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数据交换技术

第三章数据交换技术

第三章数据交换技术
第三章数据交换技术

电子数据交换即EDI

电子数据交换即EDI(Electronic Date Interchange)技术 根据联合国标准化组织的定义,是指将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报文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自问世以来,因其技术先进,可大大减少贸易文件及文件处理成本,因而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发展迅速。现在,EDI用户根据国际通用的标准格式编制电文,以机器可读的方式将结构化的信息(如发票、海关申报单、进出口许可证等“经济信息”)按照协议经过通信网络传送。报文接受方按国际统一规定的语法规则对报文进行处理,通过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完成综合的自动交换和处理。EDI遵循一定的国际标准或行业规则,自动地进行数据发送、传送及处理,而不需人工介入,从而实现事务处理或贸易自动化。 联合国欧洲经济理事会(UN/ECE)经过多年来的大量工作,于1987年公布了一套EDI 国际标准,命名为UN/EDIFACT,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该标准制定了一套语法规则(SYNTAX RULES,ISO9735),UN/EDIFACT是联合国推荐的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的电子交换标准报文格式。EDI技术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是统一报文格式。目前,UN/EDIFACT 标准已占据全球EDI标准的主导地位。 集装箱运输是当今世界航运史上最先进的运输方式,而EDI技术是国际贸易、结算通关、数据处理等最佳通道,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因此,目前国际航运界已广泛地应用了这一先进的科技成果。航运业大多数业务需要填制大量的卡片,而采用EDI技术后,带来了如下变化: 提高处理速度,减少雇员;准确程度提高;功能趋向多样化。 在集装箱管理中,采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把所有描绘集装箱的常用数据,如重量、号码、尺寸等存储后,再输入所有与信息相关的集装箱营运情况尤其是集装箱运行及修理情况,就很容易获悉集装箱在各地的数量。利用这些信息能使运力调配达到最优化。此外,利用EDI还可以进行统计工作,计算出成本、净利润、周转率、总收入并进行收益分析。进而对托运人、集装箱或运输距离作出评价。 EDI通信方式 运用EDI技术实现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信息传递有两种方式: 1、直接方式。这种方式是指计算机通过一条通信线路直接向另一台计算机发送信息,通信线路可以是租借的,也可以是拨号电话线。这种方式的通信能力受到线路通信能力的制约。 2、间接方式。这种方式是将计算机用增值网络(V AN)连接起来,即所有计算机的信息传递和接收都通过EDI中心完成。由于使用了增值网,可以使更多的计算机连到一起。 EDI中心的主要功能是:

电子数据交换

电子数据交换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缩写EDI)是指按照同一规定的一套通用标准格式,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由于使用EDI能有效的减少直到最终消除贸易过程中的纸面单证,因而EDI也被俗称为“无纸交易”。它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商务处理的新方法。EDI是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无所不含)行业的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使各有关部门、公司与企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业务过程。 EDI不是用户之间简单的数据交换,EDI用户需要按照国际通用的消息格式发送信息,接收方也需要按国际统一规定的语法规则,对消息进行处理,并引起其它相关系统的EDI综合处理。整个过程都是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干预,减少了差错,提高了效率。 要素 1.通讯协议:包括AS2、OFTP(2)、FTP(s)、WebServices、RNIF等。 2.标准格式:包括ANSIX.12、EDIFACT、RosettaNet、ebXML、CSV/TXT、XML等。 3.传输内容:包括订单、预测、订单变更、订单确认、发货通知、对账单、发票等。 不同地区与行业出现了一些不同的EDI标准。EDI常用标准包括: 1.ANSI X.12:美国各行业的通用标准——ANSI X.12标准。分别针对不同行业和功能,制订相应的贸易文件格式和标准。该标准在北美得到推广,美国沿用至今。 2.EDIFACT:适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公认的EDI国际标准,支持这一标准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主要是欧洲国家。联合国基于此标准建立了UN/EDIFACT标准。 3.RosettaNet:1998年2月,IBM、HP、Microsoft、Intel等大型电子及高科技企业发起成立RosettaNet(RN),开始运营这一非营利的、独立运作的标准化组织。此后,1999年6月和2000年10月这一组分别织扩展至电子产品产业和半导体制造产业各相关领域,欧美百余家企业和标准推动组织也相继加入此团体。日本和中国也建立了分支机构。 优点 迅速准确 在国际、国内贸易活动中使用EDI业务,以电子文件交换取代了传统的纸面贸易文件(如定单、发货票、发票)双方使用统一的国际标准格式编制文件资料,利用电子方式将贸易资料准确迅速的由一方传递到另一方,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无纸贸易手段”,也是世贸组织成员国将来必须使用和推广的标准贸易方式。 方便高效 采用EDI业务可以将原材料采购与生产制造、订货与库存、市场需求与销售,以及金融、保险、运输、海关等业务有机的结合起来,集先进技术与科学管理为一体,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金关”工程奠定了基础。安全可靠在EDI系统中每个环节都建立了责任的概念,每个环节上信息的出入都有明确的签收、证实的要求,以便于为责任的审计、跟踪、检测提供可靠的保证。在EDI的安全保密系统中广泛应用了密码加密技术,以提供防止流量分析、防假冒、防否认等安全服务。 减少了许多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果没有EDI系统,即使是高度计算机化的公司,也需要经常将外来的资料重新输入本公司的电脑。调查表明,从一部电脑输出的资料有多达70%的数据需要再输入其他的电脑,既费时又容易出错。EDI使贸易双方能够以更迅速有效的方式进行贸易,大大简化了订货或存货的过程,使双方能及时地充分利用各自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通过EDI可以改善贸易双方的关系,厂商可以准确地估计日后商品的需求量,货运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综合练习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综合练习 一、名词解释 1.电子数据交换 2.PTP 3.EDI增值网络 4.开放式EDI 5.物流EDI 二、单项选择题 1.电子数据交换,简称()。 A.ERPB.EOS C.EFTD.EDI 2.电子数据交换EDI是20世纪()年代发展起来的、融现代计算机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为一体的产物。 A.60B.70 C.80D.90 3.从EDI的定义可以看出,通信网络、EDI软件及硬件、EDI数据标准化是构成EDI 系统的三要素。其中EDI()是实现EDI的关键。 A.通信网络B.软件 C.硬件D.标准化 4.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首先使用EDI。 A.公路货运业B.仓储业 C.航运业D.铁路运输业 5.早期EDI是(),靠计算机与计算机直接通信完成的。 A.点对点B.点对面 C.面对点D.面对面 6.20世纪()年代出现了Internet EDI,使EDI从专用网扩大到因特网,降低了成本,满足了中小企业对EDI的需求。 A.60B.70 C.80D.90

7.我国EDI起步较晚,于20世纪()年代初才开始,但因有了借鉴,故起点较高。 A.60B.70 C.80D.90 8.EDI不同用户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通过通信网络直接进行子报文的互相交换与传递。这种方式称为()。 A.直接方式B.间接方式 C.垂直方式D.水平方式 9.ANSI X.12 标准目前只可用()。 A.汉语B.英语 C.法语D.德语 10.EDI()标准是EDI技术标准的核心。 A.网络通信B.处理 C.联系D.语义语法 11.联合国推荐的EDIFACT标准由UN/ECE印刷为“联合国贸易数据交换指南”(UNEDID),它包括()个部分。 A.10B.11 C.12D.13 12.EDIFACT语法规则于1987年3月制定完成,并于()年9月被ISO接受成为国际标准。 A.1987B.1988 C.1989D.1990 13.()EDI是指在两个计算机系统之间连续不断地以询问和应答形式,经过预定义和结构化的自动数据交换达到对不同信息的自动实时反应。 A.封闭式B.开放式 C.交互式D.网络式 14.美国()曾是以国际互联网为基础的EDI的最早使用者。 A.中情局B.国会 C.宇航局D.交通局 15.用电子数据文件来传输订单、发货票和各类通知的最知名的EDI系统是()。 A.TDIB.EFT

数据交换技术.

数据交换技术 教学目标: (1)了解三种数据交换技术及用途; (2)能比较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优缺点; (3)理解IP电话的工作原理; (4)培养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三种数据交换技术 教学难点:比较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优缺点 教学用时: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数据交换技术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内容,学生不易理解,以学生相对较熟悉的生活例子作为铺垫,通过情境设计,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通过知识的类比、迁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有更深刻的认识。) 1、问题提出 问题:假设有一火箭需通过铁路从制造厂运到发射场,现有三种方案:专列专线、专列非专线、非专列非专线,现要求大家一起讨论这三种方案的优劣。 前提条件:假设使用每一线路所需费用 均相等。 2、问题分析 (在讲这部分时,应该引导学生对速度、 对火车头的依赖、铁路利用率(即费用)进 行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后面 的实践题打下基础。) 甲线:专门使用一列火车来运输火箭, 并使用专线,其他车次不得占用。 乙线:专门使用一列火车来运输火箭,但不使用专线,该火车按照正常的火车时刻表,服从铁路部门的调度。如:现按照正常的车次进入第一个站点停靠,听候调度,有合适的火车头和线路才能继续往下一站点,如此循环,直至将火箭运到目的地。 与甲线相比,使用乙线的优点、缺点有哪些?大家一起来分析(速度:比甲线慢;费用:由于与其他火车共用一条线,可降低费用;对火车头的依赖:火箭整体总量较大,需要较大功率的火车头才能推动,所以对火车头的依赖较大。) 丙线:不使用专门的火车来运输,而是将火箭进行拆分,拆分之后火箭与普通货物一样进行运输。可见这是在乙线运输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由于火箭拆分之后可看成与普通货物同等对待,对火车头的依赖较小,可挂靠在任一火车头上。一来可以有效地提高运输速度,二来可以提高铁路的利用率,与其他货物均担费用,降低了运输火箭的费用。由此可见,相对于乙线,丙线的方式更加灵活。但相比之下它也有个缺点:运输前后需要对火箭进行拆分和组装。 下面我们通过表格来比较这三种运输方式的优劣。

数据交换技术

假设:我们要到上海海洋馆参观,那我们就要借助一些交通工具,比如先做长途汽车到达中兴路汽车站,然后在火车站座地铁,到达海洋馆附近的地铁站点,最后步行到达海洋馆,其间我们要通过若干个中转点才能到达目的地。计算机世界中也是如此,发送方和接收方通信也是如此,必须经过若干个中间节点的转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数据交换技术。 一、数据交换技术 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三种类型: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1、电路交换技术 【实例】:打电话 2、报文交换技术 【实例】:发电报 3、分组交换技术 【实例】:IP电话 二、几种交换技术的比较 (1)电路交换。 在数据传送开始之前必须先设置一条专用的通路。在线路释放之前,该通路由一对用户完全占用。 (2)报文交换。 报文从源点传送到目的地采用"存储一转发"的方式,在传送报文时,一个时刻仅占用一段通道。在交换节点中需要缓冲存储,报文需要排队,故报文交换不能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 (3)分组交换。

交换方式和报文交换方式类似,但报文被分成分组传送,在数据报分组交换中,目的地需要重新组装报文,分组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交换技术。 假设:我们要到上海海洋馆参观,那我们就要借助一些交通工具,比如先做长途汽车到达中兴路汽车站,然后在火车站座地铁,到达海洋馆附近的地铁站点,最后步行到达海洋馆,其间我们要通过若干个中转点才能到达目的地。计算机世界中也是如此,发送方和接收方通信也是如此,必须经过若干个中间节点的转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数据交换技术。 一、数据交换技术 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三种类型: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1、电路交换技术 【实例】:打电话 2、报文交换技术 【实例】:发电报

网络隔离下的几种数据交换技术比较

防火墙是最常用的网络隔离手段,主要是通过网络的路由控制,也就是访问控制列表(ACL)技术,网络是一种包交换技术,数据包是通过路由交换到达目的地的,所以控制了路由,就能控制通讯的线路,控制了数据包的流向,所以早期的网络安全控制方面基本上是使用防火墙。很多互联网服务网站的“标准设计”都是采用三区模式的防火墙。 但是,防火墙有一个很显著的缺点:就是防火墙只能做网络四层以下的控制,对于应用层内的病毒、蠕虫都没有办法。对于访问互联网的小网络隔离是可以的,但对于需要双向访问的业务网络隔离就显得不足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防火墙中的NAT技术,地址翻译可以隐藏内网的IP地址,很多人把它当作一种安全的防护,认为没有路由就是足够安全的。地址翻译其实是代理服务器技术的一种,不让业务访问直接通过是比防火墙的安全前进了一步,但代理服务本身没有很好的安全防护与控制,主要是靠操作系统级的安全策略,对于目前的网络攻击技术显然是脆弱的。目前很多攻击技术是针对NAT的,尤其防火墙对于应用层没有控制,方便了木马的进入,进入到内网的木马看到的是内网地址,直接报告给外网的攻击者,地址隐藏的作用就不大了。 2、多重安全网关 防火墙是在“桥”上架设的一道关卡,只能做到类似“护照”的检查,多重安全网关的方法就是架设多道关卡,有检查行李的、有检查人的。多重安全网关也有一个统一的名字:UTM(统一威胁管理)。实现为一个设备,还是多个设备只是设备本身处理能力的不同,重要的是进行从网络层到应用层的全面检查。 ^ 流量整形| 内容过滤 | 防攻击| 防病毒AV | 防入侵IPS | 防火墙FW | 防火墙与多重安全网关都是“架桥”的策略,主要是采用安全检查的方式,对应用的协议不做更改,所以速度快,流量大,可以过“汽车”业务,从客户应用上来看,没有不同。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EDI的定义 EDI是英文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缩写,中文名为电子数据交换。EDI就是按照商定的协议,将商业文件标准化和格式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它是公司之间传输订单等作业的一种电子手段,它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实现各有关部门或公司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过程。它是计算机到计算机之间结构化的事物数据互换。ISO将EDI描述成“将贸易(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共认的标准变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信息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 EDI的特点 EDI单证是通过专用的EDI增值网络进行交换的。由于EDI单证大多是具有一定商业价值的商业单证,通过有专门机构管理的EDI增值网络进行交换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一点是目前Internet技术还不能解决的问题。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EDI技术也在与包括Internet技术在内的其他先进技术不断融合,为用户提供更灵活、多样、简便的使用方式,使其自身拥有更广阔的电子商务服务领域。不论用户内部MIS系统的应用程序和数据格式有何不同,在通过EDI增值网络进行交换之前,都采用一种叫做“翻译器”的软件将不同的数据格式翻译成为了符合国际标准的EDI格式。正是这种方法,使得在不同用户的不同应用系统之间自动交换数据成为可能。 EDI标准 EDI电子数据交换是结构化的数据通过一定标准的报文格式从一个应用程序到另一个应用程序的电子化的交换,商业伙伴实施EDI,必须遵循一定的EDI报文标准。国际上6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EDI标准。1987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综合了经过10多年实践的美国ANSI X.12系列标准和欧洲流行的“贸易数据交换(TDI)”标准,制定了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的电子数据交换标准(EDIFACT)。 EDI标准的三要素 标准报文、数据元、数据段 EDI的操作过程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即电子数据交换,是将数据和信息规范化和格式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交换和处理的信息交换系统,在国际贸易中,EDI处理的数据和信息是订单、发票、报关单等商业文件,它大大提高了国际贸易的工作效率。EDI应用到国际贸易中,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通过EDI网络中心,把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工厂、公司、海关、运输公司、保险公司、银行联系起来,可以大大加速国际贸易的全过程。

最新高中信息技术《数据交换技术》教案精编版

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数据交换技术》教 案精编版

数据交换技术 一、教学分析: 本课题《数据交换技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网络技术应用》选修课本第三章。第一节主要学习了数据的传输过程,大概了解了OSI模型和TCP/IP协议体系。续上一节深入学习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技术——数据交换技术。数据交换技术包含了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从实际现象中分析,学生理解电路交换并不难,电影中战争年代的老式电话足以说明电路交换的特点。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是技术领域“质”的飞跃,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是技术领域“量”的飞跃。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可以认为是不同本质的数据传输形态,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是相同本质的数据交换。报文交换主要是改变传统的电路交换,突出中间交换设备的“储存——转发”原理,而分组交换是如何体现报文交换的弱点——“网络延时”,明白了为什么出现网络延时?分组交换的原理应运而生。整个教学思路主要从技术的发展与矛盾的引出,层层深入的揭开技术之迷。 二、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了解数据交换技术的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能进行不同的数据交换技术比较。 B、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用数据交换技术的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解释生活中技术问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观察能力。 C、情感受态度价值目标 通过体验、感悟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技术发展的过程和思维,体验突破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技术的成就感。

三、教学重点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三者的特点与区别,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总结出IP电话为什么便宜? 四、教学难点 1、文交换技术为什么出现网络延时? 2、换技术是如何突破报文交换技术网络延时的弱点,提高网络数据的传输速度。 五、教学环境: 1、多媒体教室 2、WIN2000系统 3、powerpoint应用程序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出问题) 师:前一节我们学习了数据的传输过程,知道数据在网络中传输是以分层协议管理协作的基础上进行的,知道数据从一台计算机发送到远程网络上的另一台计算机,原始数据经过层层网络协议的到封装成数据包,放到发送端口做好发送的准备,而另一台计算机接收端将接收到的数据逆向地将接收到的数据层层按协议恢复到原发送的状态。但是发送端的数据放到网络发送端口后在网络上又是如何传输的呢?这将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数据交换技术。数据交换技术包含了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 (二)、创设情景,开展探究、讨论。 师:我们都从电影中看到过战争年代的老式(手摇式呼叫人工连接)电话,它的传输过程类似网络中电路交换技术。请看图示1:

数据交换技术

《数据交换技术》教学设计 开课人:涂雨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工作特点及用途。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数据交换技术的过程,能进一步理解数据的传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类比案例、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比较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优缺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类比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1、问题提出 假设有一火箭需通过铁路从制造厂运到发射场,现有三种方案:专列专线、专列非专线、非专列非专线,现要求大家一起讨论这三种方案的优劣。 前提条件:假设使用每一线路所需费用均相等。 2、问题分析 甲线:专门使用一列火车来运输火箭,并使用专线,其他车次不得占用。乙线:专门使用一列火车来运输火箭,但不使用专线,该火车按照正常的火车时刻表,服从铁路部门的调度。如:现按照正常的车次进入第一个站点停靠,听候调度,有合适的火车头和线路才能继续往下一站点,如此循环,直至将火箭运到目的地。 丙线:不使用专门的火车来运输,而是将火箭进行拆分,拆分之后火箭与普通货物一样进行运输。由于火箭拆分之后可看成与普通货物同等对待,对火车头的依赖较小,可挂靠在任一火车头上。 特点优点缺点 甲线速度最快费用最高 乙线费用较低速度最慢、对火车头要求较高 丙线费用最低、速度较快,对火车头 要求低。 运输前后需对火箭进行拆分、 复原工作。

(小结:在这三种方案中是通过提高线路的利用率来有效地降低费用的。)在现实生活中要运输货物,同样,在网络中要传输大量的数据。网络中的数据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传输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三种网络中数据的传输方式,他们的工作原理和我们刚才讨论的三种运输方案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可以用来做类比。 二、三种数据交换技术 1、电路交换技术 (1)介绍工作原理:电路交换技术即为已对需要进行通信的装置之间提供一条临时的专用传输通道。(引导学生让其与甲线的运输方式进行类比)播放《电路交换技术》动画。 (2)举例 2、报文交换技术 (1)介绍工作原理:报文交换技术不需要事先建立物理线路,它将发送的数据作为一个整体发给中间交换设备。中间交换设备先存储,然后选择一条合适的空闲线路将数据转发给下一个交换设备,循环直至数据发送到目的节点。(引导学生让其与乙线的运输方式进行类比)。 播放《报文交换技术》动画。 说明:在这里报文交换技术采用“存储-转发”机制 (2)报文与电路进行对比 (3)举例:电报系统 3、分组交换技术 (1)介绍工作原理:分组交换技术是报文交换技术的改进,它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一定的长度,每个部分叫做一个分组。在每个分组的前面加上一个分组头,用以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地址,然后由交换机根据每个分组的地址标志,将它们转发至目的地,这一过程称为分组交换。 (引导学生让其与丙线的运输方式进行类比) 分组交换技术是在数据网络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种交换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数据交换技术》教案 - 副本

数据交换技术 一、教学分析: 本课题《数据交换技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网络技术应用》选修课本第三章。第一节主要学习了数据的传输过程,大概了解了OSI模型和TCP/IP协议体系。续上一节深入学习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技术——数据交换技术。数据交换技术包含了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从实际现象中分析,学生理解电路交换并不难,电影中战争年代的老式电话足以说明电路交换的特点。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是技术领域“质”的飞跃,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是技术领域“量”的飞跃。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可以认为是不同本质的数据传输形态,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是相同本质的数据交换。报文交换主要是改变传统的电路交换,突出中间交换设备的“储存——转发”原理,而分组交换是如何体现报文交换的弱点——“网络延时”,明白了为什么出现网络延时?分组交换的原理应运而生。整个教学思路主要从技术的发展与矛盾的引出,层层深入的揭开技术之迷。 二、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了解数据交换技术的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能进行不同的数据交换技术比较。 B、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用数据交换技术的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解释生活中技术问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观察能力。 C、情感受态度价值目标 通过体验、感悟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技术发展的过程和思维,体验突破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技术的成就感。 三、教学重点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三者的特点与区别,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总结出IP电话为什么便宜? 四、教学难点 1、文交换技术为什么出现网络延时? 2、换技术是如何突破报文交换技术网络延时的弱点,提高网络数据的传输速度。 五、教学环境: 1、多媒体教室 2、WIN2000系统 3、powerpoint应用程序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出问题) 师:前一节我们学习了数据的传输过程,知道数据在网络中传输是以分层协议管理协作的基础上进行的,知道数据从一台计算机发送到远程网络上的另一台计算机,原始数据经过层层网络协议的到封装成数据包,放到发送端口做好发送的准备,而另一台计算机接收端将接收到的数据逆向地将接收到的数据层层按协议恢复到原发送的状态。但是发送端的数据放到网络发送端口后在网络上又是如何传输的

数据交换技术教案

1.3信息交换方式――数据交换技术 数据交换技术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内容,学生不易理解,通过情境设计,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了解三种数据交换技术及用途; (2)能比较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优缺点; (3)理解IP电话的工作原理; (4)培养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三种数据交换技术 教学难点:比较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优缺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数据交换技术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内容,学生不易理解,以学生相对较熟悉的生活例子作为铺垫,通过情境设计,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通过知识的类比、迁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有更深刻的认识。) 1、问题提出 问题:假设有一火箭需通过铁路从制造厂运到发射场,现有三种方案:专列专线、专列非专线、非专列非专线, 现要求大家一起讨论这三种方案的优劣。 前提条件:假设使用每一线路所需费 用均相等。 2、问题分析 (在讲这部分时,应该引导学生对速 度、对火车头的依赖、铁路利用率(即费用)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后面的实践题打下基础。)

甲线:专门使用一列火车来运输火箭,并使用专线,其他车次不得占用。 乙线:专门使用一列火车来运输火箭,但不使用专线,该火车按照正常的火车时刻表,服从铁路部门的调度。如:现按照正常的车次进入第一个站点停靠,听候调度,有合适的火车头和线路才能继续往下一站点,如此循环,直至将火箭运到目的地。 与甲线相比,使用乙线的优点、缺点有哪些?大家一起来分析(速度:比甲线慢;费用:由于与其他火车共用一条线,可降低费用;对火车头的依赖:火箭整体总量较大,需要较大功率的火车头才能推动,所以对火车头的依赖较大。) 丙线:不使用专门的火车来运输,而是将火箭进行拆分,拆分之后火箭与普通货物一样进行运输。可见这是在乙线运输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由于火箭拆分之后可看成与普通货物同等对待,对火车头的依赖较小,可挂靠在任一火车头上。一来可以有效地提高运输速度,二来可以提高铁路的利用率,与其他货物均担费用,降低了运输火箭的费用。由此可见,相对于乙线,丙线的方式更加灵活。但相比之下它也有个缺点:运输前后需要对火箭进行拆分和组装。 下面我们通过表格来比较这三种运输方式的优劣。 (小结:在这三种方案中是通过提高线路的利用率来有效地降低费用的。)在现实生活中要运输货物,同样,在网络中要传输大量的数据。网络中的数据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传输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三种网络中数据的传

数据交换技术

数据交换技术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工作特点及适用网络类型 能力目标:能够区分三种交换技术的特点。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2、教学难点 三种交换技术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一章的知识点(5分钟) 采用提问复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 (二)导入(3分钟) 数据通信时,需要通信的两个设备通过传输介质直接连接在一起一般是不现实的,也是不方便的,一般是通过有中间节点的网络来把数据从源设备发送到目标设备,这些中间节点不关心数据的内容,只提供一个交换设备,用这个交换设备把数据从一个节点传到另一个节点直至目的地。这些交换设备是采用什么技术进行数据交换的呢?(三)新课知识点(75分钟) 数据交换(板书) 1.电路交换(板书) ⑴电路交换的原理 电路交换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电路建立、数据传输和电路拆除。 ①电路建立 在传输数据之前,先经过呼叫过程建立一条端到端的电路。 ②数据传输

电路建立以后,数据就可以从源站发送往目的站,电路连接是全双工的,数据可以在两个方向传输。在整个数据传输过程中,所建立的连接必须始终保持连接状态。 ③电路拆除 数据传输结束后,由某一方发出拆除请求,然后逐节拆除到对方的节点链路,将电路的使用权交还给网络,以供其他用户使用。 电路交换属于电路资源预分配系统,即每次通信时,通信双方都要连接电路,且在一次连接中,电路被预分配给一对固定用户。不管该电路上是否有数据传输,其他用户都不能使用该电路直至通信双方要求拆除此电路为止。 ⑵电路交换的特点 电路交换方式的特征是在整个连接路径中均采用物理连接,具有以下的一些优点: 信息传输时延小;电路是透明的;信息传送的吞吐量大。 采用电路交换方式传送数据的缺点: 所占用的带宽是固定的,造成网络资源的利用率较低;由于通信的传输通路是专用的,采用电路交换方式进行数据通信的效率较低;通信双方在信息传输速率、编码格式、同步方式、通信规程等要完全兼容,不同速率和不同通信协议之间的用户不能通信。 ⑶适用范围 电路交换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可以用于公用交换网,即电话网,以及专线方式,如数字数据网DDN。电路交换适用于信息量大的场合。 2.报文交换(板书) 报文交换也称为包交换,它将用户的一个报文分成若干个报文组,以报文组为单位采用“存储-转发”交换方式进行通信。(板书) ⑴报文交换的工作原理 报文交换采用存储-转发原理,即交换机把来自用户的报文先暂时存在节点机内排队等候,网络上链路空闲时就转发出去至下一节点,报文在下一节点再存贮-转发,直到到达目的节点。信息是以报文为单位传输的,网络节点具有信息处理、存储和路由选择的功能。 ⑵报文交换的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