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苏教版高一必修一2.1氯、溴、碘及化合物

化学苏教版高一必修一2.1氯、溴、碘及化合物

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课时1氯气的生产原理、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氯元素是一种典型的化学性质活波的主族元素,也是生活中一种很常见的、化工生产中很重要的元素,了解氯元素的性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探讨卤族元素的性质,从而与其他系列元素性质比较来归纳元素周期律。关于氯气的性质本节教材的内容包括三部分:1、氯气的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3、氯气的制取。

本节课主要从生活和生产实际出发,重点讨论了氯气与水的反应以,同时重点探究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以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推测、实验探究、归纳出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与水、碱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次氯酸有漂白性,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分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科学推测、引导发现、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

在层层递进问题的引导下,通过实验探究,归纳结论,学生体会科学探究艰辛和喜悦的过程中,树立不畏艰难的科学探究精神,并同时加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氯气的制取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氯气的强氧化性

教学过程:

【导课】投影海洋图片,阅读课本P40海洋中的化学资源。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

【总结】教材整理1

海水中的化学物质

1.元素种类:80多种。

2.氯化物:主要为氯化钠,其次为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钾等。

3.溴元素:被称为“海洋元素”,原因是:99%以上的溴蕴藏在海水中,总储量达1×1014 t 。

4.碘元素:含量丰富,达8×1010 t 。 【教师过渡】氯气是如何制取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0页

【 课件展示 】电解饱和食盐水装置图,分析两极产生的气体

【学生活动】书写电解方程式2NaCl +2H 2O=====通电2NaOH +H 2↑+Cl 2↑

【教师】实验室又是如何制取的呢?请同学们观看视频,然后阅读化学史话

【视频展示】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装置图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1上的科学史话

【讲解】1774年舍勒 发现氯气,他将这种元素命名为Chlorine,这个名称来自希腊文,有“绿色”的意思。我国早年译文将其译成“绿气”,后改为氯气。

【教师】制取的氯气纯净吗?有哪些杂质?如何除去呢?

【展示】完整的制取装置图

【学生活动】氯气的实验室制法:MnO 2 +4HCl=====△MnCl 2 +Cl 2 ↑+2H 2O 【教师展示】历史事件再现

1915年4月22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比利时战场上,德军正与英法联军对峙。忽然,从处于上风口的德军阵地上升起一股股黄绿色的云团,一直飘向处于下风口的英法阵地。毫无准备的英法士兵猝不及防,眼看着黄绿色的气体涌来,两万余名士兵先是咳嗽继而喘息,很多的士兵因中毒导致死亡。经统计,最终活下来的士兵大部分都是在黄绿色云团飘来时跑到了较高的山丘上才幸免于难,还有一些人是用湿手绢捂住了嘴才保住了性命,而这种使很多人丧命的气体就是氯气,而这场战争也作为战争史上第一次化学战记入了史册。

【教师设问】1、为什么氯气可作为生化武器?

2、为什么要逃往地势更高的地方呢?

3、为什么湿毛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氯气中毒?

【教师过渡】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同进入氯气性质的学习

【课件展示】一瓶氯气,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引导学生观察】集气瓶中氯气的颜色、状态、嗅气味。

【教师讲解】闻气体的时候,不管毒性大小如何,均要正确操作,即“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或

试管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课件展示】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黄绿色、气体、有剧烈的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

有毒、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

【教师设问】1.根据氯的原子结构,推断氯气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它具有强还原性还是

强氧化性?为什么?

【学生活动】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有七个电子,易得电子,具有强氧化性。

【教师设问】写出金属钠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哪个是氧化剂,哪个是还原剂。

【课件展示】2、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2Na +Cl 2=======点燃2NaCl (产生大量白烟)

【教师讲解】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溶于水后,溶液呈蓝绿色,铁丝在氯气

中也剧烈燃烧,生成棕色的烟,方程式是如何书写的呢?

【学生板演】Cu +Cl 2=======点燃CuCl 2 2Fe +3Cl 2=======点燃

2FeCl 3

【教师讲解】Cl 2有很强的氧化性,能与多数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尤其要注意

的是:它和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的金属氯化物,如:CuCl 2、FeCl 3 。 【教师过渡】氯气能跟多种金属直接化合那么氯气能否跟非金属反应呢?

【课件展示】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把导管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安静的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瓶口有白雾产生

【学生板演】(2)与某些非金属反应

H 2+Cl 2=======点燃2HCl

【教师讲解】纯净的H 2在Cl 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HCl 气体,HCl 具有刺激性气味,

极易溶于水。工业可以用此法制取HCl 。

【教师设问】打开自来水龙头,会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你想过什么原因么?

【教师讲解】自来水厂用氯气消毒,刺激性的气味是余氯的气味。氯气溶解于水,所得的水溶液叫氯水。溶解的部分氯与水反应。

【课件展示】(3)氯气与水反应:

Cl 2+H 2O = HClO +HCl (HClO :次氯酸)

次氯酸的重要性质:次氯酸是一种弱酸,次氯酸是一个不稳定酸。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杀死水里的病菌,自来水常用氯气杀菌消毒,就是因为氯气溶于水产生次氯酸,次氯酸起杀菌作用。次氯酸可用作漂白剂,因为它能使染料和有机色质氧化而褪色。

2HClO =======光照2HCl +O 2↑

【教师讲解】次氯酸是弱酸,是一种强氧化剂、杀菌剂、漂白剂。

【课件展示】HClO 的性质:

① 弱酸性:H 2CO 3>HClO

② 不稳定性,见光受热均易分解

③ 强氧化性,具有漂白作用

【提出问题】氯水中存在哪些物质?什么物质具有漂白性?氯水中有哪些多重性质?

【分析归纳】

【学生思考】液

氯与氯水的

区别?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区别?

【课件展示】

【教师讲解】因为HClO 见光易分解,故氯水要放在棕色试剂瓶里。

【教师设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氯气与碱反应的有关内容。阅读后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

列问题:1.Cl 2跟NaOH 溶液反应。2.工业上用Cl 2与石灰乳作用制取漂粉精。3.漂粉精为什么具有漂白、消毒作用?

【学生板演】(4)与碱液反应:Cl 2+2NaOH = NaCl +NaClO +H 2O

2Cl 2+2Ca(OH)2 = Ca(ClO)2+CaCl 2+2H 2O

【教师总结】氯气与碱反应的规律:氯气+碱==次氯酸盐+氯化物+水

【教师讲解】漂白粉漂白原理:Ca(ClO)2+CO 2+H 2O = CaCO 3↓+2HClO

反应利用的是强酸制弱酸的原理,CO 2与H 2O 组成碳酸可以制出比其酸性更弱的次氯酸。 次氯酸盐与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 ― +H +

==HClO 【教师设问】存放漂粉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讲解】漂白粉能与空气中的H 2O 和CO 2反应并造成失效,故应密封保存。

【学生板演】漂白粉失效的原理:

Ca(ClO)2+CO 2+H 2O = CaCO 3↓+2HClO

2HClO=======光照2HCl+O 2↑

【课件展示】3、氯气的用途:

①杀菌消毒

② 制漂白粉(液)

③ 作制高纯硅、锗和钛的中间物质

④ 合成塑料、橡胶、农药、药品等

【板书设计】

氯气的生产原理、氯气的性质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MnO 2 +4HCl=====△MnCl 2 +Cl 2 ↑+2H 2

O 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黄绿色、气体、有剧烈的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有毒、密度比空

气大;易液化。

2、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2Na +Cl 2=======点燃2NaCl (产生大量白烟)

Cu +Cl 2=======点燃CuCl 2 2Fe +3Cl 2=======点燃2FeCl 3

(2)与某些非金属反应

H 2+Cl 2=======点燃2HCl H 2+Cl 2=======光照2HCl

(3)氯气与水反应:

Cl 2+H 2O = HClO +HCl (HClO :次氯酸)

2HClO =======光照2HCl+O 2↑

(4)与碱液反应:Cl 2+2NaOH = NaCl +NaClO +H 2O

2Cl 2+2Ca(OH)2 = Ca(ClO)2+CaCl 2+2H 2O

漂白粉漂白原理:Ca(ClO)2+CO 2+H 2O = CaCO 3↓+2HClO

次氯酸盐与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lO ― +H +

==HClO 漂白粉失效的原理:Ca(ClO)2+CO 2+H 2O = CaCO 3↓+2HClO

2HClO=======光照2HCl+O 2↑

【巩固练习】

1.下列各化合物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制取的是( )

A.FeCl2B.CuCl2 C.AlC l3 D.FeCl3

2.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B.红热的铜丝可以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雾

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D.氯气可用于漂白,这是氯气的漂白作用

3.下列关于液氯和新制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氯是纯净物,而新制氯水是混合物

B.液氯与新制氯水均有酸性

C.液氯较新制氯水的漂白作用更强

D.液氯无色,新制氯水呈黄绿色

4.某地生产氯气的储罐泄漏,如果你是附近的居民,请思考应如何自救和治理污染。

2013-2014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一教案2.1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教学案

专题二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教学目标:1、 掌握氯气的制备、性质和用途。2、掌握氯水的组成和性质。3、掌握溴、碘的提取和性质。教学过程:【例1】家用消毒液的发生器是以精盐和自来水为反应物,通电时,发生器的电解槽的极板上产生大量气泡,切断电 源后,生成液具有强烈的杀菌消毒能力。与该反应器工作原理直接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通电 A、2NaOH +Cl == NaCl + NaClO + HO B、H+ Cl == 2HCl 222 2通电 C、2NaCl + 2HO == 2NaOH + H↑ + Cl↑ D、2HClO == 2HCl + O↑ 2222 【小结1】一、氯气的生产原理:1、电解饱和食盐水法制氯气:(1)原料:;试纸与指示剂、(2)电解饱和食盐水装置包括:(3)怎样检验电解饱和食盐水两 极生成的气体产物?(4)电解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氯气的工业制法:工业上制氯 气通常是用方法来制取氯气,写出化学方程式。(1)阳离子交换 膜电解槽构造特点:用或将电解槽分隔成两部分。(2)阳离子交换膜的特点: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只允 许通过,不允许及通过。3.实验室制法:①原理: ②制取装置类型:③净化:④收集: ⑤验满:⑥尾气处理:【例2】当周围空 间不慎有大量氯气溢出时,处在该环境中的人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某种物质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以防中毒,最 适宜采用的物质是() A、NaOH B、KI C、NH?HO D、NaCO3223 例3、自来水常用氯气消毒,某学生用自 来水配制下列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的是 A、石蕊 B、硝酸银 C、亚硫酸钠 D、氯化铝【例4】某温度下,将 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的混合溶液,3——经测定ClO与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3,则氯气与氢氧钠反应蛙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3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小结2】二、氯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在通常情况下,氯气是一种色、有气味、比空气、有 的气体,故在制取氯气时应用将尾气吸收。溶于水,在中溶解度较小。2、化学性质:氯气的化 学性质(填“活泼”、“不活泼”),是一种的非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通常是剂。氯气能发生许多重要的化学 反应,归纳如下,请填表。主要化学性质典型实例(1)与某些金属反应 (2)与某些非金属反应(3)与水反应(4)与碱反应 (5)与某些还原性化合物反应3、氯气的用途:杀菌消毒,制 盐酸、农药和有机溶剂,制漂白粉。制漂白粉原理: 漂白原理:4、氯水的性质 (1)新制氯水中存在等微粒,当它与不同物质反应 时,参加反应的微粒可能不同,其现象也可能不同。向新制氯 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先后,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2)HClO的性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全)

苏教版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1物质的分类(可按组成、状态、性能等来分类)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1.2物质的转化(反应)类型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升失氧还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比较:氧化剂 + 还原剂→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 >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 还原产物 (2)从元素化合价考虑: 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3+、H2SO4、KMnO4等; 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Cl2等; 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l-、S2-等。 (3)根据其活泼性判断:

①根据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对应的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②根据非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Cl2 Br2 I2 S 对应的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4) 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判断: 不同氧化剂氧化同一还原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氧化剂的氧化剂越强;不同还原剂还原同一氧化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如:2KMnO4 + 16HCl (浓)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 前者常温下反应,后者微热条件下反应,故物质氧化性:KMnO4 > MnO2 (5) 通过与同一物质反应的产物比较: 如:2Fe + 3Cl2 = 2FeCl3 Fe + S = FeS 可得氧化性 Cl2 > S 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3)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4)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 2、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3、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SO32-, OH-和NH4+等 4、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OH-和HCO3-等。 5、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Fe3+与S2-、I-,Fe2+与NO3-(H+)等 6、发生络合反应:如Fe3+与SCN- (5)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全)

苏教版化学必修 1 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1 物质的分类(可按组成、状态、性能等来分类)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1.2 物质的转化(反应)类型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升失氧还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比较: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2)从元素化合价考虑: 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3+、 H2SO4、 KMnO4等; 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 Fe2+、S、 Cl2等;最 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 Cl-、 S2-等。 (3)根据其活泼性判断:

①根据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对应的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②根据非金属活泼性 : 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Cl 2 Br 2 I 2 S 对应的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4) 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判断: 不同氧化剂氧化同一还原剂, 所需反应条件越低, 表明氧化剂的氧化剂越强; 不同还原剂还原同一氧化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如: 2KMnO 4 + 16HCl (浓) = 2KCl + 2MnCl 2 + 5Cl 2 ↑ + 8H 2O △ MnCl 2 + Cl 2↑ + 2H 2O MnO 2 + 4HCl(浓 ) = = 前者常温下反应,后者微热条件下反应,故物质氧化性: KMnO 4 > MnO 2 (5) 通过与同一物质反应的产物比较: 如: 2Fe + 3Cl 2 = 2FeCl 3 Fe + S = FeS 可得氧化性 Cl 2 > S 离子反应 (1)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 化合物 ,叫电解质。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 化合物 ,叫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 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 3)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 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 4)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 若离子之间能发生 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溶液应排除 有色 离子: Fe 2+ 、 Fe 3 + 、 Cu 2+ 、 MnO 4 - 2、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 Ba2+和 SO42-、Ag +和 Cl-、Ca2+和 CO32-、 Mg2 +和 OH-等 2-,HCO 3-,SO 3 2-, 3、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 H +和 CO 3 + 等 OH-和 NH 4 4、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 H +和 OH-, OH-和 HCO3-等。 5、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 Fe 3+ 与 S 2- 、I -, Fe 2+与 NO 3 -( H +)等 6、发生络合反应:如 Fe 3+ 与 SCN - ( 5)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教学案:专题2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氯气的生产原理及其性质 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第一课时 氯气的生产原理及其性质 ————————————————————————— [课标要求] 1.了解氯气的工业制法。 2.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3.了解氯元素的存在、氯气的物理性质及应用。 4.了解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以及氯水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1.工业上采取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Cl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 + 2H 2O=====通电 2NaOH +H 2↑+Cl 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石墨棒上产生Cl 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铁棒上产生H 2和NaOH 。 2.实验室制取Cl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 2+4HCl(浓)=====△ MnCl 2+2H 2O + Cl 2↑。 3.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的气体。 4.氯水的成分——“三分子、四离子”。 “三分子”为Cl 2、H 2O 、HClO ;“四离子”为H + 、Cl - 、ClO - 、OH - 。 氯气的生产原理 1.海水中的化学物质 (1)元素种类:80多种。 (2)氯化物:主要为氯化钠,其次为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钾等。 (3)溴元素:被称为“海洋元素”,原因是:99%以上的溴蕴藏在海水中。 (4)碘元素:含量丰富,达8×1010 t 。 2.氯气的工业制法

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 (1)氯气的制备原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 +2H 2O=====通电 2NaOH +H 2↑+Cl 2↑。 (2)实验室电解饱和食盐水 ①实验装置: ②实验现象: a .接通电源,片刻后,U 形管两端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并且不断增多。 b .通电一段时间,然后用小试管套住a 管,收集U 形管左端产生的气体。2 min 后,提起小试管,并迅速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点燃的酒精灯,松开拇指,发出轻微的爆鸣声,说明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c .取一支小试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从b 管导出的气体,气体呈黄绿色。 d .关闭电源,打开U 形管两端的橡皮塞,分别向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U 形管右端无变化,左端溶液变红。 ③反应产物: a .石墨棒上产生氯气。 b .铁棒上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 3.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 (2)实验装置 ①A 装置为气体发生装置,作用是制备气体。 ②B 装置为收集装置,作用是收集气体。 ③C 装置为尾气处理装置,作用是吸收多余Cl 2。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编者陈水福林秉珠 本专题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 1.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通过实验了解氯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4.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1.查阅资料:日常生活中的含氯化合物。 2.实验探究:① C1-、Na+的检验; ②氯气的漂白性。 ③设计实验探究市售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 课时训练 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 本课时课标要求: 1.知道如何区分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反应中发生了电子转移。 3.能简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标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说明: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理解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的原理和氯气的性质,并能在学习中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加以运用和巩固,加深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把氧化还原反应这部分教学内容前移。

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可以是同一种物质 C.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相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某元素由化合态转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一定发生了还原反应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非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作氧化剂C.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D.氧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被氧化 3.下列微粒中,只有还原性的是() A.Cl- B.Cl C. H+ D.H2O 4.下列反应中,属于有水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且水只做氧化剂的是() A 、 B 、 C 、 D 、 (气) 5.氢化钙中的氢元素为—1价,它可用做生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溶剂 B、还原剂 C、氧化剂 D、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 6.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 A、SO2→S B、SO32—→SO2 C、I—→I2 D、HCO3—→CO32— 7.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 A、一定被氧化了 B、一定被还原了 C、既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既不可能被氧化,也不可能被还原 8.在氧化还原反应3S+6KOH=K2SO3+2K2S+3H2O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原子数比() A、1∶2 B、2∶1 C、1∶1 D、3∶2 9.从下列各组反应的对比中,判断哪种微粒的氧化性最强,哪种微粒的还原性最强:铁钉浸入CuSO4溶液后,表面会附有红色物质;铜丝浸入AgNO3溶液后,表面会附有银白色物质,则Cu、Fe、Ag中,原子还原性最强,Fe2+、Cu2+、Ag+中离子氧化性最强。 10.请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化学苏教版高一必修一2.1氯、溴、碘及化合物

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课时1氯气的生产原理、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氯元素是一种典型的化学性质活波的主族元素,也是生活中一种很常见的、化工生产中很重要的元素,了解氯元素的性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探讨卤族元素的性质,从而与其他系列元素性质比较来归纳元素周期律。关于氯气的性质本节教材的内容包括三部分:1、氯气的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3、氯气的制取。 本节课主要从生活和生产实际出发,重点讨论了氯气与水的反应以,同时重点探究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以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推测、实验探究、归纳出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与水、碱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次氯酸有漂白性,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分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科学推测、引导发现、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 在层层递进问题的引导下,通过实验探究,归纳结论,学生体会科学探究艰辛和喜悦的过程中,树立不畏艰难的科学探究精神,并同时加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氯气的制取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氯气的强氧化性 教学过程: 【导课】投影海洋图片,阅读课本P40海洋中的化学资源。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 【总结】教材整理1 海水中的化学物质 1.元素种类:80多种。 2.氯化物:主要为氯化钠,其次为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钾等。 3.溴元素:被称为“海洋元素”,原因是:99%以上的溴蕴藏在海水中,总储量达1×1014 t 。 4.碘元素:含量丰富,达8×1010 t 。 【教师过渡】氯气是如何制取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0页 【 课件展示 】电解饱和食盐水装置图,分析两极产生的气体 【学生活动】书写电解方程式2NaCl +2H 2O=====通电2NaOH +H 2↑+Cl 2↑ 【教师】实验室又是如何制取的呢?请同学们观看视频,然后阅读化学史话 【视频展示】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装置图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1上的科学史话 【讲解】1774年舍勒 发现氯气,他将这种元素命名为Chlorine,这个名称来自希腊文,有“绿色”的意思。我国早年译文将其译成“绿气”,后改为氯气。 【教师】制取的氯气纯净吗?有哪些杂质?如何除去呢? 【展示】完整的制取装置图 【学生活动】氯气的实验室制法:MnO 2 +4HCl=====△MnCl 2 +Cl 2 ↑+2H 2O 【教师展示】历史事件再现 1915年4月22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比利时战场上,德军正与英法联军对峙。忽然,从处于上风口的德军阵地上升起一股股黄绿色的云团,一直飘向处于下风口的英法阵地。毫无准备的英法士兵猝不及防,眼看着黄绿色的气体涌来,两万余名士兵先是咳嗽继而喘息,很多的士兵因中毒导致死亡。经统计,最终活下来的士兵大部分都是在黄绿色云团飘来时跑到了较高的山丘上才幸免于难,还有一些人是用湿手绢捂住了嘴才保住了性命,而这种使很多人丧命的气体就是氯气,而这场战争也作为战争史上第一次化学战记入了史册。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编者陈水福林秉珠 本专题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 1.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通过实验了解氯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4.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1.查阅资料:日常生活中的含氯化合物。 2.实验探究:① C1-、Na+的检验; ②氯气的漂白性。 ③设计实验探究市售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 课时训练 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 本课时课标要求: 1.知道如何区分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反应中发生了电子转移。 3.能简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标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说明: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理解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的原理和氯气的性质,并能在学习中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加以运用和巩固,加深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把氧化还原反应这部分教学内容前移。 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可以是同一种物质

C.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相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某元素由化合态转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一定发生了还原反应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非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作氧化剂 C.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D.氧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被氧化 3.下列微粒中,只有还原性的是() A.Cl- B.Cl C. H+ D.H2O 4.下列反应中,属于有水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且水只做氧化剂的是() A 、 B 、 C 、 D 、 5.氢化钙中的氢元素为—1价,它可用做生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中,水的作用是() A、溶剂 B、还原剂 C、氧化剂 D、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 6.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 A、SO2→S B、SO32—→SO2 C、I—→I2 D、HCO3—→CO32— 7.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 A、一定被氧化了 B、一定被还原了 C、既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既不可能被氧化,也不可能被还原 8.在氧化还原反应3S+6KOH=K2SO3+2K2S+3H2O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原子数比() A、1∶2 B、2∶1 C、1∶1 D、3∶2 9.从下列各组反应的对比中,判断哪种微粒的氧化性最强,哪种微粒的还原性最强: 铁钉浸入CuSO4溶液后,表面会附有红色物质;铜丝浸入AgNO3溶液后,表面会附有银白色物质,则Cu、Fe、Ag中,原子还原性最强,Fe2+、Cu2+、Ag+中离子氧化性最强。 10.请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⑴ ⑵ ⑶ (气)浓

高一化学氯溴碘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氯溴碘知识点总结化学中,氯、溴、碘三种元素都属于卤素元素,它们在自然界中非常常见。氯溴碘在化学中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和应用,下面将对高一化学中的氯溴碘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氯的性质和应用 1. 氯是一种常见的卤素元素,其化学符号为Cl,原子序数为17。 2. 氯是一种剧毒气体,在常温下呈黄绿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3. 氯具有良好的消毒作用,常用于水处理、游泳池消毒以及工业废水处理等环境中。 4. 氯化钠是氯的重要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食盐生产等领域。 二、溴的性质和应用 1. 溴是一种常见的卤素元素,其化学符号为Br,原子序数为35。 2. 溴在常温下是一种深红棕色液体,具有刺激性的气味。

3. 溴在有机合成中有重要作用,常用于合成有机溴化物和某些 药物,如溴代乙烷(无水肉豆蔻酸)。 4. 溴化银是溴的一种重要化合物,可用于摄影和荧光灯等领域。 三、碘的性质和应用 1. 碘是一种常见的卤素元素,其化学符号为I,原子序数为53。 2. 碘在常温下呈紫黑色固体,具有金属光泽。 3. 碘元素在甲状腺功能正常运作中起重要作用,人体需要摄取 适量的碘。海产品和碘盐都是人体摄取碘的重要来源。 4. 碘酒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常用于伤口消毒和预防感染。 四、氯溴碘的共性及其应用 1. 氯溴碘都是卤素元素,具有共性:它们的化学性质活泼,在 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阴离子。 2. 氯溴碘都可以用作消毒剂,在水处理和医疗卫生领域有广泛 的应用。 3. 氯溴碘也可用于光敏剂的制备,如医用胶片和照相纸等。

总结: 综上所述,氯、溴和碘这三种卤素元素在高一化学中具有很大 的重要性。它们的性质和应用有着一定的差异,但都具有共性, 如消毒作用和一些化学反应。对于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掌握氯 溴碘的性质以及它们的应用领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氯溴碘在化学中的作用,从而在解决 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

高一化学氯溴碘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氯溴碘知识点归纳 化学是一门关于物质及其性质、组成、结构、转化及相互作用 的科学。在高一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氯溴碘是我们需要了解和熟 悉的元素。本文将对高一化学中与氯溴碘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氯溴碘的基本性质 氯溴碘是位于周期表第17族的元素,它们分别是氯(Cl)、 溴(Br)和碘(I)。这三种元素都是卤素,具有共同的一些基本 性质。 1. 密度和颜色:氯溴碘在常温下均为气体,具有较低的密度, 不可见。氯气具有黄绿色,溴气具有棕红色,碘蒸气呈现紫黑色。 2. 导电性:氯溴碘都是助导体,即它们的溶液在水中具有一定 的导电性,能够导通电流。 3. 反应性:氯溴碘具有较强的反应性,在化学反应中常常担任 活化剂的角色。

二、氯溴碘的化合价和化合物 氯溴碘元素的化學價數通常是-1,但在某些氯化物中可存在氯化物溴、氯化物碘和溴化物碘离子。此外,氯溴碘还可以形成各种化合物,如氯化氢(HCl)、氯化溴(BrCl)、溴化碘(IBr)等。 三、氯溴碘的用途 氯溴碘在化工、医药、食品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1. 消毒杀菌:氯化溴和氯化碘都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常用于水处理和消毒领域。 2. 药物应用:碘和溴常被用作药物的主要成分,如碘酊、碘化钠等,用于治疗伤口、感染等。 3. 食品添加剂:氯溴碘化钾(KI)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用于面包、发酵食品等。 四、氯溴碘的环境影响

氯溴碘的应用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1. 水体污染:大量使用氯化溴等化合物可能导致水体的污染, 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2. 大气污染:氯化溴气体的释放会对大气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加剧空气质量问题。 3. 生态系统影响:氯化溴和氯化碘等在生态系统中的积累可能 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产生不利影响。 五、氯溴碘的防护措施 在使用氯溴碘或处理相关物质时,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以 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1. 个人保护:使用防护手套、口罩和安全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防止接触和吸入氯溴碘物质。 2. 环境管理:在使用氯溴碘进行实验或工作时,应通过通风等 措施,及时排除有害气体,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高一化学氯溴碘知识点汇总

高一化学氯溴碘知识点汇总氯、溴、碘是元素周期表第17、18、53号元素,它们在化学中被称为卤素。以下是高一化学中关于氯溴碘的知识点汇总。 1. 卤素的物理性质 - 氯: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较大。 - 溴:红棕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较大。 - 碘:紫黑色晶体,无刺激性气味,密度较小。 2. 卤素的化学性质 - 氯: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室温下与大多数金属反应形成氯化物。 - 溴:具有中等的氧化性,它可以与银离子反应形成深红色的沉淀。 - 碘:具有较弱的氧化性,在室温下与大多数金属反应形成碘化物。 3. 氯溴碘的存在形式

氯、溴、碘在自然界中以不同的化合物形式存在: - 氯:常见的化合物有氯化钠、氯化钾等。 - 溴:常见的化合物有溴化镁、溴化钠等。 - 碘:常见的化合物有碘化钾、碘化银等。 4. 氯溴碘的用途 - 氯:广泛用于消毒、漂白剂和制备化学品等。 - 溴:用于阻燃剂、有机合成和医学领域等。 - 碘:用于消毒剂、防腐剂和制备碘酒等。 5. 卤素化合物的重要性 - 氯化物: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水中和土壤中。 - 溴化物:常用于摄影、生物化学实验和有机合成中。 - 碘化物:具有抗菌作用,常用于制备消毒剂和药物。 6. 卤素的同族性质 氯、溴、碘作为同一元素族(卤素族),它们在化学性质上有一些共同特点:

-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 与钠、钾等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 - 与氢气反应,生成相应的氢卤酸。 7. 卤素的半径和电负性 氯溴碘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电负性随原子 序数的增加而减小。 8. 卤素化合价 氯的化合价为-1,溴的化合价为-1或+1,碘的化合价可以是-1、+1、+3、+5或+7。 9. 卤素的水溶性 - 氯化物:大多数氯化物在水中容易溶解,形成氯离子。 - 溴化物:有机溴化物通常不溶于水,但无机溴化物易溶解形 成溴离子。 - 碘化物:大多数碘化物在水中难以溶解,形成碘离子。

高中化学 2.1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必修1

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氯气的制取: 1.电解氯化钠溶液制氯气(工业上的方法) 2NaCl + 2H2O ==== 2NaOH + H2↑ + Cl2↑ 负极正极 2.浓盐酸制氯气(实验室的方法) 氯气的物理性质: 1.颜色:黄绿色 2. 气味:刺激性气味 3. 常温下状态:气态 4. 毒性:有毒 5. 密度:比空 气大6. 溶解性:溶于水(1 : 2) 氯气的化学性质: 11.氯气的燃烧反应 (1.)Cl2与金属反应(一般将金属氧化成高价态) (2.)Cl2与非金属反应 2.氯气制漂白粉(氯气与碱的反应) 氯气 + 碱→次氯酸盐+ 金属氯化物+ 水 3.氯气与水反应(氯水) 成分分子:H2O、Cl2、HClO 离子:H+、Cl-(还有ClO-、OH-) 氯水的性质 1. 酸性 2. 氧化性 3. 漂白性 4. 不稳定性 Cl-的检验:试剂:AgNO3溶液和稀硝酸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结论:溶液中有Cl- 次氯酸的性质 1.酸性 2.氧化性 3.漂白性 4.不稳定性:

氯气的用途:来水的消毒、农药的生产、药物的合成等 注意各种反应现象的描述。 氯气与溴化碘、溴化钾的置换反应(实验室制取溴、碘的方法) 由以上反应我们可以判断元素非金属性(氧化性)强弱顺序:Cl > Br > I 非金属离子还原性强弱顺序:I->Br->Cl- 溴的制取(工业上采用的方法): 溴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深红色密度比水大的液体;难溶于水但易溶于酒精、四氯化碳、苯、汽油等有机溶剂。 溴的化学性质: NaBr + AgNO3=AgBr↓ + NaNO3 淡黄色的难溶物 溴的用途: 溴可以用来制作防爆剂、溴化银被用作照相中的感光剂、杀虫剂等。 碘的制取(工业上采用的方法):从海带中提取 碘的物理性质: 紫黑色固体,易深华;难溶于水但易溶于酒精、四氯化碳、苯、汽油等有机溶剂。 碘的化学性质: NaI + AgNO3=AgI↓+ NaNO3 黄色的难溶物 碘的用途: 重要的药用元素,碘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等

化学2.1《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思维过程(苏教版必修1)

1.工业制法 氯化钠在水中电离:NaCl Na++Cl-,水也有微弱的电离:H 2O H++OH-,这样,在食盐水溶液中存在Na+、Cl-、H+、OH-,其中只有Cl-和H+在电力作用下易被氧化和还原,而生成Cl2和H2,即发生如下反应: 2NaCl+2H2O2NaOH+Cl2↑+H2↑ 氢气和氯气混合后在光照或点燃等情况下易爆:H2+Cl22HCI,氯气有毒,所以,电解的产物氯气和氢气必须隔离,且要防止氯气泄漏。 2.实验室制法 利用氧化性比氯气强的氧化剂,如MnO2、KMnO4、KClO3等,将Cl-氧化成Cl2。 (1)反应原理: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装置设计:粉末状固体(或液体)+液体气体 (3)除杂气体:根据制得气体的化学性质和杂质气体的化学性质,选择除杂试剂,一般洗气方法,制得的氯气中有氯化氢杂质,常用饱和食盐水洗气。有时要制得干燥的氯气,可以用浓硫酸洗气来除去水蒸气。 (4)收集方法:一般由所制气体的物理性质决定——密度或水溶性,氯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5)尾气吸收:氯气有毒,有毒气体必须加以吸收,防止污染空气。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Cl2+2NaOH NaCl+NaClO+H2O 因此,实验室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可设计成如下装置: 图2—1

1.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氯气是呈黄绿色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能溶于水(在常温下1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 注意:①氯气使人中毒的症状是:吸入少量氯气会使鼻和喉头的黏膜受到刺激,引起胸部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的氯气会中毒死亡。 ②在实验室里闻氯气气味时,必须十分小心,采用正确的闻气味方法,即用于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在实验室中闻其他气体的气味时,也应采用这种方法。 2.化学性质 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还能跟许多化合物发生反应,潮湿的氯气还具有漂白性。 (1)Cl2与金属反应 2Fe+3Cl22FeCl3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褐色烟,烟为FeCl3固体,由此可见Cl2的氧化性很强,将Fe 氧化成+3价。但在常温下,干燥的Cl2不与铁反应,故可用钢瓶贮存、运输液氯。Cl2还可以与活泼金属钠及不活泼金属铜等大多数金属反应。 燃烧是指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它们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如铁丝在氯气中燃烧,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等。 (2)Cl2与非金属反应 Cl2+H22HCl 说明:①纯净的H2在Cl2中可以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在瓶口处有白雾生成。 ②H2和Cl2混合后光照或点燃都会爆炸。 ③工业上制取HCl就是利用H2在Cl2中燃烧来制取的。 (3)氯气与水反应 ①氯气溶于水后可得到氯水 Cl2+H2O HCl+HClO 氯气的成分 新制的氯水中存在Cl2、H2O、HClO、HCl,主要以Cl2分子形式存在。

2019-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1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2019-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1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知识要点】 二、溴、碘的提取 (一)卤素单质的相互置换 1.卤族元素:氯(Cl)、溴(Br)、碘(I)等元素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他们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同一纵行(族)里,这三种元素都属于卤族元素(简称卤素)。 2.卤族元素的单质 结论:卤素单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 (2)化学性质的比较 Cl2能置换出Br2 :Cl2 + 2Br- == 2Cl- + Br2 Cl2能置换出I2:Cl2 + 2I- ==2Cl- + I2 Br2能置换出I2:Br2 +2I- == 2Br- + I2 结论:单质的氧化性顺序为:Cl2 > Br2 > I2 3.溴的用途 (1)工业上:制造燃料的抗爆剂,溴化银(见光易分解)用作感光材料; (2)农业上:制含溴的杀虫剂; (3)医药上:红药水(含溴和汞的有机化合物),镇静剂(溴化钠和溴化钾)。 (二)氧化还原反应 1.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 (1)氧化还原反应: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凡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特征(判别方法):化合价发生变化。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1)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实质:化合价升高,该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降低,该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得失(或偏移)。 3.氧化剂和还原剂 (1)从化合价角度定义: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称为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称为还原剂。

2019高中化学 专题2第1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 溴、碘的提取学案 苏教版必修1

第3课时 溴、碘的提取 学习目标:1.了解溴、碘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2.了解溴、碘的提取和反应原理。(重难点)3.掌握Cl - 、Br - 、I - 的检验方法。(重点)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1.溴、碘的制备与性质 (1)Br 2、I 2的制备 ①制取溴单质: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 mL KBr 溶液,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少量CCl 4,振荡,静置,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分层,上层为无色溶液,下层为橙红色液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 2+2KBr===2KCl +Br 2。 ②制取碘单质: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 mL KI 溶液,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少量CCl 4,振荡,静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分层,上层为无色溶液,下层为紫红色液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 2+2KI===2KCl +I 2。 (2)Br 2、I 2的物理性质 (3)①溴单质具有氧化性,能将碘化钾溶液中的碘置换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 2+2KI===2KBr +I 2。 ②在水溶液中,溴离子能与银离子反应,生成难溶于水和稀硝酸的浅黄色溴化银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Br +AgNO 3===AgBr↓+NaNO 3,实验室常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来检验Br - 。 ③在水溶液中,碘离子能与银离子反应,生成难溶于水和稀硝酸的黄色碘化银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I +AgNO 3===AgI↓+NaNO 3,实验室常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来检验I - 。 ④I 2遇淀粉变蓝色,该性质可用于检验I 2。 (4)溴、碘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①溴可用于生产多种药剂,如熏蒸剂、杀虫剂、抗爆剂等。溴化银是一种重要的感光材料,是胶卷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②碘是一种重要的药用元素,含碘食品的生产也需要碘元素,碘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 2.溴、碘的提取 (1)海水提溴 提取粗食盐后的母液――→Cl 2Br 2的水溶液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冷凝粗溴――→精制 溴单质。 (2)从海产品中提取碘的流程 说明:海带中所含的碘在浸泡时可以I - 的形式进入溶液。

【化学】212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教案苏教版必修1

第一单元 第2课时氯气的性质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学会氯气的嗅闻方法。 2.感悟氯原子结构与氯气化学性质的关系。 3.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提高实验的设计、操作和现象分析能力。 4.联系漂白粉的工业生产,加深对氯水性质的理解。 5.正确地认识氯气的消毒作用和氯气的毒性之间的关系,体悟化学的正面价值。 6.进一步体会食盐的重要性和氯碱工业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氯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 难点:氯气和碱的反应; 氯气和漂粉精的漂白消毒作用; 实验的设计、正确操作和现象分析; 三、设计思路 从氯气的重要用途引入,使学生明确氯气对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结合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现象和氯气的性质实验,学习氯气的物理性质。通过氯气与几种单质的演示实验,学习氯气的化学性质。 由氯气用于自来水处理出发,展开氯气与水的反应,进而延伸到氯气与碱溶液的反应。 四、教学过程 [导入]由表示氯气主要用途的树状图片引入本节课的研究对象――氯气,通过对图片的简单分析,使学生意识到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氯气的。 [ 对图片作简单解释:树状图由根部的salt(食盐)开始,正好衔接上节课的教学内容。树冠上白色背景的文字表示这些物质中含有氯元素,灰色背景的则表示物质中不含氯元素。矩形框图表示中间产物(媒介物等)或生产的中间环节,椭圆形框图表示最终的用途。]

[过渡]氯气为何与水处理有联系呢?在实际生活中氯气又是怎样与水处理建立联系的呢?大家通过接下来的学习就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首先来回忆一下氯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 [思考与讨论]学生观察一瓶氯气的样品,嗅闻气味――注意嗅闻方法。 [板书]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叙述]现在我们可以解释“氯气”这个名字的由来了,氯元素的希腊文原意是"绿色的",英文名称为"Chlorine",我国清代翻译家徐寿最初把它翻译为"绿气",后来把两个字合并称为"氯"。 氯气曾被用作强杀伤性的武器,因为它会对呼吸道造成有害影响,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德军与英法军战士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对峙,黎明时,英、法军前线战壕里的士兵突然看到一股阴森森的黄绿色气体逐渐向前袭来,很快数百名英、法军战士窒息而死,数千名士兵双目失明.这是在1915年4月22日发生的令人发指的事件。 虽然氯气具有一定的毒性,只要我们恰当、合理地使用氯气,它会造福于人类的生活。 [设问]怎样保存、运输氯气呢? [媒体]展示氯气的钢瓶图片。 [板书]从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判断出,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氯气易液化――液氯――纯净物。 [设问]那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不大呢? [演示实验]用一支100mL针筒抽取80mL氯气,然后抽取20mL水,振荡。 [思考与讨论]学生观察现象,并进行描述。 [板书]氯气能溶于水,常温下,一体积水约能溶解2体积氯气。 [设问]氯气作为一种非金属单质,它可能会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呢? [演示实验]氯气与钠反应 氯气与铁丝反应 氯气与铜丝反应 氯气与氢气反应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全)

教版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1物质的分类(可按组成、状态、性能等来分类)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1.2物质的转化(反应)类型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升失氧还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比较:氧化剂 + 还原剂→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 >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 还原产物 (2)从元素化合价考虑: 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3+、H2SO4、KMnO4等; 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Cl2等;

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l-、S2-等。 (3)根据其活泼性判断: ①根据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对应的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②根据非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Cl2 Br2 I2 S 对应的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4) 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判断: 不同氧化剂氧化同一还原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氧化剂的氧化剂越强;不同还原剂还原同一氧化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如:2KMnO4 + 16HCl (浓)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 前者常温下反应,后者微热条件下反应,故物质氧化性:KMnO4 > MnO2 (5) 通过与同一物质反应的产物比较: 如:2Fe + 3Cl2 = 2FeCl3 Fe + S = FeS 可得氧化性 Cl2 > S 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3)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4)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 2、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3、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SO32-, OH-和NH4+等 4、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OH-和HCO3-等。 5、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Fe3+与S2-、I-,Fe2+与NO3-(H+)等 6、发生络合反应:如Fe3+与SCN- (5)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