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陕西专升本语文真题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14.39 KB
- 文档页数:7
2023 陕西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招生考试试题大学语文注意事项:1.考生领到试题后,须按规定在试题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并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2.所有答案必须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各题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先秦诸子散文中,文笔以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著称的是( )A.荀子B.孔子C.庄子D.墨子2.国殇选自( )A.九歌B.九章C.天问D.诗经3.《寡人之于国也》的“寡人”是( )A.秦王B.楚王C.梁惠王D.齐王4.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A.杜甫B.白居易C.元稹D.韩愈4.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A.杜甫B.白居易C.元稹D.韩愈5.成语“分崩离析”出自于下面哪篇文章( )A.《季氏将伐颛臾》B.《秋水》C.《谏逐客书》D.《赵威后齐使》6.李白的号是( )A.青莲居十B.香山居士C.六一居士D.东坡居士7.《段太尉逸事状》的作者是( )A.王维B.柳宗元C.李商隐D.高适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唐代诗歌( )A.《长恨歌》B.《行路难》C.《山居秋暝》D.《春江花月夜》9.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 )A.苏洵B.欧阳修C.王安石D.柳永10.《前赤壁赋》的说理景象( )A.箫声白露B.蜉蝣沧海C.幽壑潜蛟D.江水明月11.《石崇与王恺争豪》中石崇与王恺炫耀竞比的是( )A.舆服B.金钱C.珊瑚树D.铁如意12.郁达夫《故都的秋》中“故都”指的是( )A.南京B.北京C.开封D.西安13.《拣变穗》中主要的两个人物( )A.我和卖灶糖老汉B.我和母亲C.我和二姨D.我和新媳妇14.下列作者参与创造社的是( )A.郭沫若B.鲁迅C.钱钟书D.巴金15.下列作品创作于抗战时期的是( )A.《雨巷》B.《听听那冷用》C.《神女峰》D.《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6.《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指( )A.人名B.书名C.地名D.灯名17.由一般原理推究到个别情况的结论,是下列哪种论证方法( )A.类比法B.演绎法C.归纳法D.对比法18.下列作品属于茹志鹃的是( )A.《萧萧》B.《风波》C.《百合花》D.《断魂枪》19.《咬文嚼字》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A.文学作品应该充满想象B.阅读和写作要有一字都不肯放松的谨严C.语言和思想感情密切相关D.推敲文字是为了语句通顺20.下列“之”做代词的是( )A.大将军不知广所之B.邻国之民不加少C.顷之,家具数岁D.为之请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一分,共12分。
19年陕西省单招语文试题及答案# 19年陕西省单招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震耳欲聋栩栩如生一愁莫展B. 锐不可当张皇失措涣然冰释C. 义愤填膺一诺千金明察秋毫D. 风声鹤唳举世瞩目明辩是非答案:C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由于他刻苦学习,因此成绩优异。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围绕“勤奋”二字展开的。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答案:A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C.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 《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
答案:D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的花开得真美,夏天的树长得真绿,秋天的果实真甜。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答案:B6. 下列词语中,属于褒义词的是:A. 狡猾B. 机智C. 虚伪D. 奸诈答案:B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一样,不停地工作。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他的心情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明媚。
D. 他像一只狼一样凶猛。
答案:C8.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B.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
C.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与月亮有关。
D.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祖先。
2019年陕西省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二```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题目:题目: (2019·陕西省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
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能够回答出问题或完成句子,请选出正确答案。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答题卡上作答)1. 鲁迅先生以“骂不痛快”著称的作品是_______A.〈且介亭杂文〉B.〈狂人日记〉C.〈彷徨〉D.〈桃花源记〉2.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这句诗出自________A.李绅的《秋词》B.苏轼的《赤壁赋》C.杨牧的《墨梅》D.唐寅的《秋思》3. 陈寅恪先生的《简明中国史》共分几卷?A.12卷B.14卷C.16卷D.18卷4.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是谁的作品?A.杜牧B.苏轼C.李清照D.王之涣5. 《家》是鲁迅先生的哪篇作品?A.〈故郭垣〉B.〈野战孤坟〉C.〈祝福〉D.〈记承天寺夜游〉6.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原型是真实存在的吗?A.是B.否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_______A.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力逐渐增强。
B.现在的汽车质量越来越好,性能逐渐优化。
C.伴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通信方式得到了极大改善。
D.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8.下列“慰问”中,写错字的一项是_______A.w'èiwènB.wèiwèìnC.wèiwenD.wèiwèn9.以下哪个成语的正确释义是“一言九鼎”?A.指言辞意义很重、很严肃。
B.指人的品德高尚,言辞庄重。
C.比喻说话有份量,有权威。
D.指文学作品语言蕴含的思想意义。
10.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_______A.他说:“我能行。
”B.他说:“我能行”。
C.他说:”我能行“。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诗词曲赋)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6. 阅读理解9. 词语解释11.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保存民歌较多的是( ) A.风B.小雅C.颂D.大稚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2.曹操引用“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达的是( ) A.思慕贤才B.优礼款待贤才C.呼唤真挚友谊D.与朋友有福同享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3.《行路难》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的象征意义是( )A.年华虚度B.行役之苦C.仕途受阻D.前程绝望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4.《兵车行》的主题句是( )A.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B.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5.在《秋兴八首(其一)》中,具有双关意义的诗句是( )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B.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D.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6.《长恨歌》一诗的诗体是( )A.格律诗B.叙事诗C.抒情诗D.乐府诗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7.我国现代诗歌史上最能体现五四时代精神的第一部诗集是( )A.郭沫若的《女神》B.闻一多的《红烛》C.戴望舒的《我的记忆》D.冰心的《春水》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8.柳永《八声甘州》主要抒发的感情是( )A.抑郁不平之气B.故国之思C.内心的绝D.羁旅行役之苦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9.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作者借以抒写家破人亡之痛的主要景物是( )A.晚风B.过雁C.黄花D.梧桐细雨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10.辛弃疾的作品集是( )A.《淮海词》B.《漱玉词》C.《清真词》D.《稼轩词》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11.《西厢记》的故事原出于唐代元稹的小说( )A.《柳毅传》B.《霍小玉传》C.《枕中记》D.《会真记》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12.“苏子与客泛舟”中的“客”是( )A.客人B.门客C.代指另一个苏轼D.客卿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阅读理解阅读《饮酒》全诗,回答文后问题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述文)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6. 阅读理解9. 词语解释11.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本文姜氏的性格特征是A.阴险狠毒,工于心计B.老成持重,为国焦虑C.贪婪狂妄,愚昧无知D.褊狭昏聩,以私情干政(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2.《史记》是我围第一部( )A.纪传体断代史B.纪传体通史C.编年体通史D.国别断代史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3.韩愈在思想上主要推崇的是( )A.儒学B.佛学C.黄老之学D.墨学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4.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作家是( )A.欧阳修B.苏轼C.王安石D.柳宗元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5.《马伶传》所讽刺的真正对象是( )A.李伶B.严嵩C.顾秉谦D.杨继盛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6.《马伶传》的中心意旨是( )A.反映当时金陵梨园的激烈竞争B.讽刺当朝宰相顾秉谦C.叙述名演员马伶的一生经历D.赞扬马伶深入生活、精益求精的精神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7.郁达夫《故都的秋》所写的“故都”是指今天的( )A.北京B.南京C.西安D.开封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8.《故都的秋》最主要的写作方法是( )A.浓墨重彩的描绘B.铺垫C.直抒胸臆D.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9.《爱尔克的灯光》中的“我的心灵的灯”所含象征意义是( ) A.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没落和崩溃B.美好希望的破灭和生活的悲剧C.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D.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10.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中所引“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出自( ) A.札甫《望岳》B.王维《终南山》C.王吕龄《从军行》D.白居易《长恨歌》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11.《拣麦穗》表现出作者向往的是( )A.丰收的年景B.美好的爱情C.人间纯真的感情。
专升本(语文)模拟题2019年(18)(总分150, 做题时间120分钟)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孔子用“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的道理,来批驳冉有为季氏攻伐颛臾寻找借口的行为,这种论证方法是 ( )SSS_SINGLE_SELA归纳法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分值: 3答案:B孔子用“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的道理,批驳冉有多次申诉季康子伐颛臾理由的强辩行为,这主要采用的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论证法。
2.《大同》中,大同社会的最根本的特征是 ( )SSS_SINGLE_SELA天下为公B选贤与能C讲信修睦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分值: 3答案:A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即“天下为公”。
B、C、D三项都是“天下为公”的具体表现。
3.《炉中煤》的思想感情是 ( )SSS_SINGLE_SELA表现个性解放的要求B反映人道主义精神C赞美爱情D眷恋祖国分值: 3答案:D《炉中煤》一诗,借“炉中煤”向“女郎”抒发热烈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眷恋的情绪。
4.《种树郭橐驼传》的主要写作方法是 ( )SSS_SINGLE_SELA讽刺B类比C夸张D拟人分值: 3答案:B《种树郭橐驼传》主要采用了类比的表现方法,以种树之道类比为政治民之道,将复杂深奥的道理简单化,变抽象为具体,使文章生动形象,道理深入浅出。
5.《风波》、《断魂枪》、《苦恼》的作者依次是 ( )SSS_SINGLE_SELA鲁迅、契诃夫、老舍B契诃夫、鲁迅、老舍C鲁迅、老舍、契诃夫D契诃夫、老舍、鲁迅分值: 3答案:C《苦恼》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作品,由此可以排除A、B、D三项。
6.下列《报刘一丈书》中的语句,描述作者对权贵者态度的是 ( )SSS_SINGLE_SELA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B问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C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D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分值: 3答案:BA、C两项写的是“干谒者”攀附权贵、奴颜婢膝的丑态;D项写的是“闻者”对干褐者的态度。
2019年陕西省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统一考试测试题(二)语文注意事项:1.全卷共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为I50分钟。
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邀.游( áo) 内讧.(hòng) 打烊.(yáng) 溘.然长逝( hé)B.笑靥.(yè)梦魇.(yǎn)宁谧.(mì) 虚与委蛇.(shé)C.狙.击(zǔ) 复辟.(bì) 剽.悍(piāo) 博闻强识.(zhì)D.粗犷.(guǎng)自诩.(xǔ) 熨.帖(yù) 沆.瀣一气(hàng)2.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勇往直前的滔滔泉水相信,在岁月的过滤与涤荡下自己将永远一脉。
②由于摆脱了功利之争,田园山水诗人便有了一种恬静____的心境。
③时间的长河无影无形,看不见摸不着,每天都在悄无声息地_____。
A.清莹淡薄流失B.轻盈淡泊流失C.轻盈淡薄流逝D.清莹淡泊流逝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年近花甲的外交官孙必干临危受命....,奔赴战火纷飞的伊拉克,成功地解救了中国人质。
B.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内二战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C.突如其来的日印度洋大海啸让毫无准备的海边居民措手不及....,导致约30万人丧生。
D.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一举夺冠,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素质可以理解为人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在家庭、社会的影响下,经过后天的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格。
B.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陕西专升本专项练习记叙文试题含答案陕西专升本专项练习记叙文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李广一生未得封侯的原因是()A.“不遇时”B.朝廷黑暗无道C.“数奇”D.“杀已降”2.“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出自()A.《春秋》B.《尚书》C.《论语》D.《战国策》3.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一文的中心思想是()A.悼念亡姐B.埋怨祖父糊涂C.怀念青少年生活D.否定封建家庭封建礼教4.《史记》全书共()A.一百三十篇B.三百零五篇C.一百零三篇D.一百零五篇5.《左传》属于()A.纪传体通史B.断代史C.国别体杂史D.编年体史书6.提出“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散文创作主张的作家是()A.柳宗元B.韩愈C.欧阳修D.苏轼7.《爱尔克的灯光》一文中爱尔克的灯光的象征意蕴是()A.旧家庭旧礼教走向没落崩溃B.旧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C.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D.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8.《史记》中记述帝王的部分是()A.列传B.本纪C.表D.书9.一篇文章记叙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其较多采用的叙述方法是()B.插叙C.倒叙D.平叙10.下列作品中,反映了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的是()A.《听听那冷雨》B.《故都的秋》C.《我与地坛》D.《废墟》11.“仁愧焦令谌”的故事出自()A.《答司马谏议书》B.《段太尉逸事状》C.《祭十二郎文》D.《马伶传》12.《拣麦穗》中,卖灶糖老汉的性格特征是()A.忠勇刚烈B. 从容镇定C. 爽朗风趣D. 憨厚木讷13.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是()A.倒叙B.顺叙D.插叙14.下列文章是记人散文,又是文艺随笔的是()A.《段太尉逸事状》B.《论学问》C.《马伶传》D.《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15.《壮悔堂文集》的作者是()A.宗臣B.梁启超C.侯方域D.欧阳修16.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A.《郑伯克段于鄢》B.《答司马谏议书》C.《赵威后问齐使》D.《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17. 提出“惟陈言之务去”写作主张的是()A.韩愈B.欧阳修C.柳宗元D.苏轼。
2019年成考专升本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XIII
一、选择题:1〜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箱子岩》的作者是()
A.屠格涅夫
B.钱钟书
C.闻一多
D.沈从文
D 《箱子岩》的作者是沈从文。
2.《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诗是()
A.国风
B.大雅
C.小雅
D.颂
D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有十五国风,大多是民歌;“雅”有《大雅》《小雅》,是产生于王都附近的诗,多数为贵族、士大夫所作;“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诗。
3.创作“问题小说”的作家是()
A.梁实秋
B.冰心
C.沈从文
D.巴金
B 冰心是“五四”以来著名的女作家,她以问题小说起步,走上文坛。
她发表的第一篇问题小说是《两个家庭》。
4.鲁迅《灯下漫笔》一文主要抨击的对象是()
A.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
B.帝国主义
C.中国的奴隶制度
D.资本主义
A 《灯下漫笔》是一篇以抨击旧社会、旧文明,即文中所说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为宗旨的著名杂文,它体现了鲁迅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强烈的批判精神。
5.《张中丞传后叙》一文中所说的“守一城,捍天下”的“城”是指()
A.洛阳
B.长安
C.睢阳
D.汴州
C 安史之乱时,张巡和许远同守睢阳,在困境中坚守不降,为以后官军全面反攻、收复失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文中,韩愈高度赞扬了张巡、许远“守一城,捍天下”的历史功绩,为两位英雄正名,这里的“城”即指睢阳。
6.在以下作品中,表现羁旅行役之苦的是()
A.李白《行路难》(其一)。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述文)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6. 阅读理解9. 词语解释11.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在《郑伯克段于鄢》中,大叔先“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后“又收贰为己邑,至于廪延”,这里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是( )A.阴险狠毒B.工于心计C.贪婪狂妄D.愚昧无知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2.开创以人物传记为中心记载历史的体例的作品是( )A.《左传》B.《吕氏春秋》C.《战国策》D.《史记》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3.节显治事堂反映了段太尉( )A.刚勇B.柔中见刚C.仁慈D.廉洁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4.《爱尔克的灯光》中的“爱尔克”是( )A.书名B.人名C.地名D.灯名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5.下列语句中,运用了比拟修辞的是( )A.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B.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C.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D.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阅读理解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戒其族:“过岐,朱?幸致货币,慎勿纳。
”及过,眦固致大绫三百匹。
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
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
”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
”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
池反,太尉终,吏以告?,?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6.本段运用何种手法来刻画段太尉的?正确答案:语言描写,行为描写。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7.这一段通过与朱?的对比,突出了段太尉怎样的品质?正确答案:突出了他坚持正义,果敢无畏、廉洁忠贞的优秀品质。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8.这段文字写了段太尉的哪件逸事?正确答案:节显治事堂。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视自己的心魂。
2019年陕西省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统一考试测试题(三)语文注意事项:1.全卷共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用黑色黑水签字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凋.零惆.怅风流倜.傥末雨绸.缪B.落.榜落.枕丢三落.四光明磊落.C.椽.子掾.吏缘.木求鱼不容置喙.D.矩.形咀.嚼踽踽..独行笑容可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黝黑突兀愠怒飘逸B.培衬含蓄酷暑炫耀C.惋惜蜿延恍惚羞色D.凹陷融化浩汗退辟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阳光虽然为生命所,但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却有扼杀原始生命的危险。
②唐律师提醒购房者在购房时一定辨清“定金”与“订金”的区别,不必急于签订认购书,待确定后直接签订预售合同,交纳。
③古今____不容混同,但古人生活中许多相对真理,也同样包含着绝对真理的因素:A.必需定金固然B.必须定金虽然C.必需订金虽然D.必须订金固然4.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法律是严肃的,司法的尊严不可撼动,法官要冷若冰霜....,坚持原则,才能严明执法,维护法律的公正。
B.严复借《天演伦》表达的“学习西方、富国强兵、与强者争生存”的思想不翼而飞....,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C.地方政府花几十万请明星来演出,理由是“提高知名度,招商引资”,公款追星,理由冠冕堂皇....。
D.神七发射当天,各家报刊不惜版面详细报道,新闻竞争出现了短兵相接的架势,而水平高低,也一目了然....。
5.下列有语病的一项是【】A.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感觉。
B.扬州历代名人荟萃,如何从众多的名人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十位确实让人颇费思忖,难以取舍。
C.旅游井喷和消费排浪,让旅游黄金周成为诸神合欢的“淘金游戏”,而旅游本身倒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和别人的赚钱工具。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2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5. 填空题 6. 阅读理解9. 词语解释11. 判断题12. 作文单项选择题1.先秦诸子中,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的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D.老子正确答案:B解析: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暴政虐民和兼并战争,主张施仁政、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2.乐府原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 )A.写诗机关B.填词机关C.音乐机关D.写赋机关正确答案:C解析: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掌管宫廷音乐,制定乐谱,训练乐工,采集民歌,后来人们把乐府所收集和配乐演唱的歌辞称作“乐府诗”,简称“乐府”。
3.屈原的创作风格是( )A.现实主义B.古典主义C.写实主义D.浪漫主义正确答案:D解析: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4.《氓》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A.兴B.比C.赋D.比兼兴正确答案:C解析:《氓》是一首弃妇自述婚姻悲剧的诗。
全诗以赋为主,兼用比兴。
赋以叙事,兴以抒情,比以增色。
5.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直接体现对亡夫伤悼之情的词句是( )A.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D.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正确答案:D解析: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作者从北方流落南方,见故乡南飞之雁,故有故乡之思和“似曾相识”的感慨。
古时有鸿雁传书的传说,而此时作者的丈夫已逝,孤独无靠,感到“伤心”,由过雁引发对故土家园和往昔夫妻伉俪生活的追怀。
6.《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所处的时代是( )A.初唐B.盛唐C.中唐D.晚唐正确答案:A解析:张若虚是初唐诗人,以“文辞俊秀”而“名扬于上京”,与张旭、包融、贺知章合称“吴中四士”,代表作有《春江花月夜》《代答闺梦还》。
7.《山居秋暝》中以动衬静的诗句是( )A.明月松间照B.天气晚来秋C.竹喧归浣女D.随意春芳歇正确答案:C解析:“竹喧归浣女”写归来的洗衣女的笑声充满了竹林,凸显了竹林的安静,这一动一静,写出了山间居民的日常生活图景。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5. 填空题 6. 阅读理解9. 词语解释11. 判断题12. 作文单项选择题1.在诗歌中着力表现田园生活怡然自得之乐的东晋诗人是A.陶渊明B.阮籍C.王昌龄D.岑参正确答案:A解析:陶渊明的诗多描绘自然风光的美丽,歌颂田园生活的平和,表现亲身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喜悦和辛劳,以《归园田居》《饮酒》等篇为代表。
2.成语“祸起萧墙”源自A.《秋水》B.《谏逐客书》C.《史记》D.《季氏将伐颛臾》正确答案:D解析:“祸起萧墙”出自《季氏将伐颛臾》:“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诗歌___________“最得风人深致”。
A.《采薇》B.《山鬼》C.《蒹葭》D.《楚辞》正确答案:C解析: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言:“《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4.《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作品,这里的“书”是A.书记B.书籍C.书信D.上书正确答案:D解析:这里的“书”是上书、奏章,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一种臣子向帝王逐条分析事理的公文名称,与“表”性质类似。
5.《前赤壁赋》中“主客对话”的“客”主要情感倾向是A.功名难就B.适意自然C.人生无常D.乐观豁达.正确答案:C解析:通过阅读文章可知,“客”方由对人生的短暂无常而衍生出一种悲观情绪,所以主要情感倾向是“人生无常”。
6.以问话方式展开议论的文章是( )A.《赵威后问齐使》B.《五代史伶官传序》C.《答司马谏议书》D.《报刘一丈书》正确答案:A解析:《赵威后问齐使》一文通过赵威后与齐使的问答,委婉批评了齐国政治的失当,赞扬了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思想。
7.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 )A.流畅谐偶B.铺陈排比C.质实无华D.诙谐反讽正确答案:B解析:《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作品,文章极富文采,运用大量对偶、排比句式,与散体句式杂错相间,是政论文的典范之作。
2019年陕西省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测试题(一)2019年陕西省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统一考试测试题(一)语文注意事项:1.全卷共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冗杂(rǒng)弥高(mí)迥乎不同( jiǒng)...B.蓦然(mó)晦暗(huǐ)锲而不舍(qiè)...C.蛊惑(gǔ)冠冕(miǎn)戛然而止(jiá)...D.孱头(càn)亵渎(xiè)千乘之国( shèng)...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多数商家在这种危难关头,都常常尔虞我诈,想方设法欺诈顾客。
....B.我们对对方提出的要求一定要谨慎斟酌,切不成轻诺寡信。
....C.XXX是XXX变法而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XXX二人确实少些刚烈。
....D.教授的风度极佳,言谈举止都与众不同,一派闲云野鹤的风格。
....3.下列句子中,标点标记使用精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怎么看不见我”?XXX微微眯着眼睛。
B.去还是不去?我还拿不定主意。
C.“你本日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边。
D.《摩登同伙》(又称为“俊友”),是法国作家XXX的作品。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完善了办理制度,加强了对炊事职员的教诲,以制止食物中毒事故不再产生。
B.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C.为什么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D.由于起大风,XXX停航,所以我们启程的日期耽误了。
5.下列句子中,表示称谓或指代的加线词语使用精确的一句是【】A.他已经是七十花甲的老人了。
B.请老师留步,阁下改日再登门请教。
C.XXX的家母依然健在。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述文)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6. 阅读理解9. 词语解释11.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本文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所指对象是( )A.武姜B.郑武公C.郑庄公D.城大叔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2.《郑伯克段于鄢》选自( )A.《同语》B.《左传》C.《战国策》D.《史记》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3.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认为李广一生遭遇不幸的最主要原因是( )A.治军简易,行军无部伍行阵B.负能使气,祸莫大于杀已降C.讷少言,忠实减信难伸张D.赏罚不公,统治者刻薄寡恩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4.贯穿《文与可画??谷偃竹记》全文的线索是( )A.偃竹图B.胸有成竹C.画竹D.文与可的生平事迹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5.《马伶传》中写马伶在第一次技艺较量失败后“易衣遁矣”,这种人物描写方法属于( )A.行为描写B.肖像描写C.言语描写D.心理描写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6.郁达夫的最后一本散文集是( )A.《春风沉醉的晚上》B.《屐痕处处》C.《薄奠》D.《闲书》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7.郁达夫曾担任主编的文学刊物是( )A.《收获》B.《创造季刊》C.《莽原》D.《现代》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8.《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象征着( )A.旧家庭、旧礼教走向没落B.对故居的留恋C.生活的悲剧、希望的破灭D.对理想的追求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9.《听听那冷雨》的作者是( )A.余秋雨B.余光中C.郁达夫D.鲁迅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10.《听听那冷雨》一文时空不断变化和转移,文中没有写到的地方是( ) A.大陆B.台湾C.美国D.英国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11.下列不属于张洁作品的是( )A.《沉重的翅膀》B.《方舟》C.《爱,是不能忘记的》D.《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12.史铁生《我与地坛》一文,反复表述的是( )A.对古代园林的观察B.对民俗风情的体验C.对社会政治的关注D.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13.《我与地坛》中,地坛和母亲的关系是( )A.对比反衬B.烘托映照C.象征性类比D.虚实映衬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阅读理解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回答文后问题。
2019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1.属于七言律诗的有()A.陶渊明《饮酒》(其五)B.王昌龄《从军行》(其四)C.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杜甫《登高》2.《蜀相》是一首()A.乐府旧题B.律诗C.古风D.绝句3.属于汉代乐府诗的是()A.《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B.《陌上桑》(日出东南隅)C.《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D.《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4.《行路难》中表示对前途仍有信心的诗句是()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5.运用修辞手法与“比司马青衫更湿”相同的是()A.伯劳东去燕西飞B.碧云天,黄花地C.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D.泪添九曲黄河溢6.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体散文A.奏疏B.书信C.辞赋D.小说7.屠格涅夫的成名作是()A.《罗亭》B.《猎人笔记》C.《木木》D.《阿霞》8.柳永《八声甘州》下片的心理活动特点是()A.由己及彼,由彼及己B.先想对方,再想自己C.先想自己,再想对方D.话分两头,双管齐下9.《张中丞传后叙》中,写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手法是()A.类比显现B.对比反衬C.象征暗示D.侧面烘托10.《往事》中说,“海是神秘而有容”,这里的“有容”的寓意是()A.容貌美丽B.胸怀宽广C.从容自得D.充实丰富二、诗文名句填空题。
(每小题1分,共6分)11.,只是朱颜改。
12.朱门沉沉按歌舞,。
13.,东风无力百花残。
14.对酒当歌,!15.采菊东篱下,。
16.,不破楼兰终不还。
2019年陕西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招生考试大学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领到试题后,须按规定在试题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并在笞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2.所有答案必须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各题答题区域的试题上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词兴盛于哪个朝代()A.唐B.宋C.元D.清2、下列哪个句子属于名词作动词()A.弃甲曳兵而走B.秋水时至C.函梁君臣之首D.舞幽壑之潜蚊3、《前赤壁賦》的内在线索()A.明月B.主客问答C.情感D.主人4、下面作者喜欢用“自叙体”的是()A.鲁迅B.郁达夫C.郭沫若D.巴金5、下列哪部作品体现道家思想()A.《论语》B.《孟子》C.《庄子》D.《史记》6、下列作品中擅长写战争的著作()A.《论语》B.《孟子》C.《庄子》D.《左传》7、下列哪首诗的诗风是“苍冻悲壮”()A.《短歌行》B.《饮酒》C.《山居秋暝》D.《关山月》8、柳永的作品集是()A.《樊南文集》B.《渭南文集》C.《乐章集》D.《乐府诗集》9、曾操的诗歌风格()A.苍凉悲壮B.平淡自然C.含蓄委婉D.朦胧多情10、文学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人是()A.欧阳修B.侯方域C.白居易D.王安石11、“勇服郭晞”出自哪篇文章()A.《段太尉逸事状》B.《马伶传》C.《李将军列传》D.《祭十二郎文》12、《红楼梦》中具有叛逆性格的贵族少女是()A.林黛玉B.袭人C.宝钗D.王夫人13、侯方域的作品集是()A.《壮悔堂文集》B.《昌黎文集》C.《柳河东集》D.《东篱乐府》14、下列作品体现爱国的是()A.《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B.《神女蜂》C.《锦瑟》D.《雨巷》15、张生这个人物形象出自哪篇文章()A.《婴宁》B.《宝玉挨打》C.《长亭送别》D.《夜行船•秋思》16、号“醉翁”的是()A.欧阳修B.苏轼C.李商隐D.高适17、契诃夫的国籍()A.英国B.俄国C.法国D.美国18、《我用残损的手掌》的作者是()A.艾青B.戴望舒C.余秋雨D.郭沫若19、被称为“飞将军”的是()A.李广B.张守珪C.李贺D.司马迁20、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祖国的思念之情的是()A.《听听那冷雨》B.《我与地坛》C.《废墟》D.《咬文嚼字》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21、《秋兴八首》(其一):,巫山巫峡气萧森。
22、《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
23、《声声慢》:,到黄昏、点点滴滴。
24、《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
25、《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罗衾不耐五更寒.2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
27、《关山月》:笛里谁知壮士心,。
28、《饮马长城窟行》:,海水知天寒。
29、《山居秋暝》:,莲动下渔舟。
30、《锦瑟》:,只是当时已惘然.31、《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32、《饮酒》:,飞鸟相与还.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33、纵一苇之所如纵:34、其士女之问桃叶渡问:35、百川灌河河:36、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吊:37、玉盘珍羞直万钱直:38、吾去大军数十里去:39、服太阿之剑服服:40、未尝君之荑,请以遗之遗:41、出不入兮往不反反:42、书未发发:43、抱布贸丝贸:44.道旁过着问行人行人:四、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正确判断题后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45、陆游是宋朝最伟大的爱囯诗人.()46、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最有伟大成就的诗人。
()47、余光中是我国当代“乡愁诗人”。
()48、现代派诗人闻一多被称为“雨巷诗人”,()49、初唐四杰是杨炯、卢照邻、王勃、陈子昂.()50、小说的情节,包括故亊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51、《诗经》中颂记录的是宗庙祭祀的民歌。
()52、北宋诗文革新家是苏轼。
()53、《咬文嚼字》中告诉我们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54、《废墟》一文中“废墟”象征落后。
()五、简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9分,共36分。
55、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睹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1)这段文字选自哪篇文章?(2)文中“你”和“谁”分别指的是什么人?(3)“涛声”象征的是什么?56、阅读《风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问题:赵七爷一路走来,坐着吃饭的人都站起身,拿筷子点着自己的饭琬说,“七爷,请在我们这里用饭!”七爷也一路点头,说道“请请”,却一径走到七斤家的桌旁。
七斤们连忙招呼,七爷也微笑着说“请请”,一面细细的研究他们的饭菜。
“好香的菜干,一一听到了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皇帝坐了龙庭了。
”七斤说。
七斤嫂看著七爷的脸,竭力陪笑道,“皇帝已经坐了龙庭,几时皇恩大赦呢?”“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的总要大赦罢。
”七爷说到这里,声色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亊。
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七斤和他的女人没有读过书,不很懂得这古典的奥妙,但觉得有学问的七爷这么说,事情自然非常重大,无可挽回,便仿佛受了死刑宣告似的,耳朵里嗡的一声,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1)文字中塑造人物的手法是什么?(2)七斤和七斤嫂“便仿佛受了死刑宣告似”表现出了怎样的社会意义?(3)赵七爷的形象是什么?57、阅读下面文字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
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
袜材当萃于子矣。
”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己。
”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
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馬。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淸贫馋太守,谓滨千亩在胸中。
”与可是曰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1)这段讲了文与可的什么逸亊?(2)“扫取寒悄万尺长”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3)文与可的性格特征。
58、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文字,回答下面问題: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顒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中的成语有哪些?(3)本段以怎样的形式展开论证?六、作文:59.请根据下列村料,任选一则,自拟題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材料一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
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的东西。
我强烈地向往若简朴的生活,我认为阶级的区分是不合理的,它最后所凭借的是以暴力为根据。
村料二历观古今立功名之士,皆有累枳殊异之迹,劳身苦体,契阔勤思,平居不堕其业,穷困不易其素。
回复“真题答案”,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