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府审计职能定位和作用

政府审计职能定位和作用

政府审计职能定位和作用
政府审计职能定位和作用

对政府审计职能和作用的再认识

内容摘要:研究审计职能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整了解审计应有本领,更好挖掘审计功能,充分发挥审计作用。本文以现有较为坚实的审计基础理论为逻辑起点,按?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因——受托责任观?、?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主客体关系?、?审计职能?的内在逻辑关系,根据不同的审计主体、客体,以及对客体作用的时间不同、范围不同、层面不同,认为政府审计职能除监督、鉴证、评价外,还有控制、监测、测评、甄别等职能,并据此归纳了审计作用的几个主要方面。

关键词:审计职能作用再认识

一、重新认识政府审计职能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审计职能就像人的功能一样,都是由其基本属性决定的。但某些功能不是一开始就被人们所知,而是在人们认识世界的开放过程中,不断为人们所认识。如人的免疫功能就是人们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被认识、被发现的。

现有审计理论研究结果认为,审计职能是由审计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并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审计目标的拓展,不断为人们所认识、运用。到目前一般将其归纳为审计监督、审计评价、审计鉴证三大职能。其中审计监督是审计产生时

就固有的,是审计最核心、最基本的功能。

这三大职能相对于整个审计体系中的国家(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来说,由于审计需求、审计目标不同,职能的体现也各有侧重。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相比,政府审计由于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其职能不仅侧重于审计监督,审计评价和审计鉴证也同样被经常运用于国家审计的审计实践中,社会审计更多的侧重于鉴证,内部审计则侧重于评价。

能说这三大职能就是审计职能的全部吗?笔者认为不能,?审计职能是审计本身固有的、体现审计本质属性的内在功能。它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审计干部审计知识读本》第25页)要完整理解其真实涵义,应把握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审计职能取决于审计主体的独立性,也就是主体的独立性,它决定其作用结果的客观性;二是主体?用功?(审计职能履行活动)的经济性和客体被审内容的经济性,也就是只对客体与经济相关的活动进行审计;三是审计职能取决于审计执行主体的专业性,也就是审计职能只有专门机构和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才能履行;四是审计职能的存在不在于人们有否认识,而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审计职能的完整涵义应该是:由具有独立性地位的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按照授权关系或委托关系,依据法律规定和委托要求,对?财政财务收支?及与其有关的

经济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运用多种审计技术方法,经过一系列法定的审计程序,作出审计结论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这些由本质属性决定的内在功能,有的已被人们认识、运用于实践,并被总结发现,形成较为清晰的职能概念;有的还未被人们所认识,但已被用于审计实践;有的既未认识,也未实践,有待进一步总结发现。因此,我们认为,审计职能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只守住已经总结发现的。只要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对促进审计事业发展、能较大发挥审计作用的,就要不断去总结、探索。

纵观我国和西方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审计职能是逐步为人们不断认识,并运用的。各国建立审计制度之初,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通过建立独立性和权威性程度不一的审计机构,对掌管国家财物和赋税的官吏进行考核,显然是看到由拥有一定程度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进行的审计具有审计监督的内在功能。18世纪西方产业革命的兴起,到19世纪后期,占据统治地位的统治集团为了维护其阶级——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于是产生了近代独立审计活动,这一过程使审计的鉴证和评价职能得到初步的认识和运用。20世纪30年代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不断加强,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向现代审计发展,在相继出现的绩

效审计、三E审计、五E审计中,审计评价职能被发挥到相当高度。

当今中国,经济持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社会民主政治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面临的各种压力和矛盾也越来越大。资源利用率低下、环境破坏严重,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都构成了威胁;财政资金配臵不合理、使用效果不高、损失浪费严重等问题,通过一系列财政管理体制和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取得一定成绩,但还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节约型社会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一系列奋斗目标,并根据这些新的发展战略一一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诸如财政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等多方位的改革正在深入扎实开展、推进;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和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导致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相互渗透、关联,相互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复杂,十分敏感,有时还十分迅猛;这些都对审计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要求,根据已有的、比较清晰的审计动因、审计主客体及关系、审计职能等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审计外部形势和环境以及社会各界对审计的要求,审计应该对审计职能这一基础理论问题重新思考。

二、政府审计职能再探

《审计理论研究》(李金华主编中国审计出版社)一书

通过比较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国家的不同类型审计进行分析,导出?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因——受托责任观?理论,并以此为逻辑起点,经过演绎推理,导出?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主客体关系?等理论。然后,根据审计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条件、作用过程、作用结果及运用,导出?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将审计职能归结为监督和证明?(《审计理论研究》李金华主编中国审计出版社第70页)的结论。尽管这一结论只把?审计职能归结为监督和证明?,但不能认为就是这么简单的两点。一是文中只是为证明审计动因、审计主客体及关系、审计职能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而作出这么比较简约的抽象的表述;二是文中是以一个微观的审计行为为假设条件进行推论的,而不能代表既可以是微观审计行为,也可能是中观或宏观审计行为的政府审计的全部审计行为。为此,本文以上述已有的审计理论为基础,结合本地和全国各地的审计实践,从微观、中观、宏观等不同的视野,对政府审计职能进行初步探讨。

记得有一位领导参加我局年度审计工作会议说:?审计不仅是‘照妖镜’,还是‘显微镜’、‘望远镜’;不仅是‘经济卫士’,还是‘经济医生’;不仅是‘看门狗’,还是‘牧羊狗’。?这句话实际上生动地折射了审计职能不仅仅包括监督、评价和鉴证三大职能,还包括其它一些审计职能。

审计成果转化和运用工作各级审计机关已经开展多年,就能十分明显说明审计职能并未只是监督、评价和鉴证三项的,它绝不仅仅是运用审计监督、评价和鉴证三项职能开展的,而是运用了其他由审计所独有的、由其自身的本质属性决定的职能体现出来的。那么,除审计监督、评价和鉴证三项职能之外,还有那些审计职能?审计监督、评价和鉴证三项职能与这些职能又是如何区别的?审计监督、评价和鉴证三项职能与这些职能的关系又是怎样?我们认为,可以先从以下几方面考察:

首先,审计动因的多重性决定了审计职能的多重性。《审计理论研究》一书在导出?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因——受托责任观?理论的过程中,分析比较了国家职能观、民主政治观、权力制衡观、财政监督观、宏观控制观、查账观、两权分离观、资金市场观、管理者观、组织控制观等15个不同的审计动因观点。确实这些观点作为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因,是有失偏颇和不合理。但从探讨审计职能的角度分析,它们都反映了审计需求与由审计本质属性决定的职能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同时也都是则重于某一个功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可见,审计动因具有多重性。同时,这些观点的逻辑起点是从审计本质属性决定的功能提出的,因此,我们认为,审计动因的多重性决定了审计职能的多重性。

第二,审计人(审计执行主体)的异层性决定了审计客

体(或者说作用范围)的不同。根据我国现有政府审计体制现状,国家审计署、省市审计机关、县级审计机关分别隶属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如果就同一项审计项目看,各级审计机关的作用范围显然不同。但是,如果将其审计结果逐级汇总上报反映,最终审计的作用范围将是全国范围。这时,审计职能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并在各层面上分别具有微观、中观、宏观的特征。

第三,审计授权和委托者(审计发动主体)的审计需求在我国政体下具有同一性,并在层次和水平上不断地变化和提高。1994年《审计法》将《宪法》关于审计监督的规定具体化,对审计监督的原则、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机关的职责和权限、审计程序、法律责任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其立法宗旨就是?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2006年2月,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保障?社会?健康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审计的需求代表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具有同一性。同时,又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层次和水平上不断地变化和提高。

应该说,上述观念具有其客观性,以及建立在其基础上的审计职能也是客观的,但还需要审计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现、认识。为此,经过初步思考和探索,审计职能除监督、评价、鉴证三大职能外,还具有如下职能:

㈠控制职能

首先,控制职能符合审计职能的基本特征,它由具有独立地位和专业技能的审计执行主体对某些经济社会的经济现象和问题进行事前作为,其作用结果的客观性和公信力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控制职能在现行的审计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履行。监督、评价、鉴证三大职能往往是在对某种经济行为的事后采取审计措施体现出来的,但控制职能尚未单独明晰出来。譬如说,各级审计机关实施的?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中对预算编制的审计,如果说是监督、评价,或者说是鉴证职能的体现,似乎还不够确切,其实质应该看成是对各级政府财政行为的一种事前控制。

又如,2007年6月4日《中国审计报》报道福建成立高速公路跟踪审计办公室,通过?深入工地、现场办公,掌握工程建设动态变化的?活?资料?,实行跟踪审计,把审计关口前移,发挥防患、预警作用。尽管它是现场监督为特征,但它更多的是?控制?,把问题消灭在源头和萌芽状态,是对某种经济行为的事中控制。

第三,控制职能在今后将会得到深度运用。?十六大?报告指出:?建立结构合理、配臵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发挥司法机

关和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我看,从国家管理的全过程看,审计是?权力运行机制?中控制环节,这一要求并不是党和国家强加给审计部门的,而是审计本身就具有?控制职能?,只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自动?启用?罢了。

我们把审计的控制职能单独列出,不仅在于它具有审计的本质属性,并认为它已为人们所运用,还在于它是对客体行为发生作用的?将来时?和?现在进行时?,有一种与已认识审计职能明显不同的区别。同时,与已认识审计职能之间,一方面是尽管作用时间前移,但目标、方法基本相同;另一方面尽管目标、方法基本相同,但作用的结果或效果则不一样。

㈡审计监测

审计监测与控制职能一样,不仅是由审计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也已为人们所运用。如,某市审计局根据《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监控、监测指标》(中国人民银行银发[1996]第450号)规定,对几家城市商业银行近几年来的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发现这些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资本充足率、逾期贷款比率、最大10家客户贷款总额与资本净额比例、贷款存款比率、固定资产比率、盈余公积占实收资本比率和中长期贷款比率等指标远超出了国家规定指标(《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存在问题及其审计方法》中国财政经济出

版社《政府审计制度研究与新审计法实务全书》第942页于勤勇)。进而,从审计角度的得出了管理状况堪忧的结论,并在对金融现状作出一定测定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再看,经济社会在这方面对审计的需求。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沈联涛在厦门调研时,就当前银行业经营和监管的热点和方向,提出银行业风险防范要做到?5个关注?:一要关注市场风险;二要关注宏观经济对中小银行的影响;三要关注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与做实利润、承担风险的关系;四要关注流动性剩余中企业的房地产升值与银行不良贷款消化的关系;五要关注与中国人民银行共享企业融资信息,特别是大型企业的融资信息(新华社北京2007年6月5日电赵晓辉、刘诗平)。由此可见,经济社会对审计需求的迫切——?当前银行业经营和监管的热点和方向?是那样突出,可以看出作为行业内部审计的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是那样?关注?,关注的内容都是与人们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宏观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用关于金融问题的中观、宏观问题的作为实证例子,不是只有金融问题才用到审计监测职能,与其类似的还有CPI、资本过剩性、环境影响等宏观问题,对审计监测职能的需求更为迫切。作为政府审计,在这些方面更能显现其监测职能作用。

政府审计监测职能的确认不仅是由审计的本质属性决定

的,还与审计主体(包括发动主体和执行主体)特征相关,它所面对的客体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相比,具有明显的广泛性、综合性。其广泛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审计的对象,即审计客体实体,包括了国务院各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其他与财政资金收支有关的部门和单位,以及法规规定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有关人员;二是政府审计的客体内容包括了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生产、流动、分配、交换等各个环节。其综合性表现为政府审计可以将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生产、流动、分配、交换等各个环节显示出来的经济现象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各个不同经济范围内的经济质态作出测定。

审计监测职能与把审计的控制职能单独列出一样,是因它具有审计的本质属性。但与已认识的其它审计职能相比,它虽然也是履行于客体经济活动的事后,但更多的是对具有广泛性的政府审计对象(客体实体)和具有综合性的中观、宏观经济客体内容作出的专业判断。

㈢审计测评

这里所说的审计测评职能不仅包括?审计人员通过调查某一个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设臵和运行情况,并进行相关测试,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作出评价,以决定是否依赖内部控制,并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范围、时间和重点地活动?(《审计技术方法》董大胜主编第38

页),还包括各级审计机关通过对某一类经济现象的政策、法律、法规的设臵、执行及执行结果进行汇总、分析、评估,将设臵与结果、执行与结果结合起来,运用某种模型或测试方法,从一定范围上对某个系统、某个部门在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情况作出中观或宏观的评估。尽管它可能是审计的?一家之言?,但它毕竟是由具有独立地位的、能作出相对客观的评估结果的审计结论。回顾在财政金融审计工作十几年的实践,无论是国家审计统一部署的审计项目,还是由地方审计机构安排的审计项目,哪一个项目的审计方案不体现这样的职能。如九十年代初、中期,各地财政审计项目发现大量财政性资金游离于政府财政管理范围之外等问题,通过客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客体运行环境的因果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和意见,促进了?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将政府财政性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财政制度一一出台,不断优化、不断完善。这些审计项目对国家的财政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以及政策、管理机制和法律的完善无一不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当然,审计不能?夸功?、?邀功?,它毕竟是在相对良好的外部环境下做出的,如果没有党的一步一趋完善的经济政策和政治方针,没有在党的指引下的社会进步的环境,可想其作用发挥是有限的。

这一职能与审计监测基本相似,但它们作用的客体不同,

审计监测只作用于客体本身,审计测评则在作用于客体的同时,还作用于对客体结果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和环境。

㈣审计甄别

应该说,经济责任审计也是一个审计职能先被人们运用,还未为人们所认识的范例。从1998年山东菏泽试行开始,经胡锦涛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到1999年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初步建立,再到2006年写入《审计法》,至今已将原来的乡科级扩大到更高层面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不仅要区分领导干部的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还要区分其领导责任和分管责任。这一审计,尽管它要建立在财政财务收支的监督基础上,还要运用评价职能对其作出评价,但更多是其以较为独立的、超脱的地位对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作出甄别。

其实,审计理论界在讨论审计产生与发展动因理论时,维护王权观、权力制衡观、客观限制观,以及组织控制观等观点,就有一项在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作用的过程中,与上述讨论的审计控制、审计监测、审计测评等审计职能作用于的客体不同的审计职能存在。

《审计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对本地区、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

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根据审计客体理论,?审计客体包括接受审计主体审计的实体和内容?(《审计理论研究》李金华主编中国审计出版社第59页),经济责任审计与其它审计的客体显然不同。经济责任审计的客体实体不仅包括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还包括与该单位、该部门或该地区经济目标有关的经济责任承担者,简而称之审计客体实体的?双重性?;而且,经济责任审计的客体内容则分两个层面,一是?本地区、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二是对本地区、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简而称之审计客体内容的?两层性?。也就是说,要在对该地区、该部门或者该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审计的基础上,以其为前提,明确负责人应负经济责任。

恰恰就是第二层面的?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自动?启用?了审计的甄别职能,因为其它审计职能不能作用于?责任?。审计甄别一要明确负责人在哪些方面要负责,二要明确该地区、该部门或者该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哪些与该负责人有关,三要明确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结果是否与负责人有关联,是直接关系,还是间接关系。这些无一不需审计的?审察区分?,审计甄别不仅要审清经济活动的情况,更要区分经济活动结

果与各相关人的责任关系,其重点在于区别责任,并将这些责任分别落实到各个责任者,还要分清这些责任与责任者的关联程度。另外,?甄别?之词用于自然人更为适合,其含义既有?审查鉴定优劣、真伪?之能,又有?考核鉴定能力、品质?之意。

因此我们认为,审计甄别与其它审计职能的主要区别在于审计客体实体的?双重性?和审计客体内容的?两层性?带来的审计客体变化,从而促使审计职能的伸展。

上述审计职能是在履行最基本的审计监督职能基础上,根据审计客体的不同,以及对客体作用的时间不同、范围不同、层面不同,围绕审计需求,相互结合、相互协调、统一发挥作用的,在发挥其功能作用过程时,它们常常又与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要根据审计主体作用的审计客体范围,明确审计目标,结合运用各种审计职能,充分发挥审计客观可能的各种积极作用。

三、充分发挥审计客观可能的积极作用

我们研究审计职能,目的两层,一层是进一步认识审计职能的本质,弄清其理论基础;一层在全面认识审计职能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尽其所能发挥应有作用。然而,对于占绝大多数的审计实践工作者来说,后者更为重要。通俗地说,就是完整了解审计应具备的本领,才能更好地挖掘审计功能,充分发挥审计作用。同时,还要明确审计作用是履行审

计职能过程中产生的客观效果。?委托人?只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情况,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中,依据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任务中所具备的能力,委托审计事项,实现审计目标。而不能超超出职能所容许的范围,否则主观意图在没有客观可能的基础上,是不能发挥审计应有作用的。

目前,审计界对审计作用的总结和归纳比较纷繁。我想应当先明确四个基点,然后再作归纳。四个基点是:第一,根据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因是?受托责任观?,作为审计执行主体的审计人,在执行审计发动主体的审计任务过程中,及之后履行审计职能所产生的各种效应,均应看成是审计作用所在。第二,审计作用是履行审计职能中或之后的客观效果,不能脱离审计本身的客观功能任意拔高。第三,根据上述审计主客体及关系与审计职能的内在联系,按照审计发动主体的审计需求和审计客体实体和内容的不同,认清审计应有职能,照此才能充分认识和发挥审计作用。第四,政府审计中的审计执行主体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不同,审计客体的实体和内容也不同,审计作用具有明显的广泛性、综合性。

为了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我们还应把握某项审计作用发挥时在整个审计运作过程中所处的位臵,和某项审计作用表现程度。按其整个审计运作过程中所处的位臵不同,将

审计运作过程分为前过程、主过程、后过程。前过程主要是指开展各项审计工作之前有目的、有谋划的一系列的机制设臵,包括各项审计监督制度(如《宪法》中设臵的审计监督制度)的建立,以及审计规划和计划的制定;主过程主要是指完成某项审计项目的全部阶段;后过程主要是指各项审计项目完成后,将审计成果充分挖掘的后续处理过程。按其表现程度不同,将其分为直接作用、间接作用。这样,才能客观地、能动地、有意识在整个审计运作过程中履行客观存在的各项审计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

据此,我们认为审计应充分发挥如下作用:

㈠保障和维护作用。根据审计基本监督职能和上述第一基点,审计发动主体向审计执行主体下达审计任务时,目的就是确认受托人的责任履行情况。审计执行主体执行任务时,通过财政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审计,揭示差错和弊端、损失浪费,揭露弄虚作假、贪污舞弊,从而保证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维护财经纪律和规章制度,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从审计工作全过程看,保障和维护作用的实现,来自于审计工作的主过程。从审计作用的表现看,保障和维护作用是审计工作的直接作用,其作用表现最直接、最明显。

㈡震慑和惩治作用。根据审计基本监督职能和上述第一和第四基点,由国家和各级政府建立的政府审计监督制度,

通过规定审计职责和权利,必将对受托人履行各项经济责任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尽管其作用体现在前过程,是间接作用,但效应是显而易见的。而惩治作用则作用于后过程,对财政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的审查,透过其中不正常现象,发现利用职权徇私舞弊、化公为私、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利用财政资金谋取私利,侵吞国家资财等问题,通过移送纪检、监察、检察等机构,依法追究其相应责任。惩治作用与震慑作用相比,惩治作用体现在后过程,也是间接作用,须经其他相关机构才能发挥。多少年来大量案件的查处,都可证明审计在方面的巨大作用。

㈢参谋和咨询作用。根据上述第二基点,审计执行主体通过履行审计监测和审计测评职能,对大量在审计实践取得的事实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对某些经济现象作出较为准确的审计判断,以资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履行政府职能的不时之需。它与前两个作用相比,它所运用的审计职能不同,作用于多个审计项目总结之后,体现于审计的后过程。其作用在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更为重要。它一般表现为间接作用,可以为审计发动主体所用,也可为非审计发动主体所用。

㈣促进和推动作用。它也是审计执行主体通过履行审计监测和审计测评职能,对大量在审计实践取得的事实进行分析,也是体现于审计的后过程。它既包括在某个具体的审计

项目中对具体的审计客体提出的建议,也包括各个不同层面的审计执行主体对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在某些制度、体制、政策方面的建言。与参谋和咨询作用相比,也是体现于审计的后过程,但它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它也是一种间接作用,一般为为审计发动主体所用。它作用于影响审计客体内容的政策、法规、制度和体制,而不直接作用于审计客体实体和内容。

㈤控制和制约作用。一般来说,审计不具有对经济活动的直接的管理和控制职能,这里提出的控制和制约作用,主要是指审计执行主体利用其专司综合性经济监督的优势,通过综合运用各项审计职能,对微观审计客体表现出的各种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处理,追踪和反映各项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贯彻执行及效应,再由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进一步采取新措施,或出台新政策,实行更加有效控制。就是我们在讨论审计控制职能时,提到的各级审计机关在?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中对预算编制的审计,这种控制也需要各级政府根据审计执行主体对预算编制的审计结果作出。因此,控制和制约作用仍然是一种间接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⒈《审计干部审计知识读本》李金华主编中国审计出版社

⒉《审计理论研究》李金华主编中国审计出版社

⒊《审计技术方法》董大胜主编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⒋《审计研究》 2002年第5期至2006年第6期

⒌《政府审计制度研究与新审计法实务全书》姜原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如何组建内部审计部门

[内部审计之我见-系列之二]如何组建内部审计部门 朋友王君,原在一家具有证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合伙人,在我国引入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 )考试的第一年 年他参加并通过了考试,后经一家私营企业 公司高薪聘请到该企业做内部审计工作。王君到公司后通过审计手段,发现公司管理控制中的很多漏洞和低效率现象,并提出很多管理建议,还建议公司建立信息申报系统,为管理决策及时提供有用的信息。开始在经理办公会上只要老板出席都会表扬王君,但是不到半年老板的态度变了,同事们也私下议论着王君虽然水平很高,就是只讲大道理不务实,听到议论,王君找同事谈话,同事说: 审计应该查贪污舞弊,你整天讲理论框框,应该务实点。 王君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找总经理交流,总经理也说 今后要多查查有没有作弊现象。 想找老板谈话,可是老板向有意避开他,怎么也见不着老板的面,王君想老板的想法估计也是如此,看来他们是不了解内部审计是做什么的,想来这段时间努力工作,也得不达到领导认可,感慨道 道不同不足为谋 ,最后一气之下离开了这个单位。 在内审业界,像这样的内部审计失败例子还很多,总结失败的原因,有的是委托双方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一致,有的是内部审计报告关系不合理,还有的是委托方缺乏对内部审计的明确授权。造成内审工作成绩不被认可,或是高水平内审人员无法施展自身的神通,总结这些情况的原因,都以审计部当初的组建有关。那么,为了避免审计失败应该如何组建内部审计机构呢? 笔者认为,要想避免审计失败,在组建审计部们时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深入了解设立审计部门的目的,进行审计职能定位。

上面例子中王君工作业绩而未被 公司认可的主要原因是,他没有深入了解 公司设立审计部门的真正目的,也没能正确进行内部审计的定位。王君为公司做了很多增值性业务,在价值上远远超过差错防弊,但是因为 公司对内部审计认识的局限性,认为审计就应该查处舞弊,认为改变控制和流程的业务是讲大道理,甚至是不务正业。如果王君在做审计工作之前能深入了解该单位设立内部审计的真正目的,进行审计职能定位,岂不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第二、确定内部审计报告关系及其在组织中的位置。 审计部门在组织中处于何种位置,直接影响能否有效开展审计工作,内部审计部门因领导关系不同大致分三类:( )受本单位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副总裁领导;( )受本单位总经理或总裁领导;( )受董事会领导。从审计的独立性、有效性来讲,领导层次愈高,独立性愈强,发挥的作用也越大。如果受财务总监领导,则对财务方面的评价将受到影响;如果受总经理领导,对总经理是否执行董事会决议情况将不能得到客观反馈。 在组建审计部门时,一定要明确审计部在组织中的具体位置和报告关系,它直接决定内部审计工作能否有效开展,理想的内部审计部门应直接受董事会的领导。为了保障少数股东的权益,应对董事会下属的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因审计部是公司的一个部门,行政上应接受总经理的管理。 第三、确立与最高管理者的沟通渠道。 有很多最高管理者(企业老板),本身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内审人员很少有机会能见到最高管理者,这样就会使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这一报告方式变得名存实亡,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知识竞赛试题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1.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开始施行的时间是:* A. 2018年1月12日 B. 2018年3月1日 C. 2018年5月1日 D. 2018年5月12日 2.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是:* A. 监督和评价 B. 监督、评价和建议 C. 监督和建议 D. 评价和建议 3.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内部审计的目的是:* A. 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 B. 保障全体职工利益 C. 为社会审计组织提供服务 D. 保护内部审计部门的利益 4.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本规定和内部审计职业规范,忠于职守,做到:* A. 独立客观公开保密 B. 独立客观廉洁胜任 C. 独立客观公正保密 D. 诚信客观胜任保密 5.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内设机构的直接领导,应当是:* A. 总经理 B. 党组织、主要负责人 C. 财务总监 D. 监事会 6. 下列关于国有企业建立总审计师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国有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配备总审计师。 B. 国有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总审计师制度。 C. 国有企业总审计师直接领导内部审计工作。 D. 国有企业总审计师协助党组织、总经理或纪检负责人管理内部审计工作。 7. 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除涉密事项外,内部审计机构可以根据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下面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内部审计机构所在单位应当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 B.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 C. 提供审计服务的机构应当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 D. 被审计单位应当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 8. 首次明确规定“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其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的是:* A.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B. 2003年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内部审计的职责与作用

内部审计的职责与作用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内部审计的职责与作用 内部审计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的使用了资源,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随着企业经营风险和竞争不断加大,内部审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内部审计的作用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已从查错防弊发展成为企业价值的保值、增值服务。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赋予内部审计的新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运作,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目标。由于内部审计人员熟悉企业经营环境并了解企业经济活动及其过程,因此有效的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强有力的监督功能,检查企业对下属各部门的管理控制效果,验证各下属部门经营层和财务负责人是否有效履行受托的经济责任职能,评价下属各部门经营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及运行是否良好。有效的内部审计可以大大增强企业对各下属单位的约束力,保证企业整体利益的实现,可以通过事前预测把关、阶段监督检查、事后审计查处为企业高层管理者提供必要的决策信息。 具体来讲,内部审计对有损企业利益的事情具有制约作用。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及其经营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对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按照审计工作规范,揭示企业的违法乱纪行为,维护企业的经济秩序;企业内部经营活动涉及各方面和各部门,采购、销售、工程项目、投融资等经济业务都需要有效的控制制度来协调。内部审计作为企业控制系统中的一

审计基础与实务考试真题版

08-09年《审计基础与实务》 2008年山东专升本《审计基础与实务》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审计主体是指:() A、被审计单位 B、专门的审计机构和人员 C、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经济活动 D、行政管理部门 2、审计证据具有两个特点:一是适当性,二是() A、可靠性 B、充分性 C、相关性 D、经济性 3、下列哪一项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 A、保管物资并负责记账 B、审批并执行经济业务 C、会计和出纳由一人兼职 C、凭证正副联一次复写填制 4、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场所、实务和有关业务进行实地查看的方法被称为() A、查询法 B、观察法 C、检查法 D、核对法

5、专门规范社会审计的法律是 A、《宪法》 B、《审计法》 C、《注册会计师法》 D、《公司法》 6、影响审计检查风险的关键因素是 A、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B、审计环境 C、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 D、审计人员 7、下列审计证据中哪一项审计证据最为可靠() A、销货发票 B、支票存根 C、领料单 D、应收账款的回函 8、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业务时,需要与被审计单位签订() A、审计通知书 B、审计业务约定书 C、审计计划 D、管理建议书 9、审计中获取的证据和资料一般要归入下列哪一项保存() A、审计报告 B、审计工作底稿 C、审计处理决定书 D、管理建议书 10、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及其会计资料所进行的审计是() A、经济效益审计 B、财政财务审计 C、财经法纪审计 D、经济责任审计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审计证据种类中属于基本证据的是() A、实物证据 B、书面证据 C、口头证据 D、环境证据 2、社会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一般原则有() A、独立原则 B、客观原则 C、公正原则 D、透明原则 3、社会审计的法定审计业务有() A、审查企业的会计报告 B、验证企业资本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 [<<][>>] 摘要:内部审计已成为发达国家上市公司建立健全的治理结构的基石之一,这充分说明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本文通过对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所处的不同地位,结合我国企业实际,分析了内部审计在我国企业中的现状,认为内部审计未来将在我国的公司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审计公司治理结构地位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将内部审计推向前沿 公司治理结构通常指的是法人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会,董事会聘任管理层,监事会监督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制衡机制的组成。一些学者在论述公司治理结构时,也讲到两权分离、三足鼎立的制衡格局。如吴敬琏在1994年提出的观点认为,所谓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者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用、奖惩及解雇权;高级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组成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执行机构,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经营企业。在这样的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及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董事会与高层执行官之间存在着性质不同的关系,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就要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力、责任和利益,从而形成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在这个公司治理结构中,把制衡机制简单地归结为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之间的关系,根本没有将审计作为制衡的重要因素。 随着美国安然、世通、施乐等粉饰业绩案件,日本雪印食品公司的舞弊案件及中国上市公司中名目繁多的关联方交易、“掏空”等案件的相继曝光,围绕着“公司的社会责任”、“企业信用”以及“董事会的战略参与”等问题,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公司治理问题的反思。安然事件后,管理层财务造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著名的信贷评级机构魏斯公司2002年上半年对美国七千家上市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多达三分之一的美国上市公司可能有篡改其盈利报告之嫌。美国《首席财务官》(《CFO》)杂志于2002年8月1日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发现过去5年中,美国大公司中17%的CFO们受到来自上司的压力,被迫出具虚假财务报告,18%的财务经理在编制预计账目时,

论市场经济下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毕业论文 论市场经济下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系部名称: 会计系 专业: 会计与审计 年级: 2010级 学号: XXXXXXX 论文作者: XX 指导老师:XXXX 2013年06 月

摘要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审计作为市场经济控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有序、健康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也就自然而然的需要一个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审计文化体系。 审计作为市场经济的自我约束机制,已成为现代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市场经济下的审计职能和作用是审计理论和实务须认识正确定位的问题,是审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是部门和单位健全内部控制,严肃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护资产安全完整的重要手段。现阶段我国的审计也经历着蓬勃发展的过程,随着各部门、单位的认识和要求的逐渐提高,关于审计的职能也有多种观点,随之对其在市场经济下的作用也有了多种理解。 关键词:市场经济;审计;职能;作用

目录 摘要..................................................................................I 一、审计的基本职能 (1) (一)经济监督职能是审计的基本职能 (1) (二)经济鉴证职能 (1) (三)经济评价职能 (2) 二、审计的作用 (2) (一)审计的制约性作用 (2) (二)审计的促进性作用 (3) 三、审计监督和经济宏观调控 (4) (一)宏观调控的作用 (4)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审计监督 (4) (三)审计的职能和作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4) (四)审计在协调管理关系中的作用 (4) (五)市场经济下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4) 四、结论 (4) 致谢 (6) 参考文献 (7)

审计基础知识

第一章总论 一、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于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一)审计定义的相关问题 1 审计的主体是审计人,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民间审计组织,统称为专职机构和人员。 只有专职机构和人员所从事的审查活动才称为审计。 2 审计的客体是被审计人,包括各级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 3 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 4 从事审计活动必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包括宪法、审计法、财政法规、经济法规、审计法规及其他有关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 5 审计的总目标是评价受托经济责任。审计的预期目标是审查、确认审计对象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 6 审计的职能对审计客体和审计对象的监督、评价和鉴证。 7 审计的目的是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宏观调控。 8 审计的性质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二)审计的三方关系人 审计关系人是指构成一项审计活动的相互有责任关系的三方面的当事人,即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委托(或授权)人。 况,并提出审计报告或管理建议书。

济责任进行审计。 人去经营管理时,为了维护其利益,就要委托(或授权)审计人对被审计人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加以审计监督。 (三)审计的基本特征 其中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包括机构独立、人员独立、工作独立、经济 独立。 二、审计的对象和目的 (一)审计对象 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基本建设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团体;有国 有资产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全民所有制与其他所有制 联营企业等;在接受委托的条件下,被指定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外资企业等。 审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包括三项: 一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 二是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作为提供财政、财务收支状况及其有关经营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 三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审计的目的 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三)审计的职能 审计的职能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1经济监督是存在于各种审计形式之中的一种固有职能,也是审计 最基本的职能,国家审计的经济监督是对社会再生过程中生产、交 换、分配和消费等宏观和微观经济活动的全面监察与督促。内部审 计的经济监督是对本部门、本单位的会计记录和财务事项进行监 督。民间审计的经济监督是代审计委托者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 实行监督。 2经济评价是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单位的计划、预算、预测、决策、方案是否先进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决策和目

内部审计师定位存在问题及对策.docx

内部审计师定位存在问题及对策引言 在现代企业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内部管理极为关键。内部审计能够对企业的多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督,以内部审计完善内部控制,进而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1内部审计的目标定位 1.1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在现代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顺应外部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还需建立更为完善的现代化管理机制和内部控制机制。内部审计可有效提高企业运营的规范性,最大限度地规避经营风险,增强企业治理的规范性。所以,企业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不断优化内控机制,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而这也是内部审计的核心任务。 1.2推进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 企业分配制度直接关系着员工的个人利益,而且其也体现了社会分配制度的公平性。在内部审计基础上可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以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调节收入差距,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1.3完善企业监督管理 现代企业运营往往是由多个部门、多个环节构成的,企业的权力也层层下放,内部审计在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还同时对掌握权力的部门和人员进行监督,有利于加强企业掌权人员行使权力的规范性,促进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化。

1.4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 企业内部审计目标实际上与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相同,内部审计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内部审计在管理和效益上均可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进而促进企业进行科学决策。 2内部审计机构定位 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主要负责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其主要根据企业经营活动的具体情况,明确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科学编制审计工作规划,同时与企业的监督部门和财务部门形成合力,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全方位监督,有效确保企业经营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同时,内部审计机构还可结合现代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拓展工作范围,在做好经济效益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的基础上,重视对外投资审计,进而促进企业进行科学决策,最大限度地规避投资失误。内部审计与财务管理之间是相互监督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其推进了财务管理制度的优化与完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建立更为科学和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可保证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将其列为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可以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水平,确保内部审计机构的准确定位。 3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 3.1内部控制职能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协助企业或组织完成管理工作,以及实现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最为关键的职能。利用内部审计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且其也成为带动现代化企业建设发展的重要条

浅析内部审计定位及其发展趋势

浅析内部审计定位及其发展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的各个领域也不断与国际接轨,更加趋于规范。但是,相较于国际内部审计协会的定义而言,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水平仍是落后许多。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水平和标准,有必要更深入的去了解分析内部审计的定义标准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此,才能更好地提升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管理工作水平。 一、内部审计的定位分析 ( 一) 初期定位 内部审计的初期定位主要是辅助国家进行审计的监督工作。早期关于内部审计并没有完整的法律配套文件,只出台了简单的标志性文件,但我国中央政府也先后采取了行政手段在国企和事业行政单位中实施内部审计。《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是我国内部审计的法律依据,其本质定位仍是以辅助国家审计监督工作,进行行政管理及其监督职能为主。 ( 二) 定位发展 1、内部审计新定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转折点在于《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颁布。该规定的内容包括: 职责范围划分更加明确,具体到监督和评价本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 目标更加明确,促进和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可见,内部审计在职能和目标方面均发生质的改变。从职能来看,其内部审计不再局限传统的监督

而是转变为监督评价并行的职能,而在目标的定位上更是以企业的自身发展为主。由此可知,彼时的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是服务企业。 2、内部审计协会组织地位的界定。原先的审计工作以上级或国家审计部门为主导,内部审计行业只起到辅助作用。然而,在新的文献颁布之后,内部审计由学会转变为协会。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由民政部批准成立,此后,内部审计协会成为行业内特有的自律组织,负责对企业进行内部审计,而国家审计部门负责对企业内部审计协会的工作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可见,我国的内部审计有了较大的独立性,且不断朝着法制规范化发展,这也不断推进着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国际化发展。 ( 三) 未来定位 1、增加企业价值。从其定义上可明确地看出企业的内部审计主要是以服务企业为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偏差,因此,距离这个目标的实现仍有差距。如今,企业把实现价值最大化作为其发展目标,基于此,企业的内部审计不应仅仅局限于单一检查和监督,而应该积极汲取国外先进的经验,将监督和评估相结合,从真正意义上为企业的发展服务。所以,企业内部审计应该不断改善监督问题,及时纠正内审人员的不良作风和现象。同时,要能够及时的找出企业内部审计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案。如此,才能够使国内的企业内部审计目标定位更好更快实现。 2、引入咨询管理服务。虽然我国内部审计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其职能定位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引入咨询管理服务和监督评价

审计的职能

审计的职能 审计的职能是审计自身所具有的内在功能。审计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 , 它是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研究审计职能的目的 , 是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审计这一客观事物 , 以便于确定审计任务 , 有效地发挥审计的作用和更好地指导审计实践。 我国审计界对审计职能的观点 , 主要有两种 : 一种是 " 单一职能论 ", 另一种是 " 多职能论 " 。持 " 单一职能论 " 者认为 , 无论是国家审计、社会审计 , 还是内部审计, 它们只有一项职能 , 就是经济监督。持 " 多职能论 " 者 , 一般认为审计除审计监督这一基本职能外, 还具有其他 , 如评价、鉴证等职能。我们认为审计具有多种职能。 ( 一 ) 经济监督职能 经济监督是审计的基本职能。无论是传统审计 , 还是现代审计 , 其基本职能都是经济监督。不仅国家审计具有监督职能 , 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都具有监督职能。但必须明确 , 监督不是惟一的职能。还应该明确的是 , 监督是审计的基本职能只是说明各项审计都有监督职能 , 而不意味着其他各项职能实质上都是监督职能。 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 , 主要是指通过审计 , 监察和督促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在规定的范围内、在正常的轨道上进行 ; 监察和督促有关经济责任者忠实地履行经济责任 , 同时借以揭露违法违纪、稽查损失浪费 , 查明错误弊端 , 判断管理缺陷和追究经济责任等。审计工作的核心是通过审核检查 , 查明被审计事项的真相 , 然后对照一定的标准 , 做出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合法、有效的结论。从依法检查、到依法评价、直到依法做出处理决定以及督促决定的执行 , 无不体现了审计的监督职能。 ( 二 ) 经济鉴证职能 审计的经济鉴证职能 , 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及其他经济资料进行检查和验证 , 确定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否真实、公允、合法、合规 , 并出具书面证明 , 以便为审计的授权人或委托人提供确切的信息 , 并取信于社会公众的一种职能。 审计的经济鉴证职能 , 包括鉴定和证明两个方面。例如 , 会计师事务所接受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委托 , 对其投入资本进行验资 ,对其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查 , 或对其合并、解散事项进行审核 , 然后出具验资报告、查账报告和清算报告等 , 均属于审计执行经济鉴证职能。再如 , 国家审计机关对厂长 ( 经理 ) 的离任审计 , 对承包、租赁经营的经济责任审计 , 对国际组织的援助项目和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审计等 , 也都属于经济鉴证的范围。 ( 三 ) 经济评价职能

审计学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完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审计学基础(专科) 一、名词解释: 1.实质上的独立:注册会计师与委托单位之间不存在任何利害关系。 2.审计职业道德:是审计人员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 3.审计证据:是指在审计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所取得的反映被审计事项的各种证明文件和资 料。 4.经济评价职能:通过审核检查,评价被审单位的经营决策、计划和方案等是否先进,内部控制系统 是否健全,是否切实执行,财政财务收支是否按照计划、预算和有关规定执行,各项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有效,经济效益是否较优,会计资料是否真实、正确等。 5.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对被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包括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效益性进行 审查。 6.实物证据:是指通过实际观察或盘点所取得的,用以证实实物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证据。 7.审计准则:是由国家审计部门或会计师职业团体组织制定的,用以规定审计人员应有的素质和专业资 格,规范和指导其执业行为,衡量和评价其工作质量的权威性标准。 8.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的过程中,按照规定的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获取的用以 证明审计事项真相或性质并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一切凭据或证明材料。 9.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包含错报或错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 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10.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将在审计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和收集的用来证明审计事项真实情况 的经济事实和资料,按照一定的格式编制的档案性原始文件。 11.实质性测试:也叫真实性测试,其基本思想就是通过测试来验证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中各项认定是否 公允,同时揭露财务会计报告中存在的重要舞弊行为和工作差错。 12.审计依据:是对所查明的事实与现行的各种规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和评价,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和建 议,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13.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共同签署的,据以确认审计业务委托与受托关系,明确 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同。 14.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15.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财务比率或趋势所作的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 这些重要财务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 16.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 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17.属性抽样:是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方法, 是用于符合性测试方面的统计抽样法。 18.简式审计报告:是指审计人员对应公布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后所编制的简明扼要的审计报告,具有记 载事项为法令或审计准则所规定的特征,一般适用于公布目的。 二、单项选择题: 1. 审计人员不得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其体现了审计的( A ) A. 独立性 B. 权威性 C. 公正性 D. 依法性 2.( A )用来衡量被审计事项是否优劣的准绳。 A. 审计依据 B. 审计证据 C. 审计准则 D. 审计标准 3. 审计的基本职能是( D ) A. 经济公证 B. 经济鉴证 C. 经济评价 D. 经济监督

第二部分:内部审计的职能和内容

(一)监督职能。监督职能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 (二)控制职能。内部审计机构是集团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它独立于其它各部门和其它控制系统,是对其它控制的一种再控制,再此与其它控制形式相比,更具独立性、权威性和全面性。内部审计又是内部控制的特殊构成要素,是对内部控制实施的再控制。 (三)评价职能。通过内部审计可以熟悉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并且由于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子公司,更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子公司的管理情况和运行业绩。 (四)服务职能。内部审计可以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为管理当局的决策、计划、控制提供依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知识结构的日趋合理化,将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8、金勇) 2.内部审计职能。内部审计是监督财务制度及核算是否健全。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效能进行审计,发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促进被审计单位改进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帮助企业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具体来说,现代内部审计具有监督、评价鉴证、管理控制、服务等四项职能。 (1)监督职能。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对一个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内部审计监督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代表企业股东及董事会等决策层对本企业的会计机构及其他职能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看其是否正确执行企业的经营方针政策,是否完成任务,不仅在于查错防弊,重要的是检查评价;二是业务上受当地政府审计厅局的业务领导,代表国家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2)评价鉴证职能。内部审计的评价是内部审计人员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对企业经营活动及其绩效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评价过程就是针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评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问题的所在。评价在内部审核中发挥着核心职能的作用。鉴证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及其经济活动的鉴定和证明,根据相关依据做出结论。 (3)管理控制职能。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审计活动,对企业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等各部门进行彻底的检查、取证、分析和评价,客观公正地做出结论,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助领导进行科学的决策,强化内部控制,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经济效益。 (4)服务职能。企业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有两层含义:一是要为本企业服务,对最高层负责,完成其指派的任务;二是为国家审计机关及企业上级行业主管部门服务,完成他们交办的工作。(10、郑) 内部审计的职能就是对与本单位利益相关的各种活动进行监督,保证其运作的合法性、合规性

对我国目前内部审计定位的思考

对我国目前内部审计定位的思考 【摘要】内部审计是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加强内部管理的自身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管理中处于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针对我国目前内部审计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进行了定位。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独立性;内部审计工作 1 内部审计性质的认定较为模糊 在国内生产和内部审计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内部审计作为公司业务的发展,加强管理和控制生产所需的和基于内部开发。近代以来,随着股份制这种集中和积聚资本的有效形式被广泛采用,跨国公司的不断崛起,不仅使管理层次的分解比以前更加迅速,而且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企业为了开拓和占领市场,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率的提高,我们必须能够推动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审计的公司实现业务目标和加强管理。然而,中国生产的现代内部审计执行的顺序是一个片面强调外向性和内部审计服务模型作为国家审计的基础产品(政府审计存在的扩展)。这种审计模式实际上导致人们以确定内部审计,这是不利于发展的模糊性,甚至阻碍了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当时,很多企业不理

解甚至怨恨,因为在一些内部审计仍难以融入他们的整体管理,内部审计结果难以进行正常的,而且,监督其功能表现的评价,并确保咨询活动,因此并不能完全在其应有的服务作用的发挥。 2 内部审计工作范围过于狭窄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从内部审计的定义不难看出,内部审计,即“监督”和“服务功能”的两个功能。然而,由于内部审计的特殊背景,建立之初是错误地认为,作为国家审计职能的延伸,内部审计工作将集中在财务账目和审计有限的真实性。很长一段时间的内部审计是根据“警察”身份,突出“监管”功能,忽视了“服务”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内部审计服务机构的内部需求。 2.1 企业内部审计服务需求。在SOX法案的影响,应该需要中国内部控制标准实施的内部审计要求,上市公司是比较强的,非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要求相对较弱。此外,内部审计的组织和运作成本是显性的,其收入是隐性的,基于需求,成本和效益的平衡,也削弱了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服务。 2.2 非营利组织内部审计服务需求。非营利组织,实施基金会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是提高基金会社会公信力的重要手段。该制度有助于增强基金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该系统可以帮助弥补该基金的金融监管体制下,政府审

审计的作用

社会作用是: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纷繁浩大的社会工程。审计工作应当按照党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审计的作用主要应当表现在: 一、切实做好财政审计,以促进预算管理进一步规范; 二、把“三农”问题作为审计重点,促进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 三、做好环保审计,促进建立环保长效机制; 四、突出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审计,落实科学发展观; 五、做好社保审计,充分发挥好社会“稳定器”作用; 六、把监督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 七、推进诚信建设。 内部作用: 审计是独立检查会计账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它与会计有本质的区别。会计的职能是核算与监督企业和单位的资金运动,而审计是监督企业和单位的经济活动,其内容不仅包括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工作,而且涉及到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内部审计是由本单位、部门内部专职审计机构和专职审计人员所进行的审计,直接对本单位负责人负责的一种经济管理方式。其内容包括财务收支审计、财经法纪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三部分。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企业更加重视内部经济管理来提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也越来越重要,它是目前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内部审计具有三大作用。 一、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能证实企业财务收支是否真实、合法和完整,保证公司财产安全和合理、有效使用。 企业发展和壮大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制度的不完善,可能会使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出现漏洞。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健康进行和促进资金良性循环,内部审计便是一剂良方。具体来说通过对内部法规控制制度评审可以确认企业收入来源与支出是否合法;对内部工作流程、授权批准、业务记录的检查、评审可以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适用、有效。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对公司各项财产物资实地盘点清查可以保证其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对债权债务及权益进行查证核实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内部审计能促使被审计公司和相关人员遵守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预防经济犯罪的发生和堵塞财务漏洞,确保公司的经营方针、策略、政策以及制度的贯彻执行。通过监督、检查、审核可以掌握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三、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使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和价值最大化,所以企业的营运应做到投入经济性、运转效率性、产出效果性。通过对企业各项计划目标和投资方案的审查和评价就可以判断其投入是否经济、合理和可行;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经营情况进行审查、取证、分析、评价,可以确认其运转的速度率和最终获得的效果。从而查清被审计公司存在的问题,促使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内部审计监督工作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始终。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可以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及经营现状;证实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成果为决策者提供信息决策资料。作为经济管理的一种手段,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是监督管理而不直接行使经济管理权(特殊授权情况除外),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越发达、管理越重要,内部审计的作用就越突出、效果越明显。 二)审计的促进作用 审计通过调查、评价、提出建议等手段,来促进、服务宏观经济调控,促进微观经济管理,以助于国民经济管理水平和绩效的提高。 1.促进经济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财政财务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可以发现影响被审计单位财务成果和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并针对问题的所在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这样就有利于被审计单位改善物质技术条件 和人员管理素质,进一步挖掘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2.促进内控制度建设和完善。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和评价,可以发现制度本身的完善程度、履行情况及责任归属等问题,并向有关方面反馈信息,以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正确的执行。

审计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作业一 一、选择题 1、审计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A、独立性B、合理性 C、权威性D、公正性 E、合法性 2、审计与会计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A、两者起源密切相关B、两者本质完全相同 C、两者彼此渗透、融会D、两者职能基本相同 E、两者目的最终一致 3、审计工作一般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A、报告阶段→实施阶段→准备阶段 B、实施阶段→报告阶段→准备阶段 C、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 D、准备阶段→报告阶段→实施阶段 E、报告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 4、民间审计,也称为() A、国家审计B、部门审计 C、单位审计D、社会审计 5、函询法是通过向有关单位发函了解情况取得证据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的查证。 A、无形资产B、固定资产 C、往来款项D、流动资产 6、按照审计范围分为分类,可分为() A、全部审计B、内部审计 C、专项审计D、局部审计 7、我国审计专业技术职称包括()。 A、高级审计师B、审计师 C、注册会计师D、助理审计师 E、注册审计师 8、收集审计证据的阶段是() A、准备阶段B、实施阶段 C、终结阶段D、后续审计阶段 9、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有() A、审计范围B、审计目的 C、审计计划D、审计事项 10、内部会计控制包括() A、凭证控制B、账簿控制 C、报表控制D、合同控制 二、问答题

1、试述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2、审计的对象是什么?审计的任务包括哪几个方面? 3、审计的技术方法有哪些? 4、审计工作的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5、什么是内部控制制度?什么是金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有哪些作用? 6、说明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浅谈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浅谈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时值今日,仍然有人认为内部审计不能为其所在单位带来多大的效益,对单位的建设与发展起不到多少作用,或者虽然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作用甚微,因而建议削弱内部审计的力量、甚至撤消内部审计。要分析这一问题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审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一、内部审计的特殊地位是由其自身的性质所决定,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受客观存在的制约因素影响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政府的直接推动下,我国内部审计逐步发展起来。起初内部审计作为国家的代言人,以监督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维护财经法纪为目的。而当前受这种观点影响,内部审计地位与政府审计地位之间、内部审计职能与国家派驻企业监事职能之间的界限就有所模糊,致使许多人认为内部审计与内部管理机制无关,把机构的正常运作与内部审计对立起来。这种认识,一方面使企业领导对内审工作不重视,削弱或淡化内审机构;一方面使内部审计人员有“双向服务”思想,工作目标上可操作性不强,影响内审职能的有效发挥。 从内部审计的本身来看,内部审计是建立于各组织内部的审计机构,它从属于本单位的领导,是为本单位服务的。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协助该组织的领导成员有效地履行他们 的职责。这就决定了内部审计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内部审计

独立于单位内部其它各职能管理部门,接受本单位最高领导决策层的直接领导,并独立开展工作,充当参谋和助手,成为一个单位整个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特殊一环,服务于本单位的总体目标。由此可见,内部审计本身的地位是特殊的。 从内部审计所开展的工作来看,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各有侧重、各有其特色和针对性,即便是同一行业、同一单位在不同时期的内审工作其目的、内容、方法、手段也不尽相同。内审活动的广泛性、多样性决定了内审所起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目前,内部审计具有监督和服务两大职能。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不仅仅指对国家政策、法规、制度的遵循情况进行审计,还包括对本单位内部制订的政策、规章、制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的监督、检查、反馈、跟踪等等。而内部审计的服务功能又可具体表现为以下多个方面。其一、参谋与助手的功能:内部审计通过调查、了解、评价、分析、判断,为领导决策层出谋划策,促进管理,提高效益。其二、建设的功能: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参与某些项目、工程等有关规章制度、计划方案的制订,提供相关的审计建议;其三、保护的功能:内部审计通过查错纠弊,为本单位事业的平稳发展保驾护航。其四、调解协调的功能:由于内部审计工作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多个职能部门之间开展工作时,能够起到沟通协调的作用;其五、其它服务

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

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 一、内部审计功能定位的评述 表1列示了国外学者关于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研究的情况。由表1可知,国外学者认为内部审计应当履行监督、评价和咨询的职能,且内部审计实践应密切关注企业的风险,充分利用有利风险或减少不利风险带来的潜在损失,从而实现为组织增值的目的。 我国学术界对内部审计功能定位的认识并不统一。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①一职能论 一职能论者认为: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只具有经济监督一种职能。邓桂兰(1994)认为监督是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审计监督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要服务于企业的各项经济工作,是企业的制约机制。樊其国(1997)认为内部审计监督是企业自我约束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二职能论 二职能论者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和经济评价两种职能。监督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评价是其主要职能。李景双、沈行(1995)认为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企业既要筹集资金,又要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逐步将建立内部审计部门提到了议事日程。这个阶段的内部审计职能就是为决策层服务,进行经济监督。经济监督是内部审计的根本

职能。但是,作者认为在讨论内部审计过程中的“唯监督职能论”的观点是有害的。“唯监督职能论”者摆出的姿态是“钦差大臣”,是监督你来了,这与过去把内部审计人员比作经济警察没有区别。可见,作者不赞同前述的内部审计的“唯监督职能论”,而认为内部审计在履行监督职能的同时还应该履行其他的职能。申香华(2000)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两种职能。经济监督职能是内部审计最基本的职能,经济评价职能是由经济监督派生出来的另一种职能,且经济评价职能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作者同时认为内部审计不具有经济鉴证和管理职能。理由是内部审计从企业主体来讲,并非第三者,它做出的鉴定只能是一种自我鉴定,其客观公正性极其有限。同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内部审计不能承担任何具体的管理职务,只是为管理服务,因而也不具有管理的职能。 ③三职能论 三职能论者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服务三种职能。经济监督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经济评价是经济监督职能的派生职能,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内部审计具有服务职能。孙澄生(2002),蔡艳芳、蒋峰(2006)认为我国内部审计建立以来,有关法规明确其职能为内部审计监督,专司对本部门、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因而属于“监督主导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内部审计要求的提高,参照国际内部审计组织有关的材料,我国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应由“监督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检查、评价和咨询职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