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化工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化工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化工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化工有限公司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公民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的权

利,促进企业如实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推动公众参与和监督企业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落实企业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委托安全环保部统一指导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公司办公室负责信息公开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公司各车间、部门依据本制度规定,在各自职能范围内做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

第三条公司应当准确、及时、完整地向公众披露环境信息,

应有利于债权人、投资者、社会公众和政府管理部门了解企业环境保护情况,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第四条公开企业环境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

隐私的,依法可以不公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公开内容和形式

第四条企业要公开下列环境信息:

(一)基础信息,包括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

生产地址、联系方式,以及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产品及规模;

(二)排污信息,包括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口数量和分布情况、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情况,以及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的排放总量;

(三)一般工

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依法处理处置信息,主要包括公司产品及危险废物名称、代码、产生量、处置(利用)量、处

置(利用)去向、贮存量等;

(四)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五)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

(六)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及演练情况;

(七)依法缴纳排污费的情况;

(八)清洁生产实施情况;

(九)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

(十)按管理要求其他应当公开的环境信息。

第五条通过公司网站、上级主管部门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或者当地报刊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环境信息,可采取以下一种或者几种方式予以公开:

(一)专题会、公告或者公开发行的信息专刊;

(二)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

(三)信息公开服务、监督热线电话;

(四)本单位的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开栏、信息亭、电子屏幕、

电子触摸屏等场所或者设施;

(五)其他便于公众及时、准确获得信息的方式。

第六条企业自愿公开有利于保护生态、防治污染、履行社会环境责任的相关信息。

三、执行与监督

第七条依照本制度规定向社会主动公开的企业环境信息,公

司各车间、部门应当在制作、获得或者拥有该相关信息之日起20个

工作日内,经公司主要领导批复后,予以公开。

第八条办公室负责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并对各部门、车间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进行通报。

第九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公司环境信息公开活动进行监督

检查时,公司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四、附则

第十条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docx

2020年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企业应该及时,如实地公开其环境信息。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2019年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条为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促进企业事业单位如实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推动公众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环境保护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 第三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强制公开和自愿公开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如实地公开其环境信息。 第四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指导、监督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制度。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开展指导、监督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部门的行政经费预算。 有条件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建设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指定机构负责本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日常工作。 第五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企业事业单位公开的环境信息及政府部门环境监管信息,建立企业事业单位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 第六条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依法可以不公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条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3月底前确定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并通过政府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布。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时,应当综合考虑本行政区域的环境容量、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以及企业事业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等因素。 第八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列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 (一)被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为重点监控企业的; (二)具有试验、分析、检测等功能的化学、医药、生物类省级重点以上实验室、二级以上医院、污染物集中处置单位等污染物排放行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或者可能对环境敏感区造成较大影响的;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 为了推动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市政府有关要求,编制《青岛市畜牧兽医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请各处室认真组织学习,抓好贯彻落实。 二OO八年五月十六日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工作职责 一、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条例》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相关业务,努力提高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政策水平。 二、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的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干部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并在了解、熟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基础上自觉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三、做好信息的沟通工作,一是将上级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要求及时向领导和相关部门传达;二是搞好相关部门之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沟通协调;三是及时向上级部门传达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及上级部门需要的其他信息。

四、按照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求,制定、完善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操作流程、各环节职责、相关工作制度,协调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检查、督促、指导工作。 五、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业务工作: 1、做好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汇集工作。协调、督促本单位各职能处室将新产生并认定为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报局领导审定后,及时收集、汇总。 2、编写好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目录。按照规范格式和要求,对汇总的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进行分类,编写好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目录;做好依申请公开和免于公开政府信息的报备工作。 3、及时上传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将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上传市政府计算机中心,同时送青岛畜牧兽医信息网。 4、做好政府公开信息的接待查询工作。局办公室为政府信息的公共查阅室,也是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受理机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应热情接待社会公众对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查阅,帮助其检索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目录,并在其办理查阅手续后向其提供检索所需的相关信息。 5、处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申请。按照流程接受社会公众的申请,或签收市政府办公厅转交的申请。根据所申请政府信息的内容及类别,协调相关处室在规定的时限内做好答复工作。(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特殊情况经局领导批准可延长15个工作日内),向申请提出人或市政府办公厅报送处理结果。受理申请过程中,应及时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 开办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已于2014年12月15日由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部长周生贤 2014年12月19日附件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第一条为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促进企业事业单位如实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推动公众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环境保护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 第三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强制公开和自愿公开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如实地公开其环境信息。

第四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指导、监督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制度。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开展指导、监督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部门的行政经费预算。 有条件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建设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指定机构负责本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日常工作。 第五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企业事业单位公开的环境信息及政府部门环境监管信息,建立企业事业单位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 第六条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依法可以不公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条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3月底前确定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并通过政府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布。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时,应当综合考虑本行政区域的环境容量、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以及企业事业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等因素。 第八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列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 (一)被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为重点监控企业的;

化工企业环保管理制度汇编(2013年最新修改版)

公司标志制度版本:HHHX-HBGL-2013 XXXXX公司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汇编 生产经营单位:XXX化学有限公司 制度编制单位:XXX化学有限公司 XXXX化学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为保护环境,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杜绝各类环保事故的发生,经公司研究,制定如下环境保护目标,望各有关部门和人员认真执行: 1、杜绝各类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2、杜绝采购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设施设备,采购劳动保护用品、设施设备时要索取相关证明和使用说明书,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或安装、调试、运行。 3、新建、改扩建项目时,环境保护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新建、改扩建项目时,应首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条件不符合禁止建设和施工。 5、新建、改扩建项目试生产运行正常后3个月内进行现状环境影响评价,并向有关部门提出验收申请,验收不合格禁止继续生产。 6、严禁向生活水体排放各种含有害物质的污水。 7、污水排放的各项指标完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为搞好公司新建、改扩建项目保护管理,防止建设项目产生新的污染源、破坏生态环境,制定本制度: 1、产生污染的建设项目,必须遵守污染物排放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内,还必须符合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 2、工业建设项目应当采用能耗物耗小、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必须采取措施,治理与该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4、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 5、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6、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史上最全的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汇编

史上最全的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汇编 篇一:史上最全的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汇编 XX省XX公司XX市公司 计算机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计算机设备管理,保证公司信息系统正常运转,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部门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实行综合管理和日常使用管理分离的原则,信息化部门负责计算机设备的综合管理,各部门负责计算机设备的日常管理和使用。为充分发挥设备性能,信息化部门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对公司各部门计算机设备进行统一调配。 第三条本办法中的计算机设备主要是指计算机、打印机、专用设备及与计算机相连接的其他设备。计算机包括主机(包括机箱内的各种芯片、功能卡、内存、硬盘、软驱、光驱等)、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第二章计算机设备的申请、采购和领用第四条各部门根据业务需求,需配备计算机设备时,须报信息化工作分管领导批准。信息化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现有1设备中进行调配。 第五条如需要购臵新设备,信息化部门应根据具体运行业务需求提出配臵方案,向公司提出书面请示。经公司三项工作管委会研究批准后,由信息化部门向上级公司上报购臵计算机设备

请示文件,待上级公司批复后,由信息化部门按照相关程序组织采购。 第六条对于新购臵的计算机设备,在领用前信息化部门先进行计算机设备固定资产登记,填写计算机设备管理台帐,设备档案归档工作。第三章计算机设备的日常操作第七条计算机设备的常规操作必须遵循下列要求: (一)操作必须规范化。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意外情况,应及时报告信息化部门,不得擅自作主,随意操作; (二)操作人员须熟悉了解设备运行情况。若有问题应及时报告并提请信息化部门有关人员处理; (三)必须使用自己的操作工号及密码进入系统,并根据所分配的工作,在规定操作范围内办理各项业务,对所使用的密码,应注意保密。 (四)操作人员不得将已登陆或进入工作状态的信息设备交给他人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需离开岗位时,应立即退出操作系统,2以保证密码的可靠性。 (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注意业务数据的安全、保密,不得泄露有关保密资料。 (六)做好设备的清洁、保养,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第四章计算机设备使用管理第八条使用人员要严格按计算机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准操作与工作无关的内容,不准带电插拔外设。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报告模板

×××××××企业2015年度环境信息公开报告 2016年月

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承诺 **环境保护局: 根据有关环境信息公开法律法规规定,×××公司完成编制了本企业2015年度环境信息公开报告,其中不涉及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现委托贵局在政务网站进行全本公开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我公司愿对本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并承担与上述内容公开相关的法律责任。 特此承诺。 ×××公司(盖章) 2016年月日

1 管理者致辞 最高管理者阐述企业开展环境信息披露的意义和必要性,企业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企业的环境保护方针与发展战略;向社会做出关于实施环保行动及实现期限的承诺;提出未来企业在环境方面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应对措施 2 企业概况 2.1 企业名称、地址、创建时间、法定代表人等相关信息 含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生产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2.2 企业从事的行业及规模,主要产品及服务 含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产品及规模 2.3 企业总资产、销售额或生产额 2.4 在报告时限内企业在规模、结构、管理、生产、产权、产品、服务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 XX公司(公司全称),由XX投资建立的XX企业,法人代表为XX。位于XX,厂区占地面积XX平方米,XX年XX月于天津港保税区空港经济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XX。主要从事XX行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有XX等,生产规模为XX。目前拥有总资产为XX,本年度销售额(生产额)为XX。 2.5 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 绘制企业的环境管理委员会框架图,指出公司环境管理工作归属部门名称,专职或兼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人数 2.6 本年度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 指出本年度企业在水资源、能源、原材料消耗水平改善,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温室气体、污染物削减控制等方面的具体目标。 3 环境管理绩效情况 3.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履行情况 阐述本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批准的时间和批准机关。有关环境保护设施的投资及其占总投资的比重,环境保护设施在设计和建设中的落实情况,履行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的时间和验收机关等。

企业信息公开工作制度

企业信息公开工作制度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杭州临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信息公开工作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企业内部信息公开工作,提高公司工作透明度,保障广大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更好地为交通发展服务,根据《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结合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企业信息,是指本司在生产管理实施和业务管理过程中制作、获得或者拥有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第三条本司成立企业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统一指导信息公开工作。公司办公室负责信息公开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各部室依据本制度规定,在各自职能范围内做好企业信息公开工作。 第四条公开企业信息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及时的原则。第五条公开企业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二章公开内容和形式 第六条下列企业信息应向社会公开: (一)企业名称、法人代表、业务范围、办公地址;内部各部室及子公司、主要领导姓名、职务; (二)年度各类规划计划; (三)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四)内部考核任免公示;员工录用程序及录用结果;公司各部室工作动态; (五)业务管理;

(六)费用征收; (七)其他应当公开的企业信息。 第七条下列信息不予公开: (一)国家秘密、内部资料; (二)个人隐私; (三)正在研究讨论,尚未作出决定的行政审批信息; (四)法律、法规、规章或上级规定、注明禁止公开的信息。 第八条企业信息公开,可采用如下方式: (一)通报、简报及公司公文; (二)广播、电视、报纸等公众媒体; (三)召开新闻发布会; (四)公告栏、宣传版报等; (五)电子屏、公示牌等。 第三章操作程序 第九条依照本制度规定应当向社会主动公开的企业信息,公司各部室应当在制作、获得或者拥有该相关信息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经公司主要领导同意后,予以公开。 第十条业务类信息由相关部门负责对外提供;已归档的文件材料,由办公室负责提供查询服务;查询内容涉密的,按保密管理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办公室负责对本司企业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各部室企业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进行通报。

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及职责

信息管理工作制度 一、信息科工作制度 1.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负责网络中心、图书室、病案统计室、妇幼信息的工作。 2.建立所属科室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 3.及时向院领导提供医疗、管理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4.定期组织、督促、检查网络中心、图书、档案、病案、妇幼信息等部门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功能作用。及时向业务科室提供信息反馈。 5.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及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6.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信息的保密工作。 二、网络中心机房管理制度 1.机房必须有专人负责管理,严格执行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2.进入机房须更换拖鞋,自觉维护机房内整洁。 3.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机房。 4.管理人员须必须定时设备运转情况,对错误事件及故障应立即分析原因,及时解决问题。 5.保证服务器24小时不间断正常工作,不得随意在服务器用电线路上加载用电设备,严防服务器掉电。 6.对服务器参数进行调整或更改,应经信息科主任批准,管理人员应严格填写工作日志。 7.采取有效的病毒防范措施,杜绝病毒感染现象发生。 8.每天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手段做好数据备份工作。 9.管理人员必须定时观察机房的空调运转情况及温度。 10.机房内严禁烟火,有防火、防盗、防破坏安全设施。

三、网络信息存储和保管制度 1.网络信息存储和保管由系统管理员负责。 2.网络系统运行的全部信息均须在服务器上实行备份。 3.重要的数据信息应及时备份,须在多台服务器上备份,并详细记录。 4.如果条件允许,可设立专门的备份服务器,使用专业备份软件,进行数据备份工作。 5.数据库一经修改,要及时保存和备份;丢失或误操作信息要及时修复或恢复。 6.网络存档资料不得借阅。 四、计算机网络系统维护制度 1.医院信息科负责全院计算机网络设备和工作站设备的管理和调配。 2.系统管理员须每月对网络和网络工作站进行检修,对正常和不正常的结果均须记录,以备系统出现故障时参阅。 3.系统管理员根据工作站操作人员报告的情况,及时进行解答和检修。 4.系统出现故障后工作人员应与相应科室操作人员密切协作,在最短时限内解决问题。 5.技术人员对发现不能维修的故障,要及时上报。 五、网络工作站管理制度 1.网络工作站作为计算机网络系统专用设备,不得擅自在终端机上启用其他软件。 2.工作站配置的微机、打印机等设备须指定专人保管和维护,转交他人保管时需严格交接。 3.操作人员要保证工作站微机正常运行及数据及时录入和提取。 4.操作人员须经培训后方能上岗。 5.操作人员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随意扳动与操作无关的开关和改动工

社会团体信息公开管理制度

社会团体信息公开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规范本会信息公开工作,确保信息公开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促进本会规范运作,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依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XX 市民间组织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信息公开是指将可能对本行业产生重大影响而会员尚未得知的信息,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规定的方式向会员或社会公布的行为。 第三条本会信息公开的内容包括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年度报告为定期报告,其他报告为临时报告。登记管理机关认为有必要公开的信息,也应当予以公开。临时报告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的决议; (二)对本会发展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 (三)本会的财务情况; (四)本会接受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资金使用情况; (五)本会接受政府职能委托、授权、转移情况; (六)本会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情况; (七)××××××××。

第四条信息公开是本会的持续责任,本会应该忠实诚信地履行信息公开的义务。本会应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报送公开信息,确保没有虚假、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信息公开的载体可以是本会内部读物、网站媒体等。 第五条本会发现已公开的信息有错误、遗漏或误导时,应及时发布更正公告、补充公告或澄清事实公告。 第六条本会理事会授权秘书处负责组织和协调本会 信息公开工作。 第七条信息公开前应严格履行下列程序: (一)提供信息的部门负责人核对相关信息资料并签字确认; (二)秘书长进行合规性审查并签字; (三)会长(理事长)或会长(理事长)授权人签发。 第八条本会会长(理事长)有权以本会名义公开信息。 第九条未经理事会决议或会长(理事长)授权,理事不得以个人名义代表本会或理事会向公众发布、公开本会未经公开过的信息。 第十条监事会或监事个人不得代表本会向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和新闻媒体发布、公开本会未经公开的信息。监事会或监事向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或有关部门单位报告相关人员损害本会利益或违法、违规和违反本会章程的行为时,应及时通知理事会,并提供相关资料。

企业产品标准化及信息工作管理制度

企业产品标准化及信息工作管理制度 第1条 标准化工作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搞好企业标准化工作对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科技信息情报工作是科研和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提高产品质量、突破技术关键、产品更新换代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强我厂的标准化及信息工作, 根据国家有关法令、条例的精神制订本制度, 本制度仅对研究所下设的标准信息组所分管的技术标准而言。 第2条 标准化工作管理: (一) 标准化工作的任务 1、宣传贯彻国家标准, 专业(部)标准及上级有关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指示与规定并检查、总结各级标准化的贯彻执行情况。

2、起草工厂标准化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归口统一管理各类技术标准, 提出收集和采购标准资料计划, 并进行标准编号归口管理。 3、负责处理有关标准化工作的文件。积极参加上级所组织的有关标准的编制, 审查、验证等工作, 及时掌握上级标准化动态, 并提出对策建议。 4、组织制(修)订与贯彻企业标准。提高标准化、通用化及系列化程序。 5、参与新产品开发工作, 提出产品的标准化综合要求。对设计的产品图样、技术文件进行标准化审查和必要的标准件出图, 并参加新产品试制鉴定和小批试制鉴定工作, 协助产品设计人员掌握标准化要求。 (二) 企业标准化的制订、修订、审批、发布 1、企业标准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2、技术标准是企业标准的主体, 包括产品标准、基础标准、工艺标准、工装标准、材料标准、零部件标准、方法标准、标准工作的微机管理等。

3、企业标准由总工程师批准上报作为商品交货条件的产品标准。 4、本厂贯彻的有关国家标准, 专业(部)标准, 企业标准的重要措施, 上级的规划、计划, 由总工程师批准。 5、参加国家标准, 专业(部)标准起草的草案中所需的验证报告, 由总工程师审核后, 报上级批准。 6、凡是没有国家标准, 专业(部)标准的重复生产产品, 都必须制订企业标准, 有条件的应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 凡符合下列情况的也应制订企业标准, 须经总工程师批准后发布。 ①根据生产技术的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 对厂自制或外购选用的元器件。 ②根据生产技术使用特点, 对国家标准专业(部)标准中未作规定的某些要求加以规定。 ③对本厂使用的零部件, 材料等品种、规格按国家标准或专业(部)标准进行选择和压缩。 7、企业标准应根据使用和生产技术发展要求, 凡与新发

信息公开发布审核制度

信息公开发布审核制度 为加强我局信息安全管理,促进对外信息发布审核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保障信息发布的严肃性、及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信息发布的总体原则和内容 发布内容遵循的总体原则:能准确、及时地反映本单位各项工作最新动态。 发布内容:1、我局制定的须对外公布的机构信息、规范性文件和工作文件信息、日常工作动态信息等; 2、由我局主办或承办的各类活动; 3、可共享的其他文件信息。 二、信息审核、发布流程(具体流程参考附件2) 1、由信息制作部门填写《信息公开审批表》(附件1),逐项签字审批; 2、签字后的《审批表》统一交至调研室,由调研室负责保存和信息对外报送; 3、审批通过需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的信息,由信息中心负责公开发布。 三、信息审核、发布时间

对需要审核的信息,原则上做到两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审核通过后一个工作日内对外发布,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紧急约稿信息按照有关要求相应调整审批及 报送时间。 四、信息安全要求 1、信息发布严格遵守“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的原则,层层把关,凡未经审核的信息严禁上网发布。 2、转载其他媒体新闻,应遵守有关规定,被转载的网站应是国家、省、市的政府网站,以此保证所转载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网站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坚决杜绝有害信息的扩散,严禁涉密信息上网,防止泄露国家秘密。发布的信息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1)违反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 (3)损害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宣扬封建迷信;

企业对外公开环境信息

企业对外公开环境信息 一、公司基础信息 单位名称凉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拉拉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05 单位地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绿水镇 复兴村二组 地理位置 经度:102.25° 纬度:26.66° 法定代表人李连鑫联系电话 环保负责人王诗亮联系电话 行业类别铜矿采选业邮政编码615146 生产周期330天/年传真 单位简介 凉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拉拉公司)是一家从事于铜矿采选的现代制企业,成立于2001年9月1日,位于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主要产品有铜、钴、钼、铁精矿。设计年产铜精矿49000吨,钼精矿560吨,铁精矿110000吨。公司现有建设项目日处理4500T改扩建工程及绿房箐沟尾矿库,分别于2003年10月、2015年9月完成环保验收,并投入生产使用。 二、排污信息 采矿场采用湿式打孔和凿岩,采剥工作面、运输道路、废石场采 用洒水车定时喷雾洒水降尘。选矿破碎、筛分等产尘多而集中的部位,设置了密闭收尘抽风湿式除尘机组,产生的粉尘经湿式除尘器处理 后,达标排放。采矿产生的废土废石堆存在排土场,选矿后剩余的的 尾矿砂堆存于尾矿库内,生活垃圾收集后运至会理县生活垃圾处理场 进行集中处理。生产、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收利用,不外排。严格执行转移联单制度,2017年4月25日向有资质的单位 转移了21.24吨的危险废物(废矿物油,代码HW08)。具体排放信 息如下表: 废水排放信息 废水排放口编号FS-01 废水排放口位置尾矿库坝下回水池

排放方式排入尾矿库对外排放量0 特征污染物名称规定排放限值实际监测浓度总量控制氨氮≤8mg/L 0.232mg/L/ 化学需氧量(COD)≤60mg/L 20.6483.07吨/年PH 6~9 7.88/ 悬浮物≤80mg/L 44/ 废气排放信息 废气排放口编号FQ-01 废气排放口位置粗碎除尘器废气排放口废气排放口编号FQ-02 废气排放口位置圆磨除尘器废气排放口废气排放口编号FQ-03 废气排放口位置筛分楼除尘器废气排放口排放方式经湿式除尘器除尘后排放对外排放量44.43t/a(物料衡算)特征污染物名称规定排放限值实际监测浓度总量控制粉尘<100mg/m3<62.7mg/m3/ 噪声排放信息 执行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 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规定排放限值 昼间≤60dB 夜间≤50dB 排放方式达标排放实际监测数值昼间≤59.6dB,夜间≤47.8dB 固体废弃物排放信息 固体废弃物名称产生量贮存量贮存位置 采矿剥离废石163万m3163万m3排土场尾矿砂153万吨153万吨绿房箐沟尾矿库 三、企业环境保护理念、年度环境保护目标及成效 企业环境保护理念:“和谐共进,永葆绿色”。 2018年度环境保护目标:杜绝环境污染事件;主要污染物100% 达标排放,完成减排任务目标;新、改、扩建项目环评及“三同时” 行政审批、行政许可执行率100%;危险废物处置率达100%;工业用 水重复率80%以上。 取得的成效:2017年度无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主要生产污染物

浙江石油化工公司炼化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信息公开

浙江石油化工公司炼化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信息 公开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炼化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 第二次信息公开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炼化一体化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已初步编制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的相关要求,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炼化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公众参与第二次信息公开,欢迎公众积极参与并提出宝贵意见。 本公示内容为现阶段环评成果,下一阶段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并客观反映各相关方的意见。 一、建设项目概况 本项目选址于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大小鱼山岛围垦区的绿色石化基地。基地建设符合国家石化行业发展规划和布局政策,有利于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对加快舟山群岛新区开发建设,促进浙江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提高石化产业规模化和集中度,保障我国化纤产业安全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项目总规模为4000万吨/年炼油、1040万吨/年芳烃和280万吨/年乙烯,建设总投资约1600亿元。项目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建设规模为2000万吨/年炼油、520万吨/年芳烃和140万吨/年乙烯,主体工程包括22套炼油装置和15套化工装置;二期工程炼油、芳烃和乙烯等核心装置规模与一期相同,包括22套炼油装置和12套化工装置。本项目配套储运工程包括罐区、固体产品包装储运设施等;公用和辅助设施包括水、电、汽设施,空分空压、电信、火炬、办公系统、维修等;环保工程包括“三废”处理和环境应急设施、环保检测中心等。 依托工程包括海水淡化、动力中心、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中心、污水处理厂等设施,以及码头储运工程、原油海底管线和陆上原油管线等。

化工企业环保知识

化工企业环保知识 化工企业环保知识 一、企业为何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如何开展环评?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企业在进行项目建设之前,对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施工和建成投产使用后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现场踏勘、调查、分析、预测和评定,全面分析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种类、产生量,并对照国家或地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科学预测项目建设及生产有可能对周边造成的环境影响,针对性地提出污染治理对策措施,督促、指导企业在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全面落实风险防范和环境管理措施。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建设项目合理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合理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调查清楚周围环境的现状,预测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范围、程度和趋势,提出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影响评价还可以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环境影响评价也是环保部门核发排污许可证的重要依据。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自行组织开展环评,也可以委托环评中介机构开展环评。企业环评过程中要严格落实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二、什么是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有哪些类型?记载哪些内容? 排污许可证制度是指凡是需要向环境排放各种污染物的单位,

必须事先向市环保局办理申领排污许可证手续,经市环保局批准并获得排污许可证后,方能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制度。 排污许可证,即排放污染物许可证。是市环保局根据排污单位的申请,依法对排污单位的排污行为提出环境管理具体要求,并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作为排污单位守法和市环保局执法以及社会监督的依据。这个书面依据就是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是企业排放污染物的法定依据,企业必须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企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或者违反排污许可证的规定,不得排放污染物。 我市的排污许可证分a、b、c三种类型。排放主要污染物纳入总量控制范围的企业申领a类许可证;未纳入总量控制范围的企业申领b类许可证;三产服务类企业申领c类排污许可证。 排污许可证记载的主要内容有:企业基础信息,企业污染物排放种类、浓度、总量以及排放地点、方式、去向等,固废处置利用要求,企业建设期、营运期的环境管理要求。 三、企业无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要承担什么责任? 企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市环保局将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市环保局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四、什么是环保“三同时”? 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是指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信息部管理制度

信息部管理制度

信息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有效性,实现计算机系统维护、操作规范化,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可靠运作,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制度: 第二章信息部各岗位职责 第二条信息部主任岗位职责 规划网络配置,建立设备档案,满足各部门信息化应用合理要求; 负责公司网络及硬件的安装、调试、维护及使用指导工作; 负责网络及硬件环境的安全性、稳定性管理,强化病毒防治工作; 负责公司网站、邮箱的管理、维护及内容更新; 负责公司的网络及数据安全,做好数据备份,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负责编制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化培训方案及实施; 完成好公司及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三条系统管理员岗位职责 维护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保证网络正常运行; 负责公司计算机各类软硬件故障的排除; 做好IT类资产登记工作,对使用情况进行记录; 保障服务器的安全运行,做好日常数据备份;

负责服务器及各终端计算机的病毒库升级工作,协助各部门做好日常工作数据的备份工作; 负责常规服务器、用户的账户及密码管理,补丁更新工作; 负责网站的后台维护,信息发布及更新; 负责公司邮箱的日常管理工作; 负责公司员工日常上网行为的管理; 完成好公司及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三章机房巡检管理制度 第四条主机房由信息部负责管理,建立《系统日常运行日志》。工作时间以外,须建立专人24小时手机值班制度。如发生突发事件,应在第一时间汇报公司领导并及时赶往现场,涉及到消防和安全的同时做好报警工作。 第五条保持计算机机房整洁。严禁将食品和杂物带入机房区域内;在进入机房时必须穿好鞋套或拖鞋。 第六条机房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使用设备,严禁私自拆卸、搬移设备或私自出借机房物品。严禁擅自在设备中安装无关软件。 第七条为保障机房安全,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易腐蚀、强磁物品及与信息部工作无关的物品进入机房。 第八条不得将与工作无关的人员带入机房。凡因工作需要进入机房的所有非信息部工作人员,须由信息部相关人员陪同方可进入。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制度

田村化研(东莞)有限公司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提高公司的企业形象,保障广大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更好地履行社会环境责任,根据法规【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开企业环境信息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及时的原则。 第三条公开企业环境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二章公开内容和形式 第四条下列企业信息应向社会公开: (一)基础信息,包括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生产地址、联系方式,以及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主要内 容、产品及规模; (二)排污信息,包括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口数量和分布情况、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情况, 以及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的排放总量; (三)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 (五)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六)其他应当公开的环境信息。

第五条下列信息不予公开: (一)涉及国家秘密、内部资料; (二)个人隐私; (三)法律、法规、规章或上级规定、注明禁止公开的信息。第六条企业信息公开,可采用如下一种或几种方式: (一)通过其网站、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或者当地报刊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环境信息; (二)公告或者公开发行的信息专刊; (三)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 (四)信息公开服务、监督热线电话; (五)本单位的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开栏、信息亭、电子屏幕、电子触摸屏等场所或者设施; (六)其他便于公众及时、准确获得信息的方式。 第三章附则 第十三条本制度由公司生产技术课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〇一五年一月十日

信息管理制度

信息管理制度 目录

总则 为维护公司利益,提高公司信息化水平,规范信息操作行为,保障信息系统正常、安全、稳定地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本管理制度主要是明确全公司信息管理的权限和职责,提出具体管理要求,职能部门应遵循公司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的信息管理原则,共同维护和管理公司的各应用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使其高效、稳定、可靠、安全运转,为公司的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平台; 信息部负责制定、修正和解释本管理制度,以及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并根据需要定期检查并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完善; 本制度的应用范围为公司所有信息系统的工作。

一、系统管理 (一)系统安装 1.系统安装 公司所有电脑安装操作系统前应备份好用户文件、邮件等电脑配置信息,安装完成后应安装所有的驱动、重要的系统的补丁程序并禁用相关的USB设备和配置用户操作权限。同时将该计算机加入到域,并设置统一的管理员账号和密码,安装完毕后需将配置信息填写到《计算机详细配置表》(见附件一)。 2.应用软件安装 所有公司计算机需要安装应用系统、防病毒软件、办公软件、输入法、打印机驱动程序等,电脑软件或系统内需使用系统管理员账号进行变动时,由信息部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变更,禁止电脑用户未经信息部许可私自安装系统或软件。 (二)系统操作 1.系统操作 信息操作员应及时处理单据,原则上当天单据当天处理,截止日期为第二个工作日早上九点之前。具体规定视业务部门的要求不同,作相应的调整; 信息操作员要保证系统数据的准确性,不准因为操作生疏数据乱填,没有任何系统关联单据或外部单据直接操作系统,重复录入不完整或重复的数据等行为。 2.邮件系统操作 所有用户对来历可疑的邮件不可随意打开,每周定期清理自己的收件箱、已发送邮件、已删除邮件,以防邮箱超过容量而无法正常收发邮件。 在使用企业邮箱时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得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严禁制作和传播垃圾邮件及诈骗邮件,不得使用内部企业邮箱账号注册各类论坛、网站。信息部有权撤销违法乱纪者的企业邮箱使用权,并交由有关部门处理。 硬件工程师每月需对公司邮箱的账号、收发数量进行检测,每月提交《邮箱月度报表》(见附件二)。 (三)系统维护 信息部负责协调、安排公司信息系统方面的运维工作: 1.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运行环境的建立、维护,排除系统软件、硬件的故障,

化工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化工有限公司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一、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公民与其她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促进企业如实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推动公众参与与监督企业环境 保护工作,进一步落实企业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委托安全环保部统一指导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公司办公室负责信息公开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公司各车间、部门依据本制度规定,在各自职能范围内做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 第三条公司应当准确、及时、完整地向公众披露环境信息, 应有利于债权人、投资者、社会公众与政府管理部门了解企业环境保护情况,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第四条公开企业环境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依法可以不公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公开内容与形式 第四条企业要公开下列环境信息: (一)基础信息,包括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生产地址、联系方式,以及生产经营与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产品及规模;

(二)排污信息,包括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口数量与分布情况、排放浓度与总量、超标情况,以及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的排放总量; (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依法处理处置信息,主要包括公司产品及危险废物名称、代码、产生量、处置(利用)量、处置(利用)去向、贮存量等; (四)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情况; (五)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她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 (六)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及演练情况; (七)依法缴纳排污费的情况; (八)清洁生产实施情况; (九)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情况; (十)按管理要求其她应当公开的环境信息。 第五条通过公司网站、上级主管部门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或者当地报刊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环境信息,可采取以下一种或者几种方式予以公开: (一)专题会、公告或者公开发行的信息专刊; (二)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 (三)信息公开服务、监督热线电话; (四)本单位的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开栏、信息亭、电子屏幕、电子触摸屏等场所或者设施; (五)其她便于公众及时、准确获得信息的方式。

宣传报道和信息公开管理制度

宣传报道和信息公开管理制度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范部门信息公开前的保密审查工作,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泄露国家秘密和其他不应该公开的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办法(以下简称(保密法)及其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适用于本范围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的保密审查。拟公开的政府信息在公开前均应进行保密审查。 本制度所称保密审查,是指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机构组织相关科室对本单位拟公开的政府信息在公开前,对其内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公开后是否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进行审查,并就是否公开作出审查结论或者提出处理意见的行为。 二、保密审查应当遵循全面、及时、准确、规范的原则,既要保障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能够公开,又要确保不应公开的政府信息不被公开。 三、经审查,确定属于《条例》规定的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公开。 四、经审查,确定属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其他公开后会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

会稳定的政府信息,不应公开。 五、经审查,对是否可以公开不能确定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不确定的信息,按《保密法》第十一条第二款和《保密法》实施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六、在保密审查过程中,对含有不应公开内容的政府信息,能够做区分处理的,应作区分处理,删除不应公开的内容后可以公开。 七、保密审查必须有文字记载。文字记载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被审查信息的标题及文号或者内容摘要; (二)保密审查认为不应公开的依据: (三)保密审查的结论或者处理意见; (四)保密审查承办人的签名、日期; (五)本单位信息公开机构负责人的签名、日期; (六)本单位认为应当记载的其他内容。 八、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