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神圣德育回归学生生活

让神圣德育回归学生生活

让神圣德育回归学生生活
让神圣德育回归学生生活

让神圣德育回归学生生活

“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

“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向××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校园里,我们常常会听到或看到这样的标语口号。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德育,从启蒙教育阶段开始,就要求每一个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树立国家、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集体主义观点,要求每一个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庸讳言,我国中小学德育一直都是崇高的、理想化的教育。

我们将德育列为“五育”之首。为增强德育工作,还在学校设立了专职机构,配备有专职人员,并严格要求各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要实行德育渗透。我们对德育工作如此重视,按理说德育工作理应成效显著。但实际情况却令人担忧。

我们常常会看到,从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生,会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上嘻嘻哈哈;从小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学生,崇拜的却是影星、歌星;从小接受文明礼貌教育的学生,会蛮不讲理,满口脏话;从小接受环保教育的学生,会随手乱扔废弃物;从小接受诚信教育的学生,会弄虚作假……面对这种现状,人们困惑了:我们的德育到底怎么了?

一、过于神圣化的德育目标,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从而导致学生对德育失去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稍一留心,我们就会发现,多年来,我们在德育目标和内容设置上似乎形成了这样一条轨迹:幼儿园实行爱国主义教育,小学实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学实行遵纪守法教育,大学实行文明礼貌教育。这种本末倒置的内容设置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就拿幼儿园和小学来说,孩子们一入学(园),我们就用神圣而抽象的内容为他们定下了崇高的德育目标,不过这种过高的目标要求,忽视了孩子们的心理成熟水准,超出了他们的理解和接受范畴,拿这些孩子们既不明白又无兴趣的内容来教育孩子,还有什么实效性可言?这些神圣的字眼,在孩子们还难以理解的时候就讲滥了,到真正需要他们接受并为之奋斗的时候,它反而失去了应有的神圣性,变得没人在意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学校,不许讲空话,不许搞空洞的思想,要珍惜每一句话。当儿童还不能理解某些词句的含义时,就不要让这些词句从他们嘴里说出来。请不要把那些崇高的、神圣的语言变成不值钱的破铜币!”可见,苏霍姆林斯基曾对这种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教育深恶痛绝。

另外,我们对孩子们实行教育时,毫无例外地都是以正面教育为主。如国庆期间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只从纵向对比方面,谈新中国的成就,热衷于谈我国取得了多少项世界第一,而很少实行横向对比,至于改革中出现的诸如贪污腐败、就业困难、环境污染、能源危机、青少年犯罪等更是只字未提。我们的初衷是好的,我们不希望这些“污点”损害了祖国在孩子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但对于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学生来说,这还有什么秘密可言?

心理学研究证明,处于中小学生年龄段的孩子单纯、好奇、偏激,一旦他们认为我们给他们体现的不是一个全面真实的世界时,就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怀疑一切,其后果难以想象。其时,我们在宣传祖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时,如果敢于直面自己的不足,更能唤起学生们的忧患意识,激发起他们对伟大祖国的神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而丝毫不会损害祖国在孩子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而我们恰恰缺乏的正是这点。

面对神圣化德育实效性差的问题,我们呼唤让德育回归生活。陶行知先生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所以,我们无论设置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或是展开德育活动,都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尤其要避免目标无层次、内容无差异,对所有人都是“高、大、全”式的理想化要求,让神圣德育从“天上”回到“地下”。试想,

如果我们提出的德育目标,连很多党员、干部都难以达到,那么原本神圣而崇高的德育不就成了口是心非的集体谎言?

所以,我们需要倡导一种“底线德育”。比如,当我们对学生实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能够要求他们从爱父母及身边的人做起,从不伤害他人做起,这是“爱的底线”。然后再逐步升华到爱国。当我们教育学生为国家做贡献时,能够从培养学生自理水平做起,从协助家长实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始,守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个教育底线。

当然,倡导“底线德育”,并不意味着拒绝崇高,而是强调分清教育层次,防止德育被架空和伪化。我们的德育应以人性、人格、人品为最基本底线,以培养正直、善良、宽容、合作等品质为起码目标,进而逐步把学生培养成高尚的人,有益于社会的德才兼备的人。

二、过于简单化的教育手段,使德育工作走上形式主义道路,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过于神圣化的德育目标,超出了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接受水平,为急于求成,我们只好以空洞的政治说教实行一味灌输。但灌输式教育并非没有效果。曾记否,在过去的年代,一个战斗英雄的故事,令人热血沸腾;一场忆苦思甜报告,令人痛哭失声;一个学雷锋号召,令人做了好事不留名……

但如今,把这些曾教育感动了一代人的模式再在现代的学生中重演一次,效果会如何呢?答案会令人失望。原因何在?国家由封闭走向开放,社会由落后走向进步,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可我们的德育工作还在沿袭着几十年前的老套路,这能行得通吗?

现在的学校教育深受德育活动化的影响。我们曾坚信,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于是乎德育活动展开得热热闹闹,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我们希望通过搞两次爱国主义主题班会,学生就会爱国;搞两次诚信教育宣誓活动,学生就会诚实守信;搞两次向不文明言行告别签名仪式,学生就会讲文明、懂礼貌;搞两次学《规范》演讲,学生就会遵守日常行为规范;搞两次捐助活动,学生就会有爱心……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吧,我们的这些想法和做法是否过于天真?

不可否认,展开活动,确实能收到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活动过多、过滥,事后又不注意抓落实,就会转化为搞形式,走过场。经过众多活动的洗礼,学生们终于明白了:三月份是学雷锋活动月,过了三月份就能够不学雷锋了;四月份有革命传统教育周,过去之后也能够把它放在一边了;五月份有诚信教育日,过了这个天,就能够不讲诚信了……

过于简单的德育手段,使我们的德育工作走上了形式主义的道路。学生们对自己毫无兴趣的活动,漠然视之,甚至产生厌烦情绪。活动过后,依然我行我素,导致言行不一,诚信下降。这与我们展开活动的初衷是大相径庭的。

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通过一两次轰轰烈烈的教育活动就能够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逐步养成的过程,而我们又恰恰忽视了这点。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即时调整德育思路,走出德育浅表化、形式化的误区。一位教育家说过:“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我们应针对学生心理,把教育意图不露痕迹地融会于教育教学活动中,让真、善、美的概念逐渐内化在学生们的心目中。

作者听过这样一节品德课,老师课前让每个学生带来一个苹果。上课了,老师只说了三个字:“开始吃!”学生们纷纷大吃大嚼起来,而没有一个人想到与老师、同学分享。片刻之后,教室里一片狼藉:学生们有的把苹果皮吐到了地上;有的还用脚把苹果皮偷偷踢到别人的桌下;更有甚者,竟把苹果核当成炮弹,射向别人……吃完后,老师并没有勃然大怒,而是请学生看看教室,想想自己,想想别人。学生们在这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都仿佛领悟了很多,一个个涨红了脸,低下了头。……

这堂课上,老师并没有扮演灌输者、传道者的角色,而是把德育的舞台让给了学生,

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实行道德实践,在小事中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触及心灵的体验中理解自己,改变自己。难道这不比那些铿锵有力的宣誓、慷慨激昂的演讲更有实效?

三、过于功利化的德育评价,使德育目的错位,功能失衡,从而导致学生诚信大厦的倒塌。

导致德育工作走上形式主义道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是德育评价。上级评价学校德育工作,其中有一条,就是看你展开了哪些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在这种评价导向作用下,很多德育工作者明知那些宣誓、演讲、签名活动起不到什么实际作用,但也只好轰轰烈烈搞形式,认认真真走过场。如此一来,誓言变成了戏言,演讲变成了演戏,签名变成了儿戏。这对学生心灵的伤害是巨大的,因为它亵渎了他们的心目中的神圣。

当前,学校的德育过于强调德育的外在功能,着眼于学校校园秩序的维持,把重点不是放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上,而是放在寻找学生错误言行上,把听话守纪当成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进而来实现培养顺民的目标。很多学校出台的管理细则,就直接将其与班级利益和教师利益挂起钩来,学生违反哪条扣几分,扣掉几分后班级就不能获得流动红旗,班主任还要被扣掉若干奖金等等。这种急功近利的作法,导致德育目的错位,德育功能失衡,造成学生与学生之间纠纷持续,教师与学生之间矛盾升级。

本来,学校德育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促动学生健康成长的,但现在的德育却与功利主义结合在一起,异化成为学校的一种管理手段。这种忽视学生真实生活,偏离对生活意义追寻的德育,不但使学生思想道德受到了禁锢,也制约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德育的力量在很大水准上取决于教育者的真诚。但我们不止一次地发现,我们的教育者却在应付上级检查时,公然带领学生弄虚作假。这在很多学校虽已是公开的秘密,但它对学生心灵的摧残却是无法补充的。孩子们在复杂社会环境下艰难构筑起的诚信大厦就是在我们教育者的谎言中轰然倒塌的。

首先,我们要克服学校德育神圣化、形式化、功利化的倾向,让德育回归学生生活。我们应把养成教育作为重点,教育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我们要把目光放在寻找学生思想行为的闪光点上,以正面教育为主,以鼓励启迪为主,使学生持续产生内驱力,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促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其次,我们应增大对成年人、尤其是教育者的教育力度。因为学生的道德问题大多不是学生自身造成的,而是成年人、尤其是教育者自身问题的折射。试想,如果社会上多数人都感到“老实人吃亏”,连教育人的人都在弄虚作假,还何谈让学生诚实守信?所以,要教育未成年人,首先要教育成年人。没有成年人的转变,哪会有未成年人的转变?

让学生在生活德育中成长

让学生在生活德育中成长 山东省招远市玲珑镇鲁格庄完小王翠娟李维博 每一个关切儿童的人都会希望儿童健康成长,因为对于个体而言儿童时代是光辉生命的起点;对社会而言,儿童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领导者,若要对社会有益,必须关心人类,关心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整个地球。儿童健康成长,德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为了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切实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与生活息息相关。 一、让德育回归基础,回归生活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的逐步深化的过程。以往的德育目标诸如少先队的呼号“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队歌中的“我们是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等等对于小学生显得有些抽象,如果进行书面考试,他们的德育成绩都不会错,但实际行动起来,又往往不尽人意,他们实际上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当然,这种情况是由多方面原因早成的。 当前,由于教育评价功能的异化,“考试”成为管理学校的最高“指挥棒”,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于是就有了“考、考、考,学校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口号。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把“好”还是“不好”与学生的考试成绩挂起钩来了,似乎分数是学生的生活全部,其他方面的发展都要在分数面前退避三舍。回到家里,家长还要给孩子请家教,孩子丝毫没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因此造成了部分学生高分低能,甚至出现了诸如马家爵杀母的事件。我们看一下生活中的实例:(一)幼儿园放学了,年轻的妈妈发现女儿的脸上有一道伤痕,立

刻找老师问个清楚:“我的孩子是给谁打的?”老师随即解释是小朋友之间发生了一点冲突,现在已经和好了。家长立即气愤得对自己的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你没有手啊,你不会打他?”由此,孩子也许不再会宽容别人。(二)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教育节目:孩子看到妈妈给奶奶洗脚,便也效仿妈妈给妈妈端来洗脚水,这又是一个怎样感人的生活场景呢?由此看来,教师和家长在生活中必须以身示范,让德育教育回归基础,回归生活。 二、走进生活德育,与自然对话 大自然的物态是博大精深的,雨雪冰雹、山川河流都能体现出自然力量的恢弘气势,大自然的奇妙景观,不仅给人们以美的陶冶,还给予人们以智慧的启迪。我们登上高山,畅游大海,在与高山、大海的对照中产生自身沧海一粟之感。从而会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他人。这是自然给予我们的深刻哲理。在生活德育中引领学生与自然情景对话: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沐浴和煦的春光,带领学生到郊外去踏青,写春景、绘春色,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炎炎夏日,蝉鸣蛙叫,让学生登山听鸟鸣,感受生命的可爱。金秋十月,桂花飘香,硕果累累让学生到野外看农民的丰收,体味劳动的收获;看秋风扫落叶,感悟树叶对根的回报。数九寒冬玉树银花,组织学生堆雪人,打雪仗,体验与自然的和谐快乐。 三、走进家庭生活,与父母沟通 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不可想象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却能成为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这样不仅会给父母精神安慰,而且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当父母在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

德育回归生活--对新课标的认识

对2011年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认识教师要想准确把握教材实现课程目标,,走进新课程、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我通过参加本次暑期2012年山东省初中教师全员研修学习,基本上明确了这次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方面的新发展、新思路: 2011年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本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从课程定位来看,它开设的学段是初中各年级。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从课程类型看,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 课程理念的新发展。《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基本理念,构成了完整的思想品德教学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基础教育新课程与发展的基本理念。 课程目标的发展。《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主,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它说明思想品德课的功能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情感与行为的发展。从纯知识目标的一维表述发展成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知识”的三维呈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新课程的理念,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操作性基础。本课程标准体现了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统一。

在内容上看,《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采用以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的形式来构建框架,给教学实施者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课程内容标准部分的学习主题划分为“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心中有法”,“交往与沟通”,“在集体中成长”,“权利与义务”,“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法律与秩序”,等9个主题,它为课程内容的设计和组织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中心;课程有机的整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科学设计。通过引导学生过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教育学生,坚持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学生。就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本次培训中教学评价最重要的变化是评价方式多样化。新的课程标准中建议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评价。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法有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考试等。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在这些评价中,“成长记录方式”是以往传统评价中所没有的。 总之,对于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我的理解还只是从最基本的表面进行有限的认识,要想全面理解并熟练使用还要记过更多的努力,尤其是课堂教学中要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来源于生活并回归生活让我们全体思想品德老师共同努力,早日掌握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让德育课充满生活的魅力精选

让德育课充满生活的魅力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因此,德育课堂教学需要生活化,让学生走近生活,走近社会,使教学与社会、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德育课堂成为真正生活化的课堂,让德育课充满生活的魅力。在生活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笔者在上《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沟通艺术”一课时进行了生活化教学实践。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整合教材 沟通是每位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众多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教材从两个层面来呈现了沟通的艺术:一是沟通的前提,包括注重仪容仪表和学会礼貌称呼两个内容;二是沟通的技巧,主要介绍了微笑、倾听、幽默和有度四种技巧。笔者在反复研读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沟通的生活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对沟通的前提和技巧进行了再创造。课本上讲的沟通前提的两个方面只是沟通外在形式上的基本要求。笔者认为沟通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品德素质,如真诚和尊重等,即用心是沟通的根本前提。因此,笔者在组织学生学习沟通的前提时增加了这一内容,笔者板书的标题就是“用心去沟通”,使其更完善。沟通的技巧多种多样,针对不

同的对象其技巧也应该有所区别。课本上介绍的四种技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笔者认为不够系统全面,特别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是很紧密。因此,笔者在大量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针对中职生的生活实际,对沟通的技巧进行了以下整合:一是说的技巧。平时,同学们沟通最多的方式是说话,学会说话是有效沟通的最重要的技巧。说话的技巧包括说话的语言、表情等,如语言的风趣幽默、表情的真诚微笑等都是说话的技巧。二是听的技巧。沟通是相互的,在沟通过程中,学会倾听也是很重要的技巧。三是巧用肢体语言的技巧。沟通除了说和听的方式以外,巧用肢体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技巧。沟通过程中,双方的一举一动都是重要的信息反馈,都会影响到沟通的效果。实践证明,通过这样整合教材内容,能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教学更具针对性,学生也容易理解和接受。 教学中,笔者着眼于学生现实生活的真实性,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情感需要、实践能力,优化整合教材,使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同构”。当学生与教材有了沟通、共鸣,有了理解、体验,教材就真实可信,就有生命力了,就充满了生活的魅力。 二、教学方法生活化——活化教材 《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是一门生活化课程,追求的是动态的、过程性的真实教育。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该坚持静态教材动态施教,直面学生的现实生活,根据生活中即时生成的、发展

让德育回归生活

让德育回归生活 【摘要】生活是德育的源头。学校德育应该回归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基于学校德育的现状,我校从三个方面着手构建新型德育观:德育内容“实”起来;校园生活“动”起来;校园环境“美”起来。在学生的生活中,时时刻刻融入德育。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 【关键词】生活德育校园活动校园文化校园环境 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群体,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绝大多数的职校生毕业后将进入社会,步入职业生涯。这几年,职业学校的发展非常迅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生源质量也有所下降,这就决定了职业学校要更注重德育,要把德育问题放在首位。从我校德育工作现状来看,尽管近几年在德育领域实行了多方面的变革,但事实上学校德育实效性较差,把道德与生活分离,重说教、重外塑。 怎样才是有效的德育方式呢?这值得我们深思,或许陶行知老先生早就给出了答案:生活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由此可见,学校德育应该回归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生活是德育的源头。也就是说,德育存在于学生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学生的德育是通过现实生活来得以展现的。因此,要大力提倡生活中实施德育教育,促进德育生活化,让德育回归生活。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基于我校德育的现状,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构建新型德育观。 一、德育内容“实”起来 以往的德育内容受理性主义与工具主义的影响,与学生实际生活及身心发展相脱离,强调道德认知,内容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为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德育活动的反感,导致学生不愿内化材料的内容,更谈不上践行了。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校在德育内容材料的选择上,要发掘生活中鲜活真实的素材,以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基本问题为依据,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最近我校举办了“学生成长档案袋”的设计比赛,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制作成长档案袋。正如成长档案袋的宣传词一样:“人生需要精心的设计,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却很关键。”在设计成长档案袋的过程中,不仅给了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更给了学生思考自己未来、设计未来的空间。通过这项活动,让学生在有意、无意中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当然也能让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但这正是促使他们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良好契机。 每年的4月我校都会以班级为单位举行“爱心义卖”活动,让学生们把家里闲

让德育回归生活-用常规培养品质知识分享

让德育回归生活-用常规培养品质

让德育回归生活用常规培养品质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9949(2015)08-0049-02 一、不为德育而德育,让德育回归生活――务实 如同鸟儿不能离开天空,鱼儿不能离开水一样,德育也有自己特有的生存根基和土壤。道德来源于生活,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道德,并非是为了道德而道德,生活才是道德根深的沃土。道德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道德的实践性决定了个体道德的提升也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通过环境的、经验的和体验的方式自主完成。失去生活的依托,德育必会流于形式和无效。而丰富生动的生活往往是最直接、最强大、最有效的德育课堂。 1.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进行德育 学生的生活世界五彩缤纷、丰富多彩,里面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素材,善于发现并恰当地使用这些材料,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耳闻目睹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个个捷报传来,神州大地花团锦簇,中华儿女无不欢欣鼓舞。此时一种爱国爱党的激情油然而生,这样的德育也许叫的并不响

亮,形式并不是轰轰烈烈,但学生的心中能够升起一种真情感、真体验,从而不断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情感,并在此激励下努力学习,学好本领,树立为祖国建立功勋的远大志向。我想它的效果绝对会胜过空洞的说教、枯燥的要求以及机械的记忆。 德育的家园在真真切切的生活中,绝不可以仅仅局限于40分钟的小课堂。当然更不可以把德育与上好品德课错误地等同起来,德育的范围很宽泛,凡是学生生活的时空都应是我们德育的范围,我们必须树立“时时德育,事事德育”的观念,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学校德育的实施者。让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美好的品质、幸福的生活,才是我们的最终的追求。 2.生活才是学生品德的大考场 走进现在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课堂,传统观念的影子仍不绝于此,台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要求,遇到所谓的“重点知识”还要让学生标注,看似只有让学生标下来,背下来,答出来,我们的品德教育的目的才是彻底实现。先不说,学生会不会口是心非,再看一下,我们考查学生的试题更是不敢苟同。笔者曾见到过这样一道考查题为:谁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乍看题目,我茫然不知所云。众所周知,新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共产党员:把自己的财产无私地奉献给集体的沂蒙名人王廷江,战斗在抗击非

如何做到德育回归生活

如何做到德育回归生活 众所周知,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智育是生命,德育是灵魂。这是因为教育不仅承载着促进学生认知的自由发展,而且也承载着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发展的双重任务。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劳动体验。 勤劳节俭、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所施教的班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生活,父母对孩子重在知识与才艺方面的培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却较为忽视对孩子劳动观念、勤劳节俭等方面的培养教育。大多学生平常都带有5—10元零花钱,花钱大手大脚,只要有消费动机,几乎从来不去想钱花得应该不应该。为此,我组织全班学生开展了围绕“一元钱的价值”的系列体验活动:要求学生在三天内每人独立赚取一元钱,讲述自己这一元钱赚取的来历,并对自己赚取的这一元钱如何消费作出计划安排,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故事讲给大家听。学生的发言和由此写出的感受作文使师生彼此都很受启发。看来,只有学生自己有了切身的体验,才会将老师、家长对他们的要求内化为深刻的自我教育,才会自觉地节约用钱,有意义地花钱,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为进一步把教育引向深入,我要求学生每天在家通过家务劳动方式来挣取家长付给他们零花钱的活动,人人每周学会一项生活技能……,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在家争相劳动,拖地、洗碗、做饭、收破旧、卖废品,有的还去食堂“打工”洗菜,采卖金银花……不但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挣到自己的零花钱,还学会不少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锻炼加强,乐得家长直夸孩子懂事多了,能干多了。 二、社会实践。 社会生活是道德的载体。中学生的道德形成也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他们虽然年龄小,但也是独立的社会的人。从小在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是多年来德育工作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为了延伸语文课堂教学,我在组织学生充分领会教材德育内涵的同时,多次带领学生去调查县城周边河流近年来的径流变化和植被保护情况,讨论保护林木与涵养水源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学生对我县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也增进了他们植树栽花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后,我组织学生去公园拾捡“白色垃圾”,让学生寻找哪些是自己在生活中经常丢弃的垃圾,和环卫工人一起动手清理池中垃圾,上网查找有关“白色垃圾”对地球环境污染的破坏性,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通过几次这样的公益社会实践活动,我班学生的环境道德和环保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在家庭成员外出或集体郊游时,经常出现孩子提醒、要求家长带回垃圾、不要乱抛的诸多事例,孩子们也逐渐养成了不乱扔果皮、纸屑、包装袋的良好卫生习惯。当他们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身边成年人的夸奖赞誉时,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做有环境素质公民的自豪。时间长了,学生们良好的环境道德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成人家长的环境行为,出现“小手拉大手”的喜人现象,这无疑也为社会形成健康文明之风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调查研究。 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要变成一种能力,只有在生活实践中获得,在“做中学”。结合教学,我大胆引导学生以社会生活为背景,围绕生活中的“焦点”、“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拓展了德育教育的广度与深度,也很好地发挥了语文在与生活密切联系中的工具性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我班学生实际,我先后组织开展了“城区环境污染情况调查”、“父母工作情况调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走近高考采访报道”、“我县旅游资源知多少”等专题调查。在调查报告中,学生用儿童特有的观察眼力和细腻感受,表达了他们对我县环境状况的忧虑不安、对阅读优秀课外书籍的渴望、对父母工作劳动的重新认识、对高考激烈竞争的感悟、对我县旅游资源的自豪。批阅他们幼稚而真切的调查报告,我更加认识到语文学习和德育教育在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中的重要意义,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思想认识得到升华,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才干,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态度,内化了思想品德,效果

德育:让生活告诉你

德育:让生活告诉你 一所初中学校曾搞了这样一次活动:让三十几个学生人手一张IC电话卡,然后到所在县城的公用电话亭上去打一个电话。结果学生们怀着新鲜好奇的心情走出校门,回来时却是每人一肚子的感慨。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同学们纷纷谈了自己看法: “许多电话根本不能用,有的连电话线都扯断了,太缺德!” “简直丢人,要是外地人来咱这儿,打电话碰到这种情况,那对我们这地方和这里的人会是什么印象?” “要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就要首先从这些小事做起要有公德意识,要讲公德。”注意环境建设,每个人都“让生活告诉你”。“用学生自身的能源‘照亮’学生自己。” 这是一个典型的让孩子在生活实践中亲身体验,接受道德教育的例子。道德学家进一步告诉我们,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德性,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引导学生自觉加强道德培养。即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接受教育,更要在生活中、实践中亲身体验道德意识。 道德的养成是强化与内化的统一,它不同于某个表象的知识,可以通过简单的讲解让孩子立即实现,它更需要通过具体的过程来言传身教,需要通过种种自觉不自觉的言行来慢慢领会。 因此,道德教育是一种亲历性的教育,只有让孩子亲身参与到实

践中,才可能将道德认识内化为精神品质,从而指导个体的道德行为。 因而,学校德育的正确方向应当走向生活化,学校必须创设各种有利条件让学生去体验。这所学校通过让学生出去打电话的活动,使孩子们意识到损害公物带给人们的不便,对城市面貌的损害,从而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对他们从自身做起,自觉维护公共财物,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传统的德育方法,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实际效果不大,而这个学校组织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接受道德教育。教育活动收到了预期效果。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这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使德育富有实效的根本保证。 我们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拓展孩子的日常生活空间。我们可以在宏观上把道德分为意识形态化的道德和日常生活道德。日常生活道德是日常生活层面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大多和宗教信仰、礼仪风俗、生活习惯等结合在一起,这部分道德虽然具有不系统、经验化、日常化、无意识的特点,但它却是理解整个社会化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要求我们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继续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道德教育,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适应于市场经济的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所以,我们要尽力拓展孩子的日常生活空间,进行生活化的道德教育。 回归生活的德育,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重复日常生活形式,而是以日常生活形式为基础。使德育的目标和内容都能与学生个体的生活实践相联系,从而在德育活动中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个体既有的生活

浅谈德育回归生活

浅谈德育回归生活 摘要: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所以应让德育回归生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关键词:小学德育回归生活教育 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回归生活是小学德育的应然选择。回归生活,注重人在生活中的动态生成过程,这是德育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可和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回归生活,德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拨动学生生命的“情弦”,回归生活,德育方可绿意盎然,生机无限。让儿童自主实践,才能获得愉快地生活,积极地生活。 一、构建具有层次性的生活化德育内容 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便应利用一切时机,甚至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学习兴趣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自然地、很容易地发生作用了根据学生特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把握生活的切人点,将德育内容进行整合,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提出其体的、分层次的要求。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热爱中国***教育、热爱人民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热爱劳动、艰苦奋斗教育、努力学习、热爱科学教育、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启蒙教育、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等方面。遵循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具有可操作性。坚持差异性原列,在教育内容中设计若干个等级标准,让每一位学生自行选择德育内容。 二、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源于学生与他人、与社会的生活交往和联系。因而,德育不能“在岸上指导学生游泳”,必须在学生的生活交往和联系中展开。鲁洁教授指出:“德育不是预设的,在很大程度上它是生成性的活动,是在偶然无序的人与人的交往中生成的。”德育只有通过生活,关注生活的本真,才能焕发活力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关注生活的本真,要注重生活时空的多元。德育要回归生活,我们不能将学生囿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立体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德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在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活动的组织形书要根据时空的特点,或班级、或雏鹰小队、或个人,因地制宜,因“效”制宜。集体活动重在引导学生之间通过对话交流,互动发展;个体活动重在激发学生自主地道德体验和自我内化。关注生活的本真,要善于创造性地实施随机教育。这里的“机”指“德育契机”,是学生在日常

让德育回归课堂(课程育德研讨会简报)

让德育回归课堂(课程育德研讨 会简报) 让德育回归课堂 ――重庆市中小学课程育德研讨会简报2010年10月23日,美丽山城艳阳高照,丹桂飘香,重庆市中小学课程育德研讨会在巴蜀中学本部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由重庆市教育 委员会主办,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重庆市巴蜀中学协办。来自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华东师大二附中、上 海市复旦大学二附中的三位专家和优秀教师与我市41个区县教委的德 育专干、教研室主任、德育教研员、学科育德骨干及我市9所直属中小学分管学校德育工作的校长、德育处主任,学科课程育德骨干教师共37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本次会议内容包括现场观摩课、学科育德经验交流、专家点评、专题讲座等,与会者就上海和重庆两市课程育德的诸多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取得圆满成功。

上午九点,会议首先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开幕式。开幕式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纬虹主持。重庆市教委副主任钟燕,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万明春,市教委基教处副处长吴薇,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陶元红,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长傅唯泉、党委书记金永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小微教授、华东师大二附中科技首席教师娄维义、上海市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 学语文教师陆宏亮等出席会议。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长傅唯泉致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并预祝大会取 得圆满成功。重庆市教委副主任钟燕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她对本次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本次会议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顺利颁布和全国教育工作会成功召开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我市中小学贯彻《纲要》和中央八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构建我市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尤为重要。希望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科研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能深入、持久、创新地落实课程育德工作,提高课程育德的科学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把上海的经验与重庆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出重庆德育的新路子。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加强对课程育德的研究,努力开创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开幕式之后,与会者观摩了上海市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文教师陆宏亮执教的初一语文课《口哨》和华东师大二附中科技首席教师娄维义执教的高二生物课《光合作用研究史》。作为一堂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语文随堂

德育教育论文回归生活论文:让德育回归生活

德育教育论文回归生活论文:让德育回归生活 【摘要】德育作为教育的灵魂,德育工作必须面向生活,与生活接轨,只有这样,“德育回归生活”这种有效的载体和形式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从学生身边的小事、从正在发生的事情入手,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使学生感受到德育可以感知、可以触摸,体验到德育就在身边,就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德育教育回归生活研究新成果 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幸福和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兴山一中在育人工作中提出“让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进行了“德育生活化”的积极探索。从学生身边的小事、从正在发生的事情入手,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使学生感受到德育可以感知、可以触摸,体验到德育就在身边,就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1.德育走进生活 让德育走进学校生活,是针对长期以来学校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通病而提出来的。学校德育大多数是以严格管理为手段,让学生符合学校秩序所需要的规范,是一种单边行为,其实质就是“让你按我的要求办”,这是学校德育目标中的一种误区。在德育方法上往往以空洞的说教来教化学生,十分生硬,很难走进学生的心灵。一旦学生反感,教育者感到

无能为力,德育也就显得极其软弱。再加上现在的学校德育是一种封闭条件下的单边活动,也显得非常脆弱,学生一旦走进社会生活,就出现了“5+2<0”的现象。 2.学校德育生活化 让德育走进生活,就是追求德育生活化。在学校德育生活工作中,除了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外,我们注重在吃穿住行、生活消费、为人处事、交往娱乐、课外学习、自我教育、处理信息、培养习惯、发展特长、增强体魄、磨练意志等自主行为中挖掘德育资源,编写德育校本材料,然后纳入教学课堂体系。这样把德育当“课”来修,把各种育人活动放到课程的高度,做到全方位,多渠道教育人、发展人、完善人。把校园生活看作与数理化一样作为课程来重视,每周一个学时列入课表,并象课程一样去操作,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从而争做合格的高中生。 在挖掘的同时,注重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在主体班会、道德法庭、升旗仪式、演讲会、心理咨询等活动中融合德育,培养学生讲求“诚信”,倡导“博爱”。在“文化科技节”、“体育艺术节”、“文艺晚会”、“八小竞赛”、“spa体育俱乐部”、“青春艺术团”、“合唱团”、“学生管乐队”中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在建文化园,修楼亭,塑孔子像,书教育警示语,立名人雕像,绿化环境,美化校园等方面充实和完善具有鲜明特色的德育情景,拓展育人渠道,内

德育教育应回归生活_袁春晖

德育教育应回归生活 袁春晖 (盐城工学院社科部,江苏盐城 224003) 摘要:欧美学校的德育教育做得 深 、 细 、 实 、 活 ,效果显著。这一现象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反思我国德育实效性低下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学校德育教育脱离了生活,德育教育要 回归生活 ,需要从整合德育教育的课程、转变德育教育的方法、注重校园环境的营造、建立更加民主的学校管理制度、发挥教师人格魅力、进行个性化辅导等几方面进行努力。关键词:德育教育;回归生活;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092(2007)04-0035-04收稿日期:2007-04-12 本论文是江苏省教育厅2006年哲学社会科学资金项目(文号:06SJ D 88002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袁春晖(1972-),女,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 两课 教学与大学生思政工作。 通过在加拿大短期的学习和访问,我们了解到欧美大多数学校不仅没有像我们这样的公民课、道德哲学等知识性德育课程,而且也没有那种通过榜样、学校规则控制学生生活,形成特定道德品性的活动性德育教育。可以说,现代欧美学校无德育。但是实际上欧美大多数学校,除了在各科的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以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外,更有通过由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各种校内外活动(学习、生活、闲暇活动与劳动等)对学生进行教育或使学生从中进行自我教育,学生们正是在这些日常的活动中,学会社会生活、获得道德成长的。看起来 无德育 的不少欧美学校,实际上是无处没有德育的 泛德育 ,而且德育教育做得 深 、 细 、 实 、 活 ,效果显著。这一现象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反思我国德育实效性低下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学校德育教育脱离了生活, 回归生活 已成为德育领域的共识之一。我国以往的学校德育教育,在引导人们追求崇高理想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学生置身其中的日常生活世界。这样一来造成的一个最典型的状态是:学生每天在生活世界之中,却未体验到生活的丰富和乐趣。如果学生的学习和受教育违背了生活逻辑,他们就难免现出疲劳、厌倦以至逆反的状态。要从根本上消除传统道德教育的积弊,构建有魅力的道德教育, 就必须回归生活。 教育应该着眼于一个人的全部生活而领着他去走人生大道。 (梁漱溟语)这说明作为客观存在的生活本身具有教育功能,平常的、偶然的、细微的生活琐事张扬着卓越,蕴藏着博大德性。学校教育需要关心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关注人的需要与价值,关怀人的现实和理想。道德与生活是交织渗透在一起的,道德来源 于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并体现在生活世界中,生活世界中的种种现象和关系都存在道德问题。生活是德育的起点,也是德育的途径和目的 [1] 。只有 在日常生活中所唤起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情感才能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而亲身面对现实道德问题,才能使学生的道德得到真实性的发展。德育教育如何回归生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整合德育教育课程。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 美德即知识 。在他看来,智慧就是道德,对道德的认识就会导致对道德的实践,因此,美德是可以被教会的。二十世纪以前,西方的德育教育一直保持着传统的风格,在教育方式上是强制的和灌输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扼杀了学生的感受与体验,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20世纪以来,反对传统的道德灌输并代之以新的道德教育是教育者们趋于一致的思想,澳大利亚的著名学者W F 康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二 七年第四期

回归生活的德育课

超越课堂回归生活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实效性 一、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整个德育课教材过于偏重编者的主观意志、忽略学生接受心理;教学目标离学生思想实际太远、要求太高。不少教师说:“教学目标要求的规定偏离,教学任务偏多,致使德育课负担偏重,目标要求与实际教学效果差距较大,结果是教学内容学一遍,目标要求未兑现”。此外,认为教材过分注重课程传承知识的偏向,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内容的倾向,忽视地域与文化差异,脱离社会发展、科技发展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倾向,“教材习惯于追求大而全的框架结构、理论观点的完整性,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呆板”。 2、受社会上淡化政治的影响,德育课教学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 近年来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已严重危害德育课导向作用的发挥,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长期尚未得到根治的腐败现象以及格调低劣的书刊、网络信息等,严重地侵蚀着学生的心灵,家庭教育重智育、轻德育,加上多数教师备新课的工作量大,对学生的内心思想缺乏了解,心理上缺乏沟通,使课堂教学不能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教师讲授时虽大费口舌,但由于不能对学生思想上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缺乏针对性和现实性,因而有时非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使有些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生反映“德育课讲的内容与社会现实反差较大”。正是由于学生思想中的“问号”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解答,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对德育课失去了兴趣,有的学生甚至自觉与不自觉地接受一些错误观点。 3、受“应试”模式的影响,一切为各类考试服务,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评价考试过分偏重知识记忆,强调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大大降低了德育课的思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发挥德育课应有的教育功能。 二、回归生活的德育课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变迁,信息爆炸及知识技术的迅速推陈出新,传统的靠背诵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为了适应快速的变迁,人们在学校除了学得基本知识外,更需要有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各种生活挑战及工作所需的能力。因此,德育课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力求课程的生活化。强调学习内容应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成为德育课课程生活化之要旨。要让学生懂得:课堂小天地,社会大课堂!德育课教学应当超越课堂,回归生活,使学生比较全面地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学生生活于火热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实践中,生活于自然中。学生和他生活的世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教育不能让学生远离现实世界,课程不能成为隔离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屏障。因此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充分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德育课本就内容而言,缺乏色彩,缺少变化,而现实世界是真真切切的生活世界,中学生已将其触角延伸到校园以外的广阔世界,因此,我们要打破课堂的空间限制,引入课外相关知识,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引导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某类问题,要求学生学会调查、搜索、加工、处理应用相关信息,回答或解决现实问题,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生活内容带入课堂,写进自己的人生考卷,把生命内在欲求转化为一种生命表现——精神产品,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2.关注学生的经验和体验 知识是前人经验的整合,它源于前人的个体体验,学生与之有较大的时代差异。如果脱离了学生实际,忽视学生作为生命体的参与因素,生搬硬套前人的知识经验,不但不能焕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价值,反而扼杀了学生的生命活力。教师应该在知识与学生之间建立起

“寓德育于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教学策略的研究

“寓德育于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问题的提出】 话中德育教育的生活化,就是德育教育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所关心的人、事、物作为切入点,灵活引导,步步深入,变空洞的说教为潜移默化和自我感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良好的行为模式,让他们在亲近生活、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体验中获得道德的发展。以达到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的目的。 德育的生活化策略的实施必然要以活动来加以联系,活动中凸现德育,德育渗透于生活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优化型策略。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目的:教育应不断地丰富、充盈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要关注学生生活的全部时空,在德育教育中要细致管理,并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使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得到满足,管理能力得到增强,以细微之处见精神。还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以一颗爱心包容学生,让点点滴滴的细节都成为德育的宝贵资源。 研究意义: 德育要贴近、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体现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构成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受教育者并使之成为他们由衷的需要、喜闻乐见因而卓有实效的具体教育内容系列。学校德育课程,要打破旧的“课程”框框和“学科”模式,以理论、规范和一定阶段学生生活实践为教材,除了显性的课程内容,还要注重开发、利用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中一切积极的隐性课程内容,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把其中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人总是在生活中敞开并展示为人。离开了人的生活,人作为人将无立足之地,他只能是被异化、被扭曲,或者被降格。德育生活化就是还原人于生活之中,把人引向人的真实的、具体的、完整的生活。德育要促进人的发展,就必须关注人的生活,把教育趋于生活化。“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建立一套方向明确、目标具体、内容适当、方法科学的小学德育目标阶段化体系。 2、在德育课程中努力打造“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根本,以实效为目标的德育新课程模式。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和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3、充分利用好《品德与生活(社会)》,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授课,培养学生具有良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把活动与课程联系起来,在活动中关注学生的生活。

让神圣德育回归学生生活

让神圣德育回归学生生活 “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 “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向××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校园里,我们常常会听到或看到这样的标语口号。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德育,从启蒙教育阶段开始,就要求每一个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树立国家、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集体主义观点,要求每一个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庸讳言,我国中小学德育一直都是崇高的、理想化的教育。 我们将德育列为“五育”之首。为增强德育工作,还在学校设立了专职机构,配备有专职人员,并严格要求各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要实行德育渗透。我们对德育工作如此重视,按理说德育工作理应成效显著。但实际情况却令人担忧。 我们常常会看到,从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生,会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上嘻嘻哈哈;从小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学生,崇拜的却是影星、歌星;从小接受文明礼貌教育的学生,会蛮不讲理,满口脏话;从小接受环保教育的学生,会随手乱扔废弃物;从小接受诚信教育的学生,会弄虚作假……面对这种现状,人们困惑了:我们的德育到底怎么了? 一、过于神圣化的德育目标,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从而导致学生对德育失去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稍一留心,我们就会发现,多年来,我们在德育目标和内容设置上似乎形成了这样一条轨迹:幼儿园实行爱国主义教育,小学实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学实行遵纪守法教育,大学实行文明礼貌教育。这种本末倒置的内容设置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就拿幼儿园和小学来说,孩子们一入学(园),我们就用神圣而抽象的内容为他们定下了崇高的德育目标,不过这种过高的目标要求,忽视了孩子们的心理成熟水准,超出了他们的理解和接受范畴,拿这些孩子们既不明白又无兴趣的内容来教育孩子,还有什么实效性可言?这些神圣的字眼,在孩子们还难以理解的时候就讲滥了,到真正需要他们接受并为之奋斗的时候,它反而失去了应有的神圣性,变得没人在意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学校,不许讲空话,不许搞空洞的思想,要珍惜每一句话。当儿童还不能理解某些词句的含义时,就不要让这些词句从他们嘴里说出来。请不要把那些崇高的、神圣的语言变成不值钱的破铜币!”可见,苏霍姆林斯基曾对这种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教育深恶痛绝。 另外,我们对孩子们实行教育时,毫无例外地都是以正面教育为主。如国庆期间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只从纵向对比方面,谈新中国的成就,热衷于谈我国取得了多少项世界第一,而很少实行横向对比,至于改革中出现的诸如贪污腐败、就业困难、环境污染、能源危机、青少年犯罪等更是只字未提。我们的初衷是好的,我们不希望这些“污点”损害了祖国在孩子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但对于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学生来说,这还有什么秘密可言? 心理学研究证明,处于中小学生年龄段的孩子单纯、好奇、偏激,一旦他们认为我们给他们体现的不是一个全面真实的世界时,就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怀疑一切,其后果难以想象。其时,我们在宣传祖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时,如果敢于直面自己的不足,更能唤起学生们的忧患意识,激发起他们对伟大祖国的神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而丝毫不会损害祖国在孩子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而我们恰恰缺乏的正是这点。 面对神圣化德育实效性差的问题,我们呼唤让德育回归生活。陶行知先生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所以,我们无论设置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或是展开德育活动,都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尤其要避免目标无层次、内容无差异,对所有人都是“高、大、全”式的理想化要求,让神圣德育从“天上”回到“地下”。试想,

德育课堂生活化

德育课堂生活化 内容摘要:“教育即生活”,德育课应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和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德育根植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特殊的生活世界里。努力创设生活化的课堂学习环境;提炼生活化的课堂学习内容;改革生活化的课堂学习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关注生活化的课堂学习评价。让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德育生活化 教育家杜威、陶行知早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的“生活教育”理论。他们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教育回归生活”是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理念。德育课堂肩负着传授基本理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等任务。德育课程从功能上来说,应该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工作和创造奠定基础,而不应该成为隔离学生与他生活世界的屏障。学校德育要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摆脱困境,就应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和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德育根植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特殊的生活世界里。努力创设生活化的课堂学习环境;提炼生活化的课堂学习内容;改革生活化的课堂学习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关注生活化的课堂学习评价,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做到德育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一、创设生活化的课堂学习环境 生活化的课堂学习环境,主要是指课堂客观硬件环境而并不涵盖主观上的人际关系环境。这种生活化的课堂学习环境具体表现在课堂环境的创设,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课堂上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这模拟的生活情景中开展活动,从中学习,感受生活的乐趣,提升自己的生活能力。生活化的课堂学习环境还包括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环境。社会即课堂,把学生直接带入具体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让他们身临其境去感受,甚至直接去参与各种活动,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学习生活技能,体会生活的艰辛,感受生活的快乐,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真正达到“教、学、做合一”。如:教学《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选择的竞争意识”这一章节,为了让学生深切地感受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明确双向选择与竞争就业的真实涵义,增强竞争就业的意识,我把课堂引入到“人才市场交流中心”,进行模拟就业实践,对同学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