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与职业安全卫生

安全生产与职业安全卫生

安全生产与职业安全卫生
安全生产与职业安全卫生

第七章第一节安全生产概述

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企事业单位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

通运输安全等。

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安全为天安全第一,其他是零,只有“1”在,后面的“0”越多越好;没有“1”

再多的“0”也没用。

最大的财富是健康,最宝贵的是生命。

三、安全生产的要

1.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素质不仅仅意味着要善待生命,更重要的是对健康意识、风险意识、防范意识、科学意识和守法意识的学习和提高。

2,熟悉安全知识:了解生活安全、公共安全、职业卫生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懂得什么是危险因素,哪里是危险场所,如何预防危险的发生以及发生事故后如何应对。

3.掌握安全技能:掌握现代社会中安全生活和生产的基本技能。如报警电话的拨打,灭火器的使用,公共场所遇险的正确逃生,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方法和技能。

第二节劳动生产中几种常见的安全问题与救护措施

一、二氧化碳中毒

1、二氧化碳,是无色气体。在工业上,二氧化碳常被压变液体储存在钢瓶中,放出时,凝结成雪

状固体,俗称干冰。它本身毒性很小,但在空气中会排挤氧气,人吸入高含量的二氧化碳后,会缺氧中毒,

2、职业性接触二氧化碳的生产过程有:

①长期不开放的各种矿井、油井、船舱底部及水道;

②利用植物发酵制糖、制酒等生产过程;

③在不通风的地窖和密闭的仓库中储藏水果、谷物等产生的高浓度二氧化碳

④灌装及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⑤氩弧焊作业等。

3、中毒的表现:

二氧化碳中毒绝大多数为急性中毒,鲜有慢性中毒的报告。

急性中毒的主要表现为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放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经抢救,较轻的病员在几小时内逐渐苏醒,但仍可有头痛、无力、头昏等,需要二、三天才恢复。

重者大多数是没有及时抢救出现场而昏迷者,会出现许多症状后身亡。

4、在含有高浓二氧化碳度现场注意事项:

应先行通风排气,如果是进入储酒池或发酵罐,要将通风管放到底层,或者戴上呼吸器,才能进入。

5、启示:

在进入“封闭空间”(厂内的进出口受限的密闭、狭窄、通风不良的空间,如仓、塔、罐、槽、机和其它封闭场所),一定要先通风,地下的“封闭空间”要将通风管进入地下底层。

二、灼伤及其防护

1、灼伤

机体受热源或化学物质的作用,引起局部组织操作,并进一步导致病理和生理变化的过程称为灼伤A1化学灼伤:由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所引起的灼伤。A2热力灼伤:由高温造成的烫伤和低温造成的冻伤。A3复合性的灼伤:有化学灼伤和热力灼伤同时造成的伤害,或化学兼有中毒反应。

2化学灼伤的现场急救

①发现化学灼伤后,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鞋袜,随后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15-20分钟;

②被强酸或强碱灼伤,应用大量的清水冲洗至少半小时,然后按酸、碱两类不同物质作如下处理:酸类灼伤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碱类灼伤用醋酸溶液或撒以硼酸粉。

③凡溶于水的化学药品进入眼睛,应立即用水洗涤,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如属于碱类灼伤,则用2%的医用硼酸溶液淋洗;

如属于酸类灼伤,则用3%的医用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淋洗。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④对口腔的化学灼伤应迅速用蒸馏水或自来水漱口,然后酌情处理:

如碱类灼伤,用2%硼酸溶液反复漱口;

如属于酸类灼伤,则用3%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复漱口。最后都应用洁净水多次漱洗。

3、化学灼伤的预防措施

①采取有效防腐措施;②改革工艺和设备结构;③加强安全性预测检查;④加强安全防护措施;⑤加强个人防护

?在化学生产中,由于强腐蚀介质作用及生产过程中高温、高压、高流速等条件会对机器设

备造成腐蚀,因而需加强防腐。改变危险物质的使用和处理方法;

?保持工作场所与通道有足够的活动余量;

?物料输送实现机械化、管道化;

三、噪声及其控制

噪声: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一切令人不快或不需要的声音。

1、声音的物理量度a频率:是指物体或介质每秒(单位时间)发生震动的次数,单位是Hz(赫

兹)。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也越高。正常人耳可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在20—20000Hz之间。

高于20000Hz的成为超声。低于20Hz的成为次声,超声和次生人耳都听不到。b、声压和声压级声压是介质因声波在其中传播而引起的压力扰动,声压的单位是Pa。声压级,以听阈(yu)声压为基准声压,实测声压与基准声压之比平方的对数,单位是B(贝尔),通常以其值的1/10即dB(分贝)作为度量单位。

2、噪声a分类A、连续宽频带噪声:如一般机械车间频率范围很宽的噪声;B、连续窄频带噪声:

如圆锯、刨床等声能集中在较窄频率范围的噪声(生活中的低频噪声源主要有四大类:电梯、变压器、中央空调(包括冷却塔)及交通噪声凡是噪声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低频噪声更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的影响。低频噪声不像紧急刹车声和迪厅音乐那样刺耳,但二者都会产生声压。高频噪音随着距离越远或遭遇障碍物,能迅速衰减,如高频噪音的点声源,每10米距离就能下降6分贝,马路上的线性声源每10米也能下降3分贝。而低频噪音却递减得很慢,因此能够长距离奔袭和穿墙透壁直入人耳。)C、冲击噪声:如锻造、锤击等短促的连续冲击噪声,以及铆接、清渣等的反复冲击噪声。D、间歇噪声,如飞机、交通、排气等产生的噪声

b、城市噪声来源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

机械运转声等。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

c、主要工业噪声源A、机泵噪声:泵类噪声主要来源于电机。一般83-105dB(A).

B、压缩机噪声主要由主机的气体动力噪声以及主机及辅助的机械噪声组成。一般84—102dB(A)。

C、加热炉噪声:主要由喷嘴中的燃料与气体混合后,向炉内喷射时与周围空气摩擦产生的噪声,

以及燃料在炉膛内燃烧产生的压力波i,激发周围气体发出的噪声所组成。一般101—106dB(A).D、风机噪声:主要由风扇转动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机械传动噪声、电机噪声所组成。一般82—101dB(A)。

3、噪声的危害与评价

A、噪声的危害

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等。

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

噪声最广泛的反应是令人烦恼、并表现有头晕、恶心、失眠、心悸、记忆力衰退等神经衰弱症候群。

在强噪声下,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对于复杂作业或要求精神高度集中的工作会受到干扰。

噪声会造成听力减弱或丧失。长时间暴露在强噪声中,听力只能部分恢复,听力损伤部分无法恢复,会造成永久性0dB;中度噪声性耳聋的听力损失值在40—60dB;重度噪声性耳聋的听力损失值在50—80dB,85分贝以上噪音中生活,耳聋者可达5%。爆炸、爆破时所产生的脉冲噪声造成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属爆震耳聋。噪声会影响大脑思维、语言传达以及对必要声音的听力。噪声使电子仪器链接部位出现错动、引线抖动、元件偏离等;喷气式飞机产生的噪声能够将附近建筑物的窗户玻璃震碎,噪声导致工作设备“疲劳”以至断裂等。

4、控制噪声的危害,学会自我保护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声音靠介质传播。空气、水、木材、钢铁等都可以做为传声的介质。鼓膜的振动。

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

四、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1、辐射的种类与特性

①、种类

非电离辐射:不能引起原子或分子电离的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射频电磁波、微波。

电离辐射:能引起原子或分子电离的辐射,如α粒子、β粒子、X射线、Y射线、中子射线的辐射。

(2)紫外线

?自然界中的紫外线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火焰和炽热的物体。

?紫外线辐射按其生物作用分为三个波段:

a、长波紫外线辐射。又称晒黑线。

b、中波紫外线辐射。又称红斑线,可引起皮肤强烈刺激。

c、短波紫外线,又称杀菌线。

(3)射频电磁波

?交变电磁场以一定速度在空间传播的过程,称为电磁辐射。又称射频电磁场。

?按频率分:中频、高频、甚高频、特高频、

超高频、极高频六个频段。

(4)电离辐射离子和射频

a、粒子和射线α粒子β粒子中子X射线Y射线

b、电离辐射剂量:D是辐射量单位。

2、非电离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①紫外线的危害与防护

A、危害:

紫外线可直接造成眼睛和皮肤的伤害。在有强紫外线照射的场所必须佩带能吸收或反射紫外线的防护面罩及眼镜。在紫外线发生源附近可设立屏障,或在室内和屏障上涂以黑色,可以吸收部分紫外线,减少反射作用。

(2)射频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

?每秒变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电称为低频电流,大于10000次的称为高频电流,而射频就是

这样一种高频电流。

?有线电视系统就是采用射频传输方式的

?射频美容

危害:

?在射频电磁场作用下,体温明显升高。接触人员会出现神经衰弱、植物神经紊乱症状。表

现为头痛、头晕、神经兴奋性增强、失眠、嗜睡、心悸、记忆力衰退等。

?微波波长很短,能量很大,对人体的危害尤为明显。

保护基本措施是:

?减少辐射源本身的直接辐射,屏蔽辐射源,屏蔽工作场所,远距离操作以及采取个人防护。

3、电离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①危害:

人体长期或反复受到允许放射剂量的照射能使人体细胞改变机能,出现白血球过多,眼球晶体浑浊,皮肤干燥、毛发脱落和内分泌失调。

②防护

a、缩短接触时间。人体受到外照射的累计剂量与暴露时间成正比。

b、加大操作距离或实行遥控。辐射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c、屏蔽保护采取屏蔽的方法是减少或消除放射性危害的重要措施

d、操作安全事项。合理的操作程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减少放射性物质的伤害。

e、信号和报警设施辐射区内应严格规定设置明显警告标识或标签。

防辐射的总体原则:1)时间防护:不论何种照射,人体受照累计剂量的大小与受照时间成正比。接触射线时间越长,放射危害越严重。尽量缩短从事放射性工作时间,以达到减少受照剂量的目的。2)距离防护:某处的辐射剂量率与距放射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放射源的距离越大,该处的剂量率越小。所以在工作中要尽量远离放射源。来达到防护目的。(3)屏蔽防护:就是在人与放射源之间设置一道防护屏障。因为射线穿过原子序数大的物质,会被吸收很多,这样达到人身体部分的辐射剂量就减弱了。常用的屏蔽材料有铅、钢筋水泥、铅玻璃等。

第八章职业安全卫生

第一节职业安全卫生概述

一、概念:

职业安全卫生:影响作业场所内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条件和因素,称为职业安全与卫生。

1、伤亡事故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是指职工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所发生的轻伤、重伤、死亡事故。

2、职业病是指职工在生产环境中由于工业毒物、不良气象条件、生物因素、不合理的劳动组织以及一般卫生条件恶劣的职业性毒害引起的疾病。

2002年修订《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的通知,重新规定了现行的职业病名单,10类115种。

(一)尘肺(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三)职业中毒(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六)职业性皮肤病(七)职业性眼病(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九)职业性肿瘤(十)其他职业病

危险、危害因素

?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危险与危害因素之区别(1)

? 区别体现在客体对人体不利作用的特点和作用; 危险因素 突发性和瞬间性

有时两者不

区别

加区分统称 危害因素 强调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为危险因素 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都可能成为危险因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劳动强度过大,或者劳动的安排与劳动者的生理状态不适应。 (2)劳动组织不合理,比如劳动时间过长,休息制度不合理等; (3)长时间重复某一个单调动作,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于紧张。 危险与危害因素之区别(2) ? 隐患:指现存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 ? 见图:只要消除隐患和危险其中一个环节就可以阻止事故的发生。

图一隐患、危险、事故关系图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产生(1)

存在能量、有害物质

危险、危害因素的产生

能量、有害物质的失控

能量:有害物质是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源,也是最根本的危险、危害因素;

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物品的效能,也是最根本的危害因素。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产生(2)

失控:发生能量、有害物质的意外释放和泄露,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失控也是一类危险、危害因素。

设备故障—— 指系统、设备、元件性能低下及其它原因。

人员失误——不安全行为,是引起危险危害因素的重要因素.

失控

管理缺陷——影响失控的重要因素。

环境因素——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是失控的间接因素。

三、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1)(按事故和职业危害原因分类)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行

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2)(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分类)

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外力作用下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2、车辆伤害: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上引起的伤亡事故;

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伤害;

4、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座)物体打击和触电;

5、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

7、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物理灼伤;

8、火灾;

9、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

10、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

11、放炮: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12、火药爆炸: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化学性爆炸:是指可燃性气体、粉尘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引爆能源时,发生的爆炸事故;

13、物理性爆炸,包括锅炉爆炸、容器超压爆炸、轮胎爆炸等;

14、中毒和窒息:包括中毒、缺氧窒息、中毒性窒息;

15、其他伤害:是指除上述以外的危险因素。

16、参照《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

①生产性粉尘;②毒物;③噪声与振动;④高温;⑤低温;⑥辐射;⑦其他危害因素等七类。

第二节职业安全卫生危害防止措施

事故预防的基本原理

伤亡事故五因素图

事故是由按因果顺序排列的五个组成要素连锁反应造成的。

五个组成要素为:

Ⅰ)M个人素质;Ⅱ)P个人缺陷;Ⅲ)H人的不安全行为或机械和物质缺陷引的危险性;Ⅳ)D发生事故;Ⅴ)A造成伤害(人)。

五因素连锁反应称海因里希的骨牌原理。

在五个因素中,如果消除了H危险性,则连锁反应中断,防止了D、A的发生。要预防事故发生,着眼点放在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这是搞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重要原理。

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

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减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度内;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条件的要求。

事故预防对策具体原则

1、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有害因素;

2、预防-当消除有困难时,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发生;

3、减弱-在无法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

4、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

5、连锁-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连锁装置终止危险、危害发生;

6、警告-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

事故预防对策的设计实施要求

针对性:是指针对行业的特点和辨识评价出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条件,提出对策。可操作性:提出的对策是技术上、时间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能落实和实施的;

合理性:不超越项目(或当时)的经济、技术水平,不按过高的指标提出事故预防对策。

符合性:对策应符合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的要求(各行业均有)。

事故预防对策

涵义:是组织采取的消除、预防和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保障整个生产、劳动过程安全与卫生的对策;

职业安全预防对策:

改进生产工艺过程,实行机械化、自动化;预防性的机械强度试验—保证机械设备、装置及其主要部件的机械强度达到安全要求(例如:蒸汽锅炉的主要附件,受压容压,起重机械,高速砂轮等)。电气绝缘检验—电气设备的绝缘因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降低或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对安全构成威胁,必须进行经常性和定期的检验。

安全装置:

防护装置—用屏护方法使人体与生产中危险部分隔离的装置;

保险装置—能自动消除生产中由于整个设备或个别部件发生事故和损坏,以至引起人身事故危险的装置;

信号装置—应用信号警告员工预防危险的装置。分颜色信号、音响信号和指示仪表三类;

危险牌示—有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和识别标志。

常用安全色

红色——表示危险、停止、热

绿色——表示安全、通行

黄色——表示注意、警告

紫色——表示辐射危害

闪光——表示危险、故障

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掌握系统运转时的故障规律以便及时检查和维修,确保安全生产。

为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最基本的是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是最好的维护保养;另外要给设备定时清洗、加油。

计划检修,按计划进行小、中、大修,使机械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转状态。

工作地点的布置与整洁

精心组织、合理布置、促进生产、保证安全。在配置主要机器设备时,要按照人机工程学要求,使工人有最适宜的操作位置、座位、脚蹬、踏板等。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和机器的相互作用,使机器设计与人体的要求相适应,从而提高人—机系统工作效率,减少差错,保证安全的一个科学。

职业卫生预防对策

职业危害的预防,应优先采用无危害或危害性较小的工艺和物料,减少有害物质的泄露和扩散;尽量采用生产过程密闭化、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装置和自动监测、报警装置和连锁保护、安全排放等装置,实现自动控制、遥控或隔离操作;尽可能避免、减少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接触产生有害因素的设备和物料。

防尘对策

革:改革工艺,技术革新;水:湿式作业;密:采用密闭工艺流程(装置密闭化、管道化);风:抽风除尘(全面机械通风、局部机械通风);护:个人防护(防尘口罩等);管:加强管理,遵章守法;教:宣传教育;查:定期健康检查,定期粉尘监测,防尘检查。

防毒、防窒息对策

物料和工艺——以无毒、低毒的工艺和物料代替有毒、高毒工艺和物料。生产装置密闭化、管道化,尽量实现负压生产,防渗漏、外溢毒物;生产过程自动化、机械化、程序化,作业人员不接触或少接触毒物通

风净化——全面通风换气,局部排风,局部送风;净化处理,合理排放;设事故处理装置、应急防护设施和急救室、急救站(炼钢厂的爆气救护站);其他措施,实现隔离,遥控操作,快速检测,自动检测,超限警报,防缺氧窒息和中毒窒息。

噪声和振动控制措施

消除、噪声源:选用低噪声设备;减少冲击性工艺和高压气体排空,工艺;机械化、自动化工艺,实现远距离监视操作

噪声源的辅助的平面布置障:噪声源相对集中,低位布置。利用地形,隔挡噪声;噪声源周围安排对噪声不敏感的设备和绿化带;噪声敏感区与低噪声区设置屏保护防护间距。

采用隔声、消声、吸声和隔振降噪等综合控制技术措施,尽可能使工作场所噪声危害指数达到LD80-95《噪声作业分级》规定的0级,A声级不得超过噪声限制值(55-90dB)。个人防护(耳塞、耳罩)和减少接噪时间及其

他对策。其他有害因素的控制措施:例如紫外线、电光性眼炎,高温、低温温度事故频度增大的控制措施。采光、照明不良造成标识认辨不清,人员和误操作等的控制措施。

2018版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ISO 45001:2018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及使用指南,旨在使组织能够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条件以预防与工作相关的伤害和健康损害,同时主动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这包括考虑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并制定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 a)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提高职业健康安全,消除或尽可能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包括体系缺陷),利用职业健康安全机遇,应对与组织活动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不符合; b)持续改进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和目标的实现程度; c)确保组织自身符合其所阐明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d)证实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本标准旨在适用于不同规模、各种类型和活动的组织,并适用于组织控制下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该风险考虑了组织运 行所处的环境以及员工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本标准未提出具体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准则,也未规定职业健

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结构。 本标准使组织能够通过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健康和安全的其他方面,比如员工健康/福利。 本标准未涉及除给员工及其他相关方造成的风险以外的其他问题,比如产品安全、财产损失或环境影响等风险。 本标准能够全部或部分地用于系统地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但是,只有本标准的所有要求都被包含在了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且全部得以满足,组织才能声明符合本标准。 注:有关本标准要求的意图的更多指南,请见附录A。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组织organization 33800 8408 萈36202 8D6A 赪?$FH F

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制度46736

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为做好食品经营工作,切实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健康,特制定以下制度: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度 一、制定本单位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卫生责任制管理措施。 二、制定本单位食品经营场所卫生设施改善的规划。 三、按有关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办理领取或换发食品流通许可证,无食品流通许可证不得从事食品经营。做到亮证、亮照经营。 四、组织本单位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有关法规和知识的培训,培训合格者才允许从事食品流通经营。 五、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六、对本单位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总结、推广经验,批评和奖励,制止违法行为。 七、执行食品安全标准。 八、协助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监测。 食品安全检查制度 一、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坚持落实每天检查各部门、各岗位的卫生状况和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并作好登记。 三、每日组织一次卫生检查,单位负责人每月组织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工作。 四、每次检查,都必须有记录。 五、发现问题,应有人跟踪改正。 六、检查内容应包括食品储存、销售过程;陈列的各种防护设施设备,冷藏、冷冻设施卫生和周围环境卫生。 七、对损坏的卫生设施、设备、工具应有维修记录,确保正常运转。 八、各类检查记录必须完整、齐全,并存档。 食品采购管理制度 一、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 二、采购各类食品应注意生产日期或保存期等食品标识,不应采购快到期或超期食品。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 度(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通用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改善劳动环境,预防职业病,保护员工身体健康,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 第三条职业卫生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和减少有害员工健康的因素,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四条新建、改建、扩建和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技术改造项目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执行“三同时”的规定,使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第五条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

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第六条公司设立职业安全卫生委员会,职业安全卫生委员会由董事长任主任,总经理、主管职业安全卫生的副总经理和工会主席任副主任,成员……组成。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七条董事长负责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八条主管职业安全卫生的副总经理负责对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领导。 第九条……负责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十条职业安全卫生委员会职责: (一)制定职业卫生对策与措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集团公司和地方政府有关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 (二)督查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三)制定职业卫生奖惩事宜。 第十一条相关人员职责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规范标准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规范 目录 前言 1 适用范围 2 参考资料 3 术语与定义 4 OH&S 管理体系要素 4.1总的要求 4.2 OH&S方针 4.3规划 4.4实施与运作 4.5检查与纠正措施 4.6管理评审 附录A(参考用)OHSAS 18001与ISO 14001:1996和ISO 9001:1994 的关联性 参考书目 图1—成功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要素 图2—职业安全卫生方针 图3—规划 图4—实施与运作 图5—检查与纠正措施 图6—管理评审 前言 职业安全卫生评估系列(OHSAS)规范及相关标准OHSAS 18002:OHSAS 18001实施指南,是应顾客迫切需要有能对其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认证的可认可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之要求制定的。

OHSAS 18001的制定考虑了与ISO 9001:1994(质量)和ISO 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容性,以便组织将质量、环境及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整合一体,也许组织希望这样做。 OHSAS 规范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审查或修改。当ISO 9001或ISO 14001出新版本时将进行审查,以保证持续相容。 当OHSAS 规范其内容在国际标准中公布或其作为国际标准时,它将被撤回。 对英国而言: —BSI-OHSAS 18001不是英国标准; —BSI-OHSAS 18001其内容在英国标准中公布或其作为英国标准时,它将被撤回。 —BSI-OHSAS 18001 由BSI 出版,BSI拥有所有权和版权。 制定OHSAS 18001的过程对愿意与BSI联合制定类似文件的其他倡议者是公开的,只要这些倡议者愿意遵守BSI关于该文件的条件。 制定OHSAS 规范所参考的资料 制定OHSAS 规范时参考了下列文件: 1)BS 8800:1996,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指南; 2)技术报告NPR 5001:1997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指南; 3)SGS & ISMOL ISA 2000:1997 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要求; 4)BVQI Safety cert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标准; 5)DNV OHSMS:1997,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6)草案NSAI SR 320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建议; 7)草案AS/NZ 4801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8)草案BSI PAS 088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9)UNE 81900 预防职业风险准标准系列; 10)草案LRQA SMS 8800 卫生与安全管理体系评估准则。 OHSAS 18001将替代这些参考资料中的一部分。 OHSAS 18001与UNE 81900具有高水平的相容性和技术等同性。 本标准并不意图包括一个合同所有必需的条款。使用者对其正确应用负有责任。 符合本标准并不免除本身在法律上的责任。

公司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公司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 1、制定目的: 1、1 规范各公司安全(含消防)卫生、管理、保证人身及经营安全。 2、适用范围 2、1 本规则适用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环境卫生管理、安全检查、电气安全、职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事故管理、安全档案管理、劳保用品发放使用管理、消防与仓库安全管理、安全卫生奖惩等安全卫生有关事项。 3、权责单位: 3、1 总经理室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与起草工作。 3、2 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的核准工作。 4、管理单位: 4、1 总经理室稽核部门为本办法之总公司管理单位。 4、2 各公司安全部门(行政单位)为本办法各公司之管理单位。 二、内容 5、安全责任制 5、1 安全管理小组

5、1、1 为了统各全公司安全管理有关事项,成立各公司安全管理小组作为各公司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掌如下﹕①推行、宣导公司有关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②制订月、季、年安全工作计划,定期呈报(副)总经理,并负责推行、实施。③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有严重事故隐患的,有权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处理措施或报告该部门主管、经理直至(副)总经理。④督导、协助有关部门制订、健全安全的管理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⑤负责各种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建立、完善各种事故档案。并负责填报各项事故报表工作。每月对当月安全事故向G/M提出分析报告。⑥接待并处理政府有关部门的安全检查、来访。⑦配合教育训练组对公司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并负责组织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⑧其它有关安全事项。﹒ 5、1、2 安全管理小组之组成:安全小组设正副组长,分别为各公司(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室指派人员,执行委员一名,由行政科主管担任。委员若干名,由各相关职能部门主管(经理)或其第一代理人担任。 5、1、3 总公司或总部之安全由总经理指定一家公司之安全小组负责。 5、2 工业安全单位(行政科) 5、2、1 安全单位作为公司执行机构,在公司安全小组指导下,从事安全的各项事务管理。

职业安全卫生预防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1705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职业安全卫生预防措施 正式样本

职业安全卫生预防措施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概述 1、编制依据: ○1 劳字(88)44号文《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暂行规定》。 ○2 《煤矿安全规程》 ○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矿井防火规范》 ○6《工业企业噪声卫生》 ○7《煤矿安全条例》和《矿山安全监察条例》 ○8《煤矿生产场所空气中全尘控制浓度的规

定》 ○9《煤矿井下采掘作业地点气象条件卫生标准》 ○10 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 ○11 国家计委《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 2、我矿包括矿井、井上、井下及辅助生产等工种。 3、主要工艺及主要危害 ○1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㈠煤炭的流程: 煤炭运输系统为:工作面→轨道运输顺槽→溜煤眼→区段车场→主运输大巷→地面。 ㈡矸石的流程: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 1范围 本职业安全卫生评鉴系列规范规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的要求, 使组织能够控制其职业安全卫生风险并改善其绩效。它本身并没有陈述特定的职业安全卫生绩效准则, 亦没有针对设计一个管理系统描述详细的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任何期望做到下列事项的组织 a)建立一个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以消除或降低员工及其它利害相关者可能暴露于组织活动相关之职业安全卫生风险; b)实施、维持及改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 c)确保其符合本身宣告之职业安全卫生政策 d)向外部展现其符合性; e)寻求由外部组织对本身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给予验证/登录;或 f)由本身进行符合此规范之自行评定与宣告。 本规范的所有要求事项可纳入任何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中。实际应用的程度将依组织的 职业安全卫生政策、活动本质以及作业的风险及复杂性等因素来决定。 本规范旨在陈述职业安全卫生, 而非产品及服务的安全。 2参考数据 参考目录中列有提供信息或指导纲要之其它数据。建议查阅此资料的最新版本。下列数据需特别加以参考: OHSAS18002:1999,实施OHSAS1800之指导纲要 BS8800:1996,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指导要点 3名词与定义 3.1意外事件(accident) 引起死亡、疾病、受伤、损害或其它损失之不想要事件。 3.2稽核 一种系统性的检验, 用以决定是否活动及相关结果符合已规划的安排及是否这些安排有效地实施及适于达成组织的政策与目标(见3.9)。

3.3持续改善 遵循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政策,增进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的过程, 达成整体职业安全卫生绩效的改进。 备考此过程不需要同时在所有活动区域中进行。 3.4危害 导致人员受伤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场所环境损害或上述各项组合之潜在伤害的来源或状况。 3.5危害鉴别 认知一个危害(见3.4)的存在及定义其特性之过程。 3.6事故(incident) 引起一个意外事件或可能导致一个意外事件之事件。 备考无疾病、受伤、损害或其它损失发生之事故, 亦称为“虚惊事件”。“事故”包括“虚惊事件”。 3.7利害相关者 对组织之职业安全卫生绩效关切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3.8不符合 任何偏离工作标准、实务、程序、规定、管理系统绩效等, 而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受伤或疾病、财产损失、损害工作场所环境或上述各项之组合。 3.9目标 组织设定本身欲达成之目的, 即职业安全卫生绩效。 备考在实际可行时, 目标应予以量化。 3.10职业安全卫生 在工作场所中影响员工、临时性工作人员、承包商、访客及其它人员福祉的状况及因素。 3.1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 整体管理系统的一部份, 以促进组织相关业务之职业安全卫生风险的管理。包括发展、实施、达成、审查及维持职业安全卫生政策之组织架构、规划活动、责任、实务、程序、过程及资源。 3.12组织 有自身功能与行政管理之公有或民营、独立或合股的公司、法人、行号、企业、机构或社团,或上述各项之一部份或组合谓之。 备考有一个以上营运单位之组织,其单一营运单位也可定义为一个组织。

公司卫生安全管理制度.doc

公司卫生安全管理制度1 公司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公司卫生安全管理制度12016 公司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公司卫生安全管理制度1、公司各部门室外卫生区由保卫科绘制“卫生区划分图”以书面形式统一划分;室内卫生由各部门自行负责;公司各个位置的厕所、洗刷、走廊、楼梯等公共地方,在单个部门内部的由相关部门负责清理,分布在二个部门以上公共位置的,由保卫科书面划分清理。 b5E2RGbCAP 2、公司各部门分管的卫生、绿化区必须在早晨点名之前高标准、彻底清理完毕。任何部门不准在点名之后打扫卫生、洗涮茶具、浇花等。 p1EanqFDPw 3、负责清扫厕所和洗刷间的部门或车间,必须在点完名之后5 分钟之内清扫完毕。 4、卫生清理标准: (1)地面标准:无尘土、沙粒、纸屑,无污水、泥浆、痰迹等杂物。(2)绿化区标准:无杂草、杂物、无落叶。(3)窗户标准:玻璃光亮透明、无污点,窗台无灰尘,窗角无灰挂。(4)墙壁标准:无蜘蛛、蟑螂;墙角无灰挂,墙壁无残痕、无污染等。(5)室内物品标准:桌面整齐无杂物、无灰尘;日光灯无灰尘;卫生工具整齐地摆放在隐蔽位置;纸篓、1 / 5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DXDiTa9E3d 公司卫生安全管理制度12016 报夹、椅子等物品摆放合理有序。

1/6 (6)水池、便池标准:无污垢、尿锈、无异味,水嘴、水阀不跑、冒、漏、滴。5、清理卫生的用具、水桶、拖把等物品用完后要定位存放,具体定位规定如下: (1)办公楼物品定位:拖把放在制作的拖把架上,并在用完之后放好,毛刷、水管及铁筋挂在洗刷间的墙上,水桶放在下水道口处,笤帚挂在各室部的门后墙上,大扫帚放在楼梯底处( RTCrpUDGiT (2)各车间清洗厕所物品定位:拖把用完之后放在各车间的拖把架上,厕所用的水管放在各厕所一角墙上。6、在打扫厕所、洗刷间及室外卫生时,必须注意: (1)清擦厕所、洗刷间墙壁和隔板时用拧干水的半湿抹布,禁止直接用水冲洗(车间厕所除外),以免搞得到处是水渍。对于重点脏的部位,可用毛刷用力擦洗(如已干结的便渍、痰渍、污渍等)。厕所、洗刷间在清扫完毕前,必须用干拖把将地面的水渍拖干。 5PCzVD7HxA (2)打扫各办公楼内厕所、洗涮间内的卫生时,用洗涮干净的半湿拖把拖地(半湿拖把以拧干提着走10-15 米不滴水为标准)。 jLBHrnAILg (3)在洗涮间洗涮物品时,必须先将杂物倒入洗刷 2 / 5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xHAQX74J0X 公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41277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Labor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1.焦化生产作业高温、粉尘、有毒、有害因素较多,应定期对生产岗位的毒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制定减少毒害污染的措施,保障员工身体健康。 2.防尘、通风、降温设施必须有专职人员管理,并应定期检修和清扫、维护。遇有损坏应立即修复,以确保设施正常运行的需要。 3.为生产需要所设的坑、壕沟、池,应有围栏或盖板,并经常检查是否遭破坏,保证员工劳动生产与行走的安全。 4.工作场所的光线应该充足,采光部分不得遮蔽。 5.经常有水或其他液体的地面,应该注意排水和防止液体渗透。 6.原材料、成本、半成品应按定置管理要求堆放,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与通行。

7.加强设备保养,保持工作场所清洁,减少毒害污染。 8.必须根据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按规定配备符合安全卫生的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并督促员工的正确使用。 9.高温季节必须组织清凉饮料供应,并保证符合卫生要求,以防员工中暑或中毒。 10.对有毒有害岗位员工应按规定组织他们参加体检,患有职业病或其他禁忌症的员工应及时调离岗位,安排其他工作。 11.按规定做好女员工的劳动保护工作。 12.经常对员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员工的自我防范能力,减少或杜绝职业病的发生。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shion Design Co., Ltd

职业健康卫生安全保护措施

职业卫生健康安全保护措施 一、职业卫生健康安全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有关要求,严格执行国家、铁道部及厦门市政府有关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规定,确保施工人员合法权益得到保证、健康得到保障。 职业卫生健康安全目标:职业卫生病发生率为零。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图”见下页。 三、安全保障措施 3.1、人员的劳动保护措施 (一)防尘措施 施工现场采取防尘、降尘措施。施工前对必须接触防尘操作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必要的防护知识培训,配备口罩、耳罩、防尘眼镜等防护用品。对接触粉尘的劳动者进行一次尘肺病普查;对有活动性肺结核、严重慢性呼吸道疾病、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肺部疾患、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严禁从事接触粉尘工作。 (二)防毒措施 对有毒原材料、半成品等采取严格控制保管措施,严格执行领取登记制度,杜绝有毒物质向外流放、扩散。施工前对必须接触有毒操作施工及保管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必要的防护知识培训。为接触有毒操作的人员配备防止毒物挥发的防毒面罩、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以及紧急救助药品,并确保操作人员会正确使用。对接触有毒操作的施工人员或保管人员每月进行一次专项体检,最大限度地减小

危害。一旦发现中毒现象,立刻隔离相关人员送往医院,并且展开原因调查,采取相应措施将危害减至最小。 (三)防噪声措施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图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 保障 措施 安全员 项目经理部 安全技术措施 职业健康安全预防措 职业健康安全 教育 措 定期检查 不定期检查 防尘防毒防辐射 噪 声和振动控制 气温异常防护 消防安全机械安全 电气安全防爆安全 储运安全爆破安全 燃气安全建筑安全 安全 检查 健康 安全 机构 安全 控制 施工队 提高 安全 保障 消除 隐患 保证安全生产 提高 安全 预防 能力 保障全体施工人员健康安全

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文件编制方法简介参考文本

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文件编制方法简介 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文件编制方法简介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OHSMS文件的结构层次与编写原则 1.OHSMS文件的结构层次 (1)结构的分类 ①分为三类:即管理手册(A层次)、程序文件(B层 次)、作业文件(C层次)。 ②分为四类:即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纪 录。 结构选择时,应充分考虑与组织的质量管理系统 (ISO9000)文件、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文件结构 的兼容;还应充分考虑组织的性质、规模、技术要求以及 人员素质等情况。建议按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

三个层次分类,但最终的选择应由组织根据自身情况确定。 (2)各层次文件的内容 A层次(OHS管理手册):阐述组织的OHS方针、目标,概括性、纲领性地描述组织的OHSMS,包括或引用程序文件。 B层次(OHS程序文件):描述为实施OHSMS各要素所涉及到的各职能部门的活动。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它是OHS管理手册的展开和具体化,使管理手册中原则性和纲领性的要求得到展开和落实;对下它应引出相同的支持文件,包括作业文件和记录文件等。 C层次(OHSMS作业文件)是详细的作业文件。它是程序文件的进一步展开和细化,通常将其统称为支持性文件,包括作为指导书、计划、记录等。支持性文件在OHSMS中所占的数量最多,涉及面广,它针对OHS有关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全)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一、管理目的 1、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员工依法享有职业卫生健康保护的权利,加强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职业病防治管理,预防、控制,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2、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二、职业卫生领导机构 主要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 管理人员:*** 员工:***、***、*** 三、机构人员责任及义务 (一)主要负责人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与公司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业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公司的

职业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公司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5、根据“三同时”原则,公司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建设,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亲自参加公司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7、对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二)分管负责人职责 在领导的带领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规定,在公司中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职责: 1、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2、根据公司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

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 一、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 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主要由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 2、单位应当首先通过“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进行电子数据申报,同时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加盖公章并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后连同有关文件、资料一并上报单位所在地的安监部门备案,备案结束后从安监部门取回《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3、用人单位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时,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和下列文件、资料: 1)、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情况以及接触人数; 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 1、应严格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的规定,落实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并建立单位的“三同时”审批档案。 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3、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有职业卫生专篇,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专家技术审查,并向当地安监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备案)申请。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程度的不同,进一步落实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

三、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 1、劳动合同告知 1)、单位人事管理部门与新老员工签订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2)、单位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 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单位人事管理、职业卫生管理等部门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签订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 2、公告栏告知 在单位门口、作业场所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负责公告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求助和救援电话号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公布于作业场所,书面告知应该发到每位员工。公告内容应准确、完整、字迹清晰、及时更新。 3、岗位培训告知 单位应该组织员工进行岗前、岗中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告知 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宣传有关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学习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治知识,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演练等。 4、现场警示告知 1)、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应当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 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警示线、警示信号、自动报警、通讯报警装置、警示语句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规范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 OHSAS 18001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Assessment Series簡介 1 範圍 本職業安全衛生評鑒系列規範規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的要求,使組織能夠控制其職業安全衛生風險並改善其績效。它本身並沒有陳述特定的職業安全衛生績效準則,亦沒有針對設計一個管理系統描述詳細的規範。 本規範適用於任何期望做到下列事項的組織: a)建立一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以消除或降低員工及其它利害相關者可能暴露於組織活動相關之職業安全衛生風險; b)實施、維持及改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 c)確保其符合本身宣告之職業安全衛生政策; d)向外部展現其符合性; e)尋求由外部組織對本身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給予驗證/登錄;或 f)由本身進行符合此規範之自行評定與宣告。 本規範的所有要求事項可納入任何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中。實際應用的程度將依組織的職業安全衛生政策、活動本質以及作業的風險及複雜性等因素來決定。 本規範旨在陳述職業安全衛生,而非産品及服務的安全。 2 參考資料 參考目錄中列有提供資訊或指導綱要之其他資料。建議查閱此資料的最新版本。下列資料需特別加以參考: OHSAS18002:1999,實施OHSAS18001之指導綱要 BS8800:1996,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指導要點 3 名詞與定義 3.1 意外事件(accident) 引起死亡、疾病、受傷、損害或其他損失之不想要事件。 3.2稽核 一種系統性的檢驗,用以決定是否活動及相關結果符合已規劃的安排及是否這些安排有效地實施及適於達成組織的政策與目標(見3.9)。 3.3持續改善 遵循組織的職業安全衛生政策,增進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的過程,達成整體職業安全衛生績效的改進。 備考此過程不需要同時在所有活動區域中進行。 3.4危害 導致人員受傷或疾病、財産損失、工作場所環境損害或上述各項組合之潛在傷害的來源或狀況。 3.5危害鑒別 認知一個危害(見3.4)的存在及定義其特性之過程。 3.6事故(incident) 引起一個意外事件或可能導致一個意外事件之事件。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共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职业安全卫生措施计划制度、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制度、职业安全卫生检查制度、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制度、三同时制度。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1、规定各类人员的安全责任制 2、规定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职业安全卫生措施计划制度 主要内容: 1、单位或工作场所 2、措施名称 3、措施内容和目的 4、经费预算及其来源 5、负责设计、施工的单位或负责人 6、开工日期及竣工日期 7、措施执行情况及其效果 具体有以下几种: 1、安全技术措施 2、职业卫生措施,包括防尘、防毒等 3、辅助用室及设施,包括更衣室、消毒室等

4、职业安全卫生宣传教育措施 三、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制度 1、管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 2、特种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 3、员工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 分为上岗前的三级教育,改变工艺和变换岗位教育经常性教育三种形式 4、经常性职业安全卫生教育 四、职业安全卫生检查制度 检查内容: 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和查事故处理。 五、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 (一)伤亡事故的统计报告和处理 1、伤亡事故分类 1)按伤害程度分类 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为一个工作日以上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 重伤:指损失工作日在105以上的失能伤害、重伤的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日死亡:其损失工作日为6000日 2)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轻伤事故:只有轻伤的事故

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 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 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3-9人的事故 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的以上(含10人)的事故 2、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 报告依据,1989年国务院34号令《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和1991年国务院第75号令《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执行。 3、伤亡事故统计 按1992年劳动部办公厅发出的“关于实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和1993年发出的“关于印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问题解答》的通知”。 (二)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和处理 1、职业病报告办法 按卫生部1988年修订颁发的《职业病报告办法》执行一切企事业单位都应报告当地卫生监督机构,由他统一上报。 2、职业病处理 按卫生部、劳动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1987年11月发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六、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制度 是指按国家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部门,代表政府对企业的生产过程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监察,以政府的名义,运用国家权力对生产单位在履行职业安全卫生职责和执行职业安全卫生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瘵和惩诫制度,执法主体是法律、法规授权部门而不是其他的国家机关和群众团体。

职业安全卫生的预防及管理对策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职业安全卫生的预防及管理对策简易版

职业安全卫生的预防及管理对策简 易版 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一)防尘对策 1、工艺和物料:选用不产生或少产生粉尘 的工艺,采用无危害或危害较小的物料,如湿 法生产工艺代替干法生产工艺等 2、限制、抑制扬尘和粉尘扩散: 采用密闭管道输送,密闭自动(机械)称 量;降低物料落差等;对亲水性、弱粘性的物 料和粉尘应尽量采用增温、喷雾、喷蒸气等措 施;减少二次尘源。 3、通风排尘 (二)防毒、防窒息对策

1、防毒对策 物料和工艺:尽可能的无毒、低毒的工艺和物料代替有毒、高毒工艺和物料。 工艺设备:防止泄漏 通风净化 对有毒物质泄漏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设备和工作场所必须设置可靠的事故处理装置和应急防护设施; 大中型化工、石油企业及有毒全体危害严重的单位应有专门的气体防护机构,接触Ⅰ、Ⅱ级有毒物质的车间应设有急救室,配有抢救设施;其他措施 防毒教育、定期检测、体检等; 根据标准、采取其他措施 2、防缺氧、窒息措施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 (OHSAS 18001:1999)条文 4.1 一般要求事项 组织应建立并维持一个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 4.2 职业安全卫生政策 组织应有高阶主管授权之职业安全卫生政策,清楚陈述整体安全卫生目标与改善安全卫生绩效之承诺。 该政策应: a)对组织之职业安全卫生风险的性质及规模是合宜的; b)包括对持续改善之承诺; c)包括对至少符合目前适用的职业安全卫生法令规章及组织须遵守的其它要求事项之承诺; d)已文件化、实施及维持; e)将此意向传达给所有员工,使员工认知个人的职业安全卫生责任; f)可提供给利害相关者;以及 g)定期审查以确认该政策保持对组织的相关性及合宜性。 4.3 规划 4.3.1 危害鉴别、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之规划 组织应建立并维持程序以持续鉴别危害、评估风险及实施必要的控制方法。此应包括: -例行性及非例行性活动; -所有人员进入工作场所之活动(包括分包商及访客); -工作场所中由组织或其它单位所提供之设施。 组织在设定本身的职业安全卫生目标时,应确认已将评估的结果及控制的效果纳入考虑。 组织应将此项信息文件化并保持其更新。 组织之危害鉴别及风险评估的方法应: -依据组织之相关范围、性质及时机予以定义,以确认其为主动式而非被动式; -提供风险之分类及鉴别那些将依 4.3.3 节及 4.3.4 节所定义之方法予以消除或控制的风险;-与运作经验及使用风险控制方法之能力相一致; -提供信息输入以决定设施要求、训练需求之鉴别及/或作业管制之发展;

-提供需求行动之监督以确认其实施之有效性及适时性。 备考:危害鉴别、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之进一步指导纲要,见 OHSAS 18002 4.3.2 法令规章与其它要求事项 组织应建立并维持一程序,以鉴别并取得其适用之法令规章与其它职业安全卫生要求事项。 组织应保持此项信息之更新。法令规章与其它要求事项之相关信息应传达给员工及其它利害相关者。 4.3.3 目标 组织于内部各个相关部门与阶层,应建立并维持其文件化的职业安全卫生目标。 在建立及审查目标时,组织应考虑到法令规章及其它要求事项、本身的职业安全卫生危害及风险、本身的技术面取舍、本身的财务、作业及业务要求事项、以及利害相关者的观点。 目标应与职业安全卫生政策一致,包括对持续改善的承诺。 4.3.4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方案 组织应制定并维持一个或多个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方案,以达成其目标。方案中应包括之文件为: a)组织内各个相关部门与阶层为达成目标之权责分工;以及 b)达成目标之方法与时程。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方案应于定期及规划之阶段审查。必要时,应修订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方案,以说明组织之活动、产品、服务或运作状况的变更。 4.4 实施与运作 4.4.1 架构与责任 会影响职业安全卫生风险之组织活动、设施及制程,人员于管理、执行及确认上述活动时,其角色、责任及权限应加以界定、文件化及沟通,以促进职业安全卫生管理。 高阶主管负有职业安全卫生之最终责任。 组织应指派高阶主管中之一员(例如:大型组织中之执行委员会成员)负特殊责任,俾确认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在组织中之所有地点及领域的运作,皆能依照要求事项适切地实施及执行。 管理阶层应提供实施、管制及改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所需要的资源。 备考: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门技能、技术及财务的资源。 组织的管理代表应具有界定之角色、责任及权限以进行下列任务: a)确认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的要求事项系根据本标准而建立、实施及维持的; b)确认向高阶主管报告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的绩效以供审查并作为改进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之依据。 所有负管理责任者应展现其对职业安全卫生绩效持续改善的承诺。 4.4.2 培训、意识及能力

公司办公室卫生及安全管理制度

????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办公室卫生及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健康办公环境,保持公司办公环境卫生,保障公司财产及员工人身安全,特制定办公室卫生及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第二章办公室卫生管理规范 第三条卫生管理 (一)公共卫生由公司请专人打扫,每位员工应自觉维护干净、整洁的办公环境。 具体维护要求如下: 1、公用设备:打印机、饮水机等公用设备附近不得存放个人物品。 2、会议室、贵宾室、洽谈区、休息区域等公共区域使用后,应把会议材料及个人物品清理干净,并将椅子推进会议桌下面,保持整齐。 4、更衣室:应把衣服、鞋子放进柜子里,不得在外随意摆放。 5、空闲工位:在空闲工位区域内,不得随意堆放无用文件资料、纸箱、零食等物品;使用中的资料文件应码放整齐。 6、地面:不得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如烟头、废纸等)、堆放纸箱等。 (二)员工个人工位卫生 员工个人工位卫生由个人负责整理干净,并做到: 1、办公电脑:要定期清理,表面干净,无污渍灰尘。 2、资料:摆放整齐,堆砌高度须低于办公桌隔板立面高度。

3、桌面:保持整齐、干净、整洁、无污渍灰尘。 (三)软环境 1、吸烟:在公共办公区域内禁止吸烟。 2、食品:禁止在公共办公区域内食用有气味的食品及零食。 第三章安全管理 第四条防盗 (一)重要文件:要做好重要资料保存工作,不得随意摆放保密文件。对于发明专利、软件、图纸要重点管理,不得随意泄露。 (二)公司门禁卡:公司统一配备的出入门禁卡要注意保管,如门禁卡不慎遗失,应立即告知行政管理中心。不得将公司门禁卡转交他人使用(如业务单位拜访人员)。 (三)外来人员:各中心在接待业务洽谈及访客人员时,应将外来人员引至会客室或公司会议室,严禁将外来人员单独留在办公室区域内随意走动。 (四)门窗:下班时要关好窗户,出入公司大门时要随手关门。 (五)在员工离开时,不得将大量现金、手机等贵重物品遗留在办公室,以防被盗。 第五条防火 (一)全体员工要提高防火意识,不准乱扔烟头,烟头必须熄灭于烟灰缸内。打火机、火柴等不得放置于阳光下暴晒,下班离开公司时也不允许遗留在办公区域内。 (二)公司禁止使用个人电器。在个人使用手机充电器时,需保证其安全性。医疗电器需经行政管理中心申请、同意后方可使用。

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4707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标准版本

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目的:为了预防、控制、消防职业痛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的健康 2、范围:全体员工 3、责任者:安全部、制造部、中央研究所、工程部、采购销售部、行政保卫科 4、程序: 1) 总则 职业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公司监督、部门负责、分级管理,定期考核”的管理体制。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做好职业卫生工作。

第四条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企业对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职责卫生管理部门对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与考核负责。 职业卫生工作是企业安全、健康、环境(HSE)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执行HSE管理体系过程中,必须按本规定做好职业卫生有关工作。 各级工会组织应依法维护职工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组织实施对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 企业对在职业卫生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或单位给予奖励。 2) 机构与管理 公司安全部在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领导下,主管职业卫生工作。公司健康安全科在安全部领导下,负责职业卫生日常管理的具体工作。

企业安全生产监督委员会负责指导职业卫生工作,应有领导分管职业卫生工作。 内部应建立职业卫生“管理网络”,负责各级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建立职业卫生工作例会制度。制定计划,研究工作,布置任务,通报企业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监测、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及劳动防护检查考核、职业卫生隐患检查及治理等情况。 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保职工能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的有关待遇。 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所需经费(包括健康监护费、职业病诊疗康复伤残费、尘毒监测仪器设备购置费、监测费、职业卫生宣传教育费、培训费、管理费、职业病危害调查费、职防科研费等)应列入企业年度资金计划,专款专用,其经费支出在生产成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