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反思:

八年级的物理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doc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课程标准检测( 60 分) 一.精心选一选( 3 分× 10=30 分) 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或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A.日食、月食的形成B.观看皮影戏 C.打雷时会听到雷声不断轰鸣D.针孔照相机应用的是小孔成像原理 2.下列关于光的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B .光也象声音一样, 传播需要介质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 .打雷时 , 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是因为光的传播比声音的传播快得多 3.当太阳、水星、地球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 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太阳上有一个小黑斑在缓慢移动, 这种现象称为“水星凌日”, 是难得的天文奇观。下列关于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小黑斑是水星在太阳上形成的影子B.小黑斑是由于水星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一部分光而形成的 C.小黑斑是水星在太阳上形成的像D.小黑斑是太阳在地球上的像 4.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A.立竿见影B.一叶障目 C .鱼翔浅底D.三点对一线 5.如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入射角是0°时 , 反射角也是0° B .入射角增加15°时 , 反射角也增加15° C.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 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D .入射光线与反射面垂直时, 反射角为90° 6.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够发射出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把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的红外线接收窗 , 分别按不同的键, 就能控制电视机进行选台、调节音量、改变色彩浓淡等等.但有时把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对面、侧面的墙壁和天花板等, 也能控制电视机, 这是利用了光的()A.直线传播现象B.反射现象C.折射现象D.色散现象 7.下列各成语中, 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镜花水月B.坐井观天C.海市蜃楼D.立竿见影 8.若要使眼睛看到一个物体, 则() A.这个物体一定是光源B.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必须进入眼睛 C.物体和眼睛必须在一条直线上D.眼睛发光 9.关于光的反射定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影银幕上发生的反射是镜面反射B.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某同学身上艳丽的衣服是由于衣服

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与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知道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学会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计算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析处理数据、推理演绎、归纳总结的科学学习方法【道德情感目标】 1、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过程 2、通过理解并运用概念,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严谨务实、循序渐进、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培养科学归纳的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运用事物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其简单计算 【难点】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讨论法、归纳法、总结法 〖引入〗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1mol任何粒子的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目都相同,1mol粒子的质量往往不同。那么1mol物质的体积是否相同呢?下面通过计算来证明。 〖投影〗

温度0°C、压强101 kPa 〖活动〗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组计算,然后进行归纳处理。 〖小结〗数据处理的方法:先将数据有序排列,再将数据进行对比异同,观察规律。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从中提炼并总结出决定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微观因素及主要因素。 (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模型或形象的比喻进行引导) 〖结论〗在温度和压强一定时,物质的体积主要由物质所含粒子的数目、粒子的大小和粒子之间的距离决定。当粒子数相同,粒子间距离很小时,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大小;粒子间距离很大时,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粒子之间的距离。 〖小结〗物质在固态或液态时,粒子间的平均距离比气态小得多,决定固体、液体的体积的主要因素是粒子的大小,由于粒子的大小是不同的,所以,1mol 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物质的体积是不相同的。而气体物质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故气体物质的体积主要决定于粒子间的距离。决定粒子间距离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压强(有何影响?),不同气体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分子之间的距离可以看作是相同的,所以,粒子数相同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有着近似相同的体积。反之,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应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这就是著名的阿伏加德罗定律。

八年级物理第二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单位第二单元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随之。 2、声音生源发出发出后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声波 3、声音发出后要借助于介质传播他可以是固体液态也可以是气体 4、月球上的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而真空不能传声 5、声音传播的快慢叫声速它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温度 有关当空气温度为15℃时声速为340m\s 6、要想听到回声原声和回声的间隔时间至少为0.1s 7、百米赛跑时若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时才开始计时将运动员的成绩记少了大约0,29s 运动员的成绩提高了 8、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9、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和频率频数有关频率越高原因掉越高 10、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符号Hz 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为20Hz 到20000Hz 11、将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与20000Hz 的声波叫超声波 12、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它和振幅及距离发生点远近有关 1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蝙蝠定位的方法叫回声定位 14、人们依据回声定位发明了声呐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 15、B超机的工作原理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而超声清洗超声碎石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6、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运动发出的声音叫噪音 17、从环保角度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学习的声音及对人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却属于噪音 18、声音的等级用分贝表示,符号为dB 不影响听力,不能超过90dB 不影响工作,不超过70dB 不影响休息,不超过50dB 19、听到声音的三个条件:1 声源振动发生 2 介质传声 3 人耳接声 20、减弱噪音的三个途径:1 在声源处减弱 2 再传不过程中减弱3 人耳处减弱

2013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课下30分钟演练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⑤B.②③⑤ C.②④⑤D.①②④ 解析:漏斗可用于过滤,分离固、液混合物;蒸馏烧瓶可用于蒸馏或分馏,分离液、液混合物;分液漏斗用于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物。 答案:B 2.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可行的是() A.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蒸馏方法分离 B.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 C.互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 D.可溶于水的固体与难溶于水的固体形成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解析:萃取是指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C 错误。 答案:C 3.[双选题]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液泡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解析: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然后用余热蒸干,A错误;萃取剂的选择只要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与被提取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即可,与密度无关,D错误。 答案:AD 4.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

D.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 解析:因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所以萃取后分层时上层为水层,下层为四氯化碳层,分液时,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下口流出,水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答案:D 5.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 解析:汽油和氯化钠溶液不相溶,汽油的密度比水的小,所以在上层,可通过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乙醇和水的沸点不同,可通过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碘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大,可用有机溶剂把它从其水溶液中萃取出来。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6.(7分)人们可根据物质的性质,采取适当的方法将混合物中各物质分离开来: (1)不溶性固体与水的混合物,如泥沙与水,可用________方法分离; (2)可溶性固体与水的混合物,如水和食盐,可用________方法分离; (3)两种可溶性固体,若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如氯化钠和硝酸钾,可通过________方法将其分离; (4)两种互相溶解但沸点不同的液体,如水与乙醇,可用________方法分离; (5)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汽油与水,可通过________方法分离。 解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并结合分离方法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答案:(1)过滤(2)蒸发(3)结晶(4)蒸馏(5)分液 7.(9分)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 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两处明显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 (3)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__________,其作用是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 解析:对于蒸馏的实验装置,最重要的问题有:①仪器的连接顺序,②温度计的位置,③冷却水的流向(进出口),④防暴沸的措施。

(新)高一物理第二单元测试卷

高一年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雨滴从高空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C.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 2.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1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物体在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C.物体在4s末返回出发点 D.物体在6s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1m 3.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下落过程中,物体每秒速度增加9.8m/s B.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 C.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D.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t/s -

4.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的旁边观测,第一车厢通过他历时2s,整列车厢通过他历时6s,则这列火车的车厢有() A.3节B.6节C.9节D.12节5. 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1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刹车, 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10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A.50m B.56.25m C.75m D.150m 6.关于重力加速度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B.在地球上不同地方,g的大小不同,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 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 D.重力加速度g是矢量,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计算中通常g取9.8m/s2。 7.几个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都经过t秒,则() A.初速度最大的物体,位移最大 B.末速度最大的物体,位移最大 C.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位移最大 D.加速度最大的物体,位移最大 8.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大小变为10m/s.在这段时间内物体的()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人教版)第二单元相互作用训练卷 B卷 word版含解析答案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物理(B)卷 第二单元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有一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 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注满为止,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B .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断增大 C .水平力F 必须逐渐增大 D .容器受到的合力逐渐增大 2.小陈同学用食指和中指夹住笔,此时,笔以倾斜状态平衡,如图为剖面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指对笔的作用力方向垂直于笔,斜向左上方 B .食指对笔的压力等于中指对笔的支持力 C .手对笔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D .中指对笔的作用力可能为0 3.如图所示,山坡上两相邻高压线塔A 、B 之间架有匀质粗导线,平衡时导线呈弧形下垂,最低点在C 处,已知弧BC 的长度是AC 的3倍,右塔A 处导线切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60°,则左塔B 处导线切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为( ) A .30° B .45° C .60° D .75° 4.如图,光滑球A 与粗糙半球B 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C 上,C 放在水平地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若A 与B 的半径相等,A 的质量为2m ,B 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 ) A .C 对A 的支持力大小为3mg B . C 对B 的摩擦力大小为12mg C .B 对A 的支持力大小为23 3mg D .地面对C 的摩擦力大小为 36 mg 5.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两个小球A 、B 穿在固定且足够长的粗糙水平细杆上,A 、B 与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3 2 。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光滑轻质滑轮与A 、B 连接,用外力F 拉动滑轮,使A 、B 沿杆一起匀速移动,轻绳两端分别与杆的夹角α=30°、β=60°,则m A ∶m B 等于( ) A .2∶ 3 B .1∶2 3 C .33∶5 D .33∶2 6.将一个半球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半球的中央有一光滑小孔,上端有一光滑的小滑轮,柔软光滑的轻绳绕过滑轮,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 1、m 2的物体(两物体均可看成质点,m 2悬于空中)时,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已知此时m 1与半球的球心O 的连线与水平线成37°角(sin 37°=0.6,cos 37°=0.8),m 1与半球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5,并假设m 1所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在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的前提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 1 2 m m 不同时,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也不同 B .半球体对m 1的支持力随m 2的变化而变化 C .随着m 2质量的逐渐增大,m 1所受半球体的摩擦力一定逐渐增大 D .当54<12 m m ≤2时,半球体对m 1的摩擦力的方向垂直于图中的虚线向上 此 卷只 装 订 不密 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二课时教案.doc

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文实验(一)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和进化》的第一章遗传因子发现中的第一节内容的第二课时,由“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两部分内容构成。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达到阐明分离定律,最终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教学目标。教材用科学方法教育统领了教学全过程,学生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体验孟德尔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对分离定律的理解。(3)假说—演绎法。 四、学情分析:这部分的教学对学生的生物素养要求教高,学生在学习“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对于孟德尔提出的四点假说的理解和领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分析杂交实验的过程中尝试自己提出几点假说,并通过亲自动手做“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假说。在演绎推理假说的正确性过程中,教师也不能主观臆断的直接告诉学生孟德尔的测交实验,而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课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验的方案,让学生分析讨论确定检验假说的合适的实验方案,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测交的目的,最终能够灵活运用。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资料查阅小组提出问题,让他们的查阅有针对性;指导和协助问卷调查小组的问卷设计、收集和数据的统计和处理;与本地区的农业科学研究单位联系,获得杂交水稻F1花粉,组织“水稻”实验小组做上述实验观察,并拍摄实验小组观察水稻F1花粉的主要步骤和结果. 2作本节内容的教学课件。 3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材料用具:两个质地、颜色和大小相同的布袋;黑白两色材质和大小 均相同的围棋籽各20颗;数据统计记录表格。总共12 份。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初中物理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s=aT2{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 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4)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tg=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tg=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5)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r/T 2.角速度=/t=2/T=2f 3.向心加速度a=V2/r=2r=(2/T)2r 4.向心力F心=mV2/r=m2r=mr(2/T)2=m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2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6)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GM/r3)1/2;T=2(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第一章第二节

第二节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启动过程离心泵的启动过程?? 离心泵的扬程如何定量计算离心泵的扬程如何定量计算??扬程取决于什么因素扬程取决于什么因素?? 分析过程分析过程--理想理想((无粘性无粘性))和叶片无限多和叶片无限多((运动均匀运动均匀))-理想和叶片有限多理想和叶片有限多--实际流体和叶片有限多 叶片形式对泵性能有何影响叶片形式对泵性能有何影响??

以上就是离心泵的原理,只不过大部分离心泵的轴水平放置轴水平放置,,一般离心泵转速为一般离心泵转速为970rpm 970rpm 970rpm、、1450rpm 1450rpm、、2950rpm 2950rpm,,转速较高转速较高,,离心力大大超过重力,上述原理及计算公式可用及计算公式可用。。 离心力为离心力为::0.10.1××(2(2××3.143.14××1450/60)2=2303重力为重力为::9.81

离心泵启动前泵内灌满液体的过程称为灌泵。驱动机驱动机((原动机原动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叶片带动液体旋转液体旋转,,产生离心力产生离心力,,液体获得能量液体获得能量((压力能压力能、、速度能增加度能增加))输送液体输送液体。。 叶轮入口形成低压叶轮入口形成低压,,靠吸入液体与泵之间压差靠吸入液体与泵之间压差,,不断吸入液体不断吸入液体,,连续工作连续工作。。

基本假设: 通过叶轮的液体为理想液体,即液体在叶轮内流动时无能量损失; 叶轮由无限多叶轮由无限多、、无限薄的叶片组成无限薄的叶片组成。。这样保证液体在叶片中间流动轴对称:每个液体质点在流道内相对运动轨迹与叶片曲线形状一致形状一致。。在同一半径上液体质点的相对速度大小相同在同一半径上液体质点的相对速度大小相同,,液流角相等角相等;; 液体在叶轮中的流动为稳定流动稳定流动。。一、液体在叶轮中的流动 基本假设的主要内容基本假设的主要内容::叶片无限多叶片无限多、、无限薄无限薄;; 理想流体理想流体;;稳定流动稳定流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原子结构》教案

教案 课题:第一节原子结构(2)授课班级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 与 技能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2、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 4、知道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 5、初步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吸收或发射光谱,了解其简单应用 过程 与 方法 复习和沿伸、动画构造原理认识核外电子排布,亲自动手书写,体会原理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充分认识原子构造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 的兴趣。 重点电子排布式、能量最低原理、基态、激发态、光谱难点电子排布式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三、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绝大多数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的能级顺序都遵循下列顺序: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 2、能级交错现象(从第3电子层开始):是指电子层数较大的某些轨道的能量反低于电子层数较小的某些轨道能量的现象。 电子先填最外层的ns,后填次外层的(n-1)d,甚至填入倒数第三层的(n-2)f的规律叫做“能级交错” 3.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遵循构造原理排布时,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即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能级里,然后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里。 4、对于同一电子亚层(能级)(等价轨道),当电子排布为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时,原子是比较稳定的。 5、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可简化为:[稀有气体元素符号]+外围电子(价电子、最外层电子) 四、基态与激发态、光谱 1、基态—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第二单元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第二单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面的括号里) 1、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6 d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 m/s C.课桌的高度约为80 cm 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 min 2、一短跑运动员在5s 内跑完了50m ,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 ,羚羊奔 跑的速度是20m/s ,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 D.运动员、羚羊、汽车 3、如图所示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 ) 甲 乙 丙 丁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4、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面颊,感到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 究( ) A.声音传播的条件 B. 声音产生的原因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5、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6、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7、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 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D.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减弱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D.拉二胡时不断地用手指控制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调 9、下列现象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医生通过“B 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 D.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10、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 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A.2∶9 B. 2∶1 C. 9∶2 D. 1∶2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分,有选错的不得分) 1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冰箱中取出的啤酒表面变湿了,是熔化现象 B.衣橱中的樟脑丸变小了,是汽化现象 C.公路上的沥青高温下变软了,是熔化现象 D.阳台上的湿衣服变干了,是液化现象 2 4 6 4 6

八年级物理第二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第二单元知 识点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八年级物理单位第二单元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随之。 2、2、声音生源发出发出后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声波 3、3、声音发出后要借助于介质传播他可以是固体液态也可以是气体 4、4、月球上的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而真空不能传声 5、5、声音传播的快慢叫声速它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温度 6、有关当空气温度为15℃时声速为 340m\s 7、6、要想听到回声原声和回声的间隔时间至少为 8、7、百米赛跑时若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时才开始计时将运动员的成绩记少了大约0,29s 9、运动员的成绩提高了 10、8、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11、9、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和频率频数有关频率越高原因掉越高 12、10、物体在 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符号 Hz 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为 20Hz 到 20000Hz 13、11、将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与20000Hz 的声波叫超声波 14、12、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它和振幅及距离发生点远近有关 15、1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蝙蝠定位的方法叫回声定位 16、14、人们依据回声定位发明了声呐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 17、15、B超机的工作原理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而超声清洗超声碎石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8、16、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运动发出的声音叫噪音

17、从环保角度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学习的声音及对人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却属于噪音 18、声音的等级用分贝表示,符号为 dB 不影响听力,不能超过 90dB 不影响工作,不超过 70dB 不影响休息,不超过 50dB 19、听到声音的三个条件:1 声源振动发生 2 介质传声 3 人耳接声 20、减弱噪音的三个途径:1 在声源处减弱 2 再传不过程中减弱 3 人耳处减弱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精华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研究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运动学中最典型的也是最简单的理想化的运动形式,学习本章的有关知识对于运动学将会有更深入地了解,难点在于速度、时间以及位移这三者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要熟练掌握有关的知识,灵活的加以运用。最后,本章末讲学习一种最具有代表性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形式:自由落体运动。 考试的要求: Ⅰ、对所学知识要知道其含义,并能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并直接运用,相当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认识”。 Ⅱ、能够理解所学知识的确切含义以及和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解释,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加以运用,相当于课程标准的“理解”,“应用”。 要求Ⅱ: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速度的关系,v-t图的物理意义以及图像上的有关信息。

新知归纳: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基本公式:(速度时间关系)(位移时间关系) ●两个重要推论:(位移速度关系) (平均速度位移关系)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导出规律: ●任意两个边疆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s)是一恒量,即

●在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 ●在某段位移中点位置的速度和这段位移的始、末瞬时速度的关系为 三、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以下推论也成立 (1) 设T为单位时间,则有 ●瞬时速度与运动时间成正比, ●位移与运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比 (2)设S为单位位移,则有 ●瞬时速度与位移的平方根成正比, ●运动时间与位移的平方根成正比, ●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需的时间之比。 四、自由落体运动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自由落体加速度(重力加速度) ●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用g表示。 ●一般的计算中,可以取g=9.8m/s2或g=10m/s2 ●公式:

八年级物理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图2 图3 第二章 声现象 检测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 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X| k | B| 1 . c|O |m B.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2.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玻璃罩中,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减小直到消失;再让 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声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说明( ) A.空气不能传声 B.液体不能传声 C.真空不能传声 D.固体不能传 3. (2015·湖北宜昌中考) 如图1所示,同学们自制了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 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图1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X k B 1 . c o m - 4. (2014·广州中考)甲声音波形如图2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 波器,乙声音波形是图3中 的哪一幅( ) 5. (2014·江苏淮安中考)如图4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 ) 图4

,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6. (2015·广州中考) 如图5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录 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录到的有高、低音,录到的只有低音。 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 ) 图5 A.频率较低的 B.音调较高的新课标第一网 C.能量较小的 D.响度较小的 ; 7. 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中的圜丘坛最上层中央的圆石上面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8. 新年联欢会,一位同学手持一面小鼓,置于点燃的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焰,敲响小鼓, 周围同学看到烛焰随着鼓声舞动。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烛焰舞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鼓面振动产生的是超声波 D.周围同学听到的鼓声是由空气传来的 9. 人们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下列事实中, 应用了次声波的有() A.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 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D.用仪器监听海啸 10. (2015·山东威海中考) 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 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 A.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 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D.晚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选错的得零分。 1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新课标第一网 ~ A.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植物细胞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植物细胞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如图是豆目的部分分类图解.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类植物是() A.绿豆和菜豆 B.绿豆和紫檀 C.合欢和紫檀 D.合欢和菜豆 2. 甲图和乙图显示植物的两种生殖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生殖方式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遗传性状 B.乙图所示生殖方式和克隆羊多莉出生都是有性生殖 C.乙图③和④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珠 D.甲图①和②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是繁殖成功的关键 3. 把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分离开来||,将单个细胞放在配制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获得完整的植株。这个植株的特点是( ) A.所有细胞形态、结构都很相似 B.与自然繁殖生长的植株基本相同 C.整个植株都由韧皮部细胞组成 D.细胞的染色体都不一样 生物名称生殖或发育方式营养来源 A 鳄鱼有性生殖(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营养来自卵黄 B 熊猫有性生殖(胎生)胎儿营养来自母体 C 变形虫无性生殖(出芽生殖)新个体营养来自外界环境 D 黄豆有性生殖(种子生殖)萌发时营养来自胚乳 A.A B.B C.C D.D 5. 下列生物的繁殖方式与获得克隆羊多莉的方式本质相同的是() A.遗落在土壤中的花生种子发育成幼苗 B.试管婴儿 C.用毛桃嫁接水蜜桃来改良品种 D.鸡蛋在适宜的条件下孵育出小鸡 6. 下列有关动、植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受精的鸟卵中能够发育成胚胎的是胚盘 B.植物的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都属于无性生殖 C.克隆羊多莉是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获得的 D.马铃薯的块茎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7.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很多生活常识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下列 第1页/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一章 第一节第二课时

年级八科目地理任课教师谭小刚授课时间9月9[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eb16289242.html,] 第二课 时 课题[来 源:https://www.doczj.com/doc/eb16289242.html,] 第一章第一节疆域授课类型新授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二第一章第一节,,主要学习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要让学生明白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以及行政中心。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收看天气预报,学生对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相关知识后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课内容并不陌生. 三、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通过我国位置优越、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 本节教学重点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难点 难点(要掌握其地理位置是难点)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和课后活动。 编号:

五、教学过程 设计【新课讲授】 既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还要辨认34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在教学上是个难点,其难不在“深”而在于“多”。因此,老师必须合理安排,多花心思,采用一些方法教学生巧记、妙记,记得有趣、记得牢固。下面是我的一些方法: 首先我是利用一幅巨大的木制的中国政区挂图(虽然有些古老,但很好用,很直观),按照课本P8活动题中按方位将我国分作7个区域来讲34个省级行政区位置的。每讲到一个区域,都会同时辅以许多记忆方法多方面加深印象。 ⑴首先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用简单的图形帮助记忆,如东北3省呈一斜线排列(东北—西南走向);黄河中下游4省2市,分别以太行山和黄河为特征对称分布;长江中下游6省1市以长江为特征南北大致对称排列;南部沿海以临海为特征呈一线东西排列;西南3省三角排列等等。 ⑵根据形状单个记忆:如黑龙江省似昂首的天鹅;内蒙古自治区像展翅的雄鹰;山东省像跪着的骆驼(或乌龟);陕西省像一个跪着的兵马俑;山西省像一片树叶,或不太规则的平行四边形;江西省近似倒三角;广东省有向南伸出的长鼻子,似大象在喝水;台湾省像香蕉;海南省像菠萝;云南省状似开屏的孔雀;青海省像奔跑的兔子,青海湖是它的眼睛;甘肃省形状很特别,中部狭长,两头大,有学生说像米老鼠,等等。亦可根据自己意愿想象。 ⑶根据已知的相关重要地理事物记忆(山脉、河流、湖泊、半岛、北回归线等):山西与陕西之间以黄河巨大的“几”字右边竖部分为界;黄河从山东注入渤海,长江从上海注入东海,珠江从广东注入南海;洞庭湖以南、以北分别是湖北、湖南;太行山以东、以西分别为山东、山西;辽宁、山东、广东都有向海洋凸出的大半岛;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区;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单元检测作业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单元检测作业题 《欧姆定律》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这个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填在答卷上指定的位 置.每小题2分,计40分.) 1.鸟的两脚站在一条高压输电线上,输电线上的电流高达100A以上,鸟却不会触电致死,是因为A.鸟的脚是绝缘体B. 鸟的两脚一定是踩在高压输电线的零线上 C. 鸟的脚是干燥的D.鸟的两脚间电压太低,通过鸟体的电流很小 2.对于电灯泡电阻的影响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丝粗、灯丝长的电阻大B.灯丝细、灯丝长的电阻大 C.灯丝粗、灯丝短的电阻大D.灯丝细、灯丝短的电阻大 3.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把台灯插头插入插座时,电灯突然全部熄灭,说明 A.电路原来是断路B.插座处短路 C.台灯灯丝断了D.台灯接线处短路 4.教室里装有多盏电灯,每多开一盏灯,则教室内电路的 A.总电阻增大B.总电压增大 C.总电流增大D.总电压.总电流都不变 5.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A.改变电路中的电流B.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C.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D.保护电路 6.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R=U/I,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B.较长的铁丝比较短的铜丝电阻大 C.一切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升高D.并联的电阻越多,则总电阻越小 7.某同学使用手电筒时发现小灯泡不亮,在进行检修前,他对造成该现象的直接原因进行了以下几种判断,其中不可能的是 A.灯丝断了B.开关处出现短路 C.灯泡接触不良D.电源电压过低 8.把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R1和R2串联,则总电阻 A.介于两个电阻之间B.比任何一个电阻都要小 C.比任何一个电阻都要大D.可能等于其中的一个电阻 9.根据欧姆定律 I=U/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B.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C. 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D.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这段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八()班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1、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响声越大 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D.安装“噪音监测仪”可以根治噪音污染 2、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3. 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不能发声 B.声音是一种波 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5、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A.音色好坏B.音调高低C.乐音三要素D.响度大小 6.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凡说:“是刘欢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 7、晚上当你在家复习功课,准备期中考试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A.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 B.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 C.紧闭室内的门窗 D.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 8.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