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受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课件

受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课件

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教中心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材,团结出版社,2010)。有限空间作业涉及的行业领域非常广泛,如服务业、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燃气、水生产供应业、制造业、建筑业、餐饮住宿等。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复杂,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多,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就有可能发生中毒、窒息、淹溺、燃爆等事故。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2001年至2009年8月,我国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因中毒、窒息导致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总数为668起,死亡人数共2699人,每年平均300多人。2011年全国冶金、有色、建材、机械等工贸行业企业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15起、共死亡57人,分别占工贸企业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37.5%和35%。2012年以来发生较大事故10起、共死亡37人,分别占工贸企业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占37%,同比分别上升66.7%和76.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的通知安监总管四C2012)93号)。 1有限空间典型案例 1.1“2.20”水封罐缺氧窒息事故 (1)事故经过。 2006年2月20日,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某球罐分公司经理马某、副经理余某、技术员赵某及工人史某按照该石油管理局化工集团甲醇分公司的安排,到合成氨装置火炬系统检查蒸汽伴热系统冻堵情况,当检查卧式水封罐(?2.4mx8.9m)罐内是否有漏点时,余某与赵某将罐顶人孔盖(中480mm)卸开,余某先下到罐内进行检查,因罐内充满氮气(未投入生产),晕倒在罐内。赵某发现后钻进罐救人又晕倒在罐内,马某随后拴上绳进到罐内再次救人,也晕倒在罐内。随同在场的工人史某立即呼救,施工现场附近的两名司机赶到施工现场将马某拖出,同时报警。医院和消防队员先后到达现场,将余某和赵某抬出,经现场抢救无效,3人全部死亡。 (2)事故原因分析。

化工煤气中毒事故案例分析(内容清晰)

案例分析 2014年5月20日23时许,山西天泽煤化工集团股份公司煤气化厂造气车间更换蒸汽缓冲罐过程中,发生了一起煤气中毒事故,事故共造成2人死亡、1人轻微中毒。作业中,一名维修清理人员在未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也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的情况下违章进入罐内作业中毒晕倒,随后一名管理人员也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进行施救并中毒晕倒,工厂随即组织相关人员将两人施救后送往医院,该二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另有一名救援人员受到轻微中毒伤害,经救治已出院。事故暴露出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检修作业未严格落实安全措施、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等诸多问题。 1、问:《有限空间作业五条规定》有哪些内容? 答:一、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二、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三、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四、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五、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2、煤气的主要含量是什么?有什么危害?依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可容许的安全浓度是多少?燃烧爆炸限值是多少? 答:煤气的主要含量是CO。一氧化碳(CO),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血液内,与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不仅降低了血球携带氧的能力,而且还抑制、延缓氧血红蛋白(O2Hb)的解析和释放,导致机体组织因缺氧而坏死,严重者则可能危及人的生命。心脏和大脑是与人的生命最密切的组织和器官,心脏和大脑对机体供氧不足的反应特别敏感。因此,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的机体组织缺氧,对心脏和大脑的影响最为显著。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可容许浓度为30mg/立方米。 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为12.5%~74%。爆炸下限越低,爆炸上限越高,爆炸范围(口径)越宽,危险性越大。3、如果设置可燃、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应该如何设置?答: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包括甲类气体和液化烃、甲。类液体的储罐区、装卸设施、灌装站等,应按规范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 生产或使用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应按规范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一、可燃气体或其中含有毒气体,一旦泄漏,可燃气体可能

事故案例汇编(中毒事故)

本部各部门 事故案例汇编 (中毒事故) 安全环保部 2014年2月

序 2013年,公司系统所属克旗煤制天然气、多伦煤化工和呼伦贝尔化肥公司等单位相继投入生产,公司实现安全生产“七杜绝”目标任务更加艰巨。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公司安环部收集整理编制了《事故案例汇编》(中毒事故),希望广大干部员工以典型事故案例警示为戒,认真汲取事故教训。坚持“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理念。强化“三讲一落实”风险管控,严格作业票证管理;按照“五懂五会五能”要求,强化安全培训,做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到位做实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实现“安稳长满优”;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长治久安。 公司总经理 二〇一四年二月

目录 第一部分硫化氢中毒事故----------------------------------4 第二部分一氧化碳中毒事故----------------------------------------------18 第三部分氮气窒息事故-----------------------------------23 第四部分氨气中毒事故-----------------------------------31 第五部分其它中毒事故-----------------------------------34 第六部分中毒事故预防措施-------------------------------42

第一部分 硫化氢中毒事故 案例1: 2014年1月9日,安徽省亳州市康达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达公司)发生一起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2人轻伤。 康达公司成立于1994年,位于亳州市谯城区亳魏路2号,现有职工88人,是国家批准的农药定点生产企业,主要产品甲拌磷、辛硫酸、氧乐果、三唑磷均属于危险化学品。2013年8月,因农药生产处于淡季,该企业停产。 2013年9月1日,康达公司将部分空闲厂房和场地以300万元/年租给山东籍人员王某。王某在未办理任何审批手续的情况下,自行购买、安装设备,组织人员生产农药莠灭净。1月9日9时许,技术人员张某去异丙醇输送泵泵池(深约2.6m,宽约1.5m,长约5m)查看,入池后中毒晕倒,随后现场另3名工人在未佩戴防护用品的情况下施救,也倒在池内。其他2名工人听到呼救后,在泵池边用铁钩将4人救出,4人经抢

受限空间作业化工事故案例

受限空间作业化工事故案例 ●案例 某市化工原料厂碳酸钙车间计划对碳化塔塔内进行清理作业,在车间办公室车间主任安排3名操作人员进行清理,只强调等他本人到现场后方准作业(车间主任在该公司工作时间较长,以往此种作业都凭其经验处理),其中1人先到碳化塔旁,为提前完成任务,冒险进入碳化塔进行清理,窒息昏倒,待其余2人与车间主任到时,佩戴呼吸器将其救出,但因窒息时间过长已死亡。经检查发现,该公司未制定有关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制度。 ●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该厂制定的危险作业管理制度不全,受限空间作业仅凭经验进行,作业人员为赶进度在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的前提下,进入塔内作业,引起了事故的发生。 ●提示 一)、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⒈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检查、伤亡事故报告制度、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安全设施管理、要害岗位管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安全值班制度、安全生产竞赛办法、安全生产奖惩

办法、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办法等; ⒉安全技术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电气安全技术、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危险场所作业的安全技术管理等;二)、生产经营单位依据《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符合要求的《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三)、严格执行《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进塔检修时必须办理“进塔入罐许可证”,严格执行进塔入罐的“八个必须”: ⒈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 ⒉必须进行安全隔绝; ⒊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 ⒋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⒌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⒍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 ⒎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 ⒏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四)、在布置生产工作的同时,需同时布置相关安全注意事项。 动火作业化工事故案例 ●案例 某化学品生产公司利用全厂停车机会进行检修,其中一个检修项

受限空间典型案例解析

一.事故概况 2008年2月23日上午8时左右,承包商山东华显安装建设有限公司对大化集团气化装置的煤灰过滤器(S1504)内部进行除锈作业。在没有对作业设备进行有效隔离、没有对作业容器内氧含量进行分析、没有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情况下,作业人员进入煤灰过滤器进行作业,约l0点30分左右,1名作业人员窒息晕倒坠落作业容器底部,在施救过程中另外3名作业人员相继窒息晕倒在作业容器内。随后赶来的救援人员在向该煤灰过滤器中注入空气后,将4 名受伤人员救出,其中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二.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煤灰过滤器(S1504)下部与煤灰储罐(V1505)连接管线上有一膨胀节,膨胀节设有吹扫氮气管线。2月22日装置外购液氮气化用于磨煤机单机试车。液氮用完后,氮气储罐(V3052,容积为200m3)中仍有0.9MPa的压力。2月23日在调试氮气储罐(V3052)的控制系统时,连接管线上的电磁阀误动作打开,使氮气储罐内氮气串入煤灰过滤器(S1504)下部膨胀节吹扫氮气管线,由于该吹扫氮气管线的两个阀门中的一个没有关闭,另一个因阀内存有施工遗留杂物而关闭

不严,氮气窜入煤灰过滤器中,导致煤灰过滤器内氧含量迅速减少,造成正在进行除锈作业的人员窒息晕倒。由于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 (二)间接原因: 1.施工单位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松弛,严重违章作业。施工单位对装置引入氮气后进入设备作业的风险认识不够,在安排煤灰过滤器(S1504)内部除锈作业前,没有对作业设备进行有效隔离,没有对作业容器内氧含量进行分析,没有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没有制定应急预案。在作业人员遇险后,盲目施救,使事故进一步扩大。 2.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大化集团公司在年产30万吨甲醇建设项目试车引入氮气后,防止氮气窒息的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没有严格界定引入氮气的范围,没有采取可靠的措施与周围系统隔离;装置引入氮气后对施工单位进入设备内部作业要求和安全把关不严,试车调试组织不严密、不科学,仪表调试安全措施不落实。 3.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应急施救不当。作业人员严重违章作业、施救人员在没有佩戴防护用具情况下冒险施救,导致次生事故发生及人员伤亡扩大。 四.经验教训

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通过对一些典型事故进行分析深化对事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有效地预防事故和控制事故发生。 案例一 x分厂高空坠落事故 一.事故概述 201x年x月x日15时30分,x分厂安排直氰工段一班人员加班协助直氰维修班架设氰化钠大库到直氰氰化钠小库之间的氰化钠输送管道。一班班长寇某某在班后会上布置了协助直氰维修班架设管道任务,并指定氰化岗位操作工王某某去氰化钠大库至直氰化钠小库之间的空中桥架上协助吊装氰化钠输送管道。16时左右,王某某冒险翻越制酸二段酸浸备用槽顶部护栏,在未挂好安全带情况下直接上到空中桥架北端作业,导致本人从桥架上坠落至地面(桥架距离地面高度4米)。后送市中医院救治,经医院诊断,王某某腰椎受伤。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王某某违章作业冒险翻越制酸二段酸浸备用槽顶部护栏且未挂好安全带时直接上到空中桥架作业,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1、运转一班班长寇某某在高空作业前没有按照制度办理高空作业票证,没有制订相应安全防X预案; 2、分厂安全员屈某某对本单位高空作业票证监督不到位; 3、分厂未落实票证管理制度对高空作业疏于管理。

(三)、事故的性质 这是一起因违章操作引发的高空坠落事故。 三. 事故防X和整改措施 (1)x分厂立即组织学习安环科下发的201x年第xx号通知内容,并将组织学习情况于x月x日前上报安环科; (2)x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本着安全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通报事故案例提出防X措施,并将会议情况于x月x 日前上报安环科。 (3)各生产单位要查遗补漏居安思危,利用班前班后会学习安环科下发的201x年第xx号通知内容,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做好安全作业票证的办理、审核、建档工作。 (4)分厂应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 单项选择题 1、该起事故的性质是(C) A.意外事故 B.刑事案件 C.违章操作 D.非责任事故

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李静张玉玲 摘要:本文以某球罐分公司和某钢铁集团公司工人在作业检查工作中造成缺氧窒息事故及北京市通州区某物业公司工人在进行维修作业时造成污水井硫化氢中毒事故等3个案例,通过分析相关数据,揭示出有限空间事故的危害性,针对有限空间作业,我们应加强安全管理,严格市场准入,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配备安全防护设备,做好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掌握应急救援能力等措施,减少有限空间事故,保障人员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关键词:安全生产;有限空间;有毒有害;事故分析;防范措施;案例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教中心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材,团结出版社,2010)。有限空间作业涉及的行业领域非常广泛,如服务业、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燃气、水生产供应业、制造业、建筑业、餐饮住宿等。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复杂,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多,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就有可能发生中毒、窒息、淹溺、燃爆等事故。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2001年至2009年8月,我国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因中毒、窒息导致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总数为668起,死亡人数共2699人,每年平均300多人。2011年全国冶金、有色、建材、机械等工贸行业企业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15起、共死亡57人,分别占工贸企业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37.5%和35%。2012年以来发生较大事故10起、共死亡37人,分别占工贸企业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占37%,同比分别上升66.7%和76.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的通知安监总管四C2012)93号)。 1 有限空间典型案例 1.1 “2.20”水封罐缺氧窒息事故

受限空间安全用电事故案例分析范文

篇一:《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职责要求和《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受限空间作业。 2 引用标准和参考文件 GB/T-2001 13869 用电安全导则 GBZ 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AQ 3025-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1 受限空间公司各类塔、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窨井、坑(池)、下水道或其它封闭、半封闭场所。 2 受限空间作业进入或探入受限空间进行的作业。 4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 1 受限空间作业实施作业许可证管理,作业前应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2 安全隔绝 1 受限空间与其它系统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2 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3 受限空间相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 4 受限空间带有搅拌器等用电设备时,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上锁并加挂警示牌。 3 清洗或置换受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受限空间盛装(过)的物料的特性,对受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达到下列要求 1 氧含量一般为 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得大于 25%。 2 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 GBZ1-2007 的规定。 3 可燃气体浓度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 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 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 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 0.2%(体积百分数)。 4 通风应采取措施,保持受限空间空气良好流通。 1 打开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 2 必要时,可采取强制通风。 3 采用管道送风时,送风前应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 4 禁止向受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5 监测 1 作业前 30 分钟内,应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2 分析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采样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样。 4 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 2 小时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工作方案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1、开展隐患排查 各单位立即开展受限空间作业专项排查,进行受限空间盘点,填写受限空间清单(见附件一),评估作业风险,对排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制定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 各事业部安全环保管理部门根据自身情况,对1-2家下属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指导,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中国食品安全环保部。 2、加强安全培训 开展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使员工熟悉作业环境的安全风险,严格按照标准开展作业活动。对涉及受限空间作业的相关人员和部门,有针对性的进行受限空间作业专项培训、考核,确保受限空间作业人员掌握相关作业技能。 3、规范受限空间等危险作业流程 各单位要学习集团《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标准》,结合实际,进行细化和落实,严格执行作业审批,确保受限空间作业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加强应急管理 各单位要结合自身生产工艺特点,建立并完善科学的作业流程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要大力加强应急队伍和装备建设,分析现场应急处置的资源需求,配备呼吸器具、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

安全梯等应急救援装备。 各事业部及各单位要将开展专项检查总结及受限空间清单(附件一)在3月25前上报中国食品安全环保部。总结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受限空间隐患排查结果(包括各事业部及各单位检查结果)、隐患治理情况、培训开展情况(培训时间、次数、参加人员数量等)、受限空间制度标准情况、应急预案建设情况、应急队伍及装备建设情况等。

附件一 中国食品有限公司受限空间清单

填表说明: 1、受限空间定义: 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入和撤离受到限制,不能自如进出,并非设计用来给员工长时间在内工作的;自然通风不良、存在或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存在或可能产生掩埋作业人员的物料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如各类塔、球、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封闭粮仓以及地下室、窨井、坑(池)、下水道或其它封闭、半封闭场所 2、受限空间类型: 受限空间分为:密闭设备、地下受限空间、地上受限空间。

化工事故案例

第一部分化工行业 〔综述〕化工行业具有专业性强、技术复杂、生产工艺长、连续性强等特点;生产使用的物料大多具有燃烧性、爆炸性、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化工专业设备多,设备运行环境苛刻,且生产装置日趋大型化、自动化。在化工行业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只要任何一个环节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得不到及时的预防和有效的监控,随时都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可能,尤其应注意试生产,设备检修,开、停车,危险物品的存放等环节,作业过程中坚决杜绝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发生。对涉及到危化品生产、储存项目的新、改、扩建时,必须按要求进行设立审批等相关手续,危化品使用企业要进行定期安全评价;对动火、受限空间等危险作业严格执行审批、票证制度,必须在落实安全措施后方准施工。 一、试生产环节事故案例 ?案例 某化工公司未经审批新建氟化工生产线(最终产品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厂房由硝化工段、氟化工段和氯化工段三部分组成。该企业未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即进行氯化工段试生产,首次向氯化反应塔 塔釜投料,投料结束后通入导热油加热升温,塔釜温度上升到130 C, 此时开始向氯化反应塔塔 釜通氯气,操作工发现氯化反应塔塔顶冷凝器没有冷却水,请示工段 领导后继续加热升温,40 分钟后,因物料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最终 导致其分解,氯化反应塔发生爆炸。造成厂房全部倒塌,死亡22 人,受伤29 人,其中 3 人重伤。?点评

该公司新建的氟化工生产线最终产品属于危险化学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7 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 号)等法律、法规规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该公司未经审批违规生产危险化学品,试生产前未对参加试生产的人员,尤其是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岗位操作技能培训,在试生产过程中工段领导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处理不当,违章指挥最终造成了事故的发生。 ?提示 一)、企业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项目时,应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1.建设前向有关部门提出设立申请; 2.予以设立批准的项目,企业依法申办相关的手续; 3.通过的项目可以开工建设; 4.项目建设结束,企业准备相关材料,提出试生产申请; 5.申请竣工验收,竣工验收通过申领生产许可证。 二)、企业在试生产前应对参加试生产的人员,尤其是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工艺技术交底、岗位操作技能培训;三)、企业对试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应认真分析,落实对策方案;四)、在试生产过程中,企业应明确与试生产无关人员撤离现场。 二、操作不当事故案例 ?案例

最新整理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docx

最新整理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教中心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材,团结出版社,20xx)。有限空间作业涉及的行业领域非常广泛,如服务业、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燃气、水生产供应业、制造业、建筑业、餐饮住宿等。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复杂,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多,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就有可能发生中毒、窒息、淹溺、燃爆等事故。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20xx年至20xx年8月,我国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因中毒、窒息导致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总数为668起,死亡人数共2699人,每年平均300多人。20xx年全国冶金、有色、建材、机械等工贸行业企业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15起、共死亡57人,分别占工贸企业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37.5%和35%。20xx年以来发生较大事故10起、共死亡37人,分别占工贸企业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占37%,同比分别上升66.7%和76.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的通知安监总管四C20xx)93号)。 1 有限空间典型案例 1.1 “2.20”水封罐缺氧窒息事故 (1)事故经过。 20xx年2月20日,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某球罐分公司经理马某、副经理余某、技术员赵某及工人史某按照该石油管理局化工集团甲醇分公司的安排,到合成氨装置火炬系统检查蒸汽伴热系统冻堵情况,当检查卧式水封罐(? 2.4mx 8.9m)罐内是否有漏点时,余某与赵某将罐顶人孔盖(中480mm)卸开,余某先下到罐内进行检查,因罐内充满氮气(未投入生产),晕倒在罐内。赵某发现后钻进罐救人又晕倒在罐内,马某随后拴上绳进到罐内再次救人,也晕倒在罐内。随同在场的工人史某立即呼救,施工现场附近的两名司机赶到施工现

受限空间宣传学习材料

当前正值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易发期。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呈现哪些特点?有限空间有哪些危险有害因素?工贸行业企业怎样做才能避免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 专家提醒—— 谨防在有限空间犯“无限错误” 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多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了工贸行业的安全生产。2010年至2013年,全国工贸行业共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以上事故67起、死亡269人,分别占工贸行业较大以上事故的41.1%和39.9%。 数据说明,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所发生的较大以上事故和死亡人数在全国工贸行业所发生的较大以上事故和死亡人数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今年在工贸行业重点开展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就是要抓住有限空间作业的薄弱环节和关键,落实基本作业要求,普及基本安全知识,通过持续推进此项工作,把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大幅度降下来,促进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典型事故案例回放 据安全生产专家介绍,有限空间又称受限空间或密闭空间,根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9号),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案例1 2010年5月,某印染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某将清理蓄水池(该池为圆形,直径2.8m,深约8m)的工作包给了其邻居王某,王某又叫了小工章某一起进行清理。5月4日上午,章某通过池边的爬梯下到池底,将池底废弃的棉纱等杂物搬运上来。下午1时左右,当章某从池底爬到池口时,突然掉下去了。之后王某、贾某等5人先后下池施救,均在池内中毒昏倒,导致3人死亡、3人受伤。经有关部门对池内空气进行检测,确定该事故为硫化氢中毒事故。 案例2 2011年8月14日6时50分,某国有大型钢铁集团公司炼钢厂制钢二部2名员工在北精炼VD炉真空罐内清渣作业时突然窒息晕倒,在地面监护的另外2名员工下到罐内营救时,也相继窒息晕倒,

反“三违”事故案例分享--受限空间作业

( 第 3 期 ) 受限空间作业 概述: 受限空间作业是企业安全生产作业中常见作业。作业中存在窒息、触电、噪音、中暑、着火、机械伤害等主要风险。实践中,往往因为对有毒有害气体、窒息气体及作业空间氧含量等检测分析不到位,以及 “三违”行为或工艺流程、操作规程缺陷等原因引发安全事故。同时,由于事后盲目施救引发次生事故,导致伤亡扩大。河南省濮阳市中原大化集团“2.23”较大中毒窒息事故就是典型的例子。 随着公司施工项目及检维修作业增多,受限空间作业增加,安全风险加大,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事故概况 二.原因分析 三.事故性质 四.经验教训 五.国家相关要求 六.法律法规参考 七.企业推荐案例

事故案例:河南省濮阳市中原大化集团“2.23”较大中毒窒息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8年2月23日上午8时左右,承包商山东华显安装建设有限公司对大化集团气化装置的煤灰过滤器(S1504)内部进行除锈作业。在没有对作业设备进行有效隔离、没有对作业容器内氧含量进行分析、没有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情况下,作业人员进入煤灰过滤器进行作业,约l0点30分左右,1名作业人员窒息晕倒坠落作业容器底部,在施救过程中另外3名作业人员相继窒息晕倒在作业容器内。随后赶来的救援人员在向该煤灰过滤器中注入空气后,将4 名受伤人员救出,其中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 二.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煤灰过滤器(S1504)下部与煤灰储罐(V1505)连接管线上有一膨胀节,膨胀节设有吹扫氮气管线。2月22日装置外购液氮气化用于磨煤机单机试车。液氮用完后,氮气储罐(V3052,容积为200m3)中仍有0.9MPa的压力。2月 23日在调试氮气储罐(V3052)的控制系统时,连接管线上的电磁阀误动作打开,使氮气储罐内氮气串入煤灰过滤器(S1504)下部膨胀节吹扫氮气管线,由于该吹扫氮气管线的两个阀门中的一个没有关闭,另一个因阀内存有施工遗留杂物而关闭不严,氮气窜入煤灰过滤器中,导致煤灰过滤器内氧含量迅速减少, 造成正在进行除锈作业的人员窒息晕倒。由于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 (二)间接原因: 1.施工单位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松弛,严重违章作业。施

化工企业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案例

化工企业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 故案例 山东三和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山东三和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全部二○一四年十一月案例目录1、设备、仪表工不熟悉系统擅拆阀门造成安全事故....................................................... 3 2、夜间在反应釜旁睡觉造成安全事故............................................................... ................ 4 3、操作非自己分管的设备造成安全事故............................................................... ............ 6 4、交接班不认真,误将催化剂重复投料造成安全事故................................................... 7 5、向计量罐进料过程中操作工干其他工作,高位槽溢料引发火灾事故....................... 9 6、受限空间作业未彻底切断电源,悬

挂禁止合闸警示牌造成安全事故..................... 11 7、登高作业未办理登高作业票证并不系安全带造成安全事故..................................... 12 8、高处向下抛掷物品,车间内未带好安全帽造成的安全事故..................................... 13 9、升降机违规载人造成的安全事故............................................................... .................. 14 10、缺乏责任心睡岗造成的安全事故............................................................... ................ 15 11、未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造成的安全事故............................................................... 16 12、维修工粗细大意,对工艺及其维修过程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17 13、系统开车时,操作工开启阀门的误操作,导致系统爆炸的事故........................... 19 15、操作工操作时干与生产无关的事,而发生的人员受伤事故................................... 22 16、员工站在围堰边上,麻痹大意发

受限空间作业生产事故案例

受限空间作业生产事故案例 5月30日7时30分许湖北省航道工程有限公司(国企)所属岳罗河劳务队(湖北海鑫达劳务有限公司)在灵璧县灵城镇实施倒虹吸井作业时,1名工人进入井内模板拆除施工时晕厥,之后2名工人自发下井抢救时也发生晕厥情况,3人均重度昏迷。送医抢救无效后,3人于12时前先后死亡,初步判断为井下沼气中毒导致。 春夏两季期间都是有限空间事故高发时间近期此类较大事故频发而且大多都存在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的情况▼▼▼。 案例: 1)河北清河县污水管道施工发生5人窒息事件

5月22日15时左右,河北清河县城区三羊西街穆井桥附近污水管道施工过程中,5人发生窒息,全部送至县中心医院抢救。截至目前,事故经抢救无效死亡3人,其余2人正在全力抢救。目前事故发生原因正在调查当中。 2)湖北省随州市清淤作业时发生事故,导致3人死亡 2020年4月23日15时许,湖北省随州市高新区湖北正大有限公司在组织对污水沟进行清淤作业时发生事故,导致3人死亡。具体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该起事故暴露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有限空间作业等安全管理规定不落实、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事故应急救援处置不力等突出问题。

为什么这段时间有限空间特别容易“出事”? 一方面,春夏天气闷热潮湿,有毒有害气体更易积聚,加之天气炎热,一些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擅自摘下防护面罩等,这样的做法非常危险。 另一方面,在中毒窒息事故发生后,一些监护、救援人员甚至在未采取任何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冒险进入有限空间施救,造成了事故扩大。 再次提醒所有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必须格外提高警惕为了自身安全一定要遵守以下安全作业要求 01作业前应审批并进行相关培训 02作业前应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识 03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04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 05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现场,并时刻与工作人员保持联系 06发生事故时,严禁盲目施救 ▼▼▼注意! 未经培训和训练的人员 不采取相应措施,穿戴相关设备就进行有限空间施救极易发生伤亡扩大即便是医护或警务人员也不能幸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分析汇编【最新版】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分析汇编案例一: 北京市“7·3”污水井硫化氢中毒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9年7月3日,北京市通州区某物业公司,在对小区内西侧污水井内的污水提升泵进行维修作业时,3名工人因硫化氢中毒晕倒,先后又有7人下井实施救援,共造成10人发生中毒。其中6人死亡,另外4人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在救援过程中另有1名公安消防队员牺牲。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1、作业人员缺乏基本安全知识,没有根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程要求,在进入危险环境施工作业前没有测定氧气或有害气体浓度并通风。

2、救援人员未佩戴防护用品,贸然施救。 (二)间接原因: 1、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不到位,没有安排专门的监护人员在井上监视作业情况。 2、物业公司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淡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三、防范措施 1、政府加强对从业单位的监管 由于有限空间作业属于高风险作业,并且具有隐蔽性,易发生急性中毒、缺氧窒息事故,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建议采取的措施如下: (1)严格市场准入。对欲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先取得相应作业资质,委托安全评价机构,对其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评估,审查作业人员是否经过培训上岗,单位是否配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备设施,是否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体系,满足安全生产条件方可

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正规化、规范化、使其成为正规军。这样就可以取缔临时用工作业及某些作业单位的随意性。 (2)发生事故严肃处理。一旦发生有限空间事故要对单位进行严肃处理,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撤销作业许可,对于违反法律法规要求的企业,除进行经济处罚外,还应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3)不定期进行执法检查,对从事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检查从业人员上岗证,作业审批手续,作业安全防护装备等,对存在隐患的作业场所,限期整改。 2、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按照《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按照各层级责任制的要求,明确安全主体责任,做好安全交底,告知员工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险因素,严格安全作业程序,提示作业人员使用正确的劳动防护用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2)应加强安全投入。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应配备有限空间作业所必需的设备设施,包括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防爆风机、防爆

受限空间中毒事故案例

有限空间中毒事故案例 事故经过: 某污水处理装置建造的污水消化池,其池内壁需进行防腐处理,改施工项目由项目业主发包给某防腐工程队。污水消化池为直径10米、高5米的封闭式建筑物,顶部仅开有两个直径各位1米的出入孔。防腐队擅自变更设计防腐涂料要求,购置了含有甲苯的氯磺化聚乙烯防腐涂料。某日上午8点左右,四位工程队的工人为消化池的内壁墙涂刷涂料,四位工人均未佩戴防毒面具便进池作业,在洞口有两位女同志守望。上午9点左右,在池内工作的四名工人感到胸闷,便到池外休息30分钟,略感转好后,又入池继续工作。在洞口守望的两位女同志于11 点05分离开岗位去买饭,11点25分回到洞口,朝里探望时,发现四人已经昏倒在地。将该四名工人救出时,均已神志不清、四肢抽搐。口吐白沫,请救人员立即将他们送往医院抢救,医院诊断为急性甲苯中毒。 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违规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含有甲苯的涂料。又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致使作业人员甲苯中毒。 2、间接原因: 1)项目业主将防腐工程发包给防腐工程队后,没有履行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以包代管,失去了对防腐队的安全监管。 2)防腐作业队对国家标准规范不熟悉或无视国家标准GB7691-2011《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4.1.2禁用涂料及有关化学品(a.含苯涂料; b.含苯溶剂; c.含苯稀释剂)条款的相关要求。没有遵照设计图纸要求购 置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涂料,一味追求产品低价格。 3)项目业主和监理方疏于监管,又没有及时发现防腐工程队购置的涂料偏离了设计要求,且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涂料。

4)防腐工程队必要的安全投入不足,对于受限空间的防腐作业,没有采取强制通风措施,没有配备检测有毒有害气体的仪器,致使随着作业时间的 增加,涂料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达到了让人中毒的程度。 5)监护人员没有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员培训不到位,缺少监护知识;在作业人员没有佩带防毒面具的情况下进池作业没有加以制止;作业前没有 检查是否采取强制通风措施;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也没有对作业场所的有 毒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检测;且监护人员在未叫停池下作业、也没有告知池 内作业也人员的情况下,两名监护人员同时擅自离岗。 6)防腐作业人员对涂装作业相关标准要求和受限空间作业管理规定不清楚,自我保护意识差,不佩戴防毒面具就下池作业;在作业中已感到胸闷,只 外出稍作休息后,又继续进入水池防腐作业,根本没有意识到胸闷是有毒 有害气体中毒的现象。 启示: 1. 对防腐工程一定要遵照设计图纸中有关说明,一旦有偏离需要征得设计方的 同意。 2. 遵守国家法规或相关标准规范和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使底线,必须守住这道底 线。 3. 项目业主、管理方、监理方履行安全管理职责是关键。 4. 承包商必要的安全投入是保障。 5. 作业前风险分析和措施落实及人员培训是完成作业的基础。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护人员按照职责,在场值守履职的重要性

(完整版)有限空间作业窒息中毒事故案例分析

有限空间作业窒息中毒事故案例分析 事件经过: 2013年8月12日7时50分,呼伦贝尔铁鑫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对呼伦贝尔市职业技术学院餐厅部分消防供水管道检修维护过程中,工人张某在未通风、未检查的情况下违章下井作业,一下去很快就呼吸困难,失去知觉。井边上的两名工友见状,以为老张高血压病范毫不犹豫的下去救人。没多时,他们也在井下动弹不得。此刻井上其他人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急忙拨打119、120报警。消防人员佩戴防护设备进入井内将三人拖拽至井口。经现场医生抢救发现三人已经全部没有生命体征。 原因分析: 经事故调查认定,这是一起典型的有限空间作业因缺氧导致窒息死亡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造成此类事故的原因有: 1、企业管理者对中毒窒息危害认识不足,防范意识差,作业前未队作业现场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没有为作业人员配备呼吸器、防毒面具等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2、从业人员自身安全意识淡薄,对中毒窒息事故的危险危害认识不足,容易抱着侥幸心理冒险违章作业,导致事故发生。

3、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事故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不能正确的处置突发事故,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防范措施: 1、要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制定详细的安全作业和应急防护方案。 2、必须严格执行“先通风、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未经通风和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3、作业现场必须有负责人员、监护人员。 4、在作业现场配置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施,作业人员佩戴呼吸器、防毒面具用以出现意外施救的绳索、梯子等防护用品和用具。 5、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知悉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防控措施,掌握防护用品正确使用。 6、发现有中毒窒息情况时,不能冒然施救,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正确施救。

船舶修造业有限空间作业典型事故案例

船舶修造业有限空间作业典型事故案例 据统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2012年以来发生较大事故10起、共死亡37人,分别占工贸企业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37.0%和37.0%,同比分别上升66.7%和76.2%。针对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以上事故多发、问题严重的状况,近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定于2012年7月中旬至12月,在全国集中组织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船舶修造业密闭舱作业是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地区有限空间作业的主要形式。近年来,船舶修造业有限空间(密闭舱)作业事故频发。分析船舶修造业有限空间(密闭舱)作业典型事故案例,研究加强安全管理措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典型案例 1.2010年3月27日15时30分左右,某船舶工程服务有限公司电焊工龙某在5万吨4#船隔离舱(密闭舱室)内进行管道焊接作业时,违规将氧气接入到舱室内进行通风换气,造成富氧燃烧,致使龙某当场死亡。 2.2010年12月19日上午8时30分左右,某涂装队(外包施工单位)在某造船有限公司在建2940KW-2#拖轮艏侧推舱内的1#淡水舱(密闭舱室)内进行打磨作业,违规将氧气接入到舱室内,代替空气进行通风换气,造成富氧燃烧,致使余某当场死亡。 3.2010年7月22日上午,某涂装施工队(外包施工单位)杨某在某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在建的船底舱甲板下压载舱内进行喷漆涂装作业。相邻舱室为左舷边舱,两舱仅以钢板隔开,钢板留有缝隙。同时,管道施工队在左舷边舱内对钢板缝隙进行焊接,作业现场没有采取防火隔离措施。6时15分左右,压载舱内油漆苯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遇到电焊产生的火星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波把杨某抛出压载舱,造成杨某当场死亡。 4.2010年1月29日,某船厂建造的一条货船已经验收下水,船东要求2名油漆工下舱补漆时,油漆工长时间没有出舱,船东夫妇下舱查看时也相继被毒倒,据分析,四人均系油漆稀释剂中的二甲苯挥发导致中毒。其中1人死亡。 5.2009年10月,某船厂一名电焊工在舱内焊接作业时,突然发生爆燃,该电焊工全身40%烧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前1名电焊工下班时未将割具带出舱外,乙炔气阀未完全关闭,乙炔气泄漏积聚在舱内,后1名电焊工上班刚打开割枪,即引起爆燃。 6.2009年8月,某船厂一名电焊工在进入舱内取上午焊接时遗留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