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导学案

高中数学《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导学案

高中数学《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导学案
高中数学《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导学案

2.2.1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1.向量的加法

(1)向量加法的定义

□1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2)向量加法的运算法则

2.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1)交换律:a+b=b+a;

(2)结合律:a+b+c=(a+b)+c=a+(b+c).

3.向量的三角形不等式

对任意两个向量a,b,均有|a+b|□10≤|a|+|b|.

当a,b同向时有|a+b|□11=|a|+|b|;当a,b反向时有|a+b|□12=|a|-|b|(或|b|-|a|).

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两个向量相加结果可能是一个数量.( ) (2)两个向量相加实际上就是两个向量的模相加.( ) (3)任意两个向量的和向量不可能与这两个向量共线.( ) 答案 (1)× (2)× (3)× 2.做一做

(1)对任意四边形ABCD ,下列式子中不等于BC →

的是( ) A.BA →+AC → B.BD →+DA →+AC → C.AB →+BD →+DC → D.DC →+BA →+AD → 答案 C

解析 A 项,BA →+AC →=BC →

; B 项,BD →+DA →+AC →=BA →+AC →=BC →

; C 项,AB →+BD →+DC →=AD →+DC →=AC →

D 项,DC →+BA →+AD →=(BA →+AD →)+DC →=BD →+DC →=BC →

.故选C. (2)如图所示,在正六边形ABCDEF 中,若AB =1,则|AB →+FE →

+CD →

|等于( )

A .1

B .2 C. 3 D.5

答案 B

解析 ∵AB →+FE →+CD →=AB →+BC →+CD →=AD →

, ∴|AB →+FE →+CD →|=|AD →

|=2.

(3)(教材改编P 81例1)如图所示,已知向量a ,b ,c 不共线,求作向量a +b +c .

解 a ,b ,c 不共线中隐含着a ,b ,c 均为非零向量,因为零向量与任一向量都是共线的.利用三角形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图.

解法一(三角形法则):如图(1)所示,作AB →=a ,BC =b ,则AC →

=a +b ,再作CD →=c ,则AD →=AC →+CD →=(a +b )+c ,即AD →

=a +b +c .

解法二(平行四边形法则):∵a ,b ,c 不共线,如图(2)所示. 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 ,作OA →=a ,OB →

=b ,

以OA →,OB →

为邻边作?OADB , 则对角线OD →=a +b ,再作OC →

=c , 以OC →,OD →

为邻边作?OCED . 则OE →

=a +b +c .

探究1 向量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例1 如下图中(1)、(2)所示,试作出向量a 与b 的和.

解 如下图中(1)、(2)所示,

首先作OA →=a ,然后作AB →=b ,则OB →

=a +b . 拓展提升

(1)应用三角形法则求向量和的基本步骤

①平移向量使之“首尾相接”,即第一个向量的终点与第二个向量的起点重合.

②以第一个向量的起点为起点,并以第二个向量的终点为终点的

向量,即为两个向量的和.

(2)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向量和的基本步骤 ①平移两个不共线的向量使之共起点. ②以这两个已知向量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③平行四边形中,与两向量共起点的对角线表示的向量为两个向量的和.

【跟踪训练1】 (1)如图,已知a ,b ,求作a +b ;

(2)如图所示,已知向量a ,b ,c ,试作出向量a +b +c .

解 (1)如图所示.

(2)作法一:如图1所示,首先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 ,作向量OA →

=a ,接着作向量AB →=b ,则得向量OB →=a +b ;然后作向量BC →

=c ,则

向量OC →

=(a +b )+c =a +b +c 即为所求.

作法二:如图2所示,首先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 ,作向量OA →

=a ,OB →=b ,OC →=c ,以OA ,OB 为邻边作?OADB ,连接OD ,则OD →=OA →+OB →=a +b .再以OD ,OC 为邻边作?ODEC ,连接OE ,则OE →=OD →+OC →

=a +b +c 即为所求.

探究2 向量的加法运算

例2 如图,在△ABC 中,O 为重心,D ,E ,F 分别是BC ,AC ,AB 的中点,化简下列三式:

(1)BC →+CE →+EA →; (2)OE →+AB →+EA →; (3)AB →+FE →+DC →.

解 (1)BC →+CE →+EA →=BE →+EA →=BA →

.

(2)OE →+AB →+EA →=(OE →+EA →)+AB →=OA →+AB →=OB →. (3)AB →+FE →+DC →=AB →+BD →+DC →=AD →+DC →=AC →. 拓展提升

解决向量加法运算时应关注两点

(1)可以利用向量的几何表示,画出图形进行化简或计算. (2)要灵活应用向量加法运算律,注意各向量的起、终点及向量起、终点字母的排列顺序,特别注意勿将0写成0.

【跟踪训练2】 化简或计算: (1)CD →+BC →+AB →;

(2)AB →+DF →+CD →+BC →+F A →.

解 (1)CD →+BC →+AB →=(AB →+BC →)+CD →=AC →+CD →=AD →

. (2)AB →+DF →+CD →+BC →+F A →=(AB →+BC → )+(CD →+DF → )+F A →=AC →+CF →+F A →=AF →+F A →

=0.

探究3 利用向量加法证明几何问题

例3 已知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且AO →

=OC →,DO →=OB →.

求证: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 AB →=AO →+OB →,DC →=DO →+OC →

, 又∵AO →=OC →,OB →=DO →,∴AB →=DC →, ∴AB =DC 且AB ∥DC ,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拓展提升

怎样用向量方法证明几何问题

用向量方法证明几何问题,首先要把几何问题中的边转化成相应的向量,通过向量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得到向量间的关系,然后再还原成几何问题.

【跟踪训练3】 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BD 的反向延长线及延长线上取点E ,F ,使BE =DF ,求证: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 ∵AE →=AB →+BE →,FC →=FD →+DC →

, 又AB →=DC →,FD →=BE →,

∴AE →=FC →

,即AE 与FC 平行且相等. ∴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 探究4 向量加法的实际应用

例4 在水流速度为向东10 km/h 的河中,如果要使船实际航行的速度的大小为10 3 km/h ,方向垂直于对岸渡河,求船行驶速度的大小与方向.

解 如图所示,OA →表示水速,OB →表示船实际航行的速度,OC →

表示船速,由OB →=OC →+OA →易知|BC →|=|OA →

|=10,又∠OBC =90°,所以|OC →

|=20,所以∠BOC =30°,所以∠AOC =120°,即船行驶速度为20 km/h ,方向与水流方向的夹角为120°.

拓展提升

应用向量解决平面几何和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步骤

【跟踪训练4】 在某地抗震救灾中,一救护车从A 地按北偏东35°的方向行驶800 km 到达B 地接到受伤人员,然后又从B 地按南偏东55°的方向行驶800 km 送往C 地医院,求这辆救护车行驶的路程及两次位移的和.

解 如图所示,设AB →,BC →

分别表示救护车从A 地按北偏东35°方向行驶800 km ,从B 地按南偏东55°的方向行驶800 km.

则救护车行驶的路程指的是|AB → |+|BC →

|;两次行驶的位移的和指的是AB →+BC →=AC →.

依题意,有|AB →|+|BC →

|=800+800=1600(km).

又α=35°,β=55°,∠ABC =35°+55°=90°.所以|AC →

|=

|AB →|2+|BC →|2=

8002+8002=8002(km).

其中∠BAC =45°,所以方向为北偏东35°+45°=80°.

从而救护车行驶的路程是1600 km ,两次行驶的位移和的大小为800 2 km ,方向为北偏东80°.

1.准确理解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1)两个法则的使用条件不同

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两个非零向量求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两个不共线的向量求和.

(2)当两个向量不共线时,两个法则是一致的.

如图所示:AC →=AB →+AD →(平行四边形法则),又因为BC →

=AD →,

所以AC →=AB →+BC →

(三角形法则).

(3)在使用三角形法则时,应注意“首尾连接”,这个方法可推广到多个向量相加的情形;在使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时,应注意范围的限制及和向量与两向量起点相同.

2.向量a +b 与非零向量a ,b 的模及方向的关系

(1)当a 与b 不共线时,a +b 的方向与a ,b 都不相同,且|a

+b |<|a |+|b |.

(2)当a 与b 同向时,a +b ,a ,b 的方向相同,且|a +b |=|a |+|b |.

(3)当a 与b 反向时,若|a |≥|b |,则a +b 与a 的方向相同,且|a +b |=|a |-|b |.

若|a |<|b |,则a +b 与b 的方向相同,且|a +b |=|b |-|a |.

1.下列等式错误的是( ) A .a +0=0+a =a B.AB →+BC →+AC →=0 C.AB →+BA →=0

D.CA →+AC →=MN →+NP →+PM → 答案 B

解析 对于A ,根据0加任何向量都等于原向量,且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所以A 正确;对于B ,根据向量的三角形加法运算可得AB →

+BC →=AC →,故原式等于2AC →≠0.故B 错误;对于C ,可知AB →与BA →共线且方向相反,所以AB →+BA →=0,所以C 正确;对于D ,可知MN →

+NP →+PM →=MP →+PM →=0,又CA →+AC →

=0,可知D 正确.故选B.

2.设P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BC →+BA →=2BP →

,则( ) A.P A →+PB →+PC →

=0 B.P A →+PB →=0 C.PC →+P A →

=0 D.PB →+PC →=0

答案 C

解析 因为P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BC →+BA →=2BP →

,所以P 是AC 的中点,所以PC →+P A →

=0.

3.若a 等于“向东走8 km ”,b 等于“向北走8 km ”,则|a +b |=________,a +b 的方向是________.

答案 8 2 km 北偏东45°

解析 如图所示,设AB →=a ,BC →

=b ,

则AC →=a +b ,且△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AC →

|=82,∠BAC =45°.

4.在菱形ABCD 中,∠DAB =60°,|A B →

|=1,则|BC →+CD →

|=________.

答案 1

解析 由题意知△ABD 为等边三角形,∴|BC →+CD →|=|BD →

|=1. 5.如图,O 为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根据图示计算:

(1)OA →+OC →; (2)BC →+FE →; (3)OA →+FE →.

解 (1)因为四边形OABC 是以OA ,OC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OB 为其对角线,所以OA →+OC →=OB →

.

(2)因为BC →与FE →方向相同且长度相等,所以BC →与FE →

是相等向量,故BC →+FE →与BC →方向相同,长度为BC →长度的2倍,因此BC →+FE →

可用DA →表示.所以BC →+FE →=-DA →.

(3)因为OA →与FE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反,所以OA →+FE →

=0.

A 级:基础巩固练

一、选择题

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下列式子:

①AD →=AB →+BD →;②AD →=AC →+CD →;③AD →+AB →=AC →;④AB →+BC →=AC →;⑤AD →=AB →+BC →+CD →;⑥AD →=DC →+CA →.

其中不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4 D .6 答案 A

解析 DC →+CA →=DA →

,故⑥不正确;其他都正确.

2.设a =(AB →+CD →)+(BC →+DA →

),b 是任一非零向量,则在下列

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a ∥b ;②a +b =a ;③a +b =b ;④|a +b |<|a |+|b |; ⑤|a +b |=|a |+|b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答案 C

解析 a =(AB →+CD →)+(BC →+DA →)=AB →+BC →+CD →+DA →

=0,易知①③⑤正确.故选C.

3.已知D ,E ,F 分别是△ABC 的边AB ,BC ,CA 的中点,则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

A.FD →+DA →=F A →

B.FD →+DE →+EF →=0

C.DE →+DA →=EC →

D.DA →+DE →=FD → 答案 D

解析 由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DA →+DE →=DF →≠FD →

. 4.已知四边形ABCD 是菱形,则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 A.AB →+BC →=CA →

B.AB →+AC →=BC →

C.AC →+BA →=AD →

D.AC →+AD →=DC →

答案 C

解析 由四边形ABCD 是菱形知C D →=B A →,则A C →+B A →=A C →

+C D →=A D →

.故选C.

5.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A ,B ,C 及平面内一点P 满足P A →

+PB →=PC →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P 在△ABC 的内部

B .P 在△AB

C 的边AB 上 C .P 在AB 边所在的直线上

D .P 在△ABC 的外部 答案 D

解析 由P A →+PB →=PC →

可得四边形PBCA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点P 在△ABC 的外部.

二、填空题 6.根据图示填空.

(1)AB →+OA →

=________; (2)BO →+OD →+DO →

=________; (3)AO →+BO →+2OD →

=________. 答案 (1)OB → (2)BO → (3)AD →+BD →

解析 由三角形法则知 (1)AB →+OA →=OA →+AB →=OB →. (2)BO →+OD →+DO →=BD →+DO →=BO →.

(3)AO →+BO →+2OD →=(AO →+OD →)+(BO →+OD →)=AD →+BD →. 7.已知AB →=a ,BC →=b ,CD →=c ,DE →=d ,AE →

=e ,则a +b +c +d =________.

答案 e

解析 a +b +c +d =AB →+BC →+CD →+DE →=AE →

=e .

8.若P 为△ABC 的外心,且P A →+PB →=PC →

,则∠ACB =________.

答案 120°

解析 ∵P A →+PB →=PC →

,则四边形APBC 是平行四边形. 又P 为△ABC 的外心,∴|P A →|=|PB →|=|PC →

|.因此,∠ACB =120°. 三、解答题

9.如图所示,P ,Q 是△ABC 的边BC 上两点,且BP =QC . 求证:AB →+AC →=AP →+AQ →

.

证明 AB →=AP →+PB →

, AC →=AQ →+QC →,

∴AB →+AC →=AP →+PB →+AQ →+QC →. 因为PB →和QC →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所以PB →+QC →

=0.

高中数学选修2-2导学案

高二数学导学案 §1.1.1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导学案 【学习要求】 1.理解并掌握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2.会求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 3.能利用平均变化率解决或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 从山坡的平缓与陡峭程度理解函数的平均变化率,也可以从图象上数形结合看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 【知识要点】 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已知函数y =f (x ),x 0,x 1是其定义域内不同的两点,记Δx = ,Δy =y 1-y 0=f (x 1)-f (x 0)= ,则当Δx ≠0时,商x x f x x f ?-?+) ()(00=____叫做函数y =f (x )在x 0到x 0+Δx 之间 的 . 2.函数y =f (x )的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Δy Δx =__________ 表示函数y =f (x )图象上过两点(x 1,f (x 1)),(x 2,f (x 2))的割线的 . 【问题探究】 在爬山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当山坡平缓时,步履轻盈;当山坡陡峭时,气喘吁吁.怎样用数学反映山坡的平缓与陡峭程度呢?下面我们用函数变化的观点来研究 这个问题. 探究点一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问题1 如何用数学反映曲线的“陡峭”程度? 问题2 什么是平均变化率,平均变化率有何作用? 例1 某婴儿从出生到第12个月的体重变化如图所示,试分别计算从出生到第3个月与第6个月到第12个月该婴儿体重的平均变化率. 问题3 平均变化率有什么几何意义? 跟踪训练1 如图是函数y =f (x )的图象,则: (1)函数f (x )在区间[-1,1]上的平均变化率为________; (2)函数f (x )在区间[0,2]上的平均变化率为________. 探究点二 求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例2 已知函数f (x )=x 2,分别计算f (x )在下列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 (1)[1,3];(2)[1,2];(3)[1,1.1];(4)[1,1.001]. 跟踪训练2 分别求函数f (x )=1-3x 在自变量x 从0变到1和从m 变到n (m ≠n )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章末小结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A版必修

第二章平面向量章末小结 【本章知识体系】 - 1 -

2 【题型归纳】 专题一、平面向量的概念及运算 包含向量的有关概念、加法、减法、数乘。向量的加法遵循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进行运算。利用向量证明三点共线时,应注意向量共线与三点共线的区别与联系,当两向量共线且有公共点时,才能得出三点共线. 1、1.AB →+AC →-BC →+BA →化简后等于( ) A .3A B → B.AB → C.BA → D.CA → 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OA →=a ,OB →=b ,OC →=c ,OD →=d ,则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a +b +c +d =0 B .a -b +c -d =0 C .a +b -c -d =0 D .a -b -c +d =0 3、已知圆O 的半径为3,直径AB 上一点D 使AB →=3AD →,E 、F 为另一直径的两个端点, 则DE →·DF →=( ) A .-3 B .-4 C .-8 D .-6 4、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设AB →=a ,AD →=b ,BD →=c ,则在以a , b 为基底时,AC →可表示为________,在以a , c 为基底时,AC →可表示为 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单位向量的数量积为1 B .若a ·b =a ·c ,且a ≠0,则b =c C .AB →=OA →-OB → D .若b⊥c ,则(a +c )·b =a ·b 专题二、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坐标运算 向量的坐标表示及运算强化了向量的代数意义。若已知有向线段两端点的坐标,则应先求向量的坐标,解题过程中,常利用向量相等,则其坐标相同这一原则。 6、已知向量a =(1,n ),b =(-1,n ),若2a -b 与b 垂直,则|a |等于( ) A .1 B. 2 C .2 D .4 7、设向量a =(1,-3),b =(-2,4),c =(-1,-2),若表示向量4a,4b -2c,2(a -c ),d 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能构成四边形,则d =( ) A .(2,6) B .(-2,6) C .(2,-6) D .(-2,-6) 8、已知a =(1,1),b =(1,0),c 满足a ·c =0,且|a |=|c |,b ·c >0,则c =________. 专题三、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解决了所有向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我们研究向量提供了依据。 9、已知AD 、BE 分别为△ABC 的边BC 、AC 上的中线,设AD →=a ,BE →=b ,则BC →等于( ) A.43a +23b B.23a +43 b C.23a -43b D .-23a +43 b

高中数学-空间向量及向量的应用

高中数学 - 空间向量及向量的应用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原则: 规定:一切空间向量的起点都是坐标系原点,于是,空间任意一个向量与它的终点坐标一一对应 一个向量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等于表示这个向量的有向线段的终点的坐标减去起点的坐标。 设 , , 空间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 空间两点间距离: ; 1: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空间位置关系(同平面向量) 2:利用空间向量求线线角、线面角 1 )异面直线所成角 设 分别为异面直线 的方向向量,则 则: 空间线段 的中点 M (x ,y ,z )的坐标:

2 )线面角 设 是直线 l 的方向向量, n 是平面的法向量,则 3 :利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 其计算公式为:设 分别为平面 的法向量,则 与 互补或相等, 操作方法: 1.空间中各种角包括: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以及二面角。 ①棱上一点双垂线法:②面上一点三垂线法:③空间一点垂面法: 斜面面积和射影面积的关系公式: S S cos ( S 为原斜面面积 , S 为射影面积 , 为斜面与射影所成二面 角的平面角 )这个公式对于斜面为三角 形 , 任意多边形都成立 . 是求二面角的好方法 .当作二面角的平面角有困难时 如果能找得斜面面积的射影面积 ,可直接应用公式 ,求出二面角的大小。 2.空间的距离 点线距,点面距,线线距,线面距,面面距都是对应图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3.空间向量的应用 (1)用法向量求异面直线间的距离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围是 [0, ] 。射影转化法 2 方法 3)二面角的范围一般是指 (0, ],解题时要注意图形的位置和题目的要求。作二面角的平面角常有三种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 是 b F

【人教A版】2020高中数学必修四导学案:第二章平面向量_含答案

第二章 平面向量 1 向量和差作图全攻略 两个非零向量的和差作图,对同学们是一个难点,这里对其作图方法作出细致分析,以求尽快掌握. 一、向量a 、b 共线 例1 如图,已知共线向量a 、b ,求作a +b . (1)a 、b 同向; (2)a 、b 反向,且|a |>|b |; (3)a 、b 反向,且|a |<|b |. 作法 在与a 平行的同一条直线上作出三个向量OA →=a ,AB →=b ,OB → =a +b ,具体作法是:当 a 与 b 方向相同时,a +b 与a 、b 的方向相同,长度为|a |+|b |;当a 与b 方向相反时,a +b 与a 、b 中长度长的向量方向相同,长度为||a |-|b ||.为了直观,将三个向量中绝对值最 大的向量沿与a 垂直的方向稍加平移,然后分别标上a ,b ,a +b .作图如下: 例2 如图,已知共线向量a 、b ,求作a -b . (1)a 、b 同向,且|a |>|b |; (2)a 、b 同向,且|a |<|b |; (3)a 、b 反向. 作法 在平面上任取一点O ,作OA →=a ,OB →=b ,则BA → =a -b .事实上a -b 可看作是a +(- b ),按照这个理解和a +b 的作图方法不难作出a -b ,作图如下: 二、向量a 、b 不共线 如果向量不共线,可以应用三角形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图.

例3 如图,已知向量a 、b . 求作:(1)a +b ;(2)a -b . 作法1 (应用三角形法则) (1)一般情况下,应在两已知向量所在的位置之外任取一点O . 第一步:作OA → =a ,方法是将一个三角板的直角边与a 重合,再将直尺一边与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重合,最后将三角板拿开,放到一直角边过点O ,一直角边与直尺的一边重合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取|OA →|=|a |,并使OA → 与a 同向. 第二步:同第一步方法作出AB →=b ,一定要保证方向相同且长度相等.(此处最易错的是把AB → 作成与b 的方向相反.) 第三步:作OB →,即连接OB ,在B 处打上箭头,OB → 即为a +b . 作图如下: (2)第一步:在平面上a ,b 位置之外任取一点O ; 第二步:依照前面方法过O 作OA →=a ,OB → =b ; 第三步:连接AB ,在A 处加上箭头,向量BA → 即为a -b . 作图如下: 点评 向量加法作图的特点是“首尾相接,首尾连”;向量减法作图的特点是“共起点,连终点,箭头指被减”. 作法2 (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在平面上任取一点A ,以点A 为起点作AB → =a , AD → =b ,以AB ,AD 为邻边作?ABCD ,则AC →=a +b ,DB → =a -b .作图如下:

高中数学知识点完整结构图

高中数学知识点1 集合 123412n x A x B A B A B A n A ∈??? ?????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 ,则,即是的子集。、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有个, 注关系集合集合与集合{}00(2-1)23,,,,.4/n A A A B C A B B C A C A B A B x B x A A B A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B B A A B ?????????? ????????????≠∈?????=???=∈∈?=??=??=???真子集有个。、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对于集合如果,且那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真子集:若且(即至少存在但),则是的真子集。集合相等:且 定义:且交集性质:,,,运算{}{},/()()()-()/()()()()()()U U U U U U U U A A B B A B A B A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A B B A A B A A B B A B A B B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C A x x U x A A C A A C A A U C C A A C A B C A C B ????????=????=∈∈???=??=?=????????=???=+?=∈?=?=??==?=?,定义:或并集性质:,,,,, 定义:且补集性质:,,,, ()()()U U U C A B C A C B ????? ?? ?? ?? ?? ?????????? ???????? ??????????????????????? ?????????????????????=???????

(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学案 统计导学案含答案

9.1随机抽样 考点学习目标核心素养 抽样调查 理解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 样本、样本量、样本数据等概念 数学抽象 简单随机抽样 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掌握简单随机 抽 样的两种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法 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分层随机抽样 理解分层随机抽样的概念,并会解决相关 问题 数学抽象、逻辑推理 问题导学 预习教材P173-P187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量、样本数据的概念是什么? 2.什么叫简单随机抽样? 3.最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哪两种? 4.抽签法是如何操作的? 5.随机数法是如何操作的? 6.什么叫分层随机抽样? 7.分层随机抽样适用于什么情况? 8.分层随机抽样时,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是相等的吗? 9.获取数据的途径有哪些? 1.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1)对每一个调查对象都进行调查的方法,称为全面调查,又称普查W. (2)在一个调查中,我们把调查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调查对象称为个体W. (3)根据一定的目的,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的情况

作出估计和推断的调查方法,称为抽样调查W. (4)把从总体中抽取的那部分个体称为样本W. (5)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称为样本量W. (6)调查样本获得的变量值称为样本的观测数据,简称样本数据. 2.简单随机抽样 (1)有放回简单随机抽样 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N (N 为正整数)个个体,从中逐个抽取n (1≤n

高中数学的空间向量知识

高中数学的空间向量知识 基本内容 空间向量作为新加入的内容,在处理空间问题中具有相当的优越性,比原来处理空间问题的方法更有灵活性。 如把立体几何中的线面关系问题及求角求距离问题转化为用向量解决,如何取向量或建立空间坐标系,找到所论证的平行垂直等关系,所求的角和距离用向量怎样来表达是问题的关键.立体几何的计算和证明常常涉及到二大问题:一是位置关系,它主要包括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平行,线面平行;二是度量问题,它主要包括点到线、点到面的距离,线线、线面所成角,面面所成角等。这里比较多的主要是用向量证明线线、线面垂直及计算线线角,而如何用向量证明线面平行,计算点到平面的距离、线面角及面面角的例题不多,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以下用向量法求解的简单常识: 1、空间一点P位于平面MAB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对x、y,使得PM=xPA+yPB(其中PM等为向量,由于图不方便做就如此代替,下同) 2、对空间任一点O和不共线的三点A,B,C,若:OP=xOA+yOB+zOC (其中x+y+z=1),则四点P、A、B、C共面. 3、利用向量证a‖b,就是分别在a,b上取向量(k∈R). 4、利用向量证在线a⊥b,就是分别在a,b上取向量. 5、利用向量求两直线a与b的夹角,就是分别在a,b上取,求:的问题. 6、利用向量求距离就是转化成求向量的模问题:. 7、利用坐标法研究线面关系或求角和距离,关键是建立正确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正确表达已知点的坐标. 首先该图形能建坐标系 如果能建 则先要会求面的法向量 求面的法向量的方法是 1。尽量在空中找到与面垂直的向量 2。如果找不到,那么就设n=(x,y,z) 然后因为法向量垂直于面 所以n垂直于面内两相交直线

(新课程)高中数学 第18课时(向量的加法)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

总 课 题 平面向量 总课时 第18课时 分 课 题 向量的加法 分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向量加法的含义,会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两个向量的和,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用它们进行向量的运算。 重点难点 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引入新课 问题1、利用向量的表示,从景点O 到景点A 的位移为OA ,从景点A 到景点B 的位移为AB ,那么经过这两次位移后游艇的合位移是OB (如图) 这里,向量OA ,AB ,OB 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1、向量加法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步骤: (1)把两个向量平移后,使两个向量的一个起点与另一个起点相连。 (2)将剩下的起点与终点相连,并指向终点,则该向量为两个向量的和。 简记为“首尾相连,首是首,尾是尾” 3、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零向量和任一向量a 有 a a a =+=+00,对于相反向量有()()0 =+-=-+a a a a 5、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交换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平面内有n 个向量依次首尾连接组成一条封闭折线,那么这n 个向量的和是什么? 例题剖析 例1、作出下列向量的和: O B A a b b b a a (1) (2) (3)

(完整版)高中数学空间向量训练题

高中数学空间向量训练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已知M、N分别是四面体OABC的棱OA,BC的中点,点P在线MN上,且MP=2PN,设向量=,=,=,则=() A.++B.++C.++D.++ 2.已知=(2,﹣1,2),=(﹣1,3,﹣3),=(13,6,λ),若向量,,共面,则λ=() A.2 B.3 C.4 D.6 3.空间中,与向量同向共线的单位向量为() A.B.或 C. D.或 4.已知向量,且,则x的值为() A.12 B.10 C.﹣14 D.14 5.若A,B,C不共线,对于空间任意一点O都有=++,则P,A,B,C四点() A.不共面B.共面C.共线D.不共线 6.已知平面α的法向量是(2,3,﹣1),平面β的法向量是(4,λ,﹣2),若α∥β,则λ的值是()

A.B.﹣6 C.6 D. 7.已知,则的最小值是()A.B.C.D. 8.有四个命题:①若=x+y,则与、共面;②若与、共面,则=x+y;③若=x+y,则P,M,A,B共面;④若P,M,A,B共面,则=x+y.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9.已知向量=(2,﹣1,1),=(1,2,1),则以,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A.B.C.4 D.8 10.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D=AA1=1,AB=2,点E是棱AB的中点,则点E到平面ACD1的距离为() A.B. C.D. 11.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直线DD1与平面A1BC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B. C.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2.已知向量=(k,12,1),=(4,5,1),=(﹣k,10,1),且A、B、C三点共线,则k= . 13.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MN是正方体内切球的直径,P为正方体表面上的动点,则?的最大值为. 14.已知点P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的平面外一点,如果=(2,﹣1,﹣4),=(4,

高中数学导学案

§3.1.2 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一) 班级:二年级 组名:数学 设计人: 审核人: 领导审批: 学习目标 1. 掌握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律,能进行简单的代数式化简; 2. 理解共线向量定理和共面向量定理及它们的推论; 3. 能用空间向量的运算意义及运算律解决简单的立体几何中的问题. P 86~ P 87,找出疑惑之处) 复习1:化简:⑴ 5(32a b - )+4(23b a - ); ⑵ ()()63a b c a b c -+--+- . 2:在平面上,什么叫做两个向量平行? 在平面上有两个向量,a b ,若b 是非零向量,则a 与b 平行的充要条件 学习探究(由学生完成) 问题:空间任意两个向量有几种位置关系?如何判定它们的位置关 系? 新知:空间向量的共线: 1. 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 所在的直线互相 或 ,则这些向量叫共线向量,也叫平行向量. 2. 空间向量共线: 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 (0b ≠ ), //a b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 实数λ,使得 推论:如图,l 为经过已知点A 且平行于已知非零向量的直线,对空间的任意一点O ,点P 在直线l 上的充要条件是 反思:充分理解两个向量,a b 共线向量的充要条件中的0b ≠ ,注意零向 量与任何向量共线. 知识应用:已知5,28,AB a b BC a b =+=-+ ()3CD a b =- ,求证: A,B,C 三点共线. 精讲例题 例1 已知直线AB ,点O 是直线AB 外一点,若O P xO A yO B =+ ,且x +y =1, 试判断A,B,P 三点是否共线?

变式:已知A,B,P 三点共线,点O 是直线AB 外一点,若12 O P O A tO B =+ , 那么t = 例2 已知平行六面体''''ABC D A B C D -,点M 是棱AA ' 的中点,点G 在 对角线A ' C 上,且CG:GA ' =2:1,设CD =a ,' ,CB b CC c == ,试用向量,,a b c 表示向量' ,,,C A C A C M C G . 变式1:已知长方体''''ABC D A B C D -,M 是对角线AC ' 中点,化简下列 表达式:⑴ ' AA CB - ;⑵ '''''AB B C C D ++ ⑶ ' 111222 AD AB A A +- 变式2:如图,已知,,A B C 不共线,从平面ABC 外任一点O ,作出点,,,P Q R S ,使得: ⑴22OP OA AB AC =++ ⑵32O Q O A AB AC =-- ⑶32OR OA AB AC =+- ⑷ 23OS OA AB AC =+- . 小结(由学生完成)空间向量的化简与平面向量的化简一样,加法注意向量的首尾相接,减法注意向量要共起点,并且要注意向量的方向. ※ 动手试试(由学生完成) 练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量a 与非零向量b 共线,b 与c 共线,则a 与c 共线; B. 任意两个共线向量不一定是共线向量; C. 任意两个共线向量相等; D. 若向量a 与b 共线,则a b λ= . 2. 已知32,(1)8a m n b x m n =-=++ ,0a ≠ ,若//a b ,求实数.x 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 1. 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法则及它们的运算律; 2. 空间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及推论. 知识拓展 平面向量仅限于研究平面图形在它所在的平面内的平移,而空间向量研究的是空间的平移,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指“将图形上所有点沿相同的方向移动相同的长度”,空间的平移包含平面的平移.

高中数学必修2全册导学案精编

高中数学必修二复习全册导学案

必修2 第一章 §2-1 柱、锥、台体性质及表面积、体积计 算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1-7,23-28完成下面填空1.棱柱、棱锥、棱台的本质特征 ⑴棱柱:①有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即底面),②其余各面(即侧面)每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即侧棱都). ⑵棱锥:①有一个面(即底面)是,②其余各面(即侧面)是 . ⑶棱台:①每条侧棱延长后交于同一点, ②两底面是平行且相似的多边形。 2.圆柱、圆锥、圆台、球的本质特征 ⑴圆柱: . ⑵圆锥: . ⑶圆台:①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圆, ②过轴的截面都是全等的等腰梯形, ③母线长都相等,每条母线延长后都与轴交于同一点. (4)球: . 3.棱柱、棱锥、棱台的展开图与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1)直棱柱、正棱锥、正棱台的侧面展开图分别是 ①若干个小矩形拼成的一个, ②若干个, ③若干个 . (2)表面积及体积公式: 4.圆柱、圆锥、圆台的展开图、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5.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课初5分钟】课前完成下列练习,课前5分钟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 (B)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 (C) 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的几何体叫棱柱。 (D)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组成的几何体叫棱台。 2.根据下列对于几何体结构特征的描述,说出几何体的名称: (1)由8个面围成,其中两个面是互相平行且全等的六边形,其他面都是全等的矩形。 (2)一个等腰三角形绕着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旋转180°形成的封闭曲面所围成的图形。 3.五棱台的上下底面均是正五边形,边长分别是6cm和16cm,侧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侧棱长是13cm,求它的侧面面积。 4.一个气球的半径扩大a倍,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几倍? 强调(笔记): 【课中35分钟】边听边练边落实 5.如图:右边长方体由左边的平面图形围成的是()(图在教材P8 T1 (3))

高中数学-空间向量及向量的应用

高中数学-空间向量及向量的应用 一个向量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等于表示这个向量的有向线段的终点的坐标减去起点的坐标。 设血勺乃召),氓叫?乃w ), AB = OB-OA=(^y 2l 切—(吊丹 丑)=(乃—咛乃—丹 勺一匂) 空间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 设Q = 2],砌,色3 $ =1鹉毎妇则; ① 口+ b= P],曲,电 宀|俎,给禺 ?=I 角十知鬥 +為、屯 +鸟I ? ② a-b = \ a^a 2,a 21■ 诲.场岛i =(业一% 气-如 码一為 帀 ③ 加=兄I 曲卫2,? ' = I 現珂"久卷 '(/i e 7?); ④ 总■&= |气命4 片妇任 | = &占 + 逐血 +&並: ⑤ 口0Fe 鱼二 空三生=左或。『舌寻口[三碣‘ - 冊节 处二赵; 对? $ ⑥ 7丄匸q 口血十口曲十m 禺=0 ; 空间两点间距离:丄“ 「 1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空间位置关系(同平面向量) 2:利用空间向量求线线角、线面角 (1)异面直线所成角Z ? gw 设Q”分别为异面直线讥的方向向量,则 则: 空间线段 的中点M (x ,y ,z )的坐标: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原则: 规定:一切空间向量的起点都是坐标系原点,于是,空间任意一个向量与它的终点坐标一一对应

(2) 线面角凰打殳《是直线l 的方向向量,n 是平面的法向量,则 3 :利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 其计算公式为:设 加“分别为平面G 8的法向量,则 与,剤7 互补或相等, - ? ? . m * n |( csfl i = | A>| = I 忘I * I 云I 操作方法: 1 ?空间中各种角包括: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以及二面角。 ①棱上一点双垂线法:②面上一点三垂线法:③空间一点垂面法: 斜面面积和射影面积的关系公式: S S cos (S 为原斜面面积,S 为射影面积,为斜面与射影所成二面 角的平面角)这个公式对于斜面为三角形 ,任意多边形都成立.是求二面角的好方法.当作二面角的平面角有困难时 如果能找得斜面面积的射影面积 ,可直接应用公式,求岀二面角的大小。 2 ?空间的距离 点线距,点面距,线线距,线面距,面面距都是对应图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3 ?空间向量的应用 (1 )用法向量求异面直线间的距离 CQS P rris-:欧 * b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是 (2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围是 [0,—]。射影转 化法 2 方法 (3 )二面角的范围一般是指 (0,],解题时要注意图形的位置和题目的要求。作二面角的平面角常有三种 b F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4全套导学案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 【学习目标】 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掌握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的概念;并会区分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 2.通过对向量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向量和数量的本质区别; 3.通过学生对向量与数量的识别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数学本质的能力。【学习重难点】 重点:平行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 难点:区分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 【自主学习】 1.向量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量的表示: (1)图形表示: (2)字母表示: 3.向量的相关概念: (1)向量的长度(向量的模):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____ (2)零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位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平行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共线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相等向量与相反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起点是原点的单位向量,它们的终点的轨迹是什么图形?____ (2)平行向量与共线向量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量“共线”与几何中“共线”有何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判断下例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1)零向量是唯一没有方向的向量; (2)平面内的向量单位只有一个; (3)方向相反的向量是共线向量,共线向量不一定是相反向量; b c,则a和c是方向相同的向量; (4)向量a和b是共线向量,//

高中数学《函数的表示法》导学案

1.2.2函数的表示法 第1课时函数的表示法 1.函数的表示法 (1)解析法:□1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图象法:□2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3)列表法:□3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对三种表示法的说明 (1)解析法:利用解析式表示函数的前提是变量间的对应关系明确,且利用解析法表示函数时要注意注明其定义域. (2)图象法:图象既可以是连续的曲线,也可以是离散的点. (3)列表法:采用列表法的前提是函数值对应清楚,选取的自变量要有代表性. 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任何一个函数都可以用列表法表示.() (2)任何一个函数都可以用解析法表示.() (3)函数的图象一定是定义区间上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 答案(1)×(2)×(3)× 2.做一做 (1)函数f(x)是一次函数,若f(1)=1,f(2)=2,则函数f(x)的解析式是________. (2)某教师将其1周课时节次列表如下: X(星期)12345

Y (节次) 2 4 5 3 1 从这个表中看出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值域是________. (3)(教材改编P 23T 3)画出函数y =|x +2|的图象. 答案 (1)f (x )=x (2){1,2,3,4,5} {2,4,5,3,1} (3) 探究1 作函数的图象 例1 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求出其值域. (1)y =2 x ,x ∈[2,+∞); (2)y =x 2+2x ,x ∈[-2,2]. 解 (1)列表: x 2 3 4 5 … y 1 23 12 25 … 画图象,当x ∈[2,+∞)时,图象是反比例函数y =2 x 的一部分(图1),观察图象可知其值域为(0,1].

高中数学(理)空间向量知识点归纳总结及综合练习

空间向量知识点归纳总结 知识要点。 1. 空间向量的概念:在空间,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注:(1)向量一般用有向线段表示同向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或相等的向量。 (2)空间的两个向量可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2. 空间向量的运算。 3. 共线向量。 (1)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平行或重合,那么这些向量也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 a 平行于 b ,记作b a //。 》 (2)共线向量定理: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 (b ≠0 ),a b a b 共面向量 (1)定义:一般地,能平移到同一平面内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 说明:空间任意的两向量都是共面的。 (2)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 b 不共线,p 与向量,a b 共面的条件是存在实数,x y 使 p xa yb =+。 5.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一个唯一的有序实数组 ,,x y z ,使p xa yb zc =++。 若三向量,,a b c 不共面,我们把{,,}a b c 叫做空间的一个基底,,,a b c 叫做基向量,空间任意三个不共面的向量都可以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推论:设,,,O A B C 是不共面的四点,则对空间任一点P ,都存在唯一的三个有序实数,,x y z ,使 OP xOA yOB zOC =++。 6. 空间向量的直角坐标系: ~ (1)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 (2)空间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律: ①若123(,,)a a a a =,123(,,)b b b b =,则112233(,,)a b a b a b a b +=+++, 112233(,,)a b a b a b a b -=---,123(,,)()a a a a R λλλλλ=∈, 112233a b a b a b a b ?=++, 112233//,,()a b a b a b a b R λλλλ?===∈, 1122330a b a b a b a b ⊥?++=。 ②若111(,,)A x y z ,222(,,)B x y z ,则212121(,,)AB x x y y z z =---。 一个向量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等于表示这个向量的有向线段的终点的坐标减去起点的坐标。 》

高一数学向量的加法导学案

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中学高一数学向量的加法导学案 问题一:请阅读P80及P81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定义两个非零向量的和? 2.向量的加法指什么? 3.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是: 4. 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是: 5.有关零向量的加法规定是: 1

问题二:请阅读P82第二个探究开始至P83例2前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向量加法的运算律有 交换律: 结合律: 问题三:阅读P82第二个探究前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当两个向量a、b不共线时,a b与a b之间的大小关系是什么? 2. 当两个非零向量a、b同向时,a b与a b之间的大小关系是什么? 3. 当两个非零向量a、b反向时,a b与a b之间的大小关系是什么? 4.对于任意向量a、b,a b=a b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5. 对于任意向量a、b,a b与a b之间的大小关系是什么? 一、课堂检测 1. 如图,已知向量a、b,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作出a b 2

2. 对1题中的(1)、(2),用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a b 3

二、交流、点评 三、实战演练 1. 如图,CB AD BA等于 (A) DB(B) CA (C) CD(D) DC 2.若a,b是两个不平行的非零向量,并且a//c,b//c,则向量c= (A) 0(B) a(C) b(D) 不存在 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a|=|b|,则a=b(B) 若|a|>|b|,则a>b (C) 若a=b,则a//b(D) 若|a|=1,则a=1 4. 化简: CB ED DC FE AF= OA OC BO CO= 5. 如图,点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以图中六个顶点和中心这7 个点中任意两个为起点和终点的向量中,与OA相等的向量的个数是 与OA模相等的向量的个数是 6. 已知AB=DC,且|AB|=|AD|,则四边形ABCD是 7. 飞机从甲地按北偏西15的方向飞行1400km到达乙地,再从乙地按南偏东75的方向飞行1400km到达丙地,那么丙地在甲地的方向,丙地距甲地 四、能力提升 4

高中数学导学案 等差数列

2.2 等差数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体会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归纳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由学生建立等差数列模型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应用的实践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通过类比函数概念、性质、表达式得到对等差数列相应问题的研究。 3.情态与价值: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性质,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会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之间的联系。 难点:概括通项公式推导过程中体现出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引导学生首先从四个现实问题(数数问题、女子举重奖项设置问题、水库水位问题、储蓄问题)概括出数组特点并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就等差数列的特点,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用多种方法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推导。 教学用具:投影仪 (四)教学设想 [创设情景]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列。在日常生活中,人口增长、教育贷款、存款利息等等这些大家以后会接触得比较多的实际计算问题,都需要用到有关数列的知识来解决。今天我们就先学习一类特殊的数列。 [探索研究] 由学生观察分析并得出答案: (放投影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这样数数,从0开始,每隔5数一次,可以得到数列:0,5,____,____,____,____,…… 2012年,在伦敦举行的奥运会上,女子举重项目共设置了7个级别。其中较轻的4个级别体重组成数列(单位:kg):48,53,58,63。 水库的管理人员为了保证优质鱼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用定期放水清理水库的杂鱼。如果一个水库的水位为18cm,自然放水每天水位降低2.5m,最低降至5m。那么从开始放水算起,到可以进行清理工作的那天,水库每天的水位组成数列(单位:m):18,15.5,13,10.5,8,5.5 我国现行储蓄制度规定银行支付存款利息的方式为单利,即不把利息加入本金计算下一期的利息。按照单利计算本利和的公式是:本利和=本金×(1+利率×寸期).例如,按活期

高中数学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教案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高考导航】 本节内容是高中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在近两年的高考考查中多作为解题的方法进行考查,主要是解题的方法上因引入向量得以扩展.例如2001上海5分,2002上海5分. 【学法点拨】 本节共有4个知识点: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共线向量与共面向量、空间向量的分解定理、两个向量的数量积.这一节是空间向量的重点,在学习本节内容时要与平面向量的知识结合起来,认识到研究的范围已由平面扩大到空间.一个向量是空间的一个平移,两个不平行向量确定的是一个平行平面集,在此基础上,把平行向量基本定理和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推广到空间,得出空间直线与平面的表达式,有了这两个表达式,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解决空间的共线和共面问题.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是空间几何研究代数化的基础,有了这个定理,整个空间被3个不共面的基向量所确定,空间一个点或一个向量和实数组(x ,y ,z )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空间向量的数量积一节中,由于空间任一向量都可以转化为共面向量,所以空间两个向量的夹角的定义、取值范围、两个向量垂直的定义和表示符号及向量的模的概念和表示符号等,都与平面向量相同. 【基础知识必备】 一、必记知识精选 1.空间向量的定义 (1)向量:在空间中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作向量,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向量或相等向量. (2)向量的表示有三种形式:a ,AB ,有向线段. 2.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及数乘运算. (1)空间向量的加法.满足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简记为:首尾相连,由首到尾.求空间若干个向量之和时,可通过平移将它们转化为首尾相接的向量.首尾相接的若干个向量若构成一个封闭图形,则它们的和为0,即21A A +32A A +…1A A n =0. (2)空间向量的减法.减法满足三角形法则,让减数向量与被减数向量的起点相同,差向量由减数向量的终点指向被减数向量的终点,可简记为“起点相同,指向一定”,另外要注意 -=的逆应用. (3)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注意其结果仍为一向量. 3.共线向量与共面向量的定义. (1)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在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那么这些向量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对于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b(b≠0),a∥b ?a=λb ,若A 、B 、P 三点共线,则对空间任意一点O ,存在实数t,使得OP =(1-t)OA +t OB ,当t=2 1 时,P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中点公式为OP = 2 1 (OA +). (2)如果向量a 所在直线O A 平行于平面α或a 在α内,则记为a ∥α,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

1.高一数学导学案平面向量的概念

6.1平面向量的概念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结合物理中的力、位移、速度等具体背景认识向量,掌握向量与数量的区别. 2.会用有向线段作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有向线段与向量的联系与区别,会用字母表示向量. 3.理解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共线向量、相等向量及向量的模等概念,会辨识图形中这些相关的概念. 【自主学习】 知识点1 向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知识点2 向量的几何表示 以A 为起点、B 为终点的有向线段记作AB →. 知识点3 向量的有关概念 (1)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0. (2)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3)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 (4)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向量,也叫共线向量. ①记法:向量a 平行于向量b ,记作a ∥b .

②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

【合作探究】 探究一向量的概念 【例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若向量a与b同向,且|a|>|b|,则a>b; (2)若|a|=|b|,则a与b的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或相反; (3)由于0方向不确定,故0不能与任意向量平行; (4)向量a与向量b平行,则向量a与b方向相同或相反; (5)起点不同,但方向相同且模相等的向量是相等向量. [分析]解答本题可从向量的定义、向量的模、相等向量、平行向量等概念入手,逐一判断真假. [解](1)不正确.因为向量由两个因素来确定,即大小和方向,所以两个向量不能比较大小. (2)不正确.由|a|=|b|只能判断两向量长度相等,不能确定它们方向的关系. (3)不正确.依据规定:0与任意向量平行. (4)不正确.因为向量a与向量b若有一个是零向量,则其方向不定. (5)正确.对于一个向量只要不改变其大小与方向,是可以任意移动的. 归纳总结:1判断一个量是否为向量,应从两个方面入手:①是否有大小,①是否有方向. 2注意两个特殊向量:零向量和单位向量. 3注意平行向量与共线向量的含义. 【练习1-1】下列物理量中不是向量的有() ①质量;①速度;①力;①加速度;①路程;①密度;①功;①电流强度. A.5个B.4个C.3个D.2个 解析:(1)看一个量是否为向量,就要看它是否具备向量的两个要素:大小和方向,特别是方向的要求,对各量从物理本身的意义作出判断,①①①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是向量,①①①①①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不是向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