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教案示例

加法减法的认识

加法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3.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4.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5.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情境一:

1.课件演示:一年级四班组织折纸动物大赛,强强、红红和冬冬各折出了几只纸鹤?

2.问:老师想知道有几只纸鹤,谁愿意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

3.“一共有几只纸鹤?”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2=?)

4.1+2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

5.全班交流算法。

(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

(老师和学生一起摆小棒,板书:1+2=3)

情境二:继续演示课件

1.树枝上有四只小鸟,又飞来了一只,一共有几只小鸟?

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

2.全班交流算法。

(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

师: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4和1的组成来计算的,这个办法很好,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同桌互说。

二、分层练习,辨析理解

1.做课件“看图填数字”第1题

(1)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请小朋友在全班交流。

(2)学生汇报算式;3+2=5 ,2+3=5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观察上面的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2.“看图填数字”第2题

三、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游戏:填一填,写一写

要求:请同学们将自己喜欢的玩具放到“筐一”和“筐二”中,并根据玩具的数量完成下面的算式。

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大家摆玩具说算式,一人写算式。

评价方式:请学生当“小法官”

四、教师小结。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教案示例

加法减法的认识

减法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按顺序填数

() 3 () 5

2.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

2+3 1+3 1+4 2+2 4+1 3+1

3.昨天我们学习了加法,有还谁记得,加法表示什么?

(把两部分合起来)

二、探究新知

情境一:桌子上放着3只纸鹤,强强拿走了一只,送给班主任杨老师。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同桌之间互相说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

师:像这样,从3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2.学习减法算式

问:3只纸鹤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拿走了一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拿走一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减法计算。板书:3-1=?

问:3-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然后全班齐读算式)

3.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3-1表示的事物来。

情境二:小刺猬一次背走了三只果子

问:像这样的问题我们要怎样计算?5-3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然后全班齐读算式)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电脑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

(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2)完成算式

2.完成课后习题,同桌交流,老师找代表在前面演示,同学讨论。

四、教师小结

问:今天你都学了什么?

减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减法

第十课时减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减法 设计人:贾红苗审核人:罗金燕 学习内容:第26页-27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学习重点: 理解减法的意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弄懂计算过程。 学习难点: 利用数的分解组成,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师:4根小棒里拿走1根小棒,还剩几根小棒? 拿走是什么意思?你会用算式表示吗?(用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揭示课题:像这样从一些物体中拿走一些,求还剩多少,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都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减法。 2、教学减法的意义(课件出示纸鹤图) (1)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3)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说明:要求还剩几个纸鹤,还剩几个,就是从3里面去掉1个,用减法计算。 3、学习减法算式。 (1)教师说明:从3里去掉1,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并试着让学生列出算式。 (2)怎样计算呢?先尝试计算,再汇报交流。(目的:提倡算法的多样化,留给学生选择的自由) (3)读减法算式。教师先范读,同桌互读, 三、5以内的减法(出示小刺猬图)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意思。 2、想一想这道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该怎样列式? 3、请你说一说5、3、2、分别表示什么?(引入自己喜爱的方法,学生也可以发展他们自己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 1、第26页做一做。 2、第27页做一做第1、2、3题。 五、课后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呀?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说出来让大家来帮助你。你能说出在生活中遇到的这类问题吗? 六、课堂检测: 1、 2、口算。 5-4= 3-2= 4-2= 1+2= 4-3= 3-1= 3+2= 5-2= 3、在○里填上"<"">"或"=" 5-1○34-2○3 2-1○3 3-2○1 3+2○4 1+4○4

琥珀【教案】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着“科普知识”这一主题,编排了《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4篇课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自然的奥秘,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琥珀》通过想象推测了琥珀形成的过程。《飞向蓝天的恐龙》介绍了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和科学家在古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琥珀 2 1.认识4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的字音,会写45个字,正确读写4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4.能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发现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精彩,激发探索科学、大自然的热情。 飞向蓝天的恐 龙 2 纳米技术就在 我们身边 2 千年梦圆在今 朝 1 口语交际 1 能准确、清楚、连贯地传达信息。 习作 2 能大胆展开想象,写自己想要发明的东西。 语文园地 2 1.与同学交流在阅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采取的解决方法。 2.通过“识字加油站”学习填写汇款单,认识数字的大写。 3.通过“词句段运用”,认识、了解新兴词语及旧词新义,学习用与熟 悉的事物作比较的方法来介绍另一个事物。 4.背诵积累对联。 快乐读书吧 3 培养学生对科普作品的阅读兴趣。

5琥珀 ?教学目标 1.认识“琥、珀”等12个生字,会写“怒、吼”等15个字,正确读写“怒吼、松脂”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形成的过程,弄清科学家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形成的过程,弄清科学家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教学策略 教学时化繁为简,联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即“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琥、珀”等12个生字,会写“怒、吼”等15个字,正确读写“怒吼、松脂”等15个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板块一故事导入,明确文体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师导入:今天老师让一位“小美女”给大家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2)播放故事音频。(出示课件) 2.出示琥珀图片,揭示课题。

认识整万数教学反思

认识整万数教学反思 认识整万数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大数的认识中第一节课,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学习万以内数的基础上,继续认识三个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并结合新的计数单位认识三个数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在教师介绍了我国的数位分级知识之后,结合整万数的意义和分级的知识教学整万数的读写方法,为以后学习其它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打好基础。 先说引入环节,在省赛上采用的是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据,看似传统,实则创新。关于这节课收集数据也有一个难点,就是怎样能让学生收集到的数据正好是整万数。刚开始,我是给学生一个收集数据的例子,然后希望学生按照这样的'例子去收集,但是效果并不好,其中有一次课一个整万数也没有搜集到。最终采取的办法是让学生去搜集自己喜欢汽车价格,因为汽车的价格一般都是多少万元,这样的效果就好多了。 再说说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的教学环节。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很好的掌握了万以内的数,所以在这一环节采用的类比迁移学习方法。学习的载体是模拟计数器,先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从一千拨到一万,这是学习新知的起点,在学生回忆出“十个一千是一万,千位上满十向万位进一”之后,再让学生边说边拨,拨到九万,接下来就是本节课第一个关键的结点,处理好这个环节,接下去就会

顺理成章了。如何能使学生体会到“十个一万是十万”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十个一千是一万”进行类推,使学生充分体会每数满10个单位就产生一个新的计数单位,感受了两个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学生体会到这一点,认识“百万”和“千万”就水到渠成了。 认识了新的计数单位,让学生及时整理数位顺序表。在这一环节,通过填写知道从个位到千万位的数位顺序,初步把这些数位分成个级和万级。对于如何使学生加深对个级和万级的理解,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处理,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学生对分级的知识是第一次接触,缺乏足够的感性积累,教师寄希望于在教学整万数的读写过程渗透分级的知识。可以看到这样处理还是有不足之处的,通过几次上课,发现学生对分级掌握的并不深刻。 接下去的环节就是结合整万数的意义教学读法和写法。学生对照计数器已经能自己写出整万数,也初步会读整万数了。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结合整万数的意义初步总结写整万数的方法-----先写万级上的数,然后在后面添上4个0。在读整万数的时候是学生明白把整万数分成个级和万级,可以很容易的读出来。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是通过三辆汽车的价格来教学的,这样处理的好处是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足之处是,三个数据中没有几千万的,学生以后写几千万可能会出现问题。 教学了读写方法之后,教师以人民币为素材,让学生感受一百万多少,从而增强学生对大数的感性认识。这一环节实现效果的好坏主

减法的初步认识(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减法的概念,理解减法的意义. 2.理解减号“-”,会读、写减法算式,准确实行减法计算.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 教学重点 理解减法的意义,会计算减法. 教学难点 准确确定被减数.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出示: 学生填空,说数的分解. 问:你能根据2和3的组成情况列出几道加法算式吗? 学生说算式,老师板书:1+1=2 2+1=3 问:2+1=3表示什么意思? 师:除了加法以外,你还知道有什么算法? 生:减法、乘法、除法.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减法好不好?(板书课题:减法的初步理解)学习新知 1.调出学生原有知识经验 师:相关减法的知识,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知道得真很多!老师也想把自己知道的和你们实行交流,能够吗?学习减法首先就要理解一位新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对,它就是减号(出示“-”),减号表示去掉的意思.有了它,我们就能够做减法了,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减法. 2.建立减法概念 演示动画“减法的初步理解” 师:这个小女孩儿手里拿着几个气球? 继续演示动画“减法的初步理解” 问:她不小心,怎么样了? 生:飞走了1个. 问:还剩几个? 师:小女孩儿原来有两个气球,飞走了1个,求还剩几个?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对!要用减法. 边演示边讲解边板书:原来有2个气球,飞走了1个,就是从2个里面去掉1个,应该用“2-1”. 问:2表示什么? 师:是从总数2里面去掉一部分,所以要把2写在减号的前面. 问:2个气球,飞走1个,还剩几个? 生:还剩1个. 师:所以2减1就等于1(板书:=1). 问:谁会读这个算式? 学生试读. 问:“2-1=1”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从总数2里面去掉飞走的部分1,还剩另一部分1. 3.进一步理解减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学习目标 本单元围绕着“科普知识”这一主题,编排了《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4篇课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自然的奥秘,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琥珀》通过想象推测了琥珀形成的过程。《飞向蓝天的恐龙》介绍了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和科学家在古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琥珀 2 1.认识43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的字音,会写45个字,正确读写45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4.能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发现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精彩,激发探 索科学、大自然的热情。 飞向蓝天的 恐龙 2 纳米技术就 在我们身边 2 千年梦圆在 今朝 1 口语交际 1 能准确、清楚、连贯地传达信息。 习作 2 能大胆展开想象,写自己想要发明的东西。

语文园地 2 1.与同学交流在阅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采取的解决方法。 2.通过“识字加油站”学习用减一减、加一加的方法认识生字。 3.通过“词句段运用”,认识、了解近几十年出现的词语及旧词新义,学习用与熟悉的事物作比较的方法来介绍另一个事物。 4.背诵积累《江畔独步寻花》。 快乐读书吧 3 培养学生对科普作品的阅读兴趣。 5.琥珀 〖教学目标〗 1.认识“琥、珀”等1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扎”,会写“怒、吼”等15个字,正确读写“怒吼、松脂”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形成的过程,弄清科学家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形成的过程,弄清科学家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教学策略 教学时化繁为简,联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即“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数感”的培养是教师们在平时教学中很难把握的部分,这节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综观这节课,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在大量感知与体验中建立数感。 “万以上的数”学生接触较少,理解大数的意义有很大的难度。这节课分是这样几个层次化难为易的:一是创造性地使用情境窗。在感受“十万”时,张老师把教材中的订书钉的素材变成了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学生在通过体验理解了十万的意义。二是列举了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在学习十万时,张老师还展示了词典、报纸等事物,让学生借助实物进一步理解千、万、十万之间的关系。给学生提供的这些感知材料,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解了十万的意义。三是借助计数器强化数感。在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后,引导学生借助计数器拨珠、数数进一步理解了“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百万……”,把零乱的知识系统化,抽象化。另外,在学习一亿时,教师又变换了形式,给学生提供了文字材料:“钟表上的秒针跳动一亿下需要用三年多的时间;一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以绕地球三圈半;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1000个人的头发大约有一亿根”。让学生通过阅读,利用想象理解了一亿的意义。 二、在探索交流中形成系统知识,加深对大数意义的理解。 学生在建立了“十万、一亿”的表象后,就要学习数位、记数单位、十进制记数法、数位分级等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张老师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把数位、记数单位、十进制记数法等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通过举例、交流等方式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在学习给数位分级时,教师又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把数位顺序表填完整,探索数位分组等知识。在汇报时,通过讨论、交流,同学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借鉴,理解“亿级、万级、个级”表示的意义。整个教学环节,安排的有张有弛,有静有动,有探索有交流,水到渠成的帮助学生建立了有关数位的知识体系。 三、在尝试读数中,提升对大数的认识。 学生建立有关数位的知识体系后,张老师又把教学转移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上,把刚上课时情境窗中有关图书馆资料中读不出的数字,再次呈现出来,让小组合作尝试着读。在这里,教学的重心不是读写数,而是理解大数的意义。这时的读数,学生已经对大数的有关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通过读数可以理解每一个大数的具体含义,加深对大数的意义的理解。

小学一年级数学减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1.使学生建立减法的概念,理解减法的意义.2.认识减号-,会读、写减法算式,正确进行减法计算.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减法的意义,会计算减法.教学难点正确确定被减数.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出示:学生填空,说数的分解.问:你能根据2和3的组成情况列出几道加法算式吗?学生说算式,老师板书:1+1=2 2+1=3问:2+1=3表示什么意思?师:除了加法以外,你还知道有什么算法?生:减法、乘法、除法.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减法好不好?(板书课题:减法的初步认识)学习新知1.调出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师:有关减法的知识,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师:你们知道得真不少!老师也想把自己知道的和你们进行交流,可以吗?学习减法首先就要认识一位新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对,它就是减号(出示-),减号表示去掉的意思.有了它,我们就可以做减法了,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减法.2.建立减法概念演示动画减法的初步认识师:这个小女孩儿手里拿着几个气球?继续演示动画减法的初步认识问:她不小心,怎么样了?生:飞走了1个.问:还剩几个?师:小女孩儿原来有两个气球,飞走了1个,求还剩几个?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对!要用减法.边演示边讲解边板书:原来有2个气球,飞走了1个,就是从2个里面去掉1个,应该用2-1.问:2表示什么?师:是从总数2里面去掉一部分,所以要把2写在减号的前面.问:2个气球,飞走1个,还剩几个?生:还剩1个.师:所以2减1就等于1(板书:=1).问:谁会读这个算式?学生试读.问:2-1=1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生:表示从总数2里面去掉飞走的部分1,还剩另一部分1.3.进一步理解减法(1)继续演示动画减法的初步认识师:一共有几只小鸡?边演示边讲解:去掉了1只小鸡,虚线圈表示走了,去掉的意思.问:求还剩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谁会列算式?板书:3-1=2问:3表示什么?1和2呢?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2)继续演示动画减法的初步认识师:请你先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然后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问,你是怎么想的?4.摆一摆、说一说摆3个圆片,去掉2个,还剩1个,3-2=1.摆3个圆片,去掉1个,还剩2个,3-1=2.5.总结算法师:如果不摆学具、不看图,怎样想减法的得数?3-2=□想:3可以分成2和几,3可以分成2和1,所以3-2=1.巩固练习1.看图说图意,然后列式计算.问:为什么用减法?你是怎么想的?2.直接写得数2-1=□ 3-1=□ 3-2=□3.游戏:摘苹果(详见探究活动)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情况下要用减法?怎么计算减法的得数?老师引导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整万数的教学反思.doc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整万数》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认识整万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知识。它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基础上,教学整万数,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大数目,认识万级和个级的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会读、会写整万数。 在本课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教学知识点主要有:1、教学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2、教学整万数的含义和读写;3、教学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万”,并能正确地读、写10000。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基础。我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以“10个一千是一万”为教学起点,让学生在纸计数器上一千一千地数,数到十千,学生自然而然说成一万,明确“10个一千是一万”,通过学生边添珠子,边数数,让学生有序的填出各个数位名称,初步感知新出现“万”、“十万”、“百万”、“千万”四个计数单位,在数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每数满10个单位就产生一个新的计数单位,感受了两个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明确“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 整万数的写法和读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时,我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写数、说数的组成,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交流,并引导学生利用分级的方法来读写。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发现自己还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体会和发现,特别是在读数与写数的实践中也没有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方法,今后我会在这方面加以改进。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整万数》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认识整万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知识。它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基础上,教学整万数,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大数目,认识万级和个级的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会读、会写整万数。 在本课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教学知识点主要有:1、教学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2、教学整万数的含义和读写;3、教学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万”,并能正确地读、写10000。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基础。我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以“10个一千是一万”为教学起点,让学生在纸计数器上一千一千地数,数到十千,学生自然而然说成一万,明确“10个一千是一万”,通过学生边添珠子,边数数,让学生有序的填出各个数位名称,初步感知新出现“万”、“十万”、“百万”、“千万”四个计数单位,在数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每数满10个单位就产生一个新的计数单位,感受了两个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明确“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 整万数的写法和读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时,我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写数、说数的组成,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交流,并引导学生利用分级的方法来读写。

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加法的初步认识片段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23页加法的初步认识 执教教师:东坝中心小学王东霞 指导教师:朝阳区教研中心孙佳威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结合加法的含义列式计算,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 3.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加法的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小鸟、花、蘑菇贴图 教学过程: (一)通过操作实物图,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1.出示小鸟图(增加型) (1)(教师在黑板上贴2只小鸟)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监控:谁能大声的再说一遍?(树枝上有2只小鸟) (2)(又飞来一只小鸟) 请同学们仔细看,你又看到了什么? (3)你还看到了什么?(教师同时用手势圈画出3只小鸟) (4)谁能完整的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5)一共的3只小鸟是由几部分合并起来的?哪两部分? 监控:指名到黑板前指图说明。指导学生完整说清题意。 (6)小结:通过小鸟图我们发现现在一共有的3只小鸟是由原来的2只小鸟和又飞来的1只小鸟合并起来得到的。 2.出示小画图(聚合性) (1)出示小花图 你看到了什么?谁再来说说? 预设:如果没出一共有5朵。教师就接着问:还有吗?(教师手势画圈提示)。 (2)一共的5朵小花是由哪两部分合并起来的? (3)随着学生语言描述,教师将两部分合并在一起。

(4)要想知道一共有几朵花,我们就得把哪两部分合并起来? (5)小结:一共的5朵花是由左边的3朵红花和右边的2朵黄花合并起来得到的。 3.出示磨菇图 (1)出示蘑菇图 你看到了什么?谁再来说说? (2)教师画圈(见下图) 你又看到了什么? (3)老师画的这个圈表示什么意思呀? (4)谁在说说? 这个圈就是表示合并的意思。你真会思考! (5)谁能完整的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6)一共的4个蘑菇是由哪两部分合并起来的? (7)要想知道一共有几个蘑菇,我们就得怎么办呢? (二)在感知的基础上,揭示加法的含义 1. 引导学生观察三幅图,寻找共同点。

一年级数学:减法的初步认识

一年级数学:减法的初步认识(一)使学生初步知道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3以内的减法。 (二)使学生认识-号,会读减法算式。 (三)初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减法的概念。 难点:理解减法的含义。 课前准备 (一)教具:小女孩拿气球图、小鸡、小燕子图。2本画册、3支铅笔、2个皮球。 (二)学具:小圆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复习2,3的组成: 出示小黑板:

学生回答:1和1组成几?2可以分成几和几?2和几组成3?3可以分成2和几?1和几组成3?3可以分成1和几?几和1组成2?2可以分成几和1? 2.看卡片口算,并说计算方法: 1+1= 2+1= 1+2= (二)学习新课 导入新课:老师演示,学生回答。 老师手里拿着几本画册?(2本) 老师送给同学几本?(1本) 还剩几本?(1本) (1)出示小女孩拿气球图: 引导学生看第一图,提问:

图上画的是什么? 小女孩手里拿着几个气球?(2个) 再看第二图,提问: 想一想,这幅图是什么意思?(1个气球从手中飞起,女孩手里还剩1个气球) 请2~3名同学把两幅图完整地说一遍。(女孩手里有2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1个) (2)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 师边指图边说:从2个里面去掉1个,求还剩几个?就是要从2里面减去1,用算式表示是2l1.(板书)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减法的初步认识。老师板书课题。 师指算式中的减号说:这个符号叫减号(板书一减号) 这个算式读作:2减1等于1.(齐读) (3)讲减法的含义:

提问:2,1和1在算式里各表示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2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1个) 提问:这1个气球是从哪个数里飞出的? 师说:从2里面飞出的,这2就要写在减号的前面,飞走1个,这1就写在减号的后面,还剩1个,写在等号的后面。 表示有2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1个。 指名(2~3人)把算式的意义说一说。 2.教学 3-1=2. (1)出示小鸡图: 提问:图上有几只小鸡?(有3只) 老师在1只小鸡外面画上虚线圈。 提问:这叫虚线圈,它表示什么?(表示去掉的意思)3只小鸡,跑了1只,还剩几只? (2)练习说图意:

《认识整万数》苏教版说课稿

《认识整万数》苏教版说课稿 一、说教材 《认识整万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86的教学内容,由于整万数相对较大,不变以具体形象的物体进行操作,加上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所以这节课我主要指导学生借助计数器进行探索学习。 教材分为三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教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和“千万”。教材通过呈现生活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会出现较大的数,引发学生求知欲,再以“10个一千是一万”为基础,借助计数器,引出“十万”“百万”“千万”这些计数单位。 第二段,教学整万数的含义及读写。这里将写数和读数结合起来学习,让学生体会数的实际意义。 第三段,教学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确定各数位所对应的名称。教材介绍了我国的计数习惯,根据已有知识,给出各级各数位的名称和顺序,让学生联系读写的体验,通过类比,推出万级各数位的名称和顺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了解这些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认

识整万数,初步了解我国的数位分级,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整万数。 2、让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实物数量的多少,增强数感,感受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习整万数的兴趣和认识整万数的自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3、组织学生收集报纸、杂志、网络上的大数,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及观察、表达、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正确读、写整万数。 教学难点:了解整万数的含义,感受大数目的数值。 二、说教法和学法 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理解每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结合多媒体,展示生活中这样的大数目,让学生感受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闯关游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巩固了新知。 三、说设计理念 1、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身边的数据出发引出大数,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大数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2、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去读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借助于直观教具计数器拨一拨、数一数,由计数器上对计数单位的认识直接切入数位的认识,逐步完善对数位

加法的初步认识

十几减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关系,正确计算十几减7. 2.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性.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十几减7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十几减7的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用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演示课件“十几减7”】 7+()=117+()=13 7+()=15 7+()=16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继续演示课件“十几减7”】,出示例1图. (2)启发学生说明图意. 使学生明确:从12个圆片中,去掉7个,还剩几个? (3)启发学生回忆:十几减9、十几减8是怎样计算的? 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十几减9、十几减8都是想加算减的. (4)例1应该怎样想? 分组交流,并填书;教师巡视指导. 使学生明确:像十几减9、十几减8那样,十几减7,可先想7加几得十几. 12-7=□想:7加()得12,7加5得12,所以12-7=5. (5)读算式:12-7=5. 2.【继续演示课件“十几减7”】,出示例2:11-7=□15-7=□ (1)分组交流. (2)指导学生独立填写. (3)订正时,读算式11-7=4,15-7=8. 3.【继续演示课件“十几减7”】,出示例3:14-7=□16-7=□13-7=□(1)独立填写. (2)订正时,读算式14-7=7,16-7=9,13-7=6. 三、全课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十几减7的口算. 随堂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7+5=7+7=7+8= 12-7=14-7=15-7= 一组一组地出示,做减法时说一说都是怎样想的. 2.“做一做”第2题. 7+□=117+□=137+□=16

2017年教研教学研讨系列活动-上海宝山试验学校

1、宝山实验学校校本研修制度(继续沿用) 2、2017年“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教师教学研讨活动…………… 3、教学研讨活动照片 宝山实验学校校本研修制度 (继续沿用) 为了进一步推动、深化课程改革,真正解决课程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形成新型的教研文化,现就加强小学校本教研制定如下制度。 一、明确职责,确保校本教研的和谐整合 (一)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主动投入校本教研活动,准备充分,积极参与;要强化自主学习,将课程理念的学习、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开发、研读与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勇于实践,勤于思考,立足于自我理解和内化;教师之间要分工协作、同伴互助,发挥个性特长和发扬团队精神并重,逐步形成合作共进的教研氛围。(二) 教研组和备课组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是教研活动的组织者,要融合学校教研工作重心、学科特点以及本组教师的实际需要,确定学期教研工作重点,制定好活动计划;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和途径开展富有实效的教研活动,探索从问题确立到问题解决中的行动策略,做好资料积累;要充分发挥骨干作用,与组内教师通力合作,营造交流与对话、协调与合作的研究氛围,促进教师群体发展,尤其是青年教师和新教师的成长。(三)教导处是校本教研工作的管理机构。要根据学校的总体规划,确定学年、学期的工作重点,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要重视对教研组、备课组工作的过程管理与指导,善于发现先进经验,加以总结提炼,并及时推广,有的经验可转化为学校教学管理和校本教研的常规制度;要尝试建立跨学科的教研组或组织跨学科的教研活动,使各科教师加强联系,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和方式方法的迁移融合;要探索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结合,形成具有学校特点的教师研训体系;要研究年级组办公形式中的教研模式,切实提高教研质量。 二、强化研究,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一)各教研组要聚焦课堂,就教师在三类课程实施中的真实问题与突出的困难,整体思考教研组等教研工作目标和过程,并追随课改与教师的发展,不断调整研究目标与内容。(二)教导处要组织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层次教研活动,责任到组,落实到人,务求实效。每次活动的主题必须明确、集中;事先“公开”活动内容,使参与者“有备而来”;要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参与者围绕主题展开实质性的交流与研讨;梳理、提炼共性经验和认知过程,积累案例;要关注“行为跟进”,“以点带面”,使教研与教学有效互动,互为促进。 (三)重视专题研究与课题研究。科研处要从教育教学现状、教师实际以及学校个性化发展需要出发,确立学校专题研究项目,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带动学校与教师的发展。教研组要善于将常规研究与专题、课题研究有机结合,鼓励教师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带着课题进课堂深入研究;同时针对教师共同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组织专题攻关研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 (四)教导处依据学校自身的资源特点与发展阶段,选择并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多元的校本教研形式,如学科教研、跨学科教研、综合教研、师带徒研、志愿组合教研、网上教研等;要充分认识教师发展的不平衡性,利用“差异资源”,开展多层面、多形式的教研活动,实现资源共享;逐步形成正式和非正式组织相结合的、具有学校个性的合作共进的教研模式与

最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整万数

第1课时认识整万数 教材内容:教材课本第10—11页例题1、练一练和你知道吗,第13页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分级的方法,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亿以内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引入: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常遇到、用到比万大的数,谁来读一读下列几组数据? 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 (1)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 (2)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它的占地面积约为七十二万平方米。 (3)2011年,我国芝麻、茶叶和油菜籽的总产量如下:芝麻六十一万吨、茶叶一百六十二万吨、油菜籽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吨。 让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内容读数。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万更大的数。(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复习万以内数的知识。 (1)指名学生说出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2)课件出示:填一填,说一说。 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千是()。 说一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读一读下列各数:2362、1002、8945。 2.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师生一起用计数器拨数,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这些计数单位。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

到九千。 提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10个一千是多少?(板书:一万)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上一万,然后一万一万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到九万。 提问: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万位满十要怎样?使学生认识到10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 师:我们知道了10个一万是十万,如果十万十万地数,10个十万又是多少呢? 学生同桌讨论,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追问:照这样推想下去,你还能知道什么? 分别让学生说一说,然后进行交流汇报,教师适时板书: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3)小结:今天我们所认识的“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以前的“个、 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 3.教学例题1。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题1,提问:六十一万、一百六十二万和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各是多少?怎样写呢? (1)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 六十一万表示61个万,61个万是610000;一百六十二万表示162个万,162个万是1620000;一千三百四十三万表示1343个万,1343个万是13430000。 (2)写数。 学生尝试写数,小组交流、汇报。 师小结写数的方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下面的填空,并组织汇报交流。 4.认识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 师:请同学们将课本第11页的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出示数位顺序表)

减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莒县第四实验小学王林花 学习内容: 人教版第一册教材第26—27页及相关练习。 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知道减法的来源和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并知道减法算式各个数字表示的含义,并会利用5以内数的分与合计算相关的减法算式。 2、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3、培养学生的看图说图意、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 4、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理解减法的含义,知道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教具、学具 第26页的相关图片及5根小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定标 (一)激趣导入 导语:同学们,你还喜欢看马戏吗?看,马戏团里的小丑又来了。我们比一比看谁能拿到他手里的气球? 1、复习 2、 3、4的组成:全班拍手读。 用课件出示5以内数的分与合,让学生进行抢答比赛。 2、开火车口算比赛,并说计算方法。 1+1= 2+2= 3+1= 1+2= 2+1= 1+3= 2+3= 3+2= 4+1= 1+4= (二)展示学习目标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利用5以内数的分与合解决一些新的数学问题。 1、激趣导入 考考你的眼力: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发现:老师左手2枝铅笔,右手拿着3枝铅笔,把他们合在一起,现在一共有几支铅笔?我们就可以用加法来计算,2+3=5(枝)。现在老师拿出1枝铅笔奖给坐的最端正的同学,老师现在还有几只铅笔?(4枝)接下来看谁还能得到铅笔的奖励。 2、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减法。请全班学生观察: A、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说图意。 教师课件演示课本第26页例题。通过课件演示,小丑手中飘走了一个气球,学生认真观察。 教师提问:“你从这动画演示中解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原来小丑手中有4个气球,放走了1个。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语文S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语文S版《奇异的琥珀》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一、提纲导路,整体感知。 首先,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这个琥珀是怎么形成的?2、这个琥珀为什么会有一只蜘蛛和一只苍蝇?3、课文围绕琥珀写了哪些内容?接着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有关琥珀的知识,然后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文中这块琥珀的特点、研究价值等,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东西,学生不必深读细挖。 二、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这块琥珀的形成和发现过程是全文的重点,而这些内容中,松脂球的形成又是重中之重。因此,课上我们着重讨论了松脂的形成,其中第二个条件必须是炎热的夏天,我们不能一下子就看出来,它隐含在语言文字的背后,要学生理解那些语言文字并加以想象才能领悟。所以,我注意运用了设疑点拨:为什么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晌午,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通过点拨启发,学生领悟到“松树、柏树只有在天气很热的时候才能渗出松脂,而夏天的晌午是太阳最热的时候”,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炎热的夏天是科学家假想琥珀形成的第二个条件”。这样,学生就能半独立地理解课文中这些关键句子的含义,感悟了语言文字,读懂了这块琥珀形成的必备的另一个条件。最后,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我们还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你是怎样想象的?学生兴趣盎然,发言热烈。 三、总结全文,感情朗读。 针对教材的特点,这篇文章我多次设计了讨论,如学生读完课文后讨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一些学生不能一下子就看出来,它需要阅读总结,这样就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再如前面提到松脂球的形成条件也需讨论、品读才能总结出来,后面化石的形成我也设计了讨论内容,使学生明确了文章开头写“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是有作用的,它为形成化石及琥珀出现在海滩埋下了伏笔。我认为这样的讨论有价值,它优于个人独立思考。这篇课文虽是一篇科普短文,但故事性强,语言描述生动传神,细致入微,好多地方适合指导朗读,如描写小苍蝇的出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小苍蝇的外貌、动作、心情,写得活灵活现;再如,对蜘蛛的描写突出地刻画了它小心翼翼的动作,生怕惊飞了苍蝇而挨饿的

认识整万数

第一课时认识整万数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0、11页的例1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 1.利用记数器,建立有关概念,认识记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独立地写一写、读读,从而初步理解整万数的意义和写法、读法。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了解十进制计数法,根据数级正确读写整万数。 3.结合日常应用,感受含有万级的数的大小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亿以内数的意义,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读、写整万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读一读。 456 2893 9030 6004 2.板书: 5436 提问:(1)6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 (2)5、4、3、6它们分别在哪一位上?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的两个计数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二、揭示课题。 1.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会遇到用到比万大的数。 2.出示例题的3幅图,请同学们依次读一读。提问: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征?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像这样比较大的数。(板书课题:认识整万数) 三、探究交流。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1)提问:10个一千是多少? (2)用计数器拨数,让学生认识万。 (3)指导认识十万百万千万。 (4)说明: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5)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同桌相互交流。 2.用算盘示范拨出六十一万。让学生试拨:一百六十二万和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并读一读、写一写。 3.完成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是怎样读、写的。 4.认识数位顺序表。 引导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找出规律,比较级与级之间的异同点。

减法的初步认识5

减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今天我们到这里来上课,你们高兴吗?那我们就来比一比,谁的表现最棒! 一、激趣导入,复习旧知: 1、我想先考考你们行吗?快看:你知道这些小动物的后面藏着几吗?(出示课件)(知道)我们一起在练习本上有顺序的写下来。大象的后面是几?熊猫呢?、、、、、、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抽生说答案,(点击课件)挑选一两个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师:小朋友们都很棒。你能根据图画写出算式吗?(能)仔细看图在练习本上写算式。抽生说你是怎样写的。 3、刚才这两道题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加法)对,把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下面我们再来看一幅图。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纸鹤图。(课件) (1)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玩纸鹤)桌子上有几只纸鹤?(3只)(出示第二幅图)你又看到了什么?(1个小朋友拿走了1只)桌上还剩几只?(2只) (2)教师示范说:哦,这幅图告诉我们原来有3只纸鹤,拿走了1只,还剩2只。 谁能像老师这样完整的说一说。多抽几名学生说。

(3)像这样的数学问题就要用减法来计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减法。(板书课题) 减法算式怎么写呢?请小朋友们认真看! (4)教学算式: 原来有3只纸鹤,用3表示?拿走了1只,就是去掉1只。在数学上我们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去掉。(板书“—”)这个符号就是减号,(板书减号)减号就表示去掉,问:减号表示什么?拿走了几只?我们就在减号后面写上1。还剩几只?(2)就在等号的后面写上2,作得数。 那这个算式怎么读呢?谁会读,抽生读,(板书读作)我们一起读。 (5)这里的3表示什么,(原来有3只纸鹤也就是纸鹤的总数,)写在什么位置的?1呢,2又表示什么?3 –1=2就表示什么? (6)(指着主题图)在这幅图里还有什么也可以用3-1=2表示? 2、很好,小朋友们学得可真带劲,杂技团的小丑也忍不住来凑热闹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小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出示气球图)(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意思。(小丑拿了4个气球,放飞了2个,还剩几个气球?) (2)你能像刚才那样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吗?(4-2=2) (3)4、2、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4—2表示什么?3.小结:像这样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就用减法来计算。 三、操作交流,巩固新知 1、看,可爱的小羊也来了,(课件)谁能完整的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琥珀》教学反思(9篇)

《琥珀》教学反思(9篇) 《琥珀》教学反思第一篇: 《琥珀》是德国作家柏吉尔写的一篇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作者用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发挥充分合理的想象,介绍了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从而判断了它在科学上的科学价值。 课的开始,我出示从网上下载的一些琥珀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让他们观察琥珀的特点,进而导入课文。 本节课我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探究。第一步:自己独立学习时出示三个问题: 1、这块护坡什么特点和价值? 2、琥珀的形成经历哪两个阶段?需要哪些条件? 3、课文中哪些是想象的,哪些是真实的? 提示学生找一找、划一划、理一理描写琥珀形成过程的关键重要的句段,进行概括、批注。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学习10分钟。 第二步:让学生在小组中解决自己学习中的困难,总结琥珀形成的条件。同学们很快找出了条件并发现作者在描写这个故事的时候用了许多生动趣的写作手法。

第三步:全班汇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补充、完善 不足:由于前面复习环节用时较多,导致后边的“当堂积累”任务未能在课内落实。 措施:要合理分配时间,争取当堂任务当堂解决。 《琥珀》教学反思第二篇: 《奇异的琥珀》是一篇说明文,《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在学习本课时,我首先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这个琥珀是怎么形成的?2、这琥珀为什么会一只蜘蛛和一只苍蝇?3、课文围绕琥珀写了哪些内容?接着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关琥珀的知识,然后自然引入到文中这块琥珀的特点,研究价值,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东西,学生不必深读细挖。 这块琥珀的形成和发现过程是全文的重点,而这些内容中,松脂球的形成又是重中之重。因此,课上我们着重讨论了松脂的形成,其中第二个条件必须是炎热的夏天,我们不能一下子就看出来,它隐含在语言文字的背后,要学生理解那些语言文字并加以想象才能领悟,教学反思《《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所以,我注意运用了设疑点拨:为什么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晌午?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通过点拨启发,学生领悟到“松树、柏树只在天气很热的时候才能渗出松脂,而夏天的晌午是太阳最热的时候”,然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