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ppt

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ppt

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ppt

1. 怎么写名言名句类的作文题

首先,抓住关键词。

其次,理解名言名句的含意,尤其是其隐喻性或象征性的含意。

再者,由表及里,挖掘其深意,从中悟与生活相关的道理。

最后,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举个例子:

备考关键词:山顶与山腰

【常言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非常言】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尼采

观点对碰

思维火花A// 要想看到世界的美丽,一定要奋力攀登,到达山顶,因为最美好的风景往往在险远处。同样,在人生的旅程中,也要不断向前,努力拼搏,这样才能取得骄人的成绩,也才能到达人生的顶峰。也只有站在高处,我们才能心胸开阔,头脑清醒,进入更高的人生境界。

思维火花B //站在半山腰看风景,世界真美好。回看走过的路,我们会为自己取得的成绩而开心,我们会为我们的勇敢而骄傲。而仰视山顶,我们会看到前方美丽的风景,会为需要达成的目标继续奋斗,会让人生充满希望。站在半高处,正是生命充满激情又充满希望的时候。

思维火花C //是站在山顶还是在半高处看风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人生就如一次次旅行,关键是行至半山腰,要能够对前方充满希望,要不畏惧前方的路,要能够坚持不懈,奋力向前。而行至山顶,看到了美丽的风景,也要保持头脑的清醒,不骄不躁,继续攀登人生的下一个顶峰。风景无限,需要看风景的人有一个好心态。

【满分速写】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圣杜甫于泰山顶峰,一抒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而此前他一定经历了一步步的努力攀登。一个普通士兵要想成长为叱咤风云的将军,也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只有勇敢地奔向目标,努力到达最高点,才能让人生乘着叶片飞扬。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26岁回国创业,一开始也遇到重重困难,也遭逢嘲笑和打击。然而他说:“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正是这美好的梦想引导他坚持不懈地努力,在创业的路上且歌且行,五年后,聚美优品在美国成功上市,31岁的陈欧也成为纽交所两百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试想,如果他空有梦想,没有登临绝顶的勇气和信心,他又怎能看到人生最美丽的风景,怎能取得人生的辉煌?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的确,要看到最美丽的风景,就要到达“险远”的地方,就要有“山高我为峰”的胸怀和志向,就要有奋力拼搏的精神。人生如此美丽,愿我们永怀梦想,并从不辜负!

【灼见】

一天一天地满足着,即一天一天地堕落着。——鲁迅

要想摘一朵冰雪中的雪莲,就要有爬上高山不怕严寒的勇气。——黄药眠

山顶上只能站一个人,我希望那个人是我,但我的肩膀上还能站人。——周杰伦

你所立之处,决定你看到怎样的风景。一颗站立着的心,唯有努力努力再努力。——张艺兴

上述内容都摘自《拜托了,素材君1·热点对对碰》,挺实用的,人物素材很经典且精简,刚搜索了下,天猫和京东都有卖

2. 【求作文主题的解释,名言,常见的立意角度,使用素材,优秀例文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一)立意要正确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

发. (二)立意要专一“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其实,想面面俱到肯定会面面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颖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颜六色的天空里构筑属于你的最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确立的主题不是人所共知的肤浅的道理,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层的意蕴. (五)立意要巧妙在习作有限的文字内,要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从生活中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去再现生活的全貌,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角度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四、怎样写好状物的文章。

3. 求作文主题的解释,名言,常见的立意角度,使用素材,优秀例文.尽

尊重尊重,是脸上一抹真诚的微笑;尊重,是在他人发表不同意见时的倾听;尊重,是为别人付出的努力而鼓掌。

尊重看上去,好像只是奉献给身边的人。我们从小都受到过“孔融让梨”的教育,也都知道要在公车上给老人让座,不能嘲笑讽刺残疾人。

这样的理论有时候粗看上去是很不近情理的,为什么年纪小便要吃小的梨呢?为什么一定要让座如果我也已经很累了?为什么不可以直接说出心中所想到的一切?其实真正的道理在这儿:尊重别人就是

尊重自己。有句话叫“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意思是说别人送我木桃,我便用琼瑶做为回报。

所谓礼尚往来,在人类的社会中,你付出一分便会有一分的回报,不会多不会少,总有一天一定实现。这是规则。

规则在大多数时候对大多数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你对他人的尊重礼貌会在他人心中留下美好印象,随后他们亦会如你所做般对待你。不是没有这样的反例吧,试问哪见过一个愤世嫉俗目中无人的狂小子会赢得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呢?最多是用自身的“叛逆”及“与众不同”来吸引大众好奇的目光罢了。

尊重是一种大智慧,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尊重旁人与己的相同之处不难,得遇知音的兴奋雀跃足够掩住“尊重”那平实些微的光芒。

难的是尊重旁人与己的相异之处。你认为吸烟有害健康且污染环境他却将其视作一种调剂,他说人生要积极进取鲜活浓烈而你只求平淡安祥恬然舒适一辈子,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差异何止千千万,尊重便是守着自己的人生信条而从客观的角度用以欣赏的目光去看对方,并不苛求相同,而是正视相异。

所以,懂得尊重旁人的人都参悟明了了人生的大智慧。所以姿态优雅举止从容,因为有足够的自信支撑自己也有足够的宽容去审视旁人。

所以会为旁人所尊重,因其身上所散发出的高贵又平和的气息实在是让人向往予人吸引。尊重会让人心情愉悦呼吸平顺,尊重可以改变陌生或尖锐的关系,若是有对彼此足够的尊重,战争都不是不可避免。

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重人者人恒重之。尊重,并不只是做给别人看的。

4. 材料作文怎样立意

审题与立意是考场作文的重要环节。

审题,侧重对作文试题的审视,它包括对材料的主旨,试题文体、字数、立意、标题等方面要求的认知;立意,则是在把握材料基本思想、核心词句的基础上,确立自己文章的观点、看法等。因此,二者

虽然有区别,但联系还是相当密切的,有时甚至是同步进行的,很难分开。

下面结合2014年高考实例,谈谈不同类型的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1.话题式材料作文——从话题入手确立主题。

作文材料围绕一个话题展开的,称为话题式材料作文。这类材料作文,“话题”是核心,材料可以围绕话题摆出一些现象,或者对话题进行解说、阐述,或者是对话题的引出做铺垫等。

从写作的角度看,材料是次要的,考生应该抓住话题,谈自己对话题的看法,由此确定文章的主题。例1:(2014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也许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发明了一种智慧芯片,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无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比如说,你在心里默念一声“物理”,人类有史以来有关物理的一切公式、定律便纷纷浮现出来,比老师讲的还多,比书本印的还全。

你逛秦淮河时,脱口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旁边卖雪糕的老大娘就接茬说“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慈祥地告诉你,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这时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女孩枪着说,诗名《乌衣巷》,出自《全唐诗》365卷4117页……这将是怎样的情形啊!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审题指导】这则材料作文,核心话题是“智慧芯片”。命题人假设“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发明了一种智慧芯片,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无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让考生联想或思考“这将是怎样的情形”。

命题不预设任何立意方向,考生只要把握住“智慧芯片”这个话题,或写议论文谈“智慧芯片”的意义与局限,或写记叙文,用故事曲折表达自己对“智慧芯片”的理解、看法,都会被视为“符合题意”。【立意范例】一个人如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当然是幸福的。

大部分人都会沉浸在这梦想实现后的美丽、惬意和幸福当中。假

如有一天真的有了“智慧芯片”,梦想也许唾手而得。

但人们往往也会忽视了更值得让人珍藏、更让人感觉到幸福的东西,那就是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过程。(天津考生《幸福是一个过程》)【技法借鉴】考生抓住材料的话题词“智慧芯片” 立意,指出“智慧芯片”帮助人们实现了梦想的同时,也会让人们忽视为追求梦想而努力的过程,对“智慧芯片”带来的负面效应表现出担忧。

切合题意,观点清晰。2.故事性材料作文——从故事主旨入手确立主题。

材料作文是一则故事,话题不明显,也没有论述性的语句。考生必须认真研读材料,通过故事的人物、情节等,把握材料的主旨,以材料主旨作为构思的切入点。

当然,对于故事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情感),考生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还可以对文中表达的思想进行辩证的思考分析。例2:(2014年高考全国课标卷I)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

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

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指导】聪明的同学,将“独木桥”上的残酷竞争,转化为互相抱住,转身换位,顺利通过。

社会生活也是如此,在竞争日趋渗入每个角落的今天,怎样在竞争中寻合作,在合作中求双赢,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可以将材料的主题归纳为“团结协作,互惠双赢”,考生由此

出发,去再现或想象与“团结协作,是互惠双赢”相关的故事,辅以精巧的构思、生动的语言,即可成就精彩的文章。

【立意范例】竞争,是向上的齿轮;合作,是前行的润滑剂。生活需要竞争,也需要合作;没有竞争,就会缺少激情,没有合作,就会陷入孤立;只有让竞争与合作同行,才能激情高歌,和谐发展。

(河南考生《竞争?合作?双赢》)【技法借鉴】考生从材料的主旨出发,并融入了辩证思维,针对“竞争”“合作”的关系,提出“只有让竞争与合作同行,才能激情高歌,和谐发展”的观点,切合材料,立意深刻。 3.人物品格类材料——从提炼人格入手确立主题。

以表现人物品格为核心的材料,可以透过人物语言、行为,或者其他人物的评价、命题人的提示等,提炼其人格精神,可以是诚实、善良、宽厚等高尚人格,也可以是虚假、自私、忌妒等人格缺陷。考生作文立意,表达对某种人格。

5.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名言材料作文怎样开头博好印象

1、立意紧贴材料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是审题的原点,是立意的根基,是观点的依托。

考生必须紧密结合材料进行审题立意,在审题立意时,一定要全面解读材料,辨明主次,抓住核心,使自己的作文立意呈现命题的最大价值,开拓审题的新鲜视野。2、题目紧贴材料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文好题先行。”

作文拟题是十分重要的。题目自拟其实就是考查考生的拟题能力。

拟题的一般要求是:概括内容、观点鲜明、新颖别致、简洁生动。比如写道德类材料,“人以德为天”“莫使道德向隅而泣”“看客们,醒醒吧!”等比较好的作文题目,犹如“明眸善睐第一瞥”,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评卷老师的眼球,博得好感,占据获取高分的良机。

3、适当运用题记题记不能滥用;要与作文材料关系要密切;概括或者深化主旨;语言要简洁,一般控制在一行字以内为佳,写出几十字题记往往弄巧成拙;要防止题记的内容与题目、文章首段的内容重复。有一篇题为“呼唤诚实”的考场作文,题记这样写道:“轻轻地一声问候,不想惊扰你,只想知道你是否安好?”这个题记距离作文

材料甚远,让人觉得非常突兀。

比如,一篇题为“年轻无极限”的作文题记:“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既不贴合材料,也未进一步明晰题旨。4、开头紧扣主题材料作文的开篇最好能够扣合材料,入题迅捷,观点鲜明,语言精练。

比如,《成事须明德》的开篇:“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竞争可以不择手段——如此违背社会公德及个人品行的做法在青少年中竟成了难以评价的做法。一个人对道德尺度的把握应是其修身的根本,成事的关键,由此观之,青少年的价值观尚需正确的引导。”

小作者对材料进行适当的择取,言出有据,笔墨经济;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顺势明确立场,语言干净。这就是阅卷老师希望看到的开篇。

5、结尾申明主题如果前面的环节考生都没有把握住,那么,结尾就是最后一次结合材料的机会,处理得当,仍可力挽狂澜,使文章提档升分。但遗憾的是,有一小部分考生行文至结尾仍然没有贴合材料,错失最后的良机,令人感到非常惋惜。

6. 作文正反立意的材料题的解法示例及练习

新材料作文的立意及范文示例【作文题目】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扛着瓦缸沿街叫卖,不小心手没有抓紧,瓦缸往后掉落,只听得“叭”的一声,摔成碎片。但卖缸人头也不回往前走,路人跑过来问他:“为何摔破了缸,却看都不看一眼?”卖缸人说:“再看多少眼也不会变成完整的缸,不看也罢。”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些什么联想和感受?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不少于800字。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立意指导】(讲解)对于材料作文我们就要从最简单的材料入手,我们主要从中吸取一些立意的方法,大家知道材料作文的第一步就是立意,这是你写不跑题的前提,否则你将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前功尽弃。像这种简单的叙事性材

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30 356239料,要注意从其中的小事提炼出具有一般意义的人生道理。

思维步骤如下:1先把握材料中的叙述对象看是一个还是几个,弄清楚主要的叙述对象,切不可舌主抓次。2弄清楚这些主要叙述对象的言行极其结果。

3通过对主要叙述象的言行和结果来提炼出一般的抽象的人生道理。具体的方法如下:(1)横向立意:(通过对材料中主要的叙述对象[在这里是人]的行为的原因的追问,推导出人生的道理)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

据此,我们顺着原材料分析就会发现,卖缸人之所以大步往前走,是因为他明白再看多少眼也无法变成完整的缸。这就启示我们:当出现了失误、损失(具体的即缸成了碎片)的时候,如果我们一味停留在失误(损失)上,只会对自己伤害,而无益于事情的改变;放弃对“缸”的眷恋与惋惜,继续赶路才是聪明之举;放弃意味着新的开始,前面的路还很长,会有更多补偿的时候。

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2)反向立意:(作为读者,我们应该对他的这种行为明确提出他做的对或错,并指出原因)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叙述对象的言行及其结果的句子)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

那么,我们对上述材料就会提出疑问,卖缸人的态度就一定对吗?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正因为害怕检讨自己的失误,害怕反思而失去了得到教训的机会,以至多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在同一个地方、同一条路上跌倒吗?这就启示我们一旦出现了失误或者说错误,首先应当毫不犹豫地停下来“看”一眼,反思检讨,才能走得更好更稳。这种立意是一种扩散性思维,能开拓我们的思维能力,写出新意,是寻求新思想,提出新见解,阐发新理论的一种思维角度。

(3)辩证立意:(作为读者,我们应该考虑一下材料中的人应该怎样去做)把正反两方面的立意结合起来思考。既要有卖缸人的果敢,又要听从路人的忠告反思检讨,该走就走,该“停下来看”就看。

这有利于思维的进一步发挥,使我们能够进行恰当合理的逻辑推论,写出立意新颖、主题深刻的文章来。【构思举例】一、从肯定“卖缸人”的角度立意:对于已经破裂的无法还原的事物、生活中的失误缺憾,一味留恋,止步不前,是不明智的。

大胆往前走,才是聪明之举。二、从否定“卖缸人”的角度:一旦出现了失误损失,首先必须毫不犹豫地停下来看一看,以避免犯更多的错或者付出更多无谓的浪费。

“停下来看”有时需要比“不回头地走”更大的勇气与承受力,有时甚至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三、从自身经历的角度谈自己因对“过去的事物恋恋不忘,以致无心前程,无法发现前面路上的美好”,从而得出要敢于放下过去的那些“摔破了的缸”;也可写自己不敢面对生活中的失误,总如卖缸人一样逃避,结果是摔得更惨,得出要直面失误,勇于反思的哲理。

【立意误区】一、关于选择纠缠于路人的要“停下来看”、卖缸人的“头也不回地往前走”,从对待碎缸的态度出发,谈到选择的问题,最后指出对待生活要有选择,并且告诉读者怎样选择。这是没有读懂材料的内涵所致,应加强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

(只是看到了材料的表象而没有追问其中的深层原因)二、关于“听取别人意见”的立意这种立意是从路人的问话出发,认为路人是好心的,而卖缸人没有领情,于是写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才能起步。这是对材料的重心理解出现了偏移所致。

应该从故事的主角去思考问题。三、关于“自信”的立意这种立意,是抓卖缸人头也不回地往前走,推想他对前途充满信心,于是写人生应充满自信,在大谈特谈自信对人生的作用。

这是一种“ 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思考方式,没有注意材料的中心。四、关于“办事要小心”。

从“卖缸人不小心手没抓紧”出发,分析缸破的原因,得出做事要“处处留心,时时留意”。由于只从材料枝叶出发,不抓材料主干,没有深入思考所致。

五、要及时提醒别人。这种失误主要因为没有抓住材料的主要叙

述对象,而是从路人的角度来立意的,读材料可以看出,材料的叙述情感倾向主要在于卖缸人的言行,对路人只是不置可否的。

【例文借鉴】不能挽回就放弃当过去从指间滑落,摔作一地碎片。

7.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用诗句怎么表达

一、单一名言审题立意这类材料一般里面只有一个名人的一句名言,或者一段话,我们同样需要从中找出关键词,理清关系,准确立意。

具体方法有四步:第一步,明确话题;第二步,抓关键词;第三步,理清关系(比喻性要弄清喻意);第四步,准确立意。例1: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支付宝创始人马云说:“如果你毕业自名牌学校,你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别人;如果你毕业于像我们这样的三四流学校,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第一步,明确话题。

在自己处在不同的位置时,如何看待他人,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第二步:抓关键词。

欣赏他人、欣赏自己,尽量不要将“欣赏”换成其他词。第三步:理清关系。

要注意分析“欣赏他人”的前提条件是“自己毕业自名牌学校”,也就意味着“当自己比他人出色的时候”;而同样,“欣赏自己”的前提条件是“自己毕业自三四流学校”,也就是说“当自己不如他人的时候”。这个关系理清楚了,对于我们准确立意十分关键。

第四步:准确立意。结合上述的分析,再整理一下语言,可以立意为:人在高处时,我们需要欣赏他人;人在低处时,我们需要欣赏自己。

也可以从两句中任选一句来立意。例2:2010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一步:明确话题。讨论的是人生的美,人生的意义第二步:抓关键词。

光明和阴影第三步:弄清喻意、理清关系。光明和阴影应该是喻体,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本体。

“光明”当指人生中的鲜花、掌声、顺境、功成名就,生活平静幸福、爱情甜美、友情真挚、家庭和谐等一切令人兴奋欣喜的事件与方面;“阴影”当指人生中的挫折、磨难、低谷、逆境、厄运、不幸等令人颓废、消极、痛苦的事件和方面。“光明”“阴影”之间的关系必须阐释清楚,二者是共生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是不可分割、互相依存的关系;是相反相成或者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互相促进,互相衬托,甚至互相转化的关系:二者共同构成人生。第四步:准确立意。

综合上述分析,本材料可以立意为:人生既有痛苦,也有快乐,我们都要去经历,这样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有魅力。同类练习:1、中国长安集团的总裁,在接受《东方之子》采访的时候说,一个企业的失败往往是因为他曾经的成功。

做企业第一次成功相对比较容易,但第二次却不容易,第三第四次更难,原因是不能归零。正如一部电视剧有句道白:“生活就是不断的重新再来。”

但重新开始,一切归零,对于成功者尤其不易。对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体验?请写一篇文章来表达。

2、“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你会发现它不过是灰色而已。”----里希特《长庚星》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二、多则名言审题立意这类材料有两则以上名言出现,两则名言的意思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相反的。对于相同意思的名言,我们要用求同法;对于相反意思的名言,我们要用求异法。

例3: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①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②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曾经说过:“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③一位历史学教授对他的学生说:“如果你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求同法:这三句名言,讨论的是同一个话题——收集材料。

由此我们可以从收集材料的重要性角度立意。一般这类材料与单一名言材料比较相似,审题难度不大,不做赘述。

例4: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首先,我们还是可以按照单一名言的审题方式进行分析,然后再运用求异法。

第一步:明确话题:这两则材料讨论的是坚持走自己的路,还是要向他人问路的问题。路应该是一个比喻。

第二步:弄清喻意:路应该指的是人生之路,问路应该指的是听取他人的建议。第三步:求异法。

这两则材料表达的是相反的两种观点。首先我们抓住其中一则进行立意,这样就可以有两个角度:1、不要在乎他人的看法,坚持走自己的道路。

2、多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才能少走弯路。接着,我们还可以抓住二者的不同之处,从对比中得到启发。

这两则材料,对于人生道路,一个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一个强调要虚心求教,二者孰对孰非?应该说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二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又很合理了。因此,可以有第3个立意的角度: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同类练习: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印度诗人泰戈尔说:“生命当如灿烂。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1)冒犯别人的人从不原谅别人

参考例文题目: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句话常挂在嘴边:严于律

己,宽以待人。

“严于律己”即对自己严格要求,日省吾身,见贤则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孔夫子曾教导弟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的就是此意。对做学问者来说,严于律己的精神必不可少。

纵观历史,凡学有所成者莫不深知此理。古时学者悬梁刺骨,囊荧映雪,故有纵横捭阖之才,经纶世务之智;王右军临池练字,在池中洗笔,竟染黑了一池水,故后有书圣美誉。

其精益求精,严于律己的决心意志着实令人敬佩。也正因为这种精神,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经世济国之才。

对修养自身者而言,严于律己更显得尤为重要。儒家朱熹强调“吾日三省吾身”,不断检视自己的行为。

法家荀况同样也说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名而行无过矣”。可见反躬自省,严于律己对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

以此看来,严于律己可达到不断完善自己,以至于“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宽以待人”即宽容地对待别人,多发掘欣赏别人的优点。

只有如此,才能发字内心地热爱民众,即儒家所提倡的“仁”,和墨家所阐释的“兼爱”。孔子将“恕”归结为儒家要义之一,劝说人们原谅他人的过错,包容他人的缺点。

我们身边经常有这样的人,今天抱怨这个人太小气,明天又说那个人目中无人,以致于弄得人际关系紧张。因为他不懂得宽恕别人,看人只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当然就无人可入其眼。

试问天下又有谁是十全十美的吗?经常义正词严地指责别人难道就能说明你身上缺点很少?恐怕事实恰好相反。进一步来说,如果一个人经常欣赏别人的优点,那么在他眼里则天下无一人不可爱,又哪会心生怨恨呢?东坡流放岭南之时,曾与化外人比邻而居。

但他看不到他们的粗鲁,而只看到他们的豪放和不拘小节;看不到他们的不知礼仪,而只看到他们的自然率真。故虽生活艰苦而能得邻里多方援助,结交到不少好友。

所以懂得欣赏别人的人总是乐观愉快,兼怀仁爱之心。“宽以待人”是最好的为人处世之道,它令人旷达无忧。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一言治学修身,一言善处人际,人生三昧尽在其中。如此金玉良言不止应常挂于嘴边,更应反复思量,定能从中获益良多。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捕捉关键语句。

新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语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要求里,抓住这些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新材料作文中的关键语往往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是命题者或材料中有关评议性语言,它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考生只要留心揣摩不难窥出其中端倪。

2.注意由表及里。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由表及里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义,挖掘出喻意。

3.善于由此及彼。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总之,首先要弄懂名言的含义。其次要展开联想,确定立意。

作文题中所给材料是由四则外国名言组成的,读懂材料是审题立意的关键。综合分析这四则材料,考生不难看出,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讲如何对待自己和别人的。

赫尔巴特的“冒犯别人的人从不原谅别人”是从对侍别人的角度来讲的,苏格拉底的“恕自一过,则万过由之而生”是从对待自己的过错的角度来讲的,卡托的“我可以原谅任何人的过错,但自己的除外”和弗莱的“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讲如何对待自己和别人。如果你有足够的理解能力,当然很快就能发现四个人说的其实分成两类,一类是谈如何对自己要“严”,一类是谈如何对别人要“宽”。

如果做不到这点,或者虽然理解了但不会写,那就直接选其中一

人的观点作文即可。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宽恕自己是万过之源;要宽以待人;原谅别人,就是原谅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写作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1)写记叙文时,选材老旧,语言干瘪,缺少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等,往往写成了流水账。(2)写议论文时,选材狭窄,论证手法单一。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高考作文模拟】名言组合式材料作文----解析、导写、点评、范文

【高考作文模拟】名言组合式材料作文----解析、导写、点评、范文 【原题呈现】 1.信仰是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泰戈尔)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3.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思而不学则殆(疲倦懈怠)。(孔子) 4.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保持一颗好奇心。(霍金) 古今中外文化宝库的经典名句浩如烟海,直指人心,启迪智慧,发人深省。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这是“选句关联型材料作文”,此类作文审题需要在所给“名句”范围内,进行“有机联系”,在“原句含义”和“选句关联”的基础上进行“集中立意”,另外,此题目还要求对“名句”进行“合理引用”。 命题意图: 首先,弄清原句原意。 第一句:人要有信仰理想追求;

第二句:人心中要有国家民族兴盛繁荣的信仰理想; 第三句:我们在探索追求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 第四句:我们要珍视自己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即使身处卑微环境,也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积极阳光,于平凡处铸就生命的伟大; 第五句: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达到新的境界; 第六句:我们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能忘记探索追求,要对世界充满兴趣与好奇,在科学研究中拥有一颗不断创新进取的心。 其次,进行选句关联。 名句①②④⑥:可谈“人要有信仰”的话题。可从国家民族、个体生命精神、科学创新等方面来谈。 名句③④⑥:可谈“身处逆境也应有积极阳光的态度,对待世界充满热情,充满希望,不断进取,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的话题。 其余组合言之有理即可,但一定要有两则以上组合,要论证选定组合存在的逻辑关系! 阅卷观感: 考生立意选择面比较窄,高频立意为“信仰”、“学习(读书)”,鲜有个性化的新颖角度。在进行选句引用时,大多缺乏对“名句”本身的分析和解读,使得文本缺乏对“名句”的深思、文章少有启迪。而表达上,也缺乏接地气的生活味道。中国的青年,思考浅显,立意偏狭,空谈道理,这绝不是高考所希望看到的。 考生文章中其他比较合理的立意:

高中语文材料作文:名言警句类指导与评析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名人所说的谚语、格言等都可以叫名言警句。 这类新材料作文,命题者往往提供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作为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给予的名言或话语的深刻含意。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义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渗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内在含义,从中悟出与生活相关的道理。 审题方法 1捕捉关键语句 抓住这些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新材料作文中的关键语往往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是命题者或材料中有关评议性语言,它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 (2010年高考山东卷)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 审题时抓住名言中的关键词“光明和阴影”,从中悟出“光明”的比喻义“正义的或有希望的”,“阴影”的比喻义“心理上不够开朗乐观,感到压力缠身;还指心灵与修养方面的弱点或不顺利的生活境遇等,如人生的逆境、挫折等”。

2注意由表及里 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由表及里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义,挖掘出喻意。 (2013年高考山东卷)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 这是则材料作文题,就其命题的原则来说,这安徽高考作文命题原则一脉相承,即既扣热点,但又不拘泥于热点。换言之,这道作文试题,毫无疑问,紧扣了“中国梦”这一时代热点,但却绝没有局限于这一热点,亦如2008年5.12大地震后的安徽高考作文题《带着感动出发》一样,紧扣热点,但又不拘泥于热点。换言之,此则材料作文如果仅仅从“中国梦”的角度出发,很难写出高水平的文章,唯有抓住原材料,更要抓住材料中后一句“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ˋ为什么不能这样?ˊ”才是立意之根本。即:我们不但对现实的世界要具备探索精神,更应该有梦想和希望,并为之而奋斗。在当下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年轻人比较容易迷茫和困惑,这个作文题目“鼓励年轻人要有梦想,并为梦想而奋斗”,毫无疑问,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一句话:这则材料作文,应该围绕“为什么要有梦想”来立意最好。当然,如果兼而顾之,即“既要反思现实,又要树立理想”也不是不可以。 3善于由此及彼 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如果是多则名言警句,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在相同之处立意;也可以“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立意。 (2012年福建卷)

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第一篇: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根据考纲,作文基础等级的一至三条要求是:⑴符合题意;⑵符合文体要求;⑶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符合题意”与“符合文体要求”以及第三条中的“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实际上属于审题立意的范畴。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注意筛选有价值的信息,经过提炼、归纳,从总体上把握问题的内涵,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确保不偏离题意。 立意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确立文章的写作中心或主题。名言警句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捕捉关键语句。抓住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要学会分析关键词的含义及关键词之间的关系。 2.注意由表及里。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由表及里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义,挖掘出喻意。 3.善于由此及彼。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当然,一篇作文中一般只有一种立意,要学会把握最切题的最有时代感的立意,突出文章的时代性。 如果是多则名言警句,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在相同之处立意;也可以“抓住一点,涉及其余”从中选择一句作为立意的中心,其他的联系分析。 一、单一名言审题立意 这类材料一般里面只有一个名人的一句名言,或者一段话,我们同样需要从中找出关键词,理清关系,准确立意。具体方法有四步:第一步,明确话题;第二步,抓关键词; 第三步,理清关系(比喻性要弄清喻意);第四步,准确立意。

名言警句材料作文审题

名言警句材料作文审题 1. 100条名言警句 1.岁去弦吐箭 --孟效 2.光阴易逝,岂容我待关于读书的: 3.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 伏尔泰4.书到用时方恨少5.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6.书读百遍,其义自见。7.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8.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关于学习的:9.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10.不怕路远,就怕志短11.人若有志,万事可为1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长歌行》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名言警句类新材料作文指导

名言警句类新材料作文指导 【作文题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这句名言表达形象,寓意深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结合这句名言,自选角度, 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指导】 本次作文属于新材料作文,审题主要集中在“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话上,既然出题者已经界定了这句话是名言,那么考生就该要在这句话的内涵上狠下功夫,仔细琢磨。因为,有些材料,特别是寓言和名言型材料,其含义常常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参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类比,巧抓“事”与“意”的相似点,深入挖掘内在涵义。 “我贴在地面步行”可以理解为对事业,对人生要沉稳务实,一步一个脚印。“云端跳舞”可以理解为对事业,对人生浮躁轻率,虚无缥缈,毫无依托。两个分句连在一起可以看出哲学家的观点:赞同沉稳务实的人生追求,鄙弃浮躁轻率的人生选择。故此,下面的立意可以推荐:其一,沉稳务实的人生最美。其二,虚无缥缈的“舞蹈”最可怕。其三,没有脚踏实地,何来人生成功?其四,务“虚”注定人生一场空。 那么,本次作文能不能反向立意呢?有学生对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观点进行辩证思考反向求新,沿着这个思路不断追问:凭什么只能在地面上步行,而不能在云端舞蹈呢?然后拟制出这样的题目《既要贴地而行,更要云端舞蹈》《云端的舞步》等,笔者认为,这样的立意也是可以的,这些立意比正向立意更具新意,更能彰显学生的思维品质。他们在立意时,已然跳出了材料的桎梏,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俯视材料,然后得出不俗的立意。 但是,下面的立意肯定是不得要领的,属于脱题范畴。其一,把所给材料理解成一个人生的选择问题,然后把话题确定为“选择”,拟出《心灵的选择》的题目。其二,把所给材料理解成人生的旅程问题,先在地面上步行,再才有空中的舞蹈,拟出《旅程》的题目。其三,把“贴在地面步行”界定为安于平凡的人生态度,把“在云端跳舞”界定为追求伟大的人生目标,拟制出《平凡与伟大》的题目。 【方法点拨】 寓言和名言型材料,其含义常常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参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类比,巧抓“事”与“意”的相似点,深入挖掘内在涵义。 【素材积累】 ◎心中没有理想,生活便索然无味。([英]艾略特《丹尼尔·德龙达》)

届高考语文 作文复习课件

届高考语文作文复习课件 2022届高考语文作文复习课件 2022届高考语文作文复习课件 资料目录如下: •2022届高考作文系列训练之作文析题技巧课件(29张 PPT) •2022届高考作文系列训练之作文拟题技巧课件(25张 PPT) •2022届高考作文系列训练之作文开头技巧课件(26张 PPT) •2022届高考作文系列训练之议论文论证方法写作训练课件(37张PPT) •2022届高考作文系列训练之书信课件(28张PPT) •2022届高考作文系列训练之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指导课件(41张PPT) •2022届高考语文作文之“凤头”课件(40张PPT) •2022届高考作文系列训练之发言稿课件(29张PPT) •2022届高考作文系列训练之倡议书课件(29张PPT) •2022届高考作文备考:写好你的开头和结尾课件(18张PPT) •2022届高考语文辩论词辩论稿写作指导课件(27张 PPT) •2022届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引议联结课件(29张 PPT) •2022届高考写作指导:巧设分论点课件(24张PPT)

•2022届高考作文指导--议论中如何叙述事例课件(27张PPT) •2022届高考作文语言训练之化虚为实,化意为象课件(37张PPT) •2022届高考作文专题复习:议论文的分析(课件55张)•2022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课件36张) •2022届高考作文训练:议论文审题立意训练及人物素材积累(课件26张) •2022届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五育并举之美育课件(29张PPT) •2022届高考作文九字箴言课件(29张PPT) •2022届高考语文作文复习:驳论文写作框架课件(26张PPT) •2022届高考作文复习:审题立意课件(21张PPT)•2022届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之素材加工课件(40张PPT) •2022届高考语文逆向思维与作文立意课件(34张PPT)•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任务型作文审题指导(9月24日)课件(23张PPT)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拟写议论文的分论点课件(44张PPT)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漫画作文讲解课件(24张PPT)•2022届高考写作指导:能言善辩有玄机——议论文阐释句技法课件(37张PPT) •2022届高考写作指导:材料作文写作指导课件(49张PPT) •2022届高考写作指导:学会写议论语段课件(18张PPT) •2022届高考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课件(33张PPT)

2024届高考作文复习:作文材料分类训练-------名言类(含解析)

作文材料分类训练-------名言类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夸美纽斯)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鲁迅《拿来主义》) 任何一个虚妄的判断,其原因若不是我们的感情,就一定是我们的无知。 (爱尔维修) 而今,我们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网络信息,这些信息能帮助我们增长见识,更好地认识世界,但有时也会误导我们,给我们带来烦恼。 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上述名言警句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迪,请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瞄准天空的人总比瞄准树梢的人要射得高——欧洲谚语 生命是一支箭——因此,你必须知道瞄准什么目标和如何运弓,然后把弓弦拉足,让箭飞射出去! ——范戴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想去哪里,不知道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样的事,他就不会成功。 ——诺曼·文森特·皮尔 这些名言对我们的学习具有指导意义。它引发了你哪些联想或感悟?请把你的联想或感悟写成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 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很多人认为,在个体的成长中,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但也有人认为并非如此。请结合以上几则名言,谈一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苏轼)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 以上两则名言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讲述故事或发表议论,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2019高考语文 作文指点迷津 多则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

2019高考作文指点迷津多则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 【真题回放】(2017·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多则名句型材料作文解题思路: 一、读懂句子,提取关键词。 二、反复思考,寻找契合点。 三、相辅相成,确立中心句。 四、包容涵盖,慎重拟标题。 一、读懂句子,提取关键词 1、读懂句子 第1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语出《周易象传》,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健,永不停息,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

主旨是:自强不息,奋发有为,进取实干。 第2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意思是“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主旨:思乡思亲,思家思国,关心国事,关注现实。 第3句: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出自宋代诗人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桂花不须那些艳色,自有其风骨香魂,就是花中一流,这话不仅说了花品,也说了李清照的词品,还有人品。不以其颜色秀丽取胜的信心,来自这份清香和品格。。 主旨:注重内在美,充满自信,特立独行。 第4句: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这几句话意思是:假如给他开启一扇门,可以照亮整个堂屋;假如走出黑屋,沐浴在阳光下,你会发现整个世界都是光明的。 主旨:不断学习,视野才能宽广;处事要有大局意识。 第5句: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这几句话意思是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逃避,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目的。 主旨:正视现实,不避艰险,勇于进取。 第6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语出毛泽东词《沁园春·雪》。意思是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ppt

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ppt 1. 怎么写名言名句类的作文题 首先,抓住关键词。 其次,理解名言名句的含意,尤其是其隐喻性或象征性的含意。 再者,由表及里,挖掘其深意,从中悟与生活相关的道理。 最后,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举个例子: 备考关键词:山顶与山腰 【常言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非常言】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尼采 观点对碰 思维火花A// 要想看到世界的美丽,一定要奋力攀登,到达山顶,因为最美好的风景往往在险远处。同样,在人生的旅程中,也要不断向前,努力拼搏,这样才能取得骄人的成绩,也才能到达人生的顶峰。也只有站在高处,我们才能心胸开阔,头脑清醒,进入更高的人生境界。 思维火花B //站在半山腰看风景,世界真美好。回看走过的路,我们会为自己取得的成绩而开心,我们会为我们的勇敢而骄傲。而仰视山顶,我们会看到前方美丽的风景,会为需要达成的目标继续奋斗,会让人生充满希望。站在半高处,正是生命充满激情又充满希望的时候。 思维火花C //是站在山顶还是在半高处看风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人生就如一次次旅行,关键是行至半山腰,要能够对前方充满希望,要不畏惧前方的路,要能够坚持不懈,奋力向前。而行至山顶,看到了美丽的风景,也要保持头脑的清醒,不骄不躁,继续攀登人生的下一个顶峰。风景无限,需要看风景的人有一个好心态。 【满分速写】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圣杜甫于泰山顶峰,一抒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而此前他一定经历了一步步的努力攀登。一个普通士兵要想成长为叱咤风云的将军,也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只有勇敢地奔向目标,努力到达最高点,才能让人生乘着叶片飞扬。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26岁回国创业,一开始也遇到重重困难,也遭逢嘲笑和打击。然而他说:“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正是这美好的梦想引导他坚持不懈地努力,在创业的路上且歌且行,五年后,聚美优品在美国成功上市,31岁的陈欧也成为纽交所两百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试想,如果他空有梦想,没有登临绝顶的勇气和信心,他又怎能看到人生最美丽的风景,怎能取得人生的辉煌?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的确,要看到最美丽的风景,就要到达“险远”的地方,就要有“山高我为峰”的胸怀和志向,就要有奋力拼搏的精神。人生如此美丽,愿我们永怀梦想,并从不辜负! 【灼见】 一天一天地满足着,即一天一天地堕落着。——鲁迅 要想摘一朵冰雪中的雪莲,就要有爬上高山不怕严寒的勇气。——黄药眠 山顶上只能站一个人,我希望那个人是我,但我的肩膀上还能站人。——周杰伦 你所立之处,决定你看到怎样的风景。一颗站立着的心,唯有努力努力再努力。——张艺兴 上述内容都摘自《拜托了,素材君1·热点对对碰》,挺实用的,人物素材很经典且精简,刚搜索了下,天猫和京东都有卖 2. 【求作文主题的解释,名言,常见的立意角度,使用素材,优秀例文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一)立意要正确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

高考作文备考“欣赏格言,畅谈感想”作文导写附文题解析及范文精评(9页)

高考作文备考“欣赏格言,畅谈感想”作文导写附文题解析及范文精评 作文辅导 一、作文材料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班会上,同学们纷纷介绍自己最欣赏的格言名句并畅谈感想,其中有六句同学们感受尤深,这六句是: 1.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荀子》)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3.立身成败,在于所染。(魏征) 4.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龚自珍) 请结合其中的两三句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联系现实和自身实际写一篇发言稿,在下次班会上与同学们交流。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作文审题 这则作文材料是模仿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命题形式而设定的,它选择了六则名言警句,要求写作者选取其中的两到三句来作文,并且将写作设定了情境——下次班会上与同学们交流的发言稿。 首先要明确这六句名言所体现或喻指的哲理,然后找出自己最有心得体会的两到三句,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将其作为文章立意;当然,我们也可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在这些不同点之间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到这些句子之间逻辑联系的脉络,将其脉络作为文章的基本构思。出题者如此设题,正是为了宣示它的审题立意所具有的极大开放性,由于大家思维各异,此种命题方式既可以出现一些比较常见的、集中的立

意,也为独到审题立意的出现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下面给出一些参考立意: 从立身行事的角度,整合材料中的123句,联系现实,谈为人做事,要多接良善、心怀敬畏、注重细节。 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角度,整合156句,联系社会现实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尊重历史、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从青少年学习创业的角度,整合1345句,结合现实,谈青年人应胸怀远大、珍惜时间、虚心向学、奋发有为。 三、范文赏析 范文一 守望清源续写新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上次班会上,龚自珍一语“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令我感慨颇深。文化是民族安身立命之本,失去文化的民族,必将如无根之木,难逃凋零。(点评:作者在此处有独到之思,巧设情境,将龚氏名言“横空出世”。) 朱子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源”,依我之见,并不仅仅是书籍之于精神,更是文化之于民族。此“源”,指明了我们的传统文化该将何去何从。(点评:对此脍炙人口诗句的诠释解读既精准又深入。) 立足本源,传统文化给今人以归属和力量。在综艺节目《客从何处来》中,嘉宾在对先祖的追寻中感受到祖先的无上荣光,掀起一场寻根热。我想,作为一名传承者,我们都有责任了解自己姓源何处、郡望何方、祖上名人几何、历经几朝变迁。正如余秋雨所言,家谱不仅仅是一份记载,更是前代与后代的联结。因为心存后辈,所以先人勤恳耕耘,踏实为人以作表率;因为不忘先祖,所以后人继往开来,将祖上的荣光发扬光大。失去本源的人,正如断线的风筝,风雨飘摇以至陨落异乡。只有立足本源,方有无限可能。(点评:引用名言论证,在行文中自然流畅,妙合无痕。)

名言类作文写作指导:奋斗浇开成功花、士不可以不弘毅(附审题立意及范文展示)

名言类作文写作指导:奋斗浇开成功花、士不可以不弘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5)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以上五句话都出自本学期我们学习的《论语》《孟子》《南华经》《道德经》等先秦诸子散文。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盛况,领会到了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认识到其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民众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情感方式,也明白了很多立身处世的道理。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贵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学校将组织以“学习传统文化,让经典照亮人生”为主题的学习讨论会,请从上列语句中任选其一,也可以从教材中另选一句,结合自身经历和社会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发言稿,谈谈你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解析】 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为材料作文。题目中给了五句名言,首先要了解名言的含义。(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思是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是真正聪明。 (4)“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做事情如果到结束时仍如开始时那么慎重,就不会有失败的事了。 (5)“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意思是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可以从这五

名言警句作文的审题指导

名言警句作文的审题指导 1. 怎么写名言名句类的作文题 首先,抓住关键词。 其次,理解名言名句的含意,尤其是其隐喻性或象征性的含意。 再者,由表及里,挖掘其深意,从中悟与生活相关的道理。 最后,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举个例子: 备考关键词:山顶与山腰 【常言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非常言】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尼采 观点对碰 思维火花A// 要想看到世界的美丽,一定要奋力攀登,到达山顶,因为最美好的风景往往在险远处。同样,在人生的旅程中,也要不断向前,努力拼搏,这样才能取得骄人的成绩,也才能到达人生的顶峰。也只有站在高处,我们才能心胸开阔,头脑清醒,进入更高的人生境界。 思维火花B //站在半山腰看风景,世界真美好。回看走过的路,我们会为自己取得的成绩而开心,我们会为我们的勇敢而骄傲。而仰视山顶,我们会看到前方美丽的风景,会为需要达成的目标继续奋斗,会让人生充满希望。站在半高处,正是生命充满激情又充满希望的时候。 思维火花C //是站在山顶还是在半高处看风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人生就如一次次旅行,关键是行至半山腰,要能够对前方充满希望,要不畏惧前方的路,要能够坚持不懈,奋力向前。而行至山顶,看到了美丽的风景,也要保持头脑的清醒,不骄不躁,继续攀登人生的下一个顶峰。风景无限,需要看风景的人有一个好心态。 【满分速写】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圣杜甫于泰山顶峰,一抒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而此前他一定经历了一步步的努力攀登。一个普通士兵要想成长为叱咤风云的将军,也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只有勇敢地奔向目标,努力到达最高点,才能让人生乘着叶片飞扬。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26岁回国创业,一开始也遇到重重困难,也遭逢嘲笑和打击。然而他说:“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正是这美好的梦想引导他坚持不懈地努力,在创业的路上且歌且行,五年后,聚美优品在美国成功上市,31岁的陈欧也成为纽交所两百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试想,如果他空有梦想,没有登临绝顶的勇气和信心,他又怎能看到人生最美丽的风景,怎能取得人生的辉煌?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的确,要看到最美丽的风景,就要到达“险远”的地方,就要有“山高我为峰”的胸怀和志向,就要有奋力拼搏的精神。人生如此美丽,愿我们永怀梦想,并从不辜负! 【灼见】 一天一天地满足着,即一天一天地堕落着。——鲁迅 要想摘一朵冰雪中的雪莲,就要有爬上高山不怕严寒的勇气。——黄药眠 山顶上只能站一个人,我希望那个人是我,但我的肩膀上还能站人。——周杰伦 你所立之处,决定你看到怎样的风景。一颗站立着的心,唯有努力努力再努力。——张艺兴 上述内容都摘自《拜托了,素材君1·热点对对碰》,挺实用的,人物素材很经典且精简,刚搜索了下,天猫和京东都有卖 2. 常用的名言警句的作文素材 【人生】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位置,而是前进的方向。 ——冯•宇学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人生就像奕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弗洛伊

名言警句哲理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名言警句哲理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学习目标 1、明确审题立意的概念及相关要求。 2、掌握名言警句哲理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路径。 学习重、难点:掌握名言警句哲理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路径。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知道在你们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这句话看似玩笑,实际上却真实地反映了同学们写作文所面临的困难。今天老师就教大家写作文,今年6月,我有幸在西南大学参加了重庆高考阅卷工作,阅卷内容刚好就是作文。今年的作文材料是几句名言警句哲理诗,而这类型的作文在最近几年的高考中占的比例颇重,同学们请看以下数据:(幻灯片展示) 2012年17套高考卷,其中4套为名言警句哲理类材料作文(四川卷、江苏卷、山东、福建卷) 2013年18套高考卷,其中5套为名言警句哲理类材料作文(浙江卷、四川卷、福建卷、安徽卷、湖北卷) 2014年18套高考卷,其中3套为名言警句哲理类材料作文(浙江卷、四川卷、江苏卷) 2015年15套高考卷,其中4套为名言警句哲理类材料作文(上海卷、江苏卷、浙江卷、福建卷) 2016年9套高考卷,其中1套为名言警句哲理类材料作文(江苏卷) 2017年9套高考卷,其中1套为名言警句哲理类材料作文(全国二卷) 虽然今年只有一套这类作文,但考试范围很广,我们重庆就是考的这套试卷。 同学们一定很好奇老师们是怎么打分的吧?现在给同学们展示一下我们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 一、定标准(幻灯片展示:定标准)(学生齐读) 先定等级,后给分数 1、以审题立意定一个基本等级 一类作文56~60分:“切合题意”,审题准确,立意深刻、新颖、独到,文章有亮点 二类作文49~55分:“符合题意”,审题准确,立意正确, 三类作文43~48分:“基本符合题意”,审题大体准确,立意基本明确 四类作文36~42分:“偏题”,审题立意游离材料中心,不合要求 五类作文0~35分:“跑题”,完全脱离题意、指向、范围、要求 2、以亮点(结构、逻辑、语言、内容)确定分数高低 原则:审题立意评等级后,凭亮点只能上下浮动一个等次。 同学们看看,划分这个评分标准的重要依据是什么? 明确:审题立意。 所以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是: 1、明确审题立意的概念及相关要求。(再挑战高难度)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之名言型材料作文“争与不争”审题分析与例文导写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休谟 一匹马如果没有另一匹马紧紧追赶并要超过它,就永远不会疾驰飞奔。——奥维德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争与不争,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解析】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三句名言构成,围绕“争与不争”展开。休谟和奥维德的话主要阐释了“竞争”的重要性。《道德经》的观点是“不争”——“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意即大智慧者(圣人)只做事,不争夺名利地位。“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是说,只做事而不争夺名利地位的人,别人无法与之相争。 分析材料可知,休谟的话强调了高尚的竞争对培养和锻炼人的才能的重要作用;奥维德用形象的语言从反面强调了竞争对事物、对社会进化发展的作用;而在老子的眼中,不争是人生的高境界,是大智慧者的处世方式,主张以淡然的态度对待人生。可见,“争”与“不争”这一话题,具有思辨性。“争”具有进步意义: ①竞争不可避免、竞争无所不在,若我们消极懈怠,不思进取,必将被时代抛弃。 ②竞争对个人的意义:竞争源于压力,产生动力,竞争对个人的激励鞭策作用,让人不再懈怠;竞争能让我们更加努力拼搏进步;竞争使人更勇敢;竞争能增强人的自信心;竞争激发个人潜力。 ③竞争对社会家国的意义:竞争使大家各呈奇技,各出精品,给各行各业带来活力,让国家在竞争中不断强大,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敢于竞争,直面竞争,在竞争中赢得先机,占据优势,国家与民族才能兴旺发达。当然,“争”也要注意度,要理性竞争。竞争的本质是输赢,竞争的精神是参与,竞争的条件是平等,竞争

言论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言论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考作文采用言论作为材料的,多是名人语录或哲理性的语言。言论类材料作文采用名人语录或哲理性语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会比其他题目难;哲理思辨语言材料,抽象程度高,道理深奥,作文难度较大。 言论类材料作文题加强哲理思辨、突出哲学思考,符合未来发展要求,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这类的审题立意是作文的关键。 一、抓关键词句法 抓住了关键词语,也就圈定了立意的围,并以此将言论材料作文转化为话题作文,对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中心论点就有了。关键词语往往是命题者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是命题者的情感倾向、命题意图的体现。 例1.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关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道作文题所给材料是一句名言,思考的角度有三:一是“人生的一切变化”“由光明和阴影构成”,二是“人生一切魅力”“由光明和阴影构成”,三是“人生一切美”“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综合分析,该名言的关键词应是“光明和阴影”。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光明”可指(胸襟)坦白,没有私心;可比喻正义的或有希望的。“阴影”的比喻义可以是心理上不够开朗乐观,感到压力缠身;还指心灵与修养方面的弱点或不顺利的生活境遇等,如人生的逆境,挫折等。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伴相随。为此,这道作文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1)阴影价值类:因为有了阴影,光明显得炫目。 (2)辩证关系类:光明和阴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阴影的光明只是一团耀眼的白光,没有生机等。 (3)人生价值类:种种历练和高楼大厦就正好体现了人生的价值;战胜阴影的过程,就是挑战人生,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4)快乐人生类:遇到磨难和艰辛,不要灰心丧气,摆脱心灵上的阴影,勇敢寻找光明,让人生拥有快乐和成功等。 根据以上分析可见,名言警句材料作文审题时可以抓关键词句,挖掘其喻意,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即其隐含义,同时,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例2.“蚕吃桑叶,所吐者丝也,非桑也;蜜蜂采花,所酿者蜜也,非花也。学习亦然。” 这里列举的两类事物,共同点都是吸收、消化、创新;再参考后一句提示,材料的中心应该是“在学习上,只有广泛地获取知识,并体会理解,才能学有所得,有所创新。” 二、求同析异法 这个方法,也是运用在多则材料的作文中的。 例3.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谚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童谣 三个警句从正反两方面阐释了合作的作用,“合作”即三则材料的共同点。 由此可见,多则名言警句的审读,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在的相同点,进而在相同之处立意,我称之为“异中求同”法。

2021届高考作文: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示例

高考作文名师课堂: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示例 依照材料构成的内在差异,名言警句类的材料作文大体可区分为单一型材料、复合型材料、矛盾型材料三种类型。后两种材料的区别,在于复合型材料由几个意义相近的名言警句组合而成,内容上互为补充,使意义表达更为严谨丰富;矛盾型材料则由几个看似观念相反相对的名言警句组合而成,每一个句子都拥有一个独特的表述视角。材料构成不同,则审题立意时的关注点亦有不同。 一、单一型名言:把握关键词,深挖隐语意义 单一型名言警句,往往只围绕一个关键词表达一种指向清晰的价值判定。这个关键词,必然构成写作的核心论题。审题立意时,考生只能围绕这个关键词展开思考。一旦脱离了这个关键词,则所有的思考都必然行走在偏离写作目标的道路上。 另外,既然是名言警句,其内在的价值判定就必然经受过岁月的考验,在绝大多数时空中被证明确有价值。写作该类型的材料作文时,考生应尽量遵循该名言警句的意义,不要反弹琵琶。至于写出来的作文的高下差异,则在于对该名言的隐语意义的挖掘程度。思考得越丰富,挖掘得越深刻,作文也就越具有思想性。 【名题精选1】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鲁迅《无声的中国》 本则名言中的关键词很清楚:调和。围绕这一关键词,鲁迅先生描述了一种社会现象,借此既阐释了“调和”的特定意义,也表达出对这样一种现象的价值判定。 我们知道,鲁迅在他的杂文和小说中,最善于剖析普遍存在于中国人灵魂上的“劣根性”。他这句话正是对“调和”这一“劣根性”的形象展示。围绕这句话写作时,考生首先应该明白,对材料中的“调和”行为,鲁迅是持不认同的态度的。基于这一事实,考生便不必从认同的角度来分析这个材料。 下面的立意,均可作文本次写作的基本观点:

中高考高分作文技巧:名言金句及主题解读

中高考高分作文技巧:名言金句及主题解读写作文的时候,如果能正确使用一些名人名言,不仅能为作文增光添彩,还能增加阅卷老师的好感,为作文提分!今天,周报君给大家整理的这份名言素材,高级又好用,而且还有详细解读,还不收藏起来! 1.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董仲舒 适用主题:用以描写求学态度,学习不可傲慢,对君子品行的讨论等作文立意。如2013年山东卷《咬文嚼字》等。语出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大意为:有修养的人不隐藏自己的短处,不知道就去问,不会的就学习。示例:《春秋繁露》有言: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真正优秀的人从来不满足于自己原有的知识,不刻意隐藏自己的短处,而是如乔布斯那般,“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不断地积累和学习。 2.我什么也不否认,但我怀疑一切。——拜伦 适用主题:怀疑精神,敢于挑战真理,实践出真知,对前人的智慧心怀敬畏等主题。例如2009年广东卷《谈谈你对常识的认识》,2015年江苏卷《智慧》。对待我们学到的知识,我们既不应该盲目自大,不加以理解就否认一切;也不应该盲目相信,不假思索就全盘接受。 3.一思尚存,此志不懈。——胡居仁 适用主题:关于形容一个人的坚持与初心,对人民公仆的敬意,于平凡中坚守责任,讨论家风或敬业等作文主题。比如2017年全国卷《我看高考》,2012年北京卷《火车巡逻员的故事》。示例:一思

尚存,此志不懈。无论是“二十载铸就大国重器”的南仁东老先生,还是不停践行警察誓言直至殉职倒下的朱国茂警官,都在告诫着你我,在这灯红酒绿与声色犬马的浮躁时代,总有人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最初的真诚与感动。 4.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陶渊明 适用主题:对生与死、得与失、荣与辱、是与非等问题的探讨,以及形容在历史长河前个人的渺小等立意。如2012年天津卷《清水还是浊水》、2013年四川卷《平衡的生活》。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曹操曾权倾朝野,戎马一生,临终前的一句话却是:“这江山,谁也带不走。”纵你雄韬伟略,纵你似彭祖活够八百岁,结局都是一样的。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5.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梁启超 适用主题:关于自立自强、描写国家变化等作文立意。比如可用于2017年全国卷I《中国关键词》。这句话来源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6.物质不是不好,不好的是没有抗衡的力量。——蒋勋 适用主题:名利金钱,发展过火的事物,浮躁风气。 7.旬月里来去,日子都是可以歌唱的旧事。——林徽因

高考语文 作文预测30题(材料+审题+立意+优秀范文+范文评析)根据名言警句写作文素材

摘要:2013高考作文预测30题:根据名言警句写作文。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写一篇文章。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尼采曾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和体验呢?在阅读上面材料基础上确定文章的立意,题目自拟,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得少于800字。不得宿构或抄袭。 【写作导引】 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名人所说的谚语、格言等都可以叫名言警句。 这类新材料作文,命题者往往提供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作为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给予的名言或话语的深刻含意。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义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渗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内在含义,从中悟出与生活相关的道理,构思时可就人生的某一个侧面写出自己的哲理思考,行文时可巧借意象作为载体以形象说理,以此作为立论的切入点。 比如,2010年高考山东卷:“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这道作文题所给材料就是一句名言,审题时抓住名言中的关键词“光明和阴影”,从中悟出“光明”的比喻义“正义的或有希望的”,“阴影”的比喻义“心理上不够开朗乐观,感到压力缠身;还指心灵与修养方面的弱点或不顺利的生活境遇等,如人生的逆境、挫折等”。由此入手,该材料作文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立意了。 名言警句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捕捉关键语句。新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语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要求里,抓住这些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新材料作文中的关键语往往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是命题者或材料中有关评议性语言,它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考生只要留心揣摩不难窥出其中端倪。 2.注意由表及里。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由表及里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义,挖掘出喻意。 3.善于由此及彼。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如果是多则名言警句,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在相同之处立意;也可以“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立意。 本道作文题有两则名言,在名言之后,命题者用“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或体验呢?”这一关键性问句,提示我们感受世界的美好不仅在半高处,也可在山的不同角度去感受。所以,我们可以循着命题者的提示从不同角度思考,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写出自己的认识和体验。 抓住第一句名言中的“绝顶”可立意为:从山顶看,美尽收眼底。依据一些诗句可以思考某些深层内涵:从山顶看,是为了“欲穷千里目”,目光远大、心胸开阔,就会感受世界的美好;从山顶看,可“一览众山小”,就会感受、认识到自己的美好,增强自信心;从山顶看,则“不畏浮云遮望眼”,头脑清醒,不受蒙蔽,才会感受生活真实的美。 也可以抓住第二句名言中的“半高处”立意:从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半高处有余地,留有美好的想象和向往,而不是一览无余。在文学、艺术上,半高处则表现为含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