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法)名词解释

(劳动法)名词解释

(劳动法)名词解释
(劳动法)名词解释

(劳动法)名词解释

1.劳动法

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劳动关系有紧密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狭义上的劳动法,一样指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制定颁布的全国性综合性的劳动法,即法典式的劳动法。

2.劳动关系

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使用者)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

3.休息权

休息权是我国宪法以及劳动法律法规给予劳动者的一项差不多的权益。

4.劳动法律关系

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益和劳动义务关系。

5.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指按照劳动法享有权益与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

6.劳动法律关系客体

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双方权益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7.劳动法律关系内容

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双方依法享有的权益和承担的义务。

8.劳动权益能力

依法享有劳动权益和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或能力。

9.劳动行为能力

是指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劳动权益和履行劳动义务的能力。

10.劳动法律事实

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形。

11.劳动就业

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自愿从事有一定劳动酬劳或经营收入的社会劳动。

12.劳动就业服务企业

是指承担安置城镇失业人员和企业富余人员任务,由国家和社会扶持,

进行生产经营自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是

13.职业介绍机构

是指依法设置的,从事职业介绍服务工作的专门机构。

14.劳动合同

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依法协商达成双方权益和义务的协议。

15.录用合同

是用人单位与被录用劳动间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益义务

的协议。

16.聘用合同

亦称聘任合同,是指聘用单位与被聘用劳动者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益义务的协议。

17.劳动合同的解除

是指劳动合同签订以后,尚未履行完毕之前,由于一定事由的显现,提早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行为。

18.集体协商

亦称集体谈判,是指用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

就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进行商谈,并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

19.集体合同

是指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酬劳、工作时刻、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20.工资

又称“薪水”,是指基于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按照法律规定或劳动合同规定,以货币形式直截了当支付给劳动者

的劳动酬劳。

21.最低工资

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刻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用人单位必须按法定最低标准支付的劳动酬劳。

22.基础工资

是指以大体坚持职工本人的最低生活运算的工资额。

23.专门情形下的工资

是指依法或按照协议在非正常工作的情形下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

24.工资保证

广义上是指实现“国家爱护公民的合法收入”的宪法原则的全部制度。狭义上是指《劳动法》调整的工资支付方法、禁止任意扣发工资和工资监督制度。

25.职务工资

是指按照职务高低、责任大小、工作繁重和业务技术水平等因素确定的工资额。

26.津贴

是对在专门情形下工作的职工所付出的额外劳动消耗和生活费用进行合理补偿的附加劳动酬劳和物质鼓舞,是劳动酬劳的一种补充形式。

27.工作时刻

是指依国家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在一昼夜之内和一周之内用于完成本职工作的时刻。

28.休息休假

是指劳动者按法律规定不必从事生产和工作,而由自己自行支配的时刻。

29.探亲假

是指与父母或配偶分居两地的职工,在一定期限内所享受的一定期限的带薪假期。

30.年休假

是指国家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和劳动的繁重紧张程序,每年给予的一定期间的带薪连续休假。

31.加班加点

职工在法定节日和公休日进行工作,称作加班;超过日标准工作时刻进行工作,称为加点。

32.安全技术规程

是指国家为了防止劳动者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的伤亡事故,保证劳动者的安全和防止生产设备遭到破坏而制定的各种法律规范。

33.劳动卫生规程

是指国家为了爱护职工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的健康、防止、排除职业病和各种职业危害而制定的各种法律规范。

34.职工救济

困难救济或生活救济,指针对低于平均生活水平(贫困线以下)的经济专门困难者给予救助,以保证其最低生活需要。

35.职业技术证书

是一定的职业培训活动终止,经考试考核及格,由劳动行政机关核发的,证明其职业技术能力等级的证明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36.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专门爱护

是指针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躯体结构、生理特点及其各自的专门需要,在劳动方面对他们的专门权益的法律保证。

37.就业训练中心

是指在各级劳动行政部门领导下,由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治理指导的就业训练实体。

38.学校培训

是指采纳规范的教学实体形状、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按既定学制,以规范的教学活动所进行的培训教育。

39.离岗专门培训

是指职工带薪脱产,进入学校或专门研究机关,从事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

40.职业技能鉴定

是指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依法进行技术等级资格的考核和认定。

41.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是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平、科学规范的评判和鉴定的结果,是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

42.社会保险

是指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处于失业情形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关心的一种权益。

43.职工福利

是指用工单位和国家通过举办集体福利设施、设置各种补贴、提供服务等形式,为职工改善和提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所提供的物质关心。

44.劳动纪律

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劳动规则和秩序,它是保证劳动者按照规定的时刻、质量、程序和方法,完成自己承担的工作任务的行为准则。

45.职业道德

是指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完成岗位职责活动中形成的评判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光荣与耻辱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46.劳动争议和解

是指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之间自行协商,应争议的解决达成一致意见的处理方式。

47.劳动争议

又称劳动纠纷,在国外也称劳资纠纷或劳资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

事人之间因劳动权益和劳动义务发生的纠纷和争议。

48.和解

是指争议当事人之间自行约定,通过协商,在法律承诺的范畴内相互让

步或一方让步,从而求得矛盾解决的方法。

49.国际劳工标准

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是国际劳工组织的立法形式,因此,国际上通常

将国际劳动工组织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合称为《国际劳工标准》。

50.劳动法体系

是指构成劳动法律部门中不可缺少的相互间有内在联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整体。

51.职工集体福利

是指为满足职工集体生活需要或职工共同的生活需要而设置、提供的各种福利设施和福利性服务。

52.劳动法的差不多原则

指的是包含在整个劳动法体系之中,集中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差不多精神,贯穿于劳动法的立法、执法、司法的全过程的总和的指导思想和全然准则。

53.经济性罢工

劳动关系双方冲突猛烈化时由工会组织工人集体停止工作所采取的一种对抗行动。

54.劳动参与权

指劳动者有权参与企业的治理活动并对和自身利益有关的治理信息有知情权。

55.劳动者的差不多劳动义务

是指按照劳动法规范的要求,劳动者在劳动和工作过程中应当履行的差不多劳动义务。

56.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

是指劳动者同用人单位按照劳动法律规范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明确双方之间的权益义务,形成劳动法律关系。

57.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

是指劳动者同用人单位按照劳动法律规范,变更原先劳动合同中确定的权益义务的内容。

58.劳动法律关系的消灭

是指劳动者同用人单位按照劳动法律规范,终止其相互间的劳动权益义务关系。

59.劳动法律事实

是指劳动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形。

60.劳动就业权

是指具有劳动权力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同时有劳动愿望的劳动者依法从事有劳动酬劳或经营收入的劳动的权益。

61.休息休假权

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刻的劳动(工作)之后获得的休息休假的权益。

62.定期轮换工

亦称农民换工,是指从农村招用的不转户口、不改变农民身份,定期轮换做工务农的劳动合同制工人。

63.劳动合同的订立

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依法就劳动合同条款进行协商,达成协议,从而确立劳动关系和明确相互权益义务的法律行为。

64.劳动合同的内容

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达成的关于劳动权益和义务的具体规定。

65.竞业避止

又称竞业限制、竞业避让,是指雇主通过合同约定,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和劳动关解除后的一定期限内,雇员不得从事对雇主有竞争关系的工作。

66.集体协商

亦称集体谈判,是指用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就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进行商谈,并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

67.就业保证

又称就业促进,是指国家为了保证公民实现劳动权所采取的制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的各种措施的总称。

68.专门群体

是指谋求职业有困难或需要专门就业服务的人群,包括妇女、残疾人、退役军人、少数民族、未成年人及其他需要专门对待的群体。

69.失业人员

是指在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间未从事有酬劳劳动,当前有就业可能并以某种方式正在查找工作的人员。

70.职业教育

即职业培训,亦称职业训练、职业技术培训或职业技能开发,这是按照现代社会职业需求以及劳动者的从业意愿和条件,对要求就业和在职的劳动者所进行的旨在培养和提升其专业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教育和训练活动。

71.职工培训

也称职工教育或在职培训,是指在职职工为了更新文化知识和提升劳动技能而同意的一种训练方式。

72.下岗职工

是指由于用人单位的生产和经营状况等缘故,差不多离开本人的生产或工作岗位,并已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任何工作,在社会上没有再就业,但仍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73.计时工资

是指按照劳动者技术熟练程度、劳动繁重程度和工作时刻的长短支付工资的一种形式。

74.计件工资

是指按照合格产品的数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位来运算工资的形式。

75.奖金

是有效超额劳动酬劳,是职工工资的补充形式,是对在工作和生产建设中取得杰出成效的职工的一种奖励。

76.职工民主治理

又称职工参与、劳动参与,指劳动者有权参与企业的治理活动并对和自身利益有关的治理信息有知情权。

77.职业安全法律保证

是指国家为了防止劳动者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的伤亡事故,保证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防止生产设备遭到破坏而制定的各种法律规范

78.职业安全卫生

即劳动安全卫生,我国过去称为“劳动爱护”,它是指直截了当爱护劳动者在劳动或工作中的生命安全和躯体健康的法律制度。

79.职业卫生法律保证

即劳动卫生规程,是指国家为了改善劳动条件,爱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防止有害物质和防止职业病的发生所采取的各种防护措施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80.职业病

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81.特种作业

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82.女职工

是指一切以工资收入为要紧生活来源的女性劳动者,包括从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妇女

83.职业纪律

又称为劳动纪律,指的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守的劳动规则和劳动秩序。

84.行政处分

也称纪律处分,是指对劳动行政部门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劳动法律法规,情节轻微,不够追究刑事责任而给予的一种行政制裁

85.对违反劳动纪律的经济处罚

是指企业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纪律的职工给予经济方面的制裁,强制违反劳动纪律的职工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

86.社会救济

也称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因遭遇意外事件或自然灾难等缘故造成生活困难而处于生存逆境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关心,以使其坚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保证制度。

87.社会福利

是指国家在保证全体社会成员享受差不多生存权益的基础上,通过进展福利事业,兴建公共福利设施等政策措施,逐步改善和提升生活水平的社会保证制度。

88.养老保险

又称年金保险,是指劳动者因年老或病残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劳动岗位,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补偿和关心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89.失业保险

我国过去称待业保险,是指劳动者因失业而临时中断生活来源的情形下,在法定期间内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关心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90.工伤保险

又称职业损害保险或职业损害赔偿保险,是指依法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损害和患职业性疾病的劳动者及其亲属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证、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关心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91.疾病保险

又称病伤保险、健康保险,是指劳动者及其供给的亲属由于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后,在医疗和生活上获得物质关心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92.职工集体福利

又称职业福利,或称集体福利、职工生活福利等,是指行业或单位为满足职工物质文化生活,保证职工及其亲属的一定生活质量而提供的工资收入以久的津贴、设施和服务的社会福利项目。

93.职工代表大会

是国有企业职工民主治理和民主参与的差不多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治理权力的机构。

94.违反劳动法的责任

亦即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是指劳动关系主体因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而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95.对劳动法执行情形监督检查

是指依法享有监督检查权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形进行监督和检查的制度

96.一样性监督检查

是指劳动监察机构并未发觉用人单位有任何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而对其进行的例行检查、不定期检查。

97.其他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是指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畴内,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形进行监督。

98.行政责任

要紧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行政部门实施了劳动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行为,引起行政上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依法应当给予的行政制裁。

99.集体争议

又称多人争议,是指劳动者一方的人数达到法定人数以上同时基于共同理由与用人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

100.团体争议

又称集体合同争议,是指代表和爱护全体职工共同利益的工会与用人单位由于签订集体合同而发生的争方式。

101.劳动权

是指任何具有劳动能力且情愿工作的人都有获得工作的权益。

102.酬劳要求权

是指劳动者付出了职业劳动之后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酬劳的权益。

103.酬劳支配权

是指劳动者独立支配自己劳动酬劳的权益。

104. 女职工专门爱护

是指按照女职工躯体结构、生理机能的特点以及抚育子女的专门需要,在劳动方面对妇女专门权益的法律保证。

105. 未成年工的专门爱护

是指按照未成年工的躯体发育尚未定型的特点,对未成年工在劳动过程中专门权益的爱护。

简答题:

1.我国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

答: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紧密联系的其他关系。在这两类社会关系中,劳动关系是我国劳动法调整的要紧对象。

2.简述劳动法律关系的特点。

答:劳动关系的特点:(1)劳动关系是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与劳动有着直截了当的联系。(2)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提供生产资料的用人单位。(3)劳动关系的一方劳动者要成为另一方用人单位的成员并遵守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

3.劳动法与民法的区不:

(1)调整对象不同:民法调整的对象是以商品关系为主的财产关系,劳动法调整的对象则是劳动关系(2)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3)调整的原则不同:民法所调整的财产关系要紧是商品关系,财产转移依等价有偿的原则进行,而劳动法中调整工资的是按劳分配原则。

4.劳动法与经济法的区不:

(1)调整对象不同。(2)任务不同。

5.劳动法与行政法的区不:

(1)调整的对象不同。(2)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3)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不同。

6.简述我国劳动法的适用范畴。

我国劳动法的适用范畴亦称我国劳动法的效力范畴,指我国劳动法适用于什么地点、什么人和什么时刻。

(1)我国劳动法的空间适用范畴。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2)我国劳动法对人的适用范畴。:劳动法适用于基于订立劳动合同而形成劳动法律关系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3)我国劳动法的时刻适用范畴。劳动法生效的时刻,劳动法失效的时刻。

7.劳动法的作用:

(1)爱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主动性。(2)建立和谐、稳固的劳动关系,促进生产力的进展。(3)建立和爱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

8.我国劳动法的差不多原则。

(1)公民有领导的权益和义务原则;(2)劳动者有享受职业培训的权益和义务;(3)劳动者享有按劳分配和社会保险的权益的原则;(4)劳动者享有休息和劳动安全卫生爱护的权益的原则;(5)劳动者有组织工会和民主参与权益的原则。(6)在劳动方面男女平等、民族平等;(7)提请处理劳动争议的权益的原则。

9.国际劳动立法的形式(渊源)有哪些?

(1)来源于国际劳工组织的国际劳动立法:国际劳工组织章程、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2)联合国的有关文件、区域性有关文件以及有关双边条约等。

10.简述劳动法律关系的特点:

(1)它的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2)它具有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特性。(3)它具有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和实现的特性。

11.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有哪些?

(1)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分为: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个体经营单位、私营企业、联营单位、股份制企业的劳动法律关系。(2)按劳动者人数分为:个体和集体劳动法律关系。(3)按劳动者职业分为:工人、技术人员、治理人员、学徒工、帮手劳动法律关系。(4)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分为:本单位和兼职单位劳动法律关系。

12.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终止的前提和条件是什么?

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差不多上通过劳动法律事实引起的。因此,劳动法律事实是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缘故,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则是劳动法律事实引起的结果。

13.简述我国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权力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特点:

(1)二者市统一的,不可分割的。(2)二者必须由劳动者本人实现。(3)某些劳动者的劳动权益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14.劳动法律事实的种类有哪些?

(1)行为:可分为合法行为、违法行为。按行为人所处的地位和实施行为的目的、性质和职责分为劳动法律行为、劳动行政治理行为、劳动仲裁行为、劳动司法行为。(2)事件:自然现象、劳动能力临时或永久丧失。

15.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

只能是劳动法律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合法行为。劳动法律关系变更的法律事实:一样市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合法行为。劳动法律关系消灭的法律事实:行为人的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16.简述劳动法律事实的涵义和种类。

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形。种类:(1)行为,是指以行为人(包括单位)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实。分为劳动法律行为、劳动行政治理行为、劳动仲裁行为、劳动司法行为。(2)事件,是指不以行为人(包括单位)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实。事件包括自然现象(自然灾难),也包括劳动能力临时或永久丧失(患病、伤残、死亡)。

17.简述我国劳动法律关系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18.劳动就业的特点

(1)劳动者市具有劳动权力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包括法定劳动年龄内能够参加劳动的盲、聋、哑和其他由残疾的公民。(2)劳动者必须从事法律承诺的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某种社会职业。(3)劳动者所从事的社会职业必须是有一定的劳动酬劳或经营收入,能够用以坚持劳动者本人及其赡养一定的家庭人口的差不多生活需要。

19.当前时期的劳动就业方针:

职业介绍机构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

20.什么是劳动就业?有哪些特点?

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从事某种有一定劳动酬劳或经营收入的社会职业。它有一下特点:(1)劳动者是具有劳动

权益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包括法定劳动年龄内能够参加劳动的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2)劳动者必须从事法律承诺的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某种社会职业;(3)劳动者所从事的社会职业必须是有一定的劳动酬劳或经营收入,能够用以坚持劳动者本人及其赡养一定的家庭人口的差不多生活需要。

21.我国劳动就业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方针是“三结合”: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自谋职业相结合。原则:

(1)国家促进就业原则。(2)平等就业原则。(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相互选择原则。(4)劳动者竞争就业原则。(5)照管专门群体人员就业原则。(6)禁止未成年人就业原则。

22.解决劳动就业的全然途径是什么?

(1)进展生产,克制生育。(2)广开就业门路,拓宽就业渠道。(3)办好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扩大就业安置。(4)进展职业培训事业,提升后备劳动力就业素养。(50采取多种方法,分流企业富余人员。(6)大力进展乡村企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23.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的特点是什么?

(1)它是以安置城镇失业人员就业为主的经济组织。(2)它是由国家和社会扶持兴办的经济组织。(3)它是劳动者生产经营自救的经济组织。(4)它是具有法人资格的股份合作制集体经济组织。

(1)劳动行政部门实行归口治理。(2)行业主管部门实行行业系统治理。(3)主办或者扶持单位实行关心、指导。(4)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企业治理。

25.劳动合同的特点有哪些?

(1)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2)劳动合同内容具有劳动权益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3)劳动合同客体具有单一性,即劳动行为。(4)劳动合同具有诺成、有偿、双务合同的特性。(5)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26.简述劳动合同的作用;

(1)它是劳动者实现劳动权的重要保证。(2)它是用人单位合理使用劳动力、巩固劳动纪律、提升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3)它是减少和防止发生劳动争议的重要措施。

27.什么是劳动合同,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和程序有哪些?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依法协商达成的双方权益和义务的协议。原则:(1)合法的原则。a、当事人必须具备合法的资格;b、劳动合同内容合法。C、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和形式,必须合法。(2)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程序:确实是订立合同的一样程序法则进行,即分为要约和承诺两个差不多时期。

28.简述劳动合同成立与劳动合同生效的区不。

(1)劳动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是既有联系又有区不的两个法律概念。当事人双方就劳动合同内容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即告成立。因此,劳动合同成立是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确立劳动合同关系。(2)然而,劳动合同成立并不意味着劳动合同一定生效。劳动合同生效是指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起始时刻。(3)劳动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对当事人双方都有约束力。因此,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其生效的时刻始于合同签订之日。(4)劳动合同签订后,需要鉴证或公证的,其生效时刻始于鉴证或公证之日。

29.劳动合同的种类有哪些?

(1)按劳动者是否在编分为:正式工和临时工劳动合同。(2)按招工对象不同分为:城镇劳动合同制工人劳动合同和农民合同制工人劳动合同。(3)按用人方式分为:录用合同、聘用合同、借调合同。(4)按劳动者一方人数不同分为;个体和集体劳动合同。(5)按合同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的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期限的劳动合同。(6)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分为: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个体经营单位等劳动合同。

30.简述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具备的条款):

(1)劳动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爱护和劳动条件。(4)劳动酬劳。(5)劳动纪律。(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31.劳动合同的法定内容包括哪些?

(1)工作时刻和休息时刻。(2)劳动爱护和劳动条件。(3)劳动待遇。

32.劳动合同的商定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1)工作单位。(2)工作内容。(3)工作期限。

33.劳动合同无效的条件有哪些?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2)采取欺诈、威逼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34.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有哪些?

(1)亲自履行的原则。(2)权益义务统一的原则。(3)全面履行原则。(4)协作履行原则。

35.简述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

(1)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差不多修改或废止。(2)企业经有关部门批准转产、调转生产任务,或者由于上级主管机关决定改变单位的工作任务。(3)企业严峻亏损或发生自然灾难,确实无法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4)当事人双方协商同意。(5)法律承诺的其他情形。

36.劳动合同变更的程序有哪些?

(1)及时提出变更合同的要求。(2)按期作出答复。(3)双方达成书面协议。

37.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是什么?

条件:(1)双方自愿。(2)平等协商。(3)不得损害一方利益。程序:(1)提早通知对方。(2)征求工会意见。

38.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1)劳动合同期限届满。(2)劳动者被除名、开除、劳动教养或判刑。(3)劳动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死亡。(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39.违反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承担哪些责任?

(1)由于用人单位的缘故订立的无效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2)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有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3)用人单位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的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刻工资的,除在规定时刻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酬劳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酬劳25%的经济补偿金。(4)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早补足低于标准部分的同时,另外支付相当于低于部分25%的经济补偿金。(5)危害劳动者躯体健康,造成职业病、至残的,应按国家规定给予医疗并保证享有其他保险待遇。

40.劳动者在哪些情形下能够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者提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2)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在试用期内的;用人单位以暴力、威逼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酬劳或提供劳动条件的。

41.用人单位在哪些情形下能够解除劳动合同?

一: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1)在试用期内被证明步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峻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3)严峻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二:因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或因客观缘故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用人单位可提早30日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1)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另行安排的工作的;(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形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三:因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按照法定程序与被裁减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42.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1)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43.什么是集体协商?它的特点是什么?

集体协商又称集体谈判,是指用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为签定集体劳动合同进行商谈的行为。特点:(1)集体协商代表的身份和人数对等。(2)集体协商双方代表的法律地位平等。(3)集体协商是公布、平等协商。(4)集体协商是和平协商。(5)集体协商是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畴内协商。

44.简述集体协商的意义;

(1)它是爱护职工合法权益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2)它是和谐、稳固劳动关系和爱护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工作秩序的重要保证。(3)它是保证社会安定的重要方法。

45.集体合同条款有哪些分类?

(1)标准性条款,即规定劳动标准的条款。(2)目标性条款,即规定在合同期限内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和实现该目标的要紧措施的条款。(3)程序性条款,即规定集体合同自身运行的程序规则的条款》

46.集体合同订立的原则:

合法原则、平等协商原则、义务对等原则。

47.订立集体合同应遵循哪些程序?

(1)集体协商(2)双方签字(3)报送审查:7日内由用人单位送。(4)公布:劳动行政部门自受到集体合同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生效。

48.什么是工资?工资法律调整要贯彻哪些原则?

工资是指基于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的货币酬劳。原则:0(1)按劳分配原则,这一原则的差不多含义是,把劳动量作为个人消费品分配的要紧标准和形式。(2)在经济进展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工资水平。(3)用人单位自主分配和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原则。

49.工资总额由哪些构成?

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与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专门情形下支付的工资。

50.简述工资保证的意义。

在我国现时期劳动者及其家属的生活来源仍旧要紧靠工收入的情形下,一方面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有正常、稳固的工资收入,另一方面使劳动者的有限收入有保证,是我国立法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国宪法一面规定公民有劳动权,另一面规定“国家爱护公民的合法收入”。为贯彻这一宪法原则,《劳动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及有关政策、法规等对此作了专门规定,形成了较完整的工资保证制度。工资保证制度的建立,关于提升企业行政领导人员的治理水平和法制观念,禁止任意扣罚职工工资现象发生,保证职工合法收入权不受侵犯,都具有重要意义。

51.简述哪些企业支出不应列入工资总额范畴?

以下企业支出作为专项支出,不应列入工资总额范畴:(1)按照国务院公布的有关规定颁发和支付的各类奖金;(2)购买劳动爱护用品支出;(3)职工出差费用;(4)职工福利费用;(5)劳动保险费。

52.最低工资有那些要件?

最低工资是指用人单位对单位时刻劳动必须按法定最低标准支付的工资。有三个要件:(1)是劳动者在单位时刻内提供了正常劳动,这是取得最低工资的大前提;二是最低工资标准是由政府直截了当确定的,而不是劳动关系双方自愿协商的;(3)是只要劳动提供了单位时刻的正常劳动,用人单位支付的劳动酬劳不得低于政府规定的标准。

53.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一、应参考的因素:(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3)劳动生产率;(4)就业状况;(5)地区之间经济进展水平的差异。二、不得作为最低工资组成部分:(1)加班加点工资。(2)中午、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专门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3)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劳动保险、福利待遇等。

54.最低工资标准的公布有那些规定?

(1)最低工资具体标准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在批准7日后公布;(2)应将最低工资标准及其适用范畴在当地政府公报上和至少一种全地区报纸上公布,使宽敞劳动者明白。

名词解释 1、劳动法:狭义上的劳动法,一般指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制定颁布的全国性、综合性的劳动法,即法典式的劳动法;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2、国际劳立法:狭义上的国际劳动立法,一般主要指国际劳工组织章程、国际劳工公约、国际劳工建议书。国际劳工公约和国际劳工建议收也合称为国际劳工标准。 3、三方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涉及劳动问题上,劳工代表、雇主代表应与政府代表处于地位,共同协商做出决定,以协调劳动关系。 4、国际劳工标准:国际上通常将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收合称为国际劳工标准。 5、劳动法学体系:劳动法体系,是指构成劳动法律部门中不可缺少的相互间有内在联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整体。 6、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包含在整个劳动法体系之中,集中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贯穿于各项劳动法律制度之中,贯穿于劳动法的立法、执法、司法的全过程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 7、劳动权利:狭义上的劳动权利,是指劳动者获得和选择工作岗位的权利,与工作权、就业权同义,具体包括职业获得权、平等就业权和择业权;广义上理解的劳动权利,是指劳动者依据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所获得的一切权利,包括工作权、报酬权、休息权、职业安全权、职业培训权、社会保障权、结社权、集体协商的权利、民主管理权、劳动争议权等。8、平等就业权:是指劳动者平等地获得就业机会的权利,即在就来机会的获得方面,劳动者不因性别、年龄、种族等人的自然差别而受歧视就来机会面前一律平等。 9、自主择业权:是指劳动者可以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包括是否从事职业劳动、从事何种职业劳动、何时从事职业劳动、进入哪一个用人单位工作等方面的选择权。 10、获得劳动报酬权: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而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合法收入,应当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护。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包括报酬请求权和报酬支配权。 11、休息休假权:是指劳动者在一事实上时间的劳动(工作)之后所获得的休息休假的权利。 12、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 13、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14、劳动权利能力:是指劳动者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能够享有劳动的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能力。 15、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双主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16、职业介绍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从事职业介绍服务工作专门机构。 17、境外就业中介机构:是指为中国公民境外就来或者为境外雇主在中国境内招聘中国公民到境外就业提供相关服务的活动。 18、就业服务:是指为劳动力供需双方提供的一系列服务活动。 19、下岗职工:是指由于用人单位的生产和经营状况等原因,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或工作岗位,并已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任何工作,在社会上没有再就业,但仍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20、失业人员:是指在16周风度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间未人事有酬劳动,当前有就业可能并以某种方式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 21、定期劳动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有效期限的劳动合同。 22、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没有规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即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书上只规定合同生效的起始日期,没有规定合同的终止日期。

呃呃呃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法试题 课程代码:0016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选均无分。 1.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关系的是( B ) A.作家王某与某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所形成的关系 B.张某在试用期内因视力未达到乙厂录用要求而被乙厂辞退 C.甲公司为其职工购房向银行提供担保 D.某理发店职员陈某在为顾客丙提供理发服务时不慎致其面部受伤,丙要求陈某赔偿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2.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单方面解除职工劳动合同时,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 会,工会认为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合同,工会有权( A )

A.提出意见 B.要求用人单位纠正 C.要求重新处理 D.做出处理决定 3.因下列因素拒绝录用劳动者将构成对劳动者就业歧视的是( A ) A.乙肝病毒携带者 B.小学教育程度 C.不符合录用条件 D.没有专业技能资格认证 就业歧视是指没有法律上的合法目的和原因而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出身、性别、户籍、残障或身体健康状况、年龄、身高、语言等原因,采取区别对待、排斥或者给予优惠等任何违反平等权的措施侵害劳动者劳动权利的行为 4.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的时间是( C ) A.10周岁 B.14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5.下列人员中由国家安置就业的是( B ) A.少数民族人 B.退役军官 C.残疾人 D.农村剩余劳动力 6.甲、乙同在某公司工作。某日上班时,甲因疏忽大意,操作不当,致使乙左腿伤残。有关该事件的处理意见中正确的是( A )

名词解释 劳动法:狭义上理解劳动法是指由国家最高权利机关颁布的关于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全国性的、综合性的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广义上理解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 劳动关系:是指在现实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在现实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从事某种有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职业。 失业: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要求就业而无业可就或者曾经就业而又失去工作岗位的人。 劳动就业方针:是指党和国家制定的劳动就业工作的总原则。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是承担安置城镇失业人员任务,由国家和社会扶持,进行生产经营自救的股份合作制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 职业介绍机构:即职业介绍所,是指依法设立的,从事职业介绍工作的专门机构。 劳动合同:亦称劳动契约,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依法协商达成的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集体协商:亦称集体谈判,是指用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为签订集体合同进行协商的行为。 集体合同:亦称团体契约、劳动协约、集体协议,是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工资:是指基本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的货币报酬。 工资总量:是指用人单位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工资总额。 最低工资:是指用人单位对单位时间劳动必须按法定最低标准支付的工资。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工资数额。 工资等级制度:是指根据劳动的复杂性、繁重性和责任大小划分等级,按等级发放工资的制度。 结构工资制度:亦称“分解工资”制,它把劳动者的工资与本人的工作职务、责任和劳绩密切结合起来,以立于提高劳动者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促使人才的合理流动。 效益工资制度:又称工效挂钩制度,即企业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挂钩的制度。 工资形式:是指计量劳动和支付工资的形式。 计时工资:是指按照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劳动繁重程度和工作时间的长短支付工资的一种形式。 计件工资:是指按照合格产品的数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位来计算的工资。 奖金:是有效超额劳动报酬,是职工工资的补充形式,是对在工作和生产建设中取得卓越成绩得职工得一种奖励。

电大《劳动法学》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 第一章、劳动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 1、广义上的劳动法 答: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2、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 答: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管理与被管理性质的社会劳动关系。 第二章、劳动法的地位、体系和基本原则 3、劳动法律关系 答: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 4、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答: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指依照劳动法享有的权利与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5、劳动法律事实 答: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6、劳动法体系 答:劳动法体系,是指构成劳动法律部门中不可缺少的相互间有内在联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整体。 7、劳动法学体系 答:劳动法学体系,是指在劳动法体系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综合分析所形成的体系。 8、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答: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指的是包含在整个劳动法体系中,几种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贯穿于劳动法的立法、执法、司法的全过程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 第三章、劳动就业 9、劳动就业

答;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自愿从事有一定劳动报酬的社会劳动。 10、公平就业 答:公平就业,即反就业歧视,是指劳动者就业过程中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不因劳动者的性别、民族、种族、宗教信仰、户籍等因素收到不平等对待。 11、就业服务 答:就业服务是指法定机构为劳动者实现就业和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提供的各种社会服务。 12、职业教育 答:职业教育,又称职业培训、职业训练、职业技能培训或职业技能开发,是指根据社会各种职业寻求以及要求就业的失业者和在职劳动者的从业意愿和条件,对其进行的培训和调高其专业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教育和训练。 第四章、劳动合同 13、劳动合同 答:劳动合同,也称为劳动契约、劳动协议,国外还称为雇佣合同、雇佣契约,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依法协议达成的明确双方 14、竞业限制 答:竞业限制,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在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的一定期限内,劳动者不得从事与用人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工作。 15、劳动合同订立 答:劳动合同订立,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前依法就劳动合同条款进行平等协议,达成协议,确立劳动关系和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法律行为。 16、劳动合同的解除 答: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以后,尚未履行完毕之前,由于一定事由的出现,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行为。 17、劳务派遣 答:劳务派遣,又称劳动派遣或劳动力派遣,是指派遣单位按照用工单位或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招收劳动者并与之订立劳动合同,按照其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劳动,劳动过程由用工单位管理,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等项待遇由用工单位提供给派遣单位,在由派遣单位支付给劳动者,并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和缴费等项事务;用工单位派遣单位就提供的服务支付劳务费的一种特殊用工形式。 18、非全日制用工 答: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积不超过24小时的用工形式。 第五章、工会与集体合同 19、工会法

侵权行为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无过错责任原则指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场合,以已经发生的损害结果为价值判断标准,与该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的行为人,不问有无过错,都要承担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侵权责任法是规定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侵权责任关系,是因行为人自己的加害行为或准侵权行为侵害受害人的受到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民事权益而产生的以损害赔偿为主要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 侵权的民事责任简称为侵权责任,是指赔偿义务人对自己的加害行为或者准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等后果依法所应当承担的各种民事责任形式之总和。 归责,是指行为人因其行为和物件致他人损害的事实发生后,应以什么依据使其负责。 归责原则,是指确定侵权行为人承担侵权民事责任的一般准则。即在损害事实发生的情况下,确定侵权行为人对其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是否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以过错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判断行为人对其行为造成的损害应否承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即在损害发生的情况下,与此相关的行为人谁有过错谁就应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的行为人不应承担民事责任。 过错推定责任的含义:行为人致人损害时,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要推定其有过错并承担侵权责任。 无过错责任原则指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场合,以已经发生的损害结果为价值判断标准,与该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的行为人,不问有无过错,都要承担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公平责任原则是指加害人和受害人都没有过错,在损害事实已经发生的情况下,以公平考虑作为价值判断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和可能,由当事人双方公平地分担损失的归责原则。 见义勇为因防止、制止他人民事权益被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责任,被侵权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承担一般侵权责任的各种作为必要条件的因素。 损害广义的理解中损害包括人身损害与财产损害,狭义的理解中损害则专指财产损害,人身损害称为非财产损害或精神损害。不过,现一般都用广义。 加害行为是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之一。加害行为是行为人实施的加害于受害人民事权益的不法行为。既包括加害人自己侵害他人受到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民事权益的行为,也包括雇员、被监护人等致人损害或物件致人损害的事实状况。 侵权责任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损害结果与造成损害的原因之间的关联性。 过错是指加害人的一种可归责的心理状况,表现为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 侵权的民事责任方式指所承担的侵权责任的具体表现形式。 损害赔偿是指赔偿义务人通过支付一定数额金钱的方式承担对受害人的损害予以救济的责任。 惩罚性赔偿是指超过实际损害的范围判决加害人或者对损害负有赔偿义务的人对受害人予以额外的金钱赔偿,以示对加害人的惩罚。 广义的责任抗辩,是指在侵权案件中,被告针对原告的指控和请求,提出的一切有关免除或者减轻其民事责任的主张。 狭义的责任抗辩,仅指被告针对原告的指控和请求,通过提出抗辩事由而免除或者减轻其民事责任的主张。 正当防卫是对正在进于不法侵害的行为人采取造成一定损害的方法,以防防止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遭侵害的有限度的行为。 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数人共同侵权责任数个独立的责任主体对同一损害后果承担侵权责任的形式

第九章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 1、(识)集体协商的概念。 集体协商,亦称集体谈判,是指用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就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进行商谈,并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 2、(应)集体协商的意义。 ①集体协商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关系双方的地位总是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中处于弱者地位,劳动者合法权益常常会受到侵害。劳动者联合起来,通过工会或以全体职工的名义与用人单位交涉,即以集体协商的方式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特别是带有普遍性的共同利益,是逐步被接受的有效方法,成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②集体协商是实现劳动关系协调的必要手段。 集体协商协调劳动关系的作用表现为: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关系密切,集体协商是集体合同的商谈过程,而集体合同是集体协商的结果。集体合同的签订明确了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同时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确立了相对稳定的和平期间,使劳动关系得到协调稳定。 ③集体协商可以弥补劳动立法和劳动合同之不足。 通过集体协商订立的集体合同的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可以高于劳动立法所规定的保障标准,这就可以起到弥补劳动立法的不足的作用。同时,集体合同还可以弥补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劳动者个体谈判力量不足的缺憾,起到帮助和救济个体劳动合同的实际效果。 3、(识)集体协商代表的确定。 在我国,法律上将集体协商的代表确定为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企业代表。 集体协商的代表由工会和企业指派,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其职工方代表由职工民主推举。每方代表为3至10名,双方人数对等,并各确定一名首席代表。 4、(识)集体协商代表的义务。 ①外部义务。指集体协商代表一方当事人在参加协商谈判过程中对另一方当事人应承担的义务。 ⑴遵守双方确定的协商规则; ⑵保守企业商业秘密; ⑶不得采取过激、威胁、收买、欺骗等行为。 ②内部义务。指集体协商代表对自己所代表的工会或企业所应当承担的义务或应当履行的职责。 ⑴应当了解和掌握与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 ⑵应当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 ⑶应当接受本方人员对集体协商有关问题的质询。 5、(识)集体协商代表的保护。 《集体合同规定》规定:职工一方代表在劳动合同期内自担任代表之日起5年以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6、(领)集体协商的内容。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集体协商的内容主要是劳动者的集体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 7、(领)集体协商的程序。 ①集体协商的提出和协商代表资格的确定; ②进入谈判准备阶段; ③正式进行谈判阶段;(★可暂时中止协商,但中止协商期限最长不超过60天) ④签订集体合同。 8、(识)集体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劳动法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简答) 一:劳动权平等原则。 1在就业促进法领域,劳动权平等原 则体现为平等就业。反对就业歧 视,劳动者 不因性别、年龄、种族、宗教信仰 等方面的不同而受到差别待遇 2在劳动基准法领域,劳动平等原则 体现为待遇均等。同工同酬体现 为:○1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应当与其 劳动给付相当。○2给付相同劳 动的劳动者之间,应该享有平等待 遇。 3在劳动保护法领域,劳动权平等原 则体现为劳动条件平等。○1劳动条 件应当根据具体的工作岗位来确 定○2针对特定的劳动者群体,其 劳动条件也应该采取不同的规定。二:劳动自由原则。 1在劳动合同法领域,劳动自由原则 体现为契约自由。 ○1劳动者的缔约自由

○2劳动者的辞职自由 2 在集体合同法领域,劳动自由原则 体现为结社自由与团体自治。 ○1结社权:积极结社权,即有 组建和参加的自由。消极结社 权,即有不参加和退出的自由。 ○2团体自治: A工会团体的人 格独立。相对独立于国家,独立于 雇主 B工会团体的行 动自治。工会 团体依法享 有依自身职 能采取维护 劳动者合法 权益的集体 行动自由 3 在劳动保护法领域,劳动自由原则 体现为禁止强迫劳动。劳动力的人 身属性决定了劳动的不可强迫性。三:倾斜保护原则。 1 在劳动合同法中,倾斜保护原则主

要体现为解雇保护。《劳动合同法》 中,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受到严 格的单方限制。 2 在劳动基准法中,倾斜保护原则主 要表现为基准法定。国家对于用人 单位基于强势地位可能的肆意行 为的限制,倾斜保护劳动者,以确 保劳动者的生存。 3 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倾斜保 护原则主要体现为对劳动者的救 济保障。 ○1劳动争议仲裁免费制度减少 了救济成本○2举证责任倒置○3 有限的一裁终局避免了用人单位 滥用诉讼权利而妨碍劳动者的权 利救济的实现 劳动基准法:是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 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劳动条件最 低标准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劳动法的地位:劳动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位 置,包括部门法地位和法域地位两

第五编侵权行为法习题 第二十六章侵权行为概述 一、名词解释 侵权行为 二、简答简述题 侵权行为有哪些特征? 三、选择题 1、甲将摄录自己婚礼庆典活动的仅有的一盘录像带交给个体户乙制作成VCD 保存,乙的店铺因丙抽烟不慎失火烧毁,导致录像带灭失。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A.甲可对乙提起违约之诉,并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B.甲可对乙提起侵权之诉,并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C.甲只能对丙提起侵权之诉,并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D.甲可对乙提起违约之诉或侵权之诉,不能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2、一住店客人参付房钱即早离开旅馆去车站,旅馆服务员见状揪住他不让走,并打报警。客人说“你不让我走还限制我自由,我要告你们旅馆,耽误了乘火车要你们赔偿”。旅馆这样做的性质应如何认定? () A.属于侵权,系侵害人身自由权 B.属于侵权,系积极侵害债权 C.不属于侵权,是行使抗辩权之行为

D.不属于侵权,是自助行为 3、某商场家电部一员工在布置展台时,一通电的取暖器石英管突然爆裂,致其受伤。后查明事故原因是由于厂家不慎将几台质检不合格商品包装出厂。该员工欲通过诉讼向商家索赔,但不知应以产品责任还是以产品质量瑕疵担保为由诉讼。下列关于二者区别的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前者需要有现实损害,后者不需要 B.前者属于侵权行为,后者属于违约行为 C.前者的责任承担形式主要是损害赔偿,后者则主要为修理、更换 D.前者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后者一般先向合同相对人要求补救或赔偿 一、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或者在法律特别规定的场合不问过错,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侵害他人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及其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法律后果的行为。 二、1、侵权行为是一种行为。 2、侵权行为侵害的对象是他人的合法权益。 3、侵权行为是过错责任,特殊侵权责任除外。 4、侵权行为是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方式的侵权行为 5、侵权行为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6、侵权行为是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 7、侵权行为承担的是民事责任

1)劳动法:狭义的劳动法是指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1994年7月5日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劳动关系:劳动法中所称的劳动关系是指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所在单位(即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劳动法所调整的这种劳动关系,也可以称之为狭义的社会劳动关系。 3)劳动法的体系:是指劳动法各项法律制度的结构体系。我国劳动法的体系由促进就业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组成。 4)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劳动法制度和法律规范的指导思想,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某些关系的基本准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体现在劳动法制度和法律规范之中。确立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应以我国宪法为基本依据。 5)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在实际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它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劳动关系为劳动法律规范调整的结果。 6)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指构成各种劳动法律关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任何一种劳动法律关系,都是由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劳动法律关系内容和劳动法律关系客体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7)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依照劳动法律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它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具有特定性。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构成劳动法律关系的第一要素。

8)劳动权利能力:是指依法享有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或能力。只有同时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劳动者,才能充当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9)劳动行为能力:是指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的能力。只有同时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劳动者,才能充当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10)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它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是联结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媒介,也是劳动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 11)劳动法律关系客体:是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必须共同指向同一对象,才能形成劳动法律关系。客体是构成劳动法律关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只能是劳动者的劳动行为。可分为完成一定工作成果的行为和提供劳务活动的行为。 12)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它是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必要条件。分为行为和事件两大类。 13)行为:是劳动法律事实的一种。是指以行为人(包括单位)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实。它是行为人根据劳动法律规范,按照自己的意志作出一定行为和不作出一定行为,或者要求他人作出一定行为和不作出一定行为,从而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它可以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14)事件:是劳动法律事实的一种。是指不以行为人(包括单位)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实。它虽然不以行为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或消灭。事件包括自然现象,也包括劳动能力暂时或永久消失。

《经济法》期末考试名词解释与简答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是自己得到某种利益,并同时使得他人受到损害。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指中国合营者与外国合营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并按出资比例分享利润、分担风险与亏损的股权式企业。 提存:是指在合同履行中,由于合同债权人的原因,债务人无法向其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标的物提交给提存机关而使合同终止的一种法律制度。 不安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合同债务的当事人,在有确切证据证明后序履行合同债务的当事人在缔约后出现足以影响其对待给付的情形下,可以终止履行合同债务的权利。 先诉抗辩权:指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最高额抵押:是指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协议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以抵押物对一定期间内连续发生的债权作担保。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不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律上的根据而为他人管理财产或事务,使他人受益的行为。因无因管理所生之债为无因管理之债。 个人独资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者个人所有,投资者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经营实体。 独立董事:指不在公司担任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受聘的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关系的董事。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指中国合作者与外国合作者依据中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共同举办的,按合作企业合同的约定分配收益或产品、分担风险或亏损的契约式企业。 破产制度:是指当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由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将其全部财产公平的清偿给全体债权人的法律制度。 破产债权:指基于破产程序开始前成立的,依破产程序申报确认,并通过破产财产分配获得公平清偿的债权。 善意第三人:是指特定法律关系当事人以外的任何对有关无权交易因不知情而支

劳动法 一、题型 (一)辨析题(单选)2*10 (二)名词解释5*4 (三)论述题10*1+20*1 (四)案例分析15*2 二、重点(按章节整理) 第一章: 一、我国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中的是狭义的概念) (1)狭义劳动法的概念 狭义的劳动法,是指由国家最高权利机关颁布的,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综合性法律。 (2)广义劳动法的概念 广义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劳动关系 (一)定义(《劳动法》中的是狭义的概念) 1、广义: 劳动关系,是指人们在从事劳动的过程中发生的一切社会关系。 2、狭义(劳动法): 劳动关系,是指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二)特征(答论述和案例分析记得补充) 1、与劳动(过程)有直接联系。 2、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提供生产资料的用人单位 3、用人单位录用了劳动者,产生了隶属关系。 4、职业性、有偿性劳动而发生的关系。 (三)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答论述和案例分析记得补充) 1、主体不同 2、用工双方的关系不同 3、报酬支付形式不同 4、法律的适用不同 5、两者产生的依据不同 6、关系的稳定性不同

第三章: 一、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利 (一)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三)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四)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五)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六)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七)享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简单来说: 1、劳动权:(首要地位) 2、劳动报酬权包括:(1)报酬协商权(2)报酬请求权(3)报酬支配权。 3、劳动保护权——休息权 4、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权 5、生活保障权 6、结社权:——与集体协商权 7、合法权益保护权 第四章: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答论述和案例分析记得补充) (一)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 (二)以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法规为前提的社会关系 (三)是一种双务关系,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互为对价关系(四)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 三、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一)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联系: 1、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劳动法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 2、现实中的劳动关系只有取得劳动法律关系的形式,其运行过程才有法律的保障。 (二)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答论述和案例分析记得补充)书本P55 1、范畴不同 2、形成前提条件不同 3、内容和效力不同 4、体现的意志不同 5、范围不同: 四、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及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别: (1)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16周岁开始、退休终止);而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则是可分割的。(民事权利能力:出生开始,死亡结束;民事行为能力:18周岁开始,死亡结束) (2)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必须由劳动者本人实现;而公民的民事权利能

侵权法名词解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侵权责任法名词解释 1.侵权责任:侵权人一方对自己实施的加害行为或者准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 承担的各种民事责任。侵权责任是民事责任的一种基本形式,本质上是一种不利的法律后果,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具有多样性。 2.赔偿损失的侵权责任:侵权人通过支付一定数额金钱的方式承担对被侵权人得损 害予以救济的侵权责任。 3.惩罚性赔偿:超过实际损害的范围判决侵权人对被侵权人予以额外的金钱赔偿, 以示对侵权人的惩罚。 4.损益相抵:被侵在遭受损失的同时也得到利益的,应将其所得到的利益从应得的 赔偿金额中扣除的一项规则。 5.财产损失之赔偿:侵权人一方承担的以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救济被侵一方财产上 的损失的一种侵权责任方式。 6.附带财产损失:(广义)包括侵权行为侵害被侵权人一方的人身权益产生的全部 财产损失(狭义)侵害他人人身权易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难以确定,侵权人因此获得利益的,按照其获得的利益赔偿;侵权人因此获得的礼仪难以确定,被侵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7.人身损害赔偿:法律以赔偿损失的侵权责任方式救济生命、身体和健康权受到侵 害的被侵人及其近亲属,称为人身损害赔偿 8.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引起被引起关系。在准侵权行 为的情况下,因果关系指的是他人的加害行为或物的内在危险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对因果关系的判断采用相当因果关系说。 9.侵权行为:侵权行为人实施的侵害他人人身权、财产权以及其他法律保护的利益 的行为。 10.归责原则:是指以何种根据确认和追究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责任,它所解决的是侵 权的民事责任之基础问题。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就是指加害人的某种行为被确认为侵权行为并应当由加害人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基础 11.过错责任原则:以过错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判断行为人对其造成的损害应否承担 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12.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论侵害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侵权人 应当对其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

名词解释: .劳动法的调查对象:是指其所调整的劳动关系及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 .《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是年英国议会颁布的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劳动法规。该法规定了英国纺织厂岁以下工人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小时,禁止岁以下工人晚上九时至翌日时之间夜班工作。虽然这些规定的劳动条件仍然很苛刻,但就当时来讲,法律对工作时间限制可以看作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雇主的剥削。继年英国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之后,欧洲一些工业化发展较早的国家,也开始制定了改善劳工条件的法律。 .劳动法体系:使之构成劳动法律部门中不可缺少的相互之间有内在联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系。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包含在整个劳动法体系之中,集中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贯穿于各项劳动法律制度之中,贯穿于劳动法的立法,执法,司法的全过程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 .劳动者的劳动权利;是指任何具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都有获得有保障的工作的权利。.狭义上理解的劳动权利;是指劳动者获得和选择工作岗位的权利,与工作权,就业权同义,具体包括职业获得权,平等就业权和择业权。 .广义上理解的劳动权利;是指劳动者依据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所获得的一切权利,包括工作权,报酬权,休息权,职业安全权,职业培训权,社会保障权,结社全,集体协商的权益,民主管理权,劳动争议权等。 ,劳动者的基本义务;是指根据劳动法律规范的要求,劳动者在劳动和工作过程总履行的基本劳动义务。 .劳动法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劳动法的规定,能够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是指劳动者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能够像有劳动的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能力。 .劳动者的劳动行为能力:是指劳动者能够以自己行为行使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从而使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时至劳动法律关系双方洗发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时至劳动法律对反确认的劳动关系主体享受权利和获得利益的可能性。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承担的义务:使之富有义务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照劳动法律规范,为满足权利主体的要求,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的必要性。 .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生产,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职业介绍:市直相关部门或机构依法为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和劳动者求职与就业所提供的就业中介服务。 .职业介绍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从事职业介绍服务工作的专门机构。 .境外就业中介:市值为中国公民境外就业国者为境外雇主在中国境内招聘中国公民到境外就业提供相关服务活动。 .就业服务:是指为劳动力提供的一系列服务活动。

A、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是指通过立法规定的,在我国境内的一切生产性建设项目的安全卫生设施,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制度。 B、不定时工作时间:又称为不定时工作制,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在特殊条件下实行的,每日无固定工作时间,是适用于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需要机动作业的劳动者的一种工作时间安排。 补充保险: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 标准工作时间: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正常情况下的工作时间,分为标准工作时间和标准工作周。 C、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残疾抚恤:是指现役军人被认定为因战致残、因公致残或者因病致残的,根据丧失劳动能力及影响生活能力的程度,由国家生活保障。 城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 D、贷学金制度:是指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通过向学生提供低息或者无息贷款的方式,为学生解决读书期间的生活和学习困难的一种教育福利制度。 F、复员: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干部和士官退出现役,不保留公职人员身份,回原籍或入伍地重新就业。 法律意义上的社会保险关系:是指依据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规定动作,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社会成员或者用人单位、劳动者之间的社会保险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它包括养老保险关系、医疗保险关系、失业保险关系、工伤保险关系和生育保险关系。 非全日制用工: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用工形式。 G、广义的休息时间:是指劳动者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不从事工作而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劳动者在工作时间之外的所有休息时间的总和。 广义上的社会福利:是指由政府和社会举办和出资、旨在改善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一切措施。 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个人争议:又称个别争议,是指发生在单个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 工会法:是调整工会与国家、用人单位以及职工和会员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工会的参与权:工会有代表职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以及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 工会的监督权:工会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职责的主要手段是行使监督权。 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依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总额:也称工资总量,是指用人单位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体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 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因执行职务(业务)而受到的意外伤害。 工伤保险:是指依法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性疾病的劳动者及其亲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公平就业:就是反就业歧视,是指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不因劳动者的性别、民族、种族、宗教信仰、户籍等因素受到不平等的对待。 公共卫生:是以预防医学观念、理论和技能为基础,针对预防疾病、促进人群健康所采取的社会性实践的总称。 公共设施:是指为了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而的有关交通、通讯、能源的、水务、绿地、文化、体育等公共性服务的设施。 公共就业服务:是指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公益就业服务。

集体合同:是指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 劳动合同: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集体协商:指用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就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进行商谈,并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 集体合同争议:指工会与用人单位或其团体之间因为签订履行集体合同而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发生的纠纷和争议。 工资集体协商: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 工资:指用人单位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约定,依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货币报酬。 最低工资: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工资报酬。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来源的自然人。 用人单位:指依法招用和管理劳动者,并按照法律的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向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进行劳动保护,并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组织。 劳动风险:指劳动者在劳动年龄范围内所遭遇的风险事故,包括自然的身体或生理变化,职业上的灾害事故及工作机会的丧失。劳动关系: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就是依法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加者,主体是构成劳动法律的第一要素,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劳动法律事实:指劳动法律规范规定,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劳动法律事实按照它们发生是否以行为人的意志为转移,分为行为和事件两大类。 劳动合同的变更: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就已经订立的合同条款进行修改或补充协议的法律行为。 劳动合同约定条款:指除法定条款以外,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规定的其他补充条款,常见约定条款有试用期,服务期、竞业限制期等其他事项。 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在法定年龄内自愿从事某种具有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劳动。 劳动就业权: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并且有劳动愿望的劳动者,依法从事有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劳动的权利。平等就业权:指劳动者平等的获得就业机会的权利,即在就业机会的获得方面,劳动者不因性别,年龄、种族等人的自然差别而受到歧视,就业机会面前一律平等。 就业援助的对象:指因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以及连续失去一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 职业技能鉴定:指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依法进行技术等级资格的考核和认定。 职业资格证书:指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依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对劳动者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是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知识技能证明。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后,再与接收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将被派遣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的一种用工形式。 竟业限制条款:是限制劳动者在合同关系消灭后的一定时期内参与或者从事与原用人单位同业竞争的活动,以保守原单位的商业秘密的合同条款。 服务期条款:指双方当事人的约定,由用人单位提供专项培训待遇的劳动者,必须为用人单位服务期满,期限内部不得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 试用期: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发为了相互了解、确定对方是否符合自己的招聘条件或求职意愿而约定的考察期。 劳动纪律:又称职业纪律或职业规则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劳动规则和秩序。 职工民主参与:指劳动者有权参与企业的管理活动并对和自身有利益有关的管理信息知情权。 劳动安全卫生认真制度:在生产经营过程进行之前,依法对参与生产经营活动主体的能力,资格以及其他安全卫生因素进行审查,评价并确认资格或条件的制度。

1.电子商务法是调整在计算机环境下开展的,以数据电文为交易手段而形成电子交易形式法律规范的总称 2.广义的电子商务法包括了所有调整以数据电文方式进行的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要紧涉及调整以电子商务为交易形式的和以电子信息为交易内容的两大类规范 3.电子商务指交易当事人或参与人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所进行的各类商务活动,包括物资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 4.电子代理指不需经人为的审视,电脑程序能以电子化或其他自动化的方式发出电子信息或对电子信息履行全部或一部分而作出响应。 5.电子支付狭义的电子支付指电子资金划拨业务,依照美国《统一商法典》的定义,电子支付是支付命令发送方将存放于商业银行的资金,通过传输线路划入受益方开户银行,以支付受益方的一系列过程.广义的电子支付还同时包括支付工具的电子化,将网上银行及其所开展新型金融服务如电子现金等也包括在电子支付的范围内 6.电子货币电子货币的使用者以一定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并以可读写的电子信息方式存储起来,需要清偿债务时,使用者可通过某些电子化媒介或方法,将该电子数据直接转移给支付对象 7.直接侵权责任指由于直接从事了侵权行为所应承担的责任 8.承诺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 9.数字签名指附加在数据单元上的一些数据,或是对数据单元所作的密码变换,这种数据和变换同意数据单元的接收者用以确认数据单元来源和数据单元的完整性,并爱护数据、防止被人进行伪造 10.电子签名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不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 11.电子签名人指持有电子签名制作数据并以本人身份或以其所代表的人的名义实施电子签名的人 12.电子签名认证证书指可证实电子签名人与电子签名制作数据有联系的数据电文或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