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课程设计格式模板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课程设计格式模板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课程设计格式模板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课程设计格式模板

1建园现状及发展概况 (2)

1.1 天津城建大学现状及发展 (2)

1.2 校园功能分区分布状况 (3)

1.3 校园道路、交通概况。 (4)

1.4 建园地下空间利用现状 (5)

2建园停车调查 (5)

3 停车需求预测 (6)

3.1停车需求预测方法 (6)

3.2停车需求预测 (6)

4 地下停车场规划方案 (8)

4.1 地下停车场概述 (8)

4.2建园地下停车场规划设计依据 (8)

4.3旧校区地下停车场规划方案 (9)

4.4新校区地下停车场规划方案 (11)

5总结 (12)

参考文献 (12)

1建园现状及发展概况

1.1天津城建大学现状及发展

天津城建大学始建于1978年,前身是天津大学建筑分校,1987年更名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3年更名为天津城建大学。建校30多年来,相继开发新旧校区学校,形成了以“一环、一路、二湖、三园、四景观节点”为主要风景线人文生态校园,建设用地面积已多达94.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5.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29.9万平方米,有教学实验中心(室)27个。近年来,学校发展迅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国家高等教育扩招政策,我校学生的数量逐年递增,目前全校共有专任教师862人,全日制在校生经多次的扩招也已经多达15592人,下图表大致表示了城建大学学生近几年的变化趋势。

图1天津城建大学近年学生人数表

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新校区的规划经过几年的运行,调查发现校园内各种交通方式均日益增多,现阶段校内占道停车问题日益严重。机动车:根据天津市收入稳定人群机动车人均拥有量约0.3辆可以推算出当前我校教职工拥有机动车大约为260辆,再加上外来流动车辆的不定因素,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办公教学区域内地面停车场规划数量已经不能满足正常的需要了,而且部分地面停车场距办公生活区域距离较远,规划不合理,导致乱停车现象极其严重,校园道路与广场迎来了重大挑战。非机动车:随着近年招生的扩招政策和国家提倡绿色出行的号召自行车等非机动车数量也在飞速增长,而由于机动车停车位的供不应求导致出现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上演真实版的“抢车位”了。综上可以看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矛盾正在不断升华,校内地下停车场的规划与建设已迫在眉睫。地下停车设施规划是校园停车设施建设的发展必然,做好静态交通设施规划是提升交通设施服务质量,保障学生安全、净化校园环境、展现学校建设以人为本理念的良好体现。

1.2 校园功能分区分布状况

当前学校功能分区主要为:教学区、办公区、体育设施区、宿舍区、餐饮服务区以及绿化区。其中教学区包括:行知楼、东西配楼、行健楼及东西裙楼、现代教育中心和各学院办公楼是兼有教学和办公的多功能分区;体育设施区包括旧校区的风雨操场和球类操场以及新校区的标准足球场。宿舍区包括新旧校区学生公寓楼。餐饮服务区包括第一食堂、第二食堂、浴室、煦园商品服务部等。绿化区分为两个人工湖和各教学区、生活区的植被。几个功能区之间的道路是学生和老师的主要交通线路,同时也作为学校学生的主要活动区域。

图 2 城建大学功能分区图

从旧校区部分的功能分区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旧校区面积小,各个功能区联系比较紧密。教学区位于旧校区南部与教职工的办公区即行知楼规划在了一起,这种规划集中了旧校区大部分的人流以及教职工车辆和外来车辆大量停留在行知楼周边,而城建南门又是我们学校的主要交通门口,若大量的车辆停放在行知广场,高峰时段势必将出现拥堵状况。在教学区西侧是生活区,主要有食堂,浴室及其他必要设施,在生活区周围必然会有大量服务人员的机动车辆,以及外来的运货车辆,并且紧邻生活区的是住宿区,教学办公区 教学办公区

教学办公区 教学办公区

住宿区 体

活动区 住宿区 服

教学

活动

区 风景绿化区

住宿区

体育活动区 活动区 住宿区 风景绿

化区

风景绿化区 风景绿化区 服务区 服务

区 N

是大多数学生的住宿地点,因此有大量人流,非机动车行驶在建园二路上,往返于教学区、生活区、住宿区,故建园二路的交通地位非常重要,地下停车场的机动车出入口必不能朝向此路,避开大量的人流。在教学区东侧是图书馆和办公区(行健楼),因此建园一路的交通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由于行建楼属于办公区,周边必会有大量的教师机动车辆,在工作日大量的教师往返于行健楼和行知楼上课或办公,平常也会有大量的学生往返于图书馆,教学区,住宿区,为了减少人车冲突,地下停车场的机动车出入口也不能朝向此路。通过下面的路面交通情况也可看出建园一路与建园二路的人流情况,机动车应尽量避开这些路段,地下停车场的出入口也不能朝向这两条路。

图3 旧校区行人与机动车停放

1.3校园道路、交通概况。

校园的主要干道中,南北向道路依次为东环路,建园一路,建园二路,建园三路,建园四路,西环路;东西向道路依次为南环路,鸣飞南道,鸣飞北道,熙园南道,熙园北道,寓林道,中心大道,广场北道,北环路。纵横交通道路成网格状分布,车辆通行量一般,人流量很大,通常在早上7:00-9:00是人流和车流的通行高峰,11:00-1:00是人流高峰,下午5:00-7:00是人车流高峰。学生主要交通方式为步行和骑自行车,个别使用轿车,教职工的交通方式主要为轿车和自行车,车辆的主要行驶道路为东环路,建园一路,建园三路,西环路。尤其在校园西门开放车辆通行后,由于停车方便车主更喜于将车停放在第二餐厅周边和新宿舍区周边,校园西侧道路在高峰时段明显呈拥堵状态,这种情况若不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到行人的安全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教工、学生车辆逐年增多。教职工的车辆主要来往于校园南门和西门到各个教学楼之间,停车需求主要分布在行知楼、行健楼、现代教育中心,以及各个学院办公楼周围的地面停车停车场。学生的车辆主要来往于校园南门和西门到各个宿舍区之间,停车需求主要分布在新宿舍区的洵美斋,骏善斋前,崇礼斋后的道路两侧,还有旧宿舍区的思齐斋、启能斋与风雨操场道路的两侧。随着校园的建设发展,外来流动车辆越来越多的进出校园,他们主要来往于校园南门和西门到各个学院办公楼以及饮食服务区之间,外来车辆的数量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当学校举行大型的活动或者各类资格考试时,校内车辆将出现激增的情况。这时,大部分车辆停在作为临时

停车处的现教广场,少量分布于建园三路和新食堂附近的地面停车位处。而大多数的时期,外来车辆数量处于少量和稳定的状态,车辆分布在各教学办公区附近。白天上下班时段,教职工的车辆较多,对于停车位需求较大,而白天上课高峰时段和夜间学生停车的需求量较大。

1.4建园地下空间利用现状

目前校园内已开发利用的地下空间主要有:1、地下教学设施:位于第一教学楼负一层,作为实验室、仪器室等;2、地下停车场:分布在现代教育中心负一层、第二餐厅负一层和行健楼后独立的地下一层;3、地下商业设施:位于新食堂负一层,主要有地下超市、地下书店、地下文印店和地下其他商店等;4、地下文娱设施:位于行知楼负一层的乒乓球室和现教的下沉式广场。

城建大学虽然进行了一定的地下空间开发,但是地下空间开发面积依然相对较少,地下空间利用率较低。经过实地的观察,我们发现已建成的地下停车场也完全处于废置的状态,没有得到利用,导致有些“地下停车场”根本不是停车场。对于这种现状,我认为是学校缺乏必要的引导与规划造成的,这样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应该得到有效的解决。

随着学校逐年扩招,学校内机动车不断增加,加剧了学校的地面停车压力,造成了校园中机动车乱停乱放,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不便。尤其是在测量实习时,车辆的来往给学生的正常工作造成很大不便。在学校有限的土地资源下,当前的地面静态交通设施以及已有的地下停车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全校师生对空间场地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我校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地下空间的规划开发,尤其是停车设施对地下空间的需求,提高地下空间利用率,减少地面的人流及车辆的集中量,减轻地面交通压力,建设绿色校园。为此,在地上静态交通开发已经很完善的基础上,地下静态交通的开发特别是地下停车场的开发成为解决交通问题的最有效手段。

2建园停车调查

虽然学校已经有了大量的地面停车设施,但是由于一些地方没有充分利用,导致地面的停车压力比较大,下图即为不同功能区的停车现状。

图4行健楼停车泊位图图5行知楼停车泊位图

图6 新食堂周边停车泊位图图7 建工楼停车泊位图

由上述的图表可知,地面停车场所能提供的泊车位较少,地下停车场开发利用率低,行健楼,建工楼以及一些生活区附近的车都停在了马路上,占用了人流和非机动车的出行路线,给人行和非机动车带来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给校内的交通带来了影响。

经过以上分析,学校进行地下停车场规划刻不容缓,必须合理开发利用校园内地下空间资源,与地面交通协调发展,同时可以联系学校其他功能分区共同发展,使得学校的道路规划实现人车分流,人流,非机动车,机动车互不影响,分流地上停车辆,减少地面交通流量,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保证师生出行安全,给老师和学生营造方便,安全的出行空间,打造安静舒适的校园环境。

3 停车需求预测

3.1停车需求预测方法

线性回归预测法

公式:Y = a + b X

X----自变量

Y----因变量或预测量

a,b----回归系数

根据已有的历史数据Xi Yi i = 1,2,3,...n ( n 为实际数据点数目),求出回归系数 a , b

为了简化计算,令 ( X1 + X2 + ... + Xn ) = 0,可以得出a , b 的计算公式如下:

a = ( Y1 + Y2 +... + Yn ) / n

b = ( X1 Y1 + X2 Y2 + ... + Xn Yn ) / ( X12 + X22 + ... + Xn2 )

3.2停车需求预测

根据校园现状中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全日制在校生15592人,并且学校学生的增

长率大致为1100人/年,通过回归预测法 b =a+k*c,由于一些客观因素不太确切,我们暂不考虑每一年学校中对学生数量比较小的影响因素。因此初步预测到在2020年学校学生总数量将会达到25000人,但是由于学校总的占地面积一定,因此如果不考虑学校扩大占地面积的可能,学校的资源估计最大限度能供给19000人。随着国家队教育的重视,在2020年可能学生数量与教职工数量的比例将增加到15:1,因此教职工的数量预测为1500人。

图8 职工车辆回归预测图9 教师车辆回归预测

图10 学生车辆回归预测图11 校园总车辆回归预测对于机动车而言,旧校区地上可供停车面积小,多数车辆随意停放在路边,严重影响学生上下课高峰期通行,需要设置地下停车场,对于新校区,由于现教旁边属于各个学院的办公区,并且现代教育中心经常作为大型会议召开地点,也作为许多考点以及测

量试点,车流量比较大,地面停车压力大,更重要的是现代教育中心以及各个学院办公区的人流也是比较大的,因此我觉得应在各学院办公区地下建设地下停车场,采用矩形式,将各个院楼以及现教有机结合起来,并且也方便教职工到现代教育中心授课,以及到院楼办公,来缓解地上停车位的压力。

经过统计调查,白天教职工需求的停车位比较多,由于教职工需要在各院楼办公,停车时间比较长,新校区各个办公楼附近的机动车周转率平均为3/天;现代教育中心多为外来办公车辆,教室授课时间也比较短,但是当现代教育中心举办重大活动时,外来车辆停车时间较长,因此在现代教育中心前的广场上的机动车周转率4/天。

以上合计,到2020年,校园内共需求泊车位600个。

通过周边土地可利用性、考虑停车对学生出行安全的影响,按照地下停车场的需求,预测到2020年,地下停车和地上停车比例为1.5:1。由上分析,其中旧校区因为面积小,办公地点和教学楼少,故分配停车位的25%,共150个,其中地上60个,地下90个。新校区面积大,办公地点和教学楼多,故分配停车位的75% ,共450个,其中地上180个,地下270个。同时说明停车需求中地下停车和地上停车比例,可以通过周边土地可利用性、考虑停车对学生出行安全的影响等分配地下停车场的比例。也可按照地下停车场需求计算公式计算得出。

最终得出不同分区地下停车场的需求状况。

4 地下停车场规划方案

4.1 地下停车场概述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在大幅增加,停车难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突出的大问题。无论是小区公寓还是办公大楼人们一直追求高楼大厦时却忽视了停车位的需求量,仅靠地面广场的停车场已经远远超出我们对泊车位的需求了,可想而知目前的城市建设可持续性发展与城市地下停车场的开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4.2建园地下停车场规划设计依据

1.场地的建筑布置、形式、道路走向、行车密度及行车方向;

2.是否有其它地下设施,如地下街、地铁等;

3.周围环境状况,如绿化、道路宽度等;

4.工程与水文地质情况,如地下水位、土质等;

5.出入口宜设在宽度大于6m,纵坡小于10%的次干道上;

6.出入口宜距立交桥、地下综合体、桥隧等有一定的距离,距离应大于50m;

7.要考虑地面出入口一侧有至少两辆车位置的候车长度;

8.停车场应有明显的标志,并按规定设置标线;

9.单建式停车场要考虑车库建成后面部分的规划。

4.3旧校区地下停车场规划方案

旧校区的停车需求主要有教师的需求,学生的需求,外来办公车辆的需求,食堂浴室等生活区职工的需求。旧校区地上可供停车面积小,多数车辆随意停放在路边,严重影响学生上下课,教师上下班高峰期通行。由于行健楼地下已设有地下停车车库以及教学地下设施乒乓球室,因此综合考虑,在西侧结构实验中心处以及旧体育场处规划作为停车场。

4.3.1工程实验中心地下停车场规划方案

工程实验中心地下停车场防火分类为Ⅲ类,主要供工程试验中心,实验楼和第一餐厅的教职工,第一学生公寓,第二学生公寓的学生停车用。分别在场地的西南,西北,东北,东南方向设置4个出入口。其中西南,西北方向为车辆出入口,车辆从南门进入学校,在校门口设指示牌,从西环路抵达;东北,东南方向为人行出入口,东北方向的人流可以到达老食堂,各个学生住宿区,学生车辆也可停放;东南方向供教职工到实验楼,工程试验训练中心,还有行知楼办公。

停车场的出入口大于6米,面积2500平方米,为小型停车场,平面为矩形,机动车出入口距离西环路的道路中线为10米。停车场为附建式地下停车场,主要供停车使用,并且停车场设计停车数量在60量左右,为小型停车场,防火等级为三级,车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为6米。

图8 工程实验中心地下停车场

如此规划的优点主要有:

1.停车地点离办公地点近,解决了结构实验训练中心,实验楼和第一餐厅

的教职工的停车问题。

2.停车地点离宿舍区以及老食堂,浴室近,解决了第一学生公寓,第二学

生公寓的学生停车问题。

3. 车辆经西环路由西南方向出入口进入,从西北方向出入口驶离地下车库,

不经过人流密集的主干道建园二路,不影响行人通行安全。人员经建园二路由东北,东南方向出入口进入或离开地下车库,距离上班地点和住宿地点都较近,方便通行。

4.3.2旧足球场地下停车场规划方案

旧足球场地下停车场防火分类为Ⅲ类,主要供行健楼、东西配楼、资测楼的教职工,第一、第二学生公寓的学生停车使用。分别在场地的西北、西南、东南设置三个出入口。其中西南、东南方向为车辆出入口,车辆从南门进入学校,在校门口设指示牌,从东环路抵达。另外一个西北口为人行出入口,西北口的人流可以到达老食堂、各个学生住宿区,学生车辆也可停放,也可供教职工到资测楼、行健楼办公。

停车场的出入口道路宽度大于6米,保证了出入口一侧有至少两辆车位置的候车长度的要求。总体面积约为7000平方米,为中型停车场,平面为矩形,机动车出入口距离东环路的道路中线为10米。停车场为附建式地下停车场,主要供停车使用,并且停车场设计停车数量在170辆左右,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详见附录1)的相关内容可知,该停车场为中型停车场。另外,停车场应有明显的标志,并按规定设置标线,并在建成后有效地管理,使停车场发挥最大的功能。

图9旧足球场地下停车场

这样设计的具有如下的优势:

1、该区域没有进行过其他地下空间开发,故开发十分方便,不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2、停车场地点离学生离宿舍区近,可以大大解决了第一、第二学生公寓的学生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问题。

3、停车地点离办公旧校区各教学区很近,解决了行健楼、体育部、东西配教学楼的教职工停车问题。

4、当操场举行大型体育赛事和集会时,该停车场可以有效地解决大量外来车辆停车问题,避免交通拥堵。

5、车辆经东环路由东北,东南方向出入口进入或驶离地下车库,不经过人流密集的主干道建园一路,不影响行人通行安全。人员经建园一路由西北,西南方向出入口进入或离开地下车库,距离办公楼,运动场所都较近,方便通行。

4.4新校区地下停车场规划方案

4.4.1体育中心地下停车场规划方案

停车场主要服务是西门进出车辆和新宿舍区域学生停车,分别设置西面、西北、东北、东南方向的。防火分类为Ⅲ类停车场的出入口道路宽度大于5米,保证了出入口一侧有至少两辆车位置的候车长度的要求。总体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为中小型停车场,平面为矩形,机动车出入口距离中心大道环路和西环路的道路中线各为10米。停车场为附建式地下停车场,主要供停车使用,并且停车场设计停车数量在150辆左右,为中型停车场。另外,停车场应有明显的标志,并按规定设置标线,并在建成后有效地管理,使停车场发挥最大的功能。在西门设置提示牌。

图10新足球场地下停车场

设计有如下优势:

1.为新宿舍区提供机动停车和非机动车需要,缓解停车压力增大学生活动

空间和出行安全,美化住宿区环境。

2.可以有效的解决中心大道上面的停车,方便出行,在上下课期间减少人

车辆行驶。

3.停车地点离中心广场近,可以分流中心广场的停车量。

4.方便外来车辆停放,不需要绕行。

5总结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对困难,对刚拿到手的课题充满了无限的迷茫,我不懂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数据,我不懂对到手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不过我理解这就是课程设计所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地去获取,不断地在探索中夯实自己在课堂所学的内容。经过这次对城建大学地下停车场的规划设计,不仅加深了对地下规划课上所学知识掌握,而且在设计时还接触了多方面课程以外的知识,例如,关于设计车库的规范标准,如何有效统计需要数据,准确预测未来需求量的科学方法等。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升了自己实地调查,分析信息的能力和经验。作为一名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我明白课程设计对于我们的重要性,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是对我们对于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考验。完成了此次课程设计后,我也深刻地体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理论知识终究只是总结前人的经验,而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我们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志龙,刘宏.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2]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BJ100-98)

https://www.doczj.com/doc/ed5828108.html,/lawserve/guihua/1800030.htm

[3]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https://www.doczj.com/doc/ed5828108.html,/lawserve/guihua/1800026.htm

[4]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

https://www.doczj.com/doc/ed5828108.html,/law/jianshe/22

上海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导则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导则 (征求意见稿)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规范》 联合编研组 二零零七年五月

编制说明 近年来,随着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现代化规划建设的新领域、新热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日益庞大、功能日趋复杂,并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和谐城市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城市规划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下空间规划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作为一项全新的规划领域,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不利于城市规划的衔接和统一管理。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导则》主要是针对我国大中城市的中心城区以及重点规划建设地区编制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需求,借鉴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成功经验与最新科技,分析总结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建设的成功积累与经验教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等法规,并充分考虑与我国现行城市规划体系的衔接,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编制层次、内容、方法、深度、成果文件、以及编制与审批的程序等提出要求,进一步指导和规范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编制工作,并为正在研究制定的《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规范》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规范》 联合编研组 2007-05-18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导则 联合编制研究单位: 一.主编单位与负责人 同济大学束昱 二.参编单位与负责人 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李迅 2.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石晓冬 3.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徐国强 4.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陈志龙 5.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彭瑶玲 6.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顾新 7.清华大学童林旭、祝文君 2007-05-18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1.3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著名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制订了21世纪议程,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必然选择,我国也已编制完成并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向世界做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此相随,我国的城市化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从1990年的18.96%提高到2008年底的30.4%。预计到21世纪中叶将达到65%。经济与城市化水平的高速发展导致城市建设的急剧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3.1 节约城市土地资源 我国城市发展沿用“摊煎饼”式的粗放经营模式,表现在城市范围无限制地外延发展。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据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判断和测算,1986年至1996年10年间,全国31个特大城市城区实际占地规模扩大50.2%。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的监测数据分析,大部分城市占地成倍增长,图1.1位北京市1987年与2001年热岛分布图。根据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设市城市将达到1060个左右,7亿-10亿人将在城市中居住生活。 据统计,1986年至1996年,全国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2963万亩。这比韩国耕地总和还多。平均每年占地相当于我国一个中等县的耕地,这是已经考虑了开发复垦耕地7 366万亩增减相抵后的结果,实际上开发复垦增的新耕地质量较低,3亩以上才能弥补原l亩耕地的损失这一现象到如今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且还有日益加剧的趋势.以2008年为例,全国实有耕地面积18.257 4亿亩,加上复耕补充的耕地,仍净减少29万亩。由于城市一般位于自然条件较好区域,所以耕地减少中优质耕地损失十分惊人。如1991年至1995年,全国水田减1004万亩。按照城市化发展的相关分析,以目前人均城市用地100m2的水平计算,到21世纪中叶,我国的城市发展将再占地1亿多亩,按人口平均,中国是耕地资源小国,人均仅有1.44亩,仅及世界人均值4.65亩的31%,图1.2为北京市1987年与2001年城市绿地比较。图1.3为北京市1993年与2001年用地比较。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近20年以来,上海地下空间建设的特点不包括()。 A.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平面布局 B.分层利用的竖向布局 C.人性化的构建形式 D.相互衔接的功能体系 用户答案:[C]得分:6.00 2.标志着国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的世界上第一条地铁是在()建成并通车的。 A.巴黎 B.伦敦 C.东京 D.莫斯科 用户答案:[B]得分:6.00 3.上海市首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法规是于哪一年审核通过的()。 A.2005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3年 用户答案:[D]得分:6.00

4.上海地下空间开发的区域总体框架是()。 A.以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动整体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B.改善老城区的人口,交通压力 C.现有地下空间主要有地下店铺和步行街组成 D.以市中心为核心,并辐射到与其相邻的地区 用户答案:[D]得分:6.00 5.下面关于地下空间火灾防救的描述错误的是()。 A.防火分区设计面积必须超过500平方米 B.建立监测系统和自动喷水系统 C.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至少要两个 D.提高自救能力 用户答案:[A]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面关于专业职能部门牵头管理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不利于城市地下空间发展 B.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牵头部门的专业优势和控制作用 C.可应用于地下空间建设快速发展阶段 D.统筹协调管理能力得到强化,并兼顾了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优势 E.目前表现出来的弊端较少 用户答案:[BCD]得分:0.00 2.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战略意义的是()。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期末复习总结

一、地下空间开发深度可分为 浅层区域(0~10m); 次浅层区域(10~30m); 次深层(30~100m); 深层区域(≥100m)。 二、地下空间分类:按使用功能: 1、地下民用建筑:覆土建筑单建、附建式,窑洞等; 2、地下工业建筑:地下厂房 3、地下交通建筑:地铁和地下公路 4、地下防灾防护空间:人防工程 5、地下公共设施空间工程:管线廊道、电站、油气站等 6、其他特殊地下空间建筑:墓葬、特殊出库等 7、地下综合体:地下街群 三、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特点: 1、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受到原有城市规划的限制,这些限制主要有地面建筑基础的限制。 2、地下空间规划应结合地面建筑的地下室开发利用进行; 3、次浅层以内的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常结合地面道路进行; 4、次浅层以内的地下公共空间建筑常结合城市的广场、绿地、公园、庭院进行规划。 5、地下空间开发成本高,居住和使用条件及舒适性较地面状况差; 6、地下空间规划受地质条件影响大,技术条件要求地下空间建筑必须认真对待土层等地质条件影响; 7、地下空间工程范围较广泛,类型多,技术条件复杂,是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 8、地下空间建筑规划可以减少城市建设占用的耕地,降低对地下水、大气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9、地下空间规划反映不出城市的景观艺术。 四、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关键问题 1)城市中地下空间规划应为点、线、面的结合; 2)规划中以地下交通工程为依托,连接各个中心的地下综合体; 3)地下空间规划中应尽可能考虑市政管线廊道建设的可能性; 4)城市繁华区地下空间规划主要单体建筑内容为地下商业街、停车场、下沉式休闲广场等等。 5)在城市非繁华区建设,如条件允许可考虑规划地下居住建筑(地下室),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应考虑采光、通风和绿化。 6)地下空间建筑规划要考虑到室内外环境以及特殊时期的功能。 五、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布局(定义):基于城市性质和规模,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方针、策略、相对地面建设的功能形态规模等要求,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各组成部分统一安排、合理布局、有机联系,是地下空间开发的总体发展方向,为下阶段的详细规划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六、城市地下空间形态:由平面形态和竖向形态构成,在水平方向是指城市地下各个要素的空间分布模式,竖向形态是平面形态在垂直方向上的延伸。 七、地下空间布局形态:点状,线状,辐射状,鱼刺状(脊状),网格状(面状),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复习内容

一,选择题 1,城市的含义和概念P1 古代:用于防御和剩余商品的交换,是从事商业交换活动并具有防御功能的居民聚集点从城市规划角度:城市是一个一人为本,一空间有效利用为特征,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目的,通过城市建设而形成的集人口,经济,科学技术文化于一体的空间地域系统。4个方面含义①城市的人本性,城市是为人的福利提供,人的能力建设而存在的;②城市的聚集性,城市是最节约的空间资源配置形态③城市规划的必要性,城市规划是实施科学管理的有效方式;④城市的多元性,城市是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2,三大宪章:《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北京宪章》。P4 3,城市空间资源的基本属性:P26 ①稀缺性和有限性②整体性③地域性④多用性⑤变动性⑥变动性⑦价值属性 ⑧不可逆性。 4,地下空间资源信息:包括资源的影响因素,资源分布,储备容量,合理开发容量,保护范围,开发价值,综合效益和资源动态发展规律。P27 5,地下空间资源的深度划分P28 评估范围:平面范围和深度范围 浅层:地表至地下10m,开敞空间和低层建筑基础影响深度。 次浅层。地下10-30m,中层建筑基础影响深度。 次深层:地下30-50m,特殊地块和高层建筑基础影响深度。 深层:地下50-100m。 6,地下空间适用范围:1-100m P28 7,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指导思想:P12

①地下与地上相结合②保护和开发相结合③平时和战时相结合④近期与远期相结合。8,地下公共设施的分类P82 ①商业服务功能的地下公共设施(地下商场,餐厅,旅馆) ②地下办公设施(学生书店,大学办公室,档案保管室) ③地下文化体育设施(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图书馆,体育馆) ④城市地下市政管线设施系统(管道和电缆) ⑤城市地下防灾设施系统 ⑥地下城市综合体的公共空间(地下广场,地下中庭,地下商业街) 9,城市地下空间功能分类道路广场 将城市空间按层次不同:地面空间,低矮建筑物,上部空间,地下空间地下铁路水域 地下车库 地下公路P33(图好好看) 地下建筑 10,城市地下空间按其利用功能不同分类 居住空间,业务空间,商业服务空间,文娱体育空间,公共设施空间,工业空间,储存空间,防灾防护空间,高层建筑设备空间,P33 11城市灾害类型 ①震灾②洪灾③风灾④人为灾害。P198 12,地下储油方式P214 ①盐岩层洞室(在盐岩层中构筑洞室的储油方法)②无衬砌地下水封石油库③衬砌式储 油库④矿山废弃巷道储藏。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班级序号: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目录 1.总体说明 (1) 1.1钱江新城核心区基本情况 (1) 1.2地下空间规划的指导思想 (2) 1.3地下空间规划的总体构思 (2) 1.4地下空间开发模式 (3) 2. 地下交通规划 (3) 2.1地下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3) 2.2地下铁路规划 (4) 2.3地下公路交通 (10) 2.4地下停车系统 (12) 2.5地下步行系统 (13) 3.主要节点规划 (14) 3.1市民广场地下空间规划 (14) 3.2地下商业街规划 (24) 4.地下市政设施规划 (29) 4.1地下市政设施规划原则 (29) 4.2共同沟规划 (29) 4.3共同沟的布置 (31) 4. 4雨水收集系统规划 (36) 4.5地下变电站和煤气站规划 (37) 5.地下防空防灾系统规划 (37) 5.1防空体系规划 (37) 5.2城市灾害预防 (39) 6.环境规划 (40) 6.1人文环境规划 (40)

6.2生态环境规划 (41) 7.参考文献 (43) 8.图 (44)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钱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设计1.总体说明: 1.1钱江新城核心区基本情况: 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杭州CBD)位于市城区的东南部,钱塘江北岸,距离西湖风景区约4.5公里,距萧山国际机场约18公里。所辖范围为:东临钱塘江,南靠复兴地区,西依秋涛路,北至钱塘江二桥、艮山西路,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它将平行于钱塘江的富春江路作为核心区商务发展轴,将是钱江新城最长、最繁华的景观道路;新城核心区以市民中心为核心,向江形成中轴线,两侧将建设杭州大剧院等标志性建筑。新城规划具有低密度、高容积率和高绿化率的特点,将集中杭州的现代化建筑群,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杭州钱江新城的大部分地区位于老海塘——钱江路和航海路以外,曾是杭州的城郊结合过渡地带,因此现状主要以居住用地、村镇用地和村办工业、仓储用地为主;沿江地区大部分为水塘和农田,且地势低洼,平均地面标高在7米左右。核心区块即中央商务区占地面积3.29平方公里, 可建建筑面积约为650万平方米,包括八个功能区,即行政办公区、金融办公区、商务办公区、商贸会展区、文化休闲区、商业娱乐综合区、办公园区和滨江休闲游游憩区。 规划区域四周围合道路除庆春东路延伸段未形成外,其余已基本按照规划红线要求建设,现状道路主要有快速路秋涛路,主干道庆春东路(西段)、清江路、钱江路、之江路和灵江路,新安江路和富春江路也在建设之中,钱江新城核心区的道路骨架已基本形成。过江通道:现状西兴大桥和规划庆春东路过江大桥(或隧道)。市政基础设施主要有220KV城南变电站及其高压走廊、杭州煤气储配站用地,它们对城市景观特别是城市新中心视觉景观产生了不利影响。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复习大纲.doc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 总复习知识点 1.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本章首先通过国内外城市发展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律,介绍了全世界城市经过四个阶段实现了城市化,丰富和发展着城市规划理论和城市功能。 城市的发展过程实质是一个城市化过程。全世界城市化的过程中按照发展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四个阶段。城市初期吸纳劳动力的聚集效应,使城市容量外延扩大,完成城市化的第一阶段。城市通过再开发市中心,内涵式扩展完成了城市化第二阶段。城市郊区化和再城市化发展了,外延式和内涵式并存过程完成了城市化第三阶段。目前的泛城市化现象,使世界进入城市化过程的第四阶段。 全世界城市发展过程都面临“城市化病”现象。但是不同的发展历史呈现不同的现状。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面临逆城市化现象,表现为城市郊区化和泛城市化。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是滞后城市化和超前城市化。前者表现为城市人口负增长和出现城市群;后者表现为城市工业化程度与城市化水平不协调。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展动力;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是城市化的关键;现代化的技术、信息及环境要求带动其他城市的发展。 城市容量又称城市空间容量或城市环境容量,是指城市空间在一定时间内,对城市人口、静态物质(建筑物和各种城市设施)和各种城市活动的综合容纳能力。理论容量是一个城市在一定发展阶段,根据城市性质、自然条件和经济地位、发展远景等因素综合确定的。实际容量是一个城市某个阶段实际存在的城市空间容量。城市容量包括人口容量,一般以人口密度衡量;土地容量,表现为各种用地指标。城市容量的计算方法。 理论容量与实际容量间的关系:理论容量大于实际容量,城市发展不充分、有发展潜力或空间。理论容量等于实际容量,城市处于发挥其机能的最佳状态,具有良好的发展活力。理论容量小于实际容量,城市出现恶性膨胀,城市病出现。 城市规划要解决城市的四大功能布局和协调: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城市规划的期限: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5-10年。 城市人口规模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基数。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方法有产值推算法(劳动平衡法),职工带眷系数法,统计分析递推法,数理统计法,城市性质类比法。一般都要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辅助校核,再根据城市环境、最佳经济效益规模决定。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各物质要素在某一时段的空间分布效应、外在形态和演化过程。城市空间结构层次上分为内部空间(城市各功能区)、外部空间(卫星城、郊区、飞地)、群体空间(城市间、城乡间)。城市空间结构内涵用密度、布局和形态评价。 城市密度表现城市内部不同地段土地利用的强度,反映城市不同地段经济活动聚集程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课程设计

1 河南城建学院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程名称: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 题目:河南某地下停车场的规划设计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开始时间: 2013 年 12 月23日 完成时间: 2014 年 01 月03 日 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7) 一、地下停车场总图设计 根据所分配的大致区域和具体方案参数情况特别是周围地面道路和建筑情况,设计地下停车场的总图设计,布置停车场的功能区划分。

1.1 总图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如下: 1)场地的建筑布置、形式、道路走向、行车密度及行车方向;2)是否有其它地下设施;3)周围环境状况;4)工程与水文地质情况; 5)要考虑地面出入口一侧有至少两辆车位置的候车长度;6)停车场应有明显的标志,并按规定设置标线;7)单建式停车场要考虑车库建成后面部分的规划。 1.2 功能区划分及面积说明 根据设计提供的原始条件,对于附建式停车场,附建式停车场受地面建筑的平面柱网的限制,利用的是它的地下部分,其平面布置受地面建筑的影响。 总图设计功能区包括:出入口、停车区、管理区、辅助区等; ⑴、出入口:进出车用的坡道、地面口部及口部防护等

此次设计准备采用直线双车坡道,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表4.1.7中规定,小型车坡度选用15%左右,高长比值约为1:6.67,并且采用由线缓坡道,坡道所占面积大约是170m2左右。地面中部设置挡水段,同时搭建拱形雨篷。 ⑵、停车区:停车间、行车通道、步行道等 此次设计是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层设计停车场,因此辅助设施就占据很大的面积,停车区面积大约是1800m2。 ⑶、管理区:门卫、高度、办公、防灾中心、卫生间、楼梯间等 门卫、调度、办公、防灾中心在所提供的原始条件中找不到,可能设置在地面,卫生间所占的面积是30m2左右,楼梯二处。(见附图) ⑷、辅助区:风机房、送风机房、排风机房、低压配电室、防护用的设备间等 据原始数据可知,风机房:54 m2,送风机房:55m2,排风机房:47.5 m2,低压配电室:43 m2。 1.3 总的形状、建筑面积说明 此次设计的停车场的地面建筑的形状基本上是直角梯形,建筑方位台附图所示,停车场的建筑面积2841.1m2,坡道面积170m2,停车区面积1800m2左右,辅助区总面积800m2(包括行人通道) 1.4 防火等级划分、通道数量要求及说明(防火规范) 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表3.0.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规范征求意见稿条文说明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规范 条文说明 目录 1 总则 (3) 3 基本规定 (5) 4 地下空间功能与设施 (6) 5 地下空间资源评估 (7) 6 地下空间需求预测 (8) 6.1 地下空间总体规划需求预测 (8) 6.2 地下空间详细规划需求预测 (8) 7 地下空间规划布局 (10) 7.1 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布局 (10) 7.2 地下空间详细规划布局 (10) 8 地下交通设施 (11) 8.1 一般规定 (11) 8.2 地下轨道交通设施 (11) 8.3 地下公交场站 (11)

8.4 地下道路设施 (11) 8.5 地下停车设施 (12) 8.6 地下公共人行通道 (12) 9 地下市政公用设施 (13) 9.1 一般规定 (13) 9.2 地下市政场站 (13) 9.3 地下市政管线及管廊 (13) 10 地下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和地下商业服务业设施 (14) 11 地下空间综合防灾 (15) 12 生态保护和环境健康 (16) 12.1 地下空间利用的生态保护 (16)

1总则 1.0.2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已开展地下空间相关的各类型规划, 主要涉及法定规划一一城市总 体规划层面、城市详细规划层面地下空间规划 (单独编制地下空间规划和地下空间规划作为 详细规划的组成部分)和非法定规划一一地下空间专项规划、 概念规划、城市设计等两大类 专项规划 槪念规划 城市设计 相关 研究 城市地下空间与地 面空间是一个整体, 地下空间规划体系不应当自成一体。 应转变城市 规划编制观念,充分融合地上、地下空间要素,建立符合城市立体化建设要求的城市规划编 制体系。未来地下空间规划应逐步成为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常规要素, 因此,根据地下 空间利用规划编制特点, 应在现行规划体系涉及地下空间规划内容的规划类别中, 将地下空 间相关要素纳入考虑,即: 现行规划体系 图:建议地下空间规划纳入现行规划编制体系 涉廉地下空间规划内容的规划类别 | ]家涉及地下空间规划内容的规划类别 也宦规划 图:我国现行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体系 总体规划 修建性译细理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广州市珠江新城地下空间概念性规划方案 目录 一、珠江新城的概况 (4) 1、珠江新城的定位 (4) 2、珠江新城的分区 (4) 二、珠江新城地下空间规划指导思想 (5) 三、珠江新城城市中轴线建设构想和地下缆车构想 (6) 1、城市中轴线构想 (6) 2、地下缆车构想 (7) 四、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分析 (7) 五、珠江新城地下交通规划 (8) 1、地下交通规划基本原则 (8) 2、地铁规划 (8) 3、过境交通规划 (9) 4、内部车行系统规划 (9) 5、地下快速交通干线APM 线规划 (10) 6、地下步行系统规划 (11) 7、地下公路交通规划 (11) 8、地下停车系统规划 (12) 9、地下公交及旅游大巴系统规划 (13) 10、地下空间静态交通规划 (14) 六、地下商业街规划 (14)

七、地下市政设施规划 (16) 1、地下市政设施规划原则 (16) 2、地下真空管道生活垃圾收集系统 (16) 3、共同沟 (17) 4、共同沟投资与运营管理规划 (18) 5、地下雨水收集和中水处理系统 (19) 6、地下变电站 (20) 八、地下防空防灾系统规划 (20) 1、地下防空系统规划 (20) 2、地下防灾系统规划 (21) 九、地下空间综合体规划 (22) 1、地下综合体建设意义 (22) 2、地下综合体功能组织形式 (23) 3、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分层功能规划 (24) 4、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建筑设计 (24) 5、地下综合体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图 (25) 十、珠江新城地下空间新技术研究及运用 (25)

同济大学地下空间规划知识点摘要

地下空间规划知识点摘要 一.绪论 1.1 城市空间与城市地下空间 1.2 城市规划与地下空间规划 1.3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1.3.1 节约城市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节约化的发展模式。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经验:把一切可以转移到地下的设施转入地下,城市发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地下空间是否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利用。 1.3.2 节约城市能源和水资源 地下空间具有良好的隔热性,热稳定性和封闭性,可用来贮热贮冷,贮藏水资源、电能和工厂精密生产。 1.3.3 缓解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 (1)缓解城市交通矛盾:地下停车库容量大,用地少 (2)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建筑杂密,绿地减少(3)提高城市的综合防灾能力:抵御战争空袭,地震,风暴,火灾。地下救灾物资(4)有效解决“城市综合征”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 二.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 2.1 国内外地下空间规划理论和方法 2.2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和需求量研究 2.2.1 国外研究成果和实践 2.2.2 国内研究成果和实践 2.3 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后发优势 三.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3.1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任务和原则 3.1.1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任务 根本作用:作为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和管理城市地下空间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 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手段之一。 核心任务: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地下空间安排,探索和实现城市地下空间不同功能之 间的互相管理关系。 主要任务:引导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综合布局,协调地下与地 上、地下与地下的建设活动,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提供技术依据。基本任务:保护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尤其是城市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地面环境,保障和创造城市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 3.1.2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 (1)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地下空间开发不可逆,一次到位,长远考虑,留有余地 (2)地上地下相互协调的原则:地下和地上空间形成整体 (3)远期与近期相呼应的原则:统一规划,分期实施。落到实处,切合实际 (4)平时与战时相结合的原则:平时防灾和战时防护相结合 3.2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 3.2.1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等上层次的空间规划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 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战略,预测城市地下空间发展 规模,选择城市地下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 项地下工程设施,并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步骤如下: (1)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掌握开发利用的现状,勘查地质状况和分析发展条件 (2)研究确定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战略,提出发展规模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确定地下空间开发的功能,进行空间布局,综合确定平面和竖向规划 (4)提出各专业的地下空间规划原则和控制要求 (5)安排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位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6)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老城区以解决城市问题为 主,新城区以解决城市基础设施为主。 3.2.2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特点 (1)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系统性的工作 (2)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法制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2014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徐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二、设计主要内容 徐州是徐州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进行徐州市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总体说明 1.1 徐州基本情况 1.2建设轨道交通的基本条件 人口、经济及轨道交通线路客流规模等指标 1.3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年限与依据 设计考虑的年限(近期、中期、远期),编制的依据。 1.4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1.5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方案与实施安排 规划几条线,何时开始实施,施工顺序,具体年限。 2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必要性分析 2.1城市社会现状与发展预测 目前的经济情况、(近期、中期、远期)预测 2.2.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城市性质及规划发展目标 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 空间结构规划 2.3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概况 城市交通发展趋势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目标 交通发展规划 3徐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3.1线网规划范围和年限 3.2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 3.3主城区轨道线网规划方案 线路基本走向、线路平面设计、线路纵断面设计 4车站及主要换乘节点

4.1主要设计原则 4.2车站设计方案 车站组成与功能分析、车站型式与规模、换乘设计、不同类型车站设计 4.3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车辆的选型及运行指标等。 5其他 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等规划和设计。 三、设计依据 1《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 2《徐州市综合交通规划》(2004~2020年) 3《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11年) 4《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5徐州市《统计年鉴》(2009) 6其他相关资料及轨道交通有关规范。 7相关论文和资料 四、设计要求 1通过设计,熟悉所学过的知识。 2学会利用网络,获取需要的知识和资料。 3提交的成果包括规划设计说明和规划设计图,提交的成果全部使用A4打印纸打印并装订成册,基本格式参照学院课程设计相关要求。 4规划设计说明要求内容完整,格式规范。规划要说明具体的依据,和选择考虑的具体因素,需要有方案的比选。 5规划设计图包括但不限于: (1)地下铁路规划图。标明线路、车站、换乘站等 (2)典型地铁车站设计图。车站平面详图,标明车站内各种设施及出入口。 (3) 地铁车站防灾系统图。标明人流疏散通道,防灾疏散点。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格式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 课程设计 学号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课程设计 第 1 页 1 ☆☆(内容小四号宋体,西文Times New Roman 字体,行距最小值18磅)。☆☆☆☆☆☆☆☆☆☆☆☆☆☆☆☆☆☆☆☆☆☆☆☆☆☆☆☆☆☆☆☆☆☆☆☆☆☆☆☆☆☆☆☆☆☆☆☆☆☆☆☆。 2 2.1 ☆☆☆☆☆☆☆☆☆☆☆☆☆☆☆☆☆☆☆☆☆☆☆☆☆☆☆☆☆☆☆☆☆☆☆☆☆☆☆☆(内容小四号宋体,西文Times New Roman 字体,行距最小值18磅)☆☆☆☆☆☆☆☆☆☆☆☆☆☆☆☆☆☆☆☆☆☆☆☆☆☆☆☆☆☆☆☆☆☆☆☆☆☆☆☆☆☆☆☆☆☆☆☆☆☆☆☆☆☆☆☆☆☆☆☆☆☆☆☆☆☆☆☆☆☆☆☆。 f f f C ?στtan ?+= 式中 τf ——土的剪切强度,MPa ; C f ——土的粘聚力,MPa ; φf ——土的内摩擦角,(°)。 ☆☆☆☆☆☆☆☆☆☆☆☆☆☆☆☆☆☆☆☆☆☆☆☆☆☆☆☆☆☆☆☆☆☆☆☆☆☆☆(内容小四号宋体,西文Times New Roman 字体,行距最小值18磅)☆☆☆☆☆☆☆☆☆☆☆☆☆☆☆☆☆☆☆☆☆☆☆☆☆☆☆☆☆☆☆☆☆☆☆☆☆☆☆☆☆☆☆☆☆☆☆☆☆☆☆☆☆☆☆☆☆☆☆☆☆☆☆☆。 3 标题名称(一级标题) 3.1 标题名称(二级标题) ☆☆☆☆☆☆☆☆☆☆☆☆☆☆☆☆☆☆☆☆☆☆☆☆☆☆☆☆☆☆☆☆☆☆☆☆☆☆☆(内容小四号宋体,西文Times New Roman 字体,行距最小值18磅)☆☆☆☆☆☆☆☆☆☆☆☆,计算结果见表1。 页眉和页码,五号宋体。

城市地下空间现状及发展前景探析及城市地下空间规划重点

城市地下空间现状及发展前景的探析 一、当前城市发展现状 1.1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和生态困境 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土地资源锐减,人均土地资源将越来越匮乏。而在进行城市土地开发过程中,有时为了取得更多的生产、生活用地,不惜牺牲绿色用地,不按规划要求的指标保留和建设绿化用地或拆迁破坏的绿化补偿不足,造成许多城市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面积的比例严重不协调,环境自净能力大为降低,导致城市尘土飞扬,噪音倍增,疾病增加,最终制约社会的发展。 1.2 资源集约型社会发展要求对城市空间充分利用 开发地下空间,鼓励土地综合利用,推动老城区地上、地下整体改造,减缓城区扩展速度,提高单位土地产值已成为土地资源,减少人均地面建设用地,将粗放型、平面外延式的增量发展模式转变为节约型、立体内涵式的存量优化发展模式, 正成为马鞍山市今后土地利用新的发展方向。 1.3 环境友好型城市已将地下城市空间的开发锁定为未来的发展重点 当前,中国城市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以现在的发展速度,未来的马鞍山势必面临交通、能源、生态等多方面矛盾。以城市交通为例,道路交通流量的快速增长,,使城市道路交通堵塞、停车供需矛盾等问题更加突出地下空间给各种市政基础设施提供空间,为城市提供安全有效的生命支持系统。同时地下建筑有助于保护自然植被,与地面

建筑相比,,更大程度上维护了生态的平衡。大力发展地下交通、地下物流、地下综合管廊、地下垃圾处理系统等地下基础设施, 对整合人类活动、保护城市环境的整体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合理开发地下空间也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要求。 二、地下人防空间的建设与多样化空间的结合 2.1 地下人防空间的建设大多没有与市场开发相结合,造成人防空间在市场环境下的浪费; 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体是出于备战目的的人防工程。而此类人防工程一般要求空间较小、尽量密闭,而平时状态下作为地下商业空间使用时,又希望空间越大越好、尽量开敞。因此,对现有的人防地下工程而言,尽管在建设前都经过了可行性论证,既考虑到战时防空的需要又考虑到平时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具有双重功能,但在实际情况下,平时利用和战时要求往往存在矛盾。目前的人防工程经常是花费了大量的投资,却无法满足平时的使用要求,人防工程遭遇野蛮改造的事例屡见不鲜造成人防空间在市场环境下的严重浪费。 2.2 部分城市已在尝试将人防空间与地下交通、地下商业等功能性建筑结合利用,扩大利用率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人防工程已经改变了过去的面貌和形象。现在,新建的人防工程严格按建设程序办事,从土建到装修都注重质量。建成投入使用后,取得了显著的战备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许多大中型人防工程成为城市的重点工程,如哈尔滨奋斗路地下商业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重点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重点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城市的实质1)坡市是人类聚居的形式之-2)城市是一定区城的中心3)城市是人数明的摇篮和砚库4)城市是一种桂会的活动方式 2. 城市的特征1)非农业的(第二、三产业)职能2)高度密集的生活居住空间3)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4)公共的人工环境和人工景观 3. .城市的职能1)非农业人员的居住场所2)农业生产技术、信息的交流场所3)宗教、文化、艺术的活动场所4)商品交易的场所5)保卫居民生活、工作的防御工具 4. 城市的性质 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负担的主要职能。 5. 城市化和现代城市空间的形成城市化是指在一定时期中,在特定地域中,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口逐渐增多,而同时农村人口逐渐减少的一种现象,又称城市化运动。城市化同时是种经济发展过程,是劳动力从传统的自然经济产业到现代产业之间的转换,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1)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或全世界居住在大城市中的人口占城乡总人日比例日益增大;(2)城市数目日益增加3)单个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日益扩大 6. 城市化过程有两特征1)城市人口的增加(绝对数量,相对数量)2)城市数且的增加(绝对数量,城市密度) 7.城市化水平评价体系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指标1.)以城市人占地域总人口的比例(相对数量)2)当城市化水平超过50%,基本实现现代化3)当城市化水平超过70%,高度城市化

8.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年为第一阶段,英国基本实现了城市化,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水平超过50%的国家年是第二阶段,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基本实现城市化。城市人口总数从4000万增加到亿,城市化水平达到% 3. 1950一1990年为第三阶段,全世界基本实现 了城市化.世界城市化水平由1950年的%上升到1990年的50% 9.<<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将新中国的城市化大致分为6个阶段,包括1949-1957年城市化起步发展1 )1958-1965年城市化曲折发展2)1966-1978年城市化停滞发展3)1979-1984年城市化恢复发展4)1985-1991年城市化稳步发展5)1992年至今城市化快速发展. 10.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历史短、.速度快.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可纳为三种模式: 1)控制型城市化,即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如中国、南非和伊朗.(2)过度城市化.如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3)城乡高迁移率和低城市化攀并存的城市化,如印度 11. 所谓城市空间,一般是指城市建成区空间。是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规模的城市设施和各种城市活动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所形成的人工空间,作为一定地域范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中心.城市空间包括开敞空间(如街道、广场、绿地等)和封闭空间(即建筑空间).地下空间是一种封闭的建筑空间. 12. 城市地面空间分布早期城市空间结构形成核心以宗祠、宫室、广场、市场等为中心..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以社会活动中心为城市空间的核心..中世纪初期,西方城市都以教堂成为城市的中心.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复习 一、绪论 城市空间系统可以从各要素的空间位置、聚集程度以及城市空间形态几个方面分析。(P1)在评估一个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时机、开发规模、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与发展方向时,通常以经济总量和固定资产投资两个经济指标来衡量。 1、节约土地资源; 2、节约城市能源、水资源; 3、缓解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1)缓解城市交通矛盾;(2)改善城市生态环境;(3)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4)有效解决“城市综合征”。 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发展综述 影响后发优势的现实因素及对策:1、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2、为过去埋单式的成本增长—密集建成区的问题;3、避免“后发劣势”。 三、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工作内容与编制程序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是作为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和管理城市地下空间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前提与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手段之一。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任务是合理地、有效地和公正地创造有序的城市生活环境。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地下空间安排,探索和实现城市地下空间不同功能之间的互相管理关系。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综合布局,协调地上与地下的建设活动,微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我国现阶段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尤其是城市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地面环境,保障和创造城市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1、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地下空间开发具有不可逆性,开发强度用一步到位;对地下空间资源要有个长远的考虑,为远期开发项目留有余地;尽肯能将能开发的地下空间尽量开发,弹性原则)2、地上与地下相协调原则;3、远期与近期相呼应原则;4、平时与战时相结合原则。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地下空间现状及发展预测,分析城市地下空间现状,预测需求规模;调查地质状况,分析发展条件;提出地下空间开发战略;提出发展规模;确定开发功能;规定主要技术指标和控制要求;规划开发层次、内容、期限;确定空间布局,综合平面和竖向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实施步骤;提出近期建设项目,实施措施和步骤。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地下城市规划是系统性工作;地下空间规划是法制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工作具有专业性。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调查研究的三个方面:现场踏勘;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研究。基础资料包括:城市勘探资料(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城市测量资料;气象资料;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现状;城市人防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城市交通资料;城市土地利用资料;城市公共设施资料;城市环境资料。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1、城市地下空间功能的确定;2、城市地下空间的需求规模预测;3、城市地下空间的布局形态确定;4、城市地下空间的近期建设安排。 四、地下空间资源评估 评估的依据和参考:区域地质构造;地下空间开发区域的岩石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地面建筑对地下建筑空间的影响;地下开发深度的影响。 地下空间资源数量包括:可合理开发量;可有效开发量和世纪开发量。 地下空间资源根据开发深度可以分成一下三个方面: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教学考核大纲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50455001学分:3 总学时:54 说明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课程。 【教学目的】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为从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任务】 1、地下空间总体规划:掌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的原理、方法。 2、各类地下工程的规划:能够以总体规划为指导,掌握各类地下工程的规划原理、方法。 3、各类地下工程的建筑设计:能进行各类地下工程的建筑设计。 【教学内容】 本课程以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为主要内容,涉及城市地下空间的总体布局与形态;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城市下沉广场规划与设计;城市居住区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城市地下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以及城市地下市政公用设施系统规划等内容。 【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学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城市地下去空间理论知识和实际设计能力为出发点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本门课程与实践的相结合,结合教材,组织学生参观地下街、地铁、共同沟及人防工程,增强学生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重要性的认识。 【先修课程要求】 第四学期专业课程。 【学时分配】 序号内容 学时安排 小计理论 课时 实验 课时 习题 课时 实践 课时 1 第一章序言 3 3 2 第二章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基础资料和现 状调查 3 3

3 第三章城市地下空间的总体布局与形态 4 4 4 第四章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 6 6 5 第五章城市下沉广场规划与设计 8 8 6 第六章城市居住区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 6 6 7 第七章城市地下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10 10 8 第八章城市地下市政公用设施系统规划 2 6 9 第九章其他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形式简介 4 8 总学时数54 54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规划设计,代朋等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1,1 参考书:城市地下空间规划,陈志龙,王玉北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1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估与开发利用规划,童林旭,祝文君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5,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王文卿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6,1 大纲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地位、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使学生明确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任务,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内容提要】 第一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战略意义 一、地下空间与缓解生存空间危机 二、地下空间与应对城市发展中的困难与挑战 三、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 第二节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道路 一、我国城市建设发展与用地状况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综述

关键词:地下空间规划 作者:孙卫无(广东启源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1概述 1.1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已有一定的国际经验 国际上有学者预测21世纪是全球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人类越来越多的活动将会转入地下;并认为这是解决越来越严重的土地紧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塞、能源浪费、防灾安全等问题的战略性方向。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世界性发展趋势,并以此为衡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不仅许多发达国家在积极展开地下空间开发建设,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多地将开发地下空间作为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已形成一定规模 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最早始于西北黄土高原,有计划大规模的建设则是30年代的事。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始于人防工程。近几年有很大的发展,主要是在城市交通的改善方面。工程建设方面,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模正在日益扩大,开发速度加快。一些经济发达、实力较强的大中城市,对地下空间进行了相当规模的开发利用。全国已建成的防空地下室近3500万m2;规划方面,为适应市场的需求,许多城市开始编制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或专项规划。目前在大连、青岛、杭州、温州、深圳等经济发达的城市完成了地下空间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还有许多城市在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时,也都编制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

利用(含人防)专业规划;科技研究方面,我国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上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如中国工程院1999年完成了《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又名:《二十一世纪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战略及对策》),是近几年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理论研究不断完善和技术进步的体现。 1.3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城市地下空间作为一个新兴的国土资源,对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中心城市密度,疏导交通,扩充基础设施容量,增加城市绿地,保持历史文化景观,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有:①合理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能够缓解城市空间发展的突出矛盾与问题。②通过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增强城市的总体防灾减灾能力。③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节约城市能耗。④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2我国现阶段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存在问题 地下空间规划,实质上是地面城市规划的延伸。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对地下空间开发起“龙头”作用和“协调导向”作用。我国多功能、综合性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尚处在起步阶段,缺乏经验。特别是如何协调处理地上、地下两个空间的关系,还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地下工程建设具有不可逆性和难以更改的特点。因而比地面工程更需要有预见的统一规划和按规划有序的进行建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