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学经典师德

国学经典师德

国学经典师德
国学经典师德

前言:教师幸福是以教师为职业的人在教育生涯中积极创造和享用幸福资源,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的一种心性能力。

一种基于师德的心性能力

教师幸福是以教师为职业的人在教育生涯中积极创造和享用幸福资源,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的一种心性能力。广义的教师幸福能力包括教师幸福的技术性能力(如良好的知识结构、高超的教育能力、审美的素养)和狭义的以德性能力为灵魂的主体心性能力。狭义的教师幸福能力主要是指教师的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品味人生意义的价值生活的能力,是教师实现幸福人生的德性能力。教师幸福“首先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精神品位和德性”。教师幸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首先是一种价值生活的能力,是一种德性能力。若以现代经济管理学的“木桶理论”来描述教师幸福的主体条件,用木桶容量隐喻整体的教师幸福能力,那么教师幸福的所有技术性能力均可算作桶帮,而桶底则是德性能力。桶底不结实,桶帮再高也无法承载幸福之水。从这个意义上说,狭义的幸福能力也即德性能力是教师幸福的心性基础。

一、师德:德性与师性的契合

(一)师德是教师道德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

“我国现行的伦理学教科书一般都将道德定位为一种‘规范’,认为它是

‘行为规范的总和’。这样的道德界定被称之为‘规范说’或‘社会规范说’。”[2]受道德“规范说”的影响,教师道德也大都被界定为一种“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现有的师德专著或教材在内容编排都把“师德规范”作为主体,有些通篇讲的就是师德规范,师德规范成了师德的代名词;任顺元的《师德概论》(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中小学师德问题的专著,该书把师德定义为“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然而,“道德的基本定位是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2]师德的本义和内涵亦指教师的一种品质和德性,而它作为一种衍生形式才是社会规范——一种社会道德要求和评价标准。把师德定位为教师的一种品性,可称之为“品性说”或“主体品性说”。人们往往容易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把师德理解为一种社会规范,忽视了它本来是指教师(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马克思曾经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3]“规范说”之所以发生基本定位上的偏颇,正是犯了旧唯物主义的毛病,对师德只是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没有把它放到作为教师的实践活动中去理解。因而,势必导致“道德本体失缺症”,也即“道德评价对象失缺症”。

(二)师德作为一种品性,在本质内涵上是主体德性与师性的契合

德性是师德的根基,不仅具有伦理学意义,更具有本体论意义,本体论意义上的德性是指万事万物的本源,是一种具有统驭、推动、导航作用的生命力量,是主体人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内在动力源泉。师性是在教师德性的基础上的职业定向和提升,师性可以近似地指称师德的职业性,师性以职业

性为基本属性并派生出示范性、教育性等特性。德性与师性的契合是指师德“普遍的公民性与特殊的教师职业性的统一”,“是教师做人的本色素质与充当教师的角色素质的统一”[4]。“契合”一词意在表达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涵蕴的关系。撇开师性讲德性,则抹杀了师德的职业性;撇开德性讲师性,则掏空了师德的根基,师性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德性层面,师德呈现出以下重要特性: (1)生命性。教师道德是教师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所具有的优越的生命潜质,这种潜质不管来源于外在教化还是内心修悟,都以服从和服务于个体生命的提升和完满为最高准则。所有强制的、与个体生命价值相违抗的外部律令,尽管可以在特定情境中迫使主体接受,但难以着生

于主体内心,融于主体的生命潜质。(2)个体性。教师所处身的道德环境(也即德性的外部来源)大致相同,并承担着相似的社会道德角色,在规范和法则的意义上,师德是一种普适的要求;但由于个体心灵的独特性,在德性的意义上,师德的最终承载者只能是教师个体,师德是一种具有鲜明的个体独特性、差异性和偶在性的个性化道德秉性。(3)内在性。叔本华曾经指出,“具有真正道德价值的行为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它完全是内在的,因此不太明显”[5]。如果把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客观规定性(职业要求、规范等)称作为师之道,即师道,那么,德性层面的师德则指教师通过教育培训以及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自我体验与修养而内化师道所形

成和获得的个体性的自觉自愿的品质,是教师满足生存、发展需要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质素。师道是外在的、他律的、强制性的应然规约;而教师德性是内在的、自律的、自愿性的已然或实然存在,是内在于主体心灵的品性,是对师道的内化和超越。

在师性层面,师德呈现出以下重要特性: (1)职业性。师德是特定社会阶层的成员———教师———后天习得的职业品质,相对于其他形态的社会道德,师德

的习得途径和调节的关系范围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即主要是来源和施用于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活动之中。师德可以理解为“师”化的道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通常把师德等同于教师职业道德。(2)示范性。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化育社会,教师德性素养和德行能力是社会整体道德和各个行业的职业道德的重要影响源和参照系。我国传统文化对教师寄予了很高的道德期望和要求,“师者人之模范也”、“德为人先、行为世范”、“为人师表”等词条以及繁多的关于教师道德形象的文化隐喻构成了数千年来对教师师性的经典解读:师德的示范性、崇高性是体现教师师性的本质内涵。我国的教师教育一直被称为“师范教

育”,“人类道德实践的历史也证明,历代的师德总是处在当时社会道德的最高

水平,对社会道德的传播和发展起着桥梁作用”[6]。(3)教育性。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师德的职业性又集中体现为它的教育性。师德不仅具有个体享用功能,而且更突出地承担了育人化俗的社会教化功能。功能实则属性的别称,师德的教化功能或属性是对教师德性的重要提升,是对德性层面的师德的个体性、生命性、内在性的“师”化和超越。师德的教育性既是一种目的属性,即为教师的职业目的

所规定,也是一种工具属性,即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资源和凭借,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师德:教师幸福的心性基础

(一)德性与幸福的内在统一

亚里士多德最早完整地论述了“德福一致”思想,给出了关于幸福的两个著名论断:“幸福即是某种德性”,“幸福即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7]伊壁鸠鲁将伦理学规定为“达到幸福的科学”,费尔巴哈进一步提出“道德的原则是幸福”。功利主义伦理学家密尔认为,道德之所以必要就在于它能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道德就是保护人们利益,达到“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的工具和手段[8]。我国也有着“德福一致”的思想传统,《说文解字》写道:“德者,得也”,意即有德之人必有所得,有德之人才是有福之人。道德以幸福为目的,又是达到幸福的必要手段。幸福能力通过道德修养而铸就,幸福通过道德生活而获得,道德生活使我们分享幸福成为可能。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德无福”、“缺德享福”的现象。东汉时期的王充在《论衡?福虚》中列陈了足够的德福矛盾的例子:“尧舜不赐年,桀纣不夭死”,秦穆公“有娱乱之行,天赐之年”,晋文公“有德惠之操,天夺其命”。德福矛盾的现象是否构成对德福一致关系的否定呢?还得深入现象背后去寻找答案。显然,影响幸福实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德与福的必然联系可能被加进许多偶然性因素,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德福矛盾的现象。由主体德性之外的其他因素(如智能因素,偶然性因素)造成的德福矛盾,充其量只能说明德性不是幸福的充要条件,而不能佐证德性对于幸福是非必要的甚至是相冲突的。人们往往带着对充要条件的期盼心态,以苛求的眼光来看待必要条件,在一项条件达不到既必要又充分的要求的时候,就容易走向彻底否定这项条件的反面,形成“非充要即非必要”的思维误区。德性对于幸福不是万能的,但无德或缺德之人则由于缺乏创造和享用幸福的心性基础,丧失了主体幸福能力,因而没有幸福可言。

因此,德性与幸福的矛盾只是现象层面的,德福矛盾现象具有多因素性,据此否定德福一致则陷入了以现象代本质和简单归因的逻辑困境。

“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9]在麦金太尔看来,外在利益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通过实践努力可获得的权势、地位或金钱;而内在利益则是指某种实践本身内在所具有的,除了这种实践活动,任何其他类型的活动不可能获得的利益,比如内心充实感。德性之拥有和践行一方面遵循“按德分配”的社会利益分配原则,通过调节、规范人的生活实践使主体顺利获得外在利益;另一方面还在于通过道德实践的内在利益的获得使人领悟生活的意义,走向幸福人生。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下,主体能达到的幸福境界取决于以主体内在德性为灵魂的幸福能力。正如石里克所说,“我们的陈述显然不能断言德行能保证快乐的生活,而只能说,善行导致在生活所给定的外部条件下可能达到的幸

福”[10]。从总体上说,德福一致具有必然性,统计共时态的人群大多数情况和历时态的历史概率,德性与幸福是基本一致的。从精神性幸福的角度来看,德与福具

有同一性,孔子所言“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说明德性本身具有自我肯定、自我实现和超越牺牲的性质。从人的终极追求上讲,与幸福一样,德性本身就可以成为人生的追求目标,以德性为目标的目标本身具有自足性和终极性。“如果生命离开德性的润泽,宇宙即蹈于虚空和诞妄……一个没有德性的人根本就无法获得幸福。与此同时,一个幸福的人就不可能没有德性。”[11]

(二)师德是实现教师幸福必备的心性条件

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加完善的事业。教师的职业生活过程既是一个育人的过程,也是一个育己的过程;既是一个成人的过程,也是一个成己的过程。教师既要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从业者,又要成为个体生命特质不断丰富的独特自我,成为拥有幸福人生的人。教师要想成就学生,必须首先成就自己,要想当好一名教师,首先得做好一个普通的人,两者在价值目的上是内在统一的。无论是成人还是成己,师德都是必需的和首要的心性条件。

作为职业人,教师的首要职责是育人成人,教育的成功和职业理想的实现是

教师幸福的重要源泉。“德性具有实践的品格,德性的履行是一种实践,是产生巨大外在价值的根据”。“德性的力量也就是把责任的‘应该’转变成‘现实的力量’,在自己的社会角色中,履行自己的职责,去尽自己的职守。”[11]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师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对学生心灵的成长、教育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是激励教师从敬业走向乐业的动力性因素。一个师德素养低下的教师,既不能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的道德成长和智能成长,在事务的层次上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做到敬业履职;也难以创造性地提升自己教育生活的品位,美化和魅化自己的职业生活,在审美的层次上享

用教育生活之美,做到乐业忘我。

作为生命个体的人,教师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师德作为教师追寻人生幸福的一种德性能力,不仅解答教师面对职业的问题,而且解答教师面

对个体人生的问题。人生意义的领悟、价值情感的体验、生命境界的拓展和生命过程的润泽是教师幸福生活的本质内涵。教师幸福感的获得,必须有教师德性的引导和支撑。在化解职业压力、发掘教育之美、超越“教育工匠”境遇、拓展人生境界的过程中,师德成了教师不可或缺的心性基础和内在力量。实践表明,丰厚的报酬、精湛的教学技艺,不一定能让教师感到幸福,相反,职业倦怠、寻思跳槽的现象恰恰发生在不少薪水高、业务强的教师身上。可见,教师幸福是一种与教师德性紧密相关的主体能力,德性能力的缺席成了制约教师幸福能力发展的瓶颈。师德的创生意义在于,它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和创造幸福人生的根本动力源泉。在这个意义上,师德修养和教师德性成长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幸福能力提升的过程。

三、教师幸福的德性涵蕴

探讨教师幸福的德性涵蕴,即是从教师德性的角度解读教师幸福,是以幸福

为指引的德性要求和以德性为灵魂的幸福追求的统一。必须说明的是,这里的“德性”不是区别于“师性”的概念,而是与“德行”相对的概念,是指主体内

在的道德品性。那么,幸福能力强的教师可能具有哪些基本的道德品性呢?

(一)具有以教育为乐的职业境界,热爱教育生活

杨启亮教授曾经把教师的职业境界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把教育看成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要求;二是把教育看作出于职业责任的活动;三是把教育看作出于职业良心的活动;四是把教育活动当作幸福体验。按照这种划分,四个层次分别对应着敬业、勤业、精业和乐业四种境界,前两种是他律层次,后两种是自律层次。敬业可以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勤业可以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精业可以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教师,而只有乐业才能成为一名幸福的教师。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把教育当作幸福的活动,以教育为乐。

教育是能够承载起从业者较高幸福期待的职业。教育以人的幸福为目的,而“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12]。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富有情感的人,教师的劳动成果也在人的身上凝结和体现,教师付出的劳动和情感,将会在学生身上增值,并以尊敬老师、报答师恩、贡献社会等方式源源不断地回报给教师。因此,教师能从职业中获得任何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精神报偿。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情感交融、心灵放飞的过程,教育是一个富于情感和诗意的职业。教育的“多情”和诗意,常常给置身其中的人以强烈而持久的幸福体验。教育是一个需要奉献的职业,而奉献也是教师获取幸福的方式。人的社会性也决定了人的活动的奉献性,奉献不等于自我贬损和牺牲,奉献不仅是社会和职业的需要,更是主体力量的展示和确证,是主体的内在需要。在德福一致的原则下,奉献以自愿付出的方式收获幸福,教师正是在奉献中拓展了自己的意义空间和生命内涵,教师生命在千万个学生乃至整个民族的生命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以教育为乐不是一种外在评价,而是行为主体的内在体验和执着追求、乐此不疲的精神,是内化于个体心灵的一种德性。只有与人的内在情感体验相联系的活动才具有坚实的基础和持久的动力,以教育为乐是实现教师幸福乃至教育幸福的动力源泉。孔子毕生诲人不倦,似痴似狂,成就了“万世师表”;孟子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人生幸事,被尊为“亚圣”。于漪、魏书生等当代名师,无不表现出对教育的热爱,无不以教育为乐、以教育为福。以教育为乐的教师,才会不断挖掘教育生活的内在魅力,不断引发教育生活的诗意,把教育中的所有人引向对诗意人生的超越之途,引向幸福的人生。以教育为乐的教师,才会始终保持对教育的珍爱和激情,从内心里把教书育人当作生活的“第一需要”,当作不可或缺的生命元素,自觉自愿地面对所有的挑战和困惑,在教育天地里投入自己的全部才情和心血,尽情释放自己的生命能量。

以教育为乐,表现为对自己的职业选择的悦纳和对教育生活的热爱。热爱教育生活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热爱学生。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是架构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育成功的基石。爱可以弥补教育才能的不足,使教师的影响长久地保存在学生的心中。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乐于奉献、积极工作,才能真正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生命价值,才会逼近教育的真谛,获得教育的成功。热爱学生不是仅仅热爱某个、某些学生,而是要热爱每一个学生;不仅要关心爱护他们,而且要辩证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和扬弃他们的闪光点和不足。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会转化成强大的教育力量,这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又会转化成学生对教师的爱回报给教师,由此师生间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幸福场。从而,教育成了一种享受,成了师生共同探索真理、体味幸福

的世界。只有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才能真正体味当教师的快乐,才能把教育职业真正当成追求幸福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师爱是一种与教师幸福高度相关的德性能力。

(二)具有健全的主体意识和合理的内在尺度,能够自主地把握自己的人生幸福

“每个人都不是先行被规定的伦理对象,而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个体生存建立在自主的、源自自身内在的道德律令之上。”[13]个体的幸福主要不是看它是否符合别人的、成熟了的、权威的或大多数人的幸福标准,而是看它是否与他个人的发展阶段、生活经验相适应,是否与主体内在的幸福尺度相符合。幸福能力作为一种内在的主体能力,集中体现为主体自主把握个体人生幸福的能力,它的增长有赖于主体意识的发展和内在尺度的形成。

从哲学的本体论来看,主体是指事物的属性、关系、运动变化的承担者和载体;从认识论来看,主体是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主体意识是对自身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健全的主体意识是自信自主意识与批判意识的统一,是权利意识与责任意识的统一,是个性意识与类意识的统一。主体内在尺度是主体意识的凝结,健全的主体意识体现在合理的内在尺度之中。

一个幸福的教师,首先是一个有自信品质和自觉自主能力的人。他(她)能够清醒地意识到个体自我的独特性和生命力量,积极维护自己的生命价值和尊严,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主体目的,并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能动的实践努力来实现主体目的。他(她)深知幸福不是等来的要来的,而是在能动实践中收获的。一个幸福的教师,必然是具有属我的价值标准和强大的内心根基的人。他(她)有一个明确的合符人本质的人生目的,能够对自己的生活作出独立而合理的评价,对个体人生进行积极的期待和规划,而不是人云亦云地听命于他人或环境。他(她)确知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真实的幸福,并能自觉地使自我个体的幸福与社会总体的福祉趋于一致,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为更多的人的幸福创造条件。一个幸福的教师,还必须是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与批判,使自己的内在尺度与外在环境相适的人。他(她)珍爱和保护自己的个性和自由,但又能在一定环境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个性,把握好个体自由的边界。他(她)不是外部规范的奴隶,但并不漠视或者敌视规范,而是善于把基本的师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内在准则。

(三)具有创造的激情和能力,能够在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中确证和发展自己的本质力量

人总是力求创造新的生活,创造新的存在状况,使自己在人的规定性上不断地得到充实和丰富。创造是主体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内在精神力量和基本的生存方式,创造性是人性的基本内涵。如果说自由自主是幸福的基本前提,那么创造则是幸福的根本内容。有意义的生活也就必须是创造性的,幸福只能来自创造性的生活。

教育是一个富含创造的过程。教育过程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教师身上,教育情境的营造、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育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教育机智和智慧的酝酿、教育理念的升华,无不闪耀着创造的光辉。教育也是一个呼唤创造的过程。教育面对的是具有丰富情感和复杂心灵世界的人,教育永远都在面对由各种不确定性构成的新的情境,教师的每一步行动都意味着创造。惟有创造,教师才能应对教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与挑战,提高教育效能感,在教育活动中确证和发展自己的本质力量。惟有创造,教师才能跳出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超越庸常的教育事务,深入到教育生活之中,体味教育生活的意义和情趣,向着新的生活境界不断跃升。

一个幸福的教师,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创造愿望和旺盛的创造激情。在创造激情的驱使下,教师敢于突破陈规,勇于挑战权威,不断追求教育的理想境界和教育生活的意义,真正摆脱对庸常事务的简单重复,并积极引导学生创造精神的发展。一个幸福的教师,必然具有出色的创造能力。问题意识是创造能力的核心,教师的创造能力突出地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情境中发现问题的敏锐性。正如第斯多惠所说,“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不仅通过“解惑”,而且通过“生惑”获得意义和价值感,体验教育之乐。

《国学智慧与师德修养》心得

《国学智慧与师德修养》学习心得 12号8日,学校为全体教师举办“国学智慧与师德修养”为专题的精彩的讲座。主讲嘉宾为肇庆学院文学院的陈明华教授。 陈明华教授分别从以古鉴今,启迪人生;拓展学识,净化心灵;丰富感情,提高能力;何为国学;为什么学习、弘扬、复兴方面向我们教师们讲解国学与师德师风建设。他博古通今,旁征博引,用唱、读、讲、传等方式将原来燥乏味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讲得声情并茂,让教师们耳目一新。 本次讲座,主要分四个方面来展开此次的讲座。在讲座过程中,不断地引用经典国学来开拓我们的知识面,净化我们的心灵。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最有价值的文化精髓,我们作为中华儿女应该传承下去,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好教书育人,同时还要传承传统文化。《论语》是我最喜欢的经典之一,古人都说“半篇论语打天下”,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陈明华教授在本次讲座中也详细地讲解了有关国学知识,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面对学习,如何做人的道理。何况我们是教师呢?同时引用了苏东坡等人的经典来诠释。特别针对古诗文,陈明华教授教会了我们一个好办法,就是用熟悉的歌曲旋律来配合古诗文的词进行歌唱,不仅唱的津津有味,而且很容易让大家记住古诗文的词,真是一举两得的事,使原来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的古典国学知识用歌曲的方式来表达出来。通过此次的讲座,可以看出陈明华教授是一个对自己自尊、自爱、自信、对他人宽容、幽默、智慧;对事业的

投入无怨无悔。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幸福的教师呢? 首先,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其次,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 第三,要懂得研究教学。把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应把研究教材、教学当成提高自己素质的必走之路,应把教学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体现。 其实,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是精神的“传道士”,必须拥有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社会,这与我们的幸福“鱼水情深”。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 我想,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是来源于平凡、忙碌而又充实的每一天。这也许正是所谓天长地久的幸福吧!那么,我也会说我爱教师这个职业,我也会为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贡献毕生的精力。

阅读经典国学感悟

阅读经典国学感悟 “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有幸学过《国学经典》之后令人博雅情趣,开阔视野。读的是中华文化精品,领略的 是人类文化精华,重温的是文化精髓,坚定的是中华复兴的信念。 虽然里面节选的一些经典名著各篇的经典段落语句,但读过之后有 一种想读原文原篇的欲望。 该书中《论语》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 于掌。”《荀子》中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务焉。”等等,都是家喻户晓,耳熟 能详的经典语句。有的名著,在学生时代老师已讲解过,由于当时 未认真理解记忆,许多知识已忘记得差不多了,但学习《国学经典》之后又让我重温了这些名著名篇,更让我去较深入了解了与之相关 的内容。 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 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 国家。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中国的 传统文化观念。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包括了医学、戏剧、 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 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 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 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于是我找出《四书》认真阅读,了解到在南宋光宗绍熙元年,著名理学家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 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四书》不仅保存了儒家 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了早期儒学的轨迹,蕴含了儒家思想的

国学智慧与师德修养心得

《国学智慧与师德修养》学习心得12号8日,学校为全体教师举办“国学智慧与师德修养”为专题的精彩的讲座。主讲嘉宾为肇庆学院文学院的陈明华教授。 陈明华教授分别从以古鉴今,启迪人生;拓展学识,净化心灵;丰富感情,提高能力;何为国学;为什么学习、弘扬、复兴方面向我们教师们讲解国学与师德师风建设。他博古通今,旁征博引,用唱、读、讲、传等方式将原来燥乏味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讲得声情并茂,让教师们耳目一新。 本次讲座,主要分四个方面来展开此次的讲座。在讲座过程中,不断地引用经典国学来开拓我们的知识面,净化我们的心灵。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最有价值的文化精髓,我们作为中华儿女应该传承下去,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好教书育人,同时还要传承传统文化。《论语》是我最喜欢的经典之一,古人都说“半篇论语打天下”,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陈明华教授在本次讲座中也详细地讲解了有关国学知识,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面对学习,如何做人的道理。何况我们是教师呢?同时引用了苏东坡等人的经典来诠释。特别针对古诗文,陈明华教授教会了我们一个好办法,就是用熟悉的歌曲旋律来配合古诗文的词进行歌唱,不仅唱的津津有味,而且很容易让大家记住古诗文的词,真是一举两得的事,使原来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的古典国学知识用歌曲的方式来表达出来。通过此次的讲座,可以看出陈明华教授是一个对自己自尊、自爱、自信、对他人宽容、幽默、智慧;对事业的投入无怨无悔。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幸福的教师呢? 首先,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其次,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 第三,要懂得研究教学。把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应把研究教材、教学当成提高自己素质的必走之路,应把教学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体现。 其实,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是精神的“传道士”,必须拥有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社会,这与我们的幸福“鱼水情深”。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 我想,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是来源于平凡、忙碌而又充实的每一天。这也许正是所谓天长地久的幸福吧!那么,我也会说我爱教师这个职业,我也会为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贡献毕生的精力。

师德修养(答案版)讲解学习

小学教师综合素质业务考试之师德修养 一、基本概念、常识的识记及基本价值判断(题型含填空、选择、判断)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最早颁发的时间是(1991 )年。 2、对于教师职业道德,我国当前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3、良好的师德,核心就是三个方面的要求,即:(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4、何为“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身高尚 的道德素养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美化学生的心灵,造就学生良好的道德品 质。) 5、“万世师表”指的是(孔夫子) 6、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广博精深的科学文化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 7、“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的意思是(管教又管导) 8、“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9、“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说的,其要义是(为人师表)。 10、(教师)就是活生生的教科书。 11、(师德)总是处于当时社会道德的最高水准上,(公德)是做人的基础。 12、(道德)在社会秩序维持中起主导作用。(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命令,道德是主体的自我立法。 13、教师行为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14、(职业性与生命性)的统一,是教师职业的根本特点,也是教师职业道 德问题的起点。 15、(叶澜)教授说:“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完善的职业”。 16、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17、(师爱)是师德修养的灵魂,但(爱)是手段不是目的。 18、师爱的特点具有:(广泛性)、(无私性)、(教育性)。 19、师爱的表现是:(始于对学生的了解)、(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寄希望于学生)。 20、师爱的作用:(师之为师的根本)、(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师生共同追求进步的动力、教育发展的助推器。 21、(课堂教学),即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途径。 22、德国心理学家端林曾把教师分为六种类型。(P110—111)。 (偏于宗教意识型)、(偏于艺术意识型)、(偏于理论意识型)、(偏于社会意识型)、(偏于经济意识型)、(偏于政治意识型) 23、课堂的六个显著特点是:(多面性)、(共时性)、(不可预料性)、(直接性)、公开性、历史性。 24、(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基础,是实现教师职业责任的保证。 25、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要经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一) 在学习第三模块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孔子与儒家思想》《老子与道德经》《唐宋诗词》《红楼梦与红学》等七部国学经典,虽然学习时间不长、断断续续,但觉着收获很多。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证明,也是每一个中国人 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园长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现根据个人学习情况谈两 点体会: 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身素养 经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启迪思想,开阔文化视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 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自己知道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作为园长,我们除了在能力、知识方面外,还应注重自己的表率作用。一个园长的权威,说到底就是"权 力+人格"。尽管园长不是官,是教育家,是学者,但是园长要想管理好幼儿园, 就要真正地为教职工办实事,善于听取来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 二、学习国学可以提升幼儿园的管理水平 “入则孝,出则弟”。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首先应该 具备的品质。为此,我镇组织了对幼儿进行爱心、孝心教育的活动。包括听父母 的话,尊敬父母和其他长辈,关心体贴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劳动,珍惜父母的劳 动成果,热爱学习,与家人共同创造和谐快乐的生活。 首先制定了幼儿文明礼貌、爱心、孝心细则,并发放到家长手中,让孩子在

园在家对照执行。其次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营造“孝”的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 化建设,提供与教育相适应的,具有“孝”文化特色的、富有童趣的室内外环境,形成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氛围。三是围绕“孝心献给父母”进行 了一系列德育活动。 (1)利用重大节日、生日音乐会等举行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对幼儿进行感 恩教育。 (2)要求幼儿在一周内听一个“孝”的故事、“爱”的歌曲、“为父母做一 项洗刷家务”、“帮父母做一种农活”、“给父母做一回健康服务”等。使幼儿 学有榜样,爱有行动,真实的感受父母养育之恩,有效的培养孩子关爱家庭、孝 敬父母的优良品质。 (3)做小小“孝子”。组织幼儿开展“我自己进教室”、“我是妈妈的小乖乖”等幼儿活动,让幼儿通过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形式,学会孝敬爸爸妈妈,养成良好的习惯。 (4)评“孝”星。通过一定阶段的活动后,组织幼儿及家长召开家园联谊会,由教师、家长、幼儿沟通参与为每个幼儿以打星的方式评出最佳“孝”星,进行 表彰奖励。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学习国学的心得体会5篇心得体会,学习心得学习了国学经典后,我认为还 可以在我们的活动中加入经典诵读,如《弟子规》《唐宋诗词》《三字经》等适合幼儿诵读的经典;其次让我们的环境与经典对话,收集有关宣传资料、图片、布 置幼儿园的环境、氛围;三是利用传统节日对幼儿进行渗透教育。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个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各地风 俗习惯等内容,让幼儿在接受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个性品质,促进幼儿园特色办园。

国学师德

前言:教师幸福是以教师为职业的人在教育生涯中积极创造和享用幸福资源,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的一种心性能力。 一种基于师德的心性能力 教师幸福是以教师为职业的人在教育生涯中积极创造和享用幸福资源,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的一种心性能力。广义的教师幸福能力包括教师幸福的技术性能力(如良好的知识结构、高超的教育能力、审美的素养)和狭义的以德性能力为灵魂的主体心性能力。狭义的教师幸福能力主要是指教师的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品味人生意义的价值生活的能力,是教师实现幸福人生的德性能力。教师幸福“首先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精神品位和德性”。教师幸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首先是一种价值生活的能力,是一种德性能力。若以现代经济管理学的“木桶理论”来描述教师幸福的主体条件,用木桶容量隐喻整体的教师幸福能力,那么教师幸福的所有技术性能力均可算作桶帮,而桶底则是德性能力。桶底不结实,桶帮再高也无法承载幸福之水。从这个意义上说,狭义的幸福能力也即德性能力是教师幸福的心性基础。 一、师德:德性与师性的契合 (一)师德是教师道德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 “我国现行的伦理学教科书一般都将道德定位为一种‘规范’,认为它是‘行为规范的总和’。这样的道德界定被称之为‘规范说’或‘社会规范说’。”[2]受道德“规范说”的影响,教师道德也大都被界定为一种“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现有的师德专着或教材在内容编排都把“师德规范”作为主体,有些通篇讲的就是师德规范,师德规范成了师德的代名词;任顺元的《师德概论》(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中小学师德问题的

高校国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校国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要]高校国学教育对于高校发展来说,有引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民族精神、传承和谐信念、构建国民教育体系和补充现代教育的重要意义。将优秀国学内容——经、史、子、集等分为儒家经典、史学经典、诸子经典和文学经典四个课程模块,并配合社团文化活动、国学讲座、高校交流及吸纳民间机构等课堂拓展,构建完整的国学教育体系。 [关键词]高校国学教育国学内容课程体系国民精神 戴庞海(1966- ),男,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文献学。 最近几年,由于国学教育变得越来越广泛,高校国学教育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1994年青少年读经运动开展以来,就有许多来自于民间的教育机构以及教育工作者开始在学校里尝试传承国学教育思想。例如杭州的诸修草堂就为三岁以上的青少年开展了一系列读经活动,河南的先锋国学研究院和陕西的明德国学书院主要为青年儿童讲解相关的国学经典。与此同时,国学方面的书籍、网站、讲座、论文以及竞赛等也非常多。有些高等院校也开始培养学生们的国学能力,例如,1984年我国第一个国学研究室就是在深圳大学里开设的。然而,我国的国学教育还仅仅处于探索以及实践阶段,其教育体系还不具有系统性,并且国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高校国学教育的意义 高等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人才的最后一个关口,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人才人格的主要定型期,而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完善将直接决定他能力发挥的程度,因此,以人格教育作为特色的国学教育,对高等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引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高等院校开展国学教育能够有效地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使得中华文明得以长期延续并不断发展,这也是新时代高等院校的重要历史使命。一百多年前,为了改变任人欺辱的命运,我国开始抛弃传统的经典式教育,转而推行西方科学,使得我国走上了工业文明的道路。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发现这种做法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丧失了自己的文化根基。为了挽救这一文化断层局面,继承并发展前人的智慧,高等院校应责无旁贷地承担相应人才培养的责任。 2.发展中华民族的国民精神。高校的国学教育还可以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重塑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中华传统文化作为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现如今,一个国家如果想要获得真正的尊严,不仅需要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还需要有更多的国家尊重这个国家的文化,因此,国家的繁荣复兴,不应该只局限于

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童红 近段时间,我们通过研修网学习了国学经典,通过学习渐渐地了解了书中的意思。 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 国学经典中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些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我们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原来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作为教师,假如我们能感受到这些,那我们的心中肯定会少许多怨言,肯定会是一名快乐而幸福的教师。真正好的老师应像孔夫子这样,平和地跟学生商量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老师就需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要“爱人”、“知识”。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对学生多些了解,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成绩差的学生应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正确地引导,相信他们一定会在自己的教育下有所转变,只是迟早而已。

第一讲 国学经典与教育

第一讲国学经典与教育——师德与修养 主讲:曹廷华 一、国学与经典 1、什么是国学与经典? 国学是中国在晚清到民初提出的虚拟性概念。学数、学文、学理,中国之学是学文化,重在学文的综合和缜密。 国学就是我们说的传统的思想文化成果,包括,文、史、哲、经等。 2、教师学习什么? 教师主要学习它的教育思想方法,领悟其中包括的教师道德修养。 二、国学的起源与内涵 1、师德修养的四个字: 师:师发自然,自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自然是我们学习的对象,自然教会了我们学习。因此,教师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老师可以教人学习,能者为师,二是让人学习,是学习的榜样,是学习的表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发现好的向他看齐,发现不好的就对照改正嘛。)。师的本意是学习,老师总能让人学习,能者为师。 德:古人讲:德者得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人格修养,你就要进步、就有收获,这个得不是物质性的,而是精神和心里有是升华,这个得应从正道当中来,不能走歪门邪道,道德是人内在心灵的体现,是人格追

求的体现,是文化高低的体现。 修:按规律、原则规范自己的原则,规范自己的待人处事、职业行为、道德行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能光说不练。所以要实实在在的去修。 养:滋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把学好的东西去滋润别人,要有信仰、有追求,始终保持成长、向上的趋势,养而有成。所以“养”要相伴终身。 2、为什么教师要道德修养?教师的职业决定,师德是师业之魂,身教重于言教,没有师德就没有师魂。 三、国学与教师的关系 1、修养好应有的社会公德 2、认真坚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最重要的是爱学生。 3、个人自身修养,追求人格品味,生活情趣。出污泥而不染,得意而不忘形,失败而不气馁。 师德是师才之本 师德是师风之根 第二讲国学经典与教学思想 主讲:熊笃 一、关于教育的作用 1、治国。教育比政令刑法更为有效,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精品)

---------------------------------------------------------------最新资料推荐------------------------------------------------------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精品)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一书从师德、教师职业、敬业、师爱、为人师表、教育创新、团结合作、乐业、理想与现实和走向卓越十个方面的论述来促进教师对自身职业的理解,此书以敬业、悟业、乐业为基本线索,抓住当前教师职业道德中的几个问题,从当代教师职业的生活实际出发,把精辟的论述和具体的事例结合起来,最终落实在教师职业人生的幸福与卓越。 读完此书后,我进一步理解了自身的职业价值,并坚定了从细节入手,教育学生的这种观点。 一、教师的职业价值体现在很多方面。 1、通过找寻到日常教育工作的内在趣味来感悟教师职业的价值。 作为一名教师,我曾经身心疲倦,曾经想到过放弃。 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的量化考核,往往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作为班主任,我还要面对家长的不理解、不支持。 面对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压力,我一度感受不到自己的职业价值。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一书在第三章〈〈敬业〉〉中讲到,要通过找寻到日常教育工作的内在趣味来感悟教师职业的价值。 细想一下,确实如此。 1 / 7

我们可以把工作看成是创造力的表现。 当我在公开课上用真实的材料给外地老师展示了 banana milk shake 制作的全过程,并让学生和教师当堂品尝时,看到他们满意的表情,我感受到了快乐。 当一名学生在毕业几年后打来电话感谢我时,我感到自己的价值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因为我的工作如同艺术创造,这位当年让我头疼的学生经过我富有创造性的努力之后,几年之后以我希望的样子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有一句话是: 工作并快乐着。 2、把教师这种职业看成自我的一种满足。 《士兵突击》中有一句话: 人不能过的太舒服,太舒服就会出问题。 试想如果一个人没有工作,整天无所事事,相信日子久了,他不会有满足感,不会有归属感,他可能会崩溃。 所以我们可以把教师这种职业看成自我的一种满足。 此外,教师在工作中得到了发展、感受了成功、也就感受到了自己职业的价值,那么也就找到了幸福感。 我大学毕业后,就当了一名教师。 当时电脑并不普及,但潜意识告诉我必须学会使用它,现在我能快速打字备课,能上网搜集资料,能自己制作课件,我感到我

学习国学经典的心得体会五篇

学习国学经典的心得体会五篇 学习国学经典的心得体会(一) 记得读中学时老师讲《孔雀东南飞》一文,文章并不算太长,我们学了一个星期,却一点不感到累。在这一周里我们被故事的资料深深吸引着,作者的文笔是那样的流畅、优美,用词是那样的精辟,凄美的情节让我们为之而动容。之后在课外,读了王勃的《藤王阁序》,更是爱不释手,其文章情文并茂,奔放自然之势,读来摄人心魄,其中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真是千古绝唱,让我感山川是那么的壮美,意境是那样的深远,有一种想投身于大自然中,去过闲云野鹤般生活的冲动。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不可否认,国学之“中庸之道”,也确实影响并发生过中国社会历史上某些被现代人认为丧权辱国的事实。君君臣臣夫夫子子的封建礼教,也确实是麻痹老百姓思想维护封建

贵族利益的一种精神枷锁。 但是,1817年,拿破仑以前说过这么一句话:中国并不软弱,它只但是是一只睡眠中的狮子,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此话一出立即产生了轰动效应。尽管当时拿破仑的预言离此刻是那么的遥远,而现实绝对给足了这个野心勃勃的战争狂人面子。我想,其中之含义绝不外乎他已经预感到;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中国人口众多、文化深厚。只有这样的国家才具备不怒而威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终究要爆发。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构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礼貌的优秀成果。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礼貌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久值得我们发扬。 “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

国学经典 师德之魂

国学经典师德之魂 刘宏伟 《论语》、《大学》、《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等等,积淀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筹久了永垂不朽的民族精神,汇集了古代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真知灼见,凝练了一座巨大丰富的思想宝库,成了我们的国学经典。在今天这个崇尚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时代,国学经典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承传的精神纽带与力量源泉,她如阳光、水分、空气一样充盈着中华大地,滋润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一、国学经典师德之魂 “国学经典”古老却不陈旧,遥远却依旧教育世人,她能提高人格魅力,洗涤人的心灵,充实人的思想,具有“爱”的张力。而今再次捧读《论语》,其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宽容、“惠则足以使人”的慈善、“信则人仁焉”的诚信、“仁者爱人智者知人”的关爱等不能忘,这些都体现“仁爱”二字。“仁爱”是孔子所树立的最高的人生道德理想,在《论语》中有一百多次提到“仁”,虽然具体语境的差异各不相同,但所指的都是一种道德的修养境界——爱。这“仁爱”用在教育教学中,那便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乃师德之魂。 圣贤的“爱”千古流传,发扬光大,鲜为人知。2008年汶川地震中,面临生死考验的关头,都江堰市聚源中学15名上课老师放弃了瞬间逃生的机会,用自己的生命给孩子打开了一条条获救通道;德阳市东汽中学的谭千秋老师,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的瞿万容老师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这一幕幕动人的事迹至今还在眼前浮现。倘若没有圣贤的教悔,没有“仁爱”的延伸,他们愿舍己救生吗?爱是一切力量的源泉,他们履行了教育这一神圣的职责,是典型国学薪火的传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大学》里“如保赤子”的思想,用爱塑造了高尚的师德之魂。这种“大爱”也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道义,且代代相传,才有这可歌可泣的感人诗篇。 国学经典这一特殊的文化载体,拉近了我们与圣人的距离,让我们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在国学经典中去寻找、去品味蕴藏着“爱”的源头活水。 二、国学经典师德之本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也省,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即是说,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作为教师既当“经师”又当“人师”。教书育人是对教师职业的专业要求,它是师德之本。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文化教育一直都是以圣贤的经典为基础教育,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巨人与治国能臣。然而,今天走出校园,充满耳目的常常是盗窃吸毒、贪污受赌;弱者无肋,壮力血流;脏话漫天,污水满地……凡此种种,让人的道德人格走向扭曲;再者,虽然是在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但有教者只是把课本中要求背诵的经典之句让学生背诵之外,很少给学生另找读物,甚至连阅读课也被占用。为了分数,老师们只是让学生抄、写,很多时候都是不停地一套一套的试卷练习,在练习时即便是把一些名家篇句设计成了一道道高质量的习题,可事后问起学生读过哪些名篇诗句,文中的景、作者的情,此文章美在何处?学生难回答。在这样的状况下,学生的语感文笔、理解感悟、智慧灵性

经典国学的感悟范文

经典国学的感悟范文 书,仿佛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阿姑和阿姨都是老师,所以我从小迷漫在书的海洋中。打开书本,一切不愉快都离我而去。这不,我最近又迷上了《中华经典诵读》这本书,它让我徜徉在诗 的海洋中。 在读诗中,我收获到“亡羊补牢,未为迟也。”(节选《战国策》)。 记得有一次,我病好刚回校上课,谁知下午老师说:“同学们,明天要考试了,回家要认真复习。”叮零零,放学铃响了。我垂头 丧气地回到家,慢吞吞地把作业做完了。我刚拿出语文书准备复习,心想:唉!复习还有什么用,我都请了几天的病假,怎么也考不到第一。老师说过:“要在全组考第一才能当上语文组长。”反正当不 了语文组长,还不如看看电视,轻松一下!我拿着作业找妈妈签字, 妈妈问:“你这么快就复习完了,明天能考好吗?”我跟妈妈说了缘由,妈妈摸着我的头说:“你不复习,不努力,不去试一试,怎么 就知道自已不行呢?更何况你如果有不会的,还可以打电话问老师呢!如果现在放弃了,不是一点机会也没有了吗?语文组长可是你这段时 间梦寐以求的啊!听妈妈一说,我便跑进了房间,认真地复习起课本来。等考试结果出来了,我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语文组长,这真是:事到临头,只要及时想办法弥补,都来得及。 在一个星期五的晚上,我拿出书本准备做作业。可是又想:不是还有明天吗?留着明天做吧,今晚看一下电视。当我打开电视看得津 津有味时,脑子里忽然想起了《中华经典诵读》中的“《今日歌》”:今日的事要今日做,不能拖到明天,因为明天还有明天的事。于是,我关掉电视,回房间做作业去了,从读诗中我感受到时 间的宝贵。

从读诗中,我体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选自《农夫》); 从读诗中,我领略了江南水田美丽的风光——“更被鹭鸶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选自《稻田》); 从读诗中,我…… 诵读经典,我感受这世间的真谛;诵读经典,我享受这世间的美景;诵读经典,我分享这世间的真情;经典,伴我成长。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这 正是《国学小名士》的口号,当然,也是作为中华儿女需要做到的。 就在这几天,我观看了齐鲁网少儿频道《国学小名士》这个节目,也正是这个节目使我受益匪浅。且不说复赛怎么怎么,就看总决赛 场上的选手知识是多么的渊博、思维是多么的敏捷、反应时多么的 灵敏,就凭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向他们学习。 还有就是总决赛第一个环节的第一题:用带有家、国的诗词来回答。这是我想到了一幅对联,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只有我们不断地去关注自己的国家,少 年强才国强,我觉得这才恰恰是举办这个《国学小名士》这种比赛 的意义所在。因此呢,这两个字在中国诗词当中可以讲,无穷无尽 的在表达着。 再就是第二题:用带有亲、情的诗词来回答。那么我觉得这诗词中的亲情在我们流传的过程中,起了一种给我们民族世世代代感情 教育的作用,它使我们的情感受到了陶冶、得到了升华。再看最后,在十二位“国学精英”中,总冠军诞生了!她,就是刘康宁! 通过观看,千古美文的神韵,华夏礼仪的儒雅,仿佛在这次比赛中悠然再现。在朗朗的诵读声中,不仅让我了解了历史、体味了人生、丰富了知识,更主要的是让我喜欢上了传统文化,明白了做人 的道理,更懂得了如何来做一个新时代的美德少年! 谈到国学经典,我心十分澎湃,所谓国学,就是一国之所术也,这也必然与我们的古圣先贤紧密相关。

从国学经典中感悟师德

从国学经典中感悟师德 ——读《论语》有感 归义中学范美霞 孔子的经典语录集《论语》,因其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其推崇备至,不仅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思想,更是成为外国学者甚至政治家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见,《论语》之影响深远而巨大。 “《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 一、修身养性,德行人生 《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些言论,简洁明了,教人自我警醒,让人持守美德或教人弃去偏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几句话牢记在心,时时警醒自己,应该说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更是要牢记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过分地强调物质利益的追求,因为种种原因而使得人们的利益

主体多元化,于是,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而作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肩上的担子千斤重,一头挑着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必须给予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教育学生为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努力并成为国家的栋梁。而要达到此目的,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因此,教师必须修身养性,经得起各种不良现象的诱惑。 二、勤于好学,终身不懈 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应该勤于读书求知,探究学问。在《论语·先进》中记载孔子反对子路使子羔去做费邑之宰,因为子羔尚未成学,年纪尚轻。孔子认为,研习古代典籍是成就事功的必备条件,决不能忽略不顾。否则,一味埋头蛮干,难免会有差谬,也就是说,学习前代经典有益于涵养学生崇高的道德品质,孔子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诗能感发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向善;礼能规范约束人的行为,使人能够单立于世,而音乐能够熏染人的心魄,使人德行圆满。总之,孔子认为学文可以涵养完美的人格,所谓君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些美好的品质,都应当归功于学文时潜移默化的力量。 这些观点和思想,我们今天要认真总结和借鉴。一是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以知识,更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品质,即坚持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职责。二是教师自身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读书成为习惯,终身不懈。三是新课改的新目标,即知识、能力、情感、

国学经典之《大学》全文

国学经典之《大学》全文 第一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第二章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第三章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第四章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第五章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第六章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其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又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于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第七章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 一、学习国学能够提高自己的素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 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 大的理想,再完美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务必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样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从 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 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 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二、国学让我学会感恩 子曰: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 的文化内涵。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 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简单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 们就应以此为傲,也期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 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一、.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孔子本人并没 有提出这一名称,宋代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提出:夫 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是,才有了因材施教的名称。实施因材施 教原则的关键在于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正确把握学生

的特点。孔子十分留意观察、了解学生,对学生的个性、特长、 优缺点了如指掌。然后,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对于学生所问的同一题目,常因发问者的个性、需要而给予不同 的问答。如《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 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 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另外,孔子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 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 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孔子还答应或鼓励学生有不同的专长。在他的学生中,各方 面的人才都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但孔子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还是倾向于培养恭敬,温顺的个性。 二、启发诱导 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以为把握知识就应是一 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因此他在教学实践中个性重视学生的主 动性题目。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 复也(《论语述而》)。启发一词也由此而来。宋代朱熹对这句话做了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进用心思维状态时 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开其意,达其辞。愤、悱站在教师的

浅谈国学修养的重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c10764106.html, 浅谈国学修养的重要性 作者:孙方中 来源:《文理导航》2018年第10期 【摘要】“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国学之于人的意义,就在于助人修其身。修身当有三层修行——一曰修为人,二曰修接物,三曰修处世。国学于人,首先是使人修心性,升华自身人格,深明法度真义,谨依法度行事。国学于人,教人如何待人接物,处理自己周边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增加自身的人格魅力。国学于人,引导人们立足于社会,从人性出发,以人为本地追求个人发展与自然发展“天人合一”的境界,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国学于人;利在修身 “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 百年以前,西学在列强不断冲击大清之时,乘了一股强劲的西风肆意横行于中华大地,面对国人们日渐崇洋媚外、打压国学的丑行,章炳麟在如清帝国般摇曳的烛火下写下这句话。 國学不兴,何以兴国? 然而,作为亿万国民中极其渺小的一员,如何尽自己微薄之力来助国学复兴,这又是一个困扰了国学家许久的问题。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两千多年前,《礼记·大学》记载了这句箴言。依我之见,君子何以治国、平天下,必在于修己身,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兴国在于兴国学,而于民众,兴国学必先修其身。 国学之于人的意义,就在于助人修其身。 然,何以修身?以鄙陋之见,修身当有三层修行——一曰修为人,二曰修接物,三曰修处世。上下五千载,纵横几万里,中华大地古今不乏名人高士,或入世,或出世,或超然于世外,以修养心性为毕生追求者甚多,大抵离不开修为人言行、待人接物、处世之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儒家的“忠恕”之道,仁者爱人,儒生们试图和谐人际关系,建立大同社会;“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当发菩提心,广济诸群生”是释家的“戒定慧”之学,修戒修定修慧,僧人们以三无漏学修习心性平静内心,平和地引人向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道家的“道德”之说,上善若水,老庄们超脱于世俗之外而心系众生,致力于修人品性。

师德修养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

师德修养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 师德修养心得体会范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师德修养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师德修养心得体会1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我们日常挂在口头上的“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这是我加入教学教育工作领域来感触最深的。只有大家相互信任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我有如下体会: 一、教师要经常自省: 我认为教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为人师,不仅

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可以应付过去,这只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如果我们养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省自己可以激励自己,这是积极进取的表现。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这需要有自省作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长在哪里,缺在何处,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骄傲自满,时间一长,就会脱离群众,就会退步,就会降低自己威信。当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二、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意见: 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我认为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会教学相长,形成一种师徒般的师生关系,但处理不好,会产生对立情绪,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老师应去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人的个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然后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去因材施教,去处理一些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还是教与学工作中,只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我们的办法才会更多,处理问题会更慎重,师生间只要形成了一种和谐关系,教学工作、思想工作就会比较顺利。 三、必须树立平等对待观: 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只是我们老师没有把他发掘出来。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对待,教师应服务于全体,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