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MGC01-01-传统蒙古文名义字符到变形显现字符转换规则(中文)

MGC01-01-传统蒙古文名义字符到变形显现字符转换规则(中文)

MGC01-01-传统蒙古文名义字符到变形显现字符转换规则(中文)
MGC01-01-传统蒙古文名义字符到变形显现字符转换规则(中文)

蒙古族传统音乐传承研究分析

传承是历史、当代的范畴。传承主体的代际状态通常处于该范畴的核心地位。任何有活力、有前景的传承,都是发展、变化着的。并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不断得以创新。这样,就可能使一个民族的艺术真正存活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进而充分显示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与精神力量。蒙古族传统音乐既是历史的积淀和存在的反映,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音乐文化事象。它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特定的现实,在历史中形成并在现实中得到丰富和发展,是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一研究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意义 1 研究蒙古族传统音乐的现实意义 历年来,蒙古族音乐都在中国的音乐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的人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质疑,使得传统的音乐受到遗弃。同时,传统的老一辈艺人不断的去世,大部分的传统音乐已经没有原来的面貌,失去了其本来定的面貌。在通过一些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发现现阶段传统音乐的现状。很多的优秀文化得不到有效的传播,随着老一辈艺人的辞世,许多的传统音乐没有继承人进行相关传承,也没有相关的一些机构对这些传统的文化进行补救式的传承,只是依靠一些音乐的爱好者和传统的艺人对传统的音乐进行默默的坚守。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人员的缺失使得一些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流失,给传统文化带来非常大的损失。同时,因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进行传承的过程中还是采用较为落后的手段,一般就是对徒弟进行口头上的言传身教,这样的方式有其自身的优势,可以保留传统音乐的本来面貌。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这种方式是较为私密性的方式,一般只是对几个人甚至一个人进行传授,是一种不开放的传授方式,这样就局限了传统的文化传承,使得其在传承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影响。 2 蒙古族传统音乐研究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音乐的一些弊端不断地显现出来,毕竟时代在不断地发展,人们的思想在不断地进步,传统音乐因为更新的速度较慢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较为落后的情况。因此,社会上就会出现一些对传统文化不认同的思想,甚至是排斥和抵制。认为传统的音乐是落后的、不开放的、较为愚昧的音乐。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传统都有其必要存在的因素,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得到传承本身肯定具有自身的优势。而且在发展中也不断地出现音乐方面的非常优秀的作品。任何的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传统的文化也不例外,本身来讲传统的音乐还是文化积淀的结果,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不断地吸收历史发展中的优秀成果,使得传统文化得到非常重要的发展。同时,在进行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坚守传统文化的底线,保持着传统文化的本来面貌,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是各代的传统文化传承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无是处,在其中存在着相当多的精华,只要加以变革就能够成为被大众接受的非常优秀的音乐,因此在进行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传统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1 与马存在着共鸣 在蒙古族中马是非常神圣的存在,是蒙古族的圣物。在蒙古族的发展工程中,不论是在内蒙古的周边还是在草原的内部,都有着对马的无限推崇,其本身的许多民谣和传统的音乐也是存在这许多对马的歌颂和表达。同时,通过蒙古的服饰和乐器也可以看出蒙古人民对马的喜爱。比如蒙古族的人民喜欢用带有马图样的饰品,他们的乐器也有很多的涉及到马的因素。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马头琴了,这个是蒙古族的代表乐器,据现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早在蒙古建国的时候就存在宫廷的乐队中,是蒙古族较为特色的传统乐器之一。一般来讲,马头琴由马骨组成琴干,在琴箱上面蒙上一层马皮,用来演奏的琴弦和琴弓都是有马尾制成,虽然只有两个弦索但是却能够发出较为空灵悠扬的琴声,表现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表现的形式也较为丰富多彩,在以游牧为主的蒙古族中是一种非常适合的演奏方式,具有较强的穿

蒙古族民俗常识

教学内容:蒙古族的生产民俗 教学时间:2012年11月21日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蒙古族的历史、节庆习俗、服饰、建筑、饮食、歌舞、民族文化等要点; ②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观赏视频、聆听音乐,让学生直接感受,引发思考,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②以导游讲解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生讲解介绍,多次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勤思考、爱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②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节庆习俗。 教学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地介绍蒙古族的服饰、建筑、饮食。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这个地区有多少个少数民族?能不能说说都有什么民族?人数居多的是哪个民族?

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蒙古族民俗常识。 板书课题 2、学习新课 有没有同学知道是谁统一了蒙古部落? 我们一起把书翻到第二页,共同来了解蒙古族的来源,成吉思汗的简介和蒙古族主要分布的国家,人口数目。(课件) 解决老师课件的问题。 蒙古族被誉为“马背民族”、“草原骄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我们一起来学习蒙古族的生产民俗。 (1)狩猎民俗(出示课件)带着问题自由读文,解决问题。 ①狩猎方式主要归纳为两种:个人狩猎和集体狩猎。(板书)用自己的话归纳一下个人狩猎和集体围猎的不同。②蒙古族狩猎的方法有几种?学生自行读文,汇报结果。③出示问题:蒙古族的狩猎活动为何在秋、冬两季进行?学生自己归纳,老师总结。 3、欣赏蒙古族生产民俗图片、民族音乐。 4、整理笔记。 5、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的重点内容,老师做归纳总结。 6、课后拓展: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书籍等方式搜集一些有关蒙古族的资料,留意一下身边的蒙古族朋友,看看他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民俗是我们平时所没有注意到的,请教一下他们,这些民俗有什么意义。 板书设计:蒙古族的生产民俗 狩猎民俗个人狩猎、集体围猎

蒙古语简介

蒙古语简介 蒙古民族在9~10世纪有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并创造了书面语体系。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布于蒙古国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等省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蒙古族聚居区。蒙古国境内的蒙古语属喀尔喀方言,是蒙古国的官方语言,使用人口约180万,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三以上;中国境内的蒙古语分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3种方言,使用传统的蒙古文字(畏兀儿字母),使用人口近400万。 本站主要介绍喀尔喀蒙古语(khalkha mongol),它主要由俄罗斯的蒙古族、蒙古国的蒙古族使用。它是在20世纪30~40年代蒙古文字改期时(1945年5月),从俄罗斯引进了斯拉夫文字母(也称西里尔字母)书写,称为新蒙文,但单词发单与传统蒙文基本相同。所以同一个单词,用二种蒙文说出的发音是相同的,只不过书写用的字母不同而已。 蒙古国现使用的新蒙古文,是利用基里尔(Кирилл)字母在喀尔喀蒙古语方言的基础上创制的文字。蒙古从40年代起就放弃使用传统文字,改用基里尔蒙古文。该文字已使用了半个多世纪,对于蒙古科学文化教育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却有着不利的影响。90年代以来恢复传统文字的呼声很高,政府也采取了政策措施,但困难和矛盾较多,至今未能恢复使用。而我国境内的蒙古族则一直使用着传统蒙古文字(新疆的蒙古族使用托忒蒙古文字),因而在文字方面双方沟通较为困难。而在语言方面则较为容易,但蒙古国的蒙古语中俄语借词较多,90年代之后英语借词大量增加,而我国的蒙古族使用的蒙古语中汉语借词较多,在语音、词法、语法上的细微差别也不少,如果未经专门训练,深入交流也有一些困难。本教程的编写,是为了向懂汉语的人士介绍蒙古国的基里尔蒙古文。随着商贸、文化交流的深入,掌握Кирилл蒙古文对于我们的工作、生活也很有用处。而且,从拼写难度角度而言,基里尔蒙古文较胡德木蒙古文简便、易学,也容易在电脑中显示。 虽然新老蒙文都是同一个起源的拼音文字,但是用法上区别很大。新蒙文类似于俄文,是从左到右书写,从上到下移行。新蒙文大大减少了学习掌握的难度。这里主要介绍用基里尔字母书写的喀尔喀蒙古语。 一、主要特点 蒙古语所使用的基里尔字母一共是35个,元音丰富而辅音较少。元音除了有开口度、舌位、唇形的对立外,还有发音长短和舌根松紧(即阴性、阳性)的对立。有些辅音有腭化现象。语音结合比较自由,音节种类较多。绝大部分辅音既可以出现在音节首,也可以出现在音节末。在音节末还可以出现复辅音。有比较严格的元音和谐律。阴性元音和阳性元音不能出现在同一个单词里。在同性元音之中又有一定的唇形和谐。语法意义主要由附加成分和助词表示。词序和重叠词干也是重要的语法手段。附加成分可以依次递加在词干上,一般是构词的在先,构形的在后,具有构词和构形双重功能的介于二

常用蒙古语

常用蒙古语 (汉语注音) (2009-08-28 11:09:20) 转载▼ 分类:杂文 标 签: 常用 蒙古 语 汉文 汉语 汉语 注音 文化 一 --- 尼各 二 --- 好衣日 三 --- 古日吧 四 --- 读日拨 五 --- 塔布 六 --- 及如嘎 七 --- 刀劳 八 ---乃玛 九 --- 衣素 十 --- 阿日巴 百 ---昭 千 ---明嘎 万 ---图么 你 ---其 我 ---毕 他 --特日 同志 --- 努湖日 朋友 ---乃积 客人 ---昭琴 男 ---额日各太 女 ---额么各太 姓----敖摸各 名字 ---呢日 你好 ---他赛努 欢迎你 --- 巴呀日兰,敖格图牙

谢谢 ---塔乐日哈拉 对不起 ---敖思乐得拉 再见 ---巴雅尔太 吃饭 ---巴达,以德 休息 ---阿么拉 走路 ---雅不那 汽车 --- 马欣,特日格 火车 --- 嘎乐图,特日格 飞机 --- 尼寺格乐 要 --- 阿不那 不要 --- 阿不湖贵 这里 ---- 恩德 那里 --- 特恩德 好 ---塞银 坏 --- 毛 行 --- 包勒那 不行 --- 包鲁会 对 --- 塔日那 不对 --- 塔日会 多了 --- 阿日不达接 少了 --- 都他接 来过 --- 依日接 去过 --- 奥其竹 稍等 --- 巴嘎.呼列接 快去 ---- 湖日敦.奥器 回家 --- 格日特.哈日那 出差 --- 嘎达格喜嘎日接 车站 --马欣.特日格乃.无日特 火车站 --- 嘎乐图.特日乃.无日特农村 --- 湖的.讨思晕 牧区 --- 玛剌吉呼.傲任 手扒肉 ----布呼乐吗哈 炒米 --- 好日森.巴达 奶茶 --- 苏太.切 公共汽车 ---尼特音马欣 自行车 ---- 都贵特日格 钱 --- 昭私 银行 --- 帮嘿 商店 ---- 呼达乐都嘎 饭店 --- 昭其德因布乌达乐 厕所 ---- 昭日楞 电话 ---- 乌塔斯 信 --- 扎黑德乐

蒙古族歌曲大全

蒙古族歌曲大全。一首《敕勒歌》生动地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草原生活。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站在这几乎像是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下,脚踏着无边的绿色,极目都是成群的牛羊和骏马,我们不尽心旷神怡,仿佛来到了梦中的人间天堂。 走在辽阔的草原上,我们会看到星星点点的毡包。这便是蒙古族人居住的帐篷——蒙古包了。它的结构非常简易,由陶脑、乌泥和哈那组成,外面再覆上一层羊毛毡,既保暖又轻便,再安上门窗,两个人用不了一个小时就可以搭建完成。火膛放在屋内的正中央,再在顶上开一个小天窗,把烟囱伸出去就可以啦。这种房子冬暖夏凉,是蒙古族人为适应草原生活而发明的流动的家。 在每年骄阳似火的七八月间,蒙古族人们要举办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那达慕大会。这1

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传统节日,在这里人们买掉牛羊,用换来的钱买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各种蒙古草原人民特有的节日,如摔跤、赛马等,让人赏心悦目,留恋忘返…… 说起草原人民的服装,那可就更美啦!既简洁又大方。每一种颜色有着不同的象征。白色是如乳汁一般无暇的颜色,象征纯洁,一般在节日盛典时才能拿出来穿。蓝色象征忠诚坚定。红色象征热烈开朗,是人们最常穿的颜色。黄色只有活佛与王亲才可以穿,一般人不会穿。他们的腰间总是系一条宽大的腰带,通长长三至四米不等,起到防寒的作用,具有极其浓郁的民族特色。 他们饲养的牛马和羊群,不仅是牧民们生活的保障,而且构成了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绿绿的草原因为有了牛羊而更加富有活力。 2

蒙古族世代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他们勤劳善良、憨厚朴实,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美妙而悠扬的歌声,仿佛诉说着草原人民的豪迈与奔放。 编辑人:天堂草原音乐 3

+中国传统文化——蒙古族...

中国传统文化————蒙古族文化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 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粹和外在呈现,它所代表的,除了衣服的概念之外,更多的还是这个民族千百年来在文明进程中的历史文化积淀、民族特性和人文气息。在某种程度上,一个没有自我服饰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历史积淀的民族。 正文: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 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 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 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 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 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现在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

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 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 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 了。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 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 (用 2.5 米长的柳条 交叉编结而成)架好, 再架上顶部的“乌尼” (长约3 . 2 米的柳条 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

零基础教蒙语

教你蒙语!! 今天世界上一千万左右蒙古族人口使用着传统蒙古文(包括内蒙古的旧蒙古文和新疆的托忒蒙古文)和新蒙古文(或叫斯拉夫蒙古文、西里尔蒙古文,蒙古国和俄罗斯境内蒙古人使用)两种拼音文字。所以,学习蒙古语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文字或两种文字。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很多人在写手机短信、发电子邮件、网上留言时选择用拉丁文拼写蒙古语的方式,也很方便。 在这个会话本里采用了传统蒙古文对照汉字和拉丁文注音的形式。但汉字注音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准确掌握发音还是以拉丁文为主的好。我们的原则是先学一些会话,有了一定的基础、兴趣和信心后,再学蒙古文整词,最后学传统蒙古文的构词原理。在此基础上学习新蒙文和适应喀尔喀(蒙古国)方言比较容易。根据以往对初学者教授蒙古语和蒙古文的经验,这种办法更有效、更具有趣味性。也可以叫做轻松、快乐、随心所欲的学习方法。本书安排了较多的歌曲内容,也是出于这种考虑,所以也可叫做唱歌学蒙古语方

法。 本书的另外一个特色是,考虑到学习者随身携带本书随时随地请教别人,记下新学的单词,记录一些诸如电话号码、日常事务等的便利,每页底下留下了空白。 学蒙古语一点都不难,只要你大胆开口《发言》。蒙古语是最不怕发错音的语言,尽管蒙古人散落在欧亚两大洲,方言千差万别,两个人见面只要说的是《蒙古语》,他们从来不需要翻译!即使您不懂一句蒙古语,您脑子里的蒙古语词汇不下几百个。您想一想您所熟悉的蒙古人名和地名,那些就是单词呀。有人开玩笑说只要会说《白那(在,有),乌贵(不,没有)》,蒙古语就会说一半了,这也有一定的道理。总之,成吉思汗的语言非常好学,非常有趣。 如果您是蒙古族人,还不会说蒙古语,那就找借口不如早开口,学吧,讲吧! 现在是网络时代,学习当中的体会和问题,可在网上及时交流。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中使用拉丁字母注音时,针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特意采用了接近于汉语拼音的注音方式。

蒙古语单词

简单的蒙古语单词 简单 的蒙 古语 单词 (供 蒙古 语初 学 者) 爸爸(阿瓦)妈妈(额及)哥哥(阿哈)姐姐(额科勒及) 弟弟(度)妹妹(胡很度)爷爷(偶五格)奶奶(额磨格) 美丽(赛横,赛很,赛哈,赛杭,赛罕)非常(伊戈,一刻, a克)好人(赛哄)珍珠(苏布达,所布德)狗狗(闹海,闹 好,傲海)富裕(白音,巴彦)牧民(玛拉勤)牧马人(阿 杜亲)王爷(挖阿雅)科尔沁(科勒沁)察哈尔(擦赫勒) 老鹰(布日古德)套马杆子(乌勒嘎)我(必)你(其)您 (塔)你好(赛白奴)您好(塔赛怒)我们(彼得)我的(米 尼)你的(奇尼)他们(特勒)没关系(蛤蟆无怪)没有(无 归)有(白那)姑娘(户很,户黑)小姐(不思归,不赛怪) 奶豆腐(擦干伊德)黑(哈拉)白(擦干)姐夫(互利根阿 哈)绿(厚和)红(乌兰)汉族人(海特的)朋友(乃及) 烤全羊(修司)1内克2好有录3过录我4嘟噜5塔吴6做罗 阿7道劳8耐磨9有司10阿隆11阿勒翁内克20(海勒)过 来(伊勒) 老师(把科细)贵妇(海腾)人(哄)湖(诺尔)河(郭林)海洋(达来)吃饭(巴达一击)喝茶(切窝)媳妇(格日给)英雄(巴特林,巴特勒)山(乌拉)内蒙古(乌鲁蒙古路)外蒙古(哈勒哈蒙古路)乔巴山元帅(薛巴桑马勒夏)克鲁伦河(科罗伦郭勒)闪电河(且哈勒干郭林) 你是蒙古人?(其蒙古路哄努?)蒙古族女孩十分美丽(蒙古路户很伊克赛横!)我走啦(必游拉) ta saiin bainu? 您好吗? ta yamar ner tai baoy? 您叫什么名字呀? ta---您 yamar---什么

ner-----名字 tai-----有 baoy----呀,吗 haurqin nuutg in homus 科尔沁草原的人们 muutg---家乡 homun---人。homus----人们,很多人 delehei eji tan dagan bide hairatai。 大地母亲,我爱你。 delehei---地球,大地 eji-------母亲 tan-------您 dagan-----对于 bide------我们 hairatai--爱,有爱。 ila(亦拉)——苍蝇 moer(目日)——马 uher(乌和日)——牛 medleg(密德勒格)——知识 ixig(伊西格)——羊羔 bars(巴日斯)——老虎 hairatai--爱汉语发音(嗨日太) bide hairatai tan eji 我爱你母亲 nutag(奴图格)——故土 etxig(额慈格)——父亲 伊金汗——皇上 伊金——主人 伊金青格斯——圣祖成吉思汗 有些时候“青格斯”可以代表“祖宗”的意思 必——我 其——你 塔——您 米尼——我的 其尼——你的

蒙古族民族音乐参考资料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蒙古语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3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他们尊崇唱歌和善于唱歌的人。蒙古族民歌主要分为两大类:礼仪歌和牧歌。礼仪歌用于婚宴等喜庆场合,以歌唱纯真的爱情、歌唱英雄、歌唱夺标的赛马骑手为主要内容。牧歌多在放牧和搬迁时唱,内容以赞美家乡,状物抒情者居多。蒙古族民歌节奏自由,装饰音多而细腻,并具有较强的朗诵性。其燎亮、悠长、亲切的曲调,沁人心脾。牧歌的歌词既擅于抒情,又注重写景,情景交融,表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牧歌的节奏一般是悠长、徐缓、自由,多采用“密—疏—更密—疏”的节奏。一般情况下,牧歌的上行乐句节奏是悠长徐缓的;下行乐句则往往采用活跃跳荡的三连音节奏,形成绚丽的华彩乐句。 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 民歌 蒙古民歌从音乐特点来讲,大致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 1.长调民歌。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长调民歌用蒙古语歌唱,其节奏舒缓自由,字少腔长,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有《小黄马》、《走马》等。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有《辽阔草原》、《盗马姑娘》等。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流行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等。科尔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为主,流行的有《思乡曲》、《威风矫健的马》等。昭乌达草原民歌流行的有《翠玲》、《孟阳》等。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长调民歌的衬词均以“嗒咿”、“咿哟”、“咿哟”等。高音的衬词一般为开口音或半开口音;中音的衬词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一般是半开口音或闭口音。 比较著名的多为长调,蒙古长调的表演者穿蒙古长袍,配以马头琴音乐,讴歌母爱、赞美生命、

蒙古语日常对话

蒙语学习 汉语:我爱你! 蒙语:碧_ 恰么的-亥日太! 拼音:bi _qia me de _hai ri tai 汉语:你们好蒙语: 他那日-腮奴! 汉语:再见蒙 语:白日太! 汉语: 1 2 3 4 5 蒙语:呢个好异日果日波度日波踏波 拼音:neg hoyir guorib durib tab 汉语: 6 7 8 9 10 蒙语:捉日嘎刀老奶么意思阿日波 拼音:zhuor ga daolo naim yis areb 汉语:谢谢。------------------ 汉语:没关系. 蒙语:他勒日和拉。------------ 蒙语:哈麻乖。 拼音:ta ler he la ----------- 拼音:ha ma gaui 汉语:一路顺风!蒙语:扎么 单塞因呀八! 拼音:zham daan sain yabaa ! 汉语:太想你了! 蒙语:切脉个--------苏日黑--------三界! 拼音:qie maig------sur hie-------san jie 汉语------------蒙语

好运-------塞音吉雅图 吉祥--------芜利吉泰 富裕--------白银 畅通--------妁隆 顺利--------沃如阁熙泰 如意-------撒呢森其棱 你---其 我---毕 他--特日 你好---他赛努 欢迎你--- 巴呀日兰,敖格图牙谢谢---塔乐日哈拉 对不起---敖思乐得拉 再见---巴雅尔太吃 饭---巴达,以德休息 ---阿么日 回家--- 格日特哈日那

1 你好!sainuu! sain bainuu! 2 过年好!sain xinelbuu! 3 谢谢!bayarlla! talarhala! 4 您贵姓?ta yamer obugten bei? 5 您是谁?(网上聊天时会用)ta hen bei? 6 您是蒙古人吗?ta mongol hunuu? 7 您是哪里人?ta haanhi hun bei? 8 您是哪里的蒙古人?ta haanhi mongol bei? 9 您(你)多大了? tanai nasun suder hedui bei?(对老人) ta hedui nastai bei?(对长于自己) qi hedun nastai bei?(对小孩) qi hedui nastai bei?(对平辈) 10 再见!bayartai! 11 数字:0 1 2 3 4 5 6 7 8 9 10 teg nig hoyor gorub durub tabe jurgaa taloo naime yis areb 12 问安menduu? 答mendee! 13 请安amersain u? 答saina! 14 你叫什么名字?tano nere hen bei? 15 我叫特日格勒。minu nere telger! 16 您的年龄?ta nao nasu? 17 我三十五岁。bi goqin tawtai.. 18 您的职业?tanao ajil?

蒙古语翻译 [蒙古文 蒙古语翻译]

蒙古文挺好看的,它是谁发明的呢? 蒙古文不是个人发明的,蒙古文有她自己的发源(源于古埃及的象形符号),与汉字无关!回鹘(托忒)蒙古文的发源古埃及象形符号——古埃及简化拼音符号——希伯来字母(此前只有辅音,此后有了元音)——古希腊字母——阿拉伯语字母——回鹘字母大家可以看看我们的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文字在看维吾尔语(阿拉伯字母)的时候逆时针旋转90度,是不是与蒙古文(回鹘字母)很象!使用阿拉伯字母的语言(阿拉伯语、维吾尔语、塔吉克语)在书写的时候是写法从右向左、行款从上至下,逆时针旋转90度后正好就是蒙古文(还有满文、锡伯文)的书写顺序写法为上下连书,行款为从左到右。 图片为蒙古族书法家齐仁东日布书写的蒙古文训言--摘自[波斯]拉施特《史集》成吉思汗训言(训言译文)“酒醉的人,就成了瞎子,他什么也看不见,他也成了聋子,喊他的时候,他听不到,他还成了哑巴,有人同他说话时他不能回答。 他喝醉了时,就象快要死的人一样,他想挺直地坐下也做不到,他象个麻木发呆头脑受损伤的人。 喝酒既无好处,也不增进智慧和勇敢,不会产生善行美德[在酒醉时人们只会]干坏事、杀人、吵架。 [酒]使人丧失知识、技能,成为他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和事业的障碍。 他丧失了明确的途径,将食物和桌布投入火中,[掷进]水里。 国君嗜酒者不能主持大事、颁布训诫和重要的习惯法;将士嗜酒者不能掌管十人队、百人队或千人队;卫士嗜酒者将遭受严惩。 ”译文来自 谁知道蒙古文的由来吗? 中国蒙古族现在通用的一种拼音文字。 是在回鹘字母基础上形成的。 据中外史乘记述,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乃蛮部以后,蒙古族开始采用回鹘字母拼写自己的语言。 这种书写系统是现行蒙古文的前身,现在称作回鹘式蒙古文。 其字母读音、拼写规则、行款都跟回鹘文相似。 回鹘式蒙古文字母表至今尚未发现直接的文献记载。

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标签:蒙古族民歌蒙古族长调哈扎布文化 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他们尊崇唱歌和善于唱歌的人。蒙古族民歌主要分为两大类:礼仪歌和牧歌。礼仪歌用于婚宴等喜庆场合,以歌唱纯真的爱情、歌唱英雄、歌唱夺标的赛马骑手为主要内容。牧歌多在放牧和搬迁时唱,内容以赞美家乡,状物抒情者居多。蒙古族民歌节奏自由,装饰音多而细腻,并具有较强的朗诵性。其燎亮、悠长、亲切的曲调,沁人心脾。牧歌的歌词既擅于抒情,又注重写景,情景交融,表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牧歌的节奏一般是悠长、徐缓、自由,多采用“密—疏—更密—疏”的节奏。一般情况下,牧歌的上行乐句节奏是悠长徐缓的;下行乐句则往往采用活跃跳荡的三连音节奏,形成绚丽的华彩乐句。 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 蒙古民歌从音乐特点来讲,大致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 1.长调民歌。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长调民歌用蒙古语歌唱,其节奏舒缓自由,字少腔长,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有《小黄马》、《走马》等。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有《辽阔草原》、《盗马姑娘》等。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流行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等。科尔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为主,流行的有《思乡曲》、《威风矫健的马》等。昭乌达草原民歌流行的有《翠玲》、《孟阳》等。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长调民歌的衬词均以“嗒咿”、“咿哟”、“咿哟”等。高音的衬词一般为开口音或半开口音;中音的衬词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一般是半开口音或闭口音。

蒙古族的民俗风情教案

蒙古族的民俗风情教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蒙古族的民俗风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蒙古族的节庆习俗、美食 ②了解蒙古族的服饰特色、歌舞、建筑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充分感受祖国少数民族的特色民族风情,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精神和乐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蒙古族的节庆习俗、美食 【教学难点】 蒙古族的服饰 【教学方法】 1.教法:图片直击法、音乐欣赏法、故事讲授法 2. 学法:填表格法、学生模拟导游讲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有哪些人拍过,激发学生兴趣,再提问郭靖小时候生活在哪里?引入课题——蒙古族 新授: 一、找一找:识蒙古概况 聚居地:内蒙古自治区 宗教信仰:藏传佛教 三大史诗之一:《江格尔》 蒙古大国建立者:铁木真——成吉思汗 统一中国,建立元朝者:忽必烈 最早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蒙古秘史》 二、看一看,认特色服饰

展示一幅完整的蒙古族服饰图片,再将服饰的每一部分拿出来构成蒙古族服饰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首饰、长袍、腰带、靴子 提问:为什么这样穿着 “三不离身”指的是什么?——展示图片蒙古刀、火镰、烟荷包 三、说一说,释蒙古建筑 大家都知道蒙古族牧区的传统建筑史蒙古包,那为什么不是像我们一样的楼房呢?请同学解释: 传统建筑——蒙古包,呈圆形,有圆柱“墙体”和圆锥“房顶”组成,房顶有天窗,里边使用面积大,空气流通顺畅,采光好,冬暖夏凉,而且易于装拆搬运,很适合草原生活。 四、瞧一瞧,品风味美食 三餐离不开奶与肉 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德”——白食 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德“——红食 提问1:据你所知,白食有哪些? 牛奶、马奶、鹿奶、骆驼奶 提问2:绵羊肉和牛肉 展示图片: 蒙古族烤全羊、手抓羊肉、涮羊肉、烤羊腿、手扒肉、炸羊排 五、填一填:知节庆习俗

蒙古族音乐文化鉴赏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鉴赏 看过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人对那首有着草原风情的《赞歌》都不会太陌生。20世纪60年代《赞歌》曾传唱一时,风靡大江南北。但很多人也许不知道这首旋律优美的《赞歌》是由被誉为蒙古族音乐活化石的长调歌曲改编而来。 2005年由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 准列入联合国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人类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继2001年的昆曲和2003年的古琴音乐艺术之后中国在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这也就反应出蒙古族长调民歌在蒙古族文化甚至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闭上眼睛,一阵略带苍凉的声音传入,带着一份从容,透着一份自信,放荡得回响在无穷的草原之上。这是心与心的倾诉,是离自然最近的声音,飘向草原与蓝天相接的远方。这就是蒙古族长调带来的宁静,这就是蒙古族长调的魅力。 长调民歌, 蒙语称为“乌日汀?道”, 是蒙古族在草原生活和放牧劳动中所创造的民歌体裁。传统长调民歌包括许多歌种, 诸如牧歌、情歌、赞歌、颂歌、宴歌、思乡曲、婚礼歌等, 形成了完整系列。它不仅有较长大的篇幅, 而且气息宽广, 情感深沉, 内在的抒情性与外在的描绘性相结合; 深刻的哲理性与日常 平凡的自娱性、实用性相结合; 陈述性的语言节奏, 抒情的悠长节奏,持续音上类似于马头琴演奏式的颤动的装饰, 展现出内蒙古草原一望无际, 生机盎然的 美好景象。长调民歌流行很广, 以呼伦贝尔盟和锡林格勒盟最为丰富, 典型的曲例有《辽阔的草原》、《牧歌》等。 一.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音调特点 长调民歌曲调悠长、舒缓、节奏漫长、节拍自由、大多为散板。在使用散板的音乐作品中强调前短后长的节奏型, 整个乐句的布局常以比较短促的音符 开始逐渐进入长音, 最后又用短促的音符收住, 表现出紧-松-紧的原则。小节线不十分明显,没有鲜明规律性的固定节奏, 往往不写小节线, 也不拿小节线来限制它的优美旋律的自由性。如《辽阔的草原》全曲只有四句歌词,由两个乐句构成的曲调反复一遍咏唱。每个乐句都以连续向上进行的曲调开始,表现了年轻牧民对爱情生活的追求。但是爱情生活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平坦无阻的。接下去,时紧时松、起伏跌宕的旋律,象波涛一样上下翻滚,正是他内心惆怅不安的真实写照。正是由于这种舒缓、悠长的旋律,使得年轻牧民的情感可以畅快、不收拘束的自由表达。 二、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演奏技巧 1.高腔唱法。这里的高腔唱法主要是指高音区的假声运用。因为蒙古族的长调民歌属于抒情歌曲, 善于正面表现草原上的一切美好事物, 抒发蒙古人炽热 的内心情感。一般音域较宽,需要运用假声唱法来完成。这种高腔唱法的产生 客观上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由于长调是蒙古人在放牧时所唱, 表现草原的广阔 无垠, 声音要求送得很远, 曲调必然要向高音区发展; 另一方面, 由于它多为 男子演唱, 为了取得音色上的变化发展了它的高音假声唱法, 从旋法上看, 有 比较大的跳动, 正是由于这种男声大跳形成的假声运用, 使曲调富于夸张和戏 剧性的效果。可以想象,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牧马人高声歌唱,让歌声充斥在天地之间,驱走独自一人的孤独,畅快的表达心底的感情。唯有高腔才能表达牧马人豪放的性格。 2. 颤音唱法。生活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蒙古族歌手, 歌声高远明亮而又低

蒙古语自学教程

建平县实验中学第二课堂蒙古语教学学案 主备整理人:成尧 建平县实验中学蒙语文教学研究室 2013年3月1日

蒙古语自学教程 今天世界上一千万左右蒙古族人口使用着传统蒙古文(包括的旧蒙古文和的托忒蒙古文)和新蒙古文(或叫斯拉夫蒙古文、西里尔蒙古文,蒙古国和俄罗斯境人使用)两种拼音文字。所以,学习蒙古语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文字或两种文字。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很多人在写手机短信、发电子、网上留言时选择用拉丁文拼写蒙古语的方式,也很方便。 在这个会话本里采用了传统蒙古文对照汉字和拉丁文注音的形式。但汉字注音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准确掌握发音还是以拉丁文为主的好。我们的原则是先学一些会话,有了一定的基础、兴趣和信心后,再学蒙古文整词,最后学传统蒙古文的构词原理。在此基础上学习新蒙文和适应喀尔喀(蒙古国)方言比较容易。根据以往对初学者教授蒙古语和蒙古文的经验,这种办法更有效、更具有趣味性。也可以叫做轻松、快乐、随心所欲的学习方法。本书安排了较多的歌曲容,也是出于这种考虑,所以也可叫做唱歌学蒙古语方法。 本书的另外一个特色是,考虑到学习者随身携带本书随时随地请教别人,记下新学的单词,记录一些诸如、日常事务等的便利,每页底下留下了空白。 学蒙古语一点都不难,只要你大胆开口《发言》。蒙古语是最不怕发错音的语言,尽管蒙古人散落在欧亚两,方言千差万别,两个人见面只要说的是《蒙古语》,他们从来不需要翻译!即使您不懂一句蒙古语,您脑子里的蒙古语词汇不下几百个。您想一想您所熟悉的蒙古人名和地名,那些就是单词呀。有人开玩笑说只要会说《白那(在,有),乌贵(不,没有)》,蒙古语就会说一半了,这也有一定的道理。总之,成吉思汗的语言非常好学,非常有趣。 如果您是蒙古族人,还不会说蒙古语,那就找借口不如早开口,学吧,讲吧! 现在是网络时代,学习当中的体会和问题,可在网上及时交流。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中使用拉丁字母注音时,针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特意采用了接近于汉语拼音的注音方式。 蒙古文字母表

蒙古族习俗

蒙古族习俗

蒙古族民俗 蒙古族礼仪 蒙古族人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蒙古族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要献茶敬酒,主人敬酒时,客人应随即接住酒,能饮则饮,不能饮时便品尝少许,然后将酒归还主人;若是过份推让,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见。遇有尊贵的客人来到,蒙古族人会将美酒斟在精美的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并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 蒙古人不仅淳朴剽悍,而且非常讲究礼仪。茫茫草原,常常几十里、几百里没有人家。远行人饮食、居住都需要得到帮助,于是从远古一直把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礼貌待人,作为每个人都要遵循的礼俗加以沿袭。《蒙古秘史》有许多关于礼俗的记载。 蒙古族自古有 "以西为大,以长为尊"的习俗。7世纪以后,蒙古族部落从额尔古纳山林渡腾汲思海(今呼伦池)西行,到了孛儿罕山(今肯特山)东麓的斡难河、客鲁涟河驻地游牧。从这个时候起,位于西方的孛儿罕山就成了蒙古人祭拜的圣山。成吉思汗每每把带子搭在肩上,把帽子夹在腋下,合十俯首,向孛儿罕山九叩头,乞求助佑。以西为大,就从这时开始的。 以西为大,主要表现在佛龛、祖像、墓地的方位和房间、坐席的

族中,到50年代中叶,鼻烟已基本绝迹。现今,在民间,老年人基本多吸黄烟。黄烟又名叶子烟。农村老人还使用烟袋。客人来了,主人取过客人的烟袋装上自家的烟给客人吸,客人也取过主人的烟袋上自己的烟回敬。 献"德吉",蒙古族把进餐时的第一口称为“德吉”(即首杯、首箸、首口之意)。吃菜、喝酒和饮茶的第一口,也被称为"德吉"。 ¨德吉"有 "献德吉"和"要德吉"两种。 蒙古族家庭里来客人进餐时(或者饮茶),多是年轻人把第一杯酒献给客人,吃饭、吃菜也是请客人先动筷吃第一箸。 这就是献德吉 (蒙古族称之为"德吉乌日根")。 假如来客是年轻人,当他接 "德吉"后,也不首先自已享用,而是请本家长者享用,给长者斟酒、倒茶,在这里看出人的教养和尊长美德。 在没有客人自家吃饭时(或用茶时),也总是请长者先动筷,先吃、先饮。如小孩晚辈无知在进餐时抢先动筷,就要受到父母或长者批评:"怎么,你先要德吉了!"(家庭内不叫献德吉,通称 "德吉阿奔那",其含意要德吉。) 节日时,有的家庭则是将 "德吉"献于已故的长者遗像前,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和尊敬。 献哈达 哈达原为藏族的礼敬用品。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拟指哈

蒙古族传统文化资料

蒙古族传统文化资料 惟妙惟肖的蒙古族剪纸文化我国许多民族都有着剪纸这项民间艺术,而蒙古族的剪纸艺术却应用广泛,其历史却可以追寻到北魏时期,在这样代代相传的千古遗风中,使得剪纸艺术更加的贴近生活。 剪纸是蒙古族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学研究,其渊源可追溯到北魏时期,而学术界观点是远古时代。他们认为那时人类就已经发现和运用了以影像作为形象表记的艺术手法,并相继创造了在各种材料上镂刻、透空的艺术语言。这种完善的远古艺术手法在原始社会的岩画、彩陶、红山文化的玉雕、匈奴与东胡铜器等都有所体现。今天的民间剪纸与之在造型方式和外部特征上极其明显的一致。这充分说明它们之间的传承和延续关系。民间艺人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将千古遗风代代相传,使剪纸艺术成为一种贴近生活、植根于大众的民间艺术。 蒙古族传统的游牧生活无论从信仰文化、服饰文化、节日文化到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民间剪纸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空间象征和族群生命记忆的功能。 蒙古族剪皮艺术最常被用来装饰马鞍及鞍垫,多用皮剪成鸟、盘肠、回纹、交叉图案等纹样贴绣缝缀于马鞍上,既醒目大方又富有装饰感。剪皮贴花还多用于民间流行的盛乳

革囊等生活用品上,或摔跤服等服饰上。 在丰富多彩的蒙古族民间刺绣中,有靴花、枕花、鞋花、肚兜花、荷包花等不同类型的剪纸图案,还有毡绣和服饰贴花都是先剪后绣、剪绣结合的。蒙古族剪纸风格单纯质朴富有草原的乡土情趣,多以盘肠、卷草、花鸟、卷云,石榴、西瓜、葫芦等作为刺绣图案,有些花边和角隅纹样采用规则对称或重复的二方连续图案。 在草原牧区的剪皮与剪纸中,多采用造型奇异的形象,具有粗壮、热烈、奔放、丰满和简洁的特色,多数作品以半侧身的形象出现,以程式化的方式表现物象的各种结构,充满生命的活力。如在剪纸中点可以表示头饰中的珍珠、动物的腿、树的叶、锯齿纹可以代表鸟兽的毛以及衣服的皱褶等。剪纸布局也采用了透明透视的方法即大小套叠,如大动物身上刻小动物,大动物一般都被视为是小生命的母体,小动物可以是腹中的胎儿,具有强烈的的装饰效果,这种装饰风格在北方原始岩画中也可以看到。

蒙古族传统图案产生与发展及象征寓意

蒙古族传统图案产生与发展及象征寓意 从象征性文化角度研究蒙古族家具图案蕴含的思想文化因素,是研究蒙古族家具本质及其内在的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 不同的地域造就出了不同的文化,正是广袤的北方草原孕育了蒙古族游牧文化的传统。游牧文化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极其重视装饰,并且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除了鲜明的游牧特色,还因为其特殊的发展历程,具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多元、开放的特点,同时又自成体系,具有蒙古族文化独有的魅力和品格。换句话说,蒙古族将思想、情感的外化形式集中体现在了装饰艺术中,图案和花纹就是展现这种精神诉求的无声语言。它们的形成和发展直观地体现出了蒙古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点,蒙古族的图案与花纹有着悠久的历史,吉祥的,对称正是平衡、圆满的形象化再现。正是出于这样的思想和情感,在蒙古族图案花纹中都很注重连续而忌讳中断、注重案也经常是合成的,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适合纹样。这些都是蒙古人在二元价值观的基础上,渴求平衡、协调、秩序以及长久、完整和圆满的象征性表述。再有就是,蒙古族的图案花纹不仅是在形式上体现着吉祥的寓意,而且许多图案本疾病、痛苦和自身命运的无法把持和由此生都会有许多的吉祥图案,甚至有字符、宗教类物相匹敌。所以,游牧文化将动物作为装饰的恒定题材,除了动物对于游牧人的重要性以外,也包含着对于动物能力的崇拜。

蒙古族对于犄形纹样的大量使用,绝不仅仅是出于美观的需要,还因为这些犄形纹样所蕴涵的吉祥和祈求牲畜增产的意义。因此,在蒙古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用各式各样的犄形纹样来装饰家居。民族性的象征在蒙古族文化中,对于一切日常用品都词,充分体现了蒙古族文化尊重生命的本质。事实上,蒙古族文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赋予日常生活以非常意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和载体表达着对自然万物的尊敬与感谢,具有视一切事物为平等的健康心态。这从其文化中都可见到。蒙古族的文明深深根植于养育它的广袤无垠的大草原,在如此起伏骤变环境中生长起来的蒙古人同这里的一切生物一样,有着极强的生命力,超乎常人的抵抗力和忍耐力,草原培育了蒙古人勇敢顽强的性格和对能见到的,可以进行装饰的一切事物上进行装饰。这种在所能见到的,可以进行装饰的一切事物上进行装饰,其实就是一种给一切事物赋予尊严,视一切生命为平等的行为,是对生命在最广泛意义上的一种尊重,体现综观蒙古族的图案花纹,它以其流畅的程式化语言,富有想象力的造型和典雅古朴的配色共同创造了健康、大气、而又充满了感性秩序的装饰艺术。在蒙古族的装饰艺术中,每一类的图案花纹都在用自身生动的表现方式揭示着蒙古人思想、情感的信息,讲述着蒙古族文化对于世界的见解与态度。以蒙古族的装饰艺术而言,在想象的真实与真实的想象之间自由穿梭和转换着,蒙古族艺术中这种自由而感性的特质,一直以来在一代代的蒙古人身上从未消失过,这是蒙古人独特的民族性为其艺术打上的印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