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杨朔散文

杨朔散文

杨朔散文
杨朔散文

杨朔散文分析

记得以前学过的一篇散文叫《荔枝蜜》,现在对于它的印象已经模糊了,更没有注意到它的作者是谁,直到最近学习当代文学的“十七年散文”,才对这篇散文的作者杨朔有所了解。首先“十七年散文”,指的是以1949年建国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之间的这十七年中,作家创作的类型为散文的文学文本的总和。而在这其中,处于公开发表状态下的散文又是十七年散文的主流。在这一时期公开发表的散文作品中,以杨朔、刘白羽、秦牧等人的散文较为出色与成功。而这其中,又以杨朔的散文成就最高且自成一体。

杨朔,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人们把他与刘白羽、秦牧并称为“当代散文三大家”。他生前写下的散文,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散文,在意境创造、诗意构思、人物描写、谋篇布局、语言风格等方面,形成了具有“诗的意境、诗的结构、诗的语言”的艺术个性,被文学界称为“杨朔模式”或称“杨朔体散文”。杨朔的散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37-1949)主要内容是赞美革命,宣传抗战,抨击国民党。艺术上采取写实手法。作品回避自我,很少写到自己的感情。散文比较简单和直露。第二阶段,(1949-1955)生活画面变得比较开阔,内容较丰厚充实,抒情成分明显增强,表达的感情也由外露转向了内向和深沉。第三阶段,(1955-1968)是杨朔创作的成熟期。1956年,杨朔发表了《香山红叶》,这篇散文被认为是杨朔散文创作成熟的一个标志。他的最大的特点是把散文当诗一样来写,随后创作了《荔枝蜜》、《茶花赋》、《雪浪花》等散文。

所以要了解杨朔的文章就要了解他在1955年—1968年所创作的散文,首先这段时期杨朔的题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迅速及时反映朝鲜战争的通讯特写,讴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过程中的英雄事迹及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的;二、赞美与抒写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成就、崭新风貌与普通劳动者平凡但却伟大的精神境界;三、叙写亚、非等第三世界国家的自然美景,反对新老殖民主义者的英勇斗争,歌颂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

其次,就其散文的特点来说,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觉的为人民写作,强烈的主观抒情性

对于杨朔的这一个特点,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他个人的经历决定的。早在1942年抗日战争之中,杨朔就到达了延安,进入中共中央党校专门学习马列主义,后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并于194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曾深入矿山、农村体验生活,后来又以新华社特派记者的身份先后参加了清风店、石家庄与平津战役,随部队东征西战、驰骋疆场。在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一系列描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兵群众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小说。包括:《红石山》、《北线》、《大旗》、《月夜黑》等。因此可以看出杨朔是十分自觉的遵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引的文艺工作者的道路,以为工农兵服务作为自己从事文艺创作的方向。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散文作品中的那些他所极力塑造与歌颂的工人、农民、战士等人民大众的形象虽则平凡,但却充满着生动、鲜活、朴实而感人的力量。

因此,就是这样的经历使杨朔在建国后形成了与巴金、沈从文、胡风等自由主义作家或坚持五四文艺创作思想作家完全不同的创作心态。杨朔在建国后文艺创作的过程中并不存在对于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的适应问题。对于新政权他没有丝毫的陌生与隔阂,不存在任何的迟疑与观望。作为这一场伟大革命的直接参与者,此时的杨朔所显示出的完全是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对于新政权新社会,他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无限美好的憧憬。他所要做的只是毫不迟疑的将自己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对新世界的建设中去,用他的笔抒写出这个全新社会的美丽,并勾画出一幅未来的美好蓝图。从而让更多的人与他一样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因此他认真的观察新社会与旧社会的每一点不同,充满热情的歌颂着这个社会中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如:在《京城漫记》里,他通过解放前后北京陶然亭地区人民生活条件的巨大反差,歌颂了新中国建国后北京人民生活及自然环境日新月异、越来越好的巨大变化;而在《滇池边上的报春花》一文里,敏锐的他则将关注的视角指向了人们的生活理念,通过与独龙族姑娘媛娜的聊天反映出了真正成为了主人后的少数民族人民心理上发生的翻天覆地

的变化。

这些篇章,无不显示出了杨朔散文自觉的为人民写作和强烈的主观抒情性的特点。

二、自成一体的散文写作模式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杨朔的散文,特别是他散文的结构作为学习散文写作的人必须研究的模版,正是因为杨朔的散文写作形成了一种极为稳定的精道的体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杨朔体”。具体来说,陈思和先生将其概括为:“从写景入手,然后引出在风景中活动着的平凡人物,最后通过比兴象征将景物与人物联系起来,升华出人民性的歌颂这一抒情主题。”的模式。比如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名篇《荔枝蜜》,作品以我本来对蜜蜂的误解开始,然后写我因为休假时的住所临近荔枝园,在品尝了醉人的荔枝蜜后,对酿造了这好蜜的蜜蜂产生了好奇,接着写我在养蜂员老梁的带领下参观了养蜂场,并在老梁的解释中明白了蜜蜂的高尚改变了自己原来的错误看法,最后由高尚的蜜蜂联想到了我们不辞辛劳的人民大众将主题升华到为了人民、为了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工作的高度。全篇先抑后扬布局巧妙、结构紧凑、起承转和、错落有致,行文过程中感情过度自然,主题深化的鲜明而真实,确实是散文写作艺术中学习谋篇布局的经典范例。只此一点,就可以看出杨朔对散文写作的贡献。

与这篇文章体式相同的还有《香山红叶》、《滇池边上的报春花》等许多篇目。应当说,杨朔确实已经将这一体式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我想如果是对初学者来说,这一结构精道的体式也能使学习者在体式的控制下更好的组织材料、适当的发挥。

但正如一切体式性的东西都具有缺陷一样,“杨朔体”同样也有着不可回避的问题:首先就是僵化的问题。“杨朔模式”出现了“时人所称道,今人所诟病”的现象。任何故事即使再好,但如果读者看了第一段就知道三段后会写什么,那么必然就会削弱文章的可读性。同时,同样模式的文章一再出现也一定会造成读者的审美疲劳。其次,“杨朔体”就如一副禁锢,将杨朔自己与所有学习杨朔文章的人束缚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了,从杨朔自己来说,文章千篇一律。而对于他的学习者而言,“杨朔体”束缚了他们的思路,降低了他们文章的活力。

但是,不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体现了杨朔散文的这一鲜明特点:体式化的写作。

三、散文诗意的构思技法

杨朔的散文是有诗意的文章,而杨朔着力创造诗的意境,把散文当诗一样写。杨朔说:“我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我向来爱诗,特别是那些久经磨练的古典诗章。”他说:“写小说散文不能也这样吗?于是就往这方面学,常在寻求诗的意境。”比如,翻开杨朔散文,不难发现他散文的诗意有一些是从古典诗章中点化而来。然而,杨朔又不像前人那样将古典诗章的诗意点化在同类体裁的作品里,而是避俗求新把古典诗章的浓郁诗意点化在散文的主题里和全文的布局中,创造出充满时代精神和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如《香山红叶》中,杨朔把古典诗章的浓郁诗意点化在全文的布局中的佳作。该文的诗意是作者从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山行》诗中点化而来。并以“霜叶红于二月花”作为全文诗意的基调。作者用“红叶”比喻老向导,托“红叶”火一样热情,言老向导的高尚品格,创造出充满时代精神的诗一般的艺术境界。

除此之外,杨朔更多的采用其他方式来进行他的诗化散文的创作,在《荔枝蜜》中,作者先采用抑扬构思法,先写“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不大喜欢”,“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后来,作者了解到蜜蜂的生活习性:“最爱劳动”,“酿的蜜多,自己吃得可有限”,“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作者便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是多么高尚啊!”接着采用联想和比喻构思法,作者从蜜蜂“最爱劳动”的生活习性联想到辛勤劳作的农民;作者把蜜蜂的高尚品质比喻人民群众辛勤劳作、默默奉献的高贵品质。最后,采用虚实构思法,作者在文尾写道:“这黑夜,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这个梦一点也不奇怪,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个梦,就是杨朔的自我写照,写出了藏在他心灵深处的崇高理想,表达了作者献身人民,为人类酿造甜蜜的精神生活的豪情壮志,同时也深深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崇敬之情和加入劳动人民行列的心愿。作者从“厌蜂”到“看

蜂”,又从“看蜂”到“赞蜂”,再由“赞蜂”到“赞蜂式人物”,最后由“赞蜂式人物”到

“梦化蜂”整个情感变化过程中,先抑后扬,善用联想,巧用比喻,先实后虚,把随处可感

的生活真实熔铸到艺术的真实里和形象的塑造中,创造出清新可感,耐人寻味,充满诗意的

艺术境界。

这个特点大大影响了同时代的散文创作,当时许多人都向杨朔学习,于是文坛上诞生了

诗化散文的模式。从5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散文由简单走向精致,由粗糙走向注重艺术形

式,就这个转变来说,杨朔的影响功不可没。

四、过于拔高的政治内核对艺术水平的压迫

在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往往要求作家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见解,也就是要有私人性

的言语。然而这样就必然会与时代共鸣的要求发生抵触。当来自时代共鸣的压迫并不沉重时,

作家们往往还能将自己的审美情趣主动向时代共鸣靠拢,在时代的大合唱中发出自己的声

音。但是,一旦来自时代共名的压迫强制的消解了作家自己的声音,则必然会造成文学作品

的水平降低)。对于杨朔先生的散文,这样的影响也是明显的。

在前面我曾说到,杨朔先生是一位自觉的全心全意为新政权新社会歌唱的作家,因此他

作品的政治功利性也就表现的非常的强。而由于这种压过一切的政治抒情,他在选择材料时

往往就会为了体现体现这一写作目的而特意的安排一些拔高主题但不符合人的审美习惯的

题材。这样做也就自然的给读者造成了一种突兀的感觉从而降低了文章的艺术水平。这是由

于在“十七年”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必须表达一定的政治主题,日常生活、寻常的事物不具有

独立的意义。杨朔之前,很多散文直接写到重要的政治事件、政治人物。杨朔散文把日常

生活、日常的场景引入了散文。但是日常生活在杨朔散文中仍然不具备独立的意义。它们必

须依附于某个政治主题在作品中才能获得合法性

比如在《金字塔的夜月》一文中,作者开始一直在引导读者感受的是在茫茫夜色映衬

下散发着无限魅力的神秘金字塔。但在介绍金字塔历史的时候却突然引入了一段对“原子弹

是否能摧毁金字塔”的讨论。虽然作者将这一段与后面的文章联系起来用心良苦的想说明即

使是原子弹也摧毁不了埃及的历史与民族精神。可这一设置在我看来实在突兀,当然我并不

认为作者在这里做了假,杜撰了这么一段,但作者在选材时显然是为了升华主题才将这一段

有些突兀的材料选入的。

通过上面的一些粗略的分析,我们大概的了解了杨朔散文的一些特点和局限。而杨朔是

十七年之间最为著名和重要的散文作家之一。那么通过对他的散文特点的分析,我们又可以

看到那个年代下散文创作的特点与局限。但无论是杨朔的优点还是缺点,他在我国散文史上

都留下那光辉的一页,谁也无法否认。

杨朔散文的艺术结构2009-11-27 16:18

辞世多年的杨朔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他生前写下的散文,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散文,在意境创造、诗意构思、人物描写、谋篇布局、语言风格等方面,形成了具有“诗的意境、诗的结构、诗的语言”的艺术个性,被文学界称为“杨朔模式”或称“杨朔体散文”,人们把他与刘白羽、秦牧并称为“当代散文三大家”。虽然“杨朔模式”出现了“时人所称道,今人所诟病”的现象,对其有褒有贬,但杨朔对我国散文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虽然由于他刻意追求“巧思”,而使一些散文结构雷同,一些散文缺乏生活气息,有人工斧凿的痕迹,有美中不足的地方,但是,他在散文创作中所总结的经验及其娴熟的写作技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特别是寻觅散文诗意的构思技法更是值得我们肯定和仿效。通读杨朔散文,我们不难发现其在散文创作中寻

觅诗意的构思法主要有以下七种。

1.善用比喻构思法寻觅诗意

杨朔在创作散文时,总是把精力放在构思上,他曾对弟弟杨毓玮说过:“我写散文,不靠什么灵感,而靠‘巧思’。”杨朔的“巧思”方法很多,其中,运用比喻来构思散文,表情达意,是他最擅长的“寻觅诗意的构思法”。大海里的一朵浪花;岩石下的一泓清泉;山中的一树茶花,一片红叶,一簇樱花,一株海罗杉;自然风光中的瞬息奇观;昆虫世界里的一只蜜蜂、一群蚂蚁;古代建筑物中的埃及金字塔、万里长城;外事活动中一件小小的纪念品;火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总之,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自然景物,花木虫鱼,生活小事,即社会万象,杨朔都能随手拈来,并运用恰当的比喻,进行巧妙构思,精心裁剪,艺术表现,成为作品中熠熠耀眼的艺术形象,揭示出事物所蕴含的美好内涵和博大精深的哲理,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散文意境。

杨朔的散文几乎每篇都采用比喻构思法寻觅诗意,以景物比喻人物,以物情暗示人情。在《海市》中把自然界奇幻瑰丽的“海市蜃楼”比喻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新渔村;在《香山红叶》中把“经过风吹雨打”,“越到老秋,越红得可爱”的“红叶”比喻老向导;在《荔枝蜜》中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的小小蜜蜂,比喻作劳动人民;在《野茫茫》中把“凶残的野兽”,比喻帝国主义者;在《秋风萧瑟》中把有形的万里长城,比喻无形的钢铁长城;在《樱花雨》中把“风雨中的开放的樱花”,比喻日本人民;在《雪浪花》中把“浪花”比喻老泰山;把“无数浪花”比喻劳动人民;把“浪花”冲击礁石的“咬”劲,比喻劳动人民齐心协力改造世界、改造自然、塑造人民江山的顽强意志等等。由此可见,杨朔是运用比喻构思法寻觅诗意的高手。

2.善用跌宕构思法寻觅诗意

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指出:“一转一深,一深一妙,此骚人三味,倚声家得之,便自超出常境。”他认为写诗歌词曲婉转深厚才能产生妙境。司空图在《诗品·委曲》中强调诗歌境界犹如“登彼太行,翠绕羊肠”。杨朔“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他深谙“语忌直,景忌浅,意忌露”三味,他写的散文,愈到后期艺术上就愈显得圆熟,尤其是愈重视“转弯艺术”,许多作品写得含蓄,曲折,耐人寻味。如《泰山极顶》便是这方面的佳作。

文章开头写道:“泰山极顶看日出历来被描绘成十分壮观的奇景。”紧接着写“我去爬山的那天,正赶上个难得的好天……”“同伴们都喜得说:‘明儿早晨准可以看到日出了。’”而“我也是抱着这个想头,爬上山去”。然后写一路上看到的秀美景色和名胜古迹。文章至此,作者主要是写天气之好,游兴之浓,心情之快,景色之美。当“我”登上天街后,为了保证明晨能早起床看到日出,“在青帝宫寻到个宿处,早早睡下”。就在读者正为“我”能实现夙愿而高兴时,作者笔锋一转,“可是急人得很,山头上忽然漫起了好大的雾,又浓又湿”,“我”明天能否看到日出,便成了一个谜?这时,读者的心像泼了一盆冷水。到了第二天凌晨,山头上的雾虽然消散了许多,但天还是阴沉沉的,日出确实看不到了。又在读者为“我”看不到“日出”而感到遗憾时,作者笔锋再转,为我们拨开了弥漫在眼前的重雾,领着我们去看另一个更加辉煌的“日出”:“如日之升”的祖国新貌。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杨朔运用跌宕构思法寻觅诗意,把散文写得像园林布景那样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扑朔迷离,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收到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又如《海市》也有这方面的特点,作者开始为读者描绘出奇光异彩的“海市蜃楼”,突出了“海市”迷人的景象,使读者产生浓厚的兴趣,都以为可以亲眼目睹这千载难逢的人间仙境——海市蜃楼。可是,作者笔锋一转,写道:“只可惜这种幻景轻易看不见。”特别是“我来的不是时候”,想看到迷人的海市,“岂不是空想”。至此,读者那种涉奇的欲望顿时被打消。最后,作者笔锋再转,竟领着读者走进了现实的“海市”里去,而且现实中的海市——长山列岛,“比起那缥缈的幻景还要新奇,还要有意思多呢”。可见,杨朔深谙“诗文以曲为贵”、“盘马弯弓惜不发”才是佳境之理,行文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虚实结合,创造出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

3.善用联想构思法寻觅诗意

散文可以写人,可以叙事,亦可以写景,作者无论写什么内容,都要抒真情,重品位,扣题旨,即通过作品内容写出作者的真情实感,奏出时代的旋律,给人以艺术上的审美情趣。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借助于丰富的联想,善于借景言情,托物见意。杨朔写散文正是这样,善用联想构思法寻觅诗意,

在描写“真景物”、抒发“真感情”时,把自然景物与社会现象紧密联系起来,把现实的图景与历史的画面紧密联系起来,把具体的形象与深刻的思想紧密联系起来,反复推敲,巧妙构思,揭示出事物深邃的内涵,创造出清新优美、诗意盎然的散文意境。《画山绣水》就是这方面的佳作。

杨朔在《画山绣水》中,通过桂林山水去赞美祖国的秀丽,人民生活的美好。作者运用联想的手法,像画画似的,把桂林山水千奇百怪的形态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先写漓江的水——“那漓水,碧绿碧绿的,绿得像最醇的青梅名酒,看一眼也叫人心醉”;接着写漓江两岸的石峰——“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嶙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象,可以变幻成各种神奇的物件”;再写渐近阳朔境界漓江上的景色——“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真可谓是“满眼画山绣水,处处联想飞驰”。但作者并不是就山水写山水,跳不出“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名句的掌心,而是把大自然的千古杰作和人类的伟大智慧,把逼真的自然景物与作者浓郁的感情,把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把历史上劳动人民的斑斑血泪与未来生活的美好理想,把一个个具体形象与深刻的内蕴交织在画山绣水之间,真正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杨朔写作散文时,“正是想从一些东鳞西爪的侧影,烘托出当前人类的历史的特征。”最后,作者这样写道:“今后呢,人民崭新的生活里,一定会随着桂林山水千奇百怪的形态,展开他们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新的神话,新的故事,你等着吧。”这样的结尾,真是神来之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人以宽阔的联想,令人回味无穷,让人感到作者是在赞美祖国的秀丽河山和人民的美好生活,并为人们展现一幅崭新画图——人民未来的生活更加美好。通过改革开放,今天的桂林,水更绿,山更青,石更奇,景更秀,人民生活更美好,桂林人民造创出许许多多新时代的神话、故事。相信,杨朔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欣慰。

《茶花赋》和《荔枝蜜》也是作者善用联想构思法寻觅诗意的佳作。前者从茶花联想到育花人,由童子面茶花联想到年轻的祖国欣欣向荣的新貌;后者由小小的蜜蜂“最爱劳动”,“酿的蜜多,自己吃得可有限”,“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的生活习性,联想到劳动人民辛勤劳作、默默奉献的高贵品质。此外,《黄河之水天上来》、《印度情思》、《埃及灯》、《海罗杉——井冈山写怀之一》、《西江月——井冈山写怀之二》等莫不如是。

4.善用抑扬构思法寻觅诗意

杨朔写散文,不管写什么内容,除了善于运用比喻、跌宕和联想构思法寻觅诗意之外,还善用抑扬构思法寻觅诗意。《樱花雨》就有这方面的特点。

杨朔在写《樱花雨》时,避俗求新,没有受到陈旧的羁绊和直接写樱花的束缚,并不是着重于写樱花的花色、花香、花容、花姿,而是立意写人,写人的情态,写人的灵魂。作者在塑造君子的形象时,先写她的懦弱和与世无争的性格:“君子平时就常受别人欺侮,美国兵对她就更不用说了。”作者对君子的孤独、懦弱的性格发出了感慨:“君子的苦难应该是时代性的,可惜在君子身上,我却看不见日本人民那种大无畏的时代精神。”正当作者哀其不幸,怜其不争时,耳边传来日本工人停电罢工的消息,“君子忍不住自言自语悄悄说:‘敢许是罢工吧?’从她那对柔和的眼睛里,我瞟见有两点火花跳出来,想不到这个怯生生的心灵里,也隐藏着日本人民火一样的愿望。夜来是我错看她了。”至此,我们才知道:君子看似是一个柔弱女子,其实她的灵魂不弱。作者从她那对柔和的眼睛里跳出的“两点火花”,看到了君子那种大无畏的精神以及和日本人民的斗争融为一体的品格,并让人们深深地认识到:“这风雨中开放的樱花,才真是日本人民的象征。”文章先抑后扬,由景到情,

创造出形象鲜活、富有诗意的艺术境界。

《荔枝蜜》也有这方面的特点,作者从“厌蜂”到“赞蜂”的情感变化过程也是采用抑扬构

思法。

5.善用穿插构思法寻觅诗意

穿插构思法是杨朔在散文创作中寻觅诗意常用的方法之一。杨朔的散文《金字塔夜月》、《茶

花赋》、《画山绣水》等都是这方面的佳作。

如在《金字塔夜月》中,杨朔通过猜想古色古香的帝王石像的年纪,从埃及朋友的口中了解到司芬克斯石像的年龄和埃及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后,一般来说,紧接着会有一大段叙述司芬克斯情况和埃及历史的文字,但是作者并没有这样写,而是运用穿插构思法,巧妙穿插了一段贩卖原子弹的美国商人们一边张牙舞爪的情景,并展开了一场“原子弹能不能毁了金字塔”的哲理讨论,从而把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作者对帝国主义者的憎恨和对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深厚同情寄寓于生动的画面里和鲜明的形象中,文章至此又为揭开司芬克斯脸上“神秘”表情的“谜”,染

上了鲜明的时代色彩,诗情画意

又如在《茶花赋》中,杨朔细听完花匠普之仁介绍各种茶花名称后,得知“童子面,花期迟,刚打骨朵,开起来颜色深红,倒是最好看的。”接着作者又询问了栽茶花技术、茶花树的寿命,当看到普之仁满是茧子的双手,沾着新鲜的泥土时,发出由衷的感叹:“美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行文至此,似乎可以收束全文,但作者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来一个穿插:“正在这时,恰巧有一群小孩也来看花,一个个仰着鲜红的小脸,甜蜜蜜地笑着,唧唧喳喳叫个不休。”“我说:‘童子面茶花开了’。”“普之仁愣了愣,立时省悟过来,笑着说:‘真的呢,再没有比这种童子面茶花更好看的花了’。”这一穿插并非“画蛇添足”,而是“画龙点睛”,既为升华主题做了深深的铺垫,又为人们描绘了一幅“年轻祖国欣欣向荣”的画图,富有诗情画意。

再如:杨朔在《画山绣水》中,描写一点江上迷人的景色,讲述一个神奇的传说,两者相互穿插,一看一听,一听一看,亦动亦静,如痴如醉,诗意盎然。

此外,杨朔的《海市》、《秋风萧瑟》、《蓬莱仙境》等,均有这方面的特点。可见,杨朔在散文创作中运用穿插构思法寻觅诗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6.善用点化构思法寻觅诗意

点化构思法也是杨朔在散文创作中寻觅诗意常用的方法之一。翻开杨朔散文,不难发现他散文的诗意有一些是从古典诗章中点化而来。然而,杨朔又不像前人那样将古典诗章的诗意点化在同类体裁的作品里,而是避俗求新把古典诗章的浓郁诗意点化在散文的主题里和全文的布局中,创造出充满时代精神和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如脍炙人口的《荔枝蜜》就有这方面的特点。

杨朔《荔枝蜜》的主题是从唐代罗隐《蜂》的诗意中点化而来,但杨朔不是摹仿前人,陈陈相因,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立新意,创新境。杨朔在咏赞蜜蜂时写道:“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蜜的生活。”杨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蜜蜂人格化,赋予蜜蜂以灵性,以物情暗示人情,使主题得到升华,创造出积极向上、充满时代精神的诗一般的意境。而罗隐在咏赞辛勤的蜜蜂时写道:“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诗中充满了消极悲观和不平之气。杨朔《荔枝蜜》的意境与罗隐《蜂》的诗意迥然不同。

又如《香山红叶》是杨朔把古典诗章的浓郁诗意点化在全文的布局中的佳作。该文的诗意是作者从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山行》诗中点化而来。并以“霜叶红于二月花”作为全文诗意的基调。作者用“红叶”比喻老向导,托“红叶”火一样热情,言老向导的高尚品格,创造出充满时代精神的诗一般的艺术境界。

此外,《黄河之水天上来》、《泰山极顶》、《秋风萧瑟》、《金字塔夜月》等都是杨朔把古典诗章的浓郁诗意点化在散文的主题里或全文的布局中的佳作。

7.善用虚实构思法寻觅诗意

杨朔在一篇散文中,常常运用多种构思法寻觅诗意。而虚实构思法也是杨朔在散文创作中寻觅诗意的常用方法。《荔枝蜜》就有这方面的特点。在行文中,作者先采用抑扬构思法,先写“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不大喜欢”,“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后来,作者了解到蜜蜂的生活习性:“最爱劳动”,“酿的蜜多,自己吃得可有限”,“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作者便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

却又是多么高尚啊!”接着采用联想和比喻构思法,作者从蜜蜂“最爱劳动”的生活习性联想到辛勤劳作的农民;作者把蜜蜂的高尚品质比喻人民群众辛勤劳作、默默奉献的高贵品质。最后,采用虚实构思法,作者在文尾写道:“这黑夜,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这个梦一点也不奇怪,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个梦,就是杨朔的自我写照,写出了藏在他心灵深处的崇高理想,表达了作者献身人民,为人类酿造甜蜜的精神生活的豪情壮志,同时也深深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崇敬之情和加入劳动人民行列的心愿。作者从“厌蜂”到“看蜂”,又从“看蜂”到“赞蜂”,再由“赞蜂”到“赞蜂式人物”,最后由“赞蜂式人物”到“梦化蜂”整个情感变化过程中,先抑后扬,善用联想,巧用比喻,先实后虚,把随处可感的生活真实熔铸到艺术的真实里和形象的塑造中,创造出清新可感,耐人寻味,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海市》也有这方面的特点,杨朔在一波三折的行文中先虚后实,虚实结合,巧用比喻,把散文

写得富有诗情画意。

杨朔在散文创作中主要运用以上了七种构思法寻觅诗意。笔者认为,杨朔在散文创作中寻觅诗

意的构思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关于杨朔散文

( 2009年11月6日贵阳市文联散文讲座讲稿片断)

有一个中国作家心中就急了。他想,要为政治服务,还只能正面的直接的服务,这样写出来的散文,不讲艺术,只讲政治,越来越枯燥无味,越来越干巴,

这样下去,散文的出路何在?他想得头都有痛了。这个为散文想得头都痛了的作

家,姓杨,名朔。

这位姓杨名朔的中国散文家,在那儿苦思苦想,他想呀杨呀,就想出了一个

办法。就是内容上我还是“载道”的,还是歌颂劳动人民,赞美革命斗争,配合

政治需要的。但艺术上我得有点创新,得有点诗意,让散文有点读头。他主张散

文要诗化,散文要有诗意。他用诗化的语言写散文,读起来比那些干巴巴的说教

文章有味多了。但他的诗意不会掩盖作品的主题,至少,到文章的最后,他总会

把他要说的那个“道”,点明给你看,让你知道他要讲的是一个什么道理。他写

了大量这样的作品,确实比大路货好,比那些公式化、概念化、标语口号化的散

文好。读者喜欢,评论家肯定,而且上层也认可。这很不容易,特别是最后那一条,在当时特别要紧。上层肯定,说明他有了意识形态的通行证。在当年作家一

不小心就要被打入另册的形势下,杨朔能做到这一点,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这下

子他出了大名了,那会儿,说到散文就要提到杨朔。他的作品被选入中学课本,

如《荔枝蜜》,广为流传,影响很大。他的诗意散文的写法,被当作散文创作的

楷模,可以说影响了一代人。杨朔是有功劳的,他在那个难以写好散文的年代,

尽了最大的努力,写出了尽可能好的作品。为政治服务这个大框,杨朔不敢违背,

也不可能违背。谁敢违背呀?那时候,谁敢说一点不同意见,后果不堪设想。在

这个大前题下,杨朔为散文艺术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为政治服务也有个服务得好不好的问题,也有个艺术水平高下的问题,杨朔是服务得比较有艺术的人。

但问题随后出现了。由于“为政治服务”的大前提还在,那个框还在,作家还得在那个框里写散文,包括杨朔自己。这个杨朔,他照他的这个方式,他写呀写的,就自我重复了。作品的大框架都差不多,单篇来看还不错,放在一起看,又形成一种套路了。

不仅杨朔本人的创作形成了套路,由于评论家和中学老师们的鼓吹,一时间,杨朔散文成了某种经典。一种东西一旦成了经典,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中国人又有“学样”的毛病,什么写法吃香了,就会有一批人闻风而动,搞东施效颦。一时间杨朔式的散文大为流行,就像今天的某种时尚,某种流行色。经典得不当,就成了模式,叫做杨朔模式。他自己这样写,写成了模式;别的人也跟着写,更成了模式。

如《荔枝蜜》这篇散文,写的是作家在从化休养的时候,看见农民在田里插秧,蜜蜂在花间采蜜,农民是勤劳的,蜜蜂是勤劳的,农民,不就像蜜蜂一样,为我们的生活酿造生活的蜜吗?写到这里,作品的“文以载道”实际上已经蛮明显了,是歌颂劳动人民的嘛。但作家生怕读者还不明白作品的题旨,于是又在结尾加了一段话,有意点明,说自己那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这是结尾点题,卒章显志。语文老师讲到这儿,是非常得意的,认为是点睛之笔,是重点,要学生赶快用红笔打上杠杠。其实杨朔是无奈,他怕人家不明白文章的思想意义,生怕作品的艺术性把作品的思想性给模糊了。

这样的文章看一篇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在那个时候,相对于那些概念化、公式化的作品,杨朔的作品,给了人以清新之感。我们应当肯定杨朔的历史成绩,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杨朔。不能用今天的标准,今天的审美水准,完全否定杨朔。你拿今天的标准去看几十年前的杨朔,可以说连今天的某些中学生写得好的作文都强过他。但对于前人,这样判断是不公正的。杨朔的问题不是他某一篇散文写得怎样,而是他自己和他的模仿者,把散文搞成了模式。

杨朔写啊写的,每一篇都得“载道”,都得点题,写多了,就大同小异了。这就是后来被有的人批评得很厉害的“杨朔模式”。举几个例子来看看。

如他的另一篇名作《香山红叶》,写香山的红树叶红了,很美。又写了老向导刘四大爷,他旧社会受过苦,红叶之香也闻不到。现在生活好了,心情轻松,就闻见叶香了。文章最后提炼:“这不是一般的红叶,这是一片曾在人生中经过风吹雨打的红叶。越到老秋,越红得可爱。”写到这儿,他还怕读者不明白,还加了最后一句作结尾:“不用说,我指的是刘四大爷。”说“不用说”,但却说了,为什么还要加这么一句呢?还是怕没有突出主题,生怕没“载”上那个“道”,生怕读者不能领会。跟《荔枝蜜》大同小异。

另一篇《茶花赋》:写昆明西山华庭寺、黑龙潭的茶花,写一个名叫普之仁的花工,“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浇着花,像抚育自己儿女一样抚育着花秧,终于培养出这样绝色的好

花?应该感谢那为我们美化生活的人。//普之仁就是这样一个能工巧匠,我在翠湖边上会到他。……他就是这样一个极其普通的劳动者。然而正是这样的人,整月整年,劳心劳力,拿出全部精力培植着花木,美化我们的生活。美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近结尾处作者写道:“我说:‘童子面茶花开了。’//普之仁楞了楞,立时省悟过来,笑着说:‘真的呢,再没有比这种童子面更好的茶花了。’”这里的“普之仁”实际上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普之仁”,谐音“普(通)之人”,是在歌颂普通的劳动者。

还有一篇《雪浪花》,也是这样。这一篇是写海上的渔民的,作品写海上的雪浪花心齐,又有耐性,把瞧石都“咬”出痕迹来。再写老渔夫勤劳勇敢,乐于助人。最后点明题意:“我觉得,老泰山恰似一点浪花,跟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形成这个时代的大浪潮,激扬飞溅,早已把旧日的江山变了个样儿,正在勤勤恳恳塑造着人民的江山。”

把上面这几篇作品合起来看,是不是就看出些道道来了呢?你看:

《荔枝蜜》:蜜蜂—农民—勤劳;

《香山红叶》:红叶—老向导—坚强;

《茶花赋》:茶花—花工—创造美。

《雪浪花》:雪浪花—老渔夫—勤恳。

这个公式叫做:景—人—理,先写景,再写人,然后是“结尾升华”。这一公式影响深远,直到今天还在影响当代散文,特别是青年学生和业余作者。

一种写法成了套路,就模式化了。有了套路,就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就失去了创造的快乐和阅读的快乐。照这样的套路,还可以写出好多篇来,如:

——《石桥》。村里的石桥(景),方便了村民;石桥是人大代表建议后才修建起来的(人);人大代表是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理)。

——《渡船》。村里一条河,靠渡船(景)将村民送过河去。撑船者为一女子(人),工作负责,模样儿也讨人喜欢。再次去渡河时,撑船的女子不见了,说是去村外的希望小学当代课教师了。人民教师就是这样的渡船人,她把一个个学生渡到了知识的彼岸(理)。

——《大青松》。咱村的后山上有一片青松林,松树高大苍翠,浓阴蔽日,松涛呼啸(景)。松林曾经是革命战争时期的战场,林中有一座烈士墓(人)。每当我去松林中扫墓的时候,仰望苍松,心头就会浮起烈士雄伟的身影。革命烈士,不就是我们心中的青松吗(理)?

这样写下去,还可以写很多,但这样千篇一律的东西又会有多少读者喜欢呢?(不过可能对高考作文有点用处,可以当作“速成作文法”来教)

我们并不笼统地反对“文以载道”,但不能因“载道”而把散文的路走窄了,不能狭隘地理解运用“文以载道”。散文对人的影响,不完全是正面教化,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是熏陶,是对人的精神面貌的提升,对人的精神境界的净化。散文所表达的“道”的理念,也不仅仅是“政治”层面上的东西,不仅仅是“道德”层面上的东西,它所“载”之“道”还可以是审美的,愉悦的。无论是感伤的或是欣悦的,深沉的或是轻松的,只要能有益于读者的身心,怎么写都行,并非一定要贴上一道“载道”的标签。即使是归属于“政治”和“道德”层面的“道”,也不是非要正面说教,直接宣讲;不能生硬,不能机械化、简单化,不能违背艺术规律。艺术毕竟是艺术,散文毕竟是散文,而不是政治教科书,

论余秋雨散文艺术风格(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师函授毕业论文 题目论余秋雨散文艺术风格 作者唐玉琳 2011 级汉语言文学专业选题专业方向 指导教师职称 完成时间年月日

目录 摘要┈┈┈┈┈┈┈┈┈┈┈┈┈┈┈┈┈┈┈┈ 3 正文目录┈┈┈┈┈┈┈┈┈┈┈┈┈┈┈┈┈┈┈3 一、艺术特色 (一)、对传统观念的突破—————————————————3 (二)、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5 (三)、寻找隐藏于ft水古迹的文化意蕴———————————5 (四)、将散文与小说结合追求小说化效果——————————6 二、美学特色 (一)、对传统了历史文化的探讨——————————————8 (二)、开创了新型散文典范———————————————9 注释┈┈┈┈┈┈┈┈┈┈┈┈┈———————————————10 参考文献┈┈┈┈┈┈┈┈┈┈┈┈┈┈┈┈┈┈┈┈┈┈——11

论余秋雨散文艺术风格 唐玉琳 内容提要: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其散文美 学型态迥异于前一切散文文本。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 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本文拟就其散文艺术特色与美学风格的两个 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艺术美学特色 “余秋雨散文的特色,即:追寻文化是根,表达民族情感是茎,描述生活点滴 是叶,这三者共同浇灌了茂盛而充满活力的秋雨散文之树。当代文坛,谈到散文 不能不谈余秋雨。余秋雨散文,最有价值之处是其丰厚的文化意蕴,余秋雨结集 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都受到了广大读者 的热烈欢迎。据说,单他的《文化苦旅》在台湾一年就重印了 11 次,可见 其散文的魅力。”[1] 一、艺术特色 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结 合的文化散文,借ft水风物,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 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一)、对传统散文观念的突破。 1、本世纪末期散文作家们在意图呈示时总体上存在着一种隐匿化倾向;研 读余秋雨散文,我们发现,这一特征在这位作家的文本中体现得更为明显、集中与 频繁,并且不仅将这一追求运用于状物散文,而且运用于写景散文。“从而导致其散 文中所出现的某种景观、物象总是处于时代、社会、历史、文化、道德等多元视角的透视之中,或在一种多元开放的发散式显示中凸现出所写对象宽广、丰富的涵义,比如 其《白发苏州》是一篇写景散文,按照传统的写法,无非是先介绍苏州有哪些美好 的景点,这些景点的美学特征,然后再抒发一点主体的感怀完事。”[2]然而,《白发苏州》的写法全不是这样。作者并没有介绍人们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苏州美景,“苏州”在作品中就是一个已经综括了全部苏州

谈杨朔散文的艺术特色

谈杨朔散文的艺术风格 内容摘要:杨朔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取材广泛、篇幅短小、构思精巧、意境优美、诗意浓郁,既放得开、又收得拢,做到了艺术与思想的完美统一,充满了诗情画意,加之语言精美、含蓄、新巧、音韵和谐,就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深受读者的喜爱,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留下深远的影响。 关健词:杨朔意境托物言志结构艺术转承技巧 个人简介 杨朔(1910-1968),原名杨毓(王+晋),字莹叔,蓬莱城里人。当代著名作家。著名作家。解放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党组常委。"文革"开始后,扬朔被中国作协的造反派列为重点批斗对象。1968年7月底扬朔要求上书毛主席和要求与单位领导谈话,均遭拒绝。绝望中於8月3日吞服安眠药自杀。 代表作品有《荔枝蜜》、《蓬莱仙境》、《雪浪花》、《香山红叶》、《画山绣水》、《茶花赋》、《海市》等。 杨朔是当代杰出的浪漫主义散文家,同时又是一位勤奋的诗人,深厚的古典诗词的文学素养,把散文当作诗歌来写的创作主张,诗文并举、诗文互济的写作方法,成就了一篇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佳作,以其独特的诗化散文,为中国当代散文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主要从诗的意境的创造,托物言志,结构艺术,转承技巧,语言等方面分析、探讨杨朔散文的艺术风格。

一、着力创造散文诗的意境、虚幻之美 杨朔散文的魅力在于,他独具匠心地创造了诗意、形象和哲理熔于一炉的诗化散文的风格,他散文具有诗一样的意境之美,诗一样的结构、布局之美,诗一样的语言之美。 杨朔常常运用多种构思法寻觅诗意。《荔枝蜜》就有这方面的特点。在行文中,作者先采用抑扬构思法,先写“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不大喜欢”,“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后来,作者了解到蜜蜂的生活习性:“最爱劳动”,“酿的蜜多,自己吃得可有限”,“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作者便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多可爱的小生灵啊……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是多么高尚啊!”接着采用联想和比喻构思法,作者从蜜蜂“最爱劳动”的生活习性联想到辛勤劳作的农民;作者把蜜蜂的高尚品质比喻人民群众辛勤劳作、默默奉献的高贵品质。最后,采用虚实构思法,作者在文尾写道:“这黑夜,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表达了作者献身人民,为人类酿造甜蜜的精神生活的豪情壮志,同时也深深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崇敬之情和加入劳动人民行列的心愿。作者从“厌蜂”到“看蜂”,又从“看蜂”到“赞蜂”,再由“赞蜂”到“赞蜂式人物”,最后由“赞蜂式人物”到“梦化蜂”整个情感变化过程中,先抑后扬,善用联想,巧用比喻,先实后虚,把随处可感的生活真实熔铸到艺术的真实里和形象的塑造中,创造出清新可感,耐人寻味,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杨朔散文和诗一样,总是把情景交融作为创造意境的重要手段。作者是写景的大手笔,他的散文往往由一连串异彩纷呈的画面构成,使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但是最使人心醉神迷的是,杨朔总是把自己主观感情了无痕迹地

失落与接受:《浮生六记》的被理解与被接受

失落与接受:《浮生六记》的被发现与被理解 摘要:关于沈复的《浮生六记》,已经有很多学者从各个方面进行过研究。 本文通过分析《浮生六记》被理解与被接受的曲折过程,探究蕴涵 于其中的各个方面:时代精神的失落、生活方式的失落、文本的失 落、文学表达方式的失落;同时也探讨文本中的生命之美、生活情 趣之美、人的发现之美、文体的含混之美。这不仅仅是文本的的失 落与发现,而是一种生命范式、人生态度的失落与发现。 关键词:沈复《浮生六记》失落发现 《浮生六记》作者沈复,字三白,江苏苏州吴县人,生于一七三六年(清乾隆二十八年),约卒于清嘉庆年间①。原书总共六卷: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后两卷已亡佚,现仅存前四卷,虽然后来不断有人说发现了亡佚的后两卷,但经过众多学者的艰辛考证,已证明是后人托名伪作,不足为信。沈复的《浮生六记》从发现到被人重视,经历颇为曲折,就像作者的起伏人生一样,经过了一个从失落到发现、到被重视的曲折过程,对文本和作者沈复的解读和研究也是如此。本文旨在通过对《浮生六记》文本解读、对沈复本人的研究,探讨蕴涵于其中的诸多方面内容,以期得到一点研究的启示。 一《浮生六记》的失落 从现存的文字来看,沈复的《浮生六记》是一本伤心之作,这里的伤心失落不仅仅是作者个人的失落,还是沈复所代表的整个时代的失落。前人有“幽芳凄艳,读之醉心”的评语,可谓是言之确凿。这种失落不仅是就文本的艰难发现过程而言,还是对文本的接受过程、文本的解读、对作者沈复的认知程度的概括。这种失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时代精神的失落、生活方式的失落、文本本身的失落、独特文学表达方式的失落。 (一)时代精神的失落 一本薄薄的《浮生六记》饱含着人生的得与失,作者沈复坎坷艰辛但又是快乐的一生在其灵动的文字中展现了人生的美好、人生的无奈,原来大喜和大悲之间仅仅是一线之隔;生的快乐、死的无奈在这个看似柔弱的书生眼里,充满着命定的色彩,家族赋予他的使命、时代的要求,迫使他走上仕进之路。然而在那个看似繁花似锦的盛世中,在那个被无数历史学家标榜为盛世的时代,对于个人的命运,却是极不仁慈的,它要你在权威下低头,经过标准的考试鱼贯而入其瓮中。可是,又有几人能在榜上独占鳌头。沈复即是其中一个极不起眼的角色,他只是千万个沉寂在榜单背后的装饰品和陪衬。 文人士子失意的悲叹声中有他;纵酒狂歌的玩世不恭中有他;沉醉低迷、流连于秦楼楚馆的潇洒中有他。他有着当时所有士子的影子,而他却因一部残卷特立于众人之中,不能不说是历史给予他的厚报。他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向后人诉说着时代精神的失落、科举文化在他身上的失落。 然而,他却并没有在这众多人为之伤心落泪的地方停留半步,也没有多①关于沈复生卒年的具体考证详见陈毓罴、江慰庐、丁志安等人的研究论文。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多种解读

《长恨歌》主题的多义性 说到白居易(772年—846年),大家都知道他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他的讽喻诗继承了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指斥时弊,诗风平易通俗,对比强烈鲜明。如果从艺术欣赏角度看,他的某些怡情悦性的闲适诗和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记》,有更高的成就。这里重点欣赏《长恨歌》。 《长恨歌》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吸收民间传说,进行了艺术再创造,叙述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其情节回环曲折、婉转动人,有强烈的悲剧美学效果。 对《长恨歌》主题的理解,有三种说法:一是讽喻说,认为其通过对唐玄宗、杨玉环故事的叙述,暴露了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反映了中唐时代各种社会矛盾;二是歌颂说,认为表现的是唐、杨真挚专一的爱情;三是双重主题说,认为所展示的爱情悲剧有其特殊性,作者对唐、杨有谴责也有同情,怒其作孽,哀其可怜。其实第三种理解比较切合作品实际。还可以加上一点理解:杨玉环是作为美的象征来表现的,这首诗写得就是美的存在、美的追求与美的毁灭。这可能是最牵动人的潜在主题。一篇优秀的作品往往有主题的多义性。 所以,对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还是要作为艺术品来读,而不只是当作历史事实来看待。在《长恨歌》里,唐玄宗与杨玉环是活生生的艺术形象,而不是历史人物的翻版,不要完全对号入座。 在唐代天宝年间,过于马嵬之变就有种种传说,白居易显然是被民间传说感动才引起创作的。虽然他抱有“惩尤物,窒乱阶”(陈鸿《长恨歌传》)的创作意图,但进入创作实践后,会情不自禁地按照爱情故事的规律来处理。显然,《长恨歌》里边不全是历史,其中很多是诗人的幻想创造,他歌颂赞美了唐玄宗、杨玉环的爱情,使这首长诗成为绝妙之词,可歌可泣,博得“古今长歌第一”的美誉。白居易本人把这首长诗列入感伤诗。他说写感伤诗是“事物牵于内,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者”。 在安史之乱的背景下,《长恨歌》描写唐玄宗、杨玉环从相见欢爱到死别招魂的爱情悲剧。其中以杨玉环之死为界限,前半部分写“长恨”的原因,后半部分写绵绵的“长恨”之情。诗中对唐玄宗、杨玉环两人因生活荒淫而招致祸乱是有所讽刺的,但对杨玉环的死和两人诚笃的眷恋则赋予很大的同情。感人的正是后者。 全诗分为四部分: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到“不重生男重生女”,写爱情悲剧的起因;从“骊宫高处入青云”到“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中马嵬事变的政治悲剧和爱情悲剧;从“黄埃散漫风萧索”到“魂魄不曾来入梦”,写唐玄宗对杨玉环的思恋;从“临邛道士鸿都客”到“此恨绵绵无绝期”,写方士招魂见到杨玉环,表现杨玉环对爱情的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论唐代艺术的特色

唐朝的美术气势宏伟、富丽堂皇、赋予想象,在技巧上也有不少的建树。另外在书法、工艺美术、建筑等各方面也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是封建文化灿烂光辉的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贞观、开元年间,政治气候宽松,人们安居乐业。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泽被东西,独领风骚。唐都长安,那时是世界上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当时有位从西方来华学习的“梵僧”写诗道:“愿身长在中华国,生生得见五台山”。世界学者们公认的“中华文化圈”其总体格局,也是在唐朝时期完成的。总结唐代艺术的发展特点,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一)建筑方面: 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都城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面积83平方公里,是今西安市区(明西安城)的8倍。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长安城的规划是中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宽广,也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 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隋唐时,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宫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这种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在。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为坟,因此比秦汉时的人造巨冢更有气势;陵墓的神道极长,石雕刚健雄伟,数量也较前加多,墓内壁画尤为生动。 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到了隋唐,大体量的建筑已不再象汉代那样依赖夯土高台外包小空间木建筑的办法来解决。各构件,特别是斗拱的构件形式及用料都已规格化,定型化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加速了施工速度,对建筑设计也有促进作用。 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设计与现场指挥,并以此为生。一般房屋都在墙上画图后按图施工。房屋建成后还要在梁上记下他的名字(见柳宗元的《梓人传》)。“都料”的名称直到元朝仍在沿用。 第五、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者增多。中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唐时砖石塔有楼阁式、密檐式与单层塔三种。 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唐代建筑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又开朗。现存木建筑物质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斗拱的结构、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构件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内在的联系,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而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是在宋、元、明、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 其代表建筑为:永宁寺塔,广仁王庙,天台庵,南禅寺,佛光寺 (二)服饰方面: 服饰最明显的特点是双轨制。在大的祭祀场面,穿汉人的传统衣服。在平时,唐代的常服是胡服(即鲜卑装)系统。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形制更加开放,服饰愈益华丽。唐代女装的特点是裙、衫、帔的统一。在妇女中间,出现了袒胸露臂的形象。在永泰公主墓东壁壁画上,有一个梳高髻、露胸、肩披红帛,上着黄色窄袖短衫、下著绿色曳地长裙、腰垂

浅谈余秋雨散文的艺术与美学特色分析

喀什广播电视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 题目:艺术与美学--论余秋雨散文 专业:汉语言文学 形式: 学号: 姓名: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艺术与美学--论余秋雨散文 内容摘要:余秋雨散文问世之后在海内外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得到许多作家的好评,构成了本世纪末期中国文坛一大景观。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一切散文文本。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同时也开创的新时代散文的大门,让更多的人会来喜欢和阅读他的散文。本文拟就其散文艺术与美学特色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艺术美学特色

孰不知余秋雨,余先生散文迷更是遍天下。从小看余先生的文章,就有种逸群脱俗的意味,加之先生的艺术方面的造诣,其散文更是充满了艺术魅力。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一切散文文本。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本文拟就其散文艺术与美学特色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艺术特色 余秋雨散文的特色,即:追寻文化是根,表达民族情感是茎,描述生活点滴是叶,这三者共同熔铸了茂盛而充满活力的秋雨散文之树。当代文坛,谈到散文不能不谈余秋雨。余秋雨散文,最有价值之处是其丰厚的文化意蕴,余秋雨结集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据说,单他的《文化苦旅》在台湾一年就重印了11次,可见其散文的魅力。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1、他大胆突破了传统的散文观念,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饱含着作家的个性、独创性的艺术表达程式。 其一,从理性回到感性,同时,在这种回复的过程中充分 重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自由切入与转换;其二,本世纪末期散

关于表达内心失落的句子

关于表达内心失落的句子 1. 辗转轮回,又到树叶飘零的季节,零落、破碎,我的天空失去了颜色。 2. 我能感觉到你的心痛,你有你说不出的无奈,但是你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你 越是这样我就越难受。 3. 像一只舞累的蝴蝶,含泪,像两片凋零的花瓣,无力离去。 4. 我是一朵不开花的花尚未学会绽放,就已习于凋零。 5. 我喜欢冬天,因为白昼短暂而黑夜漫长,这样会有更多的时间来逃避。 6. 在甜蜜的感情不一定就是爱情。再美的风景,不一定就是想要停泊的港湾。 7. 是我的终究是我的,我终归是你的’一个过客,你始终不爱我,注定我和你就是 什么都不会发生。 8. 我努力寻找希望,深怕幸运就在身边,却被我粗心错过。 9. 爱情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谎言。 10. 为什么给了我一个希望,再甩给我一次失望?让所有的繁华落空于静? 11. 总有太多的无奈围绕在身旁,让我们无尽感伤或许只有学会放弃,才能让人不再 彷徨。 12. 我总是忘记自己的承诺,一遍一遍的对自己催眠。 13. 我们是具备离开情节的人,任何事情都以离开做为最后的解决方式,随时都在准 备离开,接受离开,不去面对,不愿让心受到损耗。 14.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5. 我心里空洞洞的。我感觉到好象全世界都抛弃了我。孤独,寂寞,失落、无助将 我压的喘不过气来我好想逃……逃到另一个世界去…… 16. 依然习惯被爱的感觉,也许某天在喧哗的城市中,你我擦肩而过,我会停住脚步,凝望着那个正在远去的背影告诉自己,那个人我曾经爱过。 17.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18. 也许生命中会有许多此相遇,却只能选择擦肩而过,就像树叶,生长与坠落的过 程原来也只是一个寂寞的轮回……

长恨歌的艺术成就

长恨歌的艺术成就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长恨歌》的艺术成就 摘要:《长恨歌》是唐朝着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诗中描绘了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悲剧,全诗通过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鲜明刻画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人物形象,同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将眼前的景物化为情思,博得了“古今长歌第一”的称誉。 关键词:《长歌行》艺术成就 《长歌行》是诗人白居易着名的代表作,其是白居易任盩厔 县尉时,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谈起50多年前的“天宝遗事”,有感而发,便创作了这篇《长恨歌》。通读全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既包含了对唐玄宗与杨贵妃作孽的愤恨,也包括了对其真挚爱情的感动与同情。全诗不仅内涵丰富,故事性极强,也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艺术成就。 一、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首先,文章用了大量笔墨来直接描写杨贵妃的美貌。如“天生丽质难自弃”,天然就生成了美丽的姿色;“回眸一笑百媚生”,她回眸一笑,就生出百般妩媚、千般娇羞;“温泉水滑洗凝脂”她的肌肤如玉般圆润光滑。“芙蓉如面柳如眉”等等。衬托对比等一系列间接描写更能体现杨贵妃的美貌。如“六宫粉黛无颜色”,通过杨贵妃与其它嫔妃的对比,突出杨贵妃的美丽。“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唐明皇对她的贪宠,在一定程度上也间接体现了她的倾国倾城。其次,对唐明皇形象的刻画也很鲜明细致,诗中唐明皇的形象分为两种。一是因好色

而误国,如“汉皇重色思倾国”,“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二是其对爱情的坚贞与矢志不渝,如“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这表达了他对杨玉环的思念之情;再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誓言足见他对爱情的坚贞。 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一部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玉环将死之时,惨淡的景物寓于悲伤的情感之中。当“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时,玄宗却掩面救不得,这是何等的无奈与绝望;此刻在玄宗眼中看到的是漫天的“黄埃”,感受到的是秋天的萧索和刺骨的寒风,我们可以揣测此时玄宗的心情是落寞无助,绝望凄凉的。在逃亡的途中走在峨眉山下的他顿觉行人稀少,就连鲜艳的旌旗和耀眼的日色在他眼中都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一切的美色和乐声都使玄宗伤情。二是再经马嵬坡。当乱平回京之时,又路经马嵬坡;“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环空死处”表明控油死的地方,而玄宗再也寻觅不到自己朝思暮想的贵妃。“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信马归”三字,足以写出了玄宗伤心过极,心灰意冷,也包含了悔恨和歉疚之情。三是乱平回宫之后,玄宗回长安之后,睹物思人。池苑皆依旧,不见玉环人;“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尽管花照开,柳照垂,可是物是人非,是中有非。宫里的一切都勾起玄宗对玉环的思念,一切的一切怎能不让他垂泪将景物化为情思在本诗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是一大特色,即一切景语皆情语。

略论唐代绝句艺术特点

略论唐代绝句艺术特点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代。绝句,就是在这一时期定型并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诗体。总观整个唐代诗坛,绝句的创作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绝句就是整个唐诗的缩影。清代王士缜就称“唐三百年以绝句擅场。”同时由于绝句“篇只四语,而倚声为歌,能使听者低徊不倦。”(德潜<<说诗粹语>>)所以在唐代就曾广泛传唱。“考之开元、天宝以来,宫掖所传,梨园弟子所歌,旗亭所唱,边将所进,率当时名士所为绝句尔。”(王士缜<<唐人万首绝句选序>>)直到今天,绝句仍是人们喜爱的诗歌样式。那么,这种四句型的小诗,何以能千百年流传不衰呢?究其原因还在于唐代绝句具有灵活轻便、节短韵长、宜于抒情、便于吟诵的艺术特点。同时,为克服绝句短小而篇幅和它要尽可能容纳较多的容这样一个基本矛盾,有唐一代诗人充分施展了他们的艺术才华,以高度的艺术概况力和成熟的诗歌技巧,大力挖掘绝句体裁上的艺术潜力,使绝句达到了“语短意长而声不促”(施补华<<岘佣说诗>>)的艺术妙境,从而化其体裁的特点为艺术上的优美。 一、短小精粹 “离首即尾,离尾即首”,是绝句的体裁属性,也就是短的属性,因为它只有四句,最少二十字,最多也只有二十八字,所以绝句篇幅上的限度,决定了绝句作者在写作上不可能大肆铺,纵横开阖,必须在概况凝炼上下功夫,以使绝句做到“微尘中显大千,刹那间见终古。”的表达效果。这样,便形成了绝句短小精粹的特点。明代慎在<<升庵诗话>>中说:“言之精者为文,文之精者为诗,绝句又诗之精者也。”绝句所固有的精粹特点,使得它在表现手法和表达容上必须比篇幅较长的诗歌更为严格地选择表达角度,尽量摄取表达容中最典型的片段加以表现;同时更严格地锤炼字句,以求达到“一语胜人千百”(清代翼<<瓯北诗话>>)的效果。 白曾以庐山瀑布为题材写过两首诗,题目都是《望庐山瀑布》。一首是

浅论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色

浅论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色 摘要:余秋雨散文的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中始终贯穿着一个鲜明的主题,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余利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与文化契合,从尘封的史料和那平淡无奇的山水中挖掘出深厚的内涵,使历史与现实相沟通,哲理与形象相交融,进而呼唤“文化传承”,呼唤“建立健全的文化人格”,呼唤“对文明的思考与追求”,让人们去思考历史、自然、人生。 关键词:艺术特色,历史主题,对文明的思考 《文化苦旅》的问世,标志着“余秋雨热”的开始,此后,余秋雨的散文与广大的读者就如同干柴烈火一般,相遇就意味着燃烧,这股燃烧的热情随后就席卷了神州大地,同时也点燃了许多海外华人阅读的狂热。《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作品的相继推出,犹如火里加薪,让“余秋雨热”长热不熄。 《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干和脆折,苏东坡左手牵猎狗,右手托苍鹰,一任欢快的马蹄纵情奔驰,显得洒脱、放达,却自称“老夫聊发少年狂”,而那时苏东坡也还不到四十岁,可见苏东坡是同时在享受着老年、中年和少年。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将老之际把日子过得颠颠倒倒又有滋有味——做自己想做的事?于是有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历时两年写成,虽然只有区区十一篇文章,却已力图把对历史深涩嶙峋的思考萃炼得平易可感,把玄奥细微的感触释放给更大的人群,山居于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之中,把艰辛的结果拿出来分享,不但没有让人感受到艰辛,而且还招呼读者用当代生命去感触和体验那些超越具体遗迹的整体性难题。《霜冷长河》是漫步河岸的遐想,是从黑河出发,先向东,到瑗珲,再向西,到呼玛,最后回黑河的漂流,余秋雨在梦中的长河与现实的黑龙江在遐想与漂流中交织成霜冷长河的背景下,像饭后茶余一般,谈人生,谈文化。《千年一叹》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探讨了世界上的文明兴亡宿命的疑问。《行者无疆》则是北极圈的欧洲一侧,二千年的最后几天,余秋雨站在雪地里,喝上一口鹿血酒,抬头看星星,辨别方向,对着十五年前的自己,长长的思索,思索自己离开书斋的目的与意义,然后对比中华文明与欧洲文明。 李白说,行路难。但他一直在走,走到生命的尽头。他把滔滔江水中明月的倒影,作为一生脚步的句号。谁也不知道那天夜晚他究竟是酒醉还是失足,是主动还是被动,但谁也想不出另一种更好的结束方式。他的明月就是他的故乡……①余秋雨从《文化苦旅》开始就呈献出关于行走的文章,但不管地点怎么变换,他的散文总是有那么一个向心力,指向中国文化,指向中华文明,这就是他的散文受到欢迎的原因——以中华历史为散文主题。通过对文化传承、建立健全的文化人格,追寻文明的踪迹和穴位,思考中国历史的重大难题,文明和野蛮构成的对应和传承等的探讨,余秋雨独立地发出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面对历史、面对文化、面对山水、面对文明时内心真切的声音,发出了一种娓娓道来、侃侃而谈的批判,一种不露声色的批判,一种商量性的批判,一种构建多于破坏的批判,所以他赢得了社会大众的认可。 余秋雨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他散文中的文化批评、人文反思、人性溯源引起的文化学术界的批评和讨论,见仁见智,褒贬皆有,但无论是崇拜他的人还是批评他的人,观点不免都会带上自己的情绪。应该认识到的是余秋雨只是个文化的拓荒者,是个文化的建设者,

散文的特点与写作

散文的特点与写作 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由于它取材广泛,摇曳多姿,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如同五彩斑斓的风景画,让人陶醉,让人喜爱。那么我们怎样来写散文呢 写散文要牢牢掌握它的五个特点: 一、时间跨度大 散文不受时间限制,前可以远涉古代,后可跨及未来,又可覆盖今天。如秦牧的散文《土地》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感谢土地是上苍的恩赐。再如杨朔散文《荔枝蜜》,从小时候上树掐海棠花被蜜峰蜇了一口,写到现在的参观蜜蜂场。时间跨度很大,但却紧紧围绕作者要表现的主题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散乱。联想极丰富,文笔挥洒自如,极有感染力。 写散文时可以根据散文的这一特点,扩大时间跨度,多充实一些有关事件,插入多组镜头,来增加散文的内容和色彩,使文章多姿多彩,知识性强。 二、空间转换广 散文既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空间限制,天南海北,空间宇宙,无不可以包容其中。如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空间跨度从中国到日本,再从东京到仙台,又从仙台回到北京,接着又写走到厦门,空间跨度大,空间转换之多让人目不暇接,但写得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把复杂的人和事放在每个空间里,有的随意点染,有的泼墨描绘,错落有致,色彩斑斓。如果我们在写散文时注意到这个特点,就不大会犯单薄、贫乏的毛病。 三、事件牵涉多 写散文,多数离不开事件,尤其是叙事散文,事件是散文的“硬件”。许多好的散文有一个中心事件,以及烘托连带的一些与之有关的其它事件。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不暇。 四、表达方式活 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茅盾名篇《白杨礼赞》,

《长恨歌》美学赏析

《长恨歌》是中唐杰出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二人是唐朝最高统治者,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和政治人物。但白居易的《长恨歌》叙述的故事却不完全等同于历史,而是结合了里巷传说,因此是艺术化了的人物和故事。他们已经不是深宫中高不可攀的帝王与宫妃,而是沾染了人间烟火的爱情主角。所以在他们身上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寄予了现实的真情实感。只是不同的是他们的爱情是个悲剧,而他们自己又是这个悲剧的制造者和主人公。 有人认为它的主题是爱情。因为李杨爱情是排他的。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帝王,在美人成群的后宫却情有独钟。无论是安史乱前的“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还是马嵬兵变后的“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以及此后的玄宗见月伤心,闻铃断肠,以致山河变色,日月无光,都形象地反映了他对杨贵妃的刻骨铭心的爱。白居易在诗歌的第二、第三部分反复渲染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归途中他“君臣相顾尽沾衣”,信马由缰,魂不守舍;回京后的物是人非却让他产生幻觉,处处幻化出杨妃的美丽容颜:“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他辗转反侧,孤枕难眠:“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希冀梦中相见却一次次落空:“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终于道士为他“上穷碧落下黄泉”,在海外寻到了已经成仙,道号太真的杨玉环。而杨玉环听到唐朝来使的消息匆匆出见:“花冠不整下堂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虽然已是天人永隔,但她仍然以物寄情:“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坚守着爱情誓言:“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坚信:“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在这如泣如诉的的诗行里,读者早已忽略了他们长恨的根由,转而被他们荡气回肠的爱情深深感动。 另一主题是讽喻说。即君主好色,女色误国,导致了安史乱起,葬送了他们所谓的爱情。持这一观点的依据主要是诗歌的第一部分。诗歌开篇即是对君主好色的毫不留情的批判:“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当得到杨贵妃后唐玄宗便沉溺于美色,荒废朝政:“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并且为了讨好杨贵妃,用人唯亲:“姊妹兄弟皆列土”,甚至导致社会风气大变:“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唐玄宗的行为,代价自然就是“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但是,更为广大读者接受的是双重主题说。即白居易原本为讽喻,可是在故事的诗化叙述中,情不自禁地变为了对忠贞爱情的歌颂。如果说第一部分李杨一个贪恋美色,一个恃宠而骄,感情中的欲望成分较重的话,而当他们天人永隔后,距离产生了美,他们的感情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人性终于压倒了政治是非,达到了“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境界。 《长恨歌》一方面描述了唐玄宗和杨玉环荒淫的生活景象,讽喻了由此引起的国事荒废,外戚霍乱;另一方面在诗文的下半部分,又对杨贵妃和唐玄宗阴阳相隔,相思不得相见的遗恨表现了同情和恋爱。不论如何,此诗始终以坚贞不渝的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主线贯穿其中。《长恨歌》这首诗从总体结构上来看,第一、二部分相较于第三部分来说属于实写,但实中有虚。诗人虽在实处落笔,却善于虚处经营。如杨贵妃的入宫,作者就进行了艺术虚构。诗中说她是被选入宫的。但据《新唐书?后妃?杨贵妃传》所记载,事实并不是这样。白居易用虚笔有意识的剔除了历史材料中的丑闻,特地隐去了杨玉环原为唐玄宗儿媳妇这一史实,净化了杨贵妃的出身,而是写“一朝选在君王侧”,也隐去了安史之乱,略写为“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这使得全首诗的忠贞爱情基调奠定下来,而为后来唐玄宗对杨玉环的思念和痴迷的苦情做了铺垫。突如其来的变故,上阕的欢乐与下阕的悲凉更是显出了爱情忠贞之可贵。 在《长恨歌》之中,无论情节结构、题材处理、人物塑造、意境创构还是表现手法等方面,作者都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进行了巧妙的艺术处理,二者交错为用,相得益彰,极具风

浅析唐代服饰文化艺术与风貌

浅析唐代服饰艺术与风貌 摘要:唐代时中国继汉代之后的第二个盛世,而其在服饰工艺方面的发展也有相当程度的进展,尤其是在盛唐时期。唐人的服饰融合了西域异族的服饰文化,且大胆创新,是中国服装史上最多彩、最丰富的时期。头上戴的,身上穿的,脚上套的,以及头上和面部的装扮(特别是妇女的)变化之大,花样之多,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亦难以穷尽。通过对唐代服饰艺术风貌的解析来诠释唐代服饰在中国服装史的地位。 关键词:唐代服饰民族文化现代设计影响 1 唐代服饰的文化背景 隋代统一中国前后虽然只有三十多年,但是是在我国封建社会国力最为雄强、文化艺术最为开放的时期,唐代的服饰艺术也空前繁荣,服饰文化都在华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域外文化的影响而推陈出新,这个时期贯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已经成为进行中外政务、商贸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的大动脉,波斯派遣使者来华,波斯人入仕唐朝,拜占庭曾7次派使者到长安,中国与欧洲官方频繁往来,阿拉伯帝国也有37次向长安派遣使者,这些国际间的交流,自然也就丰富了唐朝文化。唐初,波斯的胡乐、胡服、胡帽、胡食以及染织、服饰品风行中国。服饰中出现宝相花、乘狮仙童和灵鸟,均非我国商周、秦汉以来固有的民族花纹,而是在唐代受到天竺、波斯、罗马艺术的影响,所出现的新纹饰。[1] 2唐代服饰的特点 2.1 面料的选择及特点 面料是服装表现的载体,唐代女子所穿着的各种服装款式都需要相应的面料才能得以体现。唐代是个极重视衣饰的时代,不但宫女、命妇常饰以盛装,就连一般妇女也千方百计锦衣绣孺。其所用的衣料有:丝绸、纱、棉布、葛、麻、毛等,而以丝绸和纱料最为常用。唐代丝绸纺织手工业异常发达,全国各地都有其特别名产地,以四川、江南及河南、河北三大产区的丝绸最负盛名。蜀中锦、吴越纹绫纱罗、河南北纱绫等都是服饰面料中的珍品,并通过广州、信州、扬州等

从《废墟》论余秋雨散文的风格与内涵

从《废墟》论余秋雨散文的风格与内涵 10涉外2班崔晓燕13号最先接触余秋雨的作品是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浅读之后,我深深的被他的文字所震撼,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令我折服,他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对历史、对文化渗透着的领悟,无一不给我以深刻的思考。 《废墟》是这部散文集中的一篇,细细品读之后,我从中对余秋雨散文的风格和内涵获得了一些认识。 总的来说,余秋雨惯于将中国传统文化意境与现代意识连接在一起,以逆向操作的方式异军突起,呈现给读者一种新的阅读文本,激发起他们新的审美趣味。我认为在《废墟》这篇散文中有着明显的表现。 《废墟》中,几乎字字句句都渗透着作者对文化、民族、人生等的思考和内心的呼喊。一方面,气势磅礴,潇洒自然,一气呵成,让读者也随着他的情绪时而崇拜、向往自然,时而对历史深沉愤慨;另一方面,他一唱三叹,一步一回首,低沉的调子,悲怆的氛围,一次次让我们去思考历史、自然、人生。作为一个文化意识较强,颇具历史感的散文作家,尽管行走匆匆,却常能俯仰古今,见微知著,从尘封的史料和那平淡无奇的山水中挖掘出深厚的内涵,进而做到历史与现实相沟通,哲理与形象相交融。“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等等这些话,无一不让我思考着些什么。 其实,与其将余秋雨说成是散文大家,不如说成是一位辩思的哲人,正如一些评论者对他的评论:“余秋雨散文的最大特色除了它浓郁的学术味和文化味外,便是那种诗意的写作风格,而构成这种风格的,恰好就是那种雅致高贵的忧伤,神驰古今的浪漫,充满终极关怀的文化品位”。

余秋雨的散文把沉重的文化反思和秀丽的自然山水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在以其厚重的责任感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润物细无声中,把一腔爱国情怀根植到读者心中。我认为这是余秋雨散文的一个重要的内涵。 在这篇散文中,字里行间涌动着浓浓的忧患意识。他以巨大的历史穿透力和敏锐的艺术眼光,赋予历史现象和历史现实人物以浓重的忧患色彩,从而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对民族、历史、现状和前途的深深思索之中。无可厚非的是,余秋雨文化散文对青年一代作了积极的人文引领。正如《废墟》这篇散文的结尾处写道:“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废墟,辉映着现代人的自信。废墟不会阻遏街市,妨碍前进……现代是宽容,现代是气度,现代是辽阔,现代是浩瀚。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 毋庸置疑,“余秋雨”热已逐渐冷却。围绕余秋雨文化散文及其个人在新闻传媒上的表现的争议已不受时人的关注,甚至已被很多人淡忘。但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中所发掘和品味的有悟性的文人、有品性的常人、有灵性的自然山水和封存已久的历史文化内涵等要素不应被淡忘,它们将穿越时空,对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继续作人文引领。

杨朔散文的诗意

杨朔散文的诗意

————————————————————————————————作者:————————————————————————————————日期:

杨朔散文的诗意-教师教育论文 杨朔散文的诗意 文/李三梅 杨朔的散文,代表着他一生文学创作的最突出成就,在文坛上嬴得了很高的声誉。杨朔是以一个诗人的心灵来感受生活并表现生活的,因此其作品以盎然的诗意而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在创作散文的艺术风格上,杨朔不满于当时豪言壮语式的颂歌,也不满于空洞、说教的文风,他积极要求打破散文艺术表现的沉闷局面,提出了诗化散文的艺术主张,他说:“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杨朔的作品中,这一诗化散文的艺术风格,着重是从下面几方面具体表现出来: 一、善于创造诗的意境 杨朔曾说:“我向来爱诗,特别是那久经磨炼的古典诗章,…于是就往这方面学,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所谓“意境”,就是作者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的交融,是具化的产物。《荔枝蜜》中,作者以徐徐自如的笔调,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大自然绚丽的图画。是以“又浓又翠的从化山水”,“并不出众的从化荔枝花”,“成色纯养分多的荔枝蜜——这三幅图画构成如诗如画的广阔生活背景,使读者强烈地感到当你置身此景时,不能不这之动情,不能不去看一看那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继而作者错老梁之口介绍了蜜蜂的劳动、奉献的需求:正当十分春色,花开得正闹,一走进“大厦”,只见成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来飞去,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在此文中,不管是环境的渲染,还是蜜蜂形象的刻画,作者都力求创造诗的意境,借景抒情,以创造诗的象征比附的境界。

追求与放弃800字精选作文

追求与放弃800字精选作文 追求与放弃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境界。但它们却息息相关,有了追求,才有放弃,放弃是一种更高的追求。下面是小编搜集的有关追求与放弃的优秀精选作文,供大家参考。 篇一:放弃与追求 在漫长的人生路中,每个人都会遇上不同的决择。俗语有说:“凡事有得必有失。”也有人说,放弃意味着失败。但我认为,有时或许更应该学会放弃。也许放弃是一种勇气,放弃是为了追求人生的精彩。 人的一生,回望过去,原来我们认为不可放手的东西,只是我们生命中的一块木板。认为不能放弃的事情,在生命只是属于一个过渡段罢了。我们成长时,我们要放弃童真;当我们成熟时,我们要放弃单纯,我们远行时,我们就放弃家乡…… 人生是在选择中延续的:成人前学业的选择,成人后职业的选择……可以说除了父母不能选择外,其他都靠自己的努力做出决断。选择的不就是面对人生一个个站台是的停留与前行吗?所以放弃与追求正是这样变得重要。特别是在重大抉择面前,在会彻底改变人生航向的关头,坚决地做出选择与放弃,勇敢地去付诸行动与追求将是何等重要。因为人生是短暂的,须要的“放弃”犹如一霎时的意念,时机消失了,也就是不能果断“放弃”后的空虚,过后徒悲切。正如钱泳所说的:但凡要做则做,若一味因循,大误终身。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喜欢这句被千古传诵的诗句,

我喜欢陶渊明不慕名利与世无争的豁达情怀。试问,在当时追名逐利的世风中,有几个人能像五柳先生那样隐逸田园、宽阔豁达?又有多少人在官场上尔虞我诈,为了仕途,为了白花花的银子拼得你死我活?陶渊明放弃了仕途,获取了田园之乐。 世界首富是谁?谁都知道,比尔〃盖茨。这个计算机天才从小喜欢玩电脑,这为他开发软件奠定了基础。他在哈佛上大学时,决然决定放弃学业,与伙伴投身商海。这个决定使得盖茨如今稳居世界首富位置12年。 比尔〃盖茨放弃了学位,获取了商机。 我放弃,我获取,我快乐!为了高考,我放弃了许多娱乐的时间,为的是获取一份优异的成绩;为了高考,教师们也放弃了许多课余时间,为的是让我们获取一份欣喜的成绩。放弃与获取是成正比的。 我相信,放弃越多,获取越多! 追求是有限度的,就像你双脚的占地面积,到一定的时候便不能再增大,该放弃时就放弃,或许迎接你的是另一片艳阳天! 篇三:放弃与追求 人生是美妙的,又是短暂的。有的人生寂寞,有的人生多彩,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人生是一条没有回程的路,每个人都用自己所有的时光前行。 要装一杯清泉,你就必须倒掉自己的陈水;要获取一枝玫瑰,你就必须放弃到手的蔷薇;要结出甜美的果实,你就必须放弃花开时的美丽。

张小娴50句经典语录,50句经典的爱情、尊严、痛苦、失落!_张小娴经典语录

张小娴50句经典语录,50句经典的爱情、尊严、痛苦、失落! _ 张小娴经典语录 张小娴50句经典语录,50句经典语录里边的爱情、尊严、痛苦、失落! 1 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2 我爱你;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放弃一切---包括你。 3 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 4 世上最凄绝的距离是两个人本来距离很远, 互不相识, 忽然有一天, 他 们相识, 相爱, 距离变得很近。然后有一天,不再相爱了, 本来很近的两个人, 变得很远, 甚至比以前更远。 5 爱情使人忘记时间,时间也使人忘记爱情。-- 《思念里的流浪狗》 6 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的那一刻开始。 7 喜欢一个人,是不会有痛苦的。爱一个人,也许有绵长的痛苦,但他给我的快乐,也是世上最大的快乐。 8 两个人一起是为了快乐,分手是为了减轻痛苦,你无法再令我快乐,我也唯有离开,我离开的时候,也很痛苦,只是,你肯定比我痛苦,因为我首先说再见,首先追求快乐的是我。 9 凡事皆有代价,快乐的代价便是痛苦。--《流波上的舞》 10 爱情还没有来到,日子是无忧无虑的;最痛苦的,也不过是测验和考试。当时觉得很大压力,后来回望,不过是多么的微小。 11 有些人注定是等待别人的,有些人是注定被人等的。 12 缘起缘灭,缘浓缘淡,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在因缘际会的时侯好好的珍惜那短暂的时光。 13 曾经相遇,总胜过从未碰头。 14 为什么要那么痛苦地忘记一个人,时间自然会使你忘记。如果时间不可

论长恨歌艺术特色

论《长恨歌》的艺术美 论文摘要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中的名篇,这也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他曾说过“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长恨歌》更是唐诗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千百年来被广为传唱的名篇。我准备结合安史之乱以及诗人白居易的个人生活经历,对《长恨歌》一诗的主题思想做一些浅显的分析。同时想通过对《长恨歌》一诗的情节结构、叙事特点、人物塑造等几个方面,对长恨歌的艺术特色做以深入细致的分析,从而揭示《长恨歌》这首不朽之作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主题结构特色叙事艺术人物塑造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迁居河南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降生了。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故称“香山居士”。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卒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喜欢白居易《长恨歌》,其实这里面是有原故的,这篇文章是他在做周至县尉时作的,正好我的家乡也在周至,而且《长恨歌》全文曾被毛泽东同志手书,因此我也特别喜欢这篇文章。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因而人称诗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以《琵琶行》、《长恨歌》极为有名,下面就《长恨歌》的艺术美谈谈我的看法。 《长恨歌》自问世以来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倾倒了无数的读者。白居易的《长恨歌》可以说是唐诗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古代优秀的长篇叙事诗之一。因此,关于《长恨歌》的研究者也是逐年增多。对于《长恨歌》主题思想的争论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我也想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