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土保持技术专业简介

水土保持技术专业简介

水土保持技术专业简介
水土保持技术专业简介

水土保持技术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550401

专业名称水土保持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水土流失原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等基本知识,具备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能力,从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实施水土流失的预防、监督监测、综合治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水利、林业、农业、建筑、土地和矿业等行业,在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等岗位群,从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流失的预防、监督监测、综合治理,环境资源的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分析能力;

3.具备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基本能力;

4.具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

5.具备预防、监督、监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和对水土资源保护管理的能力;

6.掌握必要的绘图、识图、测量、运算的基本技能。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水利工程测量、水土保持工程、林业生态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程造价和

招投标、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水土保持工程监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现代测量技术、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程造价与招投标、水土保持工程监理、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等实训。

在水土保持设计、施工、监理公司和水保站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水土保持防治工水土保持监测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生态环境保护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环境生态工程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GB/T 16453.6-2008)》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水利部提出。本部分由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黄河水利委员会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松辽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珠江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海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淮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GB/T 16453.6-1996 发布日期: 2018-12-03 查看:238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GB/T 16453.6-1996_土地整理 【标准名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 【标准号】GB/T 16453.6-1996 【标准文件】 GB/T 16453.6─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 (土壤肥料) 前言 本标准系列共分四项:第一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第二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第三项《水土保持综

合治理验收规范》,第四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本标准是上述系列中的第二项。 本项标准包括6个标准: GB/T16453.1─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 GB/T16453.2─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 GB/T 16453.3─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 GB/T16453.4─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 GB/T16453.5─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 GB/T16453.6─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 本标准系列的四项出版后,将全部代替1988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部颁标准SD 238─87《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参加起草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黄河水利委员会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松辽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珠江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海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淮河水利委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收费标准完整版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收费 标准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 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 各有关单位: 为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监理、监测、评估、咨询等计费工作,促进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健康发展,结合《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6号令)的有关规定,现就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监理、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和水土保持技术文件技术咨询服务费计列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 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计价格[2002]10号)的规定,初步设计和施工图阶段的水土保持勘测设计费按该文件执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可参考表1标准计列。

表1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计列标准 二、水土保持监理费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修订建设监理与服务收费标准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发改办价格[2005]632号),国家发改委与建设部将共同开展建设监理收费标准的制定工作,水土保持监理收费应按新标准计列。新标准未颁布前,可参考主体工程现有标准执行。 三、水土保持监测费 根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2号令)和《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SL277-2002)要求,水土保持监测费包括监测设施费和施工期监测费。其中,水土保持监测设施费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费中计列,施工期监测费可参考表2标准计列。

中国自然科学期刊影响因子

2008年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总排序 作者:ikisisy 日期:2009-6-9 10:46:00 序号排名代码期刊名称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 1 E139 地质科学1771 2 E309 岩石学报4079 3 E153 地球物理学报3565 4 X031 中国公路学报1564 5 V013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405 6 N033 光学精密工程1487 7 E130 地理科学2234 8 E146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830 9 E357 地学前缘3023 10 L031 石油勘探与开发2707 11 E106 矿床地质1361 12 E305 地理学报3621 13 E010 地质学报1876 14 E654 中国地质1156 15 L006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874 16 R040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9060 17 X672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861 18 C106 CHINESE PHYSICS 3547

19 R039 电网技术4632 20 E308 地球物理学进展1626 21 A108 中国科学D 3288 22 Z014 生态学报8368 23 E124 中国沙漠2592 24 E126 石油实验地质1418 25 Z012 自然资源学报2177 26 H012 土壤学报3315 27 E601 古地理学报636 28 E301 第四纪研究2224 29 E009 地质论评1981 30 S019 电力系统自动化5746 31 G121 中国药理学通报3205 32 E001 气象学报2138 33 E144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990 34 E024 地球化学1694 35 E142 地球科学2200 36 S011 软件学报3450 37 F009 植物生态学报3364 38 H890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71 39 E109 大气科学2175 40 E358 高校地质学报894 41 E310 地理研究1788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预防和治理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审批和监督实施,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是指生产建设过程中需要挖填土石方,扰动地表,损坏植被的生产建设项目。 第三条(管理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级管理权限,负责水土保持方案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按照本办法规定,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方案效力)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后续设计和施工、水土保持监测和监理、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依据。

依法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未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或者水土保持方案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生产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不得实施“三通一平”前期工程。 第五条(编制机构)水土保持方案由生产建设单位编制。没有能力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应当委托具备相应技术条件的机构编制。 第六条(方案内容)水土保持方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生产建设项目概况及项目所在区域概况; (二)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与水土流失预测; (三)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四)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局; (五)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第七条(方案分类)根据生产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分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两类。 征占地面积在5公顷以上或者挖填土石方总量在5万立方米以上的,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征占地面积不足5公顷且挖填土石方总量不足5万立方米的,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第八条(方案深度要求)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或者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应当符合相应技术标准的要求。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深度,应当与主体工程设计阶段和

DB4403∕T 34-2019 深圳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目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规定 (2) 5 各设计阶段的任务与要求 (3) 6 基础资料调查与收集 (4) 7 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4) 8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要求 (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排水设计 (15)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沉沙池设计 (19)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推荐覆盖材料 (21)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22)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推荐水土保持植物名录 (23) 参考文献 (28)

深圳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体系和关键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技术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45.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 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 50433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 GB/T 50434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GB 50869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 GB 51018—2014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 GB/T 51240-2018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 SL 73.1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基础制图 SL 73.6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 SL 640 输变电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DBJ/T 15—118 建筑余泥渣土受纳场建设技术规范 SZDB/Z 31—2010 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指南 SZDB/Z 49 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SZDB/Z 145 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技术规范 SZDB/Z 247—2017 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排水干沟 main drainage ditch 将排水支沟的水汇集输送到排水出口处的排水沟。 3.2 排水支沟 tributary drainage ditch 将各汇水单元地表径流汇集输送到排水干沟的排水沟。 3.3

第一届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

第一届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 等级项目名称完成人完成单位获奖项目编号 一等黄土区基于水平衡的水土 保持林草覆被及林分结构 设计技术 朱清科毕华兴张建军魏天兴张宇清 张学培查同刚张岩尹忠东李永芳北京林业大学SBXH2007-J-1-01 二等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对 黄河水资源和泥沙影响评 价方法研究 陈江南王云璋徐建华王国庆熊维新 康玲玲穆兴民吴发启金双彦史学建 李雪梅 1.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2.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SBXH2007-J-2-01 二等黄土高原农果复合型生态 农业运行机制与关键调控 技术研究 吴发启李凯荣黄占斌朱德兰王健 李会科杜翠萍佘雕张青峰杜文才 徐军宏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3.陕西省延安市农科所 SBXH2007-J-2-02 二等水土保持辅助规划设计软 件 史明昌黄兆伟计文琦李团宏刘瑜 高勇郑国柱于波曹刚马海宽 张瑞霞 北京地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SBXH2007-J-2-03 二等岩质坡面喷混植生技术成 果转化与推广 张长印吴卫文章梦涛李光辉王富永 袁建平许峰王康宾邹东平鲁胜力 丛佩娟 1.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2.深圳市如茵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SBXH2007-J-2-04 三等金沙江流域退耕还林(竹、 草)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 试验示范 李昆方向京毕玉芬廖声熙孟广涛 张春华李贵祥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2.云南农业大学 3.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4.鹤庆县林业局 5.彝良县林业局 SBXH2007-J-3-01 三等高塬沟壑区果园集雨节水 灌溉技术示范与研究 李怀有陈智汉郭永乐王斌闫剑 张西宁安润莲 1.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2.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SBXH2007-J-3-02 三等齐家川示范区径流高效利 用技术体系研究 赵安成李怀有郭锐刘文宏王斌 张西宁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SBXH2007-J-3-03 三等矿区废弃地植被综合恢复王兵赵广东苏铁成白秀兰李刚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SBXH2007-J-3-04

水土保持技术评估要领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工作要点综述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工作要点综述 江涛(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14)摘要:自水利部于2002年发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2002年水利部令第16号,2005年经水利部令第24号修改)以来,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逐步程序化、规范化开展,技术评估工作具有为水土保持设施行政验收提供技术支撑和行政职能外延的双重作用。本文根据技术评估工作实践,结合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总结性提出火电、水电、核电、输变电、交通、水利等行业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工作要点。 关键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验收;技术评估;要点 1 前言 自水利部于2002年发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2002年水利部令第16号,2005年经水利部令第24号修改)以来,我单位在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支持下,积极探讨、参与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自2003年开始参与浙江省内及省外(四川、云南、广西、福建、安徽等省)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工作以来,我单位先后完成包括火电、水电、核电、输变电、交通、水利等行业近30余个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工作。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的作用,一方面是行政验收的技术支持与确认,直接服务于行政验收,肩负着行政职责外延的责任;另一方面受建设单位委托,完成对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施的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质量、进度及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等方面进行确认和评定,承担咨询评估服务的角色。这就要求在技术评估工作中,技术评估单位要担当好行政职能外延和咨询评估角色,处理好依法行政、业主需求和技术服务之间的关系,摆正自身位置,在工作中体现依法、求真、科学的作风,从而为技术评估工作奠定全面、稳固的技术和行政基础。

(技术规范标准)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公路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初稿)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2003年05月1 总则 1.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统一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原则、方法、内容和要求,制定本标准。 条文说明: 1.1本标准编制采用的主在技术依据有 《防洪标池》(GB50201-1994)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l90-1996)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Q7)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公路环境保护设汁规范》(JTJ/T 006-1998) 1.2本标准适用于需编制报告书的新建或改扩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其他等级公路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可参照执行。 条文说明: 1.2根据水利部、交通部联合发文《关于印发《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的通知》(水保[2002]12号),对于路线处于山区、丘陵区、风沙区(简称“三区”)二级以上的公路建设项目,应编制独立成册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在“三区”外的二级以上公路建设项目只需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列水土保持专章专节进行评述。 1.3一般规定 1.3.1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应符合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深度的要求,并做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组成部分。 条文说明: 1.3.1根据《水土保持法》第十几条规定,“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修建铁路、公路、水工程、开办矿山企业、电力企业和其他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水上保持方案”及《水上保持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其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水土保持方案,必须先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1.3.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贯彻以下原则: 1结合工程特点和环境特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2点线结合,以沿河、山区、丘陵区、风沙区路段为重点地段,以高填深挖路基、长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考试知识题库(选择题+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考试题库 (150题,单选95题,多选55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自()年3月1日起施行。 A.1991 B.1995 C.2010 D.2011 答案:D.2011 关键词:水土保持 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42条 2.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目的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A.防治干旱 B.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 C.防治洪水 D.预防和治理水污染 答案:B.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 关键词:水土保持 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1条 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事水土保持活动,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A.领陆 B.领水 C.范围内 D.境内 答案:D.境内 关键词:水土保持 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2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所称水土保持,是指对()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A.自然因素 B.洪水 C.人为活动 D.风沙 答案:A.C. 关键词:水土保持 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2条 5.水土保持工作实行()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 A.惩罚 B.管理 C.预防 D.技术 答案:C.预防 关键词:水土保持 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3条 6.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 A.保护 B.管理 C.治理 D.技术 答案:A.保护

水土保持技术评估报告示范文本

水土保持技术评估报告示范文本 (水土保持技术评估报告编写提纲) 1前言 技术评估过程简述 2工程概况及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问题 2.1工程概况 概略介绍工程位置、主要任务及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工艺和主要建筑物、投资方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主要施工单位、施工工期、工程总投资等。 2.2项目区自然和水土流失情况 简述土壤、植被、水文、气象和水土流失情况、所在地水土保持分区情况。 2.3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问题 弃土弃渣情况、开挖和占压土地情况、植被破坏情况、水土流失主要形式和危害。 3水土保持方案和设计情况 3.1方案报批和工程设计过程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审查、批复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设计变更等情况。 3.2水土保持设计情况 水土保持方案及其设计提出的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主要防治措施、主要工程项目和工程量。 4水土保持设施建设情况评估 4.1水土流失防治范围 介绍建设期实际水土流失防治范围,与方案批复的防治责任范围对照,提出变化的原因,评估是否符合实际。 4.2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评估 介绍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和水土保持设施总体布局情况,评估其合理性。 4.3水土保持设施完成情况评估

汇总并针对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分别介绍工程措施(包括土地整治)、植物措施的项目名称、工程位置、工程内容、实施时间、完成的主要工程量,与水土保持方案及其设计的工程量对照,评估其完成情况。列表说明临时措施的实施地点、时间和工程量。 5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价 5.1质量管理体系 总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和措施。 5.2工程措施质量评价 介绍工程组工程措施质量评价情况和结论。 5.3植物措施质量评价 介绍植物组植物措施质量评价情况和结论。 6水土保持监测评价 介绍水土保持监测情况,包括监测设施、监测过程、监测结果等。 7水土保持投资及资金管理评价 7.1水土保持方案批复投资 水土保持方案和初步设计概(估)算情况。 7.2水土保持工程实际完成投资 列出水土保持工程实际完成投资表,与概算比较,分析增加或减少原因。 7.3投资控制和财务管理 反映投资管理情况的工程结算程序,财务管理办法等的评价。 8水土保持效果评价 8.1水土流失治理 介绍拦渣率、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 8.2生态环境和土地生产力恢复 介绍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耕地恢复情况。 8.3公众满意程度 介绍公众调查情况。 9水土保持设施管理维护评价

水土保持方案常用的编制依据(2017年8月更新)

常用的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修订,2011年3月1日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通过,1997年8月29日,2009年08月27日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订通过2002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公布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5)《内蒙古自治区水土保持条例》,2015年7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2、规章 (1)《国务院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6年本)的通知》国发〔2016〕72号,2016年12月20日发布)

(2)《国务院关于第一批清理规范89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58号) 3、规范性文件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5号,2005年7月8日水利部令24号修订;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16号,2005年水利部令24号修订; (3)《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水利部,办水保〔2013〕188号文); (4)《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水保监〔2014〕58号); (5)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规程(试行)》的通知(办水保〔2015〕139号); (6)《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强化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办水保〔2016〕21号); (7)《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工作的通知》(办水保〔2016〕123号); (8)《水利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变更管理规定(试行)》(办水保〔2016〕65号);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该规范是为了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预防、控制和治理开发建设活动导致的水土流失,减轻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防止水土流失危害而制定的。 该规范适用于建设或生产过程中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 该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102号文《关于印发“二○○二~二○○三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该规范共分为14章和两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各设计阶段的任务、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初步设计专章、拦渣工程、斜坡防护工程、土地整治工程、防洪排导工程、降水蓄渗工程、临时防护工程、植被建设工程、防风固沙工程等。

该标准是为了统一水土流失调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而制定的。适用于全国土壤侵蚀的分类与分级。 该标准共5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土壤侵蚀类型分区、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土壤侵蚀程度分级。 该规范是为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审查、实施、监理、监测、评估和验收的管理而制定的。 该规范适用于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102号文《关于印发“二○○二~二○○三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会同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和北京水保生态工程咨询公司共同编制而成。 该标准共6章,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项目类型及时段划分、防治标准等级与适用范围、防治标准。

陕西省城市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导则

陕西省城市建设项目水土保持 方案技术导则 (试行) 陕西省水土保持局 2016年5月

前言 本导则是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SL387-2007)、《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2014)、《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等标准、规范的要求,在充分研究陕西省城市建设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的,以指导城市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 本导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总则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 ——相关单位责任 ——各设计阶段任务和要求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附录 本导则主持单位:陕西省水土保持局 本导则起草单位: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水土保持勘测规划研究所、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导则总负责人:张秦岭 本导则主要起草参与人:宋晓强、李占斌、王埃平、李鹏、刘铁辉、刘莹、彭晓刚、高海东、雷方、刘琦、阎岁胜、时鹏、程圣东、张乃畅、张振师本导则参与工作人员:梁本岐、任春贤、尤亚楠、高健、任冰、王安娜、宫烁

1 总则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陕西省水土保持条例》等法律法规,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采取“蓄、连、净、排、用”,“拦、盖、填、控、复”水土保持措施,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减轻城市内涝及管网阻塞,降低城市扬尘和雾霾,治理城市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改善人居环境,构建绿色、生态、宜居城市,依据陕西省水土保持规划和城市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经验,融合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等国内外先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适用于陕西省行政辖区内城市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SL204 —98 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实施日期:1998 年 5 月 1 日1998-02-05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SL204-98 的通知 水科技[1998]47 号根据1995 年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计划,由部水土保持司主持、主编制定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发布。标准名称和编号为:强制性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 —98。本标准自1998 年 5 月 1 日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水土保持司,并由其负责解释。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8 年 2 月 5 日 前言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水利部第 5 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 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本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总则。简述编制本规范的目的和意义,适用范围,水土保持方案分阶段的要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任务及责任范围,水土保持方案应达到的目标等。第二部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求。主要有水土保持方案各设计阶段的要求,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及其基本情况调查、水土流失预测、防治方案的制定、投资概(估)算和效益分析等。第三部分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对防治开发建设项目水 土流失的拦渣工程、护坡工 程、 绿化工程等7 个方面的措土地整治工程、防洪工程、防风固沙工程、泥石流防治工程、分别提出技术要求。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本规范的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本规范的参编单位: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规划设计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 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焦居仁刘震刘万铨曾大林蔡建勤王欣成姜德文汪有科严国民付永杰 1 总则 1.0.1 2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求阶段要求 2.1.1 3 拦渣工程一般规定 3.1.1 注:表中S r 是与基础形状有关的形状系数,可参照条文说明计算。 3.3.5 4 护坡工程一般规定 4.1.14m20m 、结构紧密的均质土坡,或高度小于12m 的非均质土坡。2)从上到下,削成同一坡度,削坡后比原坡度减缓,达到该类土质的稳定坡度。3)对有松散夹层的土坡,其松散部分应采取加固措施。 2 折线形:1)适用于高12m —20m 、结构比较松散的土坡,特别适用于上部结构较松散,下部结构较紧密的土坡。2)重点是削缓上部,削坡后 保持上部较缓、下部较陡的折线形。3)上下部的高度和坡比,根据土坡高度与土质情况,具体 分析确定,以削坡后能保证稳定安全为原则。 3 阶梯形:1)适用于高12m 以上、结构较松散,或高20m 以上、结构较紧密的均质土坡。2)每一阶小平台的宽度和两平台间的高差,根据当地 土质与暴雨迳流情况,具体研究确定。一般小平台宽 1.5m ~2.0m ,两台间高差6m ~12m 。干旱、半干旱地区,两台间高差大些;湿润、半湿润地区,两台间高差小些。3)开级后应保证土坡稳定。4大平台形:1)适用于高度大于30m ,或在8 度以上高烈度地震区的土坡。2)大平台一般开在土坡中部,宽4m3m ~5m ,齿槽宽度1m~2m 。在齿槽上修筑排水明沟和渗沟,一般深

全国水土保持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全国水土保持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水利部 二ΟΟ八年九月

目录 一、水土保持科技现状与发展趋势 (2) (一)水土保持科技发展现状 (2) (二)水土保持科技发展趋势 (3) (三)新时期水土保持科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5) 二、水土保持科技发展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 (6) (一)指导思想 (6) (二)基本原则 (6) 1、面向实际,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6) 2、重点突破,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 (7) 3、兼收并蓄,集成创新与引进吸收相结合 (7) 4、注重成效,实用技术开发与高新技术应用并举 (7) (三)目标及任务 (7) 三、水土保持科技重点研究领域 (8) (一)重大基础理论 (8) 1、土壤侵蚀动力学机制及其过程 (8) 2、土壤侵蚀预测预报及评价模型研究 (9) 3、土壤侵蚀区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机制及关键技术 (9) 4、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效益、环境影响评价 (9) 5、水土保持措施防蚀机理及适用性评价研究 (10) 6、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 (10) 7、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标准与容许土壤流失量研究 (10) 8、水土保持社会经济学研究 (11) 9、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11) 10、水土保持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耦合关系及评价模型 (12) (二)关键技术 (12) 1、水土流失区林草植被快速恢复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 (12)

2、降雨地表径流调控与高效利用技术 (12) 3、水土流失区面源污染控制与环境整治技术 (13) 4、开发建设项目与城市水土流失防治技术 (13) 5、水土流失试验方法与动态监测技术 (14) 6、坡耕地与侵蚀沟水土综合整治技术 (14) 7、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14) 8、水土保持数字化技术 (15) 9、水土保持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15) 四、主要土壤侵蚀区水土保持研究重点 (15) (一)水力侵蚀区 (16) 1、东北黑土区 (16) 2、北方土石山区 (16) 3、黄土高原地区 (17) 4、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流域 (17) 5、西南岩溶区 (18) 6、南方红壤区 (18) (二)风力侵蚀区 (19) (三)冻融侵蚀区 (19) 五、水土保持科技发展保障措施 (19) (一)深化水土保持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体系建设 (19) (二)建立与完善水土保持科技政策与投入体系 (20) (三)构建科研协作网络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20) (四)完善水土保持应用技术推广体系 (21) (五)加强水土保持试验示范与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21) (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 (21)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收费标准

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 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 各有关单位: 为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监理、监测、评估、咨询等计费工作,促进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健康发展,结合《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6号令)的有关规定,现就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监理、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和水土保持技术文件技术咨询服务费计列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 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计价格[2002]10号)的规定,初步设计和施工图阶段的水土保持勘测设计费按该文件执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可参考表1标准计列。

表1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计列标准 主体土建投 0.5 1.0 2.0 3.0 4.0 5.0 6.07.08.09.010.0 资(亿元) 方案编制费 3052728295104116119132156171(万元) 主体土建投 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 资(亿元) 方案编制费 185200220230245259270290320350(万元) 二、水土保持监理费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修订建设监理与服务收费标准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发改办价格[2005]632号),国家发改委与建设部将共同开展建设监理收费标准的制定工作,水土保持监理收费应按新标准计列。新标准未颁布前,可参考主体工程现有标准执行。三、水土保持监测费 根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2号令)和《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SL277-2002)要求,水土保持监测费包括监测设施费和施工期监测费。其中,水

水土保持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多篇范文)

水土保持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和竣工验收技术报告! 具体情况:本人刚毕业,对水土保持这块没有接触过,现一个电站将要竣工,需要准备《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报告》两个报告,由于陌生所以急求!如果那位仁兄有的上传一下,最好是范文!!或者传我qq 上294000808,在施工过 程资料基本我都有,如果你们需要什么,只要我有可以传给你们。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一、建设单位须提供的验收材料 1.《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1) 水土保持方案及其批复文件; (2)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批复文件; (3)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变更审批文件; (4) 投资到位及使用情况说明; (5) 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意见; (6) 主体工程总平面图。 2.《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报告》: (1) 工程竣工后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 (2)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文件、资料; (3)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合同、验收报告;

(4) 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报告; (5) 水土流失专项监测报告; (6) 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图; (7) 水土保持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影像资料。3.书面申请。 1.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编制提纲 一、前言有关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批、实施过程情况简介。 二、主体工程及水土保持工程概况 1.主体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建设内容,有关设计文件批复、调整过程。 2.水土保持方案报批过程,主要建设内容、建设时限、投资概算,水土保持方案中确 定的防治措施设计落实、调整情况。 三、工程建设管理 1.组织领导。包括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及具体管理机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设计、施 工、监理单位。 2.规章制度。有关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立的各类规章、制度、办法。 3.监督管理。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检查、监督情况。 4.建设过程。包括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过程,合同及其执行情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与技术规范.

一、基本概念与术语 Ⅰ.基本概念 1. 土壤侵蚀: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2.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亦称水土损失。其中,土地表层侵蚀指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以及其它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岩屑、松软岩层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3. 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共同点:都包括了在外营力作用下土壤、母质及浅层基岩的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 差别:水土流失包括了在外营力作用下水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与损失,而土壤侵蚀中则没有 Ⅱ.术语 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项目建设单位依法应承担水土流失防治义务的区域,由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组成。 2.项目建设区:生产建设项目建设征地、占地、使用及管辖的地域。 3.直接影响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对项目建设区以外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地域。 4.主体工程:生产建设项目所包括的主要工程及附属工程的统称,不包括专门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

5.线型生产建设项目:布局跨度较大、呈线状分布的公路、铁路、管道、输电线路、渠道等生产建设项目。 6.点型生产建设项目:布局相对集中、呈点状分布的矿山、电厂、水利枢纽等生产建设项目。 7.建设类项目:基本建设竣工后,在运营期基本没有开挖、取土(石、料、弃土(石、渣等生产活动的公路、铁路、机场、水工程、港口、码头、水电站、核电站、输变电工程、通信工程、管道工程、城镇新区等生产建设项目。 8.建设生产类项目:基本建设竣工后,在运营期仍存在开挖地表、取、弃土(石、渣等生产活动的燃煤电站、建材、矿产和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冶炼等生产建设项目。 9.方案设计水平年:主体工程完工后,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完毕并初步发挥效益的时间。建设类项目为主体工程完工后投入使用的当年或后一年,建设生产类项目为主体工程完工后投入生产的当年或后一年。 二、土壤侵蚀的类型 Ⅰ.分类 1. 水力侵蚀 在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作用下,土壤、土体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搬运和沉积的过程。根据水力作用于地表物质形成不同的侵蚀形态,进一步分为溅蚀、面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和切沟侵蚀等。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击溅并冲走土壤 2. 风力侵蚀 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或岩石碎屑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由于风速和地表组成物质的大小及质量不同,风力对土、沙、石粒的吹移搬运出现悬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重点

名词解释 1.水土保持农业技术:在水蚀和风蚀的农田中,采用改变微地形、增加植物被覆、地面覆盖和增强土壤侵蚀力等方法,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改良土壤、提高产量的技术方法,又称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2.SPA系统(土壤-植物-大气连续):水分经由土壤到达植物根表皮被吸收后,通过根与茎的木质部输送到叶片,再由叶片气孔扩散到叶片表面的空气中,最后参与大气的湍流交换,形成一个统一的、动态的连续系统。 3.土地生产力(土地的生产能力、土地生产潜力):一般以产量表示,是土地在特定光、热、水、矿质营养、土地利用方式与强度、农业技术水平与投入强度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佳生产力。 4.等高耕作(横坡耕作耕作技术):沿等高线垂直于坡面倾向,进行横向的耕犁、作畦及栽培的一种耕作技术。 5.等高沟垄耕作:在等高耕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即在坡面上沿等高线开犁,形成沟和垄,用以蓄水拦泥、保土和增产。 6.保护性耕作:播种后地表残荏覆盖面积在30%以上,免耕或播前进行一次表土耕作,用除草剂控制杂草的工作方式。 7.作物布局:一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作物构成(包括种类、面积、比重)、熟制和田间配置的总称。 8.复种:指在同一作物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9.间作:同一田地上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期相近作物的种植方式,“‖”表示间作。所谓的相间种植有两种方式,一是隔行间作,即间作作物单行相间种植;二是带状相间,即间作作物各有一定幅宽,多成带相间种植。 10.套作:指同一田地上于前季作物生长后期在其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如小麦套作玉米,记为“小麦/玉米”,“/”表示套作。 11.立体种植:在同一田地上,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包括木本)从平面、时间、多层次地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 12.复种指数:在某一生产单位全年作物总收获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比。它是衡量耕地复种程度的高低。 耕地复种指数=(作物总收获面积/总耕地面积)×100% 13.熟制:同一耕地上一年内收获作物的季数。熟制是对耕地利用程度的另一种表示方式,它以年为单位表示作物收获的季数。 14.轮作:在同一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 15.土壤改良:是针对土壤的不良性状和障碍因素,采取相关的物理和化学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以及改善人类生存的土壤环境的过程。它可分为两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