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刘凤科刑法要点(部分)

刘凤科刑法要点(部分)

1、常见罪名关于定罪身份的要求:

(1)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放纵走私罪:海关工作人员。

(3)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税务机关工作人员。

(4)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查禁犯罪活动职资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5)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掌握国家秘密的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单位犯罪

单位犯罪的法定性:单位犯罪以刑法明文规定为前提。某种犯罪行为“由单位实施”,但刑法没有将单位规定为行为主体时,应当而且只能对自然人定罪量刑。单位实施贷款诈骗的,按照自然人贷款诈騙罪论处。

单位犯罪的法律后果:

(1)双罚制:既处罚单位(对单位只能判处罚金,而不能科处其他刑罚。),也处罚直接责任人员。

(2)单罚制:只处罚直接责任人员,而不处罚单位本身。

常见的单位犯罪:

(1)单位受贿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人民团体。

(2)私分国有资产罪;主体与单位受贿罪一样,注意与贪污罪的界限。

(3)强迫劳动罪:自然人与单位都可以成立本罪。

3、结果加重犯

1.基本犯罪行为造成了加重结果,二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2.对加重结果至少有过失(有的只能是过失,有的包含故意)。

3.具有法定性。

常见的结果加重犯:

(1)劫持航空器(故意或者过失)致人重伤、死亡的;

(2)故意伤害(故意或者过失)致人重伤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的;

(3)强奸(故意或者过失)致使被害妇女重伤或者(过失)致使被害人死亡的;

(4)非法拘禁(过失)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

(5)绑架(过失)致使被梆架人死亡的;

(6)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过失)致人死亡的,虐待(过失)致人重伤、死亡的,包括引起被害人自杀的;

(7)抢劫(故意或者过失)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

(8)非法行医(过失)致使就诊人死亡的;

(9)抢夺(过失)致使被害人重伤或者致使被害人自杀的,成立抢夺罪,属于“情节严重”;抢夺(过失)致使被害人死亡的,成立抢夺罪,属于“情节特别严重”。以上情形,不再认定为抢夺罪与过失致人重伤(死亡)罪的想象竞合犯。

4、持有型犯罪

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持有假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等。

持有型犯罪具有兜底性质:难以认定其他犯罪时,才考虑持有型犯罪。制造后又持有,属于吸收犯,以重罪(制造犯罪)论处;走私、出售(贩卖)、运输行为本身就包含持有,不以持有论。

故意持有多种犯罪对象,成立多个持有型犯罪的,应当数罪并罚。

5、交通肇事罪的相关问题

(1)交通肇事后,行为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的,按照司法解释,成立交通肇事罪,属于“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论认为,该情形不排除同时成立不作为的过失致人死亡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属于想象竞合(注意考核不同理论)。

(2)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弃置于偏僻地点,致使其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的,成立故意杀人罪(不属于“逃逸致人死亡”);如果之前肇事行为成立犯罪,则数罪并罚;否则,只成立故意杀人罪一罪。

6、不真正不作为犯之结果回避可能性

只有行为人履行其义务可以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结果回避可能性),才能将危害结果归属于不作为行为;否则,只能将危害结果归属于危险来源。

做题时注意判断案件细节,凡是有表明行为人“即使救助,也不能防止结果”的情节,则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7、特殊正当防卫

第二十条第三款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邹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8、罪数之结合犯、想象竟合犯与牵连犯:

1.结合犯:针对数个原本独立的犯罪行为,刑法明文规定将其结合成为一个犯罪的情况,如绑架后杀害被绑架人,属于绑架罪的法定刑升格条件。

(1)成立结合犯,不能数罪并罚。(严格依照法条的规定理解结合犯的成立范围。

(3)结合犯存在未遂或者中止的可能性。

(4)中途参与被结合的犯罪行为的,仅成立被结合的犯罪。

2.想象竞合犯(想象的数罪、观念的竞合、一行为数法)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的情况。

(1)触犯一个法条(如特别法条、重法条等)便必然触犯另一法条(如普通法条、轻法条)时,属于法条竞合(当然,触犯普通法条时并不必然触犯特别法条)

触犯一个法条并不必然触犯另一法条,而是由于客观事实触犯了另一法条时,属于想象竞合犯。

(2)法条竞合时,行为仅侵害了一个犯罪的保护法益;想象竞合时,行为侵害了两个以上犯罪的保护法益。

(3)对于想象竞合犯,原则上择一重罪处罚,但第204条第2款规定属于例外。

3.牵连犯:犯罪的手段行为或结果行为,与目的行为或原因行为分别触犯不同罪名的情况。只有当某种手段通常用于实施某种犯罪,或者某种原因行为通常导致某种结果行为时,才存在牵连关系,即司考采取类型性牵连关系。

9、主刑:

1.主刑只能独立适用,同一犯罪只能判处一种主刑。

2.判处管制或者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禁止令;其期限与管制刑期或者缓刑考验期一致,同时起算,同时执行;禁止令的内容以预防犯罪为主,但不得妨害犯罪人正常的社会生活。

3.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但拘役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4.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参加劳动的,应当同工同酬;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给予报酬。

5.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计算;因同一犯罪事实先行羁押(包括行政拘留、限制人身自由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等)的,应折抵刑期,折抵原则为;剥夺自由日折抵限制人身自由2日,限制自由2日折抵剥夺自由1日。

10、死刑

(1)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有两种执行方式;死刑立即执行与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2)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处的以外,死刑(立即执行)必须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缓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死刑也可以有中级人民法院判决。

(3)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或者审判时(从被采取强制措施到执行死刑期间)存在过怀孕现象(包括分娩或者流产)的妇女,对同一犯罪事实无论什么时候判决的,不得适用死刑。审判时(至迟执行死刑时)年满75周岁的,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即不适用“不适用死刑”的规定)。

(4)死缓的法律效果:死缓期间没有故意犯罪,死缓结束,减为无期徒刑;有重大立功,减为25年有期徒刑;故意犯罪,査证属实(依法判处罪名成立)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立即执行)。

(5)累犯或者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缓的,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可以根据犯罪情节、人身危险性等同时决定限制减刑。

(6)死缓执行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缓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11、附加刑

罚金:(1)剥夺一定数额的金钱;(2)罚金数额不受犯罪人当前拥有财产的限制:(3)减免罚金不属于减刑制度的内容;(4)执行方式多样。

没收财产:

(1)没收犯罪分子个人合法拥有的没有用于犯罪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财产;

(2)应当为犯罪分子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

(3)同一犯罪行为,不可能同时适用罚金、没收财产;同一犯罪人,在数罪并罚时,可能同时适用罚金与没收财产,分别执行;

(4)没收财产判决生效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的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应当偿还;

(5)刑事附带民事赔偿部分优先于罚金、没收财产受偿;

(6)非法财产、违禁品、犯罪分子个人财产用于犯罪的工具等应当没收(不同于没收财产),属于被害人合法财产的,应当及时返还。

3.剥夺政治权利:(1)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犯罪分子必需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其他严重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2)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执行:独立适用的,1年以上5年以下;附加管制适用的,与管制刑期相同,同时执行;附加拘役、有期徒刑适用的,1年以上5年以下,从主刑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开始起算,其效力适用于主刑执行期间;附加死刑、无期徒刑适用的,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主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剥夺政治权利响应减为3年以上10年以下。

12、累犯:

1.法律效果:应当从重处罚,不得缓刑,不得假释。

2.一般累犯:(1)前后罪都是故意犯罪;

(2)前罪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3)实施前后罪时都已满18周岁;(3)后罪必须在前罪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执行完华或者赦免以后五年内实施。

3.特别累犯:(1)前后罪都是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活动犯罪或者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2)前罪刑罚必须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如果判处主刑的,必须主刑执行完;前罪仅判处附加刑的,要求附加刑执行完毕;前罪没有判处刑罚的,不成立累犯。

4.“执行完毕”:缓刑考验期间犯罪、缓刑考验期满之后犯罪、假释考验期间犯罪都不属于“刑罚执行完毕”犯罪;但假释考验期满之后犯罪,属于“刑罚执行完毕”后再犯罪。

13、.目的犯:

1.目的属于主观的超过要素,只要行为时存在于内心即可;认定犯罪成立或者判断是否既遂,不要求目的实现。

2.无法证明存在特定目的,要么无罪,要么成立其他犯罪。具有目的的犯罪人利用缺乏目的的人犯罪的,成立间接正犯,但两者可能成立共犯。

3.不要求特定目的、动机的犯罪,犯罪人出于何种目的、动机实施犯罪,不影响犯罪的成立。

常见的目的犯:

(1)走私淫移物品罪:“以牟利或者传播为目的”;否则不成立犯罪。

(2)抢劫罪、抢夺罪、盗窃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盗伐林木罪、合同诈骋罪以及各种金融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合同诈骗罪、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有明文规定);否则,可能成立故意毁坏财物罪等。

其一,骗取贷款,成立犯罪的,如果证明存在非法占有目的,成立贷款诈骗罪,否则成立骗取贷款罪。

其二,非法集资,成立犯罪的,如果证明存在非法占有目的,成立集资诈骗罪,否则成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3)开设賭场罪:“以营利为目的”;

(4)传播淫移物品牟利罪:“以牟利为目的”;否则成立传播淫移物品罪。

(5)贪污罪或者职务侵占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挪用公款,只要证明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成立食污罪,否则成立挪用公款罪。

(6)拐卖妇女、儿童罪:“以出卖为目的”;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证明以出卖为目的,成立拐卖妇女儿童罪,否则成立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

(7)偷盗婴幼儿的,证明以勒索财物为目的,成立绑架罪;证明以出卖为目的,成立拐卖儿童罪;否则成立拐骗儿童罪。

14、数罪并罚:

1.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总是要执行;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相加原则);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2.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的,执行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吸收原则)。

3.第69条: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判处刑罚;但管制的上限为三年,拘役的上限为一年,有期徒刑的上限为20年(前提是总和刑期不超过35年)或者25年(前提是总和刑期为35年以上)。

4.第70条:判决后、刑罚执行完毕之前发现漏罪的,将前后判决按照第69条并罚,已执行的刑期计算在并罚判决的刑期内(先并后减)。

5.第71条:判决后、刑罚执行完毕之前犯新罪的,将后罪的判决与前罪没有执行完毕的刑罚按照第69条的规定并罚(先减后并)。

6.判决后、刑罚执行完毕之前既发现渦罪还犯有新罪的,先按照“先并后减”原则并罚,再按照“先减后并”原则并罚。

7.相比较“先并后减”原则,“先减后并”原则更不利于犯罪人,实际执行刑期可能突破上限。

15、缓刑;

(一).缓刑是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故缓刑考验期间或者期满后再犯罪的,不成立累犯。这里的“原判刑罚”仅指罚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不包括附加刑,附加刑必须执行。

(二).缓刑的适用条件;

(1)累犯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得缓刑。

(2)可以缓刑的条件:宣告刑为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危险,宣告缓刑对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3)应当缓刑的条件:满足可以缓刑的条件,而且判决时属于不满18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或者已满75周岁的人。

(三)禁止令与社区矫正:宣告缓刑的,可以在缓刑考验期间同时适用禁止令,还必须适用社区矫正。

(四)缓刑考验期:

(1)拘役的绥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2)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平。

(3)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五)撤销缓刑:

(1)级刑考验期间犯新罪的,无论什么时候发现该罪,都应当撤销缓刑决定,只要新罪没过追诉时效,按照第69条数罪并罚。并罚后不得再宣告绥刑。

(2)在缓刑考验期间发现漏罪,撤销缓刑,漏罪没过追诉时效的,按照第69条并罚,并罚后可能再次宣告绥刑;缓刑考验期结束

后发现漏罪的,不得撤销缓刑决定,仅处罚漏罪。

16、减刑:

(一).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与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二)可以减刑的条件是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应该减刑的条件是有重大立功表现。

(三)减刑后实际最低执行刑期:有期徒刑为原判刑罚的一半;无期徒刑为13年;被判处死缓的累犯或者暴力犯罪分子在死缓考验期结束后,如果减为无期徒刑的,减刑后实际执行刑期最少25年,如果死缓考验期结束后减为25年,减刑后实际执行刑期最少20年。

(四).减刑由执行机关提出减刑建议书,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裁定是否减刑。

(五)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从裁定减刑之日计算有期徒刑的刑期。

17、假释:

(一).适用对象:

(1)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执行1/2以上刑期)、无期徒刑(执行13年以上)的犯罪分子。

(2)判处死缓的,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和25年有期徒刑后,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假释。

(3)最低执行刑期的要求存在例外:有特殊情况,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最低执行刑期的限制。

(二)实质条件:假释只通用于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犯罪分子。监狱法规定,如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假释。

(三)限制条件:

(1)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2)被判处死缓,2年考验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或者25年有期徒刑的,仍然不能假释(当然解释)。

(四)假释的适用:

(1)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剩余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10年。

(2)假释考验期从假释之日开始起算。

(3)假释考验期间依法适用社区矫正。

(4)假释考验期满,没有发现澜罪,没有犯新罪,没有违法假释规定的,原判刑罚视为执行完毕。故假释考验期满后再犯罪的,可能成立累犯。

(5)假释由执行机关提出假释建议书,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裁定是否假释。

(五)假释的撤销:

(1)假释考验期间犯新罪的,无论什么时候发现该罪,都应当撤销假释决定,只要新罪没过追诉时效,按照第71条数罪并罚(先减后并)。

(2)在假释考验期间发现漏罪,撤销假释,漏罪没过追诉时效的,按照第70条并罚(先并后减);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漏罪的,不得撤销假释决定,仅处罚漏罪。

18、追诉时效:

(一)追诉时效的期限;

(1)注意“不满五年”、“不满十年”是指不包含五年或者十年。如果法定最高刑期为15年有期徒刑的,则追诉时效为15年。

(2)只有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其追诉时效才是20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二)不受追诉期限限制的案件:

(1)侦查机关立案侦查后,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犯罪人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案件。

(2)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公检法该立案不立案的案件。

(三)追诉期限的计算:

(1)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开始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开始计算。

(2)在追诉期限内又犯新罪的,前罪的追诉期限从新罪成立之日重新起算。

19、犯罪未遂的特征

(1).“着手实行犯罪”,即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具有法益侵犯紧迫危险的行为。如果尚未着手,根据行为人没能着手的原因,分别认定犯罪预备(意志以外的原因)与犯罪中止

(意志以内的原因)。

(2).“未得逞”,即实行行为的逻辑结果、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的危害结果未发生。如果实行行为实现了该危害结果,即犯罪得逞,属于犯罪既遂。

(3).未得逞的原因是意志以外的原因:如果未得逞的原因是意志以内的,则属于犯罪中止。只要行为人自认为还能继续实施犯罪或者达到既遂,但自动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结果发生的,就属于“意志以内的原因”(以主观说为基础);否则,就是“意志以外的原因”。

(4)、故意犯罪的结果加重犯、加重构成要件以及结合犯存在适用加重法定刑、同时适用未遂处罚规定的情形,但量刑规则不存在未遂问题。

20、犯罪中止的认定

(1).中止的立法目的:犯罪中止处罚很轻,是为了鼓励犯罪分子放弃犯罪,其违法、责任程度下降,甚至消除。

(2).时间性:中止出现在犯罪过程中(包括预备行为中、实行行为中或者既遂之前),犯罪既遂后、未遂成立之后绝对不可能成立中止。

(3).自动性:中止的成立要求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的防治犯罪结果的发生。“自动性”即基于意志以内的原因,属于主动放弃犯罪;而被动放弃犯罪的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理论上有限定主观说、主观说与客观说,其中主观说是通说,但无论采取哪一学说,都要求符合中止的立法目的。

(4)客观性:要求行为人放弃犯罪或者为防止结果的发生作出了真挚的努力。

(5)有效性:要求中止行为防止了实害结果的发生,但不要求中止行为独立防止实害结果。如果犯罪行为导致了实害结果的发生,则成立犯罪既遂。

21、必要的共犯:

必要共犯与任意共犯相对,指分则明文规定必须由二人以上共同实行的犯罪,其处罚范围和程度遵循分则条文的规定。

对向犯包括:

(1)如果双方成立犯罪,罪名和法定刑都相同(如重婚罪)

(2)如果双方行为被认定为不同犯罪,当双方都成立犯罪时,具有共犯关系(如行贿罪与受贿罪)(3)刑法只处罚一方的行为,另一方的行为只要没有超出行为定型,就不成立犯罪(贩卖毒品罪,贩卖淫移物品牟利罪)。

聚众共同犯罪:重点掌握聚众斗殴罪(仅处罚首要分子与积极参加着)聚众淫乱罪(仅处罚首要分子与多次参加者)。

集团共同犯罪,包含任意共犯与必要共犯的情形,前者适用总则的规定,后者按照分则规定确定处罚范围与处程度(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22、教唆犯与帮助犯(狭义的共犯)

教唆犯与帮助犯的处罚根据为正犯(实行犯)实施了符合违法构成要件的违法事实(共犯的从属性理论)并在教唆故意或者帮助故意与违法事实一致的范围内承担责任。

教唆犯:即故意引起他人实施违法行为,只能以作为方式实施。

(1)教唆对象是否要求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理论上存在极端从属性说(肯定说)与限制从属性说(否定说)的分歧。

(2)教唆行为表现为任何引起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行为,不要求他人一定产生犯罪故意进而成立故意犯罪。

(3)教唆故意表现为故意引起他人实施可能侵犯法益的违法行为。

(4)如果刑法将某种唆使行为规定为独立犯罪,不属于教唆犯,而是实行行为。

帮助犯,即故意帮助他人实施违法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方式。

(1)有事前的帮助、事中的帮助,但事后的帮助不成立共犯,可能成立妨害司法活动的犯罪。

(2)有物理的帮助、精神或者心理的帮助,没有任何帮助力的不成立帮助犯;单纯降低法益侵害的行为不成立帮助犯。

(3)表面上属于社会生活中中立的行为,但明知他人正在或者马上实施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该帮助行为的,成立帮助犯。

(4)帮助犯是指故意帮助他人实施违法行为,不要求被帮助者一定产生犯罪故意进而成立故意犯罪。

(5)如果刑法将某种帮助行为规定为独立犯罪,不属于帮助行为,而是实行行为。

间接正犯、教唆犯与帮助犯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包含关系:

(1)根据共犯从属性理论,主观上只要具有帮助故意,客观上对实行行为至少起到了帮助甚至引起或者支配作用的,都成立帮助犯;主观上只要具有教唆故意,客观上引起甚至支配了实行行为的,成立教唆犯。

(2)根据共犯与认识错误理论,主观上具有支配他人实行犯罪的故意,但客观上只起到了教唆或者帮助他人实行犯罪的作用的,成立教唆犯或者帮助犯;主观上具有教唆他人实行犯罪的故意,但客观上仅起到了物理或者精神上帮助他人实行犯罪的作用的,成立帮助犯。

23、正犯(实行犯)

(1)在共同犯罪中,对违法事实起支配、控制等决定性作用的行为人属于正犯。正犯的处罚依据在于其行为本身。

(2)直接正犯,即行为人以自己的行为实施了符合违法构成要件的违法事实。这种情形要将违法事实直接归属于直接正犯。

(3)共同正犯,又称简单共犯,即二人以上以分工的方式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地共同实施了符合违法构成要件的违法事实。这种情形适用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

(4)间接正犯,即行为人通过强制、欺骗等手段支配、控制他人实施符合违法构成要件的违法事实。这种情形要讲被利用者实施的违法事实归属于间接正犯;至于双方是否成立共犯,则按照共犯原则认定。

24、共同犯罪与犯罪构成的关系

关于二者关系的理论解决如下问题:成立共犯是否要求符合同一犯罪构成。

完全犯罪共同说:要求各行为人的犯罪罪名完全相同;即使犯罪故意不同,也要认定都成立最严重的犯罪,并在该罪范国内成立共犯,只是按照不同犯罪的法定刑处罚,

部分犯罪共同说:从法律评价上看,只要各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存在重合内容,即在重合的犯罪范围内成立共犯,但可能分别定罪处罚。

行为共同说:只要二人以上共同有意思地实施刑法规定的符合违法构成要件要索的违法行为,即成立共犯;根据各自实施的行为以及责任要素,分别定罪处罚。

当前司法考试中,按照部分犯罪共同说、行为共同说得出的结论正确,那么该命题或者论断就正确。

25、责任阻却事由

没有责任能力:对于违法事实,如果由于行为人患有精神疾病等,在行为时没有辨认或者控制能力,则不负刑事责任(即不成立犯罪,下同)。

没有期待可能性:如果行为时不能期待行为人实施合法行为,即法律对行为人没有期待可能性,则不负刑事责任。

不可避免的违法性认识错误:违法性认识虽然不属于故意、过失的认识内容,但如果存在不可避免的违法性认识错误,则不负刑事责任。

刑事法定年龄:

(1)不满14周岁的人,对所有违法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有违法行为都要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A种特定违法行为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如果负刑事责任,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时已满75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已满14周岁不满16的人负刑事资任的范围:只要其行为在法律上或者事实上能够评价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人都要负刑事责任。

26、危害公共安全罪

(1).间谋罪:明知是间谋组织而参加或者接受其任务;为敌人指示轰炸目标。

(2).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为境外”,相对于窃取、刺探、收买行为,属于主观构成要件要素;相对于非法提供是客观构成要件要索。该罪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故意泄渦国家秘密罪并非对立关系。

(3).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主体与被资助对象无限制;超出资助,实施了具体犯罪的帮助行为的,成立具体犯罪的共犯。

(4).叛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叛逃后实施其他犯罪的,数罪并罚。

(5)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必须判处(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

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1)以放火、爆炸等方式杀人,危及公共安全的,成立放火等罪与故意杀人罪的想象竞合犯;没有危及公共安全的,仅成立故意杀人罪。

(2)按照同类解释规则,“危险方法”与放火、爆炸等一致;能评价为其他犯罪,并能实现罪刑相适应原则的,按其他犯罪论处。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资助恐怖活动罪,劫持航空器罪,劫持船只、汽车罪,破坏交通工具罪。

(1)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属于必要的共犯,如果还实施其他犯罪的,数罪并罚。

(2)资助恐怖活动不等于帮助实施具体恐怖活动犯罪的行为,后者要认定为具体犯罪的共犯。

(3)劫持航空器罪的既遂为控制航空器或者航线;适用普遍管辖原则的前提是劫持民用航空器;劫持航空器行为(故意或者过失)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航空器严重毁损的,处死刑;劫持航空器并将航空器抢走的,属于想象竞合犯,如果劫持后又抢劫机上乘客财物的,数罪并罚。

(4)劫持船只、汽车罪同时成立故意伤害(重伤或者致死)、故意杀人的,属于想象竞合犯。

(5)劫持火车、电车,足以使火车、电车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及公共安全的,成立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与盗窃之间不存在法条竞合关系,可能存在想象竞合。

非法买卖、运输危险物质罪,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芸失枪支不报罪。

(1)“买卖”包括买未再卖,单纯买或者卖;“运输”包括境内运输与境内外运输。

(2)“非法占有目的”是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的不成文构成要件要素;如果实施骗取、敲诈行为的,可能成立诈骗罪等;在枪支、弹药之间出现认识错误的,按照具体事实认识锗误中对象错误处理,以客观内容定罪;在枪支等与普通财物之间出现事实认识错误的,按照抽象事实认识错误的对象错误处理,以盗窃罪论处;盗窃枪支后又持有的,属于吸收犯;盗窃后意外发现属于枪支而持有的,并罚。

(3)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或者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出售枪支或者用于抵债的,属于“买卖”,不属于“出租”,但“赠送”枪支的属于永久“出借”。

(4)善失枪支不报罪属于不作为犯罪,要求主体是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造成严重后果”属于客观的超过要素(不要求认识,但要有认识的可能性)。

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重大责任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不报、慌报安全事故罪。

(1)交通肇事罪不属于身份犯;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成立交通肇事罪(肇事司机当然成立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指使者成立犯罪与否不以被指使者成立犯罪为前提。

(2)“逃逸”指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跑,“逃逸致人死亡”指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要求不救助与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如果救助就能救活被害人。作为加重情节,要求满足交通肇事罪的基本成立条件。

(3)肇事后转移被害人、弃置被害人,致使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的,成立故意杀人罪,先前行为如果成立犯罪的,数罪并罚。误以为肇事行为致人死亡,毁尸灭进才导致被害人死亡的,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先前行为如果成立犯罪的,数罪并罚。

(4)危险驾驶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成立交通事故罪;危险驾驶行为又成立其他犯罪的,择一重罪处罚。

27、走私罪特殊罪名:

(1)走私武器、弹药罪:包括鉴定为真枪的仿真枪,各种弹头、弹壳(扩大解释,如果无法组装或者使用,则成立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2)走私假币罪:仅限于假币,不包括变造的货币。走私变造的货币,成立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

(3)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仅限于从境内走私到境外,如果从境外走私到境内,成立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4)走私淫移物品罪:以牟利或者传播为目的、

28、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伪造货币罪与变造货币罪:

(1)“货币”包括正在流通的人民币(含硬币、普通纪念币、贵金属纪念币)、港元、澳门元、新台币以及其他国家及地区的法定币。

(2)“伪造”货币的本质在于使非属于此种货币的材料取得此种货币的形式,而“变造”货币的本质在于使同一种货币材料改变数额、数量。

(3)伪造后持有、使用假币的,属于吸收犯;伪造后出售、运输自己伪造的假币的,成立伪造货币罪,从重处罚。

持有、使用假币罪与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

(1)“使用”是将假币作为真货币而置于流通,但要求以对方不明知是假币为前提,否则成立出售假币罪(对方可能成立购买假币罪)。

(2)出售、购买假币又使用的,并罚;购买假币又使用的,成立购买假币罪,从重处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的“公众”包括以下情形:

(1)在向亲友或者单位内部人员吸收资金的过程中,明知亲友或者单位内部人员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而予以放任的。

(2)以吸收资金为目的,将社会人员吸收为单位内部人员,并向其吸收资金的。

洗钱罪:

(1)七种上游犯罪:以各种上游犯罪的事实成立为认定前提,不要求罪名一定是洗钱罪上游犯罪的罪名;上游犯罪尚未依法裁判,但查证属实的,不影响本罪认定;上游犯罪事实可以确认,因行为人死亡等原因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或者依法以其他罪名定罪处罚的,不影响犯罪认定。

(2)洗钱行为包括任何帮助他人掩饰、隐瞒七种上游犯罪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行为,但自洗钱的行为不成立犯罪;同时成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或者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脏罪的,属于想象竞合犯。

(3)在七种上游犯罪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之间出现认识错误的,适用具体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原则,不影响洗钱罪的成立。

高利转贷罪: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成立本罪要求套取信贷资金时就具有转贷牟利的目的。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如果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则成立贷款诈骗罪等。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与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危害行为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危害行为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危害行为。2014年司法考试复习已经开始,刑法是司法考试复习的重点,法律教育网为考生整理了危害行为这一节的讲义,希望能够对考生的复习有所帮助。 精彩链接: 司考刑法辅导:特殊正当防卫 司考刑法辅导:自救行为 司考刑法辅导:犯罪未遂 司考刑法辅导:犯罪中止的自动性 (一)概述 1.刑法上的危害行为:基于人的意识和意志支配实施的客观上侵犯法益的身体活动。危害行为三特征: (1)有体性(客观要素):身体活动包括举动和静止,不包括犯意形成与流露。 (2)有意性(主观要素):刑法只调整有意识和有意志支配和控制的行为,而不包括反射动作、睡梦中的举动等等。 (3)有害性(实质要素):刑法只禁止在客观上危害社会的行为,对社会无害的身体举止不会被规定在刑法中。其社会危害表现为法益侵犯性(对法益的实际侵犯和侵犯危险)。 2.刑法上的行为包括实行行为、预备行为、教唆行为、帮助行为。其中实行行为是刑法的中心概念,因为实行行为是刑法分则规定的、具有法益侵犯急迫可能性的行为,是刑法主要禁止的行为。 (1)实行行为的判断标准: 第一,形式上符合客观构成要件,而且具有法益侵害的紧迫性(“着手”属于实行行为的起点)。实行行为通常是刑法分则规定的,但刑法分则规定的行为并不一定是实行行为,有可能属于预备行为。 第二,属于类型性的法益侵害行为,即从社会相当性上评价属于社会生活中被禁止的有法益侵犯可能性的行为。

(2)直接正犯与间接正犯。 行为人以自身的直接、积极的身体活动实行犯罪的,是直接正犯(直接实行犯)。 行为人通过支配他人进而支配犯罪事实的,是间接正犯(间接实行犯)。 (二)作为与不作为的关系 1.概念。 作为:即积极的行为,指以积极的身体举止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体现为违反禁止规范,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利用他人、物质工具、动物或者自然力等等。 不作为:即消极的行为,指行为人在能够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该义务。体现为违反禁止规范与命令规范。 2.不作为犯罪的分类。 真正(纯正)不作为犯:刑法明文规定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如遗弃罪,丢失枪支不报罪,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罪等。 不真正(不纯正)不作为犯:行为人以不作为形式实施的通常为作为形式的犯罪。法律敎育网 3.作为与不作为的关系。 (1)作为与不作为的竞合:案件可以分别从作为或者不作为角度解释其都成立该罪。 (2)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成立某罪要求客观行为同时包括作为和不作为的行为内容。 (三)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立条件 不作为与作为的相当性取决于行为人应当阻止危险但未排除或者控制既存的危险。 1.作为义务的发生根据。 (1)基于对危险源的支配产生的监督义务。 (2)基于与法益的无助(脆弱)状态的特殊关系产生的保护义务。 (3)基于对法益的危险发生领域的支配产生的阻止义务。 2.作为可能性。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诈骗罪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诈骗罪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诈骗罪。俗话说“得民刑者得天下”,刑法的复习在司法考试复习中是非常重要的。法律教育网为考生整理了诈骗罪的名师讲义,供考生复习参考。 精彩链接: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盗窃罪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侵犯财产罪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诬告陷害罪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非法拘禁罪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知识要点: (一)行为结构 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对方(被骗者)产生错误认识→对方(被骗者)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或第三者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害。 1.行为人实施了欺骗行为:虚构事实与隐瞒真相,即让对方陷入处分财产的认识错误的行为。 (1)行为内容:在具体状况下,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调虎离山、掉包类型的欺骗不成立诈骗罪,而是成立盗窃罪。 (2)欺骗方法:语言欺骗与文字欺骗,包括明示或默示的虚假举动表示。 (3)欺骗方式:作为或者不作为(即有告知某种事实的义务,但不履行这种义务,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或者继续陷入错误认识,进而利用这种认识错误取得财产的)。 (4)欺骗程度:必须达到足以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自己出卖的商品进行夸张,如果处于一般商业惯例许可或者社会容忍范围内,而交易本身还有讨价还价余地的,不具有使他人处分财产的具体危险,不是欺骗行为。

5.21刘凤科刑法YY讲座笔记整理

5月21日晚19:30 刑法公益讲座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事实认识错误 刘凤科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对应讲义P30-P37)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构成要件意义上的实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一)因果关系的理论意义 1.解决能否将实害结果归属于实行行为的问题。但因果关系与是否需承担刑事责任并无直接联系。需牢记: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是两码事! 2.影响故意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判定和过失犯罪是否成立的认定。实行行为导致了实害结果,才可能构成犯罪既遂。没有因果关系与无法证明具有因果关系(没有证据证明的,就是不存在的),在罪的认定上具有完全一样的效果。 3.影响结果加重犯的认定。必须基本犯罪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才可能成立结果加重犯。 4.影响罪数认定。实害结果归属于同一个行为,只可能成立一罪;实害结果分别归属于不同的危害行为,则可能成立数罪。 (二)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特点 1.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的共性:客观性(是否具有因果关系,不因任何人的意志而转移;但因果关系错误是指客观因果发展与行为人预想的不同,与本考点无关)、顺序性(P31页最下方案例,行政责任上认定的因果关系,并不必然符合刑法上因果构成。必须是先有行为、后有结果,才可能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相对性、规律性、复杂性。客观性、顺序性是比较容易考查的内容 2.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特殊性:内容的特定性。某些犯罪必须符合一定的发展过程,才认为具有因果关系。重点注意诈骗罪、敲诈勒索罪、抢劫罪的因果关系。 诈骗:被害人因错误认识处分财物、行为人因此而取得财物,才成立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被害人基于将信将疑的心理而处分财物,也成立因果关系。 敲诈勒索:被害人因恐惧心理而处分财物,才成立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须注意:被害人不是基于错误认识或恐惧心理,而是基于对行为人的怜悯心理处分财物,不认为行为人的行为与被害人具有因果关系,不可能构成诈骗罪或敲诈勒索) 抢劫:行为人完全压制被害人反抗、强行取得财物,才成立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三)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 1.合法则的因果关系。能从自然经验法则判断行为导致法益陷于现实危险,并直接导致实害后果出现,则可以直接认定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行行为合法则(符合客观规律必然)地造成了结果时,结果就是实行行为的危险的现实化,应当直接肯定因果关系,将结果归属于实行行为。 (1)假定的因果关系。行为导致结果发生;但如果没有行为人的危害行为,由于其他原因,该结果仍会出现。此情况下,仍应认定危害行为与实害结果间的因果关系(2)可替代的充分条件。

刘凤科5-犯罪构成要素分类

犯罪构成要件要素分类 核心内容:刑法规定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所以刑法中大多数构成要件都是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消极的构成要件极为罕见。除此之外,犯罪构成要件要素还有哪些分类?以下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1、记述(明确)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规范(不明确)的构成要件要素 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在解释构成要件要素和认定是否存在符合构成要件要素的事实时,只需要法官的认识活动即可确定的构成要件要素。只需要进行事实判断、知觉的、认识的活动即可确定的要素。通常情况下,我们对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的认识不存在障碍。 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在解释构成要件要素和认定是否存在符合构成要件要素的事实时,需要法官的规范的、评价的价值判断才能认定的构成要件要素。——即这些用语的含义是需要解释才得适用的,在日常生活用语中没有明确的界限。大致可分为三类: a.法律的评价要素。国家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公私财物 b.经验法则的评价要素。入户抢劫中的“户”,例如,乞丐在桥洞下的住宅、牧民的账篷、渔民的渔船。 c.价值的评价要素。猥亵、淫秽物品等。 d.“量”的评价要素。如“数额较大”、“严重残疾”、“情节严重” 2、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与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积极的、正面的表明犯罪成立的要素。 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消极的、反面的否定犯罪成立的要素。 因为刑法规定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所以刑法中大多数构成要件都是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消极的构成要件极为罕见,例如刑法389条第三款的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特别提示】注意区分小计的构成要素和重庆、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规定。前者是不成立犯罪的条件,后者是成立犯罪、但存在从宽处罚的清洁,因此只是处罚原则的规定。 3、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和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表明行为外在的、客观面的要素,例如行为、对象、结果、构成身份等。 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表明行为人内心的、主观面的要素,例如故意过失、目的、动机等。 4、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刑法条文明文规定的要素。绝大多数的构成要件都是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刑法条文表面上没有规定,但实质上是必须具备的要素。例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就是盗窃罪的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非法拘禁罪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非法拘禁罪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非法拘禁罪。俗话说“得民刑者得天下”,刑法的复习在司法考试复习中是非常重要的。法律教育网为考生整理了非法拘禁罪的名师讲义,供考生复习参考。 精彩链接: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故意伤害罪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司法考试刑法要点:非法经营罪 司法考试刑法要点:骗取出口退税罪 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法益:他人现实的身体活动自由,即“现实的自由说”(限定说)。理论上还有“可能的自由说”(非限定说)。 (一)成立条件 1.行为对象:他人(具有身体活动自由的自然人),并要求认识到其自由被剥夺的事实。 2.行为内容: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的身体自由。 (1)直接拘束他人的身体(如捆绑他人四肢,使用手铐拘束他人双手)与间接拘束他人的身体(如将他人监禁于一定场所,使其不能或明显难以离开、逃出)。 (2)剥夺人身自由的方法包括有形与无形的方法。

(3)可以暴力、胁迫方法拘禁他人与利用他人的恐惧心理予以拘禁(如使被害人进入货车车厢后高速行驶,使之不敢轻易跳下车)。 (4)包含作为与不作为方式。 (5)非法拘禁是一种持续行为。 3.非法性:不具有违法阻却事由。 4.责任条件:故意,但不以出卖、勒索财物为目的。 (1)以非法绑架、扣留他人的方法勒索财物的,成立绑架罪。 (2)以出卖为目的非法绑架妇女、儿童的,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 (3)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后,非法剥夺其人身自由的,数罪并罚。 (二)非法拘禁罪的处罚 1.第1款:“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是一项基本规定,应当适用于前三款。 (1)在行为人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情况下,则不能再适用“具有殴打情节的,从重处罚”的规定。 (2)如果侮辱行为表现为暴力侮辱,则不能再适用“具有……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的规定,否则违反了禁止重复评价的原则。 (3)如果侮辱行为表现为暴力以外的方式,则应适用“具有……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的规定。 2.第2款:非法拘禁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关系。 (1)结果加重犯:非法拘禁致人重伤、死亡,是指非法拘禁行为本身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结果加重犯),重伤、死亡结果与非法拘禁行为之间必须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直接性要件)。行为人对重伤、死亡结果必须具有预见可能性。 (2)想象竞合犯:行为人明知某种拘禁行为本身会导致他人死亡,却实施该拘禁行为,因而致人死亡的,成立非法拘禁罪与故意杀人罪的想象竞合犯;非法拘禁行为本身致人轻伤的,属于想象竞合犯。法律敎育网 (3)法律拟制:非法拘禁后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成立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非法拘禁使用超出拘禁行为所必需的范围的暴力致人死亡,而没有杀人故意的,才适用《刑法》第238条第2款后段的规定,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2015司法考试刑法分则笔记(刘凤科讲义摘录)

分论概说 罪状 一、简单罪状:仅规定了犯罪名称,没有具体描述犯罪特征的罪状 二、叙明罪状:对犯罪构成特征做了详细描述的罪状 三、引证罪状:引用刑法的其他条款来说明和确定某一犯罪特征的构成特征 四、空白罪状:没有说明具体的犯罪构成要件,但指明了必须参照其他法律法规的罪状 罪名 一、单一罪名:一个条文只表达一个罪名 二、选择罪名:一个条文规定了多个选择行为,既可以概括使用,也可以分拆使用 三、概括罪名:条文规定了多类型的行为也只构成一个罪名,不数罪并罚 注意规定 一、刑法在已做基本规定的前提下,提示司法人员注意,以免司法人员忽略的规定 二、判断注意规定的方法:假设取消这条条文,条文中事项的处理结论依然如此的为注意规定 法律拟制 一、指将原本不符合某项规定的行为,也按照该规定处理 二、判断法律拟制的方法:假设取消这条条文,条文中事项的处理结论与实际规定不符的为法律拟制 三、常考法律拟制: 1、非法拘禁罪、聚众斗殴罪中超越拘禁必要,过失致人伤残、死亡,按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论处 2、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虐待被监管人罪超出必要,过失致人伤残、死亡,按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 罪论处 3、非法组织卖血、强迫卖血罪故意或过失导致他人伤害的,按照故意伤害罪论处 4、聚众“打砸抢” ,致人伤残或死亡的,按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论处,毁坏或抢走公私财物,按抢劫 罪论处 5、抢夺罪,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抢劫罪论处 6、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暴力相威胁的,按抢劫罪论处 7、信用卡诈骗罪中,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或者对ATM机使用的,依照盗窃罪论处 8、为卖淫、嫖娼通风报信的,依照窝藏、包庇罪论处 危害国家安全罪 (犯本章罪名的,应当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间谍罪 一、行为方式: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二、法律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叛逃后又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任务的,触犯叛逃罪和本罪数罪并罚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一、行为对象:情报,做缩小解释,只包括涉及国际安全利益和其它不公开事项 二、区分: 1、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境内境外,主观明知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 2、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行为时没有为境外传播意图,但获取后提供境外的,定本罪 3、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秘密得具体内容 三、“为境外”相对于窃取、刺探、收买来讲是有为境外的目的;相对于非法提供来讲是客观事实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资助本法102至105条规定的犯罪(分裂国家的犯罪行为),构成本罪 1、资助的主体和对象没有特殊限定(都可以是境内外的机构、组织、个人) 2、行为限于资助。如果还参与共同组织、策划、实施102至105规定的犯罪,以相关犯罪的共犯论处 叛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第二款: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叛逃的(不要求履行公务期间),从重处罚。注:发生叛逃行为就既遂,不要求进行危害国家安全行为 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放火罪:防火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否则成立其他犯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等) 一、行为方式:包括作为和不作为方式;引起危险或负有义务不作为亦可构成本罪 二、犯罪形态:开始点火是着手;独立是既遂 三、用放火等方法杀人,危害公共安全的,成立故意杀人罪与放火罪等的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用放火 等方法杀人,没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只成立故意杀人罪 注:用防火、爆炸等方法伤害他人或者过失致人死亡,或者毁坏他人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成立放火罪、爆炸罪等。没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分别成立故意伤害罪(致死)过失致人死亡罪或故意毁坏财物罪 四、放火罪是故意犯罪、失火罪是过失犯罪。若故意、过失存在疑问,造成严重后果,直接按照失火罪处理 投放危险物质罪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故意杀人罪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故意杀人罪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故意杀人罪。2013年司法考试已经结束,很多考生开始了2014年司法考试的复习。在司法考试复习初期,主要复习刑法和民法部分,法律教育网为考生整理了刑法分则部分的名师讲义,本文主要讲解故意杀人罪。 精彩链接: 司法考试刑法要点:非法经营罪 司法考试刑法要点:骗取出口退税罪 司法考试刑法要点:信用卡诈骗罪 司法考试刑法要点:贷款诈骗罪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法律拟制为故意杀人罪的情形: (1)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 (2)刑讯逼供或暴力取证致人死亡的; (3)虐待被监管人致人死亡的; (4)聚众“打砸抢”致人死亡的; (5)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 2.数罪并罚: (1)强奸过程中杀害前来阻止的第三人的,强奸罪与故意杀人罪并罚。 比较:抢劫过程中杀害前来阻止的第三人的,只成立抢劫罪一罪,属于抢劫致人死亡。 (2)强奸妇女、奸淫幼女过程中或者之后杀害被害人的(故意的情形),强奸罪与故意杀人罪并罚。 比较:强奸妇女、奸淫幼女致使被害人死亡的(过失的情形),成立强奸罪的加重犯。

(3)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虐待被监管人之后,故意杀害被害人的,数罪并罚。 比较:非法拘禁行为本身过失导致被害人死亡的,成立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 非法拘禁之后的暴力行为导致被害人死亡的,拟制为故意杀人罪一罪。法律敎育网 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虐待被监管人行为本身导致被害人死亡的,法律拟制为故意杀人罪一罪。 3.牵连犯:为杀人而非法侵入住宅或者毁坏财物。 比较:为杀人而盗窃枪支的,数罪并罚。 4.自杀相关行为 (1)相约自杀:二人以上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 (2)引起他人自杀:行为人所实施的某种行为引起他人自杀身亡。 (3)教唆或帮助自杀。 当教唆、帮助(与共同犯罪中的教唆、帮助不是等同概念)自杀的行为,具有间接正犯性质时,成立故意杀人罪。 第一,欺骗不能理解死亡意义的儿童或者精神病患者等人,使其自杀的,属于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 第二,凭借某种权势或利用某种特殊关系,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心理强制方法,使他人自杀身亡的,成立故意杀人的间接正犯。 第三,行为人教唆自杀的行为使被害人对法益的有无、程度、情况等产生错误,其对死亡的同意无效时,也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法律教育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共同犯罪概述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共同犯罪概述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共同犯罪概述。俗话说“得民刑者得天下”,刑法的复习在司法考试复习中是非常重要的。法律教育网为考生整理了共同犯罪概述的名师讲义,供考生复习参考。 精彩链接: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事实认识错误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紧急避险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 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 二、共同犯罪与犯罪构成的关系 (一)共同犯罪与犯罪构成 共同犯罪以具备犯罪构成为前提:共同犯罪没有特殊的犯罪成立条件,其特殊性体现在各个行为人的犯罪故意与犯罪行为的“共同”点之上。 1.犯罪概念具有不同含义,共同犯罪在有的情形就是指具备客观要件意义上的共同犯罪。 甲(15周岁)求乙(16周岁)为其抢夺作接应,乙同意。某夜,甲抢夺被害人的手提包(内有1万元现金),将包扔给乙,然后吸引被害人跑开。乙害怕坐牢,将包扔在草丛中,独自离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2年试卷二第9题) A.甲不满16周岁,不构成抢夺罪 B.甲与乙构成抢夺罪的共犯 C.乙不构成抢夺罪的间接正犯 D.乙成立抢夺罪的中止犯 答案D.

2.成立共同犯罪,只要符合同一个犯罪成立条件即可,对量刑情节(加重情节或者减轻情节)不作一致性要求。 (二)共同犯罪中“共同”的理解 对于共同犯罪中“共同”的理解,理论上存在三种观点,即行为共同说、完全犯罪共同说与部分犯罪共同说。其中部分犯罪共同说是当前司法考试中坚持的观点,属于司法考试中每年必考的知识点。法律敎育网 部分犯罪共同说认为,二人以上虽然共同实施了不同的犯罪,但当这些不同的犯罪之间具有重合的性质时,则在重合的限度内成立共犯。根据部分犯罪共同说,只要二人以上就部分犯罪具有共同的行为与故意(具有重合性质),便成立共犯,在成立共犯的前提下,又存在分别定罪的可能性。 部分犯罪共同说这一考点的难点在于如何判断两罪之间具有重合性质。下面对常见的重合性质的情形做了归纳: 1.法条竞合的情形:在普通法条规定的犯罪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 2.当两种犯罪所侵犯的同类法益相同,其中一种犯罪比另一种犯罪更为严重,从规范意义上说,严重犯罪包含了非严重犯罪的内容时,也存在重合性质,能够在重合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 3.两种犯罪所侵犯的同类法益不完全相同,但其中一种罪所侵犯的法益包含了另一犯罪所侵犯的法益,在重合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 4.在犯罪性质转化的情况下,如果数人共同实施了转化前的犯罪行为,而其中的部分人实施了转化行为,但他人不知情的,应就转化前的犯罪成立共同犯罪。 法律教育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刘凤科教你学刑法

名师教你学系列--刘凤科教你学刑法 2014年12月18日YY公益讲座 关于讲义的变化 总体评价:15年的土豪金版讲义的内容更加丰富,与14年讲义相比,抽取了真题部分和习题部分。真题与习题,独立印刷出版。 1、关于同学反应说15年的土豪金版讲义的理论部分有难度 刘凤科老师说:刑法理论有一定的高度,是一个世界,必须掌握这个世界的基本语言,论述的方式,这样才能和“这个世界的人”对话,所以不要祈求简单的掌握刑法,简单的理论知识已不足以应付司法考试。 笔记组心得分享:二娃说,“简单不是你要走的路”。大家要战胜畏难的心理,好好的把书看完哦~在年前把土豪金版刑法讲义看2遍以上,年后听厚大官网上免费课堂的系统强化班,讲义与听课相结合,相得益彰,能更好的掌握刑法! 2、15年土豪金版讲义的特点之一:知识重点更加突出,必考点讲得更加透彻,增加了新例子。通过例子将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解说,内容更加充分。 3、15年土豪金版讲义的特点之二:对命题老师对最近几年比较重视的知识点,新的理论观点,典型的例子,在讲义中进行了充分的说明。 ** 插播-- 关于听刘老师的课,看其他机构的的书** (是完全不可取的!) 刘凤科老师认为:大家听他的课是对他授课的肯定,但是,他的书也不比别人的差。外面宣传听他的课,看其他机构的书,是某些机构的一种宣传手段。书和授课是高度统一的,大家应该听谁的课,就看谁写的书,这样对掌握知识更有帮助。 4、15年土豪金版讲义的特点之三:对刑法中的一些重要的不同学说,不同理论,不同观点作了解读,对其由来作了说明。 刘凤科老师说:这个调整是根据命题方向,命题模式以及命题老师最新的命题动作,司法考试命题的改革而作出的,希望通过这样的调整能减少大家学习刑法上走的弯路,能够顺利的通过2015年的司法考试! 笔记组心得分享:二娃说,他的的书和授课,看一次,听一遍是不够的,多看几次,多听几遍才能更好的掌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小编认为大家都是懂的,所以,如果看一次,看不懂,听一遍,听不明白,也没关系的,学习是有“从不了解到了解的过程”,不要心急,沉下心来,再看一次,再听一遍,“次数”到了,自然就明白!

刑法复习笔记(部分)——刘凤科精讲

第一章刑法概说 第一节刑法的概念、性质和任务 一、刑法的概念 1.概念:刑法是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部门法,凡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主要是刑罚)的法律规范,都属于刑法。 2.刑法渊源: (1)在我国,广义的刑法包括刑法典(即狭义刑法,其中包含10个刑法修正案)、单行刑法、附属刑法(又叫行政刑法)。 (2)我国其他法律中虽然规定有涉及刑事责任的法律条文,但不是独立的刑法法则,并没有规定新的刑事责任内容,而是一种参照规定,即以刑法规定为准判断是否对其定罪处罚,故我国现行刑法不存在附属刑法。 3.立法状态与指导思想。 (1)1979年7月1日通过刑法典(1980年1月1日施行);1997年3月14日修订了刑法典(1997年10月1日施行);迄今为止颁布了10个刑法修正案。 (2)1997年修订刑法有着鲜明的指导思想:制定一部有中国特色的统一的比较完备的刑法典,保持刑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原来笼统的规定尽量做出具体的规定。 二、刑法的性质 1.刑法规定的内容特定。只规定犯罪刑罚及其二者的关系。 2.刑法保护的利益非常广泛,包括个人利益、国家、社会法益。 3.刑法的制裁手段很严厉,法律后果涉及生命、自由、财产。 三、刑法的任务 1.打击犯罪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保护人民才是刑法的目的。 2.打击犯罪、保护人民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四、刑法的功能 刑法目的是指通过刑法意图实现的目标,刑法机能是指刑法显示或者可能发挥的作用。 1.规制机能(行为规范/裁判规范) 2.法益保护机能 3.权利保障机能 第二节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刑法基本原则概述 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二、罪刑法定原则概述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 1.罪刑法定原则是现刑法的精神和灵魂,其本质是通过限制国家刑罚权,更好的保障国民的自由和人权。 2.德国学者费尔巴哈:“法无明文规定并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3.刑法第3条后半段才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前半段只是对国家刑罚权的确定,不能将其理解为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 (二)罪刑法定的思想渊源 1.三权分立学说 2.心理强制学说

(刘凤科讲刑法之精讲学习笔记)第一章:刑法概说

第一章:刑法概说 第一节:刑法的概念、性质与任务 一、刑法的概念:凡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都属于 刑法。(注:我国的刑法是1997年的刑法典,单行刑法(惩治外汇的规定);附属刑法我国是没有的) 二、刑法的性质:刑法是独立的部门法,由其的特殊性使其有别于 其它的法律: (一)刑法规定的内容特定:“犯罪与刑法”; (二)刑法保护的利益广泛:个人、国家、社会; (三)刑法制裁的手段严厉:涉及生命、自由及财产。 三、刑法的任务:打击犯罪本身不是刑法的目的,只是手段,而国家 应用刑法的目的是保护人民,换言之,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民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四、刑法的功能 (一)规制的技能。规定惩罚措施以明确国家对犯罪的规范性评 价。 (二)法益保护的机能。刑法的目的就是保护法益。 (三)权利保障的机能。刑法是善良人的大宪章也是犯罪人的大 宪章。 第二节: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刑法的基本原则的概述:刑法有三大原则,分别是罪刑法定原 则;平等适用原则;罪行相适应原则。(其中罪刑法定原则是现代刑法的精神和灵魂,其中本质是通过限制国家的公权力的刑罚权,更好地保护国民的自由及人权)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概述

(一)含义:罪刑法定原则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为无明文 规定不处罚。 (二)思想的渊源 1.三权分立说影响了许多国家的公权力构建,但是并没有成 为现代国家的政治事件,也就是国家分为立法权、司法权 和型证券,三者互相分离,互相制约,以保证权利领域的 罪刑法定。 2.心里强制说:有利于自己做出行为选择,趋利避害。 (三)罪刑法定的理论基础:现代民主法治的国家中最重要的时 代主题是民主和自由。 1.民主,即人民当家做主,故定罪量刑时需坚持“以事实为 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就是对国民意志的最大尊重,司法 实践不得以民意的最大尊重为借口二亿网民的一件为定罪 量刑的根据,否则会以“民主“的名义侵犯人权,毕竟网 民的一件具有非理性和不确定性。 2.民主自由,体现为国民享有充分的人权,没有人权,就没 有自由。不允许以后修改的法律去处罚先前没有认定犯罪 的行为;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或者类推适用刑法的做 法更是被禁止。 三、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罪刑法定原则不仅约束立法者,同样约 束司法者与执法者,其内容及精神和理念贯穿刑事立法,司法和执行。 (一)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制定的刑事实体法律规范, 才能制定刑罚法则,这是法律主义立场,此即是“成文的罪 刑法定”。行政法规规章,习惯或者习惯法,判例等(包括 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不属于刑法的渊源,不能规定新的刑 罚法则,但是它们能成为理解构成要件要素的材料。此外, 国际条约与国际公约等不能成为刑法的渊源,因此刑事领 域,实体法上判决的依据只能是本国的刑事法律规范,而且 国际条约和国际公约不能存在法定刑。

刘凤科刑法知识点01(DOC)

2016刘凤科每日一点之001-013 罪刑法定原则-危害行为 001.罪刑法定原则: 1.含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2.思想渊源:三权分立学说与心理强制说。 3.理论基础: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国民预测可能性)。 4.制约对象:立法人员,司法人员(包括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与执行人员。 5.内容: (1)成文的罪刑法定:行政法规与规章、习惯与习惯法、判例、国际条约与公约不能创设刑罚法则。 (2)事前的罪刑法定:刑法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3)严格的罪刑法定:刑法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和类推适用,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 (4)确定的罪刑法定:刑法法规适当。一则明确性要求,即刑法、法的解释、指导性案例、判决书等都要求明确性;二则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三则禁止绝对不定刑,没有犯罪就没有刑罚,没有刑罚就没有犯罪。 002.刑法的解释: 1.刑法解释的分类:立法解释的效力等同于法律,高于司法解释;所有的刑法解释都必须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 2.刑法解释的目标:应采取客观解释论(遵循法律规范的客观含义),不能采取主观解释论(遵循立法原意或立法本意)。 3.刑法解释的态度:严格解释(按照语言文字可能具有的含义)与灵活解释(结合社会生活理解法律语言文字的含义)统一于罪刑法定原则。 4.存疑时有利于行为人的原则:不适用于刑法的解释,仅适用于案件事实与证据的判断,即案件事实与证据的认定存在疑问时,应作出有有利于行为人的判断。 5.刑法解释的理由: (1)文理解释与论理解释并不矛盾。 (2)同一语词在不同法条中可能具有不同含义。 (3)对“等”、“以及其他”、“或者其他”含义的理解,须遵循同类解释的规则。 (4)入罪时举轻以明重(当然解释),追求结论的合理性,但必须符合犯罪构成要件,否则,属于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5)出罪时举重以明轻(当然解释),不需要刑法条文对此有明文规定,因为刑法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 6.刑法解释的方法: (1)解释方法被允许,不意味着相应的解释结论被允许,即可能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共犯人的分类及其处罚原则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共犯人的分类及其处罚原则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共犯人的分类及其处罚原则。刑法是司法考试复习的重点,在司法考试复习前期尤其要重点复习。法律教育网为考生整理了共犯人的分类及其处罚原则的名师讲义,希望考生认真阅读。 精彩链接: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共同犯罪的形式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共同犯罪概述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罪过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自然人的特定身份 一、共犯人的分类概述 知识要点: (一)分类标准 1.按照分工不同,共同犯罪人可以分为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和组织犯。在共同犯罪中,实行犯不可能同时还是教唆犯、帮助犯等,反之亦然。 2.按照作用不同,共同犯罪人可以分为主犯、从犯和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主犯不可能同时还是从犯、胁从犯,反之亦然;在共同犯罪中,可能只有主犯而没有从犯,但不可能只有从犯而没有主犯(当然,主犯可能不承担刑事责任)。 (二)实行犯 对犯罪实施过程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关键人物或核心角色,具有犯罪事实支配性,是正犯。行为人不必出现在犯罪现场,也不必参与共同实施,而是通过强制或者欺骗手段支配直接实施者,从而支配构成要件实现的,就是间接正犯。间接正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 1.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者的身体活动。例如,张三利用精神病人强奸妇女,张三是强奸罪的间接正犯。 2.利用他人不属于行为的受强制的身体活动。例如利用他人的条件反射动作等;使他人丧失自由意志进而利用其身体活动。 3.利用缺乏故意的行为(利用不知情者的间接正犯)。

4.利用有故意的工具(被利用者虽然有责任能力并且有故意,但缺乏目的犯中的目的,或者不具有身份犯中的身份)。这种情形利用者和被利用者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5.利用他人的合法行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 6.利用被害人的行为。当利用者使被害人丧失自由意志,或者使被害人对结果缺乏认识或产生其他法益关系的错误,导致被害人实施了损害自己法益的行为时,利用者成立间接正犯。 二、主犯及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三、从犯及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帮助犯,是指帮助实行犯实行犯罪的人。帮助行为必须是实行行为以外的行为,对实行行为起促进作用。帮助作用只要求具有帮助可能性即可,不要求实际起到帮助作用。 1.帮助行为包括物理性帮助(如提供凶器、排除障碍)和心理性帮助(如改进作案方针、撑腰打气、呐喊助威)。 2.帮助行为包括作为方式和不作为方式。法律敎育网 3.帮助行为包括事前帮助和事中帮助,不包括事后帮助。事中帮助,就是承继的帮助犯。事后帮助,也即既遂后帮助,成立窝藏、包庇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等(继续犯除外)。 4.刑法如果将特定帮助行为单独规定为犯罪,则按独立罪名论处。如果刑法将其他犯罪行为的帮助犯的行为规定为独立犯罪,虽然双方最终成立不同罪名,但仍然成立共同犯罪(在客观违法事实层面成立共犯)。

刘凤科 刑法 蓝皮案例

【案例六】 1. 甲乙二人共同对被害人实施暴力行为致使其死亡,两人成立共犯。但甲有伤害故意,成立故意伤害罪,乙有杀人故意,成立故意杀人罪。由于二人成立共犯,因此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应该适用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将死亡结果归属于甲乙二人,所以甲成立故意伤害致死的结果加重犯,乙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的责任。该案件不能适用存疑时有利于行为人的原则,因为二人属于共犯,共犯就是解决违法事实的归属问题,因此就应该把共同行为导致的危害结果归属于共同行为人。(答出共犯,不同犯罪,罪名不同,对死亡结果都要付刑事责任,原理是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 2. 丙驾车将孙某撞倒的行为导致了孙某受伤,并且具有导致其伤亡的可能性,因丙无违章行为,因此不成立交通肇事罪,但丙对被害人有救助的义务,因丙能救助而未救助孙某,但逃跑导致孙某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因此丙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既遂。甲乙二人教唆丙不救被害人,使得丙实施了不救助的行为,致使被害人死亡,因此甲乙二人成立不作为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若丙因为违章行为导致被害人死亡,则丙存在交通肇事的行为但很难评价为交通肇事罪,其逃跑致使被害人死亡的行为是否可以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的情节,刑法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司法解释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的情形,该加重情节的成立不要求交通肇事行为成立交通肇事罪的基本犯。因此甲乙成立交通肇事罪的共犯。但另一种观点认为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需要符合交通肇事基本犯的构成要件,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因本案中,丙的行为很难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的基本犯,因此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情节,只能认定为交通肇事,成立交通肇事罪,有逃逸情节,但是不属于逃逸致人死亡。若丙不构成交通肇事,则更不可能认定为逃逸致人死亡,因此丙成立交通肇事罪。根据司法解释甲乙二人成立交通肇事罪共犯。 3. 丙丁先实施了诈骗和敲诈勒索的行为,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犯意转化,直接对被害人实施了压制反抗,强行取得财物的行为,成立抢劫罪。甲在知道丙丁抢劫的过程中参与进来,取得财物,属于承继的共犯,对抢劫所得的1.2万元,三人都要负抢劫罪的责任。至于甲将 1万元藏起来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并分给丙丁2000元等财物的行为属于抢劫犯罪分子分赃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案例八】 1. 甲抢劫杀人,误以为被害人死亡而实施了毁尸灭迹的行为而导致被害人死亡,该行为在刑法理论上称为因果关系错误中的事前故意。刑法理论上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第一种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应将死亡结果归属于抢劫杀人的行为,行为人成立抢劫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同时成立故意杀人罪,成立想象竞合。之后放火的行为成立放火罪,但死亡结果不能归属于放火的行为,与之前的抢劫致人死亡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但甲毁灭证据的行为是不具有期待可能性的行为,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观点二认为,行为人抢劫杀人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前没有因果关系,只能将死亡结果归属于放火焚烧的行为,前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未遂和抢劫致人死亡未遂的想象竞合,后行为成立放火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两罪应该数罪并罚。个人认为,刑法理论界通说为第一种观点,行为人抢劫杀人的行为有导致被害人死亡的可能,毁尸灭迹的行为属于通常的介入因素,因此应将死亡结果归属于抢劫杀人的行为,两者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因此应该采取观点一。因甲15岁,甲应该对抢劫、故意杀人、放火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2. 乙拿起木棍打甲的行为不能评价为正当防卫,因甲的不法侵害行为已经结束。后乙明知是甲弄来的钱而予以接受的,成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乙对甲强行搜身并且取走甲的手机的行为,符合压制反抗,强行取得财物的行为,因此成立抢劫罪。乙让甲藏于山洞,属于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藏匿帮助其逃逸的行为,成立窝藏罪。其向追赶甲

刘凤科老师的刑法讲义(word版珍藏版,仅限学习使用)

第一章刑法概说 第一节刑法的概念、性质、任务和机能 一、刑法的概念 1.刑法概念 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主要是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立法史:1979.7.1通过,1980.1.1施行;1997年3月修订刑法典。修订的指导思想:制定一部有中国特色的统一的比较完备的刑法典;保持刑法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对原来笼统的规定尽量做出具体的规定。 2.广义的刑法与狭义的刑法 广义刑法包括刑法典(包括8个刑法修正案)、单行刑法(1998年12月29日《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附属刑法(又叫行政刑法,当前我国不存在附属刑法)。狭义刑法就是指的刑法典。 二、刑法的性质 1.规制内容的特定性:只规范罪-刑关系。 2.法益保护的广泛性:保护法益涉及个人法益、国家法益和社会法益。 3.制裁手段的严厉性:刑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法律后果不同,其严厉性决定了刑法对其他法律实施的保障性。 三、刑法的任务 【相关法条】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知识要点】 我国刑法的任务是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民的统一,二者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四、刑法的机能 刑法的任务是刑法实际承担的职责,刑法的机能是刑法显示以及可能发挥的作用。 1.规制机能。对于犯罪,刑法通过规定惩罚措施以明确国家对该犯罪的规范性评价,所以,刑法既是行为规范(具有评价机能与意思决定机能),也是裁判规范。 2.法益保护机能。刑法的目的在于保护法益,犯罪的本质就是侵犯法益。 3.权利保障机能。刑法是善良人的大宪章,也是犯罪人的大宪章(李斯特语)。 第二节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 【相关法条】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俗话说“得民刑者得天下”,刑法的复习在司法考试复习中是非常重要的。法律教育网为考生整理了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名师讲义,供考生复习参考。 精彩链接: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危害后果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行为对象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危害行为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客观构成要件概述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构成要件意义上的实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一)因果关系的理论意义 影响罪数认定、影响故意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判定、影响过失犯罪是否成立的判定、影响结果加重犯的认定。 (二)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特点 1.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的共性:客观性、顺序性、相对性、规律性、复杂性。 2.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特殊性:内容的特定性。 ①诈骗罪(包括合同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犯罪),必须是行为人的欺骗行为使被骗人产生认识错误,被骗人基于该认识错误处分财产,从而造成财产损失。如果对方没有被骗,而是基于怜悯等心理或者出于配合警方抓捕行为人的需要而处分财产给行为人,那么,行为人的欺骗行为与取得财产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最多只能认定为诈骗罪的未遂。法律敎育网 ②敲诈勒索罪,必须是行为人的恐吓行为使被害人陷入恐惧心理,被害人基于恐惧心理处分财产,从而造成财产损失。如果被害人根本没有陷入恐惧心理,而是基于同情或者为了抓捕犯罪人而处分财产,那么,行为人的敲诈行为与取得财产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最多只能认定敲诈勒索罪的未遂。

③抢劫罪,必须是行为人的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行为压制被害人反抗,强行劫取财物。如果行为人取得对方的财物并不是基于压制反抗强行取得,那么抢劫行为与取得财物之间就没有因果关系。 (三)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 1.合法则的因果关系。 实行行为合法则(符合客观规律必然)地造成了结果时,结果就是实行行为的危险的现实化,应当直接肯定因果关系,将结果归属于实行行为。 (1)假定的因果关系。 (2)可替代的充分条件。 (3)二重的因果关系(择一的竞合)。 (4)重叠的因果关系。 2.条件关系与危险的现实化。 合法则的因果关系难以判断具体案件时,再运用条件关系的公式,判断结果是否属于实行行为的危险的现实化。 条件说公式:实行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着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条件关系时,前者就是后者的原因。 在因果关系的发展进程中,如果介入了第三者的行为、被害人的行为或行为人的其他行为,则应通过考察介入情况的异常性大小、行为人的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介入情况对结果发生的作用大小等,判断前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法律教育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