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
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

第一讲绪论

一、社会心理学的对象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档案法

档案法是根据一定目的,收集大量现存资料,通过分析,找出社会心理现象的规律的方法。

优点:不引人注目、非觉察的、非反应性的,排除了特殊反应。

缺点:不易得到档案,也易受档案编著者等因素的限制,量大、耗时,有赖于分析者的抽样方法及概括与分析能力,不能排除社会现象的多因性,不够准确客观。

2.调查法

调查法是通过个别谈话、座谈、问卷等形式,了解个人各种情况的方法。

优点:能获得第一手生动的材料,手续简练,可在不同时间对同质被试重复使用,可获得数据与某些假设的验证。

缺点:必须有被调查者的配合,被试必须有自我意识、口头或(和)书面表达能力,在必须选择典型代表做被试时,往往会受条件限制。

3.观察法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动态现象进行长时间的深入细致的现场观察了解的方法。优点:了解有深度、细腻,能及时发现变化,外显行为的观察,能避免被试不善表达而造成的误差,长时间生活在被试中,能克服被试人为的紧张情绪,能直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缺点:要等待现象自发出现,不能主动引起,花费时间精力,不易全面把握各种因素。

4.现场实验法

现场实验法是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实验研究。

优点:所要考查的现象不用期待,缩短研究周期,环境真实,被试不易觉察,心理、行为自然,因果关系清晰明了。

缺点:选题与设计难度大,若时间长,则易受无关变量影响自变量有时不能引起反应,受外部条件的限制。

5.模拟实验法和标准实验室实验法

模拟实验法是仿照社会情况,设立类似环境,考察被试在其中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并研究其规律性的方法。

标准实验室实验是在实验室环境中对一种社会心理或社会行为进行分解的更有控制的研究。

优点:把复杂的环境移植到实验场所,研究便利,实验可以重复,可控制环境,操纵自变量,可重复实验,检验假设成为可能。

缺点:人为环境中,会影响实验的真实性,分离变量,所得结果不一定能在社会现实中推论。

五、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刺激反应理论

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认为一种刺激引起的某种反应受到强化时,就建立一个联结。复杂行为就是一系列简单行为的联合。

1.模仿理论(https://www.doczj.com/doc/e214653150.html,ler & T.Dollard)

人类特别是儿童的社会行为,不论是遵守纪律还是遵守社会准则的行为,都是模仿习得的,而模仿本身就是学习来的。

2.社会学习论(A.Bandura & R.Walters)

人的一切社会行为包括社会定向、言行一致、抗拒诱惑等都是在观察学习中得到的。观察学习中包含模仿。

3.社会交换论(G.Homans)

从经济学的概念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到持续的理论。人的行为类似于物质的交换,人的行为带给对方的好处,使对方产生互惠行为,或产生相互的好处,使得社会发展。

(二)角色理论(G.Mead & C.Cooley)

角色理论是按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去解释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是带有社会学性质的独特理论。

角色理论中的相关概念

角色期望:周围人依据某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对其社会行为产生的要求和期望。镜象自我:从他人的表情和态度中看到的自我。

角色获得:能够按照社会期望形成自我并在这个框架中行动。

角色间冲突:个体不同角色之间互不相容时产生的冲突。

角色内冲突:同一种角色内由于不同的角色期望而产生的冲突。

(三)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不是对外界刺激孤立的反应,也不是反射弧的机械组合,它是通过心理活动的整合决定行为的。

1.认知失调说(L.Festinger)

人的行为总是基于一定的认知和信息,当脑中同时出现两种相反认知和信息时就会发生不愉快,就会激发人去解除这种不协调。

2.归因理论(F.Heider)

人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而且人对自己和别人的行为都要找原因,不是把原因归于自己的本性,就是把原困归于环境,或二者兼有。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即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或推论的过程。

归因理论家发现,当一种行为有希望获得成绩时,往往归因于自己,否则归于环境,而旁观者正好相反。

内因:人格、品质、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个人所具备的因素。

外因:周围环境、他人、规则、奖惩、工作的特殊性与难度、运气等。

稳定性:原因是不是行动者比较持久的特征。

3.内隐人格理论(G.Kelley & L.Cronback)

每个人都认为他人所具有的一些性格特点、品质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人如具备一种品质或行为表现,就可以了解其它的行为品质或表现。

第二讲社会化

一、社会化概述

1.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学习,掌握社会经验、规范,形成与社会一致且有自己特色的态度、情感、行为习惯与品格,并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成长过程。

2.社会化的主体

社会中未成年的个体,严格地说,是未完成社会化的个体。

3.社会化的执行者

与社会化有关的人们。

4.社会化的内容

社会经验、规范及由此产生的与之相符的各种心理状态。

5.社会化的结果

教化个人,使之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成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有一定个性的社会有效成员。

6、社会化的基本特性

社会强制性

个体能动性

终身持续性

二、社会化的途径

1、社会教化及其共同内容

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

(1)教授基本的生活技能

(2)教导行为规范

(3)培养社会角色

(4)树立面向未来的生活目标

2、家庭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

家庭主要是通过家庭生活的某些方式把社会的规范和准则等转交给儿童,使之逐渐社会化。父母对人、对已、对物的态度,往往就是儿童的行为准则。

父母态度

最理想的亲子关系,是父母既不特别娇惯孩子,也不过于严厉,既不随心所欲支配孩子,也不完全听凭孩子的支配。

西蒙兹比较了被父母喜欢和不被父母喜欢的孩子,结果发现,前者大都表现出符合社会需要的理想的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后者则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冷淡,有反社会倾向。

西蒙兹还比较了被父母支配的孩子和支配父母的孩子,结果发现,前者比较顺从被动,缺乏自信心;后者则是反抗的、独立的,具有攻击性。

戈登(1981)认为,父母态度与儿童的控制点密切相关,娇宠儿童常具有外控特征;内控倾向的儿童,其父母更为和蔼、有教养,允许孩子的独立性,更为民主和讲道理。

外控者认为,自己行为结果由外部力量控制,这种人缺乏自信心。

内控者有强烈的自我信念,相信自己的力量,认为活动的结果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研究表明,内控者比外控者学习更好。

赖德克的研究表明:

a.专制家庭和民主家庭:前者的儿童爱吵架,缺乏合作精神,没有人缘,不会体谅人,情绪不稳定,放肆,没有上进心,对奖罚漠不关心。后者的儿童有人缘,体谅人,天真活泼,情绪稳定,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有上进心,不爱吵架。

b.自由度:自由度小的家庭,儿童缺乏上进心,畏缩,人缘不好。

C.惩罚严厉程度:严厉的家庭,儿童缺乏上进心,对别人意见麻木不仁,不会体谅别人,优柔寡断。

d.父母与孩子亲密程度:行为无显著差异。

e.父母对孩子教育各自分担的责任:无显著差异。

f.兄弟姐妹间亲密程度:其间很少嫉妒和吵架的孩子更安静,少竞争心,合作,不撒野,老实,听父母的话,情绪稳定,不调皮捣蛋。

3、教师的作用

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社会行为规范的体现者。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

皮格马利翁效应: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ROSEHTHAL,R&TACOBSON,L,1968)以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为对象,随机抽取20%的儿童告诉各任课教师说,通过智力测验发现,这些儿童具有潜在的发展可能性。学年末测试,发现其智商明显提高。这一现象被称作“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

布洛菲和古德(BROPHY,J,E & GOOD,S;1974)对此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对每个学生的成绩,教师分别抱有不同的期望。基于期望,教师以不同的方法和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则以不同的方法对教师做出回应。同时,学生表现出补充或加强教师对自己期望的行为。其结果就使学生的成绩沿着教师的期望而改变。

4、同辈集体的影响作用

儿童的学校生活,是在同龄群体中进行的,群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群体风气、纪律、要求使儿童意识到自身在群体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群体的舆论和评价,诱发儿童的自我意识并明确其在群体中的角色和地位。

5、社会文化及传媒的影响

a、“超女”李宇春——浮躁、急功近利。

b、“读书无用”丁俊晖——另辟蹊径。

c、“哈佛女孩”刘奕婷——以偏概全。

d、“王菲生女”“王小丫结婚”——无所事事。

e、“张钰揭黑”——自我暴炒。

三、个体内化

社会教化是个体社会化的外部动因。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个体必须接受社会影响,并把外部现实或客观现实转化为内部现实或主观现实。

这个过程称为个体内化。

1、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又称模仿学习。儿童从别的儿童和成人的行为中观察到这些模式。并根据他人的行为结果进行模仿和反模仿,以此产生模仿效应和反模仿效应。

2.认知加工

个体通过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加工,把现实世界内化的过程,并从中建立自身的认知体系。

3.角色扮演:

扮演真实角色;扮演假想的角色;暂充当某一角色。

4、主观认同:

它是个体主观上把自己属于某一个体或群体,并在行为模式上向其看齐的过程。

5、自我奖赏:

自我奖赏是指当个体在某项活动中达到自定的标准而给自己以报酬。

四、道德社会化的理论和研究

(一)、认知学派的研究——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柯尔伯格(Kohlberg. l;1958)通过儿童对一系列两难问题的判断,将道德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1、前世俗水平(4—10岁)

只着眼于行为具体结果,并关心自身的利害。

A)惩罚和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怕受惩罚,认为能避免惩罚的行为就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事都是坏的。

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判断行为是非首先看是否符合自身需要,有时也包括他人的需要。但这种关系常被看作是交换关系,凡是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好的,否则是不好的,也叫朴素的利己主义阶段。

2、世俗的水平(10—13岁)

满足社会希望,较全面地关心别人的需要。

A)人际协调的道德定向阶段认为一个人行为正确与否在于其是否被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到赞扬。

B)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认为社会秩序依赖于“尽本份”和尊重已建立的权威。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完成自己的义务,就要遵守不变的法则和尊重权威,并要别人也遵守。

3、后世俗水平(13岁以后)

原则的道德水平。依据自己选择的道德标准判断是非。

A)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认为法律或习俗的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由大家商定的,也是可以改变的。他们不违反大多数人的意愿与幸福,也不用单一规则衡量行为。B)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此时不仅考虑到适合法律的道德原则,同时考虑到抽象的、超越法律的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及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的道德准则。这些原则包括对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

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

本我与生俱来,是人所有生物性本能欲望的总组合,以追求个人快乐,满足本能欲望为目的。自我是从本我中发展而来的,控制着认识、判断与执行的功能,能以现实原则满足本我的欲望。

超我从自我中来,是道德化的自我,是“良心”,是头脑中的“检查官”。

精神分析学派关于道德的研究,就是在研究超我如何形成,社会行为规范如何转化为自己的“良心”。

2、埃里克森(E.Erikson)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弗洛伊德的忠实信徒,但不同意弗洛伊德的泛性生物学观点。认为既要考虑生物学因素,又要注意社会文化因素,应集中注意家庭、学校和文化因素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同时还强调自我的作用。

第三讲自我意识

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1.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个体反映自身及其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脑的机能活动。2.自我意识的成份

自我体验

自我控制

自我认识

二、自我意识对个体活动的意义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旨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控制自己,以调节自己的行动,更好地适应环境。

第二节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

一、奥尔波特的自我意识发展理论

奥尔波特把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物质的自我:自我最原始的形态,它的中心是个体的躯体。

社会的自我:个体对自己被他人或群体所关注的认识,是个体的中心部分。

心理的自我: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认识,即个体能感受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过程、状态与特征

二、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识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核心问题,解决了特殊问题,自我意识就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1、婴儿期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阶段

在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发展倾向是识别信任和不信任,对成人一贯的、可依赖的、可预见的行为产生信任感,否则会产生不信任。

2、童年期

自主性对羞怯疑虑阶段

这一阶段开始有独立自主的要求。父母如允许其在安全条件下自由活动,鼓励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对发展自主感有帮助。限制自由和多次失败会造成羞怯和怀疑。

3、学前期

主动性对内疚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活动性和言语能力发展很快,活动范围大大扩展,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很大,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他们对所想做的事又具有内疚感,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恋母情结的冲突,一部分原因是超我的发展带来的刻板性。

4、学龄初期

勤奋对自卑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智力不断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使他们提出的问题更广泛、深刻。活动空间的扩大也使得影响他们的人已不限于父母。但在这一阶段,其勤奋行为往往带来不当的后果。因此,若将此看作是捣乱,则易使其自卑。

5、青春期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

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形成是其核心问题。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思考方法,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自己。逐渐疏远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6、成年早期

亲密对孤独阶段

这是建立在家庭生活的阶段。在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中建立亲密感。但若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分担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感情交流、不能互相关心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景中去。

7、成年期

繁殖对停滞阶段

只要两个人建立了一定程度的亲密性,他们的兴趣就开始扩展到不仅仅限于他们两个人,他们变得关怀培育下一代了。

8、成熟期

完美(自我整合)对失望阶段

老年人常对一生进行回顾,想要知道一生是否活得有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最大的失望,即觉得一生未如理想,而岁月不再,已没有机会再过另一种生活了。以厌恶掩藏失望。

第三节自我行动及方式

自我行动是个体在人际互动中以自我满意的方式表现自己的过程。

1.整饰自己

指个体以适当而得体的语言或非语言行为表现自己,也是印象管理的一部分。

人们一般在公众场合或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整饰自己。除此之外,有几个特殊场合:遭遇失败,在异性面前,社会标定后

2.自我防卫

否认作用:对不愿发生的事加以否定,认为它根本没发生过或不可能发生。

投射作用:个体把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属于自己的东西转移到别人身上。

幻想作用:个体面临无法解决的问题,用幻想的方式使自己与现实脱离,在幻想中处理心理上的纷扰。

抵消作用:个体用象征性的方式来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文饰作用: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都可以用装饰的方式来解释。

幽默作用:个体处境困难或尴尬时,以幽默化解。

第四讲社会动机

第一节需要与动机概述

一、需要与动机的概念

1.需要及其特征

“需要是被人感受到的一定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它反映有机体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的要求”

(B.B.波果斯洛夫斯基)

需要的特征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缺乏某种东西而产生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既可以是生理的,又可以是心理的,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使不平衡状态消失,但以后又会出现新的不平衡,产生新的需要。

需要有指向性,总是指向能满足需要的客体或事件。

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人活动的动力。

2.动机

动机是推动人去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

动机为个人行为提出目标。

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

动机使个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

二、动机的一般分类

1.按动机的性质分

自然动机:即生理动机、物质动机,是人的自然属性引起的,以生理和安全需要为基础的。

社会动机:即精神动机,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引起的,是以人的各种社会需要为基础的。

2.按动机的作用分

主导动机:是各种动机中最强烈、最稳定的动机,对人的活动有更大的激励作用。

一般动机:对个体支配力较弱且不稳定的动机。

三、决定动机模式的心理因素

价值观

兴趣爱好

抱负水平

第二节需要层次理论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

1.需要的分类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爱和归属需要

自尊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二、自我实现者的个性特征

具有出色的认识能力

总是致力于他们认为重要的工作、任务、责任或职业

具有创造性

具有统一、和谐的个性

具有健康的自尊

有独处的欲望

能够独立自主

三、自我实现者的个性特征(续)

拥有少数能力、性格相当的密友

乐于与人相处

善于自我控制

具有民主型的性格结构

相信永恒和神圣的事物

具有富有哲理性的、友善的幽默感

具有惊人的不可思议的顶峰经验

第三节成就动机

一、成就动机的概念

成就动机是个体对于社会成就获取的动力,是一种想要做好各种事情从而产生成就感的动力。

二、高成就动机者的共同特征

目标明确

适度风险

及时反馈

精力旺盛

责任感强

物以类聚

第四节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一、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概念

1.内部动机

由于人们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活动使人们获得了满足,从而无需外力作用的推动直接产生的动机。

内部动机的三种内驱力:好奇的内驱力; 胜任的内驱力; 互惠的内驱力。

2.外部动机

由客观事物或活动的刺激对人们诱发的推动力。

二、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作用

内部动机表现为个体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创造性的发挥;

外部动机表现为社会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取得社会成就。

第五讲社会认知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概念

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过程

1.社会知觉

在社会环境中,对人或群体的社会特性及各种社会现象的初步认识。

2.社会印象

通过社会知觉形成的直接的认识在头脑中保留下来的形象。

3.社会判断

在社会知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认识。

三、社会认知的种类

1.对人的认知

根据某人的言语、行为等外部特征,对其动机、品质等内含的认知。

2.角色认知

从个体的表现确定其社会角色,从而推想其它品质的认知。

3.人际认知

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

4.因果认知

对社会行为原因的认知。

5.自我认知

对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品格、地位、身份等方面的认知。

第二节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一、社会认识的心理效应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与人接触时(特别是头次接触时),首先被反应的信息,对形成人的印象所起的作用叫首因效应(或最初效应、第一印象);最后的信息对形成人的印象所起的作用叫近因效应(或最近效应、最后印象)。

2.晕轮效应

在社会认知时,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而泛化到其它一系列的有关特征,也就是从所认知到的特征泛化推及到未被认知的特征,从局部信息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3.刻板印象

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和笼统的看法。

4.定势效应

人在进行心理活动之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二、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

环境

暗示

期待

动机

情绪状态

第三节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定义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即有意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二、印象管理的方法

1.投其所好:

称赞他人

遵从

自我表现

社会交换

2.与角色相一致

寻求社会一致的心理状态

登门槛效应(foot-in-the-door effect):当人们一旦接受了别人无关紧要的小要求后,常常也会接受别人第二个较大而且麻烦、不合心意的要求。

门面效应 (door-in-fhe-face):一个有很好的自我形象的人,拒绝了一个大要求后,发现有损形象,则会接受一个小要求,来保持自己的社会一致性。

第六讲社会态度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态度是对人、观念和事物产生的肯定与否定的情感。

一、态度的成份

1、认知因素:态度的形成,必须先有认知,才能确定人或事物的作用、意义、结果等。

2、情感因素:对一事物的态度,总是掺杂或多或少的感情色彩,并且感情往往比认知更重要。

3、意向因素:态度直接导致人的行为意向。

二、态度的特征

1、态度的社会性 :态度是后天习得的

2、态度的双向性:态度具有特定的对象

3、态度的协调性:态度的认知、情感和意向因素是协调的

4、态度的恒常性:态度是稳定的,一经形成不易改变

5、态度的内隐性:态度是存在于人们内心的活动

三、态度的功能

1、态度决定着人对外界影响的判断和选择

态度一旦形成,就会严重地影响一个人的判断。

过程:拉姆伯特等,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让一些英裔大学生与法裔大学生听录音,然后凭声音来判断说话者的个性特征。告知录音是10个人朗读同一篇文章,其中5人用英语,5人用法语。但实际上是5个人分别用两种语言朗读。当时英裔加拿大人的社会背景优于法裔。

结果:(1)对同一个朗读者,当他以英语朗读时,比用法语朗读时能获得更好的评价。(2)法裔比英裔更高估计英语朗读者的特征。

结论:一个人容易根据现成的态度去判断他人。

2、态度影响人的行为

态度是一种行为的倾向,通过态度就可以预测人的行为,同样,通过行为也可以获知人的态度。

态度对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形成新的行为

改变旧行为

预测人的行为

3、态度影响人的行为效率

实验

过程:将一批大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对黑人和白人分校持反对态度,第二组持赞同态度。让大学生分别阅读一篇反对黑人、白人分校的文章,然后让被试把读过的文章内容力求完整地写出来。

结果:第一组的成绩明显高于第二组。

结论:态度影响人的行为效率。

4、决定着个人对事物的反应模式

态度作为一种行为倾向,会预定人们的反应状况,会潜在地决定人按什么方式对特定事物采取行为。

第二节态度的形成

一、态度形成的过程

态度的形成是指态度从无到有的过程。

顺从:在社会影响下,外显行为表现得与别人一致,而对客体没有深刻的认识和情感,是表面的,多受奖惩原则的支配。

认同:指喜欢某人或某群体,内心乐于与之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与之一致的态度。

内化:即内在化。是把自己的情感上的认同与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结合起来,进行理智的判断而形成的态度。

二、与态度有关的问题

被迫依从:

指一个人迫于群体压力,去做与自己的观点相对立的事或者去说与自己的观点相矛盾的话。

酬赏短缺:

报酬不足或报酬缺失会导致特殊爱好的发展。

第三节态度改变的方法

态度的改变是在旧态度上发生新变化的过程。

一、态度改变的形式

1、一致性改变

方向不变,只是强度变化的态度改变形式。如从稍微反对变为强烈反对。

2、不一致性改变

方向发生变化的态度改变形式,以新态度取代旧态度。如从厌恶变为喜欢。

在相同情境下,态度的一致性改变比不一致性改变容易。

二、态度改变的方法

1、利用信息的传播与沟通

信息源:信息接受者对发布信息的信息源越信任,态度改变的可能性越大。

传播媒介:传播效果,不仅受信息源的影响,也受宣传时所采用的媒介的影响。

单面说明与双面说明:单面说明是在劝导时,只提出对自己观点有利的论据;双面说明既提对自己有利的论据,也提对自己不利的论据,然后强调前者,缩小后者。

激发恐惧:信息传播者,有时想利用恐惧使接受者改变态度。

提示结论:提示结论有两种方式,一是提出资料,让听众自己下结论;二是直接指出结论。

2、改变个人与群体关系

个人越重视自己的团体成员身份,则越不易改变其与团体一致的观点;

个人在团体中地位越高,越维护团体的观点;

个体越相信所属团体的合法性,则越能接受团体规范。

3. 规范改变

团体公约、团体规则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

4、把握目标对象的特点

自我领悟:使接受者认识到他所采取的态度具有不太合理的动机。

强迫接触:强迫个体与不喜欢的对象接触,有助于改变其偏见。

角色扮演:个人所扮演的角色,对其所持态度有很大影响。

改变外显行为:让人去为他并不赞成的事进行辩护,也容易改变其态度,这是一个自我说服的过程。

第八讲人际关系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人际需要的产生

本能论:麦独孤认为,集群性是人的本能。

舒兹认为:人际关系的形成都是由一定的需要引起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这种需要可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是权力因素或其他因素造成的。

包容的需要

人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希望与别人来往、结交,并具有想跟别人建立并维持和谐关系的愿望。感情的需要

即在感情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欲望。

控制的需要

这是从权力的需求上,希望与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欲望。

三、人际关系的个性特征分类

荷尼(K.Horney)按人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将人际关系分为三类:

逊顺型:其特征是“朝向他人”,表现逊顺、随和、谦让、顺从他人。无论遇到何人,首先考虑的是:他喜爱我吗?我怎样与他相处好?

进取型:其特征是“对抗他人”。这类人想知道别人力量的大小,或者想了解别人对他有无用处。

分离型:其特征是“疏远他人”。这类人只关心别人是否会干扰他或影响他。

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

一、影响人际关系建立的因素

1、空间距离:空间距离越短,就越容易建立友好关系。

2、交往频率:相互接触次数越多,人际吸引就越强。

3、仪表风度:相貌穿着、言谈举止对人际关系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第一印象。

4、心理品质:这是最深层次的稳定的因素。人们一般喜欢热情开朗、有幽默感、同情心、责任感的人。不喜欢冷漠、古板、心胸狭隘、优柔寡断、居心叵测、自私自利的人。

5、特点相似:社会经历和态度相似,尤其是相同的价值观吸引力更大。

6、特点互补:性格、角色分配和作用上取长补短,才能心理上和谐、相得益彰。

第三节竞争合作

一、竞争、合作与利益的关系

竞争是互动的各方为了获得一个物质的或精神的目标而争夺的过程,争夺的结果是区分出优劣胜败的名次。

合作是互动的各方联合起来,为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地活动,活动的结果不仅有利于本人,也人利于对方。

二、利益协调

利益协调是指相互作用的各方行为配合得当,使各自取得可能得到的最大利益。在协调过程中,各方逐渐发现和扩大一致利益的成份,更大程度地采用“手段合作”。

手段合作是指某人接近目标,实际上也帮助了他人接近目标,两个人不必重复对方的活动。手段竞争是指某人接近目标,实际上会使他人更难接近目标。

三、竞争与合作举例

纳什原理(囚徒困境):两个抢劫嫌疑犯以私带武器的罪名被警察抓获,但无证据认定其抢劫,警察将其分别审讯,如有一人揭发同伙,则无罪释放,同伙将因抢劫罪判20年,如互不揭发,则因私带武器各判2年,如互相揭发,考虑到双方的认罪态度会减刑,如各判5年。

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2年。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这样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5年的结局被称为"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

第九讲大众心理

第一节流行

一、流行概述

1.流行的定义

流行是指社会上许多人在短时期内共同追求的某种生活方式,从而导致人们彼此间发生连锁感染的现象。

2.流行的特点

新奇性

时代性

时效性

周期性

二、流行的社会因素

社会文化

大众传播工具

经济基础

三、流行的心理因素

从众与模仿

自我防御与自我显示

个体因素

四、流行的个体差异

先驱者

早期采用者

前期追随者

后期追随者

落伍者

第二节暗示

一、暗示概述

1.暗示的定义

在无对抗条件下,用某种间接方式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接受一定的意见、思想或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

2.暗示的作用

暗示影响认知

暗示影响态度

暗示影响行为

二、暗示的方式

他人暗示

自我暗示

三、影响暗示效果的因素

受暗示者的年龄与性别

受暗示者的心理状态

团体影响

暗示者的影响力

信息的特点

第三节社会舆论

一、社会舆论概述

1.社会舆论的概念

社会舆论是公众的意见与看法的共同表达,代表了社会全体成员或大多数成员的共同信念。

2.大众舆论的特征

公众性;社会性;有效性;自发性

二、社会舆论的形成

1.社会舆论形成的过程

问题的起因

社会的议论

意见的归纳

意见的表达

2.舆论形成的因素

社会文化

心理因素

三、社会舆论的作用

指导作用

鼓动作用

第四节流言

一、流言的概念

流言是在没有可信证据的情况下,在大众中广泛传播并被大众认可的消息。

二、流言产生与传播的原因

社会情境

心理因素

传播者动机

《社会心理学》复习补充材料

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生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欧洲。

标志:这个时期最有意义的标志性事件是,1908年在英国和美国同时出版的两本书:一是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illiam McDougal,1871-1936)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另一是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A. Ross, 1866-1951)的《社会心理学》。罗斯:主张社会心理学要研究由人类结合而产生的“心理面”(psychic planes)和“心理流”(psychic currents)(“面”

是指人与人之间一致的静态心理,如语言、信仰、文化、风俗等;“流”是动态心理,如人们在骚乱时的心理变化)。无论心理面还是心理流都是个人与周围社会的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麦独孤:主张“社会心理学必须说明个人心理的天赋倾向与能力如何形成社会上一切复杂的精神生活;反之,这种生活又如何影响个人天赋倾向与能力的发展”。麦独孤对社会心理学应研究在社会情境下个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主张以及有关意志的个别论述对后来的社会心理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化的概念

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叫做社会化。

基本途径

1.社会教化:指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

2.个体内化:个体内化是指社会教化得以实现的内在因素。

社会教化:社会化的机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大众传播媒介以及法庭、监狱和劳动教养所等,它具有历史性、民族性、阶级性。社会教化可以分为有系统的、正规的教育,如学校教育,和非系统的、非正规的教育,如社会民俗、群体亚文化、传播媒介对人的影响和教育两大类。

个体内化:个体内化是指社会化的主体——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日应模式的过程。个体内化充分体现了个人社会化的主动性。

社会学习机制:

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既受到行为实践的影响,还要受到其观察经验的影响。这里需要注意两个概念:“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个人行为规则与行为方式的获得不仅依赖于个人接受社会外部强化的直接经验,还受到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接受强化的影响,即替代性强化。

另外,随着人们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自我评价的标准与系统逐步形成,自我强化也成为社会化的重要机制。他们会用自己设定的标准来评价、衡量自己,并依此给予自己奖励或惩罚。

社会认知的含义:

社会认知是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它实质上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加工的过程是研究人们如何根据周围环境的社会信息进行推理。

社会认知的途径:

1、面部表情:是个人内心态度、情绪、动机等心理活动的基本线索。面部表情既是先天的又是后天习得的。达尔文认为,在世界范围内,一定的面部表情基本上反映了相同的情绪,具有超文化的特点。

2、言语活动:语音、语调、语速及节奏的变化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及其心理特征。

3、体态表现:它是指个体身躯各部位表现于外的状态。

4、行为方式:做事、待人、处世的行为方式。

三、社会认知的内容:

1、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

(1) 对他人情绪、情感的线索:表情动作。

(2) 面部表情既是先天,又是后天习得。

(3) 情绪的认知判断受主观因素制约。

2、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1)时间因素:日久见人心。

(2)了解其过去的生活状况。

(3)了解一个人在家里兄弟姐妹中的排行,也有助于了解其性格特征。

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这主要要搞清楚两个关系:人与人,我与人。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对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一种整体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人们形成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并进一步对他人行为作出有根据的归因。

人际沟通与人际吸引

一、沟通的概念

沟通(communication)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的形式。人醒着时大约有70%的时间,都是花在这样那样的沟通过程中的。我们与别人交谈、读书、看报、上课、听广播、看电视,都是在进行沟通。沟通的广度和方便程度,是生活质量的最重要方面。

沟通的意义

1.沟通是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沟通的作用:心理学家赫伦(W.Heron,1957)曾经做过“感觉剥夺”试验,将自愿参加的被试关在一个杜绝光线,声音的实验室里,身体的各个部位也被包裹起来,以尽可能减少触觉。实验期间除给被试必要的食物外,不允许其获得任何其他刺激。结果,仅仅3天,人的整个身心就出现严重障碍,甚至连大动作的准确性也受到严重损害。

2.沟通是智慧活动和智力发展的必要前提。沟通机会缺乏的孤儿与保持正常沟通的儿童相比,智力发展明显延后。

3.正常的沟通可以维护人的心理健康。退休后所以衰老加快,独身者寿命偏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沟通机会的缺乏。

在某种意义上,当前我国社会出现的心理咨询,咨询电话,知心电话或希望热线,都是为求助者提供一个开放性的沟通机会,维护心理健康。

人际沟通的类型:

一、语词沟通和非语词沟通

语词和非语词沟通(verbal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又称语言和非语言或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

1.语词沟通指以语词符号实现的沟通。在人类的一切经验当中,共同性最大的就是语词。因此,语词沟通是最准确,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也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沟通。

2.借助于非语词符号,如姿势、动作、表情、接触及非语词的声音和空间距离等实现的沟通叫做非语词沟通。非语词沟通的实现有三种方式。非语词沟通的实现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通过动态无声性的目光、表情动作、手势语言和身体运动等实现沟通;第二种方式是通过静态无声性的身体姿势、空间距离及衣着打扮等实现沟通。这两种非语词沟通统称身体语言沟通。第三种非语词沟通的方式是通过非语词的声音,如重音、声调的变化、哭、笑、停顿来实现的。心理学家称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副语言(paralanguage)。语言表达方式的变化,尤其是语调的变化,可以使字面相同的一句话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比如一句简单的口头语,“真棒”,当音调较低,语气肯定时,“真棒!”表示由衷的赞赏。而当音调升高,语气抑扬,说成“真棒”时,则完全变成了刻薄的讥讽和幸灾乐祸。

二、口语沟通与书面沟通

这两种沟通是语词沟通的基本方式。

1.口语沟通是指借助于口头语言实现的沟通。口语沟通是日常生活中发生最为经常的沟通形式,也是保持整体信息交流的最好沟通方式。通常提及口语沟通时,一般都是指面对面的口语沟通。而通过广播、电视等实现的口语沟通通常称作大众沟通或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

口语沟通过程中,除了语词之外,其他许多非语词性的表情、动作、姿势等,都会对沟通的效果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2.书面沟通即借助于书面文字材料实现的信息交流。书面沟通由于有机会修正内容和便于保留,因而准确性和持久性较高,单位时间内的沟通效率也较高。但是,由于书面沟通缺乏信息提供者背景信息的支持,因而其信息对人的影响力较低。

三、有意沟通与无意沟通

1.在大多数情况下,沟通都具有一定的目的。这种沟通是有意沟通。每一个沟通者,对自己沟通的目的都会有所意识。通常的谈话、打电话、讲课、写信、写文章,甚至闲聊,都是有意沟通。

2.有时我们事实上在与别人进行着信息交流,而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沟通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沟通是无意沟通。无意沟通不仅是经常发生的,沟通的广泛程度也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而且,对于我们有着意想不到的深刻影响。如文化背景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更多的时候都是通过无意沟通实现的。

当然,沟通者有时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也会故意使自己的有意沟通在信息接受者那里造成错觉,使他们看成是无意沟通。便衣诱捕扒手时,常常故意把钱包放在容易被小偷觉察的口袋里,甚至使钱包从口袋中露出一截,就属于这种情况。

四、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1、正式沟通指在正式社交情境中发生的沟通,在正式沟通过程中,对于语词性的、非语词性的信息都会高度注意,存在典型的"面具"效应,即人们试图掩盖自己的不足,行为举止上也会更符合社会期望。

2、非正式沟通指在非正式社会情境中发生的信息交流。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这两种沟通。在非正式沟通过程中,如小群体闲谈、夫妻居家生活等,人们会更为放松,行为举止也更接近其本来面目。

五、个人内沟通与人际沟通

1、在个人自身内部发生的沟通过程就是个人内沟通(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或自我沟通。自言自语是最明显的自觉的个人内沟通过程。自我沟通过程是一切沟通的基础。

2、人际沟通特指两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这是一种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沟通。我们与别人关系的建立和继续,都必须通过这种沟通来实现。

人际吸引的条件

熟悉

毫无疑问,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多的时候都把这种情感投向周围与自己有直接交往的对象,并在其中选择交往或合作的伙伴。很自然的,能够相互接触,彼此之间存在交往的可能性,就成了人际吸引的前提条件。

相似与互补

1、相似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相似会导致人际吸引。各种情况的相似都能引起程度不同的人际吸引效应,共同的态度、信仰、价值观和兴趣;共同的语言、种族、国籍、出身地;共同的民族、文化、宗教、背景;共同的教育水平、年龄、职业、社会阶层;乃至共同的身体特征,如身高、体重及居住地等,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程度地增加人们的相互吸引。其中态度或观点的共同具有特殊作用。

2、互补

研究表明,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之间的喜爱程度也会增加。互补的另一种情况是他人的某一特点满足了一个人的理想,从而增加了其对这个人喜欢的程度。这种情况不是严格意义的互补,而更是补偿作用(compensation)。

二、个人特征

1、才能

才能与被人喜欢的程度在一定限度内成比例关系。超出这个范围,其才能所造成的压力这一变量就成了主要的作用因素,使人倾向于逃避或拒绝。

2、外貌吸引力

(1)外貌与交往。

外貌影响人们吸引力与交往。不仅日常生活事实的观察可以证明这一点,严格的社会心理学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2)外貌的辐射效应

大量的社会心理学实验资料表明,外貌,魅力引发明显的“辐射效应”(radiating effect),使人们认为对高魅力者的判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尽管通常情况下美貌会产生辐射效应,使人们对有美貌的人其他方面作更为积极的评价。但是,如果人们感到有魅力的人在滥用自己的美貌,会反过来倾向于对她们实施更为严厉的惩罚。

3、个性品质

在人际交往中,最受人喜欢的个性品质是真诚、诚实和理解。

群体心理及影响

个体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进行共同活动、相互交往,就形成了群体。个体通过群体活动参加社会生活,成为社会成员。个体的一生都是在不同的群体中度过的。

群体有不同的分类。根据群体组织的目的、相互联系的机制、影响群体成员的方式、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特点、相互作用的性质、亲密和团结的程度等,可以将群体作各种分类。

社会助长作用与致弱作用

(1)社会助长作用:是指许多人一起工作,可以促进个人活动的效率。如果大家一起进行活动或一起比赛,其效果比单独活动要好得多,如赛跑、歌咏比赛比个人跑步和歌唱会更好些,这称之为“共同行为者效果”。

(2)社会致弱作用:也称社会抑制作用,指许多人在一起工作,会降低个人活动效率。2、影响因素

群体对个人活动发生社会助长作用还是社会致弱作用,决定于以下几个因素。

(1)活动内容的难易

如果个人所从事的活动是简单的机械操作或手工操作,则有其他成员在场时,会使活动者工作得更加出色;如果所从事的活动是学习并需要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则其他成员的在场将会发生干扰作用。

(2)竞赛动机的激发

在竞赛条件下,参与者都有一种求成动机,希望把自己的才能与潜力发挥出来,这种动机对一个人的活动将会发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导致社会助长作用的产生。

(3)外界刺激的干扰

他人的在场会干扰活动者的注意。被试的注意由于受到外来刺激的影响而发生了分心,因此对其活动成绩起到促退作用。活动的性质越复杂,他人的干扰作用越大。

三、从众

1、概念:个体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而不由自主到在认知或行为上倾向于同群体内的大多数人一致。

2、从众的原因

(1)行为参照

在许多情境中,人们由于缺乏进行适当行为的知识,在这种情境不确定的时候,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就成了最可靠的参照系统。

(2)对偏离的恐惧

任何群体都有维持群体一致性的显著倾向和执行机制。个体对于群体一般状况的偏离会面临群体强大压力乃至严厉的制裁。

(3)群体的凝聚力

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对自己所属的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从众水平也高。

3、影响从众的因素

(1)群体的一致性

不管群体的规模如何,只要群体保持高度一致,从众的比率就会上升。

(2)群体的规模

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是随群体的人数不断增加而上升的。但群体达到4人以上群体意见一致,就不会引起从众率的变化。

(3)肯定程度与个性特征

人们对自我判断的肯定程度越高,相应的行为从众率也越低。易于从众的人自信心较差。

(4)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

随着自我卷入程度的增加,人们保持自己最后行为与原先判断相一致的倾向也越来越强烈,因而从众的比率也越来越小。

(5)文化差异

从众率存在着民族差异,已有的研究发现,日本的学生从众性低于美国的学生。

四、群体活动人数对个体活动效率的影响

从理论上讲,群体活动人数的多少与成员活动效率应该成正比,所谓“众人拾柴火焰

高”、“人多力量大”。但团体人数越多可能效果适得其反。俗语说的“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无水吃”,就是这个道理。

团体人数对团体活动效率的影响,有各方面的原因:

客观原因:团体活动的参加者越多,若组织得不好,就会效率低下。

心理原因:团体内人数过多,可能会降低各成员的动机,导致效率低下。

五、群体极化效应

“群体极化效应”也就是“群体讨论与决议对个体的影响”。讨论或决定同样一个问题,个人在群体场合和个别场合下,往往会作出不同的反应。当单独征求个人意见时,人们的建议可能保守些;当在小组内征求人们的意见时,人们的建议可能会带有冒险性,其原因有:

1、减少责任。团体决定中每个成员个人的责任相应减少,从而也减少恐惧心理。

2、熟悉情况。自己单独提出建议时,由于不熟悉情况而心中无数;经过团体讨论之后,

个人对情况熟悉了,就敢于提出冒险性的建议。

3、领导人的影响。如果讨论过程中领导人本身有冒险精神,就会影响其他人也提出冒

险性建议。

被他人评价的意识。在竞争强烈、强调发挥个人潜力的企业环境中,提出冒险的建议比小心谨慎的建议,更能被他人作出高度评价。

1、流行的定义

流行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在社会上许多人都去追求的某中生活方式,使这种生活方式在较短的时期内到处可见,从而导致人们彼此之间发生连锁性的感染,即所谓"一窝蜂"现象。

流行根据表现的形式和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不同的方式。

时髦是流行的一种表现。它在一定时间内受人赞许,而且经常发生变化。它也包含了对某些被认为有待于改进的行为规范的叛逆。

时狂是流行的狂热表现,是热情追求某些生活方式而缺乏理智的倾向。

2、流行的特点

(1)新奇性是所有流行项目的最显著的特征。但新奇性不在于流行项目本身是否新奇而主要取决于当时人们的认识。

(2)扩展与蔓延的突然性和迅速性。流行一般表现为突然扩展,又在较短时间内消失。

但是,服装的流行相对来说有一定的持续性,而流行歌曲玩具之类,其兴衰速度最快。

(3)流行的变化具有周期性。今天作为时髦的事物,几个月之后也许变成陈旧的东西;

今天是陈旧的事物若干时间以后往往又被看作是新式的。

(4)极端性。流行项目的变化总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3、流行的意义

流行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流行可以起到给人们的行动以统一性,给社会以某种秩序的作用。

流行对社会生活发生一定的影响。广为流行的东西往往会被固定下来转化为社会传统。

不健康的流行必然会冲击法律,对社会起破坏作用。

二、流行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流行的社会因素

1、流行受社会文化所制约

社会意识形态也影响流行的形成。流行最容易形成于两种社会形态交错的场合。

2、流行依靠大众传播工具的宣传

流行借助宣传工具的力量,可以很快地扩展到广阔的范围。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心理根据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构成部分: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人际相互作用和社会影响 一、社会心理发展 1、社会化 2、态度及其测量 二、认知社会心理学 1、社会知觉 2、刻板印象与归因 3、自我概念 4、价值取向 三、社会互动 1、沟通 2、人际吸引 3、人际关系 4、助人行为 5、侵犯行为 四、社会影响 1、从众、依从和服从 2、劝导与态度改变 3、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4、合作、竞争与冲突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 柏拉图:人性深受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和社会制度可以改变人性。 亚里士多德:人性由生物本能决定,难以改变。 孔子:对人的社会知觉和评价是相对的。 老子内心和外表的矛盾长存。 二、产生阶段阶段 (一)社会心理学的初创时期 学科影响:社会心理学由“生物还原主义”向“心理还原主义”过渡 心理学与社会学靠近和渗透 直接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三、迅速发展阶段 社会心理学发展趋势: 1、各种心理学努力寻求统一 2、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与人文主义研究方法并用 3、世界化和本土化相兼 4、各种研究取向进一步综合 5、话语心理学可能促使社会心理学深化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联结、强化、模仿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多数原理,但是更加注意线索对行为、对内在心理过程的作用,强调思想对行为和行为对思想的作用。 社会学习的过程:(一)注意过程(二)保持过程(三)复制过程(四)动机过程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社会学习理论也被批评为借用认知概念,但没有揭示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并且其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价格,整个社会活动的实质是人与人之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 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13文秘301班 2013 ~2014 学年第 1 学期)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自我意识的结构可以分成与两个对立的部分。 2、在形状知觉中知觉的整体性遵守、和三个原则。 3、一般说来,态度由、和三种因素构成。 4、交往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和等方面。 5、记忆障碍是人们在、、或过程中表现出的障碍。 6、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整体时,引发个体努力程度下降的现象,称为。 7、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挫折的存在不一定导致个体的侵犯,只是使个体处于状态。 8、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9、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心理与行为上的不适应状态称为。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1.人到老年,个体的社会化不再继续进行。() 2.团体的凝聚力越大,从众行为也越常发生。( ) 3.在面部表情中,微笑是很重要的,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就说明了这一点。( )

4.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最早以社会心理现象作为讨论的中心课题的,是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M.拉扎鲁斯和语言学家H.施坦塔尔。() 5.反向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文化的过程。() 6.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它既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其消极作用。() 7.个人的面部表情是先天的,与后天环境无关。() 8.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9.事后诸葛亮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证实偏差。()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是一个人的态度的形成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 人际交往中的曝光效应显示出,()会对人际吸引起作用。 A. 接近性 B. 互补性 C. 相似性 D. 熟悉性 2. 奥斯古德用语义分析的实验证明了我们在印象形成时,用以评价他人的基本维度是()。 A. 评价、力量、活动性 B. 知识、感召力、领导力 C. 能力、正直 D. 中心特征、边缘性特征 3. 在接受别人对待时,纵使施予者出自善意,但如接受者感到自由受到限制时,也会心生抗拒。这种心态称为()。 A. 出丑效应 B. 心理反感 C. 过度理由效应 D. 认知失调 4.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以()为基础的联系。 A. 情感 B. 认知 C. 利益 D. 兴趣 5. 危机现场中,在场人数愈多时,见义勇为的助人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反而愈少。这种现象称为()。 A. 冒险偏移 B. 谨慎偏移 C. 旁观者效应 D. 社会抑制 6. 研究显示,()因素对亲密关系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A. 社会经济地位 B. 相貌 C. 个人能力 D. 依恋类型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1)

社会心理学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 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参照群体: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 态度,行为及价值观形成之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3.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 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 况的认识,体验和控制。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5.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 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6.镜像自我: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7.角色采择:依据镜像自我,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 行为并塑造自己。 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人们(包括自己个他人)的社会信息作 出感知,推断的过程。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 9.图式: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一套有

组织的认知系统或结构。可以是语言材料的,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或其他具体材料的。 10.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 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 11.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 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即有意识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 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3.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 人,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4.利他行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且 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5.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 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 16.群体:当个人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共同活动相 互交往时,才形成了群体。 简答论述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社会心理学尔雅通识题库全(可搜索)

1.心理学不属于以下哪门课程的分支学科?生理心理学 2.中国的心理学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独立研究自己的观点的? 80年代 3.社会化是社会心理学在个体层面研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正确 4.社会心理学是生理心理学的下级学科否 5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社会动机 6心理学可以分为几大分支? 2 7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大分支之一是 8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只有一种是标准的错误 9生病引起脸色发红,那么生病是自变量 10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不包括普通社会心理学和群体行为 11由于到了一定年龄才能入学,所有学校不影响人的社会化。错误 1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不包括考试法 13影响结果的因素一定与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错误 14作为一个旁观者进行观察的方法是一般观察法 15现场实验法不同于实验室实验法,不需要控制变量。错误 16相关就可以解释因果。错误 17观察法根据主体参与情况不同分为几种类型? 2 18访谈法和问卷法统称为什么? 调查法 19实验中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正确 20群体心理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爱的关系 21麦孤独的观点至今看来都是非常合理的。错误 22现场实验法对任何条件都不用控制。错误 23观察法中除了一般观察法还有参与观察法 24精神分析学理论认为,人格可以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25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正确 26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各种证实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由“社会分析论”阶段进入“社会经验论”阶段。错误 27社会经验论时期是社会心理学形成的哪个时期?形成 28卢梭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来自教育

29人类的遗传基因提供了个体社会化的可能性。正确 30调查法可以分为几类? 2 31婴儿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害怕感是在什么时期? 8-10个月 32人生来就会有“我”的概念。错误 33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和自我的相互作用决定l人格的发展方向。错误34在社会化过程中,5-6岁孩子产生的情感不包括骄傲 35性行为从社会生物学角度来看是为了繁衍后代。正确 36罗曼蒂克激情是在5-6岁产生的感情。错误 37控制有余,爱心不足是哪种父母教养方式的表现? 专制型 38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39婴幼儿的情感发展不是同步的,是有固定顺序的。正确 40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依附期的变化趋势是变长 41角色扮演的基础和前提是角色学习 42角色理论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变化的社会心理学价值取向,在20世纪20-60年代逐步发展和确立。正确43研究发现,人的一半以上的人格特征是通过遗传得来的。正确 44大学毕业后,老师希望其继续深造,家长希望其尽快就业,由此造成的内心冲突是角色内冲突 45《个性的文化背景》是谁的著作?林顿 46参与的最高程度是情迷意识的参与。错误 47个性和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侵犯行为,支配行为和利他行为等方面。错误 48根据角色之间的权利和地位关系,可以把角色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49哪一项不是社会化的主体工作单位 50 1890年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的概念。正确 (换着花样)《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概念的科学家()詹姆斯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 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参照群体: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态度,行为及价值观形成之上 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3.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 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 --- 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体验和控制。包括 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5.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 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6.镜像自我: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7.角色采择:依据镜像自我,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塑造自己。 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人们(包括自己个他人)的社会信息作出感知,推断的过程 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 9.图式: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结构。可以是

语言材料的,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或其他具体材料的。 10.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 象。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 11.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即 有意识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 向。 13.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4.利他行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5.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 感的过程。 16.群体:当个人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共同活动相互交往时,才形成了群 体。 简答论述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重点

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 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P63 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过程).社会认知:“个体对社会性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全过程”。P115 4.第一印象:两给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5.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P123 6.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和光圈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P125 7.社会刻板印象:主要包括“性别”、“地域”和“种族”等。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金盛华)P141 8.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自我即以自身为对象,形成对自身的看法和观点的问题。)P163 9.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P17 10.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胡:是指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P130 11.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P152 12.基本归因误(偏)差:指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他人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P157 1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状态有:零接触、单、双向接触、表层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其类型有:正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10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答: 第二章社会化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自我意识的结构可以分成 与 两个对立的部分。 2、在形状知觉中知觉的整体性遵守 、 和 三个原则。 3、一般说来,态度由 、 和 三种因素构成。 4、交往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 、 、 和 等方面。 5、记忆障碍是人们在 、 、 或 过程中表现出的障碍。 6、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整体时,引发个体努力程度下降的现象,称为 。 7、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挫折的存在不一定导致个体的侵犯,只是使个体处于 状态。 8、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 为 。 9、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心理与行为上的不适应状态称为 。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1.人到老年,个体的社会化不再继续进行。( ) ( ) 4.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最早以社会心理现象作为讨论的中心课题的,是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M.拉扎鲁斯和语言学家H.施坦塔尔。( ) 5.反向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文化的过程。( ) 6.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它既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其消极作用。( ) 7.个人的面部表情是先天的,与后天环境无关。( ) 8.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 ) 9.事后诸葛亮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证实偏差。( )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是一个人的态度的形成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 三、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 人际交往中的曝光效应显示出,( )会对人际吸引起作用。 A. 接近性 B. 互补性 C. 相似性 D. 熟悉性 2. 奥斯古德用语义分析的实验证明了我们在印象形成时,用以评价他人的基本 维度是( )。 A. 评价、力量、活动性 B . 知识、感召力、领导力 C. 能力、正直 D. 中心特征、边缘性特征

社会心理学资料

社会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 1、社会心理现象属于心理现象,也属于社会现象。人的心理由于人的存在状态即现实载体的不同而区分为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社会心理学理论倾向上,出现了什么变化?从行为理论向认知理论的变化。 3、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在何种情况下,双方关系比较和谐?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互补性,而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行为时。 4、下列描述那一项不符合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的关系?社会心理是由个体心理组成,群体心理是由社会心理组成。 5、研究设计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研究结果 6、态度作为一种综合的心理过程是行为的准备阶段,使行为与心理过程吻合,这指的是态度的一元性。 7、研究结论能被有把握解释的过程属于研究效度中的那类效度?内在效度 8、研究结论能被推广到情境以外的程度属于研究效度中的那类效度?外在效度 9、在研究设计之前要完成的工作有确定研究假设 10、在人际吸引方面,就相似性和互补性的作用方面,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相似性在关系发展的早期很重要,而互补性在关系发展的后期比较重要。 11、为了减少侵犯行为,我们需要掌握自恃行为技巧,下列哪项不符合其规则?谴责对方 12、狭义的人际关系,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哪类关系?心理关系 13、影响人际吸引的三个主要因素有相貌、正面的交往、相似性或互补性 14、在冲突情景中,只关心自己的需求,忽视他人需求的做法,属于哪类的冲突模式?竞争模式 15、相似性容易产生人际吸引,下列哪项不能解释这一现象?相似的人有共同的目标,容易相互帮助、相互协作。 16、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是下列哪项?情感维度和地位维度。 17、下列哪项对自我概念与自尊的关系的描述是正确的?自我概念与自尊都属于自我知觉的内容 18、下列哪一些符合费斯廷格在社会比较理论中对人的认识倾向的假设?人们趋向于准确的认识自己并评估自己 19、下列哪项不符合归因发生的条件?当正性的事情出现时

社会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6*5’=30’) 1、平均模型P37: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平均模型是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采取的最为简单的模型。 2、累加模型P38:该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案累加的而非平均。 3、加权平均模型P38:该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4、晕轮效应P38: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5、态度P87: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他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绪的反应。 6、平衡理论P96: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7、偏见P110: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8、自我展露P130: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9、社会支持P139: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社会

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上的。 10、囚徒困境P149:在合作的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人们会有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信任起了决定性作用。 11、社会影响P152: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这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12、团体P172: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13、归因P53: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这原因的过程。 二、简答题(6*5’=30’) 1.什么是假设?什么是理论?一个好的理论有什么特点?P17 答:(1)假设是开展一项研究之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想法。 (2)理论是对假设的不断验证。 (3)好理论的特点: a.一个好的理论能够统合现有的知识。 b.理论能解释已有的现象。 c.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现象的发生具有预测性。 d.理论具有知道研究方向的作用 2.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P36 答: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的有关对

社会心理学[第十四章社会认同]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教学文案

第十四章社会认同 一、社会认同的概念 (一)社会认同的定义 1.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也称社会身份认同,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意识到了自己是某一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类属中的一员。 2.社会认同过程 (1)知觉到自己的群体身份,即自我理解为群体的成员; (2)伴随有积极的或消极的情感卷入和增强; (3)理解和共享该身份的社会价值评价意义,其中既有内群体成员与自己形成的共识,也有外群体评价的嵌入。 (二)社会认同与角色和身份 角色与身份都是个人与社会的联结点。但是,“角色”更专注于个体如何接受、领会和符合社会的预期,建构他所扮演的角色,特别具有规范和互动的意义;“身份”则专注于在一个社会结构中,在社会形成一定的分层之后,个体被赋予的地位意义,以及社会类别化之后,个体被赋予的认知和评价上的意义。 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提出角色理论来揭示人们如何按照社会期望的脚本去行为,并且将社会的脚本与自己的脚本相互协调,适应性和创造性的担当角色。对身份的认同,更侧重于在身份认同的过程中群际互动产生的动力意义。社会认同理论将焦点放在“群体成员身份”(group membership)上。 (三)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1.自我认同(self identity) 自我认同是指个人在发展历程中,经过社会化,将自己的生理特性、社会特

性和心理特性与自己本身建立同一关系的过程,也是与周围社会环境之间建立深层的心理关系的过程。自我认同是对“自我”的发现,这一发现把“自我”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发现了“我”的惟一性和独特性,所以也被称为个人认同(personal identity)。 2.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 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群体成员而属于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以及对其伴随而来的情感意义及价值意义的了解。即构成一个人自我概念中源自于一个人社会群体成员(或群体类别成员)身份的那部分。 3.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关系 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是两个相互依赖的方面。在二者之间,人们力求达到平衡:一方面通过自我认同,满足独特性的需要,一方面通过社会认同,满足归属感的需要。自我认同不能脱离社会认同,因为人们关于自我的概念,与对社会角色、社会类别的知觉与认识是相互关联的。 4.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相关研究 在自我研究中普遍使用的。TST(Twenty Statement Test)自我量表中,人们对自我的描述被分为八类:先赋性特征、社会角色特征、兴趣与爱好特征、自我定向特征、社会阶层和类别特征、自我意识特征、内在信仰特征、存在性特征。TST 研究发现,年龄与性别是人们自我概念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成分。 (四)社会认同与人类需要的满足 社会认同是个体对自己作为群体或类别成员归属于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或类别,而经历的情感体验和价值感获得的心理历程。社会认同对满足人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1.可以明确自己归属的社会类别或群体的行为特征和规范,通过保持与群体的一致性和融入群体,与群体成员同舟共济,共担风险。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20世纪30年代以米德为代表的社会行为主义学派的基本理论。P3 P8 二、单项选择 1. 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方面提出较早的是吴江霖教授。P5 2.沙莲香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人们在身会生活中自发产生的“主体反应”。P5 3.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独立学科。 4. 社会心理学是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三、多项选择 1. 劳斯所谓的“心理面”,是指哪些静态现象:P2 (1)语言(2)信仰(3)文化 2. 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个体对各种社会刺激所作出的内隐与外显的 反应。简而言之,它研究:P7 (1)人的社会行为(2)个性心理发生 (3)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 3. 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如下:P9 (1)主动性和受动性(2)内隐性和外显性 (3)个体性和群体性 4. 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及相应的主要概念有:P10 (1)社会因素(2)文化因素(3)人格因素 四、题型未明 1. 早期社会学者黎朋、冯特、麦独孤、劳斯等人基本上把个体之外的群体心理作为研究对象。P2 2.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1968年指出,社会心理学是:P3 力图理解和说明个人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实际上或想象中存在的他者和在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文化集团中占有一定地位、扮演一定角色的他者之影响这样一门学问。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P39 2.P47 二、多项选择 1. 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是由哪两个主要的成分组成:P17 (1)归纳法(2)演绎法 2. 建立假设、收集资料、分析资料三大步骤运用的主要是归纳法。P17 3. 科学研究的目的。P17 (1)接受(2)预测(3)控制 4. 一般方法论体系主要有:P18 (1)实证主义方法论 (2)人文主义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5. 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P19 (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研究法(4)跨文化研究法 6. 专业研究的常用术语。P20 (1)概念(2)命题(3)变量(4)假设(5)理论 7. 观察法按照是否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可以分为: P22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4、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5、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6、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7、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人们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9、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男女个体学习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10、反向社会化: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1、社会角色: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角色学习: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13、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要经过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14、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就会产生角色紧张。 15、角色冲突: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 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16、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 为常的范围,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 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17、角色中断: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 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18、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 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 色失调现象。 19、动机: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 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0、成就性动机:指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 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 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驱力。 21、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 和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22、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具有的某种强烈的支 配和影响别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驱力。 23、侵犯:也指侵犯行为,攻击或攻击行为, 它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 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 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24、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 他人或群体有益的行为。 25 利他行为:以利他为目的;不期望任何精 神或物质的奖励;自愿的;利他者本身会有所 损失。 26、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心身状态的察 觉、认识或对待。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 感、自我意向。 27、自我觉知:是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 过程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28、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己的判断,是自我 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9、印象管理: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 人对自己的印象。 30、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 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包括自 我评价、自我美化和自我表现。 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 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 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的过程。 31、社会知觉: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他人, 自己以及群体进行认知的过程,是人对社会刺 激物的知觉。 32、印象形成: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 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 程。 33、首因效应: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 面所形成的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作用。 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对人认知具有强烈的 影响。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知觉者对某人 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他就倾向于据此 推论该人其他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特征。 慈悲效应: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 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投射效应:指在认知及对他人形成印象时, 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 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群体形成的一种概 括而固定的看法。 34、归因:人们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 推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态度的原因并加以判 断和解释。 35、社会态度: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态度 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 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反应倾向。 36、沟通: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 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 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 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 37、沟通过程: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 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七个要素。 38、副语言: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 39、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疏离与远 近距离,用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去评价别人的倾 向。 40、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 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 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41、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 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 方式和过程。 42、合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 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 的一种互动方式。 43、自我价值保护: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 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理倾向。 44、团体:由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在 同一规范和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 合。 45、领导者:从事领导行为的个体,领导行为 是通过领导者实现的。 46、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 下,改变行为和观念与团体其他成员一致的倾 向。 服从:指个体在社会规范、团体压力、他人 要求下,不得不改变观点和行为的现象。 依从:因他人期望的压力而接受他人的请 求,行为符合别人的期望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第九章侵犯]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教学文稿

第九章侵犯 一、侵犯的实质 (一)侵犯的概念 1.侵犯的定义 侵犯(aggression)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①伤害行动——侵犯行为必须是伤害性的,包括实际和可能造成伤害的行为。 ②伤害意图——没有造成伤害却有伤害意图的行为是侵犯;无意伤害不是侵犯。 ③社会评价——侵犯是社会所不允许的。 (2)侵犯的分类 敌意性侵犯:也称作情绪性侵犯,是源于愤怒,意在伤害的侵犯; 工具性侵犯:把伤害作为实现其他目标的手段的侵犯。 2.侵犯与敌意 (1)敌意的多种含义 ①非身体接触性的直接或间接的有意伤害; ②高度排斥性的态度; ③人与人之间的高度怀疑,即一种高度的自我防卫状态。 (2)敌意与侵犯的关系 ①敌意没有明确的社会规范限制。在侵犯受到明确的社会规范约束而不能实

现时,往往是以敌意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敌意实质为代偿性的侵犯。 ②敌意不是侵犯,但可能会激发别人的侵犯,也可能发展为侵犯。敌意行为还可以直接激化人际冲突使敌意上升为侵犯。 3.侵犯的普遍性 无论是在整个世界还是中国,暴力与犯罪都是有增无减,愈演愈烈。 (二)侵犯的本能论 1.主要观点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本能论倾向的经典理论主要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和洛伦茨的习性论。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 弗洛伊德(S.Freud)早期认为,人有两种基本的本能:性本能与自我保持本能,侵犯性是性本能的一部分。后期又修正为生的本能(性本能)与死的本能(侵犯本能),侵犯本能目的在于破坏,标志着人类有一种基本的无意识的死亡愿望。 弗洛伊德认为,死的本能本来是一种对内的自我破坏的倾向,但由于会受到生的欲望的妨碍,从而把破坏力量转向了外部,以侵犯的形式表现出来。侵犯是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的侵犯冲动。如果以社会许可的方式表现,则表现为争论、竞技、冒险等。如果侵犯冲动得不到表现,就会导致精神疾病。 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心理异常者的治疗实践发展起来的,因而解释的范围限于心理病理患者,而不能简单扩展到正常人。 (2)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 洛伦茨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但它不指向毁灭,而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生的本能的体现。同类的侵犯不一定以毁灭为结局,而是以失败者的让步为目的。 侵犯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战争是人的侵犯本能定期发泄的结果,要想避免战争,就需要多开展冒险性的体育活动,耗散侵犯本能。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