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混合运算(带括号)

三年级混合运算(带括号)

三年级混合运算(带括号)
三年级混合运算(带括号)

27÷3×7 3×6÷9 25÷5×8 45+8-23 63÷7×8 24-8+10 28÷4×7 35+24-12 48÷8×9

40÷8×21 84÷4÷7 690+47×5

205-35÷7 28+120×8

97-12×6

26+25÷5 148+28÷7 24÷3+730

2100-48×5 51+(304-204) 4215+16÷8 (247+18)×7 720-(360+18) 1080-5×80

(528+912)×5 85×(38-34) 264+30÷6

(174+209)×2

814-(278+322) 35×9+45

769- (63÷7) 285+(300+372) 146×(21÷3)

270÷3×9

630÷9+320 2800+32×6 300÷6×9 (6900-2400) ÷5 (72÷9)+(56÷8) 54÷9×8

280×4÷5

60×8+1570

60÷(23-17) 22×4+221 21×3+410 40÷2+174 147+72÷8 9×4+420 2×80÷4 120×5÷2 202+36÷9 30÷5+240 81÷9+877 66×5+774 921+7×4 80×6×2

770÷7+65 807+20÷2 100-50÷5 35-35÷7 302+30×2 600-12×3 64÷8+456 640+60×4 5×7-48÷6 42÷7+36÷6 37×4+19×8 10×4-20÷4 15÷3+10÷5 25÷5+42÷6

35÷5+8×7 72÷9-36÷6 21×4-54÷9 72÷8+9×5 36÷4+21×2 25÷5-16÷4 56÷7+36÷6 500×(400-396) 72÷9-5

564+264-453 7650-(546+4530) 65×9-450

9×80+980

9000-(4500+250)

6700+72÷8 14×6+9×5 900÷(72-68)

“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方案

“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方案 Teaching scheme of "three step mixed operati on with parentheses"

“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方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简要提示: 本课是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及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已明确小括号的作用以及含有小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使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和交流等活动,逐步形成运算技能;同时让学生在经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观察、比较、概括、分析与综合等能力,养成认真、细致的运算习惯,并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流程1:基本练习 流程2:反馈基本练习第一段:基本练习 流程3:例题教学

流程4:交流算法第二段:新 课教学 流程5:小结计算方法 流程6:想想做做1 流程7:交流想想做做1 流程8:想想做做2 第三段: 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流程9:反馈比较 流程10:想想做做4 流程11:交流想想做做4 流程12:全课小结 流程13:课堂作业第四段:小结、作业 第一段:基本练习 流程1:基本练习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大家 还记得这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码?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请看练习: 课件出示基本练习题:分别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72÷8×2(4) 60÷(5×4) (2)(38+12)×50(5)6×3-

二年级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200题)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一) 姓名:得分: (11-6)×6= (13-9)÷2= (71-70)×2=(16-8)×2= (6+1)×8= (67-64)×1=(14-13)×8= (29+1)÷6= (41-1)÷5=(29-23)×5= (18-10)÷8= (36-32)÷1=(60-54)×7= (58-57)×5= (29-27)÷2=(71-67)×1= (63-62)×4= (46-41)×1=(75-68)×2= (43-31)÷4= (50-49)×3=(29-13)÷2= (34-26)÷1= (39-18)÷3=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二) 姓名:得分: (78-68)÷2= (75-73)×2= (79-72)×5=(65-57)÷8= (34-25)÷3= (14-9)×7=(36-31)×2= (35-17)÷3= (21-3)÷6=(67-57)÷5= (39-36)×8= (46-34)÷3=(70-22)÷8= (38-30)÷8= (47-41)×2=(18-16)×6= (62-20)÷7= (21-14)÷1=(50-1)÷7= (54-34)÷5= (57-54)÷3=(38-31)×8= (70-55)÷5= (45-38)×5=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三) 姓名:得分: (50-29)÷3= (57-17)÷5= (50-48)÷2=(24-8)÷4= (49-42)×3= (67-55)÷4=(32-8)÷3= (74-73)×4= (54-48)×7=(16-12)÷2= (75-61)÷7= (4+1)×6=(6-1)÷5= (54-19)÷5= (10-5)×4=(31-25)÷2= (60-55)×6= (78-75)×6=(16-9)×2= (18-14)×8= (33-32)×1=(10-7)×7= (79-76)×2= (68-56)÷2=

四年级数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练习)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练习)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 2、用三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运算顺序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教学资源: 小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昨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生答)在进行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生答) 指出: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也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小括号中的计算还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 2、揭题:今天,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继续来探究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师板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二、自主探究 1、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1)看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2)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一人板演。 (3)指名板演学生说说想法,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1)看图,说说: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2)理解“边长4分米的方砖”:为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地砖。 (3)小组讨论:怎样求“需要多少块方砖”? (4)汇报交流:使学生明确,要求需要多少块这样的方砖,先要求出铺地的总面积和所

三年级混合运算(带括号)

27÷3×7 3×6÷9 25÷5×8 45+8-23 63÷7×8 24-8+10 28÷4×7 35+24-12 48÷8×9 40÷8×21 84÷4÷7 690+47×5 205-35÷7 28+120×8

97-12×6 26+25÷5 148+28÷7 24÷3+730 2100-48×5 51+(304-204) 4215+16÷8 (247+18)×7 720-(360+18) 1080-5×80 (528+912)×5 85×(38-34) 264+30÷6 (174+209)×2

814-(278+322) 35×9+45 769- (63÷7) 285+(300+372) 146×(21÷3) 270÷3×9 630÷9+320 2800+32×6 300÷6×9 (6900-2400) ÷5 (72÷9)+(56÷8) 54÷9×8 280×4÷5 60×8+1570

60÷(23-17) 22×4+221 21×3+410 40÷2+174 147+72÷8 9×4+420 2×80÷4 120×5÷2 202+36÷9 30÷5+240 81÷9+877 66×5+774 921+7×4 80×6×2

770÷7+65 807+20÷2 100-50÷5 35-35÷7 302+30×2 600-12×3 64÷8+456 640+60×4 5×7-48÷6 42÷7+36÷6 37×4+19×8 10×4-20÷4 15÷3+10÷5 25÷5+42÷6

35÷5+8×7 72÷9-36÷6 21×4-54÷9 72÷8+9×5 36÷4+21×2 25÷5-16÷4 56÷7+36÷6 500×(400-396) 72÷9-5 564+264-453 7650-(546+4530) 65×9-450 9×80+980 9000-(4500+250)

20以内带括号加减混合运算

20以带括号加减混合运算( 1) __________班级________ 9-() = 1 5-() = 2 5+() = 14 16-() = 6 10-() = 4 5-() = 3 8-() = 7 11-() = 6 9+() = 11 11-() = 3 5-() = 1 7+() = 16 5+() = 14 12-() = 6 10-() = 3 18-() = 8 14-() = 5 12-() = 4 3-() = 2 12-() = 7 8-() = 1 1+() = 6 8+() = 9 4+() = 14 9+() = 19 8-() = 7 3+() = 13 11-() = 1 10-() = 2 8+() = 9 1+() = 9 9+() = 18 5+() = 14 18-() = 9 12-() = 6 3+() = 4 3+() = 5 14-() = 6 4+() = 12 15-() = 6 14-() = 9 15-() = 5 8+() = 14 13-() = 6 16-() = 7 4+() = 6 2-() = 2 16-() = 10 1+() = 2 10-() = 10 6+() = 9 4+() = 14 5-() = 5 12-() = 3 3+() = 9 7+() = 14 14-() = 4 9-() = 7 3+() = 5 4-() = 4 15-() = 7 2+() = 8 3-() = 3 6-() = 2 3-() = 3 8+() = 15 7+() = 14 6+() = 11 8+() = 15 8-() = 8 6+() = 16 1+() = 9 13-() = 5 9-() = 9 13-() = 4 3+() = 12 1+() = 7 17-() = 7 6-() = 4 4+() = 12 8-() = 8 5-() = 5 3+() = 11 5-() = 3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简要提示: 本课是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35~36页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安排的整数混合运算的最后一个学习单元。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让学生在按顺序进行计算以及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规则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并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流程1:基本练习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熟练掌握了两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请看练习:课件出示基本练习题:(1)80 ÷ 10 = 8 (2)5 × 4 = 20

8 + 12 = 20 27 – 20 = 7 师:上面每组有联系的两道算式能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吗?请大家在本子上写一写,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每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暂停) 流程2:交流基本练习 课件出示上题答案:(1)80 ÷ 10 + 12 (2)27 – 5 × 4 师:我们来看,第一组,可以合并为……,第二组可以合并为……,同学们都写对了吗?那这两道算式分别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电脑出示下划线)你们看,算式中的划线部分要先算,像这样的算式要先算乘或除法,后算加或减法(电脑揭示板书: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流程3:情境引入 课件出示主题图(图略)。 师:请同学们看图片,下棋是同学们喜爱的一项活动。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老师正在文体商店为大家购买中国象棋和围棋。请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列一道综合算式吗?请同桌互相商量一下,然后在本子上列出算式。(暂停) 流程4:揭示课题 师: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要求一共要付多少元钱,可以列式为:课件出示综合算式:12 × 3 + 15 × 4 师:这是一道三步混合运算式题。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出示课题:三步混合运算)。 流程5:例题教学 师:像这样的三步混合运算应该怎样算呢?同学们能根据我们以前的学习经验自己算一算吗?请大家在本子上先试一试,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暂停) 流程6:小结算法 师:大家算好了吗?我们来看看小萝卜和小番茄分别是怎样算的。 课件出示两种算法: 先来看小萝卜的方法:12 × 3 + 15 × 4 =36 + 15× 4 =36 + 60 =96

小学四年级-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10页例4,第5页“做一做”,练习二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实际问题,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积累,掌握知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积累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掌握有括号的区别 教学准备: 教学例题 教学设计: 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1、看:课本第10页例4 2、想:60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人呢? 有多少有人要派5位保洁员? 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 3、做:尝试做第11页做一做 二、自学反馈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1、学习例4 出示例4,学生读题 问:60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人呢? 有多少有人要派5位保洁员? 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并用综合算式解答 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交流思路时启发学生用第二种方法解答,并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先算括号例的,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强调:加减法和乘除法在一起,要想先算加减法,必须打括号 学生上台板演。

总结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检查“做一做” 本题贴近生活,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解决,订正时学生说思路和方法,为什么要使用小括号。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1题:先口算,再竖着对比上下三题的异同点,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2、练习二第2题:同桌相互说运算顺序后独立练习,教师指出算式中有两个小括号的可以同时脱式。 3、练习二第3题:要求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说出小括号里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二)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1)270÷30-180÷30 (2)(270-180)÷30 =9-6 =90÷30 =3(名) =3(名) 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体会混合运算中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根据分步算式列出对应的综合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计算 75-36+24 25-20÷5 6×8-5 请学生说说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10-5+3= 10-(5+3)= 7+7-6= 7+(7-6)= 1.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为什么运算顺序不一样呢?

3.小结:在混合运算里,如果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我们要先算 括号里面的。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独立尝试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7×(7-5)(77-42)÷7 在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中,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呢? 小结:算式里有小括号的,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变式练习,形成对比。 1.脱式计算 7×7-5 77-42÷7 请学生说说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 比较算式。 7×(7-5)=(77-42)÷7 7×7-5 = 77-42÷7 = 1.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小括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 3.小结:在混合运算里,如果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我们要先算括号 里面的。 三、巩固深化,综合应用 (一)计算 76-(12+25)(12-5)×3 48÷(8-2) 76-(12+25)(12-5)×3 48÷(8-2)

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探索过程,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运算顺序,会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三步题目,并会列综合算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体会小括号的作用,会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考考你的眼力(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150-60+39 (2)720÷90×12 (3)340-25×2 (4)180÷3+57 (5)65-(350÷7)(6)300-120+25×4 小结:第(1)、(2)题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属于同级运算,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第(3)、(4)、(6)题有加减法和乘除法,要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第(5)题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 二、导入新课 1、师将复习中最后一题改为:300-(120+25×4) 师:现在,老师把刚才的最后一道算式稍稍改变一下,同学们看,这道算式加了小括号之后,运算顺序还跟原来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这道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先想一想,自己试着在书上算一算,然后再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交流:每一步各是算得什么?(检查过程)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你能根据上面的计算,说说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的运算顺序码? 小结: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如果含有小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括号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也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注意括号里没有全部算完时,括号不能去掉。 1、完成“练一练” 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课本) (37+29×3)÷4 58×(20-78÷13) (1)学生先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2)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3)交流:每题是怎样算的。(检查计算过程和每一步结果,以及书写格式)提问:有括号的先算什么?括号里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我练我能。(说一说按照计算要求,下面的算式中要不要加括号,如果加怎 样加括号。) (1)720-82+122÷51 (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 (2)958-630÷7 ×5 (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 (3)225÷68+32-75 (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

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列式时根据需要使用小括号。 教学重、难点: 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在混合计算中,体会使用小括号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红在林文邀请下,来参观养鸭场(板书)啦!快看(出示情境图) 1、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指2生说,评价(认真,仔细,能 按一定顺序说) 2、能提哪些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肯定学生提的问题) 二、探索新知 1、先解决:还剩多少个鸭蛋?和哪些信息有关?(指2生说,评价学生的回答)出示小情景图。 (1)下面请大家先认真思考,再独立列式计算。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位听一听。好吗?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2-5种)

(2)你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们听吗? 解法会出现以下几种,老师相机板出: (1)分步600-200=400(个)(2)综合600-200-150=250 400-150=250(个) (3)分步:200+150=350(个) (4)600-200+150 600-350=250(个) a.先出示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有谁也是这样列式的?你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吗?及时评价。 学生自己说想法,如果说不出教师引导:600-200求的是什么? {b.出示第三种情况:600-200+150 看这个同学做的,我们请他来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如果这样做,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从而使孩子们产生认知冲突,明确:这样写,应该先算600-200,而不能先算200+150) 如何表示就能先算“200+150”呢?请你发明个符号。学生可能出现画线、画三角等多种方法。教师小结:大家这样设计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后面的算式。} 如果学生说出正确的算式,让学生说想法即可:你为什么加上()?是为了先算200+150,也就是要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那 200+150先算的是什么呢?再算什么?(课件出示:算理)数学上的习惯是用小括号把要先算的算式括起来:(表扬学生)怎么读600-(200+150)呢?课件出示“600减200加150的和”。 指男、女生来读算式。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无答案)苏教版

三下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知识点总结】 【例题解析】 例1:比一比、算一算。 (1)8×(58+22)(2)8×58+22 练习:说说下面每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24+12)×4 (2)280÷(4×2)(3)150÷(80-75) 例2:练习本每本4元,钢笔每支14元。王老师用50元钱去买一支钢笔后,还可以买几本练习本? 练习:三年级同学去野炊,男生28人,女生20人,老师把这些同学每8人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个小组?

例3:水果超市运来苹果和橘子一共160箱,其中苹果的箱数是橘子的3倍,苹果和橘子各有多少箱? 练习:三(1)班和三(2)班一共有图书126本,其中三(1)班的图书数是三(2)班的2倍,两个半各有图书多少本? 例4:一桶油,连桶重50千克,倒掉一半油后连桶重26千克,原来有油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 练习:一筐苹果连筐重110千克,拿出一半苹果后连筐重60千克。原来有苹果多少千克?筐重多少千克? 例5:幼儿园阿姨给小朋友分糖果,若每人分4颗则多9颗;若每人分5颗则少6颗。那么该幼儿园有多少个小朋友?分多少颗糖果? 练习:少先队员去植树,如果每人挖5个树坑,还有3个树坑没人挖;如果每人挖6个树坑,还多4个树坑。则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共挖了多少个树坑?

例6:在16个8之间添上“+、-、×、÷”和括号,使结果等于2000。 练习:在算式中添上小括号,使等式成立。 (1)42+56÷7-3×2=8 (2)42+56÷7-3×2=52 【自主练习】 1、把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 (1)65-27=38,38×4=152。(2)192÷16=12,94+12=106 2、(360-160)÷4,应先算()法,再算()法。 3、计算题。 (1)774÷(17+26)(2)320-550÷11 (3)451-(164-88)(4)(93+111)÷34 4、4名同学准备在一天内折660只纸鹤为新冠肺炎患者祈福,上午已经折了420只,下午平均每人要折多少只? 5、学校书画小组的同学比合唱小组多24人,已知书画小组的同学是合唱小组的4倍,学校书画小组和合唱小组各有多少人?

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4、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包括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一些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进行分析、列式。 教学过程: 一、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 1、学生练习:(841-41)÷25×4 讲评学生容易有的错误:=800÷100 =8 强调混合运算的三个等级:(1)小括号;(2)乘或除;(3)加或减。 指出:这题含有小括号,那第一步就应该算小括号里的;其他的步骤还轮不到算,只能把它们移下来。第二步算式中有除有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级的,应该按顺序来计算。 2、添上括号,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240÷40+20×2=52 240÷40+20×2=8 90-30÷3×5=400 90-30÷3×5=100 建议学生:(1)按现在的运算顺序算一算结果;(2)自己尝试添加括号;(3)交流。在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有一定的推理过程,最好不是盲目地试。 小结:混合运算一定要先观察算式的特点,考虑它的运算顺序,然后再开始计算。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编题组练习: (1)周六的数学兴趣小组男生有25人,女生有15人,可以提一个什么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指出:这是我们一年级学习的解决实际问题,它只要一步就能解决。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想到了哪个基本的数量关系式? 板书:男生+女生=总人数 (2)现在我们要改遍这题,“周六的数学兴趣小组男生有25人,一共有多少人?”这两句不变,把“女生有15人”这句信息不直接告诉,可以怎么说?(比如:女生比男生少10人)这样题目就边成了两步计算的问题了。 比较两题:什么没变?(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没变) 在列式的时候还是要“对号入座”:男生“25”,女生“25-10”,加起来的的时候,可以把表示女生人数的“25-10”加个小括号,这样看上去就更清楚了。(3)现在继续改编,要把这题改成三步计算的问题,信息“男生有25人”可以怎么改?(比如:男生的人数比女生的2倍少5人) 这句信息是变了,基本的数量关系变了吗? 要求学生“对号入座”列式:男生“15×2-5”,女生“15”,再把两部分合起来。比较小结:解决实际问题从一步发展到三步,其实很多题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是不变的,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想清楚这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再做到“对号入座”。 2、书上的第8题,学生读题,说说这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式: 边长×边长=面积小面积×块数=大面积 介绍:铺砖时,这间房子的面积是不变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铺的方砖面积比较小的时候,需要的块数就会比较多;反之,方砖的面积比较大,需要的块数就比较少。“小面积×块数=大面积”,这里的小面积指的是方砖的面积,大面积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三年级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情境,让学生体会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2、在探索与交流中体会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 序,并能正确计算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自自学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 习活动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 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后算()。 教师分别指明学生口答,并全班齐读。 2、说说下面算式的运算顺序。 (1)56–8+9= 49÷7×4= 35-64÷8= 教师分别指名学生说说算式的运算顺序。 3、教师出示两组算式。 10-5+3= 7+7-6=

10-(5+3)= 7+(7-6)= 问题: 1、说说每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教师指名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2、仔细观察每组算式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 不同点:运算顺序不一样。 3、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一样呢? (是因为小括号改变了算式的运算顺序。) 小结:我们在一年级时就知道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样,在混合运算里,小括号也能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如果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师板书课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二、探究新知。 (一)教师出示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7×(7-5)(77-42)÷7 问题: 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在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中,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呢?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以及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 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 3.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中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快速说出下面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459-22 ×11 1000-725+275 1200-400×2 (105+245)÷5 2、小结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总结:括号能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二、新知探究

1、教学例3. 出示例题:计算:525÷[(81-56)×3] 师:认真观察例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可能的回答有:(1)有除号、减号和乘号。(2)不仅有小括号还有一个方括号。 师引出课题,上节课我们学过了带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这节课我们学习带中 括号的综合算式。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怎样计算?同桌说说这题的运算顺序,试着计算结果。 学生自主探究,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运算顺序和方法。 板书:525÷[(81-56)×3] =525÷[25×3] =525÷75 =7 2、总结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教学“练一练”。 (1)课件出示题目。 (2)指名说说运算顺序。 (3)学生独立计算,全班集体交流答案。 4、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1)比较:说说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学生独立计算。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三)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无锡市羊尖实验小学唐剑峰 教学内容:教材第17页例3、例4和“练一练”,练习四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在带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运算顺序。 2.使学生知道在带有两个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里,两个小括号里的同时计算、脱式比较简便,并能照这样的方法计算。 3.使学生掌握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计算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做第17页复习题。 (1)指名学生依次说出每题里各有哪些运算,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并口答运算过程及得数。 (2)提问: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第l小题计算时是怎样使运算过程简便的? 2.引入新课。 从刚才的两道题可以知道:算式里如果有加或减,又有乘或除,就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如果两步可以同时计算、脱式,那么同时计算、脱式比较方便。 我们今天根据这些运算顺序的规定,来继续学习带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的一些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1)出示例3。 提问:这道题里有小括号时,要先算什么?有两个小括号时, (在两个小括号下面画线表示)运算时怎样写比较简便? 让学生计算在课本上。 (2)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结果是多少?(老师板书)提问:递等式第一步算了哪两部分?

(3)指出: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时计算、脱式时,同时计算、脱式比较简便。 2.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把先算的部分画出来。 指名二人板演,其余的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3.教学例4。 (1)出示例4。 提问:这道题先算哪里的?小括号里面又要先算什么?为什么? 说明: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小括号里有加法和乘法,要先算乘法。(在“25x4”下面画线) 请同学们按照计算顺序,在练习本上算出结果。(教师巡视辅导)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口答,老师板书递等式) 结合板书过程提问:为什么第一步要先算乘法? 完成计算过程后指出:括号里如果有加、减法和乘法,也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想一想,括号里如果是加、减法和除法,要先算什么? 4.教学“试一试”。· 请同学们看“试一试”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为什么?二步和第三步各要算什么?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追问:为什么第一步先算除法? 5.小结:上面两道题都是括号里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除法的三步计算式题。在计算时,要计算括号里的部分时,也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2题。 分别指名说一说两题的运算顺序。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强调括号里要先算什么。 2.做练习四第l题第一组。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带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说课稿

《带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说课稿 一、说课内容: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混合运算信息窗2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综合运用这两方面的知己就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因此,例题直接提出“先计算,再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算的”要求,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先通过独立思考确定运算顺序,并按顺序进行计算,主动实现知识的迁移,再通过交流是怎样算的,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二、教学目标 1、能运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让学生尝试计算,体验到数学知识在学习上的迁移性。 3、在计算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思想。 重点: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难点:能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说出算理。 三、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利用情境、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和应用及计算为主线。引导学生以观察、对比、总结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和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应的练习题。 五、说教学过程 1、基本训练: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没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今天老师把你们带进了数学迷宫,考考你的眼力,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的全对,我们就能胜利地走出迷宫。课件出示: (1)210-50+36 (2)720÷80×20 (3)390-12×2 (4)900÷3+57 (5)600÷(420—410)(6)300-120+25×4 开火车口答。引导学生观察并小结:这6题的运算顺序:第(1)、(2)题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属于同级运算,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第(3)、(4)、(6)题有加减法和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第(5)题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 指名学生板演做第(6)小题。 (通过复习打开学生对小括号的知识储备,为学习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做好准

100以内带括号混合运算1600题

数学混合运算1600题(带括号) (1) 64÷(24-16) = (2) (39-30)×6= (3) 64÷(24-16)= (4) 72÷(32-24)= (5) 79-(46+32) (6) 88-(38+26) (7) 69-(39-23) (8) (2+7)×8 (9) 84-(27+16) (10) (58-34)÷8 (11) 4+(27-16 ) (12) 99+(25-24) (13) 6×(2+6)(14) 3×(9÷3) (15) 93-( 4×6) (16) 85-8×7 (17) 4×6+7 (18) 20÷4+5 (19) 6×8+5 (20) 77-76+32 (21) 61-38+26 (22) 10+5×4 (23) 77-5×4 (24) (62-38)÷4 (25) 79+19-16 (26) 18-36+27 (27) 73-(23+4 ) (28) 93-(39-23) (29) 71-(25-24) (30) 87-(27+16 ) (31) 84-(25+16) (32) 4+(25-1) (33) (76-22)÷9 (34) 25- 5×4 (35) 88+(25-24) (36) 55-(56-22) (37) 61-(28+26) (38) 68-(28-22) (39) 40-(42-28)

(40) 58+18-16 (41) 85-(25+16 ) (42) 82-(28-22) (43) 82-22+84 (44) 22-(28-22) (45) 88-(25-24) (46) 88-86+22 (47) 6×(5+4) (48) 76+72÷8 (49) (100-93)×8 (50) 38-(49-21) (51) 42÷(1+6) (52) 77-(34+32) (53) 63-(38-26 ) (54) 79+19-36 (55) 80-(22+28) (56) 22+(22+36) (57) 82-(28-22) (58) 88+(28-15) (59) (42+30)÷8 (60) 6×8+6 (61) 6+8×4 (62) (6+2)×7 (63) (40-28)÷6 (64) 5×3+9 (65) 9×8+30 (66) 8×7+30 (67) 6×8+6 (68) (66-50)÷2 (69) 36÷(2+4) (70) 38-36+27 (71) 84-27+16 (72) 99+(25-24) (73) (9+27) ÷6 (74) 93-23+94 (75) 69-(39-23) (76) 4+27-16 (77) 93-89+94 (78) 9×(39-23)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精品教案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精品教案 课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单元第四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目标 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体会认真读题、细心计算、主动检 查的重要性,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逐步增强学习数 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能力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两步混合运算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相关实际 问题,培养分析与综合的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 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和小括号,初步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顺序正确计算相关式题,初步学会用递等式表达两步混合 运算的运算过程。 重点让学生体会相关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并学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难点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相关实际问题。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观察比较、归纳总 结 教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懒羊羊在学习上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能帮帮它么?慢羊羊村长为懒羊羊举行了一 场运算比赛,眼看着其他同学的运算都完成了,只 有懒羊羊急的满头大汗,我们快帮助懒羊羊一起算 一算吧!帮它获得青青草吧! 运算顺序:算式中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 除法再算加减法。 自己口算不 含括号的加减 乘除混合运算 巩固复习不含 括号的混合运算 的运算顺序,为 学习含有小括号 的混合运算做铺 垫。 讲授新课课件出示情境图 观察情境图,说说已知条件 问题:用50元买1个书包后,还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孩子们观 察情境图 互相说说 学习新知 培养自学能 力,通过自学进 行探究。 合作交流:

《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导学案2篇

《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导学案2篇 Introduction to three step calculation proble ms with parentheses

《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导学案2篇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导学案 2、篇章2: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教学设计 篇章1:《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导学案 课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张宇

复备人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通过探讨为什么参与运算的数、排列顺序及运算符号都相同,而计算结果却不一样,使学生再一次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重难点预测 教学重点: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意识。 时间预设 导学:2分钟自学:17分钟互学13分钟评学:7分钟整理导学案:1分钟

一导学 前几天,咱们都到“冰雪天地”去寻找数学问题,今天咱们就不 去了,请看老师这儿有两题,你会计算吗? (1)42+6×(12-4)(2)42+6×12 -4 二、自学 1、比较这两题的异同点。(数字、运算符号都一样,第一题有小 括号,第二题没有小括号。) 2、你能用和、差、积、商来表述运算过程吗?(第一题:先求差,然后求积,最后求和。第二题:先求积、然后求和,最后求差。 3、会解答吗?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其余同学做在草 稿纸上。 4、反馈交流,指出不足。 42+6×(12-4) =42+6-8 =42+48 =90 以采访的形式向板演的同学发问:在计算之前,你先干什么?(先确定运算顺序)你是根据什么来确定运算顺序的?(先算小

三年级中括号混合运算练习题

练习题 540÷﹙30×15÷50﹚6×58-﹙174+89﹚﹙75+49﹚÷﹙75-44﹚25×﹙22+576÷32﹚84÷[﹙8+6﹚×2] 42×[169-﹙78+35﹚] 72÷[960÷﹙245-165﹚] 540÷[﹙3+6﹚×2] 180÷[36÷﹙12+6﹚] 75×12+280÷35 48×﹙32-17﹚÷30 ﹙564-18×24﹚÷12 490÷[210÷﹙750÷25﹚] 576÷﹙33+15﹚﹙736÷16+27﹚×18 902-17×45 ﹙87+16﹚×﹙85-69﹚680+21×15-360 [175-﹙49+26﹚] ×23 972÷18+35×19 ﹙29+544÷34﹚×102 26×﹙304-286﹚÷39 756÷[4×﹙56-35﹚] 36+300÷12 848-800÷16×12 ﹙132+68﹚×﹙97-57﹚972÷﹙720-21×33﹚450÷[﹙15+10﹚×3] ﹙45+38-16﹚×24 500-﹙240+38×6﹚[64-﹙87-42﹚] ×15 ﹙7100-137-263﹚÷100 250+240÷8×5

840÷40+40×40 960-720÷8×9 2400÷[1200÷﹙600÷15﹚] 520+22×﹙15+45﹚160+740÷20-37 900÷[2×﹙320-290﹚] [492-﹙238+192﹚] ×26972-﹙270+31×9﹚600-﹙165+35×3﹚ [196+﹙84-12﹚] ×5 7100-137-263+300 675-600÷15×12 720÷[﹙187+18﹚÷41] 14×[﹙845-245﹚÷12] [668-﹙132+245﹚] ÷97 12×[﹙76+57﹚÷19] 840÷﹙320÷80﹚﹙28+32﹚×﹙90-40﹚ 480÷[4×﹙50-40﹚] 72÷36+29×3 320-50×4÷25 12×﹙34+46﹚÷32 ﹙53+47﹚×﹙86-24﹚720+34×18-340 ﹙120-54﹚×﹙42+98﹚[203-﹙25+75﹚] ×16 380÷[240÷﹙36÷3﹚] 120÷24-20÷4 900÷﹙120-20×3﹚768÷[8×﹙76-68﹚] 130×[﹙600-235﹚÷73 115-15+20×3 115-﹙15+20﹚×3 ﹙440-280﹚×﹙300-260﹚14×[﹙860-260﹚÷15] 32×18-540÷45 ﹙900-16×35﹚÷34 840÷[15×﹙32-28﹚] 909-[36×﹙350÷14﹚] ﹙300+180÷5﹚×12 600÷﹙30-10﹚+5 490÷[210÷﹙360÷12﹚] 72÷[2×﹙105-87﹚] 240÷15×﹙351-347﹚480÷﹙60+10×2﹚ 640÷[140÷﹙630÷9﹚] [368-﹙132+129﹚] ×3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