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4小时尿蛋白低 怎么回事

24小时尿蛋白低 怎么回事

24小时尿蛋白低 怎么回事
24小时尿蛋白低 怎么回事

24小时尿蛋白低怎么回事

我们知道,蛋白尿过高可能是肾脏出现了问题,蛋白尿过低也是不行的。那么,尿蛋白低是怎么回事?

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损害导致大量蛋白质滤过,并进入尿液,形成蛋白尿。贫血是由于造血系统异常或者造血原料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正常的不低于100g。而低蛋白是由于血液中的蛋白质进入肾脏排出,造成血液循环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低分子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管功能损伤,使经正常肾小球滤过的蛋白回吸收障碍所致。低分子蛋白一般指分子量4万道尔顿的蛋白质。

导致24小时尿蛋白低的原因

1、dent病:是一种x连锁遗传的肾小管疾病。首先在英国报道。这种疾病以低分子蛋白尿、高钙尿、肾钙化、肾结石为特征,但尿酸化功能正常。部分病人有佝偻病和进行性肾衰,同时尿生长激素排泄水平偏高。肾脏病理可见小球轻度系膜增生和小管间质轻微病变。男性发病,女性携带。女性携带者有低分子蛋白尿,半数有高钙尿但无明显症状。

2、x连锁隐性遗传的肾石症:是一种近端小管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首先在北美报道。男性发病,女性携带。女性常有轻微尿检异常,不同程度低分子蛋白尿,1/3患者有高钙尿。患者常在1岁内出现蛋白尿和镜下血尿,3-6岁出现肾结石。亦有在青少年时期发病的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结石,肾钙化和进行性肾衰。结

石常由草酸钙、磷酸钙组成。并非所有患者发展至肾衰。肾移植是有效的,提示该病是肾小管本身而非系统性。30个患儿有1例佝偻病。肾脏病理可见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和小管萎缩。

3、低分子蛋白尿伴高钙尿和肾钙化:首先在日本报道。患者常为一家族中的男性患儿。这类病人有低分子蛋白尿、高钙尿、肾钙化,尿浓缩功能障碍。缺乏肾绞痛、佝偻病并非与xrn和dent 的鉴别点。但3-5岁出现肾钙化提示预后欠佳。在日本进行的学龄儿童及学龄前儿童的尿筛查中发现,小于14岁的无症状患者血肌酐大多正常。

4、x连锁隐性低血磷性佝偻病:首先在意大利一家族中发现。这个家族的男性患者均表现为佝偻病、骨软化症、低磷血症、肾钙化和早期进行性肾衰。他们与x -连锁显形遗传性底血磷性佝偻病不同,他们有高钙尿、1,25(oh)2d增高和蛋白尿,还发生肾钙化和进展至肾衰。男性发病,女性携带。

女性携带者除高钙尿外,其余生化检查正常。在治疗方面,一般主张应限制饮食中钠的摄入,限制含草酸较多的饮食,因草酸盐易形成结晶可进一步促进结石形成。吸收型特发性高钙尿症应避免过量钙的摄入或服用磷酸盐,尤其对伴有低磷血症者有效。

尿蛋白3能治好吗

【一流的医疗团队,高水平的就诊】 .*济*南*肾*病*医*院*.拥有资深肾病治疗权威专家及数十位主任医师组成的专家队伍,临床经验丰富,专业技术精湛.作为一所重点建设中心,配备了资历丰富,技术娴熟的学科带头人和理论技术功底扎实的医护人员、人性化的关爱,让肾疾病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医院全力打造一支由国内肾科领域权威医疗专家组成的诊疗专家团,从精确诊断,到精细治疗,到治后精心护理一条无微不至的专业服务. 尿蛋白3能治好吗专家指出,而含有蛋白的尿液中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尿液中也出现泡沫,但这些泡沫很均匀且比较小,长时间都不会散去。如果患者还出现尿频、尿痛、水肿等现象时,应该到医院仔细检查,确定是否表现出真性蛋白尿,以防耽误病情。尿蛋白高的症状表现是什么,自己鉴别的方法是,将尿液放入一个小的容器中,震荡几次,如果尿液中出现细小、很长时间不会消失的泡沫也许就是蛋白尿,患者应该去医院做更多的检查。 在此专家表示,当出现尿蛋白高的症状时,请及早治疗,因为尿蛋白的危害很大,长期下去会引起肾脏衰竭。目前市场上有很多降低蛋白尿的药物,但是这些药物只是可以起到暂时缓解症状的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旦停药就会再次病情复发,但是如果长期使用就会引起肾脏逐渐失去功能。建议患者要选择正规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近年来,很多人在做体检时都会出现尿蛋白高的情况,尿蛋白怎么回事?这是生活中不少人都不太了解的问题,尿蛋白在人体中有着一个正常值的标准,若是尿蛋白偏高的话很有可能是身体出现的问题,那么,到底尿蛋白3能治好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专家是怎么回答的吧。 专家介绍说,在了解尿蛋白怎么回事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什么叫尿蛋白,尿液在肾脏中生成,会含有一定量的蛋白,正常情况下,肾脏的滤过功能会把这部分蛋白留在体内,当人体肾脏出现了疾病,肾脏的滤过功能就会受损,导致蛋白随着尿液排除体外,这就称为蛋白尿。 在正常情况下,尿液里不含或只含微量蛋白质,检查结果是阴性“-”,当尿液里的蛋白质含量超出一定范围后,检查结果就是阳性“+”,患者出现尿蛋白,意味着肾脏已经出现了损伤,持续性的尿蛋白往往代表着肾脏出现了病变,尿蛋白“+”的多少则反映了肾脏的病变程度。也就是说,尿蛋白越高代表着对肾脏的损伤越严重! 了解了尿蛋白怎么回事之后,当患者检查出尿蛋白高,要及早接受治疗,避免肾脏继续损伤,因为肾脏有很强的代偿功能,往往有很多患者,身体没有出现不舒服的情况下,就会抱着轻视的态度,忽略了病情的严重性,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最后专家指出,肾脏的代偿功能很强大,肾脏受损程度达到50%,仍然能够完成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而患者没有明显的不适,当肾脏受损程度发展到70%,患者才会感到乏力、尿液不正常、腰酸等一系列症状,尿蛋白说明肾脏受损,并且导致肾脏功能失代偿性,患者应急需采取治疗措施。 神马先生喝饱了水觉得还不够过瘾,干脆直接走进湖里去洗了个澡,苏翩紫看看它那个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什么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 (1) 尿蛋白化验值过高对肾脏的危害 (3) 尿常规尿蛋白化验与24小时尿蛋白化验的区别 (4) 24小时尿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5)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增高引起的疾病 (6) 什么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 青岛静康中医肾病医院最近接到了很多的患者及家属的咨询,有部分患者对24小时尿蛋白定量这个问题不是很明白,针对这个问题,青岛静康中医肾病医院肾病专家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中的“24小时的尿量”,就是把早上的第一次的小便排干净后,从第二次的小便开始留。看一下这时是

几点,记一下时间,直至第二天的这个时间,为24个小时。把这24个小时内的,每一次的所有的小便,都放到一个容器里,混合均匀,然后从中间取取100~200毫升,拿到医院去化验。 青岛静康中医肾病医院肾病专家指出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只能通过分子量较小的物质。正常人每天尿中蛋白质一般为40-80毫克,这一含量用蛋白质定性试验的方法一般不能检出。患某些疾病时,蛋白质漏出增加,就可被检出尿蛋白阳性。所以尿蛋白定性报告的结果是粗略的,如要精确地测出小便中排出的蛋白量,便需采用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验。偶然一次发生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标,不能确诊为肾病。正常情况下,尿常规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范围小于150mg/24小时.如果受检人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高出了此正常值参考范围,则可认为其存在肾功能损伤情况,说明患者已经发生了肾病。 青岛静康中医肾病医院肾病专家指出尽管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判定肾病是否发生的可靠指标,但是,单凭一次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结果异常就判定受检者发生了肾病,这是不准确的。在临床对肾病的发生做出确诊时,通常情况下,需要重复做尿常规检查。通过做定期检查,患者的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存在三次及以上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均高于正常参考范围,基本才可以判定患者确实发生了肾脏病变。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收集24小

尿检微量白蛋白高是怎么回事呢-

尿检微量白蛋白高是怎么回事呢? 一般来说,当人体感觉到不适且去医院接受检查的时候,通常会对尿液进行检测,如果尿液中蛋白的含量比较高,就说明身体状况出现了问题,因为正常尿液中蛋白的含量很少,基本上没有,只有肾功能出现问题时,才会让蛋白有机会渗透到尿液中,那么尿检微量白蛋白高是怎么回事呢? 微量白蛋白是指在人体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种血液中的正常蛋白质,但在生理条件下尿液中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则反映人体肾脏异常渗漏蛋白质。 一般情况下来说,人体代谢症状,尿中基本没有蛋白,具体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过20mg(<20mg/L),所以叫微量白蛋白。如果在体检后发现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范围内,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尿微量白蛋白高证明肾病患者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要及早进行规范治疗。

造成微量蛋白过量的原因可能是:1.体位性蛋白尿,2.组织性蛋白尿,3.肾小管性蛋白尿,4.肾小球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可能是生理性的,当然要排除病理性,才能认为是生理性的。组织性蛋白尿内见肾自身分泌蛋白。肾小球能滤过蛋白,正常情况下只能滤过小分子蛋白,病理时通过的蛋白分子变大,量多。 肾小管能重吸收肾小球滤过蛋白,一般只能重吸收小分子蛋白。你是微量蛋白过量,如果大分子蛋白不过量,那可以认为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而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出现问题。建议:查肾脏B超,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常规,必要时肾穿刺。当出现尿微量白蛋白偏高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判断是微量白蛋白后,应抓紧时间治疗。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尿检微量白蛋白高是怎么回事也都很清楚了,其实在做尿检的时候还有很多的指标也是需要参考一下的,这样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对自身的病情和健康状况有更清楚深入的了解,也就可以放心防治了。

尿液白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

尿液白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各种健康隐患随处可见,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体的健康与安全,在接受检查的时候,也会发现很多的指标异常,比方说尿液中蛋白的含量增多,导致白蛋白偏高现象的出现,就是需要提高警惕的,这说明人体健康已经受到了威胁,那么尿液白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 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里不含蛋白质或只含有微量蛋白质,但当肾脏发生病变时,随血液循环流动的蛋白质流经肾脏时,因为肾脏滤过功能的降低而使蛋白质“漏网”。蛋白质漏进尿液从尿道排出来形成了蛋白尿。尿蛋白越高说明肾脏滤过功能越差,这是衡量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衡量尿蛋白指标的高低需要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出现减号-表示呈阴性,是正常情况;出来加号+表示呈阳性,加号越多说明尿蛋白越高。具体表示如下:尿蛋白<0.1g/L:-;尿蛋白为0.1—0.2g/L:±;尿蛋白为0.2—1.0g/L:+;尿蛋白为1.0~2.0g/L:++;尿蛋白为2.0—4.0g/L: +++;尿蛋白

>4.0g/L: ++++。g/L表示每升(L)尿液里含有多少克(g)蛋白质。 尿液白蛋白偏高原因: 患者出现尿蛋白偏高,尿蛋白偏高的原因考虑最多的应该是肾病,因为肾病最容易导致尿蛋白。正常的情况下,蛋白都会回吸收的,如果肾脏出现损伤的情况下,根据肾脏纤维化发展原则即肾脏纤维化开始启动,肾脏出现回吸收的功能下降,就会漏出一些蛋白,从而导致尿蛋白的产生,出现尿蛋白偏高。 血尿、蛋白尿虽然是判断肾脏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重要指标,但是肾病患者不能一叶障目。数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病情能得到真正好转。只要病情得到控制,潜血、尿蛋白数值自然会降下来。所以要想真正恢复健康,治病于本是最重要的。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尿液白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也都很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定义和意义 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中的“24小时的尿量”,就是把早上的第一次的小便排干净后,从第 二次的小便开始留。看一下这时是几点,记一下时间,直至第二天的这个时间,为24个小时。把这24个小时内的,每一次的所有的小便,都放到一个容器里,混合均匀,然后从中间抽取100?200毫升,拿到医院去化验。 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只能通过分子量较小的物质。正常人每天尿中蛋白质一般 为40-80毫克,这一含量用蛋白质定性试验的方法一般不能检出。患某些疾病时,蛋白质漏出增加,就可被检出尿蛋白阳性。所以尿蛋白定性报告的结果是粗略的,24小时尿蛋白 定量检验可以精确地测出小便中排出的蛋白量。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判定肾病有无的可靠指标: 临床上,判定肾病发生与否,多通过尿常规检查中的尿蛋白定性和定量两个指标进行综合判定。尿蛋白定性指标就是常说的尿蛋白是阴性还是阳性。如果尿蛋白检查结果为阳性,反应肾病的病情程度看其带有几个+。而尿蛋白定量判定则更能准确的反应受检者的肾脏功 能,常用的诊断指标即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偶然一次发生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标,不能确诊为肾病: 正常人,尿常规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范围小于150mg/24小时.如果受检人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高出了此正常值参考范围,则可认为其存在肾功能损伤情况。 尽管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判定肾病是否发生的可靠指标,但是,单凭一次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结果异常就判定受检者发生了肾病,这是不准确的。在临床对肾病的发生做 出确诊时,通常情况下,需要重复做尿常规检查。通过做定期检查,患者的尿常规检查结果 显示,存在三次及以上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均高于正常参考范围,才可以判定患者确实发生了肾脏病变。 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肾病早期发病隐匿,患者多无明显症状表现,很容易被忽视。许多人就医时,肾病已经

尿蛋白红细胞高的原因

尿蛋白红细胞高的原因 红细胞也是我们体内的一种细胞,这个红细胞在我们体内有着很大的功效,当我们的身体健康的时候红细胞也不会出现什么异常的现象,如果红细胞过低或者过高,对我们的影响都是很大的,而我们一天做尿常规检查的时候发现尿蛋白里面的红细胞过高的话,那么这样的后果就严重了,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尿蛋白红细胞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体的尿液中是不可能呈现红色的,除非是尿液中含有血,尿液中的血通常使由各种炎症或者疾病导致红细胞外渗,进入到输尿管中,再由尿液排出,这说明在泌尿系统中是有一定的问题存在的,比如泌尿系结石等,很多方面的疾病都会引起出血的现象,应该早点去治疗,在配合医生的情况下治愈的时间更快,吃一些药物也能够慢慢调节,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就会发现尿液中的血液会慢慢的变少直至消失。 这种情况,考虑是因为尿路感染所引起的,这段时间可能要选择使用一些抗生素来进行治疗,在你的这段时间饮食上要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平时的时候千万不能够暴饮暴食,这样不仅那个伤你的胃,而且对你的治疗也没有什么好处,你可以过段时间继续去医院做一个肛肠各方面的检查,平时的时候需要多注意

调理,治疗期间还是不能够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 1、引起红细胞相对性增多的原因 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液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相对增多。 一般常见于连续剧烈呕吐、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大量出汗等;另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 进等。 2、引起红细胞继发性增多的原因 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红细胞绝对值增多,多与机体循环及组织缺氧有关。继发性增多又可以分为生理性增多和病理性增多。 (1)生理性增多:由于环境含氧量不足或某些特殊原因,使 机体出现组织缺氧而引起红细胞增多。多见于胎儿和新生儿、长期处于氧含量不足环境中的人,如高原地区。此外,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排除水分过多等也会导致红细胞偏高。 (2)病理性增多:一般由于肺换气不足引起,使机体处于缺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指收集24小时内排出的所有尿液来做定性试验的一种尿液检测方法。 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中的“24小时的尿量”,就是把早上的第一次的小便排干净后,从第二次的小便开始留。看一下这时是几点,记一下时间,直至第二天的这个时间,为24个小时。把这24个小时内的,每一次的所有的小便,都放到一个容器里,混合均匀,然后从中间取取100~200毫升,拿去化验。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只能通过分子量较小的物质。正常人每天尿中蛋白质一般为40-80毫克,这一含量用蛋白质定性试验的方法一般不能检出。患某些疾病时,蛋白质漏出增加,就可被检出尿蛋白阳性。所以尿蛋白定性报告的结果是粗略的,如要精确地测出小便中排出的蛋白量,便需采用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判定肾病有无的可靠指标:临床上,判定肾病发生与否,多通过尿常规检查中的尿蛋白定性和定量两个指标进行综合判定。尿蛋白定性指标就是常说的尿蛋白是阴性还是阳性。如果尿蛋白检查结果为阳性,反应肾病的病情程度看其带有几个+。而尿蛋白定量判定则更能准确的反应受检者的肾脏功能,常用的诊断指标即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偶然一次发生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标,不能确诊为肾病: 正常人,尿常规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范围小于150mg/24小时.如果受检人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高出了此正常值参考范围,则可认为其存在肾功能损伤情况,说明患者已经发生了肾病。尽管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判定肾病是否发生的可靠指标,但是,单凭一次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结果异常就判定受检者发生了肾病,这是不准确的。在临床对肾病的发生做出确诊时,通常情况下,需要重复做尿常规检查。通过做定期检查,患者的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存在三次及以上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均高于正常参考范围,基本才可以判定患者确实发生了肾脏病变。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偶然一次检查出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标,不能说明其一定并发了肾病。所以,需要注意的是,养成良好的定期检查身体的习惯。进行定期检查,可以随时关注自身的身体情况,查看有无并发肾病。肾病早期发病隐匿,患者多无明显症状表现,很容易被忽视。许多人就医时,肾病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阶段,为后期肾病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如果您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超过正常值,您可以将您的基本病情提交给肾病专家,让专家为您分析诊断并制定出适合您的治疗方案,防止肾病病情继续恶化进展、增加不必要的负担。编辑本段如何收集送检尿标本 一些肾病往往要求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那么如何收集送检尿标本呢?[1]为准确测得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早上8时准应把膀胱内的尿量排清并弃去,开始计时,把24小时所排出的尿全部贮存在一容器内(包括第二天早上8时准解出的尿),全部送检查。如果在这24小时之内解大便,亦强调先解小便收集,然后大解。小量尿液亦不要遗漏。尿量收集不齐全,尿蛋白量的计算就不准确。检测前要先用量杯量总尿量,然后搅匀,取出一小杯测定每100毫升的蛋白量,再根据实际尿量进行计算,可计出24小时的蛋白量。总之,要准确测得24小时尿蛋白量,必须准确收集整日尿量,检测部分是总尿量的混合液,才有代表性。因为本试验是计算尿蛋白的绝对值,与饮水量关系不大,所以,测定当天不必限制水分和进食量,如常进食便可以了。

有尿蛋白是患有肾炎吗

有尿蛋白是患有肾炎吗? 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组肾小球疾病。临床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但每个患者可表现的轻重程度不同,有的患者症状轻微,仅发现蛋白尿或镜下血尿,也有的患者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和血尿,甚至伴有高血压和慢性肾功能损害。虽然出现蛋白尿的原因是多样的,但是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肾炎所引起的。 之所以产生尿蛋白,那是因为正常人在尿常规检查中不含或含有少量蛋白尿。正常的肾脏滤过功能正常,将血液循环中对于人体有用的成分例如血细胞、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等重新回收使用,所以健康人在尿常规检查后,尿常规化验单蛋白质、潜血显示(-),即阴性。那么,怎么降低尿蛋白呢? 根据临床表现,有蛋白尿十之八九是肾炎引起的,肾炎进一步分为以下4 种类型: (1)普通型:有中等程度的蛋白尿(尿蛋白定性“+ -- ++”,24小时蛋白定量为1~3克)及轻度镜下血尿,轻度至中度水肿,血压高或伴肾功能损害。 (4)急性发作型:在患病过程中因感染、劳累或治疗不当,出现病情加重,甚至使肾功能急骤恶化。 (2)肾病型:临床表现具有大量蛋白尿(>3.5克/日)、低蛋白血症(<30克/升)伴或不伴有水肿及高脂血症、血尿。 (3)高血压型:除有普通型表现外,血压升高比较突出,常伴有慢性肾炎的眼底改变。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动脉变窄、细和反光增强,可见动静脉交叉压迹现象或絮状渗出物等。 当肾脏由于各种原发继发性因素导致肾脏微循环障碍,肾脏的固有细胞也因此受到损伤,炎症性细胞吸引炎症性介质产生炎症性反应,导致血细胞、蛋白质漏出,在尿常规化验单上可以看到尿蛋白呈(+)、(++)甚至是(+++)——(++++)不等,这就是尿蛋白的产生过程。 怎么降低尿蛋白?降低尿蛋白,必须系统综合施治 肾病产生蛋白尿的原因是因为肾脏固有细胞受到了外部因素的侵害,从而启动了肾脏纤维化,导致部分肾小球受损,肾小球孔径屏障及电荷屏障受损,才导致大分子的蛋白物质漏出。那么,如果单纯应用激素抗炎消蛋白,仅仅能够起到暂时缓解蛋白漏出的作用,一旦遇到感染后感冒尿蛋白还会重新出现。

24小时留尿,6个注意事项要牢记!

24小时留尿,6个注意事项要牢记! 留尿看似简单,其实稍不注意,就会影响病人化验结果,严重不但会影响检测病情变化,还会误导治疗。一般留尿的过程中出现多留尿或少留尿的现象以及饮食运动的干扰,这都是不流于化验的,所以患者留尿前一定要遵医嘱注意饮食,不要为了留尿而过多的饮用水,避免剧烈运动,选择合适的容器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留尿。 接下来就对肾科留24小时尿标本时常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说明。 ★第一:多留尿

留24小时尿标本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多留尿。 主要是开化验单的医生没有向病人或家属讲清楚规范的留尿方法,比如只是简单地说「今天早上6点到明天早上6点的尿」。 于是不少病人就把两个6点的尿都留下了,如果昨天夜里10点睡觉时排过一次尿,一直到今天早上6点才又排尿,那么把这些尿都留下的话实际上是留了32个小时的尿标本。

正确的做法是头一天早上6点的尿要排掉,这个时候膀胱是空的,从这个时间起,肾脏不断产尿并储存在膀胱内,假如到上午9点感觉尿意明显去排尿的话,这是6点到9点这三个小时产生的尿。 依此类推,直到第二天早上6点,无论是否有尿意,都要排空膀胱,把尿搜集到洁净的容器里,这才是完整的24小时的尿标本。 ★第二:少留尿

有些病人在排大便时忘了接住尿,或者外出时忙起来忘记了留尿的事,会导致部分尿液未被留下。 建议需要留24小时尿标本的病人留尿当天尽可能不要外出,如果必须要外出也要带好留尿的容器。 ★第三:饮食运动等的干扰 因为人体的蛋白尿的排泄受饮食、运动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留尿期间要注意控制这些因素。有些病人为了留尿会在留24小时尿标本当天特意多饮水,这完全没有必要,病人只需要正常饮食即可,不需要特意多喝水,更不需要刻意多吃或少

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留尿方法

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留尿方法 第一天早8点将膀胱排空,尿液弃去,此后将连续24小时的尿液收集到盛尿容器内,在结束收集尿液的第二天早8点将再次排空膀胱的尿液收集于容器内,充分混匀全部尿液,准确测量并记录总尿量(精确到毫升),取出50—100毫升送化验室检验,余尿弃去。(衡水肾病医院) 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留尿方法 第一天早8点将膀胱排空,尿液弃去,此后将连续24小时的尿液收集到盛尿容器内,在结束收集尿液的第二天早8点将再次排空膀胱的尿液收集于容器内,充分混匀全部尿液,准确测量并记录总尿量(精确到毫升),取出50—100毫升送化验室检验,余尿弃去。(衡水肾病医院) 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留尿方法 第一天早8点将膀胱排空,尿液弃去,此后将连续24小时的尿液收集到盛尿容器内,在结束收集尿液的第二天早8点将再次排空膀胱的尿液收集于容器内,充分混匀全部尿液,准确测量并记录总尿量(精确到毫升),取出50—100毫升送化验室检验,余尿弃去。(衡水肾病医院) 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留尿方法 第一天早8点将膀胱排空,尿液弃去,此后将连续24小时的尿液收集到盛尿容器内,在结束收集尿液的第二天早8点将再次排空膀胱的尿液收集于容器内,充分混匀全部尿液,准确测量并记录总尿量(精确到毫升),取出50—100毫升送化验室检验,余尿弃去。(衡水肾病医院) 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留尿方法 第一天早8点将膀胱排空,尿液弃去,此后将连续24小时的尿液收集到盛尿容器内,在结束收集尿液的第二天早8点将再次排空膀胱的尿液收集于容器内,充分混匀全部尿液,准确测量并记录总尿量(精确到毫升),取出50—100毫升送化验室检验,余尿弃去。(衡水肾病医院) 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留尿方法 第一天早8点将膀胱排空,尿液弃去,此后将连续24小时的尿液收集到盛尿容器内,在结束收集尿液的第二天早8点将再次排空膀胱的尿液收集于容器内,充分混匀全部尿液,准确测量并记录总尿量(精确到毫升),取出50—100毫升送化验室检验,余尿弃去。(衡水肾病医院) 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留尿方法 第一天早8点将膀胱排空,尿液弃去,此后将连续24小时的尿液收集到盛尿容器内,在结束收集尿液的第二天早8点将再次排空膀胱的尿液收集于容器内,充分混匀全部尿液,准确测量并记录总尿量(精确到毫升),取出50—100毫升送化验室检验,余尿弃去。(衡水肾病医院) 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留尿方法 第一天早8点将膀胱排空,尿液弃去,此后将连续24小时的尿液收集到盛尿容器内,在结束收集尿液的第二天早8点将再次排空膀胱的尿液收集于容器内,充分混匀全部尿液,准确测量并记录总尿量(精确到毫升),取出50—100毫升送化验室检验,余尿弃去。(衡水肾病医院) 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留尿方法 第一天早8点将膀胱排空,尿液弃去,此后将连续24小时的尿液收集到盛尿容器内,在结束收集尿液的第二天早8点将再次排空膀胱的尿液收集于容器内,充分混匀全部尿液,准确测量并记录总尿量(精确到毫升),取出50—100毫升送化验室检验,余尿弃去。(衡水肾病医院) 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留尿方法 第一天早8点将膀胱排空,尿液弃去,此后将连续24小时的尿液收集到盛尿容器内,在结束收集尿液的第二天早8点将再次排空膀胱的尿液收集于容器内,充分混匀全部尿液,准确测量并记录总尿量(精确到毫升),取出50—100毫升送化验室检验,余尿弃去。(衡水肾病医院)

【CN210037331U】24小时尿蛋白定量收集桶【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470634.1 (22)申请日 2019.04.09 (73)专利权人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地址 200040 上海市静安区长乐路536号 (72)发明人 殷颖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1262 代理人 曹翠娟 (51)Int.Cl. G01N 1/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收集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24小时尿蛋白定量收 集桶,包括杯体、杯盖、杯柄、搅拌装置、出液口、 阀门;其中,所述杯体中预设有防腐剂,杯体上设 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位于杯柄与出液口中间;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倒液口、 摇杆、搅拌杆、桨叶和密封盖,所述倒液口、摇杆以及搅拌杆均为中空 设计;所述杯盖中间向下凹进同心圆,圆直径与 摇杆相当,凹进部位有一同心圆通孔,通孔直径 与搅拌杆相当,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杆穿过通孔 与杯盖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收集桶集收集尿液、 计量、搅拌、取样与一体,功能齐全,操作简单,性 价比高。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CN 210037331 U 2020.02.07 C N 210037331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10037331 U 1.一种24小时尿蛋白定量收集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收集桶包括杯体(1)、杯盖(2)、杯柄(3)、搅拌装置(4)、出液口(5)、阀门(6);其中, 所述杯体(1)中预设有防腐剂,与杯盖(2)螺纹连接,所述出液口(5)正对杯柄(3),所述杯体(1)上设有刻度线(11),所述刻度线(11)位于杯柄(3)与出液口(5)中间; 所述搅拌装置(4)包括倒液口(40)、摇杆(41)、搅拌杆(42)、桨叶(43)和密封盖(44),所述倒液口(40)呈喇叭形,上端与密封盖(44)螺纹连接,下端与摇杆(41)固定连接,所述摇杆(41)成L形,下端与搅拌杆(42)上端螺纹连接,所述摇杆(41)直径大于搅拌杆(42),所述倒液口(40)、摇杆(41)以及搅拌杆(42)均为中空设计,尿液可以从此流入杯体(1)中,所述搅拌杆(42)下部与桨叶(43)固定连接; 所述杯盖(2)中间向下凹进一同心圆,圆直径与摇杆(41)相当,凹进部位有一同心圆通孔(21),通孔(21)直径与搅拌杆(42)相当,所述搅拌装置(4)的搅拌杆(42)穿过通孔(21)与杯盖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收集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容量为3000-5000ml,采用透明硬质塑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收集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上设有标签(12),所述标签(12)位于杯体(1)外侧,出液口(5)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收集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装置(4)为桨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收集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装置(4)为斜桨式。 2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留取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留取 (一)操作目的 蛋白尿是肾小管—肾小球损伤的标志物,蛋白尿的形成与肾脏的解剖结构有密切关系。由于肾小球滤过屏障异常引起的蛋白尿,称肾小球性蛋白尿;由于感染、中毒所致肾小管损害或者继发肾小球疾病时,肾小球滤过膜可正常或者不正常,因近曲小管损伤重吸收能力降低,而产生的蛋白尿称肾小管性蛋白尿;由于血液循环中存在大量可以从正常的肾小球滤过的小分子蛋白,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极限,从而出现的蛋白尿称溢出性蛋白尿;尿路肿瘤时,向尿液中分泌蛋白质而产生的蛋白尿称组织性蛋白尿。 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主要用于初步判断肾脏的功能,协助诊断其它系统多种疾病以及进行疾病的动态观察,疗效评价。留取好24小时尿蛋白定量,能更准确地指导临床医生用药及用药效果。 (二)操作流程:

(三)操作关键环节提示 1.如何正确区分蛋白尿的类型? (1)肾小球性蛋白尿:此类型的蛋白尿见于多种肾小球疾病,其以最大量蛋白尿较常见,成分以白蛋白等中大分子为主。 (2)肾小管性蛋白尿:此类型的蛋白尿见于肾小管损害,一般蛋白量﹤2g/d 。 (3)溢出性蛋白尿: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时轻链尿,横纹肌溶解的肌红蛋白尿,血管内溶血时的血红蛋白尿。 (4)组织性蛋白尿:见于肾盂肾炎。 2.留取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注意事项: (1)为防止标本变质,必须在病人排第一次小便后,在小桶内加入适量甲苯(每100ml 尿液加入甲苯0.5ml )共10ml ,使其形成一薄膜,覆盖于尿液表面,隔绝空气,达到防腐的目的。 (2)女性月经期,不能做此检查。 (3)尿中不能混有异物,尿中混有血、脓或阴道分泌物可引起“假性蛋白尿”。 (4)使用清洁干燥的有盖小桶或者容器,以防挥发。 (5)小桶或者容器上应贴上标记,标明姓名床号。 (6)应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7)必须在尿常规试管上注明尿量,否则全部尿液送检。

24小时尿蛋白偏高怎么回事

24小时尿蛋白偏高怎么回事[长沙普济医院]这是很多肾病患者 都想询问的问题。尿蛋白偏高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不好的消息。因为这种情况极易诱发严重的肾脏疾病。大家一定知道肾脏对身体的重要性,那么肾脏出现问题,对患者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下面就,24小时尿蛋白偏高怎么回事,看一下详细介绍。 肾病的症状中蛋白尿是典型的。可能很多人在尿常规检查后出现尿蛋白高的现象,不知道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其实,尿蛋白高就是蛋白尿,详情下文继续了解。 肾病的检查项目中离不开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析检查,很多人在出现一些肾病症状之后,建议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如果24小时尿蛋白定量偏高,就说明肾脏出现了问题。也就需要尽快的治疗。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只能通过分子量较小的物质。正常人每天尿中蛋白质一般为40-80毫克,这一含量用蛋白质定性试验的方法一般不能检出。 患上肾病时,蛋白质漏出增加,就可被检出尿蛋白阳性。所以尿蛋白定性报告的结果是粗略的,如要精确地测出小便中排出的蛋白量,便需采用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析检验。才能确诊是否患上肾炎。以便正确的治疗,避免误诊的现象。 另外,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析是判定肾病有无的可靠指标。糖尿病定期检查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判定患者有无并发肾病。临床上,

判定肾病发生与否,多通过尿常规检查中的,尿蛋白定性和定量两个指标进行综合判定。 对于尿蛋白定性指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尿蛋白是阴性还是阳性。如果尿蛋白检查结果为阳性,反应肾病的病情程度看其带有几个加好。而尿蛋白定量判定则更能准确的,反应受检者的肾脏功能,常用的诊断指标即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当然,我们偶然一次发生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析超标,也不能就完全的确诊为肾病,正常人尿常规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范围小于150mg/24小时。如果受检人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高出了此正常值参考范围,则可认为其存在肾功能损伤情况,说明患者已经发生了肾病。

尿蛋白1个加号严重吗

【国际权威专家团队惠及百姓】 .*济*南*肾*病*医*院*.聘请多位名医齐聚济南,以肾病诊疗科研为主体,积极开展肾病诊疗工作,专业医疗队伍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将中西医药物治疗、高科技物理治疗、无痛胃镜下治疗心理指导支持治疗融为一体,成功地探索出一系列治疗肾疾病症的特色疗法.临床上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本着"专方、专药、专病、专治"的原则,因人因病科学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给众多的肾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尿蛋白1个加号严重吗专家指出,而含有蛋白的尿液中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尿液中也出现泡沫,但这些泡沫很均匀且比较小,长时间都不会散去。如果患者还出现尿频、尿痛、水肿等现象时,应该到医院仔细检查,确定是否表现出真性蛋白尿,以防耽误病情。尿蛋白高的症状表现是什么,自己鉴别的方法是,将尿液放入一个小的容器中,震荡几次,如果尿液中出现细小、很长时间不会消失的泡沫也许就是蛋白尿,患者应该去医院做更多的检查。 在此专家表示,当出现尿蛋白高的症状时,请及早治疗,因为尿蛋白的危害很大,长期下去会引起肾脏衰竭。目前市场上有很多降低蛋白尿的药物,但是这些药物只是可以起到暂时缓解症状的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旦停药就会再次病情复发,但是如果长期使用就会引起肾脏逐渐失去功能。建议患者要选择正规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尿蛋白1个加号严重吗呢?尿蛋白高的原因很多,一般是因为患有了肾病所引起的。下文为您具体介绍引起尿蛋白高的原因,以便患者更好的预防与治疗。 一:肾小管对滤过蛋白的回收障碍所致 常见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肾盂肾炎、先天性肾小管病、低钾肾病等。 此类蛋白尿的特点为尿蛋白总量通常较少,一般 1g/d;且仅含少量白蛋白,并以低分子量的溶菌酶、β2-微球蛋白、轻链蛋白、维生素A结合蛋白等为主。 二: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降低所致 常见疾病:原发或继发肾小球肾炎 这类原因导致的蛋白尿漏出简称肾小球性蛋白尿,是临床多见的类型之一。它是由于缺血、中毒、免疫病理损伤破坏了滤过膜的完整性;或由于滤过膜电荷屏障作用减弱而致。肾小球性蛋白尿的特点之一是蛋白量常较大,排出范围1~30g/d;二是其成分以白蛋白为主,或是以白蛋白及比其分子量更大的蛋白为主。 三:分泌性及组织性蛋白尿 常见疾病:如由髓袢升支分泌的Tamm-Horsfall蛋白、肾及尿路感染时的IgA、某些肾炎时尿中的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补体成分、肾小球基底膜成分等可由尿中排出而致蛋白尿

尿液检验标本留取时应注意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d3632452.html, 尿液检验标本留取时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李坪友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8期 【中图分类号】R44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012-01 尿液检验是监床常用的检验方法之一。患者虽然不是肾脏专科疾病,但是去医院就诊时也会经常被医生要求进行尿液检验,其目的是判断尿液中是否含有蛋白,以及白细胞,红细胞,管形,结晶等各种有形成分和溶解物是否偏高等,能否分析是否发生了尿路感染或者高钙尿症等。此时采集这种标本是一定要确保尿液标本新鲜,随留随送。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收集尿液标本的方法,能够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尿液标本留取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尿液留取量不可过少 进行尿常规检查时尿液的留取量一定要合理。一般情况下,尿液的含量不能低于10毫升[1],如果尿液量过少就会影响尿液的检测结果。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儿童尿液 留取时需要注意,儿童和成人不同,其自身的控制能力较差,所以留取尿液样本较为困难。如果儿童膀胱中的尿液量较少。此时采集标本更为困难,需要家长指导孩子完成标本的留取。而此时尿量太少即使勉强达到检测所需用量,但是这种标本往往存在红细胞、白细胞的假阳性诊断,对于医生判断存在干扰,此时家长应该适当让孩子饮水并且等待一定的时间,等孩子感觉尿意时再进行尿液标本的留取,不能强行挤尿。 2 留取清晨的第1/2次尿 晨尿可以确保尿液在膀胱中停留了至少6小时。因为晨尿的浓度高,对晨尿进行检测结果更为准确,更能反映患者身体的变化。晨尿是最佳的留取尿液标本,经过一夜的浓缩含有的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形等有效成分较多,检测清晨第1次晨尿可以避免受到运动、饮水、饮食等相关因素的干扰,减少了检验结果假阳性的发生率.有时为了结果不受夜间过于浓缩的影响也 主张用清晨的二次尿来反应病人的情况。 3 留取中段尿 留取中段尿时需要注意,根据尿液的排出顺序分为前段中段及后段三个阶段。前段尿容易受到尿道口等部位的污染,后段尿由于尿液速度减缓,膀胱挤压也容易受到上述部位的污染,所以中段尿的清洁度更高,更能反应病人的真实情况,适用于进行尿常规检查。一定要确保标本清洁干净,可以事先对尿道口以及外阴部和包皮等部位进行清洗,能够排除受到尿道口周围生殖器官附着细菌的干扰,此种标本适用于细菌培养。用来接取尿液的容器一定要清净干燥,患者从医生手中拿到容器后要立刻进行接尿。如果是对婴幼儿进行尿检,家长首先要对婴幼儿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值的分析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值的分析导语: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值是什么内容,看着表面的意思应该是测量的指标,应该是收集起来的用来测定身体某处健康的指标,这种医学专有名词的准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值是什么内容,看着表面的意思应该是测量的指标,应该是收集起来的用来测定身体某处健康的指标,这种医学专有名词的准确含义还是需要专业解释的,所以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值的分析。 一概念 1、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指收集24小时内排出的所有尿液,测定24小时尿量,并对尿液中蛋白质进行定量的一种可反映肾功能情况的尿液检测方法。 2、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中的“24小时的尿量”,就是把早上第一次的小便排干净后,从第二次的小便开始留。记录第一次小便的时间,直至第二天的这个时间,为24个小时。把这24个小时内的,每一次的所有的小便,都放到一个容器里,混合均匀,然后从中间抽取100~200毫升,拿到医院去化验。 二收集标本 一些肾病往往要求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那么如何收集送检尿标本呢? 为准确测得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早上8时应把膀胱内的尿排清并弃去,开始计时,把24小时所排出的尿全部贮存在一容器内(包括第二天早上8时准解出的尿),全部送检查。如果在这24小时之内解大便,亦强调先解小便收集,然后大解。小量尿液亦不要遗漏。尿量收集不齐全,尿蛋白量的计算就不准确。检测前要先用量杯量总尿量,然后搅匀,取出一小杯测定每100毫升的蛋白量,再根据实际尿量进行计算,可计出24小时的蛋白量。总之,要准确测得24小时尿蛋白量,必须准确收集整日尿量,检测部分是总尿量的混合液,才有代表性。 因为本试验是计算尿蛋白的绝对值,与饮水量关系不大,所以,测定当天不必限制水分和进食量,如常进食便可以了。 三正常值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值是小于等于0.15g。 看完上面的内容后就对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值的测定方法和正常值的相关 内容有所了解了,这个指标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如果有人要做这方面的检查,那么多看看上面的文章就会知道大概到医院发生什么,就可以提前做好心里准备了,大家要好好的照顾自己的健康欧。 生活知识分享

尿液试带法各项测试注意事项

尿液试带法各项测试注意事项 尿液分析是尿液和分析二词的组合,中华检验医学大辞典对尿液分析明确定义:“用目测、理学、化学(应强调定性、定量)、显微镜及其化仪器(各种尿分析仪、渗透压计等),对液标本进行分析”。 尿液分析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尿液物理学和化学检查,可观察尿液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在尿液沉渣镜检中能够看到的有形成分为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巨噬细胞、肿瘤细胞、细菌、精子以及由尿液中沉析出来的各种结晶(包括药物结晶)等。这些检查资料,对肾和尿路疾患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都有极重要的意义。尿液分析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到临床诊断,提高尿液分析检查的质量保证是关系到临床检查的重要环节。质量控制的目的是确保对病人的优质服务,为临床医生提供客观、可靠信息去诊疗病人。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各种先进检测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及计算机的应用,不断提高尿液检查的自动化水平。各种尿液分析仪的开发经验,尿沉渣全自动化分析仪成相继问世,较好地解决了尿沉渣镜检自动化。今天重点讲讲尿液试带法各项测试的注意事项。 一、PH 原理:干化学法尿PH检查的原理是采用酸碱指示剂法,其测试膜块区含有甲基红(PH4.6—6.2)和溴麝香草酚蓝(PH6.0—7.6),两种酸碱指示剂适量配合可反映尿PH4.5—9.0的变异范围。 注意事项: 1 标本必须新鲜,放置过久细菌分解尿液成分可导致PH改变,如大肠杆菌等,分解尿素产生氨,可使尿液呈碱性。(少数情况下,细菌也分解尿液产生酸性物质,使尿液PH偏低)。 2 当肾脏分泌的尿液含有过多的碳酸氢盐和碳酸缓冲对时,如果尿液放置时间过久,尿液中的二氧化碳会自然扩散到空气中,使尿PH增高。 3 尿液PH主要反映肾脏在维持血浆和细胞外液正常氢离子浓度方面的能力,而干化学法测定是一个半定量的实验结果。因此在临床观察结果时,不要单从尿PH测定值分析,要结合临床其他资料和实验数据,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二、比重:(SG)

24小时尿蛋白测定方法

24小时尿蛋白测定方法 24小时尿蛋白测定方法有什么意义呢?当患者出现尿蛋白时都会出现在恐慌,担心自己得了肾病,其实阳性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其阳性程度与肾损害 程度不一定成正比。24小时尿蛋白测定有助于对于肾脏的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了解肾脏病变的程度。 下面笔者为大家介绍24小时尿蛋白测定方法,病人在家里可以自己做: 24小时尿蛋白测定方法1.磺基水杨酸法这是目前医院化验室常用的方法。 试剂的配制:称取磺基水杨酸3克,加蒸馏水至100毫升面配成3%磺基水 杨酸溶液。配好的溶液要贮存在棕色瓶内,放在不见阳光的暗处保存,以免失效。 试验方法:取一个干净的玻璃试管,加入尿液2毫升左右,然后用滴和在 尿上滴加试剂3~5滴,观察有无蛋白出现。根据混浊、沉定和凝固的程度不同,确定"+ "(加号)的多少,从+ - →卅。判断的标准: "-":减号为阴性,说明 无蛋白。 加入试剂后,尿液仍清晰,在黑色背景时,仍看不到浊表现。 "+-":加减号,代表尿里有微量蛋白。 加入试剂后出现白色轻度混浊,仅在黑色背景时可以看到。 "+":一个加号,代表尿里有中等到量蛋白。 加入试剂后,出现白色轻度混浊,无絮状颗粒出现。 "#":2个加号,代 表尿里有量蛋白。 加入试剂后,出现明显白色沉淀。 "+++":3个加号,代表尿里有多量蛋白。 加入试剂后,出现絮状白色沉淀。 "++++":4个加号,代表尿里有大量蛋白。 加入试剂后,立刻出现凝固成块,似胶胨样。 24小时尿蛋白测定方法2.加热法过去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常用的方法,现已被磺基水杨酸法代替。此法简单,不需要什么试剂。

方法:取一个玻璃试管,倒入被检查的尿液至三分之二处,加入2%酷酸或 食醋数滴,用拇指和良指斜拿试管底部,放为焰上(如洒精灯)直接将试管上端 的尿加热,经常转动试管,直到上段沸腾,观察有无混浊或出现沉淀凝固,根 据程度按下述法判断加号。为了排除混浊不是由蛋白质引起的假阳性,应再加 醋酸2~3滴或食醋10几滴,此时混浊不消失,则为阳性反应,说明是蛋白质。 24小时尿蛋白测定方法3.试纸法试纸是一各预先由试剂厂制好的专门供尿蛋白定性试验用的试纸,在医药商店可以购买。该试纸用试剂药浸泡过,遇蛋 白质显蓝色,并附有一个标准色板,根据所测出蓝色深浅与这对比。方法比较 简单,取一条试纸,浸入被检尿内,立即取出,约10~20分钟,观察有无蓝色显示。如无变化为阴性,显蓝色,即把所呈颜色;碱性尿液可出现假阳性,因此,在试验前先用石蕊试纸检查一下尿的酸碱度,如为碱性)在PH7.0以上),应先 加几滴醋酸,使尿呈酸必再做。以上的三种方法是尿蛋白定性检查,只说明尿 内有无蛋白和相对多少,不能说出确切的量。如果要了解每天排出多少蛋白质,可以做定量测定,需要留24小时的尿液,做蛋白定量测定。

尿蛋白高不能吃什么食物

尿蛋白高不能吃什么食物 众所周知,尿蛋白高对于人体的健康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为了尽快的恢复,不但不要及时治疗还需要配合饮食。那么尿蛋白高不能吃什么食物呢?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其实尿蛋白高是不可以吃以下这4种食物的,首先各种肉类对于尿蛋白高的患者来说都是要减少食用或者不要食用的。 ★1.尿蛋白高不能吃什么肉类 一旦出现了尿蛋白高的问题,大家千万不要再食用一些热量比较高的食物,各种肉类一定要减少使用或者是不要食用,否则可能会加重自身的病情。尽量保持低脂低盐饮食,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也可以有效的平衡,尿蛋白高这一问题。

★2.尿蛋白高不能吃发性食物 出现了尿蛋白高的问题,也千万不要再吃发性食物,尤其是一些海鲜品,特别是大虾。在出现了尿蛋白高问题食用发性之后,一方面可能会加重病情,增大病情的治愈难度。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使自身出现过敏的反应,使自身出现皮肤红疹的问题。 ★3.尿蛋白高不能吃辛辣的食物 辛辣的食物也是尿蛋白高患者朋友的一大饮食禁忌,出现了这种问题也千万不要在吃一些辣椒,大蒜等具有刺激性味的食物。这类食物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同样不利于病情的康复。日常大家也尽量少吃,多吃无益。 ★4.尿蛋白高不能吃豆制品

还有一点需要引起尿蛋白高患者朋友的高度重视就是在自身出现了尿蛋白高问题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再吃一些豆制品,豆制品是高蛋白食品。食用之后会使尿蛋白值越来越高,对于自身的泌尿系统都会产生一定的伤害,要引起特别注意。 多方的了解一下尿蛋白高不能吃什么的问题才能够大大降低尿蛋白高患者朋友因为不恰当的食用某种食物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出现了这种问题建议大家还是立即到相关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检查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烦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