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心整理)初中化学常见错题集

(精心整理)初中化学常见错题集

(精心整理)初中化学常见错题集
(精心整理)初中化学常见错题集

初中化学错题集

一、选择汇总

例1.1 gH 2和10 gO 2在一密闭容器内混合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 )

A.1 g

B.9 g

C.11 g

D.10 g

[常见错误]由质量守恒定律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1 g H 2

和10 gO 2的质量总和为11 g ,选C 。

[错因分析]理解错误:充分反应与恰好完全反应混淆。恰好完全反应是指各种反应物都正好用完,没

有剩余;充分反应是指某一种物质已经反应完了,化学反应不能继续,而其他参与反应的物质还可能有剩

余。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要满足一个确定的质量比,并不是提供的各物质都一定能恰好

完全反应,H 2与O 2反应时的质量比为1﹕8而不是1﹕10。

[教学对策]在一个化学反应中若有多种反应物,依据反应物的量求某种生成物的质量时,若提供多种

反应物的数据而题目又没有说恰好完全反应时,此类题目往往有陷阱,可能有物质剩余,解题要小心。解

题时要根据化学方程式的量的意义,根据消耗完的物质的质量进行计算。本题根据氢气燃烧的化学反应中

的质量关系,1 gH 2只能和8 gO 2反应,而提供的10 gO 2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还剩余2 gO 2,所以生成水

的质量应该为9 g ,正确选项B 。

[变式练习]现有20 gH 2和O 2的混合气体在一密闭容器内引燃,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还有2 g 气体,

则原混合气体中O 2 的质量是( )

A.2 g

B.16g

C.18g

D.16g 或18g

答案D

例2.经测定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 )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单质

C.不可能是化合物

D.不可能是纯净物

[常见错误]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单质也一定是纯净物,选A 、

B 或AB 。

[错因分析]记忆、理解错误: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如:碳元素可以组成金刚石、石墨等多种物质,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中可能有多种单质,它就属于混合物(即

不是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不可能是化合物。

[教学对策]本题只有真正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及物质的分类知识和同一种元素能形成多种不同的

单质的知识后,才能顺利解答,正确选项C 。

例3.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 g 二氧化碳和5.4 g 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常见错误】本题重点考查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以及与化学式相关的判断和计算,综合性强,得

分率不是太高,常会误选A 、B 、D 。

【错因分析】误选A 的原因是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没有真正把握,误选B 、D 的原因是对化学

相关知识的判断和计算欠缺。根据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可以推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

素和氢元素,可能还含有氧元素。从生成物的质量可知: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8.8g ×

4412=2.4g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5.4g ×18

2=0.6g ,所以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2.4g ∶0.6g =4∶1,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124.2∶1

6.0=1∶3。所以正确答案只有C 。 【教学对策】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

理论依据,教学

中应该引领学生借助实验来加深理解,并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重点训练。

【变式练习】1.6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3.6 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①一定含有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O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 l :4。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⑥ B.①②⑤ c.①③⑥ D.①④⑤

答案为A

例4.下图是钠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从图示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

A.反应中钠原子转移一个电子给氯原子

B.反应中氯气分子分成氯原子

C.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D.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常见错误】此题是选择题里失分较高的一道

题,学生误选B的最多,认为从图示看不出氯气分子

分成氯原子。对于D选项的明显错误而没有察觉的主要原因,还是对物质的微粒性这一难点没有熟练掌握。

【错因分析】本题采用形象直观的图示,从微观角度考查了物质形成的过程。学生误选B,是没有仔细审题:题干中给出了氯气的化学式(Cl2),说明氯气是一个双原子分子,而不是一个单原子分子;误选B、C,是对“物质的微粒性”还存在着模糊的认识。在化学反应中,核外电子尤其是最外层电子起着重要的作用。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使次外层变成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形成Na+;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形成Cl-;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答案为D。

【教学对策】“物质的微粒性”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在平时的训练中不妨以多种形式呈现这一知识点。

【变式练习】在一定条件下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如下(○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B.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D.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1

答案为B

例5.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蔗糖固体

C.用pH试纸区分澄清石灰水和食盐水

D.用紫色石蕊试液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常见错误】学生误选B、C的较多。反映出学生对溶解时的放热和吸热现象、溶液的酸碱性以及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没有熟练掌握。

【错因分析】本题虽然是一道选择题,却考查了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溶解时的放热和吸热现象;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等多个知识点。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泡沫,会有浮渣出现,软水中加入肥皂水后会产生大量的泡沫;硝酸铵溶于水时要吸收热量,溶液的温度要降低,而蔗糖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澄清的石灰水显碱性,食盐水显中性,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显酸性。很明显用紫色的石蕊试液是无法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故答案为D。

【教学对策】在平时教学中,对于一些易混淆的知识应该加强对比记忆,不妨通过实验的手段加以巩固,有时形象直观的手段比死记硬背要好得多。

【变式练习】常温下,将体积大致相等的水和酒精(密度:O.789

g/cm3)依次缓缓注入右图“细颈”容器(容量瓶)中,注满后立刻塞紧

塞子振荡,静置片刻,容量瓶细颈上部有空柱形成。实验发现,若水

和酒精的注入先后顺序不同(其他条件相同),形成空柱的长短也不

同。哪种加液顺序形成的空柱长?为什么?

答案为:先加水后加酒精的空柱较长,因为当水向酒精中缓缓注入时,由于水的密度大于酒精,已经比较快地渗入酒精分子间的间隙之中,所以振荡后静置形成的空柱比较短。

例6.下列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 Fe2O3+3H2SO4=Fe2(SO4)3+3H2O

B.CO2+Ca(OH)2=CaCO3↓+H2O

C. NaOH+NH4NO3=NaNO3+NH3↑+H2O

D.2NaOH+H2SO4=Na2SO4+2H2O

[错解]C

[错选解析]C中NaOH与NH4NO3是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的NH3·H2O不稳定,易转变为NH3和H2O,所以C 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而B中没有明显交换成分,所以B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变式练习]益阳松花皮蛋闻名全国,远销东南亚,其制作的原料有纯碱、食盐、生石灰、草木灰(含碳酸钾)、开水以及米糠、稻壳等辅料,配料之间首先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试推断另外最有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例7.下列关于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B.能使无色酚酞变为红色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C.溶液的pH大于7的化合物可能是碱

D.所有的碱都可以使无色酚酞变红

【错选】A、B、D

【错解分析】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才是碱。有些盐如碱式碳酸铜,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有OH-,但同时还有CO32-,所以A不正确;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并不等于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全部是碱,如有些盐(Na2CO3)溶液也显碱性,所以B错。像Cu(OH)2、Fe(OH)3等物质都是碱,但由于它们难溶于水,不能使酚酞变红。

【正确】C

[变式练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越小,酸性越强,用水稀释可以使pH=5的溶液变为pH=8

B.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但pH小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C.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D.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例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煤渣的质量一定和所用煤的质量相等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增加了

C.100g水与100g酒精混合后,质量等于200g,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1g氢气在9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10g水

【错解】A、D

【错解分析】煤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排到空气中,致使剩下的煤渣质量小于所用煤的质量,所以A是错误的;1g氢气在9g氧气中完全燃烧,由于有1g氧气过剩而未参加反应,所以生成水的质量是9g,所以D也是错误的;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镁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了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所以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增加了,所以只有B正确。

【正确】B

[变式练习]过量Fe粉放入盛有90 g稀硫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测的滤液的质量为92.7 g,则反应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A.0.1 g

B.0.2 g C .2.7 g D.2.0 g

例9.有下面两句话:“若两种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则它们所含质子数一定相同”,“若两种粒子所含质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对这两句话可作出的判断是()

A 前者正确,后者错误 B前者错误,后者正确

C两者都正确 D两者都错误

【错解】B

【错解分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两种粒子,有可能是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原子(如碳12原子与碳13原子),也有可能是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如Na与Na+)但它们质子数一定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它们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如水分子(H2O)与氨分子(NH3)、氦原子(He)与氢分子(H2)、钠离子(Na+)与铵根离子(NH4+)等。

【正确】A

[变式练习]小宇同学在托盘天平两端的烧杯内加入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然后向两端烧杯内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和铝铜合金,反应完毕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则合金中铝和铜的质量比是()A . 9∶19 B .19∶9 C.13∶1 D. 1∶13

例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是含碳的单质,石油是含碳、氢的化合物

B.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工业上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等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D.煤和石油都是难溶于水的物质

【错解】A、C

【错解分析】煤主要含碳元素,由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混合物,石油主要含碳、氢元素,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柴油等过程,是根据它们的沸点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所以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正确】B、D

例11.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为发生物理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A.浓HCl B.NaOH C.浓H2 SO4 D.石灰水

解析:这一题很多情况因为审题不清楚而没有看到“物理变化”而选错B,或因为这几种物质的性质了解不清楚而选错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的水质量增加,故答案选择C。

[变式练习]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①浓盐酸②石灰水③食盐④烧碱⑤铁⑥浓硫酸

A.①②③⑥B.④⑤C.②④⑤D.②③④⑤

例12.几种物质溶于水,能电离出K+、Mg2+、SO42-、NO3-四种离子,已知其中Mg2+、K+、NO3-离子个数比为4∶5∶3,则SO42-与NO3-的离子个数比为()

A.2∶1

B.10∶3

C.5∶3

D.3∶7

[常见错误]认为阳离子总数与阴离子总数相等,Mg2+与K+的离子数和为9,因此,NO3-与SO42-的离子数和也为9,所以SO42-的离子数为6,选A。

[错因分析]理解错误。溶液不显电性,是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和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而不是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相等。

[教学对策]此题只有真正理解溶液不显电性的原因是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才能作出正确解答,答案为C

[变式练习]几种物质溶于水,能电离出K+、Zn2+、SO42-、NO3-四种离子,已知K+∶Zn2+∶SO42-=2∶3∶2,则SO42-与NO3-的离子个数比为()

A.2∶3

B.1∶1

C.1∶2

D.3∶2

例13.用浓盐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

A.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 B。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

C.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 D。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

[错因分析]学生对配制溶液所使用仪器的用途模糊不清,特别是对液体物质的取用是用量筒还是天平,不能正确选择。

[教学对策]加强仪器用途及适用范围方面训练

[变式训练]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肯定用到的仪器是()

例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

B.相同元素的原子的原子核一定相同

C.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一定变化的质子

D.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一定变化

[常见错误]选项A是学生最易混淆的概念。

[错因分析]理解错误,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可以不同所以原子核不一定相同;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教学对策]加强概念理解教学。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可以不同所以原子核不一定相同;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只有选项C正确。

[变式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Al表示两个铝元素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15.“绿色奥运”,拒绝兴奋剂。乙基雌烯醇是一种参赛运动员禁用的兴奋剂,其化学式为C20H32O,下列关于乙基雌烯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属于氧化物

B.乙基雌烯醇是由20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C.分子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8

D.它由三种元素组成

[常见错误]由分析化学式知乙基雌烯醇是由20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选B [错因分析]理解错误:物质的组成和分子的构成混淆。物质的组成是宏观方面的概念,应用元素回答,且只论种类不论个数。分子是微观概念,它是由原子构成的,既论种类又论个数。

[教学对策]在一个化学式中若有多种元素符号,其表示的意义既有宏观方面的即物质的组成,也有微观方面的即分子的原子构成。物质的组成应用元素回答,且只论种类不论个数。分子的构成用原子回答,既论种类又论个数的。正确选项:D

[变式练习]鲨鱼是目前发现的惟一不患癌症的动物,其体内含有一种抗癌物质(化学式为C30H50),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由碳和氢气组成的混合物

B.该物质是由30个碳原子和50个氢原子构成的

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O g

D.该物质属于化合物

例16.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常见错误]记忆不清原子的结构,误以为: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选C。

[错因分析]记忆、理解错误,没有记住:原子的结构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教学对策]本题只有真正理解:在原子结构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才能顺利解答,正确选项A。

[变式练习] 科学家发现了核电荷数是112的新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约为27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12 B.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5,核外电子数为112

C.该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为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227倍

D.该元素原子核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例1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C.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D.反应中物质y、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11∶12

[常见错误]选A;B;A和B;C

[错因分析]误把反应后的质量当成生成的质量,故选A或选B或选A、B;不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忽视了复分解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必须都是两种化合物的条件,故选C。

[教学对策]解题的关键:一是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二是准确把握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三是准确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减少的质量就是参加反应的质量,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增加的质量是生成物的质量,Z物质是生成物还是反应物可由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参加反应的Q是12g,参加反应的X是8g,生成的Y是11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Z物质的质量是9g,故正确答案选D。

[变式练习]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三种物质各30g,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x物质是生成物

例18.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

【常见错误】此题学生最大的问题在于不知如何下手分析,盲目猜测,选择A 或C。

【错因分析】理解错误,不能灵活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混淆了每次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25gA 与5gB,生成30gD。

【教学对策】对于质量守恒定律,光记住内容是不能很好应用的,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每次反应的质量关系。根据题目给的含义可看出这是个化合反应,反应物为A、B、C,质量关系为:

A +

B +

C = D

第一次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15g 30g

第二次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25g 15g 50g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在第一次反应中15 gA可与9 gB, C的质量等于D的质量-(A+B)的质量

=30g-15g-9g=6g ,在反应中A:B:C:D=15g:9g:6g:30g =5:3:2:10。故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A 与D的质量关系为15g:30g, 25g A反应生成物质D的质量应该为50g。正确答案应该是B、D。

【变式练习】在反应M+2N=R+2Q中, 3.2gM与N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8.8gR,且反应生成的R和Q 的质量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M和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A.1:2

B.1:4

C.9:16

D.4:9

例19.2003年5月,深圳发生举国震惊的特大投毒案。犯罪分子使用的是一种名叫“毒鼠强”的剧毒鼠药(化学式为C4H8O4N4S2)。下列有关“毒鼠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氧化物

B.“毒鼠强”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4个氮原子和2个硫原子构成

C. 碳、氢、氧、氮、硫元素的质量比为2:4:2:2:1

D.含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6.67%

【常见错误】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所以“毒鼠强”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4个氮原子和2个硫原子构成,选择B。

【错因分析】概念理解片面,过失性错误。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4个氮原子和2个硫原子构成的仅仅是“毒鼠强”的一个分子而不是这种物质。

【教学对策】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为这三种微粒看不到,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学生在掌握过程中容易混淆它们的关系,教学中尽量注意变抽象为形象,多种形式的对照它们的区别才能更好的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B不能反映物质、分子与原子的关系。正确答案应选择D 。

【变式练习】极少数青少年有吸烟的恶习,香烟的主要成份很复杂,经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质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吸烟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B.尼古丁由碳、氢、氮3个元素组成

C.尼古丁分子中共有26个原子 D.尼古丁中C:H:N相对质量比=10∶14∶2

例20.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虾青素是一种氧化物 B.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96 g

C.虾青素由96个原子构成 D.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0∶13∶1

[常见错误]B或C

[错因分析]1、记忆理解错误:认为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克。2、审题错误:没有注意到单位。3、理解错误:不能正确区分宏观和微观概念。

[教学对策]1、相对分子质量是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与C-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的比值,原来的单位克在相比时已约掉,所以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一”通常省略不写。2、虾青素是一种宏观物质,它是由大量的微观的虾青素分子构成或由宏观的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虾青素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96个原子只能构成一个分子,然后由大量的微观的虾青素分子构成虾青素这种物质。正确选项 D。

例21.将相同质量的铝、镁、铁三种金属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则产生氢气的质量()

A.铝的最多

B.镁的最多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

[常见错误]A或B

[错因分析]理解错误或审题错误:没有具体的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认为制氢度大的金属或活动性强的金属产生氢气的量多。

[教学对策]在一个化学反应中若有多种反应物,对某种生成物的质量进行比较时,我们既要考虑物质的性质,又要考虑物质的量。此题中在稀硫酸足量的情况下制氢度大的金属产生氢气的量多,在稀硫酸不足量的情况下各种金属产生氢气的量一样多。故正确选项为 D。

例22.4g氢气和34g氧气完全反应,可得水的质量为()

A .38g

B .36g C.34g D.24g

【常见错误】A

【错因分析】没有考虑氧气有剩余,直接将反应物的质量相加。

【讲解要点】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的质量应等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②根据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4g氢气完全反应需要32g氧气,生成36g水。

【变式练习1】4g氢气与8g氧气反应最多生成水 g。

[变式练习2]在托盘天平两盘上各放一个盛有36.5g质量分数为20%盐酸的烧杯,调天平至平衡。现将各一定量的两种物质分别放入两烧杯中,都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天平仍保持平衡,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MgO和MgCO3

B.Mg和MgCO3

C.MgO和Mg(OH)2

D.MgO和Mg

例23.对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A、B为化合物,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B.若A、C为单质,B、D为化合物,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A为可溶性碱,B为可溶性盐,则C和D可能是两种沉淀物

D.若C、D分别为盐和水,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常见错误]对复分解反应和中和反应的概念片面理解,选C

[错因分析]分析、理解错误:复分解反应强调的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而中和反应强调酸和碱反应,往往只按一个方面来分析,考虑问题不全面。

[教学对策]理解各种反应的特点,A错,因为CO2+Ca(OH)2=CaCO3↓+H20就不属于复分解反应;D错,因为酸和金属氧化物、酸和碱、非金属氧化物和碱都能生成盐和水;B对,这是置换反应的定义;C对,因为CuSO4+Ba(0H)2=BaSO4↓+Cu(OH)2↓。答案:AD

例24.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在270℃时分解:2NaHCO3==Na2CO3+H20+CO2↑现取16.8g,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不再改变为止,减少的质量为()

A.4.4 g

B.6.2 g

C.8.8 g

D.10.6 g

[常见错误]由于常温下水为液体,学生只认为减少的是二氧化碳,选A 。

[错因分析]认识错误:减少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混淆。给碳酸氢钠加热减少的质量是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而不是单纯的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教学对策]在平时做题时,常做一些物质在溶液中反应,减少的质量就是反应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此种判断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学生头脑中往往形成定性。但给固体加热减少的就不一定只是气体,可能还有水,解题要小心。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本题根据已知16.8g碳酸氢钠的质量求出反应生成碳酸钠的质量10.6g ,所以减少的质量应该为6.2 g,正确选项B。

[变式练习]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A.分子数比为1:1的CO和O2

B.分子数比为1:1的H2和HCl

C.分子数比为1:1的CH4和O2

D.分子数比为1:1的C和O2

例25.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各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然后按右图所示分别投入相同质量的锌粒和铁粉,反应停止后天平可能是()

①右盘下沉②左盘下沉③保持平衡④无法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①

D.④

[常见错误]等质量的锌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锌产生的氢气少,所

以右盘下沉,选C

[错因分析]分析、理解错误: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只强调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酸。相同质量的金属,往往只按一个方面来分析,考虑问题不全面。

[教学对策]这种题型是最常见的“天平”题,是学生理解不透最容易出错的习题,教学中要帮助学生仔细分析,让他们切实理解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实质、学会从金属足量而酸不足和酸足量而金属不足两个方面仔细分析后,才能顺利解答,正确选项B。

[变式练习] 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天平至平衡,向两烧杯中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然后向右盘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铁,同时向左盘的烧杯中放入与铁等质量的铝,待充分反应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天平仍然平衡 B.天平指针偏向铁一方

C.天平指针偏向铝一方 D.铁和铝均有剩余

二、填空与实验汇总

例26.(实验评价)某化学活动小组,在实验室里设计了两种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炽热的木炭粉)→一氧化碳

方案二: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一氧化碳

以上两种方案中,较好的是,理由是。

[常见错误]方案一;得到的一氧化碳多。

[错因分析]审题错误,理解错误:二氧化碳可以与炽热的木炭粉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但是二氧化碳与

木炭粉不可能充分、完全接触,虽然木炭粉是足量的,但最终仍会有少量二氧化碳混入到一氧化碳中,得到的气体仍不纯;另外在密闭的容器中高温条件下使固体与气体反应,操作比较复杂。

[教学对策]除去两种气体中的一种气体时,考虑的因素很多:科学、安全、可行、简便等,最主要的目的是最终得到的气体必须纯净而不是比原来增多。

正确答案:方案二;操作简便,得到的一氧化碳气体纯净。

[变式练习]下列有三种制取硝酸铜的方案:

方案一:Cu+4HNO3(浓) = Cu(NO3)2 + 2NO2↑+ 2H2O

方案二:3Cu+8HNO3(稀) = 3Cu(NO3)2 + 2 NO↑+ 4H2O

方案三:2Cu+O2+4HNO3(稀) = 2Cu(NO3)2+ 2H2O

请你从经济、环保的角度分析考虑选择一种最适宜的方案,你选择该方案而不选其它方案的理由是(写两点):;。

例2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10mL的量筒量取9.0mL水

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氢气纯净

C.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g碳酸钠粉末

D.用150mL酒精和50mL水精确配制200mL医用酒精

[答案]A

[错选解析]易错选B C。认为收集氢气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未考虑到“纯净”二字;认为碳酸钠粉末是固体,可以用托盘天平称量,未考虑到天平的准确度。另外,还要注意其他常用仪器测定的准确度。如用pH试纸测待测液的酸碱度时,读数均为整数,不能准确到0.1,温度计可准确到0.1等。

[变式练习]下列实验数据中,符合实验要求且合理的是()

A.用100mL量筒量取5.6mL稀硫酸

B.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5

C.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CuO粉末

D.温度计显示室温读数为25.62℃

[答案]C

例28.将生锈铁钉浸入到过量的稀硫酸中,最终得到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什么?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错解】溶质是硫酸铁和硫酸亚铁。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H2SO4==Fe2(SO4)3+3H2↑ Fe2O3+H2SO4==2FeSO4+2H2O

【错解分析】因为硫酸过量,所以溶质中还含有硫酸,铁与酸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盐而不是铁盐,而铁锈与酸反应生成的是铁盐而不是亚铁盐(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正确】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硫酸铁、硫酸亚铁和硫酸。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 FeSO4+H2↑ Fe2O3+3H2SO4== Fe2(SO4)3+3H2O

例29.A~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已略去)。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rray

A ;

B ;

C ;

D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了解熟悉程度的,学生不容易推断,考虑不清楚的情况下很容易出错,答案是CaCO3、CaO、C02、Ca(OH)2

[变式练习]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例30.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6%的酒精(C2H5OH)溶液与gC3H4O中氧元素质量相等。

[常见错误]只计算酒精溶液中溶质C2H5OH中的氧元素质量,而忽略酒精溶液中溶剂水中氧元素的质量。

[错因分析]考虑问题不周全。只看到酒精溶液中溶质C2H5OH中有氧元素,没有进一步思考溶剂水中是否也有氧元素,所以导致计算错误。

[教学对策]遇到此类型题时,一定要考虑到溶液的组成是两部分溶质和溶剂,不能只想到溶质也要想到溶剂,答案为204g。

[变式练习]50Kg溶质质量分数为46%的酒精(C2H5OH)溶液中氢元素与Kg三聚氰胺(C3H6N6)中氢元素质量相等。

例31.写出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氫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常见错误] H2O2 催化剂H2↑ + O2↑

[错因分析]理解记忆性错误:将过氧化氢分解与水分解(2H2O通电2H2↑+O2↑)混淆记忆,应写成2H2O2 催化剂 2H

2 O + O2 ↑

[教学对策]熟记一些在化学反应上没有规律的方程式,并注意与水电解方程式的区别,关键是记住各自的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变式练习]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例32.(实验评价)鉴别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钠四种无色液体,各取少量,分别加入4只试管中,在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先被鉴别出来的两种物质是、,鉴别依据是,。

[常见错误]盐酸、氢氧化钠。依据是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色。

[错因分析]忽略了碳酸钠是显碱性的盐,误以为盐都显中性。正确答案应该是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教学对策]在鉴别多种溶液时,应该首先将他们分成酸性、碱性和中性三种性质的溶液,而不是分成酸、碱、盐三类物质,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多数显中性,也有显酸性或碱性的。

[变式练习]利用无色酚酞试液可以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A.氯化钡、硫酸、盐酸

B.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盐酸

C.碳酸钾、碳酸钠、盐酸

D.氯化钠、氢氧化钠、盐酸。

写出其鉴别过程(方法、现象和结论):

例3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燃烧

2、氢气在空气在燃烧 3电解水、

4、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常见错误]

1、.3Fe+2O2点燃Fe3O4↓

2、 2H2+O2△2H2O

3、 2CO+ O2燃烧2CO2

4、 2H2O电解2H2↑+ O2↑

5、CaCO3+HCl=CaCl2+H2O+CO2↑

[错因分析]“↑”或“↓”的实质是一种反应现象。看到冒气泡时,就应在气体生成物的化学式后

标注“↑”;看到有沉淀生成,就要在生成的难溶物的化学式后标注“↓”。当反应不是在溶液中进行,若有难溶性物质生成时,但看不到有沉淀析出,也不能在难溶性物质的化学式后标注

“↓”。因反应④不是在溶液中进行,虽生成的Fe3O4是难溶性物质,也不能标注“↓”,所以④中的“↓”应去掉。

许多化学反应是有条件的,缺少条件则不能反应;条件不同,则生成物不同。所以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正确标记反应条件。 H2和O2反应表现为燃烧,燃烧的条件应注“点燃”,所以2中的反应条件应改为“点燃”。燃烧是反应现象,而不是反应条件,所以3中的“燃烧”应改为“点燃”。电解是电流的热效应,是反应过程而不是反应条件,所以4中的反应条件应改为“通电”。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使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不改变、原子个数相等。5中未配平,违反了质量

守恒定律应在HCl前面加上2。

[教学对策]:要求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

1、要配平,否则违反了质量守恒定律;

2、正确注明反应条件;

3、“↑”或“↓”要正确标注。

[变式练习]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铜丝在空气加热

2.甲烷在空气在燃烧

3.硫在空气中燃烧

4.实验

室制取氧气

例34.除去括号中的杂质,写出必要的化学方程式。

NaOH(Na2CO3) ,

[常见错误] 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错因分析]1、反应后带入新的杂质Na2SO4。2、加入的试剂与原物质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教学对策]除杂要求:(一).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原物反应。(二).反应后不能带人新的杂质。(三).反应后恢复原物状态。(四).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常用方法:

1.沉淀法

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

【变式练习】下列混合物可用沉淀法除去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的是( )

A.KN03 [Ba(N03)2]

B.NaCl [KN03]

C.NaN03 [NaCl]

D.Ca(N03)2[AgCl]

2.气体法

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变成气体而除去。如:硝酸钠固体中含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可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稀硝酸溶液,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滤液,获得硝酸钠固体。

【变式练习】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适宜用气体法除去的是:( ) A.NaN03 [Ba(N03)2] B.NaCl [Mg(OH)2] C.KN03 [K2C03] D.Na2S04 [MgS04]

3.置换法

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量试剂通过发生置换反应而除去。如:硫酸锌固体中含有少量硫酸铜杂质,可将混合物溶解之后,加入适量锌粉,再过滤除去被置换出来的铜,蒸发滤液获得硫酸锌固体。练习5.加入下列哪些物质可以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杂质硫酸铜( ) A.Zn B.Fe C.Cu D.Mg

4.吸收法

两种以上混合气体中的杂质被某种溶剂或溶液吸收,而要提纯的气体不能被吸收时,可用此方法。如: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时,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的溶液。此题我们应该使用:沉淀法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正确答案是:Ba(OH)2+ Na2CO3=== BaCO3↓+ 2NaOH

[变式练习]除去括号中的杂质,写出必要的化学方程式和试剂

NaCl(Na2SO4) 。

例35.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和原子核等几种粒子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是。(质子中子)

【常见错误】氢原子核。

【错因分析】认为氢原子中没有中子,不同原子内的质子、中子是不同的。混淆了数目的不同与质子、中子本身质量、性质的不同。

【讲解要点】①决定原子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的数目;②一个质子的质量近似等于一个中子的质量;③氢原子中没有中子,氢原子的质量近似等于一个质子的质量。

【变式练习】:同种元素的原子的质量都相同吗?

例36.O2中“2”的含义(一个氧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

【常见错误】两个氧原子。

【错因分析】混淆了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与前面数字的不同含义。

【讲解要点】①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数目,这些原子是通过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在非化学反应中是不可分割的。②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数目,这些原子是没有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在教室,另一个可以在操场。

【变式练习】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 B . H2O C. CO2 D. SO2

[变式练习]有一气体可能有CO、CO2、H2、HCl气体的混合物,依次通过(1)澄清的石灰水时无沉淀,(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黑色粉末变红但无水出现。将剩余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可见:①混合物气体中一定有;肯定没有。

例37.(实验评价)某化学活动小组,在实验室里设计了两种得到硫酸铜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Cu →CuO→CuSO4

方案二:Cu→CuSO4(Cu+2H2SO4(浓)= CuSO4+ SO2↑+ 2H2O)

以上两种方案中,你选择的是,不选另一个的理由是是。

[常见错误]方案二;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制得。

[错因分析]考虑问题片面,忽略绿色化学观念:铜与浓硫酸反应可直接制得硫酸铜,但同时生成了有毒气体污染环境,且浓硫酸的利用率不高;方案一中,看似复杂,但实际上安全、环保、易操作。

[教学对策]实验室中要得到某种新的物质可能有多种方法,那么哪种是最佳的呢?考虑的因素很多:理论上可行、操作上方便安全、经济上廉价易得、符合绿色化学观念等,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而不是仅仅看一面。

正确答案:方案一;方案二中产生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空气。

[变式练习]要将MgCl2、Na2SO4溶液中的Na2SO4杂质除去得到较纯的MgCl2溶液,某同学设计了两种除去Na2SO4杂质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将Na2SO4全部转化为BaSO4沉淀后,过滤除去。

方案二:加入NaOH溶液,将要提纯的MgCl2全部转化为Mg(OH)2沉淀,在过滤得到的Mg(OH)2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分析上述除去Na2SO4杂质的方案中,方案是合理的,另一种方案不合理的原因是。

例38.小明在观察课本实验“燃烧的条件”图甲时,对产生的大量白烟产生疑问。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在空气中可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种剧毒物质——HPO3(偏磷酸)。由小明查阅的资料看,他最初的疑问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五氧化二磷和偏磷酸都会伤害人的身体,应对此实验进行改进。

【实验改进】小明与同学一起对课本实验进行了如下

改进(图乙);去掉铜片,将足量的红磷和白磷分别放在两

个大试管中,在试管口各自套一个瘪气球,用线固定。然

后将两支试管同时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观察现象】可观察到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改进后的装置与原装置比较,其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创新】待发生燃烧反应的试管冷却后,小明将试管倒立在水中(试管口接近液面),捏住气球口部,小心取下气球,观察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进行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错误]白磷燃烧生成什么?;白磷燃烧;(化学方程式)略;变瘪;燃烧条件略;密闭;烟消失;五氧化二磷溶于水。

[错因分析]认识错误,审题错误,理解错误:做实验习题要理解实验的原理,明白所提问题是考察什么,另外,要考虑细致,联系理化综合知识。若不知道物质燃烧生成固体,管内气体先膨胀后缩小,看不懂实验创新意图,回答就会不切实际。。

[教学对策]任何实验都有其原理,回答问题时,要建立在对实验问题了如指掌,详细回答。

答案:产生的白烟对人体有害吗?;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先膨胀后慢慢缩小,最后倒吸入试管中;防止白烟散到空气中对人伤害;试管内水面上升至约距管口1/5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变式练习]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含有氧气,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实验时先在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水,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后,发现红磷还有剩余。冷却,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

倒流进集气瓶中,液面上升到图中A位置。

(1)从上述实验现象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氮气约为4/5。能够得到该结

论主要是运用了氮气的有关性质,请写出其中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有一瓶CO和CO2的混合气体,某同学计划用上图装置(无燃烧匙)测定该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烧杯中应装入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例39.思奇同学在妈妈买回的某食品包装内发现有一包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思奇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放在窗台上,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同体B。思奇同学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选填“放热”或“吸热”)现象。请你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猜想。

(3)取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内,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就白色固体C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一起猜想。

思奇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小聪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实验方案(或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和结论

放热

[错因分析]认识错误,审题错误,理解错误:氧化钙在空气中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猜想一还可能有氢氧化钙共产党。生石灰和水反应有放热现象,用手握试管外壁,有灼热感觉。(3)中的白色固体即有可能是氢氧化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可以用这一反应来区分。

[教学对策]任何猜想都不是无原因的,本题的两个猜想都是建立在化学反应基础上的。作为干燥剂

的生石灰,它干燥的原理是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又可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因此猜想一还可能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生石灰和水反应有放热现象,氢氧化钙溶于水,但不放热。如果氧化钙的量较小,且可能有变质的情况下,温度的变化可能不明显,因此要使用温度计才能准确反映有无放热现象。(3)中的白色固体即有可能是氢氧化钙,又有可能是碳酸钙。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是很小的,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绝大多数不能溶解。实验方案设计时要从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不同性质入手,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碳酸钙不溶于水,对比之下可以使用指示剂来区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无现象,因此也可以用这一反应来区分。

初中化学常见错题集

初中化学错题集 一、选择汇总 例1.1 gH 2和10 gO 2在一密闭容器内混合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 ) A.1 g B.9 g C.11 g D.10 g [常见错误]由质量守恒定律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1 g H 2 和10 gO 2的质量总和为11 g ,选C 。 [错因分析]理解错误:充分反应与恰好完全反应混淆。恰好完全反应是指各种反应物都正好用完,没 有剩余;充分反应是指某一种物质已经反应完了,化学反应不能继续,而其他参与反应的物质还可能有剩 余。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要满足一个确定的质量比,并不是提供的各物质都一定能恰好 完全反应,H 2与O 2反应时的质量比为1﹕8而不是1﹕10。 [教学对策]在一个化学反应中若有多种反应物,依据反应物的量求某种生成物的质量时,若提供多种 反应物的数据而题目又没有说恰好完全反应时,此类题目往往有陷阱,可能有物质剩余,解题要小心。解 题时要根据化学方程式的量的意义,根据消耗完的物质的质量进行计算。本题根据氢气燃烧的化学反应中 的质量关系,1 gH 2只能和8 gO 2反应,而提供的10 gO 2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还剩余2 gO 2,所以生成水 的质量应该为9 g ,正确选项B 。 [变式练习]现有20 gH 2和O 2的混合气体在一密闭容器内引燃,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还有2 g 气体, 则原混合气体中O 2 的质量是( ) A.2 g B.16g C.18g D.16g 或18g 答案D 例2.经测定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 )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单质 C.不可能是化合物 D.不可能是纯净物 [常见错误]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单质也一定是纯净物,选A 、 B 或AB 。 [错因分析]记忆、理解错误: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如:碳元素可以组成金刚石、石墨等多种物质,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中可能有多种单质,它就属于混合物(即 不是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不可能是化合物。 [教学对策]本题只有真正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及物质的分类知识和同一种元素能形成多种不同的 单质的知识后,才能顺利解答,正确选项C 。 例3.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 g 二氧化碳和5.4 g 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常见错误】本题重点考查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以及与化学式相关的判断和计算,综合性强,得 分率不是太高,常会误选A 、B 、D 。 【错因分析】误选A 的原因是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没有真正把握,误选B 、D 的原因是对化学 相关知识的判断和计算欠缺。根据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可以推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 素和氢元素,可能还含有氧元素。从生成物的质量可知: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8.8g × 4412=2.4g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5.4g ×18 2=0.6g ,所以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2.4g ∶0.6g =4∶1,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124.2∶1 6.0=1∶3。所以正确答案只有C 。 【教学对策】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

高中生必读:如何整理错题集

在我看来,“如何整理错题集”这个问题,其实能分为以下几点来回答:为什么要整理错题集?哪些科目最需要整理错题集?如何整理错题集? 毫无疑问,在应试教育体系中,要想通过考试得到认可,最重要的途径是对各种题型进行大量训练,从而积累大量的解题经验和技巧。因此,目前多数学校采取的教学模式,其实就是“解题教学”。除了少数天资聪颖者,几乎没人能够不被这种模式裹挟三年、六年甚至更长时间。 但是,大量训练不一定意味着成功。看看我们身边,总会发现这样一类同学:他们勤奋刻苦,不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会为自己“开小灶”,但在各种考试中的成绩往往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解题训练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成效。换句话说,他们的训练与打发时间无异。 那么,数量在解题训练中难道不重要吗?的确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一环。说到底,解题训练的根本目的,是缩小自身思维能力与出题者的要求之间的差距。所以,力图缩小这种差距的我们,关注的应该是那些错题,以及错题产生的原因。任何一个想要从考试中脱颖而出的人,都应该会使用错题集来总结自己解错或解不出题目的原因,争取做到有则改之,不重蹈覆辙。

明白整理错题集的重要性后,问题就来了:按照提升自身思维能力的标准,到底哪些科目最需要整理错题集呢?毕竟,如果所有科目都整理错题集,那会相当费时费力。 语文和英语都是语言类的科目,考查的题型主要有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表达应用三类。其中,基础知识多练就熟,本身是不具备较大的思维难度的。至于阅读理解和表达应用,它们的随机性和偶然性都很强,就算有解题方法,基本上也是靠平时多加积累才能总结得出来的。因此,这两科我不建议整理错题集。 数学和物理可以说是理科思维的集大成者,光记得公式、定理远远不够,因为要想在这两科的题目中找出理论依据,是需要思维方法的。举个关于物理题的例子,受力分析估计大家都能掌握得不错,但要是整体法和隔离法运用不熟练,光想用受力分析解出那些斜面滑块一起动问你受几个力的问题,就要费很大劲儿了。至于数学,那就更不用提了,几乎每道正常一点的高考题都是到处设坑埋雷,处处必须留心。更何况,数学题型千变万化,解题方法及其组合也是千差万别。所以,对数学错题的研究和反思是十分有价值的。 综上所述,我的意见是:数学是最需要整理错题集的科目,物理次之。 那么,不需要整理错题集的科目又怎么办呢?

中考化学错题精选100题

中考化学错题精选100题 吉安县教学研究室陈人昌 2014年10月 前言 从教初三化学十五年来,总有一个想法:将学生在平时考试或练习中的错题收集起来,整理成章,一是方便各位同行在命题时作个参考,二是便于自已对试题进行一些研究提供帮助,于是我将近几年来学生在平时考试或练习中的错题收集起来,整理如下,若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熟石灰 B 干冰 C 小苏打 D 金刚石 2.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固体物质的是( ) A He B.C60 C. H D. Al 3.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与下列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 Mg B CuCl2 C Ba(OH)2 D HNO3 4.下列各种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冰、干冰、盐酸 B.红磷、纯碱、石油 C.水银、生石灰、天然气 D.金刚石、熟石灰、空气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分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C.在复分解反应中,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发生变化 D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后,可变废为宝,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6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 B.H2O2 C.CO2 D. SO2

7、预防“禽流感”可用O.5%的漂白粉溶液作为消毒剂。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1价 B.+2价 C.+7价 D.-1价 8.分子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分子模型中,不同颜色、 示的分子是() A.HCHO B.CO2 C.NH3 D. CH4 9.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B.铁、铜都是金属单质,都能够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D.点燃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会熄灭,证明该无色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10.下面是一些学生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加入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反应的速率 B.氧化反应就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C.在阴离子中,质子数一定少于核外电子 D.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11.下列知识的归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数学错题本整理方法及要点盘点

研途宝考研 https://www.doczj.com/doc/ec823761.html,/zykzl 1.如何整理错题? 喜欢抄题的抄题,不喜欢抄题的剪书。 2.对错题的思路总结。 这里说的思路指的是你在解这道题时的全部思想活动,包括你对题目条件的分析、初步的想法、推导过程等等。尤其是卡了壳、出了错的部分,更要着重详细地记录下来。 3.错题本不能只增不减。 如果你能做到天天看自己的错题集,很快就会发现有的东西会很快掌握,这时候就需要把这部分内容移除。错题集里面只留下那些你真心还没完全搞懂、没有完全记住的东西,保证你每一次翻开错题集都能再加深学习。 4.错题本要经常复习。 不要等到考试前再复习,平时有空的时候,就要经常复习,把不懂的、没把握的知识变成掌握的最牢固的知识。 重要考点盘点: 1.高等数学 极限、导数和不定积分这三个部分是考试中考查的重点,其他部分都是在这三个的基础上进行延伸。 2.线性代数 是初等变换,含有参数的线性方程式解的讨论,还有就是方程的特征值、特征向量,有了他们,线性代数的复习就会很流畅。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第一章的概念,其中的条件概念,乘法公式、等三个方面; 第二章是几何分布,这章是该理论的核心,特别是二维联系变量的平均分布密度、条件分布密度,离散型的实际变量的特征和定义; 第三章数据变量的数据特征,主要就是四个概念数学期望、方差、线方差、相关系数。 此外,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重视自己的错题,因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你的知识漏

研途宝考研 https://www.doczj.com/doc/ec823761.html,/zykzl 洞。在数学试卷中,客观题部分主要分填空和选择。其中填空6道题,选择8道题,共56分。占据了数学三分之一多的分数。在历年的考试中,这部分题丢分现象比较严重,很多一部分同学在前面的56分可能才得了20多分,如果基本题丢掉30多分,这个时候总分要上去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填空题】 (1)考查点:填空题比较多的是考查基本运算和基本概念,或者说填空题比较多的是计算。 (2)失分原因:运算的准确率比较差,这种填空题出的计算题题本身不难,方法我们一般同学拿到都知道,但是一算就算错了,结果算错了,填空题只要是答案填错了就只能给0分。 (3)对策:这就要求我们同学平时复习的时候,这种计算题,一些基本的运算题不能光看会,就不去算,很多的同学看会在草稿纸上画两下,没有认真地算。平时没有算过一定量的题,考试的时候就容易错,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对一些基本的运算题,不是说每道题都认真地做到底,但每一种类型的计算题里面拿出一定量进行练习,这样才能提高你的准确率。 【选择题】 (1)考查点:选择题一共有八道题,这个丢分也很严重,这个丢分的原因跟填空题有差异,就是选择题考的重点跟填空题不一样,填空题主要考基本运算概念,而选择题很少考计算题,它主要考察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就是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理论。 (2)失分原因:首先,有些题目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其次,有些同学在复习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了计算题上,而忽视了基础知识,导致基础只是不扎实。最后,缺乏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由于对这种方法不了解,用常规的方法做,使简单的题变成了复杂的题。 (3)对策:第一,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就必须在这下功夫,实际上它的选择题里边要考的东西往往就是我们原来的定义或者性质,或者一个定理这些内容的外延,所以我们复习一个定理一个性质的时候,即要注意它的内涵又要注意相应的外延。比如说原来的条件变一下,这个题还对不对,平时复习的时候就有意识注意这些问题,这样以后考到这些的时候,你已经事先对这个问题做了准备,考试就很容易了,平时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基本的概念和理论,本身有些题有难点,但是也不是说选择题有很多有难度的题,一般来说每年的卷子里边八道选择题里面一般有一两道是比较难的,剩下的相对都是比较容易的。 第二,客观题有一些方法和技巧,我们通常做客观题用直接法,这是用得比较多的,但是也有一些选择题用排除法更为简单。 【计算题】 (1)考查点:计算题在整份试卷中占绝大部分,还有一部分是证明题,计算题就是要解决计算的准确率的问题。

小学生整理错题集习惯培养方案

小学生数学错题地处理方法 【我为什么犯错】 按照我地理解,错题不外分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特别愚蠢地错误、特别简单地错误,例如在粗心大意地时候把+算成;第二种就是面对难度较大地题目所犯地错误,拿到题目一点思路都没有,不知道解题该从何下手,但是一看答案却恍然大悟; 第三种就是题目难度中等,按道理有能力做对,但是却做错了. 掌握了自己犯错地类型,我就为防范错误做好准备.我比较重视一些概念上地错误,我仔细分析过我地试卷,可以说一半以上地错误都是因为审题不清造成地.每个经历过考试地人都知道,考试中审题特别重要.因此在复习中遇到自己所犯地错误,首先分析是否由于审题不清造成,如果是,就要找出这种诱使你审题不清地小陷阱,熟悉之后就不容易掉进去了. 【错误发生地原因】 错误大致分三类: 由于概念不清;造成错误发生地最重要地原因是对知识点地掌握不够准确.经常有同学对一些概念地理解似是而非,很明显,在实际演题过程中,怎么可能不发生错误.如果是不懂,那么对这道题目结果地直接影响只是不会做罢了.就因为说懂不懂,说明白不明白,做题心中无数.自然错误也就来了. 由于思路不对;由于对题型不很熟练,或者审题不当,造成思路不畅,南辕北辙.通常在考场上糊涂,一下考场就反应过来了.要不就是只要别人小小地点拨和提醒,一下子就恍然大悟了.这种错误最具欺骗性,往往以为自己明白了,可实际上并不扎实地知识结构使错误再次出现变得非常容易. 由于粗心:关于由于粗心而引起地错误是低级错误,同样地,对粗心地忽视是造成同类错误不断发生地主要原因.对许多学习程度中等地学生地卷面进行分析,发现产生错误地一大特点就是:低级错误总是重复出现!对粗心在节里有详细地叙述. 【如何解决错误?】 解决错误地办法很简单,第一是,做完题一定要检查.第二是,要把曾经做错地题收录在错题本里. 头一条是对待可能会出现地错误采取地办法,是为了避免错误;第二条则是对已经发生过地错误采取地措施,为了避免错误再次发生,对错误进行毫不留情、毫

错题集整理方法

小学教学错题集整理方法 什么是错题集? “错题集”就是我们把做错的典型题目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层次整理到自己的笔记本中,这些题目都来自我们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和考试中。 错题集的好处 1、建立“错题集”,避免学生反复出错: 2、建立“错题集”,学生复习更有针对性。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错题以后,往往是订正了事,时间长了就淡漠了,换了作业本,更是无从稽查,学生心中无数,老师心中也无数,后来的复习补救就没有了依据,于是全面撒网,导致复习没有针对性,效率大大降低。如果建立错题集以后,每个学生各种情况下的错题都按本来面目集中到错题集上,这就等于建立了台账,师生复习都有准确的依据。这样学生就可以减轻负担,提高效率,从而真正达到“轻负高质”。 3、建立“错题集”,有效降低错误率。恩格斯有这样的理论:“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而“错题集”的建立,就是把平时所有的错题都集中在一起,从中找出每次错误原因的所在,比较系统、全面地加以分析、诊断,进而大面积地提高全班学生的正确率,把错误降低到最低点。 4、建立“错题集”,为下一届学生提供借鉴。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每一届学生在学习同一教学内容时,出现的错误都惊人

的相似。而每一届老师对学生所出现的这些错误只做到及时订正而已,缺乏搜集、分析和利用,导致这些错误年复一年地延续,师生做了大量的无用功。而有了“错题集”,无论是教师和学生,都有了前车之鉴,在学习的道路上就可以少走弯路。 错题整理。 错题收集工作完成后,为了让错题变得清晰明朗,方便我们使用,可以将所有的错题分类整理,比如桉错误的原因分。每道错题收集后,标注出错误原因,可以分三大类。 第一类———遗憾之错。就是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的题;比如说,“审题之错”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数字等造成的;“计算之错”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等。 第二类———似非之错。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等等。 第三类———无为之错。这是无思路、不理解,更谈不上应用的问题。另外写上属于课本的某一单元某一节或某一页知识点。 这样分类的优点在于既能按错因查找,又能按各章节易错知识点查找,给今后的复习带来简便;另外,整理时同一类型问题可只记录典型的问题,不一定每个错题都记。 错题集的利用 ◆经常阅读,避免再错。一本好的“错题集”就是自己知识漏洞的题典,“错题集”不是把做错的习题记下来就完了。同学们要经常在空闲时间或准备下一次考试时,拿出“错题集”,浏览一下,在错题

(完整版)初三化学易错题集含答案(绝对有用)

历次考试得分率较低题集 一、九月月考 4、(42%)下列用量不正确的是 A、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2mL—4mL B、酒精灯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 C、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的1/3 D、洗涤试管时,注入半试管水 10、(2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食盐水 B、冰水混合物 C、净化后的空气 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二、十月月考 5、(32%)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B、食盐溶解在水中 C、食盐和蔗糖混合均匀 D、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 13、(66%)决定元素种类的依据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4、(4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洁净的空气②二氧化碳③高锰酸钾④铜⑤自来水 ⑥硫燃烧后的生成物⑦液氧⑧电解水后的生成物 27、(53%)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粒子总数为。 28、(57%)已知铁、铜、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64、65,现有相同质量的1g铁、铜、锌,其中含有原子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是。 三、十一月月考 5、(42%)日常生活中,与肥皂水作用容易起泡沫的是 A、珠江水 B、矿泉水 C、煮沸的水 D、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10、(55%)27克铝箔在充足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燃烧后的生成物的总质量是 A、约等于27克 B、一定小于27克 C、一定大于27克 D、一定等于27克 22、(61%)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都是我们学习过的粒子,试回答:(4分) (1)水是由聚集而成的;(2)氧分子是由结合而成的; (3)铁是由结合而成的;(氢原子的原子核是由构成的。 四、期末考试 7、(56%)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分类正确的是 A、空气、糖水、一氧化碳、铁粉 B、空气、水、金刚石、氯酸钾 C、空气、氮气、氢气、澄清石灰水 D、空气、矿泉水、红磷、高锰酸钾

初中化学中“错题本”的妙用

初中化学中“错题本”的妙用 摘要:在初中化学的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对做错一些题目。如何应对这些错题,对学生成绩的提升有着密切的关联。而错题本就是错题整理的法宝.因此,指导学生如何建立使用“错题本”,培养学生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错题本;建立使用 化学作为初三新开设的学科,学生对其学习方法没有很好的掌握。在学习中,很多学生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许多题目讲过了、做过了、考过了,但最终还是错了,这些错题的背后,往往隐藏了知识上的漏洞。因此,建立一本错题本,对重点知识特殊记忆,是免入“陷阱”的最好方法。但有的同学建立和使用了错题本后,并没有得到预想中的效果。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建立和使用错题本显得尤为关键。 1.“错题本”的作用 1.1 “错题本”能改变学生对错误的态度 对待错题的态度是减少错题的关键。因为错题能使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而不能因为错题少或错误简单就忽视它。在错题中有一部分是因为粗心做错的,

可能就是一个小数点或一个符号这时把它原题抄下来,并在旁边订正。考试之前翻看,能提醒自己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 1.2 “错题本”能改掉做题马虎的坏习惯 在整理“错题本”的过程中,学生会重新审题,调整思路并仔细记录错因,相应的公式及原理等。在平时翻阅时,“错题本”可以起到“敲打”的作用,从而逐渐使学生改掉做题马虎的习惯。 总之,“错题本”是学生自身错误的汇总,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面对错题,同时整理错题本的过程也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和整理做题的思路,加深印象,从而提高学习化学的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错题本”的准备工作 2.1 在收集错题之前,学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1. 仔细分析,找出错误的根源。 2. 写出正确的解题方法及相应的原理。 3.对于有多种解题方法的题目,要进行对比归纳,选择最佳方法。 4. 对错误的题目进行变式训练,巩固知识点。 3 错题本的指导与使用 1.整理错题,归纳类型

如何整理和运用历史“错题集”

如何整理和运用历史“错题集” 一、整理: .....纠错型,即将所有做错的题目按错误的原因进行分类整理。其整理步骤为: 1.分类整理。将所有的错题分类整理,分清错误的原因:概念模糊类、粗心大意类、顾此失彼类、图型类、技巧类、新概念类、历史思想类、规律类等等,并将各题注明属于某一章某一节,这样分类的优点在于既能按错因查找,又能按各章节易错知识点查找,给今后的复习带来简便,另外也简化了“错题集”,整理时同一类型问题可只记录典型的问题,不一定每个错题都记,但一定要有错误归因。 2.记录方法。老师试卷评讲时,要注意老师对错题的分析讲解,该题的引入语、解题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题的技巧、规范步骤及小结等等。并在该错题的一边注释,写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暴露出自己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及根源的分析。这种记述方法开始时可能觉得较困难或写不出,不必强行要求自己,初始阶段可先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小结即可,总结得多了,自然会有心得体会,渐渐认清思维的种种障碍(即错误原因)。 3.必要的补充。前面的工作仅是一个开始,最重要的工作还在后面,对“错题集”中的错题,不一定说订正得非常完美了,就证明你这一知识的漏洞就已经弥补好了。对于每一个错题,还必须要查找资料或课本,找出与之相同或相关的题型,并作出解答。如果没有困难,说明这一知识点,你可能已经掌握了,如果还是不能解决,则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还要再深入一点。因为在下一次测试中,在这一问题上,

你可能还要犯同样的错误。 4、及时总结同类知识。如:11.下列条约中,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三项都有的是①《南京条约》②《天津条约》③《北京条约》④《瑷珲条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选A)如果此题有不清楚的地方,就在改错本上将不平等条约中分别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详细列一遍,以弄清自己到底哪儿还有知识缺漏,以及时改进和提高。 二、运用: .....对于相关错误知识点的整理与总结,虽然工作繁杂,但其作用决不仅仅是明白了一道错题是怎样求解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通过整理“错题集”,你将学会如何学历史、如何研究历史,掌握哪些知识点在将来的学习中会犯错误,真正做到“吃一长一智”。 一本好的“错题集”就是自己知识漏洞的题典,平时要注意及时整理与总结,在历史复习时“错题集”就是你最重要的复习资料,最初复习时一定要多回头看,以后隔一段时间可以加长一点,就能够起到很好的复习效果。虽然每位同学的“错题集”不尽相同,但其他同学的“错题集”中的优点是可以借鉴的,故同学们平时也要注意相互之间的交流。 错题集上,容易混淆的记忆要点也有必要整理归纳,要写清楚自己弄不懂的就行了,另外,最好多准备几种颜色的笔 随身带着错题集当然不错,如果做不到,建议有空的时候,下课的时候看看,至少考试前翻一翻,减少同一问题失分,另外,如果没时间,参考书上做个记录翻一翻,也有一点错题集的功效一般要

初中化学错题集及答案

初中化学错题集 一、其他资料 1.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分类正确的是 A、空气、糖水、一氧化碳、铁粉 B、空气、水、金刚石、氯酸钾 C、空气、氮气、氢气、澄清石灰水 D、空气、矿泉水、红磷、高锰酸钾 2.实验室里将白磷放在水里保存,据此对白磷性质作出如下推测,不准确的是 A、它易与氧气反应 B、它遇水不反应 C、它难溶于水 D、它比水重 3.在①碘酒②糖水③70%的酒精④稀硫酸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下列用量不正确的是 A、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2mL—4mL B、酒精灯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 C、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的1/3 D、洗涤试管时,注入半试管水 5.日常生活中,与肥皂水作用容易起泡沫的是 A、珠江水 B、矿泉水 C、煮沸的水 D、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6.下图是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图,锥形瓶中放入天然水和新鲜水草,瓶口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一段时间后,U型管左侧管内液面的高度变化和锥形瓶中液体的pH变化分别是 A、升高、升高 B、升高、降低 C、降低、升高 D、降低、降低 7.(多选)已知粒子R2+的质子数是N,据此还不 能确定该粒子的 A、元素种类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化合价 二、创新学练案 1.(P16)现有一台托盘天平,最多可称量到100 g,最准能称准到0.1g,标尺的最大刻度为5g。若用这台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粉末28.3g,应取用的砝码是 A、25g砝码一个,3g砝码一个 B、20g砝码一个,5g砝码一个 C、5g砝码五个,3g砝码一个 D、20g砝码一个,8g砝码一个 2.(P60)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A、燃烧更旺 B、燃着的木条熄灭 C、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 D、无明显变化 3.(P169)高压输电网中的铁架与导线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连接,由于长期暴露在室外,

九年级上总复习(化学错题集)

化学部分 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纯净的空气 B .矿泉水 C .冰水共存物 D .铁合金 2. 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氧化铜——氢氧化铜 B.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C.二氧化硫——Na 2SO 3 D.氯化镁——硝酸镁 3. 把铁片分别放入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片刻后取出,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 .Al 2(SO 4)3 B .CuSO 4 C .H 2SO 4 D .AgNO 3 4. 向装有一定量稀硫酸的小烧杯中慢慢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则有关变化情况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5. 下列物质制备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方案是( ) 6. 某校实验室将药品分类后放在不同的药品柜里,已存放的部分药品如下: 该实验室新购进部分生石灰和纯碱,应将它们分别放在 A .③和① B .④和① C . ③和④ D .①和② 7. 若将一瓶浓盐酸和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肯定的是( ) A .质量都增大B .溶液的酸性都增强C .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D .溶液的pH 都变小 8. 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 A. SO 2 B. O 2 C. NH 3 D. CO 2

9.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最好选用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硝酸银溶液 D.氯化钡溶液 10.向一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该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 () A.Ag+和CO32- B.Ag+或SO42- C.SO42- D.Ag+ 11.打开浓盐酸试剂瓶,发现瓶口有“白雾”出现.已知盐酸中含有水分子(H 2 O)、氢 离子(H+)和氯离子(Cl﹣).下列实验能证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请仔细观察下面溶液的变化并回答问题。 (1)A中的试管________(填“能”或“不能”)把水加入浓硫酸中。 (2)B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把A中试管内试剂改为Mg和稀盐酸,___(填“会”或“不会”)出现与上图相同的现象。 (4)在A、B、C中Ca(OH)2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用A、B、C和“>”、“<”、 “=”表示) 13.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硫酸钠、硝酸钡、碳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 (1)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2)取少量溶液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过滤,得到白色沉淀。(3)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由以上实验可知,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实验室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溶液:H2SO4溶液,NaOH溶液和KNO3溶液,要求只用无色酚酞一种试剂鉴别它们.请 完成如下实验. (1)取少量三种溶液分别加入A、B、C三支试管中,各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A试管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则A试管中的是 ____溶液. (2)任取剩下的两种溶液中的一种,滴入上述实验后的A试管中,若观察到A试管中的溶液 ________ ,则滴入的是 _________ 溶液。

整理错题本的五种方法

整理“错题集”的五种方法 摘要: 一本好的“错题集”就是自己知识漏洞的题典,平时要注意及时整理与总结,在复习时,“错题集”就是你最重要的复习资料。 每次考试中,同学们都会有不少题目做错,在这些做错题的背后,往往是知识学习时所产生的知识漏洞。那么,如何弥补这些漏洞呢?整理“错题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本文介绍如何整理“错题集”,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1. 分类整理。 将所有的错题分类整理,分清错误的原因:概念模糊类、粗心大意类、顾此失彼类、图型类、技巧类、新概念类、学科思想类等等,并将各题注明属于某一章某一节,这样分类的优点在于既能按错因查找,又能按各章节易错知识点查找,给今后的复习带来简便,另外也简化了“错题集”,整理时,同一类型问题可只记录典型的问题,不一定每个错题都记。 2. 记录方法。 老师试卷评讲时,要注意老师对错题的分析讲解,该题的引入语、解题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题的技巧、规范步骤及小结等等。并在该错题的一边注释,写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暴露自己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其根源的分析。 3. 必要的补充。 对于每一个错题,还必须要查找资料或课本,找出与之相同或相关的题型,并作出解答。如果没有困难,说明这一知识点,你可能已经掌握了,如果还是不能解决,则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还要再深入一点。因为在下一次测试中,在这一问题上,你可能还要犯同样的错误。 4.错题改编。 这一工作的难度较大,解题经验丰富的同学可能做起来比较顺利。因为每道试题都是老师编出来的,既然老师能编,我们作为学生的,当然要学会如何去改,这是弥补知识漏洞的有效方法。初始阶段,同学们只需对题目条件做一点改动即可,不必深入挖掘。 5.活页装订。 将“错题集”按自己的风格,编好页码,进行装订,由于每页不固定,故每次查阅时还可及时更换或补充。通过整理“错题集”,你将学会如何学数学、如何研究数学,掌握哪些知识点在将来的考试中会犯错误,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一本好的“错题集”就是自己知识漏洞的宝典,平时要注意及时整理与总结,在复习时,“错题集”就是你最重要的复习资料,最初复习时一定要多回头看,以后复习时间间隔可以加长一点,就能够起到很好的复习效果。

中考经典易错题型,九年级化学常见易错题汇总含答案,初中化学经典易错点归纳及练习

中考经典易错题型 易错题 1、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易错题2、集气瓶中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4∶1),采用燃烧法除去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时,最好采用的试剂是() A.铁B.红磷C.木炭D.硫黄 易错题3、下图为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该图说明了()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水分子中的氢、氧原子可以再分 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原子D.水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易错题4、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炭粉时,提纯的方法是() A.隔绝空气加热混合物B.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C.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D.加入足量盐酸,待反应完全后过滤 易错题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地壳中的铁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生铁和钢都不能完全溶解在盐酸中 C.锯条上的烤蓝是一层致密的氧化膜D.钢是由生铁炼制而成的,因此钢不会生锈 易错题6、可由金属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制得的物质是() A.CuCl2B.FeCl3C.AgCl D.AlCl3 易错题7、向氧化铜和铁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溶液中插入一铁钉,片刻取出铁钉,发现铁钉并无任何变化,根据上述现象,确定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不溶物一定是Cu B.不溶物一定是Fe C.不溶物一定含有Cu,但不一定含有Fe D.溶液中一定含有FeSO4,但不一定含有CuSO4 易错题8、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B.溶液都是混合物 C.溶液各部分性质不同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易错题9、下列对“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的理解正确的是()A.20 ℃时,31.6 g 硝酸钾溶解在水中 B.20 ℃时,100 g 硝酸钾溶液中含31.6 g 硝酸钾 C.31.6 g 硝酸钾溶解在100 g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D.20 ℃时,31.6 g 硝酸钾溶解在100 g 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易错题10、现有30 ℃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在下列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A.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水C.降低温度至10 ℃D.升高温度蒸发掉一部分水,温度保持在40 ℃ 易错题11、下列关于酸、碱、盐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碱一定含有氧元素,盐不一定含有氧元素B.酸、碱、盐都一定含有氧元素C.酸一定含有氢元素,盐一定不含有氢元素 D.盐一定含有金属元素,酸一定不含有金属元素 易错题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H=0 的溶液是中性溶液B.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C.用pH 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可将pH 试纸浸入溶液中 D.某溶液的pH=10,该溶液滴入酚酞溶液时,溶液呈红色

最全最完整初三化学易错题集

得分率较低题集历次考试 十月月考 5、(32%)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B、食盐溶解在水中 C、食盐和蔗糖混合均匀 D、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 13、(66%)决定元素种类的依据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4、(4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洁净的空气②二氧化碳③高锰酸钾④铜⑤自来水 ⑥硫燃烧后的生成物⑦液氧⑧电解水后的生成物 27、(53%)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粒子总数为。 28、(57%)已知铁、铜、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64、65,现有相同质量的1g铁、铜、锌,其中含有原子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是。 九月月考 4、(42%)下列用量不正确的是 A、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2mL—4mL B、酒精灯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 C、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的1/3 D、洗涤试管时,注入半试管水 10、(2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食盐水 B、冰水混合物 C、净化后的空气 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第九单元测试(溶液) 1、(40%)下列物质不可能与水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A、酒精 B、熟石灰 C、二氧化碳 D、硝酸钾 4、(35%)在①碘酒②糖水③70%的酒精④稀硫酸等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10%)用浓盐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 A、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 B、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 C、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 D、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 三月月考 6、(54%)在相同温度时,食盐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A、前者大于后者 B、后者大于前者 C、两者相等 D、无法比较 7、(52%)下列物质中铁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FeO B、Fe2O3 C、Fe3O4 D、FeS 10、(50%)许多化学反应都可在溶液中进行的原因是() A、操作简便,设备简单 B、用料节约,减少成本 C、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 D、固体物质间不能直接反应 11.(60%)二氧化碳气体通人石蕊试液后,再加热溶液,最后溶液的颜色为()。 A.紫色 B.红色 C.蓝色 D.无色

【学霸经验】高考过来人教你如何整理错题集

1、为什么要做错题集? 毫无疑问,在应试教育体系中,要想通过考核得到认可,最重要的途径是对各种题型进行大量训练,从而积累大量的解题经验和技巧。因此,目前多数学校采取的教学模式,其实就是“解题教学”,除了个别天资尤其聪颖者,几乎没人能够不被这种模式裹挟三年、六年甚至更长时间。 但是,大量训练不一定意味着成功。看看我们身边,总会发现这样一类同学:他们勤奋刻苦,不仅完成教师的作业,也会为自己“开小灶”,但在各种考试中体现出来的成绩往往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解题训练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成效。换言之,他们的训练与打发时间无异。 那么,数量在解题训练中难道不重要吗?的确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一环。说到底,解题训练的根本目的,是缩小自身思维能力与出题者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如果是仅仅想体会到这种差距,只要看看数量或准确率就足够了;但作为还在体系内挣扎,力图缩小这种差距的我们,关注的就应该是那些错题,以及错题产生的原因。因此,任何一个想要从应试教育体系中脱颖而出的人,都会使用错题集来总结他们解错或解不出来题目的原因,争取做到有则改之,不重蹈覆辙。 2、哪些科目最需要做错题集? 明白做错题集的重要性后,问题就来了:按照提升自身思维能力的标准,到底哪些科目是最需要做错题集呢?毕竟,如果六科或九科都做错题集,那都相当费时费力。 先说文科吧。 语文和英语都是语言类的科目,考查的题型分基础知识(语文的语音、字词、病句、表达,还有英语的语法)、阅读理解和表达应用三类。其中,基础知识属于多练就熟的范畴,本身是不具备任何思维难度的;至于阅读理解和表达应用,它们的随机性和偶然性都很强,就算有解题方法,基本上也是靠平时多加积累才能总结得到的。因此,这两科我不大建议做错题集。 历史和政治嘛,客观题倒还灵活些,但世界上能引用的伟人语录和史籍图文太多了,想要做好这类题目,终归还得练好自己的理解力和观察力,至于其它的都是记得就会不记得就不会的事了。主观题就不用说的,基本靠背诵记忆。因此,我也不怎么建议这两科做错题集。 最后说地理,因为地理算是文科之中最具理科性质的科目,其能力要求真可谓集文理之大成。现在文科综合里的地理题几乎都结合图表进行考查,而且地理有很多知识点都是动态的,比如大气洋流的各种走向等等。所以要是错了地理题,不进行一下反思是不行的。

初中化学选择题----错题练习

中考化学错题――选择题 化学选择题--错题练习 1、化学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直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需求量很小,不需要从外界摄取 B、纤维素无法被人体吸收,所以食物中的纤维素对人体毫无意义 C、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但不能和硫酸铵混合使用 D、木炭燃烧的剧烈程度由它的着火点决定,而与氧气的浓度无关 2、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后面抹布或沙子扑灭 B、稀硫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D、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3、青藏铁路已经通车,许多旅客乘车穿越青藏高原时,会飞得高高原反应,感到呼吸困难, 这是因为高原地区空气里() A、氧气体积分数大大低于21% B、氮气体积分数大大超过78% C、氧气体积分数仍约为21%,但空气稀薄 D、CO2气体大大增多 4、核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氕和氚都是未来生产核能的燃料。氚是氢元素的一种原 子,氚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A、1 B、2 C、3 D、4 5、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其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铜 B、干冰 C、氯化钠 D、金刚石 6、利用下列反应制取气体,可用右图所示装置的是() 7、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目的是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和其他杂质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是因为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夏天鱼池内放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高考过来人教你如何整理错题集

高考过来人教你如何整理错题集 身为曾经从错题本中获益良多的学生一枚,这个问题必须得答啊!首先说明,我在这里指的错题集,是对错题的研究成果的记录本。至于那些只是把错题抄在一起以便日后集中复习的类型,此处不作讨论。 在我看来,“如何做好错题集”这个问题,其实能分为以下几点来回答:为什么要做错题集?哪些科目最需要做错题集?如何做错题集? 下面我就来说说关于以上三个问题的,我的一些看法。 1、为什么要做错题集? 毫无疑问,在应试教育体系中,要想通过考核得到认可,最重要的途径是对各种题型进行大量训练,从而积累大量的解题经验和技巧。因此,目前多数学校采取的教学模式,其实就是“解题教学”,除了个别天资尤其聪颖者,几乎没人能够不被这种模式裹挟三年、六年甚至更长时间。 但是,大量训练不一定意味着成功。看看我们身边,总会发现这样一类同学:他们勤奋刻苦,不仅完成教师的作业,也会为自己“开小灶”,但在各种考试中体现出来的成绩往往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解题训练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成效。换言之,他们的训练与打发时间无异。那么,数量在解题训练中难道不重要吗?的确重要,但并不

是最重要的一环。说到底,解题训练的根本目的,是缩小自页 1 第 身思维能力与出题者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如果是仅仅想体会到这种差距,只要看看数量或准确率就足够了;但作为还在体系内挣扎,力图缩小这种差距的我们,关注的就应该是那些错题,以及错题产生的原因。因此,任何一个想要从应试教育体系中脱颖而出的人,都会使用错题集来总结他们解错或解不出来题目的原因,争取做到有则改之,不重蹈覆辙。 2、哪些科目最需要做错题集? 明白做错题集的重要性后,问题就来了:按照提升自身思维能力的标准,到底哪些科目是最需要做错题集呢?毕竟,如果六科或九科都做错题集,那都相当费时费力。 先说文科吧。 语文和英语都是语言类的科目,考查的题型分基础知识(语文的语音、字词、病句、表达,还有英语的语法)、阅读理解和表达应用三类。其中,基础知识属于多练就熟的范畴,本身是不具备任何思维难度的;至于阅读理解和表达应用,它们的随机性和偶然性都很强,就算有解题方法,基本上也是靠平时多加积累才能总结得到的。因此,这两科我不大建议做错题集。 历史和政治嘛,客观题倒还灵活些,但世界上能引用的伟人语录和史籍图文太多了,想要做好这类题目,终归还得练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