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难点14结晶水合物的析出

难点14结晶水合物的析出

难点14结晶水合物的析出
难点14结晶水合物的析出

难点14 结晶水合物的析出

溶液中晶体的析出是初中学习的内容,初中学习时要求低,不能满足于高考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深入学习。

●难点磁场

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t℃时向a g饱和Na2CO3(aq)中加入1.06 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冷却到原温度,结果溶液全部变为晶体(Na2CO3·10H2O)。求:

(1)S(Na2CO3)与a的关系式,S=_____________(S代表溶解度)。

(2)a的取值范围。

●案例探究

[例题]已知某温度下,无水Na2CO3的溶解度是10.0 g/(100 g水)。在该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aq)中加入1.06 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试求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析出结晶水合物的计算能力。

知识依托:溶解度的概念和计算。

错解分析:常见错解有三:一是忽略析出的碳酸钠晶体中含有结晶水,二是不知道析出的碳酸钠晶体中含多少结晶水,三是认为析出的碳酸钠晶体中只含有1.06 g碳酸钠和相应的结晶水。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有两种方法,一是过程思维法,二是终态思维法。

方法1(过程思维法):先求加入的 1.06 g无水Na2CO3形成并析出晶体的质量m1(Na2CO3·10H2O)及溶液中由此减少的水的质量m1(H2O)

Na2CO3 ~Na2CO3·10H2O ~10H2O

106 g 286 g 180 g

1.06 g m1(Na2CO3·10H2O) m1(H2O)

m1(Na2CO3·10H2O)=2.86 g m1(H2O)=1.80 g

再求溶解在1.80 g水中Na2CO3的质量m2(Na2CO3),及这些Na2CO3析出所形成晶体的质量m2(Na2CO3·10H2O)和溶液由此而减少水的质量m2(H2O)

m2(Na2CO3)=

g

100g

1.80

g

10.0

=0.180 g

Na2CO3 ~Na2CO3·10H2O ~10H2O

106 g 286 g 180 g

0.180 g m2(Na2CO3·10H2O) m2(H2O)

m2(Na2CO3·10H2O)=0.486 g m2(H2O)=0.306 g

依次类推,求m3(Na2CO3)及m3(Na2CO3·10H2O)和m3(H2O),直至所得晶体质量

m i (Na 2CO 3·10H 2O)在∑=n i i m

1(Na 2CO 3·10H 2O)的和中可以忽略为止。

m 3(Na 2CO 3)=g

100g 306.0g 10.0?=0.0306 g Na 2CO 3 ~ Na 2CO 3·10H 2O ~ 10H 2O

106 g 286 g 180 g

0.0306 g m 3(Na 2CO 3·10H 2O) m 3(H 2O)

m 3(Na 2CO 3·10H 2O)=0.0826 g

m 3(H 2O)=0.0520 g m 4(Na 2CO 3)=g

100g 0.0520g 10.0?=0.00520 g m 4(Na 2CO 3·10H 2O)=

g 106g 286g 0.00520?=0.0140 g ……(生成固体质量以0.170倍递减)

最后得出所得晶体质量m (Na 2CO 3·10H 2O)

m (Na 2CO 3·10H 2O)=∑-n i i m

1(Na 2CO 3·10H 2O)

=2.86 g +0.486 g +0.0826 g +0.0140 g +……

=3.44 g

方法2(终态思维法):设最终析出Na 2CO 3·10H 2O 的质量为x ,则其中含有Na 2CO 3和水的质量分别为:

m (Na 2CO 3)=

286106x m (H 2O)=286

180x 这样,若将(286106x -1.06 g) Na 2CO 3溶解在质量为286180x 的水中,在题设温度下,当形成饱和溶液,所以:

g

100g 10.0286180g 1.06286106=-x x x =3.45 g 。

答案:3.45 g

评注:二法相比,方法一不及方法二简捷、准确。方法一之答案较方法二之答案出现一定的误差,是有效运算和四舍五入的结果。若进行纯数字运算,则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应该是完全相同的。

●锦囊妙计

求析出结晶水合物的质量,常有两种思维:(1)过程思维:按晶体析出分过程计算的一种方法,思维朴素易接受,但计算量大;(2)终态思维:摒弃晶体析出过程,直接由最终结果计算的方法,优点是计算量相对较小。

●歼灭难点训练

1.(★★★)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 2CO 3(aq)中加入1.06 g 无水Na 2CO 3,搅拌后

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是( )

A.等于1.06 g

B.大于1.06 g 而小于2.86 g

C.等于2.86 g

D.大于2.86 g

2.(★★★)将例题中的“10.0 g ”改为“50.0 g ”,其他不变,试求之。

3.(★★★★)t ℃时,向足量饱和..Na 2CO 3(aq)中,加入1.06 g 无水Na 2CO 3,搅拌后静置,并冷却至t ℃,最终所得晶体质量为5.83 g ,求该温度下Na 2CO 3的溶解度。

4.(★★★★★)硫代硫酸钠晶体(Na 2S 2O 3·5H 2O)俗名海波、大苏打。现向定量饱和Na 2S 2O 3(aq)中加入m g 无水Na 2S 2O 3固体,搅拌后静置,得到一定质量的Na 2S 2O 3·5H 2O 晶体,欲求所得晶体质量x (g),还必须补充一个条件....

。则: (1)所补充的条件是 (用字母表示,但要说明它的含义);

(2)写出求所得晶体质量的计算式,x =______。

附: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解析:(1)最后所得晶体质量为(a +1.06)g ,其中含Na 2CO 3质量是:106(a +1.06)/286 g ,含水质量为:180(a +1.06)/286 g ;则:

S =g 286/)06.1(180g 1.06g 286/)06.1(106+-+a a ×100 g=7

.474547702650+-a a g (2)由于S >0,所以:2650a -4770>0,a >1.8。

答案:(1)S =7.474547702650+-a a g (2)a >1.8

歼灭难点训练

1.D

2.解析:设析出Na 2CO 3·10H 2O 质量为x ,则:其中含Na 2CO 3质量为106 x /286,含水质量为180 x /286;

(106x /286-1.06 g)∶50.0 g=(180x /286)∶100g

x =18.9 g

答案:18.9 g

3.解析:5.83 g Na 2CO 3·10H 2O 中含Na 2CO 3质量5.83 g ×106/286=2.16 g ,含水质量

5.83 g ×180/286=3.67 g 。

则:100

)CO Na (67.3g 1.06g 16.232S =- S (Na 2CO 3)=30.0 g

答案:30.0 g

4.提示:(1)所补充的条件是:一定温度....

下,Na 2S 2O 3在水中的溶解度S (g)。(若未指明温度,该小题不能得分)

(2)所得x (g) Na 2S 2O 3·5H 2O 中:m (Na 2S 2O 3)=248158x g ,m (水)=24890g , 则S m S m S m x S x m x 915802480,901580024800,2489024815800100g 100g g 24890g g 248158---==-或或 答案:(1)一定温度....

下,Na 2S 2O 3在水中的溶解度S (g) (2) S m S m S m 915802480,901580024800,248

9024815800100---或或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对比与展望

Open Journal of Nature Science 自然科学, 2019, 7(5), 398-405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ed7217365.html,/journal/ojns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ed7217365.html,/10.12677/ojns.2019.75049 Comparison and Prospect of Natural Gas Hydrate Exploitation Technology Tong Jia, Xinyan Wang, Yijie Shang Department of Roommate Engineering,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Received: Aug. 26th, 2019; accepted: Sep. 10th, 2019; published: Sep. 17th, 2019 Abstract Natural gas hydrate is a new type of clean energy, and has huge reserves in the seabed permafros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lleviate the energy crisis facing mankind and comply with the trend of world green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formation and exploitation mechanism of natural gas hydrate have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Up to now, only Mesoyaha gas field in Russia has been commercially exploited for gas hydrat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exploitation technology of gas hydrate still needs further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everal successful small-scale 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are introduced and compared. Keywords Natural Gas Hydrate, Mining Technology, Comparison of Mining Methods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对比与展望 贾童,王鑫炎,商一杰 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系,河北秦皇岛 收稿日期:2019年8月26日;录用日期:2019年9月10日;发布日期:2019年9月17日 摘要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且在海底冻土层储量巨大,对于缓解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以及顺应世界绿色发展潮流有重要意义,因此其形成和开采机理受世界广泛关注。截止到现在天然气水合物实现商采仅有俄罗斯麦索亚哈气田,这说明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技术仍需进一步发展。本文介绍了目前小规模试采成功的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对比,以及对未来技术的发展做出展望。

高考化学难点结晶水合物的析出

高考化学难点结晶水合物的析出 溶液中晶体的析出是初中学习的内容,初中学习时要求低,不能满足于高考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深入学习。 ●难点磁场 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t℃时向a g饱和Na2CO3(aq)中加入1.06 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冷却到原温度,结果溶液全部变为晶体 (Na2CO3•10H2O)。求: (1)S(Na2CO3)与a的关系式,S=_____________(S代表溶解度)。 (2)a的取值范围。 ●案例探究 [例题]已知某温度下,无水Na2CO3的溶解度是10.0 g/(100 g水)。在该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aq)中加入1.06 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试求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析出结晶水合物的计算能力。 知识依托:溶解度的概念和计算。 错解分析:常见错解有三:一是忽略析出的碳酸钠晶体中含有结晶水,二是不知道析出的碳酸钠晶体中含多少结晶水,三是认为析出的碳酸钠晶体中只含有1.06 g碳酸钠和相应的结晶水。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有两种方法,一是过程思维法,二是终态思维法。 方法1(过程思维法):先求加入的1.06 g无水Na2CO3形成并析出晶体的质量m1(Na2CO3•10H2O)及溶液中由此减少的水的质量m1(H2O) Na2CO3 ~ Na2CO3•10H2O ~ 10H2O 106 g 286 g 180 g 1.06 g m1(Na2CO3•10H2O) m1(H2O) m1(Na2CO3•10H2O)=2.86 g m1(H2O)=1.80 g 再求溶解在1.80 g水中Na2CO3的质量m2(Na2CO3),及这些Na2CO3析出所形成晶体的质量m2(Na2CO3•10H2O)和溶液由此而减少水的质量m2(H2O) m2(Na2CO3)= =0.180 g Na2CO3 ~ Na2CO3•10H2O ~ 10H2O 106 g 286 g 180 g 0.180 g m2(Na2CO3•10H2O) m2(H2O) m2(Na2CO3•10H2O)=0.486 g m2(H2O)=0.306 g 依次类推,求m3(Na2CO3)及m3(Na2CO3•10H2O)和m3(H2O),直至所得晶体质量mi(Na2CO3•10H2O)在(Na2CO3•10H2O)的和中可以忽略为止。 m3(Na2CO3)= =0.0306 g Na2CO3 ~ Na2CO3•10H2O ~ 10H2O

最新高三化学学习方法——结晶水合物的析出

最新高三化学学习方法——结晶水合物的析出 溶液中晶体的析出是初中学习的内容,初中学习时要求低,不能满足于高考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深入学习。 ●难点磁场 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t℃时向a g饱和Na2CO3(aq)中加入1.06 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冷却到原温度,结果溶液全部变为晶体(Na2CO3·10H2O)。求: (1)S(Na2CO3)与a的关系式,S=_____________(S代表溶解度)。 (2)a的取值范围。 ●案例探究 [例题]已知某温度下,无水Na2CO3的溶解度是10.0 g/(100 g 水)。在该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aq)中加入1.06 g无水

Na2CO3,搅拌后静置。试求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析出结晶水合物的计算能力。 知识依托:溶解度的概念和计算。 错解分析:常见错解有三:一是忽略析出的碳酸钠晶体中含有结晶水,二是不知道析出的碳酸钠晶体中含多少结晶水,三是认为析出的碳酸钠晶体中只含有1.06 g碳酸钠和相应的结晶水。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有两种方法,一是过程思维法,二是终态思维法。 方法1(过程思维法):先求加入的1.06 g无水Na2CO3形成并析出晶体的质量m1(Na2CO3·10H2O)及溶液中由此减少的水的质量m1(H2O) Na2CO3 ~Na2CO3·10H2O ~10H2O 106 g 286 g 180 g 1.06 g m1(Na2CO3·10H2O) m1(H2O) m1(Na2CO3·10H2O)=2.86 g m1(H2O)=1.80 g 再求溶解在1.80 g水中Na2CO3的质量m2(Na2CO3),及这些Na2CO3析出所形成晶体的质量m2(Na2CO3·10H2O)和溶液由此而减少水的质量m2(H2O) m2(Na2CO3)= g 100g 1.80 g 10.0 =0.180 g Na2CO3 ~Na2CO3·10H2O ~10H2O 106 g 286 g 180 g

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方法

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方法

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方法 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是很大的难题。通用的方法是先用各种方法将水合物分解再回收游离的气体。前苏联的麦索亚哈水合物气藏最早进入了试验性工业开采。2001年10月~2002年3月,在加拿大的Mallik气藏钻了一口生产试验井和两口观察井,成功地进行了为期79d的降压开采和加热开采试验。目前提出的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方法基本上还是概念性的,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试验阶段。 1 热力开采法 热力开采法又称热激法。是研究最多、最深入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其利用钻探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层中安装管道,对含天然气水合物的地层进行加热,提高局部储层温度,破坏水合物中的氢链,从而促成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再用管道收集析出的天然气f见图1。对含天然气水合物的地层加热有两种途径:一是将蒸汽、热水、热盐水或其他热流体通过地面泵注入水合物地层:二是采用开采重油时使用的火驱法或利用钻柱加热器。

热开采技术的主要缺陷是会造成大量热损失,效率很低,特别是在永久冻土区,即使利用绝热管道.永冻层也会降低传递给储集层的有效热量。蒸汽注入和火驱技术在薄水合物气层的热损失很大,只有在厚段(大于15m)水合物气层热效率较高。注入热水的热损失较蒸汽注人和火驱小,但水合物气层内水的注入率限制了该方法的使用。采用水力压裂工艺可改善水的注入率,但由于连通效应,又要产生较低的传质效率。 研究表明,电磁加热法是一种比常规加热方法更为有效的方法 1,其有效性已在开采重油方面得到了显示。此法是在垂直(或水平)井中沿井的延伸方向,在紧邻水合物带的上下(或水合物层内)放入不同的电极,再通以交变电流使其生热并直接对储层进行加热。储层受热后压力低.通过膨胀产生气体。此外,电磁热还很好地降低了流体的黏度.促进了气体的流动。其中,最有效的电磁加热法当属微波加热。因为天然气水合物对微波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在微波的辐射下会产生热效应而加快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使用微波加热法时可直接将微波发生器置于井下,利用仪器自身重力使发生器紧贴水合物层。同时发生器可附加驱动装置,使其在井下自由移动。此方法适于各类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 2 降压法 降压法是通过降低压力破坏天然气水合物稳定状态,促使其分解。其最大的特点是不需要昂贵的连续激发,仅通过调节天然气的提取速度就可控制储层压力,进而控制水合物分解的效果。降压法一般是通过降低水合物层之下的游离得不稳定而分解见图2。也可以通过采取矿层中流体的方法来降低水合物矿层的层压。实际上,如果天然气水合物气藏与常规天然气藏相邻,开采水合物层之下的游离气是降低储层压力的一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项目公示内容(自然科学奖)

附件: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项目公示内容 (自然科学奖) 项目名称: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演化理论与调控方法 提名者:谈和平,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工程热物理 一、提名意见

二、项目简介(限1页) 天然气水合物是最具开采价值的新型清洁能源,我国南海储量达800亿吨油当量,是我国石油与天然气已探明储量的总和,实现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开发是我国重大战略需求。天然气水合物开发过程存在水合物分解相变复杂、热质传递困难、储层胶结强度弱化显著等问题,导致水合物分解产气效率低、持续性差,甚至引起储层失稳等重大安全风险,因此实现其安全高效开采是世界性难题。该项目在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支持下,针对水合物分解多孔介质内复杂相态转化理论、含相变过程多相多组分运移机制、储层胶结强度弱化及其与海底结构物(井筒、桩基础等)相互作用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十余年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突破和科学发现: 1. 发现了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相态转化-多相渗流-胶结弱化规律,建立了水合物分解运移与储层变形演化理论。建立了海洋多组分体系水合物相平衡方程,突破了传统热力学模型的理论局限;首次发现了水合物分解亚稳态纳米气泡富集现象,认识了分解过程水合物再生成逆反应的内在本质;发现了微孔隙内水合物赋存形态转化特性,提出了水合物相变多相渗流模型,构建了水合物分解气、水运移理论框架;发现了水合物储层粘聚力随水合物分解的衰减规律,揭示了水合物储层变形过程中胶结结构的演化机制。 2. 揭示了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驱动与失稳机理,提出了水合物分解强化与储层安全调控方法。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存在压差驱动-显热主导-传热控制表观动力学演化三历程,提出了压-热联调强化水合物分解方法;首次发现了二氧化碳水合物具有更高的抗变形能力,创造性地提出注二氧化碳强化储层结构强度方法;建立了水合物储层与结构物相互作用模型,确定了水合物分解对海底结构物的影响边界。 3. 构建并验证了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开采系统,成功应用于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发现了水合物分解过程压力传递、流体输运及储层失稳的主控因素,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模拟系统”与“安全评价系统”,为试采工程提供了理论方法;首次自主完成了南海水合物储层保温保压岩芯现场在线分析、评价,提出了适用于南海储层特征的试采方案,成功应用于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 8篇代表性论文SCI他引429次,3篇入选ESI高被引,出版专著3部,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与大会报告21次,成果获多国院士及学会Fellow在Nature子刊等期刊引用。项目水合物相态研究引起加拿大Englezos和Ripmeester 两位院士高度关注,在论文中10处对比引证,开展后续拓展研究;美国Castaldi 教授评价项目压-热联调方法“效率最高”;英国Soga院士认为该项目成果对储层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价值”。我国11位院士组成的专家组认定项目成功应用于“全球首次”“天然气水合物固态流化试采工程”。获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

10.2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 的测定_测验

10.2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测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4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热胆矾失去结晶水,得到白色的无水硫酸铜,这一过程叫风化 B 家用石碱久置后,由块状变为粉末状这一变化是物理变化 C 将固体氯化钙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其表面出现水珠,这一现象叫潮解 D从冰箱中取出物品,表面很快出现水珠,这一现象叫潮解 2 实验室里需用480ml 0.1mol/L 的硫酸铜溶液,先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置,一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g 硫酸铜,加入500ml 水 B 称取12.0g 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 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 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3 下列关于“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加热胆矾,开始用小火,后逐渐加大,最后用大火加热 B 加热、冷却、称量,再加热、冷却、称量,既是恒重操作 C 加热后的冷却必须放在干燥器中进行 D 加热时发现晶体溅出坩埚,经估计后,可以在坩埚中再加一些晶体 4 测定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必须做恒重操作的原因是() A 判断加热时结晶水合物有无晶体飞溅 B 判断加热时结晶水合物是否有其他杂质 C 判断结晶水合物是否已失去全部结晶水 D 防止结晶水合物失水后又吸潮,质量增大 5 学生在实验室分组实验测定胆矾晶体里结晶水的含量时出现了三种情

况:(1)晶体中含有受热不发生任何变化的固体物质(2)晶体中尚带蓝色便停止加热(3)晶体受热失去全部结晶水后没有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其中能使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A(1)(2) B(1)(3) C(2)(3) D(1)(2)(3) 6 某种结晶水合物可以表示为ZnSO4·xH2O,28.7g这种结晶水合物全部失去结晶水后质量为16.1g 则x的值是() A 2 B 5 C 7 D 10 7 某学生称量CuSO4·5H2O时左盘放砝码4g,游码在0.5刻度处,天平平衡。右盘CuSO4·5H2O晶体的质量是() A4.5g B4g C3.5g D3g 8 加热时必须隔着石棉网的是() A 烧杯 B 蒸发皿 C 试管 D坩埚 9 p g结晶水合物A·n H2O受热失去全部结晶水后,质量变为q g,由此可以得知该晶体水合物的式量为() A 18pn/(p-q) B 18pn/q C 18pn/p D18qn/(p-q) 10下列关于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定的操作中,不必作规定的是() A硫酸铜晶体要慢慢加热 B 加热后,要放在干燥器中冷却 C 要做恒重操作 D 用电子天平称量坩埚后,要做0处理 二简答题(60分) 11 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硫酸钠晶体中水含量的实验方案。 实验用品:硫酸钠晶体试样、研钵、干燥器、坩埚、三脚架、泥三角、药匙、电子天平 实验步骤:1 准确称量一个干净、干燥的坩埚 2 在坩埚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钠晶体试样,称重、将称重过的试样放入研钵中研细,在放回坩埚中 3 将盛有试样的坩埚加热,待晶体变成白色粉末时,立即停止加

结晶水

结晶水: 释一:又称水合水。结晶水是结合在化合物中的水分子,它们并不是液态水。很多晶体含有结晶水.但并不是所有的晶体都含有结晶水。溶质从溶液里结晶析出时,晶体里结合着一定数目的水分子,这样的水分子叫结晶水。在结晶物质中,以化学键力与离子或分子相结合的、数量一定的水分子。例如,从硫酸铜溶液中结晶出来的蓝色晶体,含有5个结晶水,其组成为CuSO4·5H2O。在这种晶体中有4个水分子直接与Cu离子配位(见水合物),另一水分子则与SO娸离子结合。 释二:在晶体物质中与离子或分子结合的一定数量的水分子。又称水合水。例如五水合硫酸铜(分子式CuSO4·5H2O )晶体中就含有5个结晶水。在不同温度和水蒸气压下,一种晶体可以生成含不同结晶水的分子,例如,在逐步升温的条件下,CuSO4·5H2O可以分步失去结晶水,依次转变为CuSO4·3H2O、CuSO4·H2O 、CuSO4 。某些水合物在加热时,可能和所含的结晶水发生水解反应,转变为氧化物或碱式盐。当一种水合物暴露在较干燥的空气中,它会慢慢地失去结晶水,由水合物晶体变成粉末状的无水物,这一过程称为风化。有些无水物在湿度较大的空气中,会自动吸收水分,转变成水合物,这一过程称为潮解。 释三:在矿物晶格中占有确定位置的中性水分子[2]H2O;水分子的数量与该化合物中其他组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如石膏Ca〔SO4〕·2H2O、胆矾Cu〔SO4〕·5H2O、苏打Na2〔CO3〕·10H2O,分别表示其中含有2、5、10分子的结晶水。由于在不同的矿物的晶格中,水分子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因此结晶水脱离晶格所需的温度也就不同,但一般不超过600℃。通常为100~200℃。当结晶水逸出时,原矿物晶格便被破坏;其他原子可重新组合,形成另一种化合物。 结晶水与配位水的区别 许多物质从水溶液里析出晶体时,晶体里常含有一定数目的水分子,这样的水分子叫做结晶水。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叫做结晶水合物。 结晶水合物里的水分子属于结晶水合物化学固定组成的一部分。 水合物含一定量水分子的固体化合物。水合物中的水是以确定的量存在的,例如天水硫酸铜CuSO4的水合物的组成为CuSO4·5H2O。水合物中的水有几种不同的结合方式:一种是作为配体,配位在金属离子上,称为配位结晶水;另一种则结合在阴离子上,称为阴离子结晶水。例如CuSO4·5H2O加热到113℃时,只失去四分子水。只有加热到258℃以上,才能脱去最后一分子水。由此可见,4个水分子是作为配体配位在铜离子上的,即[Cu(H2O)4]2+;另一个水分子则结合在硫酸根上。一般认为,一个水分子通过氢键与中的氧原子相连接的。CuSO4·5H2O按水分子的结合方式,其结构式可写成[Cu(H2O)]4][SO4(H2O)]。许多其他水合硫酸盐晶体如FeSO4·7H2O、NiSO4·7H2O、ZnSO4·7H2O等,均有相同的结合方式。 在过渡金属的水合物中,相同组成的水合物往往由于其中的水分子的结合方式不同而使其性质发生变化。例如无水三氯化铬呈红紫色;其水合物为暗绿色晶体,实验式为CrCl3·6H2O。经实验证明,6个水分子中只有4个水分子和2个氯离子作为配体与铬离子结合在内界〔Cr(H2O)4Cl2]+,不论在晶态或在水溶液中均稳定存在,因此,这种水合物的结构式可写成[Cr(H2O)4Cl2]Cl·2H2O。如将暗绿色晶体的溶液冷却至0℃以下并通入氯化氢气体,则析出紫色晶体,其结构式为[Cr(H2O)6]Cl3。将紫色晶体的溶液用乙醚处理并通以氯化氢气体,就析出一种淡绿色晶体,其结构式为〔Cr(H2O)5Cl]Cl2·H2O。 水也可以不直接与阳离子或阴离子结合而依一定比例存在于晶体内,在晶格中占据一定的部位。这种结合形式的水称为晶格水,一般含有12个水分子。有些晶形化合物也含水,但无一定比例。例如沸石和其他硅酸盐矿物。一些难溶的金属氢氧化物实际上也是水合物 怎样区分我这个化合物的水分是结晶水还是游离水? 从图谱看,是水合物,不是游离水。 因为游离水会从较低温度一直持续到100度,而图中的失水在80度前就完成了。 游离水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干燥掉的,而结合水一般是不容易被干燥掉的。 学化工原理的人应该都知道! 做一个干燥失重实验就知道了! 一定条件说不好是什么条件的,有些化合物普通条件下都可能发生失水。 我一般从两方面解释这个问题,一方面TG(热重)里面从失水速度、温度来说,前后都有明显的平台,快速失重是脱去结晶水的特征;缓慢的失重,平台不明显是吸附的水。另一方面,你的DSC(差热分析)在失结晶水时应该有个比较明显的吸热峰,吸附水没有。游离水会从较低温度一直持续到100度

影响结晶的因素结晶

影响结晶的因素结晶

影响结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浆料的过饱和度,这个主要由温度来控制,温度越低过饱和度越低。过饱和度越大,则,产生晶核越多,结晶体粒径越小。 2、停留时间,时间越长,则产生的结晶体粒径越大。停留时间与液位有关,液位越高,停留时间越强。 3、容器的搅拌强度,搅拌越强,容易破碎晶体,结晶体粒径越小 4、杂质成分,杂质成分较多,则比较容易形成晶核,结晶体粒径越小。 给一一偏关于结晶理论的文章: 结晶及其原理 结晶是固体物质以晶体状态从蒸汽、溶液或熔融物中析出的过程。在化学工业中,常遇到的情况是从溶液及熔融物中使固体物质结晶出来。 结晶是一个重要的化工过程,为数众多的化工产品及中间产品都是以晶体形态出现,如磷肥生产、氮肥生产、纯碱生产、盐类生产、络合物的沉析、有机物生产及胶结材料的固化等。这是因为结晶过程能从杂质含量相当多的溶液中形成纯净的晶体(形成混晶的情况除外);此外,结晶产品的外观优美,且可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对许多物质来说,结晶往往是大规模生产它们的最好又最经济的方法;另一方面,对更多的物质来说,结晶往往是小规模制备纯品的最方便的方法。结晶过程的生产规模可以小至每小时数克,也可以大至每小时数十吨,有效体积达300m3以上的结晶器已不罕见。

近期在国际上溶液结晶的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在生物化学的分离过程中广泛采用了溶液结晶技术,如味精、蛋白质的分离与提取等。 (2)在连续和间歇结晶过程中,广泛地应用了计算机辅助控制与操作手段,对于间歇结晶过程借助CAC实现最佳操作时间表,控制结晶器内过饱和度水平,使结晶的成核与结垢问题减低到最少;对于连续结晶过程,则藉以连续控制细晶消除,以缓解连续结晶过程固有的非稳定行为——CSD周期振荡问题,稳定结晶主粒度。 (3)结晶器设计模型的最佳化。由于结晶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传热、传质过程,反应结晶(或称反应沉淀结晶过程)尤甚。在不同的物理(流体力学等)化学(组分组成等)环境下,结晶过程的控制步骤可能改变,反映出不同的结晶行为,均使结晶过程数学模型复杂化。但目前仍以使用粒数衡算模型及经验结晶动力学方程联立求解,进而建立设计模型为主。 对于不同的结晶物系,产生过饱和度的方法可能不同,可以是冷却、蒸发、盐析、加压或双相萃取等。为了适应这些不同方法的特殊要求,在国际工业结晶界已经开发出各种型式的结晶器,结构不断更新,多达30余种。实践证明,无论对于连续结晶或间歇结晶过程,细晶消除对于保证结晶产品质量都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利用它可以有效地实现结晶产品粒度分割的目的,获取指定粒度分布的结晶。实践证明,结晶器内流体力学情况是异常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结晶器内过饱和度水平的分布,即影响成核、成长动力学、结垢、粒度分布宽度等,近代开发的新型结晶器皆考虑了这些因素。天津大学化工系所开发的用热熔法自青海盐湖光卤石提取KCl的结晶流程中,使用了DTB型结晶器,该结晶器具有特殊W型底,可消除死区,所具有的导流筒及特制搅拌桨可保证良好均匀的流体力学状态,同时还具有消除细晶的循环。 其它结晶过程如电子元件制造中所需的单晶制取,在国外也发展迅速,而且有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技术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自然资源部

附件4 一、项目名称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技术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 二、提名意见 该项目自1999年以来开展了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评价及相应的成藏富集规律、勘查技术方法研究,建立了天然气水合物从微观成核-宏观成藏-区域成矿分布的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理论,初步形成了从水体—海底表层—浅层—目标层段的综合立体探测和评价技术体系;首次在我国海域调查圈定了水合物存在的地质地球物理证据,首次在海域钻探获取到含水合物实物样品,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通过国家计划获取到水合物样品的国家;在南海北部陆坡圈定了6个水合物成矿远景区、19个成矿区带、25个有利区块及24个钻探目标;预测远景区总面积14.84×104km2,资源量为744亿吨油当量。部分理论成果属世界首次提出,实现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评价与技术理论研究的跨越式发展。 项目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2017年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验性开采,支撑了国务院2017年11月批准将天然气水合物作为我国第173种矿种,成果不仅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也将助推相关领域及相关产业经济发展,对推动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产业化进程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同时,项目在南海获得的海量实测数据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和海军战场环境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撑。 本项目已获专利19项、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10项、形成行业规范(规程)3部、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10部、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形成了以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团队?为核心的产学研用科技创新团队。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三、项目简介 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低温、高压条件下与水结合形成的似冰状固体,世界各大洋中已发现的水合物总资源碳总量约相当于全世界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储量的两倍,其总量之大足以取代日益枯竭的传统油气能源,是世界各国瞩目的21世纪具有商业开发前景的战略资源。 我国于1999年开始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与评价,2000年863计划启动勘查技术研发、2009年973计划支持开展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同时国家基金委、各科研及产业部门支持开展了相应的探索性研究。16年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开发现状及最新进展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开发现状及最新进展 中国新能源网| 2009-3-3 9:57:00 | 新能源论坛| 我要供稿 特别推荐:《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年鉴》(2009)征订 摘要:天然气水合物是20世纪发现的一种新型后备能源,被喻为21世纪石油天然气的理想替代资源,是目前地球上尚未开发的最大未知能源库。本文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历程、资源状况、现有的开发技术方法与发展趋势,同时也总结了天然气水合物开发领域取得最新成果和认识。最后得出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方向,并建议广泛的参与国际合作。 关键词:开发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现状开发技术最新进展 一、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历程 天然气水合物是以甲烷CH4为主的气态烃类物质(含少量CO2、H2S等非烃分子)充填或被束缚在笼状水分子结构中形成的冰晶状化合物,是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它是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之后的一种潜在的新型能源,广泛存在于沟盆体系、陆坡体系、边缘海盆陆缘和北极地区的永久冻土区。 20世纪60年代初,前苏联借助地球物理方法首次在西伯利亚永冻层中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随后美、加在加拉斯加北坡、马更些三角洲冻土带相继发现了大规模的水合物矿藏。70年代初英国地调所科学家在美国东海岸大陆边缘所进行的地震探测中发现了“似海底反射层”(Bottom Similating Reflector,英文称BSR)。紧接着于1974年又在深海钻探岩芯中获取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并释放出大量甲烷,证实了“似海底反射”与天然气水含物有关。70年代和80年代,深海钻探计划(DSI)和大洋钻探计划(ODP)陆续实施,在全球多处海底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大规模的国际合作相继开展,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以及综合普查勘探工作进人全面发展阶段。1991年美国能源部组织召开“美国国家天然气水合物学术讨论会”。1995年冬ODP64航次在大西洋西部布莱克海台组织了专门的天然气水合物调查,打了一系列深海钻孔,首次证明天然气水会物广泛分布,肯定其具有商业开发的价值。同时指出天然气水会物矿层之下的游离气也具有经济意义。如今,新技术、新方法的大量应用使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朝着更全面、更精深的方向发展。 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现状 1.天然气水合物储量 图1 世界有机碳分布(单位:1015吨)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总估算值的差别非常大,从标准温度压力下的1×1015立方米到5×1015立方米,再到21×1015立方米。这远比常规天然气资源的总估算值(57×1013立方米)大得多。天然气水合物估算值为天然气地质储量值,实际产量仅仅是这一数量的百分之几。但是,天然气的可能生产量仍然会高于常规天然气资源的产量(如图1)。目前各国科学家对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较为一致的评价为2×1016,是剩余天然气储量(156×1014m3)的136倍。 2.天然气水合物产量

结晶水合物析晶计算的解题思路

结晶水合物析晶计算的解题思路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410006)吉仕怀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历来是高考的重点,但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有关析晶计算通常以选择题出现,而以大题出现的几率不大,因此该考点成了考生容易忽视的一个冷点。在高考后段复习中,应强化析晶计算的有关练习。下面略举两例说明其解题思路。 例1:80℃时,饱和硫酸铜溶液310g,加热蒸发掉100g水,再冷却至30℃,可析出多少克胆矶(80℃硫酸铜S=55g,30℃S=25g) 【解析】解法1、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所以析晶之后饱和溶液中水和溶质的质量比=100:S。 设80℃310g饱和溶液中含xg水, 则310g:X=(100+55):100,X=200g。 溶质质量为(310-200)g=110g。 蒸发100g水后,设析出胆矾的质量为y,则其中含结晶水为9y/25g,无水硫酸铜为16y/25g,析晶后溶液中余下水(200-100-9y/25)g,余下溶质的质量为(110-16y/25)g. 30℃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25g,所以析出晶体后,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100。所以,(200-100-9y/25)g:(110-16y/25)g=100:25 解出y=154g 解法2:析晶前溶质质量为110g,析出晶体质量为y。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110-16y/25)g,饱和溶液的质量为(310-100-y)g。所以 (100+25):25=(310-100-y)g:(110-16y/25)g 解出y=154g 解法3:用守恒法。 原溶液中溶质质量=析晶后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晶体中的溶质质量。 设析出xg胆矾,其中硫酸铜的质量为16x/25,结晶水的质量为9x/25。蒸发水和冷却后,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100-9x/25。根据30℃硫酸铜的溶解度可知: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溶剂质量=25:100,所以溶质质量=[25(100-9x/25)÷100]g。原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110g=16x/25g+[25(100-9x/25)÷100]g,解出x=154g 解法4:设析出胆矾的质量为x 余下的饱和溶液质量:余下溶质质量=(100+S):S 余下饱和溶液的质量为310-100-X,余下溶质为110-16x/25. (210-X):(110-16X/25)=125:25 解X=154g 答案:154g 点评:结晶水合物的析晶计算的基本思路是:析出结晶水合物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其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100:S,或饱和溶液的质量与溶质质量之比=(100+S):S。 例2:用Na2SO3和S粉在水溶液中加热反应可制Na2S2O3。10℃和70℃时,Na2S2O3在100g 水中溶解度分别为60.0g和212g。常温下,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是Na2S2O3·5H2O。现取15.1gNa2SO3溶于80.0mL水中,另取5.00g硫粉加到上述溶液中,用小火加热,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液在100℃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973

项目名称: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 研究 首席科学家:杨胜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起止年限:2011.1至2013.8 依托部门:国土资源部

一、研究目标的调整 1.总体目标调整为 建立南海北部陆坡扩散型和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理论及更深层次的综合识别方法,研究其富集规律,探索开发相关的技术机理,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评价提供深入有效的基础理论指导,为水合物资源的最终开发利用做出重要贡献,促进国家能源战略目标的实现。培养和建立一支具有国际地位的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团队。 2.五年预期目标 ●科学目标: 1.扩散-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控制条件和机制; 2.扩散-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的识别方法; 3.扩散-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在南海北部的富集规律; 4.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理论基础。 ●形成一支进入国际前沿领域的优秀青年科学家群体,培养10名左右中青年 学术带头人,培养40名左右的博士、40名左右的硕士研究生; ●发表学术论文150篇以上(其中,SCI收录学术论文70篇以上);出版学术 专著2部以上;争取主办高规格的国际学术会议(如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大会)。

二、研究内容和课题设置的调整 1.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调整为: 1) 南海北部扩散、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气源、地质和温压条件及其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机理; 2) 南海北部沉积物孔隙中游离天然气气泡形成水合物过程的热力学控制因素和生成动力学规律; 3) 南海北部扩散、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大规模成藏的机制及其发育特征和富集规律; 4)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过程的多相流动机理和渗流控制模式。 2.主要研究内容调整为: 1)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基础条件 a. 烃类热解气、浅层生物气对水合物成藏的贡献 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气体主要包括微生物气、热解气及其混合气,不同类型的成藏气体具有不同的成气作用、运移途径和富集过程,并影响到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机理。南海北部含油气盆地发育,气源丰富,类型众多,深部烃类热解气、浅层生物气均可能作为天然气水合物的气源。并且,不同类型的气源具有不同的成气作用、运移途径和富集过程,并影响到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机理。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不同成因的气源类型和运移特征及其对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贡献。 b. 非烃气体对水合物成藏的影响 南海北部含油气盆地的非烃气体CO 2、N 2 十分丰富,许多天然气气藏中的CO 2 和N 2含量非常高,甚至形成90%以上的CO 2 气藏。如果这些非烃气体或随烃类气 向海底渗漏,进入水合物稳定带将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产生影响。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南海北部这些非烃气体来源和组成特征、水合物形成的温度和压力条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研究现状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研究现状* 吴传芝1,赵克斌1,孙长青1,孙冬胜2,徐旭辉2,陈昕华3,宣玲1 (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51; 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随着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研究空前活跃。在技术方法方面,传统的热激发开采法、减压开采法与化学抑制剂注入开采法获得了不断的发展与改进;新型开采技术如CO2置换法与固体开采法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最近我国还研制出适合于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水力提升法。在开采研究实践方面,全世界已在3处冻土区进行了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研究。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研究结果,分析了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研究中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展现了现阶段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总结了这一领域取得的经验与认识,强调了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研究对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开采试验;麦索亚哈气田;M allik地区 中图分类号:T E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849(2008)01-0047-06 天然气水合物具有巨大的资源潜能,但只有解决了其开采问题,天然气水合物才能成为一种真正的能源。近10年来,对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起步较早的一些国家,明显加速了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研究的步伐,在开采技术、开采工艺、开采面临的环境问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在冻土区进行了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试验。 我国近年来也已介入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研究领域,但总体上,国内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研究才刚刚开始,尚没有进行试采研究。 笔者拟介绍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的发展、试采研究结果与开采涉及的环境问题等内容,展现现阶段世界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总结这一研究领域已取得的经验与认识,强调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研究对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研究的启示。 1开采方法的改进与发展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由天然气和水组成的亚稳定态矿物,存在于特定的温压条件下。一旦赋存条件发生变化,天然气水合物藏的相平衡就会被破坏,引起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传统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就是根据天然气水合物的这种性质而设计的,主要包括热激发开采法、减压开采法与化学试剂注入开采法[1-15]。随着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些年又涌现出一些新的开采技术,如CO2置换法与固体开采法等[8,12-13,16-20]。 1.1传统开采方法的改进与技术缺陷 (1)热激发开采法热激发开采法是直接对天然气水合物层进行加热,使天然气水合物层的温度超过其平衡温度,从而促使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为水与天然气的开采方法。这种方法经历了直接向天然气水合物层中注入热流体加热、火驱法加热、井下电磁加热以及微波加热等发展历程[4-6,8-15]。热激发开采法可实现循环注热,且作用方式较快。加热方式的不断改进,促进了热激发开采法的发展。但这种方法至今尚未很好地解决热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而且只能进行局部加热,因此该方法尚有待进一步完善。 (2)减压开采法减压开采法是一种通过降低压力促使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开采方法。减压途径主要有两种:1采用低密度泥浆钻井达到减压目的;o当天然气水合物层下方存在游离气或其他流体时,通过泵出天然气水合物层下方的游离气或其他流体来降低天然气水合物层的压力[4,6,8-10,12-13,15]。减压开采法不需要连续激发,成本较低,适合大面积开采,尤其适用于存在下伏游离气层的天然气水合物藏的开采,是天然气水合物传统开采方法中最有前景的一种技术。但它对天然气水合物藏的性质有 第27卷第1期2008年1月 地质科技情报 Geolog 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 y Information Vol.27No.1 Jan.2008 *收稿日期:2007-04-28编辑:禹华珍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与开发现状调研0(P05072)作者简介:吴传芝(1966)),女,工程师,主要从事油气地球化学勘探领域的科技情报工作。

高考化学最有效的解题方法及难点攻破:难点14 结晶水合物的析出

高考化学最有效的解题方法难点14 结晶水合物的析出 溶液中晶体的析出是初中学习的内容,初中学习时要求低,不能满足于高考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深入学习。 ●难点磁场 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t ℃时向a g 饱和Na 2CO 3(aq)中加入1.06 g 无水Na 2CO 3,搅拌后静置,冷却到原温度,结果溶液全部变为晶体(Na 2CO 3·10H 2O)。求: (1)S (Na 2CO 3)与a 的关系式,S =_____________(S 代表溶解度)。 (2)a 的取值范围。 ●案例探究 [例题]已知某温度下,无水Na 2CO 3的溶解度是10.0 g/(100 g 水)。在该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 2CO 3(aq)中加入1.06 g 无水Na 2CO 3,搅拌后静置。试求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析出结晶水合物的计算能力。 知识依托:溶解度的概念和计算。 错解分析:常见错解有三:一是忽略析出的碳酸钠晶体中含有结晶水,二是不知道析出的碳酸钠晶体中含多少结晶水,三是认为析出的碳酸钠晶体中只含有1.06 g 碳酸钠和相应的结晶水。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有两种方法,一是过程思维法,二是终态思维法。 方法1(过程思维法):先求加入的 1.06 g 无水Na 2CO 3形成并析出晶体的质量m 1(Na 2CO 3·10H 2O)及溶液中由此减少的水的质量m 1(H 2O) Na 2CO 3 ~ Na 2CO 3·10H 2O ~ 10H 2O 106 g 286 g 180 g 1.06 g m 1(Na 2CO 3·10H 2O) m 1(H 2O) m 1(Na 2CO 3·10H 2O)=2.86 g m 1(H 2O)=1.80 g 再求溶解在1.80 g 水中Na 2CO 3的质量m 2(Na 2CO 3),及这些Na 2CO 3析出所形成晶体的质量m 2(Na 2CO 3·10H 2O)和溶液由此而减少水的质量m 2(H 2O) m 2(Na 2CO 3)=g 100g 1.80g 10.0?=0.180 g Na 2CO 3 ~ Na 2CO 3·10H 2O ~ 10H 2O 106 g 286 g 180 g 0.180 g m 2(Na 2CO 3·10H 2O) m 2(H 2O) m 2(Na 2CO 3·10H 2O)=0.486 g m 2(H 2O)=0.306 g 依次类推,求m 3(Na 2CO 3)及m 3(Na 2CO 3·10H 2O)和m 3(H 2O),直至所得晶体质量m i (Na 2CO 3·10H 2O)在∑=n i i m 1(Na 2CO 3·10H 2O)的和中可以忽略为止。 m 3(Na 2CO 3)=g 100g 306.0g 10.0?=0.0306 g Na 2CO 3 ~ Na 2CO 3·10H 2O ~ 10H 2O 106 g 286 g 180 g 0.0306 g m 3(Na 2CO 3·10H 2O) m 3(H 2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