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2、实质:促进水的电离

3、特点:水解是一个_________的过程,为______热反应 。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在通过思考、归纳,总结出盐水解的原理

环节二:例题1:FeCl 3具有净水作用,但易腐蚀设备,而聚合氯化铁是一种新型的絮凝剂,处理污水比FeCl 3高效,且腐蚀性小。

①25℃时,K sp [Fe(OH)3]=4.0×10-38。Fe 3+发生水解反应Fe 3++3H 2O Fe(OH)3+3H +,该水

解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为K h =_____________,其大小为K h =_____________。

②FeCl 3在溶液中分三步水解: Fe 3++H 2O

Fe(OH)2++H + K 1, Fe(OH)2++H 2O

Fe(OH)2++H + K 2,

Fe(OH)2++H 2O

Fe(OH)3+H + K 3,

以上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 1、K 2、K 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③通过控制条件,以上水解产物聚合,生成聚合氯化铁,离子方程式为xFe 3++yH 2O

Fe x (OH)y (3x-y)++yH +,欲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用的方法是(填序号)_______。

a .降温

b .加水稀释

c .加入NH 4Cl

d .加入NaHCO 3

④室温下,聚合氯化铁投加的最佳PH 为6-9,选择最佳的PH 投加,可以发挥混凝的最大效益,为什么PH 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

外界因素对Fe 3+

水解平衡的影响: Fe 3+ +3H 2O

Fe(OH)3 +3H +

实验探究:

①向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 ②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铁溶液

现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现象的原因

方法及其变化 现象 平衡移动

水解程度 温度 加热 浓度

加 FeCl 3 加水 加HCl 加Na 2CO 3

实验探究:

加热氯化铁溶液和硫酸铁溶液

现象:氯化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现象的原因

总结归纳: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活动2

教师引导,分析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学生活动2

完成学案,分组实验,讨论实验现象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在通过思考、实验、讨论,总结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环节三:1.氯化铁溶液常用做印刷电路铜板的腐蚀液,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有Fe3+、Fe2+和Cu2+。现为制得纯净的氯化铜晶体,按下图所示的操作步骤进行提纯。

已知:Cu2+、Fe2+在pH=4~5时不水解,而Fe3+几乎完全水解而沉淀。

(1)物质Y是_______________,加入Y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将CuCl2?2H2O加热制得无水CuCl2,要采用什么方法和措施?

(3)如果将CuCl2?2H2O直接加热灼烧,最终剩余的固体是什么?

2.工业上常以废铁屑为原料制备氯化铁,其流程如下:

(1)为什么可以用热的碳酸钠溶液去油污?

(2)在溶解是盐酸为什么要过量?

总结归纳: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的活动3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盐类水解的应用学的活动3

完成学案,交流讨论,归纳盐类水解的应用

7.板书设计

盐类水解及应用

一、水解的原理

1、水解的定义

2、水解的实质

3、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二、水解的影响因素

酸碱的强弱、温度、浓度

三、水解的应用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巩固:

1.FeCO3可由绿矾(FeSO4·7H2O)通过下列反应制备:FeSO4+Na2CO3=== FeCO3↓+Na2SO4,

提示:Fe2+开始沉淀的pH为5. 8,沉淀完全的pH为8. 8。

制备FeCO3时,选用的加料方式是(填字母),原因是。

a.将Fe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同时加入到反应容器中

b.将FeSO4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Na2CO3溶液的反应容器中

c.将Na2CO3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FeSO4溶液的反应容器中

2.聚合硫酸铁、明矾可用作净水剂。某课题组拟以废弃的铝铁合金为原料制备聚合硫酸铁和明矾,

设计化工流程如下:

聚合硫酸铁能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其化学式可表示为[Fe2(OH)x(SO4)y]n。

①在聚合硫酸铁中,x、y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②上述流程图中的“氧化”设计存在缺陷,请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降低聚合硫酸铁的溶解度,在浓缩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溶剂是________(填结构简式)。

③加入试剂Y的目的是为了调节溶液的PH,若Y为氧化物,写出调节PH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的pH对[Fe2(OH)x(SO4)y]n中x的值有较大影响(如图A所示),试分析pH过小(pH≤3.0)导致聚合硫酸铁中x的值减小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以Fe3+为主要的线索,来探究盐类的水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在教学中采用实验探究和交流讨论。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觉得本节课在课堂的深度上面还应进一步挖掘,问题的设置上应该更有梯度,能够更好地控制课堂的节奏。

盐类的水解》教案

盐类水解的规律 一、教材分析 “盐类水解”这一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包括盐类水解和盐类水解的应用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重点内容。教材在设计上先是通过活动与探究实验让学生感受盐溶液的酸碱性,获取盐溶液有的是呈碱性、有的呈酸性而有的呈中性的感性认知,并通过讨论活动从宏观上认识并概括出盐的组成与其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同时,盐类水解的知识又与后续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紧密相连。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化学平衡、弱酸、弱碱平衡、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平衡体系,它们与将要学习的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构成了中学化学的完整的平衡体系,通过学习盐类水解,有利于学生构建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特征及移动原理,以及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学生也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溶液酸碱性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溶液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这样的安排既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又能使学生对平衡原理和弱电解质概念进行具体应用和再认识。 三、教学目标 1.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 2.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3.能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4.通过实验探究,理论分析,由宏观现象分析微观本质,揭示原因,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5.能在思考分析过程中倾听他人意见,相互启发,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与快乐 6.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实质 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五、教学过程 [引入]问题情境 酸、碱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分别显示什么性?为什么? [过渡] 盐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呢? 1、盐的分类 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生成的盐:①强酸强碱盐,NaCl、K2SO4 ②强酸弱碱盐,FeCl3、NH4Cl ③强碱弱酸盐,CH3COONa、K2CO3 ④弱酸弱碱盐,CH3COONa、(NH4)2CO3 2、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P79活动与探究 实验演示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二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 第2课时盐类的水解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位于新课程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的第二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的第二大部分。 (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从教材编排上看---承前启后 承前:在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以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也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溶液呈现酸碱性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的水解规律,既能促进学生认知层次上的阶梯式发展,又能使学生对平衡原理和弱电解质概念进行具体而明确的应用。 启后:盐类水解的知识与本章第三节《沉淀溶解平衡》将要学习的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紧密相连,其相关知识还可以进一步指导高三有关物质性质的检测及应用等知识的学习。 2、从知识结构上讲--完善体系 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之后的又一平衡体系,它们与将要学习的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共同构成了中学化学完整的平衡体系。通过学习盐类的水解,有利于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你知道为什么碳酸钠水溶液显碱性吗?希望在本节课上你学会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及理论推理获得盐类水解的原理。 (2)你会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吗?希望在本节课上你能通过所获取的理论知识准确快速地判断哪些物质水解呈酸性,哪些物质水解呈碱性。 (3)你会用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盐类的水解吗?希望在本节课上你能学会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2、过程与方法 (1)你掌握小组合作探究的技巧吗?希望在小组合作实验与讨论的过程中,你能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与探究。 (2)你会通过具体的实验结果及合理的理论分析归纳出有效的定义及规律吗?我想,在本节课上,你绝对可以掌握,同时,自己的文字归纳能力也会得到一定锻炼。 (3)在化学理论的学习上,你能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吗?本节课会教给你一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你能感觉到探究学习的奇妙吗?你能发现实验的神奇吗?在这节课上,你能感受到化学学科的真谛-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并注定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三、重点难点 1、重点:盐类水解的实质及规律。 2、难点:探究并解释盐溶液酸碱性的成因。 四、学情分析 1、知能有积累:高二学生已具备较为成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思维活跃。通过前一阶段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离子方程式书写、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以及溶液pH 等知识,且具备了分析溶液中粒子微观行为的能力,具备了学习本节内容的知识前提。因此,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掌握盐类水解的相关知识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公开课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公开课盐类的水解教学 设计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集体备课教案高2020级化学组

教材先提出盐溶液的酸碱性的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得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其组成的关系,再通过微观分析得出其本质原因。针对这一内容组织形式、结合学生已经基本具备解决问题的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知识和平衡移动原理知识,本节课适合于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同时,本节课的核心任务是形成盐类水解的概念,根据概念的分类和学习的认知学心理,概念的形成要通过具体的例证进行概念感知、对例证进行分析、比较、辨别,在此基础上舍弃非本质特征、提取其本质特征、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综合上述两点,我设计了如下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质疑――理论讲解――交流应用 教学环境、教学媒体选择 教学场地:高2020级(17)班 实验器材:试剂瓶、烧杯、玻璃棒、pH试纸等 本节课将用到 白板,白板笔,计算机,投影仪,图片,课件PPT等。 板书设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强酸强碱盐:中性 强酸弱碱盐:酸性 强碱弱酸盐:碱性 二、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 1、理论分析:CH 3 OONa溶液(显碱性): CH 3OONa=CH 3 OO—+Na+ + H 2 OH++OH— CH 3 COOH 2、盐类水解的定义 3、实质 4、规律 5、条件 6、特征 三、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①一般用,不用气体或沉淀符号; ②多元弱酸根分布写,以第一步为主;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言】被蜂蛰伤莫大 意——大妈差点送了 命! 某日上午10点左右,家 住市区的李大妈与邻居 一起到附近山上采槐花 时,不慎被蜜蜂蜇伤, 当时她并未在意,以为 没什么大碍。 回家后,李大妈感到被 蜇处疼痛加剧、呼吸困 难、意识模糊,家人急 忙拨打急救电话,医生 对症处理,经过治疗, 李大妈才脱离危险。 【问】为什么Na2CO3溶 液、NaHCO3溶液、肥皂 水可以消除疼痛? 探究2:盐溶液是否一定 呈中性? 【演示探究】实验内 容:室温下,用PH试纸 测以下5种盐溶液的pH 值,确定它们的酸碱 性。 【质疑】盐,既不会电 离出H+,也不会电离出 OH-,为什么也会显示出 不同的酸碱性?这就是 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 题:盐类的水解 【质疑】如果盐不同, 则情况可能不同,我们 就先以CH 3 OONa溶液(显 碱性)为例来分析。在 溶液中,存在两种电解 质CH 3OONa和H 2 O,所以 存在两个电离: NH 4Cl=NH 4 ++Cl-,H 2 O H+ +OH-,电离之后,按理说,也应该有[OH -]=[H+],最终不相等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思考回答: Na2CO3溶液、NaHCO3溶 液、肥皂水可能显碱性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分 析得出结论: 盐溶液不一定都是 中性,有的呈酸性,有的 呈碱性 思考,回答:只能来自 离子之间的反应,溶液 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 出的H+或OH-反应。 思考,回答:H+与CH 3 OO- 反应能结合成弱电解质 CH 3 COOH,才能不断地反 应,所以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 习兴趣,轻松进入学习 状态。 , 吸引学生注意,培养学 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过渡自然 不断地设置台阶,由学 生熟悉的旧知识入手, 逐渐由旧知识引出新知 识。经过层层分析,最 后找到本质原因——盐 类水解。

优质课教案:盐类的水解

公开课教案 开课教师:林玉治时间:2008-12-5 星期五第三节班级:K二6班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盐类的水解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解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能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揭示盐类水解的本质。 3.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教学过程: 【导课】生活中如果遇到火灾怎么办? 打119,找水源,找泡沫灭火器····· 【切题】泡沫灭火器的使用:倒置,喷出大量泡沫隔绝空气灭火。 灭火器的成分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为什么倒置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铝? 欲知详情如何,请听《盐类的水解》 [问题引入]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一定显中性吗?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常温,中性溶液PH=7,判断溶液酸碱性最简易方案:用PH试纸测PH)【活动与探究】用pH试纸检验下列(一)组溶液的酸碱性:【学生实验】 (一)NaCl、NH4Cl、CH3COONa(二)AlCl3、Na2CO3、Na2SO4、 溶液的酸碱性 盐的类型 (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分) 【讨论】为什么不同的盐溶液的酸碱性不同?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 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 盐的组成: 酸+ 碱= 盐+ 水 强酸强碱强酸强碱盐如:NaCl KNO3 强酸弱碱盐NH4Cl Al2(SO4)3 弱酸弱碱弱酸强碱盐CH3COONa Na2CO3 弱酸弱碱盐CH3COONH4 △正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 ①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c(H+)<c(OH—) ②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c(H+)>c(OH—) ③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c(H+)= c(OH—)

盐类的水解教案(1)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盐类水解”这一教学内容在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选修)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第三单元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衡特征及移动原理,以及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都是平衡原理的具体应用。学生也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溶液酸碱性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溶液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这样的安排既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又能使学生对平衡原理和弱电解质概念的具体应用和再认识。同时,盐类水解的知识又与后续沉淀溶解平衡紧密相连的。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化学平衡、弱酸、弱碱平衡、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平衡体系,它们与将要学习的沉淀溶解平衡构成了中学化学的完整的平衡体系,通过学习盐类水解,有利于学生构建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本单元内容包括盐类水解和盐类水解的应用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重点内容。教材在设计上先是通过活动与探究实验让学生感受盐溶液的酸碱性,获取盐溶液有的是呈碱性、有的呈酸性而有的呈中性的感性认知,并通过讨论活动从宏观上认识并概括出盐的组成与其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完成感性认识后,教材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去探究盐溶液呈酸碱性的本质,教材以常见典型的氯化铵、醋酸钠和氯化钠三种盐在水溶液电离出的某些离子能与水电离出的H+或OH-形成弱酸或弱碱的过程,分析了这一过程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从而在更深刻从微观粒子变化的水平揭示了盐溶液酸碱性的本质。第二部分实际上是讨论平衡移动原理在盐类水解平衡上的应用,及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重要意义,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盐类水解的定义,发生的条件和本质以及水解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并运用归纳法分析盐类的溶液呈不同酸碱性的原因;从微观角度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原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的探究方法。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汤春爱 一、课标要求 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盐类水解的定义,发生的条件和本质以及水解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并运用归纳法分析盐类的溶液呈不同酸碱性的原因;从微观角度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原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的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不同的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领悟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以及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哲学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 四、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部分是寻找规律,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盐类物质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并运用归纳法分析盐类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对应关系,找出找出盐类溶液酸碱性的规律。第二部分是分析原因,引导学生

以水的电离平衡为基础,分析盐类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和OH-结合成弱酸或弱碱的趋势,明确不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分析盐类水解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的探究方法,领悟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以及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哲学观点。 五、教学过程:

问何而来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 NH4Cl=NH4++Cl-)而是水: H2O≒H++OH- 问题探究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某些 盐溶液中C(H+)和C(OH-) 不等 请根据表二提示,分组讨 论,共同找出原因 [思考与交流]: 根据下表,对在水中分别加 入三类不同盐的过程中,溶 液的各种粒子变化情况进行 比较、分析,试着从中找出 不同类型盐溶液呈现不同酸 碱性的原因。 (见附表二) 引导思考 宏观到微 观; 静态到动 态 生生互动 引导学生从盐溶入水中过程的三个阶段粒子的变化进行 分析 点评汇报结果 NH4++H2O≒NH3·H2O + H+ 平衡时C(H+) > C(OH- ) 小结:弱碱阳离子NH4+与水 电离产生的OH-形成了弱碱 NH 3 ·H 2 O,从而促进了水的电 离,导致溶液的C(H+)增 大,使溶液呈现酸性,这就 是NH4Cl溶液呈酸性的根本 原因。 树立“对 立与统 一”的哲 学观点。 培养分 析、归纳 能力。 现疑 、答疑对该同学分析还有什么疑问 呢 提出疑问 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提高学生 发现问 题、解决 问题能力

公开课--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说明

集体备课教案高2020级化学组

教学方法选择 教材先提出盐溶液的酸碱性的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得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其组成的关系,再通过微观分析得出其本质原因。针对这一容组织形式、结合学生已经基本具备解决问题的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知识和平衡移动原理知识,本节课适合于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同时,本节课的核心任务是形成盐类水解的概念,根据概念的分类和学习的认知学心理,概念的形成要通过具体的例证进行概念感知、对例证进行分析、比较、辨别,在此基础上舍弃非本质特征、提取其本质特征、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综合上述两点,我设计了如下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质疑――理论讲解――交流应用 教学环境、教学媒体选择 教学场地:高2020级(17)班 实验器材:试剂瓶、烧杯、玻璃棒、pH试纸等 本节课将用到 白板,白板笔,计算机,投影仪,图片,课件PPT等。 板书设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强酸强碱盐:中性 强酸弱碱盐:酸性 强碱弱酸盐:碱性 二、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 1、理论分析:CH3OONa溶液(显碱性): CH3OONa=CH3OO— + Na+ + H2O H+ + OH— CH3COOH 2、盐类水解的定义 3、实质 4、规律

5、条件 6、特征 三、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①一般用,不用气体或沉淀符号; ②多元弱酸根分布写,以第一步为主; ③多元弱碱的阳离子一步到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解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能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揭示盐类水解的本质。(3)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在思考分析过程中倾听他人意见,相互启发,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与快乐。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建立个性与共性、对立与统一的科学辩证观。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盐类水解的过程、本质。 难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盐类的水解教案

盐类的水解教案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盐类水解”这一教学内容在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选修)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第三单元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衡特征及移动原理,以及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都是平衡原理的具体应用。学生也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溶液酸碱性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溶液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这样的安排既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又能使学生对平衡原理和弱电解质概念的具体应用和再认识。同时,盐类水解的知识又与后续沉淀溶解平衡紧密相连的。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化学平衡、弱酸、弱碱平衡、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平衡体系,它们与将要学习的沉淀溶解平衡构成了中学化学的完整的平衡体系,通过学习盐类水解,有利于学生构建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本单元内容包括盐类水解和盐类水解的应用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重点内容。教材在设计上先是通过活动与探究实验让学生感受盐溶液的酸碱性,获取盐溶液有的是呈碱性、有的呈酸性而有的呈中性的感性认知,并通过讨论活动从宏观上认识并概括出盐的组成与其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完成感性认识后,教材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去探究盐溶液呈酸碱性的本质,教材以常见典型的氯化铵、醋酸钠和氯化钠三种盐在水溶液电离出的某些离子能与水电离出的H+或OH-形成弱酸或弱碱的过程,分析了这一过程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从而在更深刻从微观粒子变化的水平揭示了盐溶液酸碱性的本质。第二部分实际上是讨论平衡移动原理在盐类水解平衡上的应用,及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重要意义,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盐类水解的定义,发生的条件和本质以及水解的规律。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霞浦六中化学组董向文 一、概述 盐类水解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核心概念,涉及面宽,综合性强。是学生已有的关于溶液认识的综合应用。本课题是高二化学(鲁科版)第三章第二节内容,共4课时,本节第2课时,是在学习水溶液,弱电解质的电离,已初步掌握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对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有一定的理解后,进一步学习盐类的水解。讨论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变传统的由教师单纯的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为开放学习环境中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将获得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的先进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故这节课我尽量挖掘新教材与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的结合点,课堂中从学生已有经验和社会现实中精选对学生未来发展有较高价值的,同时为学生所感兴趣并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内容,主要采用建构主义的“抛锚式”和合作探究式进行教学,通过合作探究、情景设置、分析比较、课堂探索、自主学习等形式让学生形成判断、生成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持续探究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实验探究和自主探讨,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和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以CH3COONa、NH4Cl为例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多元弱酸酸根离子和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情况。 ②通过情景设置、自主学习掌握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 ③进一步熟练掌握溶液酸碱性检测的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科学探究,分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问题探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田园式”培训公开课教案 课程模块: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课题: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盐类的水解》 授课教师:深圳市横岗高级中学王伟

第三章第一节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盐类的水解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本章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已学习过的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以及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建立盐类的水解的概念,初步了解盐类水解的规律。本节内容理论性强,学生不容易理解盐溶液为什么显酸性或碱性,因此需要借助实验,让学生对于盐溶液的酸碱性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等方式对其原因进行探讨,最后归纳出盐类的水解的定义、本质。 教材的内容是按这样的序列展开的: 先是从实验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认识到盐溶液并不都是中性的现象, 再到分析寻找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是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最后是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但从实践下来一直有以下几点问题困扰教师: 一是学生在学习盐类的水解之前其实已对盐溶液的酸碱性现象有所知道, 如Na2CO3溶液呈碱性等, 这往往造成他们实验探究的兴趣不大。二是这样的呈现序列容易使学生过于关注盐类水解的结果———盐溶液呈酸碱性而忽略它的核心———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三是尽管学生也在实验探究、分析思考, 但始终跟着老师的思维在走, 比较被动, 学生的思维问题不易暴露, 这在后续学习中会反映出来。因此, 我尝试在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变换思路, 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思想启迪学生思维探究,使学生自主构建“盐类水解”的概念,理解“盐类的水解”的实质,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 【学情分析】 知识层面:学生已有离子方程式书写、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以及溶液的pH 等知识,因此而学生基本具备本节内容所需的理论基础,但是盐类的水解又是这几部分知识的综合利用,就更有难度。因此,学生能否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就显得十分重要。 能力层面:学生的知识储备,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有合作探究的必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有分类和归纳的基础。 心理层面:学生对实验探究有一定的熟悉,本节中实验与理论、理论与生活的联系,能让学生有积极的参与心态。 【设计思路】 设计时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支撑,体现互动、渗透、交叉、有效等教学观,在进行总体观下的模式运作。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以重构教学内容为起点进行教学设计。具体来说,以“自主学习,展示成果→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大胆猜想,合作探究→交流合作,整合信息→巡视指导、探求本质→类比迁移、构建规律→创新应用、拓宽知识→课外延伸、调查实践→合理评价,总结升华”等环节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分析、推理,归纳出盐类水解的实质、规律,形成解决盐类水解相关问题的基本思路。本节设计力求渗透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的教育以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分析盐类水解反应的原理和规律,正确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盐类的水解教案培训课件

盐类的水解教案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盐类水解”这一教学内容在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选修)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第三单元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衡特征及移动原理,以及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都是平衡原理的具体应用。学生也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溶液酸碱性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溶液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这样的安排既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又能使学生对平衡原理和弱电解质概念的具体应用和再认识。同时,盐类水解的知识又与后续沉淀溶解平衡紧密相连的。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化学平衡、弱酸、弱碱平衡、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平衡体系,它们与将要学习的沉淀溶解平衡构成了中学化学的完整的平衡体系,通过学习盐类水解,有利于学生构建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本单元内容包括盐类水解和盐类水解的应用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重点内容。教材在设计上先是通过活动与探究实验让学生感受盐溶液的酸碱性,获取盐溶液有的是呈碱性、有的呈酸性而有的呈中性的感性认知,并通过讨论活动从宏观上认识并概括出盐的组成与其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完成感性认识后,教材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去探究盐溶液呈酸碱性的本质,教材以常见典型的氯化铵、醋酸钠和氯化钠三种盐在水溶液电离出的某些离子能与水电离出的H+或OH-形成弱酸或弱碱的过程,分析了这一过程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从而在更深刻从微观粒子变化的水平揭示了盐溶液酸碱性的本质。第二部分实际上是讨论平衡移动原理在盐类水解平衡上的应用,及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重要意义,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盐类水解的定义,发生的条件和本质以及水解的规律。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
.
..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霞浦六中化学组 董向文 一、概述
盐类水解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核心概念,涉及面宽,综合性强。是学生已有 的关于溶液认识的综合应用。 本课题是高二化学(鲁科版)第三章第二节内容, 共 4 课时,本节第 2 课时,是在学习水溶液,弱电解质的电离,已初步掌握化学 平衡移动原理,对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有一定的理解后,进一步学习盐类 的水解。讨论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变传统的由教师单纯的灌输、学生被 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为开放学习环境中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将获 得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的先进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到一个引导者 的作用,故这节课我尽量挖掘新教材与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的结合点,课堂中 从学生已有经验和社会现实中精选对学生未来发展有较高价值的,同时为学生所 感兴趣并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内容,主要采用建构主义的“抛锚式”和合作探究 式进行教学,通过合作探究、情景设置、分析比较、课堂探索、自主学习等形式 让学生形成判断、生成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持续探究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终 身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①通过实验探究和自主探讨,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和盐类水解对溶液 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以 CH3COONa、NH4Cl 为例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了解多元弱酸酸根离子和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情况。 ②通过情景设置、自主学习掌握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 ③进一步熟练掌握溶液酸碱性检测的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科学探究,分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问题探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 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w.
.
.v

盐类的水解教案

盐类的水解教案 目标: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设计: 1.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 (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 醋酸钾溶液呈性,原因; 氯化铝溶液呈性,原因; (2)下列盐溶于水高于浓度增大的是 A.B.C.D. 2.应用实验手段,启发思维 实验1.在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分析为什么?将溶液分成二等份装入二支干净试管中,一支加热,另一支保持室温,进行比较。 现象; 原因分析; 实验2.将新制备的胶体中,分装于二支试管中,一支试管加入一滴盐酸,与另一支试管对照比较。 现象; 原因分析。 教学过程: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越低。

2.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1.盐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例题:分析: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分析: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2.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越弱越水解” 例题:分析溶液与溶液的碱性强弱? ∵的酸性比酸性强。 ∴水解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溶液碱性强于溶液碱性。 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 (1)大小比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如:在溶液中,; ②多元弱酸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溶液 中,;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要考虑电离、水解等因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盐类的水解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及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2、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2、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美育目标:通过对盐类水解规律的总结,体会自然万物变化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理解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的规律。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教学方法:启发式实验引导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当溶液中,c(H+) = c(OH-) 中性,常温下,pH = 7 c(H+) < c(OH-) 碱性,常温下,pH > 7 c(H+) < c(OH-) 酸性,常温下,pH < 7 酸的溶液显酸性,碱的溶液显碱性,那么酸与碱反应生成的盐,溶液显什么性? 讲解:同学们,实验是我们探求未知问题的好方法,下面我们做一个实验来看看,将盐溶于水后,溶液的酸碱性到底如何呢? 实验:①取少量CH3COONa溶于水,滴加几滴酚酞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②取少量NH4Cl溶于水,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③取少量NaCl,溶于水,找一名同学测一下pH值。 注:对于②可以做一个对比,清水中加几滴紫色石蕊试剂,进行比较。 结论:①CH3COONa 碱性②NH4Cl 酸性③NaCl 中性 学生实验:用PH试纸检验Na2CO3、Al2(SO4)3、KNO3溶液的酸碱性。 讨论: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有什么关系? 小结: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

盐类的水解 经典教案

盐类的水解 第1课时盐类水解的实质与规律 1.水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 (1)在水中加入酸(或碱),溶液中c(H+)[或c(OH-)]增大,水的电离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 (2)溶液呈酸碱性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呈中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呈酸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呈碱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测定下列-1 3.CH3COONa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1)电离方程式 CH3COONa溶液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CH3COONa溶于水后完全电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电离平衡的影响 溶液中的CH3COO-能与水中的H+结合生成_______的醋酸分子,从而使水的电离平衡向__________移动。 (3)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中c(H+)________,c(OH-)________,c(H+)____c(OH-),故CH3COONa溶液呈________。 (4)水解方程式 ①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H4Cl溶液呈酸性的原因 (1)电离方程式 NH4Cl溶液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4Cl溶于水全部电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电离平衡的影响NH+4与水电离的O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__________,水的电离平衡向__________移动。 (3)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c(OH-)________,c(H+)________,c(H+)____c(OH-),故NH4Cl溶液呈________。 (4)水解方程式 ①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NaCl溶液呈中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pH试纸测定相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pH。结果是Na2CO3溶液的pH____(填“>”“<”或“=”,下同)CH3COONa溶液的pH;测定相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结果是前者____后者。 1.盐类水解的实质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水电离出的________________生成弱电解质,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________了水的电离,使溶液显示酸性、碱性或中性。 2.盐类水解的规律 在可溶性盐溶液中: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 常见的“弱”离子 弱碱阳离子:NH+4、Al3+、Fe3+、Cu2+等。 弱酸根离子:CO2-3、HCO-3、AlO-2、SO2-3、S2-、HS-、ClO-、CH3COO-、F-等。 3.盐类水解的特点 盐类水解的特点可概括为微弱、吸热、可逆。 1.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可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且所得溶液呈酸性的是() A.NaCl B.NaHSO4 C.Na2CO3D.NH4Cl 2.0.1 mol下列气体分别与1 L 0.1 mol·L-1的NaOH溶液反应,形成的溶液pH最小的是()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霞浦六中化学组 董向文
一、概述 盐类水解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核心概念,涉及面宽,综合性强。是学生已有
的关于溶液认识的综合应用。 本课题是高二化学(鲁科版)第三章第二节内容, 共 4 课时,本节第 2 课时,是在学习水溶液,弱电解质的电离,已初步掌握化学 平衡移动原理,对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有一定的理解后,进一步学习盐类 的水解。讨论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变传统的由教师单纯的灌输、学生被 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为开放学习环境中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将获 得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的先进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到一个引导者 的作用,故这节课我尽量挖掘新教材与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的结合点,课堂中 从学生已有经验和社会现实中精选对学生未来发展有较高价值的,同时为学生所 感兴趣并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内容,主要采用建构主义的“抛锚式”和合作探究 式进行教学,通过合作探究、情景设置、分析比较、课堂探索、自主学习等形式 让学生形成判断、生成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持续探究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终 身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①通过实验探究和自主探讨,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和盐类水解对溶液 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以 CH3COONa、NH4Cl 为例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 解多元弱酸酸根离子和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情况。 ②通过情景设置、自主学习掌握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 ③进一步熟练掌握溶液酸碱性检测的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科学探究,分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问题探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 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教案.doc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山东省临沂市高新实验中学尹克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和一般规律; ②归纳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③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②通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培养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盐类水解的学习,深刻理解内因和外因对事物影响的辩证关系,建立矛盾的统一与 转化等对立统一的自然辩证观。 教学重点: ①盐类水解的本质; ②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③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教学难点: ①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②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方法: 采用设置问题、实验、讨论、分析、归纳、讲解、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法方法 教学用具: 仪器用品: CH3COONa、Na2CO3、 NH4Cl、 Al2(SO4)3、 NaCl、 KNO3、NaHCO3盐溶液、酚酞试液、PH试纸、玻璃棒、试管、试管夹。 投影仪、电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引入新课 ] [ 提问 ]①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的 — 的相对大小有何关系?cH+和 cOH ——— 。 [ 生 ]酸溶液 cH+ > cOH ,碱溶液 cH+< cOH ,中性溶液cH+= cOH [ 提问 ]②当在水中加入酸或碱时,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 生 ]抑制水的电离。 [ 创设情境 ] 当在水中加盐时,是否对水的电离平衡产生影响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用 PH 试纸测量一下你面前所放的 CH3COONa、 Na2CO3、 NH4Cl、 Al2(SO4)3、NaCl、 KNO3六种盐溶液的 PH 并填入表 1 的前三栏。(投影表 1) 表1: 溶液CH3 COONa Na2CO3NH4Cl Al2(SO4)3NaCl KNO3 PH 值 酸碱性 cH+与 cOH— 的关系 盐的类型 [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正确使用PH 试纸 ] [ 提问 ]这六种盐溶液是否都呈中性? [ 生 ]不是。 [ 过渡 ]我们知道盐溶液中的H+和 OH—都来源于水,而水本身是中性的,为什么加入某些盐就会显酸性或碱性,而加入另一些盐仍呈中性呢?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 新授知识 ] [ 板书 ]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1、盐的分类 强酸强碱盐NaCl 强酸弱碱盐AlCl3 弱酸强碱盐CH3 COONa 弱酸弱碱盐CH3 COONH4 [ 引导 ]把表 1 中六种盐的类型填入表1,并归纳其酸碱性与盐的类型的关系,填入表2。(投 影表 2) 表2: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2、实质:促进水的电离 3、特点:水解是一个_________的过程,为______热反应 。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在通过思考、归纳,总结出盐水解的原理 环节二:例题1:FeCl 3具有净水作用,但易腐蚀设备,而聚合氯化铁是一种新型的絮凝剂,处理污水比FeCl 3高效,且腐蚀性小。 ①25℃时,K sp [Fe(OH)3]=4.0×10-38。Fe 3+发生水解反应Fe 3++3H 2O Fe(OH)3+3H +,该水 解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为K h =_____________,其大小为K h =_____________。 ②FeCl 3在溶液中分三步水解: Fe 3++H 2O Fe(OH)2++H + K 1, Fe(OH)2++H 2O Fe(OH)2++H + K 2, Fe(OH)2++H 2O Fe(OH)3+H + K 3, 以上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 1、K 2、K 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③通过控制条件,以上水解产物聚合,生成聚合氯化铁,离子方程式为xFe 3++yH 2O Fe x (OH)y (3x-y)++yH +,欲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用的方法是(填序号)_______。 a .降温 b .加水稀释 c .加入NH 4Cl d .加入NaHCO 3 ④室温下,聚合氯化铁投加的最佳PH 为6-9,选择最佳的PH 投加,可以发挥混凝的最大效益,为什么PH 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 外界因素对Fe 3+ 水解平衡的影响: Fe 3+ +3H 2O Fe(OH)3 +3H + 实验探究: ①向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 ②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铁溶液 现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现象的原因 方法及其变化 现象 平衡移动 水解程度 温度 加热 浓度 加 FeCl 3 加水 加HCl 加Na 2CO 3

盐类的水解教案审核稿

盐类的水解教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盐类水解的规律 一、教材分析 “盐类水解”这一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包括盐类水解和盐类水解的应用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重点内容。教材在设计上先是通过活动与探究实验让学生感受盐溶液的酸碱性,获取盐溶液有的是呈碱性、有的呈酸性而有的呈中性的感性认知,并通过讨论活动从宏观上认识并概括出盐的组成与其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同时,盐类水解的知识又与后续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紧密相连。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化学平衡、弱酸、弱碱平衡、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平衡体系,它们与将要学习的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构成了中学化学的完整的平衡体系,通过学习盐类水解,有利于学生构建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特征及移动原理,以及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学生也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溶液酸碱性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溶液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这样的安排既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又能使学生对平衡原理和弱电解质概念进行具体应用和再认识。 三、教学目标 1.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 2.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3.能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4.通过实验探究,理论分析,由宏观现象分析微观本质,揭示原因, 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5.能在思考分析过程中倾听他人意见,相互启发,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与快乐 6.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的实质 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五、教学过程 [引入]问题情境 酸、碱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分别显示什么性为什么 [过渡] 盐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呢 1、盐的分类 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生成的盐:①强酸强碱盐,NaCl、K 2SO 4 ②强酸弱碱盐,FeCl 3、NH 4 Cl ③强碱弱酸盐,CH 3COONa、K 2 CO 3 ④弱酸弱碱盐,CH 3COONa、(NH 4 ) 2 CO 3 2、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P79活动与探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