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基加固设计方案分析

地基加固设计方案分析

地基加固设计方案分析
地基加固设计方案分析

燕西华府项目两限房D4号楼纠偏及地基加固工程

施工图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4年06月

目录

设计说明

一、概述

1.1 任务来源

在北京"7.21暴雨"后,北京青龙湖项目燕西华府D地块—D3、D4、D5、D6楼(以下简称“本工程”)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局部出现裂缝,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及正常使用,受北京西海龙湖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单位”)委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我院”)承担了D4和D6楼地基沉降加固工作。由于加固前未进行详细的数据测量,因此未发现D4及D6楼倾斜超出规范规定的情况,所以只针对地基进行了加固补强。D4楼采用锚杆静压桩进行加固。加固完成后,变形发展已经稳定,未产生新的沉降变形。但在后期测量时发现,楼面的倾斜超过规范要求,为保证建筑的的正常使用,需要考虑对该建筑进行纠偏并重新加固。

由于受结构布置特点的限制,可采用的纠偏方法有限,为此先期进行了同场地与本建筑相邻的6#楼的局部纠偏,以验证纠偏效果。目前,6#楼纠偏工作已经完成,相关的方法及工艺可行,在本栋建筑纠偏时可以采用相同的工艺。

1.2 工程概况

燕西华府D区两限房工程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青龙湖东侧,东侧为现状六环路,南侧为长青路。该区共八栋建筑,2个楼为一组地坪标高,各组由北向南分别降低2.0m。D5~D6为一组(见图1),各组的两栋建筑中间夹地下车库,地上住宅6层地下1层,D3、D4:±0.000=85.300,筏板基础顶相对标高为-4.340标高,厚度为400mm,为梁板式筏基,基础底板底标高比主楼底板底标高低1.2m,筏板下为160mm素混凝土垫层,其下为0.5m厚级配砂石垫层。地上住宅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车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设计要求两限房范围内地基承载力≥150KPa,车库范围内地基承载力≥100KPa,最大沉降量为20mm,沉降差不大于20mm。该结构于2011年底封顶。

1.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该工程所在位置地貌上属于山麓坡积裙地貌,地面高差较大,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场地内基础筏板以下的地层自上而下主要为人工填土(粉质粘土素填土,杂填土),第四纪坡洪积成因的粘性土(粉质粘土)、碎石土(夹碎石透镜体)和全风化、强风化的砂岩、页岩和泥岩。

图 1 D3、D4平面示意图

人工填土:一般厚度为0.3~5.0m,B6#钻孔人工填土厚度达8.4m,人工填土层除①3层经过强夯处理外,其余填土层结构松散,性质不均匀,物理力学性质差,具体描述如下:

①粉质粘土素填土:黄褐色,稍湿~饱和,稍密,以粉质粘土为主,局部为粘质粉土素填土,含少量碎砖瓦石屑、植物根茎、灰渣等局部碎石含量较多;

①1杂填土:杂色,稍湿~饱和,松散,以碎砖块、石屑、植物根茎、灰渣等为主,充填少量粘性土,局部夹杂编织袋等生活垃圾;

①2回填碎石:杂色,稍湿~饱和,松散,主要回填材料为碎石、角砾、灰渣等,以粘性土充填;

①3回填碎石:松散~中密,杂色,稍湿~饱和,松散~中密,主要回填材料为碎石、角砾、灰渣等,以粘性土充填。据调查了解该层土经过强夯处理;

①4回填碎石:新近回填,杂色,稍湿~饱和,松散(局部中密),主要回填材料为块石、碎石、砖屑,含少量粘性土。该层土为近期场地回填。

②一般第四纪残坡积层(Q el+dl):②粉质粘土。

侏罗白垩纪九佛堂组岩层:③全风化砂岩;③2全风化页岩;④强风化砂岩;④2强风化页岩。

1.4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主要含水层为粉质粘土杂填土①层及夹层、粉质粘土②层,以大气降水、绿化灌溉等为主要补给方式,以蒸发为主要排泄方式。地下水位变化受人为活动和季节性降水影响较大。根据勘察报告,在2010年详勘期间(2009年12月~2010年1月)所有钻孔内均未见地下水。2012年补堪期间(2012年8月),地下稳定水位深度1.3~4.6m,稳定水位标高75.42~80.14m(主要为粉质粘土层),地下水位的上升主要是该地区在2012年夏季多次强降雨所致。

1.5 建筑地基处理情况

由于场地上覆地层承载力较低无法满足楼房基础承载要求,因此对地基进行了处理,两限楼范围内处理方式为回填后采用1500kN级满夯处理,然后采用CFG桩进行处理,CFG桩的设计如下:

(1)桩径0.4m,桩间距1.8m×1.8m;

(2)桩身混凝土强度C20;

(3)桩长以达到岩石持力层作为控制条件。

1.6 地基加固情况

地基加固采用锚杆静压桩进行补强,D4楼锚杆静压桩的数量为220根,静压桩采用直径为203壁厚为6mm的热轧无缝钢管,钢管桩中间灌注C20的混凝土,锚杆螺栓采用后成孔埋设的方法,其构造用墩粗锚杆螺栓,并在孔内采用植筋胶粘结固定。实际施工压桩力为40~50kN,单桩设计承载力为200kN。

二、结构倾斜分析

2.1 倾斜分析

依据提供的4#楼1、2、5层室内顶板和底板绝对标高测试数据,采用顶板测试标高的差值,分析4#楼的倾斜状况如下:

1)4-1整体倾斜方向为北向南倾斜(东侧9.3‰,155mm,西侧8.8‰)、西向东倾斜(北侧1.40‰、南侧2.35‰)。对4-1层,三个单元主要都是南北方向倾斜,南北向整体倾斜最严重的部位是东侧北角。(图2、图3)

图 2 4#楼一层倾斜分析图

图 3 4#楼一层3D曲面分析图

图4 4#楼一层3D曲面分析图

2)4-2整体倾斜方向为北向南倾斜(东侧8.7‰,138mm,西侧8.9‰)、西向东倾斜(北侧1.18‰、南侧2.32‰)。三个单元主要都是南北方向倾斜,东西方向倾斜为:1、2单元向东倾斜,3单元向西倾斜。倾斜最严重的部位是1单元和2单元东侧。

3)4-5整体倾斜方向为北向南倾斜(东侧7.5‰,西侧8.2‰,137mm,)、西向东倾斜(北侧1.37‰、南侧2.54‰)。三个单元主要都是南北方向倾斜,东西方向倾斜为:1、2单元向东倾斜,3单元向西倾斜。

综合考虑4-1、4-2、4-5的标高测试数据,三层测试反映的楼梯倾斜状况基本一致,楼体整体倾斜方向为北向南倾斜。倾斜量均在8~9‰左右,整体超出规范要求。因此需要对整栋建筑进行纠倾处理。

表2 4#楼倾斜率统计

2.2纠倾范围

根据2013年9月室内地面观测数据,D4号楼最大倾斜率达到约9.3‰,且整体倾斜均在8~9‰已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因此纠倾的范围为整栋建筑。

三、加固设计依据

1)《建筑物倾斜纠偏技术规程》JGJ 270-2012;

2)《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设计规范》JGJ123-2000;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青龙湖郊野休闲社区-住宅施工图》;

6)《燕西华府项目两限房D4、D6号楼地基加固工程竣工图》;

7)《4#、6#楼室内地面及顶板高程测量数据》(电子版);

8)《房屋检测鉴定报告》;

9)《北京青龙湖项目D地块D3,D4,D5,D6楼岩土工程勤察报告》(中航勘察设计

研究院有限公司,2012年9月25日);

10)《D3,D4,D5,D6综合管线图》(2012年4月电子版建设单位提供);

11)《锚杆静压桩技术规程》YJB227-91;

12)其他相关规程、规定。

四、设计要求

1)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地基土强度,减小附加沉降;

2)控制基础沉降的发展;

3)加固后应避免楼房重新产生沉降变形及不均匀沉降变形;

4)对倾斜超量部位进行纠倾,使加固后的基础满足规范对楼房整体倾斜限值要求。

五、加固及纠偏方案

5.1 纠倾量的确定

考虑纠倾后可能会产生一部分回倾量,因此纠倾的施工期间的目标值略高于规范要求,本次施工期间的纠倾目标值控制在1.5‰。当施工完成,结构变形稳定后确保倾斜量控制在规范限值以内。

根据测量结果,南北向在东侧单元内最高程差约为155mm,楼体南北向宽度为16.8m,倾斜率为9.3‰。按1.5‰的目标纠偏则需要提升恢复的高差值最大约130mm。因此实际恢复高程差最大按130mm控制。

图3 纠偏量示意图

5.2 加固及纠偏

5.2.1 纠偏方法

D4号楼地上住宅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整体为筏板基础,前期加固处理采用了锚杆静压桩进行加固,由于D4楼为由北向南倾斜,而D4#楼北侧为地下车库,车库筏板与楼房的筏板基础连接为整体,因此包括掏土法等使标高高的位置降低的迫降法不具有作业条件。综合分析结构特点,工程地质、水位地质、周围环境因素,D4号楼采用抬升法或以抬升法联合其他辅助方法进行纠偏加固处理较为适宜。

D4楼的纠偏加固采用锚杆静压桩提供反力采用千斤顶在沉降大的位置抬升,同时结合另一侧堆载方法辅助迫降完成对结构的加固及纠偏。

5.2.2 加固与纠偏施工

1、先将加固区内桩头分两批进行分离(分区详见分区图),第一批既有桩桩头进行分离,然后进行第二批分离,然后架设千斤顶并施加部分荷载,分区见平面图。桩头混凝土的拆除宜采用静力法,以保证筏板混凝土不受破坏。第二批解除时应同时施工新增静压桩,避免既有桩头架设千斤顶后造成新增静压桩的施工困难。

2、地下室周围填土的开挖及独立基础处理

将抬升区南侧和东侧土体进行开挖,将墙体与土体分离,减少土体摩擦。放坡开挖,保证侧壁稳定坡面采用挂网喷锚加固。开挖时管线予以支撑保护。在室外独立基础位置加大开挖范围,使独立基础完全露出。开挖的管线应在施工回填时按照开挖时的管线状态进行恢复,有防腐及保温要求的管线,其防护应恢复至开挖前的状态。对悬空管线进行支撑保护。

将独立基础上结构柱在基础顶位置采用切割的方法截开,并用千斤顶固定。

3、堆载

在北侧地下室内堆载,堆载高度为3.0m,宽度为7.5m,除预留施工通道外其余全部进行堆载,采用人工填装砂袋的方法进行堆载,且堆载应均匀匀速,每天堆载高度不应大于1m,堆载体边缘应与结构柱保持一定的空隙,避免堆载对结构柱造成偏压。堆载期间,每堆载0.5m 对结构沉降及位移及倾角等进行一次观测,共观测6次。

4、反力桩的施工:

1)采用在筏板上植化学锚栓的方法静压钢管成桩作为抬升反力桩,按照由南向北的顺序施工,筏板开孔采用静力水钻进行开孔,并按顺序植筋,然后安装压桩架逐段压桩。

2)反力锚杆静压桩应分批进行,相邻桩不应同时施工。反力桩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架设抬升千斤顶。

3)深层注浆

为提高地基承载力,静压桩施工完成后,采用深孔注浆方法加固既有地基,增加桩间土的承载力,增加土体刚度,减小后期的压缩变形,保证结构的稳定。

逐渐方式分为两种:一种在静压钢管桩上设出浆孔,压桩完成后,在静压桩内安装注浆管,203钢管内回填碎石,然后进行压力注浆,并将管内填充满水泥浆。另一种方法采用钻孔下入φ45钢花管进行二次注浆。

5、抬升施工

按不同区域不同抬升量,分次进行抬升。

6、浅层填充注浆

筏板上水钻开孔,压入注浆钢花管,进行浅部注浆,将抬升后基础底的空隙进行填充。注浆前应先进行工艺试验,注浆量较大时可采用水泥砂浆。

7、封桩及室内回填、整浇层恢复

采用微膨胀早强水泥捣固密实封桩口,同时灌注封桩头混凝土。待混凝土初凝后进行桩头防水施工,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0%龄期强度后方可进行室内回填并施工整浇层。

8、室外结构柱的连接

先采用植筋胶将柱的切割缝隙填充密实,让后将钢筋分别植入柱切缝上和扩大基础内形成钢筋连接,然后将周围浇筑C30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到达70%龄期强度后,拆除千斤顶。

9、室外管线恢复、回填,室外二八灰土层

将人工分层夯填地下室墙外开槽,填至管线底标高时施做管线垫层,并将管线保护或防护有破损地方修复,然后回填至设计标高,并夯填二八灰土层。

5.2.3抬升施工

1)抬升量

D4号楼抬升荷载分8级逐步实施。实际抬升量依据现场抬升过程中监测进行动态调整,但每一次抬升的最大量不得超出表中目标抬升量,8个加载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增加分级数。

千斤顶的抬升量采用随时测量活塞的起升高度,采用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测试锚杆静压桩的下沉量,确定每一个区域的抬升量。

2)抬升力

各级抬升过程中千斤顶的抬升力按6级加载,每一级千斤顶的抬升力控制量见图DJ-5 。加载轮回数量依据楼体倾斜率设计要求和每抬升循环的目标抬升量控制。具体记载轮回数量和增加加载量依据监测动态调整。

各抬升力同时根据油压表及荷载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控制,同时将抬升位移量作为控制首要指标,当抬升位移量达到目标抬升量时,可不需达到预计加载值,当加载到目标荷载,但未达到目标抬升量时应具体分析原因然后确定下一步加载方案。

3)千斤顶加载步骤

总体加载流程见图4,单级加载过程见表4。

图4 抬升加载流程图

具体加载流程为:

(1)8个抬升区上的253个千斤顶同时预加荷载,1区加载15吨,2~4区加载到20吨,5~8区加载到25吨。

(2)从第1区开始,各区域千斤顶逐渐分步加荷载,加载量见表3,每加载完1个区域后,调整前面抬升区的千斤顶荷载,保持每个千斤顶的抬升力。

(3)根据楼体监测数据结果,按照步骤2的方法继续加载,直到楼体开始整体变形。

(4)继续进行新一级加载,按照每个抬升循环的目标抬升量进行控制,按照第2步的加载方法,千斤顶增加的吨位数依据每一个加载等级的目标抬升量进行动态调整。

(5)完成每一个循环施工后,停止所有千斤顶的抬升施工作业,全面检查千斤顶的工作状态,综合分析楼体监测数据,与预期抬升量进行核对,直到筏板的抬升与楼体整体变形完全同步后,才能进入下一轮抬升作业。下一轮抬升作业依据实际抬升量与目标抬升量的差异进行动态调整。

(6)最终加载以倾斜率满足设计要求的不大于1.5‰控制。

为确保每一条抬升区域的千斤顶同时工作,抬升施工过程中8个抬升区域安排2组施工人员,每个工人配备对讲机1台,每个抬升区域安排1名组长统一指挥,由根据状态分析结果集中下达到组长,再由组长下达到操作工人。

表4 单级抬升加载流程

注:当监测到结构已经产生抬升时,应减慢加载速度,适当调整加载值的大小。4)抬升期间人力及机械投入估算

表5 加载设备及附属材料及构件

备注:加载设备设计使用253套,4套备用。

表6 加载过程中人力投入

备注:抬升工人综合使用约35天,每天2班。

六、主要施工工艺

6.1 锚杆静压桩

1)静压桩选型及锚杆的构造

植筋采用高强化学锚栓,规格为M32×530,每个桩头设置六根,锚栓成孔直径为φ38~50,锚栓应严格定位,成孔应垂直,确保锚固力,为避免筏板钢筋影响,应采用水钻的方法成孔,成孔后将孔内残渣清洗干净,采用机械将孔壁凿毛,并用热风枪吹干。将反力架固定在锚栓上并锁紧螺母,将千斤顶放置在桩顶上,架设千斤顶时应确保千斤顶直接压在钢管桩钢管上,必要时对千金顶底座进行改装。逐步施加初始顶升力。千斤顶要求带压力表或顶升力测量装置或者有可靠的方式能都确定千斤顶的顶升力。

1地基处理设计方案

1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中外运天竺空港物流中心改扩建项目 (2)工程位置:北京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A区12号,北侧为天纬三街,东侧为天柱东路。 (3)工程描述:本工程勘察单位为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本工程±0.0=29.677m,勘察时假定高程50m(北侧传达室台阶上)=28.277m(相对标高-1.4m)。 拟建建筑物结构特征及复合地基技术要求见下表: 拟建建筑物结构特征及复合地基技术要求表1 2 岩土工程条件 根据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中外运天竺空港物流中心改扩建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2013YT1148),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述如下。 2.1拟建场地地质背景及地形地貌 北京市市区处于华北台地北缘,市区西、北及东北三面环山,东、东南为广阔的华北平原,第四纪以来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山区部分不断抬升,平原不断下降,并接受巨厚的河流相沉积物。自西北部的山前地带向东南部平原区河流相沉积物逐渐增厚,地貌单元由冲洪积扇过渡为冲积平原,地层岩性由以卵石类土、砂类土为主渐变为以粉土、粘性土为主的交互地层。 拟建场地地处北京市区东北部,主要受温榆河冲积扇影响,沉积土层为互层状粘性土、粉土和细砂。根据有关资料,场区第四系覆盖层厚度约300m。本次勘察范围内钻孔孔口处地面标高在49.86m~50.58m之间,现场地开阔,地形基本平坦,局部存在混凝土基础及地下管沟。 2.2场区气象条件 北京市平原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12℃。1 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4~-5℃;7 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25~26℃。标准冻深为0.8m,年平均降水量550~660mm,且集中在雨季7~9 月份,年平均风速2~3m/s,最大风速可超过20m/s。 2.3场地地层构成 拟建场地钻孔揭露25m 深度范围内,表层为人工填土层,其下为新近沉积 层和一般第四纪沉积地层。现从上至下分别描述如下: 填土层 ①粘质粉土素填土:黄褐色,湿,以粘质粉土为主,局部为粉质粘土,夹少量砖渣、灰渣等杂质,无层理,结构松散。夹①1 杂填土。本层揭露的厚度为2.00~3.80m,层底标高为46.17~48.58m。①1 杂填土:杂色,稍湿,主要为混凝土块,含少量灰渣、砖块等,部分为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面层,夹少量粘质粉土,结构松散,无层理。本层揭露的最大厚度为2.40m。 新近沉积地层 ②粘质粉土、砂质粉土:褐黄~黄褐色;湿~很湿;中密~密实;中高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土质不均,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本层揭露的厚度为0.40~2.30m,层底标高为45.03~47.08m。 一般第四纪地层 ③粉、细砂:褐黄~黄褐色;湿~饱和;中密;含云母、石英,砂质不均,局部夹砂质粉土、粉质粘土薄层或透镜体。本层揭露的厚度为3.00~7.00m,层底标高为39.59~42.68m。 ④细砂:褐灰~浅灰色,饱和,中密~密实,含云母、石英及少量有机质等,砂质不均,夹粘质粉土、粘土薄层或透镜体,夹④1 重粉质粘土、粘土。本层揭露的厚度为1.50~13.00m,层底标高为 29.58~39.87m。 ④1 重粉质粘土、粘土:灰色;很湿;可塑;含云母、氧化铁和少量有机质;土质不均,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中~中高压缩性。本层分布不均,在场地东北部的厚度较厚,揭露的最大厚度为4.40m。 ⑤重粉质粘土、粘土:褐灰~灰色;很湿;可塑;含云母、氧化铁和少量有机质;土质不均,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或透镜体,中~中高压缩性。夹⑤1 粘质粉土、砂质粉土,部分钻孔未揭穿该层,揭露的厚度为0.50~3.30m,层底标高为26.54~29.95m。 ⑤1 粘质粉土、砂质粉土:褐灰色;含云母、氧化铁及少量有机质;湿;密实;中~中低压缩性。土质不均,局部夹粉细砂薄层。本层揭露的最大厚度为3.20m。 ⑥细砂:褐灰~黄灰色,饱和,密实,含云母、石英及氧化铁等,本层未揭穿,揭露的最大厚度为3.30m。 地层结构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地基处理检测方案

地基处理检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监督编号:)位于,基础型式为,采用地基(地基处理类型),地基处理面积平方米,独立柱基数为 ,基槽长度为米。 二、制定依据: 主要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及其它有关规定。 三、检测方法及数量:(地基处理后的质量检验指标按设计要求定,各种指标的检验方法可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的规定执行) 1、静载试验:。 2、标贯试验:。 3、动力触探试验:。 4、静力触探试验:。 5、十字板剪切试验:。 四、检测时间间歇期:从地基施工结束到开始检测的时间间歇期由设计人员根据要求 确定。

五、地基检测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分析原因,并经确认后再扩大抽检。扩大 抽检可先按不合格数加倍抽检,再视加倍抽检结果由各方共同研究确定处理方案或进一步检测的方法和数量,并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六、受检位置由建设、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共同选定,形成《受检位置确认表》 (见附表),该工程的《受检位置确认表》及《检测方案》均应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备案通过后,方可实施检测。 七、拟委托检测单位名称及资质情况。 广州市花都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建设单位项目意见:监理单位意见: 项目负责人签名:总监(代表)签名: 时间:(盖章)时间:(盖章) 设计单位意见:施工单位意见: 项目负责人签名:项目经理签名: 时间:(盖章)时间:(盖章)

受检位置确认表 工程名称:监督编号:

2006年月日 注:1、应提供基础平面图以确定具体受检位置; 2、此表一式四份,监督站、检测单位、建设(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 3、此表作为《检测方案》的附表须经监督站备案通过后,方可实施检测。

地基加固高压旋喷桩方案

目录 一、概况 (2) 1.1工程概况 (2) 1.2地质情况 (2) 1.3地下水 (2) 1.4水文气象 (3) 二、施工方法 (3) 2.1施工准备 (3) 2.2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及原理 (4) 2.2.1施工顺序 (4) 2.2.2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 (4) 2.2.2施工工序 (5) 2.3高喷施工参数选择: (5) 2.3.1高喷施工工艺参数 (5) 2.3.2机械设备参数 (5) 2.3.3水泥用量计算 (6) 2.4高压旋喷桩施工 (6) 2.4.1泥浆制备 (6) 2.4.2水泥浆制备 (6) 2.4.3高压旋喷钻机就位 (6) 2.4.5喷射注浆作业 (7) 2.4.6移动机具 (7) 三、进度计划 (7) 四、资源计划 (7) 4.1主要材料计划 (7) 4.2主要劳动力计划 (8) 4.3主要机械设备计划 (8) 五、质量、职业安全健康、环境保证措施 (8) 5.1质量保证措施 (8) 5.1.1质量安全责任承包制度 (8) 5.1.2值班制度 (9) 5.1.3技术交底及培训制度 (9) 5.1.4建立工程例会制度 (9) 5.1.5质量控制要点 (9) 5.2安全保证体系 (10) 5.3环境保护措施及文明施工 (11) 1

人民路地道地基加固工程高压旋喷桩方案 一、概况 1.1工程概况 宁波市外滩大桥工程人民路地道地基加固工程位于宁波市外滩大桥北侧,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加固区域为现有道路路面,路面宽17.2m,长178.0m,工程桩总方量约5300m3。 高压旋喷桩为格栅状布置,顺人民路道路中心线方向间距1.6m,垂直道路中心线方向间距1.56m,初步设计桩径φ700,桩长约12m,桩底标高-12m,地坪标高约0.2m。设计桩数1344根,共约16000m。旋喷桩工艺采用双重管,水灰比1:1,喷浆压力22MPa,回转转速20r/min,提升速度30cm/min,气压0.7MPa,3m3/min。旋喷桩布置形式为如下图所示: 1.2地质情况 该施工场地原为混凝土道路,现路面已经破除。地质情况如下: 1-1a.填土,底层标高1.58m,厚度0.2~3.0m。 1-2.粘土层底标高0.38m。 2-1.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底标高-11.72m。 2-2.淤泥质粘土夹薄层粉砂,底层标高-13.62m。 2

加固方案设计说明

安阳市国泰房地产开发公司曙光小区98#楼结构加固设计方案 编号:ZDPC/FA2003-006 编制: 审核: 审定: 河南正大预应力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零三年八月十一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 安阳市国泰房地产开发公司曙光小区98#楼位于安阳市平原路北段路东,安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地下一层,地上六层,局部七层,其中一层和地下室为商场,二层及以上各层为写字楼,原设计按七度三级框架考虑抗震设防。 根据需要,该建筑物一层及地下室功能不变,二层及以上各层改为安阳市抗震指挥部,并根据现行规范按八度二级框架进行抗震验算,对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的构件出具本加固方案。 第二章技术标准 结构加固施工在结构补强工程中是技术含量较高的部分,对结构安全影响较大的分项工程,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规程和标准的要求,组织施工和验收,结构加固施工时应满足设计要求以及下列规范、规程和标准的要求: 2.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 2.2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CECS 25:90 第三章施工准备 3.1. 材料准备 3.1.1.钢板: Q235级; 3.1.2.角钢: Q235级热轧等边角钢;

3.1.3.钢筋: HPB235级; 3.1. 4.焊条: E43**型焊条; 3.1.5.建筑结构胶: LKD系列结构胶。 本工程结构抗震加固主要材料如下表,并在报甲方及监理单位同意后进场。 主要材料需用量表一 3.1.4.材料的运输、存放:按施工进度的要求及时将结构加固用材料和其它配件运到离工地较近的下料场地内,并及时通知业主、监理单位现场取样、复试。 3.1.5.材料验收 (1)钢材由生产厂家出具产品合格证,并经检测中心进行材料复验,出具钢材的复试证明。 (2)建筑结构胶应具有出厂质量保证书外。 3.2.施工劳动力组织(见表二) 根据结构加固施工的特点,本工程需要的劳动力人数如表二:

地基处理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五、施工组织设计 1. 投标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编制时应针对第二章评标办法中施工组织设计的评审标准,可采用文字并结合图表形式说明施工方法;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情况、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情况、劳动力计划等;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程进度、技术组织措施,同时应对关键工序、复杂环节重点提出相应技术措施,如冬雨季施工技术、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等。 2. 施工组织设计除采用文字表述外可附下列图表,图表及格式要求附后。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目录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施工总部署 第四章平面布置 第五章施工准备 第六章试验施工方案 第七章主要工程施工方案 第八章质量保证措施 第九章安全、环保、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第十章工期保证措施 第十一章防风、防雨、防雷施工措施第十二章降低成本措施 第二部分附表

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一、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技术要求,结合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进行编制。结合以下规、标准、法规和管理制度作为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02 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GB50025-2004 3.《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等规 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5.《土工试验方法》GB/T50123-99 6.我公司按照GB/T 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 GB/T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GB/T 28001-2001标准制定的《管理手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7.现行国家、行业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8.我单位现有可投入该工程的施工技术力量、机械设备和类似的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严格执行建设

地基注浆加固方案

目录 一、概况 二、地质资料 三、地基注浆加固 四、注浆加固施工步骤 五、注浆施工管理 六、主要人员、机械设备表 七、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措施 八、质量保证措施

一、工程概况: 1.1设计概况 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交通组织情况,本站主要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其中○35~○38轴之间,考虑到靖宇东路翻交,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兼作使用阶段的箱体侧墙。 车站为地下二层岛式中间折返站,标准段站厅层高4.15m,站台层高5.77m,站台宽10.0m,高1.49m;总建筑高度12.22m。车站标准段为单柱、双跨箱体结构,折返段部分为双柱三跨箱体钢筋砼结构,站中心覆土厚约2.5m,底板埋深14.52m,端头井埋深16.058~17.003m。1.3 气候、气象资料 上海年均气温15.7℃,最高温度38.9℃,最低温度-10.1℃;年均降雨量1123.7mm,年均降雨日132天,年最大降水量1673mm,日最大降水量204.4mm,日降水量大于25mm的天数为28天;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3月至9月。最大风速30.4m/s,台风最大风速43.9m/s;年相对湿度80%。 二、地质资料 本站范围内工程地基均属第四系河口~滨海浅海相沉积层,主要由饱和粘性土、粉性土及砂土组成。在车站范围内,各沉积地层厚度、成份、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各项指标大致趋同,总体上呈现地面下3.0m为杂填土;3.0m~8.0m之间主要以饱和粉性砂土夹粘土为主,呈松散性,稳定性差,土质不均匀;8.0m以下均为饱和状态淤泥质粘性土层,局部夹少量薄层粉细砂及贝壳屑,具有高灵敏度、高含水量及弱渗漏性的特点,车站地基土属中~高压缩性软弱土层;17m以下为灰色土和灰色粉质粘土,土

结构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脚手架搭设与拆除 本工程采用双排脚手架,脚手架搭设一次性施工,在离地20cm 处设置一道扫地杆并与脚手架连接,脚手架宽1.5m,立杆纵距1.8m,步距1.8m,竖杆离墙300mm,双排外脚手架采用¢48*3.5钢管搭设。 (1)脚手架搭设要点 a.脚手架搭设顺序:基础平整→立杆→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脚手芭→防护栏杆 b.立杆立于砼基础或楼地面上,确保脚手架底部均匀受力及稳定性。 c.首步脚手架步高为1800mm,立杆间隔交叉不同长度的钢管,将相邻立杆的对接接头位于不同高度上,使立杆受荷的薄弱截面 错快。 d.脚手架外侧,从第二步到第五步,每层均需在外立杆里侧设1m 高防护栏杆及铺安全芭。五步以上除防护栏杆外,再挂满密目 安全网。脚手架侧里立杆和框架之间每隔四步铺设通长安全底 芭(重叠隔置)。底芭下加两根搁栅与横杆扣牢,脚手芭与搁栅 绑扎,扎点不少于四点。 e.脚手架与原结构采用钢管做硬拉连接,水平方向每两根立杆设置一个连接点,垂直方向每层设置一个连接点,以保证脚手架 和主体家够的整体性。 f.材料搬运、施工人员出入口两侧,里外立杆应用两根钢管加固,出入口处,在外侧上面搭设安全防护栅。

(2)脚手架的拆除 其施工顺序为:脚手芭栏杆剪刀撑搁栅牵杠横杆立杆自上而下,按先装者后拆顺序进行,不准上下同时作业,剪刀撑先拆中间扣,再拆两端,由操作人员向下传杆子,拆除区域有明显警戒标志,由专人负责指挥、看管。 (3)脚手架的搭拆安全措施 a.脚手架的搭拆必须由专业架工承担,并经常进行体检合格。 搭拆脚手架时,工人必须戴好安全帽,佩带安全带,工具零星配件要放在工具袋,同时袖口、裤口要扎紧。 b.严禁在脚手架上对方模板,钢筋及施工工具等,以确保脚手架畅通和禁止超荷载。 二、钻孔植筋施工 (一)、施工方法 1.放线: 开始钻孔施工前,必须要将结构面清理干净,由技术人员放线标明钢筋锚固点的钻孔位置,钻孔位置标明后由现场负责人验线。 2.钻孔: 钻孔时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钻孔时要尽量避开原结构钢筋。 钻孔周围灰尘清理干净,用气泵、毛刷清孔,清耍完毕后,要是孔洞最终达到清洁干燥。

最新地基处理施工方案资料

本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手册?一九七四年 2、?地基处理设计规范?(GBJ-93) 3、?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飞行区详细勘察工程物探报告? 广州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4、?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迁建工程场道项目地基工程设计? 第二部分民航中南机场设计研究院5、?粉煤灰利用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07

第一章工程概况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迁建工程为广州市重点工程,已于2000年3月全面开工,经由广州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作的飞行区详细勘察工程物探报告中获知:场区上覆为第四系地层主要为粘性土,广泛分布中上碳统壶天群和下石炭石蹬子段灰岩,土洞、溶洞颇为发育,属极强溶岩区。 1、经钻孔揭露的溶洞14个,其中最大溶洞洞高7.2m。 2、经钻孔揭露的土洞53个,其中洞高大于5.0m的22个,最大土洞洞高23.5m,顶板埋深仅9.6m。场区发现的土洞、溶洞的密集区共67个,土洞溶洞密集区内土洞、溶洞极为发育,其中的土洞、溶洞个体的顶底横宽各不一致。 经民航中南机场设计研究院对此土洞、溶洞进行综合评估:飞行区土洞发育较多,且稳定性较差,在场道工程建设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不良地质现象。因此,应在进行机场地基设计施工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针对此情况,我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汇同建设单位现场负责人,于2000年6月上旬对飞行区进行了详尽的现场勘察,同时对设计院提出的土洞、溶洞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了充分研究,并结合我公司多年的地基处理施工经验,拟对新建白云机场飞行区地下的土洞、溶洞采取钻孔压注水泥砂浆工艺进行处理,充填土洞、溶洞空隙,并达到一定密实度和承载力,同时对洞内不良土质进行加固以保证飞行区地基基

地基基础方案的选择知识交流

东方有限公司的检验及办公楼地基基础方案的选择 刘贵土木六班 1 工程概况 东方有限公司拟建的检验及办公楼为四层砖混结构,设计地坪标高470.1,荷载300kN/m。 2 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2.1 自然地理及气象 拟建物场地原为拆迁空地和耕地。场地经平整,场地开阔、地形有一定的起伏。场地标高(以钻孔孔口标高为准)468.36~472.28m,相对高差3.92m。 场地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署、冬少冰雪。主导风向为NNE向,常年平均风速为1.2米/秒,年平均风压140Pa,最大风压约250Pa,年平均降雨量为900~1000mm,七、八月份雨量集中,易形成暴雨。 2.2 场地环境 1、在拟建物场地范围内未发现对工程安全造成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 2、勘察期间,场地属于空地,勘察过程中未发现埋藏的河道、浜沟、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3、从场地内及场地附近的环境地质条件分析,未发现有对地基土和地下水的污染源。 2.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经勘察查明,场地内土层由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第四

系中下更新统冰水沉积层(Q1+2fgl)的粘土和含粘土卵石组成。现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 (1)素填土①:黄灰色;由近期场地整平回填粘土组成。松散,属于欠固结土层。据调查,回填时仅经过运土的重车碾压过,未进行专项分层碾压或夯实处理,结构紊乱,均匀性差,承载力低,未经处理不能选作拟建物的基础持力层,最大回填厚度达4.50m。 (2)素填土②:黄灰、灰色;由粘土混少量砖、瓦碎块及植物根系等组成。分布较连续,结构紊乱,均匀性差,承载力低,未经处理不能选作拟建物的基础持力层。局部地段分布,最大达2.0m。场地人工填土层分布较连续,最大厚度5.0m。 2、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冰水沉积层粘土(Q1+2fgl) (1)粘土:灰黄、黄褐、棕红色。硬塑,局部坚硬。含铁锰质氧化物斑痕及其结核;缓倾裂隙较发育,隙间充填灰白色粘土矿物。分布不连续,厚度变化大,为中等压缩性土。粘土具较高承载力,是场地良好的天然地基土。场地内大部分地段分布,该层最大厚度5.4m。 (2)含粘土卵石:灰黄色。主要由卵石组成,卵石成分系岩浆岩及变质岩类岩石组成,多呈圆形~亚圆形,一般粒径5~10cm,部分粒径大于15cm,可见最大粒径达20cm,混少量漂石,中等~强风化,部分强风化呈砂粒状。充填物为粘土,含量约25~40%,粘土含铁锰质氧化物斑痕及其结核。分布连续,压缩性中等,具一定承载力,是场地良好的基础持力层和下卧层,埋深0.00~7.00m。

地基注浆加固处理方案

深圳市龙华新区XXX科技园地基注浆加固工程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北京XXX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 二〇一四年七月

第一章项目概况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本工程的加固方法为:桩周土体采用注浆法进行加固; 第二章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 2)《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H123-2000; 3)《建筑地基处理规范》(JGJ79-91);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6)《深圳地区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TG04-96); 7)《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J15-60-2008)。 8)《地基处理手册》; 9) 其它相关资料 2、技术要求 1)处理后的桩侧承阻力特征值不小于50kPa,桩端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500kPa; 2)注浆时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外加剂为速凝剂,采用水玻璃,掺入量视漏浆情况而定; 3)注浆水灰比为0.6~2.0,取1.0;

4)注浆流量:7~10L/min; 5)浆液配比:采用纯水泥浆,掺入3-4.5%水玻璃,具体掺入量视漏浆情况而定,如浆液下渗量少,可不添加水玻璃; 6)浆液采用专用水泥搅拌机制作,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3、施工程序与方法 注浆施工程序如下:钻孔→封口→边注浆边拔注浆管→封孔。施工流程见图1 图1 施工流程图 3.1钻孔 1)钻孔采用履带式潜孔钻机;

2)按“基础加固平面布置图”所示的横向及纵向间距,钻孔位置及高程偏差不大于10cm; 3)钻机就位要准确、稳固,钻杆垂直度及桩位偏差等均应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4)钻孔孔径为50mm,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目的在于能将注浆管顺利下到孔底,钻进采用回转方式或冲击方式; 5)如钻孔出现垮孔给成孔带来困难或导致注浆管顺利下到孔底,可采用套管护壁先钻进后跟进套管。 3.2下管及封口 1)为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本项目采用高压PVC管; 2)将高压PVC管下入孔中并保持垂直; 3)钻孔上部80mm~100mm,采用水泥浆封孔。 3.3注浆 1)钻孔封口2小时后可进行注浆施工; 2)注浆采用先外排再内排,最后注中间排的顺序,隔孔跳注; 3)注浆时压力采用0.2~0.5Mpa,每次提升量为1.0m,预计每次注浆量25kg,达到预计注浆量或出现冒浆时提升; 4)当压力突然上升或从孔壁、地面溢浆时,立即停止注浆。3.4施工记录 施工工程中需作好施工记录,记录钻孔时间、钻孔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注浆时间、注浆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材料用量等。 4异常情况应对措施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1 总则 1.0.1 为了在地基基础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包括构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对于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膨胀土以及在地震和机械振动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基础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应专业标准的规定。 1.0.3 地基基础设计,应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综合考虑结构类型、材料情况与施工条件等因素,精心设计。1.0.4 建筑地基基础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地基Subgrade, Foundation soils 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2.1.2 基础Foundation 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2.1.3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 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2.1.4 重力密度(重度)Gravity density, Unit weight 单位体积岩土体所承受的重力,为岩土体的密度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2.1.5 岩体结构面Rock discontinuity structural plane 岩体内开裂的和易开裂的面,如层面、节理、断层、片理等,又称不连续构造面。2.1.6 标准冻结深度Standard frost penetration 在地面平坦、裸露、城市之外的空旷场地中不少于10年的实测最大冻结深度的平均值。 2.1.7 地基变形允许值Allowable subsoil deformation 为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而确定的变形控制值。 2.1.8 土岩组合地基Soil-rock composite subgrade 在建筑地基的主要受力层范围内,有下卧基岩表面坡度较大的地基;或石芽密布

换填地基加固处理方案

DK554+370- DK554+480段路基换填基底加固处理方案 一、地质概况 DK554+370- DK554+48C段路基基底处理措施为挖除换填,根据图纸设计断面显示:挖除换填深度为:0?1.6m,即:基底泥岩层位于基床底部0?1.6m以下。 二、施工概况 在DK554+37?DK554+480段挖除换填的施工过程中,土质分层与设计基本相符,基床下挖1?2m均能达到挖除换填要求的泥岩层,地基承载力均能达到设计要求的300Mpa但换填处地下水位高于换填基底,开挖后基底逐渐出现渗水现象,泥岩遇水膨胀性导致地基承载力急速下降。为了增加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处理难度,工区决定在设计换填基底再下挖2?3m平整基底并做4%勺横坡,然后立即回填80cm块石,分2层碾压封底,再铺设一层两布一膜复合土工膜砂垫层防止地下水侵入路基本体。 为了保证架运梁设备通道畅通,在上述地基处理结束后,立即进行了正常的路基填筑。 三、地基加固处理措施 因高速铁路对路基沉降变形的严格要求,为了提高路基基底承载力,同时减少地下水对路基基底的侵害,决定在路基填筑完成后对此段路基基底进行注浆加固处理。 3.1加固机理 通过对基底块石进行注浆,使水泥浆充满块石之间的缝隙,块石之间通过水泥浆的联结形成固结体,提高块石垫层整体受力性能。同时可以减少基底泥浆侵入块石缝隙之间,从而降低地基承载力。

2 施工设备的配套 a.90KW可移动式发电机组 b.钻芯取样机 c.强制式砂浆拌和机 d.砂浆压浆机 e.水车、卡车 f. 钻孔机 3.3 施工步骤 a.注浆口设置 为了减少对路基通道的干扰,注浆口设置在路基两侧距支撑渗沟2m的位置,纵向间距2m注浆口用钻孔机钻孔,单个孔深5?6m b.砂浆拌和 在注浆前应进行室内配比试验和现场注浆试验。严格按照配合比将一定数量的水泥、砂、早强减水剂加入强制式砂浆拌和机内先行干拌后,再加入一定数量的水,泥浆水灰比取0.5,拌和时间不少于3分钟。 c.注浆 将拌好的砂浆通过压浆机从密封的固定注浆口压人砂浆,砂浆在压力作用下会很快流向块石之间的缝隙,注浆压力1?5Mpa单个注浆结束标准:①注浆压力逐步升高,达到设计终压并继续注浆10min以上。②水泥浆注入量达到设计数量,且结束时的进浆量在20?30L/min 以下。注浆路段注浆孔完成后,进行效果检查和评定,不合格者补充钻孔注浆。注浆结果评定标准:①对注浆过程中的各种记录资料综合分析,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变化是否合理,是否达到设计要求。② 路基两侧各取3 个注浆孔作为检查孔,观察浆液充填情况。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施工参数。 四、补充措施 DK554+37?DK554+480段路基处于挖方挖除换填区,图纸设计此处无堆载预压,考虑此段路基基底特殊情况,将路基堆载预压设计段落延长至DK554+350,另外在DK554+400 DK554+450两个断面中心处设置沉降板进行沉降观测,观测频率同设计路基沉降观测频率。

铁路扣轨加固施工方案设计

??铁路工程线风管过铁路段线路加固扣轨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铁路工程线风管过铁路段工程项目:为确保现场预制风管涵洞施工过程中??铁路工程线的行车安全,所以在预制风管涵洞施工前对铁路进行线路扣轨加固防护。 (一)、工程:??铁路工程线风管过铁路段该防护管涵穿越??铁路工程线里程K??+950处,防护涵管管径为φ2.0m,L=3.0m,防护涵管过铁路段管顶覆土层3.5m,穿越??铁路工程线1股道,面向深圳方向从左到右其中涵洞穿2.5m轨枕7根。 二、线路加固防护扣轨梁基础的设置: 线路加固扣轨梁的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孔桩,扣轨线路的每侧各设置2根,纵向(顺铁路方向)间距为10m,横向(垂直铁路方向)间距为5m;扣轨线路两线间采用共用桩基础,桩外径为φ1米。扣轨挖孔桩基础的设置及施工具体方案如下: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中的线路加固扣轨梁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桩的直径分为φ1米挖孔桩为扣轨梁的共用桩,并加深开挖深度,人工挖孔前采用壁厚6~8mm的钢护筒,根据挖孔桩注浆加固范围线,挖孔桩护壁采用C20钢筋砼,厚度不小于15cm,在地面以下3m的护壁的厚度应加厚为20cm;挖孔桩桩身采用C20钢筋砼。因现场施工条件限制,本工程挖孔桩护壁砼采取现场人工自拌,桩身砼均采用商品砼。

根据线间情况及扣轨梁的型式,挖孔桩基础应均布设在路肩上,挖孔桩施工必须在封锁线路的情况下进行,施工时必须派施工防护员及驻站联络员做好施工防护。同时注意挖孔桩提升架及其他施工设备不能侵入铁路限界。特别在两线间的挖孔桩施工,由于线间距限制,应将桩顶处地面降低,并采用木板支护好道床石碴,确保道床稳定,确保挖孔桩挖土提升设备不侵入铁路限界。施工时应对过程实时检查,保证施工安全对铁路周边土层扰动较小,挖孔桩成孔采用常规法施工,即从地面往下开挖,每挖完一节(一般1m高一节,土质差的地方为0.3~0.5m一节)桩孔就绑扎护壁钢筋、安装护壁模板、浇筑护壁砼。 二、工点扣轨梁挖孔桩基础的布置: ⑴、??铁路工程线风管过铁路段工程:该工点该防护管涵穿越??铁路工程线里程K130+950处,扣轨梁挖孔桩基础共4根,采用为φ1.3m正方型。三、工点挖孔桩施工方案: ⑴、??铁路工程线风管过铁路段工程扣轨梁挖孔桩基础施工 1、线路两侧扣轨梁挖孔桩基础施工,必须安排在车站登记并设好防护后方可施工。为确保线路的正常运营,每次封锁只封锁??铁路工程线,分别在每天的白天利用列车间隔时间及封锁线路进行扣轨梁扣孔桩施工。挖孔桩施工顺序按如下进行: 因挖孔桩孔内安装钢筋需要,进行线路两侧扣轨梁挖孔桩钢筋笼安装施工。 扣轨挖孔桩施工采用人工开挖施工,由于封锁??铁路工程线进行股道旁挖孔桩施工时,其它股是正常运营的,因此,挖孔桩开挖的土方先采用

地基基础设计内容和一般步骤

地基基础设计内容和一般步骤: (1)选择基础的材料、类型,确定平面布置; (2)选择基础的埋置深度,即确定地基持力层; (3)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4)根据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基础底面积; (5)根据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进行相应的地基验算(变形和稳定性验算); (6)根据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确定基础构造尺寸,进行必要的结构计算; (7)绘制基础施工图。 浅基础的设计方法 ?常规设计方法 ?常规设计方法的缺陷 ?合理的设计方法 ?常规设计方法可行的条件 (1)沉降较小或较均匀。 (2)基础刚度大。对连续基础通常还要求地基、荷载分布及柱距较均匀。 基础工程设计原则 (1)对防止地基土体剪切破坏和丧失稳定性方面,应具有足够的安全度。对于高层建筑而言,满足稳定性要求时应考虑所承受的水平荷载的作用。 (2)应控制地基的特征变形量,使之不超过建筑物的地基特征变形允许值,以免引起基础和上部结构的损坏、或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外观; (3)基础的型式、构造和尺寸,除应能适应上部结构、符合使用需要、满足地基承载力(稳定性)和变形要求外,还应满足对基础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的要求。 基础工程设计方法 常规的设计方法合理的设计方法应准备的资料 设计步骤 收集资料→ 选择方案→ 确定地基承载力→ 确定埋深→ 计算地基变形、沉降等→ 基础设定、对基础强度验算→ 绘制施工图 第二章刚性基础和独立柱基础设计 刚性基础是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而抗拉强度很低. 应用于多层混合结构 独立柱基础就是抗弯、抗剪、抗冲切的性能良好,被广泛的应用于多层框架结构和单层厂房结构中.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基础的埋置深度一般是指从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距离。 基础埋置深度的大小,对建筑物的安全及正常使用、工程的造价、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期都有密切的关系。 影响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 1)建筑物自身的条件 建筑物的用途是选择基础埋深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如有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等,基础的埋置深度就需要整体或局部加深,使基础低于它们。若采用基础局部加深方案,应将基础做成台阶形,逐渐由浅至深,其台阶宽高比一般为1:2,地基条件较好的可为1:1。一般情况,上部结构荷载愈大,愈需将基础埋在较好的土层上,埋深一般较深;对于承受较大水平荷载的基础,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也常将埋深加大;承受上拔力的构筑物(如水塔、烟囱、输变电塔、电视塔等)也要加大埋深,以提供足够的抗拔阻力;对于地震区或有振动荷载的基础,不宜将基础浅埋或放在易液化的土层上,应加大基础埋深、将基础放在不液化的土层上。 建筑物通过其墙、柱作用将荷载传至基础,基础将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扩散到地基上。荷载的大小对于不同地基而言是相对的,同一荷载作用在较好的土层上,可认为荷载相对较小,基础埋深可能较浅;对于较差的土层,则认为荷载相对较大,基础埋深可能较深。 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对于一般性的建筑场地,地质构成不外乎下列五种情况:

地基加固方案

自2005年至2013年七八年间,我们在凤台县采煤沉陷区堤防加固工程中,针对堤基软弱问题应用了一些地基加固技术。经过几年来的运行观测,效果很好,加固后的堤防安全稳固,堤身滑坡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堤防地基加固的方法很多,对于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堤坝地基加固,需要根据现场地质及施工条件进行认真研究。在堤防地基加固工程中,比较适用的有高压喷射注浆技术、深层搅拌法加固技术等。 1、地基加固方法选择要点 1.1地基加固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 在除险加固工程中,地基加固处理方案的选择,具体取决于以下诸方面:(1)功能性:必须满足工程目的和要求;(2)可实施性:方案的工程规模、有关参数和技术指标,在目前的技术水平条件下是可行的;(3)经济性: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投入产出分析,在满足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工程费用较低,工程概预算能够承受;在确定采用后尚应采用先进技术,优化方案,合理使用材料。(4)环境和安全性:避免工程污染环境或污染最小;能保障堤防结构和相邻建筑物安全,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1.2地基加固方法与选择 地基加固方法的选择:(1)首先应分析采用天然地基的可行性,如有可能应尽量采用天然地基。(2)根据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和地基条件,确定需要进行处理的范围和处理要求。(3)地基处理方法必须满足堤防对地基的设计要求,主要指天然地基经处理后应能达到的物理力学指标。(4尉天然地基的条件、处理要求、工程费用及材料来源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确定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5)地基处理方法原则上一定要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又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通过分析比较可以采用一种处理方法,也可以采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处理方法组成综合的处理方案。(6)注意节约能源,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因地基处理而对地面水和地下水产生污染,振动噪音等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1.3几种地基加固方法的比较

建筑结构加固设计方案分析

建筑结构加固设计方案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建筑行业的发展更是乘胜追击,高层建筑等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为了维护人们的权益,确保人们的人生财产安全,建筑行业一直在努力改善结构,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建筑结构加固对于提高建筑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分析建筑结构加固设计的研究,从而有效地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不断地提高我国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应用水平。 标签:建筑结构;结构加固;设计方案 引言 随着人们对房屋需求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扩展了建筑工程的规模,建筑设计方也需要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出相应的改变,在确保建筑结构质量可以抵抗自然灾害和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建筑设计的舒适度和美观,从而对当前人们更高端的建筑结构设计要求给予满足。 1、建筑结构加固的概述 1.1建筑结构 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多,建筑结构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建筑结构主要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砖混结构和砖结构等。就第一种建筑结构类型来看,钢筋混凝土结构最为常见,其物理性质相对较好,抗压能力较强,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在很多自然灾害频发地区都采用了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一些高层建筑也采用了这种结构形式。就第二种建筑结构类型来看,钢结构建筑以轻型钢作为基础,可以被应用在高空建筑中。在大规模的建筑工程中,钢建筑结构较为常见。就第三种建筑结构类型来看,砖混结构主要是由混凝土材料、砖墙材料等共同组成的,这种建筑结构既具有良好的抗压性,有具有较好的弹性特征。就第四种建筑结构类型来看,砖结构主要是由砖墙、木质材料构成的。砖建筑结构广泛应用于落后区域,如农村民房建筑等。 1.2建筑结构加固设计的原因分析 建筑结构加固设计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建筑施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施工的时候有许多影响建筑质量的因素,例如:建筑设计失误、施工环境恶劣、施工人员技术等人为因素都会造成建筑结构的不稳定。另外,在自然因素中,天气情况复杂多变,具有不可预测性,建筑施工的材料可能会因为天气的转变受到侵蚀损坏,建筑结构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所以,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都决定了我们要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强夯地基处理施工设计方案

舟山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船坞坞坑回填及强夯处理工程 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舟山惠生秀山山体爆破地基回填二期工程项目部 2010年4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施工总体安排 四、主要施工方法 五、强夯质量检验方法 六、施工总进度安排 七、现场施工组织管理网络 八、用于本工程的主要机械设备计划 九、用于本工程施工劳动力计划 十、质量保证措施 十一、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十二、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一、工程概况: 1 工程概况: 舟山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船坞坞坑回填及强夯工程,位于舟山惠生海工基地一期工程的船坞处。一期工程期间,船坞已进行了大开挖,深度达12m以上。目前由于部分工程项目施工设计变更,需要对原船坞开挖部位进行石渣填筑强夯地基处理。 根据施工现成实际状况,经实地勘测,本工程施工工程量如下:强排水85514m3;石渣填筑148239m3;强夯面积27029㎡。 二、编制依据: 1、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建设部《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3)有关设计文件、图纸 2、编制原则: 质量优、效率高、工期快、信誉好、安全生产、创建文明工地。 ⑴工期: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在2010年6月30日前完成。 ⑵质量: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评为“合格”工程。 ⑶安全:实现安全事故“0”的目标,安全防护设施达到规范标准。 ⑷文明施工:积极参加文明竞赛活动,创建文明工地。

三、施工总体安排: 1、本工程地基强夯处理范围面积约1.5万平方米,根据本工程工期紧、施工难度较高,结合本工程工作内容,拟在项目部下设立二个施工作业队 ●回填作业队 ●强夯地基加固作业队 2、整个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工作→场地回填、平整→测量定位放线→第一遍点夯施工→场地回填、推平→第二遍点夯施工→场地回填、推平→第三遍满夯施工→资料整理→竣工验收。 四、主要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在强夯前,根据周围临时道路上的高等控制点用全钻仪在强夯区周围加密布置一定数量的控制点,用高等控制点及加密控制点放测出工区角点坐标(用经纬仪),再在工区内按3m×3m(梅花形)夯点间距施放夯坑位置,并用小竹签或红色塑料砂袋标出。各夯点位置(行、列距)误差<20厘米,强夯施工中若点位不清,应重新放点; 控制点坐标,工区角点坐标,夯坑位置经技术人员复测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强夯施工。 2、工区地基处理强夯施工方案: ⑴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拟采用分层夯实,基坑内回填开山石碴,

地基及基础加固压密注浆施工方案

地基及基础加固压密注 浆施工方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房管基建处原实 美东址分校修缮项目 地基与基础加固专项施工方 案 2016年3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一)建设概况 (1) (二)设计概况 (1) (三)工程数量 (1) 三、工期安排 (1) 四、施工组织................................................................................ (1)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安排 (1) (二)施工组织 (2) 五、资源组织 (2) (一)劳动力组织 (2) (二)机械组织 (2) 六、施工工艺及流程 (3) 七、质量保证措施 (5) (一)质量保证措施 (5) (二)技术控制措施 (6) 八、安全施工措施 (6) 九、文明施工措施 (7) 十、环境保护措施 (7)

一、编制依据 1.地基处理平面置图 2. 轴线尺寸测量对照表。(后附) 3.规范:《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4. 规范:《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 二、工程概况 (一)建设概况 工程名称: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房管基建处原实美东址分校修缮项目 工程地点:北京市西城区松树街2号院 建设单位: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房管基建处 施工单位:华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北京中筑天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分包单位:明达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二)设计概况 采用压密注浆法加固地基。 主要设计参数:注浆水泥标号为号水泥浆,浆液水灰比为水泥用量40-100Kg/M;。注浆孔间距为800-1000mm;注浆压力为终孔注浆压力不大于1MPa. (三)工程数量 总注浆孔数为 1265 孔。(由于不完全掌握现场地质情况,注浆孔可能会增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