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性硅油的分类与织物后整理使用柔软剂的重...

改性硅油的分类与织物后整理使用柔软剂的重...

改性硅油的分类与织物后整理使用柔软剂的重...
改性硅油的分类与织物后整理使用柔软剂的重...

改性硅油的分类与织物后整理使用柔软剂的重要性

一、改性硅油的分类:

改性硅油由于取代基性质及数量不同,其特性也有很大差异;使用时可根据用途进行选择。改性硅油的分类具体分为:氨基硅油、环氧改性硅油、羧基改性硅油、醇基改性硅油、酚基改性硅油、巯基改性硅油、丙烯酰氧基及甲基丙烯酰氧基改性硅油、甲基长链烷基硅油、甲基三氟丙基硅油、聚醚改性硅油。下面汉科精化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种改性硅油的性能与应用。

1.环氧改性硅油

环氧改性硅油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类改性硅油,其具有很强的反应性,通过环氧基可以引入特殊的改性基团,广泛作用于聚合物改性剂、纤维处理剂及光亮剂等。

2.氨基硅油的应用

氨基硅油分子的氨基极性强,反应性高,且具有吸附性、相容性及其易乳化性,广泛用于纤维后整理剂、树脂改性剂、涂料添加剂、光亮平滑剂等。

3.羧基改性硅油

羧基改性硅油的羧基具有反应性和极性,主要作用于纤维处理、汽车光亮剂、脱模机、涂料添加剂、磁带润滑剂及其聚合物改性添加剂。汉科精化温馨提示:羧基改性硅油和氨基硅油并用,可以用于纤维处理增加耐久性,洗涤时候不容易脱落。

4.醇基改性硅油

醇基改性硅油主要用途是利用-OH基的反应性,在聚合物的分钟结构中引入聚硅氧烷链段,使其混炼性、成形性、脱模性、光泽性、润滑性、平滑性、耐热性、耐水性等得到很大改善。

二、织物后整理使用柔软剂的重要性:

手感整理是纺织印染后整理加工中的重要后整理工序之一。纺织品在加工过程中,经多次处理后手感会变得粗糙,一般合成纤维织物更差,尤其是超细纤维织物。为了使织物具有柔软、滑爽、蓬松、舒适的手感,就需要对其进行整理,应用广泛的是用柔软剂进行整理。无黄变纺织柔软剂适用于丝绸、棉、尼龙、涤纶纤维手感整理,对纤维亲和力强,能赋予纤维织物特殊的蓬松、柔软、平滑风格,更重要的是不影响纤维亲水性能,不黄变。

值得关注是的,在化学纤维纺织品、混纺纤维等后整理手感加工中都会大量使用纺织柔软剂,这是由于纺织品加工中高速化和小浴比方法的发展与推广用法,各类织物之间和织物与设备之间相互冲突, 容易造成擦伤、条疵等现象。用纺织柔软剂可使各类纺织纤维本身具有与加工条件相适应的柔软滑润性以防止损害。涤纶同浴纺织柔软剂有好的水分散性、稳定性和混用性,适用于涤纶和锦纶同浴染色,能赋予织物耐久耐洗的蓬松、柔软、挺滑,使织物有舒服饱满的手感,在染色浴中运用能够起到匀染、浴中柔软的效果,削减色花和皱印的发生。

如此看来织物用柔软剂是一种重要的纺织印染助剂,整理后的织物纤维不仅是手感上柔软舒适了,更是获得了耐久亲水性、吸湿排汗性、抗静电性、易去污性。纺织柔软剂作为一种特殊的改性硅油,以用量只要普通氨基硅油1/5的性价比进入人们的视野。他适用于涤纶、尼龙等化纤织物的柔软处理,耐酸碱、耐高温,能赋予纤维织物特殊的柔软丰满和丝滑的手感。高剪切稳定性,在染缸中无论无论浸轧、浸渍、浸染都能适应。

硅油性能对比

1.氨基改性为什么柔性更好,请具体阐述原因 氨基硅油所具有的优异柔软性来源于其基本的分子构型。与甲基硅油结构类似,氨基硅油分子主链十分柔顺,是一种易扰曲的螺旋形直链结构,由硅原子和氧原子交替组成,甲基围绕Si-O 键旋转的自由能几乎为零,可以360°旋转,从而获得优异的柔顺性,使氨基硅油成为最优良的织物柔软整理剂。在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每一个硅原子上有两个甲基,这两个甲基垂直于两个相近的氧原子连接线的平面上。硅原子上的每个甲基可以绕Si-O 键轴旋转、振动,而每个甲基的三个氢原子就像向外撑开的雨伞。这些氢原子由于甲基的旋转要占据较大的空间,从而增加了相邻分子间的距离,使硅油分子间的作用力比碳氢化合物弱得多,因此硅油比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粘度低、表面张力小、成膜性强。氨基硅油因氨基的极性强,能与纤维表面的羟基、羧基等相互作用,与纤维表面形成牢固的定向吸附和很好的取向度,并形成非常牢固的膜,从而降低了纤维之间的摩擦系数,用很小的力就能使纤维之间产生滑动,使织物表现出很好的柔滑性。 2.氨值的合理范围,以及限定要求 氨值是氨基含量的表征,即中和1g 氨基硅油所消耗浓度为1mol/L 的盐酸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mol/g。因此,氨值直接与硅油中氨基含量的摩尔百分数成正比。氨基硅油对纤维所产生的柔软、平滑效果,很大程度上与分子中氨基含量的多少有关,氨基含量越高,氨值就越大,被整理织物的手感就越柔软和光滑。但织物性质不完全取决于氨值大小,氨基分布均匀与否、氨基硅油的分子量都会影响织物的性质。用做织物整理剂的氨基硅油的氨值一般在0.2~0.6 之间。一为氨值越大,氨基硅油分子的极性越大,反应性越好,更利于硅油分子与织物的结合和本身的成膜性,赋予织物优异的柔软手感和耐水洗性;二为硅油中氨基含量越多,整理后的织物的黄变越剧烈,影响织物的美观和服用性。 3.氨基硅油的粘度合理范围和限制要求,粘度指原浆粘度还是调和液粘度,请说明 氨基硅油的黏度直接与分子质量成正比,黏度越大,其分子质量相应也越大。由于织物烘干定型时氨基硅油分子间会发生交联,所以氨基硅油的起始分子量与最终在织物上成膜的分子量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分子质量越大,氨基硅油在织物表面的成膜性越好,手感越柔软,弹性也好。黏度太高难以制成微乳液,而黏度太低则导致处理后的织物光滑度和柔软度较差。另外,选择合适的交联剂及调整最佳的烘干定型工艺也是使织物获得优良柔软手感的一种途径。黏度测定时常用的有NDJ-1 型旋转粘度计,测得的单位为mPa·s,此外还有乌式粘度计等。用作织物整理剂的氨基硅油原浆的黏度(25℃)一般在1000mPa·s左右,也有的高达10000mPa·s 以上, 4.氨基硅油反应性如何评价 反应性是指在织物整理条件下,硅油可和基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这种性质,是就氨基硅油分子的端基和取代基而言的。这些基团可以是甲基也可以是具有反应性的甲氧基或羟基。具有反应性端基的氨基硅油在处理织物时,可在纤维表面交联,或与纤维上的羟基等基团发生化学反应,因此若选择合适的交联剂,可使织物更柔软、平滑和富有弹性。 5.氨基硅油分子量的合理范围,分子量和粘度,以及成膜性/柔性的关系 氨基硅油分子量的大小反映其聚合度,聚合度不同,其分子结构,如Si-O 主链的长短、侧链氨基数的多少也不同,其分子量的大小与粘度成正比,分子量越大,粘度也越大。一般情况下,分子量也越大,其织物表面成膜性越好,手感越柔软;分子量小的,被处理的织物则不能获得足够的光滑度。但如果粘度过高,则很难制成微乳液,因此选择合适分子量的氨基硅油,也是制备氨基硅油微乳液的一个关键因素 6.分子量过大过小不合适,请具体阐述不合适的原因 分子量和粘度的影响一致。 7对比表中-C00H硅油导致硬化以及柔性差的原因具体阐述

硅油的种类及价格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doczj.com/doc/eb16717574.html,) 硅油的种类及价格 变宝网7月25日讯 硅油是一种液体状态的线型聚硅氧烷产品,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绝缘性等,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硅油的种类与价格。 一、硅油的种类 硅油按化学结构来分有甲基硅油、乙基硅油、苯基硅油、甲基含氢硅油、甲基苯基硅油、甲基氯苯基硅油、甲基乙氧基硅油、甲基三氟丙基硅油、甲基乙烯基硅油、甲基羟基硅油、乙基含氢硅油、羟基含氢硅油、含氰硅油等;从用途来分,则有阻尼硅油、扩散泵硅油、液压油、绝缘油、热传递油、刹车油等。 CAS号:63148-62-9 1氨基改性硅油 氨基改性硅油是侧链或端基中含有氨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又被称为氨基 硅油。此类硅油是专门用于纺织品柔软整理剂的基本成份。由于其具有很好的吸附性、相容性,当氨基硅油被适当的表面活性剂乳化成微乳液,用于织物整理可以增加纤维材料的柔软性,因而被作为织物柔软整理剂使用,适用于各种纺织品的后整理,氨基硅油还可以用于化妆品添加剂、涂料添加剂、树脂改性剂及光亮剂等领域。 2环氧基改性硅油聚二甲基硅氧烷的侧链或端基中含有环氧基的一类硅油 被称为环氧基改性硅油。使用此类改性硅油可以提高织物的弹性,如果将此类硅油与聚醚改性硅油配合使用,后整理的织物柔软性更好,还具有抗皱、耐洗等特性,与氨基改性硅油调配使用,可使织物具有较好的手感。

3聚醚改性硅油 侧链或端基中含有聚醚基团(聚氧乙烯基、聚氧丙烯基、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被称为聚醚改性硅油,其可以改善织物后整理的吸湿性能。由于聚醚基团具有亲水性,所以聚醚硅油的亲水性增加,分子中同时具有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以至于此类硅油表现出较好的水溶性,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破乳、漂油等问题。其次,聚醚基的引入还使被整理纤维或织物的吸湿性、抗静电性、易去污性增加,所以聚醚硅油在衣物柔软剂、化妆品、洗发用品中使用较多。聚醚硅油的另一主要用途,是作为表面活性剂用于聚氨酷泡沫的稳定剂,也称作匀泡剂,调整聚氨醋泡沫塑料的气泡降。聚醚硅油是氨基硅油柔软剂开发之前用量最大、效果最好的一类活性有机硅柔软剂。 (4)梭基改性硅油 侧链或端基中含有梭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被称为梭基改性硅油。此类改性硅油可用于纤维处理剂、汽车擦亮剂、涂料添加剂等。梭基改性硅油与氨基硅油并用,用于纤维处理可以增加耐久性,洗涤时不易脱落。 (5)醇轻基改性硅油 醇经基封端或主链中含有醇经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被称为醇轻基改性硅油。由于分子主链末端或分子链之间的轻基具有反应性,其受热能发生交联,此类硅油可用于硅橡胶加工中的结构控制剂,还可以用于纸张等防勃处理。以醇轻基

硅油种类用途

硅油种类及用途 1 硅油概况 硅油是一种不同聚合度链状结构的聚有机硅氧烷。它是由二甲基二氯硅烷加水水解制得初缩聚环体,环体经裂解、精馏制得低环体,然后把环体、封头剂、催化剂放在一起调聚就可得到各种不同聚合度的混合物,经减压蒸馏除去低沸物就可制得硅油。最常用的硅油,有机基团全部为甲基,称甲基硅油。有机基团也可以采用其它有机基团代替部分甲基基团,以改进硅油的某种性能和适用各种不同的用途。常见的其它基团有氢、乙基、苯基、氯苯基、三氟丙基等。近年来,有机改性硅油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具有特种性能的有机改性硅油。硅油一般是无色(或淡黄色),无味、无毒、不易挥发的液体。硅油不溶于水、甲醇、二醇和- 乙氧基乙醇,可与苯、二甲醚、甲基乙基酮、四氯化碳或煤油互溶,稍溶于丙酮、二恶烷、乙醇和了醇。它具有很小的蒸汽压、较高的闪点和燃点、较低的凝固点。随着链段数n的不同,分子量增大,粘度也增高,固此硅油可有各种不同的粘度,从0.65厘沲直到上百万厘沲。如果要制得低粘度的硅油,可用酸性白土作为催化剂,并在180℃温度下进行调聚,或用硫酸作为催化剂,在低温度下进行调聚,生产高粘度硅油或粘稠物可用碱性催化剂。硅油按化学结构来分有甲基硅油、乙基硅油、苯基硅油、甲基含氢硅油、甲基苯基硅油、甲基氯苯基硅油、甲基乙氧基硅油、甲基三氟丙基硅油、甲基乙烯基硅油、甲基羟基硅油、乙基含氢硅油、羟基含氢硅油、含氰硅油等;从用途来分,则有阻尼硅油、扩散泵硅油、液压油、绝缘油、热传递油、刹车油等。硅油具有卓越的耐热性、电绝缘性、耐候性、疏水性、生理惰性和较小的表面力,此外还具有

低的粘温系数、较高的抗压缩性)有的品种还具有耐辐射的性能。2 硅油种类 2.1二甲基硅油,甲基硅油,聚二甲基硅氧烷 1)结构式 2)性质 又称甲基硅油。分子主链由硅氧原子组成,与硅相连的侧基为甲基。25℃下 的黏度围为10~200 000mm2/s。相对密度d 4200.93~0.975。折射率n D 201.390~ 1.410。无色透明、无毒无嗅的油状物。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和耐热性,闪点高、凝固点低,可在-50~+200℃温度围长期使用。黏温系数小,压缩率大,表面力小,憎水防潮性好,比热容和导热系数小。可由二甲基环硅氧烷在催化剂存在下与六甲基二硅氧烷进行调聚反应来制取。其粘度随分子中硅氧链节数n值的增大而增高,从极易流动的液体,直至稠厚的半固体。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和耐热性。 3)应用领域 塑料和橡胶的成型加工以及食品生产中用作长效脱模剂。还可用作多种材料间的高低温润滑剂。制造润滑塑料的添加剂。用二甲基硅油处理过的玻璃、瓷、金属、水泥等制品不仅憎水,而且抗蚀、防霉、表面光滑。化学、制药、食品等部门广泛用作热载体和高效消泡剂。精密机械和仪器仪表中用作防震阻尼材料。电器和电子工业用作耐高温介电液体。还广泛用作汽车、家具、地板从皮革的抛光剂,泵、制动器、汽缸等的液压油。

氨基硅油配方及工艺

(1) 氨基含量0.6%,活性羟基封端 硅油合成配方: 602氨基硅烷-----------------------------8Kg DMC-------------------------------------192Kg 5%氢氧化钾水溶液---------------------400g 蒸馏水-------------------------------------200g 设备: 300L不锈钢夹套反应釜,电动搅拌,导热油及电加热设备。 合成工艺: 先将192KgDMC投入反应釜内,开搅拌; 搅拌下加入8Kg氨基硅烷,然后缓慢加入400克氢氧化钾水溶液和200克蒸馏水,加料过程中搅拌不能停; 全部物料加完后,开始加热升温; 料温150℃开始计时,同时注意控温,保持料温150-160℃反应4小时得到产品,反应过程中搅拌不能停。 产品性状: 无色透明粘稠液体,粘度600-1000cs。 乳液配方: 氨基硅油------------------------20Kg AEO3-----------------------------4Kg TX-10----------------------------6Kg 冰醋酸-------------------------0.6Kg 去离子水------------------------70Kg 乳化设备: 200L分散搅拌设备。 乳化工艺: 先投氨基硅油、AEO3、TX-10; 开搅拌,将物料搅匀; 搅拌下缓慢加入冰醋酸; 搅拌下缓慢加水,直到全部水加完; 全部物料搅匀后,停机。 产品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 产品用途: 用于织物处理,赋予织物很好的柔软性,特别适合棉、毛织物处理。本产品氨基含量较高,略有黄变,不适合处理白色和浅色织物。 用于洗发水中,可以改善头发柔软性。

柔软剂的使用方法介绍

柔软整理剂 1.柔软剂定义: 柔软剂是一种能吸附于纤维表面并使纤维表面平滑、改善手感或触感的物质。柔软剂除能使织物柔软外、往往还兼有抗静电、防再污染、提高平滑性、撕破强力和提高缝制性等效果。 2.柔软剂的要求: ①具有优良的柔软性、平滑性、蓬松性。 ②对纤维或织物的白度或染色牢度影响小。 ③在各种柔软加工条件下(浸渍、浸轧、温度、PH变化等),工作液要有相当的稳定性。 ④柔软整理后的纤维或织物不宜受热变色,在贮藏中不应产生色泽、气味、手感的变化。 ⑤柔软剂若是乳液,其乳液稳定性要好不破乳。 ⑥人体皮肤接触后无不良影响,符合环保要求。 ⑦按不同的处理要求:能具有适当的吸水性、拒水性、防静电性等性能。 3.柔软剂的分类: 3.1按化学成分分类: 3.1.1. 非硅柔软剂:长链脂肪族类:如软片、软油精等。为脂肪酰胺类、特殊的脂肪酸酯、特殊烷基胺基甜菜 碱类、高级脂肪酰胺类季胺化合物。 3.1.2. 含硅柔软剂:环氧和聚醚改性硅油、氨基改性硅油等如表。 3.1.3 天然油脂和石蜡: 3.2按应用性能分类: 1. 亲水型:聚醚氨基改性硅油等亲水硅油。 2. 拒水型:氨基改性硅油。 3. 平滑型: 4. 柔软型: 5. 蓬松型: 6. 复配型:软片(软油)与硅油按一定的比例配制的柔软剂,达到特殊要求。 软片+软油精+硅油 4.2有机硅柔软剂是一类应用最广泛的性能好、效果最突出的纺织品柔软剂,可分为非活性、活性和改性型几 类。 4.2.1.非活性有机硅柔软剂:主要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属第一代产品他自身不能交联不和纤维发生反应、因此不耐 洗,且手感弹性均不理想,甲基硅油的氧原子向着纤维表面定向,甲基则在纤维外侧定向排 列甲基能自由饶者硅原子旋转,以产生较好的平滑感。 4.2.2.活性有机硅柔软剂:主要为羟基硅油或含氢硅氧烷属第二带产品他能和纤维发生交联反应,在纤维表面形成 薄膜增加弹性,具有一定的耐洗涤效果,但存在易飘油,不耐剪切,手感有油腻状等缺点。 4.2.3.改性型有机硅柔软剂:是新一代(第三代)有机硅柔软剂,包括氨基改性硅油、环氧和聚醚改性硅油等,其 中以氨基改性有机硅柔软剂最多,他可以改善硅氧烷在纤维上的定向排列增加对纤维的亲和 力,大大改善织物的柔软性,手感具有丰满、蓬松、柔软、滑糯的综合效果。但也存在不足 之处,亲水性下降,抗污性不够,高温易黄变,回修重染时剥除硅油困难,改色也困难。 我公司开发的多为氨基改性硅油、聚醚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类的柔软剂,亲水性氨基硅油,低 黄变氨基硅油,超柔软氨基硅油、超平滑氨基硅油,是我司主推的产品。 5.柔软剂也可按如方法下分类: 阳离子 长链脂肪族阴离子 非离子 两性型 天然油脂及石蜡 聚乙烯乳液类 高分子聚合物 有机硅类 5.1.有机硅柔软剂分类: 非活性有机硅:(第一代有机硅)聚二甲基硅氧烷,国内称甲基硅油。 含氢有机硅油, : 羟基硅油(第二代有机硅) 环氧和聚醚改性硅油 具反应性基团的有机硅(第三代有机硅): 氨基改性硅油 氨基有机硅微乳:粒径在0.15um以下的微乳有机硅为稳定的分散状态,耐热稳定性、抗剪切稳定性、储存稳定性、渗透性极大提高,微小的粒径,表面积大提高与纤维接触几率,表面吸附量增大均匀性提高, 能渗透到纤维微结构中,用量可以减少1/2~1/3,克服飘油的缺点。 5.2.各类有机硅柔软剂的特点: A. 甲基硅油:有较好的平滑性,由于不能自身交联,也不能与纤维交联,所以耐洗性较差。 B. 羟基硅油:有阴离子或阳离子羟基硅油乳液,手感平滑、有弹性,相比甲基硅油提高了耐洗性。如SAH-288A,

聚醚改性硅油

聚醚改性硅油 聚醚改性硅油(简称聚醚硅油),是由性能差别很大的聚醚链段和聚硅氧烷链段,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亲水性的聚醚链段赋予其水溶性,疏液、疏水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链段赋予其低表面张力。因此,作为表面活性剂、有机类产品无法与其比拟,纯硅氧烷也相形见拙。聚醚硅油已广泛用作聚氨酯泡沫匀泡剂,乳化剂,个人保护用品原料,涂料流平剂,织物亲水、防静电及柔软整理剂,自乳化消泡剂及玻璃防雾剂等,并已形成改性硅油中产量最大的一个品种。 而聚醚链段与硅氧烷链段之间的连接又有两种方式,即通过Si ‐O ‐C 键或Si ‐C 键连接,前者不稳定,易被水解,故也成为水解型;后者对水稳定,也称非水解型。市售聚醚硅油的主要类型有以下5中。 (1) SiOC 类主链型 Me 3Si ‐O(Me 2SiO)m (C 2H 4O)a (C 3H 6O)b R (R 为H 、烷基、酰氧基,下同) (2) SiOC 类侧链型 Me 3SiO(Me 2SiO)m (MeSiO)n SiMe 3 2H 4O)a (C 3H 6O)b R (3) SiC 类侧链型 Me 3SiO(Me 2SiO)m (MeSiO)n SiMe 3 C 3H 6O(C 2H 4O)a (C 3H 6O)b R (4) SiC 类两端型 R(OC 3H 6)b (OC 2H 4)a OH 6C 3(Me 2SiO)n SiMe 2C 3H 6(C 2H 4O)a (C 3H 6O)b R (5) SiC 类单端型 R(OC 3H 6)b (OC 2H 4)a OH 6C 3(Me 2SiO)n SiMe 3 其中,SiC 类产品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聚醚硅油的主要制法有两种。 (1) 缩合法制SiOC 聚醚硅油 即由含羟基的聚醚与含SiOR 、SiH 或SiNH2的硅氧烷通过 缩合反应而得,反应式如下(PE 表示聚醚)。 ≡SiOEt + HO ‐PE → ≡Si ‐O ‐PE + EtOH ≡SiOH + HO ‐PE → ≡Si ‐O ‐PE + H 2 ≡SiNH 2 + HO ‐PE → ≡Si ‐O ‐PE + NH 3 (2) 氢硅化法制SiC 型聚醚硅油 即由氢硅油与含链烯基的聚醚通过铂催化加成反应而 得。 ≡SiH + CH 2=CHCH 2O ‐PE → ≡SiC 3H 6OPE 甲基含氢硅油和含链烯基聚醚是制取聚醚改性硅油的主要原料,甲基含氢硅油的制法不再赘述。单端烯丙基的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共聚醚,是聚醚改性硅油的主要原料,通常由烯丙基醇作起始剂,在碱催化剂存在下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在高压釜中聚合反应制得,制得的单端烯丙基聚醚分子的另一端为羟基。如在500ml 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按计量加入烯丙基醇、KOH 、封闭反应釜,冲氮气,搅拌下加热至110°C ,按计量加入的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在反应中,控制温度<125°C ,维持压力<0.5MPa 。当系统压力降至0.15MPa 时,降温,放空,在60~70°C 搅拌下抽真空,并通入氮气除去小分子。用酸性白土进行后处理,过滤,制得烯丙基嵌段共聚醚。 单端烯丙基聚醚在空气中受热或长期存放中很容易产生过氧化不纯物。这种过氧化不纯物会影响加成反应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在使用前可以用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柠檬酸及其衍生物进行分解处理。 此外,还可由含SiC 3H 6NH 2的硅油与含CH 2‐CHCH 2O 的聚醚出发,通过氨基与环氧基加成而 O ╱ ╲ Pt

大公司改性硅油系列产品

产品类别公司商品名CTFA/INCI Name 中文名称 聚醚改性有机硅 goldschmidt Abil B8832 Bis-PEG/PPG-20/20 Dimethicone 双-聚乙二醇/聚丙二醇-20/20-二甲基硅氧烷Abil B8843 PEG-14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14二甲基硅氧烷 Abil B8851 PEG/PPG-14/4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4/4-二甲基硅氧烷 Abil B8852 PEG/PPG-4/12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聚丙二醇-4/12-二甲基硅氧烷 Abil B8863 PEG/PPG-20/20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聚丙二醇-20/20-二甲基硅氧烷 Abil B88163PEG/PPG-20/6-Dimethicone 聚乙二醇/聚丙二醇-20/6-二甲基硅氧烷 Abil B88184 PEG/PPG-20/6-Dimethicone 聚乙二醇/聚丙二醇-20/6-二甲基硅氧烷 Dow-Corning DC 5329 PEG-12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12二甲基硅氧烷 DC 5225C PEG/PPG-18/18 Dimethicone,D5 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8/18-二甲基硅氧烷 DC 5330 PEG/PPG-15/15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5/15-二甲基硅氧烷 DC BY 11-030 PEG/PPG-19/19 Dimethicone,D5 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9/19二甲基硅氧烷DC Q2-5220 PEG/PPG-17/18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7/18-二甲基硅氧烷 DC 5324 PEG-12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12二甲基硅氧烷 DC 2501 Wax Bis-PEG-18 Methyl Ether Dimethyl Silane 双-聚乙二醇-18甲基醚-二甲基硅氧 烷 DC-190 PEG/PPG-18/18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8/18-二甲基硅氧烷 DC-193 PEG-12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12-二甲基硅氧烷 Wacker DMC 6031 PEG/PPG-25/25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聚丙二醇-25/25-二甲基硅氧烷 DMC 6035 PEG-6 Methicone Acetate 聚乙二醇-6醋酸酯硅氧烷 DMC 6038 Bis-PEG 15-Methyl Ether Dimethicone 双-聚乙二醇-15-甲基醚二甲基硅氧烷Shin-Etsu KF-618 PEG-6 Methyl Ether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6甲基醚二甲基硅氧烷 KF-6011 PEG-11 Methyl Ether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11甲基醚二甲基硅氧烷 KF-6012 PEG/PPG-20/22 Butyl Ether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聚丙二醇-20/22丁基醚二甲基硅 氧烷 KF-6013 PEG-9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9二甲基硅氧烷 KF-6015 PEG-3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3二甲基硅氧烷 KF-6016 PEG-9 Methyl Ether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9甲基醚二甲基硅氧烷 KF-6017 PEG-10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10二甲基硅氧烷 GE SF-1188A PEG/PPG-20/15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聚丙二醇-20/15二甲基硅氧烷 SF-1288 PEG-12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12二甲基硅氧烷 SF-1388 Bis-PEG-20 Dimethicone 双-聚乙二醇-20二甲基硅氧烷 SF-1528Cyclopentasiloxane (and) PEG/PPG-20/15 Dimethicone D5和聚乙二醇/聚丙二醇 -20/15二甲基硅氧烷 SF-1540Cyclopentasiloxane (and) PEG/PPG-20/15 Dimethicone D5和聚乙二醇/聚丙二醇 -20/15二甲基硅氧烷 烷基-聚醚改性硅 goldschmidt

聚醚改性硅油

聚醚改性硅油是采用聚醚与二甲基硅氧烷接枝共聚而成的一种性能独特 的有机硅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制作产品时,通过改造硅油链节数或改变 聚醚Eo与Po之配比及改变其链节数和末端基团可获得性能各异的各种有 机硅表面活性剂,以满足多种行业的需要。 用途 1、在塑料大棚业:可作为内添加剂加入塑料中,用于生产无滴膜大 棚起防雾、提高透光率作用。2、用于织物整理剂:起柔软作用,特 别适于内衣、床单、毛巾等整理,不仅柔软,还吸水吸汗,穿着舒适。3、用于油漆及聚氨酯浆料的流平剂,可降低其分子的内摩擦力、应力,从而 起流平、消泡的作用。4、用于制作高效切削液,高档清洗剂。5、用作硬泡聚氨酯体系发泡的匀泡剂,使泡孔细密均匀。6、本产品在化妆品业用于制作膏霜类产品,起润滑皮肤、保湿抗皱功效。7、农 药行业用作草甘磷的润湿展着剂,提高药效,减少公害。8、聚醚改 性硅油是配制自乳化消泡剂和炼油行业延迟焦化消泡剂的关键成分。 9、其它未尽的新应用领域. 特点 1. 具有良好的润滑性,适于制作高档切削液。2、具有更低的 表面张力,适用作防雾剂。3、更好的柔软特性及抗静电性能,适于 用作织物柔软剂。4、良好的流平性,适于在多种树脂(聚氨酯用树 脂、油漆用树脂、塑料用树脂等)添加,可很好地改善这些树脂的分子间的应力,克服这些树脂本身的缺点,获取新的性能5、它具有较好的破乳性,适用于某些特定场合的油水分离。6、在其它新领域的应用。 本产品与聚二甲基硅氧烷相比,可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也与极性有机溶 剂如醇、DMF、醚、酯等互溶,与甲苯、烷烃等非极性溶剂部分或完全相 溶。使用时很方便。。因本产品是一种系列产品,用户如需要特殊规格可 与我厂联系定做。 用法 作流平剂使用时体系添加量为0.1~1%,作柔软剂时在浸轧液或浸渍液中的含量为1~5%,作化妆品添加剂时体系中加量为2.5~5%,其它应用在0.1~10%之间参考选择添加量或通过先锋实验予以确定。 注意事项 高温下或混入酸碱物质及储存期过长有粘度增大甚至交联的倾向。 包装储存 1、存于干燥、阴凉处,避免与强酸、强碱等接触。 2、本品为 非危险品,按一般货物运输即可。

硅油及改性硅油

硅油及改性硅油 硅油(silicone)又称为硅酮,学名聚硅氧烷,是指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它的一系列衍生物。它属于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类无油腻感的合成油和蜡。在化妆品中,作为一种优质油性原料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1950年,美国道康宁(Dow Corning)公司首先将它应用于化妆品,制造出硅酮擦手霜。由于这种产品具有良好的护肤、润肤效果,引起了化妆品同行的极大兴趣。70年代后,硅油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硅油经过进一步反应,其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部分甲基被碳官能基、特殊有机基或聚醚链段取代,可以制得各类改性硅油。改性硅油既保留了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耐高低温性、憎水性及生理惰性,又赋予其新的特性,如与有机聚合物的相容性、水和醇的溶解性、易乳化性、润滑性、柔软性、吸附性及更优异的表面活性。 现在,硅油几乎可以应用到各类化妆品中,含硅油的化妆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性: (一)润滑性能好,涂敷皮肤后能形成一层均匀防水透气保护膜,但又没有任何粘性和油腻的感觉,光泽性好; (二)抗紫外线辐射的性能好。它在紫外线下不会发生氧化变质从而引起皮肤刺激作用; (三)抗静电性好。实验表明,擦过含硅油的护肤霜的皮肤静电全部消除,并有明显的除尘效果; (四)透气性好,即使在皮肤上形成硅油膜也不影响汗液的排出。

同时,它对香精具有缓释定香作用,因而保香期较长; (五)稳定性好,化学上表现惰性,对化妆品其它组分,特别是活性成分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匹配性好; (六)无毒、无臭、无味,对皮肤不会引起刺激和过敏。 根据硅油的结构及它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硅油可分为以下几类:(一)聚二甲基硅氧烷(Dimethicone) (二)环甲基硅氧烷(Cyclomethicone)或挥发性硅油(D m)(三)聚醚硅氧烷共聚物(Dimethicone Copolyol)或水溶性硅油(四)氨基硅油 (五)聚甲基苯基硅氧烷(Phenyldimethicone) (六)乳化硅油 (七)硅蜡 (八)硅脂和硅膏 (九)长链烷基硅油 表1是各种聚硅氧烷在化妆品中的特征及应用。 表1 聚硅氧烷在化妆品中的特征及应用 一、聚二甲基硅氧烷 聚二甲基硅氧烷是硅油中产量最大和应用最广的一个品种,其结

硅油说明书_A

硅油 硅油通常指的是在室温下保持液体状态的线型聚硅氧烷产品。一般分为甲基硅油和改性硅油两类。最常用的硅油一甲基硅油,也称为普通硅油,其有机基团全部为甲基,甲基硅油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绝缘性,疏水性能好。它是由二甲基二氯硅烷加水水解制得初缩聚环体,环体经裂解、精馏制得低环体,然后把环体、封头剂、催化剂放在一起调聚就可得到各种不同聚合度的混合物,经减压蒸馏除去低沸物就可制得硅油。 中文名硅油 别名环状聚二甲基硅氧烷 熔点-50℃ 水溶性PRACTICALLY INSOLUBLE 外观无色无味无毒不易挥发的液体 应用高级润滑油、防震油、绝缘油、消泡剂、脱模剂等 外文名Silicone oil 化学式(CH3)3SiO[(CH3)2SiO]n-Si(CH3)3 沸点101℃ 密度0.963 闪点300℃ 目录: 1硅油简介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2硅油的应用领域 3硅油制品及应用 4硅油的优缺点 硅油的优点 硅油的缺点 5产品包装 6对人体的危害 7假硅油的辨别方法 1 硅油简介 化学性质 硅油通常指室温下保持液体状态的线型聚硅氧烷产品,结构式如下:式中,R为烷基、芳基,R'为烷基、芳基、氢、碳官能基及聚醚链等;X为烷基、芳基、链烯基、氢、羟基、烷氧基、乙酰氧基、氯v、碳官能基及聚醚链等;n,m=0、1、2、3… 最常用的硅油,有机基团全部为甲基,称甲基硅油。有机基团也可以采用其它有机基团代替部分甲基基团,以改进硅油的某种性能和适用各种不同的用途。常见的其它基团有氢、乙基、苯基、氯苯基、三氟丙基等。近年来,有机改性硅油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具有特种性能的有机改性硅油。

硅油按化学结构来分有甲基硅油、乙基硅油、苯基硅油、甲基含氢硅油、甲基苯基硅油、甲基氯苯基硅油、甲基乙氧基硅油、甲基三氟丙基硅油、甲基乙烯基硅油、甲基羟基硅油、乙基含氢硅油、羟基含氢硅油、含氰硅油等;从用途来分,则有阻尼硅油、扩散泵硅油、液压油、绝缘油、热传递油、刹车油等。 CAS号:63148-62-9[1] 物理性质 熔点:-50℃ 沸点:101 °C(lit.) 折射率:1.403-1.406 闪光点:300℃ 密度:0.963 水溶性:PRACTICALLY INSOLUBLE 膨胀系数(25-100℃) :9.45*10-3 硅油 硅油一般是无色(或淡黄色)、无味、无毒(近年来调查发现,此物质对人体有害)、不易挥发的液体。硅油不溶于水、甲醇、二醇和-乙氧基乙醇,可与苯、二甲醚、甲基乙基酮、四氯化碳或煤油互溶,稍溶于丙酮、二恶烷、乙醇和丁醇。它具有很小的蒸汽压、较高的闪点和燃点、较低的凝固点。随着链段数n的不同,分子量增大,粘度也增高,固此硅油可有各种不同的粘度,从0.65厘沲直到上百万厘沲。如果要制得低粘度的硅油,可用酸性白土作为催化剂,并在180℃温度下进行调聚,或用硫酸作为催化剂,在低温度下进行调聚,生产高粘度硅油或粘稠物可用碱性催化剂。 硅油具有卓越的耐热性、电绝缘性、耐候性、疏水性、生理惰性和较小的表面张力,此外还具有低的粘温系数、较高的抗压缩性)有的品种还具有耐辐射的性能。 2 硅油的应用领域 硅油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不仅作为航空、尖端技术、军事技术部门 的特种材料使用,而且也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其应用范围已扩大到:建筑、电子电气、纺织、汽车、机械、皮革造 纸、化工轻工、金属和油漆、医药医疗等等。 硅油及其衍生物的主要应用为:脱膜剂、减震油、介电油、液压油、热传递油、扩散泵油、

氨基和聚醚共改性硅油的制备与应用性能

第37卷第10期2009年10月化 工 新 型 材 料N EW CH EMICAL MA TERIAL S Vol 137No 110 ?101? 基金项目:陕西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ZX07212) 作者简介:黄良仙(1963-),女,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轻化工助剂的研究工作。 氨基和聚醚共改性硅油的制备与应用性能 黄良仙 杜经武 杨军胜 李俊国 李 歌 安秋凤 (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西安710021) 摘 要 在异丙醇存在下,将氨基硅油和带环氧基的聚醚通过开环反应,制得了氨基和聚醚共改性硅油(A EMPS )。用IR 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对A EMPS 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较佳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6h ,氨 基硅油和环氧基聚醚的质量比为2∶1,溶剂用量60%(相对于氨基硅油和环氧基聚醚的总质量),且当氨基硅油的氨值为 016mmol/g 、黏度约960mPa ?s 时,经其整理的白棉布的弯曲刚度经向181mN 、纬向132mN ,白度8115°、亲水性3″54。 而通用型氨基硅乳整理的白棉布则分别为:168mN 、125mN 、8111°、>300″,空白布样的则分别为:258mN 、157mN 、8218°、 1″15。 关键词 聚硅氧烷,氨基硅油,聚醚硅油,双官能基改性硅油,整理剂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mino polyether co 2modif ied silicones Huang Liangxian Du Jingwu Yang J unsheng Li J unguo Li Ge An Qiufeng (College of Chemist 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Xi ’an 710021) Abstract in the presence of isopropyl alcohol ,amino polyether co 2modified silicones (A EMPS )was obtained by ring 2opening reaction of epoxy group polyether with amino silicone (A PS ).Its chemical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IR.The application properties of A EMPS were also studi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ptimum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that reaction temperature 70℃,reaction time 6h ,the mass ratio of A PS to epoxy group polyether 2∶1,solvent dos 2age 60%(relative to amino silicone and epoxy group polyether total mass f raction ).When the amino value and viscosity of A PS were 016mmol/g and 960mPa ?s ,respectively ,the warp and woof bending rigidity ,the whiteness and hydrophilic property of the treated cotton fabric by A EMPS were 181mN and 132mN ,8115°and 3″54,respectively.The performance targets of the treated cotton fabric by currency amino silicone emulsion were 168mN and 125mN ,8111°and exceeding 300″,respectively.The performance targets of the treated cotton fabric by blank were 258mN and 157mN ,8218°and 1″15,re 2spectively. K ey w ords polysiloxane ,amino silicone ,polyether silicone ,double f unctional group modified silicone ,finishing a 2 gent 众所周知,氨基硅油整理后的织物柔软性优异,滑爽感好,但吸湿性差,易泛黄[1]。而聚醚硅油整理后的织物吸水性良好,抗静电性优异,克服了织物穿着时易带静电、吸尘、闷热的缺点,但柔软性和滑感较差[2]。为改善各自的不足,取长补短,研发既有良好柔软性,又具有亲水性的多功能柔软剂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然而,若将两者机械地复配,又存在复配助剂整理效果难以持久的问题[2]。所以,开发双官能基共改性硅油就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324]。 Czech A 等[526]在氯铂酸催化下,用含氢硅油和烯丙基缩 水甘油醚、烯丙基聚醚经硅氢加成先制得聚醚环氧硅油,再用有机胺(如乙二胺、二乙醇胺等)进行胺解开环反应获得。此法反应条件苛刻,且用到昂贵的催化剂。俞丽珍等[728]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 4)为原料,含聚醚的硅氧烷和含氨基的硅氧  烷为改性剂,烷基苯磺酸作催化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乳化剂,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得。此法所得乳液稳定性较差,存在贮 存飘油问题。O ′lenickJ R 等[4]用聚醚硅油和(甲基)丙烯腈在催化剂作用下经亲核加成反应先制得含氰基的聚醚硅油,再用H 2还原制得氨基聚醚硅油。此法操作难度较大。Lauten 2 schlager H J 等[9]在碱催化下,用羟基硅油、氨乙基氨丙基甲 基二甲氧基硅烷(KH 2602)和聚乙二醇在适当温度下经聚合、 缩合反应制得氨基聚醚硅油。此法反应温度太高(200℃ )。本方法采用氨基硅油同带环氧基的聚醚进行开环反应,成功地合成了侧链携带有氨烃基与聚醚基的共改性硅油 (A EMPS )。本法操作条件温和,原料易得,克服了上述方法的不足。并用红外光谱对A EMPS 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其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

几种方法合成氨基聚醚嵌段硅油

几种方法合成氨基聚醚嵌段硅油 袁金亮 傅向东 ( 广州道明化学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65) 摘要:分析了氨基聚醚嵌段硅油的结构及性能,并以主结构导出四种具体合成方案,合成出氨基聚醚嵌段硅油进行应用对比,提出了相关合成方案改进和设想。 关键词: 合成;嵌段硅油;硅氧烷;聚醚胺;三元共聚 1 前言 目前,以各种氨基改性硅油乳液为主的柔软剂被广泛用于棉、丝、羊毛及涤纶等纺织品的后整理加工,整理的织物具有柔软、滑爽、美观、耐洗和穿着舒适的性能。该类产品已被人们所接受。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经其整理的织物呈疏水性,穿着时感觉闷热且难以洗涤;用它整理的浅色及白色织物,在经过高温焙烘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变现象,很多氨基改性有机硅乳液的稳定性很差,常在储运和应用过程中出现“破乳漂油”现象;在浸轧使用过程中有粘辊现象产生。 为了克服传统氨基硅油上述缺点,人们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改进,有侧链聚醚改性,也有环氧改性或羧基改性,改性后的硅油稳定性提高,但手感偏差。20世纪90年代后期,原威科公司A.M.Czech 等人从分子设计的角度提出在硅氧烷骨架中进行氨基与聚醚基线性嵌段共聚,合成新的线性氨基聚醚基嵌段共聚物,由于氨基的锚固作用,使得整个聚硅氧烷能牢固的结合在织物表面,保持了聚硅氧烷原有的柔软平滑性,亲水性的聚醚链段则以倒状的形式存在于纤维表面,水分子在纤维表面不受阻碍的传递,形成柔软与亲水的兼容,这是有机硅柔软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线性氨基聚醚嵌段硅油的主要结构为: 主链上有硅氧烷链、聚醚链和仲氨基,端基一般是伯氨基。从结构推演,需要做几个反应合成:一是硅氧烷链增链,二是碳链与硅氧烷链缩合,三是氨基与聚醚链增链,鉴于此,衍生出各种合成方法,目标就是合成出稳定性高、性能优良的氨基聚醚嵌段硅油。 2 几种方法合成嵌段聚醚硅油 2.1 端含氢双封头法 此法是先将端含氢双封头与D4或DMC 开环聚合成端含氢硅油,然后端含氢硅油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在铂金属催化下,进行硅氧烷端氢键与碳双键加成反应,然后,将加成物在 SiO CH 3 CH 3Si R n CH 3 CH 3 CH 2CH 2CH 2OCH 2 CH OH CH 2NH O O CH 3 O NH 2 x y z CH 3 CH 3 CH 2CH 2CH 2OCH 2 CH OH CH 2NH O O CH 3 O NH x y z CH 3 CH 3 SiO CH 3CH 3 m

柔软剂的使用方法介绍

柔软整理剂 1. 柔软剂定义: 柔软剂是一种能吸附于纤维表面并使纤维表面平滑、改善手感或触感的物质。柔软剂除能使织物柔软外、往往 还兼有 抗静电、防再污染、提高平滑性、撕破强力和提高缝制性等效果。 2. 柔软剂的要求: ① 具有优良的柔软性、平滑性、蓬松性。 ② 对纤维或织物的白度或染色牢度影响小。 ③ 在各种柔软加工条件下(浸渍、浸轧、温度、 PH 变化等),工作液要有相当的稳定性。 ④ 柔软整理后的纤维或织物不宜受热变色,在贮藏中不应产生色泽、气味、手感的变化。 ⑤ 柔软剂若是乳液,其乳液稳定性要好不破乳。 ⑥ 人体皮肤接触后无不良影响,符合环保要求。 ⑦ 按不同的处理要求:能具有适当的吸水性、拒水性、防静电性等性能。 3. 柔软剂的分类: 3.1按化学成分分类: 3.1.1. 非硅柔软剂:长链脂肪族类:如软片、软油精等。为脂肪酰胺类、特殊的脂肪酸酯、特殊烷基胺基甜菜 碱类、 高级脂肪酰胺类季胺化合物。 3.1.2. 含硅柔软剂:环氧和聚醚改性硅油、氨基改性硅油等如表。 3.1.3天然油脂和石蜡: 3.2按应用性能分类: 1. 亲水型:聚醚氨基改性硅油等亲水硅油。 2. 拒水型:氨基改性硅油。 3. 平滑型: 4. 柔软型: 5. 蓬松型: 6. 复配型:软片(软油)与硅油按一定的比例配制的柔软剂,达到特殊要求。 软片+软油精+硅油 非活性、活性和改性型几 4.2有机硅柔软剂是一类应用最广泛的性能好、效果最突出的纺织品柔软剂,可分为 类。 非活性有机硅柔软剂:主要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属第一 代产品他自身不能交联不和纤维发生反应、因此不耐 洗,且手感弹性均不理想,甲基硅油的氧原子向着纤维表面定向,甲基则在纤维外侧定向排 列甲基能自由饶者硅原子旋转,以产生较好的平滑感。 活性有机硅柔软剂:主要为羟基硅油或含氢硅氧烷属第二带产品他能和纤维发生交联反应,在纤维表面形成 溥膜增加弹性,具有一定的耐洗涤效果,但存在易飘油,不耐剪切,手感有油腻状等缺点。 改性型有机硅柔软剂:是新一代(第三代)有机硅柔软剂,包括氨基改性硅油、环氧和聚醚改性硅油等,其 中以氨基改性有机硅柔软剂最多, 他可以改善硅氧烷在纤维上的定向排列增加对纤维的亲和 力,大大改善织物的柔软性,手感具有丰满、蓬松、柔软、滑糯的综合效果。但也存在不足 之处,亲水性下降,抗污性不够, 我公司开发的多为氨基改性硅油、 黄变氨基硅油,超柔软氨基硅油、 5.柔软剂也可按如方法下分类 : 4.2.1. 4.2.2. 4.2.3. 高温易黄变,回修重染时剥除硅油困难,改色也困难。 聚醚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类的柔软剂,亲水性氨基硅油,低 超平滑氨基硅油,是我司主推的产品。 长链脂肪族 天然油脂及石蜡 高分子聚合物 5.1.有 非活 阳离子 阴离子 非离子 两性型 聚乙烯乳液类 有机硅类 机硅柔软剂分类: 生有机硅:(第一代有机硅)聚二甲基硅氧烷,国内称甲基硅油。 . 含氢有机硅油, 活性有机硅(第二代有机硅) 具反应性基团的有机硅(第三代有机硅) 羟基硅油(第二代有机硅) 环氧和聚醚改性硅油 丿 氨基改性硅油 0.15um 以下的微乳有机硅为稳定的分散状态,耐热稳定性、抗剪切稳定性、储存稳 微小的粒径,表面积大提高与纤维接触几率, 表面吸附量增大均匀性提高, 氨基有机硅微乳:粒径在 定性、渗透性极大提高,; 能渗透到纤维微结构中,用量可以减少' 1/2~1/3,克服飘油的缺点。 .2.各类有机硅柔软剂的特点:

硅油及改性硅油.docx

硅油及改性硅油 硅油( silicone )又称为硅酮,学名聚硅氧烷,是指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它的一系列衍生物。它属于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类无油腻感的合成油和蜡。在化妆品中,作为一种优质油性原料得到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1950 年,美国道康宁( DowCorning )公司首先将它应用于化妆品,制造出硅酮擦手霜。由于这种产品具有良好的护肤、润肤效果,引起了化妆品同行的极大兴趣。 70 年代后,硅油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硅油经过进一步反应,其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部分甲基被碳官能基、特殊有机基或聚醚链段取代,可以制得各类改性硅油。改性硅油 既保留了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耐高低温性、憎水性及生理惰性,又赋予其新的特性,如与有机聚合物的相容性、水和醇的溶解性、易乳化性、润滑性、柔软性、吸附性及更优异的表面活性。 现在,硅油几乎可以应用到各类化妆品中,含硅油的化妆品具有 以下几方面特性: (一)润滑性能好,涂敷皮肤后能形成一层均匀防水透气保护膜, 但又没有任何粘性和油腻的感觉,光泽性好; (二)抗紫外线辐射的性能好。它在紫外线下不会发生氧化变质 从而引起皮肤刺激作用; (三)抗静电性好。实验表明,擦过含硅油的护肤霜的皮肤静电 全部消除,并有明显的除尘效果; (四)透气性好,即使在皮肤上形成硅油膜也不影响汗液的排出。

同时,它对香精具有缓释定香作用,因而保香期较长; (五)稳定性好,化学上表现惰性,对化妆品其它组分,特别是 活性成分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匹配性好; (六)无毒、无臭、无味,对皮肤不会引起刺激和过敏。 根据硅油的结构及它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硅油可分为以下几类:(一)聚二甲基硅氧烷(Dimethicone ) (二)环甲基硅氧烷( Cyclomethicone )或挥发性硅油( D m)(三)聚醚硅氧烷共聚物(Dimethicone Copolyol )或水溶性硅油(四)氨基硅油 (五)聚甲基苯基硅氧烷(Phenyldimethicone ) (六)乳化硅油 (七)硅蜡 (八)硅脂和硅膏 (九)长链烷基硅油 表 1 是各种聚硅氧烷在化妆品中的特征及应用。 表 1聚硅氧烷在化妆品中的特征及应用 聚硅氧烷特征用途 聚二甲基硅氧烷梳理性好洗发、护发、二合一 香波 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相容性好润肤霜、口红 环二甲基硅氧烷挥发性好止汗剂、爽身水 聚醚硅氧烷共聚物自乳化性、亲水性香波、护发素 一、聚二甲基硅氧烷 聚二甲基硅氧烷是硅油中产量最大和应用最广的一个品种,其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