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函数值和nextval函数值的算法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4
sql server 使用 next value for 函数。
“sql server 使用 next value for 函数”这句话的意思是“在SQL Server 数据库中,使用NEXT VALUE FOR函数来获取序列的下一个值”。
在SQL Server中,序列是一种特殊的数据库对象,用于生成唯一的数值。
序列可以用于为表中的列提供唯一的标识符,或者为其他需要唯一值的场景生成数值。
NEXT VALUE FOR函数用于获取序列的下一个值。
通过指定序列名称和选项,可以调用NEXT VALUE FOR函数来获取序列的下一个值。
这个函数通常用于在插入新行到表中时为列提供唯一值。
需要注意的是,NEXT VALUE FOR函数只能在具有明确定义的生成序列值数目的上下文中使用。
这意味着在使用NEXT VALUE FOR函数之前,必须先定义序列,并设置序列的当前值和增量等参数。
总结来说,“sql server 使用 next value for 函数”是指在SQL Server数据库中,使用NEXT VALUE FOR函数来获取序列的下一个值,以满足为表中的列提供唯一标识符或其他需要唯一值的场景的需求。
2 KMP算法:KMP算法是由D.E.Knuth(克努特),J.H.Morris(莫里斯),V.R.Pratt(普拉特)等人共同提出的,该算法主要消除了主串指针(i指针)的回溯,利用已经得到的部分匹配结果将模式串右滑尽可能远的一段距离再继续比较,从而使算法效率有某种程度的提高,O(n+m)。
先从例子入手(p82):按Brute-Force算法i=i-j+2=2-2+2=2,j=1按Brute-Force算法i=i-j+2=2-1+2=3,j=1按Brute-Force算法i=i-j+2=8-6+2=4,j=1,但从已匹配的情况看,模式串在t[6]即“c”前的字符都是匹配的,再看已匹配的串“abaab”,t[1]t[2]与t[4]t[5]相同,那么,因为t[4]t[5]与原串s[6]s[7]匹配,所以t[1]t[2]必然与原串s[6]s[7]匹配,因此说t[3]可以直接与s[8]匹配,按KMP 算法i=8,j=3匹配成功。
从上例看出在匹配不成功时,主串指针i不动,j指针也不回到第一个位置,而是回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如果这时让j指针回到第一个位置,就可能错过有效的匹配,所以在主串指针i不动的前提下,j指针回到哪个位置是问题的关键,既不能将j右移太大,而错过有效的匹配,另一方面,又要利用成功的匹配,将j右移尽可能地大,而提高匹配的效率,因此问题的关键是寻找模式串自身的规律。
//////////////////////////////////////////////////////////////////////////////////////////////////////////////////////////////////////////////////////////。
和直接比较若不满足和直接比较所以:满足:,设1i i 12112111112121s ),2(;s )1(""")"2(""")"1(""""t t j k t t t t t t t t s s t t t t s s s s k j k j k j k j i j i m n <<====-+-+----+-////////////////////////////////////////////////////////////////////////////////////////////////////////////////////////////////////////////////////////////设s=” s 1 s 2 ... s n ”, t=” t 1 t 2 ... t m ”,在匹配过程中,当s i ≠ t j (1≤i ≤n-m+1,1≤j ≤m)时,存在(前面的j-1个字符已匹配):” s i-j+1 ... s i-1 ” =” t 1 t 2 ... t j-1 ” (1) 若模式中存在可互相重叠的最长的真子串,满足: ” t 1 t 2 ... t k-1 ”=”t j-k+1 t j-k+2 ... t j-1 ” (2) 其中真子串最短可以是t 1 ,即 t 1。
第4章串1.采用顺序结构存储串,编写一个实现串通配符匹配的算法pattern______index(),其中的通配符只有“?”,它可以和任一字符匹配成功,例如,pattern______index(″? re″,″there are″)返回的结果是2。
答:本题的基础是Brute—Force模式匹配算法,只是增加了“?”的处理功能。
对应的算法如下:2.有两个串s1和s2,设计一个算法求这样一个串,该串中的字符是s1和s2中的公共字符。
答:扫描s1,对于当前字符s1.data[i],若在s2中,则将其加入到串s3中。
最后返回s3串。
对应的算法如下:3.设目标为t=’abcaabbabcabaacbacba’,模式p=’abcabaa’。
(1)计算模式P的nextval函数值。
(2)不写算法,只画出利用KMP算法进行模式匹配时的每一趟匹配过程。
答:(1)先计算next数组,在此基础上求nextval数组,如表4-1所示。
表4-1 计算next数组和nextval数组(2)采用KMP算法求子串位置的过程如下(开始时i=0,j=0):第1趟匹配:此时i=4,j=4,匹配失败,而nextval[4]=0,则i=4,j=nextval[4]=0,即:第2趟匹配:此时i=6,j=2,匹配失败,而nextval[2]=0,则i=6,j=nextval[2]=0,即:第3趟匹配:此时i=6,j=0,匹配失败,而nextval[0]=-1,则i=6,j=nextval[0]=-1。
因j=-1,执行i=i+1=7,j=j+1=0,即:第4趟匹配:此时i=14,j=7,匹配成功,返回v=i-t.1ength=14-7=7。
上机实验题4实验题1编写一个程序algo4-1.cpp,实现顺序串的各种基本运算,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程序exp4-1.cpp完成如下功能:(1)建立串s=″abcdefghefghijklmn″和串sl=″xyz″;(2)输出串s;(3)输出串s的长度;(4)在串s的第9个字符位置插入串s1而产生串s2;(5)输出串s2;(6)删除串s第2个字符开始的5个字符而产生串s2;(7)输出串s2;(8)将串s第2个字符开始的5个字符替换成串s1而产生串s2;(9)输出串s2;(10)提取串s的第2个字符开始的10个字符而产生串s3;(11)输出串s3;(12)将串s1和串s2连接起来而产生串s4;(13)输出串s4。
第3章栈和队列习题1.选择题(1)若让元素1,2,3,4,5依次进栈,则出栈次序不可能出现在()种情况。
A.5,4,3,2,1 B.2,1,5,4,3 C.4,3,1,2,5 D.2,3,5,4,1(2)若已知一个栈的入栈序列是1,2,3,…,n,其输出序列为p1,p2,p3,…,pn,若p1=n,则pi为()。
A.i B.n-i C.n-i+1 D.不确定(3)数组Q[n]用来表示一个循环队列,f为当前队列头元素的前一位置,r为队尾元素的位置,假定队列中元素的个数小于n,计算队列中元素个数的公式为()。
A.r-f B.(n+f-r)%n C.n+r-f D.(n+r-f)%n (4)链式栈结点为:(data,link),top指向栈顶.若想摘除栈顶结点,并将删除结点的值保存到x中,则应执行操作()。
A.x=top->data;top=top->link; B.top=top->link;x=top->link;C.x=top;top=top->link; D.x=top->link;(5)设有一个递归算法如下int fact(int n) {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D. 栈(11)用链接方式存储的队列,在进行删除运算时()。
A. 仅修改头指针B. 仅修改尾指针C. 头、尾指针都要修改D. 头、尾指针可能都要修改(12)循环队列存储在数组A[0..m]中,则入队时的操作为()。
A. rear=rear+1B. rear=(rear+1)%(m-1)C. rear=(rear+1)%mD. rear=(rear+1)%(m+1)(13)最大容量为n的循环队列,队尾指针是rear,队头是front,则队空的条件是()。
A. (rear+1)%n==frontB. rear==frontC.rear+1==front D. (rear-l)%n==front(14)栈和队列的共同点是()。
《数据结构》复习重点知识点归纳一.数据结构的章节结构及重点构成数据结构学科的章节划分基本上为:概论,线性表,栈和队列,串,多维数组和广义表,树和二叉树,图,查找,内排,外排,文件,动态存储分配。
对于绝大多数的学校而言,“外排,文件,动态存储分配”三章基本上是不考的,在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本科教学过程中,这三章也是基本上不作讲授的。
所以,大家在这三章上可以不必花费过多的精力,只要知道基本的概念即可。
但是,对于报考名校特别是该校又有在试卷中对这三章进行过考核的历史,那么这部分朋友就要留意这三章了。
按照以上我们给出的章节以及对后三章的介绍,数据结构的章节比重大致为:·概论:内容很少,概念简单,分数大多只有几分,有的学校甚至不考。
·线性表:基础章节,必考内容之一。
考题多数为基本概念题,名校考题中,鲜有大型算法设计题,如果有,也是与其它章节内容相结合。
·栈和队列:基础章节,容易出基本概念题,必考内容之一。
而栈常与其它章节配合考查,也常与递归等概念相联系进行考查。
·串:基础章节,概念较为简单。
专门针对于此章的大型算法设计题很少,较常见的是根据KMP进行算法分析。
·多维数组及广义表:基础章节,基于数组的算法题也是常见的,分数比例波动较大,是出题的“可选单元”或“侯补单元”。
一般如果要出题,多数不会作为大题出。
数组常与“查找,排序”等章节结合来作为大题考查。
·树和二叉树:重点难点章节,各校必考章节。
各校在此章出题的不同之处在于,是否在本章中出一到两道大的算法设计题。
通过对多所学校的试卷分析,绝大多数学校在本章都曾有过出大型算法设计题的历史。
·图:重点难点章节,名校尤爱考。
如果作为重点来考,则多出现于分析与设计题型当中,可与树一章共同构成算法设计大题的题型设计。
·查找:重点难点章节,概念较多,联系较为紧密,容易混淆。
出题时可以作为分析型题目给出,在基本概念型题目中也较为常见。
第1章绪论5.选择题:CCBDCA6.试分析下面各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
(1)O(1)(2)O(m*n)(3)O(n2)(4)O(log3n)(5)因为x++共执行了n-1+n-2+……+1= n(n-1)/2,所以执行时间为O(n2)(6)O(n)第2章线性表1.选择题babadbcabdcddac2.算法设计题(6)设计一个算法,通过一趟遍历在单链表中确定值最大的结点。
ElemType Max (LinkList L ){if(L->next==NULL) return NULL;pmax=L->next; //假定第一个结点中数据具有最大值p=L->next->next;while(p != NULL ){//如果下一个结点存在if(p->data > pmax->data) pmax=p;p=p->next;}return pmax->data;(7)设计一个算法,通过遍历一趟,将链表中所有结点的链接方向逆转,仍利用原表的存储空间。
void inverse(LinkList &L) {// 逆置带头结点的单链表 Lp=L->next; L->next=NULL;while ( p) {q=p->next; // q指向*p的后继p->next=L->next;L->next=p; // *p插入在头结点之后p = q;}}(10)已知长度为n的线性表A采用顺序存储结构,请写一时间复杂度为O(n)、空间复杂度为O(1)的算法,该算法删除线性表中所有值为item的数据元素。
[题目分析] 在顺序存储的线性表上删除元素,通常要涉及到一系列元素的移动(删第i个元素,第i+1至第n个元素要依次前移)。
本题要求删除线性表中所有值为item的数据元素,并未要求元素间的相对位置不变。
因此可以考虑设头尾两个指针(i=1,j=n),从两端向中间移动,凡遇到值item的数据元素时,直接将右端元素左移至值为item的数据元素位置。
2022年东北林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选择题1、已知广义表LS=((a,b,c),(d,e,f)),用head和tail数取出LS中原子e的运算是()。
A.head(tail(LS))B.tail(head(LS))C.head(tail(head(tail(LS))))D.head(tail(tail(head(LS))))2、用数组r存储静态链表,结点的next域指向后继,工作指针j指向链中结点,使j沿链移动的操作为()。
A.j=r[j].nextB.j=j+lC.j=j->nextD.j=r[j]->next3、单链表中,增加一个头结点是为了()。
A.使单链表至少有一个结点B.标识表结点中首结点的位置C.方便运算的实现D.说明单链表是线性表的链式存储4、最大容量为n的循环队列,队尾指针是rear,队头:front,则队空的条件是()。
A.(rear+1)MOD n=frontB.rear=frontC.rear+1=frontD.(rear-1)MOD n=front5、已知有向图G=(V,E),其中V={V1,V2,V3,V4,V5,V6,V7}, E={<V1,V2>,<V1,V3>,<V1,V4>,<V2,V5>,<V3,V5>, <V3,V6>,<V4,V6>,<V5,V7>,<V6,V7>},G的拓扑序列是()。
A.V1,V3,V4,V6,V2,V5,V7B.V1,V3,V2,V6,V4,V5,V7C.V1,V3,V5,V2,V6,V7D.V1,V2,V5,V3,V4,V6,V76、下列关于无向连通图特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Ⅰ.所有的顶点的度之和为偶数Ⅱ.边数大于顶点个数减1 Ⅲ.至少有一个顶点的度为1A.只有Ⅰ B.只有Ⅱ C.Ⅰ和Ⅱ D.Ⅰ和Ⅲ7、排序过程中,对尚未确定最终位置的所有元素进行一遍处理称为一趟排序。
2022年内蒙古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选择题1、用数组r存储静态链表,结点的next域指向后继,工作指针j指向链中结点,使j沿链移动的操作为()。
A.j=r[j].nextB.j=j+lC.j=j->nextD.j=r[j]->next2、将两个各有N个元素的有序表归并成一个有序表,其最少的比较次数是()。
A.NB.2N-1C.2ND.N-13、某线性表中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最后一个元素之后插入一个元素和删除第一个元素,则采用()存储方式最节省运算时间。
A.单链表B.仅有头指针的单循环链表C.双链表D.仅有尾指针的单循环链表4、已知有向图G=(V,E),其中V={V1,V2,V3,V4,V5,V6,V7}, E={<V1,V2>,<V1,V3>,<V1,V4>,<V2,V5>,<V3,V5>, <V3,V6>,<V4,V6>,<V5,V7>,<V6,V7>},G的拓扑序列是()。
A.V1,V3,V4,V6,V2,V5,V7B.V1,V3,V2,V6,V4,V5,V7C.V1,V3,V5,V2,V6,V7D.V1,V2,V5,V3,V4,V6,V75、在用邻接表表示图时,拓扑排序算法时间复杂度为()。
A.O(n)B.O(n+e)C.O(n*n)D.O(n*n*n)6、已知关键字序列5,8,12,19,28,20,15,22是小根堆(最小堆),插入关键字3,调整后的小根堆是()。
A.3,5,12,8,28,20,15,22,19B.3,5,12,19,20,15,22,8,28C.3,8,12,5,20,15,22,28,19D.3,12,5,8,28,20,15,22,197、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为a,e,b,d,c,后序遍历序列为b, c,d,e,a,则根结点的孩子结点()。
前面的三个a都不需要进行比较,只要确定主串中不等于b的那个位是否为a,即可以进行如下的比较:如果为a,则继续比较主串后面一位是否为b;如果不为a,则此次比较结束,继续将模式串的第一位去与主串的下一位进行比较。
由此看来,在模式串的第五位上,进行的比较偏移了4位(不进行偏移,直接比较下一位为0),故第五位b的nextval值为
4。
我们可以利用第一个例子“abaabcac”对这种方法进行验证。
a的nextval值为0,因为如果主串的第一位不是a,那么没有再比较下去的必要,直接
比较主串的第二位是否为a。
如果比较到主串的第二位才发生错误,则主串第一位肯定为a,第二位肯定不为b,此时不能直接跳到第三位进行比较,因为第二位还可能是a,所以对主串的第二位再进行一次比较,偏移了1位,故模式串第二位的nextval值为1。
以此类推,nextval值分别为:01021302。
其中第六位的nextval之所以为3,是因为,如果主串比较到第六位才发生不匹配现象,那么主串的前五位必定为“abaab”且第六位必定不是“c”,但第六位如果为“a”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从模式串的第四位继续比较下去。
所以,这次比较为:
而不是:
因为前两位a和b已经确定了,所以不需要再进行比较了。
所以模式串第六位的nextval
值为这次比较的偏移量3。
再来看求nextval数组值的第二种方法。
1.第一位的nextval值必定为0,第二位如果与第一位相同则为0,如果不同则为1。
2.第三位的next值为1,那么将第三位和第一位进行比较,均为a,相同,则,第三位
的nextval值为0。
3.第四位的next值为2,那么将第四位和第二位进行比较,不同,则第四位的nextval
值为其next值,为2。
4.第五位的next值为2,那么将第五位和第二位进行比较,相同,第二位的next值为1,则继续将第二位与第一位进行比较,不同,则第五位的nextval值为第二位的next值,为1。
5.第六位的next值为3,那么将第六位和第三位进行比较,不同,则第六位的nextval
值为其next值,为3。
6.第七位的next值为1,那么将第七位和第一位进行比较,相同,则第七位的nextval
值为0。
7.第八位的next值为2,那么将第八位和第二位进行比较,不同,则第八位的nextval
值为其next值,为2。
在“aaaab”内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