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课件:15.3伏安法测电阻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课件:15.3伏安法测电阻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课件:15.3伏安法测电阻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课件:15.3伏安法测电阻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文档

2020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文 档 Contract Template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 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体会指的是接触 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 法和自己的理解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

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具体工作计划: 1、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2、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4、开足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5、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6、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7、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 8、有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9、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 10、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结合采用电子档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共28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来看,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较差,物理成绩很不理想,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缺乏灵活应用的能力。二是物理计算能力不强。针对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本期工作的重点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突破,如果能突破这两个问题,那么学生的物理成绩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1)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的目标。在内容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3)教材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章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第十二章物态变化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放 热、对一些物理现象的解 释 液化和汽化 升华和凝华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比热容;内燃机;热机效 率 比热容和热机效率的 计算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电路组成、串联电路和并 联电路、电流 并联电路、电流、电压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电阻和变阻器;欧姆定律; 伏安法测电阻;电阻的串 联和并联 变阻器、电阻的串联和 并联 第十六章 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 关;功率;测量电功率 测量电功率 四、教育教学方法与措施 1、科学地布置作业,尽量减少重复作业,提高作业的效益。及时检查或批阅作业,采用书面作业与实践操作作业相接合的方式,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辅导学生,解答疑问,点拔思路,也以便学困生完成作业。 3、做好每一章的复习和测试工作,做好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工作,完成教学的结尾工作。 4、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中拥有满足感及兴奋感。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九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沪科版) 第十一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一、温度与温度计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三.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②升华是吸热过程。四.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五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一、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沪教版)汇总教学提纲

八年级第一册 测量的历史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 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 米. 3.长度的单位关系是: 1千米= 103米;1分米= 10-1米, 1厘米= 10-2米;1毫米=10-3米 4.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 mm 地球的半径:6400 km 5.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 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 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 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辅助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7.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秒表。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秒 (s),它的常用单位有小时,分。1h= 60 min= 3600 s. 第一章声 1-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m/s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

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 气体 体快。利用回声可测距离:总总vt S s 2 1 21== 4.声音的传播形式:声波 5.声音传递 信息 和 能量 6. 可听声:频率在20Hz ~20000Hz 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1-2 声音的特质 1.乐音的三个特征: 音色 、 音调 、 响度 。 (1)音调:是指声音的 高低 ,它与发声体的 振动频率 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 强弱 ,跟发声体的 振幅有关 、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音色: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 音色 不同 2.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30dB ~40dB 是较理想的环境,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0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 分贝。 3.噪音与乐音的区别:是否为有规律的振动 4.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 声源处 减弱;(2)在 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 人耳 处减弱 第二章 光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3.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4.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影子、日食、小孔成像、 2-1光的反射 1.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3.反射的种类:镜面反射、漫反射 4.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平面镜成像特点: 光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复习 班级姓名 第十二章温度与温度计 第一节.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水的熔点是0℃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特点: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如对病人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 度为沸点。水的沸点是100℃.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第二节.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有熔化、汽升、华化 第三节.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第四节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50℃,最小刻度值为1℃。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5.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会减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③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因此用功或用热量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 6.热量(1)定义: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称为热量。 (2)单位:焦耳(J) (3)计算公式: A物体的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吸收的热量: B物体的温度由C t?1降低到C t?2时放出的热量: 第二节.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单位:J/(Kg。℃)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本章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展现了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以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事例引导学生观察、认识自然界形形色色的水。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加深对水的认识,学会运用科学规律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水的三种状态相互转化的条件,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现象,总结、归纳出三种物态变化的普遍规律。最后从水是生命之源,联系当前全球面临的缺水及水污染

问题提出珍惜每一滴水、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新课题。启迪学生去思考、去探究,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a、通过对冰的熔化现象的科学探究,熟悉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b、体验水的三种状态,会描述水的三种状态的特征。 c、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现象熟悉水的熔点与沸点。 d、学会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认识常见晶体的熔点与沸点。 e、从科学探究过程中,感知熔化、汽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一、奇妙的水 1.世界上70%左右的面积被水覆盖。大部分的水储存在海 洋里和南北极的冰山上。 2.水是循环着的:高山上的水低处的水 海洋天空高山 3.水存在的形式:水蒸气、液态水、冰、雪、雾、云、 雨、霜、露、冰雹。 二、水之旅 1.水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冰、雪、霜、冰雹 液态:水、雾、云、雨、露 气态:水蒸气 2.三种状态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物体存在的其他状态:等离子体、超固态、中子态。 三、科学探究:冰的熔点与水的沸点 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1)晶体内部的原子按照一定规律排列。非晶体内部原子 的排列无规则。 2)熔化(melting):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 熔化。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全册教学设计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全册教学设计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温度的概念。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1、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 2、正确使用温度计。 三、教学过程: 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欣赏一段有春、夏、秋、冬的影片 问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如何转化? 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学生猜想:〔……〕 教师:刚才有同学说“温度”(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温度计 进行新课: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作温度。 (1)、试验:结论:人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往往不可靠必须采取其他较好的办法。 (2)、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较好的判断出这哪杯水的温度比较高?学生结论

〔……〕 (3)、教师引导:拿出自制的温度计(图示), 可否判断温度高低? 学生讨论如何判断? 这仪器有什么缺点?如何改正? (加刻度、缩小体积……得到准确的测温度的仪器) 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实物观察……各种温度计 结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分类: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实物、录像观察) 3、试验用温度计的使用: 探究:怎样使用?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总结:(1)使用前观察量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量程 认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 (2)使用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容器底或壁 ②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让学生读数,把结果写出来)……单位 4、摄氏温度:字母C代表摄氏温℃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做摄氏度;它是 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 为100摄氏度,分成100等份,每1份就是1℃。低于0℃用负数表示 例:37℃读作;-45℃读作; 0℃读作。 5、体温计: 结构、量程、分度值、使用。 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五、教学板书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温度 定义: 单位:

沪科版伏安法测电阻教案

沪科版伏安法测电阻教 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公开课教案】 课题:第十五章 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巩固和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 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 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学生根据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计实验、制订实验操作方案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做实验的良好习惯,学会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操作、结论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团结协作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根据实验课题的要求设计实验电路,掌握正确的操作顺序,根据实验电路图进行实物连线,并排除过程中出现的故障。 【教学方法】 实验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课的引入(提出问题) 同学们前面学习了欧姆定律,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欧姆定律的内 容:导体中的电流,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其欧姆定律的公式是:R U I = .对这个公式变形我们又得到了另外两个公式:R I U ?=和I U R =。 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 V ,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5A ,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通过该题的计算,同学们有什么启示吗?

启示:如果知道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它的电阻。 如何知道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呢? 生 :可以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压和电流,间接求电阻 现实验室有一只阻值不明的电阻器,怎样测出它的电阻呢? 这也让我们找到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依据欧姆定律的一个变形公式R=U/I ,用电压表,电流表同时测出电阻器的电压和电流值,就可以算出它的电阻,也就是间接测量它的电阻。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就称为“伏安法”。 二:实验探究 伏安法测电阻 1、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1)实验原理————欧姆定律变形公式I U R (2)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实验仪器: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 (3)教师指导学生按要求画出电路图,学生画电路图,师生评价。 2、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教师提示: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的状态;滑动变阻器滑片应放位置。 (2)请学生判断电流表及电压表所用量程。 教师根据学生接受情况进行引导:一种是用试触法判断;另一种是用欧姆定律判断。 (3)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阻器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把数据填入表 中。分别计算出电阻 器的电阻值。 (4)整理实验器材。 3、分析与讨论 (1)分析数 据表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小结 1 1V 2 1.5V 3 2V

(完整版)沪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下册 物理教学计划 瑞溪中学周欢 初中物理总复习是九年级下学期物理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学过的、零碎的物理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更具有实际应用的本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九年级学生面临着升学与就业压力,复习过程中还应考虑到学生心理变化、情绪等因素,因此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提高复习效率更显重要。因此制定出本学期复习计划。 一、基本情况: 本班现有学生56人。从以往的物理考试成绩来看,及格人数少,差生面广。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生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所以本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提高及格率降低低分率等问题。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工作核心,以扎实开展课程改革为教学工作重点;优化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学生在玩中学,找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水平,使每一个学生真正能成为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三、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新教材是然不同于过去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 3、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 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 四、教学内容: 1、讲完九年级物理课本的第18、19、20等三章。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 “伏安法”测电阻

相关资料 第3节“伏安法”测电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 2)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2.过程与方法: 有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在测量过程中对兴趣的培养 教学难点: 实验器材的选择是正确使用,电路的故障和处理方法。 【导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电学的三个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我们已经知道测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电压可以用电压表,那么用什么方法测量电阻呢?【自主预习案】 1、测量电阻的原理、器材、电路图 2、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实验电路图: 5、填一填 实验注意事项: A、连接电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连接,开关应是的 B、电压表、电流表的连接时要注意 C、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位置。 D、注意认清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入电路时,要让电流从正 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不得反接。

6、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____________,记下____ 、____ 的示数,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在记录几组数据。根据公式________算出灯 泡的电阻。 7、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案】 设计实验: (1)连接电路时①开关要处于__________状态。 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 在_____________处。 ③注意认清电压表、电流表的“+”、“-”接线柱 (2)先连“主电路”即由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 电源组成的串联电路,检查无误后再接电压表.注:(每个灯泡的金属口上都标 着它正常工作的电压。接通电源后通过变阻器把电压调到该电压值,测量时从该 电压开始逐次降低,获得几组数据。比较计算出的几个答案,电阻的大小相同吗? 能看出其中的规律吗?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能达到标示值的1.2倍以上,否则会烧 坏灯泡。) 进行试验 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分 别为2.5V 、2V 、1.5V ,读出电流表的值,填入下表。 ③根据记录的数据算出三次电阻R 。 数据分析与处理: (1)分析小灯泡的电阻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电压下,小灯泡的电阻是 _________,电压越高时,电阻也越________,这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 质,与电压,电流无关”的说法是矛盾的,其实影响灯泡的电阻大小的根本因素 是灯丝发光时的________,电压越高时,电流也越大,小灯泡的亮度也越高,即 灯丝的电阻随着_______的升高而_______。(如果在改变电压,电流时能保持灯 丝温度一定,则灯丝的电阻仍不会改变。) (2)正是因为灯丝电阻在不同电压,电流下(实质是灯丝的温度不同)本身就不同,所以,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对不同情况下的电阻计 算平均值,以得到灯丝更为准确的电阻值。 (3)而对于定值电阻的测量,则为了减小试验的误差,需要进行多次测量, 然后将各次测量的电阻求出平均值。 。 【当堂训练案】 1.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的原理是 ,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 关必须处于 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阻值最 的一端.这 主要是为了避免电路中 过大,以致烧坏有关元件.接通电源后,先通 过滑动变阻器把小灯泡两端电压调到 .测量时,从设备的安全考虑, 应从额定电压开始逐次 电压,(填“升高 ”或“降低”)从而获得几组数 据. 电压U/V 2.5 2 1.5 电流I/A 电阻R/Ω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三个班的物理教学。初三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每个学生都想在最后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一级学校,作 为教师就是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对本学期的物理个人 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一、做好教研、教改。 教学工作是科任教师的主要工作,此工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因此有必要作好教研、教改和教学工作。本期主要做好平时积极参 加教研活动,在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中同其他老师共同探讨,由此 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水。 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中。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德育教育素材,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这些素材 的使用,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习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 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四、教学中的方法措施: 1、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 题”、“怎样反思”、“怎样交流”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课堂教学中注意“三基”的训练

由于初三的内容相对初二来说较难,因此,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 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模型”等。 3、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加 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4、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 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 过程产生兴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 能力。 初三的教学紧张而繁杂,在真正的操作中争取做到尽心,圆满。 一、教学目标 本学期旨在八级物理启蒙教育的基础之上进一提高学生发生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思维,并能用物理的、科学的方法解释实际生活中一些有 关的物理现象。 工作目标: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愉快度过每一个课堂四十五分钟,让学生对物理学科更有兴趣;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伏安法”测电阻》优质教案

第1课时“伏安法”测电阻教学目标 1.能够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 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 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小米维修收音机时从电子商店买了一个100欧的电阻,他买的电阻合格吗?如何判断? 合作探究 探究点:“伏安法”测电阻 提出问题欧姆定律I=U/R可变形为R=U/I,这可不可以说导体的电阻R与U成正比而与I成反比?如图所示,要知道这个导体的电阻,需要知道哪几个物理量?采用哪些测量器材?采用什么方法和步骤?怎样才能减小误差? 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I=U/R,推出R=U/I。

实验器材干电池(3节)、开关、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导线。 教师演示投放实物图,讲解连接电路应注意的事项。 讨论交流测量出定值电阻的阻值,需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再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计算出定值电阻的阻值,所以其实验原理是欧姆定律。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作伏安法。 实验方案(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2)检查电路无误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至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 (3)合上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测出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和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并分别记入表格中;

(4)分别计算出每次的电阻值,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即为待测电阻的阻值。 教师强调(1)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2)电流表串联、电压表并联,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选择合适的量程;(3)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地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置于最大阻值。 拓展提升多测几组不同的电流和相应电压的数据,就可以得到多个电阻的测量值,从而可以通过取平均值的方法,去掉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偶然误差,提高物理量的测量精确度。“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这是我们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用到的方法。 板书设计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学期教学及复习计划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及总复习计划 本学期是九年级进入冲刺的最后一个学期,新课在3月底结束,新课已经不是本学期的重点,如何在4、5、6三个月的总复习阶段进行有效的复习才是本学期教学的重心所在。新课学完不在有复习的时间,随即转入总复习。 一、指导思想: 继续做好九年级物理第17、18、19、20、21章新课教学工作,以2013年中考为目标,以物理课本为主,以课程标准为理念,以考试说明为指导,多渠道收集资料,全面统筹做好复习,教学中,应该关注学习过程中如何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归纳总结得出物理概念及规律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的活动中心放在使学生自我获得知识,完善知识,弥补不足,以真正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扎实深入、全面高效地做好“三轮大复习”工作。 二、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构成: 三1班有学生52人,其中女生人,优生约20人,学困生5人;三5班有学生50人,其中女生人,优生约3人,学困生15人;三6班有学生人,其中女生人,优生约3人,学困生20人;三7班有学生人,其中女生人,优生约3人,学困生25人。2、学生知识结构: 三1班学生由于大多能自主学习,并掌握了较科学的学习方式,对知识的把握和吃透上没有太大问题,多数学生基础较好,能够领会老师意图,大都是可造之才,而其余几个班的学生由于思想和能力等方面的原因,有弃学厌学念头,基础较差,理解能力不强,导致少有收成。 三、教材分析 1、本期教学内容:本期新授第二册物理十七章第三节始到第二十一章,复习第一册、二册物理全部内容。 2、编排意图: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的目标。在内容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知识构建: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4、复习重点内容:第一册:密度;压强;机械运动;光的反射和折射等;第二册:热学;电功和电功率,电和磁。 四、学期培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使他们能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力争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合格率达60%以上。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各种类型的习题,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 3、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力争中考平均分达40分以上,优秀率、及格率比往届有明显增长,低分率控制在20%以内。 五、方法措施及复习策略: 1. 多渠道收集中考信息,加强复习的针对性;重视实验教学,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演示和分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实验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生动,更有实效;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使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对待生活,对待人生。

“伏安法”测电阻市级优质课精品教案 九年级物理 沪科版 (11)

课题伏安法测电阻 学习目标与考点分析学习目标: 知道实验的目的和器材,明白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及所需器材和步骤,学会画出实验电路图,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学会规范、正确、熟练地连接电路,学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和电压,进行多次测量,能根据实验数据求出电阻 考点分析: 学习重点伏安法测电阻 学习方法讲练说相结合 学习内容与过程 1

2 知识点回顾 1.实验原理:利用I U R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最后算出电阻R 。 2.实验器材:待测电阻R x ,电压表,电流表,电池组,电键,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 3.实验电路图与实物图 4.实验步骤 a .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注意连接电路的时候要断开电键,正确的操作,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要移到最大值; b .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不同接入电路,然后闭合电键,再移动滑片,记下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若干组; c .根据伏安法的原理I U R = ,算出这几组电阻的大小,最后求出电阻的平均值,这是多次测量测平均值的方法,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电压的操作方法:串联接入一个滑动变阻器,改变滑片的位置或更换电池节数。 解题要诀 1、两个关系: U =U 阻+U 变;I =I 阻=I 变; 2、两个重要数据:电源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三个关键词:电路连接正确;实验步骤正确;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 例题 【例1】(★★★)“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相比较: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实验目的 (选填“相同”或“不同”)。“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 。 本题来松江区一模卷第24题,这道题引出了伏安法测电阻和探究电流电压关系的实验目的的不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5)相同;(6)不同;(7)得出普遍规律;(8)(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例2】(★★★)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按图14连接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 ”字样。 (1)在闭合电键S 前,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图中________端。(选填“A ” 或“B ”)

2019年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12.1 温度与温度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见得温度值。能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 (2)了解体温计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并学会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3)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过程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养成使用仪器和探究其物理原理的好习惯,体验学会使用一种新仪器的愉悦心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重点 温度计的使用 四、教学难点 温度计的使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过渡】春天冰融化,夏天水长流,秋天云高远,冬天雪封河。以四幅美丽的图片引入本章的物态变化内容。四季交替变化的同时,也伴随着气温的变化,而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也都与温度有关。我们这一章的探究就从大家所熟悉的温度开始。

(以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引入新课,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理念。) (二)讲授新课 1.温度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温标有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C)、热力学温标(K)和国际实用温标.从分子运动论观点看,温度是物体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含有统计意义.对于个别分子来说,温度是没有意义的. 2.温度计 (1)【想想做做】 我们把一左手插入放热水(热水越热越好,以不烫手为宜)的烧杯里,右手插入放冷水(冷水足够冷,可加冰块)的烧杯里,然后同时抽出手,插入温水烧杯里。这时,我们觉得在左手感到温水冷、右手感到温水热。 【过渡】同一杯水两只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就说明人们的感觉只能大致区分温度,要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2)自制温度计:初二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仍占有一定的地位,部分学生对温度计有一定的认识,但并不全面。因此,我将通过与学生一起自制温度计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在广口瓶内加入一些带颜色的水,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把细玻璃管封闭的一端加热,使玻璃管内的空气跑出一些,迅速用橡皮塞塞住瓶口。大家做完了以后,将广口瓶放入热水里,仔细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再放入冷水里,观察水柱位置,得出结论。 【结论】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里面有的用酒精,有的用煤油,还有的用水银.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基础练习题 “伏安法”测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基础练习 1.用伏安法测导体电阻的实验中,连接电路时,以下哪项要求是没有必要的 A. 连接滑动变阻器的时候,应该使滑片位于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 B. 连接开关时,应该先将开关断开 C. 开关应该在靠近电源、电流流出的一端,即接在电源的正极上 D. 电压表应与待测电阻并联,电流表应与待测电阻串联,并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进, 由负接线柱流出 2.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原理是欧姆定律 B.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持用电器两端电压不变 C. 定值电阻的电压、电流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 D. 实验必须测量三组数据 3.如图是四位同学设计的用伏安法测电阻R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4.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关于滑动变阻器作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控制电源的电压,以免损坏电压表 B. 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实现多次测量 C. 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更加准确 D. 只能使电阻两端的电压升高,电阻中的电流变大 5.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小雪和晓彤分别选用定值电阻和小灯泡为测量对象,在 处理实验数据时,分别画出了的图象,如图甲、乙所示对于图象的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由甲图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B. 由甲图可知,电阻不随其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而改变 C. 为了减小误差,应该用多次测量的方法,计算小灯泡的电阻 D. 由乙图及实验现象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灯丝温度的增加而增大 6.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电路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 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滑动变阻器标有“”字样, 实验中该同学填写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关于实验的 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序号“1”的实验数据不是本实验中测得的 序号“4”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与待测电阻的阻值之比为2:1 序号“2”和“5”的实验数据表明待测电阻R,不是定值电阻 仅用该同学的实验器材就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A. B. C. D. 7.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中,没有必要的是: A. 接电路时,先断开开关 B. 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连线,开关应靠近电源的正极 C. 在无法估计被测电阻大小时,电流表、电压表应选用较大的量程 D. 将变阻器连入电路时,滑片应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 8.某同学指出:在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值的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必须注意下列几点,你认 为其中不必要的一条是 A. 向电路中连接变阻器时,应该使滑片位于变阻器阻值最大位置 B. 向电路中连接开关时,应该先将开关断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