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2细胞的基本结构学案中图版必修1

1.2.2细胞的基本结构学案中图版必修1

1.2.2细胞的基本结构学案中图版必修1
1.2.2细胞的基本结构学案中图版必修1

122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案 中图版必修1

1. 简述细胞的基本结构

2. 举例说出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中心体、液泡等主要细胞器

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不同细胞器间的相互协作关系。 3.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4. 形成细胞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举例说出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笔记 (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预习案) 】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细胞的结构组成

(1) ___________ ;⑵ ________ —;⑶ ___________________

⑷ _________ ; (5) ____________ ;⑹ _______________ ;

(7) ___________ ;

(8) __________ ;

(9) 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 ; (11) ____________ 。 2.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生物

1.2. 2

鈿胞的基本S 柏(少课时)

课型 新课 授课人 设计人 审查人

审核人

师评

组评

学习 目标

学习 重点 学习 难点 学法 指导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填图题:下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写出结构的名称。

-2 -

A. 有内质网的细胞不一定是真核细胞

B. 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和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C. 线粒体是所有细胞的“动力车间”

D. 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

3. 表明一个细胞特殊功能的是()

A.细胞核大小

B. 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

C.细胞膜的结构

D.细胞的大小

4. 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集体影响下列哪种细胞器的功能()

A.液泡

B. 中心体

C. 核糖体

D. 溶酶体

5. 识图作答,(题中[]内填写图中指示结构的数字)。

下图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构成图中]2]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它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2 ]的形成与[]有关;

(2)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是[];把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3)若该细胞是西瓜果肉细胞,糖类主要存在于]]中。(4)该细胞中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A.线粒体和叶绿体

B.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C.核糖体和内质网

D.中心体和高尔基体

7.在叶绿体内由10?100个囊状结构堆叠在一起构成了(

A.基粒

B.核糖体

C.基质

D.中心体

-4 -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章教案: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观察和识别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2)模仿、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 2、能力目标 (1)学习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检索、收集和整理有关显微镜技术发展的资料,撰写小综述报告,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实验操作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绝大多数生物(除病毒外)都是有细胞构成的,从而加强学生的物 质统一性和特殊性的唯物辨证观教育。 (3)通过阅读小资料,是学生认同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认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认识和使用显微镜。 (3)临时装片的制作。 2、难点 (1)有关细胞结构的基本概念,如线粒体,叶绿体、染色体等。 (2)使用显微镜。 (3)制作临时装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创设情景,引人新课。 2、简介: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要求学生观察教材p33图3-1形形色色的细胞。 讲述科学研究表明,在生物圈中有的生物只有一个细胞,如图3-1a所表示的衣藻,草履虫,这类生物称为单细胞生物;大多数生物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如图3-1b,c所表示的血管中的红细胞和玉米叶的下表皮细胞,这类生物称为多细胞生物。可见,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那么,怎样观察和研究构成生物体的细胞结构呢?有没有同学肉眼看过细胞? 出示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并撕取下表皮,请几位同学上讲台用肉眼进行观察,问到:你们看清楚细胞了吗 ? 问:为什么肉眼看不清楚细胞? 对,大多数细胞很微小,肉眼根本看不见。科学家们常常使用显微镜来研究细胞(简介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今天我们就先来了解光学显微镜。 板书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简介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3、演示:教师举着一台显微镜,用手指着每一部件,要求学生对照教材p34图3-2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图,说出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粗、细准焦螺旋的旋转方向与镜筒的升降关系。 准焦螺旋顺时转动时:镜筒下降。 准焦螺旋逆时转动时:镜筒上升。 4、练习使用显微镜。课前已将学生分组,由于第一次作实验,教师先给学生将实验室的规则及注意事项。 要求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操作。 (1)取镜安放: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偏左的位置,镜座距实验台边沿约5cm;从镜箱中取出目镜和物镜,分别安放在镜筒和转换器上。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同时用两手转动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镜筒里,直到整个视野成白色为止。(请同学们自己练习时比较反光镜两面的差异,想一想是否能用反光镜调节视野亮度的变化;转换遮光器上不同的光圈,看看视野亮度的变化) 问:为什么有的同学从目镜内看不到明亮的视野?反光镜的两面有什么差异?起什么作用?(可以讨论)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

专题学案9分子与细胞结构归纳与拓展 命题规律从近三年高考生物试题来看,细胞的分子组成考查的知识点主要侧重于蛋白质形成过程中的相关计算,糖类、蛋白质、核酸的功能及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检测等方面,且考查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 命题的角度不再是单纯对知识点的考查,而是更进一步侧重于以新情景、新材料、图表等形式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与灵活运用能力。命题的形式不再只拘泥于选择题一种题型,简答题也开始出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考查的知识点主要侧重于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生物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及细胞内主要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考查时往往将本专题知识与细胞代谢的知识相结合,综合性较强。命题角度的最大变化是以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新的情景信息或表格信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能力。命题的形式除选择题外,简答题也时有出现。 命题趋势随着高考试题越来越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对于细胞的分子组成方面,高考命题会在对章节内知识综合考查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实验分析与获取信息的双重考查趋势,选择题与简答题并存,赋分比重持续增高,试题难度系数维持在0.55左右。对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方面,高考命题会在对章节内容知识综合考查的基础上更侧重于识图辨析与归类比较方面的能力,题型上选择题与简答题并存,赋分比重稳中有升,试题难度系数维持在0.65左右。 一、细胞中的化学元素 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 2.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主要以__________或________形式存在,生物体获得各种元素的方式以______和________为主。 3.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图解 探究示例1(2011·南京4月) 一种植物和一种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化学元素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 A. B.这两种生物体内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N、S含量说明动物组织含蛋白质较多,若该动物血钙过高则会发生肌肉抽搐D.经测定该植物中某有机物含C、H、O、N、S,此化合物可能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

高中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教案1 中图版必修1

第二节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细胞形态与功能的统一 2、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能在试验过程中灵活运用。 3、细胞形态与功能关系 二、重难点: 1、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能在试验过程中灵活运用。 2、细胞形态与功能关系。 三、板书设计: 一、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二、细胞的形态与功能的统一 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已经将蔬菜、水果和牛肉等材料做成了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这些组织都是细胞构成的,但是不同生物及同一生物的不同部位的细胞形态大小却是千差万别的。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有关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一、细胞的大小和形状: 教师出示挂图,学生阅读【探究活动】 并讨论问题: 1、在一滴池塘水中观察到的生物由什么特点?

2、比较你观察到的生物在形态和大小,你能的出什么结论? 教师总结: 细胞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圆形、椭圆形、方形、扁形、多角形等。 细胞的大小也差别很大,一般来说高等动物的受精卵细胞大于体细胞。 大多数的动植物细胞大于微生物的细胞。 二、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的统一 学生阅读课本1-1-9 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的关系?教师总结。 1、形态与功能的统一是有机体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 2、越高级的生物,细胞分化越明显。 三、显微镜的使用: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 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也可以用印有“6”字的薄纸片制成)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注意事项: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根据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以及使用低倍镜观察积累的经验,并参考P8图,请各小组讨论使用高倍镜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问题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 问题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观察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到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项提升专题2-1 细胞的基本结构(疑难突破)(含解析)

专题2.1 细胞的基本结构疑难突破 1.(2016·全国丙,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 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答案】C 【解析】主动运输可以使离子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以保证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所以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A项错误;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不完全相同,例如细胞膜上有糖蛋白,线粒体膜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等,B项错误;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胆固醇属于固醇,固醇与磷脂都属于脂质,D项错误。 2.(2016·高考全国卷Ⅰ)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答案】B 【解析】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溶酶体具有膜结构,故A项错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其细胞核内含有DNA,是遗传物质,在细胞核内转录形成RNA,故B项正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无线粒体,故C项错误。叶绿体内进行的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过程中能合成A TP,暗反应过程中进行CO2的固定,故D项错误。 3.(2017·高考全国卷Ⅰ)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答案】D 【解析】雌激素由卵巢分泌后,随血液运输到达全身各处,作用于乳腺细胞的受体,将信息传递给乳腺细胞;而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要经历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精子通过与卵细胞的直接接触将信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word学案二

第三章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导学案 年级:科目:主备老师:课型:审批: 学习目的 1、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2、认识动物体和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区分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重点 1、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 2、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 难点 不同类型植物细胞的认识及区别。 学习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收集资料法。 学习过程 知识链结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 3、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特点? 自主学习 活动1: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目的要求: 1.练习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3.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讨论 1、植物细胞有哪些共同的结构? 2、与观察过的动物细胞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活动2:动植物细胞的比较: 1、动物细胞的结构及作用: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 质:。 2、植物细胞结构及作用: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细胞质:。 液泡:。叶绿体: 小结: 课堂自测 1.下图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和某植物细胞。

请回答:(1)图中[6]_________对细胞起_________作用。 (2)若B取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辛辣物质存在于 [ ]_________中,其内液体叫_________。 (3)若B取自植物的绿色部分,则细胞中有绿色的[ ]_________。 (4)在普通显微镜下不易看清的结构是图中[ ]_________。 (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相比都具有:[5]___________、[2]_________、[4]_________三个结构,而且功能基本相同。 (6)A与B相比较,主要区别是无 [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 课外阅读: 1、细胞的发现:1674年,荷兰布商列文·虎克为了检查布的质量,亲自磨制透镜,装配了高倍显 微镜并观察到了血细胞、池塘水滴中的原生动物、人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精子,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完整的活细胞。列文·虎克把他的观察结果写信报告给了英国皇家学会,得到英国皇家学会的充分肯定,并很快成为世界知名人士。列文·虎克的一生致力于在微观世界中探索,发表论文402篇,其中《列文·虎克发现的自然界的秘密》是人类关于微生物研究的最早专著。 2、1665年,英国人罗伯特·胡克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观察软木片,发现有许多小孔,状如蜂窝, 他便称之为细胞(细胞的英文名cell,原意是小房间)。细胞里还有什么?罗伯特·胡克没有进一步说明,只是十分简单地说其中还有空气或液汁。现在知道,胡克在软木组织中看到的仅仅是死细胞的细胞壁。以后,许多学者在不同的生物体中都重复看到细胞。植物有细胞,动物也有细胞。但这些学者同样没有注意到细胞内含物是些什么东西。1831年,罗伯特·布朗从兰科植物的叶片表皮细胞中发现了细胞核。1835年,有人在低等动物根足虫和多孔虫的细胞中发现细胞的内含物-细胞质。这样,细胞基本结构和形态逐渐为人所知。 学习反思:

2020江苏高考生物二轮讲义:2 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二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A)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动物细胞、植物细胞)(B) 3.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B) 4.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液泡、高尔基体等)(B)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B) 6.生物膜系统(B)7.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B) ?[疏漏诊断] 1.细胞结构的正误判断 (1)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大多数的蛋白质在膜上是可以运动的(√) (2)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 (3)线粒体内膜蛋白质与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4)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5)在造血干细胞中,合成的细胞膜蛋白的运输途径为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 (6)真核细胞具有一些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如神经细胞的树突(×) (7)细胞核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8)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2.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正误判断 (9)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10)葡萄糖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 (11)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 (12)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13)物质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A TP(×) (14)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15)胞吐过程一定会发生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 ?[长句冲关] 1.概述性知识 (1)溶酶体的作用是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2)细胞代谢与核孔数量的关系:细胞代谢旺盛,核孔数量增多。 (3)细胞核的功能: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4)主动运输的意义: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2.程序性诱问 (5)原核细胞无叶绿体,但有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其细胞内含有光合色素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6)主动运输、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会改变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试分析三种运输方式对物质浓度差的影响: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使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减小,主动运输可以增大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7)影响离子泵运输离子的主要外界因素有O2浓度、温度。其依据是离子泵运输离子消耗ATP,细胞内产生A TP的过程为细胞呼吸,O2浓度可以影响有氧呼吸,进而影响离子泵运输离子;温度通过影响载体蛋白的运动和酶的活性影响离子泵运输离子。 热考命题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学生用书P9] 1.(多选)(2019·高考江苏卷,T21)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①的数量倍增发生于分裂前期的细胞中 B.具有单层生物膜的结构②与细胞分泌活动有关 C.RNA和RNA聚合酶穿过结构③的方向相同 D.④、⑤处的核糖体均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解析:选BD。①为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倍增,A错误;②为高尔基体,为单层膜的细胞

程序的基本结构教案

程序的基本结构 一、教学内容分析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选修模块之一,本模块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使用教材:《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牢固掌握程序的基本结构是学习程序设计的基本要求,教材通过三个实例分别介绍了三种结构,要在一节课内让学生掌握三种结构是不可能的,因此本节设计用一个《猜数小游戏》引入程序的基本结构,从而让学生认识程序的三种结构,该游戏蕴含了顺序、选择、循环三种程序设计结构的基本思想,可谓是一箭三雕。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和思想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按照一定的流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而且也为下面的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普通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应用软件使用基础,同时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好,并且在数学上已经学过三种结构。逻辑思维能力很强,但对计算机语言的编写基础较差。最后利用实例强化新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程序的基本结构的执行流程,掌握三种结构的使用方法,能够编写简单的程序,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计算问题。 2、方法与过程 本节利用猜数小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白条件程序三种基本结构的执行流程及使用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利用任务驱动,通过学生分组探究,协作学习,在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的过程中了解程序的基本结构,课程安排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充分挖掘学生潜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程序设计选取的题目都是生活中遇到的例子,加强学生利用本学科解决日学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程序三种基本结构的使用 (2)利用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编写程序解决简单的应用题 2、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写出正确的程序,并调试通过能正确运行。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1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案

《第1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观察和识别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2)模仿、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 2、能力目标 (1)学习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检索、收集和整理有关显微镜技术发展的资料,撰写小综述报告,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实验操作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绝大多数生物(除病毒外)都是有细胞构成的,从而加强学生的物 质统一性和特殊性的唯物辨证观教育。 (3)通过阅读小资料,是学生认同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认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认识和使用显微镜。 (3)临时装片的制作。 2、难点 (1)有关细胞结构的基本概念,如线粒体,叶绿体、染色体等。 (2)使用显微镜。 (3)制作临时装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创设情景,引人新课。 2、简介: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要求学生观察教材p33图3-1形形色色的细胞。 讲述科学研究表明,在生物圈中有的生物只有一个细胞,如图3-1a所表示的衣藻,草履虫,这类生物称为单细胞生物;大多数生物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如图3-1b,c所表示的血管中的红细胞和玉米叶的

下表皮细胞,这类生物称为多细胞生物。可见,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那么,怎样观察和研究构成生物体的细胞结构呢?有没有同学肉眼看过细胞? 出示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并撕取下表皮,请几位同学上讲台用肉眼进行观察,问到:你们看清楚细胞了吗? 问:为什么肉眼看不清楚细胞? 对,大多数细胞很微小,肉眼根本看不见。科学家们常常使用显微镜来研究细胞(简介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今天我们就先来了解光学显微镜。 板书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简介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3、演示:教师举着一台显微镜,用手指着每一部件,要求学生对照教材p34图3-2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图,说出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粗、细准焦螺旋的旋转方向与镜筒的升降关系。 准焦螺旋顺时转动时:镜筒下降。 准焦螺旋逆时转动时:镜筒上升。 4、练习使用显微镜。课前已将学生分组,由于第一次作实验,教师先给学生将实验室的规则及注意事项。 要求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操作。 (1)取镜安放: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偏左的位置,镜座距实验台边沿约5cm;从镜箱中取出目镜和物镜,分别安放在镜筒和转换器上。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同时用两手转动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镜筒里,直到整个视野成白色为止。(请同学们自己练习时比较反光镜两面的差异,想一想是否能用反光镜调节视野亮度的变化;转换遮光器上不同的光圈,看看视野亮度的变化) 问:为什么有的同学从目镜内看不到明亮的视野?反光镜的两面有什么差异?起什么作用?(可以讨论)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赞赏,然后说到:对光是显微镜使用中最重要的一步,要想从目镜中看到明亮的视野,就必须是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光圈——通光孔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不能遮光;反光镜不仅在起反光的作用,他的凹面还有聚光的作用。 (3)放置玻片标本:要求学生将写有“上”字的玻片,从压片夹后部的缝隙中插入,然后双手向前平推,使“上”字正对通光孔中心。 (4)观察:从侧面注视目镜,双手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距玻片标本2~3mm为止;

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案讲述

细胞的基本结构 【基础知识回顾】 一、细胞膜的成分、结构与功能 1:细胞膜的制备 离心 (1)实验原理:将人的红细胞放入—-→获得细胞膜。 (2)理想材料:。 原因: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无,易制得纯净的细胞膜;无,细胞易吸水涨破。 2:细胞膜的成分 (1)主要成分是和,另外还有少量的,细胞膜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脂质,该成分含量最丰富的是。 (2)细胞膜功能复杂程度有关的是。 3:细胞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 (1)基本骨架:由构成,且排在膜的内外两侧,排在中间,是脂质、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膜。 (2)蛋白质:不同程度的镶嵌、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3)外表面:蛋白质和糖类结合形成。 (4)结构特点:细胞膜具有。 4:细胞膜的功能及特性 (1)功能: ①:将细胞与分隔开,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 ③:进行细胞间的。 A.间接传递:。 B.直接接触传递:。 C.通道传递:。 (2)功能特性:。 二:细胞壁 1:化学成分: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2:功能:对植物细胞有作用。 3:特性: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相比,植物细胞壁具有性的特点。 特别提醒 1.各种膜所含蛋白质与脂质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这充分体现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糖被)。细胞膜上有少量的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

完成细胞间信息传递功能,而细胞内的膜由于不需要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因此含有糖类很少或不含有糖类。 3.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医院里经常利用这一点检测体内是否产生了癌细胞。 4.细胞膜对物质出入细胞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环境中某些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有可能进入,有些病毒、病菌也能侵入细胞。 【习题巩固】 1: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 .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 .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D .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2:下列关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 B .细胞合成的物质如抗体、激素等可以分泌到细胞外 C .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成分不会流失到细胞外 D .环境中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 3: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 A .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与肝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 B .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后,以直接接触方式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C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 D .细胞内通过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4:家常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这是因为( ) 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容易得到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5:最能代表细胞膜基本化学成分的一组化学元素是:() A.C.H.O.N B.C.H.O.N.P C.C.H.O.S.P D.C.H.O.Mg.Fe 6:下列不属于细胞膜功能的是() A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 .将胰岛B细胞形成的胰岛素分泌到胰岛B细胞外 C .能够合成神经递质 D .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变式训练】 1.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它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 A .磷脂和蛋白质 B .多糖和蛋白质 C .胆固醇和多糖 D .胆固醇和蛋白质 2.生物膜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图所示的过程不能体现的是()

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基本结构复习要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基本结构复习要点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在做题的同时也要及时复习知识点哦!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基本结构复 习要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约2%--10%) 二、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相关概念: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 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

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

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吴必尊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 (一)设计过程具体包括: 1.分析学习需求; 2.确定教学目标; 3.设计解决方法; 4.就解决方法进行实施、反馈、调整方案,再行实施直至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二)设计要素具体包含: 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 (三)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 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信息传播学、教育技术学和系统科学方法。 (四)教学设计与写教案的关系: 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五)提倡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 1.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 3.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深化。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方案必须体现现代教学观; 教学观通常是指教育工作者对一些重大的教育现象、问题或事件的比较稳定的看法,它集中反映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价值取向。 当代的教育改革都是以教学观念的变革为先导的,故此,转变教学观念已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首要问题。 当前必须树立的教学观念有: 1.素质教育观 ①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从三个方面七项基本素质构建素质教育培养目标。 三个方面是:身体、心理、文化科学; 七项基本素质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交往素质; 七项基本素质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身体素质;

第二层次:心理素质; 第三层次: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 第四层次:劳动素质、交往素质。 ②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同的,因此,人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要求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③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 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学会学习:主要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学会生活: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健康生活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学生做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做一个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现代公民; 学会生存: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 2.系统方法观 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科学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重从整体与部分(或要素)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考察和处理研究对象,实现整体优化,以求系统获得最大功能的一种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组成要素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 系统方法应用于教学设计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①整体性: 即教学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是互相关联、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因此,要求教学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必须匹配、相容,且达到最优组合,使产生最大功能的“整体效应”,这样,才能使教学系统达到最佳的预期目标。 因此,教学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分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协调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组合,使系统功能得到最佳发挥。故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将系统各要素按照它们的内在联系的规律,加以配置、组合的过程。 ②有序性: 教学系统有序性是指教学要结合学科内容的逻辑结构和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进行,以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高中生物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3.2 细胞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3.2 细胞器 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3、2 细胞器1模块单元第3章第2节课题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主备人课题导入屏幕显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并设计如下问题:(1)细胞内有哪些细胞器?各有何功能?(2)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什么?(3)核糖体有哪几种存在形式?教师引导:这两种类型的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有何不同呢?教师: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发现了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有一定联系。下面介绍证明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有一定联系的实验。 1、目标引领1能说出余下6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能准确描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分泌过程 3、能出生物膜系统的组成、联系、功能和应用 2、独立自学l 阅读教材P44-47,思考:l 1、细胞内主要有哪些细胞器,观察图3-7,回答动植物细胞有哪些特有的细胞器? 四、引导探究 1、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教师:通过资料一事实你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丝心蛋白是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它是一种分泌蛋白。教师:有些蛋白质是在细胞内合成后,

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这类蛋白质叫做分泌蛋白。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物形成过程的研究就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屏幕显示资料二:简介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时,叫做示踪元素。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变。人们可以根据这种化合物的放射性,对有关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进行追踪。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屏幕显示: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物形成过程首先给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注射氚(3H)标记的亮氨酸,进行脉冲标记,然后制作电镜的显微放射自显影标本,如课本P48的三组图。课件显示观察结果是:3 min 后,被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教师:被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说明了什么?学生:在附着有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进入到内质网中。课件继续显示:脉冲标记后17 min和117 min后的情况。学生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教师:17 min和117 min后被标记的氨基酸相继出现在哪些部位?学生:分别在高尔基体和细胞外出现。教师:与此分泌物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结构有哪些?学生: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教师:这些分泌物的合成和运输方向是怎样的?学生: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外。教师:这些分泌物通过哪种方式被运输到细胞外?学生:外排作用。课件连续显示豚鼠胰脏腺泡细胞分泌物形成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的过程。教师: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分泌蛋白,为什么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而不是直接

2019版生物人教版必修1训练: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检测(A)Word版含解析

第3章检测(A)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具有膜结构的一组是() ①细胞膜②线粒体③内质网④核糖体⑤中心体⑥染色体⑦核膜⑧高尔基体 A. 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⑦⑧ D.①②③⑦⑧ 解析:核糖体、中心体和染色体无膜结构。 答案:D —2与叶绿体高效、有序地完成其功能无必然联系的是() A. 封闭的双层膜结构,化学反应不受干扰 B. 叶绿体呈球形 C. 有叶绿素和其他色素 D. 含有许多有关的酶 解析:叶绿体有封闭的双层膜结构,内有叶绿素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各种酶,使叶绿体能顺利地完成化学反应,不受干扰。叶绿体的外部形态与其高效、有序地完成光合作用没有必然联系。 答案:B 匕3在下列生物或细胞中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器的是() A. 蓝藻 B.菠菜叶肉细胞 C.噬菌体 D.草履虫 解析: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有核糖体,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如噬菌体等病毒,不具备细胞器。答案:C 匕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与膜上蛋白质关系密切 B.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只能识别蛋白质 C.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依赖于磷脂分子 D. 细胞间的识别是通过彼此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相互融合实现的 解析: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如识别)是通过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来实现的,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识别的信号分子可以是多种成分,如性激素(脂质)、胰岛素(蛋白质)等。 答案:A ?5下列有关膜结构中蛋白质具有的特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均与物质转运有关 B. 能与某些糖结合,形成细胞与细胞间联络的文字” C. 与激素分子结合,引起细胞发生反应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专题2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学生版)

专题2《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综合试题精选 (共30小题) 1.下图是某组织细胞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人体内胆固醇既是组成________的重要成分,又参与血液中________的运输.胆固醇合成后以低密度脂蛋白(LDL)形式进入血液,细胞需要时LDL与其受体结合成复合物以________方式运输进入细胞. (2)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是在结构[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合成的,水解酶从合成到进入溶酶体的途径是:2→________→溶酶体(用数字和箭头表示).溶酶体中的水解酶的最适pH为5左右,少量的溶酶体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过程⑥→⑨说明溶酶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溶酶体的功能说明其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核仁的体积与代谢强度密切相关,代谢活跃的细胞中核仁体积________.如果将RNA聚合酶的抗体显微注射到体外培养细胞的核仁区域中,会发现细胞中的核糖体数量________. 2.如图1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a、b、c、d表示细胞器,表中是其中三种细胞器的化学成分.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物质X以__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研究图示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甲、丙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3)图中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4)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图中字母),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在图2的坐标系中用柱形图表示表中数据. 3.酵母菌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细胞结构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______________;与蓝藻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含有RNA的结构有__________(填序号). (3)图中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但能释放CO2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为制备酵母菌原生质体,需用______________法除去结构①. 4.如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在中括号内填数字,在横线上写出细胞结构的名称,符号与文字全对才给分) (1)若某细胞含有AB两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________细胞. (2)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工厂”为[ ]________. (3)如果B图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________.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案(教学设计)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案(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教材分析: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必修一第3章第3节教学内容。本节教材承接前面的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等内容,使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也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如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基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以后学习遗传的基础,也使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有进一步认识。另外,其中的资料分析也让学生体验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整体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了初步认识,学生对细胞各部分的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往往会将其割裂开了看问题,片面的去看待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只有理解了细胞核的结构,尤其是细胞核、染色体、染色质三者的关系,才能为后面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内容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才能够理解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的功能,使学生对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观点有进一步地认识。但在进行“细胞核结构”的教学时不能进行过多的拓展和延伸,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认识障碍。另外,他们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是可行的,以问题引发兴趣,让新知识与旧知识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步步上升中攀登到知识的高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染色质的组成及与染色体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尝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分析资料。 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能举例说明细胞核的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生物:第2章《细胞的基本结构》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通过第2章的学习,学生对组成细胞的分子及其重要作用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这些生物分子固然重要,但是光有分子还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只有当这些分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细胞的各种结构,细胞才成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因此,本章对学生认识细胞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有重要意义。 与其他系统一样,细胞同样有边界,有分工合作的若干组分,有内部的调控机制。细胞的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种结构组分配合协调,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自我调控、高度有序地进行。 本章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方面 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3.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能力方面 1.制作用于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生物材料临时装片。 2.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3.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4.进行实验数据的解释。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和特点 (一)教学内容的结构 (二)教学内容的特点 本章的标题是《细胞的基本结构》,实际上本章的内容并不像章标题字面上呈现的那么简单,不仅仅是介绍有关细胞的基本结构以及这些结构的功能的知识,而是把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引导学生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细胞,探讨组成细胞的各个组分是怎样既相

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细胞的生命活动是怎样通过各组分的协调配合完成的,把细胞作为一个活系统来研究,把细胞学活。章引言以自行车的拆装为例,用类比的手法揭示细胞作为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不是其组分的简单堆砌,而是通过组分间结构和功能的密切联系,形成的统一整体。作为系统,细胞有边界,有分工合作的若干组分,有信息中心对其代谢和遗传进行调控。本章的内容安排,正是从系统的视角,分为《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和《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三节。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介绍的是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因为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将详细介绍生物膜结构的研究历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以及物质出入细胞的几种方式,因此本节在介绍细胞系统的边界──细胞膜时,没有提到细胞膜的结构,对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本节也是点到为止,没有展开叙述,避免与第4章重复。 学生对细胞膜并不陌生。在初中生物课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时,学生对细胞膜已经有所了解。当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是很难看清细胞膜的,还有不少学生误将气泡认做细胞。“你是怎样区分气泡和细胞的?光学显微镜下能看见细胞膜吗?”“问题探讨”中提出的这些问题,将学生原有经验中的疑惑点出来,将学生的思绪带回到曾经学过的细胞内容中,引起学生对有关细胞膜问题的思考。其实,学生认为细胞有细胞膜,是因为老师是这么说的,教科书上是这么写的,学生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的确存在明显的边界,由此推断出细胞膜的存在,学生并没有真的看到细胞膜。科学家也一样,在光学显微镜下很难看清细胞膜,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清楚。但是,“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清晰地观察到细胞膜之前,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问题探讨”接着提出这个问题,请学生推测,科学家是怎样确定细胞膜的存在的。这个问题将会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大胆推测,讨论,甚至争论,为细胞膜的学习打开兴趣之门。 课程标准中与细胞膜有关的要求是“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简述”是了解水平,要求不高。因此,关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学生只需知道“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占2%~10%”就可以了,不需要知道有关这些组成成分的更详细的生化知识。但是,如果单纯告诉学生这一结论,学生会觉得很干巴,很难产生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产生探究细胞膜的欲望了。教科书作为学生用书,其功能不应是摘录科学上的现有结论,而应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使学生不仅了解科学的结论,也了解科学的过程;不仅学习科学知识,还能发展能力,培养爱科学的情感和科学的世界观,从而实现全面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课程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细胞膜的成分”这一内容的编写中,教科书安排了“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实验。这个实验的操作步骤很简单,学生只需取一滴猪(或牛、羊、人)的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滴在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待观察清晰时,再滴加蒸馏水,使红细胞浸泡在水中,即可观察到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逐步涨破的过程。这个实验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亲自动手,练习制备细胞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科学方法。例如,制备细胞膜应选择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用什么方法可以获得细胞膜?为什么在科学研究上,科学家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为制备细胞膜的材料?实验指导的引言部分,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这些问题,体验实验材料的正确选择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中所蕴涵的科学原理。 许多有关细胞膜化学组成的资料,都来自对哺乳动物红细胞膜的研究。考虑到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重要性,旁栏的“相关信息”里,提供了与哺乳动物红细胞有关的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对哺乳动物红细胞的了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