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

浅谈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

浅谈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
浅谈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

浅谈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节语文课,一定要做到有计划、有方法、有步骤地去进行上课,这就要求我们上课之前必须先要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不然很容易上成漫谈式、无重点的无厘头课型。这就牵扯到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同时也牵扯到教学效果的问题。因此,教学目标是否正确、精当,应该是决定课堂成败的关键。那么,如何打造有效的教学目标呢?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设置。

首先,核心的教学目标要源于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就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这样阐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因此,在核心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多关注新课标中关于“语文内容”、“语言形式”等诸方面的阐述。例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依据此目标,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文体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把文章中出现最多的一些文言词作为学生训练的目标之一。比如“之”“者”“诸”等词,到底做什么讲,是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来正确理解的。如《愚公移山》中“投诸渤海之尾”中的“诸”所代表的“之于”中,“之”字联系前文“且焉置土石”一句,意思应该是指“土石”,“于”联系后文的“渤海之尾”,应该翻译为“到”比较合适。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假诸人而后见也”的“诸”也相当于“之于”,而这个“之”的意思,联系前

文可知应该指“书”,“于”联系后文应该应该是“向”的意思。所以一定要把如何联系前后文来理解字词作为某些课的教学目标之一;针对现代散文的阅读指导,这一方面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如果我们语文教师能将课标始终作为自己设置课堂目标的根“弦’,我想,我们的课堂起码不会讲着讲着就偏离了“航线”,成了随心所欲的“随波逐流”课。

其次,核心教学目标要源于教学内容。

我们知道,语文课本是有一篇篇内涵丰富、文质兼美的文章组合而成,或描述迷人的自然风光,或叙述有趣的童年故事,或阐述深刻的人生哲理……这些课文不仅传递着自身所传播的信息的显性价值,更隐藏着如何传播信息的隐形价值。因此我们要紧扣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旨,细致了解本册教材编排的指导思想及具体教学目标。被选进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承载着一定的教学任务,都是我们习得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发展语文素养的语言范本。我们要看准是属于“比较阅读”类文章,还是讲读类文章等,从而来确定出恰当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前能做到心中有教材,能全面了解本年级语文学习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特别是同一主题的单元文章,在预设方案时,我们还可以以一个单元为整体,发掘本单元课文之间的共性和内在联系。这一点,只要我们用心一点是不难发现的。

最后,核心的教学目标要源于学生的实际学情。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

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课标语)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牢记“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个人生命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我们在实施语文教学时,应当时刻想着每一个学生,时刻想着学生的需要,想着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做到既不脱离学生实际,盲目地拔高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含糊笼统,忽上忽下,随意的设置教学目标却收不到实际效果。

当然,每一项教学目标的设置不是靠纯粹某一方面来决定,还有进行综合考虑来决定。比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比较探究”部分,有首古诗《钱塘湖春行》,以及第六单元中同位置的《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只关注它们在教材中的位置是不行的,因为它们还是课标要求的重点文章,所以是不可以略讲或者不讲的。类似的课文很多,一定要全面衡量后才能定下目标。

综上所述,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决不能想当然的随意而定,天马行空的目标必然会出现天马行空的课堂,缜密科学实际的教学目标也必然会有显著的教学效果。因为我们教学的任务不是教师自己把目标完成了,而是学生依据此目标学会了很多不同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教学目标的正确设置应该是我们教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重中之重的环节,值得我们为此做出大的努力和推敲衡量。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2020-05-26 八年级即将开学啦!来看看语文老师的教学计划是怎样的吧!下面是xx小编收集整理关于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篇一一、学情分析 通过八年级上学期的教学,从整体来看,本班学生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乐观:目前班级学生最大的特点是两极分化严重,而且尾巴较大,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个别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如鱼得水,但对我们这样中学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并非福音.我们的教学必须未雨绸缪,因此,我们在继续以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的同时,还应加强对课改的学习与研究。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教材中,八年级上、下册属于一个阶段,这两册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各单元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分别以人生、散文诗、人与自然和民俗风情为专题内容,其中以记叙类文章为主,第三单元与传统说明文单元相比,在语文与科学的链接上有突破性的进展,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

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单元是以人生为主题组元,且都出自大家、名家之手。《藤野先生》记录了鲁迅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我的母亲》是胡适自传的一个章节,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我的第一本书》里诗人牛汉通过对一本书的追述,表明了读书对人生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再塑生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盲哑女孩和她的老师的不懈追求的人生的一小部分。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围绕着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母亲为主题设计。 第二单元主要由散文诗构成,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散文诗单元。所选的课文都反映了作者的心灵之声,而且语言优美,含有哲理,内涵丰富,很适合诵读。此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也是一个非常诗化,具有抒情性的活动。 第三单元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编写的,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的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是科海泛舟,这是一次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科技活动中练习写作与口语交际。 第四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编写。五篇课文中,《云南的歌会》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端午的鸭蛋》写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吆喝》写的是趣味良多的生活交响曲《春酒》描绘了故乡的风土人情;《俗世奇人》写的是两位民间高人。此外,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是围绕民风民俗为主题设计。 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应当做好以下两点: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文言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与朱元思书》、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论文摘要:语文,我们母语教育的支柱学科。其教学现状不理想的状态却让人无法释怀,究其根源,语文课堂教学大而空问题不容忽视。教学中出现的“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手段时髦化”“教学活动非语文化”等问题,其实都是与教师未能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关。因此,把握准教学目标,是提高语文教学实效的重要保证。强调树立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教学目标的概念、功能及制定的原则入手,强化目标意识,谈了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思路、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设置方法等问题,强调了树立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意识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所要达到的状态的预先设定,是引领教师推进教学的行灯,是影响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目标仍常常被忽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首先和有些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不明、不简、不适等有关。更有甚者,有些语文教师的课堂根本没有目标可言,天马行空,任其发挥。由于失去了教学目标的约束,一部分教师的公开课上得自由而散漫,在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背后彰显出太多的浮躁和不安分。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既与部分教师错误的思想观念有关,更与部分教师对新课标教学理念的误解有关。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破语文教学瓶颈的基点在于准确把握并制定有效地教学目标。 一、强化目标意识,理性认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基础。因为教学目标指出了教学的主攻方向,规定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习层次水平,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的深广度等,它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并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改革,不管怎么改,怎么创新,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个目标和方向就是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影响着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选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低效、微效甚至无效的主要原因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我们对“教什么”这个方向性的问题缺乏充足的重视。从某种水准说,“教什么”决定了应该“怎么教”,并影响着“教得怎么样”。很多专家就提出:就教学的有效性来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王荣生教授提出,语文课“好课”的最低标准是:(1)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即知道自己想教什么、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2)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 但教学实际并非如此,问题有两个方面:(1)目标意识不强。很多教师平日备课,首先不是看教材,而是看教参。看教参是怎么分析教材,怎么确定目标,提供了哪些教学建议,安排了哪些课堂练习,甚至还会去查有哪些教师上过这个课,有哪些现成的教案、教学设计。然后,才匆匆地跟教材“见上一面”。教师备课时最不关心的教学目标,仅仅被当作一个条目抄到备课本上,如此而已。(2)教学内容模糊。我国的语文教材基本上是“文选型”教材。除了少量课文是编者根据教学的需要编写的以外,绝大部分选自以文学作品为主的各类著作。能够说,几乎没有一位作家在写作时就预见到自己的作品以后要让老师当教材去教,让孩子们当学材去学,作家并不是从教学的角度来写作的。从作品成为教材再成为教学内容,至少要有两次开发过程:第一次是编者经过遴选和改编,把作品编成教材,尽量适合某一年级的教学;第二次是教师细读文本,从教材中开发出对本班学生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来。语文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和学生的精力有限,我们必须对教材作“二度开发”,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看见什么教什么,这就是说要“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 就阅读教学来说,当前大体有这样三种水平:第一种水平,学生读了课文,仅仅知道了一个故事。这样的阅读教学处于没有“入门”的状态。第二种水平,学生读了课文,明白了一个道理。这样的课表面上看似乎好一点,其实好不了多少,因为这是把语文课上成了品德课,并没有完成阅读教学应该担当的任务。第三种水平,在阅读教学中协助学生积累语言、形成水平、发展思维、陶冶情操。这才是比较完整地实现了阅读教学的目标。 一、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效果标准。也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理应“学到什么水准,达到什么质量标准”。教学目标具有多方面的功能:①导向功能,指引着教学活动的方向;②评价功能,是评价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③调节功能,影响并制约着教学程序的设定和教学策略的选择等;④激励功能,教学目标的实现对师生双方都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等等。所以,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尤为重要。 适切的教学目标应该有以下特点:①恰当——教学目标的适切性。符合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和教材特点,适合本班学生的水平,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成。宁少勿多,宁低勿高,“每天进步一点点”。②明确——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用清晰明白的语言描述学生通过学习后行为发生的变化,可操作,可检测。③全面——教学目标的完整性。教学目标包含知识和水平、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避免顾此失彼。 如何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呢? 1.依据年段目标制定教学目标 在确定具体的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之前,我们要对课程标准非常熟悉,尤其是对学段目标了如指掌,避免教学目标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现象。就阅读教学来说,年段要求是有层次和梯度的。 低年级,识字、写字无疑是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同时还包括词和句的训练,初步的朗读训练。如《数星星的孩子》一课可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①理解9个生字,会写12个字,同时习得识字、写字的方法。 ②学习并积累词语。如,无数、珍珠、汉朝、天文学家、距离、清楚、钻研等。 ③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读好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人物之间的对话。 ④学习张衡从小细心观察、乐于探究的品质。 中年级是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阶段,要继续实行词句训练,理解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教学的重要目

如何制定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如何制定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刘建忠河底小学 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在吃透《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领会编者意图,切实把握课文的特点;其次要关注学情,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他们接受水平和需要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增强目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具体明确。教学目标的表达越清晰明白,在课堂教学中也就越容易把握,目标的达成率也就越高。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凭着经验和感觉上课,基本把教学目标闲置。上课和写教案时使用的都是教参上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没有多大关联。制定教学目标把三维目标割裂开来,分别表述。教学环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展开。认为备课的第一个环节和最重要的环节是“教学目标”。 一、认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或(所要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导教、导学、导检测的作用。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夹杂着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我们把这些不切实际的目标称为虚目标、泛目标和去目标。 [例1]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目标: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就是虚目标。 [例2] 《少年闰土》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学习课文运用对比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 3.让学生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具体地描写人物性格的写法。 这就是泛目标。 [例3] 《忆江南》的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背诵这首诗; 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体会诗表达的意境和思想感情;2. 3.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这就是去目标 我们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时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怎样做,做什么,学生做什么,喜欢做什么,怎么做。所持的理念不同,所制定的目标也不同,如: 《绝句》(杜甫) 目标A: 1.读、讲、背、默、全诗。 2.培养爱自然、爱美和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目标B: 熟读理解全诗,用音乐、舞蹈、绘画、书法、课本剧等手段反映独特的感悟。目标C: 1.运用形声字的知识学会生字“鹂、鹭”,读准多音字“泊”。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背诵。了解诗意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运用熟悉的方法,通过自主、交流等方式,熟读杜甫另一首《绝句》,提高诵

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对应性问题

高中语文教学所使用的教学材料有着丰富的语文元素,可用于语文学习的“点”很多。同一篇教学素材在不同的老师那里可以讲出无数的内容来,完成所定的不同目标。所选取的课堂教学内容与所设定的教学目标缺乏严密的对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随意性太强等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怎么办?我们应当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我们应当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 什么是教学目标? 2. 如何设定教学目标? 3. 如何表述教学目标? 4. 语文教学内容的特点。 5. 如何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恰切的教学内容。 1.什么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终点,也是教学的起点;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所要达到状态的提前确认,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定向指标,具有指导与选择教学策略的功能,也是评价教学是否达成的重要参照点; 教学目标就是学生经过学习后能做什么。 而教学材料、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评价与测验这些都不是教学目标。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的时候,并能把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时,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并且能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到达目标。 关于教学目标,还有一些常见问题,比如:在能力培养等问题上的模糊性;教学目标陈述时所用概念操作性不强;教学目标的指向性及针对性不强;教学目标的不能全面考虑教学的结果;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不清等等。 2.如何设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有三个方面: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3.如何表述教学目标

常见的目标表述方式: 掌握文言文基本语法现象,疏通课文内容,理清叙事脉络;对先秦古文简朴的叙事风格有初步体会。 感受荆轲勇于反抗暴秦、慷慨悲壮的人物形象;体会其一诺千金、蹈死不顾、义薄云天的性格,并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 感受文学作品中崇高的悲剧美,使学生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心灵震撼,引发其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荆轲刺秦王》 知识与技能: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句段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并学习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作者的崇高献身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自由、平等、民主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我们应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我有一个梦想》 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日的含义;积累理解“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义之与比”等词语; 理解“中庸之道”、“和而不同”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探讨“中庸之道”、“和而不同”对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 ——《论语选读》 抓住课文里的“哭”字重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探讨在宝玉挨打这一事件中哭过的人、不哭的人、应该哭而且可以哭却没有哭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人物形象情感,把握形象个性特点。 探究和鉴赏相结合,以“哭”为切入口,深入探讨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把探究性学习和鉴赏性学习自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探究和鉴赏能力。 ——《宝玉挨打》

论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

论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中学语文论文 论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 目标是行为达成的预期,这个预期是否具有适切性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预期过高,达成有难度,会做成“夹生饭”,学生吃不下;预期过低,很容易达成,会做成“汤稀饭”,学生吃不饱。因此,如何确定具有较高适切性或较高质量的语文教学目标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就成为了语文教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要使语文教学目标具有较高适切性或高质量,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关注文本特点 文本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凭,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是不可能脱离文本的。课程标准、三维目标是上位目标,是制定课时目标必须遵循的指南。而依据文本制定的课时目标是下位目标,要想制定好这个下位目标就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文本。文本是由语言组织起来的,而组织起来的语言又是有思想感情等内在意义的,因此,所谓制定语文教学目标要关注文本特点就是说,语文课堂教学目标首先必须是语文的,是基于语言理解和表达素养与能力的学习、训练和提高方面的。在学习、训练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能力的同时,必须自然地渗透着思想人文性及情感等的教育与熏陶,因为语言就是人文、思想、情感等的载体。所谓关注文本特点主要是要关注文本思想情感的深入挖掘与教育熏陶,文本结构、表现手法的深入剖析与训练运用,语言特征的深入体会与运用等。 二.要关注学习的起点 关注学习的起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起点(语文基础)是不一样的,而集体授课的形式决定了教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不

同的学习起点。虽然学生的思维特点、水平,文化积淀、语文素养及语文能力千差万别,但通过共同学段的学习,学生已接触了哪些语文知识,应具备哪些基本语文能力应该是清楚的。作为普高语文教师应了解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课程标准,再者,通过课前预习的布置,课堂中的广泛提问,课堂及课后的检测反馈,应该可以基本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基本了解学生学习起点的情况下制定教学目标应该说就具备了相当的适切性与质量。 三.提高课堂教学目标的质量具体要做到以下五个字 1.教学目标要做到准 现如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已毋庸置疑地取得了统治地位,但在教学实践上这种已取得统治地位的教学思想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比如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很少有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前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状况进行掌握和分析,很少有教师能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有一些教师根本不布置学生预习)再来设计自己的教学目标(老师一般都是提前备课)。这样,其结果可能是学生知道的大讲特练,而学生不知道的却少讲不讲或少练不练,使教学目标失去了“准头”。作为一名教师,要知道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因此在教学之前详细的了解学情,然后再制定教学目标就会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的教学就会有“准头”,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2.教学目标要做到深 对教材的挖掘,体现一个教师的功底和水平。观一些特级教师的教学,其超乎常人之处往往就在于对教材的挖掘的深度上。一般的教师脱离不了教参,对教材没有自己的发现,结果教学内容多是人云亦云,大同小异。比如人教版必修1《小狗包弟》一课,许多教师按照教参把教学目标定位为揭露“文革”的丑恶和赞颂

语文教学教学工作目标

语文教学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基本素质要求,致力于加强小学语文的基本能力训练,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四化建设培养人才。 二、基本情况分析 1、学情分析: 六年级现共有学生23人,努力缩短班级学生成绩之间的差距,争取同步向前是本学期的主要目标。在本学期工作重点是中后进生的转化以及着重解决作业及课堂纪律。在平时的教学中时时刻刻强调这一点,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 2、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共8个单元,28篇课文,其中14篇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和一个综合性学习,每单元前有本单元阅读训练的学习提示,告诉学生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和学习方法。 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六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十一、第十二两册教材中。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每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阅读、听说、习作训练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 三、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做好预习本的预习。 2、懂得什么是课文的中心思想。 3、根据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根据中心思想选材,用具体事例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 4、积累语言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和积累语言,做到熟读成诵。 四、教学难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掌握初步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 3、学会并掌握读懂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五、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识字120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近字;会读写278个新词语,一部分学会运用。 2、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家进行毛笔字临帖,要求坐的姿势、握笔姿势真确,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会背诵指定的课文。 5、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借助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认识过渡句和过渡段,分清文章的详略。 6、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7、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8、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知识整理

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有效达成 要改变语文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避免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自由主义”现象,使语文教学达到规范化、具体化,从而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就必须确定语文教学的目标。语文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依据,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教课文——用课文教) 学得轻松(轻负) 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 关注: (一)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是编写和使用语文教材的总纲) 2.教材编写意图(年级要求、单元要求) 3.课文的特点 4.学生的需求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 1.要关注“三个维度”(但并不是孤立的三点) 2.要注重系统性、整体性 3.要关注“过程与方法” 4.要切实而精要(不能贪多) 5.要具体可操作 教学目标的具体可操作: (1)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须是学习者,而不能是教师。“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这样的目标表述是不恰当的。因为,它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这样表述意味着,只要教师组织学习者进行了相关活动,目标就算达成了。至于学习者达到了多少预期的学习结果,则是另外

一件事了。 (2)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须是具体的而不能是抽象的。所谓具体,是指这一动词所对应的行为或动作是可观察的。像“知道”、“理解”等抽象动词,由于涵义较广,各人均可从不同角度理解,给以后的教学评价带来困难。这些词语可用来表述总括性的课程目标和单元目标,但在编写教学目标时应避免使用。 布卢姆模式/认知动词分析模式 基本观点 布卢姆模式认为,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应由主语、谓语、宾语三部 分组成。课堂教学目标的性质取决于选用哪一类认知动词。 核心视点 知识水平:知道、熟记、背诵、复述、回忆、再认、重复、说出等;理解水平:转换、改写、翻译、举例、推断、估计、知晓、领会等;应用水平:应用、解答、改变、解决、计算、证明、操作等; 分析水平:指出、找出、识别、区别、区分、辨别、分类、分析等;综合水平:归类、总结、创造、写作、编辑、编制、拟订、组织等;评价水平:评定、评判、评述、评价、批判、判断、鉴别、反驳等。不足之处 注重描述学生内部心理状态,比较抽象、含糊,不容易观察、测量。 编写认知学习目标可供选用的动词: (1)知道——对信息的回忆 为……下定义、列举、说出(写出)……的名称、复述、排列、背诵、辨认、回忆、选择、描述、标明、指明 (2)领会——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信息 分类、叙述、解释、鉴别、选择、转换、区别、估计、引申、 归纳、举例说明、猜测、摘要、改写 (3)应用——将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运用、示范、改变、阐述、解释、说明、修改、 订出……计划、制定……方案、解答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设立教学目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设立教学目标 四年级余倩 语文教学目标是指通过语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它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为此,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理念上,建立在对学生学习需要的科学分析上,建立在对教材的准确把握上,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 一、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描述,指示要明确。 制订教学目标一定要注意目标的规范表述。很多教师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往往描述的是教师的行为,而不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特别是在制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时,应避免从教师“教”的角度来叙述(诸如用“培养”“教育”之类的词语),因为这是教师要去做的,只是做了“培养”的工作,未必就达到了目的。因此,应该从情感态度、培养结果的层面来描述目标,可采用《课程标准》中的有关词汇,如:“喜爱、热爱、赞赏、憎恨、获得……的体验”等等。这样描述教学目标,即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在教学时会更加明确努力方向,随机调控教学过程,发挥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方法的导向作用。 用学习目标置换和修订教学目标,这种置换和修订活动能有效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备课的“预设”性质,学习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以后应该达到的行为状态(变化)的一种明确而具体的表述。操作时我们要注意两点:首先,“学生通过教学以后应该达到的行为

状态”是指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并没有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做些什么;其次,“明确而具体的表述”要求对于学习目标的表述应达到可以观察和测量的程度,尽量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不切实际的语言。 教学目标的表述规范明确,才有利于课堂落实,课后检测;用语明确,易于把握,才有利于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否则只能流于形式,给课堂带来随意性,给学习和检测带来盲目性。 二、用完整的句式去描述,要有可操作性。 表述教学目标是指用书面语言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中学生具体的学习结果,即对某一教学事件结束时对学生确定的学习行为做出具体说明。这种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就是具体行为目标,它具有可操作、可观察和可测量的特点,能够避免课堂教学行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一般说来表述规范、明确的具体行为目标应该包含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对象、行为情境、行为标准五个部分,通常把它们叫做具体行为目标的五个要素。一个规范而完整的行为目标的陈述如下:学生(行为主体)在通读完全文后(行为情境),找出(行为动词)至少找出三种(行为标准)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行为对象)手法。 1.行为主体。行为主体指实现教学目标时学习行为的执行者,它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才是具体行为目标陈述的内容。许多教参中的目标陈述通常表现为“教给学生…….”或“培养学生……”的范式,其实这种陈述方式描述的是教师的行为,但教师并不是学习行为的执行者,而是教学行为的实施者。规范的行为目标的开头应该是“学生……”的模式。

语文教学中的三个维度目标

语文教学中的三个维度目标 所谓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在知识、智能、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方面产生的预期结果,并以明确的语言表述出来,既是教学的依据和归宿,又是学科评价的标准和范围。长期以来,语文学科的目标设定,始终是线性思维发展。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三个方面,注重了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体现了一种新的理性思考,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立体的思维模式。 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三个维度水乳交融,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这三个维度的划分只不过是对目标描述上的划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不能割裂开来,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但又绝不可把三者混为一谈,它们是一个事物的几个侧面,这正如语言文字的性质是多维的一样。语文是表情达意的,要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表达与情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离开了情意,表达也就没有意义了;而离开了表达,情意是无法讲出来的,是无法达到交流的目的的。知识与技能是显性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隐性目标,显性目标是隐性目标的基础,是为隐性目标服务的。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离不开过程和方法的实施,过程和方法又恰是二者之间的联系纽带。设想一堂课仅有显性目标,那学生遭遇的只能是一堆“死”的符号型的结论,势必造成单纯的知识传递,造成死记硬背和封闭僵化,使教学缺乏“人气”,缺乏生命活力;如果一堂课仅有隐性目标,那就好比天上美丽的彩虹,可望而不可即;过程和方法恰似二者之间的桥梁,使得美丽的彩虹触手可得。好的教学目标应是三个维度的完美结合,既有知识、技能的增长,又有适度恰当的过程和方法,最终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生成和发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学科教学的总目标,是用概括的语言表述的,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为了便于贯彻实施,教学总目标又可分解为阶段目标。就阶段目标而言,七至九年级的阅读教学,只有15条,应该说是高度概括的。这就意味着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必须制定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和单元目标,每节课必须有明确的课时目标。现行人教版的语文教科书,单元课文都是以生活内容为纽带组构而成,淡化知识体系。“语文课不能仅仅进行思想教育,语文课堂还必须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还要注重过程和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目标做到从整体上心中有数,在每节课前进行精心设计。 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在制定教学目标上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倾向。 其一,草率盲目型,缺乏准确性、系统性与渐进性。不假思索,或按照教参一抄了之,或仅凭感觉随意而定。 其二,笼统模糊型,对学生学习缺乏明确的指导。大而空,许多教学目标里充满了“学习”、“认识”、“了解”、“体会”、“品味”等要求,这些要求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达到或不能达到,其中每一个要求要经过哪几个阶段或层次,都很难操作、观察和测定。 其三,肤浅认知型,没有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教学目标中大都是一个个知识性问题。问题肤浅、答案明显,没有深度价值,与教育的终极目标大相径庭。 由谁制定教学目标?如何制定?何时出示最合适?对此众口难调,笔者更倾向于让学生课前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当然,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大多是显性目标,即知识与技能。一般是在课前预习新课时,发现自己不懂的问题,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样,学生可先查找资料、搜集信息,以便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文本进行有针对性的对话,让课堂真正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形成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一般来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己的情况出发,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以及对文本的个性化体验、理解,结合课后的练习,很容易确定适合于自己的学

高中语文教学目标解读

高中语文教学目标解读 魏:大家好,我们今天研讨的专题是:准确理解高中语文课程五个目标,我们今天邀请的专家是南通大学时教授,时老师你好,大家好! 时:魏老师好! 魏:各位观众,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它有三个理念五个目标,这样的表述,但是一般的老师在解读三个理念、五个目标的时候往往是把它分开来理解的!时老师,你怎样看待这三个理念五个目标? 时:好,要能够很好的理解课程的目标,我以为首先必须要吃透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实验稿中,提出了三点课程新理念,这就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的培养。 魏:嗯 时:促动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挥 魏:嗯 时:还有一二理念就是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魏:这是课标上这样的一个表述 时:哎。这是课标对于高中语文课程的这样的一个基本理念的表述, 魏:嗯 时:那么,我以为这三点它都是围绕着这样一个主旨,这就是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语文课程要培育什么样的人 魏:嗯 时:我的理解是有较高的语文素养、有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及审美感知、审美创造水平,有探究意识和长信水平,有个性化的发展 魏:嗯,也就是说语文这个高中语文课程它的这个总的关系是明确的,要培养一个高素质的一个语文人,那围绕这样一个东西,它又设计了五个目标 时:对的 魏:是这个意思 时:是的呀,实际上它的这五个目标设置呀它是对课程理念的具体的一种具体的体现,而这种课程目标它是要落实在课程实施的过程当中的,所以说课程目标又是对整个课程的实施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 魏:也就是说理念这个东西可能更上位一些,目标这个东西可能对实践的引领性更强一些,时:是,是这样的 魏:那么我们接下来就要讨论这个它具体的五个目标,它第一个目标是积累与整合,那这个目标你怎么理解? 时:关于积累与整合呢,我以为它实际上都有一种聚合的意思 魏:聚合,嗯 时:但是呢,在语文学习中的技能绝不但仅是指语文概念范畴之内的语言知识和言语水平的一种技能 魏:嗯 时:我以为,它要涉及到一个人存有的所以空间,具体来说的话,包括他的自然空间,包括他的社会空间,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日月星辰、风花雪月,这些它是与人类共同存有于这个个星球,包括地球上的草生灵,那么它就不但仅意味着仅仅是一种原生态意义以上的相互之间的共依共存,它而且呢我以为人类的所有的灵感和智慧、快乐与幸福,无不来自于自然的启迪,这是当然这是我自己的这样的一种理解,不一定代表大家哦

小学语文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策略

小学语文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策略 芳草地国际学校国际部焦云鹏教学设计过程是由对象、目标、策略和评价四要素组成,其中,目标占据着核心地位。因为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否准确清晰,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很大程度上也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教学目标是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评价和修改教学方案的依据,也表明了学生通过教学应达到的最低标准,因此反思目标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非常必要。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是如何确定一课的教学目标,又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彻底改变思想,准确确定教学目标。那么,课堂教学究竟该如何准确确定、落实教学目标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结合教学实践作简单的分析。 崔峦老师曾经指出:“备课时对教学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整体思考,既要明确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又要明确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策略,而后用简明的、条分缕析的、策略与目标相联系的语言加以描述。” 教学目标的功能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导学——确定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原有学习基础等,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二是导教——确定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以及每个步骤或环节将采取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有条理地去完成教学计划或任务;三是导测量——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为教师本人及教育监督者提供检测的标准和依据。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目标设计往往存在许多问题,如目标描述笼统,缺少标准和层次,只关注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而忽略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品格、跨文化交际意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等要求,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规划和培养。 第一,关注文本特点。 文本有什么特点?这是备课首先要思考的。备课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细读文本,因为只有把文本研究深透了,我们才会深刻把握文本的规律,制定出切合文本特点的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伊始,学习目标具有十分强烈的激励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给师生的课堂教学活动提出了价值期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目标成为了教学进程的“航标灯”,始终引领着师生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学习目标又成为了师生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标准之一,目标的“达成度”成为了课堂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航标灯”,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宰。 一、关于目标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问题 教学目标可以是一般的,也可以是特殊的。一般的教学目标显得笼统而抽象,而特殊的目标则是明确而具体的。对于学习活动的促进而言,特殊目标比一般目标更为有效。有研究指出,确立了特殊目标的学生比那些只有一般目标的学生能获得更高的学习成绩。因此,在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时,既要注意确定一般的学习目标,更要注意确立特殊的学习目标。 问题是,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没有把一般性目标和特殊性目标严格区分开来,使教学失去了明确的指向意义。语文学科综合性强,同一篇名作,可在小学教,也可以在中学教,还可作大学教材,区别在教学目标不一样,目的要求有高低之分、繁简之别。也正由于综合性强,从思想内容到篇章结构,从写作方法到语言表达,可教给学生学习的很多,因而要特别重视目标的特殊性。下面是一位老师制定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涵的道理。 ②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通过比较句子进而理解文章中重点句的含义。 ③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告诉学生要保护环境,否则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家园,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 一般目标的实现具有长期性的特点,需要通过特殊目标的实现而得以落实。所以,在经过教育影响使学生基本树立一般学习目标之后,教师应精心策划学生学习的特殊目标。上述的三个目标中,第一、二项都是学生在小学阅读活动中应该达成的一般目标,几乎涵盖了学生所有的阅读阶段,不具备特殊性。特殊目标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的,结合《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可以是: ①认识课文中的生字,积累词语,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感情朗读中体会小村庄的巨变。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及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怎样确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预期,能够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评价依据。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课程目标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落实课程标准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其途径是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师生通过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因此,教学目标设计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整个课程目标的实现。但是,许多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总是不知不觉地走入了误区,或唯“书“是从,或维度失衡,或层次不清,或表述不当……形形色色,不一而足。目标的制定如果出现偏颇,教学的有效性就难以保证了。 一、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目标设计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两部分。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阶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标与以往教学大纲相比,突出的地方在于它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总目标和各阶段目标不只是“知识、能力”的达成度。三个维度的要求具体地、有层次地体现在各个阶段目标中。可见,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一)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微观目标相结合 宏观目标是在教学目标体系中处于较上层次的目标,中观目标则介于二者之间。确立教学目标体系的起点是国家的教育方针,其由上到下的层级体系大致是: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阶段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某课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某课堂环节教学目标。在这个体系中,上层次决定下层次目标,下层次目标支撑上层次。 设计教学目标,必须对上述体系烂熟于心,做到宏观目标、中观目标与微观目标相结合了。比如,有位低年级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林”字的这个环节中所设计的目标就比较恰当。课上,教师先请学生仔细观察“林”字在田字格里的布局,并让学生主动讲述观察所得。然后,教师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多会观察呀!的确,这两棵清秀漂亮的小树真友好,她们并排直立在一块儿,左边的小树谦让同伴,怕挤坏了同伴美丽的枝叶,主动把‘右手’也就是这一捺,缩到了腋下;右边的小树怕委屈了同伴,伸出‘左手’也就是这一撇去牵她左边的同伴。这样,她们俩既没拥挤在一块儿,又彼此不分离。看,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如何确定语文教学目标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如何确定语文教学目标 语文课堂教学要有目标,这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确实,有目标的教学克服了课堂教学中的盲目性、随意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使课堂教学真正纳入到规范化、科学化、高效率的轨道。而在课堂目标教学过程的众多环节中,确定目标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课堂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中心,起着定向作用。课堂的检测、评价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将以此为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都将由此得到激发。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然而看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有些教师的教学设计注重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而忽视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的确定,所定目标往往立足于教,即教什么,而不考虑学生学什么。在实际教学中难以指导、操作、训练、评价,因而常常流于形式,影响了目标教学效能的发挥,影响了学生学习活动质量的提高。那么该如何确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呢?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改掉传统做法

1.我们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常把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引为教学目标。其实教学要求陈述的是教师的行为,而不是学生学习的预期目标。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川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教学中做了,学生未必会产生情感变化,以此作为目标难以显示学生内在能力和情感变化,是不适宜的。从这些抽象的侧重于个体的心理体验的目标是很难知道学生“体会了”、“理解”的。 2.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目标是有的,只不过所谓的目标仅仅是每一课时讲到哪里,并没有明确指出该课时所要学的知识和所应培养的能力。如《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有人就把目标定为“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研读各段;第二课时:研读第三部分并总结全文。”这不能算教学目标,这样做很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尽管我们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上时,却又不是那么回事了。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目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目标 一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 1.汉语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书写即抄写)。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习说普通话。 2.识字、写字。 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写其中100个。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了解文中的主要内容,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认识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4.口语交际。 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学习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2012—2013年度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龙江镇文堂小学许雪 一、指导思想: 以第三次全教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我们班级的学生共30个,基本是外地来温打工者的孩子,大部分家庭经济不富裕、家长文化素质低下,以致本班的孩子大部分学习习惯差,个性强。再加上一年级孩子特别好动,班级纪律性较差,这都给有效管理班级和正常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于幼儿园的受教育差别,我们班的孩子对于拼音的原有水平是参差不齐,这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