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选择题

1.某粒子含有6个电子、7个中子,呈电中性,则它的化学符号可能是( )。 A .13Al

B .13Al

C .13C

D .13C

2.下列粒子半径最小的是( )。 A .Na +

B .Na

C .Cl

D .Cl -

3.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 )。

A .K 4019与Ca 40

20

B .T 2O 与H 2O

C .K 4019与K 39

19

D .金刚石与石墨

4.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 )。 A .制催化剂的材料 B .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C .制农药的材料

D .半导体材料

5.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A .Na 、Mg 、Al 还原性依次减弱 B .I 2、Br 2、Cl 2氧化性依次增强 C .C 、N 、O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P 、S 、Cl 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6.下列各组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

A .OH -

、H 2O 、F -

B .NH 3、NH +4

、NH -

2 C .H 3O +

、NH +4

、NH -2 D .HCl 、F 2、H 2S 7.X 元素的阳离子和Y 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原子序数:X <Y

B .原子半径:X <Y

C .离子半径:X >Y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 <Y 8.下列各组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酸性:HClO 4>HBrO 4>HIO 4

B .碱性:NaOH >Mg (OH )2>Al (O H )3

C .稳定性:PH 3>H 2S >HCl

D .非金属性:F >O >S

9.同周期的X 、Y 、Z 三种元素,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XO 4>H 2YO 4>H 3ZO 4,则下列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X >Y >Z

B .单质的非金属性:X >Y >Z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 D.原子序数:X<Y<Z

10.铊是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铊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六周期,与铝是同族元素,元素符号是Tl,以下对铊的性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铊是易导电的银白色金属B.能生成+3价离子化合物

C.T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D.Tl3+的氧化能力比Al3+弱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双原子单质分子中的共价健一定是非极性键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正化合价数值上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负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13.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由此可以判断()。

A.R一定是第四周期元素

B.R一定是ⅣA族元素

C.R的气态氢化物比同族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

D.R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B.除第一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个元素

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

15.若短周期的两元素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3的化合物,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A.1B.3C.5D.6

16.a X n-和b Y m+为两主族元素的离子,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X<Y

B.a+n=b-m

C.Y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YO m

D.X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 n X

17.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

叙述中,正确的是()。

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

C.Y的氢化物的沸点比H2O的沸点高

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18.A、B、C、D、E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

物均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E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

半径最小的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A、B、C、D、E B.E、C、D、B、A

C.B、A、D、C、E D.C、D、A、B、E

二、填空题

19.有下列物质:①Cl2②Na2O2③NaOH④HCl⑤H2O2⑥MgF2⑦NH4Cl

(1)只由离子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2)只由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3)只由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

(4)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

(5)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6)由离子键和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7)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20.现有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

和为20,X、Y是同周期相邻元素,Y、Z是同主族相邻元素。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

X 、Y 、Z 。

21.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在学习、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列出了①~⑨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请回答:

(1)这九种元素分别是①(填元素符号,下同)、②、③、

④、⑤、⑥、⑦、⑧、⑨,其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2)在①、②、③三种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

(3)①、②、③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填元素符号)。

(4)⑥元素的氢化物是(填化学式),该氢化物在常温下与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所得溶液的pH (填“<”、“>”或“=”)7。

(5)⑧元素与①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填化学式),高温下灼烧该化合物时,火焰呈色。

22.氧化还原反应中除了原子守恒(质量守恒)外,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在一定条件下,-n

RO和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n

-

RO+6I-+6H+=R-+3I2+3H2O(R为主族元素)则:

3

(1)-n

RO中R的化合价为价,n值为。

3

(2)R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个,在周期表的族。

三、实验题

23.实验探究是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的基本途径。下面是某同学完成的探究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名称: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

实验药品:KBr溶液、KI溶液、氯水、溴水、碘水、四氯化碳、淀粉碘化钾试纸。

请回答:

(1)完成该实验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2)CCl4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3)该同学的实验设计不足之处是,改进的办法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考查原子结构及原子符号的表示方法。

2.A

解析:Na+只有2个电子层,而其他离子都有三个电子层。

3.C

解析:考查同位素的概念。

4.D

解析: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5.C

解析:同周期的元素原子从左往右半径依次减小,所以C、N、O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6.D

解析:HCl、F2、H2S的电子数和质子数均为18。

7.D

解析:X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Y的下一周期,所以,原子序数:X>Y,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Y。

8.C

解析:同周期的元素从左往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相应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增强,所以,稳定性:PH3<H2S<HCl。

9.B

解析:依题意知,三种元素同周期,则原子序数:X>Y>Z,原子半径:X<Y<Z,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

10.C

解析:考查同周期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铊的金属性远远大于铝,虽然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Tl(OH)3应该是碱。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11.A

解析: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aOH、NH4NO3。

12.A

解析:B.|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可能是非金属原子,如:He;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可能是金属原子,如:Bi。

13.D

解析:|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又最高正价+最低负价=4,所以最高正价为+6价,最低负价为-2价。R一定为ⅥA族元素,但位于第几周期不确定。

14.C

解析: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5.D

解析:B2O3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3,Al2O3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5,N2O3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1。

16.C

解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一般是上一周期的阴离子与下一周期的阳离子,由此判断X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Y的上一周期,所以,原子半径X<Y;两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即核外电子数相同:a+n=b-m;Y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Y2O m或YO m/2 (m 可能为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17.D

解析:从所给图形的形状能判断出来,给出的是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右半部分,能够判断出X、W、Y、Z、R对应的元素为N、P、S、Br、Ar。常温常压下,磷、硫的单质为固态,溴单质为液态;Br-的电子层有4层而Ar只有三层;H2S常温下为气体,H2O常温下为液体,所以Y的氢化物的沸点比H2O的沸点低,因为H2O分子间存在氢键;同周期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故选D。

18.C

解析: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加,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B、A、D、C、E。

二、填空题

19.(1)⑥ (2)④ (3)①(4)⑦ (5)⑤ (6)③⑦ (7)②

解析:考查化学键的类型。

20.O F Cl

解析:依题意知三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或相差1,可以先用3

20

,所以在ⅥA 和ⅦA 中寻找答案。

21.(1)Na K Mg Al C O Cl Br Ar Ar (2)KOH (3)K >Na >Mg

(4)H 2O 2K +2H 2O =2KOH +H 2↑ > (5)NaBr 黄

解析:先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出元素的种类,再依据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进行推断。

22.(1)+5 1 (2)7 ⅦA

解析:根据离子方程式等号左右电荷守恒可知n =1,RO -3中R 为+5价,但不能说明R 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就是5,因为+5价不一定是R 元素的最高正价,由R -知R 元素的最低负价为-1价,又|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知R 元素的最高正价为+7价。

三、实验题

23.(1)试管 胶头滴管 (2)萃取剂

(3)没有比较Br 2和I 2的氧化性强弱 把第③步改为:将溴水滴在KI 淀粉试纸上,观察试纸是否变蓝色(或KI 溶液+溴水+1 mL CCl 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解析:本实验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历年高考题汇总

物质结构与性质(2014年-2019年全国卷) 1.[2019年全国卷Ⅰ] 在普通铝中加入少量Cu和Mg后,形成一种称为拉维斯相的MgCu2微小晶粒,其分散在Al中可使得 铝材的硬度增加、延展性减小,形成所谓“坚铝”,是制造飞机的主要村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 (填标号)。 A. B. C. D. (2)乙二胺(H2NCH2CH2NH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氮、碳的杂化类型分别是、。乙二 胺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原因是,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 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 (填“Mg2+”或“Cu2+”)。 (3)一些氧化物的熔点如下表所示: 解释表中氧化物之间熔点差异的原因。 (4)图(a)是MgCu2的拉维斯结构,Mg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入以四 面体方式排列的Cu。图(b)是沿立方格子对角面取得的截图。可见,Cu原子之间最短距离x= pm,Mg原子之间最短距离y= p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MgCu2的密度是 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2.[2019年全国卷Ⅱ]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铁系超导材料,其中一类为Fe—Sm—As—F—O组成的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AsH3的沸点比NH3的________(填“高”或“低”),其判断理由是______。 (2)Sm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f66s2,Sm3+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3)比较离子半径F- O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一种四方结构的超导化合物的晶胞如图1所示。晶胞中Sm和As原子的投影位置如图2所示。 图中F-和O2-共同占据晶胞的上下底面位置,若两者的比例依次用x和1-x代表,则该化合物的化 学式表示为____________;通过测定密度ρ和晶胞参数,可以计算该物质的x值,完成它们关系表达式:ρ=_________g·cm-3。 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例如图1中原子1的坐标为(,,),则位于底面中心的原子2和原子3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9全国卷Ⅲ] 磷酸亚铁锂(LiFePO4)可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循环性能优良、安全性高等 特点,文献报道可采用FeCl3、NH4H2PO4、LiCl和苯胺等作为原料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周期表中,与Li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邻族元素是,该元素基态原子核外M层电子的自旋状态(填“相同”或“相反”)。 (2) FeCl3中的化学键具有明显的共价性,蒸汽状态下以双聚分子存在的FeCl3的结构式为,其中Fe的配位数为。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规律大全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规律大全 1.原子结构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注意:(1)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2)“核电荷数”与“电荷数”是不同的,如Cl-的核电荷数为17,电荷数为1. [质量数] 用符号A表示.将某元素原子核内的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整数值,叫做该原子的质量数. 说明(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的关系:A=Z + N. (2)符号A Z X的意义:表示元素符号为X,质量数为A,核电荷数(质子数)为Z的一个原子.例如,23 Na中,Na原子的质量数为23、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 11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1)当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时,没有确定的轨道,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的速度,也不能描绘出它的运动轨迹.在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时,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 (2)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几率多少的图像,叫做电子云.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不表示电子数,只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几率.电子云密度的大小,表明了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几率的多少. (3)在通常状况下,氢原子的电子云呈球形对称。在离核越近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小.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而只有当能量最低的电子层排满后,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电子层中.因此,电子在排布时的次序为:K→L→M…… (3)各电子层容纳电子数规律:①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1、2……).②最外层容纳的电子数≤8个(K层为最外层时≤2个),次外层容纳的电子数≤18个,倒数第三层容纳的电子数≤32个.例如:当M层不是最外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种版本的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种版本的比较研究作者:蔡文联文章来源::《化学教学》2007年01期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08-3-24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种版本的比较研究 蔡文联饶志明余靖知 摘要:根据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编定的高中化学教材已通过审定的有三种版本,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高中化学课程8个模块中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是属于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模块。本文将对新版三种教材(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设计思路、体系结构、栏目设置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有助于教师理解新课标、选择教材、教法以及把握教学尺度。 为了适应我国21世纪初化学课程发展的趋势,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多次讨论修改,于2003年出版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他们将高中化学课程采用模块的方式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共8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2个,选修模块6个。新课程“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兼顾“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适应不同地区和学校的条件。目前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编写的新版高中化学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共有3种,分别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宋心琦主编,以下简称人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王祖浩主编,以下简称苏教版),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王磊主编,以下简称山东科技版)。 在6个选修模块中,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突出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思想方法。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中,如何将新课程理念很好地融合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是值得广大化学教师研究、推敲的。因此,针对上述三种版本的教材(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进行具体的分析、比较、评价, 对教师在选择教材、教法以及把握教学尺度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材的简介

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律练习题

作业 1 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二周期,第ⅠA族 B.第二周期,第ⅤA族 C.第三周期,第ⅣA族 D.第三周期,第ⅤA族 2、下图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A.Mg2+ B.Cl C.Ar D.K 3、下列原子中,最容易形成阳离子的是() A. B. C. D.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 A.主要化合价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半径 D.最外层电子数 5、和氖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的微粒是()A.He B.K+ C.Cl- D.Na+ 6、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一组微粒是() A.Mg2+,Al3+,Cl-,Ne B.K+,Ca2+,S2-,Ar C.Na+,F-,S2-,Ar D.Mg2+,Na+,Cl-,S2- 7、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A m+和B n-,两种元素的质子数,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肯定 8、今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 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则A、B分别是() A.He和B B.C和Cl C.Na和Si D.C和Al 题目 1 2 3 4 5 6 7 附8 答案 9、有A、B、C三种元素,已知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和C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等,而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C能形成AC型化合物,A2+离子和B原子电子层数也相同.回答: (1)画出A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 (2)A、B、C三元素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2 1.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二章测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二章测试题2011-11 此试卷满分为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答案必须写在指定的位置,否则所做答案无效。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S:32 Na:23 Mg:24 Al:27 Cl:35.5 K:39 Ca:40 Fe:56 Zn:65 Cu:64 Ag:108 Ba:23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3分共36分) 1、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NaCl不导电,所以NaCl不是电解质 B、SO3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好,所以SO3是电解质 C、液态的铜导电性很好,所以铜是电解质 D、Na2O液态时能导电,所以Na2O是电解质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溶液都是纯净物②含氧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③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④能电离出OH-的化合物都是碱⑤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盐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A、全部 B、⑤⑥ C、③④ D、①② 3、能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 4、Ag+、PO-3 4 、Cl--B、Fe3+、H+、I-、HCO- 3 C、K+、Na+、NO- 3、MnO- 4 D、Al3+、Ca2+、SO-2 4 、CO-2 3 4、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酸,第二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是() A、空气、硫酸铜、硫酸 B、水、空气、纯碱 C、氧化铁、胆矾、熟石灰 D、硝酸、食盐水、烧碱 5、在标准状况下,下列气体含有的分子数最多的是() A、4 g H2 B、22.4 L O2 C、36.5 g HCl D、0.5 mol SO2 6、食盐分散到酒精中形成直径在1nm-l00nm之间的超细粒子,这样的分散系是 A、悬浊液 B、胶体 C、溶液 D、乳浊液 7、用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正确的操作是() A.FeCl3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即可 B.将FeCl3溶液滴入热水中,生成棕黄色液体即可 C.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即可 D.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即可。 8、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①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②不宜贮存溶液;③不能用来加热; ④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这些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下列溶液中Cl-浓度最大的是() A、250mL 1mol/L AlCl3溶液 B、300mL 5mol/L KClO3溶液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讲义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金属:Na、Mg、Al 单质 非金属: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纯盐氧化物:CO、NO等 净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按酸根分 无氧酸:HCl 强酸:HNO3、H2SO4、HCl 酸按强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一元酸:HCl、HNO3 合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 物多元酸:H3PO4 强碱:NaOH、Ba(OH)2 物按强弱分 质弱碱:NH3·H2O、Fe(OH)3 碱 一元碱:NaOH、 按电离出的HO-数分二元碱:Ba(OH)2 多元碱:Fe(OH)3 正盐:Na2CO3 盐酸式盐:NaHCO3 碱式盐: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物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 二、分散系相关概念 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 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 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①.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 ~100nm 围之,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②.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胶、3)(OH Al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课时1 原子结构 1.主族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主族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填充在最外层形成阴离子。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Ca2+:1s22s22p63s23p6B.O2-:1s22s22p4 C.Cl-:1s22s22p63s23p6D.Ar:1s22s22p63s23p6 解析:氧离子(O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B选项是氧原子(O)的电子排布式。 答案:B 2.下列电子排布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元素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 解析:A、B两项不符合洪特规则;C项,原子处于激发态,不是能量最低状态;D中能够表示该元素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 答案:D 3.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 B.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原子 C.2p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的X原子与3p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的Y原子 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 解析:A中1s2结构的原子为He,1s22s2结构的原子为Be,两者性质不相似;B项X原子为Mg,Y原子N 层上有2个电子的有多种元素,如第四周期中Ca、Fe等都符合,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C项为同主族的元素,化学性质一定相似;D项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碱金属元素可以,过渡元素中也有很多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故性质不一定相似。 答案:C 4.具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和离子,其对应的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的是() A.两原子其核外全部都是s电子 B.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离子 C.原子核外M层上的s、p能级都充满电子,而d能级上没有电子的两种原子 D.两原子N层上都有1个s电子,一个原子有d电子,另一个原子无d电子 解析:氢原子和锂原子都只有s电子但不在同一周期,A错;2s22p6的离子如果是阳离子的话,对应的元素就和2s22p6的原子对应的元素不在同一周期,B错;虽然M层上的s、p能级都充满电子,即使d能级没有电子,但4s上可能有电子或没有电子,C错。 答案:D 5. 已知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kJ·mol-1。请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错误的是() 元素I1I2I3I4 X 500 4 600 6 900 9 500 Y 580 1 800 2 700 11 600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规律大全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规律大全 1原子结构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注意:(1)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一所带的电荷数 (2) “核电荷数”与“电荷数”是不同的,如C「的核电荷数为17,电荷数为1. [质量数]用符号A表示?将某元素原子核内的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整数值,叫做 该原子的质量数. 说明(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的关系:A= Z + N . (2)符号A X的意义:表示元素符号为X质量数为A,核电荷数(质子数)为Z的一个原子.例如,J Na中,Na原子的质量数为23、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1) 当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时,没有确定的轨道,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 的位置和运动的速度,也不能描绘出它的运动轨迹.在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时,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 现机会的多少. (2) 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几率多少的图像,叫做电子云.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不表示电子数,只表 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几率.电子云密度的大小,表明了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几率的多少. (3) 在通常状况下,氢原子的电子云呈球形对称。在离核越近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的地方电子云密 度越小.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4)原子最外层中有8个电子(最外层为K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稳定的,这个规律叫“八隅律”?但如PCI5中的P原子、BeCl2中的Be原子、XeF4中的Xe原子,等等,均不满足“八隅律”,但这些分子也是稳定的. 2?元素周期律 [原子序数]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序号,叫做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

志强教育一对一讲义 教师: 王转转 日期: 星期: 时段: 学生签字:______ 课 题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学习目标 知道物质的分类,掌握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重点 离子反应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学习方法 讲练结合 学 习 内 容 与 过 程 一、 物质的分类 物质??????? ????? 单质????? (如 ) (如 )化合物????? (如 ) (如 ) (如 )氧化物(如 )混合物 例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O 2 B .Na 2O C .NaClO D .FeSO 4 2、 按要求给下列物质分类: ?Ba(OH)2 ? AgNO 3 ? BaCl 2 ? BaCO 3 ? FeCl 3 ?Mg(OH)2 ? BaSO 4 ?AgCl ?Ag 2CO 3 属于碱的是_______ ___ ___ 属于硝酸盐的是____ ____ 属于碳酸盐的是____ ____ 属于硫酸盐的是____ ___ 属于盐酸盐的是 ____ ____ 属于钡盐的是_____ ______ 以上题中的物质为例 ,填空。 易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海水 ②蒸馏水 ③氨水 ④食盐水 ⑤汞 ⑥液溴 ⑦硝酸溶液 ⑧硝酸银 ⑨纯碱 ⑩烧碱 ⑾乙醇⑿生石灰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盐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有机物的是 。 二、离子反应 1、电离: 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也不是非电解质。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重点汇总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重点汇总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1、掌握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 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按照分散质和分 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 (2)当分散剂为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将 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3、胶体: (1)常见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血液、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 (2)胶体的特性: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区别胶体与其 他分散系常用方法丁达尔效应。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 (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体系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Fe(OH)3胶体。 第二节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1、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 物。(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 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混合物)电解质溶液)。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 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固态电解 质(如:NaCl晶体)不导电,液态酸(如:液态HCl)不导电。 2、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离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 守恒。如:Al2(SO4)3=2Al3++3SO42- 二、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水。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 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②拆:把易溶的强电解质(易容的盐、强酸、强碱)写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高考题汇总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高 考题汇总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知识梳理:要描述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应从四个 第n能层有___个能级,每能层有__个轨道, 每个轨道最多容纳__个电子 (2007海南·25)A、B、C、D、E代表5种元素。 请填空: (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 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的元素符号为,C的元素符号 为; (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亚层为半充满,D的元素符号为,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的元素符号为,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09年福建理综·30)[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3分) 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 ①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②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m s n m p n ③R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 ④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 回答下列问题: (1)Z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在[Z(NH3)4]2+离子中,Z2+的空间轨道受NH3分子提供的形成配位键。 (3)Q与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甲、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b.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c.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d.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4)Q、R、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作答) (5)Q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6,其中分子中的σ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 (6)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晶体属于。 知识梳理:Abn型分子中孤电子对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分子中键角大小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9年海南化学·)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SO2、SO3都是极性分子 B.在NH4+和[Cu(NH3)4]2+中都存在配位键 C.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D.原子晶体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具有键能大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1.(2007海南·2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

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注意: 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X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 .......... 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 O 2 B . Na 20 2.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 高速公路关 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 . 溶液 B .悬浊液 C . 乳浊液 D . 胶体 3.能用 H + OH H 2O 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 . 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 B . Ba(OH) 2 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 . 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 D . 一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4.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 . C I 2T c 「 B . Zn i Zn 2+ C . H 2^H 2O D . Cu? CuCI 2 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 C .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 D .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 6. 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 K +、Mn04「、Na +、C 「 B . K +、Na +、N03「、CO 32 C . Na +、H +、N03「、SO 42一 D . Fe 3+、Na +、C 「、SO 42- 7. 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 可能是置 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③ C .①② D .③④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 CaCO 3+2HCI=CaCI 2+CO 2 f + H 2O C . 2H 2O 2 ; 2H 2O+O 2 f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 Cu 2++Fe=Fe 2++Cu B. 稀 H 2SO 4与铁粉反应:2Fe+6H +=2Fe 3++3H 2f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 H 2SO 4反应:Ba 2++SO 42一 =BaSO 4j D.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O 32 一 +2H +=H 2O+CO 2f 10 .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 5NaBr+NaBrO 3+3H 2SO 4=3Br 2+Na 2SO 4+3H 2O ,与该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 A . 2NaBr+Cl 2=2CaCI+Br 2 B . AICI 3+3NaAIO 2+6H 2O=4AI(OH) 3 J +3NaCl C . 2H 2S+SO 2=2H 2O+3S J C . NaClO D . FeSO 4 B . CaO+H 2O=Ca(OH )2 D . CaCO3 '' CaO+CO2f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教案 【课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 3、掌握第三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4、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了解周期表中主族与周期的性质递变[过程与方法]:查阅资料、阅读、比较、分析、讨论、归纳、信息处理、实验验证 [情感与态度]:1、.体验科学方法对科学研究的价值 2、认识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和对立统一的规律,形成正确的哲学观 【课前预习案】 1、复习上一节内容的原子结构 2、阅读教材13至18页,尽量寻找重点,寻找规律 3、填写教材14至15页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 4、掌握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5、从表1-2中找一些最外层电子数与内(或次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6、确定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核外电子在离核的一定区域内绕原子核作高速的运转运动,它们的运动是有一些规律的,否则就会发生碰撞等问题。原子的核外电子由于运动从而具有能量,而运动的速度或状态不同,又使这些电子的能量会有所不同。对于原子核来说,离核近的区域能量低,离核远的区域能量高,于是,科学家根据能量的高低和离核的远近将原子核外的一定空间形象的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将之称为电子层。科学家将原子核外一共分为了七个电子层,用n=1、2、3、4、5、6、7或(K、L、M、N、O、P、Q)来表示。 1、电子层 (其实,只有电子层还不能很好的表示电子在核外的排布,科学家还将其分为了电子亚层和轨道,这在以后的内容中学习,都是一些比较容易接受的内容。) 核外电子在排布的时候,不是想往哪里去就在那里排,而是首先排在能量低的地方,也就是K层,通常是一层排满后再排下一层。 2、电子排布规律: 1、电子总是尽可能的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里,然后才由里及外的向外排列 2、每个电子层最外排电子数为2 n2 (n为电子层数)

高一化学必修1_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含详细解答)1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 (9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一定由分子构成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混合物肯定是由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2.(2009-2010豫南七校期末)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包含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3 A.氧化物:CO2、NO、SO2、H2O B.碱:NaOH、KOH、Ba(OH)2、Na2CO3 C.铵盐:NH4Cl、NH4NO3、(NH4)2SO4、NH3·H2O D.碱性氧化物:Na2O、CaO、Mn2O7、Al2O3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与胶体 B.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C.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D.CuSO4·5H2O是一种混合物 5.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分散质粒子大小都在1~100nm之间 B.有丁达尔效应 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D.呈红褐色 6.离子方程式H++OH-===H2O所表示的反应是() A.所有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B.所有强酸和强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C.所有可溶性酸和可溶性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D.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 7.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能用离子方程式SO2-4+Ba2+===BaSO4↓来表示的是() A.BaCO3+H2SO4===BaSO4↓+H2O+CO2↑ B.BaCl2+Na2CO3===BaCO3↓+2NaCl C.Ba(OH)2+CuSO4===Cu(OH)2↓+BaSO4↓ D.BaCl2+Na2SO4===BaSO4↓+2NaCl 8.下列各组离子因为生成难溶物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Cl-、Fe3+、NO-3、OH- B.HCO-3、Cl-、Na+、H+ C.Ba2+、Cl-、CO2-3、K+ D.NH+4、K+、OH-、Cl- 。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铁和稀硫酸反应: 2Fe+6H+===2Fe3++3H2↑ B.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a2++CO2↑+H2O C.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Cu+Ag+===Cu2++Ag D.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Mg2++2OH-===Mg(OH)2↓ 10.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A.NH+4—气体法B.I-—沉淀法 C.Fe3+—显色法D.Ca2+—气体法 11.(贵州兴义市第九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次月考,17)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肯定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某元素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C.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12.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烧碱固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能引起下列离子浓度减小的是() A.HCO-3B.Cl-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

必修《化学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初中化学主要根据物质的组成介绍了物质的分类,如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将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在初中化学学习基础上,高中化学介绍了物质的简单分类法——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分类的标准侧重于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化学物质及其性质,帮助学生树立分类思想,进一步形成分类观。 一、初高中衔接教学中的知识断点 初中化学中,有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的概念及其跟酸或碱反应的性质,在本节有关氧化物的分类和以后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需要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概念,对此,初高中教材均未涉及,需要补充。 关于几种常见的酸及其分类,初中只要求几种常见的酸,知道是强酸还是弱酸,不要求从电离的角度去认识酸,也不要求从离子的角度去认识酸的通性。而高中则要求从电离的角度去认识酸,从电离程度去理解强酸和弱酸,从H+去感受非氧化性酸,从硝酸、浓硫酸去感受氧化性酸。为此,教学中应补充酸的其它分类,如含氧酸和无氧酸、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强酸和弱酸、氧化性酸和氧化性酸等、应该让学生知道盐酸>醋酸>碳酸。 关于碱,初中只要求几种常见的强碱,如NaOH、KOH、Ca(OH)2等,不涉及弱碱,但简单介绍NH4+的检验。 关于盐,初中也只简单介绍了几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可根据酸跟碱是否完全被中和分类但不作要求,没有正盐、酸式盐的概念,学生虽然初步认识了盐的组成,但是对盐的性质知之甚少。而高中则要求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盐进行分类,从物质的组成认识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和复盐,从物质的溶解性认识盐可分为可溶性盐和不溶性盐,在盐类的水解中,还可以从盐所对应的酸、碱的电离能力来分类等。学生很清楚盐分为可溶性盐和不溶性盐的依据,但对于哪些盐可溶、哪些盐不溶可就迷糊了。 在初中已学溶液、浊液的基础上,高中介绍了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及其性质。在分散系的认识基础上,高中要求重新认识溶液,了解溶液的组成。微粒大小是分散系分类的依据,也是影响性质的一个因素,微粒大小是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 二、初高中衔接教学中知识断点的突破 1.关于氧化物分类的教学 建议在课本P25实践活动1中,设计下列问题,实行渗透性衔接教学。 (1)带领学生回忆CO2和CaO的化学性质,并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从CO2和CaO分别与酸或碱的反应不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酸性氧化物 和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并整合归纳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3) SO2是酸性氧化物,请写出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编制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B.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的排序依据是原子的核电荷数 C.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的排序依据是相对原子质量 D.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规律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列就是一个族 B .主族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 C .副族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 .元素周期表每个长周期包含32种元素 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 B.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族 C.所含元素种数最多的族是Ⅷ族 D.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都是第ⅡA 元素 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反映原子结构和元素的化学性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由长、短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元素族称为主族 (除零族外) B .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C .短周期元素原子形成简单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 .互为同位素的不同核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不同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卤族元素都有正化合价 B.卤族元素的单质都只具有氧化性 C.卤族元素的最低化合价都是-1价 D.卤族元素氢化物都是强酸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卤族元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因此不能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反应 B.碱金属元素单质越活泼,其熔点和沸点就越高 C.卤族元素单质都能与水剧烈反应 D.卤族元素单质都能和氢气反应,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随单质氧化性的增强而增强 7、下列有关卤族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卤素单质从F 2到I 2,颜色加深,熔沸点升高 B.卤族元素从Cl 到I,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减弱 C.卤族元素从F 到I, HX 水溶液酸性增强 D.卤素单质氧化性F 2>Cl 2>Br 2>I 2,因此排在前面的卤素单质可将排在后面的卤素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8.下列有关卤族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密度:22Cl >Br B. 44HFO >HClO C.热稳定性:HBr>HI D.最外层电子数:Br>I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课标要求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3.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4.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能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 5.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的意义及其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 6.能够根据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判断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从而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7.了解Cl-、SO42-、CO32-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8.了解常见变化的分类方法。 9.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10. 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11.熟记常见物质的化合价,能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 原反应。 12.能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要点精讲 一、物质的分类

二、分散系相关概念 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 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 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 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①.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 ~100nm 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②.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胶、3)(OH Al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 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烧碱、液态氧、碘酒 B、生石灰、白磷、熟石灰 C、干冰、铁、氯化氢 D、空气、氮气、胆矾 2.根据某种共性,可将CO2、SO2归为一类氧化物。下列物质中,也属于同类氧化物的是() A、CaCO3 B、SO3 C、CuO D、KMnO4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残留物 B、洁净的食盐水 C、冰、水混合物 D、含氮30%的硝酸铵(NH4NO3) 4.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A、碱:Na2CO3 酸: H2SO4 盐: NaHCO3 碱性氧化物: SiO2 酸性氧化物: CO2 B、碱:NaOH 酸: HCl 盐: NaCl 碱性氧化物: Na2O 酸性氧化物: CO C、碱:NaOH 酸: CH3COOH 盐: CaF2 碱性氧化物: SO3 酸性氧化物: SO2 D、碱:KOH 酸: HNO3 盐: CaCO3 碱性氧化物: CaO 酸性氧化物: SO3 5.某种胶体在电泳时,它的粒子向阴极移动。在此胶体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①蔗糖溶液, ②硫酸镁溶液,③硅酸胶体,④氢氧化铁胶体,不会发生聚沉现象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 A、H2、O3 B、H2SO4、H2CO3 C、SO2、NO D、Na2SO3、KClO3 7.奥运五环代表着全世界五大洲的人民团结在一起。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满足如图中阴影部分关系的是() A、①NaCl②K2SO4③KCl④(NH4)2SO4 B、①Na2SO4②K2SO4③KCl④NH4Cl C、①NaCl②K2SO4③KCl④NH4Cl D、①Na2SO4②K2SO4③KCl④(NH4)2SO4 8.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