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电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新版)

静电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新版)

静电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新版)
静电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新版)

静电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新

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00

静电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新版)

两起静电事故及分析(1)

1.静电引爆醋酸乙烯事故案例分析

2002年12月,在江苏丹阳某厂浆料车间,工人用真空泵吸醋酸乙烯到反应釜,桶中约剩下30kg时,突然发生了爆炸,工人自行扑灭了大火,1名工人被烧伤。经现场察看,未发现任何曾发生事故的痕迹,电器开关、照明灯具都是全新的防爆电器。吸料的塑料管悬在半空,管子上及附近无接地装置,还有一只底部被炸裂的铁桶。

此案例为较典型的静电事故,此次爆炸事故的原因是:醋酸乙烯的物料在快速流经塑料管道时产生静电积聚,当塑料管接触到零电位桶时,形成高底压电位差放电,产生火花引爆了空气中的醋酸乙烯蒸气。具体分析如下:

(1)醋酸乙烯是无色液体,有挥发性,曝光容易聚合成固体。

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热、氧化剂有火灾危险。闪点:-7.78℃;爆炸极限:2.6%-13.4%。属于易燃液体。

(2)物料在管道输送过程中有静电积聚现象,塑料管由于其导电性能差,使静电积聚情况更加严重,物料中及塑料管壁上含有高位静电。

(3)醋酸乙烯蒸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气体。

(4)当带有高位静电的塑料管接触到铁桶时,形成放电,产生火花,引爆可燃性混合气体。

2.静电引爆可燃性混合气体的事故案例分析

2002年7月,江苏姜堰某厂二车间的离心机(封闭式),在刚开始分离从搪瓷反釜卸出的W-100-1纺织用抗氧化剂和甲苯溶剂时突然发生爆炸,致使1名职工死亡,1名职工重伤。

调查发现此物料经过23小时不停地机械搅拌,又经过塑料导管直接送入离心机,离心机转鼓内垫有非导电体的化纤过滤布袋。因此可以判断,经长时间搅拌,含有甲苯溶剂的物料产生静电积聚,快速流经塑料管道时得到加强,当物料进入离心机时带有很高的电

位。但如果没有电火花是不能引爆的。我国安全工程专家崔克清教授指出,低电位点是转鼓上部暴露的螺丝,当物料冲击到离心机的转鼓时,高压电位与螺丝顶端的零电位形成高低压电位差放电,产生火花引爆了离心机内混合性爆炸气体。具体分析如下:(1)物料在反应釜中经长达20多小时机械搅拌,积聚了静电,由于该釜是搪瓷反应釜,所积聚的静电不能通过反应釜接地线入地,物料中含有高位静电。

(2)反应釜与离心机进料口采用塑料管道连接,由于塑料管为绝缘体,当反应釜内的物料快速流经连接管时,原料液中积聚的静电不但不能得到有效地释放,反而因为快速流动得到增强。

(3)该离心机脱液和甩干物料为甲类易燃液体甲苯溶剂、

W-100-1。甲苯的闪点为4℃,(易燃液体的燃点高于闪点1-5℃),易挥发,具有快速成流动时易产生和积聚静电的特性。从反应釜中放出的物料的温度是10℃左右,具备了闪燃和可燃条件。

(4)离心机中的空气和甲苯蒸气迅速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甲苯的爆炸极限为1.2%~7%(V)。

(5)离心机中过滤袋材质为丙纶纤维,是非导电体,不能将物料中的静电传导到离心机金属转毂而后及时入地。加之,过滤布袋未能遮盖住转毂罩壳顶部的螺栓,带有高压静电的物料与紧固螺栓顶端的零电位形成高低压电位差,在此具备了放电条件,发生放电现象并产生电火花,引爆了离心机内爆炸性混合气体。

由上述两起事故的分析可以看出,由静电引起的事故有三个因素:一是有大量电荷的积聚,这常在管道输送过程中产生;二是有零电位点,这些地方易被忽视;三是周围有可燃性气体,很多化工原料的蒸气可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混合气。在生产中如果注意防止这三个因素同时具备,就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静电的产生及防范措施(2)

1.静电的产生

当物料在管道中流动时,摩擦的机械能转化为静电能,物料与管道摩擦界面会形成电偶电层。随着液体的流动,会使液体成为带电液流。若物料的导电率小,绝缘性能好,则能良好地保持电能,静电在短时间内不能消除。如果管道足够长,则液流电流将趋近于

静电事故案例剖析

静电引起甲苯装卸槽车爆炸起火事故 某年7月22日9时50分左右,某化工厂租用某运输公司一辆汽车槽车,到铁路专线上装卸外购的46.5t甲苯,并指派仓库副主任、厂安全员及2名装卸工执行卸车任务。约7时20分,开始装卸第一车。由于火车与汽车槽车约有4m高的位差,装卸直接采用自流方式,即用4条塑料管(两头橡胶管)分别插入火车和汽车槽车,依靠高度差,使甲苯从火车罐车经塑料管流入汽车罐车。约8时30分,第一车甲苯约13.5t被拉回仓库。约9时50分,汽车开始装卸第二车。汽车司机将车停放在预定位置后与安全员到离装卸点20m的站台上休息,1名装卸工爬上汽车槽车,接过地上装卸工递上来的装卸管,打开汽车槽车前后2个装卸孔盖,在每个装卸孔内放入2根自流式装卸管。4根自流式装卸管全部放进汽车槽罐后,槽车顶上的装卸工因天气太热,便爬下汽车去喝水。人刚走离汽车约2m远,汽车槽车靠近尾部的装卸孔突然发生爆炸起火。爆炸冲击波将2根塑料管抛出车外,喷洒出来的甲苯致使汽车槽车周边一片大火,2名装卸工当场被炸死。约10min后,消防车赶到。经10多分钟的扑救,大火全部扑灭,阻止了事故进一步的扩大,火车槽基本没有受损害,但汽车已全部烧毁。 二、背景材料 据调查,事发时气温超过35℃。当汽车完成第一车装卸任务并返回火车装卸站时,汽车槽罐内残留的甲苯经途中30多分钟的太阳暴晒,已挥发到相当高的浓度,但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直接灌装甲苯。 没有严格执行易燃、易爆气体灌装操作规程,灌装前槽车通地导线没有接地,也没有检测罐内温度。 三、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是装卸作业没有按规定装设静电接地装置,使装卸产生的静电火花无法及时导出,造成静电积聚过高产生静电火花,引发事故。 (2)间接原因高温作业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因而引发爆炸事故。 事发时气温超过35℃。当汽车完成第一车装卸任务并返回火车装卸站时,汽车槽罐内残留的甲苯经途中30多分钟的太阳暴晒,已挥发到相当高的浓度,但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直接灌装甲苯。 四、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1)立即开展接地静电装置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加强安全防范,严防类似事故的发生。(2)完善全公司安全规章制度。事故发生后,针对高温天气,公司明确要求,灌装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除做好静电设施接地外,在第二车装卸前,必须静置汽车槽车5min以上或采取罐外水冷却等方式,方可灌装。 (3)进一步健全全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充实安全管理力量,落实好安全责任制,强化安全管理手段和措施。

防止静电危害的基本措施

防止静电损害的基础程序 防止静电首先要设法不使静电发作;对已发作的静电,应尽量限度,使其达不到伤害的水准。其次使发作的电荷尽快泄露或中和,从而撤销电荷的多量储蓄积累。 1、减少辩说起电 在传动装置中,应减少皮带和此别传动件上的打滑景象。如皮带要松紧适合,保持未必的拉力,并抗御过载运行等。选用的皮带应只管即便接纳导电胶带或传动遵从较高的导电的三角胶带。在运送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和易燃易爆物体的设施上,应接纳直接轴(或联轴节)传动,一般不宜接纳皮带传动;如紧要皮带传动,则必须采纳有效的防静电程序。 限度易燃和可燃液体的流速,大约大大减少静电的发作和储蓄积累。当液体平流时,发作的静电量和流速成正比,且和管道的内径大小有关;当液体紊流时发作的静电量和流速的1.75次方成正比,并和管道内径的o.75次方成正比。 当前,世界各国管束流速的规范尚不统一。 归正,在必然流速时,不但要考虑管道的内径,并且要留神流体的本质、所含杂质的成分和数目、管道的材质等各种成分的影响。 在管道中忽忽不乐的可燃液体,纵然有较高的平均电荷密度,但每每因为管道内有较大电容,实在不显露出有较高的电压,且在管道中又因为没有空气,以是不会引起焚烧和爆炸。在这种情况下,诚然静电在管道秘闻实在不构成伤害,但其严重的损害却主要是在管道的出口处,这是必须引起重视的。 2、静电接地 静电接地的劝化是泄放导体上可能会聚的电荷,使导体和大地等电位,使导体间电位差为零。 A.静电接地情理 静电接地即是用接地的办法供给一条静电荷泄露的通道。理论上,静电的发作和泄露是并行的,是给带电体输出和输出电荷的历程。物体上所储蓄积累的静电电位,当对地电容未必时,纯粹取决于物体的起电量和泄露电量之差。此中静电起电速率是一个随机变量。随年光变更大约很急速地添加,也可能急巨变更。为了确保物体静电安全,就以泄露(接地)的办法来管理。 静电接地的使用领域是有条件的,实在不是全部物体带电均大约借助于接地的办法来管理。一般说来,可能引动怒灾、爆炸相危及安全的场所的金属导体、设施,属于静电导体的非金屑材料、人体都必须发展静电接地。同时还需考虑全细碎接地的标题,否则接地反而会构成静电放电景象。例如,当处于绝缘形状的带电人体(或物体)和接地体濒临或构兵时,发作放电火花。相通,接地的人体(或物体)濒临带电的孤独导体时,雷同会发作火花放电。 B.静电接中央式 (a)直接接地直接接地即是电气接地,即用金属导线把带电体直接和接地要线连贯起来。 (b)间接接地 间接接地即是使金属以外的物体发展静电接地,将其表面的全部或局部和接地体严实相接的一种接中央式。大概说,经由存在未必电阻值的静电导体将带电体和接地体连贯起来。 3、高涨电阻率 当肉体的电阻率小于106 Ω.cm时,就大约防止静电荷的储蓄积累。 A.添加导电填料 用掺入导电功能良好的肉体的办法来高涨其电阻率。如在橡胶的炼制历程中,掺入未必的石墨粉,使之成为导电橡胶;在塑料生制造中,掺进大批的金属粉末和石墨粉使之成为低电阻性塑料;在财制造用油中,掺以大批的酒精或微量的醋酸;在苯中注入一些油酸镁等金属皂,均能高涨其电阻率。 B.接纳防静电剂 防静电剂以油脂为材料,主要成分为季胺盐,它的劝化是化纤、橡胶、塑料等物体的表面吸附空气中的水份,添加导电率。如SN阳离子抗静电油剂,在聚乙烯化纤纺织和聚乙烯醇合成纤维抽丝历程中,只

静电事故预防技术_1

编号:SM-ZD-60007 静电事故预防技术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静电事故预防技术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静电的特性度危害 1.静电的产生 最常见产生静电的方式是接触分离起电。当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10-8cm时,将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当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能产生静电。 下列工艺过程比较容易产生和积累危险静电: (1)、固体物质大面积的摩擦; (2)、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粉体物料的筛分、过滤、输送、干燥过程;悬浮粉尘的高速运动; (3)、在棍合器中搅拌各种高电阻率物质; (4)、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高速流动、液体喷出管口、液体注入容器; (5)、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气在管道中流动或由管口喷出时;

(6)、穿化纤布料衣服、穿高绝缘鞋的人员在操作、行走、起立等。 2.静电的特点 (1)、静电电压高。静电能量不大,但其电压很高。固体静电可达20×104V以上,液体静电和粉体静电可达数万伏,气体和蒸气静电可达10000V以上,人体静电也可达10000V以上。 (2)、静电泄漏慢。由于积累静电的材料的电阻率都很高,其上静电泄漏很慢。 (3)、静电的影响因素多。静电的产生和积累受材质、杂质、物料特征、工艺设备(如几何形状、接触面积)、和工艺参数(如作业速度)、、湿度和温度、带电历程等因素的影响。 由于静电的影响因素多,静电事故的随机性强。 3.静电的危害 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也可能给人以电击,还可能妨碍生产。其中,爆炸或火灾是量大的危害和危险。 (二)、防静电措施

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

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 冲床事故 事故经过 1998年10月,某厂冲压车间吴某,在60吨冲床上冲件时,不用取放工具,而直用手取放工件,吴某的手还未从冲头底下退出时,制动机构突然失灵,冲头下降,把吴某右手食指冲掉一节,中指冲掉2节的重伤事故。 原因分析: 吴某不用取放工具,用手直接放取工件,制动机构失灵造成断指事故。对操作者进行安全教育,严格遵守操作教程,严禁用手直接放取工件,要经常监督检查违章行为。有关部门要对冲床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是制动机构的检查,发现失灵,要立即检修,确保冲床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事故经过 1976年11月3日,某中板厂精整车间职工孙某(男、25岁)在用钢卷尺对3号剪床上的钢板进行测量时,已停止动作的剪床突然动作,将孙某右手臂从关节处切断,造成三级伤残。 原因分析: 1、设备控制系统失灵,意外动作; 2、设备维护、点检不认真,对存在的隐患没及时发现。 安全点检,是杜绝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马马乎乎,敷衍了事,终将逃脱不了灾难的 惩罚 电焊事故 事故经过 某厂有位焊工到室外临时施工电焊,焊机接线时因无电源插座,便自己将电缆每股导线头部的漆皮刮掉,分别弯成小钩挂到露天的电网线上,由于错把零线接到火线上,当他调节焊接电流用手触及外壳时,即遭电击身亡。 原因分析: 机外壳本来是接到电源零线的,由于焊工不熟悉有关电气安全知识,将零线和火线错接,导致焊机外壳带电,造成触电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 某造船厂有一位年轻的女电焊工,正在船舱烧电焊,因船舱内温度高而且通风不好,身上大量出汗,帆布工作服和皮手套已湿透。在更换焊条时触及焊钳口,因痉挛后仰跌倒,焊钳落在颈部未能摆脱,造成电击,事故发生后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原因分析 1、焊机的空载电压较高超过了安全电压。。 2、船舱内温度高,焊工大量出汗。人体电阻降低,触电危险性增大 3、触电后,未能及时发现,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较长,使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受到严重破坏,所以,抢救无效。 事故经过

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

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 1 目的 加强防静电设施维护管理,防止静电引起火灾、爆炸事故,避免或减少因此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一步规范液体原料、产品在生产、运输、贮存、使用过程中静电危害的管理。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防静电设施和作业活动的管理,并适用于防静电接地设施使用、安装、检测等全过程。 3 职责 3.1 动力车间负责是防静电设施管理归口部门;负责防静电设施的维修、改造、检测等过程的管理工作;参与由于静电引起的相关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3.2 安环部组织相关的静电培训和培训工作,负责日常静电跨接和静电接地的督察,负责防静电接地设施的年检工作。组织由于静电引起的相关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3.3各车间、部门负责所属范围内的防静电设施的使用、日常维护保养及防腐工作,保证防静电设施完好;负责日常生产过程中防静电的过程管理。 4 内容 4.1 设计与安装 4.1.1防静电设计与安装应严格遵照《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技术规定》和《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等相关规范要求执行。 4.1.2 生产、贮存和装卸易燃液体的设备、管道、贮罐、槽车等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4.1.3 所有防静电接地线必须坚固可靠,接地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10mm2,单独的防静电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与其它目的的接地极共用时应满足其他接地及的技术要求。 4.1.4在设备、管道上作机械固定用的金属螺栓,可兼作被固定物体的静电跨接用。如需要另做静电跨接线时,可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多股铜芯绝缘电线。4.1.5大型移动设备的接地支线,应选用截面不小于10mm2的铜芯软绞线或铜芯

化工生产中的静电事故预防

化工生产中的静电事故 预防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化工生产中的静电事故预防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要使用并输送易燃易爆物料。由于工艺、装置或人员的因素会产生静电,如果静电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有可能酿成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2000年12月12日,某厂浆染车间,用真空泵将储槽内的醋酸乙烯吸到反应釜中,当储槽内的醋酸乙烯约剩30kg时,突然发生爆炸。1名职工在扑救大火时被烧伤。事故现场未发现产生明火的火源点,现场电器开关、照明灯具均为防爆型,吸料的塑料管悬挂在半空中,所用塑料管及附近无接地装置,储罐底部被炸裂。经分析,醋酸乙烯在快速流经塑料管道时产生静电积聚,当塑料管接触到零电位储罐时,形成高低压电位差放电,产生的静电火花引爆了空气中的醋酸乙烯蒸气,发生爆炸。 2002年7月10日,某饲料添加剂厂,1号环氧乙烷贮槽在正常运行时,突然开裂,导致使液态环氧乙烷喷出汽化,发生爆炸,造成2人死亡、4人重伤、1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640万元,其它损失178万元。经分析,1号环氧乙烷贮罐属非法自制容器,制造质量低劣,焊缝与钢板存在严重缺陷,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合成车间没有设计、安装防静电接地装置,环氧乙烷泄漏汽化后,积聚电荷无法排除,静电火花引发环氧乙烷爆炸事故;装有环氧乙烷的槽罐车,没有及时开走脱离事故现场,导致事故扩大。 静电的危害及形式

在工农业生产中,静电具有很大的作用,如静电植绒、静电喷漆、静电除虫等,同时由于静电的存在,也会产生一些危害。其中,爆炸和火灾是静电的最大危害。静电的能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且易放电,会出现静电火花,在易燃易爆的场所,可能因此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静电还可能导致电击,可能发生在人体接近带电物体的时候,也可能发生电击后引发坠落、摔倒等二次事故,还会引起职工紧张,影响工作;在某些生产工程中,不消除静电,将会影响仪器设备正常运转或降低产品质量,还可能引起电子自动元件误动作,引发二次事故。 在化工企业,产生静电主要有4种形式。一是物料流动产生静电积聚。化工企业使用的甲苯、异丙醚、乙酸乙酯、甲醇、酒精等多种易燃易爆有机溶剂,在槽车卸入贮罐、贮罐装入中转桶、中转桶输入反应釜、反应釜放到离心机或分层中转桶过程中,如果使用的是没有静电导去功能的塑料管或静电导去不畅的金属管,而且物料的流速大于 4.5m/s,则会产生静电。随着物料流过时间的延长,静电产生积聚;二是物料在旋转过程中产生静电。如果设备的导电性能不佳,各车间反应釜、离心机内的物料,在长时间高速旋转的过程中易积聚静电;三是物料在快速运输过程中,如果运输设备没有可靠接地,由于剧烈晃动,也易产生静电积聚;四是化纤、毛料服装在穿、脱或肢体晃动过程中易摩擦产生静电,化纤、毛料毛巾或布片在擦拭设备、阀门、管道过程中也可产生静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学习资料概要

第一章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基本知识 第一节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危险: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危险、危害因素:能造成人员伤亡或影响人体健康、导致疾病和对物造成突发性或慢性损坏的因素。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一、生产活动中主要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 (一)危险、危害因素的产生 1、能量、有害物质: 2、失控: 1)故障: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运行中由于性能(含安全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包括安全功能)的现象。 2)人员失误:人在生产中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有如下十三种: ⑴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⑵安全装置失效 ⑶使用不安全设备 ⑷手代替工具操作 ⑸物体存放不当 ⑹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⑺攀座不安全位置 ⑻在吊物下作业(停留)

⑼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清扫) ⑽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⑾不使用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或用具 ⑿不安全装束 ⒀对易燃易爆品等危险品处理错误 3)管理缺陷管理缺陷是影响失控的重要因素 4)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发生失控的间接因素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 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6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3816-1992)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⑴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 ⑵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⑶电(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 ⑷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 ⑸振动(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 ⑹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辐射、γ射线、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主电场)⑺动力物(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

防静电国家标准

. 一、国家标准(GB,GB/T,GBJ) ? GBJ 79-1985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 GB 6951-1986 轻质油品装油安全油面电位值 ? GB/T 6833.3-19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 GB/T 11210-1989 硫化橡胶抗静电和导电制品电阻的测定 ? GB 12014-1989 防静电工作服 ? GB/T 1410-1989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及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GB 12158-1990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 GB/T 12582-1990 液态烃类电导率测定方法( 精密静电计法) ? GB/T 12703-1991 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 ? GB 13348-1992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 GB/T 14288-1993 可燃气体与易燃液体蒸气最小静电点火能测定方法? GB/T 50174-1993 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 GB 4385-1995 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 ? GB/T 15463-1995 静电安全名词术语 ? GB/T 6539-1997 航空燃料与馏分燃料电导率测定法 ? GB/T 2439-200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导电性能和耗散性能电阻率的测定 ? GB/T 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 GB 6950-2001 轻质油品安全静止电导率 ? GB 4655-2003 橡胶工业静电安全规程 二、国家军用标准(GJB) ? GJB/Z 25-1991电子设备和设施的接地、搭接和屏蔽设计指南 ? GJB 1649-1993电子产品防静电放电控制大纲 ? GJB 2527-1995弹药防静电要求 ? GJB 2605-1996柔性热密封防静电阻隔材料规范 ? GJB 3007-1997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 GJB/Z 86-1997静电放电防护包装手册 ? GJB/Z 105-1998电子产品防静电放电控制手册 三、电子行业标准(SJ,SJ/T) ? SJ/T 10147-1991集成电路防静电包装管 ? SJ 20154-1992 信息技术设备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 ? SJ/T 10533-1994 电子设备制造防静电技术要求 ? SJ/T 10630-1995 电子元器件制造防静电技术要求 ? SJ/T 10694-1996 电子产品制造防静电系统测试方法 ? SJ/T 11159-1998 地板覆盖层和装配地板静电性能的试验方法 防静电相关国家标准及其它标准 电子行业防静电技术资料中外标准汇编 GB1410-89《固体电工绝缘材料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试验方法》 GB1692-81《硫化橡胶绝缘电阻率的测定方法》西北橡胶工业制品研究所 GB2439-81《导电和抗静电橡胶电阻率(系数)的测定方法》沈阳第四橡胶厂 GB3684-83《运输带导电性规范和试验方法》青岛橡胶工业研究所 GB4386-84《防静电胶底鞋、导电胶底鞋电阻值测量方法》北京市劳保所 GB4385-84《防静电胶底鞋、导电胶底鞋安全技术条件》北京市劳保所 GB4655-84《橡胶工业静电安全规程》GB6950-86《轻质油品安全静止电导率》北京市劳保所 GB6539-86《轻质石油产品电导率测定法》石化研究院,北京市劳保所 GB6951-86《轻质油品装油安全油面电位值》北

静电事故预防技术参考文本

静电事故预防技术参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静电事故预防技术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静电的特性度危害 1.静电的产生 最常见产生静电的方式是接触分离起电。当两种物体 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10-8cm时,将发生电子转移, 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当 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能产生静电。 下列工艺过程比较容易产生和积累危险静电: (1)固体物质大面积的摩擦; (2)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粉体物料的筛分、过 滤、输送、干燥过程;悬浮粉尘的高速运动; (3)在混合器中搅拌各种高电阻率物质;

(4)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高速流动、液体喷出管口、液体注入容器; (5)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气在管道中流动或由管口喷出时; (6)穿化纤布料衣服、穿高绝缘鞋的人员在操作、行走、起立等。 2.静电的特点 (1)静电电压高。静电能量不大,但其电压很高。固体静电可达20×104V以上,液体静电和粉体静电可达数万伏,气体和蒸气静电可达10000V以上,人体静电也可达10000V以上。 (2)静电泄漏慢。由于积累静电的材料的电阻率都很高,其上静电泄漏很慢。 (3)静电的影响因素多。静电的产生和积累受材质、杂

19个经典的安全相关事故案例

有关事故案例 生命是宝贵的,健康是重要的,不可能每个员工都去亲身体验事故,因此,学习事故案例,从中得到启迪,设想危险,未雨绸缪,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好方法。 为从这些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的事故中吸取教训,使这些事故成为前车之鉴,预防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并能举一反三,进一步促进公司安全生产,给公司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特搜集了与我公司相关的一些事故案例汇集成册供公司员工学习。每个案例均有事故经过、事故原因、责任分析、教训及防范措施,以科学的态度,从理论上探讨其起因,并提出了防止事故发生的对策。案例的陈述力求简捷、清晰、突出主要线索和问题,注重实用性。 案例一操作车床违章未戴工作帽伤害事故 2004年6月8日,湖南某机械加工厂一名女工,在操作车床时严重违反安全规定,未戴工作帽,致使长发被旋转的工件缠绕,造成严重伤害事故。 一、事故经过 6月8日是星期天,应该是休息的日子,但是某机械厂由于实行了新的计件工资制,许多工人自发组织加班,以求增加收入。机加工车间女车工尹某,在车间领导安排她加班而她本人没有时间的情况下,擅自请在本厂当铸造工的丈夫替代操作车床。 这天11 时许,尹某从市场买菜回来,因考虑到丈夫车工技术不熟练怕出废品,连忙去车间探望。来到车间后不久,尹某发现车床刀架紧固螺钉松动,她在未停机的情况下,违章伸手去帮忙拧螺钉。由于尹某未按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戴工作帽,致使自己的长发被卷入车床丝杆上,待其丈夫发现时又不知道如何关掉车床电源开关,而是抱着尹某身体向后拉,结果头发越绞越紧。当另一工人发现并关掉车间总闸时,尹某满头秀发连同头皮已被全部撕掉,左耳也撕去一块,造成一起惨不忍睹的重伤事故。 二、事故分析 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一连串的违章,首先是尹某违反有关规定,擅自让其丈夫代替自己操作车床;其次是在未停机的情况下紧固螺钉,这也是安全操作规程严格禁止的;再次是操作车床不戴工作帽,导致长发被车床丝杆缠绕,造成严重伤害事故。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则是该厂安全管理工作太差,一连串的违章无人纠正、无人制止,估计在当天工人加班的情况下,工厂、车间领导可能无人到场,如果确实这样,就属于严重失职。 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类似于这样的事故,一般出现在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都不严格的中小企业,或者出现在加班、夜班等特殊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安全管理比较松懈,作业人员也比较容易马虎,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由此而比较容易发生事故。事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项政策或制度的推出,特别是与职工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或制度的推出,必然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例如实行计件工资,如果没有相应的质量保证办法,会造成残次品增加、质量下降;如果没有相应的安全管理办法,会造成忽视安全事故增多。这是从这起事故中应该吸取的一个教训。 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有: 1、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管理,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及时制止,并给予必要的处罚,同时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2、要求车工必须按规定穿好紧身合适的防护衣服,把袖口扣紧或者把衣袖卷起,把上衣扎在裤子里,腰带端头不应悬摆。不要穿过于肥大、领口敞开的衬衫或外套。留有长发时要戴防护帽或头巾,头巾或领带的端头要仔细塞好。 3、车床操作工在开动机床前,要详细检查机床上危险部件的防护装置是否安全可靠,润滑机床,并作空载试验。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前言 本标准是对GB12158 199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的修订。 本标准的第5、6、7、8章为强制性条文。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主要参考了PD CI.C/TR 50404: 2003《机械安全避免静电危害的指南和推荐规范》、AN-SI/ESD-S20.20一1999《建立一个静电放电控制大纲》、IEC79-20 1996-10《爆炸性气体的静电点燃危险性》。 本标准主要进行了以下修订: ——增加了相对湿度较低时静电危害容易发生,控制湿度可以防止静电危害发生的描述; ——增加了防止静电危害管理措施的要求; ——调整和增加了对静电消除器的使用规定; ——增加了对暴露表面、分层结构、金属网、防静电绳索或软管、金属链、恶劣天气、合成材料等因素的对应要求; ——修改了对管道施工中跨接的要求; ——增加了非金属材料制造罐、管道的表面电阻和体电阻率的界限要求; ——增加了人体静电的防护措施的内容; ——删除了附录中最小点燃能量数据,增加了质量浓度上下限; ——增加了多种物质的引爆、引燃的界限。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1 范围

本标准描述了静电放电与引燃,规定了静电防护措施、静电危害的安全界限及静电事故的分析和确定。 本标准适用于存在静电引燃(爆)等静电危害场所的设计和管理。其他的静电危害(如静电干扰、静电损坏电子元件)可以参考本标准的有关条款。 本标准不适用于火炸药、电火工品的静电危害防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950轻质油品安全静止电导率 GB 6951轻质油品装油安全油面电位值 GB 12014防静电工作服 GB/T 15463--1995静电安全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静电导体static conductor在任何条件下,体电阻率小于或等于1×106Ω·m(即电导率等于或大于1×10-6S/m)的物料及表面电阻率等于或小于1×107Ω的固体表面。 3.2 静电亚导体static sub-conductor 在任何条件下,体电阻率大于1×106Ω·m,小于1×1010Ω·m的物料及表面电阻率大于1×107Ω,小于1×1011Ω的固体表面。 3.3 静电非导体static non-conductor在任何条件下,体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1010Ω·m(即电导率小于或等于1×10-10S/m)的物料及表面电阻率等于或大于1×1011Ω固体表面。 3.4 最小点燃能量minimum ignition energy

防雷防静电安全规定

公司防雷防静电安全规定第一条为减少雷电、静电危害,保证安全生产,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防雷、防静电 1.石油库防雷、防静电的设施、装置等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石油库应绘制防雷、防静电装置平面布置图,建立台帐; 3.石油库的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应每年进行两次测试,并做好测试记录。接地线应做可拆装连接; 4.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应保持完好有效。当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设共用接地装置时,按最小值考虑,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5.铁路装卸油设施钢轨、输油管道、鹤管、钢栈桥等应按规范作等电位跨接并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6.压力储罐不设避雷针(线),罐区不宜装设消雷器; 7.严禁使用塑料桶或绝缘材料制作的容器灌装或输送甲、乙类油品; 8.不准使用两种不同导电性能的材质制成的检尺、测温和采样工具进行作业。使用金属材质时应与罐体跨接,操作时不得猛拉快提; 9.在爆炸危险场所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禁止在爆炸危险场所穿脱衣服、帽子或类似物; 10.不准在爆炸危险场所用化纤织物拖擦工具、设备和地面; 11.严禁用压缩空气吹扫甲、乙类油品管道和储罐,严禁使用汽油、苯类等易燃溶剂对设备、器具吹扫和清洗; 12.油罐、罐车等容器内和可燃性液体的表面,不允许存在不接地的导

电性漂浮物;油轮装油时,不准将导体放入油舱内。 13.储存甲、乙、丙A类油品储罐的上罐扶梯入口处、泵房的门外和装卸作业操作平台扶梯入口处等应设消除人体静电接地装置。 第三条要防止易燃、可燃液体的静电危害,必须消除静电引燃的条件: 1、有静电电荷的产生。 2、有足以产生引燃性放电的静电电荷的积聚。 3、有合适的火花间隙,使积聚的电荷以引燃的火花形式放电; 4、在火花间隙中必须有可燃性液体的蒸气-空气的混合物。 第四条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对贮存易燃、可燃液体的分类如下表所列: 进入储罐和槽车时对甲、乙类易燃、可燃液体的电阻率等于或少于108欧姆/米者不受本规定约束。 第五条甲、乙类液体进入贮罐和槽车时,初速不得大于1米/秒,当入口管浸没200毫米后可提高流速,最高不得超出6米/秒。 甲、乙类液体含水、含杂质以及两种以上油品混送时的初流速亦不得超过1米/秒。 甲、乙类液体经过添加抗静电剂,专门静电消除器,报警仪同时具备的流速可按6米/秒。 当液体输送管线上装有过滤器时,甲、乙类液体输送自过滤器至装料之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完整版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 B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前言 本标准是对GB12158 199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的修订。 本标准的第5、6、7、8章为强制性条文。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主要参考了PD /TR 50404: 2003《机械安全避免静电危害的指南和推荐规范》、AN-SI/一1999《建立一个静电放电控制大纲》、IEC79-20 1996-10《爆炸性气体的静电点燃危险性》。 本标准主要进行了以下修订: ——增加了相对湿度较低时静电危害容易发生,控制湿度可以防止静电危害发生的描述; ——增加了防止静电危害管理措施的要求; ——调整和增加了对静电消除器的使用规定; ——增加了对暴露表面、分层结构、金属网、防静电绳索或软管、金属链、恶劣天气、合成材料等因素的对应要求; ——修改了对管道施工中跨接的要求; ——增加了非金属材料制造罐、管道的表面电阻和体电阻率的界限要求; ——增加了人体静电的防护措施的内容; ——删除了附录中最小点燃能量数据,增加了质量浓度上下限; ——增加了多种物质的引爆、引燃的界限。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1 范围 本标准描述了静电放电与引燃,规定了静电防护措施、静电危害的安全界限及静电事故的分析和确定。 本标准适用于存在静电引燃(爆)等静电危害场所的设计和管理。其他的静电危害(如静电干扰、静电损坏电子元件)可以参考本标准的有关条款。

本标准不适用于火炸药、电火工品的静电危害防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950轻质油品安全静止电导率 GB 6951轻质油品装油安全油面电位值 GB 12014防静电工作服 GB/T 静电安全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静电导体static conductor在任何条件下,体电阻率小于或等于 1×106Ω·m(即电导率等于或大于1×10-6S/m)的物料及表面电阻率等于或小于 1×107Ω的固体表面。 静电亚导体static sub-conductor 在任何条件下,体电阻率大于1×106Ω·m,小于1×1010Ω·m的物料及表面电阻率大于1×107Ω,小于1×1011Ω的固体表面。 静电非导体static non-conductor在任何条件下,体电阻率大于或等于 1×1010Ω·m(即电导率小于或等于1×10-10S/m)的物料及表面电阻率等于或大于1×1011Ω固体表面。 最小点燃能量minimum ignition energy 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影响物质点燃的各种因素均处于最敏感的条件,点燃该物质所需的最小电气能量。 间接接地indirect static earthing 为使金属以外的静电导体、静电亚导体进行静电接地,将其表面的局部或全部与接地的金属体紧密相接的一种接地方式。 爆炸危险场所explosion endangered places

防静电国家标准

一、国家标准(GB,GB/T,GBJ) ? GBJ 79-1985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 GB 6951-1986 轻质油品装油安全油面电位值 ? GB/T 6833、3-19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 GB/T 11210-1989 硫化橡胶抗静电与导电制品电阻的测定 ? GB 12014-1989 防静电工作服 ? GB/T 1410-1989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及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GB 12158-1990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 GB/T 12582-1990 液态烃类电导率测定方法( 精密静电计法) ? GB/T 12703-1991 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 ? GB 13348-1992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 GB/T 14288-1993 可燃气体与易燃液体蒸气最小静电点火能测定方法? GB/T 50174-1993 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 GB 4385-1995 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 ? GB/T 15463-1995 静电安全名词术语 ? GB/T 6539-1997 航空燃料与馏分燃料电导率测定法 ? GB/T 2439-200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导电性能与耗散性能电阻率的测定 ? GB/T 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 GB 6950-2001 轻质油品安全静止电导率 ? GB 4655-2003 橡胶工业静电安全规程 二、国家军用标准(GJB) ? GJB/Z 25-1991电子设备与设施的接地、搭接与屏蔽设计指南 ? GJB 1649-1993电子产品防静电放电控制大纲 ? GJB 2527-1995弹药防静电要求 ? GJB 2605-1996柔性热密封防静电阻隔材料规范 ? GJB 3007-1997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 GJB/Z 86-1997静电放电防护包装手册 ? GJB/Z 105-1998电子产品防静电放电控制手册 三、电子行业标准(SJ,SJ/T) ? SJ/T 10147-1991集成电路防静电包装管 ? SJ 20154-1992 信息技术设备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 ? SJ/T 10533-1994 电子设备制造防静电技术要求 ? SJ/T 10630-1995 电子元器件制造防静电技术要求 ? SJ/T 10694-1996 电子产品制造防静电系统测试方法 ? SJ/T 11159-1998 地板覆盖层与装配地板静电性能的试验方法 防静电相关国家标准及其它标准 电子行业防静电技术资料中外标准汇编 GB1410-89《固体电工绝缘材料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系数与表面电阻试验方法》 GB1692-81《硫化橡胶绝缘电阻率的测定方法》西北橡胶工业制品研究所 GB2439-81《导电与抗静电橡胶电阻率(系数)的测定方法》沈阳第四橡胶厂 GB3684-83《运输带导电性规范与试验方法》青岛橡胶工业研究所 GB4386-84《防静电胶底鞋、导电胶底鞋电阻值测量方法》北京市劳保所 GB4385-84《防静电胶底鞋、导电胶底鞋安全技术条件》北京市劳保所 GB4655-84《橡胶工业静电安全规程》GB6950-86《轻质油品安全静止电导率》北京市劳保所 GB6539-86《轻质石油产品电导率测定法》石化研究院,北京市劳保所 GB6951-86《轻质油品装油安全油面电位值》北

防止静电危害的规定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38129 防止静电危害的规定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防止静电危害的规定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 严格按规定的流速输送易燃易爆介质。 2) 易燃易爆介质输送停止后,须按规定静止一定时间,方可进行检尺测量,采样等作业。 3) 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易燃易爆区,尤其不得在该区穿、脱衣服或用化纤物擦拭设备。 4) 容易产生化纤和粉尘静电的环境,其温度必须控制在规定界限内。 5) 易燃易爆区,易产生化纤和粉尘静电的装置,必须做好设备防静电接地,混凝土的装置、设备、橡胶地板、导电鞋等要符合规定。 6) 易产生静电设备的装置必须设静电消除器。

静电事故的分析和确定

编号:SY-AQ-03943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静电事故的分析和确定 Analysis and determination of electrostatic accident

静电事故的分析和确定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凡疑为静电引燃的事故,除按常规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外还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分析及确认。 1检查分析是否存在发生静电放电引燃的必要条件。 1.1通过对有关的运转设备、物料性能、人员操作以及环境情况的分析,推测可能带有静电的设备、物体和带电程度,以及放电的物件、条件和类型。 1.2收集和测取必要的有关技术参数,并估算可能的放电能量。 1.3参考本标准第6章及第7章提出的有关界限,对是否属于静电放电火源作出倾向性意见,或对较为简单明显的情况作出相应的结论。2对于较复杂的情况,则应根据实际的需要和可能,选取以下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进一步的测试,并通过综合分析后,作出相应的结论。 2.1充分收集或测取有关技术参数,主要包括环境温度湿度和通风情况、可燃物种类、释放源位置及可能的爆炸性气体浓度分布情况,

已有的防火防爆措施及其实际作用,与静电有关的物料的流量流速和人员动作及操作情况,非静电的其他火源的可能性等。 2.2遗留残骸件的分析检验,其方法是选出可能带有静电并发生放电的物件(主要是金属件)通过电子显微镜作微观形貌观察,查明是否存在类似“火山El”特征的高温熔融微坑。以确定静电放电的具体部位,肯定事故的原因。 2.3物件的起电程度和放电能量难以用分析的方法予以定量或半定量确定时,需参考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条件,进行实物模拟试验,加以验证。模拟试验可在现场或在其他适宜场所进行。 对有关情况数据作进一步综合分析,观察各种情况数据间的相互关系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是否存在矛盾,必要时还须对其他情况或数据(包括非静电技术方面的)作补充收集或测试,以便作出最终结论。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静电案例

静电案例 1.静电引起甲苯装卸槽车爆炸起火事故 某年7月22日9时50分左右,某化工厂租用某运输公司一辆汽车槽车,到铁路专线上装卸外购的46.5t甲苯,并指派仓库副主任、厂安全员及2名装卸工执行卸车任务。约7时20分,开始装卸第一车。由于火车与汽车槽车约有4m高的位差,装卸直接采用自流方式,即用4条塑料管(两头橡胶管)分别插入火车和汽车槽车,依靠高度差,使甲苯从火车罐车经塑料管流入汽车罐车。约8时30分,第一车甲苯约13.5t被拉回仓库。约9时50分,汽车开始装卸第二车。汽车司机将车停放在预定位置后与安全员到离装卸点20m的站台上休息,1名装卸工爬上汽车槽车,接过地上装卸工递上来的装卸管,打开汽车槽车前后2个装卸孔盖,在每个装卸孔内放入2根自流式装卸管。4根自流式装卸管全部放进汽车槽罐后,槽车顶上的装卸工因天气太热,便爬下汽车去喝水。人刚走离汽车约2m远,汽车槽车靠近尾部的装卸孔突然发生爆炸起火。爆炸冲击波将2根塑料管抛出车外,喷洒出来的甲苯致使汽车槽车周边一片大火,2名装卸工当场被炸死。约10min后,消防车赶到。经10多分钟的扑救,大火全部扑灭,阻止了事故进一步的扩大,火车槽基本没有受损害,但汽车已全部烧毁。 二、背景材料 据调查,事发时气温超过35℃。当汽车完成第一车装卸任务并返回火车装卸站时,汽车槽罐内残留的甲苯经途中30多分钟的太阳暴晒,已挥发到相当高的浓度,但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直接灌装甲苯。 没有严格执行易燃、易爆气体灌装操作规程,灌装前槽车通地导线没有接地,也没有检测罐内温度。 三、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是装卸作业没有按规定装设静电接地装置,使装卸产生的静电火花无法及时导出,造成静电积聚过高产生静电火花,引发事故。 (2)间接原因高温作业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因而引发爆炸事故。 事发时气温超过35℃。当汽车完成第一车装卸任务并返回火车装卸站时,汽车槽罐内残留的甲苯经途中30多分钟的太阳暴晒,已挥发到相当高的浓度,但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直接灌装甲苯。 四、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1)立即开展接地静电装置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加强安全防范,严防类似事故的发生。(2)完善全公司安全规章制度。事故发生后,针对高温天气,公司明确要求,灌装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除做好静电设施接地外,在第二车装卸前,必须静置汽车槽车5min以上或采取罐外水冷却等方式,方可灌装。 (3)进一步健全全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充实安全管理力量,落实好安全责任制,强化安全管理手段和措施。 2.静电引爆醋酸乙烯事故案例分析 2002年12月,在江苏丹阳某厂浆料车间,工人用真空泵吸醋酸乙烯到反应釜,桶中约剩下30kg时,突然发生了爆炸,工人自行扑灭了大火,1名工人被烧伤。经现场察看,未发现任何曾发生事故的痕迹,电器开关、照明灯具都是全新的防爆电器。吸料的塑料管悬在半空,管子上及附近无接地装置,还有一只底部被炸裂的铁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