通道、人行楼梯、自动扶梯、售检票口(机)等部位的规模应与通过能力相互匹配。当发生事故或灾难时,应保证将一列进站列车的预测最大载客量以及站台上的候车乘客在6min内全部撤离到安全区。”两条规范相互验证对比,可发现1、疏散的主体为乘客,站台上工作人员不再计入疏散人员中,而是站台工作人员留在站台组织乘客先行疏散。这对于乘客疏散的有序组织,迅速撤离尤为重要。2、疏散客流组成:一列车乘客+站台候车乘客。一列车乘客数(人)不再单纯的只

法国186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 (1)

法国186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 [编辑本段] 法国186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简介 地点:法国巴黎 会期:1867年4月1日至1867年11月3日 主题:劳动的历史 本届世博会在1855巴黎世博会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调整和突破。毫不夸张地说,它已经具备了现代世博会的雏形。 首先,法国人希望扭转1855年巴黎世博会亏损的局面,政府通过政策和人员的设置达到了目标; 第二,此届世博会降低了艺术品展的规模,没有设置艺术品专用展馆。原因是因为1855年巴黎世博会对艺术作品进行了世界范围的回溯性精品展示,若仅十多年后再次大规模组展,则很难突破提高。这届世博会主展馆中只有一个最小的厅布置艺术品展,而比利时、荷兰、瑞士等国只能在各自的国家馆中布置艺术品展; 第三,在世博会布展思想上,第一次使用了成体系的分类法; 第四,在世博会展示形式上,第一次出现了参展国的国家馆,在主展馆周围的公园内,参展国建造了具有本国风情的国家馆及休闲设施,如奥地利酒吧,英国小酒馆、突尼斯咖啡屋、晚间音乐会等,煤气灯长亮,直到晚上11点; 第五,在世博会理念上,第一次有了展示主题——劳动的历史; 第六,第一次将世博会展览从展馆延伸到园区,展馆周围5万平方米的公园,布置有草坪、林荫道、溪流、瀑布和假山。花房里是来自地球上不同气候地区的植物,巨大的鸟园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珍奇鸟类。两个水族箱分别装有淡水鱼和海水鱼及其他水下生物,充满异国情调的观赏藻类在水底摇曳。 世博会,展示人类文明与发展的盛宴 法国在这届世博会的布局上,施行了工程师弗雷德里克·勒·普雷(F.Le Play)为展品设计的分类体系。这套意义深远的分类体系涵盖了人类的全部行业与产品,反映了人类的生活习惯,以及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乃至人与进步文明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的逻辑方法。沿循本届世博会展品分类的视角,我们第一次全面领略了世博会这场展示人类文明与发展的盛宴:第一类为艺术品。包括油画和其他画作、雕塑、雕刻和建筑设计(模型)。 第二类为学术用具及应用。包括出版印刷、文具、书籍装帧、绘画用材料、工业设计塑模、摄影器材、乐器和医学影像设备。 第三类为家具和其他住宅用品。包括家具、室内饰品、水晶或玻璃制品、陶瓷、地毯或挂毯、壁纸、日用刀具、钟表、室内装饰金器或青铜器、采暖设备、香熏、玩具和箱篮器皿。

城市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建筑方案设计有关问题

城市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建筑方案设计有关问题探讨摘要:在城市土地日益紧张的今天,如何利用车辆段上部空间,将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在保证各自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有机结合起来,以节约用地、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车辆段为例,详细阐述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设计中遇到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地铁;物业开发;建筑方案;可行性 abstract: urban land in the growing tension today, how to use the car depot upside space, will industrial building and civil construction in assure respective use function, under the premise of organic combine, save of land use, promote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harmon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taking a car depot as an example, a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the subway car depot cover property development encountered in the design of a few questions. key words: the subway; property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project; feasibility 中图分类号: u2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地铁车辆段及综合基地,是保证地铁正常运营的后勤基地,它包括停车、日常检修、综合维修等功能,以及物资总库、培训中心

地铁车站防火、防烟及安全疏散的建筑设计 夏宵

地铁车站防火、防烟及安全疏散的建筑设计夏宵 摘要:近几年,我国城市交通压力逐年提升,这为地铁工程的开展提供了条件。城市地下铁道交通工程(以下简称“地铁工程”)则以它高效、舒适、安全以及有 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优势特点,正逐步成为很多大中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作 为地铁体系组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地下车站,由于其空间狭小密闭、人流密 度大、内部组成复杂,成为了火灾的隐患区。有鉴于此,本文探讨了地铁车站防火、防烟及安全疏散设计,希望能够加强设计的安全性及规范性,减少地铁火灾 危害与人员损失。 关键词:地下车站;防火;防烟;疏散;建筑设计 地铁车站作为公共交通建筑,来往人员复杂,乘客所带物品种类及行为难以 控制,加之其内部又具有大量电子、电气设施,因此潜在的火灾隐患多。而作为 地下建筑,其不像地上建筑有较多的疏散门、窗与外界相连,一旦发生火灾,其 内部人员疏散路径及有毒烟气的抽排能力均相对有限,并且外部消防设施和人员 不易接近火点,扑救工作难以展开,因此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在防火、防烟与安 全疏散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个人 的理解。 一、地铁车站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设计的意义 随着城市地铁的迅速发展,地铁灾害问题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据统计,在所调查的地铁灾害事故中,火灾次数最多,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及地铁车站 的兴建,地铁安全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防火安全。近年来,我国城市 规模扩大和城市人口增多,地上交通的压力越来越大,发展地铁已成为多个大中 城市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的主要选择。地铁车站通常位于地下,空气流通不畅,而 且其中的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重大伤亡,保证地铁车站的消防安全 具有重要意义。 二、防火分区及防火分隔 2.1单线地下车站防火注意事项 车站主体部分的风道要根据具体工程情况,确定是否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 因为车站风道的长短及内部布置往往受外部边界条件的限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风道足够长,可将环控设备布置在车站主体以外的风道内,在这种情况下, 主体范围内的风道可视为纯风道,符合规范要求,可不计入防火分区面积;但在 风道长度受限、环控设备须设置在主体范围内的风道内时,则该风道不能视为纯 风道,因此,该主体范围内的风道应计入防火分区面积。 2.2 地下车站物业开发防火分区及注意事项 (1)线路配线上方物业开发 地下车站设计中,经常会根据线路行车需要,设置站前或站后配线,通常做 法是将配线段纳入车站,一并明挖处理,而配线上方的站厅层会形成大规模开敞 空间,作为物业开发区使用,以增加商业价值。根据物业开发的业态形式不同, 其防火分区的划分也不同: 如果物业区业态形式为普通商业,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建筑内部装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其营业厅每个防火分区最大面积可为2000 ㎡;如果开发区的业态形式为餐饮,则最大防火分区面积为500 ㎡,如内部设置 自动灭火喷淋系统时,最大防火分区面积可增加1.0 倍,即1000 ㎡。除上述要求外,其他相关的规定还有:

巴黎美景中英文简介

Where can you discover the charm of Paris for yourself? Is it in the legacy of all the F rench rulers who worked to beautify their beloved city? Is it in the famous castles, pal aces, statues and monuments, such as the Eiffel Tower? Can you find it in the world-cl ass museums, such as the Louvre? Perhaps Paris’ allure lies in the zest and style of the Parisians. 你在哪里可以找到巴黎对你自己的吸引力呢?是否是在历任的法国统治者们在美化他所钟爱的城市所留下?淼囊挪?里?还是在那些有名的城堡、皇宫雕像和纪念碑。例如艾菲尔铁塔之中?你能否在世界一流的博物馆,例如卢浮宫中找着呢?或许巴黎的诱惑力在于巴黎人的特殊品味和风格。 Take a stroll along the Seine River. Browse through the art vendors, colorful paintings . Peek through delicate iron gates at the well-kept gardens. Watch closely for the Fren ch attention to detail that has made France synonymous with good taste. You will see i t in the design of a doorway or arch and in the little fountains and quaint balconies. N o matter where you look, you will find everyday objects transformed into works by art. 沿著塞纳河漫步。浏览艺术家们丰富色彩的绘画,透过那些精致的铁门,向?韧蹈Q那些精心照看的花园。仔细留心法国人对于细节的留心。这使得法国成为“好品味”同义字。你可以在门廊或拱门以及小喷泉和古怪有趣的走廊的设计上看见。不管你往哪里看,你都可以发现日常物品已经变成了艺术品。 As evening comes to Paris, enchantment rises with the mist over the riverfront. You m ay hear music from an outdoor concert nearby: classical, jazz, opera or chansons, thos e French folk songs. Parisians love their music. The starry sky is their auditorium. You can also hear concerts in the chateaux and cathedrals. In Paris the Music never ends. 巴黎到了傍晚时分,随着码头上的雾气升起,巴黎的诱惑力也随之而起。你也会听到附近室外音乐会所演奏的乐曲。古典、爵士、歌剧或是香颂即法国的民歌。巴黎人热爱自己的音乐,繁星点缀的天空,就是他们演奏的大礼堂。你也可以在皇宫或教堂里聆听音乐会。在巴黎,音乐是不会停止的。 Don’t miss the highlight of Paris evening: eating out. Parisians are proud of their cuisi ne. And rightly so; it’s world famous. Gourmet dining is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joys of living. You need a special guidebook to help you choose one of the hundreds of exc ellent restaurants. The capital of France boasts every regional specialty, cheese and wi ne the country has to offer. If you don’t know what to order, ask for the suggested me nu. The chef likes to showcase his best dishes there. Remember, you haven’t tasted th e true flavor of France until you’ve dined at a French restaurant in Paris. 错过了巴黎夜晚的高潮:下馆子。巴黎人对其烹饪非常骄傲。理当如此,因为它世界驰名。美食本来就是与生活享乐不可分割的。为了帮你从几百家绝佳的餐厅中作选择,你需要一本特?e的指南。法国的首都以各地的特色风味、乳酪和酒著称于世,如果你不知道要叫什么,可以要“推荐菜单”来看。大厨喜欢在此将他最拿手的菜作一番橱窗展示。请记住,在你尚未在巴黎的法国餐厅里吃过饭之前,都不算尝过法国真正的风味 Paris has long inspired opinionated outbursts, from delusional to denouncing, but on one matter travelers remain in agreement: it's among the most stimulating cities in the world. Paris assaults all the senses, demanding to be seen, heard, touched, tasted and smelt. From luminescent landmarks to fresh poodle droppings on the pavement, the city is everything it should be - the very essence of all French things. If you come here expecting all you've heard to be true, you won't leave disappointed.

地铁停车库上盖物业开发

第一章绪论 地铁车辆段是地铁车辆停放、检查、整备、运用和修理的管理中心所在地,通常位于线路的起点或终点附近。若运行线路较长,为了利于运营管理和减轻车辆的检查和清洗工作量,还会在线路的另一端设停车场,负责部分车辆的停放、运用、检查、整备和救援等工作。 1.1 研究背景 传统地铁车辆段由于其占地面积大、建筑密度低、用地强度小等特点,与日益紧张的城市土地资源之间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地铁建设结合周边区域进行综合开发,是地铁与城市发展的必然,对地铁及城市发展均有重大意义。通过对地铁停车库上盖物业开发工程的研究,能够提出较为可行的方案解决相关问题,从而真正做到保证地铁安全施工、安全运营、带动城市发展、发挥城市公共客运交通骨干作用的作用,同时,进行地铁停车库上盖建筑的物业开发,不仅可以协调停车库与周边用地的关系,减少地铁停车库对城市的分割作用,而且可以盘活周边地块,带来巨大商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经有北京、上海、成都、深圳、长沙、宁波等多个城市开展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研究及相关工作,部分城市的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1.2 地铁车辆基地综合开发现状 1.2.1地毯模式 此种模式主要是将地铁车辆段及综合基地布置在地面,水平展开,通过对众多功能库房进行整合,形成连成一体的平台,作为开发物业的建设用地。 这种开发模式并不强调对车辆段及综合基地进行压缩,而是从上盖物业开发与周边环境融合的角度出发,对上盖交通流线、建筑布局、管线排布进行合理组织,同时上盖物业开发面积在满足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以获取最大利益。高架地铁站点与基地上部开发结合紧密,步行人

流组织做到无风雨通行;车辆段及综合基地工作空间与上盖物业通过平台结构板与围墙彻底隔离,便于管理;车辆基地位于地面,生产货运流线组织便捷,生产部门呈水平联系,符合传统运营习惯;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结构体系位于地面,施工不太复杂。这种开发模式多使用在山地、丘陵等对地形高差变换容忍度较大的城市,如重庆、香港等地区。在这类城市中,通过模拟微地形处理将车辆基地上盖边缘与城市空间的结合部层次化、丰富化、多元化。 以香港为例,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为了解决城市用地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已进行地铁车辆基地地毯式开发模式的研究,历经半个世纪,现已形成了第三代——日出康城,该项目在设计时将城市道路以微地形的形式引入到车辆基地上盖,通过景观、绿化、台地等手段,将车辆基地硕大的边缘弱化,形成丰富的城市空间,改善了第一、二代车辆基地固有的缺陷。它的总占地面积是34万m2的建筑,上盖及周边布置的高层的塔楼,并配备了汽车夹层,上层物业开发这个布置的比较早。 图1.1 香港柴湾物业开发 1.2.2地下掩土模式 为了尽可能规避其对城市空间与交通产生的负面影响,这种开发模式将地铁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的主要大型厂房布置在地下,一些人员集中的辅助办公空间布置在地上。地面置换出的剩余城市空间则依据不同的需求布置相应的建筑功能,形成与周边环境一致的城市形态。

法国和巴黎简介

法国和巴黎简介 法国简介 地理位置及环境: 法国位于欧洲大陆西部,为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于欧陆顺时针方向,又分别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义大利,摩纳哥,西班牙,安道尔等国接壤。国境线共长5300公里,海岸线长约3120公里,是大西洋国家和地中海国家之间的一个交流点,且气候宜人,风景优美。 法国人口: 空格5500万,位居欧洲第5位,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5人,是一个以法兰西民族为主体的国家,尔萨斯人,布列塔尼人,科西嘉人等少数民族约占人口总数的7.9%,另外有8%是来自非洲和欧洲的外国移民语言与国家标帜:法语为其国语。法语同时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全球使用人口超过1亿。法国国旗为蓝白红三色竖条旗,国歌为《马塞曲》。 宗教:

空格主要宗教是天主教,其次是新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全国分17教省,90个教区。 观光、文化资产及国力: 空格法国是世界第一旅游大国,第二大服务业和农产品出口国,第四大成品出口国。国民总产值居世界第四位,仅次於美国、德国和日本。拥有三千年历史的首都巴黎,是法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法国文化、经济、艺术中心,素有「世界艺术之都」的美称。另外,里昂、马塞、里尔、波尔多、图卢兹、格勒偌布林、柏桑松、尼斯等都是法国的名城。除了众人知晓的巴黎时装、香水、化妆品、波尔多的红酒以及品种繁多的美味乳酪之外,法国还是世界上第四大经济强国,在核电、航太、高速铁路和通讯技术等方面都具领导地位。 法兰西共和国位于欧洲西部。面积551602 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3000千米。人口5780万多。多为法兰西人。居民多信天主教。法语为官方语言。 5世纪建立王国。15世纪末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789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此后,先后建立过

地铁上盖物业设计研究

地铁上盖物业设计研究 本文浅析了常见的地铁上盖物业开发模式,简述了地铁上盖物业常见的设计问题,探讨了地铁上盖物业的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以期为我国的地铁上盖物业设计提供借鉴。 标签:地铁上盖物业;设计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地铁建设方兴未艾。地铁是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在公共交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地铁建设,对于城市交通建设以及城市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地铁上盖物业建设,对于地铁建设意义重大。良好的地铁上盖物业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地铁的商业效益,实现对城市发展的强有力的带动。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地铁上盖物业的设计研究。 1、地铁上盖物业开发模式 在城市化的有力推动下,地铁交通日益发展,其功能日趋多样化。社会实践表明,地铁建设不仅能推动城市交通的巨大进步,而且能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地铁沿线的经济发展。地铁沿线的城市地块极具商业价值,因此极易吸引各种物业开发及投资[1]。对地铁的物业开发重点,通常集中在地铁站附近、地铁区间内、地铁沿线周边地区等。常见的地铁上盖物业开发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1地下空间综合开发 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是常见的地铁上盖物业开发模式。该开发模式主要应用于主城区内的地铁沿线的周边区域。此类区域大多经过大规模的商业开发,但仍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此类区域的城市地面上,已经具备了系统规模的开发建设。如果仅仅因为地铁建设带来的商业价值,而全盘推翻既有建设进行重新开发,无疑将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2]。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地铁沿线的商业价值,可以采用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的方式,进行地铁上盖物业的开发。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模式能实现对地铁沿线周边区域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和充分利用,能实现对商业价值的拓展,与地上商业开发形成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地下空间综合开发要结合地上开发现状,实现对地上商业空间的良好拓展和延伸,充分发挥地铁沿线周边区域的商业价值,增加城市经济效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开发业态,实现地下空间对地面空间的良好补充。 1.2站台上盖物业开发模式 城市地铁建设要确保与城市规划的协调一致。城市地铁通常会延伸至城市经济不发达,或者是开发不充分的郊区。对于此类地铁建设而言,地铁运营部门只有投入巨额的资金,才能实现对地铁周边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的全面开发。为实现对地铁周边地面和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地铁运营部门可以对地铁上盖物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从社会上吸引充足的资金参与地铁上盖物业的开发建设[3]。

地铁上盖物业开发研究

地铁上盖物业开发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轨道交通沿线城市空间的分析评价,从地铁物业开发潜力的角度出发,提出地铁上盖物业开发方式,为后期工程设计阶段工作提供相关的依据和参考,以达到提高车站周边的居住、商业及办公等人口数量,稳定客流,从而提高轨道交通在城市公交系统中所占比例,对实现市民绿色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具有非常现实的社会意义。其次就是借鉴到国内外地铁上盖物业开发的经验,提出地铁上盖物业开发模式、开发工作程序及相应地铁站点地下空间、地铁站点地上空间、地铁车辆段基地开发方案的构思。 关键词:地铁上盖;物业;发展前景 引言 地铁上盖物业是地铁建设的产物,更是城市化进程的产物。随着物质生活与工作节奏的提高,高效便捷成为了人们对生活与学习的基本要求。人们不仅要享受现代交通带来的快捷,同时,还需要在生活与工作上得到更多的便捷,以节省有限的时间。所以说,地铁上盖物业这种交通优势无可替代,而又融合了商业、办公、酒店、公寓于一身的综合业态发展前景相当乐观。 1、基本概念 地铁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形式,一般情况下,一条地铁线路主要包括线路区间和站点,以及车辆段或停车场、变配电站等配套设施。 地铁线路的线位和站位主要在上层次轨道交通规划中综合研究确定,经过不断优化逐步稳定方案。地铁车站功能定位则是基于交通接驳功能和用地功能的不同情况加以明确的,一般分为综合枢纽站、交通接驳站、片区中心站和一般站,除以小汽车停车换乘、常规公交换乘功能为主的交通接驳站外,其他站点在条件成熟时都可进行中高密度的居住和商业为主的上盖开发。所谓地铁上盖物业开发,是指在地铁车站或车辆段上空加建楼板,在楼板上进行综合性物业开发。这种开发方式本质上是地表增厚、复合利用、空间加密的方式[1]。 具体方式是在满足地铁车站或车辆段建设运营管理技术限制条件下,在其上空加建楼板形成空中建设用地;在综合安排地铁交通组织、公交接驳、人行系统等功能布局基础上,复合商业、办公、酒店及商务公寓等用地功能,实现土地混合使用;按照高强度、高密度方式进行空间布局,构建优质、宜居、富有地铁特征的城市空间环境。 2、地铁上盖物业的形成背景 据了解,我国目前几座大都市修建地铁,投资几乎全部采取国家独资,部分由地方政府从银行贷款,靠发行债券融资。但是,从地铁运营经济收益情况来看,全部是靠政府给予政策财政补贴亏损运营。靠售票收回的资金,连支付银行的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