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专升本语文考题

2010年专升本语文考题

2010年专升本语文考题
2010年专升本语文考题

2010年普通高校专升本统一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试题册

考试时间:2010年4月18日

下午14:00——16:00

考生答前必读:

1、考生应该严格遵守考场规则。考生拿到试卷后应按照要求,首先将自己所在考点名称、学校名称、考生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或涂在答题纸和答题卡所规定的位置上。准考证号码和姓名不写、不写全或写在密封线外者,答题纸作废。

2、考生的到监考人员指令后方可作答。

3、第一、二、三大题的答案按要求用HB---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第四、五、六、七大题的答案务必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书写。写在试题册的答案一律无效。

4、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时,把试题册、答题纸、答题卡、草稿纸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齐后,考生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按1—30题号的顺序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A、大雅

B、小雅

C、国风

D、颂

2、《氓》一诗中运用了兴兼比手法的诗句是()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体裁是()

A、五言古诗

B、五言绝句

C、五言律诗

D、七言律诗

4、《归园田居》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是()

A、感受农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B、赞赏田园秀美风光

C、厌弃官场,崇尚自然

D、回想省亲,天伦之乐

5、孔子思想的核心()

A、仁

B、义

C、智

D、信

6、与“路遥知马力”、“烈火见真金”含义相近的孔子语录是()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

A、劝说秦王统一六国

B、不应该重物轻人

C、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D、驱逐客卿秦国才能强大

8、“蚕食诸侯”一句的语法特点是()

A、使动用法

B、名词作动词

C、意动用法

D、名词作状语

9、《语言二则》(哀溺文序,蝜蝂传)的作者是()

A、李斯

B、苏轼

C、柳宗元

D、欧阳修

10、屈原《国殇》的体裁属于()

A、五言古诗

B、七言律诗

C、楚辞体

D、五言绝句

11、《春江花月夜》诗中用暗示手法抒写人情的句子是()

A、一片白云去悠悠

B、月照花林皆似霰

C、何处春江无月明

D、汀上白沙看不见

12、下列文章中,体裁属于议论文中“史论”的是()

A、《谏逐客书》

B、《廉颇与蔺相如传》

C、《答司马建议书》

D、《五代史伶官传序》

13、李白《行路难》中通过行为细节来抒情的诗句是()

A、将登太行雪满山

B、停杯投箸不能食

C、闲来垂钓碧溪

D、金樽清酒斗十千

14、《登高》的诗眼是()

A、无边落木

B、万里悲秋

C、不尽长江

D、独登台

15、李煜《虞美人》词抒发的情感主要是()

A、亡国之痛

B、离家之苦

C、悼亡之思

D、亲友之念

16、《水龙吟》“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中的利郎之的是()

A、刘邦(汉高祖)

B、刘彻(汉武帝)

C、刘备(三国蜀主)

D、刘禹锡(唐代诗人)

17、钱学森《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的体裁是()

A、记叙文

B、议论文

C、说明文

D、学术论文

18、车夫姚纳是哪篇作品人物?()

A、契科夫《苦恼》

B、鲁迅《风波》

C、老舍《骆驼祥子》

D、朱自清《背影》

19、鲁迅《风波》的主题(主要意义)是()

A、暴露民众愚昧

B、揭露帝制余孽阴谋复辟

C、批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D、昭示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唤醒民众

20、巴金《秋夜》中主要歌颂了鲁迅先生的()

A、爱国主义精神

B、热情关怀青年的崇高精神

C、韧性战斗精神

D、决不妥协精神

21、应该标识签发人姓名的公文是()

A、通告

B、决定

C、请示

D、通知

22、公文标题中,绝不能省略的成分要素是()

A、发文机关

B、关于

C、事由

D、文种

23、在文书分类中,简报、计划属于()

A、法定公文

B、事务文书

C、专用文书

D、经济文书

24、转发上级的公文应用()

A、报告

B、通报

C、通告

D、通知

25、对重要事项和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应用的文种是()

A、通知

B、意见

C、决定

D、通报

26、公文的成文日期,通常应以之为准的是()

A、秘书拟稿日期

B、领导签发日期

C、印刷制作日期

D、

登记发出日期

27、不能抄送给下级机关的公文时()

A、意见

B、通告

C、请示

D、批复

28、内容不宜写得太具体、细致的启事是()

A、寻人启事

B、寻物启事

C、招领启事

D、招聘启事

29、写自荐信应着重展示自己的()

A、学历文凭

B、兴趣爱好

C、希望要求

D、业绩能力

30、属于公文格式中“版记”部分要素项目是()

A、发文字号

B、主送机关

C、抄送机关

D、附注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按1—5题号的顺序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每小题中至少有两个正确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属于乐府古体(旧题),又是七言古诗(七言歌行)的是()

A、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B、王维《山居秋暝》

C、李白《行路难》

D、李商隐《无题》

E、陆游《书愤》

2、《风波》中刻画赵七爷的典型细节是()

A、辫子盘上、放下、又盘上

B、马褂藏起、穿上、又藏起

C、知道谁家闺女生了夜叉

D、知道张大帅是张翼德的后代

E、时常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三国志》

3、属于简报“报头”主要格式项目的是()

A、简报名称

B、编者按语

C、简报期数

D、编发单位

E、编发日期

4、应用文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A、广泛性

B、规范性

C、条理性

D、典型性

E、朴实型

5、下列文种中,属于行政公文的是()

A、决定

B、公报

C、启事

D、通报

E、总结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按1—10题号的顺序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是书信体驳论文。()

2、《哀溺文序》哀悼的是舍己救人的青年。()

3、《炉中煤》诗中“年青女郎”比喻的是“五四”后的祖国。()

4、《声声慢》的体裁是词,作者是李清照()

5、诗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作者是李白()

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了比喻、象征、对偶手法。()

7、通知这个文种可以下行、平行、有时也可上行。()

8、江南大学向银行请求贷款,行文应用请示。()

9、报告中不得含有请示事项。()

10、起诉状当事人情况应写报告,后写原告。()

四、翻译或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按题号做在答题纸上,不抄原题)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不亦说乎?)

2、此所谓“赍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解释:藉、赍)

3、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蒙教、窃以为)

4、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翻译:遥岑远目)

5、该项目业经上级批准,兹就有关情况说明如下(解释业经、兹就)五.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按题号在答题纸上写出完整的正确答案,不抄原题)

1、晓镜云鬓只差该,不觉夜吟月光寒(写出正确诗句)

2、长风破浪定可达,直挂天边到沧海。(写出正确的诗句)

3、公文标题:南山乡政府遭受旱灾情况向上级的汇报(改为正确的标题)

4、公文过渡语:现今儿就把有关事项通知在下边。(提炼为规范过渡语)

5、正文:全厂职工正在掀起了学习新技术的热情。(改为正确语句)六.简答题(共10分;按题号做在答题纸上,不抄原题)

1、简析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6分)

要点:(1)该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作者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3)文章最后部分总结出了哪些格言警句?(举出两例即可)2、简析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4分)

要点:(1)该作品的体裁和产生的朝代;(2)指出该作品的思想意义。

七.写作题

(一)阅读这份实习资料,代实习学生拟写一封信函

(要求:格式正确,正文不少于300字;时间今年3月,具体日期自定)

1、东华学院市场营销系学生,8人;实习单位:宏远商贸公司;部门;公司市场部。

2、时间:2009年10月31日到2010年1月31日,3个月

3、参加了公司新产品展销会的工作,从筹备到展出,实践、锻炼,学到了许多东西。

4、热情接待,市场部开了欢迎会,介绍公司有关情况;公司总经理王大志参加。

5、王总讲话,鼓励,热情洋溢;市场部员工,耐心指导,设计、修改调查问卷。

6、市场部部长刘强,带实习生搞市场调查;关心实习生住宿、生活,经常问这问那。

7、感受:公司领导和职工极大关怀,很多帮助,感觉有很大提高,实践能力增强。

8、实习任务圆满完成,感谢,以“东华学院市场营销系实习小组”名义。

(二)这份材料表述欠通畅,但基本事实清楚。请加以提炼,代该校拟写一份请示

(要求:不标注眉首、版记、各项目,其余格式正确。用完全式标题(三要素全),时间为今年4月,具体日期自定,但不能用“**”代替。正文400字左右)

南园职业中学就办在广平市市中区里,归市教育局管,是市属的一所重点职中。这几年他们的办学规模一年比一年大,目前他们的再

在校生人数已经达到了4000人,这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的。可是全校目前只有100台电脑,根本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他们打算再买60台,大约需要20万元。这不单是为了加强学生教育素质,还是会计电算化、文秘等专业不可少的设备。同时还因为省教育厅有个规定,要求职业中学应该每25个学生配备一台电脑。照这样算,必须有160台才行,而现在整整差了60台,与省里的要求差了一大截。这还只是问题的一方面。他们学校图书馆现在藏书一共才5万册,也没有达到上级的要求,按省上要求是没生平均至少15册书,一共要6万册,算起来也差了1万册。他们算了一下,按15块钱一本,就要15万元。上个月省教育厅来了个通知,今年6月份要到学校来检查。可是学校现在的经费很紧张,只好向是教育请求拨款购买。不请市里拨款,那是没法子的。学校现在自己只能从现有经费中挤出5万元,其余的30万元,就只有请求市里增拨教育经费来解决了。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八

2011年普通高校专升本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八)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惟陈言之务去”出自() A.《谏逐客书》B.《种树郭橐鸵传》 C.《答李翊书》D.《答司马谏议书》 2.成语“夙兴夜寐”出自() A.《陈情表》B.《短歌行》C.《关山月》D.《氓》 3.《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A.契诃夫B.莫泊桑C.欧·亨利D.托尔斯泰 4.《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 A.欧阳修B.宋祁C.司马光D.王安石 5.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 A.初唐B.晚唐C.中唐D.盛唐 6.“计中国之在海内”中的“中国”是指() A.神州B.中国C.中原D.九州 7.“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 A.《李将军列传》B.《冯谖客孟尝君》 C.《季氏将伐颛臾》D.《寡人之于国也》 8.《行路难》的作者是() 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李商隐 9.杜甫《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老臣”是指() A.曹操B.李斯C.诸葛亮D.王安石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 A.山水诗B.乐府诗C.田园诗D.边塞诗11.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 A.李白B.李贺C.白居易D.杜牧 12.《北方》一诗选自艾青诗集() A.《大堰河》B.《火把》C.《北方》D.《向太阳》 13.屠格涅夫的《门槛》是() A.小说B.散文C.散文诗D.政论 14.柳永《八声甘州》的线索是() A.登高临远B.睹物思人C.雨洒江天D.佳人颙望 15.《风波》中反复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 A.赵七爷B.七斤C.八一嫂D.九斤老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6.孔子名丘,字________。 17.所谓“四书”是指《孟子》、《大学》、《中庸》和《_________》。 18.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____________。 19.孟子回答了梁惠王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 20.庄子《秋水》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本体论是__________主义的。 21.《陈情表》选自《__________》。 22.鲁迅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浙江_________人。 23.《箱子岩》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4.巴金的小说《家》、《春》、《秋》合称《__________》。 25.傅雷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___________家。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安徽卷)word版含解析

绝密★ 启用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语文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3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大额资金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晚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的技术业已游离了艺术的初衷,众多的娱乐节目——而不是艺术——充当了技术的受惠者。 ⑤技术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怎么使用。对于技术的盲目崇拜无异于对于工具的盲目崇拜,这种崇拜的实质,是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如果任由其泛滥,容易遮蔽掉技术背后真正关键的东西——使用技术的人的作用与良知。前一段诸多社会事件引起舆论大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社会事件与技术联系起来。从瘦肉精饲料、三聚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惟陈言之务去”出自(C ) A.《谏逐客书》 B.《种树郭橐鸵传》 C.《答李翊书》 D.《答司马谏议书》 2.成语“夙兴夜寐”出自(D ) A.《陈情表》 B.《短歌行》 C.《关山月》 D.《氓》 3.《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B) A.契诃夫 B.莫泊桑 C.欧·亨利 D.托尔斯泰 4.《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 A) A.欧阳修 B.宋祁 C.司马光 D.王安石 5.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B ) A.初唐 B.晚唐 C.中唐 D.盛唐 6.“计中国之在海内”中的“中国”是指(C ) A.神州 B.中国 C.中原 D.九州 7.“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B ) A.《李将军列传》 B.《冯谖客孟尝君》 C.《季氏将伐颛臾》 D.《寡人之于国也》 8.《行路难》的作者是(C ) A.白居易 B.杜甫 C.李白 D.李商隐 9.杜甫《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老臣”是指(C ) A.曹操 B.李斯 C.诸葛亮

D.王安石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D) A.山水诗 B.乐府诗 C.田园诗 D.边塞诗 11.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C ) A.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牧 12.《北方》一诗选自艾青诗集(C ) A.《大堰河》 B.《火把》 C.《北方》 D.《向太阳》 13.屠格涅夫的《门槛》是( C) A.小说 B.散文 C.散文诗 D.政论 14.柳永《八声甘州》的线索是( A) A.登高临远 B.睹物思人 C.雨洒江天 D.佳人颙望 15.《风波》中反复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D ) A.赵七爷 B.七斤 C.八一嫂 D.九斤老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孔子名丘,字________。 17.所谓“四书”是指《孟子》、《大学》、《中庸》和《_________》。 18.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____________。 19.孟子回答了梁惠王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 20.庄子《秋水》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本体论是__________主义的。 21.《陈情表》选自《__________》。 22.鲁迅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浙江_________人。 23.《箱子岩》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4.巴金的小说《家》、《春》、《秋》合称《__________》。 25.傅雷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___________家。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横线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来: 27.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成立: 28.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完整版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 题含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 1.《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杨衒之)为《》作的注,此书既是一部地理着作,也是一部散文佳作。 2.苏轼,字(子瞻/子由),号东坡居士,四川(成都/眉山)人,北宋着名文学家。 3.《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英国/意大利)剧作家。 4.《忆傅雷》的作者是(钱钟书/杨绛),他/她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围城/洗澡)等。 5.雨果,法国杰出的(浪漫/现实)主义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代表作有《》等。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晋侯饮.赵盾酒 2.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 3.自非亭午 ..夜分,略无阙处 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三、简答题 1.简述《江水》一文的主要内容。 2.试简要分析柳宗元的《江雪》一诗。 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四、论述题 试分析《秋夜》中梦境描写的作用。 五、作文题 以“难忘**”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20分) 1.郦道元,水经 2.子瞻,眉山 3.英国,莎士比亚 4.杨绛,洗澡 5.浪漫,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 (说明: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饮:给酒喝。动词的使动用法,即“使……饮”。 2.且:将要。 3.亭午:正中午。 4.吊:慰问。 5.老:尊敬,赡养。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江水》一文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郦道元的《江水》主要描写了瞿塘峡、巫峡的开凿,巫山、巫峡的地理位置,新崩滩的形成,大巫山挺拔巍峨的气势,相关的历史记载和神话传说,以及三峡两岸美丽如画的四季风光。 2.试分析柳宗元的《江雪》一诗。 参考答案:学生的分析在感悟诗中意境的同时要注意揭示出“渔翁寒江独钓”与柳宗元政治遭遇及其傲岸不屈个性间的关系,具体视学生结合诗作的分析情况酌情给分。 (说明: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凡学生有一己合理之理解即可酌情给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35分,共35分) 试分析《秋夜》中梦境描写的作用。 参考答案:梦境,给了作者以广阔自由的想像空间,将一个个并不联系的生活片段、瞬间感受衔接起来,形成连续不断的电影镜头,让时空交错、今昔重叠、虚实渗透,在似真似幻,或实或虚中,凸现“民族之魂”浮雕般的伟岸形象。 梦,成为推动作者的思想发展的依据。 作者凭借梦境这个特殊的空间来进行创作构思,飞驰想像,全面展示了鲁迅的精神风采和人格魅力。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二 一、填空题 1.司马迁,字(子固/子长),西汉阳夏人,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着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袁枚,字子才,号(简斋/诚斋),钱塘人(今浙江杭州),清代诗人、诗论家。在诗歌创作上,他提出了“(神韵/性灵)说”,即主张诗歌应抒写胸臆,辞贵自然。 3.《蛮子大妈》的作者莫泊桑是(德/法/俄)国人,作品主要反映的是(普法/俄法)战争中普通民众的爱国主义精神。

2014年全国大纲卷高考语文试题真题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大纲卷) 语文试题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 A.龃龉.(yǔ) 系.鞋带(xi) 舐.犊情深(shi) 曲.意逢迎(qū) B.倜傥.(tǎng) 纤.维素(xiān) 羽扇纶.巾(guān ) 针砭.时弊(biān) C.感喟.(kuì) 揭疮.疤(chuāng) 按捺.不住(nài) 大相径.庭(jing) D.霰.弹(xiàn ) 涮.羊肉(shuàn) 以儆.效尤(jǐng) 纵横捭.阖必(b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 ....,,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 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 ....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 ....,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 通人叹为观止 ....,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答:D 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答:C 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①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 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

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

浙江普通专升本真题《大学语文》 一、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的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居“唐宋八大家”首位的作家是:( ) A.苏轼 B.王安石 C.韩愈 D.柳宗元 2.被鲁迅喻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 A.《左传》 B.《论语》 C.《史记》 D.《战国策》 3.下列文章中不属书信体的有:( ) A.《答李翊书》 B.《谏逐客书》 C.《答司马谏议书》 D.《报刘一丈书》 4.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是:( ) A.诗 B.词 C.曲 D.赋 5.《诗经·氓》中比喻女子不可沉溺于爱情的诗句是:(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6.《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 ) A.感伤未成年男子的早逝 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 B.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士 D.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7.“想佳人、妆楼颙望”中的“颙望”意思是:( ) A.远远眺望 B.举首凝望 C.低头凝思 D.抬头仰望 8.律诗中要求必须压韵的是:( ) A.首联与尾联 B.颈联与颔联 C.颈联与尾联 D.颔联与尾联 9.下列句中的“过”字不作“错误”解的有:( ) A.无乃而是过与? B.且尔言过矣 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矣。 D.臣闻吏议逐客,窃认为过矣。 10.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 的作家是:( ) A.辛弃疾 B.李清照 C.柳永 D.苏轼 11.在《秋水》中,庄子用以说明“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的 是:( ) A.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 B.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C.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 D. 小石小木之在大山 12.典故运用是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的一大特色,下列词句中不属于典故的是:( ) 文案大全

2014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文言文翻译)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湛.蓝/斟.酌崛.起/倔.脾气提.防/醍.醐灌顶 B.跻.身/犄.角女红./彩虹.桥沟壑./豁.然开朗 C.毛坯./胚.芽蒜薹./跆.拳道拙.劣/咄.咄逼人 D.劲.敌/浸.渍咆哮./酵.母菌着.陆/着.手成春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缠绵梗概打寒噤震聋发聩 B.扼守晋升伏卧撑杞人忧天 C.滥觞脉博摇篮曲大快朵颐 D.伛偻驯顺笑吟吟锄强扶弱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____之强烈出乎意料。 ○2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灾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_____。 ○3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____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1反映○2曼延○3总算 B.○1反应○2蔓延○3总算 C.○1反映○2蔓延○3终于 D.○1反应○2曼延○3终于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

最新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

最新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1.茅盾的第一篇长篇小说是( ) A.《幻灭》 B.《子夜》 C.《霜叶红似二月花》 D.《虹》 2.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最著名的是( ) A.《蚀》三部曲 B."爱情三部曲"

C."激流三部曲" D."抗战三部曲" 3."分崩离析""贻笑大方""形影相吊"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表》 B.《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陈情表》 C.《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 D.《陈情表》《庄子·秋水》《季氏将伐颛臾》 4.《灯下漫笔》中,鲁迅认为青年的使命是( ) A.崇奉国粹 B.热心复古 C.创造第三样时代

D.赞颂固有精神文明 5.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是( ) A.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渐:浸湿。 B.怎敌他,晚来风急。敌:抵挡。 C.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放:释放。 D.中石没镞。镞:箭头。 6.从抒写的内容来看,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 ) A.中秋词 B.端午词 C.重阳词

D.清明词 7.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首( ) A.小令 B.大令 C.慢词 D.杂剧 8.《选择与安排》中,作者以"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为喻来说明( ) A.选择要恰到好处 B.安排要有条不紊 C.层次要清晰明了 D.轻重要分明得当

9.《谈时间》一文选自梁实秋的散文集( ) A.《雅舍谈吃》 B.《槐园梦忆》 C.《雅舍小品》 D.《实秋杂文》 10.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 ) A.茅盾 B.巴金 C.鲁迅 D.曹禺 答案及解析

专升本考试语文历年真题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正确的选项,并按要求填涂答题卡上相应的字母。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信誓旦旦”一语出自 ( ) A.《行路难》 B.《氓》 C.《国殇》 D.《短歌行》 2.陶渊明生活的朝代是 ( ) A.东晋 B.六朝 C.汉末 D.西晋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 ( ) A.《秋水》 B.《季氏将伐颛臾》 C.《陈情表》 D.《五代史伶官传序》 4.《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史实来证明中心论点,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 ) A.象征 B.夸张 C.对比 D.比喻 5.柳永是 ( ) A.南宋婉约派词人 B.南宋豪放派词人 C.北宋婉约派词人 D.北宋豪放派词人 6.《苦恼》一文的作者契诃夫的国籍是 ( ) A.美国 B.俄国 C.法国 D.英国 7.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 ) A.叠字 B.比喻 C.拟人 D.夸张 8.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 ) A.史论 B.辞赋 C.小说 D.奏疏 9.宋代作家中作有《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是 ( ) A.欧阳修 B.李清照 C.辛弃疾 D.苏轼 10.小说《苦恼》的作者是 ( ) A.契诃夫 B.巴尔扎克 C.莫泊桑 D.屠格涅夫 11.下列哪位作家属唐宋八大家之一 ( ) A.杜甫 B.辛弃疾 C.王安石 D.李清照 12.下列作品中,属于书信体驳论文的是 ( ) A.《五代史伶官传序》 B.《答李翊书》 C.《陈情表》 D.《答司马谏议书》 13.《山居秋暝》中,表现作者有隐居山中之意的诗句是 ( )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4.苏轼的《前赤壁赋》主要描写了哪三种景物? ( ) A.清风、明月、芦荻 B.江水、明月、清风 C.清风、黄花、梧桐 D.明月、江水、秋花 15.下列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是 ( ) A.欧阳修 B.李清照 C.柳永 D.苏轼

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真题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二卷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臵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炸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

江西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江西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1?阅读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 说着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诚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请回答: (1) 这段文字所驳斥的谬论是什么(2分) (2) 这里用的是什么驳论方法和论证方法(2分) (3) 概括文中的论据,说明其属于什么论据。(3分) 2?阅读梁实秋的《谈时间》中的一段文字: 不可挽住的就让它去罢!问题在,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如何去打发它。梁任公先生最恶闻“消遣”二字,只有活得不耐烦的人才忍心去“杀时间”。他认为一个人要做的事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哪里还有时间可供消遣不过打发时间的方法,亦人各个不同,士各有志。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见运河上舟楫往来,熙熙攘攘,顾问左右:“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和珅侍卫在侧,脱口而出:“无非名利二字。”这答案相当正确,我们不可以人废言。不过三代以下唯恐其不好名,大概名利二字当中还是利的成分大些。“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时间即金钱之说仍属不诬。 请回答: (1) 本片段从内容上可分为几个层次哪个层次是论点论点的实质是什么(2分) (2) 本片段中,作者在议论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分) (3) 本片段中,作者列举了两种人打发时间的方式,请说出他们之间的根本区别。由此能看出作者的意图吗(3分) 3?阅读沈从文《箱子岩》中的一段文字: 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河中人过大端阳节。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早被乡下人拖出浮在水面上。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浆手,头腰各缠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支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河身大约一里路宽,两岸皆有人看船,大声呐喊助兴。且有好事者,从后山爬到悬岩顶上去,把“铺地锦”百子鞭炮从高岩上抛下,尽鞭炮在半空中爆裂,形成一团团五彩碎纸云尘,彭彭彭彭的鞭炮声与水面船中锣鼓声相应和。引起人对于历史回溯发生一种幻想,一点感慨。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精彩试题(1)

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B ) A 《庄子》 B 《论语》 C 《孟子》 D《韩非子》 2.《季氏将伐颛臾》中“力就列,不能者止”作为论据,其性质属于( C ) A 历史事实 B 现实事例 C 名人名言 D 比喻 3. “祸起萧墙”一语出自( C ) A《论语》 B 《孟子》 C 《左传》 D 《战国策》 4.《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所运用的下列论据中,属于历史材料的是( B ) A 且在邦域之中矣 B 先王以为东蒙主 C是社稷之臣也 D 虎兕出于柙 5.《伯克段于鄢》选自( D ) A《国语》 B 《史记》 C 《战国策》 D 《左传》6. 《伯克段于鄢》的主要人物是( A ) A庄公 B 武公 C姜氏 D 共叔段 7.《伯克段于鄢》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的意思是( C ) A 迅速 B 急忙 C 屡次 D竭力 8. 孟子和孔子同属( A )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法家学派 D 名家学派 9.“五十步笑百步”这一典故出自( B ) A《寡人之于国也》B《季氏将伐颛臾》 C《》 D《秋水》 10.使《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展开论述的问题是( B ) A五十步笑百步 B 为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 C 如何养生丧死无憾 D 如何以德治国和如何使民加多 11.下列人物属于道家学派的有( B ) A 孔子和孟子 B 庄子和老子 C荀子和韩非子 D孔子和老子 12. 庄子认为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 B ) A无限的B有限的 C巨大的 D 重要的 13.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C ) A 庄子 B河伯C若 D河伯与若 14.《冯谖客孟尝君》选自( B ) A《国语》 B《战国策》 C《史记》 D《左传》 15.冯谖为孟尝君“焚券市义”行为中蕴含着( C ) A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C人本思想 D民本思想 16.《战国策》的整理编订者是( A ) A 向 B 左丘明 C 司马迁 D战国史官 17. 《》选自( C ) A《论语》 B《孟子》 C 《礼记》 D《左传》 18.《》一文中孔子认为“”、“小康”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C ) A 人事制度 B物质文明建设C所有制形式 D 精神文明建设 19.《史记》是一部( B ) A纪传体断代史B纪传体通史 C编年体通史 D 国别体断代史

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及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 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2) 语文 使用地区:海南、宁夏、黑龙江、吉林、新疆、云南、内蒙古、青海、贵州、甘肃、西藏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做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 加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 《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 . 《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D. 《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B. 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C. 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 D. 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要予以严惩。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 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专升本语文试题答案

山东大学网络学院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题A 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把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 “既来之,则安之”这句古语出自(C ) A 庄子 B 孟子 C 论语 D 史记 2. 茅盾是哪个组织的发起者和组织者?(C ) A 新月社 B 创造社 C 文学研究会 D 语丝社 3.下列句子中“于”表被动的是(A ) A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 移其民于河东 C 西取由余于戎 D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4.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A ) A 欧阳修 B 王安石 C 苏轼 D 梅尧臣 5.下列作品中属于历史散文的是(B ) A《五代史伶官传序》B《郑伯克段于鄢》 C《寡人之于国也》D《宝玉挨打》 6.《张中丞传后叙》歌颂的三个人物是(A ) A 张巡、许远、南霁云 B 张巡、许远、于嵩 C 张巡、许远、雷万春 D 张巡、于嵩、雷万春 7.《红楼梦》的体裁是(A ) A 长篇章回白话小说 B 长篇文言小说 C 诗体韵文小说 D 小说集8?欧?亨利写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是(D )

A麦琪的礼物B公务员致死C老人与海D白菜与皇帝 9 ?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的抒情方式是( B ) A借典故抒情B借景抒情C借前人成句抒情D直抒胸臆 10 ?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点是(D ) A旷达飘逸B慷慨雄壮C沉郁顿挫D诗中有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小题中的括号里。 1 ?李斯是(秦)代文学家,是(《谏逐客书》)的作者。 2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体历史著作,相传其作者是(左丘明)。 3. 《氓》从文体上看是一首(叙事)诗,从内容上看是一首(弃妇)诗。 4 ?“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5?“乐府”是(西汉)王朝设立的(音乐)官署。 6.(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他不仅擅长写诗,还擅长绘画,精通(音乐)) 7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8 ?丘也闻有过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解释词语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解释下面句中下面划线的词语的含义 1 ?没有辫子,该当何罪? 2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3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4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犊中,是谁之过与? 四翻译题。共24分。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当:担当,承担所以:用……的方法直:通“值”,价值是:这

2019江苏专转本语文真题

江苏省 2019 年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 6 页。全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作答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准确清晰地填写在 试卷和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考试结束时,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本大题共15 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请将答题卡 上代表改题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 1. 哲学是立千人的学间,是人用千理解世界,把握世界,世界智慧之学。在上面这段一文字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认识 B. 分析 C.改造 D. 掌控 2. 下列加点的字词译义正确的一组是() A. 休戚与共(忧愁)钟灵敏秀(凝聚)成人之美(成全) ... B. 言简意骸(完备)文不加点(标点)待价而沽(卖出) ... C.笔力扛鼎(举起)少不更事(改变)学而不厌(厌倦) ... D.一筹莫展(计算)严于律己(约束)不胫而走(大腿)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和同学在南京南站避近,两个人一见如故,回忆起大学的青春岁月,他们感慨万千。 B.北固山以险峻闻名,它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和深厚的人文积淀,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 C.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成为2019 年春节电影“贺岁档"炙手可热的影片之一。 D.孔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及启发式教学方法被中国后世的教育者奉为经典。 4.互联网是渠道的革命,它可以传递产品和服务。因此它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渠道实现传递。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填入横线最恰当的一句是:() A.互联网和金融有相似点 B.互联网为金融插上翅膀 C.金融是一种产品和服务 D.金融和互联网相似类型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同学们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聆听和注视着这位英雄的事迹报告很多人都表示深受感动。

山西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山西省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做题 一、现代文阅读I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

《大学语文》专升本《季氏将伐颛臾》习题(含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论语》在体裁上属于( ) A.论辩体 B.语录体 C.对话体 D.纪事本末体 2.《春秋》的修订者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刘向 3.《论语》一书的编纂者是( ) A.孔子 B.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 C.孟子 D.孟子及其弟子 4.《季氏将伐颛臾》中“且在邦域之中矣”的“邦域”指( )。 A.颛臾 B.鲁国 C.齐国 D.宋国 5.我国先秦时期一部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战国策》 6.在《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孔子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为论据,来驳斥冉有推卸责任的态度,这种论据的类别是( ) A.历史材料 B.现实事例 C.名人名言 D.科学公理 7.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 A.仁政和王道 B.仁与礼 C.严刑和峻法 D.无为而无不为 8.季氏将伐颛臾的目的是( ) A.为子孙忧 B.维护鲁国的利益 C.夺取鲁国的大权 D.进行领土扩张 9.成语“祸起萧墙”出自于( ) A.《论语·季氏》 B.《秋水》 C.《寡人之于国也》 D.《谏逐客书》 10.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先用周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名言,后用“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的比喻,来驳斥冉有推卸责任的观点,这两者论证的方法不同在于( ) A.前者是演绎法,后者是例证法 B.前者是对比法,后者是类比法 C.前者是演绎法,后者是类比法 D.前者是对比法,后者是例证法 1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句中的“见”字意思是( ) A.看见 B.谒见 C.会见 D.被召见 12.下列属于语录体散文集的是( )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论语》主要记载_______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______________。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庄子散文,想象丰富,多采用论辩形式,富有浪漫色彩。 5、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好__________先生。 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__________________,独伧然而泣下。 7、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壮罢低声问夫婿,____________________。 8、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 9、陆游,字务观,号__________。 10、李商隐诗名体皆工,成就斐然,尤以_____________最为突出。 11、苏轼与父苏洵、弟_______,合称“三苏” 12、矛盾小说著作主要有《蚀》、《虹》、《_______》、《腐蚀》、《清明前后》等。 13、钱钟书的主要著作有《读忆录》、《管锥篇》、《旧文四篇》等。长篇小说有《_______》。 14、《左传》是_________体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15、《史记》是我过第一部_________体通史。 16、王昌龄与高适、_________同为盛唐边塞诗人代表。 17、韩愈卒后溢“文”,故后世称__________文公。 18、徐志摩的代表诗作《再别康桥》中的“康桥”即____________。 19、北宋与苏轼并称“苏黄”的诗人是__________。 20、李白的诗歌充满浪漫色彩,风格__________。 二、解释词语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斯: 舍: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吾老: 幼吾幼: 3、公退之瑕,披鹤,戴华阳巾,手持《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公退: 世虑: 4、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着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望洋向着: 莫己若: 5、况吾与子渔櫵于江渚之上,侣渔虾而友麋鹿,驾一叶扁舟,举匏樽以相居。 渔櫵: 侣渔虾: 6、自衿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右,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 自衿功伐: 过矣: 7、唯圆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彭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