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架构设计中的存储设计系统架构设计

架构设计中的存储设计系统架构设计

架构设计中的存储设计系统架构设计
架构设计中的存储设计系统架构设计

架构设计中的存储设计系统架构设计

在大部分企业中,网络、安全、运行监控和应用往往已经安排了各种专职岗位,但对于实际保存企业最重要资产――数据的存储工作往往被其他岗位兼任。数据存储的现实状况

根据Gartner Group xx的数据显示,我们或许能得到答案。大部分企业每2年数据量翻倍,对于Web 2.0之后催生的大量新应用,速度要更快。以电信运营、能源、流媒体增值服务等行业为代表的一批大型企业已经进入PB时代。在企业IT运营投资中,存储的费用有望在未来4年中有望从4%增加到17‰用于数据管理和费用往往是存储平台投资的5-7倍。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虽然现在有很多半概念化的热点技术(例如:云、SOA、Web/En-terprise 2.0),但存储确是我们要实实在在面对的问题,很多企业的CTO会在IT投入和实际效能之间作出如下权衡:

首先,对于同一个业务应用,如果设计具有扩展能力的高可用方案意味着更多的投入。

其次,存储架构是否可以满足企业现有(包括未来一段时间)应用、运行基础设施的需要,是否要设计成“积木”方式,以利于当前存储系统不堪负载时可以通过购买或扩容线性的满足新的存储需求。

第三,无论限于企业自己业务部门的需要还是合作伙伴、行业、法规的安全要求,如果在保护数据安全的前提下牺牲满足业务必要的性能,这同样不可取。

因此,存储需要有自己的架构体系和设计思路,而且设计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与我们设计一个应用系统类似――“变化”,尤其对很多企业而言,数据还没有类似服务那样,被总线集中在一起,大部分数据还是分布在不同服务器的本地存储里,因此如何设计企业的存储架构要考虑多个因素:不断增加的数据容量;不同网络段的吞吐能力;数据访问性能指标。而且对于很多跨地域的企业,这个指标还应该包括物理位置的纬度。

例如:下面是一个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都有异地容灾的企业,为了确保实际灾难恢复能力,实际运行的数据中心只有一个,另外两个“温”节点通过双向复制与运行节点(“热”节点)保持同步,那么对于位于山东、浙江的分支机构其访问时就会因运行节点、接入网络的不同存在差异性,相应的我们在制定访问时间指标时也要有所差异化的考虑。例如,投资成本、业务系统的特点(比如:响应时间

要求、分布式事务中需要协调的数据项……)、遗留系统以及外部合作方系统。

鉴于上述原因,同时考虑到数据(结构化、非结构化、半结构化、关系、流信息)对于企业业务的重要性,如果不能在企业发展的特定阶段对存储作出一个全面的规划,那么它很可能成为企业IT环境发展的障碍。

存储架构分析

从使用角度来看,主流的存储技术包括DAS、NAS和SAN,三者在易用性、访问透明性、冗余和扩展能力方面差异很大,而且投资成本也随着应用规模、数据容量、可靠性方面有很大差异,而且大部分企业中往往是多种技术产品并存的局面。不过从逻辑架构看,我们可以分成分布式存储、集中式存储和混合存储三种逻辑架构,而且在具体环境中可以依据图2所示结构化的步骤实施。其中,图2中上面灰色区域为存储架构部分,下面为存储架构与具体应用、服务结合的部分。

定义存储需求

该部分主要关注三个指标:可用性、容量、访问性能。虽然这些指标都是可以量化的,但关键在评估这个量非常不容易,比如:如何评估准备加入存储体系某个应用实际的数据量,设计中需要至少考虑下列因素:

首先,逻辑数据量在不同数据库、数据仓库产品中都会在物理容量上放大,这个需要基于企业或类似系统作对比,而不能仅仅按照开发组提出的那个“缩水”的版本划分存储还包括操作系统自身容量、应用软件容量、业务数据容量、报文和过录文件的容量;根据可用性、冗余份数的要求,容量信息还需要成倍增加。

其次,在基本确定容量之后,我们应该对数据进行分类:操作系统环境数据、应用软件数据、用户数据,例如:因为用户加人需要

的LDAP存储、用户数据库信息、用户客户端需要保存和使用的数据等。

选择存储技术

我们一般会选择DAS、NAS、SAN或三者的混合方案。由于各个存储技术在不同的场景下有比较明显的实用性差异,因此具体实施中可以考虑混合型方式。

这样,对于频繁使用的局域网处理可以在网内解决,而大容量历史长线数据可以保存在SAN的阵列或带库中(现阶段,由于价格因素,带库的使用量趋于减少)。

此外,考虑到容灾的问题,还可以选择:数据复制(例如:图1中,三个中心通过结队双向复制的方式,完成数据的异地容灾)、RAID(主要用于防止因本地硬件故障导致的问题)。然后,可以从逻辑上按照企业实际网络情况、访问需要、数据分布情况设计集中式、分布式或混合型的逻辑布局。

总的来说,将存储作为独立的架构考虑,即是由于业务发展用户应用的需要,同时也是梳理企业IT环境,以及实施SOA、

Web/Enterprise 2.0等大规模平台应用的基础。与应用架构一样,存储架构本身也有其标准的迭代流程,也是从需求出发的。虽然我们的意图是将存储设计成一个对应用和服务完全透明的体系,但由于网络、物理位置的各种限制,达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因此如何采用统一的标准化存储接入设备、访问协议就成了架构的中心环节,很大程度上它可以随着应用、服务、操作系统的变化,在配置层面协调存储资源,而不是每次新上项目的时候,都先设计一个“权宜之计”,然后再冒着数据完整性、一致性、安全性的风险把它“迁移”到整体存储体系中。

内容仅供参考

数据中心建设架构设计

数据中心架构建设计方案建议书 1、数据中心网络功能区分区说明 功能区说明 图1:数据中心网络拓扑图 数据中心网络通过防火墙和交换机等网络安全设备分隔为个功能区:互联网区、应用服务器区、核心数据区、存储数据区、管理区和测试区。可通过在防火墙上设置策略来灵活控制各功能区之间的访问。各功能区拓扑结构应保持基本一致,并可根据需要新增功能区。 在安全级别的设定上,互联网区最低,应用区次之,测试区等,核心数据区和存储数据区最高。 数据中心网络采用冗余设计,实现网络设备、线路的冗余备份以保证较高的可靠性。 互联网区网络 外联区位于第一道防火墙之外,是数据中心网络的Internet接口,提供与Internet高速、可靠的连接,保证客户通过Internet访问支付中心。 根据中国南电信、北联通的网络分割现状,数据中心同时申请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各1条Internet线路。实现自动为来访用户选择最优的网络线路,保证优质的网络访问服务。当1条线路出现故障时,所有访问自动切换到另1条线路,即实现线路的冗余备份。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将来一定会有中国移动接入的需求,互联区网络为未来增加中国移动(铁通)链路接入提供了硬件准备,无需增加硬件便可以接入更多互联网接入链路。 外联区网络设备主要有:2台高性能链路负载均衡设备F5 LC1600,此交换机不断能够支持链路负载,通过DNS智能选择最佳线路给接入用户,同时确保其中一条链路发生故障后,另外一条链路能够迅速接管。互联网区使用交换机可以利用现有二层交换机,也可以通过VLAN方式从核心交换机上借用端口。 交换机具有端口镜像功能,并且每台交换机至少保留4个未使用端口,以便未来网络入侵检测器、网络流量分析仪等设备等接入。 建议未来在此处部署应用防火墙产品,以防止黑客在应用层上对应用系统的攻击。 应用服务器区网络 应用服务器区位于防火墙内,主要用于放置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等。所有应用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可以通过F5 BigIP1600实现服务器负载均衡。 外网防火墙均应采用千兆高性能防火墙。防火墙采用模块式设计,具有端口扩展能力,以满足未来扩展功能区的需要。 在此区部署服务器负载均衡交换机,实现服务器的负载均衡。也可以采用F5虚拟化版本,即无需硬件,只需要使用软件就可以象一台虚拟服务器一样,运行在vmware ESXi上。 数据库区

信贷管理系统架构设计及建设项目解决方案

XX消费信贷管理系统架构设计及建设项目 解决方案

目录 1 概述 (4) 1.1 文档目的 (4) 1.2 背景与建设目标 (4) 1.3 设计规范与约束 (4) 1.4 参考资料 (5) 1.5 述语 (5) 2 架构需求分析 (6) 2.1 消费贷关键业务场景分析 (6) 2.1.1 场景:申请 (6) 2.1.2 场景:电核 (6) 2.1.3 场景:审批 (7) 2.1.4 场景:面签 (8) 2.1.5 场景:还款计划与费率计算 (9) 2.2 消费贷业务特征 (9) 2.3 设计目标与原则 (9) 3 架构设计 (11) 3.1 系统业务架构 (11) 3.1.1 业务模式 (11) 3.1.2 业务流程 (11)

3.1.3 功能划分 (12) 3.2 系统逻辑架构 (13) 3.2.1 功能层次划分 (13) 3.2.2 功能层次关系 (14) 3.3 系统技术架构 (15) 3.3.1 子系统划分 (15) 3.3.2 技术选型 (17) 3.3.3 技术架构分层 (17) 3.3.4 关键技术点 (19) 4 功能设计 (23) 4.1 功能模块划分 (23) 4.2 功能结构设计 (24) 5 非功能设计 (27) 5.1 性能设计 (27) 5.2 安全设计 (27) 5.3 容错设计 (28)

1概述 1.1文档目的 《架构设计说明书》用于确定消费信贷系统的整体架构,明确业务功能结构、技术方向、以及设计原则,为后续阶段进行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开发以及测试提供方向性、原则性的指导。 消费信贷系统主要针对消费金融公司、银行消费信贷部门的业务运营需求而设计,本说明书将从消费贷业务特征分析为切入点,从业务架构、逻辑架构、技术架构等多个维度,逐步分析采用何种技术架构可以在最大程度地满足现有业务需求的同时,也能兼顾将来一段时间内的业务发展变化。 1.2背景与建设目标 基于国内整体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情况和银行关注消费金融的程度,以及国家加速发放消费金融牌照的趋势,为了能够抢占消费系统服务市场份额,特别研发新一代消费信贷管理系统。消费系统建设整体目标如下: 1、建立先进、有效、多类型的进单渠道,并建立与渠道的沟通方式,以扩大与外部合作机构、消费者的联系和服务质量;扩大客户群体和异地服务的能力。 2、为了支持消费贷款业务短、平、快、业务量大等情况,建立适合的业务处理流程。实现业务的精细化管理、统计分析、监测、审批、控制的电子化和自动化,提供存储、汇总、收集、反映,为各层次的经营管理者提供监控、决策、分析、预警等功能,为信贷业务的创新、经营决策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 3、高效的影像审批流程:通过消费信贷管理系统和影像系统的整合,以及通过系统提供在线通知、在线打印等自动化功能,实现业务审批模式的突破,满足消费业务

存储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第1章. 概述 (2) 第2章. 存储网络方案 (3) 2.1. 存储系统目标 (3) 2.2. 需求分析 (3) 2.3. 方案设计 (5) 2.3.1. SAN拓朴结构 (5) 2.3.2. 核心存储产品 (6) 2.4. 方案分析 (6) 2.4.1. 基于SAN的存储解决架构 (7) 2.4.2. ADIC StorNext软件解决了SAN中异构平台间的数据共享 (7) 2.4.3. 采用以数据和存储为中心的SAN存储解决架构的优势 (8) 2.4.4. 基于SAN的备份 (9) 2.4.5. 存储阵列的选型 (10) 2.4.6. 光纤通道交换机的选型 (12) 2.4.7. HBA光纤卡的选型 (13) 2.4.8. SAN的管理软件的选型: (13) 第3章. HDS9500V产品综述 (14) 3.1. HDS 9500V产品硬件介绍 (15) 3.2. HDS 9500V产品软件介绍 (17) 3.2.1. 存储资源管理解决方案—Resource Manager (17) 3.2.2. 通道负载平衡解决方案—Dynamic Link Manager (18) 3.2.3. 业务连续性解决方案--ShadowImage (19) 3.2.4. 数据远程备份管理系统件 -- TrueCopy (19) 3.2.5. HDS安全管理软件 SANtinel Software (19) 3.2.6. HDS FlashAccess软件对系统性能的贡献 (20) 第4章. HDS TrueCopy容灾系统详细介绍 (22) 4.1. HDS TrueCopy 系统部件 (22) 4.2. 磁盘卷组的状态 (23) 4.3. HDS Truecopy同步方式 (26) 4.3.1. 高可靠性方案: (27) 4.3.2. 高可用性方案 (27) 第5章. HDS 数据迁移方法 (28) 5.1. 数据迁移 (28) 5.2. 数据迁移的难题 (29) 5.3. 数据迁移相关因素 (29) 5.3.1. 数据的保护 (29) 5.3.2. 在线或离线迁移 (29) 5.3.3. 维护时间窗口 (29) 5.3.4. 迁移技术 (29) 5.3.5. 计划和应用停顿的容忍程度 (30) 5.3.6. 测试需求 (30)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一、系统设计的原则 1、系统性 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进行考虑,系统的代码要统一,设计规范要标准,传递语言要尽可能一致,对系统的数据采集要做到数出一处、全局共享,使一次输入得到多次利用。 2、灵活性 系统应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和结构的可变性,采用模块化结构,提高各模块的独立性,尽可能减少模块间的数据偶合,使各子系统间的数据依赖减至最低限度。 3、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及受外界干扰时的恢复能力。一个成功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如安全保密性、检错及纠错能力、抗病毒能力等。 4、经济性 经济性指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系统的开销。一方面,在硬件投资上不能盲目追求技术上的先进,而应以满足应用需要为前提;另一方面,系统设计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复杂化,各模块应尽量简洁,以便缩短处理流程、减少处理费用。 二、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系统模块化结构设计。 2、代码设计 代码设计就是通过设计合适的代码形式,使其作为数据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以代表客观存在的实体、实物和属性,以保证它的唯一性便于计算机处理。 3、数据库(文件)设计

根据系统分析得到的数据关系集和数据字典,再结合系统处理流程图,就可以确定出数据文件的结构和进行数据库设计。 4、输入/输出设计 输入/输出设计主要是对以纪录为单位的各种输入输出报表格式的描述,另外,对人机对话各式的设计和输入输出装置的考虑也在这一步完成。 5、处理流程设计 处理流程设计是通过系统处理流程图的形式,将系统对数据处理过程和数据在系统存储介质间的转换情况详细地描述出来。 6、程序流程设计 程序流程设计是根据模块的功能和系统处理流程的要求,设计出程序模框图,为程序员进行程序设计提供依据。 7、系统设计文档 系统标准化设计是指各类数据编码要符合标准化要求,对数据库(文件)命名、功能模块命名也要标准化。 描述系统设计结果是指系统设计说明书,程序设计说明书,系统测试说明书以及各种图表等,要将他们汇集成册,交有关人员和部门审核批准; 拟定系统实施方案设计是在系统设计结果得到有关人员和部门认可之后,拟定系统实施计划,详细地确定出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时间和具体要求。 另外,为了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还要对数据进行保密设计,对系统进行可靠性设计。 三、系统设计的步骤 1、系统总体设计 包括:系统总体布局方案的确定;软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数据存储的总体设计;计算机和网络系统方案的选择。 2、详细设计

系统架构设计典型案例

系统架构典型案例 共享平台逻辑架构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一般性技术架构设计案例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整体架构设计案例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综上,我们对整体应用系统架构图进行了设计,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应用层级说明

网站整体架构设计及搭建

网站发展历史与基础概念 网站的诞生与发展 因特网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建立的阿帕网。网站(Website)开始是指在因特网上,根据一定的规则,使用HTML等工具制作的用于展示特定内容的相关网页的集合。简单地说,网站是一种通讯工具,人们可以通过网站来发布自己想要公开的资讯,或者利用网站来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人们可以通过网页浏览器来访问网站,获取自己需要的资讯或者享受网络服务。 在因特网的早期,网站还只能保存单纯的文本。经过几年的发展,当万维网出现之后,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3D技术等多媒体资源开始在因特网上流行起来,网站也慢慢地发展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图文并茂的样子,即基于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的多媒体资源展示与共享。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综合运用软件开发技术、多媒体技术、网页呈现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矢量动画技术,使得现代网站拥有丰富多彩的功能和用户UI。 目前互联网已经来到了的时代,大量复杂的富浏览器端功能在网站中得到应用。给网站的发展和推广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 与网站相关的概念 域名(Domain Name) 域名是由一串用点分隔的字母组成的Internet上某一台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称,用于在数据传输时标识计算机的电子方位(有时也指地理位置),目前域名已经成为互联网的品牌、网上商标保护必备的产品之一。 域名与IP地址一一对应,用于在互联网上区分开各个主机。 扩展学习:域名域名分类 域名分类 常用国家地区代码

空间(虚拟主机Virtual Machine) 虚拟主机也叫“网站空间”,就是把一台运行在互联网上的服务器划分成多个“虚拟”的服务器,每一个虚拟主机都具有独立的域名和完整的Internet服务器(支持WWW、FTP、E-mail 等)功能。这种技术极大的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租用主机也成了网络时代新的经济形式。扩展学习:虚拟主机 界面与程序(UI、Program) 网站的界面与后台程序是网站外貌、风格和功能的集中体现,是网站的核心组成部分。界面和程序的实现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如HTML、XHTML、Css、Javascript、XML、Flash、Sliverlight、Jsp、.Net等。 通信协议(Communication protocol) 所有的需要互通信息的机器或设备都要采用通用的通信标准。类似于不同国家的人要交流时讲述同一种语言。网络通信协议为连接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硬件体系结构的互联网络引提供通信支持,是一种网络通用语言。 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 TCP/I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HTTP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SMTP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POP3协议(Post Office Protocol 3,电子邮件协议的第3个版本) 第二章网站建设的目标、原则与规划 明确网站建设的目标 常见的网站建设目标: 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网上办公等需要。 信息发布及塑造企业形象。通过Internet,可发布企业的产品及服务信息,宣传展示企业,塑造企业形象。 从事商务活动。建立网站,以Internet为媒介,充分利用其上的客户群以及通信作用进行商务活动。 吸引投资。纯粹是为了出售站点,根据其所建设的网站的价值。 兴趣与爱好。主要是一些个人,因爱好而建网。 明确网站建设的原则 在网站规划建设前一定要对自己的网站进行定位,明确网站建设的目的和功能,避免盲目设计,否则既达不到宣传及实用目的,又浪费了人力和物力。 要考虑网站的用户群体特点和数量,使网站在访问承载能力和数据吞吐能力上能够适应实际需求。 规划网站时,还要考虑使用哪种技术平台和架构,以满足网站功能和用户的需求。 网站建设的整体规划 网站整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1)C I 形象策划(2)网站栏目、文件结构(3)网站技术架构(4)页面布局与外观设计 C I 形象策划 (1)设计网站的标志(logo) (2)设计网站的标准色彩 (3)设计网站的标准字体(4)设计网站的宣传标语

数据中台之结构化大数据存储设计

数据中台之结构化大数据存储设计 一.前言 任何应用系统都离不开对数据的处理,数据也是驱动业务创新以及向智能化发展最核心的东西。这也是为何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在构建数据中台的原因,数据处理的技术已经是核心竞争力。在一个完备的技术架构中,通常也会由应用系统以及数据系统构成。应用系统负责处理业务逻辑,而数据系统负责处理数据。 传统的数据系统就是所谓的『大数据』技术,这是一个被创造出来的名词,代表着新的技术门槛。近几年得益于产业的发展、业务的创新、数据的爆发式增长以及开源技术的广泛应用,经历多年的磨炼以及在广大开发者的共建下,大数据的核心组件和技术架构日趋成熟。特别是随着云的发展,让『大数据』技术的使用门槛进一步降低,越来越多的业务创新会由数据来驱动完成。 『大数据』技术会逐步向轻量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最终也会成为一个研发工程师的必备技能之一,而这个过程必须是由云计算技术来驱动以及在云平台之上才能完成。应用系统和数据系统也会逐渐融合,数据系统不再隐藏在应用系统之后,而是也会贯穿在整个业务交互逻辑。传统的应用系统,重点在于交互。而现代的应用系统,在与你交互的同时,会慢慢的熟悉你。数据系统的发展驱动了业务系统的发展,从业务化到规模化,再到智能化。 业务化:完成最基本的业务交互逻辑。 规模化:分布式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满足业务规模增长的需求以及数据的积累。 智能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挖掘数据的价值,驱动业务的创新。 向规模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成熟的开源技术的应用能让一个大数据系统的搭建变得简单,同时大数据架构也变得很普遍,例如广为人知的Lambda架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技术的入门门槛。但是对数据系统的后续维护,例如对大数据组件的规模化应用、运维管控和成本优化,需要掌握大数据、分布式技术及复杂环境下定位问题的能力,仍然具备很高的技术门槛。 数据系统的核心组件包含数据管道、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计算,数据系统架构的搭建会是使用这些组件的组合拼装。每个组件各司其职,组件与组件之间进行上下游的数据交换,而不同模块的选择和组合是架构师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本篇文章主要面向数据系统的研发工程师和架构师,我们会首先对数据系统核心组件进行拆解,介绍每个组件下对应的开源组件以及云上产品。之后会深入剖析数据系统中结构化数据的存储技术,介绍阿里云Tablestore选择哪种设计理念来更好的满足数据系统中对结构化数据存储的需求。 二.数据系统架构 1.核心组件

软件系统设计总体思路

软件/系统设计的总体思路 一、概念 软件设计的本质就是针对软件的需求,建立模型,通过将模型映射为软件,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软件设计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建立合适的模型,使得能够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产品,并具有以下特性: ?灵活性(Flexibility) ?有效性(Efficiency) ?可靠性(Reliability) ?可理解性(Understandability) ?维护性(Maintainability) ?重用性(Reuse-ability) ?适应性(Adaptability) ?可移植性(Portability) ?可追踪性(Traceability) ?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 因此,软件设计并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和模板,需要我们的设计开发人员在软件的设计开发过程中针对软件项目的特点进行沟通和协调,整理出对软件项目团队的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软件的设计。并保障软件设计文档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可理解性。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设计文档没有用,是用来糊弄客户和管理层的文档”; ?“用来写设计文档的时间,我的开发早就做完了”; ?“项目紧张,没有时间做设计”; 这些言论,并不是正确的观念,根据软件项目的实际情况,软件开发设计团队可以约定设计文档的详细程度。项目团队需要保障设计文档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在项目进度紧张的情况下,软件设计文档可以更初略一些;在项目时间充裕的情况下,相关文档可以更为详尽。但是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需要软件设计开发团队对于设计文档有共同的理解。 二、设计文档分类与使用 通常来说,作为软件项目,我们需要有这几类文档 ?需求说明文档 ?功能设计文档 ?系统架构说明书 ?模块概要设计文档 ?模块详细设计文档 就像我之前说到的,在某个软件团队,对于以上的文档的要求是可以完全不同的,在简单项目中,可能所有类型的文档放在一个文档中进行说明;在复杂项目中,每一类文档可能都要写几个文档;而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可能每一类文档都能装

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案

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方 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案 架构的定义 定义架构的最短形式是:“架构是一种结构”,这是一种正确的理解,但世界还没太平。若做一个比喻,架构就像一个操作系统,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关切者有各自的着重点,多视点的不同理解都是架构需要的,也只有通过多视点来考察才能演化出一个有效的架构。 从静态的角度,架构要回答一个系统在技术上如何组织;从变化的角度,架构要回答如何支持系统不断产生的新功能、新变化以及适时的重构;从服务质量的角度,架构要平衡各种和用户体验有关的指标;从运维的角度,架构要回答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或网络资源及其扩展策略;从经济的角度,架构要回答如何在可行的基础上降低实现成本等等 软件系统架构(SoftwareArchitecture)是关于软件系统的结构、行为、属性、组成要素及其之间交互关系的高级抽象。任何软件开发项目,都会经历需求获取、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码研发、系统运维等常规阶段,软件系统架构设计就位于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之间。做好软件系统架构,可以为软件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体系结构支撑平台,还可以支持最大粒度的软件复用,降低开发运维成本。如何做好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呢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方法步骤 基于体系架构的软件设计模型把软件过程划分为体系架构需求、设计、文档化、复审、实现和演化6个子过程,现逐一简要概述如下。

体系架构需求:即将用户对软件系统功能、性能、界面、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即“需求”)进行获取、分析、加工,并将每一个需求项目抽象定义为构件(类的集合)。 体系架构设计:即采用迭代的方法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软件体系架构风格(如C/S、B/S、N层、管道过滤器风格、C2风格等)作为架构模型,然后将需求阶段标识的构件映射到模型中,分析构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形成量身订做的软件体系架构。 体系架构文档化:即生成用户和研发人员能够阅读的体系架构规格说明书和体系架构设计说明书。 体系架构复审:即及早发现体系架构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错误,及时予以标记和排除。 体系架构实现:即设计人员开发出系统构件,按照体系架构设计规格说明书进行构件的关联、合成、组装和测试。 体系架构演化:如果用户需求发生了变化,则需相应地修改完善优化、调整软件体系结构,以适应新的变化了的软件需求。 以上6个子过程是软件系统架构设计的通用方法步骤。但由于软件需求、现实情况的变化是难以预测的,这6个子过程往往是螺旋式向前推进。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常用模式

详解NAS存储系统那个架构与存储的实现

详解NAS存储系统那个架构与存储的实现 对于一个成功的、具有极高可扩展性的NAS存储系统来说,要想架构云存储系统解决方案需要什么? 云存储的概念始于Amazon提供的一项服务(S3),同时还伴随着其云计算产品(EC2)。在Amazon的S3的服务背后,它还管理着多个商品硬件设备,并捆绑着相应的软件,用于创建一个存储池。新兴的网络公司已经接受了这种产品,并提出了云存储这个术语及其相应的概念。 云存储是一种架构,而不是一种服务。你是否拥有或租赁了这种架构是一个次要问题。从根本上来看,通过添加标准硬件和共享标准网络(公共互联网或私有的企业内部网)的访问,云存储很容易扩展云容量和性能。事实证明,管理数百台服务器,使得其感觉上去就像是一个单一的、大型的存储池设备是一项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早期的供应商(如Amazon)承担了这一重任,并通过在线出租的形式来赢利。其它供应商(如Google)雇用了大量的工程师在其防火墙内部来实施这种管理,并且定制存储节点以在其上运行应用程序。由于摩尔定律(Moore’s Law)压低了磁盘和CPU的商品价格,云存储渐渐成为了数据中心中一项具有高度突破性的技术。

这十年来,集群NAS存储系统已经出现了好转。本文综述了构建一个云存储或大规模可扩展的NAS存储系统的各种不同架构方法,对于那些寻求构建私有云存储以满足其消费的企业IT管理者或是对于那些寻求构建公共云存储产品从而以服务的形式来提供存储的服务提供商来说,这些方法与他们息息相关。架构方法分为两类:一种是通过服务来架构;另一种是通过软件或硬件设备来架构。 传统的系统利用紧耦合对称架构,这种架构的设计旨在解决HPC(高性能计算、超级运算)问题,现在其正在向外扩展成为云存储从而满足快速呈现的市场需求。下一代架构已经采用了松弛耦合非对称架构,集中元数据和控制操作,这种架构并不非常适合高性能HPC,但是这种设计旨在解决云部署的大容量存储需求。各种架构的摘要信息如下: 紧耦合对称(TCS)架构: 构建TCS系统是为了解决单一文件性能所面临的挑战,这种挑战限制了传统NAS存储系统的发展。HPC系统所具有的优势迅速压倒了存储,因为它们需要的单一文件I/O操作要比单一设备的I/O操作多得多。业内对此的回应是创建利用TCS架构的产品,很多节点同时伴随着分布式锁管理(锁定文件不同部分的写操作)和缓存一致性功能。这种解决方案对于单文件吞吐量问题很有效,几个不同行业的很多

常见的大数据平台架构设计思路【最新版】

常见的大数据平台架构设计思路 近年来,随着IT技术与大数据、机器学习、算法方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意识到了数据存在的价值,将数据作为自身宝贵的资产进行管理,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能力去挖掘、识别、利用数据资产。如果缺乏有效的数据整体架构设计或者部分能力缺失,会导致业务层难以直接利用大数据大数据,大数据和业务产生了巨大的鸿沟,这道鸿沟的出现导致企业在使用大数据的过程中出现数据不可知、需求难实现、数据难共享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介绍了一些数据平台设计思路来帮助业务减少数据开发中的痛点和难点。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章节: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一下大数据基础组件和相关知识。第二部分会介绍lambda架构和kappa架构。第三部分会介绍lambda和kappa架构模式下的一般大数据架构第四部分介绍裸露的数据架构体系下数据端到端难点以及痛点。第五部分介绍优秀的大数据架构整体设计从第五部分以后都是在介绍通过各种数据平台和组件将这些大数据组件结合起来打造一套高效、易用的数据平台来提高业务系统效能,让业务开发不在畏惧复杂的数据开发组件,无需关注底层实现,

只需要会使用SQL就可以完成一站式开发,完成数据回流,让大数据不再是数据工程师才有的技能。 一、大数据技术栈 大数据整体流程涉及很多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比较复杂,下图列出这些模块和组件以及他们的功能特性,后续会有专题去详细介绍相关模块领域知识,例如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实时计算、离线计算、大数据储存等相关模块。 二、lambda架构和kappa架构 目前基本上所有的大数据架构都是基于lambda和kappa 架构,不同公司在这两个架构模式上设计出符合该公司的数据体系架构。lambda 架构使开发人员能够构建大规模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它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也对硬件故障和人为失误有很好的容错性,关于lambda架构可以在网上搜到很多相关文章。而kappa架构解决了lambda架构存在的两套数据加工体系,从而带来的各种成本问题,这也是目前流批一体化研究方向,很多企业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更为先进的架构。 Lambda架构

项目总体设计方案模板

XX项目 总体设计方案 版本: 拟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二零XX年X月制 修订情况记录

目录

一引言 (5) 1.1项目背景及目标 (5) 1.2术语及缩略语 (5) 1.3设计参考文档 (5) 二项目需求分析 (5) 2.1产品需求 (5) 2.2产品定位 (5) 2.3功能要求 (5) 2.4性能要求 (5) 2.5设计思路 (5) 2.6质量目标 (5) 三外观设计方案 (6) 3.1外观设计整体要求 (6) 3.2外观设计注意事项 (6) 四硬件设计方案 (6) 4.1部件选择 (6) 4.2系统连接框图 (6) 4.3系统逻辑框图 (7) 4.4系统接口及资源分配 (7) 五软件设计方案 (7) 5.1开发调试环境 (7) 5.2开发资源需求 (7) 5.3程序设计方案 (7) 5.4程序设计周期 (7) 5.5生产工具 (7) 六结构设计方案 (7) 6.1结构设计方案 (7) 6.2结构件延用情况 (7) 6.3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8) 七可靠性、安全性、电磁兼容性设计 (8) 7.1可靠性设计要求 (8) 7.2安全性设计要求 (8)

7.3电磁兼容性要求 (8) 7.4其它(包装、泡沫等) (8) 八电源设计 (8) 8.1电源电气参数要求 (8) 8.2电源安全设计要求 (8) 8.3电源其它要求 (8) 九散热设计 (9) 9.1整机散热设计 (9) 9.2部件散热设计 (9) 十测试要求 (9) 10.1整机结构方面测试要求 (9) 10.2整机电气方面测试要求 (9) 10.3整机环境方面测试要求 (9) 十一成本估算及控制 (9) 11.1成本估算 (9) 11.2成本控制 (10) 十二项目风险及控制 (10)

系统(erp)架构设计方案

房产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架构设计方案 2015 年7月 版本控制

一、前言 二、架构设计 2.1架构分析 2.2架构定义 2.3架构说明 2.4软件逻辑结构 三、具体功能简述 3.1自定义工作流解决方案 3.2多语言解决方案 3.3消息发布/订阅系统方案 3.4报表&打印方案 四、系统平台&支撑组件 五、系统网络结构 六、开发管理层面

一、前言 一个企业级的商业软件能够满足用户需要、正常运行、易于维护、易于扩展,必须拥有一个良好的软件架构支撑。本文主要是分析和构建一个企业级商业软件架构。 二、架构设计 2.1架构分析 企业级的商业软件架构在技术层面的要求主要体系在高性能、健壮性和低成本。 ●高性能 对于企业级商业软件来说,软件架构需要尽可能地使软件具有最高的性能,支持最大的并发性。 ●健壮性 企业级的商业软件要求软件是可靠的和无缺陷的。现在的架构一般是,服务器模式的。软件的可靠和健壮主要依赖与服务器。服务器的稳定通过良好的代码和完备的测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低成本 企业级商业软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要求:低成本。软件架构要求简单、易掌握,复杂度低,易于维护和扩展,易于测试。 2.2架构定义 本架构以XML为整个系统的交互接口,包括系统架构内部和外部。整个系统分为界面展示层,流程控制层和数据存储层。 2.3架构说明 系统架构 图 Erp架构中各核心服务之间满足松散耦合特性,具有定义良好的接口,可通过拆分与组合,

可以有针对性地构建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的Erp应用系统。 2.3.1 适配器 在集成环境中需要复用已有的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通过适配器可以将已有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接入到ERP应用系统中。 通过适配器可以实现已有资源与ERP系统中其它服务实现双向通讯和互相调用。首先通过适配器可以实现对已有资源的服务化封装,将已有资源封装为一个服务提供者,可以为ERP应用系统中的服务消费者提供业务和数据服务,其次通过适配器,也可以使已有资源可以消费ERP应用系统中的其它服务。 2.3.2 资源仓库 资源仓库主要功能是提供服务描述信息的存储、分类和查询功能。对于广义的资源仓库而言,除了提供服务类型的资源管理外,还需要提供对其它各种资源的管理能力,可管理对象包括:人员和权限信息、流程定义和描述、资源封装服务、服务实现代码、服务部署和打包内容、以及环境定义和描述信息。 资源仓库首先需要提供服务描述能力,需要能够描述服务的各种属性特征,包括:服务的接口描述、服务的业务特性、服务的质量特征(如:安全、可靠和事务等)以及服务运行的QoS属性。 2.3.3 连通服务 连通服务是ERP基础技术平台中的一个重要核心服务,典型的连通服务就是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ESB),它是服务之间互相通信和交互的骨干。连通服务的主要功能是通信代理,如服务消费的双向交互、代理之间的通信、代理之间的通信质量保障以及服务运行管理功能等。 连通服务还需要保证传输效率和传输质量。连通服务一般应用于连接一个自治域内部的各个服务,在自治域内部服务都是相对可控的,所以连通服务更多应该考虑效率问题。 2.3.4 流程服务 流程服务是为业务流程的运行提供支撑的一组标准服务。业务流程是一组服务的集合,可以按照特定的顺序并使用一组特定的规则进行调用。业务流程可以由不同粒度的服务组成,其本身可视为服务。 流程服务是业务流程的运行环境,提供流程驱动,服务调用,事务管理等功能。流程服务需要支持机器自动处理的流程,也需要支持人工干预的任务操作,它支持的业务流程主要适用于对运行处理时间要求不高的,多方合作操作的业务过程。 2.3.5 交互服务

视频云存储系统设计说明书

视频云存储系统设计 1.1.1.1系统概述 结合目前视频存储系统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次视频存储系统的建设需要达成以下目标: ?采用目前技术领先的视频云存储方式,新建视频云存储系统,有效解决海量高清视频图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需求,实现分布式存储,虚拟化集中管理。 ?为充分利旧,将原有的视频存储系统改造融入视频云存储系统,实现全县范围内可利用视频资源的统一存储、统一管理、统一调阅,避免重复投资。 ?视频云存储系统提供高速数据接口,为应用平台提供视频数据高效检索、快速调取等服务功能,为公安业务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视频云存储系统提供标准的运维接口,维护便捷,实现高效实用的管理及使用机制。 1.1.1.2存储技术选择 视频监控数据的存储系统历经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传统的视频存储技术主要有DVR存储、IPSAN存储等存储模式。而新兴的视频云存储模式基于云架构开发,采用面向用户业务应用的设计思路,融合了集群应用、负载均衡、虚拟化、云结构化、离散存储等技术,可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专业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高性能、高可靠、不间断的视频、图片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服务。 总的来说,相比于传统的存储模式,云存储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视频监控云存储与传统存储对比表

因此,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基于视频监控应用对存储系统的要求,着眼于技术的先进性和用户使用的便捷性,视频存储系统的建设推荐采用新型监控云存储技术来实现。 1.1.1.3存储系统架构 1.1.1.3.1视频云存储技术架构 视频云存储系统采用分层结构,整个系统从逻辑上分为五层,分别为设备层、存储层、管理层、接口层、应用层。 系统技术架构如下:

存储的三种架构

存储架构 三种常见架构:DAS DAS、、NAS NAS、 、SAN 在数据存储中,存储设备与服务器的连接方式通常有三种形式:1、存储设备与服务器直接相连接--DAS;2、存储设备直接联入现有的TCP/IP 的网络中NAS; 3、将各种存储设备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存储网络,以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SAN。 1、什么是直接附属存储(、什么是直接附属存储(DAS DAS DAS)? )?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接附属存储),也可称为SAS(Server-Attached Storage,服务器附加存储)。DAS 被定义为直接连接在各种服务器或客户端扩展接口下的数据存储设备,它依赖于服务器,其本身是硬件的堆叠,不带有任何存储操作系统。在这种方式中,存储设备是通过电缆(通常是SCSI 接口电缆)直接到服务器的,I/O(输入/输入)请求直接发送到存储设备。DAS 适用于以下几种环境: 1)服务器在地理分布上很分散,通过SAN(存储区域网络)或NAS(网络直接存储)在它们之间进行互连非常困难; 2)存储系统必须被直接连接到应用服务器; 3)包括许多数据库应用和应用服务器在内的应用,它们需要直接连接到存储器上,群件应用和一些邮件服务也包括在内。

典型DAS 结构如图所示: 对于多个服务器或多台PC 的环境, 使用DAS 方式设备的初始费用可能比较 低,可是这种连接方式下,每台PC 或 服务器单独拥有自己的存储磁盘,容量 的再分配困难;对于整个环境下的存储 系统管理,工作烦琐而重复,没有集中管理解决方案。所以整体的拥有成本(TCO)较高。目前DAS 基本被NAS 所代替。 2、什么是网络附属存储(、什么是网络附属存储(NAS NAS NAS)? )?NAS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Storage:网络附属存储) :网络附属存储)是一种将分布、独立的数据整合为大型、集中化管理的数据中心,以便于对不同主机和应用服务器进行访问的技术。按字面简单说就是连接在网络上,具备资料存储功能的装置,因此也称为“网络存储器”。它是一种专用数据存储服务器。它以数据为中心,将存储设备与服务器彻底分离,集中管理数据,从而释放带宽、提高性能、降低总拥有成本、保护投资。其成本远远低于使用服务器存储,而效率却远远高于后者。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属存储),是一种专业的网络文件存储及文件备份设备,或称为网络直联存储设备、网络磁盘阵列。NAS 存储的特点

智慧工地整体建设项目系统总体设计解决方案

智慧工地整体建设项目系统总体设计解决方案1.1 总体架构 技术和业务标准体系 市建委市质安监总站区县质安监分站工地建设企业监理部门用户层 塔式起重深基坑施工联动应急 语音对讲系统 机监控系统安全监测系统指挥系统 工地可视化系统数字质安监系统 施工升降机混泥土搅拌车超 应用层 监控管理系统载超速监控子系统 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物联网管理集成平台 注册服务安全认证服务GIS 服务电子表单报表服务短信服务 服务层通信服务流媒体服务视频存储RFID 中间件工作流服务权限管理 数据集成层 数据层实时监测数据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地图数据外部数据 INTERNET/INTRANET/VPN专网 移动通信网( 2G/3G/Wi - Fi/WiMax ) 网络 传输层 WSN 无线传感网 塔吊监控仪升降机监控仪RFID 识别标签GPS 设备视频监控设备应力监测传感器RFID 读写器移动执法终端语音对讲终端采集层 责 任 追 溯 和 查 证 体 系图 1. 平台总体架构图 基于政府职能部门出台的相关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业务标准体系和责任追溯和查证体系的要求,运用物联网综合应用技术建设《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物联网管理应用平台》。

1.1.1 系统拓扑 信息存储与处理系统(应用领域) 广域通信网(公众传输网络) 接入网 信息采集 (各类传感器) 综合管理平台工地可视化塔吊监控 GIS数字地 图 ?? ?? 数字化质安监管理应急救援 ?? Internet 移动通信网络(2G / 3G / Wi-Fi / WiMAX ?) VPN 移动执法工地可视化塔吊监控 图2. 系统拓扑图 项目建设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主要由信息采集层、 网络接入层、网络传输层、信息存储与处理层组成。如图2所示。将移动执法终端、塔式起重机作业产生的动态情况、 工地周围的视频数据及时上传给综合管理平台。综合管理平 台对各子系统进行融合,进行报警联动等处理。各级管理部

《软件架构设计》

Software Architecture Document Version <1.0>

目录 1. 文档简介6 1.1 文档目的6 1.2 文档范围6 1.3 定义、缩写词和缩略语6 1.4 参考资料7 2. 架构描述方式7 2.1 架构视图阅读指南7 2.2 图表与模型阅读指南7 3. 架构设计目标8

3.1 关键功能8 3.2 关键质量属性8 3.3 业务需求和约束因素8 4. 架构设计原则9 4.1 架构设计原则9 4.2 备选架构设计方案及被否原因9 4.3 架构设计对后续工作的限制(详设,部署等)9 5. 逻辑架构视图10 5.1 职责划分与职责确定11 5.2 接口设计与协作机制11 5.3 重要设计包12

6. 开发架构视图12 6.1 Project划分13 6.2 Project 1 14 6.2.1 Project目录结构指导14 6.2.2 程序单元组织14 6.2.3 框架与应用之间的关系(可选)15 6.3 Project 2 (15) 6.4 Project n (16) 7. 运行架构视图16 7.1 控制流组织16 7.2 控制流的创建、销毁、通信17

7.3 加锁设计17 8. 物理架构视图18 8.1 物理拓扑18 8.2 软件到硬件的映射19 8.3 优化部署19 9. 数据架构视图20 9.1 持久化机制的选择20 9.2 持久化存储方案20 9.3 数据同步与复制策略21 10. 关键质量属性的设计原理21

1.文档简介 [帮助读者对本文档建立基本印象,并为阅读后续内容扫清障碍。] 1.1文档目的 [文档目的,非项目目的。否则造成同一项目多个文档之间的内容重复,不利于文档维护。本小节应指明文档针对的读者对象,最好列出各种读者角 色,并说明每种读者角色应该重点阅读的章节。] 1.2文档范围 [文档的Scope,非项目的Scope。否则造成同一项目多个文档之间的内容重复,不利于文档维护。] 1.3定义、缩写词和缩略语 [集中列举文档中的定义、缩写词和缩略语。]

存储系统结构分析与架构设计说明

第1章前言. 3 第2章存储基本概念. 5 第1节存储设备分类. 6 1.1 SCSI存储设备. 7 1.2 SAS存储设备. 13 1.3 FC光纤通道存储设备. 15 1.4 ISCSI存储设备. 15 1.5 存储设备的融合和演变. 20 1.6 磁带存储. 20 1.7 应用存储. 20 第2节存储网络结构. 20 2.1 DAS存储系统网络结构. 20 2.2 SAN存储系统网络结构. 22 2.3 NAS存储系统网络结构. 22 2.4 网络结构的融合和演变. 22

第3节FC网络和FC交换机. 22 3.1 FC网络. 22 3.2 FC交换机设计. 22 第4节接口速率和存储带宽. 22 第5节存储共享. 22 5.1 设备共享. 22 5.2 文件系统共享. 22 5.3 存储共享管理软件. 22 第6节业务系统分类. 22 第3章数据库系统存储设计. 23 第1节存储应用特点. 23 第2节设计准备. 23 第3节主备数据库系统设计. 23 第4节双机数据库系统设计. 23 第5节数据库备份系统设计. 23

第1节非性线编辑制作系统存储应用特点. 24 第2节带宽分析. 26 第3节容量分析. 26 第4节小型制作网存储设计. 26 第5节中型制作网存储设计. 26 第6节大型制作网存储设计. 26 第7节高清制作网存储设计. 26 第8节媒资系统存储设计. 26 第5章视频监控系统存储设计. 27 第1节视频监控系统存储应用特点. 27 第2节带宽分析. 27 第3节容量分析. 27 第4节小型视频监控系统存储设计. 27 第5节中型视频监控系统存储设计. 2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