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化概念

城市化概念

城市化概念
城市化概念

城市化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城市化

英文名称:urbanization

定义1: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城市地理学(二级学科)

定义2: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所属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城市生态学、生态工程学和产业生态学(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目录

简况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但是我国城市化的滞后给中国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本文从分析城市化的涵义着手,在对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进行说明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以及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几个问题。

城市

关键词:城市化城镇化工业化现代经济区域经济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之后,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然而,仅仅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而赞叹不已、振臂高呼是远远不够的,城市化过程并不一定是一曲美妙的乐章,像很多进步一样,城市化过程中也夹杂着许多不和谐之音。正确认识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认真的予以解决,对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含义

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1. 人口学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

程”。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因此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步伐对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2. 地理学

地理学所研究的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3. 社会学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从社会发展学角度认识:城市化是城市先进社会经济要素在乡村的普及程度。

4. 经济学

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既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在现在看来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工业化会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加快农村地区工业化大生产,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着很积极意义的。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化的含义做出了解释。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对城市化的规定其内涵是一致的: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此外农村中城市特质的增加也属于城市化。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的过程。

本质

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

城市化

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不断提高。

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是高消费群体聚集所在。

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越来越多的国民在发展中享受到实惠的过程,是一国中产阶级形成并占主体的过程。

第四,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第五,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由于大部分的国民从事着先进的产业活动,有着较高的生活质量,因此,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将会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将建立起根本区别于农业社会的城市社会新秩序。人们按照既定的游戏规则自由地进行更丰富多彩的社会会活动。自律、自尊、自强成为社会风尚。这是现代文明的灵魂,是城市的真正魅力之所在。

城市化、人口流动与房价

城市化进程呈现两大基本规律:城市化总体进程沿S 型曲线变动,城市化率突破30%后进入加速阶段,直到城市化率接近70%;从人口流动看:城市化率低于50%,以从农村进入城市为主;超过50%,以从小城市进入大城市为主;超过70%,人口流动以从城区进入郊区为主;大都市圈阶段人口进入郊区;

工业化和城市聚集效应共同决定了城市化的规模结构:工业化是城市化的长期驱动机制。城市的聚集效应主要表现为规模经济与交易成本节约,但城市的聚集效应存在一个与城市最优规模相对应的临界点;

房价表现:房价的表现相应与人口流动主导方向的四个阶段紧密相关。在第一阶段,全国城市的房价涨幅总体应该比较接近;在第二阶段,大城市的房价表现将显著优异;在最后两个阶段,大城市郊区的房价表现将会相对优异;

美国的城市化进程:美国城市化率沿着S 型曲线阶段性上升。人口流动的主导方向符合四个阶段。纽约大都市圈的发展充分展示了人类城市化的演进;

日本的城市化进程:战后日本创造一个至今无人打破的城市化发展纪录。日本城市化进程主要围绕三大都市圈极其周边区域而展开,总体符合四个阶段;

韩国的城市化进程:1960 年代初,韩国经济开始腾飞,城市化进程加速,到1990 年,韩国城市化率突破了70%,达到74.4%。首尔都市圈和釜山都市圈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韩国城市化的历史。因此其城市化进程的4 个阶段不是很明显,总体看只有两个阶段。首尔房价表现优异;

中国城市化趋势及房价判断:2007 年中国城市化率已达到44.9%,根据美日韩城市化发展的经验,

中国城市化还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总体每年还将继续快速提高;农村进入城市为主导阶段即将结束,未来人口流动将依次进入以小城市进入大城市为主导阶段、以大城市郊区化为主导阶段和以都市圈为主导阶段;按照城市化的国际规律,我们认为未来三大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尤其是这些核心城市郊区的房价相对会有更大的潜力。

形式及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有: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旧地型城市化。在

月《自然信息》杂志发表曾邦哲(曾杰)专论提出乡镇城市化道路与太阳能、电子、生物技术产业化,以避免城市过大集中型发展导致人口、交通等都市问题,应该以城市群、城镇网络化为城市化策略。在对三种形式的城市化的分析过程中,通过以上我们对城市化含义的了解,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各种形式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

集中型城市化

集中型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集中。在这种城市化的过程中,暴露出原有的很多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

1.旧的户籍制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国所实行的户籍制度在特定时期确实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扩展,这一制度已经成了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3]。几十年前,划出的“农村人”和“城里人”的这个鸿沟已经成了我国农村经济、城镇经济发展的障碍。众所周知,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引导农民进城、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大量人口滞留农村的局面如不尽快扭转,不仅直接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还将长期抑制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所以,我国应尽快逐步改变现有的落后的户籍制度,为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2 .进城外来工的应享受的“国民待遇”难以实现

城市建设创造了大量的建筑业、工业等就业岗位;进城的外来工也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据北京市2003年统计资料显示,进城外来农民工对北京市2003年GDP的贡献率在10%左右。同时,农民通过进城务工就业学到了各项非农就业技能,感受到了城市文化,领略到了市场竞争,提高了综合素质。同样,进城务工也是农民提高收入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中农民进城打工却受到很多不合理的限制,而且他们的工资、福利、医疗等都得不到保障。同样另外一个问题外来工子女入学难的也成为诸多媒体所关注的另一个热点问题。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国家发展进步的一个长远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外来工的生活、工作,也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消极的影响。如2004年初开始报道的泉州工人严重短缺的情况,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及城市信用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中国青年报》曾经报道,“招工春荒”现象在福建省泉州市2004年再次出现。原因何在?泉州市有关官员认为:一是有些小企业拖欠工人工资;二是劳动环境差;三是工资待遇低。创造好的“打工环境”,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政府责无旁贷。无论是从关怀弱势群体、以人为本的要求出发,还是从经济发展的目标出发,政府都应该拿出切实的行动来。尤其是在当前打工者尚没有完全组织起来与强势力量进行博弈时,政府的作用更显得重要。

分散型城市化

分散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经济活动、人口向外扩散。它意味着大城市城郊及其周围非城市地域的迅速发展。分散型城市化在空间形态上又可分为两种形式:(1)外延型(或连续型)城市化。即城市从地域上逐渐延伸,形成规模不等的“城市带”或“城市群”。(2)飞地型(或跳跃型)城市化。即大城市为了长远发展的需要,在距自己一定距离处新建一个城市或使原有居民点发展为城市[4]。分散型城市化在城市的中级乃至高级阶段占主导地位。而在当今中国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也日益暴露出许多分散城市化的问题。

1.大城市病日益突出

当今中国的大城市病已经相当严重。交通拥挤、资源紧缺、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在困扰着城市的进步[5]。今年来我国大城市的建设和改造步伐加快,城市圈开始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而许多特大城市也开始着手兴建“卫星城”希望能解决大城市病的诸多问题。如北京市改委主任丁向杨在北京市十二届人大会议上向市人大作报告时提到,北京市将按照现代化生态城市的标准,公开招标确定高水平规划设计,建设几个适合五十万以上人口居住、就业的新型“卫星城”,借以来疏散城市中心地区的人口。但是,实际运行中发展“卫星城”很多的时候却是使城市更加“臃肿”,“城市病”的现象更加突出。因此,解决城市病问题,在发展“卫星城”进行分散型城市化的时候同时应注意不要把城市变的更“臃肿”。

2.城市职能转化不明显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集中化”为特征,第二阶段则以“分散化”为特征。于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或“城市群”、“城市带”发展较快。我国一些发达地区,比如北京、上海、广州,已出现了生活富裕起来的阶层从城里向郊区迁移的趋势,也就是说,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市郊化阶段”。发展“城市圈”“卫星城”需要注意到城市职能和周边郊区职能的转化和协调发展。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中心城市应该不断加强“城市带”和“区域经济”的规模、布局、功能的完善。城市职能的不断演进,是中心城市良好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解决大城市病、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

旧地型城市化

旧地型城市化是指原来的农村地区,在并无城市直接作用和影响的情况下;由于某种资源的发现和开发或者由于对外交通地位的建立,或者由于生产结构的变化,使得农民脱离土地从事非农业生产、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也就是农村城镇化的过程。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多、城乡劳动力严重过剩;中国农村的繁荣,必然要通过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来实现,现有的大城市无力吸收数以亿级的农村人口,只能以投资少、设施简单的小城镇、小城市起步。通过对我国现实的分析,就可以暴露出农村地区城镇化中的一些问题。很多问题产生于农村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同时又阻碍着本地区城镇化的进行[6]。

1.农村地区区域城镇化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合理发展问题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初见成果,在进行新一轮深化改革成果的过程中,我们仍需要摸索前进。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面临着新一轮城镇建设的高潮。我们知道,城镇作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中介,应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发展适合自己的产业,同时也应注意经济的协调发展。现在很多地区仍存在盲目上项目、造成重复投资的情况;不仅造成了很多浪费,更重要的是贻误了时机,使城镇化现代化过程滞后。由此,作为与农村紧密相连的城镇建设,在其发展过程中应切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发展模式。比如在一些西部落后地区,因为其经济基础薄弱、资源短缺,开发初期启动相当困难。为迅速提高落后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我们可建立优化的产业发展顺序,即首先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第三产业,如旅游、商贸等产业,以其促进地区发展资金的原始积累,并沟通外界,为合理引进外部资金和技术打下基础。而后相应发展其他适合本地区的产业和相关工业,由此带动本地区的合理持续健康发展,切忌急于求成。

2.注意城镇化中人口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

农村地区的城镇化,是农村人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过程。随着工业化生产在农村地区的普遍和发展,与此相适应的是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化服务的完备。人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化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城市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我们不仅要加快农民进城,变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训就业以及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人口综合素质,使村民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基础教育是影响我国未来综合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教育资源呈不均分布,地区的文化水平低下势必影响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影响到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加强对农村人口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注重对城市化主体人的素质的提高,是城镇(市)化进程中需要长期重视和亟需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促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人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化的出发点和归宿。城市化进程,也要首先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首先需要广大农业劳动者有真正的择业、择地自由,打破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的人为枷锁,完善土地政策、户籍政策和社会保障体制;在城市化的各个阶段都要充分注意城市化过程中人的利益[7]。

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过而且还将要出现很多问题。我们要坚持城市化本身从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改善人们的生产方式、提升人们价值观念的出发,以此来监督和指导我们的工作;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城市化的长久之路。

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城市化进程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城市化衡量指标:

此指标的公式是:PU=U÷P×100%;式中:U——城市人口;P——总人口。

2、城市化速度指标

次指标的公式是:TA=1÷n(PUt+n—PUt);式中:TA——城市化速度;n——两时刻间的率数;PUt+n、PUt——在t+n年和t年的城市人口百分比;要注意,公式中城市化速度(TA)的单位是城市人口比重平均增长(或减少)的百分点,而不是百分比。

3、城市化质量指标

城市化质量指标并不单一,而是综合各种指标的指标体系,这里采用叶裕民提出的衡量城市化质量的指标体系,并作稍微改动,分为两大体系。

(一)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

城市现代化是城市素质的综合反映,具体体现在城市发展水平的方方面面。衡量城市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划分为三大类11个指标。第一类,经济结构现代化水平指标。主要包括3个指标:人均GDP(元/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用于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第二类,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指标。包括4个指标:人均铺装道路面积(平方米),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辆),万人拥有医生数(人),万人拥有电话机(包括移动电话)数(部)。它们分别反映交通、医疗卫生、通信的发展水平。第三类,人的现代化水平指标。包括4个指标: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人)、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以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分别反映人的素质和人的居住环境状况以及文化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

(二)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与乡村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结为一体,互补融合、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过程。衡量城乡一体化的指标体系理论上包括4个指标: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平均利润率,城乡之间物质流和信息流状况,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由于受统计资料的限制,选择了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反映生活水平)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反映生活质量)两个指标来计

算我国当前城乡一体化的水平。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问题

(一)环境质量下降

(二)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三)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解决办法

(一)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二)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三)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

1.起步早。

1.起步晚,发展快。

2.城市化水平较低。

3.城市发展不合理。

例如巴西,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3/4,城市化问题十分严重!

城市化影响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

城市环境——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产物,它包括自然环境以及经过人工改造的环境。

自然环境在城市中已很少见到它的踪影,只有在城市郊区或公园中能看到一点点自然环境的景象:如田野、池塘、自然生长的树木等。在城市中绝大多数是经过改造后的人工环境,如街道、楼房等。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共同构成了城市环境。

主要是高科技带来的新公害,如空调病、电脑辐射、手机的危害、噪光污染等。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城市化过程中还会带来其他的社会问题,如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

《城市化》杂志

《城市化》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主办的一份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重点报道城市化进程的问题与对策、经验与教训,全面反映中国城市化的现状,总结中国城市化工作经验,探讨中国城市化发展理论,是我国城市化领域的权威刊物。其宗旨是“让中国的城市化造福全人类”,其使命是“为中国的城市化提供智力支持”。

《城市化》杂志由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持编辑工作,因其高端性、专业性、可读性,而受读者青睐。目前该杂志发行覆盖全国六百余座城市,读者包括各城市市长、市委书记,各级规划建设口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大中企业总裁或高管,各学术科研机构以及大中院校等,发行量达30万份。

图书信息

书名: 城市化

相关书籍

作者:樊纲,武良成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5-1

ISBN: 9787501798308

开本:16开

定价: 48.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序城市化是个系统工程;一、城市化进程研究专题——城市化还是半城市化?二、发展中国家城市产业结构研究专题——“结构升级”与“结构陷阱”;三、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结构与劳动力素质研究专题;四、城市化进程中土地专题;五、城市公用事业研究专题;六、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研究专题;

七、民间组织发展研究专题;八、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与环境研究专题。

图书目录

序城市化是个系统工程

一、城市化进程研究专题——城市化还是半城市化?

中国城市化的反思与未来方向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半城市化”现象透析

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的转型及其完善策略

二、发展中国家城市产业结构研究专题——“结构升级”与“结构陷阱”

“服务业赶超”批判

成本冲击与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以深圳、东莞为例

我国内陆地区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和对策

中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策略研究

三、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结构与劳动力素质研究专题

最低工资制度对区域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影响

灰色群体:城市管理与公共政策的盲点

四、城市化进程中土地专题

调整耕地保护制度是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的关键

慎待“城中村”

城中村:中国城市住房提供的补充

“城中村”治理:深圳的经验和启示

五、城市公用事业研究专题

中国城市公用事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城市公用事业有效监管:架构重建与制度安排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研究

六、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研究专题

互助保险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我国农民工“退保潮”的制度因素分析

“加拿大教育选择自由度指数”对中国的启示七、民间组织发展研究专题

中国城市进步亟待民间组织的崛起

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研究

八、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与环境研究专题

中国城市化发展:人与自然和谐

新时期我国工业区升级改造研究

资源短缺条件下我国集装箱港口国际竞争力提升后记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上课教师:陈昌伟时间:2012.4.16(周一)下午第一节 城市化是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社会经济发展是导致近代城市迅猛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过程主要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变化。学习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的重心是怎样逐渐向城市移动的。由于它是一个历史进程,很难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感受到这一完整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建议教师从运用实际资料入手,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具准备 投影、图片、资料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了解城市的变化。 2.运用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资料,进行讨论、分析,进一步理解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树立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1.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哪几种功能区?影响城市功能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中心商务区有何特点?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有何影响? 3.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间的哪些关系? 学生复习回顾,总结回答。 生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化地、特殊功能区等;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生中心商务区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十分发达;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的用地结构、功能分区、商业网点布局和房地产价格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生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间的关系,并采用六边形图形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师(承转)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形态,而且

城市化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

第三节“城市化”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与课标分解 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分解:本条课标的行为条件是“运用有关资料”,行为动词是“概括”和“解释”,认知内容是“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行为动词的描述,可以确定本条课标的认知水平属于理解层次。为了达到标准要求,教师的教学应当选取典型的资料作为概括和解释的对象。同时,城市化的定义、动力因素和意义等基础知识是达成该条课标必要的知识铺垫。 二、人教版教材分析 人教版教材对本条课标的达成选择了大量的资料。教材首先“搭桥”,选取了1985年和2000年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图,以读图思考的形式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城市化;进一步,教材以活泼的漫画展示城市化发展的两大动力,并简单介绍城市化的意义。以此作为知识的基础,接着紧贴课标的要求,提供了一系列的曲线图,并设计了读图思考题和活动题,分析不同类型的国家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同时,教材提供了英国伦敦的城市化进程的案例,再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概括出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最后,教材以一系列的图片资料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在活动题中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讨论城市化给地理环境带来的压力和提出缓解压力的措施。对于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提出了要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并设计了活动题,让学生对三种不同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模式进行评价,同时选取了合肥市环城公园的建设作为案例说明其中一种绿地系统模式的作用。由此可见,教材在较好的达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还上升到可持续发展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高度上。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城市化的定义、动力和意义;(知识铺垫) 2.世界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缓解城市化给地理环境带来压力的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最新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总结

《城市与城市化》知识要点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的概念: 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征: 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②建筑物高大稠密;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④内部分区明显; 3、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4、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5、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6、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8、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后期: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 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 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 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Array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 万) 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数目多,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 城市等级高,数目少,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1)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 海口 (2)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 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3)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4、城市等级体系: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姐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6、门槛人口与商业服务等级 (1)把维持一家企业生存所需的最低人口数称为门槛人口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赢利)服务人口=门槛人口(保本)服务人口<门槛人口(亏本) (2)商业等级与门槛人口的关系 根据门槛人口的小,可划分出商品或服务的等级。 价格低,门槛人口小,为低级商品;价格相对较高,门槛人口相对较大,为高级商品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 人口的城市化 城市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 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土地的城市化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记忆]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记忆] 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城镇化定义及内涵

城镇化定义 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 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 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 城镇化内涵 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时,它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中共第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这是近50年来中国首次在最高官方文件中使用“城镇化”。 笔者以为,所谓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 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这一历史过程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第二,城镇化是 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第三,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第四,城镇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概括起来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二是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三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城镇化的特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这对进一步理解其本质特征是有益无害的。 从农村城镇化的角度而言,城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时间特征,表现为过程和阶段的统一,以渐进为主;二是空间特征,表现为城镇结合,以镇为主;三是就业特征,表现为亦工亦农,非农为主;四是生活方式特征,表现为亦—1— 土亦“洋”,以“洋”为主,亦新亦旧,以新为主。从世界城镇化发展类型看可分为发达型城镇化与发展型城镇化,其特点是不一样的。包括重庆在内的中国西部均属发展型城镇化。发展型城镇化有5个特点: 一是城镇化原始积累主要来自于农业;二是城镇化偏重于发展第二产业,而非发展第三产业;三是城镇化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四是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主要是推力而非拉力;五是城镇化中城市贫民占有很大比重。 —2—

部分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名词解释 城市群: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东部地区三大城市群为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十七个区域性城市群为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哈长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哈长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太原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呼包颚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乌鲁木齐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 中心城市:全国或一定区域内经济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大城市。 国家住建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确定国家中心城市为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区域中心城市为沈阳(东北)、南京(华东)、武汉(华中)、深圳(华南)、成都(西南)、和西安(西北)。 国家发改委正在编制的《城镇化发展规划》,确定中心城市是支撑城镇化格局的重要支点,将北京、上海、天津、

广州、深圳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加快以省会城市为重点的内陆中心城市开发开放。 次中心城市:一般来说,次中心城市为一定区域内,相对于除中心城市外的其它城市具有较强综合功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城市。 中小城市:学界普遍将市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城市视为中小城市。 小城镇:狭义上的小城镇是指除设市以外的建制镇,包括县城。广义上的小城镇除了狭义概念中所指的县城和建制镇外,还包括集镇。 城关镇:县政府所在地。 中心镇:具有较好区位优势、较强经济实力、较好基础设施、较大发展潜力、对周边地区具有一定辐射力的区域重点镇称为中心镇。 集镇:根据1993年发布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对集镇提出的明确界定:集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 中心村:被认为是由若干行政村组成的,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较为齐全的公共设施的农村社区,它介于乡镇与行政村之间,是城乡居民点最基层的完整的规划单元。

城市化进程及特点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对比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3.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树立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重点】: 1.城市化的基本概念、表现及意义; 2.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学习难点】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学习说明】仔细阅读课本正文和阅读部分,进行总结和归纳。 【自主预习案】(10分钟) 一、城市化 1.概念: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______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的过程。 2.表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持续上升; (2)劳动力从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逐渐转移; (3)______________ 不断扩大 3.意义 (1)缩小______________。 (2)改善_______________。 (3)提高________________。 (4)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______________。(5)提高乡村的______________。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1.城市化动力: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发展与工业化的关系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合作探究案】(30分钟) 三、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阅读P37~P38活动, (1)找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找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 【练习案】(5分钟) 1、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A.其含义只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联性 C.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文化教育水平不断缩小 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距加大 2、关于城市化的标志,表达不妥的是()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 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3、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是() 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②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③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④城市基础设施完善;⑤城市就业条件改善。 A.①④B.②③C.④⑤D.①② 【课后探究】 城市化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的区别。

概念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概念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从内涵上讲,城市化至少有两层内涵。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以库茨涅兹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就是从这个角度来定义城市化的。这个概念已广泛地为人们所熟知,但它仍是一种浅层次的定义,因为它没有涉及在人口结构分布变化背后所隐藏的经济结构变化的本质。二是克拉克将城市化定义为第一产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人口转换的过程。这种定义法可以弥补第一种定义所存在的缺陷。将这两层内涵结合起来,城市化就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换的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会带来其他一些伴生现象,如城市生活方式及城市文明向乡村渗透。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前二者才是问题的根本。而城镇化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它发端于城市化,但又不同于城市化,即便是今天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概念,与城市化之间仍存在重大区别。 城镇化与城市化本质相同但形式有别 城市化的英文单词是Urbanization,而英语的Urban既包括城市(city)也包括城镇(town),所以城市化既可以是通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在城市发展第二、三产业来吸纳农业人口的过程,也可以表现为人口从农村向城镇集中,在城镇发展第二、三产业并吸纳农业人口的过程。它们都属于城市化范畴,本质都强调经济社会的活动中心从农村转出。只不过前者强调转向城市,后者强调转向城镇,在地理上的侧重点不同。 在西方国家,由于多重因素的作用,特别是城市化发轫之前,工业化所积累的雄厚经济基础以及国土资源的稀缺,它们一般都秉承了city型的城市化路径,强调人口向大城市转移、非农产业向大城市集聚,缔造了纽约、伦敦等大都市的快速繁荣。这就是今天人们所熟悉的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小城镇被置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只是在城市化的后期才被重新重视起来。 中国则正好相反,在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化刚发轫的时候,百业待兴,没有能力去搞大城市的发展,就只能尝试小城镇的发展。毕竟中国农村有广袤的土地,土地资源充足,在农村搞小城镇,可以摊薄建设资金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将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到当地的小城镇具有可行性。于是就出现了中国特色的偏重小城镇发展的城市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小城镇遍地开花,1984—1996年,中国建制镇的数量就从2664个猛增至18200个。 不管是以城市为中心,还是以小城镇为中心,它们都肩负着同样的历史使命,那就是让人口从农村走出来,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这才是城市化的本质内涵。从这个角度讲,城镇化与城市化没有根本区别。

城镇化的基本含义

城镇化的基本含义 城镇化,或称城市化,是英文Urbanization的不同译义,城镇化是指在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农业活动比重逐渐下降而非农业活动比重逐渐上升的过程,以及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的乡村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的物质面貌和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转化和强化的过程。城镇化不仅包括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的增加,也包括城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 关于城镇化的含义,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有不同的理解: 人口学认为——城镇化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地理学认为——城镇化是农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社会学认为——城镇化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镇生活方式的过程; 经济学认为——城镇化是由农村自然经济转化为城镇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 这说明,城镇化现象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能简单地只从单个角度去理解。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现象的组合。 真正科学认识和理解城镇化的含义,要从城镇化的五项基本内涵来全面来把握: 一是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换,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 二是城乡人口分布结构的转换,越来越多的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镇集中,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多; 三是城镇空间形态的变化,城镇建成区扩大,新的城镇地域、城镇景观涌现,城镇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四是人们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换。城市文明、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乡村地区渗透和扩散,传统乡村文明走向现代城镇文明,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人”的城镇化和现代化; 五是经济要素集聚方式的变迁或创新,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重推动下,人口、资本等经济要素更健康、高效地在城乡之间流动、重组。 研究城镇化问题常用的指标是城镇化水平,或者叫城镇化率,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程度的指标,通常以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这是国际上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通行方法,我国目前也是采用这种方法。

有关城市化的几个概念

有关城市的几个概念 1、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 区别关键在于发生的原因不同。郊区城市化应是一个城市自然扩张良性发展的过程,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现象。而逆城市化才应强调城市内部环境的恶化。 联系: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是逆城市化的前提条件。逆城市化是城市郊区化的结果,城市化的后期想象,一种高级形式。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刚刚起步阶段的时候形成的产物,由于人的急剧扩张,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这一般称郊区城市。 逆城市化则是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较高的时候,这时人口(高收入较多)往往向郊区迁移。注:这里的郊区离城市有一定的距离,而郊区城市化中的郊区是与城市接壤的。 2、再城市化 即“二次城市化”。 也称“再城镇化”,是针对逆城市化而言的一个应对过程,使得城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是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连续过程的第四个过程。 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过度集中带来的不利影响开始凸现,城市发展开始倾向分散,最终导致“逆城市化”:城市人口、工商业向农村分散,而城市中心区发展缓慢,甚至开始衰落。 在世界范围内,已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和地区,在世界范围内的人口流动进行再次城市化,形成世界新的经济、社会可持续中心,为二次城市化,所形成的的城市即为新的世界中心。 3、城市空心化 城市空心化是与城市化相对的概念,指城市中的富裕人群和中产阶层中的大量城市居民选择到城市的近郊或远郊居住,从而出现住宅郊区化和城市空心化的现象。 随着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城郊接合部住宅建设的兴起,进入21世纪城市空心化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正如杭州的城西、城北、城东都将发展成为大型居住区,而城中的居民都在慢慢向外围迁徙。 人口规模增长 随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对其经济发展有有力因素: (1)城市规模越大、能够被配置的需求机会种类越能向这个序列的低端延伸; (2)城市规模越大、各种需求机会的规模也会越大,也就越能引起(经营该种类机会的)规模效益、进一步分工和技术进步等促进经营利润增长的因素,从而资源配置机会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规模递增的; (3)资源配置机会的增加还为各种资源进行优选配置提供了条件,使资源配置得更有效,既资源配置机会越多对经济发展越有力。 土地价格 土地价格上涨是不利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越大土地价格越高,如果权衡土地成本和增加建筑物楼层的得失,无异增加楼层可出现获利空间,增加楼层无异会增加单位面积的建筑成本。用实证分析来研究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人均基础设施费用的增减可能会更有效,而实证分析表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均基础设施费用是规模递增的。当然城市规模的扩大其弊端不仅仅限于土地价格的增加和人均基础设施费用的增加 交通因素 一、城市中心房价过高,大多数人接受不起在城市中心购房的压力而到郊区购房。 二、城市中心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人们选择到环境良好的郊区生活。 三、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使得人们在往返于郊区与城市中心成为可能。 3与郊区城市化的联系 郊区城市化即城市附近的郊区开始变成城市,伴随着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城市中心城区以外的郊区乡村区域的城市化过程。郊区城市化是城市空心化的结果,而郊区城市化更进一步促进城市空心化。

城市化的类型

地理事物的类型划分,是为了理清各种地理现象之间的状态差异和内在联系。划分时,要么依据时间背景,要么偏重空间条件。现代城市化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出现了纷繁复杂的情况和规模宏大的局面,除了依据时间背景划分之外,如从空间系列和发生根源上去观察,可以发现许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有趣的是,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都呈对应状态出现。 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 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城市化现象,即会发现存在着向心与离心两种类型的城市化。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公司的总部、银行、报社等脑力劳动机关,都有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特性,这就是向心型城市化,也称集中型城市化。向城市中心集聚的这些部门,或者是决策部门(如政府机关、公司总部、银行等),或者需要与服务对象进行直接交流(如文化、体育、娱乐设施等),或者需要以稠密的人流作为经营对象(如商店、酒楼等)。这些部门的职能特点,要求它们向城市中心运动,密集布置。 与上述部门相反,有些城市设施和部门则自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这被称之为离心型城市化,也称扩散型城市化。这些具有离心倾向的部门有的需要宽敞用地,如大型企业,自来水厂等;有的需要防止灾害和污染,如煤气厂、垃圾处理厂等;有的需要安静环境,如精神病院、传染病院等;有的具有特殊使命,需要离开市区,如兵营、监狱、火葬场等。 向心型城市化促使城市中心土地利用密度升高,向立体发展,形成中心商业事务区。离心型城市化导致城市外围农村地域变质、城市平面扩大。 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按照城市离心扩散形式的不同,还可分出外延型和飞地型两种类型的城市化。如果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这种扩展方式称之为外延型城市化。如果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则称为飞地型城市化。 外延型城市化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城市化类型,在大中小各级城市的边缘地带都可以看到这种外延现象,这一正在进行外延型城市化的边缘地带被称之为城乡结合部。 飞地型城市化一般要在大城市的环境下才会出现。因为大城市的人口、用地规模业已十分庞大,各类城市问题较多,如果继续采取外延型的发展方式,将使各种矛盾更为尖锐。在此情况下,通常采取跳出中心城市现有边界,到条件适宜的地理位置上去发展,用以分散中心城市的压力,有的则形成大城市郊区的卫星城镇。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变经济过分集中于沿海地区和发展内地经济的目的,将首都搬迁到内地,或在内地开辟增长中心,从广义上讲,这也是飞地型城市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城市化内涵综述

第9卷第4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9No.4 2009年7月Jour 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 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Jul.2009 城市化内涵综述 刘洁泓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710069) 摘要:城市化的概念是城市化理论的灵魂,城市化的内涵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对于城市化概念的界定,学术界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获得普遍认同的权威定义。分别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制度城市化以及从综合性的角度对现有城市化的定义进行了系统的概括、梳理和评论,并对城市化与城镇化、城市现代化等相近概念进行了辨析,以明确城市化的本质和目标。 关键词:城市化;内涵;城镇化;城市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4-0058-05 一、问题的提出 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中的老课题。卡尔#马克思1858年在5政治经济学批判6中谈及城乡分离和城市发展时就使用了/乡村城市化0一词。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塞达在他的著作5城市化基本原理6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城市化的概念。纵观当今的城市化研究,由于研究目标、角度和领域的不同,不同的学者对城市化一词存在各种各样的理解,以致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世界公认的城市化定义。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除城市化之外,城镇化、城市现代化以及城乡一体化等相关概念也都在城市化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笔者认为,学者们在城市化定义上的这种分歧,会相应地影响到他们各自对城市化的道路选择、城市化的发展战略等问题的认识,进而会影响到相应的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如果对其不加以区别,不仅不利于城市化理论研究,而且还可能延缓城市化的实践进程。因此,明确城市化的本质和目标,使城市化概念条理化、规范化、明朗化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搜集了多年来学术界论述城市化的一些主要论文和著作,并对其进行剔梳、整理,目的不在于形成权威的结论,而是希望能摆明分歧、归类分析,使大家对此有比较系统和明朗的了解。 二、学界主要代表性观点 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有所不同。经济学家强调城市化是从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地理学家强调城乡经济和人文关系的变化,社会学家强调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人口学家强调人口从乡村到城市的流动,等等。纵观各学科对城市化的不同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人口城市化0观点 西方学者西蒙#库兹涅茨将城市化定义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方式的变化。[1]赫茨勒指出,城市化就是人口从乡村流入大城市以及人口在城市的集中。[2]威尔逊将城市化理解为一种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3]持否定态度的托达罗也是从人口迁移的意义上定义城市化的。[4] 1收稿日期:2008212211 作者简介:刘洁泓(1972-),女,陕西澄城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经济学。

《城市化》教案

《城市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3.解释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读图分析讨论法。 2.案例教学法。 3.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学生能用全面的、辨证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城市化过程中积极的一面及出现的问题。 2.通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盛与衰的对比分析,学生认识到发展中国家有待于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从中找到一条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 教学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及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2.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案例探究与问题式讨论 教学过程: (情景创设) 多媒体展示团风县城近10年来城市发展图片,团风县城近10年来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多,由此可以看出,团风这个小城的人口和面积在不断的增加。通常,我们把这一变化过程称为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含义 1.城市化定义: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

程。 (读图思考)1.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片:观察哪些城市的等级升级了,哪些是新增加的城市? (过渡)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呢? (读图思考)2.展示城乡人口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图:什么是拉力?一般来说拉力因素有哪些?什么是推力?一般来说推力因素又有哪些呢? (知识拓展)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经济的不均衡。 不同的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城市化也有明显的差异。那如何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许多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已达到70%左右,而发展中国家在1990年的时候也只有33%左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则很大。为什么呢?这得从世界城市化的进程说起。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过渡)城市化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也是从工业革命以后开始的。 (图表分析)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指导学生读取每个阶段的城市化水平的起止数值,观察曲线的倾斜程度,明确城市化进程中各阶段的特点。 (本部分整体的思路:先进行图2.20内容的教学,同时结合P34案例4完成P35活动题。然后依据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划分,对图2.19和图2.21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化水平存在的差异)(点拨)初级阶段的城市化水平低于25%一30%;加速阶段的城市化水平是从25%~30%增长到60%~70%,增长迅速,此阶段容易出现环境恶化等城市问题;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于70%,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案例分析)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从英国伦敦市的城市发展过程的案例分析中得出结论。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城市数目的增加,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 (合作探究)完成活动

城市化的定义

城市化源于英文,最早由西班牙工程师塞达(A.Seula) 于1867年提出,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尽管国 际学术界对城市化的研究己有数十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各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不同,迄今为止,“城市化”仍然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概念。从一般意义上讲,人们普遍接受“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这一提法。但不同学科、不同学者对城市化的具体理解有所不同。经济学家通常从经济与城市的关系出发,强调城市化是从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过程和机制。科林·克拉克(ColinGClark)认为,城市化是第一产业人口 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逐渐增加的过程[s]。代表人物有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科林·克拉克等[’J;地理学家强调城乡经济和人文关系的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8页 变化,认为城市是地域上各种活动的中枢,城市化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化的全过程。代表人物有日本著名地理学家山鹿城次ls];人口学家研究城市化,主要是观察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变化情况,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例的提高,城市人口规模的分布变化及其变动过程等。代表人物有美国学者赫茨勒网;社会学家的城市化定义,它强调的是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由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化的过程,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社会后果。例如著名美国社会学家L.沃思指出:城市化意味着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生质变的全过程 [v1。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将城市化过程区分为城市化I和城市化n。前者包括 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不同规模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即物化了的或实体化的过程;后者包括城 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即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我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中把城市化定义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 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s]。这个过程直接表现为:一方面农村人口比重不 断减少,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另一方面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 增加,城市人口(非农业人口)不断上升。 从严格意义上说,城市化是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 会的自然历史过程;从一般含义上讲,城市化是指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科学 技术革命,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的聚集而逐渐地转化为城市经济要素。纵观以上各种不同的城市化界定,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人口和城镇 数目逐渐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第二,居民的生活 方式、就业方式和思维方式逐步城市化;第三,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和提 升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第二、三产业不断在城镇集聚,越来越多的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城市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第四,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地区逐步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非城市地域逐渐转化为城市性 地域状态,集中和高密度成为城市地域经济和景观的主要特征。总结归纳前人关于城市化定义的基础上,笔者引用国内学者张文和、李明(2000)的观

城市化概念研究与新定义

城市化概念研究与新定义 【摘要】现有城市化概念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是没有全面完整准确描述城市化特有的各种现象,没有引入消费需求。而消费需求是城市化过程中最根本最活跃的元素。文章通过分析城镇、城市的起源以及英文Urbanization一词的起源与原意,从经济学视角可得出城市与城镇不同的结论,从而提出了新的城市化定义。 【关键词】城市化概念;新定义;城市;城镇;都市 在对城市化概念进行回顾和梳理中发现已有城市化概念存在不足和缺陷,这既给国内城市化的理论研究带来混乱也给我国的城市化实践指导带来偏差,通过综合分析,本文提出城市化概念的新定义。 一、现有城市化概念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1.各学科城市化概念的基本含义 “城市化”(Urbanization)一词,亦可译作“都市化”、“城镇化”,最早出现于西班牙学者赛特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中。20世纪70年代,这一概念被引入我国。 从广义上讲,城市化是指居住在市、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长过程,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市、镇数量增加及其规模扩大,人口向市、镇集中,市、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扩散,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转换的过程。但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有所不同。对城市化的概念不同学科都试图作出相应的解释。 经济学家通常从经济与城市(镇)的关系出发,强调城市化是从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更为强调在不同地区中的经济结构相互转化过程。也就是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转化过程,十分重视生产要素在其中的流动。 地理学家强调城乡经济和人文关系的变化,认为城市(镇)是地域上各种活动的中枢,城市化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化的全过程。地理学中的城市化则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变革,从而引起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和居住方式发生改变的空间过程。这是一种综合性过程。 社会学家以社群网(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的密度、深度和广度作为研究城市(镇)的对象,强调社会生活方式的主体从乡村向城市(镇)转化,社会学所指的城市化则更强调人类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的演化过程,是一种社会结构的变化,是社会不断进步、不断迈向现代化的过程。

城市化原理

第四章城市化原理 第一节城市化定义 早在100多年前,西班牙工程师A·塞达(A·Serda)在《城市化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城市化和乡村化的问题。现在,城市化(Urbanization)作为一个客观的地域社会经济现象,已被人们所接受,但对它的认识,在不同学科领域有不同的观点、看法。 一、城市化的含义 (一)城市化的不同解释 1.城市化的一般提法——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埃尔德里奇(H·Eldrige)认为:人口的集中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义。由于这一提法简洁,包容性广,可比性好(可用城市人口的比重衡量城市化)被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个学科普遍接受,但城市化除人口的集中和转化过程外,是否包括其它过程,各学科有不同理解。 2.人类学、社会学角度的城市化概念 L·沃思(L·Wirth)从社会生态学观点出发,对城市化进行阐述,认为:“城市化意味着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展、质变的全部过程。”;美国社会学家P·索罗金(P·Sorokin)也认为:城市化就是变农村意识、行动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城市意识、行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全部过程;日本社会学家矶村英一进一步认为:城市化应分为形态的城市化、社会结构的城市化和思想感情的城市化三个方面。 尽管生活方式的转变难以直接度量(间接的可用文盲率、语言统一率、大众传播普及率等),但城市化中包含生活方式转变的概念为各个学科所认可。 3.经济学角度的城市化概念 从城市化进程来研究城市化,认为:城市化现象可分为两个方面:①经济基础过程城市化现象[已经是城市的地区,城市性质的增强(人口数量、密度,Ⅱ、Ⅲ产业比例上升等);城市向外膨胀];②社会文化过程城市化现象,即重视“区域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转换)。 4.地理学角度的城市化概念 社会学、经济学对城市化概念的认识是从人们的集聚状态、经济活动形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转变来研究城市化,但城市化还应当包涵城市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变化的过程,即一定范围内城市数量的增加和每一个城市地域的扩展两个方面。城市地理学从人和土地两个要素相结合的“地域”出发,对城市和城市化进行研究,认为:Ⅱ、Ⅲ产业的建立和集聚是城市化的本质内容。 (二)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是一个地域空间过程。依据美国著名的区域与城市规划学家约翰·弗里德曼(J·Friedmann)的观点:〖城市化过程=城市化Ⅰ(Urbanization)+城市化Ⅱ(Urbanism)〗 1.城市化Ⅰ 即“物化了的城市化”(实体的城市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市化,包括:①人口的集中:城市人口比重增大,城镇密度加大,城镇规模扩大等;②空间形态的改变: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城市用地功能分化,土地景观变化等;③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等。 2.城市化Ⅱ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了解城市的变化。 2.运用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资料,进行讨论、分析,进一步理解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树立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2.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具准备 投影、图片、资料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1.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哪几种功能区?影响城市功能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中心商务区有何特点?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有何影响? 3.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间的哪些关系? 学生复习回顾,总结回答。 生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化地、特殊功能区等;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生中心商务区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十分发达;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的用地结构、功能分区、商业网点布局和房地产价格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生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间的关系,并采用六边形图形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师(承转)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形态,而且在每个城市内部都有不同的功能分区以及各具特色的内部空间结构。从城市群体来看,每个城市都为一定的区域提供服务,不同规模的城市服务功能和范围是不同的。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原有的城市在扩大,新的城市不断出现,那么,城市化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每一个过程有什么特点呢?

城市化的指标

3.1.2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一个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主要由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基 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反映。因此,我们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地域景观城市化、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城市化和环境状态城市化5个方面构建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见表3一1: 表3一1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3.1.3评价指标代表的含义 人口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决不是偶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5页 然的,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人口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进入城市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以及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所导致的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其实质应是人口经济活动的转移过程。因为人口城市化的主体是经济活动人口,在人口迁移变动中,经济因素是首要因素,这种经济城市化与人口的城市化是无法分开的,两者的结合就形成了城市[l6]。人口城市化包括了非农业人口比重、人口密度和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这3个指标。非农业人口比重反映

、了在整个城市人口结构中非农业人口所占比例情况:人口密度反映了在每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人口的密集程度;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 反映了从业人员在第二、三产业中的就业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第二、三产业的活跃程度。人口城市化的进行,促进了劳动力在地区间、部门间的合理流动,在城镇中不断发展落后产业。因此人口城市化是一种调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途径和手段,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人口就业结构的合理化,从而实现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经济城市化,主要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状况。在利润 最大化动机下经济活动具有一种空间集中的向心力。但这种经济活动的集中倾向并非主要以空间位移来表现,而主要以生产的空间组织和企业之间联系的变化来表现[lv】。城市化进程中经济活动的这种集中倾向,最终将在空间形成经济活动聚集。经济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动力,城市化的根本原因是工业化,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在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下,必然导致城市化。经济城市化中最直接的推动因素是工业化,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则是城市化向更高层次深入的表现。也正因为如此,工业化与城市化联系紧密,特别是在城市化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工业化更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以工业化经济为基础的城市聚集经济具有突出的空间密集性,聚集可以理解为经济要素和相关经济活动处于相对密集的状态,对应于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的密集型空间组织与资源配置结构。因此必然会对工业化所必要依赖的共同资源、交通运输、市场以及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各种基础设施增加投入,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使城市规模扩大,或新的城市的建立。经济城市化的实质是分工、专业化生产以及减少交易成本的结果。经济城市化指标包括:工业总产值、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工业总产值反映了整个城市工业发展的总体情况;人均GDP,反映了城市的经济规模水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城市商业发达状况以及城市服务功能。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反映了城市金融经济外向性、对外招商引资能力的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6页 况。 地域景观城市化方面的指标主要有:道路面积、公路通车里程、城市建 成区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道路面积、公路通车里程、城市建成区面积等指标反映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容面貌情况;人均 公共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反映了城市的绿化美化情况。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人均生活用水量、人均生活用电量、人均铺装道路面积和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反映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人均生活 用水、用电量,反映城市消耗总体规模;人均铺装道路面积和每万人拥有公 共汽电车,反映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的生活方便程度。 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城市化是整个城市化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 城市化内涵丰富性的具体体现。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指标反映了城市的市政基础建设和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基本生活。每百人公共藏书量指标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趋向于知识型;私人拥有汽车数量指标反映了人们生活水 平提高后的生活质量的改观。 环境状态城市化是城市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城市是现代文明 产物之一,工业化过程必然伴随“三废”产生,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治理,环境状态好坏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城市化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