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学校与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第二初级中学胡小

我在农村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长期以来深受农村学校教育质量难以提高这一问题的困扰。带着这些问题,我在节假日、平时的工作中家访了许多学生家庭,对农村学生的课外生活、家庭教育等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并与学校老师及学生家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我发现:农村教育质量难以提高,家庭教育问题是一个重要因素。我想通过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和分析,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引起全社会对农村中小学家庭教育的重视。农村地区的家庭教育,不仅需要政府在财力、政策上的投入与关注,而且需要全社会特别是农村家长们的支持。

【内容摘要】: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和家庭中家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他们是孩子第一任乃至终身的老师。

在我校做的352份学生家庭背景调查显示:农村地区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令人堪忧,其中59%的家长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家庭富裕程度较低,个人年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占55%;由于经济的制约,60%的家长未曾上过网,家长教育信息量很少;同时我校留守学生占到学生总数的一半,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由于学生父母受教育水平低、家庭经济水平低导致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教育观念落后,同时学校留守子女较多,家长对学生

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的情况大有人在,这些都成为农村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不利因素。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了解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其对学生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对策,对改善家庭教育,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得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纵观现阶段的农村家庭教育不乏存在以下三个现状:

一、“留守儿童”多,家庭教育缺失,管理难度大。

我校“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或做生意较多,而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管带的现象非常普遍,农村家庭隔代教育的现象比较严重。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这种隔代教育存在着许多弊端:过去家庭条件差,当时的父母极少宠爱孩子,现在祖父母把那一份宠爱加倍地给予了第三代,造成了溺爱。有些祖父母在带孙子孙女时担心出差错,所以对孩子百依百顺。同时,祖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在农村很少接触新事物,影响了对孩子的教育。隔代教育对孩子个性发展有许多负面影响:过分的溺爱和迁就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遏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影响孩子个性和优秀品质的形成。

而家长为了生计而长年奔波在外,他们忽视也忘记了更重要的事情——对子女的教育。家长片面地认为,只要满足了子女对金钱的需要,孩子就会好好学习,自己也尽到了责任。可他们不知失去的家庭教育是无法用金钱弥补的,孩子被扭曲的心灵和形成的孤僻、任性、倔强的心理已很难矫正,“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观念在

孩子的大脑中萌芽,要靠金钱、溺爱来补偿给子女只会适得其反。

二、代管家长文化低,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落后。

文化水平低,教育观念滞后是造成农村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脱节的根本原因。在家庭教育中,没有意识到教育具有隐性,想不到自己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注意言行,行动鲁莽,语言粗俗,在孩子面前没有表现出家长的风范,受父母影响,孩子慢慢也滋长了一些不良的想法并体现于言行举止上。家庭教育观念落后是最大的落后,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在农村家长的大脑中根深蒂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绝对权威,家长主义、命令主义等落后陈旧的思想观念,严重束缚了家长的教育思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没有不疼爱子女、不期待子女成才的父母,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的家庭更是将一切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期待他们能跳出“农门”,光耀祖宗。他们是想让孩子学好,但没有具体的行动,平时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很少过问,任其自然。农村家长素质低、习惯差,家庭缺乏文化教育氛围,对孩子成长负面影响很大。家长在农闲时沉湎于搓麻将、打扑克、喝酒,很少看书读报。农民的住房及经济条件提高很快,但对精神文明投入太少,有的是一片空白。因此,孩子的作业经常没完成,孩子也容易犯错,一旦孩子犯错,家长则严加管教,轻则痛斥一顿,重则狠打一顿。家长对子女的关爱、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可以理解,可他们对子女的爱、期望、教育与新时代格格不入。

三、家长与孩子、学校缺乏交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步。

农村家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同时,农村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父母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是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提供孩子吃穿,学习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在农村,许多家长认为把子女送进了学校就等于送进了“保险箱”,教育属于学校的事,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培养和教育孩子属于学校的应尽之责。家长不主动与学校沟通,将孩子交到学校之后不闻不问。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教育系统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缺乏配合和协调,致使学校教育工作很难取得成效。

在市场经济时代,农村的家庭教育已经逐渐失去了对农村教育的支持作用。本来家庭是人才的诞生地,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人来到人间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可是当下的农村家庭教育不仅根本没有担当好教育者的角色反而是在湮没人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放任自流,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才能让孩子拥有一个成功的未来。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

一、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留守孩子成长的良好氛围。

农村留守孩子问题已成为关系到我过国社会转型时期综合发展的一个特殊问题。温家宝总理曾指示“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要求各级人员都要关心那些流动和留守的孩子。要通过开展形

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亲子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生活趣味,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成长为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留守孩子成长的氛围,应争取通过政府部门和一些社会组织,开展关注留守孩子的专项活动,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爱。当父母的照顾与关心缺失时,适当地补偿留守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和接受道德教育的需要,加强对留守孩子的家庭和对其监护人的教育指导和培训工作。

二、举办“家长学校”,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

举办定期的家庭教育讲座,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把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帮助家长形成“理性的”、“关爱的”、“民主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家长重视孩子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培养,促进家庭形成良好教育环境。增强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认真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使孩子在家庭中愉快、健康地成长,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三、加强家校交流,建立互通机制。

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没有家庭配合的学校教育永远不能完成教育任务,没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孤掌难鸣”,两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可以通过适时召开家长会或让教师家访,向家长通报学校的工作和班级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能

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加深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理解。在家长没有意识到两者配合协调的重要性时,学校有责任主动和家长联络,从学校走出去加强和家长的交流,共同致力于孩子的教育。我们认为学校应该制定一个具体的和家长交流联系的方案,形成学校制度性的决策,将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作为学校的一项日常工作来抓,将学校的温暖、教育理念带给学生的家长,以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农村的家庭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只有这样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才能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的和谐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何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

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如何, 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一)注重品德教育,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

这方面家长言传身教尤为重要,作为家长要给孩子塑造一个对家庭负责、对人生负责的学习榜样,影响和教育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沐浴在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情趣。要让孩子爱学习、自觉学习。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互补与延伸,家长要配合教师督促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并严格检查,保证质量,对孩子不懂的问题,要引导他自己思考、独立完成,提高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校外,让孩子自主选择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班,增加个人魅力。

(三)要注重孩子的全面成长。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大

部分家长害怕孩子吃苦,也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不让他们做家务。实质上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有害的,要想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必须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不光是学习要努力,还要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而不是一个高分低能的人。

家庭教育研究之——家庭教育现状

家庭教育研究之——家庭教育现状 通过我们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63%的家庭不重视教育;41%的家庭不管学生成绩;31%的家庭部分管学生成绩;63%的家庭对学校认可程度不高。 现状思考: 一、家庭没有家教意识。绝大多数家庭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读书,家教就是辅导学习,学校教育是万能的,学校就是解决学生问题的,学生有问题就是学校教育的问题,因而很多家长还将学生的问题向老师告状,同时,我们也经常听到有人问犯错误的学生:老师没教你啊?家长把自身直之于外。 二、家长没有教育能力。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学历水平不高,而且又不是从事教育职业,就是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据中央综治委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一项“闲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并非放任不管,他们以说服教育、打骂等不同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但是却没有能力去改变孩子。 三、家庭影响大于学校。我们知道,学生很多意识、习惯、能力是从小形成的,从最新身心研究的结果看,孩子越小,培养其良性意识、习惯、能力最容易。反之,一旦成了定式,甚至随着年龄越大,要想改变已经具有的意识、习惯、能力就比较难。也就是说就中国目前的状况来说,对最佳教育期0—3岁孩子的教育根本还是一个空白。 对策设想: 一、社区引领,社区力求为其创造氛围和条件,诸如请专家讲座,组织看有关媒体信息,成立家教协会等。 二、学校引领,学校是当地的唯一教育机构,既懂教育又有相关条件,因而要主动引领当地的家庭教育。 三、教师引领,任课老师要加强“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相关学习,要更多地与学生家长沟通,要借一切机会帮助家长,主动为家长的家庭教育出主意想办法,要适时矫正家长教育的偏差,从而保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 一、引言 对于一个人来说,家庭教育将是其教育的开端与基础,在其出生之后,家庭将是其第一个所处环境,同时家庭作为个人同社会之间的桥梁,那么家庭的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因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就由此突出,其将是无可替代的。在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之中,曾明确的提出了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因此也就要求农村的家长要将家教理念树立正确,同时要尊重子女的意见,并且还要使其教育方法科学正确,要培养起孩子的良好习惯。那么因此对于监听教育的相关问题也就显得非常之突出。因此本文将着重对农村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其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进行分析,并针对此类问题作出一些较为合理的建议。 二、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 (一)家庭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过去的一些时间段里,因为社会节奏的极速加快,所以导致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而越来越快,对于这一点而言,其不单只是在城市得以体现,在农村亦是如此。在农村,一些家长常常因为忙于赚钱,因而也就使得孩子多是由家长双方的父母来带,自己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因而也就使得大多数家长同其子女之间常常是缺乏沟通及交流的,因而也就产生了一些问题。不过幸运的是在今日,大多数地区已经将原有的由孩子祖辈扶养孩子的现象已经得以改善,几乎都是由孩子父母来带孩子,但也随之便产生了一些问题,同时也就要求了孩子父母本身要具备很多的素养。(二)普遍关心孩子的学习。对于现下的很多农村家庭来说,其家长已经开始重视起了对于子女的教育,这当中也包括了启蒙教育。很多的年轻家长往往会在孩子三岁之前对孩子进行简单的教育,如识字、数数等等。而在三岁之后也通常是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将以前的那种只以吃和穿为主要目标,而忽略教学的情况。那么在孩子正式进入学校进行学习之后,很多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是重视的,去孩子对于课程知识的学习进度、作业完成情况等,且几乎都是竭尽所能的去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辅导。而除了上述的之外,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上也是投入了很多的资

家庭教育投资现状分析4页word

家庭教育投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受教育程度在提高子女品质、改善健康状况、提高消费者选择效率等方面的作用体现出来。同时,随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居民家庭教育投资观念不断加强,从整个社会到单个居民家庭都非常重视教育投入,当前家庭的普遍观念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因此,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家庭教育投资出现盲目、过度现象。 一、我国家庭教育投资的现状 1、家庭文化投入明显不足。目前广大家长在普遍重视对子女教育投资的大前提下,对家庭的文化投入和对子女时间精力的投入多被疏忽了。据我对衡阳城市居民家庭教育投入的抽样调查统计:家长每天在家看书读报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上的不足一半,两个小时以上的则只有5.1%,将近60%的家长从未参加过业余进修或自学,藏书量超过200本的家庭只占14.5%。试想一下,身处于文化沙漠,花朵们从何吸取健康成长必需的养料?教育包括教育者、教育措施和受教育者三个要素,忽视提高教育者的素质,缺乏对提高教育者素质的投资,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家庭教育投资效益的。家长作用为孩子的启蒙教师,提高其育人素质尤为重要。 2、智力投资过滥与德育投资不足并存。有些数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文化学习和智力开发的投资,忽视思想品德教育投资。他们认为,只要为子女提供足够的金钱,舒适的生活、学习条件,似乎就已经万事大吉了,很少去关心孩子的道德品质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有些家长甚至向子女保证,只要能好好学习就可以什么都不用管,包括整理个人内务,就连学

校组织的义务劳动都一律包办,从而造成了智力投资过滥与德育投资不足并存的局面。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极易导致子女不健全人格的形成,集中表现为缺少爱心、耐心,自私、不善于与他人交往、性格脆弱,缺少克服困难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抵御不健康习气的免疫力。现实中有许多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与家庭中忽视道德教育以及教育观念不当有很大的关联。 3、投资效果不明显。父母对于家庭教育的金钱投入,不可谓不是倾其所有,全情投入。但在广大家长普遍重视对子女教育金钱投入的大前提下,对家庭的文化投入和对子女时间精力的投入恰恰被疏忽了。很多家庭,花上?f元豪华装修,却没有一个像样的书房、书架;只要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父母自己却不读书、不看报,没有自己的成长目标;只要书本知识的学习,却无视生活中的学习、实践与创新,没有学习中的自我改变,与时俱进。而事实上,在孩子身心发展过程中,家长的文化投入和时间精力投入是何等重要。 二、改进家庭教育投资的对策 1、转变观念,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家长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正确认识子女教育投资问题。同时,还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科学的投资理论和方法,培养理性消费意识,减少决策当中的盲目性。其次,要客观看待子女的能力,提出适当的期望目标,不要用”揠苗助长”的方式盲目投入。要改变”家长制”作风,对子女的成长进行全方位关心,通过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了家长还应为子女的学习、成长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心理环境,不能一味地对他们施加压力,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变化、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思路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变化、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思路 摘要: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已有十余年,但各地实施素质教育的效果并不显著,尚未获得阶段性的突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农村家庭教育关系到农村孩子的未来,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搞好农村家庭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并指出了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综合素质教育机构教育投资 当前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自1997年国家教委发布《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至今,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已有十余年,但各地实施素质教育的效果并不显著,尚未得到阶段性的突破。 完整意义上的教育应该由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三部分共同组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效,农村人才的培养对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让农村家庭教育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作用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家庭教育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全人指导的终身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重视和优化家庭教育,不仅是社会繁荣与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完善个性、保健身心、使人享有快乐人生及家庭幸福的需要。随着国家加大了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力度,农村学校教育水平有所提高,条件有所改善,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随之提高,凸显了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质量往往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对父母天生有着特殊的信赖,他们往往把父母看成自己感情上的挚友、行为上的榜样、学习上的蒙师、生活上的参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观念、期望和教育方式等都对孩子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年来大量农村人口外出务工,使得农村家庭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始终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家庭教育现状分析与热点

初中阶段家庭教育现状分析与热点、难点研究 关上实验学校杨访 摘要 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父母的态度价值观、学习情况、教育方式及孩子青春期的具体问题几方面来看,都是喜忧参半。家长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家庭缺乏应有的学习氛围;在家长与子女的关系里,为数不少的孩子尊敬家长,但不能主动和家长谈心里话,或者关系一般;孩子独立性比较差,独立生活的能力很差,自己动手的能力很差;较为普遍的是,通常家长都过分地强调孩子的学习,而疏于其他的能力、品德的养成、素质的培养。鉴于以上几点,家长应家长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自己的性格、品德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努力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增强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试着和孩子成为朋友,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心理动态;除了让孩子学好文化知识外,也要注重他们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其品德、品性及动手劳动、独立生存的能力,使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 家庭教育,家长,影响,初中学生,初中 一、现状分析 以云南省调查问卷得到的结果分析来看,我省所调查的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父母的态度价值观、学习情况、教育方式及孩子青春期的具体问题几方面来看,都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家长和孩子在家里能够建立较亲密的家庭关系,家长对教育的态度有所改观,教育观念有所改变和提升,能够督促孩子的学业情况,并且能够形成较良好的沟通,了解孩子的青春期的心里发展情况及相关问题。然而,现阶段的家庭教育也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有的情况不容乐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家庭教育热点、难点研究 首先,从孩子所在的家庭情况来看,家长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家庭缺乏应有的学习氛围。家庭关系上整体趋于和睦,但大多数显示家长关心孩子不够,致使家长与子女的沟通交流较少。大部分家庭能够致使教育,也有少部分家长对教育关心较少,将更多的教育责任放到学校的肩上。家长的学历普遍较低,家长所受的教育少,文化底蕴差,反映在学生的学业情况上,就是孩子在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一半以上的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在家庭学习氛围中,可能由于平时工作较忙,大部分父母不看书,家里缺乏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的书籍,更别提针对孩子的教育情况,查看有关教育的书籍或者参加相关的讲座,因此孩子的成长的家庭环境非常不好。有的家长认为学习就该是老师的事,忽略的了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的主导地位,不善于积累和学习,对孩子的问题“一知半解”或“避重就轻”,使孩子感受不到家庭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其次,在家长与子女的关系里,为数不少的孩子尊敬家长,但不能主动和家长谈心里话,或者关系一般,尚能听从家长。只有很少的家长经常与孩子谈心,而有的家长很长时间才找孩子谈心一次。这样的情况,致使家长和孩子不能就孩子的学习、心理发展状态、品德习惯等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家庭民主的方式在所调查的家庭里急需重视,家长说教、严厉的形象存在于大多数家庭里,而且大多数家长会把自己的意志和价值观强加于孩子的身上,或者影响孩子的兴趣爱好,使孩子不能自由的发展。 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了解孩子,父母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是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误以为学习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有一大半的家长不经常检查孩子的作业,更不要说辅导孩子功课,问孩子学校里的事了。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所需要的是服从,根本没有与孩子沟通的意愿。 另外一点,问卷和现实的学校教育也反映出来,孩子独立性比较差,独立生活的能力很差,自己动手的能力很差。只有少部分的孩子会自己动手洗衣服,大部分依赖家长,并且很少承担家务活动。这样的情况致使很多孩子来到学校里轮到自己值日的时候,不能够承担起责任,或是劳动态度很差。家长重智育,轻德

家庭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

家庭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 作者:彭建兰来源:中国家庭教育录入:Admin 字体: 一、家庭教育现状 步入21世纪,我国家庭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二,家庭教育学术活动越来越活跃;三,亿万家长家庭教育实践越来越理性化。 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 2000年2月1日****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强调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要求家庭社会一起来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2000年3月2日岚清同志在学习贯彻****同志关于教育问题重要谈话报告会上强调“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工作。 2000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管理。 2001年10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多处提到家庭教育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002年5月全国妇联、教育部联合制定下发了《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明确提出了新世纪第一个五年家庭教育的任务、要求以及实施措施。 最近,中发〔2004〕8号文件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深刻分析了当前国外形势的新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明确了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同时,明确了各部门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具体职责和具体任

务。强调“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充分肯定了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党和政府对家教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国家教工作的逐步转向科学性提供了思想上的保证。 2.家庭教育学术活动越来越活跃 家庭教育学术动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从1998年始,每年一次。04年年会于2月19日-20日在召开,主题为“廿一世纪的亲职教育”。亲职教育就是怎样为人父母的教育,即为家长提供有关儿童青少年发展及子女教养的知识,以便父母扮演其适当角色的教育过程。 (2)家庭教育模式指导研讨会。家庭教育发展,要求家庭教育指导不仅限于家教知识、方法的一般性指导。它进一步要求家庭教育需按不同地区、不同水平、不同家长等情况进行分别指导,才能提高家教质量。03年2月24-25日,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家庭教育学会联合组织在召开“全国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研讨会”,在全国征集家庭教育指导模式论文209篇,选出近100篇论文作者参加研讨会,并编写完成全国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研讨会论文汇编。 (3)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于04年5月在召开首届《中国家庭教育论坛》。论坛上有来自、、天津、、、、、等地的十几名专家学者发言。专家们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家教现状及发展、家校合作、家教、流动人口家教研究、家校合作研究等家教前沿问题进行了探讨。 (4)十万家长点评家教案例。2003年它轰动了全国,它受到了国众多家教专家的好评,我国家教权威、师大学忠心教授说:“‘市开展的家庭教育案例点评活动,是家庭教育研究和指导过程中的一个创举。‘‘市十万家长点评案例活动”是由市教育局、市妇联、市广电

浅谈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及改善建议

浅谈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及改善建议

浅谈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及改善建议 普田乡中心小学吴加敏 当前农村,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家长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开发,然而一些农村家庭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着不少观点和行为上的盲点和误区,致使他们在进行教育时感到困难重重,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的质量,甚至阻碍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值得深思。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通过人际互动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向学习教育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多指父母对子女,长辈对晚辈的教育过程。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了家庭,它也随之产生了。这种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起,构成了人类所接受的全部教育。由于家庭教育是在家庭成员之间进行,这就决定了它的初始性、持久性和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的关系的亲密性,自然,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之大就不言而喻了。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终生受益,而不良的家庭教育自然也就贻误终生。现今的农村家庭教育,在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之后,有了不少的进步,为四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人才,但也有令人担心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观念存在较大偏差首先是家庭教育观念仍然比较陈旧落后。这主要表现在家长的养育观、教子观和成才观上。一些

家长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把教育子女的工作当作家庭私事,把教育孩子成材仅仅与孩子个人前途、家庭荣誉、幸福联系在一起,为国教子观念不强,为社会育才意识淡薄。而更多的农村家庭重分数教育、轻素质教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不论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只要自己创造的劳动为人类社会作出了贡献,就是“状元”,就是人才。而一些农村家长,不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对孩子期望过高,把考上大学作为孩子成材的衡量标准和唯一出路,只重视孩子的智力投资,忽视孩子的道德和人格培养;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能力锻炼和全面发展。将分数教育、择校教育放在首位,使得孩子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特别是家长忽视孩子早期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能促使孩子早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2、庭教育缺乏一致性,放任自流缺乏正确的诱导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前程灿烂辉煌,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改善,农村家长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教育孩子,但在教育孩子时,有时是父辈与祖辈,有时是爸爸和妈妈,由于他们的经历不同,心态各异,他们的想法、做法也缺乏一致性,从而使得家庭良好的教育效果难以达到。而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冲击,下岗后经商的,外出打工的家长不乏其人,为了经商,有些家长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与别人对商品价格讨价还价上,花在采购货物的旅途中,忙得饭也顾不上吃,觉也来不及睡,为了生计,有些家长终年在外打工,那里还有闲暇来教育孩子。于是,不少家长把孩子的教育抛置脑后。或直接甩给孩子大把的钞票,

2021年家庭教育之现状分析

轰轰烈烈的家访结束了,纵观我所家访的二十九个家庭,家庭教育可谓千差万别。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非常重视家庭教育 在家访中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学困生的家长不一定不重视家庭教育,但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家长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我们班王xx的妈妈为了培养孩子,竟然辞掉工作,一心一意在家照顾孩子。给孩子买的课外书她会提前看一遍,判断适不适合孩子看。结合孩子的爱好,她给孩子报了电子琴,孩子弹琴的水平大有长进。现在,她又给孩子报了素描。我不解地问“怎么想起让孩子学素描了呢?”她说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立体感,为将来学习立体几何作铺垫。 荆xx的家长对我教给孩子的学习方法了如指掌。预习三部曲,计时写作法,他们都非常赞同。以前孩子写日记都是先打一遍草稿再誊抄到日记本上。这种方法对于初学写作的孩子可以,但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就没有必要了。我教给他们可以简单列个提纲,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一气呵成。因为考试可用于写作文的时间也大抵如此。所以孩子在家看着时间写日记。家长看到孩子在短时间内能完成一篇精彩的日记,倍感欣慰。 还有刘xx、耿xx、张xx、王xx等孩子的家长对于如何教育孩子也是侃侃而谈,孩子也非常让家长省心。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孩子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被忽略的家庭教育 家长往往重视孩子的学习,却忽略了孩子性格的形成也源自于家庭教育。我从家长身上往往能看到孩子的影子。陈的妈妈每次见我都非常客气,检讨自己对孩子照顾不周,给我们添了麻烦。据我了解,家长忙着挣钱养家,双休日、节假日不是把孩子放到小饭桌就是把孩子反锁在家。孩子也如同家长般不自信,不善于表现自己。 我去陶子家家访时,孩子妈妈一人在家。陶xx在辅导班写完作业,孩子爸爸将孩子接回家后,先是在自己卧室里呆着,孩子妈妈召集家人坐在沙发上拍照,然后孩子爸爸又去了孩子卧室。我本来以为孩子不爱表现是因为不自信,看到孩子爸爸的表现,我恍然大悟。父子俩真是如出一辙,孩子起先也是回自己卧室,然后被妈妈叫出来,才端坐在沙发上…… 陈的妈妈非常健谈,陈说话也是一套一套的,似乎总有理由。邵的爸爸实在、质朴、爱笑,邵也是如此一孩子。 家长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最关键的还是身教。 三错误的家庭教育观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分析调查报告文献综述.pdf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文献综述 一、前言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受教育的起点。是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石。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强调, 家庭教育是对一个孩子全部教育中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但中国的家庭教育, 城市比农村重视, 城市比农村投入多, 这是中国家庭教育中最大的城乡差别。虽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地推进了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科技兴农、教育兴农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但是, 我国农村家庭教育基本上还处于真空状态,大多数地区的农村家庭教育还处在不重视、无人管的状态, 农村家庭教育理论研究薄弱、教育松散、层次低、效果差。随着我国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学生逐年增多, 农村家庭教育的滞后不仅对我国基础教育产生影响, 也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影响。因此, 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是提高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教育质量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查阅到的30多篇研究论文和学术专著,对我国农村家庭教育研究的主要理论观点和研究议题进行了归纳、概括和梳理,先进行简要分析,综述如下: 二、研究现状 (一)家庭教育的定义 对家庭教育的定义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地界定, 乃是因为这一概念直接涉及到家庭教育的理念问题, 如对家庭教育的目的、内容、过程等问题的正确理解。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 家庭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对于“家庭教育”的定义,目前有以下几种: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①关于家庭教育的解释是:“父母或其它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育。”这一定义明确地指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 自觉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 施教者是父母或其它年长者, 受教者是子女或其它年幼者。 家庭教育是父母或其它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儿童和青少年施行有日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影响活动。③ 骆风认为“家庭教育是关乎全社会的事情,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关心、爱护、帮助和启迪,能从各个方面促进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并且贯穿人的一生。”④这是对家庭教育概念认识的一个重大突破。④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一书认为,家庭教育包括父母教育子女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教育两个方面,其中主要方面是父母教育子女。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准越来越高 , 这就意味着 , 越来越多的打工者选择了举家迁徙的 发展起着独特作用,从而使家庭教育在学校、 家庭、 社会一体化 教育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校教育必须取得家庭教育的支持与 配合,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所以,要办好学校,要提升 外来人口子女整体素质, 必须注重其家庭教育情况的研究, 注重外来人口家庭教育指导 的实践与研究, 必须注重家校结合形 成合力的研究, 以期切实提升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为了了解流动 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现状, 有针对性的做好这些流动子女家庭教育 指导工作,我们展开了一个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现状调查。 、基本概况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选择雁园路小学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为调查对 象。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 80%。学校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 家校教育一向很重视。 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实际理解水平不 足,仅随机抽取了部分 4-6 年级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为调查对 象。 共发调查问卷 100 份,收回有效问卷 92 份。 2.调查内容: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特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家庭化”水 方式进入城市。 家庭教育因其自身的特点和功能, 会对孩子健康 必须

1)家庭基本情况:职业、收入情况、文化水平、经济状 况、住房条件、家庭人口等。 2)家庭基本条件:物质条件(如儿童读物、学习用品 等)、 时间安排(如与孩子一起活动、辅导孩子学习、让孩子自 由活动等)。 3)家庭教育期望目标、态度与具体要求。 4)家庭教育内容、方法、措施。 、调查结果与分析研究 在调查中我们看到绝大部分流动人口同住子女的家长已充 分理解到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重要性的作用, 意识到环境和 教育的差异, 会对孩子日后的智力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也 能理解到教育孩子是家校共同协作的事情。 但在调查中我们也看 到流动人口同住子女在家庭教育中存有诸多问题。 一) 、 流动人口同住子女家庭教育观点的现状 作的局限与生存压力的影响, 导致他们在对孩子的教育中, 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注重更多的是孩子知识水平的发展, 流动人口家长家庭教育意识与行为不一致, 对孩子的行为约束 则比较专制,二则显现放任自 流。 二)、流动人口同住子女家庭教育内容与方法的问题 流动人口子女家长教育观点存有着严重的功利思想, 受其工 更多 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身体好就是好学生。 另外,在调查中发现

小学生家庭教育资源的现状及思考.docx

小学生家庭教育资源的现状及思考 摘要: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如何,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家庭教育资源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学术理论界和教育界的重视。针对调查现状及问题分析,笔者提出了相关建议,明确加强家校联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小学生;家庭教育资源;亲子关系;家校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85-1 我国长期形成的普遍的家庭教育观念往往是,家长只负责督促孩子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准时上学不迟到,按要求参加家长会等等诸如此类的仅仅是配合学校教育的工作。随着我国全社会对教育的普遍关注以及家长素质的普遍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念己经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家长也逐渐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对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而不仅仅是根据老师的评价来评价孩子,都希望给孩子创设一个优良的家庭教育环境,来弥补学校教育的种种不足。同时,他们也逐渐关注孩子的综合素质,把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孩子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也是当前教育资源的一大改变。 一、家庭教育资源存在的问题 1.家庭环境仍需改进。 在很多家庭中,家长与孩子的亲密度较低,这导致有些孩子信任自己的老师多于信任自己的家长。这是由于现在家庭多是双职工家庭,很多父母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孩子做功课,导致与孩子的交流减少。 2.亲子关系缺少民主氛围。 众所周知,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家庭的和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提倡让家长与孩子成为朋友伙伴,而不仅仅是长辈与小辈的关系。这种思想的传播使得我们的家长意识到了孩子角色的双重性,一方面是子女,另一方面又是朋友。但接受并改变这种思想是需要过程的,因此很多家庭中还是会出现父母主导孩子的现象。 3.家长的传统观念有待改善。 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认为,学习的目标就是为了考得功名。然而事实是:文凭、学历只能证明你的学习程度和经历,只是说明你成为某种人才的可能性,并不能证明你的素质。你的素质如何,只能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现代心理学在研究人的发展时,分躯体发展、情感发展、道德发展和智力发展;在实际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只有把孩子当成一个整体的人的发展来看待,而不是只注重孩子在躯体、情感、道德和智力发展的某个方面,只有这样,孩子的素质才会提高,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我校地处农村,两校合并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家庭教育问题俞发突出。 基于农村的家长素质的特殊原因,给家校共同教育孩子提出了难题。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和反思,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村家庭教育主要存在几个问题。 我们学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现有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230人。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我们通过和学校7位班主任座谈,以及对10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据调查的统计资料显示:家长能正确、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有12人,占l0.1%;能经常关心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的,基本能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有31人,占28.9%:偶尔过问一下,家教方面有某些缺陷的有53人,占49.5%;根本不过问,家教方面缺失较多有11人,占10.2%。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家庭有如下特点: 1.家长的自身素质高,管理教育孩子水平强。 有些家庭,既有良好的传统家教影响,又能与时俱进,在对孩子进行家教时,渗透了现代家教理念。比如,三年级学生刘某,其父母均为高中毕业,尽管他们都在农村务农,但是对孩子教育管理能力较强,他们在满足孩子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能注重孩子从小自立自理能力的培养,注重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刘某的父母平时能经常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意见,他们在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的同时,还能适时给孩子一点挫折教育。 2.淳朴的家风,和谐的家庭关系。 这些家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家风严谨、淳朴,具有尊老爱幼,谦和礼让的好品德。他们对子女爱而不宠,严而不厉,孩子偶尔犯错,家长和风细雨。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在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里,这些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遇事互相谦让,学会了彬彬有礼,懂得了如何与人相处,懂得了如何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六年级学生毛家珍是个传统大家庭,上有祖父母,尊祖母八十高龄尚健在,下有兄妹三人。其父母是互敬互爱,遇事有商有量,从未红过脸;对老人是嘘寒问暖,孝顺备至;对子女是严格要求,耐心教育;与乡邻友好相处,哪家有喜事,少不了去热心帮忙。这种和谐的氛围造就了毛家珍乐观向上,谦和宽厚的好品质。

中国亲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亲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亲子阅读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不仅仅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健康人格的过程。在中国有很多家长由于各种原因,忽视了对孩子们的教育。中国亲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怎么写呢?下面是的中国亲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资料,欢迎阅读。 人民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常红)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开展中国儿童亲子教育现状大型公益调查,并于近日发布《xx年度中国亲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报告认为我们应警惕家庭教育中存在教育过度、教育异化问题,家长需要补上“爱”的教育这一课。家庭中的教育焦虑问题不可忽视,87%左右的家长承认自己有过焦虑情绪,其中近20%有中度焦虑。 调查发现,中国亲子教育状况有了进一步改善和发展,具体表现在:家长的民主意识、科学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家庭教育科学观念与方法的传播更加有效和多样化;家长更加注重儿童成长的全面性,特别是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家长的学习热情持续高涨;注重科学陪伴;关注亲子阅读;父亲参与度有所提高,等等。 调查也发现了亲子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许多家长不能正确理解“爱”的真谛,不自觉把成人的恐惧、贪婪、功利心当作“爱心”传输给孩子;育儿焦虑、教育过度现象依然存在;体现家族文化传承影响的“隧道效应”还比较明显,而家长对此往往没有清楚的意识等等。 报告认为,应警惕家庭教育中存在教育过度、教育异化问题。教育过度主要表现在过早、过多、过快地灌输知识;为孩子设定过高

的目标;过长占有孩子的玩耍时间;过密的言语和讲道理等。教育过度会造成教育异化。因为教育过度所引发的亲子冲突与家庭焦虑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社会问题,需要广大家庭深刻反省。 报告认为,在孩子进行玩耍、阅读、做功课、体育锻炼、交往、旅游、过生日或节假日等场合,家长的陪伴时间均有所增加,而妈妈的陪伴时间又明显高于爸爸;陪伴的功利性还比较明显。 报告指出,68.37%的家长选择了“理解、信任和欣赏孩子”。这个现象令人欣喜,但是在实践中,许多家长并不能够真正懂得和做到对孩子的理解、信任和欣赏。他们的“爱”里面隐藏了较多的功利性。这样的“爱”很容易转变为“恨”,恨铁不成钢。 报告指出,家庭中的教育焦虑问题不可忽视,87%左右的家长承认自己有过焦虑情绪,其中近20%有中度焦虑,近7%有严重焦虑。家长要重新回到平常心,重新找回教育规律。焦虑的家长、过度的教育,都是从外部向孩子强行灌输、施压,而没有唤醒孩子内在的“天然学校”,孩子的生命力逐渐变得僵硬,失去了灵性,失去了他“自己”的天性。 调查表明,约有一半的家庭重视亲子阅读,这是很好的趋势,但还是不够的。亲子阅读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不仅仅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更是深入情感世界,培养健康人格的过程。这对孩子是至关重要的。 报告认为,每个家庭都具有一条象征家族文化心理结构代际传承的“隧道”,会极大地影响到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与上一代人的

2019年整理--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

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 现状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颇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

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 其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 其二、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二)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具体表现为: 其一、代理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

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

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 现状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颇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激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激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其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激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激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激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激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

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激几天都没有笑容。 其二、舍得投资。不少激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激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二)“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激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激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具体表现为: 其一、“代理激”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激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其二、“心有余而力不足”。激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激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领导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家,不能说服家里的一个“宝贝”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激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所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劳动力的匮乏,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务工,而他们留守在家的子女已逐步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将子女寄养在亲戚或爷奶、外公外婆身边。使其成为留守儿童,同时,这些孩子大多受到长辈的溺爱。导致他们的思想品德较差,性格发展不健全,缺点比较多,感情也很脆弱。因此,如何加强对这些留守学生的管理,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如何关爱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刻不容缓的大问题,笔者对箐口小学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现状进行了专题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成长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 1 基本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发现:我校在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大多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这也说明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出之前都希望尽量地把孩子安顿好,但在对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等祖辈管理教育留守儿童的状况时,有50% 的人认为教育管理有些吃力,有50%的人认为“无所谓,基本不管” ,只要孩子有饭吃、有衣穿、有零用钱花就行了。况且,部分父母外出打工极少打电话回家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寄点生活费就行。长此以往,父母和孩子也会不自觉地疏远,亲子关系也得不到增强。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务工是支持的。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对目前的家庭生活比较满意,这与父母外出务工给农村家庭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收入直接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有90%的留守儿童认为“为了使全家的生活更好, 我支持他们外出务工” 。在“你最想对父母说什么”问题中,有41%的留守儿童选择“希望父母注意身体和人身安全,将来一定要报答他们” ,25%的留守儿童“希望父母能回来,一家团聚” 。还有38%的儿童“回不回来无所谓,有钱寄回来就行。”从调查中,我发现留守儿童并不希望父母外出打工,原因有:希望合家团聚,渴望父母的关怀与温暖;与父母缺乏心灵沟通;学习需要父母的辅导;觉得父母在外务工太苦、太累、不安全等等;也有的孩子表达了他们因父母不在家而遭受歧视、心里孤独、寂寞的感受。这些孩子是懂事的,他们对父母的理解和关心是其他同龄人所不能体会到的。而支持父母外出务工的儿童心里则更多是:没有父母在身边,自由得很,还有钱供自己支配。的确,父母不在身边也确实给这些孩子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2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来自父母的爱匮乏 从调查中,我发现,尽管有85%的外出务工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但仍有9%的父母半年以上联系一次,有6%左右的父母一年基本上不与孩子联系。85%的外出父母一年返家一次,且都是年边回来的父母开春种上庄稼后再走,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的。由于父母务工流动性大、时间15%年初又走,只有. 长,给孩子的父爱或母爱严重缺失,家庭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致使大多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性格软弱无助,缺乏自信、孤独寂寞、逆反心理严重、缺乏沟通,对长辈的教育产生抵触,甚至与之对抗。调查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有16%的留守儿童认为与父母的感情越来越淡薄。而70%以上的儿童不愿接受代养人教育。有些在外务工父母为提高孩子的生活水平和学习条件,经常给家里寄钱、寄物,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花钱没有计划,存在乱花钱的状况,这很不利于学校对孩子进行艰苦奋斗的思想品德教育。另外,还有些家长在认识上产生偏差:认为不管学历高低,将来都要外出打工。因而在多数家长中形成一股“读书无用论” 的歪风,他们对孩子的学习置若罔闻,任由孩子的学习“自生自灭”,只要混到初中毕业就可出去打工。 隔代教育、代养教育力不从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为了发家致富,很多年轻夫妇到外地打工挣钱,他们将子女寄养在亲戚或祖父母、外祖父母身边。可他们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世界观、价值观往往与现实社会有一定的差距,教育子女就必然产生很多误差。如: ⑴不问青红皂白,孩子有求祖辈必应。我班有一位学生叫郎军,父母离婚后,母亲改嫁他方,父亲外出打工,他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着,但独自住,平时爷爷奶奶各忙各的,任由孩子怎么着就怎么着。孩子说什么就依他什么。我们开始不知道,经过家访才明白,孩子最缺的就是家庭教育。爷爷奶奶在生活上用物质的全部满足代替对孩子的全面教育。眼下,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孩子们的生活需求也跟着增大了,爷爷奶奶对孩子们的生活需求总是无条件的满足,甚至明知孩子的要求是无理的,也不加以阻止,因为他们总想给孙辈最甜美的生活,因而加倍地在孩子们身上倾注溺爱之情。这种溺爱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就如郎军同学,他学习特不用功,以玩为乐,根本无心学习。对老师的教育是关闭的,有时还与老师的教育背道而驰,对这样的孩子,需要倾注的心血可想而知。满足他越多,他越不满足,离长辈的要求相去甚远,对他们的物质满足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起推波助澜之势。这种一味的满足,久而久之,会致使孩子缺乏生活的独立能力,缺乏心理的受挫能力,将来走出社会,他在生活的急流中可能摇摇欲坠。 ⑵“望子成龙”心意过高而又不切实际。在心理上,老一辈对孩子都是望子成龙的,不能实事求是地看待孩子,总认为自己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